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第1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可延承性发展,制度经济学,西部开发,扶贫政策,电子政务,上层 建筑

一、西部少数 民族 地区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2003年,我们带领 哲学 系应届毕业生到贵州省雷山县千家苗寨 实习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苗寨。同学们带着体验苗族淳朴民风的期望,走进苗家。其中几个同学,带上礼物,到一户苗家作客。东道主非常好客,摆酒上菜,待同学们吃完以后,户主却出乎意料地要收费,同学们顿觉古风无存。在这些崇尚古朴民风的学生眼里,在这些赞赏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学生眼里,这是一件坏事,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衰败,是势利的金钱文化腐蚀了少数民族的朴质、豪放和好客的优良品质。但对当地人们来说,这是经济社会进步中的一个必然结果——接受商品经济新观念、接受 市场 经济产品交换的形式。当地苗族人民学会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户主是在经营“农家乐”。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插曲,设想这世界最大的苗寨,其独特风格的吊脚楼村寨变成了一般城镇随处看见的砖瓦房怎么办呢?是维护苗族人民住上现代化砖瓦房的权利,还是维持他们的安全卫生水平落后但独具风情的山寨生活呢?

我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保护和文化变迁的矛盾。其一是经济发展可能使得某些少数民族文化不复存在。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强烈冲击下,一些弱小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衰退和消逝[2],文化学术界因此极力呼吁在经济建设中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3],和对少数民族 语言 的拯救[4]。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又严重阻碍着现代化发展,必须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旧观念和旧思想[5],改变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由自然经济进入市场经济[6]。

在民族团结问题上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落后影响了民族团结和 政治 稳定[7],因此要积极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此要消除“贫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壁垒”[8], 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的宗教和其它文化冲突[9],而这些冲突又会影响民族团结[10]。但是,我们如果保持少数民族现有文化,则很难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会使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也影响民族团结。保持少数民族文化而经济难以发展会影响民族团结,发展经济却又扭曲了少数民族文化也会从而影响民族团结,这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两难困境,这也是本文提出的“文化可延承性经济发展”概念的理由之一:没有文化可延承性的经济发展,就难以有西部的高速经济发展,而东部与西部社会和经济水平的差距也就无法弥合。

二、地区主体式开发模式是文化可延承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能够发展,文化又能要得以延承,那么,经济发展就必须以地区少数民族为主体。只有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发展,才能维护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使西部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并在发展中增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10。要以西部地区当地人 民主 体进行西部开发,就必须转变目前国家政府作为西部开发主体的形式,让国家和政府只是作为提供帮助、扶持和服务的开发客体。

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需要对外来文化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冲击,有一个理解、吸收、消化和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对外部 环境 的适应过程[11],是一个文化社会面对对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广义文化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根植于当地 地理 环境,并以特殊的定位与外界环境交流,才能发展成独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这种根植于当地的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总体发展,只能由本土内源性的创造力来完成,因为外源性的发展缺乏地方少数民族拥有的地方性知识。所以只有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才能在吸收现代化先进科技的同时,充分发挥长期积累的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精华,实现文化可延承性发展。

“延”有伸展和延拓的意思,用到“ 文化 可延承性”,就是强调了文化的演进、进化、进步。但是,延也有延续的意思,就是强调了文化进步的平稳连续地传承基础。

人类 历史 上有许多非延承性的文化进步,其路径是强势文化以战争形式消灭弱势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克里特文化消逝了,中美洲和安第斯文化也消逝了,因为它们被后来的优势文化所取代了。文化的非延承性进步,不单会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而且会造成 社会 资本的损失和人类文化的损失。以强势文化替代弱势文化,或消灭弱势文化重建优势文化,都要付出沉重的社会 成本 及毁灭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本[12],都不能为今天的信息时代所接受。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在少数 民族 地区 经济 社会发展中,渐进式的文化演变是既能够缩小东西部差距又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唯一选择,是我们时代进步途径的 道德 选择。

在以往人类文化进步历程中,每每以牺牲弱势文化为代价,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社会资本损失,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影响文化变迁的各方面因素,以制定出文化可延承性的发展策略。

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发展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 矛盾统一的社会运动过程[13]。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我国改革开发以来,都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政策目标,如今,已经使生产关系由公有制经由、自负盈亏等转变到股份制,并促进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如 宪法 的修改,法制的健全,精神文明和 政治 文明的建设等。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由于旧观念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区域性的本土社会上层建筑,如习俗、观念、信仰等,如果不能连续地从传统模式演化为现代模式,那么这一区域经济就难以高速发展,或者其高速发展以民族文化的毁灭消逝为代价,两者必居其一,这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原则所决定的[14]。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必须走文化可延承性发展道路。

制度 经济学 把社会经济发展看作是人类经济生活中各种制度形态持续演进的历史过程。制度经济学定义的正规制度的产权、货币制度、 合同 权利等制度实际上就是理论中生产关系概念的一部分,而宪法、婚姻等制度是上层建筑概念的一部分[15];制度经济学中的非正规制度,则都属于理论中的上层建筑概念,如意识形态、世界观、习俗、信仰等[16]。制度变迁理论以古典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为工具,认为只要制度变化的成本低而收益高,则会诱发制度变迁。而收益来源又分为四个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风险和交易费用。就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如果政府政策和 法律 建设可以降低贫困 人口 进入 市场 经济的风险,降低交易费用,那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就有可能找到现代化的对接口。而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政府必须对西部软 环境 有较大的投入,对法制建设有较大的投入,这样才可以使文化可延承性发展成为可能。

人类学家把文化系统分为技术、制度和观念三个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各自有三大类。技术系统被分为以物为操作对象的自然技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技术和以概念为对象的思维技术;制度被分为以信仰为纽带的宗教制度、以权利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和以财产为纽带的经济制度;观念被分为信仰观念、理性观念和价值观念[17]。政府促进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进步也要从这三方面着手: 传播 技术用以促进技术更新、法制的建设用以促进制度变迁, 教育 培训用以增强理性并促进观念更新。为了文化的可延承性,这些工作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尽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观念解释现代化现象,或以科学理性重新解释传统观念以使其与现代观念接轨。政府绩效考核,要以调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的程度为主要绩效考核,以地方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为最终绩效考核。

文化的演变有三种途径:进化、传播和涵化[18]。人类七个初始文明中,只有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就是西南弱小少数 民族 文化 所面临的日益开放的 环境 。

五、制度创新内生是文化可延承 经济 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制度 经济学 角度来看,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主要因素这一,就是东部文化鼓励更多的制度创新而西部缺乏制度创新机制[21]。由于东部和西部这一制度创新能力的差距,造成东西部经济 社会 总体水平日益扩大。那种将西部落后的原因,归咎于西部缺乏资金、缺乏 地理 优势、缺乏基础设施的观点,虽然不能说没有理由,但至少也可以说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如果这些理由都成立的话,那么这些理由也同样可以成为

西部开发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落后贫困面貌,为了 文化 可延承性发展,为了少数 民族 由开发客体变为开发主体,扶贫政策应贯彻相应的文化可延承性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把面上扶贫原则改为现代化边界推进式扶贫原则。我国在扶贫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大力度扶贫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形成了某些地区等、靠、要的依赖文化[39],甚至产生“自愿贫困” 人口 [40]。所以,扶贫政策要有相应的阶段性修正,就是扶贫目标不是谁贫扶谁,而是谁有意愿朝现代化多迈进一步,政府就应该给予合理的帮助扶持。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原则:张三比李四富有,张三想采纳新技术而李四没有劳动致富意愿。政府仅有有限的扶贫资金,不能同时扶持张三和李四。按迄今的面上扶贫政策,应该先扶李四,因为李四更贫穷;但按照现代化边界推进原则,就应该扶持张三。应用这一原则有以下几点理由:其一是主体开发原则,扶助张三是因为张三为开发主体,扶持李四则主体是政府,客体是李四;其二是示范外溢效应,张三的进取会促使李四产生对未来的期望,看到劳动致富的奔头;其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维护 市场 激励机制,消除造成返贫的贫困文化;其四是政府有限扶贫资金,扎扎实实地产生了区域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的效果,积累了 人力 资本和社会资本,改变作为贫困根源的“贫困文化”。不按现代化推进原则的扶贫,往往会由于缺乏贫困人口本身改变现状的意愿而失败,如发给的良种被吃掉。

第二个原则是努力与回报均等原则。 在以往公平与效率争论中,公平被分为机会均等的公平权利和收入均等的公平权利两种模式[41]。这两种模式都不利于西部文化可延承性发展。对于弱势文化民族来说,他们在现代化市场中竞争能力不强,机会均等只会使他们失去机会,落后于东部。而收入均等抹杀了市场激励机制,抑制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创新进取精神。故此笔者提出第三种公平原则,就是努力与回报均等原则。这一原则的应用之一就是上文提到的现代化边界推进原则。如果大家都努力劳动致富,按照机会均等原则,能力强的回报自然就高;能力弱的如果屡试屡败,按照 心理 学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42],就会逐渐放弃劳动致富行为,最终沦为“自愿贫困”人口。所以政府对于能力弱的有意愿劳动致富的贫困人口,应该设法弥补他们能力的不足,提供技术培训、 法律 咨询、信息获取补贴和小额贷款等等。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政府不能用收入均等原则来扶贫,而应该给他们以劳动致富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利用这一机会。人人都有参与市场经济的机会的权利,而且人人都可以经过自身努力致富,无论其能力差别有多大,致富效果要基本与努力程度成正比。致富期望不能高不可攀,必须一步一步小台阶提高,而且每次努力都能有回报,这就遵循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40,培养少数民族创新进取文化,使他们变为西部开发的主体,使西部得以文化可延承性地发展。

六、地方政府 电子 政务的制度供给导向

为了提高西部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能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政府与民间首创精神互动的制度更新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必须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进行。

创新的方式之三,是对于重大案件,尤其是经过升级机制才能解决的案件,案件主要负责人必须在结案后写出报告,分析案发原因,提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具体建议,提出短期、中期和长期解决类似问题的建议。

“案件注册追踪系统”也是政府服务部门绩效考核的有力工具,政府可以根据案件处理量和处理速度两个指标,不断完善和提高政府内部 管理 水平。

“案件注册追踪系统”是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系统,它可以用于如何政府服务 社会 的机构,例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甚至直接设在政府接待室。西部地方政府要在短期内赶上东部政府,

七、结论

西部要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并在发展中弘扬少数 民族 和地方 文化 ,就得在制度创新竞争中走出自己的模式,要走出自己的模式,就得以当地人民为主体,走文化可延承性的发展道路。为此,政府政策性 投资 ,要由以往的固定资产投资为目标转变为以社会资本和 人力 资本投资为目标,建设西部 社会文化 的软 环境 ,建设目标就是要扶持少数民族由开发客体转变为开发主体,为此要实行现代化边界推进原则和努力收益均等原则;软环境建设还要注重产权建设和 法律 建设与宣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可以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寻求跨越式发展途径。

cultural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

with argument on the shift of object of adjustment investments to the west

abstract: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facing a dilemma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inority ethnic culture preserv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lemma, the development must be cultural evolutionary. for the culture to be evolutionary, the local people must be the actor of the development, not the subject. accordingly, the government must invest on the buildup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se include improving the legal environment, government reform, and education. fighting poverty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als of pushing the boundary of modernization and equal return on corresponding effort. digital government may be an opportunity to increase the institutionary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keywords: cultural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economics, western development, poverty reducing policy, digital government, upper infrastructure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省长基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贵州省中小企业 发展战略 》科研课题项目阶段成果。

[2] 王希恩,《论

,因为没有综合利用的水电开发往往破坏了生态,并造成沉重的移民搬迁 社会 成本 。对于其它自然资源和 文化 资源也一样,要通过合理产权设计和 管理 ,将开发的负面外部效应内部化,才能够发挥西部资源优势,能够有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6]王炳梅,《试论 水利 经济 与发展》,《水利经济》南京 1998第4期第4~7,13页。

[37] 章竟,《关于西部资源产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陈育宁主编 《

[38] 徐晓光,《“乡规民约”的 历史 继承与苗族地区 法律 的现代化》,顾朴光主编 《贵州 民族 论从(一)》,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第146~157页。

第2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语文;改革;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国家层面上给予了大量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和教师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毕竟起步比较晚,广大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有局限性,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基于以上认识,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实际上,在上世纪的80 年代初,语文校本课程就已经出现了。鞍山市中学语文教师欧阳娜于1980 年编写的《阅读》和《写作》语文教材,实际上就是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后来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师刘础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师高原于1985 年共同合作开发了《作文三级训练体系》语文校本课程;上海实验中学提出语文教材中“先两会(会读、会解释) 、后四会(会读、会解释、会写、会用) ”,并于1988 年开始实施语文校本课程,1998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校编写的语文校本教材;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开发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贾平凹散文研究》等。纵观几十年来语文校本课程发展的轨迹,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另一类为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涉及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可以算为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是侧重于语文学科,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同时又涵盖了其他学科,具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搞好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等意义重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势明显,大有潜力可挖。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趣味性。在语文校本课程的设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选题方面趣味性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人文性,嘻笑怒皆成章,语文自身就是情感型学科,侃山侃海皆有文。二是实用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开发对于培养学生语文个性至关重要,所以在内容设置上一定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如果课程很实用,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欢。三是地域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只有结合地方文化开发出来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离自己很近觉得很亲切。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教育对象众多,国家在设计语文课程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只能从宏观上抽取所有教育对象的类特征,依据这个类特征来研制国家课程。为了解决国家与地方学校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寻找一个平衡地带,所以就有了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实施。实践证明,选择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了地方学校的学生需求,为语文国家课程的研制积累了经验,能更好地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改革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虽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开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在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明确新形势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学科为中心是语文学科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学生为中心、学校为中心的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贯彻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尊重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研究的自由和自律;在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到地方特色,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出符合学校特点的语文课程来。同时要切合语文学科特点,做到灵活性与计划性相结合。

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切忌增加学生负担,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校本课程注重实际情况和需要,注意弥补国家课程在从高级层次推行到低级层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

3.教师要注重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

4.要注重广泛利用各课程资源,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就要对课程资源有所认识,通过实践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资源离不开教师、教材、地方文化和网络资源等媒体。这其中教师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主体,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纸介资源——教材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地方文化是宝贵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离不开这些资源。认清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努力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形式多样的语文校本课程,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势在必行。

5.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要注重不同的类型。要根据现有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应用的实践,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上顾及到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具体可以采用趣味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基础性课程和学科延伸(拓展类)课程等类型。同时要注重语文学科内部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课程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6.创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模式。在传统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做法比较简单,将自己已有一些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加以扩展,在此基础上嫁接成新的校本课程。从原先单一的必修课,到增加一些活动课和选修课,这种现象反映了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一个经历过程,这是我国学校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标志着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实现成为可能,拓展了学生选课的空间,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不再是被动的主体,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课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诚然,目前从语文课程的层面来看,许多课程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解决,不少学校的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实践活动课等如何安排,课时的比例如何分配,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尚待解决。有些课程的意义还不明确、内容还不丰富,还不具备开发成校本课程的条件。所以要想使校本课程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的资源特色,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学校要建构一种新的课程体系,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延伸和拓展,这才是课程的创新。借鉴成功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横向交流,吸取他人之长,结合本校校情、当地地域文化和自身的资源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有创新和突破,形成崭新的课程计划。我们认清了开发创新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理解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就不难研发出既有本身特色又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来。

[参考文献]

[1]迟慧.语文校本课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张青,刘雪丽.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1(02).

[3]冯美娣,胡光明.语文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三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第3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小学校本课程 开发

小学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精良的制作追求,敏锐的形象思维,活跃的创新意识,丰富的精神实践,进而形成全面良好的综合素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体现了我们学校的特色,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虽然目前各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课程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真正的教学实际中,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仍然是最薄弱的一块,主要体现在面太窄,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体现在围棋、陶艺及我们的社团活动上,但还缺乏一定的专职教师。

为了让老师们认识到校本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我上网查阅资料,无意中被一个教育名词所吸引――“教育超市”,教育怎么与超市挂起钩了呢?哦,原来是深圳翠竹小学的课程改革理念,他们学校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新颖的教学理念深深启发了我。聆听他们的教育思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真的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而是一家“教育超市”。

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说实话,我真的不理解,这学习还能让学生来选择吗?从我们上小学起,什么音乐、美术等那些所谓的副科就在课堂中起着无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但让小学生去选择特长,老师们普遍认为还早了些。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他们的素质是参次不齐,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是呀,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博士、硕士,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有用之人。

社团活动开展了,校本课程教育的面宽了,但教师似乎更多了一层无奈与被动。我们老师必须每人带社团,有些老师真的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但也只能勉为其难,边学边教,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科教学呢?我们搞这么多的花样教学,胡子眉毛一起抓,会不会什么也抓不到呢?为体现学校的地方特色,使孩子们能快乐全面地发展,学校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设了一些与我校师资、地处环境等紧密相联的校本课程,如围棋、陶艺等,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有些家长却以孩子成绩下降为由,不让孩子参加,在他们看来,这些活动就是“玩”。我想我们每个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及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校本课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结合特点,我们应从以下几处着手,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①学校的校本课程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本课程的受益者。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长效教育,常抓不懈,讲求实效。②教师培训。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应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让教师从体验中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真正转变观念,使教师重视社团活动的指导。③进一步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成立书画、硬笔书法、民乐、合唱、舞蹈、剪纸、鼓号、腰鼓、摄影、篆刻、小报等社团小组,学生全员参加。

第4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刻理解,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什么是校本?有人把它更简练清晰的表达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理论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定位:一是校本的课程开发,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课程开发,是学校对课程进行独立自主的开发,目前,这种课程开发对于学校来说并不适合,能够进行绝对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与此相对应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则具有普遍性。目前比较认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论基础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与新的学习方式。⑴问题解决: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⑵做数学: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⑶现实数学教育:情景问题和数学化是现实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是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的源泉又是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的领域。

三、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⑴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⑶实验国标教材校本化处理的原则和策略,落实知识内容领域的课程目标。⑷实验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内涵的理解、素材开发的原则及教学策略,落实该领域的课程目标。

四、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

第5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第6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68-0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4] 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85.

第7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生、教师及学校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正因为这样,对一个学校来说,办学特色也就突出出来。“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对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基础性工作”。[2]在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的全过程中,个性发展的实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校本开发的过程,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1.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将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学生本身就是课程的开发主体。校本课程实施以后,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为发展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唤醒、发掘个体的个性潜能”。[3]教育要从学生身边最为普遍的现象入手,鼓励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地进行学习和运用,发挥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学生自身技能的提高。正因为实施了英语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能动性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发展空间才能得到纵深的拓展。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英语课程授课的时间相对别的课程来说稍微多点,课程的知识量大,教师的工作任务也非常的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要强化自己对教学中的研究意识,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并使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和重建过程中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而提供更具有适切性的课程,体现新时代民主参与的精神以及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4]

3.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每所学校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也有自己的一些外部支持条件和内在的发展动力。英语校本课程在开发中就要体现这种特色,必须实现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课程开设的制度化,课程实施的规范化等,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的特色发展中,要凸现出学生的发展目标是核心,也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另外,英语校本课程的设置还必须基于学校的良好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是不能随便丢弃的,因为,这些资源能对新课程的开发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那种课程其实在长期存在过程中,已经能很好地凸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了。

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与缺位

1.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

(1)整体性。一个学校自身的教育哲学趋向还有学校具体而实际的实践情境,这些方面决定了英语校本课程的宏观目标的取向。从英语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来看,必须服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而英语课程教学校本课程具体的目标和结构主要从课程资源的系统性中体现出来。包括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和教材系列的系统性等。为此,知识技能的系统性是指课程资源应尽可能多地涵盖英语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策略、文化策略等,这些知识具体到每一阶段的要求,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特色化。校本课程一般是学校自主开发行为,它并不是对国家课程的无条件的执行,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经历、背景知识及认知特点决定他们在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正因为这样,有了特色才有优势,才能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体现了课程为教育服务的目标,只有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才能适应今天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3)校本性。脱离学校自身实际的课程资源不是最有效的校本课程。因为,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师一般都有自身的教学共同点,有自身的教学条件与研究条件。学生群体也有其自身的认知特点,学习环境、学习习惯、背景知识等方面具有本学校的特殊性。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重在培育和彰显学校自身的文化精神,因为,作为学校的主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这种交往在新的英语课程资源中应加以吸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

(4)渐进性。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新的、长期的与系统的工作,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开发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设计,教材的使用都体现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的动态化发展。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要符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渐进性明显。

(5)动态化。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各种复杂的因素作用于开发的过程,通过这些复杂的因素的作用,课程不断地改进。这种过程体现了动态的发展过程。因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理念需要首先得到确定,在此基础上,明确采取什么样具体的开发策略与对策,比如说,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及校外的相关资源,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如何能提高教师的知识技能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变化水平,这些问题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形成的,通过探索问题,不断地提出课程创新的一些具体而有效的方案,最终实现动态性课程实践过程。

2.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环境因素单一。课程的环境因素单一导致了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差、效果欠佳。比如在观念上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校长课程。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因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简单,往往也由于缺乏民主的课程决策程序,没有达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共识,从而导致校本课程不能很好实施。

(2)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在实际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越具体越利于具体实践开发工作的开展。这方面很缺失,除了具体的目标外,一些纲领性的文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方面缺失的话,会导致课程开发中目标模糊、教学随意、评价失范、管理松散、流于形式等。

(3)忽视学生评价。在具体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人们过多的关注一些原型评价的范围,比如目标如何,教材怎样使用等等这些具体问题。当然,课程本身的问题确实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对象,也就是课程开发的主体,那么,校本课程的评价缺乏实效。只管开设了课程,缺乏有效的工具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有效评价。

三、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优化原则与策略

1.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由校方领导、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活动。校长要意识到学校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师的开发能力而设置的,要不断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提供自由选择权和民主管理权,多方协作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

(2)实践性原则。在选择课程的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求做到“学以致用”,有直接操作的特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体现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价值观的作用下,教育的活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如价值观、知识观和师生观等都必须更新,增加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3)综合性原则。课程开发要强调综合性,形成与构建研究型的创新的实践活动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校本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

(4)多元性原则。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内部评价,通过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来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也可按照自身校本课程的特点选择与之适合的多种评价模式,对课程的评价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体现课程评价的连续诊断性及广泛的参与性。

2.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课程的实施的具体过程及在这过程中关系的把握,从而形成既定的教育目标。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意义了,课程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5]。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一定的目标,充分把握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制度机制创新,强化校本课程本身的特点与诉求,把握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关键环节。

(1)坚持民主与开放的课程观。走出观念上将校本课程等同于校长课程的困境。坚持民主的课程决策程序,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树立校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师的开发能力而设置的,强化课程的适应性要求。

(2)整合课程资源。课程编制的过程需要明确目标,整合现有的一些资源,构建与编制出有特色的多种多样校本课程内容。在具体的英语课程的开发中,要把文化和语言的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等统一起来,这样,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形成更深入的知识的认识与经验的体验。

(3)倡导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而是师生对话、交流与知识的双向建构过程。因为,教育情景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要将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其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发挥出来,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的情景,从而实现有智慧的课堂。

(4)增强教师参与积极性。由于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如何活化是掌握在教师手上的,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需要与自身的兴趣结合起来,这为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也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教师的专业能力欠缺,主要有三点,即缺乏课程开发技能、决策技能、人际技能这三项技能[6]。因此,要使不同的教师能进行讨论交流、集中研讨、相互评课,实现智慧互补、思想互补,相互促进并共同成长。

(5)设计课程与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制度就是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在课程实施之前邀请课程专家对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一定的评估,得到专家的指导。其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改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积极进取,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最后,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明确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突出过程的重要性。“最有价值的知识不是那些现成的事实,而是学生自身的体验,是关于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的知识,那些能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东西,那些使人变得更为自由的东西。”[7]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高云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框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 李兵.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教育探索,2002(5).

[4]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施良方.课程理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8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不再被国家课程独立垄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不断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目标。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校本课程进行补充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出一些关于校本理论的有效理论。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助事物,对国家课程具有重要的补

充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师本位,应该着重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建立一种以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决策机制,不断促进课程改革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课程改革的分类上讲,校本课程的设置充分结合地方学校的发展特色,在国家课程的引导下,将校本课程向本土化方向发

展,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进行改编、补充和拓展,使国家课程符合地方教学的需要。同时,校本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以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需要,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

一般而言,国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会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

校,强调学生课程设计的地方性特色。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并且要得到专家、教师以及全社会的支持才算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期实质是个民主决策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众多专家及社会人士的指导和评价,在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促进校本课程设置和开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误区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发展初期,在教师本位的指导下,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科学成果编写成教材或是学习资料,提出一些有效的借鉴意见。但是,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外界进行交

流,且每个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能力往往有限,导致校本课程在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均衡。但是对于国家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所以要摒弃错误认识,不要局限于教师角度、社会角度以及学校发展的课程开发。

1.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形成重要的制约。在有些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很多领导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极其缺乏,片面地认为课程的开发只是专家学者的

工作。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是,新课改的要求就是抛弃传统观念的课程开发,忽视课程设置的长期改革和创新的融合作用。这种错误认识,使很多地区错失了创办地区性和弥补学校发展差异的课程开发机会。有些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因材施教,错误地对待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2.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从教师、社会等角度考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一套教材的编制到实施都是来自于

同一批教师的杰作,他们负责承担全部的责任。然而,这样的改革模式也会导致一些教师的话语霸权,为了教师的教学方便,只是按照教师的权威思想来进行,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甚至在有些学校,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目的,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按部就班地进行改革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学校不了解校本课程的实质意义,也就完全不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监察,胡乱拼凑校本课程,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考虑其长远发展的意义。长此以往,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既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3.课程开发的机制和评价导向问题

新课程的改革,促进课程设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从而与时俱进地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课程的开发在于提供有选择性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了升学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此应对国家的人才选拔形势。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各种竞争的压力使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偏离公正、客观的标准,评价问题影响着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措施研究

在课程校本开发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编制中,要解决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造成的制约影响,以课程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课程编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则,在实践中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使课程开发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构建既能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生活为本进行课程编制。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课程的编写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加大对学生的生活形式和空间的关注,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同时,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了解。

例如,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差别,结合不同地区和教学环境下的学生生活状态,为农村学生多提供一些基础科普知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新动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提供健全的教学设施,加强多媒体建设,引进各种学习资源以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

综述全文,校本课程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性,在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设置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要,与当地学校的发展条件相适应,突出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将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贯彻在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各个阶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舒婷,范美群.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5).

[2]张文湖.谈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

第9篇: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范文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