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

第1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民俗体育;融合发展

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当中,有很多的思想内容都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全新阐述,民俗体育文化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已然成为了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将其与茶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得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有效。而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民俗体育文化当中的融合,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基础的体育思想文化融合。茶文化当中有很多的思想见地与体育文化有着较高的重合之处,如茶文化十分倡导身心自然,而体育文化当中也要求身心上的自然一体化。其次,茶文化能够配合当前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可以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运动体制更加和谐,满足实际的体育文化发展要求。

1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茶文化,指的并不是单一的品茶文化,其包含了一个巨大的茶文化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不仅有基础的品茶、泡茶文化,还包括了深层次的茶文化思想,而在众多的茶文化思想当中,和谐属于十分重要的茶文化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生成了十分合理的发展趋势,能够被人们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很多文化内涵进行了一定层次的融合,使得自身的文化更加合理明确。对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而言,其本身是对茶文化的一种阐述,但是这样的茶文化是不完善的,并不能完全彰显出茶文化的本质意义。到了现代,我国呈现出了思想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而茶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与相当多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和交流,并完善了自身思想内涵方面的内容。现如今的传统茶文化,已然被相当多的文化活动作为基础的思想内涵。体育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广泛地接触茶文化,以期与茶文化产生深层次的交流,接纳其中的优秀内涵,进而使得最终的体育活动处于较为健康合理的开展状态。

2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2.1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

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首先,其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多内容都表现得十分一致,尤其是在基础的文化理念上,茶文化的思想注重于自然的和谐,讲求在实际的发展当中,需要尊重文化自身的本质,并以文化本质作为实际的发展方向,而这样的文化内涵体现,需要完全地与实际的活动内容相结合。体育文化十分注重对人的身心健康教育,要求通过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动,来改善当前人们对体育形式的不同认知。同时,思想观念的一致性,还体现在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当中,都肯定了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如太极拳体育活动,其讲求呼吸的过程要较为平缓,做到与自然合一,才能够深层次地提炼身心。

2.2活动内容开展的有效性

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时候,通常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为基础的支撑,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文化思想当中,大部分思想都强调了健身的重要性,却没有其他方面的文化思想内容。但是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求全面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和身心方面的,而体育文化过于偏重身心,转而忽略了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这样的状况导致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十分不健全,难以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支撑。在这一形势下,体育文化活动必然需要寻求更加完善的文化作为自身的文化内涵,并能够与当前的体育文化相结合。而与体育文化有着明显一致性的,首先便是茶文化,并且茶文化的中心思想十分强调和谐,因而与多种文化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够有较高水平的融合。

3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

3.1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融合

在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民俗文化的合理倡导,而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其强调开展一些基础的文化体育活动,包括各种戏剧、舞蹈,但是其他方面则没有过多的强调。在这样的状况下,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便呈现出了一种消极的发展状态,与其他体育文化思想有着较大的冲突。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状况,民俗体育文化必然需要与其他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融合,促使自身更加完善,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而茶文化由于本身的思想与民俗体育文化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因而融合起来更加有效。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融合,需要注重对思想文化内涵的强调,将茶文化当中的和谐,与体育文化当中的自然统一较好地融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体育文化当中的本质内涵。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都对自身的文化韵味进行了多个层次的凸显,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增添一定的茶文化韵味,会使得体育文化更加富有美感。而且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对体育文化的一种创新,可以保持民俗体育文化的活力,得到更多人群的接受和认可。

3.2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开展

民俗体育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人们热爱的文化形式之一,而且它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不同,在与茶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其本质内涵需要注重对茶文化的深层次讲解,要求尊重茶文化的主体性,与茶文化的各种基础理念和思想进行切实的融合,不能忽视其中的各部分内容。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需要考虑到茶文化的不同意境体现,比如对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各种彰显形式,茶文化思想在其中的运用不仅是一种创新,更多的是对其的一种尊重和渲染。但是现阶段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开展过于拘泥和传统,没有太多的新意可言,很难得到人们的切实认可和推广。而将其与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可以形成全新的文化活动开展模式,而这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必然会因为有了茶文化基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得到人们的切实认可。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开展,还需要包含一定的时代气息,如各种广场舞活动,便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全新阐释,其中的美感和意境都相当的高,可以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各项文化开始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和创新,而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倡导,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由于其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太高的重视,导致其与当前群众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突。为了保障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重新迸发出全新的文化韵味和活力,需要对其加以合理的升华和改善,尤其是与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合理融合,能够使得其中的魅力全面地凸显出来,以获得人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庆彬,凌颖,周家金.民族传统体育校园化改编的方法探析———以民间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编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05):78-82.

[2]向玉山.论茶文化在体育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功能机制研究[J].福建茶叶,2016,(09):272-273.

[3]兰玉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4]黄银华.茶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倡导与发展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7,(02):245-246.

第2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本特性

日臻成熟的群众文化已经从单纯的阶级工具转变成了独具个性、价值的文化。为了阐述方便,笔者把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归纳为五个方面。

1.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受民族、区域、季节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全国各地均能得到发展。

2.文化享有的民主性

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在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那里,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过程中,主要处于文化受众的地位,文化参与显得十分被动。这正是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文化专制意味的展现。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3.独特的文化传递性

从群众文化的当代文化格局来看,它处于中间位置,即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主流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渠道,把其价值观念和内涵直接传递给人民群众。由于具备主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方面,主流文化需要利用群众文化的“文化亲和性”,一方面,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主体价值实现”渠道。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这一特殊地位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即:实现了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温和的文化制衡性

随着当代中国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①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不仅考虑对象的需要,也考虑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状况,增加了与社会文化的互补意识;②在这种“互补”中,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比较温和的去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使群众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意义——社会文化中的美育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是指在多元化社会文化中,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该社会的主文化,不断融合各种亚文化形态,从而营造一种“有主导”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

主流文化在当代显示出的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是主流意识形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生态的形成而创造的必要条件,因而,它对于大众文化(市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不合理要求常常采取了退让的态度。但大众文化的无节制膨胀,又势必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所以,主流文化在既能体现多元化文化态度,又能压制亚文化的不合理甚至“反主流”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寻求一种比较温和(对稳定性的强调)的途径,来达成以上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再次成了主流文化的当然之选。

5.强烈的文化传承性

第3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终南山;终南文化;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46-02

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称“中南山”。据考证,“终南”之名始见于《尚书・禹贡》。《诗经》、《山海经》称其为“南山”。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祀太乙神于此,建太乙宫,故又名“太乙山”(也做“太一山”)。《括地志辑校》卷一云:“终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万年县南五十里。”《雍录》卷五《南山》记载了终南山的地理范围:“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凡雍、歧、、、长安、万年,相去且八百里,而连绵峙据其南者,皆此之一山也。”今天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终南山,是指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具体讲就是秦岭山脉的中段。终南山位于西安城南,近傍十三朝都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一、终南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终南文化目前尚缺乏清晰的界定,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界定:终南文化是以终南山为载体的文化。它是数千年来活跃在终南山地带的人们创造的以自然地理景观为表征,以政治经济为背景,以人文精神为内涵,以宗教文化为特色,以文化交融为特征,以民俗心态为内核的对陕西、全国乃至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终南文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它是对终南山地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总揽。就内涵而言,可谓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宗教资源、哲学资源、民俗资源等,足以构建起一个专门学科“终南学”来对其进行科学研究。

终南文化又是一个有着广泛外延的文化概念。它与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等历史文化,长安文化、关中文化、三秦文化等地域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尽管内涵不同、表现不同,但就本质而言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这几种文化虽有分野,但始终有一种共同性的东西蕴含其中,使得它们虽“貌”离,但“神”合。终南文化与这几种文化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终南文化从内涵上“统领”着这几种文化。

二、终南文化的定位

1.终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终南文化就本质而言它首先是一种地域文化。终南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关中地域文化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是中国文化走向深入的重要标志。

2.终南文化是根文化、原典文化。终南文化带有深厚的根性文化特色,在许多方面构成其它几个大文化板块的历史底色,对整个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南文化具有原创性,几乎它的每一个组成都牵扯到中华文化的根。譬如:终南文化中的“隐士文化”。隐士文化很大程度上属于儒家文化,是不同于仕宦文化的一种隐逸文化。但隐士文化从思想的根底和精神的底色而言又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这是就其内在品质而言,就外在表现而言,隐士文化又和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终南文化蕴涵之丰富、影响之久远。

3.终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终南山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终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在起源上具有一致性、完整性和持续性,特别是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和核心。从中国文化的源流发展来看,炎黄神农后稷均活动于终南山一带,周公姬旦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在终南山麓,《尚书》《诗经》等基本元典多处记载终南山,《道德经》则诞生在终南山。再加上更早时期的蓝田猿人,半坡仰韶文化,中华文化的起源之一就在终南山。

三、终南文化的特点

1.多样性。终南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它既有自然资源又有人文资源,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既有有文的文化又有无文的文化,既有显文化又有隐文化。自然景观构成了终南文化的外在主体。众多的宗教古迹和著名文人雅士的佚闻事迹、民间传说则又构成了终南文化的人文景观,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2.包容性。终南山地带是中华文化核心儒、释、道三家的重要策源地。西周建都终南山下,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礼制,直接影响孔孟儒家文化。中国佛教的八宗有六宗都发源于终南山一带,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重要。终南山也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老子在楼观台写就《道德经》流布全世界。从基督教来说,最早传入中国的空间遗迹在终南山大秦寺。从民间信仰来说,财神赵公明的故乡和修道的地方在终南山,药王孙思邈长期活动在终南山,驱鬼逐邪的钟馗也在终南山。终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堪称“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一个浓缩”。

3.交汇性。终南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地理位置的交汇性。终南山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中部,横亘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之间。它既是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又是代表黄河流域文明的秦陇文化与代表长江流域文明的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点。三种文化集于一身,这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值得探讨和研究。

4.兼融性。终南文化包容着各种文化形态、文化内容、文化样式。它涵盖和交融着帝王文化与民俗文化、官吏文化与隐逸文化、科学文化与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与哲学文化,它们相互结合、相互融通、彼此感应,共同发展,统一于终南山这一载体中。

5.模糊性。梁漱溟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时曾说,中国文化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究竟在哪里。中国文化是这样,同样终南文化也有这样的特点。关于这点我们是不是可以称其为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终南文化之所以难以总结恰恰就在此。我们明显地能感觉到终南文化的存在,它是那样的强烈,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要我们说出似乎又不大能说得清。或者这正像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因为无声无形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就是“道”。

6.历史延续性。终南文化资源源远流长,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终南山很早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括地志》、《秦风・终南》、《小雅・节南山》、《禹贡》、《左传》、《史记》等史书都谈到终南山。此后,历史一直延续不断,到了唐宋两代终南文化达到了顶峰。明清之后开始萧条,但一直没有中断。民国时终南文化特别是终南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部《空谷幽兰》更是将终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四、终南文化的研究要点

1.廓清终南文化所囊括的地域范围。终南文化是个地域性概念,但真的要认真推敲,其范围又似乎模糊不清。终南文化的覆盖面到底有多大,哪些文化可以划归到它的范围是大可研究的。由于终南山本身的地理概念就多有争议,因此,终南文化的地域范围也就更成为一个问题。在地域文化研究中,只有把地域性看作是贯彻始终的首要原则,才有利于充分揭示它的特性和得失。

2.找准终南文化的研究对象。所谓研究对象,也就是终南文化研究什么的问题。人是文化的核心载体,研究文化、尤其是研究像终南文化这样博大精深但又缺乏准确史料记载的文化型态,必须紧紧抓住历史上终南山地区的人的活动。正是数以千万计的终南山人一代代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终南文化。

3.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研究终南文化要有大思维。不要拘泥于一朝一代,一事一人的研究,而是要从各代互相继承、互相联系的角度去开展研究。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对比终南文化与其它文化类型的异同,进而总结出终南文化的内涵特点。研究终南文化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史料的佐证和实物的支撑。因此,进行终南文化研究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研究角度的切入问题。终南文化研究要史论结合,史、论、人物、专题、资料全方位展开,但当下最重要是要对终南文化从学理上作一个统摄性的研究,使终南文化有一个大致的定位。

五、终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有关终南文化的研究目前显然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和宗教研究这两个方面。另外,现有的研究只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人文资源的挖掘。客观地讲,目前的终南文化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有待拓荒。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野下的终南文化,是地域文化学发展的理论自觉,是从文化比较和当代文化功效的层面,重新审视终南文化与华夏诸多民族文化关系的需要;开展终南文化研究对于解读终南山在人类文明史和世界文化大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彰显终南山独特个性与精神,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袁伟时.历史大转折中的迟疑――两次期间的岭南文化[A].中国现代思想散论[C].上海三联书店,2008.

[3]王晓如.宋代终南山地区文化资源研究[J].唐都学刊,2007,(1).

[4]赵馥洁.终南文化与关中精神[BD/OL].(2009-10-25).

第4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作为支配中国古代雕塑发展进程的两大支柱,服务于宗教教化需要的造像与服务于丧葬需要的陵墓、明器雕塑,构成了中国本土雕塑体系的主体部分。然而,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思想的转变,这两类雕塑日渐式微,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已远不及前代。近代以后,封建王朝的灭亡直接导致了大型造像活动的戛然而止,加之来势汹汹的西方雕塑的影响,使得中国本土雕塑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至于如今“古代雕塑”一词已俨然成为中国本土雕塑的代名词。有人就此提出疑问,是否中国本土雕塑已死?其实未必!抛开当下众多学者与雕塑家对传统文化与审美精神的重拾不谈,单是目前在全国各地仍旧散发着活力的各类民间雕塑就已证明,中国本土雕塑依然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事实上,民间雕塑如今最能够体现出中国本土雕塑的精髓,反映出“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的文化心理基础”,这不仅是因为民间雕塑始终贯穿于中国本土雕塑的发展脉络之中,更是因为它始终与社会民众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相对宗教造像或陵墓雕塑而言,民间雕塑带有强烈的世俗化特征,它与以统治阶级、文人精英为主体的主流艺术形态有着明显的区别。“民间”二字,意指“民众之间的”或“非官方的”,也就是俗话说的“老百姓的”,这说明民间雕塑与上层建筑无关,与官方意识形态无关,而是为满足以各民族劳动者为主体的普通民众的生存信仰和日常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当封建社会的没落成为造成宗教造像与陵墓雕塑衰亡的直接原因时,民间雕塑不仅未受到不利影响,反而愈加繁荣。

民间雕塑的这种文化特征首先体现在其民俗性上。民间雕塑的制作往往与某种礼仪习俗、民间信仰或风土人情高度契合,因习俗的需要而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归根结底,它属于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本质上与重阳节时登高望远、女子出嫁跨火盆一样,都是一种纯粹的民俗行为,只不过民间雕塑是以一种实物的形式作为民俗的载体。例如,在陕西、山西及河南一带有这样一种风俗,即当地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制一种被称为“拴娃狮”的小型石狮,并将其放置在炕头,夜间用红头绳将之与孩童的腿部拴在一起,如此,便能够让孩童免受邪崇鬼怪侵扰。大量类似于“拴娃狮”的民间雕塑作品就是这样通过民间信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联系。又如,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面塑,其产生也与民俗礼仪有着深刻的联系。面塑也称为“面花”“礼馍”,是用麦面制作的、可食用的一种艺术样式,在遇节令、祭祀时作为供品使用。在山西一带,当地老百姓在春节期间要制作“枣山馍”祭祀灶神:端午节时,长辈要制作象征辟邪镇毒的“艾虎花馍”送给晚辈;寒食节时,还会制作“子推燕”来纪念晋国贤臣介子推……这些品类繁多的面塑作品既有具象的动物造型,也有高度抽象化的花饰,但无一例外地都是属于当地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所以,民间雕塑尽管种类繁多,赏玩性、装饰性作品比比皆是,但若考虑到它与民俗信仰、民俗活动的紧密联系,恐怕将之称作“民俗雕塑”更能够说明其本质,而其中蕴含的民俗性也是民间雕塑能够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民间雕塑作品的创作主体和服务对象也与其他雕塑作品有着很大区别。在创作主体方面,以宗教造像和陵墓雕塑为代表的宫廷美术与官方美术,其制作人员也是由来自民间的工匠组成,但真正负责设计和主持的往往是来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专门人才或官员,民间工匠在这些活动中大多只是承担施工的任务,而没有话语权和主导权。民间雕塑则不然,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其主导权始终掌握在工匠自己手中,注重的是普通民众这个群体的集体意志的充分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民间雕塑的创作人员并非全是专业的工匠和手工艺人,很多作品甚至是出自普通农民和劳动群众之手,他们往往只是将雕塑创作当做自己的一个副业或是业余爱好来进行。如前文中提到的面塑,大多是由普通的家庭主妇充当主创人员。而最为典型的是在河南淮阳一带流行的“泥泥狗”,造型原始古朴,由于制作上不需要太复杂的专业技巧,于是当地农民便利用农闲时间在自家制作,庙会期间就担到街上设摊贩卖,而购买者也以当地老百姓为主。这说明,在服务对象方面,民间雕塑属于纯粹的自产自销的模式,在民间产生,在民间流转,同时也是在民间传承和发展。而其自产自销的特点也决定了民间雕塑可以不同于宗教遗像和陵墓雕塑那样受到繁缛的宗教礼仪和陵寝制度的约束。

从事民间雕塑的创作,因为无须对宗教事务或统治阶级负责,所以又带有一抹自娱自乐的色彩。两宋以后,中国本土雕塑的世俗化倾向就开始愈发明显,民间雕塑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一点在民间雕塑的题材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民间雕塑要想获得老百姓的认同和喜爱,其题材必须符合他们的文化层次并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因而民间雕塑中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小说戏曲、历史传说的作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也都十分单纯而朴实,其目的不是让老百姓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究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而是使老百姓在轻松享受这些作品带来的视觉愉悦的同时,也满足了相应的心理需求。

此外,民间雕塑与其他类型的雕塑作品相比,还表现出将艺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倾向,甚至很多作品本身就是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民俗用品等实用物。如南方地区常见的傩戏面具,它就是源自于一种宗教祭祀用品。古代逐鬼驱邪举行巫术仪式时,祭师必须头戴面具以示与人间切断联系而得到与天神沟通的能力。这种面具—般由柳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造型和表现手法则根据不同的角色灵活变化,为了加强视觉效果,制作者往往还会使用一些现成品拼贴在面具上,并绘上颜色,从而造就了傩戏面具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除此以外,民间雕塑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依附于器物、工具、建筑的配饰,尽管民间艺人和工匠在制作这些物品时并非是从主观上进行艺术创作的,但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却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劳苦大众在艰难谋生的同时仍对生活充满希望、对美的事物积极追求的精神面貌与理想。

因为民间雕塑是顺应民俗文化需要而产生的,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又不尽相同:再者,由于民间雕塑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民间大众的一种自产自销、自娱自乐的自发性活动,因此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规范来约束,民间雕塑从而有着比其他雕塑作品更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由此促使民间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如西北地区的民间雕塑作品,在造型上往往是在把握对象大体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体块切割处理,具有一种古朴、稚拙的美感,从而反映出西北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特征;而江浙一带的民间雕塑作品更偏向华美、细腻的风格,制作上往往是精雕细刻出层次繁复的宏大场面。此外,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雕塑在主题上往往还带有十分明显的本地或本民族原始信仰、图腾崇拜的色彩。例如,乌江流域的民间雕塑就主要以表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生殖崇拜等为特色。尤其是该地区的建筑装饰雕塑,至今仍留存有大量的牛角、宝塔造型的作品,这显然与当地苗族的民族信仰有着直接关系。民间雕塑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使其在中国本土雕塑体系中显得最具活力,并与呈现高度模式化和程式化的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民间雕塑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本土雕塑主体部分消亡之后继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得到持续发展,不仅是因为它作为传统雕塑的一种类型分支,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大范畴,从而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精华:更是因为,不同于宗教造像和陵墓雕塑,民间雕塑植根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民族群体与文化继续存在,它就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民间雕塑是否能够在当下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仍旧是未知的,这就不得不需要引起雕塑工作者、学者乃至普通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而如何发掘、保护、传承并发展民间雕塑便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注释:

第5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一、民间艺术相关理论与产业发展研究

在我国,具有现代色彩的民间艺术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初,在救国图存的社会背景下,一代知识分子注重改造民众心灵,关注现实政治,较具现代色彩的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从此开始,并由此形成横贯20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的系列论文在我国民间艺术研究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1933年10月18日)、《民间文艺学的建设》(1935)、《〈民间艺术专号〉序言》(1937),是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章。《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论及民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研究现状,指出它们对于探索艺术的性质、起源、发展和技能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价值①;《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首次提出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创用“民间文艺学”的概念②;《〈民间艺术专号〉序言》则讨论了民间艺术的功能和存在形式,重点强调了民间艺术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意义③,虽字数不多,却切中肯綮,至今仍具活力。学者们对民间艺术的早期研究多限于民俗、美学和艺术学等单向度层面,与精英艺术相比,其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现代社会环境下民间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及世界话语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使民间艺术研究逐渐从边缘回归中心的舞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研究的重点。同时,这些研究不再拘泥于原有的美学、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取向,而是以艺术人类学、艺术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更多学科交叉,更为宽广的视野对民间艺术进行日渐深入的解读。从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民间艺术的当代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张道一认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西方一些科技和工业发达国家,民间艺术已经不多,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手工制品早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制品所替代。而中国在不自觉地重复着西方道路,大多数传统民间美术已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能否走出困境难以预卜。④吕品田通过对百年来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使中国民间美术不可避免地遭受严峻挑战。滋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原始生态环境”,已经随着农民精神世界和整个乡村社会的深刻变化而被破坏。百年来,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如江河日下、颓势难逆。⑤然而,民间艺术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民间艺术的消亡,而是民间艺术的重构。李砚祖认为民间艺术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二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品本质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而是文化工业的产品。这种市场态存在是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变革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最深刻改造,除形式外我们再也难以发现民间艺术那种原生的意义和内涵,它不过是精英文化选择和改造的结果。⑥方李莉通过考察西部传统民间文化,证实了民间艺术在社会转型期的嬗变及其被重构的事实。西部许多民间仪式、歌舞以及手工艺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发展,并且其艺术形式更加美学化、专业化。她认为传统民间文化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这种建构促成了旅游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传统手艺的边缘化和新民间艺术的崛起。⑦民间艺术的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政策制度和社会力量的保护是其中的主流力量。全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提出,我们应该做保护民族文化根脉的工作,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地毯式普查、编辑、整理和保护。⑧刘锡诚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的具体措施,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在全国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博物馆;要充分估价民间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对民族文化的贡献。①白庚胜就民间文化传承内涵与手段进行了分析,认为民间文化要传承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标识、社会制度、文化传人、学术资源、知识系统等,而这种传承要依靠教育传承、媒体传承、产业、学术传承和民间传承的手段来实现。②黄波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对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予以分析,认为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同构形成的社会网络,是转型期民间艺术发展的促进力量。③民间艺术的乡土语境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些学者从关注、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入手,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潘鲁生认为,只有在民众的生活环境中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要保护失落的文化传统,就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④唐家路认为从民间艺术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入手,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时空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全面体认民间艺术,协调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谋求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⑤张士闪从艺术民俗学的视角,以村落为单位,以近20年来我国乡土传统的再造与复兴为背景,对山东中部地区的四个村落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他通过对家族与村落传承中的集体记忆、民间心理和行为叙事等层面的挖掘,深入探讨了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传统的形成、保持与衰变的内在规律,重新阐释在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的特征与意义,提供了研究乡民艺术的“家族—村落”传承体系及其当代意义的新模式。⑥孙晓霞认为,政府和学术界引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真正能使文化生存下去的“保护”还要多依靠民间社会的力量。⑦

2.文化产业化视域下的民间艺术研究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古而有之,只是呈现分散的、个性的、小规模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某些民间艺术品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呈现出的良好态势和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方式”的提出,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单纯的记录和圈护阶段,民间艺术产业化渐入视野,并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艺术民俗虽然产生于乡土社会,但又是一种‘活的民俗’,它完全有能力在脱离了乡土语境之后继续地表达自己、实现自己。这要求我们换一种立场去看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艺术民俗现象。从新的语境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应该是传统民俗从神圣空间向公共领域融入后,因适应公共领域的经济属性而表现出的新的文化属性,是其自身‘活的民俗’属性的激活与生长。”⑧从主张民间艺术的现代适应性这一角度出发,张胜兵等提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艺术可以作为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并就产业化途径进行了探讨。⑨刘锡诚认为,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走适度的产业化道路。瑏瑠张士闪认为民俗文化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提倡民俗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益于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乡互动。瑏瑡王松华、廖嵘撰文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集聚资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①王文章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性、记忆性项目,进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保护,使其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业,能给项目保护带来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②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的民间艺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重要力量。但是,产业开发中的盲目滥用行为,使民间艺术资源遭受很大损害。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带来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路径。顾江等编著的《文化遗产经济学》③综合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及不同的开发模式,书中以批判性的态度指出那些为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开发经营对文化遗产具有“毁灭性”,指出文化遗产经营开发的目的,是使其保存时间延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合理经营中实现更好的保护。王会莹指出,民间艺术如果只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结果可能会抹杀民间艺术固有的乡土味,成为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的商品,这是民间艺术商品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审视过去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在产业化的同时,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要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④另外,刘建华的《手工艺文化产品营销传播的新华村模式》⑤、胡晓蕾的《民艺产业化的品牌建设研究———以谭木匠为例的实证与规范分析》⑥等文章也提出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问题。

3.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区域和个案研究还有许多学者以区域或者个案为视角,由小及大,展开对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研究。有学者选取民间艺术单个品类进行深入研究,以探寻民间艺术传承与开发中的个性与共性。个案研究涉及在享誉国内外的“映像”系列歌舞的编创和产业化探索,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等;在演艺业和影视艺术业不同凡响的郭德纲相声、东北二人转;民间工艺品类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如风筝、鲁锦、泥塑、丝绣等等。区域民间艺术研究,大到省市、小到一个民间艺术流传的县乡,提出民间艺术区域保护和开发的构思与设想。学者们从民艺个案的传承保护入手,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这些民间艺术在现代市场中的动态流变,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细描使民间艺术更加立体丰富。随着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不断加强和其经济文化价值的不断彰显,文化产业界面上的“民间艺术之舞”正在华丽登场,这已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并在文化产业的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二、民间艺术的经济文化意义

民间艺术具有经济功能,这是文化与经济的同体共生关系决定的。生存于村落文化视野下的民间艺术一直起着满足审美需求、丰富艺术生活、抚慰乡民心灵、营造民俗氛围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以实用为创生基础的民间艺术,逐步成为民间艺人谋生的手段。“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其产品即艺术作品也内在的具有商品的属性。”⑦民间艺术在其发展中,逐渐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民众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历经社会变迁、淘洗,发生了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才能鲜活地存在。民间艺术的经济意义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间艺术以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特质,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民间艺术起源于劳动和由劳动构成的原始经济关系,在其发展承传过程中,始终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原始工具、装饰物的产生和进步,是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艺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起着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形式的作用。艺术本身所有的特性鼓舞着人们的生活追求,刺激着生产和流通。艺术成为经济构成,表明区域社会有着较高的文明程度。例如,大汶口时期的陶器、石器是原始时期的例证;元明清至近现代的手工艺、戏剧、曲艺等说明民间流布以追求美、精巧、省力为目的的民间艺术活动,使民间艺术流布区域生产力更趋生气和活力。并且,由于民间艺术的介入而引起的人们物质消费文化和经济生产文化的观念变化,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作用力,制约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和表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历史状况。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而不断波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反衬了经济的变化。战国时期,齐国经济的强盛,直接体现为齐国民间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的繁荣。凡是民间艺术品类繁多,体系完备的区域,在总体趋向上该地区也呈现经济历史的繁荣景象。以山东为例。虽然山东经济呈现农耕经济文化的特点,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为主,但是山东民间艺术从发展初期就显示了其商品经济的特点。春秋前,山东就出现了以民间艺人为骨干的手工业者队伍,它们的艺术产品不断地流入市井,成为商品进行流通。后来形式不断完备的民间戏曲班社,其管理、组织完备,对现代都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本身就是一个民间艺术行业,其产生或存在与明清时期民众的基本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时从事年画制作的人员主要有两类,难以自给的农民和作坊艺人。当年的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不是兴起于市中繁华地带,而是在潍坊老城区东部15公里开外寒亭地区的杨家埠村。当地的民间口头传说与家谱资料表明,一些四川移民于明初迁居该村时,这一带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仅靠农业难以维持生计。于是村民中有掌握刻版技艺者,开始利用一技之长,以家庭为单位,翻刻复印当时已十分流行的年画,并拿到市场上出售。①后来村民们发现这种行业投资少,收益多,制作和经营的周期短,于是纷纷操此行业。在杨家埠村的带动下,周围数村很快出现了多个年画作坊,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民间年画产地之一。可以说,山东民间艺术在社会功能指向上,是超越了传统小农经济形势的,同时,民间艺人也充当了传统经济的叛逆者和新兴经济的弄潮儿。可见民间艺术的商品性质是民间艺术的特性和惯性使然。

三、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1986年《资本的形式》一文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式。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他对文化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尤其关注。他认为,文化资本也分为三种基本的形态,一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体现的具体的状态;二是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形式体现;三是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体现。②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统一。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化成经济价值。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文化资本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本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价值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在产生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提升原来的文化价值。文化生态系统支撑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让文化遗产在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自行衰落,而不进行必要的投资来维持和增加这种无形文化资本,这种忽视文化资本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文化体系的衰落甚至崩溃。民间艺术是一种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是民间艺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文化产业资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二是资源转化的成本是可控制的;三是要具有市场竞争力。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资源都可进行产业开发,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实现由艺术品、实用品到商品的转化。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首先要转变思维,树立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瑰宝”,而且是一种可转化为商品的潜在资源的理念。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就是要把某些过去私相授受、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艺术商品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自由企业经济形式,且达到相当规模,创造利润的过程。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也是在民间艺术所惯有的属性上,予以规范、创意,用现代化的市场理论和经济理论,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1.提升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从民间艺术创生流变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出自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实用目的,在社会变化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存在状态,逐渐成为调节装点人类生活,为生产主体创造审美情趣和经济效益的物质或精神存在。这说明民间艺术具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它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样式,以求逐步完善和更新。在现代社会中,某些民间艺术品类的消亡正是自身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外界力量的挽救和保护只能保存其历史存在的事实,却无法挽回其弱化到消亡的脚步,因为这种民间艺术品类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失去了欣赏和需要的受众。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实质上是其自身和外部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民间艺术在其发展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经济效益,出现过商业化的萌芽。比如宋代就有了专门供戏曲演出的商业场所“瓦舍”,而到了清代,戏曲的商品性越来越强,京剧更是发展成为拥有巨大商机的艺术形式,许多人投身京剧艺术,并不仅是出自对于艺术的热爱,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品类的辉煌时期也正是它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时期。民间艺术历经时代的沧桑变迁,洗尽铅华,还能露出其本真的美丽,这就是其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或者任其随波逐流,或者只是单纯的框护,都不可能实现民间艺术的当展。只有让其与现代生活接触,让其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实现其价值,民间艺术才能持续传承。在产业化过程中,会有这样与那样的不足,会有一些与乡土语境脱离的变化,但是,哪一种民间艺术不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不断自体更新的过程中坚持走到了现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首先是对自体的保护,是对自身发展的扬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商品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许多地区的政府、企业都看到了民间艺术潜在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的盲目、重复开发,凭空猜想、粗制滥造造成硬质景观的堆叠,使伪民俗大行其道。这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使民间艺术产业化走上了工业社会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偏离了民间文化资源生态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也是许多学者反对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根源所在。民间艺术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看开发者对开发的认识和由认识所决定的开发行动。要正确认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它不但能给当下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在方式方法科学得当的前提下,还会弘扬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使之得以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完成文化的传承与优化。如果片面强调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使民族文化淡化和边缘化,甚至在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掠夺下,民族文化生活被逐渐遗忘,甚至消失。在此意义上说,开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还是对文化的另一种保护,产业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对于适应产业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使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认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使之与当地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民间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艺术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和技巧,而是挖掘出新的主题,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不是对于民间艺术的曲解,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是在民族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也正是回应了文化随时代变迁而流变的本质面目。

2.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益资源文化品牌,对于一般产品来说,是指具有明显的文化附加值,它能给消费者提供额外的精神享受;而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就是它能充分提供某种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使消费者的特定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品牌实质上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具有独特标记的产品。①文化品牌是经过市场检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文化品牌越多,它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文化品牌以特定的文化为灵魂,文化品牌的打造首先是文化资源的提炼和利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首先必须发掘、整理、总结、提升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资源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展需要的因子发掘、整理出来,并进行总结、提升,重新编码。②民间艺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无比灿烂、丰富,其中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魅力资源”。开发民间艺术资源,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灵感,为文化产品打上鲜明的民族个性标签,塑造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的过程,同时又为民族文化产品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盘活民俗文化与现代工业的关系,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链条中的信息服务业,改善工业生产的生态文化环境,实现民俗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

3.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生力量通常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条件、制度、区际贸易因素等。而对于不同区域来说,其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地域特色文化渗透到区域经济中,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从而形成不同区域的特色产品。民间艺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特色鲜明,又极富自然与人文内涵,显示了巨大文化差异性,在区域内往往有广阔的市场和受众,也会成为吸引域外消费者的主要产品。民间艺术作为历代先民们创造的极其丰富的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民间工艺可以进入制造业,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虽然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在学术研究中尚有争论,但是民间艺术产业化实践已经走得很远。随着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实践的深入展开,民间艺术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文化经济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尤其是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显示出强劲的推动作用。民间艺术产业,是传统文化资源同现代审美、创意、科技以及市场共同打造的产业,它可以是单纯的影视产业、制造业、旅游业、演艺业、出版业,也可以是将所有产业串成链条的内容因子;它可以是促成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有力支点。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在当代社会正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被翻译、被注解。

四、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几个问题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层次开发模式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提升,但是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也不能扔进历史的故纸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民间艺术保护和开发的机制,要建立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的金字塔模型,即民间艺术资源层次开发模式。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资源根据其性质、留存现状和产业开发适宜程度进行分类。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处于整个模型的根部,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习、立法命名等方式进行静态记载,由政府出资或争取社会资金的注入,以及民间艺术博物馆的自身收益来维持其发展。这部分民间艺术资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记录和保留其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可以使这些民间艺术资源得到有效地传承,也为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寻求历史的足迹和文化的滋养。中间层次是可以在社会中流传生存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其乡土语境中有广泛的受众,但是体现较强的文化地域性,可在其流布区域内进行产业开发,使之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得到文化的传承。最上层是民间艺术中较为活跃的部分,可塑性和可变性比较强,甚至可以说是从民间艺术中抽离的艺术元素,置入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中,大力开发,实现规模经营,成为区域间、国际间可以广为交流的文化产品,成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核心元素。这种保护与开发模式在民间艺术各门类中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也在区域内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这种金字塔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不同性质、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资源区别分类,统筹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民间艺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第6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56个兄第民族在广大地区生活繁衍,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并直接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地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影响,使得各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中积淀着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审美心理、、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因此,各民族舞蹈特有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现都与他们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息息相关的。而把民间舞蹈文化融入到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更能体现大学民间舞教学的文化性,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只是纯粹的让学生对各民族的舞蹈动作单纯的外在模仿,而不注重民间舞蹈文化性的加强使得学生对各民族特有的风格、内在情感把握还略显不足,使学生不管跳什么民族,风格、情感都是一样的,没有特色、平淡无味。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民间舞蹈老师必须对民间舞蹈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并运用至课堂教学中来启发学生的内在表演形式,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区别和掌握各民族不同的风格及韵律,并对民间舞产生浓厚的兴趣。总的说我认为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是离不开民间舞蹈文化做基奠的。

一、浅谈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代代相传演变,每个民族都用自身特有的原生态舞蹈动作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反映出各民族的习俗文化、风土人情、民族精神、审美心理、、图腾崇拜等历史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根深蒂固的、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意识,也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特别是在传统的祭祀年节中通过民间祭祀舞蹈体现出人们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避免灾难,过着幸福、兴旺的生活。

罗雄岩教授在他的研究中,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划分为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农牧文化、绿洲文化、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类型,这是由于各民族地域、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形成的。农耕文化型—主要是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等三大平原区,以及西南云贵高原的丘陵河谷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以耕作劳动为主,多信仰佛教、道教,以及祖先崇拜、多神崇拜,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观念。舞蹈形式丰富多样,舞姿动律优美、和谐、安详。如汉族、朝鲜族、傣族等。草原文化型—主要是居住在辽阔草原、骏马驰骋的蒙古族,他们以从事狩猎、游牧与畜牧业为主,普遍信仰萨满教,而且他们把翱翔于蓝天自由的雄鹰和驰骋草原的骏马作为本民族的象征。使得蒙古族舞蹈动作独具潇洒、豪放的风格,并在舞蹈中体现出有着“天之骄子”之称的蒙古族人民心胸开阔、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农牧文化型—主要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上的山区或河谷地带,以从事农业、牧业、林业的劳动生活为主的民族,如藏族、羌族、纳西族等。在藏族舞蹈中由于地势、自然环境、劳动生活的关系,形成藏族舞蹈前倾、懈胯、松弛的体态风格。他们的舞蹈文化与宗教文化密不可分,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崇奉多神,如神鸟“孔雀”(吉祥的象征),在舞蹈中人们用舞姿来模仿神鸟的形态,充分体现出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对美好愿望的憧憬。

绿洲文化型—主要是居住在沙漠边缘绿洲上的村落,且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重镇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乌孜别克、塔吉克族等民族。他们以从事农耕与畜牧为主。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但也有萨满教的观念遗存。因为他们是个热情好客、以舞迎宾的民族,所以舞蹈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技术性较高,而且有着绿洲文化色彩和丝绸古道风韵并继承发展古西域乐舞文化。海洋文化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有高山族、黎族等民族。他们的民间舞蹈形式与风俗文化、宗教文化密不可分,并用传统舞蹈来表现对神灵的崇拜,更能体现出人民企盼“人海和谐”的心态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通过上述我们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潜在认识,使我们更深的了解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地域、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而导致各民族的民族心理、传统观念、舞蹈形式也有很大差异,所以说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形式与他们本民族的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而回归于民间舞课堂教学,我认为把民间舞蹈文化融入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今还有大部分学生只是纯粹的模仿和复制老师的动作,而对于各民族特有的风格、内在情感却很难把握,这是由于老师在教习过程中忽略了民间舞蹈文化性的渗透和启发导致的结果。所以,要想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各民族舞蹈风格就必须先让他们了解各民族舞蹈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民间舞蹈老师把民间舞蹈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指导和启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不同民族的动势原理和风格特色,并培养出学生运用身体语言生动地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下面我就以民间舞课堂中训练的几个方面来说明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1)从体态、动律中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是始终保持上身前倾、略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它是始终贯穿于舞姿动作中。然而对于许多新接触东北秧歌这一民间舞种的学生来说在做动作过程中,总是产生对东北秧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基本体态而感到疑惑,他们根本对这种体态的由来全然不知,只是纯粹的外在模仿老师的体态,所以久而久之在舞蹈动作中很容易忽略基本体态的表现,而失去了东北秧歌独特的内在韵味。所以,我认为作为民间舞蹈老师在教习东北秧歌基本体态之前,先对学生讲述其体态的来源及文化,来启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就以东北秧歌基本体态、动律来说,形成这种体态、动律也是根他们本土传统文化、地域和生活方式等密切联系的。因为他们居住在辽阔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寒暑分明,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民,多是从事垦荒、开矿、搬运的劳动者,他们受大自然与劳动生活的陶冶培养,而形成了东北人民朴实、坚韧、直率、乐观的性格以及喜欢氛围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情趣。还有每逢年节、庙会时,人们都敲锣打鼓,舞动秧歌,热热闹闹的来求神保佑故土新居两地平安和共同娱乐、消除乡愁、增进团结,充分体现出东北人民那种奔放、热情的心理。其中由高跷秧歌表演最受众人欢迎,并逐渐在东北等地区形成了才高跷舞动的传统舞蹈形式,踩高跷的由来跟原始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踩着高跷舞动也是其民族的独特风格体现。所以,东北秧歌而在踩高跷时,由于脚下绑有木跷,所以身体一定不能往后仰,只能是上身略往前倾、含胸才能保持平稳。正因为这本民族舞蹈文化的关系才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基本体态和动律。然而,回归于课堂中,虽然是脱离高跷,但通过学生对东北秧歌其体态由来的了解,让学生以后在跳所有的东北秧歌舞蹈动作中都能始终把握住基本体态的呈现及不再会脱离东北秧歌的内韵和风格。东北秧歌中的基本动律(上下、前后、划圆动律)步伐特点(前踢、后踢步等)也是源自于民间高跷文化,因为踩着高跷两脚的不断走动,踢出去快而有力,落地扎实,换脚时找平稳,膝部有规律的顿挫。所以形成了课堂中“急出、慢落、稳移重心”步伐特点并体现出东北秧歌特有的“艮劲儿”和“点”与“线”之间强化“韵”的到位。因此,在教习基本动律过程中,自从有了民间高跷文化知识的渗透才使学生在动作中能准确把握住了东北秧歌特有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主体风格。

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动律与东北秧歌基本体态、动律完全相反。

蒙古族基本体态是在后点步位上,上身略后倾,后背挺拔、颈部稍后枕,手摆放在身体两侧的斜前方位,架势要有宽广、粗犷的感觉,视线远望。还有蒙古族基本动律、动作的训练如:肩部(硬肩、柔肩、碎抖肩等),臂部(柔臂等),和许多马的动作及步伐。这些动态都是蒙族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其特有的风格表现。这种体态、动律、动作的形成也是与本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密切相关的。这是由于蒙族人民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远望过去无边无际。蒙族人民喜爱仰望天空看着雄鹰自由翱翔,他们把矫健的雄鹰作为本民族的象征,所以人们用肢体来模仿鹰的姿势,如柔臂等动作,并体现出蒙族人民心胸开阔、勇敢、桀骜不驯的性格。也由于他们以从事狩猎、游牧业、畜牧业为主,常年骑在马背上驰骋草原。人们常说草原文化是马背文化,马背民族由于草原环境影响对生命这种自然运转格外敏感,人与畜群的生死相互依托。“马舞”不仅是马的形态外化的提炼,更是融入了对大自然的体验,马背不仅依靠自然而是还要与之拼搏,所以马背民族对人的力量意志肯定有着不同于农耕民族更不同于都市人群的体验。所以在传统舞蹈文化中也有许多模仿马的舞蹈动作形式,也充分体现出蒙族人民勇敢、豪放、英俊潇洒的个性。他们用肢体动作传情达意,显现出民族的传统文化,并表达他们对本民族生活的热爱。

(2)从心态把握中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在所有的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朝鲜族舞蹈是最难跳的舞种,特别是其心态表现部分是学生们最难把握的一环。朝鲜族舞蹈主体是沉稳、典雅、含蓄的风格特征,讲求“内韵”,是用心里的气息和感觉带动肢体运动。鲜族舞的心态特征是贯穿于所有的鲜族舞蹈动律及动作中。而在课堂中学生们主要是对鲜族心态的理解不深,所以只是外在训练动作而缺乏鲜族独特的内在韵味,并体现不出鲜族人民沉着坚韧、典雅、含蓄的性格。所以在教习鲜族的心态过程中运用本民族的历史背景、民族思想观念等文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朝鲜族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它是勤奋团结、勇于抗暴的民族,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抗暴斗争层出不穷。长期的抗暴斗争形成了朝鲜人民沉着坚韧的心理。另外,中国儒家文化传入朝鲜,人们有意无意识的接受儒家文化思想,其中以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精髓即“义”、“礼”、“孝”道德观念,成为朝鲜人民的主要思想观念,在这种思想影响熏陶下,形成朝鲜人民质朴、内敛、典雅的性格。

只有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思想观念在学生们脑中根深蒂固,学生们才能更容易的把握朝鲜族舞蹈的心态特征,在舞蹈动作中心态把握准确了才能跳出鲜族独特的内在韵味及沉稳、含蓄、典雅的风格特征。

所以我认为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想要学生们更快更准确的掌握好各民族不同的心态特征,就必须得让学生对各民族历史舞蹈文化、民族精神、审美心理了解才行,所以说民间舞蹈文化在各民族舞蹈心态把握方面也显得及其重要。

(3)从动作形态特征中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动作形态特征,这也与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不同息息相关。主要是因为各民族的、图腾崇拜观念不同所导致。

例如:藏族舞蹈中就有模仿孔雀的“孔雀吃水”动作形态,它的由来是因为藏族人民视孔雀为吉祥的象征,它是人们喜爱的飞禽,像活佛一样出生在拉萨,孔雀虽吃有毒的叶子,却能变得更美丽,寓意可把恶劣变成美好,把灾难化为吉祥。所以在藏族舞蹈中人们喜欢模仿孔雀形象来体现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心理和抒发人们对幸福、和谐生活的向往。

此外还有朝鲜族人民有着崇鹤的审美观念,视鹤为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在舞蹈中有大部分仿鹤的动作形态如“柳手鹤步”、“鹤飞翔”等动作,来表现朝鲜人民纯洁、高尚、典雅的心理和蕴籍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真的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课堂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各民族特有的舞蹈风格都是受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影响而来的。而回归于民间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是仅仅停留于模仿和复制动作而缺少对各民族舞蹈文化性的了解导致不管跳什么民族都是一种韵味,没有特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某个民族的任何一方面的训练,要想使学生更容易、更准确的掌握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和民族心理,并使学生对民间舞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作为老师运用民间舞蹈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来启发和指导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跳着某个民族的舞蹈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演绎着某个民族的文化,演绎的好坏直接与他们对此民族舞蹈文化的认识密切相关。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第38~40页

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舞艺术》山东友谊出版社第132页

3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编.《文舞相融》上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4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编.《文舞相融》中册上海音乐出版社第426~433页

5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编.《文舞相融》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第751~758页

6潘志涛主编.《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上海音乐出版社第227页等

第7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

2009年12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项殊荣为桂林乃至广西经济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桂林辖区内的永福县距离桂林市区45公里,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在社会热议如何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时,笔者也在认真思考,并萌发了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下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构想。

一、关于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思考

随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投入建设,桂林旅游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模式将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社会各界纷纷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出谋划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桂林市经济学会会长颜邦英提出了“中心说”,认为桂林应该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华南的旅游中心,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旅游经营和管理示范中心、旅游教育培训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旅游交流与合作中心等。阳国亮在颜邦英“中心说”的基础上,增加了将桂林建设成世界旅游集散中心、世界著名生态旅游休闲胜地、旅游文化产业与发展示范区、旅游区域合作与交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化试验区等设想。笔者赞同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并大受启发。笔者认为桂林在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时应该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构筑自己的核心地位,形成强有力的辐射效应。

正如社会各界热议,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离不开这些内容,如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等。从更微观的角度思考,笔者认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本身就是一个“中心”,应该围绕这个中心建设若干个旅游示范区(图1)。建立示范区的根本目的是对周边更广大的区域或是同类地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更好地发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中心”作用,应重点建设对同类地区有较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区。在推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既然是“综合”的,就应该体现多元性、多样性。既然是“国家”层面的,就不应该局限在桂林城区,而是以桂林城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县域乃至周边城市。在整合旅游资源中,创建各种专项旅游示范区,如度假、娱乐、商务、会展、农业、工业、文化、乡村、生态、森林、温泉、漂流、体育、科技、修学、红色等旅游示范区。比如,恭城是广西第一个获准通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位一体”(恭城模式)生态农业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推广,可以打造成为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或乡村旅游示范区;龙胜居住着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民族风情浓郁,可以单独或联合柳州三江县共同打造民族风情旅游示范区;永福是闻名遐迩的“福寿之乡”,福寿文化独具魅力,同时又是“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可以打造成为养生旅游示范区。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以此类推,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示范区。

二、永福创建养生旅游示范区的可行性分析

(一)养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养生旅游的内涵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身体、性命以达长寿。我国有着丰厚的养生文化积淀和历史悠久的中医中药产业,是发展养生旅游的基础。我国的养生旅游以2002年海南省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广西南宁中药养生旅游为起点,随后在四川、山东、安徽、黑龙江、河南等省市迅速发展,逐步成为全国时尚旅游亮点。周刚在《对养老旅游及其可行性研究》中提出,养生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是以养生为目的来选择景点,安排内容和进展,考虑节奏快慢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的养生是泛指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对养生旅游的理解,笔者比较赞同张跃西的观点。张跃西认为养生旅游是融合养生文化、养生产业和生态旅游方式为一体的一种体验式旅游形式。他进一步澄清了养生旅游与健康旅游的区别,认为养生旅游可以涵盖健康旅游和医疗旅游,养生旅游与养生文化、养生产业密切关联并双向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健康旅游以医疗卫生产业作为依托,是单向的支撑关系。他将养生旅游的范畴由原来的保健康复为主的健康旅游扩大为系统养生旅游,产品内容有自然养生、人文养生和产业养生三个方面,具体包括温泉养生、生态养生、滋补养生、运动养生、文化养生、艺术养生、理疗养生、国药养生、休闲养生以及茶饮养生等。

2、养生需求催旺养生旅游市场

追求健康、长寿是全人类的心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的质量,越来越期盼能够健康快乐、延年益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进展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居住环境的恶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一点一点吞噬着人们的健康,“亚健康状态”不同程度存在。据统计,1995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20%,2009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上升到了1.13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8.47%。如何安度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今天的养生不仅仅限于追求长寿,而是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不管年轻或年老,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长寿,科学养生意识逐渐增强。为满足现代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养生产业随之崛起,养生旅游应运而生。养生旅游是一种以养生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很好地融合了养生文化与旅游业,适合各个年龄层面的旅客。现代人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养生旅游迅速成为旅游新时尚。

(二)永福具有丰富养生旅游资源

永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长寿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彩调的发源地和“东方神果”罗汉果的原产地,蕴含着人世间最吉祥的福寿文化,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民风民俗,在创建养生旅游示范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福寿文化源远流长

永福县素有“福寿之乡”美称,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长寿之乡。永福县有近2000年历史,永福的“福寿”文化起源于永福县城凤山顶上的清代“福”字石刻和百寿镇著名的北宋“百寿图”石刻。“百寿图”于南宋绍定已丑年(即公元1229年)由一批书法家创制和石刻家镌刻而成,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大寿字内镶嵌100个不同字体的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据史料记载,该县最长寿的老人廖扶高寿158岁。目前,永福县70岁~99岁以上老人有19599人,其中百岁以上老寿星36位,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13.33人,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永福县人均预期寿命为75.24岁,高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3.24岁。2006年以来,永福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桂林永福国际养生旅游福寿节。养生旅游福寿节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深入挖掘和开发福寿文化的重要载体。永福的长寿现象吸引了社会各界纷沓而至,前来调研探究的人们络绎不绝。

2、养生自然资源丰富

永福地处亚热带交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4.1%,有“生活在树上的城市”之美称。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越,长年身居其中,自然延年益寿。

永福县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拥有丰富的保健养生食疗资源,有黄芪、金银花、灵芝、板蓝根等药用植物资源、药用动物资源和药用矿物资源2741种。永福除利用好丰富的自然养生产业资源外,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广西首个千亩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就在永福三皇乡创建。目前,永福共建有西红柿、罗汉果、优质米、柑桔等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30多个,无公害生产面积达30多万亩,拥有罗汉果、西红柿、柑桔、优质米等6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永福空气清新,据桂林市环境监测站测定,2008年,永福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在三个评定标准中,该县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许多地方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5~12万个,比正常值高出50~80倍。

永福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享有“健康之水”、“营养之水”和“长寿之水”美誉。优质水资源是永福人长寿的要素之一。永福境内的水质具有小分子团,呈弱碱性、氧化还原低、矿物质含量丰富,矿化度优于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水中含有硒元素四个特点。经勘测,永福县许多河流与泉水的PH值在7~8之间,最符合人体内弱碱性环境,可使身体更有效抵制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使人健康长寿。永福的土壤含硒也是使人长寿的重要元素。永福土壤为富硒土,硒含量为1.1mg/kg,为全国平均值0.29mg/kg的3.3倍,其土壤总体硒含量处于植物生长和人体吸收的最佳状态。永福生产的罗汉果、优质米等农副产品天然富硒。在这样的土壤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含硒量都比较高,经常食用有益人体健康。

3、“养生产业基地”招牌做人

世界养生大会首块“养生产业基地”招牌为永福所获,足以证明永福悠久的养生文化和丰富的养生资源不仅得到世人的认同,而且在发展养生产业方面潜力巨大,可以作为示范来学习推广。永福要打好这张金字招牌,把养生旅游与养生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旅游来推动养生产业的发展,以养生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把永福打造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休闲养生之都。

三、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

(一)在政府主导下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规范

永福的养生旅游发展应有一个中长期规划与设想,并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保障。永福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逐步向成长成熟阶段发展,比较适合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政府主导性战略是指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引导、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旅游资源的配置达到或接近最优状态。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旅游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在政府主导下,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永福养生旅游的现状作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因地制宜,制定出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指导养生旅游科学、有序地发展。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运作,采取多管齐下的对策措施,并将永福养生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加以考虑。

(二)以制度创新推动养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制度创新是推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传统旅游业走向现代旅游业。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相关制度应对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同样具有效力并起指导作用。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建设包括旅游休闲发展相关制度(如旅游产业政策)与配套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建设,具体涉及旅游休闲相关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等规范的创新建设。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分开的管理体制,使行业行政性管理与自律性管理各得其所,形成市场、政府、社会之间的平衡机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指导协调区域旅游发展的综合委员会、互动合作机制。二是政策创新,包括旅游休闲相关的消费政策,诸如带薪休假制度、出入境管理制度、文化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旅游休闲产业政策,诸如空间布局政策、结构优化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旅游用地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等,以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获得综合效益。三是法规、标准创新。通过制定、完善地方与部门层面的各种法规,推进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旅游基本法的制定。制定有关示范区与示范产品建设、开发与管理的标准,并通过不断完善提升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四是建立专家全程参与建设的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养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

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特色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永久吸引力的根本。永福的福寿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养生主题为中心,以福寿文化为支撑,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努力用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构建特色鲜明的养生旅游品牌。积极探索养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养生旅游与福寿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养生旅游与山水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养生旅游中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利用养生文化的深厚根基,将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旨,建立永福养生文化旅游景区;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既充分挖掘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又合理利用现代的方法手段,使传统养生文化能适应现代的需要,从而推动养生文化产业化。养生文化产业化的实质就是把养生文化融合到旅游业中去,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使养生文化资源以旅游商品的形式进入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其内在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旅游产品一刻也不能停止宣传促销,海南旅游的突破口就是攻势持久的宣传促销。永福的旅游营销不能依靠盲目炒作,要讲究方式方法,突出“养生”主题。要大力加强信息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书籍、光盘等各种传媒,通过举办福寿节,不断提高永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生博物馆,展示长寿之乡的养生文化、长寿资源以及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物品,演示绿色长寿食品的制作方法,介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诀。政府和有关组织还可以组织讲师团到各地去宣讲永福的养生文化、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增强人们的养生意识,从而唤醒人们对养生产业及养生旅游的兴趣。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推介,广泛、持久地宣传永福的长寿生态环境和健康长寿养生产业,让国内外更多的人知道永福长寿之乡,懂得来到这里养生、疗养、度假以获得健康长寿。

第8篇: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云南民族形象玩偶;“民族娃娃”;市场营销

云南民族形象玩偶“民族娃娃”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主体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企业当前的状况以及产品发展规划,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如价格、渠道、促销等进行综合运用,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保证自身的营销目标顺利实现。关于市场营销组合的理论很多,在选择营销策略时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营销策略。由于伊杰麦卡锡的4p策略更多的强调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比其他营销组合能更直观地改善“民族娃娃”当前的产品营销状况,并且考虑到4p策略中的“产品”、“价格”、“渠道”、“营销”等变量因子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因此笔者在进行STP分析的基础上,应用4p理论为“民族娃娃”产品制定一系列更为具体的营销策略。

1提升产品检测质量与服务质量

“民族娃娃”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服务质量是产品开发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打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质量也是企业今后发展的基础。下面笔者将对产品检测和产品服务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1进一步加强产品检测质量

笔者调研发现,“民族娃娃”初期材质选择和制作工艺均属于上乘,但是由于是手工制作,受检测条件的制约,有些娃娃还存在针脚不均匀、娃娃身体表面有胶渍,配饰外观有一定歪斜、娃娃配饰有误,不符合各少数民族的配饰习惯,这些产品制作方面的失误都会影响“民族娃娃”的“口碑”。因此“民族娃娃”的后期检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重点培养熟悉产品的制作工艺、检验技术成熟的优质检测专员和高级质量把关的技术人员,充分合理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高的仪器设备。最好将检验方法和方案做出明确的书面规定,最终形成以手工业为主、机械自动化半自动化为辅的一个手工机械共存的生产与检测体系,这样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检测效率。

1.2凸显产品服务创意与特色

“民族娃娃”产品要在服务方面显示出明显区别于其他一般工艺品或同类产品的创意与特色。这需要对“民族娃娃”产品服务的组织结构、服务包装等方面进行创新。“民族娃娃”产品服务的组织结构可以综合多种服务形式进行,比如将产品与一些云南现有的少数民族艺术表演产业项目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很好的卖点,同时也可以自己打造以“民族娃娃”为主题的艺术表演,表演中应用大量的“民族娃娃”元素,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也让“民族娃娃”的形象深入人心。再如将“民族娃娃”与民族文化展览活动或者民俗文化博物馆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参观、体验、学习、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民族娃娃”产品服务的包装创新主要体现在经营人员和经营环境等方面的创新。比如在“民族娃娃”旗舰店或专卖店,采用富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陈列方式来摆放“民族娃娃”产品,借助宣传海报或杂志、巨型“民族娃娃”模型、动画或应用高科技的3D立体画等来展示“民族娃娃”的功能、档次、形象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内容,突出服务特色、创造个性化的服务来引导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民族娃娃”经营场所和购物氛围进行装饰和美化,比如用民族音乐、用少数民族特有的香料制成的香水以及各种带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物来吸引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对“民族娃娃”的兴趣和关注。还可重点包装“民族娃娃”的设计师或创始人,进行其社会形象的塑造和推广,通过创始人和设计师的知名度和公众形象的感召力来吸引消费者。二是对普通销售人员的包装,比如对“民族娃娃”营业人员、服务员等进行有特点的包装设计,重点是穿着、仪表与行为的规范与展示。

1.3把握新产品上市的时机

作为文化产品的“民族娃娃”有了产品和服务创意内容,就有了征服消费者的资本。但是“民族娃娃”想要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还要把握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和机遇。“民族娃娃”可以根据季节、节日等规律性的时间点,或者突发事件等偶然性因素引发的市场机遇选择上市时机。上市时机策略一般可以分为节假日上市、借势上市、饥饿上市、季节上市、轮番上市等。1.3.1节假日上市节假日上市就是选择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国家法定节日、西方节日、假日或者双休日上市。在各种节假日期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族娃娃”的潜在文化消费者数量明显上升,对于“民族娃娃”来说是绝佳的上市时机,经营者要牢牢把握。当然新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属性要与节日的性质和氛围充分吻合,同时也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因素。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很多,例如普米族的朝山节(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有好运)、纳西族的三朵节(祭祀纳西族的保护神)、傣族的泼水节(消灾祈福)等。每个民族节日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寓意,这些节日是少数民族对劳动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达,要充分利用云南民族地区的节日资源,每当少数民族有重大节日或重大事件时,就可以考虑顺势推出一款具有节日纪念意义的“民族娃娃”。例如白族和彝族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可以推出以火把节为主题的系列娃娃,使火把节的主要元素在“民族娃娃”的服饰、造型、色彩方面有所体现,同时赋予这套娃娃以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寓意。1.3.2借势上市利用大事件、舆论焦点等偶然因素创造机会推出产品。例如借助民族文化节或者玩具博览会等机会重点推进“民族娃娃”产品。由于借势上市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等特征,建议企业充分利用媒介事件或者打造与“民族娃娃”相关的电视动画或者上院线的动画电影,“民族娃娃”产品以这样的方式进入市场可以迅速占有市场份额,同时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泰迪熊生产商非常注重纪念款的泰迪熊的推出,例如1999年与瑞士三角巧克力合作设计的泰迪熊、2000年的宾利泰迪熊赛车组等。各地区的泰迪熊商,每年也会依据其国家或地区的特殊主题特别定制一款泰迪熊,如中国香港1997年的和谐小熊和浪漫小熊、1999年维也纳儿童合唱团500周年庆纪念熊、2000年英国国家纪念熊、泰坦尼克沉船纪念熊等(每当德国或欧洲发生重大历史性事件的时候,都有相应的限量版泰迪熊问世);还有为纪念人物而设计的泰迪熊,如奥黛莉•赫本纪念熊等。

2打造多元立体化的销售渠道

文化产品营销渠道,简单来说就是把文化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途径。对于昆明憨夯民族工艺品公司来说,目前要做的是在原有稳定的营销渠道的基础上,优化营销渠道。同时应选择合理的分销渠道,建构和谐的分销网络,快速有效地将“民族娃娃”传递给消费者。总得来说,“民族娃娃”可以采用的分销渠道有三种:直接渠道、间接渠道以及横向渠道。不同的营销渠道各有利弊,因此要对产品的定位、市场环境以及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做出具体分析,从而选择合理的营销渠道。

2.1直接渠道

直接渠道又叫零级渠道,由“民族娃娃”生产商直接将产品供应给消费者,没有中间商的介入。比如,在一些大型的展销会上、“民族娃娃”的私人订制(订购)、与一些相关的企业进行联合营销,像与儿童游乐场、云南民族村、电影院、餐厅、书店等进行联合销售。直接渠道效率高、销售及时,同时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如果恰逢大型的民族节庆日,企业生产一批带有节日文化特色的限量款“民族娃娃”,这需要企业在短时间内传递给消费者,此渠道适用于时效性和流行性较强的“民族娃娃”。但是直接渠道也存在着产品流通范围小、造成企业的资金负担重,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2.2间接渠道

间接渠道是指生产者通过分销商将文化产品供应给消费者,也是昆明憨夯民族工艺品公司目前普遍采用的营销渠道。“民族娃娃”通过间接渠道进行销售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较适用于“民族娃娃”营销的主要有厂商挂钩、特约或者合同经销商。间接渠道具体包括三个级别的渠道:一级渠道是“民族娃娃”,由零售商到达消费者;二级渠道是“民族娃娃”,由批发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或由商到批发商再到消费者;三级渠道是“民族娃娃”,由商到批发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间接营销渠道中生产主体只需要与分销商打好交道,因此可以让企业更加便利,简化了交易流程,生产主体不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庞大的消费者打交道。同时分销商也和生产主体共同承担产品营销风险,大家共享利益的同时也共担风险。但是分销商增加了销售环节,不仅使谈判及交易费用上涨,还会造成沟通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此外,对于较高档制作精良的“民族娃娃”来说,往往会因为分销商所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素养不足而导致交易环节大打折扣。笔者在走访一些零售商店时,有些确实存在店铺销售环境差、销售人员服务意识低等问题。

2.3横向渠道

横向渠道,简单来说是以专卖店或者旗舰店的形式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横向销售渠道在产品价格、上市时机、营销环境、服务、促销活动等方面有统一的标准,生产者与分销商之间订立联合协议,严格遵循已制定好的销售标准,这样做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有利于维护产品的品牌形象。像芭比、俄罗斯套娃、helloKitty、蒙奇奇、泰迪熊等均已在全球各地设立属于本品牌公仔玩偶的旗舰店,且店面装修符合产品以及品牌的风格。昆明憨夯民族工艺品公司应陆续推出自己的品牌“民族娃娃”专卖店,可以在专卖店的店面设立大面积的公仔玩偶体验、试玩区,进行产品演示和推广,展示公司推出的新产品。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建立忠实的消费者群体。这种渠道可以保证产品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树立产品口碑,但是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定统一的标准来约束分销商,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3加强产品营销力度

昆明憨夯民族工艺品公司的产品市场营销手段单一,营销力度薄弱,不利于进一步市场拓展,企业可通过文化营销、数字多媒体营销、慈善营销、绿色营销以及跨界营销等营销方式和手段加强产品营销力度。

3.1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是一种感性的营销方式,是通过寻找与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引发购买行为的一种营销方式。作为文化产品的“民族娃娃”除了是商品外,更多的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甚至可能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消费者被“民族娃娃”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服饰吸引的同时也会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面对各种形式的广告轰炸和种类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消费者已变得“苛刻”和难以被打动。具有创意和新形式的营销类型才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民族娃娃”的文化营销方案是以“民族娃娃”为主题,以云南民族文化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营造产品的购物氛围,这些活动可以是拍摄宣传动画,定期举办“民族娃娃”研讨会、产品创意研究活动、博览会等,邀请文化艺术界名人做客论坛,探讨“民族娃娃”的文化特色与造型艺术,形成以“民族娃娃”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将产品的营销推广融入到文化的推介之中。例如以“民族娃娃”为主题的文化宣传片,此举能够增强“民族娃娃”的营销和推广力度,同时为人们了解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与风情提供视觉资料。此外,还可以举办“民族娃娃”艺术展,展出别具匠心的“民族娃娃”艺术新品,丰富公众了解“民族娃娃”产品的渠道;或成为云南重要庆典或博览会的吉祥物,成为与云南少数民族相关的电视节目或活动的赞助商等。总之,要抓住“民族娃娃”产品的文化与艺术特征,充分利用各种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令人瞩目的活动以及名人效应,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提高“民族娃娃”及其衍生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2数字多媒体营销

除了在各地区主要卫视频道、杂志等传统媒体投入产品广告外,也要利用好互联网搜索引擎(关键字)、微信营销和微博营销,同时辅以开发“民族娃娃”APP、“民族娃娃”手游、3D动画等多媒体宣传手段,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在广告中应充分体现“民族娃娃”的品牌、服务及“民族娃娃”衍生品产品所带来的文化理念。还可借助目前广泛流行的AR体验,以独特的观察和体验方式吸引消费者深入了解产品。此外还可借助全球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业权威杂志进行口碑营销。

3.3慈善营销、绿色营销

慈善营销、绿色营销均属于公益营销的范畴,慈善营销是指企业参加或者举办慈善活动,将慈善和营销结合起来,既做公益也做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例如以最昂贵的“民族娃娃”为噱头,进行主题拍卖活动,将拍卖所获得的收益捐赠给慈善事业,比如为云南山区的孩子建一所小学、捐助贫困儿童;资助兔唇儿童做手术、给福利院儿童送礼物等活动。在做慈善营销时,应重点考虑如何选择和评估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选择的慈善组织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在选择慈善事业的类型方面主要考虑两点,第一,慈善事业是否能和产品密切联系起来;第二,是否能在短时期内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一般来说灾难型和救援型的慈善事业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从而产生理想的效果。成功的慈善营销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帮助昆明憨夯民族工艺品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大众的好感,并把这种好感带到消费行为中去。绿色文明是当今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人们对低毒害、降耗的产品青睐有加,要将生态意识贯穿到整个设计、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商品和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并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由此产生竞争优势,支持鼓励绿色消费,从而赢得社会公众的好感。例如可以打造一款绿色理念、材质环保的“民族娃娃”,让“民族娃娃”换身为环保大使,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关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求。

3.4跨界营销

跨界营销是与其他企业或产品进行联合营销,例如以“民族娃娃”为核心形象和主题,打造“民族娃娃”游乐场、甚至是“民族娃娃”博物馆。联合卖场在特定的节日举办一些产品推广活动,与民族村、游乐场、动物园或旅游景区甚至是一些民族文化餐厅等合作,增加线下的演示、体验和推广活动;也可与博物馆进行合作,在博物馆中开设以云南民族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民族娃娃”展区,同时一部分“民族娃娃”可以在云南博物馆出售,当企业的知名度和规模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可以考虑打造以“民族娃娃”为主题的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陈守则,刘旭.文化产品营销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2][美]安妮•T•科兰.营销渠道[M].蒋青云,等译.营销渠道.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汤辉.文化产品的价值增值模式[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6.

[4]秦宗财,林燕,沈喜彭.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