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疾病预防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性质是公益性的,其机构运作基本上全部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支持。而我国现阶段采用的预算会计制度,所以该机构在资金使用上是十分方便的,这就使得很多疾控中心的管理者和相关的财务人员对资金管理不甚重视。这是预防和控制中心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片面认为财务管理是现金管理,而对财务分析、内部控制、成本管理等相关财务管理方面想的较少。
1.2财务管理方面还没有明确的重点。目前的会计制度还不健全,大多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管理活动的认识也停留在现金管理水平,而对其他资产管理不重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中,由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实施的会计制度不需要提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导致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不明确。此外,大多数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没有应收账款,只是重要的资产管理才会较多关注,工作的重点出现严重的偏失,并对会计成本做的不够详细,准确,核算上也会出现问题。成本会计核算分为直接和间接的成本核算两个部分,每部分包含很多的子项目,工作内容相对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常会疏忽减少资本投资,影响财务管理效率。
1.3部分疾控中心财务管理较为混乱。一是未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来执行操作,由兼职会计和兼出纳进行管理,二者角色可以随意互换。二是中心的专项资金和公共经费未能完全分开使用。经常会出现混用、挪用现象并最终导致专项资金账户没有钱。三是财政预算数据和中心实际状况不相同。很多专项资金都没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四是财政预算执行与监督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是很健全,经常出现管理漏洞,造成资源浪费和资金使用不合理。
1.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从事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不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对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财务进行管理时,部分财务人员都无法独立完成信息记录、分类和财务报表分析等常规工作。现阶段我国财务信息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这主要是相关的财务人员认识不到位,对财务知识掌握不够,适应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较少使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财务管理有关。此外,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够,工作不认真等现象也会导致财务管理的上出现错误。
2常用财务管理措施
2.1思想上要不断加强财务的现代化意识。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人员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意识,不断学习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要充分认识到疾控中心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有效地实施财务制度,随时在工作中对财务工作业务的效益和经营成本进行协调。另外,疾控中心还要做好内部管理,统筹安排资金,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对疾控中心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改革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者必须与职工保持总体任务及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预算管理最大的优势,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疾控机构的预算管理应该在“编制、实施、评价”三个原则相统一的情况下开展,最大限度的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实用性。在财务规划时可采用零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对疾控中心的各个部门分别进行预算编制,然后把全部收支纳入预算。还要注意将财政收入和支出项目具体细化,认真落实政府关于财政收入和支出分类改革措施,让预算落到实处。
2.3在疾控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这样对于会计流程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监督、核算,遏制腐败、浪费现象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疾控中心来说,重点是要加强财政收入和支出监管,以便于更加有效控制资金。有了会计结算中心,负责将所有的会计和会计管理进行集中管理、核算,能够极大的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也更加规范,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
关键词:乡镇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防治措施
1乡镇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不足
1.1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建设不完善
动物疫情应急机制的建设很重要,通过建立这一机制能够有效的减少动物疫病造成的危害,但是很多年来国家一直对此不太重视,近几年来才不断在防治疫情机制方面做出来一系列研究,这项机制的建设主要包括疫情预备队的组建、应急方案的制定、指挥系统的建设等。
1.2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众多制约因素
大部分人对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即主观认识上就存在着制约因素。在当今社会,乡镇地区大部分以农户小规模散养的方式来养殖畜禽,这一方法让人们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方面不太重视,只对动物疫病的风险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养殖者自己都对动物疫病的危害持着轻视的态度,导致了整个社会对动物疫病抵御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很多养殖者只重视畜牧业发展的数量,而忽略了其质量。正是养殖者们的这些想法,使得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太受到重视。还有其他一些制约因素,例如没有体现这一体系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动物疫病对人类安全能造成巨大威胁,所以说动物疫病是公共卫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像2004年的亚洲地区暴发的禽流感使得多少人失去了生命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吗。
1.3动物疫情测报及信息网建设不健全
在最近几年,动物疫病暴发的越来越严重,不但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也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为此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但这一情况也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恐慌。所以可见加强动物疫病的预测工作的重要性,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相应措施,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也是为了能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部门更应该对对动物疫病全面检测,一旦发现情况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1.4.动物防疫管理体制不顺。
当前,兽医管理体制对乡(镇)畜牧兽医站采取“县、乡两级双重管理、以乡为主”的管理模式,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工资、考核均由当地乡(镇)政府管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工作督促等方面的工作,没有行政制约和考核管理权。
2.针对乡镇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乡(镇)政府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在畜牧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要把防疫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履行动物防疫职责,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实行动物防疫双轨制,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乡(镇)政府要与各村民委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防疫工作作为村委会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一,纳入考核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行政推动作用,改变防疫员孤军作战的局面。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乡、村两级要严格技术要点、严格目标任务、严格工作纪簟⒀细窠背椭贫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按照免疫技术规范实施免疫,积极推行“整村推进”的动物防制措施,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促进动物防疫工作迈向新台阶。
2.2 兽医资源的整合
我国长期以来在兽医资源方面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从而使得动物疫情消息不通畅,导致了应变能力不强。虽然政府依旧每年对于动物防疫设施的建设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好这些设施的作用,还导致了资源浪费。根据我国现状,经济不太发达、农民仍旧不太富裕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及时的整合各项人力和物力资源,这样一定可以加强我国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能使我国尽早建立兽医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出一系列高端方法和高效的试剂等。
2.3建设兽药质量检查体系
兽药能够治疗和预防动物疫病,有效的使用兽药还能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是我国近年来却频繁发生各种动物疫病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也一度引起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这一现象不但给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为此加强对兽药的质量管制已经成为了政府急切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兽药管理部门和企业之间建立一座桥梁,确保兽药的质量问题,兽药经营企业作为兽药市场的主体更应该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例如可以办培训班讲解动物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向人民群众讲解兽药法律等等。
2.4.加大动物防疫资金投入。财政部门每年要将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防疫工作要求保持适当增加,提高村级防疫员工作补助,确保与当地农民月收入基本持平。畜牧兽医业务部门要确保财政预算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和消毒药物全部免疫供应;二是用于动物疫情普查、动物疫病监测的经费;三是畜禽养殖户因发生动物疫病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补助费;四是启动应急预案扑灭动物疫情的专项应急资金;五是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补助和农村散养户的免疫注射费用。
2.5.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创新免疫工作方法,牢固建立免疫屏障。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按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各级畜牧兽医业务部门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创新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方式及“两点三苗”注射方法。在扎实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的同时,做好常年补免补注,切实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率和免疫抗体合格率。
2.6.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动物防疫意识。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普及动物防疫知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科技进村、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动物防疫基础知识,使之家喻户晓。
2.7建立机构健全运转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与卫生监督体系。一要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开展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由区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牵头,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具体组织实施,县乡财政部门落实防控经费,解决具体存在问题,各村级动物防疫员具体完成免疫注射,并按照规定,做好免疫档案资料的建档,佩戴免疫耳标,填发免疫证明。二要深化产地检疫工作和定点屠宰检疫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及其《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县级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力度,畜禽产地检疫率、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三要完善疫情预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的动物防疫监测网络,健全预报预警体系,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疫情预测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快速向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本地区的动物疫情动态信息。
参考文献:
Abstract: Based on the OPNET model and result, the defense strategy in the simulation is discussed, including flow detection, eigenvalue detection, and honeypot approach. Finally with the theory an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the LAN interactive defense model is provided through a dynamic process of detection defense,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 and removal. The paper provided some enlightenment on the worm defense strategies in LAN.
关键词: 动态多因素模型;局域网;OPNET网络仿真;互动防御模型
Key words: Dynamic Multi-factor Model;LAN;OPNET Modeler;Interactive Defense Model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78-02
1 绪论
自1988年11月Morris蠕虫病毒发作,又相继出现了几个蠕虫病毒给全球网络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表明,2001年6月发作的Code-Red造成了超过26亿美元的损失。为了预防和有效地减少蠕虫病毒的危害,需要了解蠕虫病毒的特点,剖析其传播机制,并且通过建立传播模型来模拟蠕虫病毒的传播过程,研究检测和防御的方法和策略。图1为网络蠕虫研究的大致框架。
对于网络蠕虫的理论研究常常着眼于全球网络,事实上,蠕虫病毒往往首先在局域网中发作,并开始向外传播,局域网的环境既是蠕虫的温床,又是跳板。同时局域网又有其控制蠕虫传播的优势。所以对于本地局域网的检测控制也是研究的一大方向。
2 局域网中蠕虫病毒传播仿真设计及防御策略的应用
2.1 仿真环境简介
本文使用的网络仿真软件为OPNET。
OPNET采用阶层性的模拟方式(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ing),从协议间关系看,节点模块建模完全符合OSI标准,业务层TCP层(UDP层)IP层IP封装层ARP层MAC层物理层;从网络物件层次关系看,提供了三层建模机制,最低层为进程(Process)模型,以状态机来描述协议;其次为节点(Node)模型,由相应的协议模型构成,反应设备特性;最上层为网络模型(Network)。三层模型和实际的协议、设备、网络完全对应,全面反映了网络的相关特性,OPNET的三层建模机制如图2所示。
Modeler采用面向对象模拟方式(Object-oriented Modeling),每一类节点开始都采用相同的节点模型,再针对不同的对象,设置特定的参数。例如,配置多个工作站,它们采用相同的节点模块,界面上,可以设置不同的IP地址。
2.2 局域网场景设计
本文在OPNET中仿真了一个小型规模的局域网的基础,包括两个子网、内部防火墙以及访问外部网络的路由器。在子网1中采用星型以太网,星型网络的中心节点为交换机(Switch),而星型网络的节点包括25台以太网工作站,3个以太网服务器;在子网2中同样采用星型以太网,星型网络的中心节点为交换机,而星型网络的节点包括12台以太网工作站,3个以太网服务器。
子网1和子网2都和内部防火墙相连,而局域网中的工作站和服务器通过路由器接入Internet。和路由器相连的服务器为局域网外部机器。在该局域网中使用的所有线路带宽均为100Mbps。
2.3 蠕虫病毒爆发的设想与设计
2.3.1 蠕虫样本的选择
Slammer病毒在许多方面都很适合作为样本:首先Slammer病毒使用UDP协议且仅发送376字节的数据包,这样就避免了TCP协议中“三次握手”限制,而Slammer的病毒体仅有404字节,不用考虑分片的影响。其次Slammer病毒仅使用单线程,避免了在操作系统切换线程对传播的影响。Slammer蠕虫病毒发送扫描包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可以迅速吞噬局域网的网络资源。同时Slammer病毒的随机扫描策略如果在受到访问限制的局域网内发作,就会像乒乓球一样弹来弹去,瞬间使网络瘫痪。综上所述,本文选择Slammer病毒作为仿真的首选样本。
2.3.2 蠕虫爆发的设计和实现
本文通过修改OPNET自带的以太网服务器Node、UDP协议Process以及业务的定制来实现对Slammer行为的仿真。在实际情况下,我们知道Slammer病毒使用的是UDP协议,数据包在服务器节点中传递的路径为:应用层(application)TPAL层UDP层IP封装层(ip_encap)IP层ARP层MAC层物理层。从应用层开始的数据包包含有这项业务的目的地址,在OPNET的应用层中所使用的目的地址并不是一个IP地址,而是一个网络节点的别名(相当于Internet中的域名,可以在网络模型中进行设置)。服务器节点在从网络中接受到一份数据包时,会沿着从底层到高层相反的路径逐层传递上去。在ip_encap层中会根据使用的协议是TCP还是UDP发送给相应的子模块。TCP或UDP子模块会判断这个数据包是否是本网络节点的某项业务所等待的数据包,如果是的话会继续向上传递到应用层,否则就会在TCP或UDP子模块中丢弃该数据包。在局域网环境的设计中,使用了OPNET自身提供的常用业务中的数据库访问,Web浏览和电子邮件服务等。在OPNET中也可以自定义业务,对于蠕虫的仿真来说,也需要通过应用层作为一种“业务”来运作。OPNET可以自定义应用层业务,根据建模的层次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业务规格建模、应用建模、任务建模和任务阶段建模。Slammer病毒虽然很小,并且发作机制简单,没有隐藏自身的机制,但它却成为了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蠕虫病毒之一,据统计Slammer病毒在发作的30分钟内感染了超过74,855台计算机,比红色代码快了近两个数量级。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Slammer病毒的随机扫描策略并不复杂,而采用UDP协议,也减少了TCPIP协议的复杂程度。Slammer正是通过简单有效的机制,来完成最大的破坏。而事实上现在许多蠕虫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都有意识地应用了同一网段传播速度快,机器相似程度高的特点。我们人为地假设Slammer也有这样的特性,观察仿真结果。在本仿真模型中,我们利用OPNET服务器客户模型的权重关系来模仿这一种现象。我们假设蠕虫的传播过程中,优先选择同一子网内的服务器,其选择权重比较高,次优先选择同一局域网不同子网的服务器,其选择权重比稍低,最后是局域网外的机器,其选择权重比最低。
2.4 仿真的结果及分析
当Slammer病毒发作时,可以看到全局的数据库响应时间明显增大。由于中毒服务器向外发送大量的数据包,使得局域网的网络变得拥挤,工作站对服务器数据库业务的访问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在本仿真模型中,我们假定在局域网中的工作站需要访问外网中的服务器,主要是较轻的电子邮件业务和Web Http流量,从仿真结果来看,电子邮件,HTTP的业务明显受到影响。
3 总结和展望
随着网络系统应用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蠕虫对于信息安全领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威胁和重要课题。如何防范蠕虫病毒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热点,特别是如何有效的检测并主动地遏止未知蠕虫对于减小互联网的损失至关重要。本文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流行病学模型的蠕虫传播模型,并且分析仿真了其修正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动态多因素模型——Dynamic-Factor模型。②本文在OPNET环境中模拟了一个小规模的局域网络,并根据Slammer样本实现了蠕虫病毒的爆发,使读者可以直观地看到病毒爆发前后网络情况的变化,为了进一步表现蠕虫在局域网中的破坏,本文虚拟了一个蠕虫在局域网中交叉感染的状况,并进行了对比。在该模型之上,本文讨论了防御策略在仿真模型上的应用,并且在模型中通过修改模型,增加统计变量等方法,直观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Bill Arnold, David Chess, John Morar,Alla Segal,Morton Swimmer,” An Environment for Controlled Worm Replication and Analysis”, published at the Virus Bulletin Conference,Orlando,Florida, 2000. http:///antivirus/SciPapers/VB 2000INW.pdf.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安全防御策略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空前,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计算机病毒引起的网络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财产、信息等安全带来极大的破坏。计算机网络病毒造成的危害范围大,不易控制,所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计算机病毒,将网络安全威胁降到最小,保护网络用户的信息与财产安全。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隐蔽性。计算机病毒不易被发现,这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往往以隐含文件或程序代码的方式存在,在普通的病毒查杀中,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查杀。病毒伪装成正常程序,计算机病毒扫描难以发现。并且,一些病毒被设计成病毒修复程序,诱导用户使用,进而实现病毒植入,入侵计算机。因此,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使得计算机安全防范处于被动状态,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2、破坏性。病毒入侵计算机,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够破坏数据信息,甚至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瘫痪,对计算机用户造成较大损失。如常见的木马、蠕虫等计算机病毒,可以大范围入侵计算机,为计算机带来安全隐患。3、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一大特征是传染性,能够通过U盘、网络等途径入侵计算机。在入侵之后,往往可以实现病毒扩散,感染未感染计算机,进而造成大面积瘫痪等事故。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短时间之内,病毒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恶意入侵。因此,在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防御中,如何面对快速的病毒传染,成为有效防御病毒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防御体系的关键。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2.1防范U盘病毒,做好数据备份U盘和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预防移动存储设备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需要人们在平时使用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在打开移动存储设备之前,先对设备进行安全扫描,确认设备安全后再打开进行其他操作,防止移动存储设备内潜伏的病毒进入计算机。除了使用前的安全扫描,人们还要养成良好的数据备份习惯,因为计算机病毒形式多样化,很难完全防范,当病毒进入计算机后,很可能对重要数据信息造成破坏。将重要数据做好备份,可以尽量降低计算机病毒感染后造成的损失。2.2促进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发展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御,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环境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不断促进防火墙技术的发展,防火墙是个人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用户隔离网络中的危险信息,所以需要不断地促进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能够对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进行有效地隔离,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计算机不受恶劣网络环境的影响;第二,要不断促进加密技术的发展,用户的一些信息不可避免地需要暴露在网络中,经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共享,所以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有效的防护,还需要促进加密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国家应该鼓励加密技术的发展,并且对加密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不断促进加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需要在高等院校中设立相关的专业,能够为加密技术的发展培养专业的人才,从而能够有效地确保对加密技术研究的持续进行。2.3安装病毒查杀软件在目前使用较多的病毒查杀软件中,大多都有比较全面专业的病毒查杀体系。主流的病毒查杀软件不仅可以检查计算机中的病毒,还可以进行实时的防护,通过行为分析监测等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计算机。除此之外,大多数软件还整合了U盘扫描监测、云查杀、防火墙等功能,从多方面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因此,计算机用户应合理使用病毒查杀软件,防范病毒,保护计算机安全。
1.诊断玉米螟的方法及防治手段
玉米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心虫,属于多食性的害虫。这一害虫的成虫呈现出淡黄色。大概有12-15mm长,翅展24-25mm,前翅与后翅的颜色不一,前翅呈现淡黄褐色、后翅则是淡褐色。玉米螟的卵呈扁椭圆形,有1mm长,看起来像鱼鳞,初产为乳白色。幼虫末龄体长20-30mm,前胸与头呈褐色。在初期的时候是在卵块的附近,以窗状“痕”的形式呈现出来,幼虫钻穿叶卷,展开后才呈现出整齐列排孔。长到孕穗的时候,幼虫朝着花丝基部移动,然后钻蛀植株茎下部、雌穗柄部,导致植株折断。针对玉米螟虫害,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的手段进行防治。
首先,采取农业防治方法解决越冬寄主,从根源上消除玉米螟的产生,减少虫源的数量,同时种植诱集田,吸引更多虫害,集中消灭。
其次,对农业防治无法抵御的害虫,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手段进行防治,赤眼蜂是玉米螟虫卵的天敌,因此,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放蜂,使其消灭玉米螟卵,一般可以选在产卵初盛与盛期三次放蜂,每次一公顷约为75-150个;除了赤眼蜂外,也可以选择白僵菌来达到消灭玉米螟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然后将其撒在玉米的心叶从中,达到消灭玉米螟虫卵的目的,减少虫卵,消灭病害,提高产量。
最后,如果经过以上两种方法仍无法解决玉米螟虫害的话,就需要运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从当前采用的药剂来看,主要是加入1%的硫磷颗粒、0.2%的辛硫颗粒、螟蛉畏颗粒2.5%,在玉米到心叶末期的时候将其撒施到心叶丛中,每株2克量为宜。
2.诊断与防治玉米粘虫的措施
玉米粘虫较为常见,有淡黄色与灰褐色两种,约20mm长,展开翅膀约有40mm,该虫的幼卵呈馒头形,直径约0.5mm,初产是乳白色的,逐渐变色,最终长成黑色成虫。玉米粘虫多是大面积的出现,以吞食玉米叶为生,对产量影响极大。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防治。
首先,采取人工防治的方法,就是将谷草三根,将玉米与高粱叶捆在一起,插成田间,一般每公顷要放置750把以上,定期更换,集中处理。
其次,进行化学治理,将2.5%的敌百虫粉,5%的马拉硫磷粉剂混合成喷粉,以每公顷22.5-37.5公斤的量在3齡前进行治理,达到初期防治的目的。
最后,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寻找玉米粘虫的天敌,将其喷洒在田间,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也可以撒施粘虫核多角体的病毒。
3.黑穗病的诊断与防治
我们俗称的乌米、哑玉米都是由这一病害所导致的,该病害对产量非常直接,而且这一病菌可以附着在粪肥、秸秆上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的寿命长达3年,属于侵染性病害,以年为周期发病。
在进行田间检查如果发现雌穗的穗短、且下部膨大、顶部变尖、但外部看起来与常果相同,内部一团黑粉与散乱的丝状物,这就是发病的特征;雄穗发病的时候则是花序被破坏,发黑,花器也出现变形,雄花变成黑粉,植株矮化。针对这一病害,主要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提高种子的抗病力;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实行高温堆肥,生肥严禁下地,三年以上要轮作种植,将病瘤与残体及时清除;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药剂除病,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提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4.大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该病害主要针对叶部产生,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组织内越冬,主要借助气流与风雨达到传播的目的,可多次侵染植株,造成较大损害。该病害的诊断主要从叶片,如果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或绿色半点,后逐渐沿着叶脉方向开始扩大;中间颜色浅,边缘深的话那么该叶片就是感染了大斑病,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对此,同样需要提前选用对该病还有抵抗能力的品种,其次适当的早播对病害的防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底肥要施足,磷钾肥要适当增加;适当的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采取轮作与清除的方式将残体深埋。除此之外也可以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三次左右,达到消灭该病害的目的。
5. 茎基腐病的田间诊断与治理
茎基腐病就是我们俗称的青枯病,属于土传病害,主要依附与土壤达到越冬的目的,该病害的诊断要从根部着手,一般都是由下部叶片向上迅速的扩展,导致植株萎蔫,呈现青枯状,直至死亡。发病的时候茎基部变软,内部出现空松,风大的时候就会折断,发病较快,一般7天就会全株发病,该病主要是在灌装期发病,蜡熟期达到高峰。针对这一病害,除了要选抗病的种子外,还要适当的延缓播种期,保持良好的田间透气性,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化学处理,防止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公路路基;养护维修;病害预防;策略
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关键部位,直接决定着公路工程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若地基出现质量问题,必定会形成对公路工程的破坏,从而严重阻碍公路正常运营,所以,道路相关负责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对路基的管理。但是,近年来,公路路基病害日益严峻,造成了诸多事故,为路基管理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养护及维修需求。公路管理部门结合当前路基病害状况,认真推动日常养护以及维修工作的全方位有效开展,便成为当前的一项工作重任。
1、路基工程常见的病害及其原因
1.1路基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纵向断裂和路基沉陷这两种情况
路基沉陷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填方的路基由于压实质量较差而发生下沉现象。桥涵道路等一些构造物在和路基相互衔接的地方因为使用的衔接材料不当或者碾压时出现比较难以压实的情况,造成了路基的不断下沉现象。软土地基没有及时处置或者处置不当因而产生路基沉降的现象。在路基施工时,土壤的含水量过高,填土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压实度,因此埋下了路基下沉的隐患。
纵向裂缝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是:路基的起始填筑宽度不足,当填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通过检查发现填土宽度不够,或者中线偏位,然后进行填补镶边,但是镶边的过程中却又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挖台阶,也没有由下而上的按规定分层填筑碾压。因此施工竣工后,镶边下沉,造成纵向断裂。并且堆放的淤泥没有全部运送到路外,就开始填土施工,造成路基的边缘沉降,导致纵向断裂。
2、公路路基开展日常养护维修的工作内容
从公路工程路基部位当前呈现出的质量问题来看,其日常养护及维修的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路肩、边坡、防护结构以及排水系统几个方面,通过开展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保证公路路基功能的完好性,并维持其各部分原有的设计状态。本文下面就具体对各方面的养护及维修内容加以分析:
2.1路肩部位
管理人员对路肩部位进行养护及维修,主要便体现为通过预防性的养护及对问题的及时维修处理,以保证其边缘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沉陷、缺口等质量问题;并维持其横坡的适宜度以及整体工程的坚实和整洁性,确保和路面边缘接连的部位平滑顺畅,保证路肩部位不存在杂草、坑洞等问题。
2.2边坡部位
管理人员对边坡部位进行养护与维修,主要是保证边坡的坚固度、平顺度、稳定性,避免边坡部位出现冲沟问题,还要保证挡土墙的帽石部位以及碎落台部位,不存在任何的碎落杂物。同时,养护人员还要结合公路工程运营需求的变化,对陡坡或急弯部分,加设护坡或者挡土墙,以保护路基的其他结构物。
2.3防护结构
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养护以及维修工作,保证路基部位原有的防护结构的完整性,检查各部分构件是否存在缺损与变形问题,并加强对沉降缝、伸缩缝及泄水孔等重点部位的检查,查看这些部位是否可以维持自由的沉降以及合理的伸缩。
从路基的整体养护及维修的工作内容来讲,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路肩、边坡、防护结构、排水系统等的清理、排污、修补,以保证各部分的清洁性与完整性。同时,还要加强对路基质量隐患的检查,查看该地区是否存在滑坡、塌方、泥石流等问题,以避免自然灾害破坏公路路基。
3、公路路基病害预防及养护维修工作的具体策略
3.1 路基整体病害预防及养护维修
高速公路现在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出行方面很重要的一个组成因素,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安全问题。在我们日常维护保养高速公路的时候要做到早预防,早管理,早维修。公路在使用过程中,路基的建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整个路面的支撑,如果它的强硬度不够,会导致整个路面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形,使公路无法以足够的力量来支撑车辆带来的压力。因此我们在建造路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我们筑造土方路基时,要重点检测弯沉度,严格控制宽度,压实度、分层厚度等各项指标;弯沉也是半刚性路面的重要检测指标;检查沥青混合料强度的组成部分;以严格的参数来管控路基路面的施工。公路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路基部位的日常以及定期的检查与定点观察等工作的力度,及时发现公路路基存在的问题,以形成报告,及时对各项质量问题进行维修处理,避免大型事故的出现
3.2 路肩部位的养护维修
鉴于路面水需要经由路肩排出,因而,影响路肩部位质量的主要因素,便是路面水。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路基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清除积水或淤泥;加强对横坡的日常检验,查看其平整以及顺畅性,如果横坡的坡度过大,管理人员要使用合适的土壤、填料、砂土对其进行填补处理,待若填补的厚度在15cm以上,要做好分层的夯实处理。同时,还要将路肩部位出现的缺口、凹槽、车辙等填平,对过高的部位,还要进行掀刨处理,以使其达到要求的平整度。管理人员对经常出现啃边质量问题的道路路段,可以为该路段铺设排水的盲沟,以保证路肩部位的渗水及时排除,其盲沟的建设可以为双壁波纹的塑管(由无纺织布进行紧密缠绕包裹)。而对容易被雨水冲刷的陡坡路段,则要通过对路肩进行加固,或为其设置截水的名槽,以提升路肩的硬度。为了避免路肩被过度冲刷,管理人员还可以采用天然或人工种植草皮,设置边坡,但草的高度要控制在15cm之下,避免过高过密的草堵塞排水。
3.3 边坡部位的养护及维修
边坡部位主要会受到岩石风化、土层断裂以及土体沉陷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边坡失去稳定性,并受到滑坡、剥落、崩塌现象的等破坏。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日常检查,查看边坡部位是否存在过多碎石、危岩,并将其及时清除。如果边坡呈现出冲沟问题,要使用粘土对其进行填塞与捣实,若冲沟过大,管理人员则要将边坡挖设成台阶形,然后进行分层的修补填筑,并保证其与原有坡面的平顺,衔接。公路中经常出现路基边坡受碎石破坏的路段,管理人员要借助于锚固、喷浆、抹面、勾缝等技术,对危岩进行处理,并根据该部位的土质以及水流状况,利用种草、填石、下放石笼等方法,对边坡进行加固,以保证边破的稳定性。若边坡发生大范围的坍塌,管理人员应当将原有边坡的坍塌部位挖设成为台阶状,进行填土、夯实。
3.4 防护结构的养护及维修
管理人员应当重点针对挡土墙等防护结构,进行日常、定期以及定点的检验,观察该部位的气候状况,查看挡土墙部位是否受到冰冻影响而出现变形。同时,还要加强对泄水孔、表面风化、倾斜、断裂、下沉等问题的详细检查,以查明各部位是否存在问题,并做好检查结果报告,对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彻底的维修处理。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地采用嵌固法、加设支撑墙法、套墙加固法等对挡土墙进行加固,并及时疏通泄水孔,处理风化破坏的墙面。
4、结束语
公路路基部位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努力结合路基各部位的具体状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进行病害预防,并能够及时彻底的护养维修。
参考文献:
[1]魏有军.有关公路路基日常养护措施的探索[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1计算机病毒
1.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指得是在计算机程序代码中含有的一些可以对计算机的功能或者是文件、数据造成毁坏的,同时并可以自行进行复制的程序代码或者是指令。计算机病毒一般能利用一些途径进入到电脑程序等内,一旦这些病毒被某些操作激活,它就会自行进行拷贝或者是进入其他程序中实行破坏行为。在网络发展快速的同时,计算机病毒也随之在迅速的进化着,所以导致有网络在的地方,病毒也就随之存在。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期可以很常也可以很短,同时它又很难被发现,一旦它开始进行性破坏,那么系统将会遭受重创,许多资源都会被破坏。
1.2主要特点
1.2.1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内开始发挥作用具体在哪个状态并不是能够准确的确定好,有些病毒在潜入计算机之后就会立刻对计算机实行攻击行为,但是有些病毒就只是潜伏着,甚至潜伏几年都有可能。不过当病毒达到能够进行袭击计算机的所有条件后,它就开始对计算机发动袭击。病毒潜伏的时间越长,就更加难以被计算机察觉,同时所具备的攻击强度也会很大。
1.2.2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因为一些特别的事物出现时,就开始发作其的病毒性特点,它能够对系统进行袭击或者是传染病毒至系统内的其它位置让计算机出现问题,这样就叫做可触发性。病毒在没有被激活时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杀伤力、传染力的。一般能够让病毒的毒性发作的条件多是一些特定后缀名、数值等等这一类的事物,当这些事物出现后,触发机制就会对这些事物进行鉴定,鉴定通过那么病毒就会开始实行毁坏、传染行动,假使没有通过,那么病毒就继续隐藏着。
1.2.3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它通过借助各种方法让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文件利用各种渠道感染那些未被感染的计算机文件,所有被感染的文件都是传染源,然后再继续对其他文件或系统的感染[1]。
2 HIS系统遭受攻击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所具备的的破坏能力很强,它可以让程序崩溃,同时还能够让网络上主机的硬分区受到破坏,从而致使主机不能启动,网络进而处于瘫痪状态。而医院HIS系统倘若在运行时被病毒袭击,会导致电脑蓝屏或是黑屏的状况出现,或者是让硬盘分区受损、系统运行变得很慢、硬盘无法正常进入电脑系统等的问题。由于医院的HIS系统里包含着许多的用户及其他信息,且其中许多的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病毒的侵入可能会导致磁盘上的文件被删掉,磁盘容量减少,这样可能会导致许多重要的文件被丢掉甚至是被泄露出去,医院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3防范措施
3.1备份 备份一个是对供电线路的备份,以防止出现断电的状况。对于医院的计算机机房一般使用两条线路进行供电的方式,一条由UPS将线路引出,另一条则是由电网引出,这两条线路的电源接于不同的地方,通过接入两条线路,使得即使某一条线路存在问题,医院的服务器等也是可以保持正常的状态运行的。另一方面的备份是异地备份,这里的异地起码应该是不同楼层,当然在不同楼栋之间更好。异地备份指的是通过利用网速比较快的网络来将HIS系统中的数据库内的信息备份到异地。但是备份到异地的前提是异地可以保存每次备份的内容的时间都很长。
3.2实行多网卡监测 这里需要用两个网卡来进行监测,当主网卡在工作时,备用网卡是不需要工作的,它只需要对主网卡的工作详情进行实时的掌握就行。一旦备用网卡察觉到主网卡存在故障后,就会立刻取代主网卡,并迅速地进行主网卡之前进行的工作。
3.3设置辅助服务器 这里可以采用N+1台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中的数据都会备份在这台的辅助服务器中,一旦某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那么数据备份就会立刻辅助服务器使用;另外一种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服务器镜像,数据在被写入至主服务器上后还会被写入辅服务器内,设置服务器数据被锁定,这样既可以让数据完整,又能够让主服务器出现后,辅服务器能够被立刻切换使用[2]。
3.4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能够对未联网的计算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对联网后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保护。通过借助防火墙以及一些专业的杀毒软件共同工作是能够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的。
3.5安装杀毒软件 有了防火墙依旧不能保证能够所有的病毒都不会进入计算机系统中,所以这里就需要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能够保护计算机中的许多部件或者是程序。一般对于软件的防护,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系统软件里包含的安全功能来实现。保护好硬件,对于HIS系统的正常运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
3.6严控计算机中软件的添加 在HIS系统所在的计算机中,只能够安装与医院工作相关的一系列软件,其他类型的软件严禁安装在内,并且安装的软件都要是正版的,另外严禁员工私自复制医院计算机中的软件,也不能够随便利用U盘复制计算机内的相关文件、软件等。软件在第一次使用前要先查毒,平时也要不定时的进程查毒,对于文件来源不确定的文件要找出文件的来源,并进行查毒。
3.7控制网络访问权限 对网络的访问一般需要设置一定的权限,例如可以设置口令访问权限以及用户访问权限。口令权限的设定让进入系统的第一步就受到保护,口令错误次数达到一定限度直接被认为是非法进入,该口令同时被锁定。用户访问权限包括一般用户、特殊用户以及审计用户,并且每一种权限的具体使用范围不尽相同[3]。
3.8办公计算机不可以和外部进行连接 医院应该要出明文规定医院员工禁止使用医院内的办公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浏览网页、下载软件,以及插入未经检测的硬盘、软件。同时医院还要有监督制度以及惩罚制度,倘若确实发现有员工没有遵守医院的系统安全规定,医院要根据惩罚制度实行相应的惩罚,并通报批评,同时告诫该员工不能有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否则严惩不贷。另外医院也要做好备份工作。
4结论
随着医院的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管理水平也在陆续的提高。医院计算机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更好的维护医院HIS系统的正常工作,让HIS系统的安全性更高,是医院正常进行一系列工作的前提,相关人员要对计算机信息化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宾.医院HIS系统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171-173.
一、采暖干管、立管甩口位置不准
干管、立管甩口距墙尺寸不一致,造成干管与立管的连接支管打斜,立管距墙尺寸也不一致,立管垂直度超差,影响工程质量。主要原因一是测量管道甩口尺寸时,使用工具不当,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二是土建施工中,墙轴线偏差较大,对管道预制加工造成影响。预防这一通病,首先要现场用精度较高的测量工具实测实量干管的立管甩口尺寸;其次各工种要共同严格按墙的设计轴线进行施工,根据实际情况下料施工。
二、干、支管坡度不适当
暖气干管坡度不均匀或局部倒坡,导致局部积汽、存水,影响水、汽的正常循环,从而使管道某些部位温度骤降,甚至不热,还会产生水击现象,破坏管道及设备。主要原因是管道安装时没有做好调直工作;管道安装后,在穿墙处堵洞时,其标高出现变动;管道的支架间距不合适或支架顶面标高不准确,造成管道局部下凹或起拱。要预防这一通病,首先管道焊接最好采取转动焊,整段管道经调直后,再焊固定口,并按设计要求找好坡度;管道穿墙堵洞时,要检查管道坡度是否合适,并及时调整;干管铺设前,用水准仪测出统一标高线,按高差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三、支、吊架制作安装混乱
管道的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使管道不能按预定方向轴向合理伸缩,导致管道和支托架损坏;管道下弯,严重时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主要原因是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混用或只用一种支架;用料偏小,未达到标准,造成管道和只托架损坏;用立管卡子代替横管支架也将造成管道下坠。要预防这一通病,首先应在固定支架上按规定焊装止动板,制止管道不应有的滑动;固定支架的型卡要严格按照规定尺寸制作,防止因制作不规格影响对管道的固定效果;强化质量意识,分清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区别和不同功能,正确选择,按图施工。
四、散热器安装的标高、距离不准确
散热器距墙距离时大时小,在同一场所标高相差较大,散热器安装不牢靠,带腿落地安装散热器不平稳,接口处松动,有漏水现象。主要原因是挂装散热器的强度不够,使散热器受力不均,托钩数量不够或安装不牢;带腿落地散热器腿片着地不实;未按规定试压造成漏水,存放、运输不当也会造成接口漏水;托钩安装尺寸不够或进行散热器接管的尺寸不准也会使散热器偏大或偏小。要预防这一通病,首先,散热器的托钩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其次,散热器组队时应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运输、存放时也应注意,一般应立放;再次,落地安装的散热器要注意各腿均着地;最后,在植入钩子时进行计算,散热器装好后再进行测量校正,以保证散热器中心距墙表面的距离,然后进行配管连接。
五、采暖管道堵塞
暖气系统在使用中,管道堵塞或局部堵塞,影响汽或水流量的合理分配,使供热工作不能正常和顺利进行,在寒冷天气往往还会使系统局部受冻损坏。主要原因是管道安装时,管口封堵不及时或不严密,有杂物进入;管道气焊开口方法不当,铁渣掉入管内,没有及时取出而堵塞管道;管道进行焊接时,对口间隙太大,致使焊渣流入管道;管道采用灌砂加热煨弯时,遗留在管中的砂子未清理干净;用砂轮锯等机械断管时,管口的飞刺没有去掉;铸铁散热器内遗留的砂子未清理干净;新安装的暖气系统没有按规定进行冲洗,大量污物没有排出,等等。要预防这一通病,管道灌砂煨弯时,就必须认真清通管膛;断管时,宜采用锯割,管口的飞刺应及时清除干净;铸铁散热器组对时,应注意把遗留的砂子清除干净;管道安装间断时,应及时用临时封堵把管口堵好,特别是立管,更应严堵,防止交叉施工时有异物落入;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规定对系统进行冲洗,系统冲洗一遍以后,将杂物倒出,然后按原样安装散热器,关闭散热器回水支管上的阀门,再次冲洗回水干管,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冲洗净系统内的杂物;还应通过手动操作感觉阀芯是否脱落,若发现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在采暖管道施工中,针对以上时有发生的质量通病,要着重在预防措施上,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一切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改进操作工艺,以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维室.内采暖施工通病分析及预防.中国科技信息,2008,(24).
[2]郭连荣.采暖系统设计施工通病浅谈.山西建筑,2002,(01).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形成机制
疾病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一些具有传播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社会的极度恐慌,引发社会动乱等现象,为有效的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建立严密的预防控制体系,本文重点针对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
1.研究方法
在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专家论证分析等,当面对流行性疾病的时候,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预防,建立起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调查目标
随机抽取全国6个省、60个市和60个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它们展开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并将采访结果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着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有效性策略。
二、研究结果
经过此次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研究结果。
1.首要问题:公共职能缺位
我国在经历了非典传染性疾病之后,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着的诸多弊端彻底的表现出来,为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性疾病,关于疾病的预防控制也越来越多。本文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在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在于公共职能缺位和错位。针对这一结论,专门征询了160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意见,他们中90%以上的人赞成该结论。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的表现形式
在当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首要问题公共职能缺位主要表现为:疾病预防中心更加注重经济的收入,在服务上更倾向于有偿,很少具有无偿的情况。对于疾病预防中心而言,它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机构内部人员的生存问题上,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获取利益,这也直接造成许多的公共商品沦为准公共商品,本来可以免费领取的物品变为有偿性购买,导致疾病的预防控制成效降低。
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形成机制
通过研究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分别为政府筹集资金引起的职能缺位和政府管理职能缺位,并且在采访中针求广大被采访者意见,取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首先,各级政府在筹资上面引起职能缺位。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在公共物品筹资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筹资投入较低、效率低下等现象。据统计政府在2015年的时间里,包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身运营的收入,政府在公共筹资职能缺位上就欠缺100亿元以上,如果不考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身的运营收入,欠缺的金额将会更加的庞大。如此庞大的公共筹资职能缺位欠缺金额,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问题。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投入的资金较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维持其中人员的经济收入,将本应当为公共服务产品变为准公共服务产品,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够获得。这也就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在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上存在着较大的管理职能缺位。
4.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产生的影响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首要问题中的公共职能缺位为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形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此种模式下,实质上沦为一种盈利的机构,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使得出现较多的乱收费,不合理收费现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利益也发生不正当的竞争关系等。这一系列的现象无不影响着人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印象,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象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的降低。除此之外,公共职能缺位也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缺失大量的人才,单靠一些服务性费用难以维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的正常开支,使得其中的员工收入普遍较低,这也就造成其中许多的优秀人才选择离开,寻找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作岗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当将改变公共职能缺位列为其中的首要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公共职能缺位引起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对疾病预防控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投入,并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职能特性,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逐渐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发挥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真正价值,最终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政,于竞进,郝模,汪华,于明珠,施培武,龚向光,罗力,岳建宁,罗实,杨峰,梁占凯,王敦志.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05:395-398.
[2]李松.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4,0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