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

第1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其中道德素质是现代人整体素质别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应该通过加强“学会做人”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来不仅要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还要独立生活。在社会上,他们要与人相处;在家庭里,他们要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必须学会做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质也是讲学习要首先学会做人。作为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而且还应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因此要教会学生做人就必须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做人教育”。

二、做人教育的途径

1.在劳动中培养做人的品格

今天,人们把独生子女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嗜好、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普遍归结于没有兄弟姐妹。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而剥夺了他(她)们参加各种劳动的权利。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好功课,不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劳动,也不让孩子插手家务劳动。

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对孩子的日后成才和生活幸福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孩子从小参加劳动,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孝敬父母并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孩子参加劳动有利于逐渐养成劳动习惯,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积极的劳动态度,逐步锻炼出刻苦耐劳的性格、艰苦朴素的作风。通过劳动,他们学到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都是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所不能缺少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在长身体时期,合理地给他安排一点劳动,不但不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对促进其身体健康、身心健康,使他有效的进行智力活动是有积极作用的。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2.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做人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生活中的教材是丰富的。学生的生活与交往、劳动、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学生的生活是各个方面的融合体。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实践机会就越多,经验积累就越多。学生的每一个生活领域,都有丰富的做人教育内容。教师的视野要开阔,不能把学生限制在某一方面。限制学生的生活就等于限制学生的实践,限制学生的实践就等于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做人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做到发自内心的孝敬父母,进而引申为尊重师长;让学生学会持家,进而引导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懂得享受到美好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的道理等等。学生要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要给学生设置走向社会的障碍,限制学生的社会活动;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把有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组合起来。让学生融入社会,用自然法则去教育、约束、规范学生,用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去影响、感染、锻炼学生,用自主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再成长。

3.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做人

第2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在当今社会,国家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且逐步纳入义务教育。面对较差的生源状况,怎样适应社会的要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有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比如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把学生的基础知识补充到够用,又能够教给他们全面的专业知识,使他们一到单位就能够承担起厂里交给的任务,成为实用型人才。更何况现在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甚至有些还很差,要克服这一点,达到培养学生的目标,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考,要解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之间的矛盾,做到真正合理而又有价值,也才能使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我校是一所工科类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我们首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心、智、能等方面的特点,以学生为本,面向上、中、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实施分层教育,引导能力强、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注重平衡发展,激发潜能,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好上加好,优中更优,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特别是近几年来,有相当多的学生进入了学校组建的竞赛班,经过教师精心培养后,参加了市里、省里举行的技能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甚至有的学生还代表省里参加了全国的技能比赛;引导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放弃劣势科学习的同时,发展某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成为有特长的合格学生。

在教学中,老师要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直观性教学。比如在上《机械制图》课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降低问题难度,达到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了解的目的。作为老师,一定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情。有个别学生因各种原因,学习困难,我们要加倍地关心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如采用个别辅导,区别对待后进生的作业,时刻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思想的一项基本内容。我们所教的各科专业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并且又服务于实践。大多数学生在来到学校之前对于各种机床设备、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方法等几乎可以说从未接触过,单纯只用书本进行教学,很多知识学生都无法想象,也无法接受。单靠一些挂图和简单而又少的模型,对职业教育来说,实践性环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深感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教育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校近几年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大了实训比例和力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经验。各实训场地开展了各种实训教学,有钳工、钣金、机修、焊接、车工、铣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工种的培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加工工具和机床,学习操作技能,反复练习各种零件的加工,直到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为止。比如在学习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对机床结构有一般了解,然后进行示范操作并介绍操作的一般进程,使学生了解机床最简单、最基本的性能,看清机床是怎样工作的,并记住工作过程中用得着的部件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可着手由学生进行初步操作练习。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的磨炼中成长,不怕挫折,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实践的磨炼中,增加本领,取得成绩。而且,这样做就把学生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熟悉了机床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知道怎样操作机床,学会了怎样选择和使用需要的刀具、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也学会了不同零件的具体安装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得到许多实际的锻炼。如在实际操作前,先设计、计划好操作步骤,能使用工具,计算和节约材料,节省操作时间,注意准确和精密,有偏差及早纠正,采用更合理的方案,弄懂课本中的原理,坚持做完一件事等等。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并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视野,发展智力和能力。在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时,作为老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要实时地,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许多生产的共同因素,把教室搬到车间,进行情景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材料和工具仪器是实际操作的必要条件,还可以指导学生认识加工材料的性质,使用工具仪器的构造和工作所依据的科学原理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简单的技能。

第3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品质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课程坚持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劳动实践,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备应用科学技术于生产劳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它不仅注重学生对于符合时代的需要、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征的熏陶和渗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的过程,通过一件件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与探究,通过一项项小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平台,从而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元素,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劳动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使他们在劳动中拓展技能,激发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热爱劳动的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

一、在服务自我的劳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服务自我的劳动强度不是很大,内容丰富并且综合性较强,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最适合小学生开展的一类劳动形式。虽然这类劳动形式的技能要求不高,但只要我们劳动与技术老师具有较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选准时机激发学生创造性,同样能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洗红领巾》一课的时候,当学生亲手洗好红领巾,需要晾晒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全班的红领巾一起晾出去的时候比较美观?有的学生说都朝一个方向晾;有的说让所有的红领巾对角晾,像风中飘舞的彩旗;还有的学生说把绳子拉的斜一点,晾上去的红领巾像轮船上的红旗。这时,老师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晾晒起来,进行比较欣赏。当几十条红领巾在蓝天的映衬下,顺着同一个方向飘动的时候,显得十分美丽。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通过平凡的自我服务也能创造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美的享受给自己带来无穷欢乐,从而激发起浓厚的创新兴趣。

二、在动手操作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不仅能主动参与并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能以实践为基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新知,促进思维发展。例如教学《缝沙包》,我先让学生分组动手设计缝制, 然后合作讨论交流, 看看谁手儿灵巧缝制得 精致、外形设计美观。最后,学生设计出了各种形状的沙包,有圆形的,有心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四方形的……还有人想出了与书本上不一样的封口缝制方法――运用了回针法,沙子就不容易漏出来。事实证明,动手、动脑、动口,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及学习能力的形成。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他们既主动获取了知识,又发挥了主体意识,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在启发想象、鼓励求异中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火花。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要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在进行《洗茶具》一课教学时, 我并没有只局限于一种传统方法,而是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 同学用牙膏擦,有 的同学用食用碱擦,有的同学用稻草灰擦,还有的同学用南瓜叶子擦 ……虽然有些方法不合情理,但教师仍用鼓励性的语言,委婉的引导学生:大家的选择都有道理, 牙膏、食用碱、稻草灰都是化合物,洗涤茶垢后对水资源是有影响的;选用南瓜叶擦洗茶垢, 确实具有经济实惠,方便易找,效果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今后,我们还是选用绿色环保的方法比较好。这样,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敢于发问,敢想敢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效的。教师自身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抓住契机,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需要老师用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多动脑子、多下功夫,我们的劳动与技术课一定能带领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杜艳芳.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

[2]支菊芳. 美中启智 培养技能――低中年级劳技课教学初探[J].

第4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57-0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上个世纪末,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是我们党的教育路线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应大力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以对立正确劳动观、财富观,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

一、勤工俭学之于素质教育的作用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

勤工俭学可以有效树立学生们劳动光荣,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和观念,使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与此同时,还可以以劳动实践强化学生们的切身感受,使之理解解并摒除不健康的封建思想残余,改变劳动低下,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增进劳动技能,改变那种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象。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出学习好的学生,还可以教会他们掌握求生知识,懂得生存之道,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具备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所以适当参加劳动,进行勤工俭学是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的有效途径。

2、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劳动观念

在勤工俭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长劳动知识还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树立他们勤劳、互助,有效协作的良好品质。使一些劳动技能好但学习不好的学生和一些学习成绩好但缺乏劳动技能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从而使勤工俭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们提高劳动能力,强化自身认知、树立自信心的过程,并且通过“勤工俭学”,参与适度的适动,可以使学生们的各个方面有效协调起来,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发挥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3、建立沟通合作渠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勤工俭学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使学生们明白,团队的重要性。而且在共同劳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共同参与,携手并肩,不仅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更可以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强化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比课堂上更佳的合作意识培养作用。

4、开发校本资源,促进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挖掘校本资源。所以,创建一个特色的劳动基地,也是校本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其可以给学生丰富的感情认识、取得经验,更可以使学生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以致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劳动应用加深学习印象。

二、勤工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则

1、育人为主,效益为辅

勤工俭学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是重在育人授理。所以在勤工俭学当中,应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使学生们懂得勤工俭学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勤工俭学的过程是使他们增长劳动能力,认识社会、丰富经历,锻炼自我的过程。由于勤工俭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2、加强引导,联系社会

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就以学校的实验基地来说,有菜地,蘑菇、小型养殖场,与教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料理,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宣传勤劳致富等思想,还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寓教于乐,玩学结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当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热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合理规划,贴合实际

组织开展勤工俭学要切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能单纯跟风、盲目模仿,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结合现有的场所和劳动项目,看是否符合中小学生的劳动特点,同时兼顾勤工俭学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是主导因素,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学生们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品质的增进和培养。

4、常抓不懈,劳教结合

勤工俭学指的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劳动、工作。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其和其它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劳动一样,属于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其进行勤工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为之就可以产生作用的,而是需要学校常抓不懈,做好劳教结合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紧密而又直接地联系。我们应在遵从勤工俭学原则,充分发挥勤工俭学作用的同时,在实施过程当中注意正确处理好育人和创收的关系、教学与勤工俭学的关系以及创收与助学帮困的关系,以便更好的促进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过程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持续扎实的开展勤工俭学,使之在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思旭.柳静荣.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宁夏教育,2007,(Z1).

[2] 汤 艳.勤工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第5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每个公民的根。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人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最终走出森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劳动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热爱劳动小学生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爱劳动小学生演讲稿范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同学们,这里我要说,劳动教育是人生必修课,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如果一个孩子,如果不爱劳动,自然就缺乏劳动的体验。说实话,同学们之中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涵义?你们能体会到爸爸妈妈赚钱的不容易吗?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妈妈用劳动换来的呀!

其次,劳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创造。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学到的知识就难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更谈不上应用和创造了。

第三,劳动对于培养每个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儿童劳动时间越长,独立性越强;第二,儿童从事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好品德。我们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我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有出息。

我们要热爱劳动,就需要把劳动变成一种习惯,如果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劳动就成了一个愉快而自然的过程。我国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非常懂事,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冬天顶着凛冽的寒风出去捡煤核儿,逆境的磨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性格。

劳动可以造就一个人,不爱劳动则难成人。经过老师们的了解与调查,不少同学经常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买东西、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一些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吃饭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现象,不排除晚上让父母铺床,早晨让父母叠被现象,不排除父母偶尔支使点活、马上小嘴撅起老高现象。

同学们,上帝为我们创造大脑,是要我们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赋予我们双手,是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劳动增长见识,劳动是快乐的。我们要时刻牢记胡教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要持之以恒,真正从内心把劳动当做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来看待。

最后,我希望孩子们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相信,只要大家愿意去做,一定能从劳动中获得许多快乐,同时也获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请同学们记住: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让我们都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小学生演讲稿范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很高兴能够有这次演讲的机会,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热爱劳动,从小事做起》。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勤劳就是说的热爱劳动,正因为有那么多的人热爱劳动,我们才能够一步步地发展到今天这个繁荣的社会;正因为热爱劳动,我们国家才会树立起一座座的钢铁高楼;正因为热爱劳动,我们才能够建设起那么多伟大的工程;正因为热爱劳动,我们才能够养活十多亿的人口。热爱劳动是我们创造财富的不断源泉,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或许说到这里,有很多的同学对我的这个观点有不同的看法,觉得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最主要的事情是学习,劳动并不是现在的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是狭隘的,是片面的,热爱劳动,并不是要求我们去做多么重体力的活,是要我们去创造多少的价值,不是要我们去种田,不是要我们去扫大街,而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大家需要劳动帮助的时候,自己能够积极向前,而不是退缩一旁装作没看见,也不是希望同学们在家里人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推脱不去做。在校园里面打扫校园卫生是劳动,上完课之后看到黑板脏了,自己及时去擦掉这也是劳动,看到别人在抬水的时候,自己去协助一些还是劳动,在家里面父母在做饭的时候,自己去洗碗或者拖地照样是劳动。劳动并不区分意义的轻重,只是看程度的大小罢了,但是无论大小,他们都是劳动,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们作为学生为什么也需要劳动呢?是因为所有的美好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就连能够帮助我们劳动的机器他不照样也是劳动者制造出来的吗?我们只有先去劳动了,才能够帮助我们创造更好地生活,创造更加美丽的未来,我们身为高中生需要劳动,是因为劳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有一定的技巧,就像现在许多的同学几乎没有劳动过,让你去买些葱回来,可能你都分不清葱和蒜的区别,这就是缺乏劳动的危害了。我们只有多去劳动,才能够从具体的劳动中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经验,才能够让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更好地解决事情。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最主要的事情是学习这不假,但是必要的劳动同样不可或缺,就让我们先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吧。

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小学生演讲稿范文3各位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劳动是什么?劳动为我们创造食物,劳动为我们创造幸福,所以我说,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这个缤纷的世界。然而,劳动也是艰辛的,会付出汗水,付出辛劳。因此我认为每个人的都应当自觉的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是非常伟大的,劳动是光荣而神圣的。劳动创造了物质生活,创造了精神文明,创造了人类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整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劳动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当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早早的来到自己的岗位上,为城市扫去了垃圾,却怎么也扫不去两鬓不断生长的银发;那些建筑工人冒着严寒酷暑,将一砖一瓦盖成大楼大厦。瞧!那些高楼大厦是多么的雄伟壮观!我们的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我们,使我们一个个踏上了成功之路。这些不都是别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吗?这凝结着汗水的劳动成果,理所当然受到尊重。

然而,有些人却不这么做:走在大街上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即使不远处就有垃圾箱,也不肯多走一步;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走在花园里践踏草坪,使环境得到了破坏,等等,诸多令人寒心的不文明表现,他们如此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难道我们不觉得这些人是可耻的吗?

点滴在于勤,劳动最光荣。各位朋友们,从这一刻起,让我们都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珍惜别人的点滴劳动成果吧!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所以,让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小学生演讲稿范文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

新学期新气象,上周是是我们班劳动实践的第一周。早晨,空气比往常更清新,天空也更蓝,树更绿,水更清澈。我们的同学似乎也更有兴趣参加劳动活动。早早来到集中地点,带着劳动工具,履行我们的任务。

几天的劳动下来,让我们知道,人不能懒惰,只有用辛勤的鼓点,去击响希望的回音,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这些天的努力,带着勤奋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只有坚持,才会有结果;只有坚持,我们才能真正磨练自己,突破自己,战胜自己。

经过一周的劳动,我们都觉得很累,也很不习惯、不适应,但在这种感觉下我们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因为在劳动的过程中,让我们知道懒惰的人没有奖励,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人,就会收到惩罚,更不会磨练自己。经过这短暂的劳动周,我们体会到劳动必须依靠大家的团结、努力才能成功完成,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完成的。

虽然劳动周已经离开了我们班,但是我们的校园变得干净了,我们在这个干净的环境里学习,不觉得舒服吗?在这样一个美丽、干净的校园里,你还舍得扔掉手中的果皮、纸屑来污染我们美丽的家园吗?我知道,你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都喜欢在干净的校园里学习。

同学们,让干净的校园环境永远保持下去,全校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干净、健康的校园环境,让我们的学习场所始终保持美丽的面貌。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心中难以怀忘的净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小学生演讲稿范文5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众所周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然而,如今,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同学对于劳动产生了异议。今天,我想倡议大家,重新理解劳动的内涵,树立起“劳动有益、劳动光荣”的意识,从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诚然,我们高中生理应惜时如金,勤学不辍,然而这和参与力所能及的班级劳动真的矛盾吗?诚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的进步一日千里,然而这和我们人类,尤其是青少年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真的对立吗?诚然,有的劳动让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些经济上稍微宽裕的同学就觉得花钱雇人去做才好,这种观点真的对吗?

对于以上观点,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从本源来说,劳动是光荣而伟大的,是它使我们从猿猴进化成现代人类。“人猿相揖别”,不过才区区数十万年,怎么就能忘本?更何况,古人即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认识,《朱子治家格言》谆谆告诫我们青少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为修身治家之起点。所以,劳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健康的心灵。所以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不得!我们要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绝不能仅仅只靠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

从长远来看,劳动让我们更好地团结同伴,体验生活,理解人生的意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更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中学的同学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又岂能仅仅在教室里坐而论道呢?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方是正途。

晨光熹微,清扫阶梯;晚霞满天,共做清洁。观看比赛,维持卫生;班级活动,打扫战场;公益活动,频见身影……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劳动,在劳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何乐而不为?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多么迅猛,都不能取代人类锻炼自身能力的诉求,不是吗?无论经济多么宽裕,都不能把锻炼自我,找寻生命意义的旅途“假手于人”,不是吗?

至于社会上,有些人鄙薄普通的劳动者,揶揄调侃甚至歧视劳动者,这更是错上加错的行为。如此带着有色眼镜看劳动,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迟早也贻害自己的家人和后代。

最后,作为--中学的普通一员,我真诚地希望大家树立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志向,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

第6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小学五一劳动节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五月披着节日的盛装来了,灿烂的阳光,拂面的微风,把我们送进了五一劳动节。同学们,我们年年都欢快地庆祝“五、一”劳动节,那么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吗?

“五.一”这个特殊的日子,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同时,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热爱劳动。

可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他们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家长做,连书包也是家长背。

可见,我们的同学参加的劳动太少了。不爱劳动的孩子,他们也很难爱学习,怕劳动,也会怕做作业,怕思考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就要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意识,认识到——劳动最光荣,不爱劳动的人将会一事无成。从小就要培养劳动感情,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洗碗筷,洗手绢、袜子等,高年级的同学还可以学着洗洗衣服。爸爸妈妈很辛苦,难道我们不能帮他们分担一些家务活吗?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五一劳动节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本周日就是“五一” 国际劳动节了,我先给大家讲讲劳动节的来历:“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举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工人们团结战斗,夺得了罢工的胜利。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全世界的劳动者从此有了自己的节日。

现在,劳动者已经成为我铭家的主人,劳动条件极大改善,因此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赞美劳动者、歌颂劳动的节日。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学会的知识越多,将来就能够为祖国、为人民作出的贡献越多。

其次,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的床铺自己折,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环境的整洁;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第三,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

第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殊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来源于父母的日夜操劳,来源于老师的辛勤工作,来源于全社会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问候!祝他们“劳动节”快乐!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五一劳动节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都知道 劳动给人以智慧,劳动给人以幸福,劳动给人以充实,劳动者的生命是美好的,能让人感到活的充实有意义,所以说,劳动殊荣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要努力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要求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都要有自己的劳动岗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认认真真完成学习任务,是爱劳动的表现。班级的事抢着做,家里的事自觉做,也是爱劳动的表现。 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还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劳动。我们不会认为,一个在课堂上打瞌睡、一个向整洁的地面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热爱劳动,就要对劳动者心存感激,以一颗虔诚的心珍惜劳动成果。

最后,在五一劳动节到来前夕,我再一次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号召:让我们一起秉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美德,用热情浇灌劳动之花,以信心采摘劳动之果,永远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小学五一劳动节演讲稿范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举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工人们团结战斗,夺得了罢工的胜利。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全世界的劳动者从此有了自己的节日。

现在,劳动者已经成为我铭家的主人,劳动条件极大改善,因此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赞美劳动者、歌颂劳动的节日。

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学会的知识越多,将来就能够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其次,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折,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环境的整洁;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第三,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第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殊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源于父母的日夜操劳,来源于老师的辛勤工作,来源于全社会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奉献,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问候!祝他们“劳动节”快乐!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小学五一劳动节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同学们,今年的五一假期刚刚过去。提起“五一”,不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五一假期”还是“五一劳动节”。这里我要说,劳动教育是人生必修课,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如果一个孩子,如果不爱劳动,自然就缺乏劳动的体验。说实话,同学们之中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涵义?你们能体会到爸爸妈妈赚钱的不容易吗?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妈妈用劳动换来的呀!

其次,劳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创造。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学到的知识就难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更谈不上应用和创造了。

第三,劳动对于培养每个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儿童劳动时间越长,独立性越强;第二,儿童从事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好品德。我们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我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有出息。

我们要热爱劳动,就需要把劳动变成一种习惯,如果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劳动就成了一个愉快而自然的过程。我国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非常懂事,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冬天顶着凛冽的寒风出去捡煤核儿,逆境的磨炼造就了他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性格。

劳动可以造就一个人,不爱劳动则难成人。经过老师们的了解与调查,不少同学经常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买东西、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一些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吃饭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现象,不排除晚上让父母铺床,早晨让父母叠被现象,不排除父母偶尔支使点活、马上小嘴撅起老高现象。同学们,上帝为我们创造大脑,是要我们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赋予我们双手,是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劳动增长见识,劳动是快乐的。我们要时刻牢记xx爷爷的教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要持之以恒,真正从内心把劳动当做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来看待。

最后,我希望孩子们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殊荣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第7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一、当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对于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常常大部分学生来自贫困的乡村,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应用能力几乎为零;城里的学生倒是经常使用计算机,却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高手”;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如何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平面设计人才,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许多平面广告设计专业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往往重视的是某些工具、软件使用方法,很少介入真实或模拟的广告业务开展教学。从毕业生工作适应性来看,不少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并不知道该“怎么做”。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无真正的一技之长。学生是什么都学过了,但实际操作起来是什么都不会,用人单位用不上,具体实际的业务又不会。这与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模式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及实习实训的设计不合理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师资不足、知识陈旧,没有行业从业经历,职业实践经验不足,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的了解,缺少对日新月异的IT技术和行情的灵活应变能力。(2)教材。教材资源奇缺,大部分中职校采用偏重理论的大专教材,这些教材理论性较强,有许多知识对于中职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还有许多知识对指导实践的意义不大。(3)课程安排不合理。中职校的课堂教学总体原则应该是适宜、有用、有趣。许多学校存在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学生希望“所学的东西现在就是有用的”,或是“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中职校应更好地适应国家的信息化进程。

(三)就业。从目前的就业的现状来看,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低,背离了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初衷。另外,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也与学校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有关。学校及专业教师对行业及职业的变化敏感度不高,缺乏市场调研、考察;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准备不足;对毕业生的工作的态度、心态、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劳动的品质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次,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三)建立以微机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平面设计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微机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三、平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一)立足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的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可得到综合应用,创新思维可以充分发挥,职业能力得到切实培养。平面广告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以广告业职业岗位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着重训练什么为实践教学的重点。

(二)切实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告设计是为社会服务的,闭门造车,关门教学是不能凑效的。因此,学校应该与广告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寒、暑假赴广告公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可以接触到最基本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对广告市场的客观认识,身临其境体验自己将从事的工作。

第8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素质 知识 基本功 能力

人才使用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培养,有计划、科学地培养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道德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集中表现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认真负责,诲人不倦,诚实正直,庄重热情,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等方面。

在职业道德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要比一般组织对其成员的要求要高得多、严格得多,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思想品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而且这种影响在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中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不仅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且直接证明着教师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能性。这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因此,不加强教师本身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难担当教师的重任,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业务知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意味着他必须精通所授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要熟练地掌握教材、胜过教材,就不仅要掌握所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对这门科学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都要有较详细的了解和一定的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所任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地处理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在授课时做到化难为易、深刻生动并注入激情。

三、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光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理论,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教育工作可以说是两门学科的有机结合,一门是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一门就是教育工作本身的科学知识。这两门学科对教师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注重教师学科知识的训练,不懂得使教师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学习教育本身这门科学,以为教师具备了所授学科的知识就能胜任教师工作,这是一种片面、肤浅的看法。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人,他们知识不少,有的在别的工作岗位上也有成绩,却教不好学生,原因之一就在于此。有人说“教师难当”,也许就难在这儿。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教师这方面的培训工作,这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四、教育能力

一个教师,不仅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和技巧。

1.言语表达能力。教育要求和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语传给学生,这些信息是否容易传给学生,经过学生头脑的筛选、整合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言语表达的能力和技巧。“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教师要善于运用精简扼要的讲述和适当中肯的譬喻,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2.观察能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您就应当首先全面地了解人。”观察力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只有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教育他们,而观察则是一种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最有效的办法。

3.独创能力。如前所指,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在教育工作中开辟新途径。提高教师的独创性,一方面有赖于教师自身有意识地去加以训练,养成独立思考、善于钻研的习惯;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者也要为教师提供发展独创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第9篇:参加劳动实践的意义范文

一、能力以及“能力本位”教学思想的内涵

人要想发展自己,就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等。广义的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关系并表现在活动之中。它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变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再加上后天的社会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的差异,必然形成每个人各自不同的能力。具体说来,能力有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分。能力具有一定的结构,能力结构是能力的构成形式。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特征,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这两个因素构成的。G因素参与所有智力活动,S因素只参与不同的活动;完成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就是说,人要顺利的进行某种复杂活动,既要有一般能力,又要有特殊能力。

“能力本位”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外高等教育界兴起的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模式,它是一种强调能力的培训、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引入,九十年代逐渐推广。“能力本位”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已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从易到难地安排教学计划。其核心,就是专业教育的着眼点由知识本位转到技能与能力上来突出满足职业能力或资格的需要,强调使受教育者获得预期的职业能力,适应能力、生产与工作。

由此可见,“能力本位”思想打破了以学科的学术体系来确定教学课程和学时安排的传统思路。能力本位,优于知识本位,它为就业生产与工作做好了准备。从总体上来说,“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是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功能相适应的。

二、“能力本位”教学思想在专业学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取决于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用于知识才有力量”。不难看出,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犹豫突出了能力对知识的重要意义而在努力营造一个能力社会。以能力为本位,已成为21世纪教学的基本理念。

不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依然是多层次的,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同样需要大批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大学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这个特殊时期是指他们的思想意识处于一个刚刚脱离青少年,正懵懵懂懂地向成年人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做事情要求独立,渴望它向社会。但是由于自身发展的缺陷,他们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这时如果加以正确地引导,可以激发出每个人的发展潜力,这也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成熟期是在学校度过的,这是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大都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这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知识获取的多、能力培养的好,将有于终生的发展。

学院(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阶段对自己有不同的指向,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思想教育,自觉地学习,自觉地按照社会公德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学院(校)教育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和提高。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越强,自我完善程度就越高,成就就会越大。能力培养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因此说,“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在专门学院(校)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中如何运用“能力本位”教学思想

专业学院(校)的教学原则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高等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中要切实注重运用“能力本位”教学思想。

(一)、运用参与性教学,促进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能力本位”首先要运用参与型教学。参与型教学不是简单区别于发挥学生主动性或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是让学生来创造课堂,创造学习的方法和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型教学的有二:一则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利创造性思维的培植;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性、自信心的养成,为不久走向社会做适应性训练和准备。

必须明确在现阶段,教师首先是一个使学生走向更为灵活、富于生气的学习、生活的鼓励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热情,并善于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赶到愉快又去,内心乐于接受。在“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由一个单纯的信息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促进者。在实践中,要做到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自学,让学生去尝试、时间、探索、体验;课堂上着重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强调学生领悟不到的重点、要点。在突破的过程中教给其方法,培养其能力。

(二)、贴近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在各院校中,“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现象不在少数,要解决学生中的这些问题,必须走能适合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改革之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教学本义的回归。教学从其过程来看,是一种双向的活动过程。实践中,要改变教学的被动局面让专业学院(校)的学科教学更贴近学生,即将教师施教的立足点从教学大纲转移到学生这一方面来,这种仓实施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的。在教学的方式上,应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最大限度地个性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中不但获得了求职的本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策略(目标、途径和方法).在信息浩如烟海的世界里,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自己找我的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才是教学的目的。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不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