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东民俗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满族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辽宁做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辽宁的民俗文化旅游,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1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概述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遗留下相当多的满族历史文化古迹。目前辽宁满族同胞聚集地较多,建立有6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和满族聚集区至今保留着很多满族民俗文化,是开发辽宁满族民俗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辽宁省抓住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这一优势,积极运作开发,已形成了开发良好态势。目前,辽宁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满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
1.1 以满族和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古迹为依托,推出清文化史迹旅游。这些清文化史迹基本上都是清王朝人关前的满族风格建筑,是清入关前满族民俗文化的载体。这些历史古迹包括: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抚顺清永陵、抚顺赫图阿拉老城、辽阳东京城等。其中,一宫三陵(沈阳故宫、昭陵、福陵、永陵)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到沈阳故宫清宁宫参观就会感受典型的满族居住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
1.2 以满族民俗事象为载体,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事件旅游产品。如沈阳、抚顺、辽阳三城联合开展的“沈阳清文化节”。这是以清入关前“关外三京”为主体。以游“一富三陵”、吃“满汉全席”、穿“满韵清风”、购“吉祥如意”、“穿时尚旗袍”、“看皇家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文化节。抚顺市开展的“抚顺满族风情节”,是以抚顺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199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在这两个文化节举办期间,都要举行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开发丰富多彩的展示满族的文化和风俗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1.3 以满族历史文物、满族聚集集中区为依托,建立满族民俗旅游景点或民俗旅游村。以满族历史文物为主建立的博物馆有沈阳清文化陈列馆、沈阳满族民俗博物馆(建立在陨石山满族民俗村)、岫岩满族自治县满族博物馆和新宾满族博物馆等。满族民俗村有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石台村)、棋盘山满族风情民俗村(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满堂乡二道沟)、大连金州区石河满族镇东沟村、抚顺新宾“中华满族风情园”,以及丹东市正在开发的鸭绿江虎山景区满族民俗村、抚顺新宾满族民俗村等。
1.4 满族饮食文化开发各具特色。在满族民俗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最具开发潜力和前景的内容之一,各地对满族饮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开发。其主要形式有餐饮开发,如满汉全席、满族大清花饺子、那家馆白肉血肠等。有通过文化节或大赛推广满族饮食文化,如2006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期间沈阳市旅游局组织各酒店推出清文化宴席,有的酒店推出满汉全席,有的酒店推出红楼宴,还有的酒店推出满族风味的八碟八碗等。
1.5 满族服饰与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以满族旗袍为代表的满族服饰的开发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而且在面料、款式、工艺上不断出新,成为服装界经久不衰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除了旗袍以外,目前作为旅游商品的还有旗鞋、马褂、嘎拉哈、满族刺绣和剪纸等都得到了开发,尤其是香荷包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之一。以关东三宝为代表的东北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过去是满族人珍贵的药用品和皮革制品来源,在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以东北三宝为特产的旅游商品琳琅满目。2006年抚顺满族风情节还专门组织了“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大赛暨旅游商品展销”活动。沈阳故宫大政殿全铜雕塑令世人惊叹不已。
2 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辽宁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丰富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1 民俗文化已变化。随着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一些旅游区的满族民俗文化只注重形式上的开发,而不注重内容的原汁原味,只是把满族民俗文化当成“观赏物”。如过去满族农家睡的通铺火炕已经被床和土暖气取代;过去贴饼子用的大铁锅也不见了,家家户户用上了燃气罐。随着满汉两族的逐渐融合,很多满族文化习俗只能保存在满族老人的记忆中,如不及时挖掘、整理,这些文化习俗将会随着老人们的逝去而消失。一些开发商也试图尝试原真性开发,但效果不佳。
2.2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一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一些旅游区不顾承载力的多少,只要有游客想进,就统统让进,从不限制景点内的游人数量,突破了景点内的最大环境容量,破坏了景区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二是出现“伪民俗”现象。有些景区,不管满族民俗中是否有此习俗,胡乱瞎编一通,目的就是能让游客进园,达到赚取经济利益的目的。这既是对满族民俗文化不尊重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旅游者的欺骗,产生许多负效应。这样的开发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旅游产品雷同严重。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都忽视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的需求,基本以静态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更多的自由选择。同时,各地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2.4 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民俗旅游做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其开发、规划及服务都需要专业知识人才的加入。但是,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短缺。
3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3.1 开拓定位准确的客源市场。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满族民俗自身的特点,可将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按地域进行细分,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源市场。
①国际市场开发。韩国、日本和俄罗斯是我国北方三大邻国,地缘优势显著,成为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且,历史上这三个国家与中国的交往很密切,文化交流也很频繁。针对这部分客源群体,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向旅游者传递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信息。
②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客源市场主要是指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等省市地区。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如沈阳故宫、抚顺赫图阿拉老城等。吉林和黑龙江也是满族先民们的聚集地,这些地区也有许多满族后裔,由于满汉杂居,许多满族人对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有些淡忘。因此,针对这部分客源,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满族民俗文化在自己的族人中延续下去。另外,北京是清主朝的都城,其满族文化韵味也很浓厚,在北京发展满族文化旅游,对京城的游客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2 设计满族风格的旅游商品。目前已经开发的满族特色旅游商品有文物类、服装类、宫廷日用品类、书籍画册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逐渐趋向成熟,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3.3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旅游企业自身努力建设经营,而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帮助。首先,从宏观上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保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次,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健康、有效、和谐地发展。第三,积极开拓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此外,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对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充满兴趣、愿意投资的海内外企业加盟,大力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第四,做好宣传促销工作。民俗旅游促销中,政府应牵头,联合各旅游企业增加对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并制定一些促销措施,广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3.4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民俗文化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关键性因素。辽宁省内有许多高校已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目前还没有开设民俗旅游研究方向的学校。为了加快培养辽宁民俗旅游人才,建议辽宁一些高校开设民俗旅游专业,进行系统的民俗旅游专业知识讲授,并将理论知识与旅游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并培育优良的用人环境,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保证旅游人才资源的稳定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79-02
文化与经济的逐渐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冲击是各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都会遇到的问题。实现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化运作、以开发促进保护已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拟从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共生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一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流域是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这里生活着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柯尔克孜、赫哲族等七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与中原内地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少数民族文化。嫩江流域诸少数民族大多沿江而栖,生活在在草原、山林等气候寒冷、生活条件低下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不得不同严酷的大自然作艰苦的斗争。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粗犷彪悍、质朴豪爽的民族气质和品格,反映在文化上,形成一种“雄健磊落、慷慨激昂而悲壮的格调,洋溢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2] 长期以来,塞外嫩江被人们认为是重犯流放的蛮荒苦寒之地,历代史书对这一地域的记载大多是只言片语,“语之不详”,然而各少数民族挺立于风雪严寒之中,开疆僻壤,问鼎中原,演绎出一幕幕威武壮烈的历史话剧,在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包括特征鲜明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这些文化形式构伴随着东北地域经济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中华文明的曙光出现在关东大地,已历百代沧桑变迁,自成一文化体系,并在其现展中,显示多姿多彩的阶段性和差异性。
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地域经济发展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文化资源并不是文化产品,更不是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仅仅是可提供开发或可能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性存在。只有为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活的时代因素,让文化资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种相互接纳相互促动的互动关系,才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过程 [3]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文化产品主要包括两种基本形态(文化实物产品和文化服务产品)和三种衍生形态(像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产品,以著作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数字化文化产品)[4]。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共生性,认为,生产力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生产力,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生产力,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全球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已发展为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链,正是由于文化产业世界“超级大国”的雄厚实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才形成了优势地位。长期以来嫩江流域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软实力”尚未经由产业化开发演变成经济“硬实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上尚未真正厘清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从文化消费全球化视角去审视和认知嫩江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规模,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像贮量巨大的优质矿藏,但是,受外来文化和各种因素的严重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在某些城市经理人看来,由于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缺乏足够的了解,少数民族仿佛成了“愚昧落后”、“贫穷野蛮”的代名词,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上的真正魅力缺乏共鸣,在思想上、感情上不愿意接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难以产生文化认同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就更加缺乏足够的重视。
第二,在实践上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形式单一,效果差强人意。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但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普遍较低,人们的文化产业化运作理念缺失,文化产业化水平不尽人意,与城市营销策略更缺乏有机融合,致使丰富的文化资源这座金矿长期处于开发不力的状态。有些城市对自身的文化定位不当,或者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运作,导致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时游离不定,或刻意模仿他人,或形式过于单调,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相对滞后,宣传力度和影响面不大,结果要么城市形象模糊不清,要么千人一面,既没有有效地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也使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处于相对弱势产业地位。
二
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个国家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体两翼,黑龙江省西部嫩江沿岸城市只有继承本地域固有的关东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汲取其历史和文化的营养而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持久魅力,同样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只有与文化产业运作相结合,才能维系文化持久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带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实践上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化路径多样化。确保文化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和市场的观念看,需要在文化和市场中搭建一个中间客体,即文化的物质产品化过程,也就是说,需要将有形的实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产生销售行为,实现利润。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部分实物文化只要进入市场,转化为商品,这些实物文化的实物或产品就实现了产业化,但是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则需要依附在具体的载体上才可能转化成为商品。例如黑龙江省三个最具北方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鄂温克各有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情,在饮食、居住、劳动、婚丧嫁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情,赫哲族的唱片说唱“伊玛堪”、鄂伦春族的“摩苏昆”堪称中国民间文艺的瑰宝,赫哲人的鱼皮服饰工艺、鄂伦春人的桦树皮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目前的产业形式仅限于旅游业开发,符号性文化产业形式如广播、电视、电影、出版业、数字艺术、视觉艺术、创意等产业形式尚未得以触及,更未形成有序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充分体现了黑龙江世居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期待与产业链的有序衔接,以使这一北方民族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加强顾客价值管理,变“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型”开发,面向民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关东文化产业化运作,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目的。顾客价值是指顾客的感知价值或认同价值,由顾客的实际感知所决定。科特勒首次提出“顾客价值让渡”的概念,这一概念启示我们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目的就在于要尽可能创造顾客价值以满足顾客的不同文化精神需求,满足顾客的吸引性需求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最佳途径[5]。文化不仅仅只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它同时也属于大众阶层。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风情,涵盖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民间工艺、节日庆典、服饰、饮食、体育游艺、居室和婚嫁、丧葬、祭祀等诸多方面,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的产业化运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利用形式极为简单,开发“细化”程度远远不够,满足顾客吸引性需求的能力较低,这是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可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第三,积极打造以民族风情旅游、休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化知名品牌。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以成本低、收益高、资源节约、利于环保,经济、社会效益并举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当前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动力。从行为经济学看,旅游、休闲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它追求的顾客价值不再是单纯的服务,追求的目标更加细化,不单是生理上的满足,更看中的是文化的、精神的、审美的、价值观念上的体验。追求文化底蕴、增添文化含量可以加速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围绕休闲产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其他类型、途径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旅游的价值看,“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吸引当今的都市旅游者,因此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古老民居会因为旅游而又重新得以维护和休憩,如果说功利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护的内在动力,那么文化旅游则提供了另外一条保护民族文化的实现途径。基于当今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从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可以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形成民族风情游、探险漂流游、科学考察游、美食自助游、绿色生态游、体育健身游、保健康复游、文学艺术游等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第四,关东文化与城市营销的密切结合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民族政策,不能舍本求末,破坏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二是民族文化开发活动本身是要以文化为切入点、从树立城市品牌目标出发,活动必须具备长期性,而不能浅尝辄止;三是城市营销活动必须有可参与性,创新性,活动必须能够充分吸引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四是文化产业化开发受商品价值规律和社会价值的约束和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城市营销的对接活动本身必须蕴涵巨大的商业机遇,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但是文化权利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之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价值规律约束作用的必然体现,因此,文化产业开发绝对不能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实现文化产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吴庆华.试论关东文化产业化与齐齐哈尔城市营销的实现策略[J].理论观察,2009,(5).
[2] 李治亭.关东文化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3,(1).
[3] 吴庆华.试论关东文化产业化与齐齐哈尔城市营销的实现策略[J].理论观察,2009,(5).
关键词:文化产业;风筝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93-02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是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从生产到交换到消费的一个完整的行业体系,和由一个产品衍生出其他产品的产业链。风筝产业化的发展是以市场经济的发育、风筝自身的资源秉赋和风筝赛事节会的刺激为内外机制的,现代风筝制造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现代文化产业是风筝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一、现代风筝制造产业
现代风筝制造业是风筝传统的基础产业,也是目前规模最大、最重要的风筝产业。它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各种类型的观赏和纪念风筝、为风筝比赛提供参赛风筝,为教育领域提供教材风筝,为日常休闲提供普通娱乐风筝,为企业宣传提供广告风筝,为文化交流提供精品风筝等等。
(一)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民间文化的复兴和风筝赛事的举办为平台,现代风筝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具备了现代产业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走向社会。传统风筝扎制主要由家庭经营,自产自销。现代风筝制造一般由规模不一的风筝厂或风筝作坊经营,以民营或私营企业为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些企业有固定资产和生产场所,也有固定从业人员,常年生产,并与主要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见,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经转变为具有产业性质的现代企业。
第二,生产作业方式的改变。传统的风筝生产一般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一只风筝的制作,费时费力,生产功效不高,不宜形成规模化生产。现代风筝企业里,一人承担全部生产过程的己为数极少,其生产方式转变为流水作业、分工合作。传统风筝的扎、糊、绘等环节可以分割开来,由不同的人完成。
第三,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风筝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形式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风筝的生产能力,风筝制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提高。
第四,生产销售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风筝制造业兴起初期,伴随着风筝节庆旅游活动和中外风筝文化交流的开展,国内外市场对风筝的需求剧增,而中国传统风筝的产量尚低,风筝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的风筝生产者是不需要考虑市场开拓问题的。然而,随着风筝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厂家的增多,风筝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这促使生产者研究市场需求,逐步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销售理念。许多风筝艺人或厂家利用互联网风筝信息,介绍企业情况,争取国内外的大客户。如潍坊天成风筝厂的国内客户有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客户11家,占总销量的四成。国外客户有美国、韩国等十个客户,也占其风筝总销量的四成。
二、风筝旅游产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借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风筝作为旅游吸引物的魅力得到体现,到今天,风筝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在过去的风筝旅游实践中,风筝旅游的开展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通过风筝会,打造节庆旅游品牌。
这是发展风筝旅游最早、最广的一种方式,也是见效益最快的一种方式,各个地方以风筝为旅游吸引物,采取风筝会、风筝比赛等形式,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指导思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风筝会把一大批活动集中在了一个压缩了的时间框架之内,为旅游消费形成了一个产品集群,很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从而易于打造成著名的节庆旅游品牌,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扩大地方知名度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形式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其根本目的是振兴地方经济,因而往往会忽视风筝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展。
近两年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发展趋势已显现出这种模式的缺陷。随着以风筝带动起来的寿光蔬菜博览会和鲁台经贸洽谈会规模和声势的不断扩大,政府对风筝技艺的交流和放飞比赛的重视程度减弱了,近几年潍坊旅游出现相对下滑态势。“在逐年放大的潍坊GDP大盘、新高迭创的省内旅游列强面前,潍坊旅游的弱小毕现。2006年,潍坊 1720亿元的GDP大盘中,旅游收入只有区区62亿元,所占比重远低于10%的支柱产业要求。”所以,以节会形式发展风筝旅游,应摒弃“文化”只是“搭台”的思想,紧紧围绕风筝文化本身做文章,比如以风筝展览、风筝自助放飞、自制风筝等活动为主要内容,让人们真正领略风筝的魅力。
第二,与区域内其他民俗资源结合,形成民俗旅游区或旅游线。
民间生活是丰富的、多方位的,这决定了民俗资源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生产与生活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祭祀信仰民俗等等。民俗旅游资源的综合展示,有利于游客对本区域民间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全方位了解,也能带动餐饮等相关旅游要素的发展。因此,在风筝文化生态圈内,将风筝资源与区域内其他民俗资源结合,形成组合型的民俗旅游产品,不仅会提高风筝文化的影响力,还会增强整个地域民俗文化的市场吸引力。比如潍坊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依托风筝资源建立起“千里民俗旅游线”。这条民俗旅游线经潍坊的7个县市区,沿途有近30个独具特色的景点,游览大约需要4天时间,集风筝游、探古游、婚俗游、年画游、风景名胜游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立休艺术画廊。这极大地提高了潍坊民俗资源的整体旅游吸引力,奠定了潍坊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风筝现代文化产业
(一)现代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
现代文化产业以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出现为标志,以创意为动力,以高端数字技术为载体,以文化内容为产品,借助强大的传播力量,摆脱地域局限,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更能体现文化产业低能耗、高产出的特点,是对文化资源的高层次利用。创意产业通常是指“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可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内容产业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和服务。内容产业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建立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同时在运用各类文化资源时重视内容再生产要素的形成,从而能够不断开发周边产品和衍生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风筝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构想
第一,运用创意动力机制,将风筝以及其他民间艺术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以分解,运用于传统制造业中,从而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各种实用生活用品如陶瓷、漆器、T恤等的设计制造中,采用时尚、现代的造型色彩,使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艺术感觉紧密结合,从而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这些实用品可以按材料不同分为不同档次,但其设计无一例外要体现传统与现代、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统一。这种创意将文化元素体现在具体实物中,将大大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将风筝文化元素通过影视、动画、游戏等载体展现出来,发展风筝影视业、动漫产业和游戏业。这里应强调的是,在影视剧的创作中,要重视风筝文化再生产要素的开发,比如通过风筝的制作艺术、风筝形象的展示以及其所对应的文化内涵的挖掘、风筝歌曲的渲染等体现民俗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等,这样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产业链。韩剧《大长今》是韩国内容产业的典范,因为它所体现的服饰文化、餐饮文化、医药文化、礼仪文化、女性文化都形成了内容生产的创新要素,利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很容易形成产业链条。而我们的《大宅门》却只注重人物的命运沉浮,对蕴藏其中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视而不见,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创造更多的文化符号,从而缺乏后续研发衍生产品的生产创新要素,所以它只是一种审美文化创造,不属于现代文化产业的范畴。2008年春节期间热播的《闯关东》在文化符号的创造方面比以前的电视剧有进步,比如对具有代表性的山东菜的做法的渲染,或将成为振兴鲁菜、发展山东饮食文化产业的重要契机。以动漫和游戏载体展现风筝文化也具有同样的特点,风筝形象的丰富和竞技因素的存在,使其在动漫业和游戏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
2010年9月辽宁省政府出台的《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辽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以及相关文化产业。2014年8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等一系列目标。
一、锦州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一)文化资源丰富
辽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其中红山文化、辽金文化、前清文化以及关东风情等旅游民俗文化都独具特色。作为辽西中心城市的锦州文化底蕴深厚,锦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辽代的重要发祥地,满族的兴盛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优势明显,有着很好的文化基础条件,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201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再次推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积极推进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锦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锦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纲要》,实施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产值明显增加,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高,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锦州市先后有28家单位被命名为锦州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锦州辽西文化古玩商城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成了2家具有较大影响的省级文化产业园区,4家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省级优秀文化企业。
(三)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凸显新生机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锦州市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古玩与艺术品收藏、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动漫游戏、新媒体、印刷发行等高成长性产业。锦州市积极推动传统优势文化企业重组,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支持力度,域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积极开拓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同时,培育和扶持新兴文化产业和融合业态产业高端起步。专业设计服务业正在依附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新的亮点。“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新模式正在形成,文化与制造、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文化与农业的融合业态开始逐渐显现。
二、锦州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在突破辽西北战略中,辽西特色文化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生活品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用越来越显著。但长期以来,辽宁省以工业著称,装备制造业发达,渐渐地形成了发展工业才能带来GDP增长的观念,以“文化+”为特征的,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意识与能力还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较少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技术性、融合性、超前性和欣赏性,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能力较弱。锦州无论从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还是历史文化来看,都有着独特的名片和丰厚的历史记忆,面对这些优势,我们缺乏对“文化符号”的整体打造。所属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存在低水平同构、同质化现象。
(二)产业基础薄弱
虽然锦州地区的文化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多,但文化企业规模偏小,锦州市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小,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总产值偏少。文化产业层次较低,缺少超大型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撑,文化企业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企业实力不强。居于价值链高端的企业稀缺,新兴产业和融合业态发展滞后。
(三)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够
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体现“锦州创造”、“锦州特色”的产品少,缺乏有影响、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品牌。
(四)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的限制,锦州市不仅文化艺术类专业人员不足,而且缺乏市场策划和产业销售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意与管理人才,导致现有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三、建设锦州特色文化产业区的建议
(一)打造锦州特色“文化符号”
加强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协调,丰富锦州市地域的文化内涵,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出版发行《锦州民俗》、《锦州风情》、《锦州文明》等系列画册,挖掘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民族风情文化产品,如油雕、皮影、木偶、剪纸、山水画、满族刺绣和满族的嘎拉哈、萨满面具等等,使锦州的地域文化充分彰显出来。
(二)打造工艺美术知名品牌
建立辽西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素材库,发挥锦州在玛瑙、化石、玉器加工等艺术品资源和产业优势,推动文化元素与工艺品设计有机结合,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坚持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理念,实施面向全国的品牌传播计划,培育一批以玛瑙、化石等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工艺品美术品牌。
(三)构建辽西特色文化产业带
充分利用城乡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鼓励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将创意设计融入产品研发、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各环节,注重功能、外观、材质等创新,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壮大区域性文化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以锦州辽西古玩城、锦州市会展中心为依托,定期举办文化与创意、科技等融合发展的专业化全国性展会,全面提升工艺品、收藏品的辐射力,建设区域性文化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五)打造辽西历史文化旅游带
发挥辽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彰显厚重历史、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国内著名文化旅游带。挖掘锦州医巫闾山、笔架山、锦州广济寺、义县奉国寺和万佛堂石窟等项目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景观,培育锦州市历史文化旅游新亮点。
(六)健全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
培育和引进特色文化骨干企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人才、土地等政策手段,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和其他领域企业跨界投资文创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或研发中心入驻锦州市。采用“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融合发展模式,带动锦州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纳入全市企业上市重点培养计划,力争实现多家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七)加强特色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加强特色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就要结合我们锦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我们本地区有特色的如:皮影、剪纸、木偶、满族刺绣等等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方面的培养逐步的延伸到大中专学校,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同时还要依社会力量,借助工作室等平台,着力培养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创新能力的、传统的、民间的、可塑型手工艺传承人才。还要大力鼓励那些有创意能力、有设计能力的相关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合作。
创新人才吸引机制。采取公开招聘、人事调动、合同聘用、项目合作、创建工作室等方式,走“以大师引来团队、以赛事引来专家”之路,吸引优秀文化产业人才进驻锦州,并给予住房、配偶工作以及子女入学等“一揽子”保障。把人才的引进工作要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部署,还要建立健全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相关的政策系统以及各种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让优秀的人才在引进的过程中从生活待遇到事业发展都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形成留着优秀人才的良好氛围。
还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优秀创意设计人才的奖励体系。由政府、用人单位还有社会三家共同奖励并做到互为补充。通过多种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培训形式对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如参加展会、举办专业培训、支持出国培训等等。
(八)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
对于那些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省和市的产业政策、技术含量又比较高、经济效益还好、并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有望形成产业的创意类专利技术转化的项目给予财政大力支持。还要落实国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四、结束语
关键词:二人转;文化变迁;大众传媒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由清朝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的闯关东大潮从关外带至关内。其台词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
一、从传统到新型,二人转走出了怎样的辉煌
二人转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为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舞演唱形式,它植根于黑土地,流行于大平原,扎根于老百姓的心坎上。
然而,在这样一个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时代,二人转的传播范围已经在不断的扩散,至上个世纪末,二人转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经完成了转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范式。
二、大众传媒如何塑造了新型二人转
二人转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呈现出了它动态的一面,既然是一种动态文化,就必然存在着变化的过程,这一变化的过程就是“文化变迁”。“按照西方进化论的观念,文化变迁有进化和退化之分,而按照功能论的观点,文化的变迁则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发生的。文化发生变迁,必然有其所需要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自身的增值。”
(一)大众传媒改变了二人转的传播环境
关于二人转的形成时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很多学者是靠二人转艺人和师承P系来推断它产生的时间的。为此,有人说二人转形成于清代中末期,也有人说它形成于清末民初。至于哪一时间段更为准确,我们暂且不做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历史时期尚属于中国封建社会,受制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中的人们没有自由爱情,有些男人甚至长期活在看不见女性的封闭环境中,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演绎他们的情感生活,为此,一种从大秧歌中辟出来的戏--二人转使农民被压抑的情感和愿望得到了艺术的替代性补偿。
(二)大众传媒改变了二人转的传播方式
市场经济环境下,二人转已经形成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此时的二人转与彼时的二人转传播范围及传播方式已大相径庭。新型二人转应当充分研究影视文化的商业特点,深入挖掘影视市场,与大众传媒相结合,有效地将二人转的传播效果大幅提升,从而更好的发展壮大这一民间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三)大众传媒改变了二人转的传播内容
二人转源于农村,二人转艺人大多出身农村,他们在演唱的内容中自觉不自觉的加入了自己所熟捻的乡井道德,并以此来评判是非,一定程度上对有着强大宗法制度和学术氛围做靠山的封建道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二人转在而后的传播进程中,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其内容较之封建社会发生了更为深刻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大众传媒所带来的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二人转的裂变,一种承载着新形式、新内容、新受众主体的新型二人转由此诞生。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于二人转的变迁是三个环环相扣的变化因子,传播环境、传播方式改变二人转的传播内容,传播内容又折射着传播环境与传播方式的变化。
三、传媒语境下,二人转以及民间文化的发展路在何方
民间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的一种文化存在,它是非官方的下层社会的文化。在传媒“呼风唤雨”的今天,“大众传媒以通俗文化、平民路线的形式,为大众生产而取代了大众的生产;连旧的传统民间文化也在这种取代过程中逐渐走向了边缘,这就是民间文化在传媒时代的生存状态。”要解决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要带动这一古老民间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做到: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倡导“绿色二人转”
目前,在长春、沈阳已经有高校设立了二人转相关专业,旨在培养二人转表演、创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以此来推动二人转的复苏,从而将这个在挣扎中的民间文化艺术推进高雅文化的殿堂。也唯有如此,二人转的发展才能适应这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才能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走的更稳健、更持久。
(二)打造二人转文化品牌
二人转是东北的俗文化,通俗的语言中包含着东北人真挚的情感。其乡土性和通俗性体现了二人转的艺术特色和文学特色,我们要挖掘整理这一特色,在题材选择上,应该紧跟时代脉搏,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讴歌主旋律,多创作一些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段子。形式上,要做到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俗中见雅、精益求精。
(三)“借壳上市”以商业化运作为依托
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无论如何不能没落。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使符号的大规模生产、复制、传播成为可能,以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传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传媒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必然会考虑商业效应。
[关键词] 东北文化 地域文化 广告受众 东北人
东北特殊的地域文化环境在东北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东北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东北的地域文化对东北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深刻剖析东北广告受众的性格特征、文化特质的成因,解决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障碍,重塑东北广告受众的形象,推进东北经济的发展,加快东北现代化的步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北文化特质及形成原因
东北文化亦称“关东文化”,特指山海关以外的整个东北地域的文化。东北地域文化是东北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与其他地区文化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东北文化特质是由生活于其中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人口形成史所决定的。
地域宽广的东北大平原,由于开发较晚,自然环境未被严重破坏,故相对优裕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粗放的经济,也造就了东北人际交往的粗犷豪爽、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因受游牧渔猎文化和拓荒影响,东北的游牧民族和拓荒者自古形成了彪悍勇猛、勤劳诚实的文化品质。东北人以移民为主,大量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口相融合,没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不受制约、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
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东北文化既有其优秀的品质,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厚重悠久的东北文化以淳朴宽厚、善良诚信、豪爽大气为精神底蕴,铸就了独特的东北人群体性格特征:尚武好斗的强悍民风,重实轻文的传统取向,直来直去的思考风格,浓厚火热的感情逻辑,粗犷豪放的行为特征,热情似火的交往方式。浓烈的东北文化既排斥了虚伪刁滑、狡诈险恶、狭隘小气,但也排斥了市场经济与法制社会的理性观念和规则意识。经济转型前的计划体制时期,东北逐渐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基地,重点建成了一大批如“一汽”、“吉化”、“大庆”等国有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为老工业基地,相对较早地接受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洗礼,组织纪律性强,注重社会团结,故建国以来,东北的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人和风气较浓。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养成了东北人满足现状、不思变革、不求进取、缺乏创新的思想状态。究其原因,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存续时间长,国有企业比重高,地域相对封闭,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已内化为东北人的一种文化心理,观念的陈旧与保守,是东北人落伍的主要因素。
二、东北文化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接受状况是由该地域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历史的情感积淀等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影响着该地域居民对广告的接受心理。因而,东北文化特质熏陶下的东北人亦形成了东北特色的广告受众心理。
1.东北的生活方式使受众接受广告相对迟缓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客观的生存条件是不同地域的受众关注广告、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自然也影响他们对广告诉求重心的关注。东北地处内陆,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相对容易。东北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冬长寒冷、夏短温暖。由于冬季漫长寒冷,不但不能耕种,户外活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生活方式比较悠闲。长此以往,东北人吃苦、拼搏的精神大为下降,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生活方式,温饱则安的心态比较突出,社会惰性也比较强。这种相对优裕的地理环境使东北人产生“安土”意识,这种意识以团体凝聚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其影响作用是积极的,但是,一旦“安土”观念成为东北人一种执着的情感寄托时,这种对乡土的过份依恋心理就成为东北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全国广告开始铺天盖地、无所不在,但在东北广告受众接受广告状况相对迟缓。在中山大学营销学教授卢泰宏的著作《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根据聚类分析结果而反应的中国东北区域主要消费特征显示,东北地区从众性、忠诚型、理性化的区域消费特征突出。这意味着东北受众的消费心理与保守性、稳定性突出的东北地域文化一脉相承,东北的受众对广告所做出的反应显得相对迟缓,其受广告影响发生购买欲望与行为程度较低,广告接受心理反应相对滞后。可见,东北受众在改革开放之初,仍是较为注重现实,满足现状,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不明显而迅速,更多是具有从众行为倾向,而并非源于广告的创意与宣传攻势,这种状况直到上个世纪末期仍然没有多少改观,从东北广告营业额占全国比例及其广告效果比可见一斑。
2.广告中东北人形象与方言引起受众的关注
无论人们走到哪里,只要听到家乡的语言、看到家乡的服装和歌舞,就会感到格外亲切和自豪,这是地域文化心理的一种表现。因此,人们对家乡熟悉的人文风情等文化特别敏感。
就在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东北艺术家们相继为人们成功的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东北农民形象“刘老根”、“药匣子”、“马莲”,以及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庞龙的《家在东北》和陈旭的《东北特产不是黑社会》等通俗歌曲唱红了全中国时,东北文化风靡全国,足以显示了东北文化的人格魅力。广告人随之借此不失时机地为广告创作引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广告对受众的亲和力,使广告受众在玩味和咀嚼东北文化现象同时,也欣喜的发现广告中纷纷出现了自己所熟悉和喜爱的赵本山等东北艺术家形象或模仿秀,广告文案中语言的诉求重点也经常出现东北艺术作品中诙谐的“名言”、“流行语”和质朴而纯真的东北方言,如“地球人都知道”、“翠花,上酸菜”、“一般儿人我不告诉他”、“干哈”、“那疙瘩”、“咱爸”、“咱妈”等,犹如一望无边的黑土地,没遮没拦,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透着一股子的朴实、亲切和真诚。而这些广告正是以紧紧贴近现实的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的黑土地气息赢得了广告受众。从此,东北人逐渐认知、接受甚至开始品评广告,广告似乎也开始润染上了东北的文化品位,就犹如东北的大秧歌和二人转一样俨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引起了受众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促进了东北广告业界策划与创作水平的提高,为东北广告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
3.东北文化引领广告受众观念超越与反思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东北地域文化在由传统的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变过程中,由于现代大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并存、资源丰富与资源枯竭并存,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既要着眼于全球化、现代化的紧迫严峻现实,但在实际操作和具体运作过程中,又总是摆脱不了传统的东北地域观念的拘囿与樊篱。无疑,东北要想利用得天独厚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来致富,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传媒手段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东北文化的影响力。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时下的东北人要重振新时代的“闯关东精神”,敢于变革东北地域文化,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陈旧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以期孕育出一种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精神和启迪民智的文化开发精神,进而提高东北人文精神和振兴东北经济。
广告承担起了进行东北文化变革与超越的一定责任。“汽车”、 “冰雪节”、“电影”、“二人转”等是具有东北文化特色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开发并使其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东北文化名牌产品,是东北企业与广告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于是东北利用老工业基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势,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使东北地域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人文风情、历史遗迹、民俗文化,通过广告宣传等市场化运作,对东北地域文化进行了变革、提升与创新,打响了东北旅游文化品牌。在广告受众心目中重塑了汽车文化、冰雪节文化、电影文化、二人转文化等东北地域文化形象与内涵,重振了东北文化的雄风,并培养了新东北精神。这无疑为广告受众提供了东北文化变革的观念先导、心理基础、精神动力、舆论氛围、智力支持、道德激励和思想保证。通过广告传播,受众对原有东北文化的认知有所超越与反思,不仅重新了解和评估了具有东北文化内涵、文化特色、文化附加值的商品,使之在流通过程中增值、促销、走俏,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而且也感悟到了东北文化深厚的精髓与巨大的发展潜力,进而形成了强大的购买欲望与经济发展动力。
三、东北文化导向策略的思路选择
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要积极宣传社会文化,运用社会文化开展广告宣传活动,这既是企业的义务,也具有良好的广告宣传价值。因为这种活动能表现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向公众负责、为社会尽责的宗旨,能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好评,从而能更好地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广告人深谙地域文化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因此,广告要在充分引进东北地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开展广告宣传活动,利用文化机制来提高广告的文化品位,引导受众的思想观念、思维范式、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广告宣传的影响力,推动东北经济文化建设。
1.东北文化融于公益营销
这里的公益营销是指企业以公益宣传的形式所进行的一种商业,其主要内容是宣传东北文化,在形式上突出新颖,使受众积极响应,既提升受众对东北文化精神的认知,达到宣传东北文化的目的,又吸引公众、塑造企业形象的目的。如VOLVO品牌长春4S店曾在长春市文化广告主办了一次VOLVO心系白血病儿童的公益募捐活动,活动中把引导公众奉献爱心融于东北文化的演艺之中,较好的将东北文化宣传与公益宣传有机的融合为一体,深受广大受众欢迎,在获得愉悦的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对VOLVO品牌及企业的公益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
2.倡导东北文化的新建设
当全国人们都在热衷于东北文化现象的研究与玩味之时,东北企业对东北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可以在通过广告进行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所具有的东北文化特质的同时,策划一系列“东北文化新建设”活动,使企业和广告受众都可以“东北文化新建设”的倡导者、创造者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企业所策划的广告活动之中,既对塑造企业文化形象及提升有直接效果,又对东北文化发展的清新性和超前性有所促进和推动。广告受众在获得实惠的物质鼓励之时,也能积极参与其中,使“东北文化新建设”活动真正能落到实处,而非哗众取宠。
东北地域文化氛围中的东北人心理、性格、行为都带有东北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广告的东北文化诉求是以突出表现独特的东北文化风格和特色来传达商品信息,实现广告目的的。尤其是东北地域文化特征比较突出的商品和观念,采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随着国门的打开,世界市场的扩大,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国内外广告的地域文化特征就更加突出,广告受众也更加注重广告的文化品味和艺术的文化表现形式。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把握东北文化的内涵,洞悉广告受众心理的文化特质,可以说是东北广告传播成功和振兴东北经济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广川:论东北地域文化与青年的发展[J].青少年综合研究,2004,(8)
[2]臧宏玲:东北经济振兴视野中的文化变革[J].长白学刊,2007,(2)
[3]刘东平:东北文化振奋东北人精神[J].今日中国,2004,(2)
[4]江波:广告心理新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9
[5]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5
一、东北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调式
调式是民歌风格的重要表现因素。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早先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这样的环境直接影响了当地的音乐风格。东北民歌多开朗、奔放的特征,这是东北人民豪爽性格在音乐上的表现。东北居民大都是移民,主要来自黄河以北地区,南方移民少,因而受北方文化影响较多。古代音乐文化的特征直接影响了当今东北地区的民歌。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东北地区已流行清乐七声音阶,不过这种七声调式一般不完整,有人称其为六声调式,以宫徵调式为多,其偏音除了装饰和辅助作用外,还让调式产生了变化。东北民歌以民间小调为主,整体上给人活泼、明快的感觉。东北民间小调以传统的六声、七声调式为基础,历史上曾有“北曲多七声,南曲多五声”的提法。史料说北曲“高下闪赚”、南曲“字少而调缓”,北方音乐“高下”是指其跌宕起伏,这充分说明了北方音乐的特点。总而言之,东北民歌调式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七声音阶,其中还穿插了具有东北地区特征的调式。
(二)结构
东北民歌曲体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对应式、自由式和起承转合式,而对应式可以分为上下句结构与双上下句结构,自由式包括规整体变化式与完全自由式。对应式结构是对应的两句体乐段,只有一个上句和一个下句。自由式结构比较少,运用并不广泛。起承转合式结构属四句型结构,即人们通常说的“四句头 ”,这种结构占大多数。首句为陈述句,开启并确定曲子的基本基调和形象,因而最为重要;第二句是首句的回应,强化和巩固前面的乐思;第三句常引入新乐思,让曲子获得新动力,以造成对比的效果,这也往往是乐曲的;第四句是乐曲的总结,起到收拢的作用。这样,四句头基本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东北民歌结构比较严谨,虽然一般比较短小,但即便只有四小节的小调,也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充分表明了其表现手法的精炼。
(三)语言
东北地区的语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语言声调采用平阳上去四声,是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类。东北地区方言语调调值一般比普通话低,在一些地方,方言中上声音只下降不上升,且阴平音在末尾下滑。东北语言的声韵声母发音在后,常发后舌音、齿音和喉音,韵母口型较大。东北民歌歌词以七字句最多,然后是五字句和九字句。在叙述性的民歌当中,语言经常是朗诵性的,口语化比较明显,语言的间歇和停顿比较自然,与节拍和节奏配合较好。东北民歌中的变宫音通常是由语音下滑造成的,是宫音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阴平往往在结尾处下滑,所以下滑音比较常见,宫音并没有停住,直接滑至变宫音,此变宫音通常作为一个色彩音出现,未必是准变宫音。在演唱时,东北民歌还偶尔出现一些谱面上没有的装饰音,这主要是为了适应东北语言而出现的,让当地民歌更显特色。东北地区的人们说话语气重,也善于夸张,这使得东北民歌语气显现出夸张的色彩。
(四)节奏
东北民歌节奏受歌词节律特征影响较多,它经常按照歌词的节奏来实现布局,简单地说便是,节奏主要反映在歌词的语言逻辑上。节奏形态上比较单一,包括平均型、长短型和切分型三种,以平均型节奏穿插一些特性节奏为特点。其中平均节奏型是主体,长短型和切分型是特性节奏,有时候节奏相互融合,还能产生新的节奏形式。而切分节奏运用得比较有特色,大切分节奏常用于句子末尾,用来增强语气。节奏的特性最终还是要靠演员来发挥,二人转表演,一男一女搭配,演唱的同时舞动手绢或扇子,其中还有不少绝活,呈现出歌中有舞、舞中有乐的气氛。节拍以 2/4拍子和 4/4拍子最多,三拍子几乎没有,节拍比较符合生活规律。这些节奏和节拍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在东北二人转和秧歌中也有它们的形态,三者在表演形式上统一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逗、活、俏的特点,使观众在听觉和视觉等多方面得到满足。
二、东北民歌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一)民族声乐运用东北民歌素材
东北民歌凝聚着劳动人们的智慧,包含着东北人民的辛酸苦辣,是民族声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音乐家便开始频繁将东北民歌作为他们的创作素材,所涉及的民族声乐包括歌曲、交响乐、钢琴曲、歌剧甚至影视音乐等多方面。东北民歌大都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重,事是民间事,味是乡土味,词是大众词。东北民歌每个旋律都饱含东北人民的热情和性格。因此,正是东北民歌的这些特点,民族音乐家经常将其作为创作的素材来源。在通俗歌曲中,《九九女儿红》曲调婉转、意境优美,而它是依据东北民歌《摇篮曲》的框架发展而来的,通过比较两首歌曲的曲谱可以发现,它们在调式上基本一致。《东北风调》是东北大秧歌的一个代表曲目,此曲保持了东北民歌豪放、热情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东北人民创作的民间小调《新东北风》更富有活力。艺术家郭颂的《新货郎》便是基于《新东北风》创作的,全曲所重用的一个音程直接从《新东北风》的起句提炼而来,还直接运用了后者富有特点的旋法。春晚歌曲《天地喜洋洋》也是吸收了《新东北风》某些旋法,让东北风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如今,随着东北小品的和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全国风行,二人转风格歌曲随之传唱,《刘老根》《笑笑茶楼》《马大帅》等主题曲都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东北地区音乐文化丰富,人们热爱抒发自己的情感,经由民歌演绎而成的新音乐让不同阶层的人听了都倍感亲切。
(二)民族声乐运用东北民歌风格
就民族声乐而言,不管哪个门类,都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昆曲、京剧等艺术流派流传至今,表明任何艺术都有其独特价值,其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东北民歌也不例外,在新时期它依然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鉴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东北风格的音乐提出了更高要求,声乐作品的创作者将东北地域风格融入到作品当中,使东北民歌焕发出新的生机。 20世纪 80年代,电视剧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歌曲表现出的“热血铸就”旋律正是东北民歌所衍生出来的曲调,歌曲《三江口》也运用了这个旋律。全国各大声乐比赛中选唱的经典歌曲《今年梅花开》,是根据东北民歌《梅花开得好》改编的,改编借鉴了美声中的花腔唱法,同时继续延续了东北民歌衬词衬腔的特色,进一步让东北民歌焕发了活力。根据东北二人转创作的《关东风情》,直接将东北人民的生活唱出来了,这首歌曲谱写了东北人民的一种新的精神状态:要借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重现往日的精神风貌。本世纪初,赵本山的小品和影视剧都受到人们的热捧,有关的影视歌曲《月牙儿》《咱们屯里的人》等都采用了东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曲牌。这些作品既不肤浅,又通俗易懂。东北民歌成为民族声乐中的一朵奇葩,在当代继续研究和分析其魅力,挖掘其艺术价值,势必会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赵德山.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122-129.
2.郑秋芳.东北民歌二人转地域音乐特色研究[J].音乐创作,2013(04):140-141.
安代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起初为蒙古“博”①对患有癔病、抑郁症和不孕症的妇女进行的“驱邪治病”的治疗仪式,自清代以来就广泛流传在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以及辽西省阜新等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古老的艺术保存下来并得到了一定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被誉为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活化石。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安代舞逐渐成为蒙古族宗教仪礼和“那达慕”盛会上最受欢迎的狂欢之舞,成为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脱离不了社会和群体。马林诺夫斯基曾提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功能”②。安代就是在当时药物缺乏的时代下蒙古人民创造出来的独特治疗艺术。安代在治疗方面的特定性和专属性源于同蒙古族共性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治疗者与被治疗者在信息传递时对信息的理解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家庭、个人成长经历、民族信仰、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观念、信仰和表达方式。在对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蒙古族群体研究时发现,安代确实能对一些癔病和抑郁症患者起到激励和劝慰的作用。这也是基于蒙古族病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效应。“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观的认同 。蒙古族豪迈、宽广、博爱、深厚的情感和胸怀无一不体现在其音乐和舞蹈上面。安代是一种以音乐治疗、舞蹈治疗、心理治疗统一结合为手段的,集治疗、心理、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在艺术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上都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们从安代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和田野调查入手展开对安代作为艺术和治疗结合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历史起源
安代一词来源于蒙语的“敖恩代”的变音,汉语的意思为“抬起头来”。对于安代起源的传说,可参考的文字资料和民间传说多达十几种。相传,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她暗暗地爱上了一位勇敢英俊的少年,因朝思暮想,害了相思病,久治不愈。无奈,老阿爸用勒勒车拉着女儿四处求医。这天,车子行到库伦旗境内,在一道青葱的马莲坡前,车辕突然断了。为了安慰心爱的女儿,老阿爸甩着手巾,手舞足蹈地唱起来,歌声深沉苍凉,深深地打动了一群围观者,大伙情不自禁地围着车子欢唱跳跃。少女被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慢慢抬起头,立起身,加入了有趣的歌舞行列,病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并加入了欢跳的歌舞行列,从此产生了这种用歌舞治思念情人而得的病的方法,这种安代艺术也在通辽的库伦旗和阜新县等地慢慢流传开来。
二、安代的发展脉络和现状
据有关史料考证,安代雏形的形成时期大约为明末清初,随着清朝政府的政教合一以及对藏传喇嘛教的引入,佛教变得比较发达,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闯关东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加之中原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风格独特蒙古族安代文化艺术。后,库伦旗全面开展了安代舞的发掘、整理工作。1958年,安代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轰动,随后内蒙古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和喀左蒙古族自治县都是蒙古族聚居的地区,但由于地处中原汉族地区长期接触汉族文化,流传下来的蒙古族舞蹈很少,只有《查玛》和《安代》。1984年阜新市文化馆为了拯救古老的安代艺术在佛寺乡举办了两期安代培训班,挖掘、整理恢复安代艺术的有关情况。传统安代有“博”③主持仪式,歌手和擅长安代舞的男人舞蹈,病人跟随,众人围观,时以“啊哈嗬”等衬词呼喊助威,并逐渐由伴歌发展到顿足伴舞,以此抒发劳动之余的欢快情感。后来,参加安代演唱的人多了,唱词、曲调也丰富起来,出现对歌、争场的活泼气氛时,有的舞者竟踏破鞋底,扯坏了袍襟,甚至小喇嘛也偷偷脱下教装参加演唱。在每年的秋收季节,人们能从傍晚跳到天亮。连续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长达四十九天。舞者数目不定,最少十几个人,多达几百个人。安代舞的动作,舒缓和节奏融为一体,跳到时使人们的朝气大发,有死尔复活般的魅力。在安代舞的发展过程中蒙古族人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发展成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的结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并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
现如今安代舞已演变成蒙古族全民健身舞,成为了一个具有地区普遍性的文化现象。
三、研究的对象和群体
本论文确立的研究对象主体是患有现代精神病医学称之为“双向情感障碍”的蒙古族年轻妇女,这类妇女一般有的是因青春期发育受阻患的相思病;有的是婚姻生活不和谐而患得的抑郁症。症状表现为情绪高涨或低落,同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也有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早期的人因为缺乏科学文化知识误认为是“中邪”或“鬼上身”,蒙古民族最早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对蒙古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颇为深远。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二就蒙古“博”。“博”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在治疗中起着心理医生的作用,而且是在病患心中信赖的心理医生。在蒙古族传统社会当中,女性一般出嫁都很早,而且由于游牧生产方式,女子远嫁后很难再回到家乡或见到亲人。大部分婚姻都是是由家长包办的,女性没有恋爱自主权,经常和意中人被迫分手,使得情感上非常痛苦。在婚后生活中,女性除了要应对于男性共同的来自生活方面的压力外还要面临着家庭琐事,侍候公婆,养育孩子等各方面的压力,由于无法向人倾诉,日久天长积郁成疾。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共同的文化认同是安代这一艺术形式有效治疗的基础,那么安代又是如何在民族文化认同中起着治疗的作用呢,首先我们从探寻内部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仪式中艺术和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心理、音乐和舞蹈的运用及其作用
在分析安代仪式之前我们先来对照一下现代心理治疗,现代心理治疗中第一个步骤就是治疗师取得病人的信任,在得到信任后才能从病人那里确诊。确诊后与病人沟通共同协商治疗目标,然后选择治疗方法。我们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中心疗法,生物反应疗法等。在通过对安代仪式的分析我们看到,蒙古族病患以及病患家属由于信仰的支撑,对“博”是深信不疑的。而蒙古“博”在仪式中也正是以音乐和舞蹈为导入使用了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某些步骤和方法。传统的安代舞没有器乐伴奏,舞者随歌而舞,歌曲节奏鲜明,舞蹈动作简单,以下为传统安代仪式的固定环节。
(一)“招引”
即召唤病人从家里走出来。帮唱歌手右手握布绢在安代场上站一横排。领唱者站在前排,向着病人所在的屋子齐唱“招引”歌。
(二)“逗引”
即引导病人使之有所反应和动意。领唱者边舞边唱“诱狂歌”,众歌手围城圆形,边唱衬词,边跺脚,甩巾,以烘托气氛。唱到一定时候如果病人没反应,就此收场,次日再从头开始。如果病人有所反应和动意,或从凳子上站起来,即可转入“激起”。
(三)“激起”
即激发病人同歌手共舞,这时领唱者边唱“激起”歌,边引导病人绕石磙走起来,同时由六名帮唱歌手跟在领歌者和病人后面,三人一排拉手而行。其他人在一边站一排,原地跺脚帮唱衬词。等病人走上几圈后,即转入下一个程序。
从1、2、3环节来看,这是博在运用音乐治疗和舞蹈治疗的导入功能,用乐曲和节奏使被治疗者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
(四)“联欢”
要演唱“朝代”、“争夺”、“艾蒿根”、“对诗”、“江西腊”、“额烈各西拉”[ 蒙语音译]、“骆驼铃”、“卖碗调”、“杰古尔奈古尔”。每换一曲变换一个队形和场面。
环节4是治疗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类似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叙事歌的形式与病人在嘻嘻娱乐的同时进行训喻和劝慰,最后达到解开心结的功效。这个环节比较费时,一般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进入下个程序。
(五)“问名”
即问出病人身上潜伏的幽灵名字。这时候歌者紧靠病人的身边,唱着“问名”歌,绕石磙行走,众歌手三人一组随后行进。问名往往一次不能成功,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才能问的出来。如果问名成功了,领歌者马上唱起夸奖她的歌,继而追问她的要求和想发,譬如依恋什么心爱之物呀,想联欢多少天之类的。安代的日程由于病人提出的要求而有增有减,不一定是二十一天,可伸缩。满足了病人提出的天数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
(六)“钻金门”
即驱赶“幽灵”,这时歌手互相拉起手,将病人和领唱者围在中间,站成圆圈,假设为城墙,领歌者带领病人先到西门唱:“可怜我家小闺女,命运不佳得病疫,把守西门大将爷,恩德如山不可比,请你敞开西大门,放走西门免遭遇”。“西门护卫”不应允再到“北门、东门”。最后得到“南门护卫”的应允后由领歌者带领病人从南门钻出,立刻沿逆时针方向从歌者的空隙中钻进钻出,意为甩掉幽灵。钻回到南门之后,众歌手变换队形,成一横排。领唱者带领病人绕场一周走向场外,奔向场外的篝火堆④。众歌手随其身后横排推进相送。
(七)“送替身”
即烧掉“替身”以及幽灵所依恋的物品等,表示全部送给了幽灵。这时将事先备好的替身⑤和物品一同投入火堆中,随即让病人从熊熊烈火中穿过。 从5、6、7三个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古代时运用心理战术对与灾祸转嫁的治疗方式。对与有着共同信仰的患病人群来说,这个环节无疑是解开心结的又一良药,是心灵的一种安慰和寄托。
(八)“隐休”
即让病人到异地他乡去修养。由领歌者将病人扶上马,然后立即让一人牵马遁逃他乡。病人隐休的地点是事先安排好的远离本村的亲戚家。一百天后,由该亲戚将她送回家来。这一环节是治疗最后的休养阶段,通过离开患病环境使病人在新环境中调养恢复已达到康复的目的。
五、艺术形态中的治疗功能和社会功能
安代病实质上就是一中“心病”,在现代的心理治疗过程中一般分为四个过程:确诊,取得信任、病人的期望、治疗、恢复。通过安代仪式,我们看到安代仪式的过程刚好和现代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有着相似的共同点。从艺术角度来看,安代舞是一种以唱为主,伴之以舞蹈动作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安代舞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手的动作,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安代以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为手段,在治疗时众人的关心和帮助使病患不再感到孤独与无助,病患成了整个治疗过程的主角,是万众瞩目的中心人物,这对病患是有极大的激励作用的。一般哪个村落有安代仪式,周围村的人们都会来参加,人数规模有时能成百上千,这也说明了这项艺术的一个社会性。安达艺术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唱,音乐曲调优美、风格独特,有强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其中演唱的叙事歌,在歌词上有对病患劝慰和纠正其错误认知的作用。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安代叙事性、劝慰性的歌词的治疗功效。
例1:经常用以下歌词,启发病人倾吐隐衷,好对症下药,加以开导:
是对父母有怨,
你的爱情割断?
是出嫁的地方不好?
没有实现你的心愿?
例2:如果病人留露出这方面的因素,那么他们就因势利导加以劝慰,卸下患者思想上的包袱。对于有些既成事实的婚姻无法避免,安代会有这样的歌词,来劝慰患者接受现实。
要像紫檀树那样,
让枝叶泛出新绿,
要和丈夫心连心,
养育满堂的儿女。
通过这种类似精神疗法的开导,有些患者的病情就会好起来,起到医药不能奏效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类似的病都能治好。
六、意义和价值
安代是蒙古人民在医药缺失的情况下独创的治疗方式,是一种集治疗、心理、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在音乐治疗方面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安代在表演形式上保留着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风格,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文化形态的变迁,安代舞的传承方式与生存空间日益受到限制,舞种延续受到极大威胁,急需整理和抢救。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正在组织力量对这两门珍贵的艺术形式进行大力抢救,阜新县文化馆邀请佛寺乡辉特浩绕村的图古乐等安代老艺人在乡政府的支持领导下,不仅挖掘出了蒙汉两种文字资料,而且收录了濒临失传的原生态《安代舞》,2006年5月20日,安代舞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蒙古贞安代舞被确定为第二批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代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使这门古老艺术得到更有力的传承与保护。
注释:
①“博”:安代师傅.
②引自马林诺夫斯基所著《文化论》.
③主持仪式的大法师/安代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