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基地;校本课程;活动化;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69-02
【作者简介】王公月,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我校“高中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旨在整合相关学科,为学生创设做中学、学中做的环境,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其人文素养。怎样才能实现学科整合最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是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落实课程宗旨的有效途径。
活动化校本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有所区别,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活动化校本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动手体验、更有利于课程基地物化平台的利用、更有利于“课程基地”核心目标的落实。
一、开设特色活动课程,凸显人文特色课程内涵
“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的经验是: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卷中,在学生的生活里,在学科课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徜徉在历史中,生活在现实里。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化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亲近历史、走近社会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从实践的层面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教育比较薄弱,许多应该有的学校活动往往因为要给高考让路而取消了,因此,解决好“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成为能否落实“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宗旨的关键。
自“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至今,徐州三中各学科围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一要求,开设了许多活动化校本课程,如“徐州民俗”“走近名人”“与父母亲谈话”“礼仪规范”“徐州精神”“数学与生活”“理性思考”“鼎铭民乐课程”等等,这些课程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乃至日常行为,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镜头一:基于学校围墙文化的“徐州民俗文化典故”演讲活动课程
校园的围墙上,分布着一组24幅反映徐州民俗的铜版画,一群学生正围在一幅铜版画前,一名女生正在做着讲解,学生们的行为还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五省通衢”是指哪五省?戏马台有什么故事?“镇河铁牛”有什么作用?钟鼓楼是什么时候兴建的?……这些承载着徐州悠久历史的民俗版画带给学生们一种新奇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心中许多的疑问。于是衍生出了许多与徐州民俗有关的社团组织――“徐州古地理”考察队、“废黄河的过去与未来”研究团、“徐州历史名人”雕塑组、“徐州烙馍”研究社、“徐州精神”传唱团……这些都是自徐州三中成为江苏省“高中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以来高一新生的必修课程,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等,也成为学生经常的活动。
镜头二:基于课程基地体验中心、研发中心的课本剧活动课程
每到周末,课程基地体验中心的剧场、研发中心就会成为学生聚集的场所,剧场上有表演者,研发中心有阅读讨论者,诗歌中心有朗诵者……更多的是观看、评价者。这是徐州三中高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
实践证明:活动化校本课程对学生有吸引力。因为这符合学生的表现欲,学生总是希望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做一回导游,讲一讲徐州的典故”,“上台表演一下学习的课文”,“亲自评价一下观感”等等,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因为活动化的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我组织活动,因此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机会与场所。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化”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做的技能,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力增长的过程。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由于参与活动化校本课程需要学生研读、选择、准备,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分析往往成为学生探究、评判的核心内容,这样的活动无疑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活动化校本课程”不是一个学生能够完成的,需要小组合作、需要班际联系、需要与社会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获得提升,人际关系会趋向和谐。
总之,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很好地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德、智、体、情等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二、学科整合,分段实施,落实校本课程
从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的内涵看,如何处理学科与人文特色的关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以活动化校本课程为载体落实基地建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活动化校本课程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活动,生活问题、认识问题、方法问题等的解决都需要联系运用高中阶段各学科的主干知识。所以,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并引导其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从实践经验看,以往学校开设的许多校本课程,因为学段不分明、随意性强,所以多数如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基于课程基地的活动化校本课程,因为其学段分明、指向明确,便于实施和落实。如高一年级以“行为规范”为主线的系列化校本课程,高二年级以“价值判断”为主线的系列化校本课程,高三年级以“素养提升”为主线的系列化校本课程,不仅便于实施,而且还逐步形成一条特色鲜明、多样化的学生自主成长之路。
三、改革教学与评价,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的效用
有人说,课程基地建设硬件易,软件难,发挥效用更难。徐州三中近几年的探索证明:基于课程基地的活动化校本课程,由于能够有机地联系学科与校本两类课程,从而更有利于课程基地效用的充分发挥。
在实践过程中,为保证各种课程基地平台利用的最大化,徐州三中采取了两大措施――
一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共享・成长”学科教学模式,鼓励使用各种平台开发适合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型和教学环境,促进学科教学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
“共享・成长”学科教学模式是基于人文特色课程基地建设进行的教学研究,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科教学多样化、特色化、高效化。如语文学科把学科教学延伸到“诗社”“朗诵团”“课本剧社”“名著诵读班”等等社团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还增加了“基地平台”的利用率,吸引了一些对语文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又比如学校自己组织的“模拟经济法庭”,把许多不同的学科联系到一起,既探讨实际问题,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是鼓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评测奖励,提升校本课程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叔同实验小学;校本课程;人文资源;李叔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1]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位学贯中西且于书法、绘画、篆刻、音乐、戏剧、诗词、文学、佛学等方面均有造诣的学者,是我国的先驱者。他的多才多艺,他的伟大爱国精神,他的凡事认真的人格魅力等都是丰富的人文资源。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我校作为叔同实验小学,不断挖掘、开发李叔同人文资源中可供借鉴、吸收的资源,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也是我们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契机。
一、李叔同人文资源的内涵
李叔同人文资源是指与李叔同相关的适用于我们学校、学生教育的校园人文环境资源,学校整体优化的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资源,与李叔同相关的平湖文化名人等的人文资源。
根据我校实际,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李叔同的人文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实施优质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以“传承叔同艺术精神、弘扬叔同文化内涵、开发学生内在潜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为指导,我们进行了叔同人文资源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叔同人文资源校本课程的研发
叔同人文资源校本课程的研发,以《芳草碧连天》叔同人文资源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和编写为核心,在显性课程的开发中,构建了富有叔同人文底蕴的、潜移默化式对学生进行熏陶的隐性环境课程。
(一)校本教材《 芳草碧连天 》
叔同人文资源校本课材的特点是面向学生,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层面来开展学习,这是关键,否则,再精彩的校本教材也会遭遇“退市”。我们经过实践与讨论,初定了《芳草碧连天》叔同人文资源校本教材的篇章,从全面了解李叔同出发,编写了14个各不相同的章节。具体为:《书法家——李叔同》《画家——李叔同》《篆刻家——李叔同》《音乐家——李叔同》《戏剧家——李叔同》《教育家——李叔同》《文学家——李叔同》《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爱国精神》《李叔同的人格魅力》《李叔同的名号》《名人眼中的李叔同》《缅怀大师——走进李叔同纪念馆》《走进叔同实验小学校园》。
(二)提升资源,完善课程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构建,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目的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同时通过整合学校的多种资源优势,挖掘教师潜力,培养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寻求专家指导、引领课程构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升资源,完善校本课程。李叔同人文资源校本课程的构建策略是:
1.放眼整体——局部深化——整体优化
我校校本课程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同时校本课程教材内容体系具有整体性,教学课程设计具有整体化特征。
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校本教材的每一个章节组织主题活动。章节的实践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开放性的活动,通过主题性突出的活动生成新问题与课题,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局部章节内容不断更新、改进、完善,拓展课程的内涵,促进教材、课程在课程价值体系的整体再优化、提升,如图1。
2.核心目标——分层目标——拓展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还包括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是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的主线,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始终不能游离于这个核心。
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通过细化到每一个不同的章节来实现,引领了每个章节的核心目标,同时,我们将章节的核心目标划分为不同的分层目标。教材是一个范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我校的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同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层次实现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的拓展,如表1。
分层目标是通过每个章节中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的。分层目标在每个章节中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分层目标的设置要关注:
第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目标
校本课程所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其核心是学生的发展和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创造一种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上必须考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目标层次,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学习单元中包括普及层面的学习,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必须掌握的知识。 如《画家——李叔同》有:参观李叔同艺术成就专版,了解、知道李叔同的绘画;选择自己喜欢的李叔同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与创作,我跟李叔同爷爷学绘画——点彩画自画像。
在普及层面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水平、能力等设置自主选择的专题性学习,如:选编李叔同美术作品集并设计一幅封面;编辑李叔同绘画作品小报;李叔同“雨夜楼藏画”的研究。
这里既有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还有美术“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而“雨夜楼藏画”等是带有一定深度的专题性问题研究,是学生尝试以问题为核心的美术史研究。
第二,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比如,我们在校本课程分层目标的提出、活动建议的制订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关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这就是在关注课程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注。
3.初现文本——参与活动——提升文本
校本课程内容的构建是一个文本生成的过程,包括初现文本的提升和转变。文本提升的关键是教师、学生围绕初现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文本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第一,初现文本——鼓励教师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编写校本课程文本初稿
我校是以“叔同”命名的学校,全校老师和同学对于李叔同精神和人文资源具有较大的认同感。因此以此为主题开发校本教材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此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叔同人文资源校本教材编写的动员会,鼓励老师根据整体的框架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研究。音乐组的老师承担了李叔同音乐、戏剧的研究,美术组老师从李叔同绘画的早期代表作品研究到出家后笔力遒劲、线条流畅的观音像、罗汉画。有了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叔同人文资源校本教材编写研究的气氛活跃,老师们通过资料查阅编写了《李叔同的音乐艺术》《李叔同的绘画艺术》等10多个章节内容。
第二,实施文本——通过共同参与,在体验性教与学中实施文本
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是实践校本课程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是参与、体验,这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基础。校本课程教学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参与,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只是依附于形式的热闹的走过场。“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2]
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是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学习方式,同样,鼓励教师的积极参与体验是成功编写、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教材初稿完成后,必须通过教学专题讨论活动、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互动研讨等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教材,从而达到丰富完善的目的。
第三,提升文本——实践基础上的专家引领,有效互动与提升。
师生的实践参与和专家引领都是校本课程提升的坚强后盾。我校在校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多次主动邀请知名教授对教材的内容、史论等进行指导、考证,同时我们重视参与编写、教学的所有教师的体验和建议,重视学生的反馈,这种多元互动增进了我们对教材设计的把握,加深了对教材编写和实践的深层思考。从《李叔同的音乐艺术》《李叔同的篆刻艺术》到《音乐家——李叔同》《篆刻家——李叔同》,书名从《月满天心》到《芳草碧连天》,改变的不仅仅是每一个主题篇章的名字和书名,而是校本课程文本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夯实基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校本课程实施队伍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力军。我校采用学科专任教师为主、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的“双轨制”指导策略,抓住教师在校本课程中重新学习、自我锻炼的难得机遇,开展了四大系列培训活动:一是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举办骨干教师讲座、开展教师课程故事演讲等方式,促进教师对校本课程内涵的了解,树立崭新的角色意识。二是定期进行常规性和主题式校本课程教研活动,让教师在集“做、说、评、思”于一体的活动中形成富有个性的操作技术和研究方法。三是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教师研训工程,加强与各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纵向沟通,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四是通过小课题研究报告评比、活动方案设计大赛、展板设计评比等活动,为教师搭建校本课程展示、交流的大平台。
二、立足实际: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之路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和社会、与文化、与自我的关系,以一轴(校本课程开发为轴心)三线(以学生需求为主线、以资源条件为主线、以学校办学目标为主线)进行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究,先后开发出三大系列10余门特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梁祝文化、甬上风情、气象探秘、创意版画、魅力太极、巧手纸艺等。
内容形成序列。我们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从中年级到高年级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内容的序列,避免内容的无序和重复。
体现个性差异。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如我校气象探究室、科技活动室、红领巾气象站联合开展气象科普系列实践活动,并以“气象七小活动”(小观察、小制作、小调查、小实验、小发现、小课题、小报告)为载体,分阶段分年级自主实施,实现由“小研究”到“大学问”的飞跃。
体现地域特色。我校根据本地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具体情况,挖掘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如“千年传说梁祝故事的变迁情况调查”“宁波市十大名桥的历史调查”“黄泥墙传说与康王下江南真实性研究”等。
三、狠抓落实:构筑一道校本课程风景线
加强组织领导。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学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都十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由教科室分管,并成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日常工作。学校将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开发校本课程需要的经费、人力和物力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学校选定骨干教师担任各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科学管理,以典型带动群体,带动其他任课教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倡导团体指导和协同教学,进而促进了校本课程工作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全面深入地铺开。
合理开设课程。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产品。我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构建形成“开发潜能,弘扬个性”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运行体系,逐步建立起由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大类课程组成的“蝶变”校本课程,旨在培养有个性、有特长、有学力的学生。目前,我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优良的品德底色、强大的学习能力、出色的个性特长、自主的实践创新、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培养目标,开设四大类课程(基础知识拓展类、体艺个性特长类、科技兴趣实践类、地方传统文化类)共计51门。校本课程的开设既连续又有梯度,旨在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便于学生针对各自的特点灵活多样地选择课程。
确保课程实施。一是活动开展有序。每学期初,学校教导处对全新校本课程系列活动进行总体安排,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各班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研讨坚持常态化。学校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校本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或班级公开汇报课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强化检查督察。通过随机推门巡课、抽查教师的备课笔记等方式,了解课时的落实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活动的情况、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对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情况、对活动效果的评价等,确保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真正落实。
建设精品课程。我校校本课程的探索已有七八年历史。多年来,我们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梁祝文化探究》《气象探秘》《创意版画》等一批精品课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如《梁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梁祝文化独特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优势和情、意、境的可感受性,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让梁祝文化走进校园,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成功打造了梁祝文化的特色品牌。
四、大胆创新: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改革是校本课程改革的难点,针对以往只有活动、没有评价的情况,我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做了创新尝试。
课程评价实现制度化。本着整体性、多元性、过程性、激励性的原则,学校制定了《学生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实施细则》,规定学生每学年校本课程学分由考勤态度分(10学分)、过程评价分(60学分)与终结评价分(30分)三部分组成;平时加强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做好适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同时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评价,形成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内容侧重于实践展示性内容。
活动评价实现多元化。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 做到公正、公平、真实。多元化活动评价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可以是个人自评、同伴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评价内容多元,学校组建了包括电子文本、展板、手抄报、黑板报、调查报告、故事演讲、汇报演出、小论文以及原创作品等多个项目的评价库。评价方式多元,学校开发了形式新颖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既有活动参与、活动记载、微信表彰等过程性评价,又有各级活动成果展示、课程评优等终结性评价。
[关键词] 校本课程;教师素质;教学监控能力;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据了解,校本课程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形成特色,出现了范围逐步扩大、类型日渐丰富、管理日趋规范,为更多的师生和家长所认同的局面,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课程体系对此做出的相应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 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诞生不仅是学校单一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综合性的改革。作为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广大教师,将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应具备“两个观念”“三种素质”和“四方面的能力”。
一、观念层面
首先,应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和教育质量观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质量观,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应避免局限在狭小的学校教育内思考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一生,注重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方法传授和学习能力提高,教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其次,要具有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可是在较长时期里,我国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执行国家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只能考虑“如何教”,而无需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他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因此,多年来,教师只有教学的概念,没有课程的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而没有课程论。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要成为课程的编制者和评价者。开发校本课程,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素质层面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我国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素质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专业自主权受到了尊重,但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既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知识。
首先是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条件。作为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应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并使本学科知识力求反映该学科知识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的新趋势;要勇于淘汰那些已经被社会实践证明是过了时的陈旧理论、观念和知识,从不同学科发展的交叉点上去发掘新的知识,懂得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开发课程、实施教学。
其次是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学科综合化的趋势相一致,校本课程反对学科领域的严格划分,提倡按需要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并把课程与学习者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思维结构。因此教师应力求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多门学科理论,成为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博学多才者,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三是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能使教师了解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熟悉学生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校本课程要求教师从更高层次、应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去考察和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教改实验,积累资料,将获得的经验进行理论的概括。如杜威指出的那样,科学家与教师的学科知识不一样,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能理解。
(二)心理素质
校本课程对人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关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新概念,它应该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素质和潜能素质等心理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不仅是传授知识上,还有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成功方法。在充满竞争的21 世纪,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三)行动研究的素质
在传统观念上,教育教学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与教师没有多少关系,教师只是使用研究成果,而没有参与研究的权利。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来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在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地位,教师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由此,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当然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像专家那样,恪守严格的研究规范与操作程序。基于客观现实条件,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是最为恰切的。教育行动研究重在“反思”,其直接目的不是理论的产出,而是提高与改进教育实践的质量,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校本课程开发秉持的是一种现场本位的原则,同样地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是一个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核心环节也是“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本质地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质。可以说,教育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教育行动研究的素养。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情境的不断反思,从而不断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能力层面
首先要具备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根据社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多样化课程,也可以对一些尚未开发出教学材料的主题进行教学。因此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掌握如何自己编制课程的基本技能,也要学会如何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而制定出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改编或整合他人编制的课程。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课程开发活动,都对教师的课程知识、课程开发能力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其次要具备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教学监控能力强的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经常评估、修改课程,使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较为一致。他们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及时纳入课程计划,使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三要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人的素质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创新性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中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培育创新型的人才必然要求有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师。校本课程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博专的、开放的、复合的,其思维必须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与敏捷性。教学创新是一种动态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特别是根据学生提出的新角度、新思路、新观点、新办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辅导。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在教师具备一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想出优质高效的新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一般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内部的原因,也同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观努力和大胆实践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内部动因。教师应该树立创新志向,涵养科学精神,要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追求新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在教学和科学实践中培养创造力。
关键词:美育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开发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52-01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也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学校自编课程、学校课程。关于校本课程的内涵,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描述,但是对校本课程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宏观指导,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课程专家的合作与交流自主研发的适合本校实际并能促进学校发展的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改编,也可以是开发出新的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校本课程的主要作用有: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彰显学校的特色文化;适应现实生活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1、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中小学校本课程是反映学校基本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特色的一项教育资源,它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适应,要有系统的计划,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环境的相关资源,让校本课程的整体功能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
(1)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特色文化。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是一些基础课程,难以满足学校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基于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并依托于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特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比如我校办学理念是自信、快乐。为了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收获自信,开展有益的美育校本课程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主策划,有主题、有主持、有节目,人人参与,各显神通。
(2)适应生活的实际需求,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其严谨的过程,美育校本课程并不等同于就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的课,更不能让其成为校长意志或其他领导意志下的“领导本位”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有什么需要,二是学生对什么感兴趣。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使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而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开发使用校本课程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开发的动态过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提高教师的幸福感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劳动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前。课程的开发和改造是教师发展其艺术的载体,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要把教师引向课程开发这条幸福大道上来。校本课程会随着学校的发展变化、学生对象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完善,也随着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优化,是一种动态建设过程。
2、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美育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核心体现,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发展,也反映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创造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经历以下过程。
(1)基于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的整体设计。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探索实践的过程,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要根据学校实际量身定制,使它具有学校特色,让别人一看校本课程就知道这个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办学理念是什么,教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专业能力如何。一般来说,校本课程的设计首先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与切实可行的总体目标,然后分析学情,了解需求,设计内容体系和内容框架,接着拟定实施计划和步骤,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2)基于整体设计下的分类定科开发搜集资料,确定主题方向。根据学校已有的实践活动和经验,经过调查分析,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确定科学可行的课程主题。拟定课程纲要。教师开设校本课程必须有一个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还有课程介绍,主要包括主讲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课程类型、教学资源等。凡是准备开设校本课程,学年初应就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向全体学生开放介绍,让学生自主选择。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
(3)基于学生需求下的课程整合校本课程,不是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考虑学校该开什么样的课程,而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置,所以必须要考虑开发的校本课程学生需要吗?学生喜欢吗?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行为反映出学生是否收到了课程实施的实效,优胜劣汰,科学整合。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一个重要环节,能引导校本课程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的是对结果的评价,比如看这个课程参加了多少比赛,获得了多少奖项。而对课程的开发本身―――目标达成、实施过程等的评价却较为缺乏。我认为,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比如:该课程是否完善、完整、科学;该课程是否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呼应,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该课程内容是否真正是学生需求的,学生喜欢的。
参考文献
[1] 柴军应.对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0)
关键词: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内容;成效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53-04
教育让人富有,文学让人高贵。长期以来,江苏省洪泽中学重视文学教育的开展,致力于诗意校园的构建。学校洪泽湖文学社创办近30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课程活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全国十佳中学生文学社和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基地校”“全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 “全国首批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基于渊博的洪泽湖文化和悠远的乡土文脉,基于“崇德尚文”的校训和丰硕的文学教育成果,2012年,学校申报了洪泽湖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并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立项。这是学校长期致力于校园文化构建和人文精神培塑的结果,也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塑造特色品牌的契机。
一、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缘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先生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中说:“文学教育兼及智育和美育两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通过审美教育,塑造新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性之功用。”[1]总之,文学教育具有培德、益智、审美等多重功能,构建优质的文学教育生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反观当下的文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认识的缺陷。在基础教育的应试竞争有增无减的今天,很多学校依然认为文学教育是无用之学,而看不到其无用之用、审美陶冶的功能。曹丕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过于拔高了文学功用,但我们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被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遮住双眼,忽视了文学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二是教师的素养问题。当我们的教师缺乏人文功底和文学才情,无法与当下文学生态构成对话关系,甚至无法体察当下文学的丰富与杰出时,又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进入那种洋溢其思、浸染其情的文学世界呢?那么,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是校园文学未能进入课程,文学教育一直游离于教学之外,甚至包括语文教学之外。只有校园文学进入课程,上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有人说,我们的语文课程中不是有文学教育的内容吗?问题在于:一方面,文学教育必须通过文学活动来强化、拓展或提升,仅仅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是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文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语文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也制约了文学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那么,如何能够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最佳途径莫过于将校园文学社团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充分发挥校园文学社团的功能,开发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建设符合文学教育特征、充分展现文学教育功效的校本课程,可以构建一种优质的校园文学教育生态系统,进而促进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
1.构建文学社团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教学环境。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各门学科都在同一环境――教室中完成教学任务,没能也无法打造体现各学科特点的教学环境和专业特质。学科知识缺少应有的拓展和生成,学科重点、难点缺少独特的创新办法。因此,营造学科情境、凸现专业特色,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课程学科教学环境,便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第一任务。[2]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强调的正是专业的教育教学环境的构建,比如用于话剧教学和表演的“文化剧场”、用于电影课教学与欣赏的“影视中心”和用于演讲课教学与竞赛的“演讲厅”。小说中环境可以塑造人物,同样,专业的教学环境也一样可以塑造学生的专业品质。特别是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上有着显著的功效:在传统教室的演讲课教学中,学的是演讲的知识;而在专业教室,学生获得的是演讲的体验。在传统教室中学的是抽象的人物形象;在剧场中学生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用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的悲欢。
江苏省洪泽中学作为江苏省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在基地环境建设上富有特色。学校建设了“一馆”、“一场”、“一网”,并进一步完善文学社、校报、校刊和广播电视等现有平台。具体为:
建设了一座地方文化(文学)馆。主要包括地方历史文化展室、文学名人长廊、文学史展室、校园文学展室、多功能报告厅、文学沙龙、图书漂流站、图书馆、阅览室(包括电子阅览室)、文学报刊编辑部、校园记者站等。
建设了一座文学剧场。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内包括文学活动展示中心、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影视欣赏中心,室外为露天剧场,主要用于演讲、辩论、朗诵、课本剧表演等。
文学馆和剧场的建设为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环境,搭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听、说、读、写、采、编、播、演等综合实践与体验中加深文学感知、激发文学灵感,提升人文素养。
建设了一个文学网站,主要包括文学读写互动平台、师生博客、文学资源库、洪泽湖文化库等板块。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也是文学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即时互动、多方互动的平台。
2.开发文学社团课程资源
一是加强国家课程中文学教育素材的发掘,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加强校园文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校本课程地方化,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洪泽中学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文学活动课程化的原则,成立了“地方文学研究中心”“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开发中心”和“校园文学研究中心”,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师生共同编写了《乡土文学》《校园书声》《电影课》《校园采编》《走进课本剧》《校园文学习作例谈》等多种校本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先有教材后开展教学,而洪泽中学文学社团校本课程,无论是电影课、校园采编、课本剧,还是习作例谈等等,都是师生共同探索、实践之后汇编成校本教材,充分体现编撰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理念。同时,学校还有意识地将环境打造、学生活动与课程开发与实施融为一体。比如影视欣赏中心,学生在这里观看影片,教师在这里开设影评讲座;然后延伸到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影视素材;再然后师生共同评点,相互指导交流;最后编辑成校本教材《电影课》。其他如《校园采编》《走进课本剧》等校本教材也都是这样形成的。
3.打造文学社团教师团队
好的环境需要教师去组织利用,好的课程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育功底是影响学生目标达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构建健全的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基地,首先要拥有一支研究意识强烈、文学功底扎实、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重点抓住“课题、课程、课堂”三个阵地。一是组建校园文学研究团队,开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系列工程建设,建立以名师为核心的师生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和实施校园文学社团教育的相关课题研究;二是广泛参与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结合各人特长广泛参与校本课程的选题和校本教材的编撰;三是开展“文学课堂”竞赛课、研讨课和示范课等系列活动,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特别是要突出文学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表演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现,改进文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和传导方式,通过直观体验,引导学生演示、体验、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
4.创新文学社团实践平台
皮亚杰曾说,活动是智慧的根源。事实上,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活动平台,探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创新发展的高效之路,是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重点。因此,要扩展文学社团的阵地,组建演讲协会、课本剧社、报刊编辑部、记者团等多样的子社团,进而开展“校园讲坛”“校园书声”“文学夏令营”“图书漂流”“课本剧改编与表演大赛”等丰富的文学活动。并将这些有特色、重体验、有成效的文学教育实践活动开发成校本课程。同时,组建“学生采编中心”,创建“地方文学”专题网站,建立班级博客,为学生创作交流、成果展示提供实践和互动平台,这种互动应该突破时空的瓶颈制约,应该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在内的多种互动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弥补传统学科教学的不足,构建新型的文学教育生态系统。
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3]。课程是文学教育的核心,基地是文学教育的平台,创建文学社团课程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社团的功能,拓宽课程建设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和盘活学校的综合资源,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创建学生自主发展的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更加有效地建设文学社团校本课程。
三、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效
1.整合和盘活了学校的课程资源,成为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
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新课程改革要求开设的课程,大家也都知道这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众所周知,在应试主导的教育形势下,真正落实上述课程的学校,特别是高中,没有多少。课程基地建设将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与这些课程整合推进,不仅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新课标得以全面落实的有效尝试。二者的结合,既使学校课程建设落到实处,课程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又使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得以有效推进。
同时,文学社团课程基地为传统学科教学提供了创新的平台。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得益彰,传统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主阵地,社团课程则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要渠道和领域,是传统课程和课堂的有益补充。如影视欣赏、课本剧、演讲等课程的开设,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丰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2.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文学社团课程基地通过对课程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和实践性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使文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优化了教与学的方式。如电影课的开设,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等有更直观的认识,课本剧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完成真实、有趣、有意义的多维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另一方面,在课程基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文学社团指导教师与学生是以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联系的纽带,因此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指导教师,而教师作为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对课程开展提出建议,为学生活动组织出谋划策。因此,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3.构建了自主实践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基地通过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实践性校本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合作、创新等综合能力,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校园广播站或电视台的录音棚,学生通过不断比对、调整,提高朗诵的水平。比如在文学剧场,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改编,演绎了一幕幕短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
课程基地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给学生构建了多元选择的平台,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能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益的空间,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的不足,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开拓了课程领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基地的包容性很强,课程开展、教学研究的内容不局限于校本教材。如,电影课对影视欣赏知识的要求、课本剧对剧本编写及舞台表演的要求、校园采编对采访与编辑知识的要求等等,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必须开展更专业的研究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历经‘主导’和‘引导’角色的转换,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组织能力和课程执行能力。”[4]
说到底,课程基地核心还是课程,课程成就基地,基地推进课程。同时,基地还可以成就学校,因为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可以使文学教育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与品牌。
参考文献:
[1]金林祥.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98.
[2]马斌.课程基地领跑高中学习的革命[J].江苏教育,2011(10).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艺术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艺术特色学校教学内容比较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因此,各大艺术特色学校应该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内容,并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践,并且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不断实践中开发出最适用的校本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艺术知识,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校本课程编排坚持原则
课程开发应该将“”作为基础。“”是“建设有艺术教育特色的学校”的校本课程(教材)宏观风格的共同点。“差异”指的是各系的编辑,吸收本系不同教材编辑风格的优秀篇幅,制定独特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认知水平”以及要为老师创造性教学留出充足的空间。在教育模式开发中,各系开发的校本课程是普通教育模式也可以是课外教学模式,或者是两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强调“艺术教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直接反映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目的。反映并留下了培养学校人才的蓝图。在课程中心谈论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是空话。因此,基于“建设有艺术教育特色的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各系应加强“艺术教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是选择校本课程的内容,从“艺术”的角度探索和说明该学科的知识,揭示该学科知识的艺术内涵,并用该学科知识说明相关艺术问题。
二、关注人类文明,启发学生的思想
在进行艺术学校校本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人类的灵魂和人类文明,启发学生的智慧和思想。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人类科学、技术、文化和经验的结晶。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身心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艺术知识有基本了解,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特定条件,使他们能够积极探索和体验,适应社会生活,让学生形成创造力,促进学生感情、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各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渴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
在制定课本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现代课程观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各种独立活动的总和,因此,在课本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心理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制定,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学习活动的层次、结构,方法,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也是如此,同时,各大艺术类特色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理念的渗透,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要充分反映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和消化,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意识知识的同时还能加强艺术实践,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成为现实。
四、课程优化原则注重内涵发展
艺术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有助于学校改变传统单一的课程的简单结构,优化自身资源配置,走内涵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各大艺术特殊学校之间存在差异性,并且存在竞争,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改革,实现自身的个性发展。课程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只要不断创新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开发出更加适用的课本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这种现状,就需要进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除基础课程外,还要以校本课程为主。这些课程的设置往往取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艺术,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艺术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修养高雅,健康向上,并且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反战。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并且结合其他学校的优点进行借鉴,和自身的校本课程进行合理结合,开发出更加全面的校本课程内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仍然注重各学科的教育,但要有意识地渗透艺术教育的要素,用艺术滋润心灵模式。因为学习不是个人对事物的机械反应,而是主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人思维的发展方向和不是从个人思维走向社会思维,而是从社会思维走向个人思维,精神发展在社会文化层面优先于个人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内容是现代艺术特色学校教学的基础,因此,各个艺术学校应该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适应时代的课程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的研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2):109-110+124.
引言
广东省深圳市北斗小学是深圳市罗湖区一所老牌省一级学校,是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罗湖教育信息网的综合信息平台。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物质基础上,学校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了“学校的数字化知识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等专题研究。在罗湖教育上级部门的引领和推动下,历经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在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成熟基础和积累,形成了数字化管理体系、数字化教师培训体系,涌现出一系列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亮点,形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与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有效模式。
有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有世界领先的管理制度,为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创新夯实了基础。北斗小学早在2008年就参与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的整本书阅读项目的研发,最早开始研发了整本书阅读案例,案例和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课在全区进行推广,案例获得中央电教馆颁发的一等奖。整本书阅读课例分别获得了罗湖区一等奖、深圳市在线展播优秀课例质量奖,广东省优秀课例二等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二等奖、三等奖。整合学校“智慧北斗”与“特色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两大核心竞争力,学校从战略高度出发,探究两者的结合体。探究“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的有效路径,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而教,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基础。
案例设计
背景 基于“阅读人口”的低比例,中国国民阅读量与世界阅读先进国家相比,阅读量较低。1941年,叶圣陶提出“整本书阅读”,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2001版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的课程标准都将整本书阅读写进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现状 新课改以来,阅读课程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从一本教科书突围展开大量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新教育的“阶梯阅读”,江苏扬州的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八岁能读会写”项目、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三叶草亲子阅读等各种促进阅读团体都在各个角度和运用各种方式对阅读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越来越多地区、学校有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的意识,但缺乏作为承接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进行研发管理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套可供复制、可供操作的模式。
综述 本案例依据国家倡导儿童素质教育、推行基A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首先甄选出了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开发整本书阅读的校本课程。再将隐藏在最佳案例中的“流程、步骤、方法、工具”归纳提取出来,形成策略/技术,显化隐性原理。进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整本书阅读模式”。
设计 第一,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目标定位。以人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为核心选择书籍,阅读者(教师+学生)围绕着书,有目的、有计划共同进行一段阅读的旅程,以彼此的经验和生活唤醒自己,激活自己;同时,书以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打开阅读者的心灵之窗,将其营养化育为师生的文化积淀,精神养料。第二,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内容设计。一是建立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体系:班级共读、亲子阅读、拓展阅读。在此主要研究班级共读。二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容选择:书目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三是班级整本书共读的组织形式:整本书共读选择何时进入课堂?以什么形式存在?课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四是从众多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案例中,提炼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方法、工具,固化下来。
实施过程
陶行知倡导读整本书。学校将新媒体新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套全媒体化的阅读模式。结合书本的电子化、拓展阅读专题网站、阅读互动社区、写作博客等信息化手段,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数字化。
第一阶段:博客圈为“整本书阅读”铺路 教的方面:教师网络教研博客建立,使教学设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取众家之长。阅读指导活动之前,教研团队在博客圈进行设计交流,制定实施方案。分别开展活动之后,进行反思教研,调整方案,制定下一步实施计划。
学的方面:班级“整本书阅读博客圈”的建立,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基础。教师、学生、家长分别拥有独立的博客,他们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都会在博客圈中展现。这样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活动、阅读进度、阅读体会、阅读疑难等信息就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展开。许多阅读交流活动,以博客圈为载体,教师在班级博客上发起阅读活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博客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密切了家长、学生、教师三者的联系,阅读活动的开展更为深入,交流更为频繁,提高了阅读的成效。
第二阶段: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 第一阶段已开发出成熟案例,并普及整个语文科组,第二阶段建立覆盖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计划”,把阅读整本书从刚开始的文字书,拓展到绘本、桥梁书的阅读。小学六年从绘本入手,到中年段的桥梁书、童话,到高年段的文字书阅读,阅读难度呈阶梯上升的态势。紧接着开发整本书班级共读书目的方案。将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推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一,选书原则。儿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经典的:历经时间考验的儿童文学作品、名著名篇、语文教材里课外书屋推荐的书籍、与课文相关联、名作家相关联的作品、适合学生年龄段兴趣生活的作品。有阅读坡度的:与一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读起来相对吃力,但吃力也有好处,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
第二,分类搭配。书目的搭配――指向不同素养(《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书目的阶梯则是绘本、桥梁书、文字书。
第三,整本书阅读案例写作模板。即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读进去;话题引领,带领学生读下去;书面表达,领着学生写出来;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读开去。
第四,整本书阅读案例话题设计。从形式的角度看,话题应该是适合儿童的,有情趣的。哪谌莸慕嵌瓤矗多提诠释性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能让学生读聪明,读成有思想的人。
第三阶段:国家资源平台:学习社区构建――为“整本书阅读”搭建共读社区 学校以“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为基地,大力推进信息化教研。早在2009年11月,学校就获得教育部电化教育主题社区一等奖,2014年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提名奖,并获中央电教馆立项。2014年作为优秀社区在全国交流汇报,2016年荣获中央电教馆精品专题教育社区称号。借助“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学习社区将班级共读推向线上共读。社区有来自全国的助学导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可自行开展小组研究,并开设小组活动计划和流程控制。小组自行设计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规则和活动评价,使阅读活动落到实处,学习社区真正实现交流、交互、共赢。
社区采用班级共建,教师与助学者指导的方式。学生个体加入社区,开展活动,但同时根据活动内容,增加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加入小组开展阅读活动,助学者在不同小组指导学生,教师统筹全局,以班级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导。
第四阶段:基于“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 现在,借助广东省教育资源平台“一起阅读网”和“一起阅读”APP开展“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案例研究。实现智能化评价与数据转化。教师每个学期进行阅读计划设计与推送,学生接受班级阅读计划信息,家长同时接收到班级阅读计划,方便亲子共读与鼓励督促。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在线上线下阅读共读书目,线上可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频率,每本书配备专家组团队设计的相应阅读检测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答题完毕,系统及时给每个学生出一份分析报告,从阅读的五个维度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于设计下一步的阅读计划。客观题平台实时呈现班级、甚至省内实验学校的阅读积分排行榜,评选“阅读达人”,阅读币可换取书籍,很好地促进了阅读。主观题,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自评、同伴评、教师评。学校利用此平台,将整本书阅读推进到智能评价与转化数据阶段。
在此阶段,大力推进APP在校园中的全时空应用,“为你诵读”“喜马拉雅”“一起阅读”都成为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辅助工具。
推进校本特色研究,学校还可以将校本课程电子化,网络化,如今学校正着手将“北斗人文星”“慧风雅韵――中国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上传到平台,教研团队进行课程的学生考察试题设计,完成了学生的阅读与诵读的校本特色。
实施成果
经过卓越绩效和“智慧校园”的双轮驱动,学校互联网+整本书阅读效果初显。学校被评为中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深圳市电教示范学校、书香校园、首批教育教研基地、现代教育制度先进校、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试点学校。六个科组获市先进、示范教研组。
在实施“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带动了系列小课题研究,并在区里成功立项和结题,其中《借助故事妈妈进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提升》获罗湖区小课题研究一等奖,《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话剧活动的常态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获罗湖区重点小课题立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论文写作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数篇,教学设计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了全体家长的参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书香校园氛围浓厚。
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南澳中心小学地处深圳南澳办事处。南澳三面环海,环境优美,但地处偏僻,并且由于市政府限制开发,经济落后,政府及各事业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学校教师流失也无可避免,并一度发生 “南澳医生的家属不在南澳就医,南澳的老师小孩不在南澳读书”的情况,只要有能力家庭都希望把小孩送到外面读书。2010年9月,龙岗区教育局指定南澳中心小学参加“深港姊妹学校结对”活动,这给学校拓宽了视野,通过学习香港教育经验的同时,也给南小人尴尬与汗颜,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果香港姊妹学校来南小参观交流,我们给他们看什么,交流什么?2010年底,帮扶南小的龙岗区实验学校领导到校指导,提出要把实验的管乐团带来南小演出,让南小的农村孩子见识一下什么是管乐,就算没有机会学,也要增长一下见识。如果南小人只是深感自身不强,师生永远不会有底气,我们培养的学生永远无法走到深圳教育的前列。
面对此种情况,南小人意识到,学校必须进行改革,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成为成为南澳中心小学发展的唯一选择。任何学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课程教学来支撑,否则难以建设学校特色。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以“个性化”为核心,关注差异,这完全符合建设特色学校的要求。2010年,南澳中心小学开始进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围绕“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办学理念,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得以彰显和持续发展;经过6年磨砺,终于打造出市民称赞的身边好学校,培养出有特长、有个性、有担当的南小好学生。
我们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这使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我们理解的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引下,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从实际出发,经过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成功性的学校文化,并被全校师生员工认同和内化,被社会公认的成功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南小的校本课程开发,围绕”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的办学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建立社团课程菜单。2010年9月起,依托本土资源和学校现状,利用学校教师力量,引进有特长的社会人士,开设音乐类(吉他、葫芦丝、古筝、合唱、舞蹈)及学科类的学生社团,供学生选择,初步搭建起课程菜单。通过更新教师观念,让家长感受学校课程变化,感受学生对学校的喜爱,使教与学相融共进。
第二阶段: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南小人意识到,单靠单一少量社团活动,活动时间偏少,难于形成特色项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育现实。2011年9月起,学校开始尝试国家课程校本化,全校开设“国学养正”课程,利用每周一节思品课,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论语》等课程,每个年级使用《习惯养成教育实验教材》,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学生逐渐走向自治与自律的自我管理状态中。一年级音乐课开设识读乐谱;二年级音乐课开设竖笛教学;三至五年级实行音乐特长班模式,管乐班、舞蹈班、合唱班、葫芦丝班、竹笛班相继成立;一至三年级开设形体普及课,一年级每周两节跆拳道普及课;二年级每周两节网球普及课;三至六年级体育课实施分项教学,每周拿出两节体育课。学校还开设校园高尔夫、网球、跆拳道、跳绳、足球、篮球、形体等项目供学生选课,学生由此走到省、市大赛的舞台,参与区、办事处、社区各级各类文艺汇演,参加深圳市电视台歌曲录制,走进深圳音乐厅公益演出舞台。学校网球、高尔夫、跆拳道、帆船、跳绳被市文体旅游局、市教育局确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确定全区唯一“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学校艺术体育特色教学得到了市教育行政部门、周边学校及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学生自信了,家长们踊跃报名参加义工,期待与孩子共成长。
第三阶段:确立“容融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南小人意识到,学校虽然进行多方位的校本课程开发,但是课程开发较为凌乱,不成体系。2015年,根据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南小人精心设计了“四类五域”的课程结构。四类分别是: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四类课程的构建,搭建起了课程模型结构的主干。
第一类:德育课程体系。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习惯养成”“责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使得课程表上仅有的几节德育课程,实际延伸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学时空得到了延展,形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富有实效的德育网络。
第二类:学科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艺体课程为突破口,实施“9+1”学分工程,构建南澳中心新型学科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对此,学校一方面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另一方面以艺术、体育课程为突破口,探索国家课程特色化、学校化。
第三类:活动课程体系。以校本研究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构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南澳中心活动课程体系。学校将活动课程分成了普及类与社团类,普及类又分全校普及类与年级普及类。通过普及类课程,每名学生都能在小学毕业阶段轻松完成国家艺体课程“2+1”的要求。
第四类:隐性课程体系。以文化建设为根本,立足校园,辐射家庭和社区,构建富有海洋文化气息,有容有韧的南澳中心隐性课程体系(表一)。
在构建“容融课程”四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感觉到学科门类庞杂、繁多、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严重。随即,我们以整体发展为思路,尝试将四类课程融合为五大领域,五大领域分别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运动健康、艺术素养、社会交往。在课程“四类五域”模型结构逐步构建过程中,南小人进一步确定了科学的课程内容与目标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能够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完善。2015年开始,南澳中心小学开始统一对所有校本课程制定评价体系,从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业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
教师开发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与教案(表二)。
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表三)。
学生学业的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测验、学习成果展示等。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计为成绩学分(K)。占学业总成绩的40%。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 ;
(4)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
校本课程开发效果
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张扬 德育、艺术、体育等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进程,使得学生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学生可以自由挑选,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特长,乃至促进整个个性的发展。
教师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发展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专业的变革与发展。首先,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从被动的拘泥、从属于教材,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动去开发、寻找课程资源。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教育行为的转变。一方面,南小人为适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努力参与课题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反思完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同时,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激发和鼓舞教师强化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适应校本课程的要求,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