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

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

第1篇: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CBE教学模式;生物制药;职业能力;生物药物分离

0 引言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CBE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科学体系,以某岗位的从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求职需要。由于CBE式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CBE教学模式无疑是较为适合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模式。

1 高职生物制药推进CBE模式的必要性

1.1 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课堂+书本”的学科型教育模式的影响,但此模式是不能达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目标的,其缺陷主要有两方面:

1.1.1 不能平衡“必需”与“够用”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高职教育则更多应该关注知识的运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课堂教学主导实验实训。老师往往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实际要求,最终造成“必需”的内容没有讲,学生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讲了却“用不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甚至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1.1.2 不能解决“灌输”和“求索”的矛盾

在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课程的方式进行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通过若干互相割裂的实验实训在完成的,作为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和记忆,很难将实验内容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灌输过程,学生很难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CBE教学模式的特色

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1]。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以锻炼学生核心技能为目标,兼顾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宽,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并重培养。而我们之所以采用CBE模式,是因为此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2.1 宽基础

生物制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生物制药的高职人才,需要同时掌握生物技术和药学基本原理.以及生化制药、发酵工程制药和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因此,我们广泛调研,了解周边生物制药行业对劳动力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使学生对本行业有丰富全面的认识,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

1.2.2 重素质

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2]。因此.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3 强特色

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在满足“必需”和“够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生物制药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强化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发酵过程控制、产物的分离提取精制等有完整清晰的认识。

2 CBE模式下《生物药物分离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对生物制药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以《生物药物分离技术》课程为例,作简要探讨。

2.1 知识理论的整合

《生物药物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作为生物工程的下游加工过程,和生物制药各专业课联系密切,尤其体现在实验实训上。如《发酵工艺学》讲的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手段生产目的产物,其终产品必须要经过生物分离过程得到。酶工程、细胞工程等的产物也要通过相关分离技术的应用,最终分离得到生化药品、酶制剂等。与此同时,《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与药学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药物制剂技术、药物生物检定技术、生物制药设备等。

生物制药教研室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罗列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机整合,有效的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遗漏,即节约了教学资源,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各关键环节的印象。例如,发酵工艺学重点开展菌种保藏与复苏技术、发酵工艺技术等技能的教学与技能训练;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主要完成发酵液预处理及固液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萃取与浓缩技术、层析技术、结晶与干燥技术的教学与实训;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则侧重生物药物的鉴别、检查、效价(含量)测定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各课程互有侧重,相辅相成。

2.2 项目教学的开展

新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体会到行业的职业特点,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在《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教学中,教师把项目分为综合性实验(实验)和校内模拟生产(实训)两类。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是将各门课程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根据确定的岗位,分析起技能要求并以此为中心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一个或几个大项目的形式呈现,这样设计不但涵盖生物制药下游技术的几乎所有重要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项目过程整体的把握和学习,了解自己所学内容如何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应,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实验,我们强化某一岗位的职业技能,教师布置项目,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先由老师介绍本项目的基础知识,然后给学生分配阶段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确定实验路线,经教师修订后让学生自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开展了血清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混合氨基酸、凝胶电泳分离脂蛋白等项目的教学,通过以上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强化专业生产技能,同时锻炼了团队合作、文献检索和口头表达等技能。

对于实训部分,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我们模拟生物制药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尽可能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使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得到培养和加强,同时进一步培养其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例如,考虑到微生物发酵仍是生物制药企业使用的主要方法,可通过L-天冬酰胺酶的生产、庆大霉素的生产等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专业技能、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形成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如柠檬酸的制备这个实训涉及到发酵工艺学的知识,同时主要涉及生物分离技术中的发酵液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高度纯化、直到采用结晶法制备出成品,包括了生化产品分离的整套过程。此实训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但这也是让学生将专业知识系统地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好方法,所以要鼓励学生在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过程中勤学善思、勇于探索、不断进取。

2.3 职业素质的训练

在确定项目课题时,要根据本项目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以学生毕业后去用人单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目标,在实践项目的教学计划中可设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厂规厂纪等知识以及制药行业涉及到的专业基本知识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4 创新能力的培养

CBE模式强调在教学方式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只讲解设计思路,主要任务是负责实验方案的审查和解答学生疑问,不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一些必要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对现有的实验内容、步骤提出合理建议为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项目教学中,在课堂实验中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分析并加以解决。同时,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尝试将企业生产、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实训相结合,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或已经成熟的科研课题作为实训项目。把教师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项目。再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头至尾参与整个课题过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

2.5 考核方式的改进

经过探讨,我们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来评估CBE教学模式下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对《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掌握程度。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考核的比例。首先,在考核过程中穿插教师的提问,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正确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其次,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的比例。同时,评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并适当考虑对学生专业素质,例如:着装标准、生产术语的应用等。

在考核方式上,结合项目化教学分组实施教学的方式,采用先自评,再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和实验指导老师对该生就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职业技能掌握等做出综合性评价。

最后,运用考核的双重性,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借助考核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3 实施CBE模式教学的效果和收获

综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使用CBE教学模式后,学生的满意度提升了20%左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能很较快适应职业的需求,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比改革前有极大的提高,深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由此证明,基于CBE教学模式改革《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CBE指导下的教学中心是学生,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的能力结构,课程的评价指标也着重体现学生的能力变化,这使老师成为了课程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而不仅仅是“灌输者”。这种课程中心的转移必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激励教师下临床、下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真正产生一批理论联系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形成“教学相长”的有利局面。

3.2 促进培养目标与社会接轨

其次,生物制药专业知识更新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去企业实践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要能到相应工作岗位顶岗,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上课内容直接来自于生产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3.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引入了来自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一系列生产工艺与项目案例,是理论教学过程尽量和生产实践相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生物药物分离技术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近年来生物制药实训教学的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猛。对高职类生物制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这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生物药物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其实验教学内容可以渗透到其它专业实验中。通过对生化分离工程及其它几门专业实验进行优化整合,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大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充分拓宽学生的思路,使之深入理解生物分离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2篇: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应用

中图分类号:TG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45-01

0.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为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一种高新生产技术,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对制药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不断加强制药工艺的应用和创新是实现制药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目前虽然我国微生物药物制造工艺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其生产工艺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微生物药物

1.1 微生物药物概述

微生物药物是天然药物,包括传统的非抗菌的生理活性物质和抗生素,经过微生物转换或合成对临床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微生物制药技术就是微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对生产工艺的研究和新药物的研发,是微生物药物研究的两个关键。在工业微生物技术中,微生物制药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对菌株生产、发酵、提取工艺进行完善和优化。

1.2 微生物药物审查的过程

首先在对有效菌株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化学修饰,得到新的活性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的确定和专利的申请及获得并进行临床试验(动物实验)对菌种的优化以及其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确定其副作用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当取得较好成效时便可进行药品的注册和上市。

1.3 微生物药物研究的进展

1.3.1 微生物来源拓宽

在现有的已经发现的微生物来看与自然固有的微生物相比数量不多,对微生物药物的研究,离不开对微生物不同的种类进行区别和分离,也是微生物药物研制的必经之路。目前的药物制造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土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及经验的拓展,在各类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中对海洋微生物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且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微生物来源渠道不断拓宽,对土壤、海洋微生物的不断深入分析和研究使得各类新型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对新型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创造了基础[1]。

1.3.2 新型微生物Y选模型的建立

在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已经面世的关于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式大量出现,在此类筛选模式的建立中,大多是以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基础的,在不断的发展中结合同位素标记法和反射免疫学等,实现筛选模式的不断建立、完善和创新。各类筛选模式的不断建立离不开药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等专业人才的共同合作。

2.生产工艺在微生物药物生产中应用的现状

2.1 基因工程技术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微生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和新型抗生素的产生提供了应用技术。随着各类受体和酶的筛选模型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基因重组技术在筛选中可以将数量少、筛选难度大的受体和酶从大量的微生物中变大出来,促进筛选的效率和降低筛选的难度。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技术改造等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药物来源,在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时,利用调控机理和定向生物合成等新型发酵技术,为新的衍生物等提供了新的来源。

2.2 菌种的改良

2.2.1 基因重组技术

在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中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微生物基因研究的基础上,将基因的DNA序列进行确定、分析、设计、合成,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得到的样品进行扫描得出需要的理论数据。该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者能够对生物细胞进行综合的研究,通过对生物细胞生理状态的分析,进行临床微生物研究,研发新的微生物药物[2]。

2.2.2 修饰技术的发展

在现有的修饰技术中,RNA聚合酶得到官方的应用。要实现基因的表达,就必须先实现遗传信息的转录,在转录的过程中,RNA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的转录,RNA聚合酶和抗生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对RNA聚合酶的功能进行修饰能够实现对抗生素的有效合成,提供合成的水平。

2.2.3 菌种的改良

对菌种的选用和培育是微生物药物生产的重要技术,通过对微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分析,研究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微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旨在不断开发微生物的品种和实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优化,通过基因重组对菌株进行筛选和识别,实现微生物的优良筛选。随着青霉素的研发,微生物菌种的开发和研究逐渐发展,为微生物药物生产的菌种筛选和培育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重组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抗生素产量的提高以及新型活性物质的提取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基因工程对菌种改良的发展。

3.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的创新措施

3.1 菌株的生产

3.1.1 菌种来源

微生物菌种的质量是微生物药物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进行微生物药物制造的时候偶,应该对菌株的性能进行优化,为发酵工艺提供基础;同时应该对菌种的来源和选育的过程及方式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及生产价值坚定资料,为后期的申报提供有力的数据,确保菌种来源的可靠度和菌种质量。通过对菌种生产价值的鉴定,能够对菌种的形态、代谢、抗原的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对菌种的分类鉴定中,核酸得到广泛的应用。

3.1.2 菌种库的建立及保存

菌种库的建立,可以为微生物药物制造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合格的菌种。将原始菌种培养获得的包子悬液定量分装于冻存管,要注意的是,孢子悬液均一且同质。在进行申报时,应该提供全面的资料,具体包括:建立过程中的参数;建立的日期、方法、传代数;菌种库质量标准;建立使用的培养基和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检测方法等[3]。

3.2 发酵工艺

微生物的发酵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孢子、种子制备和发酵。

3.2.1 孢子制备

孢子制备是发酵的基础,将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进行前期保存的孢子的接种,进行培养后用进行灭菌处理,制作孢子悬液待用。在此过程中,制作的菌种应该无外部污染,保持孢子的均匀和丰满性性,在制备的过程中,培养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对孢子的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对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孢子制备的质量。

3.2.2 种子制备

作为发酵的关键,种子的制备通过对孢子或者菌体的转入培养使得菌丝数量扩大,一边后期将近似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此过程中对罐中的压力、空气流量、温度以及培养的时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抽样试验的方式对菌丝的变化进行观察,确保种子的质量;除此之外种子的质量与培养基、孢子质量、接种等得影响较大。

3.2.3 发酵

通过发酵能够让微生物产生大量所需的产物,在微生物药物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孢子的不同性质应该选用不同的培养基,对相同性质的孢子,在培B的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一般是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过程中不受其他病毒的感染;在接种的过程中应该对运行参数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微生物的生产力。

3.3 提取工艺的改进

提取工艺主要是对发酵液的处理,由于发酵液中杂质含量较高且其中菌体细胞以及各类细胞代谢物较多,进一步加大了提取的难度。因此提取工艺是常培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发酵液预处理、目标物的分离、目标物的精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微生物药物生产的工艺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良好的生产工艺是微生物药物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微生物药物生产的复杂性,对生产工艺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在药物制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菌种的选择、发酵、提取环节的控制,根据不同菌种的特点,选用适应的工艺进行药物的生产,促进微生物药物生产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佳新.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

[2] 李国亮,郑昆,陈代杰,王华,邵雷.革兰阴性菌中脂质A修饰造成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6(06).

[3] 陈代杰.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增效剂开发[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第3篇: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基础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从而折射出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为此,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以及与该专业本科生的座谈交流和对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应通过明确有别于其他科类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精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尝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教学评价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满足生物技术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外的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有337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经过20余年的不断改革和优化,我国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特别是农林类高等院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生物技术专业甚至被教育部列入10大“红牌”本科专业。由此可见,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技术高等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还到部分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其他科类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界定,生物技术专业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是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1]。生物技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以培养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承担着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因此,促进生物技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倍显重要。截至2015年,在全国开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337所高校中,农林类高等院校占36所。其他科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培养的是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以及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其主要特色是培养大众化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其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细分,所以难以满足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对基本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已有36所农林类高等院校开设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但是大多没有确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前文所述,尽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已经明确了相对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并不完全适用于农林类高等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从现状看,农林类高等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学校整体的农林特色,着重于培养传统的农林人才,而对在农林业发展中发挥同样重要作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各高等农林院校在主打自身农业、林业特色的基础上,应结合各自院校的历史发展优势、地方发展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进一步细化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有农林素养的生物技术专业特色人才,从而发展各具特色的或本校独有的生物技术专业教育。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作为一所多科性高等农林院校,其开设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确立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因此,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竭力塑造独具特色的富有生态性和应用性的创业型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已发展成为浙江省重点专业。

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部分高等农林院校,笔者发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多数高等农林院校并非是主流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模糊。通常情况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研和就业。但是,多数高等农林院校并没有针对2种毕业去向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引导,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统一的。只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为毕业去向不同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有区别的人才培养方案,即针对本科毕业后准备考研深造的学生,设立了考研强化班,并强化了理论性强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针对本科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注重引导其更多地掌握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等方向的实用专业知识,从而使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了适应不同科类高校和不同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应结合各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从满足学生毕业去向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所谓分类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首先根据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意图,将其分为工作就业、考研深造、实践创业及其他4类;然后根据这4类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未来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服务。第一,针对毕业后意向工作就业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充分发挥“产、学、研”教学模式的优势[2],大力鼓励学生到企业部门、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实习;同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联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以细化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为该类学生开设普通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方向的模块化课程。第二,针对毕业后意向考研深造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大胆借鉴某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尽可能为该类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辅导,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例如,可开设相应的辅导班,强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第三,针对毕业后意向实践创业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要求,将学生的学习实践直接引进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或者引导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开展实践,以切实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生物技术专业,其他学科专业也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学习或工作的内容与所学的本科专业并不相关。针对毕业后从事非本专业学习或工作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高等农林院校应从该类学生的需求出发,适时适当地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以便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的综合性生物学科,是现代生物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产物。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6个方面,这些课程从教学的角度又可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部分。

(一)理论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课程主要有“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育种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学”等,以及相应的生物类实验课程。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看,对教师来说,在生物技术本科专业4年的教学时间里完成上述课程的教学,显然是任务繁重、困难重重的;同样,对学生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并吸收理解如此多的课程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解决办法是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选择性地开设其中的部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同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行。此外,现代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决定了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知识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更新,理论知识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这使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在设置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时,一定要紧跟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理论知识最新、课程内容均衡、教学时间安排合理、专业匹配一致。同时,课程设置还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那么应侧重于设置理论技术类课程;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那么应侧重于设置工程实践类课程。以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为例,其主要通过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的设置开展理论教学。其中,专业基础课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1、2学期,专业必修课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3~6学期,专业选修课则伴随专业必修课穿插安排在相应的各学期。笔者通过对2003~2014级的116名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在校生开展的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问卷调查发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等专业课程受欢迎程度普遍较高。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课程的系统性强、应用性强,能够学有所用。而“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专业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则较低。

(二)实践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郑世英在《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充分阐述了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3]。同时,有学者指出,在就业市场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存的重要资本[4]。由此可见,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强调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前,各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仍然只是覆盖课程实验、生产实践、学科竞赛和自主实习等几个方面。可见,通过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培养的做法在高等农林院校尚未得到全面的推广。笔者通过深入了解也发现,多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过于形式化,再加上部分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低,所以看似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所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为了有效地调动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的适应性,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建设应强调多元化、自主化和时代化。首先,在课程实验方面,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要打破原有的以综合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格局,针对每门专业课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其次,在生产实践方面,高等农林院校要积极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地方行政部门等组织机构合作,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学生争取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到农林生产一线去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再次,在学科竞赛方面,高等农林院校除了要提供一定的设备和经费予以支持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将学科竞赛成绩纳入学生学业考核体系,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会合作、敢于大胆创新。最后,在自主实习方面,考虑多数高校在本科阶段的第4学年已基本不安排课程教学,所以建议高等农林院校将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自主实习安排在此阶段进行;同时,建议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岗位和工作内容等,而学校和实习单位只需做好监督验收工作。这样,可以使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准毕业生亲身感受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氛围,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校园学习环境过渡到社会工作环境。

四、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一)现状与问题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广泛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其主要特点就是“满堂灌”,所以培养的人才“平而不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5]。同样,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也不例外,通常是教师一人讲得热火朝天,而学生“各有所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各年级学生座谈发现,学生对课程教学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①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②课程内容不够吸引人;③教学方式存在部分不足;④教室等硬件条件有欠缺;⑤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想改变现状、解决问题,首先,要改变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推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反转式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其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及网络资源的优势。例如,笔者在“细胞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实施了课堂讨论法。首先,笔者以细胞工程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基础材料,向学生传授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穿插部分视频展示,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时的注意力。其次,在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后,笔者通过布置自主性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细胞工程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和论述,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在学生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和课程论文的撰写后,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某些共通性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以使学生彼此交流各自学到的知识。课堂讨论法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之后的课程教学评价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五、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

(一)现状与问题

有了好的课程教学模式,还必须辅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和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完善。目前,各高校的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占据的比例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最终的卷面考试成绩[6]。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高分,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导致部分学生应付完考试便不再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知识遗忘率较高。可见,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缺陷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悖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改变单一的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既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准确与否,更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并基于这两个方面做出综合评价[7]。

(二)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对现行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适当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要细化平时成绩的构成,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并且明确评分标准。例如,如果以百分制计算课程考核成绩,那么可以规定平时成绩占6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4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2部分:①平时表现占40分,主要对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综合表现等进行考评;②实验或课程论文完成情况占20分。将实验或课程论文成绩纳入课程考核成绩,通过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查找文献、筛选资料以及写作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课程的期末考试也要打破传统的笔试答题形式,应尝试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8]或网络在线答题等灵活高效的随机测试形式。这不仅能够较为客观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教师的评阅难度和工作强度。

六、高等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现状与问题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和效益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和激励师生的重要手段[9]。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评价大多采取师生互评的做法。通常,师生双方通过网上教育系统或纸质问卷进行评价与反馈。部分高等院校考虑到学生数量多而采取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做法。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师生互评进行教学评价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①参与评价的学生往往抱有应付的心态,而且学生评教难以保证客观公正,考评“全优”的现象较为普遍;②教师对学生评教的结果存在不重视的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馈,个别教师甚至完全忽视教学评价环节。

(二)改革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各高等农林院校应建立符合生物技术专业教育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明确教学评价对象的主体应包括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其次,采取师生互评、师生自评、阶段总结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其中,师生互评旨在提高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度,师生自评旨在提高教师、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度,阶段总结旨在提高师生对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认知度。为此,浙江农林大学组建了由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学负责人和生物技术专业资深专业教师组成的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由其负责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招生方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考评方式、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实施,以及加强对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总之,我国生物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各高等农林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积极主动借鉴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紧随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关注生物技术发展创新的动态,在国家、政府、企业、高校、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生物技术的桥梁,以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专业教育向着国际化、高效化、优势化的方向迈进。

作者:王正加 唐永超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

参考文献

[1]王俊丽,聂国兴.高等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99-102.

[2]符晓棠,尚文学.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造就工作上适用人才———试论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17-19.

[3]郑世英.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培育,2009(8):66-67.

[4]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5]杨维霞.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55-15056.

[6]龙明秀,许岳飞,何学青,等.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42-44.

[7]郭庆梅.高等医药院校应重视“中药与生物技术”的教育[J].药学教育,2000,16(1):7-9.

第4篇: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区别范文

周劲波(1970-),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何相海(1982-),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摘要:新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国富民的新历史性机遇,必将对全球经济的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新工业化的内涵及主要影响,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指出民营投资的方向和思路。认为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将投资重点集中在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产品、软件、生物药业等方面。

关键词:工业化 新工业化 民营投资 民间资本

一、工业危机与新工业化的必然性

在传统理论中,工业化一般被定义为生产工具或资源配置的转换,如“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只有在机器时代破晓以后,随着纺织的机械化,随着蒸汽机作为一项新的能源,随着从单件生产过渡到系列生产,过渡到大规模生产,人类社会才开始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这种变化”。可见,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成熟之后的新生产工具、新产品、新生产方式、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实现资源更优化配置的过程,甚至被置换成生产力的代名词,“工业化是一系列基要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发生连续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新工业化是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题,其负作用却也日益明显。英国工业革命的情况说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运用机器生产、大规模的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煤炭和石油成为主要能源、钢铁的大量需求等。从本质上讲,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采掘和利用矿物资源的生产”。目前,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副业生产资源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这决定了工业化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工业化生产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罗马俱乐部在1970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一文中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将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其内在推理可以表示为:

进入工业化的人口逐步扩大工业化的总需求急剧扩大工业化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源的开发消耗不断增长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天然资源出现短缺和匮乏工业化生产发生危机工业化产业走向衰退。其过程如农业因天然生物的局限性(受天气、地质、水利等限制,人的主动性较难发挥)而衰落一样。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露出了“大量采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单向生产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报告预言“能源危机提前到来”,一是高经济增长要求持续的大量投入,二是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下,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高增长就会引起资源的全面紧张,很难持续发展。可以断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已经陷入严重的危机中。

二、新工业化的兴起、内涵及机遇

工业危机的呈现正意味着新工业化的兴起,按照俄罗斯学者伊诺泽姆采夫的观察,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在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直到1973年的石油危机,这是第一阶段。其特征是西方工业社会繁荣富强,新经济在不断地创记录增长,低失业、高耗能,石油大幅度涨价。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美国和德国右翼保守政府促进经济创新的改革,石油消费下降,进口技术和廉价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的成就。第三阶段始于90年代初,信息经济成为动力主轴,美国经济长时间地持续增长,GDP的43%来自卫生、科教研、电讯,非物质性的科学新产品及软件生产等领域。

美国思想库对新工业化的关注主要体现于三种理论:第一,“后工业社会”理论。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将社会历史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明确提出工业社会不是历史的终结,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其特点是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最简单的特点是使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第二,“信息社会”理论。1982年,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进一步肯定贝尔的结论,并强调“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更为微妙,也更具有爆炸性”。声称:“现在大量生产信息,正如过去大量生产汽车一样。”他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超载美国不以为然,“日本是第一,不过它是一项衰退比赛中的新世界冠军”,“(美国)信息经济及其他新兴部门发展的情况都很好”,“买进电脑软件公司的股票,卖出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第三,“第三次浪潮”理论。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当前人类正进行的新社会变革,即为第三次浪潮(前两次分别为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意味着工业文明的末日,展示着一个新文明正在兴起”。并且,更综合性地揭示:“正如第二次浪潮将煤、钢、电力和铁路运输组合在一起,生产了汽车以及其他上千种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产品一样,在还没有把所有的新技术――计算机、电子、来自外层空间和海洋的新材料、遗传工程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的能源基础结合在一起以前,我们体会不到这种新变化的真正含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股史无前例的革新洪流。”

上述只是对新工业社会作出的模糊预感和猜测,目前对新工业化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知,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新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般是指高新技术,可归类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制造等领域。反映在经济上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生产力、生产要素、生产空间、生产效益诸多方面入手,结合科学技术,多方面革新性地创造财富。科技创新是关键特征,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是它另一个重要特征,即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持续使用和人的发展,实现高效能循环式生产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仍然未完成工业化体系的建设,但在新工业化方面却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和结构调整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03年我国全年生产电子计算机达53595部,同比增长101.3%;微型计算机产量达到3084万台,同比增长83%;半导体集成电路产量达139亿块,同比增长44.5%;移动电话生产17989万部,同比增长48.1%,其中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55%;程控交换机产量7379万线,同比增长25.9%;彩色电视机产量6679万台,同比增长29.6%,创历史新高。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彩电、彩色显示器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0%、35%、40%、50%。高新技术产品全年销售收入20158.3亿元,增长27.6%,比其他工业行业高出5.3%;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955.2亿元,增长27.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3%,而其他工业行业比上半年回落了17.1%;累计上缴税金总额452.8亿元,增长11.8%。与全社会各项指标相比较,新工业化的发展是迅速的,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1445.9亿元,同比增长46.5%,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20%;资产总额为19184亿元,比全国高4.9%;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分别比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高4.2%和4.3%;从业人员488万人,增长10.1%,比全国工业平均高5.5%。

三、新工业背景下民营投资的地位和作用

民营企业正演变为我国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发展潜力的经济主体。在每一次产业革命与演进的关键时刻,国家和企业都迅速地聚集资本,改变投资方向,瞄准新兴市场,组织新的生产。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是充分利用了其后发优势,把握了19世纪下半叶的电力革命,在20世纪初就取代了英国的地位,之后,化学、电气设备和汽车工业的兴起又成为美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与企业能否做大做强是息息相关。网络经济的兴起促使了一批年轻企业的快速成长,如微软、IBM、联想、新浪等,其产值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有学者对比较优势认为,民营企业不必要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因为投资大风险大,应转向服务业、经销商、商等。但这种理论也只是在李嘉图的前工业化时代有效,现代社会只能依靠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实证表明,许多民营已有能力而且有优势进入高级产业,如汽车、电力、金融、科教等。统计显示,民营投资在已走出了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占了“半壁江山”,民营投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日趋明显。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投资比重已接近国有投资,股份制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全社会投资对政府直接依赖程度正在降低。1980年至1992年,国有经济平均投资比重为67.4%,占绝对主导地位。自1992年以后,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1999年以前民营投资一直保持在平均投资水平33.1%左右。自1999年起民营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8-2001年,国有投资、国内民营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分别由54.1%、35.5%和10.5%变为47.3%、44.6%和8.1%,目前民营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经接近国有经济。199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1年与1994年相比,降低了9.1。同期集体经济投资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下降3.1%;而个体经济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3%和11.4%。国家注入大量国债投资以来,尽管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总的来看仍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毕生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民营投资比重的变化中,集体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个体经济投资比重由13.2%上升到14.6%。这表明,在国债投资集中投向国有经济领域的同时,民营投资也渐趋活跃,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活力最为强劲,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日益发展成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军:首先,民营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出口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投资首先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建筑、原材料等,相关供应商又会需求第二层次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从而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生产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其次,又生产出大量的产品并在市场中流通。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需求或者投资供给推动的。研究表明,我国1953年-1990年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为6.78%,由于资金投入带来的增长达75%;1979年-1990年的经济增长中由资金投入带来的增长占51%。近年来,尽管资金投入带来的增长的比重有所下降,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比重提高,但在经济增长中,依靠投资带来的增长仍然在50-60%。其次,民营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民营企业家创业的初衷在于“营利”、“增值”、“做大”、“做强”,其市场嗅觉异常敏锐,一旦发现新的市场空间、营利机会,就会迅速作出反应。亚当・斯密认为,这种“自利”行为不停地叠加的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从1978~2000年,随着政府市场准入政策的逐步放宽,民营投资已经比较广泛地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领域。截至2000年在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中,民营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7.2%、71.3%、41.5%。1997年,国有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份额为30.5%,1999年这一比重下降到24%;而同期民营投资的比重由16%上升到18%。最后,民营投资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的成效日益明显。调查显示,民营主要从事第二产业的占62.5%,在第二产业中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民企中,以“联想”、“清华同方”、“深圳华为”、“上海复得”、“西安海星”、“长沙远大”等企业为代表,总收入和总资产集中在电子及通信制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仪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医药制造业、生物制品制造业、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业等。联想集团1999年产品销售额达到203亿元,计算机占有国内市场份额27%以上。深圳华为1999年实现销售额120亿元,是目前国内国产通讯设备最大的生产厂商。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和生产的上海延长星高科技有限公司,1999年实现总收入28.3亿元。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在医药、电子通信、电子计算机三大行业中的产值均很大,年增长率也大;小型企业比中型企业更有竞争力。

四、民营经济在新工业化方面投资的局限性

新工业化下的投资更注重对技术和资金的考虑。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发展路程不长,各方面的力量显得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力量不足。技术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尤其如此。民企的技术障碍表现在高文化员工的缺乏和技术开发不足,被调查的民企从业人员91.4万人,大专以下文化的人数占80%以上,大专文化以上的人数仅占17.9%,技术人员占13.4%,高层管理人员占2.7%。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市场运作经验,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不能有效结合起来。许多民企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是一味追求产品在数量上的扩张;有些企业虽然在一定的时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但忽视了根本性长远开发,不对产品进行技术上的更新换代;还有一些企业尽管在技术开发上给予一些重视,但是在研发时忽视市场调查和消费群体的细分,导致产品投入市场却“找不到市场”。二是融资难。无论是直接融资或是间接融资,对民间资本特别是非公有企业开放程度都很低。据国家原计划管理委员会(宏观院)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基金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

大融资方式。但是,对非公有经济仅开放短期信贷和大企业股票融资的渠道,是满足不了各类非公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只能自己筹资。1997~2000年,民间投资占国内贷款的比重仅从37.1%上升到38.2%;而自筹资的比重则从50.3%上升到56.7%,占其他投资来源的比重从42%上升。对2434家民企的调查显示,有近1%企业流动资金的25%以上来自高利贷,近1%企业的流动资金的5%-25%来自高利贷。浙江的私营企业中有45.7%认为主要的障碍是融资困难,有66.4%的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很不容易。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要通过向职工借债集资、内部股份募集、发起人与相关企业之间募股、红利转股等。这种非正规、小范围的股权融资,不仅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而且无法转让兑现,使股权速效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五、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