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

第1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黄萎病;菌核病

中图分类号 S435.6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19-01

向日葵的病害种类很多,在长岭县发生较多的是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黄萎病和细菌性茎腐病,这些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向日葵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向日葵的产量,避免损失,除要掌握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外,还要对向日葵病害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现对向日葵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为提高白日葵产量提供参考。

1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

1.1 发病症状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危害茎和葵盘,以茎为主。茎部症状分褐腐和黑腐2种。褐腐型:染病组织变褐呈湿腐状,后向上下及髓部扩展,病菌进入髓部后致髓部腐烂变褐,呈浆糊状。木质部、导管组织也逐渐变褐,茎杆开裂、髓部萎缩中空,病茎外部变褐或倒折。黑腐型:染病处呈水浸状,先呈橄榄绿色,后变黑,病茎部凹陷,呈墨汁状,髓部很快软腐。萎缩变空,病茎外部变黑,呈条状开裂,田间后期发病主要是该类型。花盘染病也可造成褐腐和黑腐,病部初期呈不规则水渍状,褐色或黑色。条件适宜时病情扩展很快,造成整个葵盘褐腐或黑腐,并向茎杆扩展,使葵盘组织崩溃萎缩,只残留纤维和空盘。湿度较大时甚至会导致向日葵全盘腐烂。

1.2 病因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1.3 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雨水多,伤口及自然裂口多的条件下发病重。

1.4 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措施:实行大面积轮作,清除病株和病残体并集中销毁。二是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种,55 ℃温水浸种30 min,或用硫酸链霉素200 mg浸泡1 000 g种子,浸种2 h。三是喷药处理:发病初期可喷施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施3~4次[1-2]。

2 向日葵黄萎病

2.1 发病症状

向日葵黄萎病主要在成株期发生,多始于植株下层叶片显症。开花前后,叶尖叶肉部分开始褪绿,后期整个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1-5],后变褐;后期病情逐渐向上位叶扩展,全部叶片都显著病变,干枯焦枯,稍矮化。横剖病茎观察,维管束褐变。发病重的花前即枯死,湿度大时叶两面或茎部均可出现白色煤层。

2.2 病因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病害。病原菌为大丽菌轮枝孢。

2.3 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中可长期存活。病菌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越冬。种子带菌,胚和胚芽不带菌。种植密度大的地块以及低洼地,易发病。重茬年限越长的地块发病越重。播种后,病菌从伤口或幼根直接侵入,发病的潜育期为7 d。病菌生长温度10~33 ℃,最适温为23 ℃。

2.4 防治方法

向日葵黄萎病可造成病株发育不良,花盘缩小,籽实不饱满,空籽粒增加,严重的可使植株提前枯死。向日葵的现蕾期是黄萎病发生始期,应积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具体如下: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轮作。切忌与感病寄主植物为轮作对象,特别不能与茄科等植物实行轮作。三是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进行田间烧毁。四是用80%抗菌剂402乳油1 000倍液浸种30 min,晾干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也可用农抗120水剂50倍液4 500 L/hm2于播种前处理土壤。五是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六是必要时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0 mL。

3 向日葵菌核病

向日葵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该病可以造成向日葵根茎部腐烂、茎折、花盘及种仁腐烂等。这种病害每年都有发生,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生产。

3.1 发病症状

常见有4种症状,即叶腐型、茎基腐型、花腐型、茎腐型,其中以茎基腐型、花腐型受害最重。①叶腐型:叶片有褐色椭圆形病斑,稍有同心轮纹。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孔或脱落;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②茎基腐型:苗期染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可导致发病部位的腐烂,导致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的扩展萎蔫而死[3-5]。成株期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到根的其他部位和茎。病斑在茎上可以向上或左右扩展,长可达1 m,病斑具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和鼠粪状菌粒,重病株萎蔫枯死,组织腐烂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该类型菌核病在向日葵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③花腐型。初在花盘背面生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穿过花盘在籽实之间蔓延,最后形成网状黑色菌核,花盘内外均可见大小不等的黑色菌核,果实不能成熟[6]。④茎腐型。主要发生在茎的中上部,初生椭圆形褐色斑,后扩展,病斑中央褐色具有同心轮纹,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6-8]。

3.2 病因

此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在田间具有传染性。向日葵菌核病菌称核盘菌。菌丝体绒毛状白色,侵染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或茎基腐;菌核初期白色渐变为浅灰绿色或灰黑色,形状各异。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盘内生有子囊和子囊孢子[9-11]。子囊孢子放射后通过气流传播,落到向日葵上萌发后可造成茎腐、叶腐和盘腐。

3.3 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及种子间越冬。翌年气温回升至5 ℃以上,土壤潮湿,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由子囊内弹射出去,借气流传播,遇向日葵侵入。种子上越冬的病菌可直接危害幼苗。菌核上长出菌丝也可以茎基部引起茎基腐,菌核一般在1~3 cm土层中萌发产生子囊盘的数量最多,埋入土中7 cm以上很难萌发。该病菌侵染的适宜温度是15~18 ℃,若平均温度超过30 ℃则不能侵染。

3.4 防治方法

一是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但忌与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向日葵地要进行深松深耕,创造不利于菌核萌发的条件。将地面上菌核翻入土中使其不能萌发,深耕对于阻止菌核萌发效果好,耕深为25~30 cm。三是搞好田园卫生。彻底清除病株、残枝败叶、发病花盘、籽粒,进行田间深埋或焚烧。四是在保证成熟的前提下,适当晚播,增施磷钾肥。五是种子处理。播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大的0.3%~0.5%拌种,或用种子量0.3%的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2.5%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处理,药剂与种子的比例为1∶50。六是土壤处理。播种时,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用量3.75 kg/hm2,与细土配成毒土,然后随种子施入垄沟或穴中。七是向日葵现蕾开花后,若遇连阴雨天,或重茬地块,应及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于盛花期后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防治效果显著。八是适当晚播,错开雨季发病轻。九是避免低洼、通风不良、潮湿、连作地块。十是施用磷钾肥配合微肥,可提高向日葵的抗病性。

4 参考文献

[1] 潘颖慧,薛丽静,梁秀丽,等.吉林省向日葵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学,2009(7):183-184.

[2] 李子钦,曹丽霞,白全江,等.内蒙古向日葵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F12):63-64.

[3] 邹积宽,崔秀芹.向日葵主要病虫草害鉴别与防治[J].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4):57.

[4] 郎福军,江洪彬.向日葵病害的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1(13):44.

[5] 徐雄培.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20,222.

[6] 李雪红.向日葵常见病害防治[J].农村科技,2011(2):24-25.

[7] 范丽娟.向日葵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57-59.

[8] 王静,张剑茹,崔超敏,等.向日葵菌核病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6):25-28.

[9] 曹丽霞,徐利敏,云晓鹏,等.内蒙古地区向日葵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研究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83-85.

第2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妇科疾病;治疗;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05-02

当今人们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但女性缺乏基本卫生保健常识,妇科疾病发病率普遍偏高[1]。妇科疾病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过程复杂多样,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困扰[2]。为了提高社区内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保障社区内女性的健康安全。笔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妇科疾病普及宣传,以此探讨女性保健对社区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意义。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计划生育妇女三查的契机,随机选取社区内400名已婚女性进行免费妇科检查,并针对每名女性制作详细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既往病史、生活卫生习惯、生育状况、避孕措施等,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并详细记录。

1.2 诊断 采用妇科常规检查、阴道镜检查、B超检查等方式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

1.3 治疗保健方法 对抽取的妇女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予以相应的个性化诊疗。采取保健措施:①加强已婚女性的健康保健常识普及宣传,定期对社区女性进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增强女性的健康安全意识;②规范饮食习惯,科学膳食。保证日常所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保持机体健康的营养状态,降低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生率[3];③加强女性卫生保健,保持外阴洁净,勤换内衣内裤,养成卫生的习惯。如有身体不适,尽早就医治疗。

2 结 果

2.1 受检女性年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学历和卫生习惯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1 学历 部分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卫生保健教育,对疾病常识认知不足,没有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社区内女性妇科疾病发病率偏高,如阴道炎、宫颈炎、尿失禁、盆腔炎等。女性普遍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妇科疾病早期不能较好的控制而继续恶化。女性卫生习惯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例关系,学历程度高的女性具备卫生保健常识,卫生习惯良好,发病几率相对较小。

2.1.2 卫生习惯 受检女性具备坚持前清洗外阴习惯的很少。调查数据显示:前坚持清洗外阴的女性156例,占39%;前偶尔清洗外阴的女性190例,占47.5%;前不清洗外阴的女性54例,占13.5%。不洁是诱发女性妇科疾病的关键因素,不洁与妇科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

2.2 体检结果 260名受检女性出现妇科疾病,占65%。其中以妇科炎症为主,包括阴道炎105例,子宫内膜炎35例,宫颈炎48例、盆腔炎72例。妇科疾病是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妇科疾病发病率增高,发现病情晚,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尚不完善,医护人员缺乏和医疗设施不完善,导致社区女性患者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 讨 论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健康要求指数也随之提升[4]。科学预防疾病、卫生保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意义重大。中年女性妇科疾病的病发率居高不下,疾病治疗过程复杂多样,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妇科疾病种类多样化,临床以妇科炎症、妇科肿瘤最为常见,这类疾病给女性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困扰,严重降低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生理和心理也随之变化,须注意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5]。

本组研究随机对社区内400名女性调查显示:女性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女性卫生习惯与学历高低成正比例关系,学历程度高的女性具备卫生保健常识,生活行为习惯良好,发病几率相对较小。调查数据显示以阴道炎患病率最高,占妇科疾病总数的40.4%,是危害社区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①外源性因素:前不注意清洗、性生活频繁、节育措施不当、机械性刺激损伤,引起病原菌反复感染所致。②内源性因素:生理功能改变、雌激素分泌水平等因素导致女性自我免疫能力降低。

加强社区女性的妇科疾病保健常识宣传,指导妇女日常生活中科学膳食,保证体内营养均衡,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摄入,维持机体正常营养状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养成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保持女私部位的洁净,能较好地预防妇科疾病;加大保健预防措施宣传,鼓励女性定期体检,做到妇科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健全基层医疗保健体系,建立社区内女性健康档案,做好妇科疾病的科学防控。不仅有利于防治社区内常见妇科疾病,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洁,方凡夫,俞超芹.老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J].中华医学杂志,2008,10(4):316-317.

[2] 万星明,谭小燕,王宏,等.珠海市香洲区1036名女教师常见妇女疾病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10):1167.

[3] 古丽巴哈尔,玉苏音.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及保健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45-246.

第3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玉米;病害;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52-0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属于农业大国,我国玉米种植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玉米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最终能够对玉米的食用与出口产生严重影响。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的变化以及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我国玉米病害呈现出逐渐严重的发展趋势,其中较为常见的玉米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苗枯病、褐斑病、粗缩病、青枯病、纹枯病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玉米减产。要想获得玉米丰产,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土壤温度、出苗状况等,并充分了解玉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1-3]。笔者主要分析了玉米常见的几种病虫害,指出其基本情况,并指明有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的田间管理提供借鉴。

1 玉米主要病害

1.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较凉爽的玉米种植区,特别是东北、华北北部、西北、西南及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严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症状: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出现点状水浸斑,沿叶脉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斑。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传播途径:通过分生孢子或者菌丝形式附于病残体上越冬,以气流进行传播。发病条件:相对湿度超过90%,温度在20~25 ℃时易发病。防治措施:一是选择优良的抗性品种种植。二是切实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播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人工将底部2~3片叶摘除,减小田间湿度;清除带病植株,降低田间带菌量;通过轮作的方式,适当提早播期。三是加强化学防治。在大斑病发病之初,可以喷施5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隔10 d喷施1次,喷施2~3次[4-5]。

1.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华北地区及河南、山东、辽宁、山西、陕西等地为病害常发区。小斑病在玉米全生育期均可发生,植株抽雄后为病害发生高峰期。基本症状: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为褐色椭圆形,叶边缘呈现赤褐色,病斑之中具有同心轮纹,潮湿环境下形成黑色霉状物,甚至可以导致茎秆折断、果穗腐烂。传播途径:以分生孢子与休眠菌丝体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凭借气流、风雨进行传播。发病条件:最佳温度为26~29 ℃。形成孢子的最佳温度为23~25 ℃、相对湿度超过90%。防治措施:一是种植优良的抗性玉米品种。二是切实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深耕降低带菌量;将下部病叶、老叶摘除,降低田间相对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病力。三是化学防治。发病之初喷施7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1.3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我国春玉米区普遍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丘陵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病原菌侵染种子萌发后产生的胚芽,并随生长点生长,但直到穗期才可见到典型的症状。基本症状:病株果穗短粗,外观近球形,无花丝,苞叶正常,受害后期,果穗苞叶自行裂开,散出大量黑粉。有的果穗受害后,过度生长,但无花丝,不结实,顶部为刺状。雄穗受害后主要是整个小花变为黑粉包,抽雄后散出大量黑粉。有的雄穗受病原体刺激后畸形生长。传播途径:主要以土壤带菌的方式进行传播,此外,种子、粪肥同样可以传播。发病条件:土壤含水量在12%~29%,侵染适温为20~30 ℃,25 ℃为最佳。防治方法:一是种植优良的抗性玉米品种。二是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将病株及时拔除,降低土壤带菌量,进行轮作,并适当对播期进行调整。三是进行化学防治,将种子用种衣剂或悬浮剂包衣。

2 玉米主要虫害

2.1 玉米蛀茎夜蛾

又称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1年繁殖1代,通常幼虫发生于植株苗期,对玉米、高粱、谷子等产生危害,同时还能够对一些野生杂草产生危害。玉米蛀茎夜蛾最早在我国的通化、长春等地较为严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零星出现,对玉米产生一定的伤害。其基本情况及防治如下。

2.1.1 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形态特征:幼虫体长26~40 mm,黄灰色,腹部各节毛和臀板均为黑褐色,后缘隆起,具有5个爪状突起,中间最为突起。成虫翅展30~40 mm,体长18~20 mm。前翅为褐色,前缘有黑色弧形纹,顶角有一浅黄色椭圆形斑,中间有一肾形黑褐色斑。卵黄白色,扁圆形,长0.5 mm。蛹长17~23 mm,红褐色。发生规律及危害:通常1年发生1代,以卵的形式附着于杂草上越冬。第2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主要吃返青的杂草,6月移到玉米植株上取食,幼虫能够对玉米产生危害,玉米定苗阶段进入危害高峰。幼虫大部分自幼苗茎的地下部分进入玉米植株,然后向上取食,或者从根部进入,受危害的幼苗出现枯心,还有的将幼茎切断。

2.1.2 防治方法。一是通过农业防治,即将田边杂草清除,降低越冬虫源。二是化学防治,即使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进行灌根(3 000 kg/hm2),将92.5%敌百虫粉l kg与细土20 kg混合均匀,然后撒于玉米根附近。

2.2 玉米旋心虫

又称玉米蛀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大多发生在华北、东北、华南、华东等地区,主要对玉米产生危害,同时还能够对谷子和高粱以及部分杂草等产生危害。

2.2.1 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5~6 mm,全身具有黄色细毛。复眼、头、前胸、鞘翅、足分别为黑色、黑褐色、黄色、翠绿色和黄色,体宽比体长大。中间与两边存在凹陷,没有侧缘,鞘翅与胸节具有许多小点,鞘翅有光泽。发生规律及危害:通常1年发生1代,主要取食玉米植株。成虫一般在白天取食,具有假死性。成虫大部分在较松散的玉米地表产卵,1个雌虫一般能够产10余粒卵,成团分布。幼虫一般在玉米苗的基部取食,通常潜伏于根际周围生活,低龄幼虫主要从近地表的根茎部位蛀入茎内,然后向上取食玉米,幼虫自蛀孔返回,到地表之下,蛀孔的位置呈褐色。在玉米苗期幼虫能够对多株产生危害,使叶面产生排孔,形成花叶,造成萎蔫枯心或者枯心苗,甚至能够使玉米畸形,无法正常结果。老熟幼虫在根际周围2~3 cm深处化成蛹。

2.2.2 防治方法。通过农业方法进行防治,具体是通过合理轮作的方式使连茬种植的现象得以避免,从而将危害降低。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具体可以通过25%甲萘威西维因可施性粉剂15.0~22.5 kg/hm2,与细土300 kg/hm2混匀施用,在玉米植株刚开始受到幼虫危害时,将其撒于玉米根部附近,对那些转移危害的幼虫进行防治。还可以喷施8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通常喷施900~1 125 kg/hm2药液。

2.3 地老虎

又称切根虫,鳞翅目夜蛾科,能够对豆科、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诸多类型农作物产生严重危害,具有多食性特点。据统计,该害虫能够对36科100种以上植物产生危害,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春、秋季节危害相对严重,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种地下害虫。

2.3.1 形态、发病特点及危害。基本形态:小地老虎为鳞翅目夜蛾科。成虫翅展42~54 mm,体长16~23 mm,头胸、腹分别为暗褐色与灰褐色。前翅上具有肾形纹,卵形状大致为馒头形,其表面具有隆纹,直径约为0.5 mm,高度在0.3 mm左右。最初为乳白色,逐渐变为黄色,孵化之前顶部有黑点出现。发生规律及危害:在北方,小地老虎一般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者蛹的形式进行越冬。在第2年3月成虫羽化。成虫具有夜间活动习性,一般在19:00―22:00进行取食。具有趋光性特点,对酒、糖、醋等物质的气味较为敏感。1只雌蛾大约能够产1 000粒卵。散产,卵大多数产在杂草叶背或者土面。第1代幼虫在4月下旬产出。幼虫主要分为6龄,一经触动即有假死习性,一般将幼苗咬断,然后拖到洞口。幼虫达到老熟之后就钻到大约6 cm深的土中进行化蛹。

2.3.2 防治方法。一是撒施毒饵进行防治。施90%晶体敌百虫1.5 kg/hm2 ,其中加入一定的水与红糖,添加炒香的麦麸75 kg/hm2或者棉饼进行混匀,在清早或者傍晚沿着垄撒施。二是喷药防治。选择17:00后或者7:00前喷施,用水量适当加大,每15 mL杀灭灵或10 mL敌杀死对水15 kg,然后混匀进行喷施。三是通过人工捕杀方法进行防治。即若发现有玉米幼苗受伤,则在7:00前在受伤幼苗附近挖土捉虫。四是尽快进行补种或者移栽,确保苗全。

3 参考文献

[1] 宁国华.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科技传播,2012(20):120,112.

[2] 郭德洋.浅谈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1(13):25.

[3] 李探林.常见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64-65.

第4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到了晚期,由于骨与关节遭到广泛破坏,关节畸形、融合或脱位,引起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甚至丧失行为能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晚期RA的一种公认疗效比较肯定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较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1肾上腺皮质危象

大部分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使肾上腺皮质萎缩变薄,分泌激素功能受损。患者会因疼痛、低血压或缺氧等应激反应,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对持续使用激素者,或在术前6~12个月内曾使用皮质激素超过1~2周者,在围手术期均应采用激素补充疗法。具体方法是术前1天静滴氢化可的松50mg,手术当天分别于术前、后各静滴氢化可的松50mg,术中关节腔内留置得宝松1~2ml,术后前两天每日静滴氢化可的松50mg,同时恢复常规口服药量,此时酌情减量或停用静脉用药,维持口服药量。有资料报道,在围手术期暂时的激素补充治疗,不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

2应激性溃疡

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围手术期精神焦虑,大量使用激素及手术创伤等很容易诱发应激性溃疡。术前2周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改服对胃黏膜刺激小、抑制环氧化酶-2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围手术期使用奥美拉唑等药物,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对术后出现黑便或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者,应立即禁食,施行胃肠减压,用冰盐水洗胃。

3假体周围骨折

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较低,该类患者具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对该类患者均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4感染

晚期RA患者,病程较长,活动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长期服用药物,皮肤营养不良,容易继发感染。血肿形成、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治疗易发生术后感染。术前尤其应及时发现并治疗泌尿系感染,男性患者如有前列腺增生应予治疗,以防术前导尿引起感染。THA后可长期存在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必须时刻警惕着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早发现早治疗。

5风湿活动

手术前、后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评定风湿是否活动。活动期患者术前应进行正规抗风湿治疗,待病情稳定3~6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仍应继续进行正规抗风湿治疗。ESR、CRP持续升高及高滴度的RF患者,病情较重,应暂缓进行THA手术。另外还有些并发症如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关节内血肿、假体松动、脱位、变形、断裂等均少见发生。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戴克戎,骨科手术学 第3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

第5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失配性疾病;疾病预防;档案;数据库

文/赵玮,曾奇,陈心恬

失配性疾病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提出的关于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概念。应该说,现代人体与现代环境的不匹配造成了“失配性疾病”的产生。它主要有两种,即“能量太多”造成的疾病和“用进废退”造成的疾病。因能量太多导致的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用进废退造成的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肩颈下背痛、关节炎、风湿、心肺功能低下。[1]产生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快速进化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这些疾病随着人类文化及生活方式的飞速变化,范围在不断扩大,患病几率在不断升高,并逐渐呈现年轻化,死亡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它给病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它不仅降低了家庭幸福指数,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致贫返贫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扶贫攻坚的重点。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渠道进行预防和遏止。

一、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构建的资源现状

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资源经历了多年发展、累积和沉淀,不同种类的失配性疾病预防文献已经相当丰富。众多医学工作者特别关注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它们的严重危害性,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专家胡大一提出,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的裂痕及如何不失配的对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等强烈呼吁要防治慢性疾病,[2]还有不少的失配性疾病临床专家对不同类型的疾病预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积累了很多成功的预防经验。这些经验为失配性疾病深化的研究及预防数据库建库的深化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尽管他们对各种失配性疾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预防数据资源相对零散,医者大多是站在某一角度针对某一种疾病预防,没有形成深入系统的整合,没有产生全面完善的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

基于众多见解和不同领域专家预防的成功经验,本库将以失配性疾病预防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方法与应用体系为主线,根据失配性疾病预防知识资源的内在联系性,构建针对不同慢性疾病而采取的立体式预防档案数据资源库,为今后的其它各类疾病预防库构建和知识服务研究做前期的基础性数据准备。

二、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的构建

数据库设计关乎系统功能实现度、稳定性、扩展性等多个方面的内容。[3]

(一)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设计框架

根据失配性疾病框架,拟设定预防数据库表,注重表与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本数据库的团队参考教科书和相关的分类方法,按不同的失配性疾病人群非常关心的预防知识,如膳食合理、身体活动、心理健康、未病养生、家居环境和减肥瘦身等,进行了有效编码、存入。结合相对成熟的预防具体实践应用,又把各类失配性疾病预防分为基本理论预防、方法预防、应用预防三大类。从理论、方法到应用三个层面组建预防知识的相关内容。其中基本理论预防主要是为预防对象提供预防思想和原则,预防方法和预防应用是预防理论的基础。预防方法主要是为预防对象提供不同层面失配性疾病的操作与指导方法。预防应用则提供不同阶段的疾病预防思路,是预防方法的应用范围。(见图1)。

pagenumber_ebook=65,pagenumber_book=63

图1预防知识分类框架

(二)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形式内容设定

本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是根据各类失配性疾病的不同特点及不同层面来设定相应的预防内容。它将各类非传染慢性疾病不同的预防基础知识、预防方法和预防应用关联在一起。因此,本数据库首先建立失配性疾病预防方法的各类数据表,据此分别建立预防理论表、疾病表、来源表、病证关联表,并根据预防知识分类和特点、疾病表及处理表中的数据(见表1)来进行失配性疾病数据库的不同字段设定。表1中二级知识分类、各种慢性疾病、证候、体质、来源、时节分别与相应的预防知识分类表、疾病表、病症关联表、体质表、来源表、时节相关联(见图2)。具体内容的加工和关系展示见图2。

表1预防方法

pagenumber_ebook=65,pagenumber_book=63

pagenumber_ebook=65,pagenumber_book=63

图2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构建

(三)失配性疾病数据库功能设定

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上、可共享、具有一定格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如用户数据、数据字典以及数据存储路径等,通过数据库可以定义、存放和管理这些数据。失配性疾病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库的定义、管理、维护,也可以实现对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的操纵。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操作数据库内的数据,如进行数据的存储、查询、插入、修改与删除。此外,也能通过本库所建立的各数据表及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数据,提取各字段内的所需要数据。本设定的宗旨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最佳服务。

三、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库构建的具体路径

(一)预防知识获取路径

近年来通过深入的研究已经为失配性疾病预防理论与预防实践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档案资源。这些资源主要保存在失配性疾病书籍以及目前的临床研究文献中。为了获得较为全面的预防知识数据,研究利用大数据库进行文献采集,并将不同类型的失配性的预防思想、预防原则、预防方法等作为关键词,来获取指南或相关标准;利用教科书中所载、健康类报纸、预防类期刊和古籍等等获取文献资源,如从《黄帝内经》《周易》《诸新病源候论·时气病诸侯》等文献中获取。

(二)预防知识采集

所收集的预防知识量大、数据较为复杂且不易处理,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满足要求的数据至关重要,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应运而生。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可信、新颖且能被人们理解的模式。[4]在文献数据资源基础上,应用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梳理、筛选出预防内容相对具体而且比较具有权威性、原始真实清晰、涵盖面大、知识表达相对完整的知识片段。例如,对癌症疾病预防知识的采集,采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对癌症预防总结的十四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坚持体育锻炼、多吃水果蔬菜、注意吃些谷类食物、限制饮酒、不过量吃红肉、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盐、不吃在常温下存储过长的食物、用冷藏或保存方法易腐烂的食物、防止污染食品、不吃烧焦的食物、不过分依赖营养补充剂等预防知识。[5]

(三)预防数据加工处理

经过采集得到的数据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结构化的处理要求,需要经过进一步严格处理,为后续数据组织入库奠定基础。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以常见的失配性疾病预防为主,建立失配性疾病相关的预防病典,规范处理相关知识,如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数据的加工,从建立预防高血脂、高血糖、血压高等病典开始,再根据数据依赖与规范化要求,对数据进行严格处理,主要是为后期对数据库字段内容进行调取做基础准备。

(四)预防数据审核

数据审核主要从准确性和完整性两个因素来考虑。其主要功能是在整理数据前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查与核对。在采集加工数据过程中,大多包含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如在采集抑郁病档案数据过程中,采集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阅历与背景去主观地臆想,夹杂很多复杂不确定成份。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尽管对数据进行了加工,也一定要根据建库的标准做进一步严格审核,以充分确认数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五)预防数据入库

数据库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可以通过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来实现。在数据入库过程中,以建立的数据表结构与数据表关系为基础,将Excel、Oracle等其它数据库中的数据转移到当前数据库中,并将失配性疾病预防数据进行保存、处理和审核。

第6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经历了多个不同阶段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从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表明了社会大环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格局和方式的影响。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妥善全面的管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及基础条件。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信息时代的覆盖等都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对着一个新的环境,这就要求它需要通过不断调整自己以面临严峻的挑战,深入了解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并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1.1部分财政投入不充分

当前我国虽然对于多数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疾病诸如艾滋病、结核病以及镁砂酮替代治疗等业务,也有卫生部对其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资金注入,但是其他业务在开展方面,却和地方政府专项财政拨款存在极大差距。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一旦出现有新型的流行病、变异性疾病以及传染病难以控制的问题时,经费资金投入不能满足需求,同时疾控人员在自我提升以及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也缺少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利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1]。

1.2技术结构不合理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在摸索发展阶段,因此人员管理方面无论技术还是结构方面都还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一定比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知识体系方面相对单一,难以处理具有综合性的现实问题,其中又以生物、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放射、中毒以及化学污染等发生概率逐渐提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这方面的需求愈加紧迫[2]。

1.3机构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多种不同的人才,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录用人才以及引进等方面的标准却并不具备统一性,在没有合理体制引导下会导致整个局面都变得混乱,另一方面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也不够完善,疾控机构在内部管理方面并没有出现一个覆盖面广、完整且具有系统性的管理机制,难以做到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的微观管理效果,没有凝聚力,留不住人才。

1.4工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人员配备紧缺的问题存在,甚至特别地方人口已经上万,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却只有数名。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组成在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相对于专业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后勤以及专业不对的占据比例较高,这样的结果就是面对新型疾病或者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时,疾控人员严重短缺,对于病情的监督和控制方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针对性对策

2.1提高重视程度和财政支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同时政府管理层应该保持对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财政拨款额度的计划,在总卫生事业的经费中,逐渐提升公共卫生事业所占据的比例。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对疾控预防中心在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不仅指资金同时也是技术层次,强化政府的政策导向地位,保障疾控事业的发展是长效、可持续的[3]。

2.2调整人员技术结构

疾控中心需要做到对自身疾控人员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及优化,其中技术组成结构更应该得到重视,疾控人员在各个方面进行提升,本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都强调提高自身在社会学、医学、法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方面的储备量以及掌握程度,另外还对各个学科的人员在数量方面进行调整,以做到多方面的平衡。

2.3健全内部管理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机构的内部微观管理还有控制方面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建立对应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并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都能够顺利展开。疾控中心对于人才的引进、挽留等方面都应该有完善的机制,让职工培训体系全面得到优化,落实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各种竞争机制。

2.4引进高素质人才

对于学历高和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通过高薪资以及高福利等相关政策进行积极引进,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素质各个方面,鼓励并通过奖励机制支持工作人员通过自习方式提升本身学历与职称,全面提升疾控中心的整体素质水平。

3小结

本疾控预防中心前身为道里区卫生防疫站,在2004年正式组成道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后一直在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方面进行积极地摸索和努力,作为纯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也在探索优化本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方式,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制定对应的干预手段,在反省中不断成长。

作者:王国明 孙瑶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聂梦真.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175-176.

[2]张春莲,袁国风.加强新形势下疾控中心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的策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8(7):304-305.

第7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近期,我国安徽省报道了感染肠道病毒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日前,该病已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范围。为及时掌握本区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把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当前卫生工作的首位,区卫生局要成立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组和临床专家组,加强防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指定定点医院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救治;加强组织协调,主动与各街镇、教育、农业、宣传等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要组织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业人员以及托幼机构、学校工作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

二、辖区各医疗机构要组建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和诊治小组,加强对具有发热,口腔粘膜、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溃疡等症状病人的筛查,了解流行病学接触史,按要求做好临床诊治。同时,按照《**市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加强产房和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妇幼保健所要指导托幼机构等做好对环境、玩具、用具等的日常消毒,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立即动员就诊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如发现一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应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托幼机构、学校和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典型新发病人应及时按要求采集粪便、疱疹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按照要求做好现场消毒处理,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

四、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等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防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尤其是日常预防性消毒、饮用水卫生等方面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8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

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

情况,

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

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

好奇和有趣,

对学校、

环境、

老师、

同学、

课堂、

学习、

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

好动、

易兴奋、

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

本班现有学生

X

人,

其中男生

X

人,

女生

X

人。

经过学期为期

X

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

有的同兴趣较浓,

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

能主动学习,

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

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

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

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

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

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

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

进行线上学习,

这就导致拉大了

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

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

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

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

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

单元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

单元,

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

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

“动物”

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

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

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

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

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

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

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四、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

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

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以测试的方式了

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加强指导,

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

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

对学生多一些宽容,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

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

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五)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

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

教材只是提供了

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附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方案2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20xx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诺如病毒传染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9篇: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

实践活动前期,我们就提早进入社区与南昌路社区主任进行了沟通。通过对社区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为南昌路社区“量身定做”了一系列的服务活动。

这次实践服务活动的主题为“预防进社区,健康进万家”,活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进行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的宣传。月日,我们在社区主任的带领下进入南昌路社区各楼院,初步了解了住户的生活及健康状况,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科学院住宅区进行了实践的第一项活动,具体以出海报、宣传板、发宣传单的形式向居民介绍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共发宣传资料600多份。我们充分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向中老年人重点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以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合理营养、体育活动、心理咨询,以及控制吸烟、酗酒,控制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为主要内容,开展生动活泼的健康宣传活动。对于中小学校学生重点进行近视、龋齿、沙眼、肠道寄生虫病、贫血等常见病防治知识及控制吸烟宣传。许多居民主动上前询问糖尿病疾病患者应如何饮食,患胃病应禁忌何种食物,如何治疗皮肤过敏等问题,大家都热情详尽的为他们做了解答。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活动的进行。

第二,利用有限的时间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月日,我们应用体重计、血压仪、听诊器等一些常用测量仪器为社区居民进行了体检。许多社区居民都积极参与了这一项活动中,他们排着长队等着这次难得的免费体检。根据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有目的性的向社区居民介绍了高血压及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及饮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准确可靠医学研究资料向居民们讲述了过度胖肥易及过度减肥会引发的疾病,身体的不良影响.

第三,举行了两场健康专题讲座。月日,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协助配合下,在南昌路社区活动室举行了健康知识讲座。早晨讲座围绕糖尿病的预防与前期治疗展开,讲座尚未开始活动室已座无虚席。我们通过与在座社区居民们的沟通,了解了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及饮食搭配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后以建议的方式从七个大的方面向社区居民们介绍了糖尿病患者正确合理的饮食及综合治疗方法,比如应该多食多糖类食物,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讲座的参与者老人居多,他们还询问了糖尿病发展到何种程度需要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是否会引起眼部疾病等问题,实践服务队队员们为他们做了一一详尽的回答。下午进行的是关于冠心病如何早防早治的专题讲座,我们就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及居民如何在饮食、运动、用药等生活方式方面防治冠心病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经过总共近5个小时的沟通和交流,讲座圆满结束。

第四,关于社区居民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了解认识程度及预防意识强弱做了问卷调查。在活动早期,指导老师便和队员们一起,通过网络、相关书籍以及学院专家、学者的建议,编辑整理精心准备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你是否知道目前自己的体重,当你感觉自己身体有所不适时是否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你是否知道那些因素容易导致胃部疾病,你是否了解中暑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等等。一开始社区居民有抵触情绪,觉得调研是搞形式主义,经过我们的耐心开导,和居民们坦诚交流,他们才逐渐不再拘束不安,而且还向我们诉说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比较准确的信息,真实的反映了社区居民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认识。

实践活动受到了社区领导及居民的极大关注,他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使他们能够了解更多的健康方面的知识。

存在问题

①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在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存在许多盲点,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些居民会问到喝水过多是不是会导致糖尿病。一些人会因为听说喝水过多会导致水肿而不敢喝水。

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人们往往都是在疾病发展到中后期时才进行治疗,在早期对于身体的不适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吃一两片抗生素或去痛片。按社区居民的话就是“能忍就忍了”。而大多数居民并不清楚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待到中晚期治疗时效果会不太好,很难完全恢复正常。这样,不仅会造成家庭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会对家人的思想、情绪及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③社区一些地方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部分居民反映社区附近网吧没有厕所,常有网民随处大小便,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成堆,垃圾乱扔乱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清楚一些传染性疾病往往都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如此下去,社区居民的健康如何保障?

实践中思考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社区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我受到真切的感染,并产生许多想法。联系上学期我在《社会医学》课程中所学到的关于社区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这个机构,能够系统的进行一系列健康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争取让大家能够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疾病预防治疗知识,获得健康。我认为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基本的服务内容有:

①向社区居民和家庭免费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内容的咨询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口头交谈、健康咨询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并针对不同人群,普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包括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以及增进健康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帮助社区居民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②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

③每年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一次(包括体格检查听诊心肺、测量血压、测血糖等内容),这对于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很有帮助。使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④针对居民家庭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健康保健资料,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

通过不断努力,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成为辖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110”。同时,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在我国目前状况下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都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来主动获取卫生健康方面知识,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康谈何而来?健康问题应由大家一起来关注。

财富、地位、荣誉、功名……很多曾经令人执迷的东西,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淡隐。留在心中的,只有对健康的真切感悟。每一个拥有健康的人,往往都不曾意识到它的重要,只有当失去它时,才会突然醒悟,原来健康就是一切!

实践活动总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