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

第1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行政管理

0引言

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都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情况就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疾病的出现也就越来越重视。再加上突然地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国家社会的稳定局面都有可能被随时爆发的疫病所威胁着,由此我们能够知道,目前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管理依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部,还是可能存在这部分的落后观念,使我们对疾病的控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2]。

1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心的职责

1.1在进行有关于对疾病进行控制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拟定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能够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政策方面的咨询。1.2能够拟定和实施全国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与重点的公共卫生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同时可以对全国的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验。1.3能够指导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进行建立,对影响人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人和预防。1.4参与并指导地方的疫情处理,对重大的国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参与、配合调查和处理。1.5参与疫苗的研究工作,对疫苗进行评价和策略研究,指导和评价全国的免疫策略。1.6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健康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检验和分析。1.7对国家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个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进行建立和完善,,为疾病控制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8组织进行全国性的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专题调查,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在公共卫生方面提供科学依据。1.9对应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名健康的重大问题进行公共卫生方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并将成熟的技术与方案进行推广。1.10对国家级别的健康促进项目和健康教育进行组织和实施,对国家级别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参与、建立和指导,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机制,将成熟的技术与经验进行全面的推广。

2如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行政管理工作

2.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在任何工作当中,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是如此。在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出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并在与自身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中都能够发挥创造性。所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适当的采取科技激励、关怀激励等等吉利的方式,将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都充分让的调动起来,激励工作人员更加有学习和工作的欲望,是工作人员充满内在的动力。2.2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学习进行适当的组织和管理。2.2.1正视人的地位。单位若是想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做到重视人的地位,加强与工作人员额沟通。工作人员的沟通,不仅是指各个科室内工作人员的沟通,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工作人员的交流,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的协作,促进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如此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改进、提高都非常有利[3]。2.2.2及时考核,奖罚分明。想要将管理制度良好的进行落实,奖励与惩罚是一个关键点。在一个单位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其中的工作人员就不能够被管理好,所以,真正发挥作用的,应该是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机制共同工作,使制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真正的用于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2.2.3发挥人的作用。所谓发挥人的作用,指的就是工作人员之间分工明确,能够各司其职,是人尽其才,并能够才尽其用[4]。在一个单位中,想要尽量的避免出现人才的错位和浪费,就应该能够容纳人才的个性,对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分工,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长处。2.2.4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工作的结果和工作的质量,事关重大。所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能够适当的展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深刻的对自身的工作与责任进行人事和理解,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职能也都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上,保持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会出现生疏、退化的情况[5]。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组织专业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3结论

由上文我们能够知道,我国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是一家业务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单位,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中,需要其中的工作人员能够将业务与行政、结构与综合进行有机的统一,并且能够在日常的本职工作中重视自身的服务性和被动性。正是因为进行疾病管理的工作相对比较复杂,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谐项冠军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自身在单位中的工作效率个工作质量,满足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钱智勇.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建设状况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

[2]李强.上海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年建设进展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

[4]郝艳华,吴群红,苏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估研究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5):292-294.

第2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1.1健康之窗在石河子日报创建“健康之窗”版面,每月1期,目前已完成12期,相继完成了健康素养、烟草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预防流感、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艾滋病防治等专版内容,同时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办了“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平台。

1.2搭建互动平台以卫生宣传日为契机,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营造宣传氛围,有效实施公众开放日活动,重点开展主题宣传和专题宣传,主题宣传介绍疾病预防控制七大职能工作,专题宣传介绍每个卫生宣传日的活动情况。针对武警官兵、政协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媒体记者、艾滋病宣传员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每期参与30余人,以主题讲座、科普展架巡展、健康体验互动、现场咨询答疑、发放宣传材料和纪念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为公众带来最专业的健康服务。

1.3创办广播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石河子市广播电台合作创办“健康行——FM89.3车友时刻”栏目,每月1期,广泛传播疾病预防知识。

1.4创办微信平台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作并发放微信40余条,保证每周发放3条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的微信,每次接受人数在10000人以上,覆盖面广。

2健康教育系列产品开发效果显著

2.1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每次活动均对公众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知晓率达95%以上、满意度达100%,其中85%的人群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宣传册。

2.2健康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对6523名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并发放454份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显示,干预前后知晓率分别为78.88%和98.34%,宣传效果显著。

2.3艾滋病综合防控宣传季系列活动扎实推进石河子市32所学校将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至中学课程,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艾滋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各单位携手预防艾滋病的良好氛围。

2.4控烟健康教育效果显著2008年全面实施烟草控制项目以来,兵团范围内建立了13家医疗卫生控烟培训基地,其中石河子市5家,5年来通过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控烟项目,经督导检查、通报、召开控烟表彰和推进大会、建立控烟点、创建“无烟单位”和健康行——烟草控制知识“五进”等形式,基层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创建达标覆盖14个团、1个镇,覆盖率达100%,达标率在95%以上。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有特色的控烟活动,目前有37个单位创建达标。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作为兵团卫生局、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控制项目的重要监测点,在迎接国家对兵团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的督导检查综合评估中,近四年的总排名由第二十名跃居至第四名。目前,“吸烟有害健康”标识在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公众已普遍形成拒绝二手烟的共识。通过以上措施巩固了控烟成果,发挥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控烟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为全面降低吸烟率奠定了基础。

2.5发挥媒体及新媒体优势建设并发挥“两个平台、一支队伍”作用,一是石河子日报、石河子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为主的传统媒体,二是手机短信、微信为主的新媒体。利用论坛、研讨会等多方位的宣传形式,抓住正规媒体收视率高、收听率高、点击率高、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基本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上有字、手机有信、杂志有图文、横幅随处有”。除兵团级、师级、团级三级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外,还开发新的健康教育队伍,发挥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巡讲队伍、通讯员队伍、科普创作者队伍、省内外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和对口援疆专家队伍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了公众与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增强了互相信任和了解,促进了健康教育服务队伍的建设。石河子市健康教育工作一直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列,并多次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专家的充分肯定。

2.6构筑平台以“活动”创“产品”、以“产品”促“活动”积极利用国家项目和政府配套经费支持,创新健康教育传播形式,探索“产品”新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石河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更新理念、开发新的传播形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挖掘健康教育人才,健康教育宣传规模初见成效,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普及了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防病知识。近五年石河子市重点人群城市和农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均在80%以上,高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的西部地区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标准(城市≥65%、农村≥60%;城市≥55%和≥农村50%),对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讨论

第3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194号2楼;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新园西路北侧城东82区。

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如下:

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原肇庆市卫生防疫站以及肇庆市职业病防治院、端州、鼎湖、大旺高新区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属社会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2002年12月26日挂牌成立。承担着全市390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职业病防治、卫生监测、卫生检验、健康教育、科研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职能,直管端州、鼎湖、大旺三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测、检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朝阳市朝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 该文首先对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实现步骤进行分析,再总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特点,最后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为提高其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打下基础。

[

关键词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计量认证;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81-0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需经计量认证后,才能获取合法检测的资质,而将质量管理体系当作大系统,对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计量认证的目的。通过“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起草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步骤,实现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同时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还需通过领导的重视,做到全员参与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才,更新老旧设备,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协作等内容,实现质量的有效管理,提高疾控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该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1 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

1.1概念

实验室质量认证指的是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实现提高疾控中心的实验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从而为客户服务的一种认证标准。同时还可按照《标准化法》《计量法》及《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在质量检验机构的规范中增加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众多的组织结构组成的,这些组织结构自身的职责、过程等即相互独立,有相互依存。质量管理体系包括4个层次,分别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其中质量手册指的是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质量方针、最终目标等的详细概述,并对质量体系内的文件进行描述,具体阐述实验室内的质量方针,将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明确;程序文件则是完成所有质量活动的方式或者方法;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采取的标准检验方法[1]。对实验室建立、保持和承担的检测内的工作范围、类型和工作量等质量体系进行明确,并将质量管理体系当作大系统,以详细理解计量认证过程中的运作方法和管理内容等,从而实现计量认证这一目的。

1.2实现步骤

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实现,主要分3步走,详情见图1。

1.2.1成立领导小组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第一步就是成立领导小组,小组内的主管或者组长主要由疾病控制中心的领导担任,成员由疾病控制中心的各部门技术人员及其部门领导组成,将管理环节落实到位,共同构成联系紧密的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成员网。

1.2.2制定工作计划依据领导小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制定出完善的工作计划,如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增强工作计划的可实施性和合理性。

1.2.3起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如金字塔,主要分为四层,最高层为制定出《质量手册》,将其当作体系管理中纲领文件;第二层为制定出《程序文件》,规范质量管理的管理者、内容、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等;第三层为制定出《作业指导书》,即对具体的实施作业项目进行详细指导;第四层为制定《记录》,采用表格、报告、签名等手段,对信息实时记录[2]。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特点

①全员参与性:实验室计量认证主要是由疾控中心的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并组织中心的各部门人员积极参与,在设立疾控中心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各部门也设立部门目标,从而将质量评审工作深入到疾控中心的每个环节中;②管理规范化:质量体系下计量认证让疾控中心的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程序更为规范,使其业指导书更为合理,使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将传统的强调检测报告审核的思想转变为“预防为主、加强环节把关”,并规范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使检验报告更合理;③强调服务性:实验室的计量认证需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并重点强调其服务性,从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3]。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提高管理者的认识

在实验室计量认证的最初,疾控中心的领导就需要认识到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可通过学习、实践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中心管理者或者部门领导对实验室计量认证和质量管理的认识,同时提升管理者的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熟练操作的流程。领导者在提高其认识后还需加强宣传力度,同时需合理安排和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督促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计量认证的工作。

3.2强化计量认证人员的素质

计量认证工作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疾控中心需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能力提升及职位晋升空间,以减少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4]。需尽快完成主要职工的配备,并给予配备人员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使其符合计量认证工作需求。人才引进可采取职称和考核两者结合的方式,确保能引入优质人才,并使其能在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具体方法为:制定出完善的培训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从而提升全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更符合疾控中心的人才需求。通过外出培训、学术交流、内部交流和讲座等培训方式,也可发动先进和榜样人物的带动作用,加强对中心内人员的培训工作[5]。

3.3增强各部门的相互协作能力

质量体系运行之初,疾控中心内各科室都需学习质量体系的管理内容,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并坚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全力与其他科室实施沟通合作,在制定质量管理文件的过程中,需增强各科室共同参与度,在执行中需明确共性问题,协商个别问题,从而完善质量体系的运行流程。

3.4更新仪器设备及实验环境

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人们对疾控中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经计量认证后,再进入市场,成为疾控中心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质量管理中,仪器设备的陈旧、老化问题,导致检验数据的误差增大;部分仪器存在操作不便的现象,也需要更新。因此,疾控中心需采纳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对部分老旧设备、故障多发设备实施更新换代,新购买的仪器设备,需安排人员进修学习,使其熟练新仪器的安装、校准和操作,并安排人员定期对其进行保养和检修[6]。

更新实验室的方法,主要是扩大原有实验室的房屋面积和操作场地,完善实验室的环境,并建立较好的实验室环境。对实验室的设施,如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照明和采暖条件及通风设施等实施维护,同时排除外周环境对实验室产生的干扰和不利影响,如微生物的菌种、电磁和灰尘干扰等,对于相领的实验室需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从而预防出现交叉污染。需为实验室的检验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具,实验室内还需配备应急设备,以保护实验室内检验人员的安全[7]。

4 结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实验管理的水平和技能技术,并尽量降低实验室的检验误差,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现阶段的实验室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中需完善的内容有管理者对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的认识、工作人员的素质、检验仪器设备的更新等,疾控中心部门做好相应的调整后,就能提高其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参考文献]

[1]何作凡,李汝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3(2):398-399.

[2]孙淑滨,陈秀荣.浅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5):134.

[3]刘静.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实验室发展[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5(3):42-43.

[4]袁静.探讨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质量管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26.

[5]吴红燕.计量认证对实验室工作的促进[J].水利技术监督,2012(1):369.

[6]贺冰.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1,1(5):172-175.

第5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市、县编办的有关文件,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

1、拟定和指导实施全县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规范、标准、防制对策与技术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和参与调查处理全县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开展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健康危害因素干预。

4、对全县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

5、组织开展全县免疫和规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负责免疫预防的技术指导、效果监测与评价,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供应及冷链系统的监测与使用管理。

6、拟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计划与实施方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7、拟定全县消毒杀虫工作规划、计划和技术措施,组织开展病原媒介生物和消毒杀虫工作效果监测与评价。

8、负责全县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管理工作。

9、承担卫生监测检验、预防性健康检查、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工作。

10、负责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卫生学评价工作。

11、指导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和改水改厕工作。

12、向社会提供相关的预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询和预防医学诊疗等专业技术服务。

第6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关键词:财务工作;财务管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政拨款;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90-02

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单位是实行全额财政拨款的卫生事业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质量检测、健康教育等活动,其性质属国家事业单位。但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政府财政投入占地区财政支出的比例来看,2003年比例上升后,现在有下降趋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经费投入过程中,“财神跟瘟神走”的现象仍没有改变,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有待建立。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务管理,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1 财务工作的特点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单位,是实行全额财政拨款的卫生事业机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二是机构的服务收入,三是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体制的一些问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服务有偿收入长期用于补充机构的收入,这就使一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片面追求有偿服务而偏废公共职能的现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单位在工作中肩负着监督职责,即卫生监督执法。此工作由卫生监督专门机构行使,在卫生局的领导下负责具体办事。卫生监督体制的现状决定了监督管理中的收费分属不同机构,由此造成了收费的不规范。防疫部门既要管理收费,又要有偿服务;要执法,还要收费。由于两个以上机构都行使监督收费,如何合理收费、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方法是我们工作的特点,也是财务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

2 对国家财政拨款按需计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求单位财务主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要完全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按需计划使用。对于有限的经费,应坚持原则,从保证单位整体工作和向重点工作倾斜两方面统筹考虑,做到合理制定预算,有效控制使用,加强科学管理。对实际工作中的管理盲区或漏洞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财务制度。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能因人而异。总之,各级财务管理人员对国家财政拨款要按需计划,精打细算,合理使用。

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3年合并成立以来,首先根据财政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精神,无锡市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工作实施具体细则》,制定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如物资采购制度,各个科室根据每年物资的需求及消耗情况进行预测,于上一年末编制采购计划和预算,报财务科审核,经中心领导批准后,方可采购。如财务审批、报销制度,中心各科室应根据工作需要,事先拟订支出计划,报中心领导同意后,再由经办人按规定办理借支或报销手续。同时报销执行下列审批程序:经办人办理―科室主管签字―分管领导签字―中心负责人签字―出纳付款。如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每年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做到实物和账表记录相符,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作充分的了解,对遗失、损坏的,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做出适当处理。经过六年的实践 ,不断完善,现在,各级人员按照规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合理控制费用,发挥单位内部管理监督职能,保障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

3 对机构的服务收入加强监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收入仍是收入的主渠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的是公共职能,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应属于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所在地区财政不能完全保证其履行公共职能的投入。以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近20 年间不得不侧重于从机构服务收入(即有偿服务)中获得必要的经济补偿,以维持机构正常运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创收客观上导致了公共职能偏废、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务主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经法律和法规,坚持对各单位资金使用和服务收入的监督,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目前,卫生监督体制正在改革中,各地的监督体制不统一,不规范。防疫部门要管理收费,又要有偿服务,存在多个机构都在监督收费,有多头收费之嫌。对于有些管理收费问题,如登记、注册、审验、颁发证照等为国家所认可,是符合现行法律和政策的。必须依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取费用,以增加管理的力度,提高对管理及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收费增加了管理投人,弥补了管理的成本。由于我国财力有限,财政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拨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而收取的费用,虽然纳入财政预算或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但有一定的返还,可以补偿财政投人的不足,改善办案条件,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效益,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监督管理中应规范收费行为,提高执法监管收费人员素质,管理收费并举,注意工作方法,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要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审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收费标准。严格控制新的收费项目,避免多头收费、重复收费。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权限,合理划分监督管理权,避免重复收费。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收费后,可以有一定的返还,有些单位或个人可能会被利益驱动而滥收或多收费,擅立项目收费,提高收费标准等,这样工作就会导致违法违纪,影响监督管理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形象。如果在利益驱动下,只重收费,轻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管理功能,就会导致执法不公,管理不严,工作不利。

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工作中注意总结同行经验,建立了收费清单制,向社会详细公布收费内容和金额,将各种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上墙公示,提高收费工作透明度,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使不合理收费在发生前一刻得到及时制止。财务科与收费科室严格对账,堵塞收费漏洞,财务科设专门人员负责收费票据的对账工作,核对销号票据的收费与出纳员报表的收入是否一致,堵塞收费漏洞,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4 对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认真核算

4.1 把好结算程序关,按程序进行审核结算

疾控中心的财务工作类别繁多,经费来源和支出都要经过有关领导部门的审批。所以在财务结算时,要注意报销的票据属于哪一类的开支收入,是否有相关部门的批准程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例如设备的添置,试剂的购买和应用,某项专用的经费报销等,都要进行报销审核。首先是审核批准项目主管领导部门的批复,然后是部门领导签字,财务人员初审,最后才能财务报销。结算定额控制的项目,还要根据领导签批的定额表,在定额内报销。

4.2 把好结算的票据关,对票据进行审核

审核票据时要注意其有效性,如票据的时间、金额、印鉴、使用范围等;并注意票据是否有全国统一的财务发票监制章,有无经当地税务局监制。注意票据是否多联套开,购买商品较多时有无开具清单等。此外,要留意发票项目是否真实,有无借用、空开发票的现象;票据要按时间顺序、整洁、清楚粘贴,以利审核。

4.3 把好结算时效关,及时报销

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及时、准确的原则,一项业务工作结束后要尽快结帐。一般应该做到当月结束的业务,当月报销;对在规定时间内延误报销者不予结算。延误报销者如有特殊情况未报销,应由本人书写原因,并经有关领导批准,经财务审核方能结算。强调及时性原则,可以防止财务工作差错;同时也防止经办人员巧立名目、多贴多报或重复报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实行收支核算以来,对资金的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坚决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切实发挥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比2008年的收支情况来说,在收入比上年同期稍有上升的情况下,费用却比同期下降了10% 。

5 结语

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行业财务管理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其他行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使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的财务工作得到不断创新和提高。在各项工作中,需要倡导服务意识,不但强调对外服务,还要注重对内部职工的服务。这种服务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情况下变得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由于我们对软件不断更新,使日常报账,办理相关转移、变更手续、发放工资等财务工作的操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倡导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单位财务部门以职业道德教育和保密意识做为学习重点,定期组织学习活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积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培养其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奉献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由于我中心努力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务工作,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表扬及充分肯定。面对新的工作形势,工作重心的转换,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切实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及资金使用效益,更好的服务于疾病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政投入;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135-03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带来重大警示:一个没有足够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城市,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安全设防不严密的城市,难以抵御各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等生物因素的侵袭。之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一系列法规、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先后出台,大量资金投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央补助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省及设区市设立的配套经费也加大了相应的投入,对各地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提升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虽然目前疾控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但是全国各地,特别是市县两级的疾控体系建设和发展仍不平衡。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经济基础薄弱,部分县区的财政比较困难,能给予当地疾控体系建设和保障的经费十分有限。

笔者围绕医改有关目标,按照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评估方案,采用普查的方式,以2012年度宁德市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CDC)全面实行奖励性绩效工资后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作为分析样本,并对2006―2015年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经费投入情况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该市疾控机构的财政投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该市疾控体系建设,合理制定该市卫生发展政策提供客观依据,进而为该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健康保障。

一、现状

(一)宁德市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明显偏低

2012年度,宁德市医疗卫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为9.50%,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仅占医疗卫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58%,远低于全省的3.79%。宁德市疾控机构的日常公用经费、专项业务经费、人员经费只分别占医疗卫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0.05%、0.29%和1.24%。当地财政对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投入不足,日常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普遍偏少,且主要投入为人员经费。详见表1。

(二)宁德市疾控中心人员收入低于全省疾控中心人员收入的平均水平及全市社会卫生单位人员收入的平均水平

2012年,宁德市各级疾控中心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包括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其中,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国库统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单位核定后发放。)。当年宁德市各级疾控中心在职人员年平均收入为38 903元,低于当年全省市县疾控中心在职人员年平均收入49 955元,也低于2012年宁德市事业单位年平均工资的41 205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2012年宁德市沿海地区疾控中心人员年收入总体略高于山区疾控中心人员。从整体来看,宁德市疾控中心人员收入水平整体偏低,达不到全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更没有达到全市卫生、社会工作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4 312元。具体详见表2。

分析工资的构成可以看出,即使是较低的待遇,奖励性绩效工资仍需要机构自筹,且自筹比例达到了15.91%。由于宁德部分县(市、区)财政无法做到全额拨款,当地疾控中心不得不依靠有偿服务获取必要的经济补偿来填补经费的缺口。所以,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定位无从体现!

(三)2009―2015年本地医改中用于疾控机构建设的经费为零

2009年新医改实行至今,宁德市每年医改投入的经费中用于疾控机构建设的经费均为0。

(四)实验室设备的购置经费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仍不足

“非典”以后,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的建设,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强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及规范,期间共投入了约2 523万元资金增置了603台(套)实验室仪器设备。详见表3。

虽然全市的总体投入较大,但实验室设备的购置经费主要靠省级投入,本级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大部分疾控还需自筹。而柘荣、周宁、寿宁等几个山区县疾控中心2006―2015年实验室设备购置经费中当地财政的投入基本为0,其实验室建设几乎得不到当地财政的支持。

(五)宁德市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费仍显不足

“非典”后,政府加大对宁德市各级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全市共有8个项目,其中4个新建项目、3个扩建项目、1个改建项目,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在2006―2010年之间交付使用。但是,蕉城区及周宁县疾控中心由于没有相关经费,目前基础设施无任何变化。从经费投入情况来看,10年共投入3 274万元资金,建设面积27 034平方米。具体情况见下表4。

由上表可见,宁德市疾控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依旧偏弱,靠单位自筹的比例偏大。部分县级疾控中心目前仍因此负债。

(六)宁德市疾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问题

1. 财政投入仍显不足,工作经费存在缺口

疾控机构完成公共卫生职能的基本条件是政府保证适宜的投入,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充足的工作经费, 即日常公用经费、专项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但是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宁德市医疗卫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为9.5%,而CDC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仅占医疗卫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58%,远低于全省的3.7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日常公用经费、专项业务经费、人员经费只分别占医疗卫生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0.05%、0.29%和1.24%。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将影响到疾控机构公共职能的履行和人员的稳定。

2.对疾控工作缺乏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

“非典”后,政府投入有所增加,经费利用日趋合理,但是,经费投入增长趋势不稳,以一次性硬件投入为主,且地区间公平性有待提高,尤其是保障机构正常运行的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明显不足,已成为各级疾控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制约着人才队伍的引进和优化。

3. 2009年新医疗改革后各级疾控机构出现边缘化趋势

2009―2015年本地医改投入经费中用于疾控机构建设的经费均为0。可见,医改后宁德市各级政府忽视了对疾控机构各种能力建设的加强。

4.部分疾控中心仍需靠有偿服务收入来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

宁德市各级疾控中心的经费收入主要包括中央项目经费、省级项目经费和当地财政拨款补助经费。但是,部分县区的财政比较困难,不能完全保证当地疾控中心履行公共职能的经费投入,致使疾控中心不得不依靠有偿服务收入获得必要的经济补偿,以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在客观上导致了疾控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削弱。

二、结论与建议

(一)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和经费投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9月出台的《宁德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职能力[3]。但是,从目前了解到的,宁德市市县两级级疾控机构截至2015年底的情况来看,《规划》所列的的目标并未实现。可见,进一步完善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增强宁德市疾病防控的能力仍然任重道远,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本级政府除了加大对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仪器的财政投入,还要着重加强对疾控机构日常公用经费、专项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以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和良好运作。

(二)全面保障疾控机构的公益性

财政投入不足将导致疾控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偏废。目前宁德市相当部分疾控中心仍需通过有偿技术服务取得创收,来弥补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不足。2008年底,卫生部下达的《各级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中明确界定了疾控中心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部门必须要开展的各项公共服务任务。因此,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疾控机构人、财、物的配置标准保障疾控机构的财政投入,以便其全面履行公益性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

(三)财政投入应形成长期稳定的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宁德市疾控体系建设的投入以一次性硬件建设为主,建设和装备投入较前大有增加。但是一次性硬件投入解决的是基本的工作条件,而日常工作的维持性经费则是工作能否开展的根本,如果疾控机构的精力不得不放在如何解决机构的生存和职工的工资待遇等收入问题上,通过开展有偿服务以增加机构收入就必然成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势必影响到公共卫生职能的履行。因此,政府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疾病防控的投入形成长期稳定的机制,提高疾控中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

(四)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分配激励机制

目前,绩效考核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原卫生部印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解决了部分指标考核分值不合理的问题。但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仍未有机结合,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干得再多再好,也无法兑现按劳分配,严重挫伤了广大疾控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公共职能的履行。根据目前的情况,疾病监测工作和须委托基层开展的工作,基层往往会委婉拒绝;如果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则会影响工作开展的成效,阻碍疾控事业的发展。

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允许疾控机构在完成本级财政部门的核定收入后,从超额部分中提取20%―30%用于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以此设立单位的奖励基金,通过完善机构内部的分配办法和绩效考核制度,向工作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建立起尊重劳动、尊重人才、人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吸引专业技术人员扎根疾控工作,以确保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06)[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8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关键词】艾滋病;医疗卫生机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4.5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2027-02

艾滋病流行是目前社会面临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能最大限度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是做好控制艾滋病流行工作重要环节,针对我市2009――2011年三年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现住址为本市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后简称:HIV/AIDS)病例情况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9――2011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有偿/无偿采供血机构)报告现住址为我市HIV/AIDS病例个案资料,为进一步分析病例报告特点将有病例报告机构按其工作性质分为三类,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是临床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专科医疗机构);三是无偿/有偿采供血机构分别统计分析。利用SPSS18.0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类变量统计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

2结果

2.1病例基本概况2009――2011年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报告我市HIV/AIDS病例1372例,其中HIV感染者1002例,AIDS病人370例。

人群分布2009――2011年三年间医疗机构共报告1372例,其中男性824例(60.1%),女性548例(39.9%);平均年龄(42.04±12.07)岁,最小1岁,最大91岁;未婚243例(17.7%),已婚有配偶985例(71.8%),离异或丧偶137例(10.0%),不详7例(0.5%);文化程度中文盲109例(7.9%),小学462例(33.7%),初中590例(43.0%),高中或中专156例(11.4%),大专及以上55例(4.0%);民族分布共报告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1102例(80.3%),壮族235例(17.1%),其它6个民族35例(2.6%)。

感染途径分布:三年间报告病例中静脉注射88例(6.4%),性接触+注射4例(0.3%),异性性传播1206 例(87.9%),同性性传播17例(1.2%),母婴传播17例(1.2%),不详34例,(2.5%),输血及血制品2例(0.1%),其它4例(0.3%)。

2.2三类机构统计结果三类不同性机构报告病例共报告1372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561,占全部病例的40.9%;临床医疗机构报告792例,占57.7%;采供血系统共报告19例,占1.4%。

2.2.1三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艾滋病病例年度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和无偿/无偿采供血机构病例报告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所占当年报告病例比例逐年增加明显与广西其它地市报道相一致[2]。

病例病程阶段结果显示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程病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

感染途径结果显示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注射吸毒有关病例不论数量和比例都是最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三年报告的97例与吸毒有关的病例中占报告了57例,占了58.8%,而采供血机构三年无一例与吸毒有关病例报告;异性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数和比例低于临床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报告病例;同性传播途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的数量和比例远高于临床医疗机构,三年报告的同性途径感染的病例17例中有15例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占88.2%。

样品来源分析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的病例主要来源于自愿检测咨询服务和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共报告482例,占其所报告病例86.0%;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主要来自医疗机构自身服务有关检测内容,如术前/输血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孕产期检查、性病门诊和婚前检查(含涉外婚姻)以上几个检测内容共报告695例,占其报告病例比例87.8%;采供血机构则全部来自无偿/有偿献血。

以上差异与三类机构工作性质和服务人群有直接关系。临床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机构面对群体主要有疾病症状就诊的病人,因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时间长、早期艾滋病感染者发病[1]、医务人员诊断能力提高和临床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诊断服务后对有创伤性医疗操作中艾滋病检测力度加强,故医疗机构中发现病例特点有报告数量逐年上升、报告病例中艾滋病病人比例高、样品来源多集中在其承担服务内容和职业分布范围广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家有相关政策在临床医疗机构中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但从结果可以看到实际效果不理想,三年中临床医疗机构只有73例感染者或病人是通过咨询检测发现,仅占其全部报告病例9.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承担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机构,虽然也对外公众开放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但工作重心是高危人群和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家属并主动提供相关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报告病例特点是吸毒、同性传播途径病例多、样品来源中以自愿检测咨询服务和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为主,随着早年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干预措施落实早期感染病例被发现,所以出现报告病例逐年下降的趋势。

无偿/有偿采供血机构主要职责组织无偿或有偿献血工作,故在采供血机构中发现病例少、样品来源单一、且病程也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主,同时随着国家防艾工作措施落实,在相对固定的献血群体中发现艾滋病病例也呈下降趋势。

医疗卫生机构因各自工作职责不同,服务群体不同,报告病例存在不同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医疗机构职能和服务群体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范文

为加强本县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卫生应急知识和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卫生应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订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计划。

一、职责分工

(一)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负责县内卫生系统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的计划和推进实施。做好卫生应急基本理论知识培训的组织工作;负责本县突发事件综合性医学救援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工作和辖县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专项应急演练的指导工作;负责对辖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和总结工作。

(二)公共卫生机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条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计划和指导;做好条线内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的组织和指导工作;组织开展条线内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本条线活动开展督导、总结工作。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做好卫生监督条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和指导工作。做好条线内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工作;本条线活动开展督导、总结工作。

(三)各级医疗机构(含医疗急救中心)

负责做好本单位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工作计划和推进实施。按要求做好应急队员(志愿者)的相关培训、演练;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

二、活动内容

根据文件要求,本次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主要从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两个方面开展实施。

(一)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

1.县卫生局:组织辖县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和卫生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卫生应急基本理论培训。培训包括内容:卫生应急工作基本知识;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2.县公共卫生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年度工作,组织本单位和辖县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和信息报告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能;流感、脊灰等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技术方案要点;突发中毒事件、放射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结合年度工作,组织本单位和辖县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3.各级医疗机构(含急救中心)组织卫生应急人员积极参加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监所开展的卫生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组织本单位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单位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预案(包括事发现场和院内救治)、基本救护技能、专业技术、后勤保障装备使用以及信息收集和报告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二)应急演练

1.县卫生局组织开展辖县内以应急流程、应急岗位职能为内容,多部门参与的突发事件综合医学救援演练。演练科目包括:事发现场公共卫生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紧急救援和后送;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演练科目为:突发传染病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生物、环境和食物等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现场快速检测鉴定程序和方法,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与研判;现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受污染人员洗消、疫点消毒;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3.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演练科目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生物、环境和水样本的采购、保存和运送;现场快速检测鉴定程序和方法,检测结果分析与研判;现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4.各综合性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的现场应急医疗救援演练和院内批量伤员救治演练。演练科目为:紧急医学救援现场的展开、伤情判断、检伤分诊、医疗救护和后送;院内批量伤员的应急救治工作的启动、展开、接收、分流、处置、信息收集和报告;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等。

三、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对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