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创新意识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意识含义

第1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创新意识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致使高校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批青年进入教师行列,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1]。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高校大约1/3的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大约2/3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2]。因此,要全面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1 “一实两创”的提出

科学合理的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必须将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学校自身的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特色相统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又好又快的培养出高素质的青年教师,为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而宽厚的理论知识,更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3]。因此,我校在制定“十五”发展规划时提出:突出“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人才品牌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必要研究“一实两创”的新内涵。

2 “一实两创”的新内涵

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与科研,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也应紧紧围绕这两项工作加以扩展。通过深入研究,归纳总结 “一实两创”的新内涵如表1所示。

2.1 实践能力的具体内涵

实践能力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三方面能力,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其中,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传统本职工作,各个高校都对其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上,对于工科院校的教师而言它也是应该具备的,因为工程实践能力是学生最希望在学校期间得到锻炼的能力之一,也是招聘企业最希望学生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然有责任帮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仅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不够的,只有教师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工程实践的技巧,最终达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2.2 创业精神的具体内涵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起动力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倾向,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在专业方向上可以说立足未稳,各方面素质都尚待提高,而教师行业往往是论资排辈的,需要青年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打拼,所以青年教师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青年教师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3 创新意识的具体内涵

意识是认知和注意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运作,是精神的注意与认识的统称。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工作中对何处可以创新、怎样创新的一种时刻关注。而不论在教学还是科研方面,要想敏锐的发现并把握创新点,也就是创新意识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所要创新的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以你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你的岗位业务知识为基础的。

综上所述,实践能力是青年教师的立足之本,需要不断提高;创业精神是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的动力源泉;创新意识为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3 结束语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是一个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质量与未来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培养工作中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这就要求“一实两创”的新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接收检验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苟军平,郭艳,彭洪斌.关于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4(1):51-53.

第2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一、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旅游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旅游模式创新是旅游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念,它是渗透到旅游业发展中的产物,因此模式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模式创新就是让旅游活动开展下去的“天平上的砝码”,创新做得好了就会向有利的方向倾斜。早在2003年11月,中、日、韩三国的旅游主管部门签订了《旅游合作备忘录》,直到2009年10月第四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提出“2010年三国互访游客规模达到1700万人次”的目标。2010年8月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签署《联合声明》,提出到2015年,实现三国间人员交流规模达到2600万人次。联合打造连接中日韩三国的旅游合作项目,共同进行海外旅游市场推广工作,尤其中日韩旅游贸易的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这种好的趋势的保持就必须靠创新了,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中日韩旅游模式创新不仅能够有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涌现,还可以和其他的服务业更加紧密的结合,起到1+1+1>3的作用,所以说模式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当前的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壁垒的逐渐消除,更多的产品开发出来,人们的旅游欲望就会更加的强烈,模式创新就是给旅游者不断地新鲜感,让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进来。

(二)旅游模式创新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模式创新和货币一样有着“乘数效益”,好的创新会引发更好的效益,因为发展的起点高、基础好。中日韩三国有很多文化的旅游资源,这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慢慢都被忽视了甚至流失了。如果模式创新被引入到这些文化遗产中,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以一种发展的方式来发掘它们的价值,不仅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而且也创造了财富。也就是说既有了经济效益又有了社会效益的旅游可以加快经济发展,好的模式可以大大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以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城市,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围绕着奥运展开,仅鸟巢就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丰厚的收益。鸟巢就是21世纪的埃菲尔铁塔,能否媲美还得回到旅游模式的创新,单单领着旅游者逛逛鸟巢的建筑空间,这种服务本身是不足的。中日韩国际旅游模式创新对如何推进中日韩多方位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二、中日韩三国旅游合作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来自文化的问题

跨国旅游与其说是观光,还不如说是文化之旅。中日韩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性格。在文化发展中会产生一种文化自信,韩国比较突出,很强调民族性,但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就是保守,不容易吸收其他的文化。

(二)来自历史的制约因素

中日韩三国的历史纠葛较多,民间的恩怨浓重。上世纪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侵略战争给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挖下了深深的鸿沟。近些年来日本做出的伤害国家和人民间感情的种种行为也较多,旅游模式创新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很多潜在的旅游者对彼此的国家是敌视的态度,有很多虽然没有那么的强烈,但是也不会考虑去彼此的国家旅游。民间甚至有些反对者和组织者抗议彼此间的往来。这对旅游模式的创新是致命的,因为这是从根本上阻碍旅游发展的。

(三)来自经济水平差异的制约因素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韩国属于发达国家。从经济体制来讲,日本、韩国是成熟度较高的市场经济,而中国还处于市场化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直接构成经济合作的障碍,但如果没有实现共赢的经济合作方式或模式,旅游合作就难以向前推进。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全球的旅游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需求等的多元化,使三国的旅游多元化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使三国的旅游合作只是存在最基本的层面,很难向深度合作进行。以人均GDP为例,日本第一,韩国次之,中国处于最低层次。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早在1990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3万美元;韩国已是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而中国刚过1000美元。

(四)来自日韩旅游贸易逆差的制约因素

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日本和韩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均是第一大逆差行业,日韩两国常年都呈现逆差,只有中国是顺差。近年来日本逆差规模呈下降之势,由2000年的285.2亿美元减少到2007年的139.1亿美元,减少了51.2%,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三方合作的推进。虽然近几年,韩政府出台大量促进并完善旅游业的政策措施,但随着海外旅游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的愈发充裕,使得以海外留学、境外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来源,韩国的贸易逆差额在逐年增长,由2000年的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50.9亿美元,短短几年时间增长率约50倍,使得韩国密切关注对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这很不利于三国开展旅游合作。韩国旅游业发展模式为政府主导型,韩政府将旅游业摆在改善服务业收支逆差,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五)来自旅游产业相关设施的制约因素

中日韩区域内一些地区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接待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没有标准化、质低价高、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影响旅游形象。如中国旅游企业的突出问题就是旅游企业规模小,整体对外宣传促销效果差,客源市场培育不成熟,旅游产品缺乏整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较落后,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国的旅游起步较日本和韩国晚,交通等硬件设施也很不完善;韩国最近一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改善;相比之下日本的条件要好得多,在模式创新中较占优势。总之,三国的旅游企业在跨国外联能力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

三、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旅游模式创新的途径探析

尽管中日韩旅游合作环境复杂,存在上述环境等等因素都阻碍旅游的发展,但可从旅游模式创新入手,如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引导旅游产业的发展,因为旅游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起的作用在提高,又因为它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产业的提升,是多相关的,旅游模式创新因此势在必行,旅游模式创新是一种无形的却基于有形的旅游产品之上的。具体的创新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基于生态旅游的旅游模式创新。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2010年的第五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首次共同签署《低碳旅游倡议书》,倡议中日韩及全球旅游有识之士立即行动起来,唤起旅游企业和游客的环保责任感,降低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减少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副作用。中日韩三国政府应成立生态旅游推进组织,旅游业设计的诸如宾馆饭店、景区景点都减少碳排放,政府、民间企业和旅游业者合作,共同开发生态旅游,进一步保护自然环境,加强自然的接触,以实际行动保护人类赖以栖居的环境。

第二,基于文化的修学旅游模式创新。修学旅游模式由传统的普通观光型向动态的修学体验型的跨越,修学旅游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探索和旅游路线,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好地继承本土历史文化,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交友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修学旅游能够因材施教,设计不同主题,在语言训练、思想教育和世界和平教育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统计,青少年游客约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左右,2008年,这一市场的规模为1360亿美元,占全球旅游市场总规模的18%至20%。作为东亚地区三个最重要的国家,近年来,中日韩三国互为修学旅行的重要市场,以中国北京为例,2009年前10个月,北京以日本为修学旅行目的地的出游学生达到1200人,同比增长了两倍。到2009年,韩在华留学生为6.5万人,中国在韩留学生为4.8万人,均居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之首。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0年1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1月―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总计2193.75万人,其中日本331.75万人,韩国319.73万人。日韩来华入境14岁以下人数分别为9.95万和13.95万人,15-24岁人数为11.71万和20.34万人,24岁以下占来华入境人数比例分别为6.53%、10.72%。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修学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如果日本韩国24岁以下来华旅游者中有80%是修学旅游者,即44.76万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费200元,出游天数5天,一年总花费可达4.省略、在线旅游热线服务网Hotwire和度假等旅游产品提供商Interval International。中日韩三国可以先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实现旅游资讯化,如韩国观光公社的网页(http:///)就十分成功,它有十种文字表示,内容极其丰富、细腻、生动,可利用面大;九州观光机构所做的名为“可爱的九州”网页(http://trip.co.jp/lovekyushu/),用韩文、英文、日文、中文(繁、简体)五种文字表示,也十分方便好用。三国通过设立介绍区域资讯的独特网页,便于区域内相互间了解和资讯传递。对区域外进行整体宣传,扩大区域的对外影响。

第四,基于体验式的旅游模式创新。中日韩旅游合作,不仅要注重观光旅游,还要开发出新的产品,市旅游产品多元化。例如三国旅行社可以开展周末家庭旅游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进行表面的观光,还可以让游客深入地了解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民俗习惯。例如烟台旅游局赴韩国旅游促销团将周末家庭游作为旅游主打产品,在韩国几大城市进行宣传推广,着力在烟台、韩国之间打造60小时的旅游生活圈。对于游客,参观一两个景点、打一场高尔夫球、泡泡温泉、爬爬山、购购物,其间吃一次正宗鲁菜、吃一次海鲜,品尝一次烧烤,只需要两夜三天,然后回家,就像青岛或济南游客周末来烟台休闲游花费的时间一样。

第五,基于旅游消费途径的立体旅游模式创新。多年以来我们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方式,旅游者也多数都是参加团队进行观光活动,这是一个表面的观光性的体验过程,在消费方面必然是一个平面性的消费。若转向一个深入消费立体旅游模式,例如中国的三峡大坝日韩两国同类企业人员可以来访问参观,同时还可以互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学习,学习之余,我们就可以给他们提供立体的消费,如观光消费、商务会议消费、休闲运动等等一系列的消费,同时还可以推动企业间的项目合作,吸引外资,这会是一个长期的消费链。中日韩三国可以开展工业旅游合作,在三国的同行业里,开发出由政府主导、市场为主体、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能源企业里,由政府主导合作,让三国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三国的同行业人员,可以互相参观互相学习,在竞争中企业共同发展,其实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机会。因此要从消费链上抓住旅游合作。

第六,基于综合经营的旅游模式创新。综合型的旅游模式,也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使旅游的拉动力量越来越大,使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都产生完全性的作用,综合性作用要想发挥,就必须得是一个综合性的经营模式。中日韩三国综合性的经营模式意味着各国企业的经营链在拉长,服务链在拉长,意味着客户的消费链在拉长。例如海洋旅游航线的开发模式。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存在一种“邮轮经济”,邮轮(Cruiseship)实际上是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游客轮,原意是指海洋上的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目的是把旅游者运送到大洋彼岸,它的生活娱乐设施也是为了给旅客提供舒适行程和解闷,众所周知的“泰坦尼克号”就是这种邮轮。而现代邮轮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其生活娱乐设施是海上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岸是为了观光或完成海上旅游行程。从根本上可看,邮轮可以把散落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使相应的旅游活动更为紧凑,而且邮轮旅游作为一种组合型的海洋休闲旅游产品,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以及可塑性很强的旅游产品,可以组合海上休憩、观光、度假、健身、会议、婚庆、潜水、探险等内容。中日韩三国旅行社可以利用邮轮将合资城市的景点进行合理连接,把黄海当作这一旅游航线的内海来看待。

第七,基于合作旅游模式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本身的限制,要按照旅游自身的发展模式,按照旅游者的需求从市场方向出发来研究区域合作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强化区域内的合作和区域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一些比较完整的大尺度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必须研究如何从一个观光地成为一个停留地,需要在深度开发方面做更大的文章,培育复合型的产品,这都需要合作。例如,中日韩三国可以在观光旅游发达的城市,开发出新的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一个停留地,三国的城市间虽然有空间上的距离,但是可以开发出一条专门的路线连接三国的这些城市,如上海――汉城――东京,青岛――济州岛――横滨,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让游客轻松旅游,快乐停留。其实另外合作的方式有很多,既包括区域之间的政府合作、旅游行业合作,也包括国内国外的合作,以及政府与开发商、投资商的合作。

第八,其他旅游模式创新。另外一些很好的创新途径,比如说公共旅游资源经营模式、旅游行业协会发展模式、高等旅游教育实践模式、影视文化旅游营销模式、还有亲子游等等。

旅游模式创新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旅游模式进行创新,使旅游服务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对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模式创新能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奉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中日韩国际旅游模式创新不应该走奢侈品的路线,应该打造平民的路线,让普通的百姓也可以走出国门。旅游模式创新是承前启后的,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最终实现三国区域旅游贸易市场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又堂.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利弊分析[J].商业研究,2008,(06):154~156

[2]慎丽华;森豪利;郝艳萍. 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0~34

[3]梁春香.论东北亚区域中、日、韩三国旅游市场的依存关系[A].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旅游业[C].上海,[4]陈柳钦.建立中日韩FTA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日本问题研究,2008,(02):8~13

第3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关键词:冷弯异型钢管 驾驶室设计

0、引言

冷弯型钢(coldrolledsectionsteel)指用钢板或带钢在冷状态下弯曲成的各种断面形状的成品钢材。冷弯型钢是一种经济的截面轻型薄壁钢材,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或冷弯型材。冷弯型钢重量轻、强度高,使用它可以简化装配工序,减少结构安装的劳动力,同时可以改进制品的工艺性能,改善其外观形状。因此在建筑用轻型钢结构、各种车辆结构、生产作业线的钢结构、高层货架、集装箱等各个领域广泛得到应用,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材料。目前,中国生产冷弯型钢的企业有数百家,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左右,其中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仅5家,年产量约30-40万吨。国产冷弯钢产量只占钢材总量的1.2%,与国外发达国家5%的比例相比,发展潜力很大。

而在各种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驾驶室的设计中,传统的钢骨架加钢板焊接的方正结构正逐渐被冲压成型弧线曲面结构替代。为追求结构的完美性,要求造型、断面越来越复杂,对冷弯型钢的材质要求和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新一代驾驶室以全新的概念和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

1、驾驶室设计的意义及其驾驶室的结构

1.1 驾驶室设计的意义

驾驶室是一台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底盘的布置以及室内内部装置的放置等。所以说驾驶室的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的成败决定了整台机器的成败。

1.2 驾驶室设计的要求

1.2.1驾驶室设计时的基本要求

驾驶室作为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求具有高性能、多样化、新技术、个性化等特性。还要求舒适性、操纵方便性、良好的视野、安全性等等。

1.2.2本次设计驾驶室的改进设计要求

?与地板架接触的孔保证装配尺寸;

?驾驶室外形注意尽可能保持原驾驶室形状,尤其注意不碰防翻滚架;

?与地板架装配处注意保证间隙。

?符合时代审美趋势,美观、安全性要求。

1.2.3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到工艺性

?工艺先行,提高产品可制造性和实用性。

?简化制造流程,省时省料省工;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劳动周期;

1.2.4成本要求低。

2、驾驶室结构改型的调研及其结论

2.1 调研规划

调研在产品设计阶段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现在产品的状况,其次通过市场调研和与操作工人、产品生产厂负责人的交谈,来了解现在产品还存在的弊端,为我们设计提供参考,最后我们通过实际调研来的情况来设计驾驶室,从而达到人性化的要求。

2.2 调研的方法

我在做调研的时候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调研工作的:

1)通过与驾驶室设计工程师的交谈、采购人员的成本估算。

2)查阅和驾驶室设计有关的书籍、专利、刊物等资料。

3)通过对生产车间现场来观察生产存在的问题。

2.3 调研结果

通过半个月调研工作以及对车间现场生产工艺流程的实际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异型钢管结构改型后降低了采购成本,原来拼焊结构驾驶室由建机公司生产,改型后的驾驶室由彩桥公司生产。上图彩桥公司栏是按照批量的性质把异型钢管的模具成本均摊到单台上的成本估算里,红框内可以看出驾驶室框架成本单台降低90.61元(371.98+40.98-322.35)。若加上因为异型钢管的使用造成的工时降低,成本将会更低)、简化了生产流程、改进了驾驶室的工艺性,具备创新性和科学性。

3、驾驶室的改进新旧结构对照

3.1上顶结构对照

3.1.1原结构:

缺点:

?不封闭的四边卷板框架刚性差、工序复杂,围焊六边框架时易变形

?上板卷边耗材料、工序复杂

3.1.2异型钢管结构:六条封闭的异型钢管,经组对、焊接、打磨焊缝等工序做成驾驶室顶框架,断续焊焊上盖板,能克服上述缺陷。

3.2门两侧立柱结构对照

3.2.1原结构: 钢板拼焊结构

缺点:

?弯板折弯和焊接使驾驶室变形严重,角度难以保证,装配易出现问题。

?弯板拼焊结构复杂不稳定,焊接工序多,耗材耗时耗工。

3.2.2异型钢管结构:

优点:在满足原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异型钢管本身留出安装门所需的角度,装配时只需用钢板尺目测对齐即可(见图1),然后点焊固定,装配质量高,效率高,具备良好的工艺性。

图1

3.3 基座和门槛处结构对照

3.3.1原拼焊结构设计(见图2)

缺点:拼焊结构零件多,生产管理复杂,焊接工序多,复杂不稳定,耗材耗时耗工。

图2

3.3.2异型钢管结构设计(见图3)

优点:成型零件,组对便利,工艺简单。截面灵活多变,造型美观个性化,有好的工艺性和制造性。

缺点:需要制作模具,成本高,生产周期长。

图3

4、结论

因为驾驶室设计的复杂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研究得很细致。本课题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为推土机驾驶室设计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通过了一项国家专利,具备创新性和科学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驾驶室:

(1)驾驶室设计的意义及其驾驶室的结构。

(2)驾驶室结构改型的调研及其结论。

(3)驾驶室的改进新旧结构对照。

参考文献:

[1]武胜、张厚、王伟 冷弯型钢截面创新设计思路与方法探讨[J],钢结构,2011

[2]张丽丽、陈辉 冷弯型钢工程性能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第4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含义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广阔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及充分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机会,具备独特的、无法比拟的创新优势。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功能,不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智能。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创新体育教育的实际应用,以有效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做出若干思考。

一、创新意识的基本含义

创新意识主要指依据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基本需要,产生的一种创造未来新鲜事物的观念或动机,并在创造行为活动中形成意向和设想,它在人类意识领域属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富有实效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生发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进行一切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和根本出发点。体育教师应通过每一节体育教学充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任务,精心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内容设疑和创新,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创造意识[1]。

二、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教师应将教学由“要我学”有效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化教学观念,通过积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较为普遍,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与学生实施互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促进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在进行跳高学习时,教师事先在竹竿中间设置一根橡皮筋,同时不做任何说明,只要求学生越过橡皮筋即可,同时又积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设置橡皮筋的原因,有的说是为了降低难度,有的说是为了矫正姿势,这样就有效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2]。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情境式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基于初中生好奇心和新鲜感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教师也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切实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构建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化运动项目,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行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勇于畅想的创新意识和无畏精神。例如,在进行《动物模仿操》一课的教授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形态,并自由结组进行创编,最后进行比试和互评,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其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提出质疑和设疑引思,努力创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条件

在实施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进行观察和示范,因势利导地在体育练习中设疑引思和提出质疑,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进行《双人三足跑》游戏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出质疑:大家说两个人能用三足走路吗?怎样能跑得更快?这样事先为同学预留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安排几组同学进行实际表演,学生通过实践和练习得到了实际验证,为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在进行讲解和示范辅导时,教师应在每个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学生在整个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想象力,将其所掌握的知识逐渐深化。在实施现代化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热情,一直处于主动性学习的最佳状态。

五、通过游戏教学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游戏课堂教学法,能有效增强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游戏教学能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空间,同时能潜意识地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首先,应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基本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安排适合季节的体育活动项目,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渐领悟体育的乐趣,以更好地掌握体育项目的学习。其次,不断调整和丰富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逐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体育练习平台,有效活跃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确保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游戏中来。游戏教学法通过反复的体育练习加强了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掌握,更好地实现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应注重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创新型体育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不断提升体育运动素质和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胜.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7):38.

第5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6-0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找到突破口,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经验少,但他们教育论文天真、好动、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这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验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就如何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之中,谈一些精浅的认识。

一、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教育专家常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实践表明,只会论文动脑不会动手的人,很难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会动手的人能促使他去开动脑筋。动手、动脑可以相互促进。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到位,不流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操作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例如:在数学“按不同标准分类”这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铅笔,四个人为一组把铅笔放在一起。我先让他们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过后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顿时班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后来我让各小组汇报一下他们分的情况,发现学生的想法竞如此地出人意料:(1)按颜色来分;(2)按笔杆上带不带字来分;(3)按有没有削过来分;(4)按笔杆上有没有花纹来分;(5)按圆柱形和棱形笔杆来分;(6)按铅笔长短来分;(7)按有没有橡皮头来分;(8)按铅笔的是一头削还是两头削来分……学生的思维是多么开阔,他们想出了这么多分类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去创新,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视联系实际,拓宽创新空间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生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所学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越近,越有益于掌握。反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也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时,在教学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表示0,有的学生把口袋掏空,说口袋里东西的个数是0;有的学生把桌子上的东西拿空,说桌子上东西的个数是0……在教学“0”的第二种含义“起点”时,我引导学生联想到运动会上的赛跑,都要从起点起跑,这时的起点就表示0,接着,我让学生在教室前面的起占“0”开始跳远,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明白:只有从起点“0”起跳,才会跳得公平。这样,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联想,对0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学,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评价,由学生为其评说,教师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养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由学生自己评说,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教师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第6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教育具体含义是在“育人”的基础上,带动人类去进行创新活动,从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里面说的创新精神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的创新意识;另外一类是人的创新品质。而创新能力则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类是人的创新想象能力;第三类是人的创新感知能力。从二者包含的内容中,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最强有力的后盾;其次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与延续的内在因素。

实施创新教育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切入点,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逐渐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跟人的辨别事物的能力一样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这其中有一定遗传的因素,但是,关键的作用力还是在于后天的雕琢。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道理是一样的。主要是在这个动词“雕”上面做文章。此外,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首先在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能主观性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改造或者修补,而是要客观性地去促使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再是单方面的“猛灌输”,而是应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索事物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措施

1、创新的前提是要敢于质疑,因此要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习贵在质疑”。质疑是开辟另一天地的突破口,是引起人类创新思考的导火线。像在人们对“时间的同一性”这一真理深信不疑的时候,爱因斯坦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推动下,毅然地扎到这个理论的研究中去,最终翻开了物理史崭新的一页——提出了相对论;像在人们对“地球中心说”这一真理深信不疑的时候,哥白尼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推动下,提出了太阳学说;像在人们对“物体的重量决定了其下落的速度,即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这一真理深信不疑的时候,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试验,从此了亚里士多德“物体重量与其下落速度成比例”的学说,提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这也是受创新意识的影响。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带头质疑,并且要学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质疑某一知识点的正确性时,教师应该耐心听完学生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探讨,并共同进行相关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而不是给学生当头一棒,打击学生创新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讲电磁学这一内容的时候,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组校园夜景的图片和一组用传感器显示直流、交流电压时间的图像,并叫几个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这二者相应的特点;然后教师给定具体的定义,并向学生提问:被我们广泛运用到生活中的交流电是怎么产生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手摇发电机,让学生用心观察现象,并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其是否为交流电。最后,教师质疑:把用传感器得到手摇发电机的电压时间图象放大后,发现图像上面是锯齿波,却不是正弦波,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创新。

2、把名人创造发明的实验过程与物理课堂内容相结合,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7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45-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的任务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呢?

一、立足课本,解放思想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往往对学生作文的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作过多的限制,甚至连文章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都为学生预先设定好,学生能做的就是将这些条条框框填满。笔者认为,在教学写作知识时,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选材上,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启发学生的作文思路,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来。教材是作文教学的范文,教师应从教材入手,教会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至关重要。例如,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月光启蒙》中有这样一句话:“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短短一句话把一个母亲给孩子唱歌谣的情景呈现出来。教师可借此引发学生联想其他的句子,学生们往往会说出各式各样的情境,如母亲的身影、房中的灯光、窗外的夜景等。这样训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留心生活,捕捉新意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感受、勤于思考。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莫泊桑拜师》时提问学生:“同样是观察马车,福楼拜与莫泊桑得到的结果为什么相差那么远?”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文中句子“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的含义,让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形成自己对生活独特的体验,从生活中捕捉新奇有趣的事物,发现新鲜的写作题材。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勤写多练,及时把自己的新发现和新感想记录下来,从而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新”是指学生眼里的“新”,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见闻相对而言比较少,他们眼里的“新”对于教师来说或许司空见惯,毫无新意,然而只要切切实实是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加以鼓励,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否定学生的“新意”。例如在“写自己的一次新发现”的作文训练中,有的学生写自己发现新版50元人民币右上角的印花中有“50”字样,有的学生写自己发现了猫会爬树,有的学生写发现了狗会游泳等。这些发现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师应该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激活想象,大胆创新

作文训练中的想象作文有看图作文、串词编故事、听音想象作文、写未来的事情、续编故事等,这些类型的作文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多写此类作文,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十册《积累运用六》的作文要求是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写出了可折叠、分层的轻便折叠桥、可自动报警的防盗钱包、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衣服……学生把创新思维投入到写作当中,写作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打破常规,不断创新

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人们习以为常,自然不会特别引起注意,无法产生新鲜感。相反,如果教学打破“常态模式”,摆脱惯性、突破常规就容易给人们以新鲜感,这也是创新的魅力所在。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合理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比如写弯弯的月亮时,大多数学生会把月亮比作小船、镰刀,而有的学生另辟蹊径,把月亮比作金黄的香蕉、弯弯的笑眼,让人耳目一新。再比如以“灯”为题的作文中,很多学生都写出了借物喻人的记叙文,而有学生写了一首意趣横生的小诗,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看到一个杯子可以写些什么,你把杯子想象成什么?看到月有圆缺时想到了什么?如有的学生写道:“月亮是天的眼睛,每个月睁大一次,困了就闭上。”学生打破常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常规到逆向,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独树一帜,不断发展了创新作文意识。

第8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1采用脱离开教材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采取的是依托于教材进行的教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思维惯性,教材所提供的答案为标准答案,以教材所给出的知识作为学习与记忆的方向,而陷入这种思维惯性当中,学生就会过度依靠对教材的死记硬背而不去主动思考数学方法与数学概念的含义,而要打破这种思维惯性,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具有脱离开教材设计课堂训练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设计出脱离教材的课堂训练让学生去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问题的解答,这样学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可以参考而只能运用掌握的数学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具备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认知数学问题,解答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

2构建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单方面自上而下地传授数学知识,而不具备质疑教师和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而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会造成对学生数学学习思想的禁锢,使得学生养成任何问题都听老师的,自己不会独立思考,不主动在数学学习上探索求知的不良习惯。而这样一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而要避免数学教学上的这种弊端,首先教师要努力构建自由民主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数学的求知与探索方面,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最佳的学习方式,而非服从与某个权威。要能够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后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就算老师在数学问题上也有可能出现错误,学生面对老师出现的错误也要大胆指出而不应该盲从。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数学学习的辅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与思考,也可以不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而用别的方式创造性地去解答数学问题。

3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学习属于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基础理论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很多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就是一大堆抽象而难以理解的符号,对于这样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无异于硬把自己不愿意接受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硬往脑袋里塞,这一年龄段少年儿童在逻辑思维方面能力尚未完善,对于抽象概念的认知能力十分欠缺,而数学当中大量的定义公式都非常抽象,很难吸引这一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兴趣与注意力,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与畏难心理。教师如果无法从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方面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就很难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要解决小学学生畏惧数学,难以理解数学概念的问题,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联系,使其变得直观而且容易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对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进行课前深入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可以与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通过结合现实的教学讲解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带有百分数的物品如:饭店的打折广告、饮料瓶子上的成分说明、一份带有统计数据的报纸等等,教师先进行百分数数学知识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不同日常物品上找出哪些数字属于百分数,哪些不属于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特征。

4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9篇:创新意识含义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创新意识 教学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52-02

在我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一些相应的观点和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狭隘,注重解答题目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初中数学教师注重讲解数学概念、数学公式、以及数学题目的解题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当做教学目标。这造成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学定理、记公式、做题目”,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薄弱。

2.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年的教学方法都是“引入概念―举例讲解―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在讲台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讲解定理公式的运用方法,学生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方法方式,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质疑的时间,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至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比,一到数学课堂时间,就提不起学习兴趣。

3.学生依赖性强,怠于独立思考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很多学生把教师当做权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十分信任,认为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正确的、不变的。学生按照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思路去思考问题,逐渐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怠于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1.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导地位

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例如,教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时,如果用呆板的方法跟学生讲解概念和公式,学生理解掌握效果并不太好。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思考:平时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时,怎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先找到在第几排,然后再找是几号。然后教师跟学生说:大家说的“几排几号”,这样含有两个数字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比如前面的表示“第几排”,后面的表示“第几号”,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做坐标,记作(a,b)。用一个看似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为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做准备,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创设情景课堂,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当前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课堂,营造课堂互动氛围,提高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时的画面,然后跟学生解说:“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太空中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那么,大家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入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米/秒)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v2(米/秒)、v1、v2 的大小满足v12=gR,v22=2gR.怎样求v1、v2 呢?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个举例营造了一个有感染力的课堂互动氛围,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成立讨论小组,营造数学学习氛围

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仅依靠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因此,教师可以成立数学讨论小组,让班级中的学生在数学课堂外也能进行交流学习,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由于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兴趣特长、和学习方法存在不同,教师可以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让学生之间进行探索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互相启发数学学习灵感,取长补短,在互帮互助中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敏.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