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学校文化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关 键 词】市场经济;学校核心竞争力;校本课程
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曾戴着纯公共产品和由政府包办的消费性公益事业的帽子。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下,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自由竞争机制进入教育领域,教育市场形成。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促使学校亟需提升核心竞争力。21世纪的经济活动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校为了创造更高的教育收益,培养出能适应这一时代需求的人才,需要作各方面的调整。激烈的竞争驱使学校亟需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并已融入学校组织内质中的能力,是区别于其它学校,具有独特竞争性质而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教学、师资、无形资产、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基础上的能力,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对战略性资源的获取、整合和转换能力的大小。学校的使命是育人。同时,课程在学校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②教师为课程而教,学生为课程而学。学校核心竞争力蕴藏在课程实践中。其中,校本课程与学校核心竞争力似乎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1. 特点共享。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社会价值性的特点。战略价值性是指较强的学校核心竞争力使学校获得稀有的资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具有战略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核心能力体系。每个学校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学校在竞争中凭借某一优势,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且这种优势为本校所独有,即所谓的独特性。学校组织内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其它学校难以模仿复制,是他人无法拿走的,具有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③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对学校而言是有战略价值的。校本课程是以本校的特点和条件为开发前提。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长期形成的,是他人难以模仿的。每一所学校有其具体的资源状况和发展阶段。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发展阶段,将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是具体学校、具体发展阶段、具体资源、具体需要相整合的产物,是有其独特性的。它绝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照搬他人的模式;绝不是图一时的时髦,所关注的更不只是眼前的利益。它是在本校办学目标的引导下,结合本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挖掘独特的课程资源,实现其价值。校本课程既有存在合理性,又有其战略价值性――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根源共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在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由资源获取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组成的能力体系。④学校的运行离不开资源。资源的获取能力是指识别资源和吸收资源的能力。资源配置就是把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做出选择,或是把各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上分配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⑤资源的配置本质上即为:将不同的资源进行重新的组合,实现要素的协同。资源通过配置机制,产生出效益和效能。如教师资源,要实现教师的价值,就必须对教师进行激励,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对资源的转换能力。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来看,校本课程首先是对学校现有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在分析学校现有资源基础上,获知学校已具备哪些资源,还需要哪些资源。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来识别及获取校内外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因此,学校的资源获取能力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资源的多少。确立了校本课程方案之后,就要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实施的过程需要资源作为支撑,但并不意味着资源投入得越多,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就越好。充分地挖掘课程资源,并有效地配置资源才能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利用资源时,还要考虑其经济性,以最节省的支出取得最佳的效果。如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征,使相同资源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总之,资源的配置是实现资源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因此,资源的配置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至关重要。资源投入经过资源转换,就会有相对应的资源产出。有效的校本课程产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学校的办学特色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终究要回归到对资源转换能力的评价上。资源转换能力的强弱,是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关键。
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在特点和根源上与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共享。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校本课程提供了战略性资源基础。同样,当校本课程及其开发融入了战略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等特征时,校本课程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二、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校本课程主要元素构成的整合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教学、师资、无形资产、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基础上的能力,对内表现为一种能力体系,对外表现为诸如办学理念、资源、学生素质、师资水平等优势要素。校本课程所需的要素在通过实践开发后,各要素会实现怎样的转换?能否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下表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解,剖析校本课程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有何作为。
表1 校本课程与学校核心竞争力元素的整合
1. 共塑愿景与目标。所谓的愿景,是学校现处于什么状况,要达到什么状况。愿景是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个高度概括。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社会组织。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和目标,必然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即教育哲学。这就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好定位分析,建立愿景与目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外层是竞争优势,内层是能力内涵。发展办学理念即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思路。办学理念不是一时形成的,是学校长期以来办学精神的沉淀,同时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学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其外在的硬件实力,更要走内涵发展路线,注重办学理念要跟随时展,又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校本课程开发将办学理念与愿景相结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借着校本课程开发活灵活现地发表出来,从而渗透到课程设计、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目标的设立,实现了与办学理念的共塑和分享。
2. 整合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获得课程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课程资源,必须投入一定的资源才能保障课程开发的有效进行。但是资源的投入量与课程实施效果并非呈完全正相关,只有对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做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配置结构最优化。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挖掘、获取、配置,最终产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成果。如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观、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本质是建立在生源、师资、无形资产和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的基础上的能力体系,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对这些战略性资源获取、整合和转换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开阔了学校获得课程资源的途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强了资源的获取能力、配置能力和转化能力,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首先在观念上,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新事物的挑战。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较为传统的教育思想,对新事物有自己价值观思考,从而接受新事物。其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从挖掘课程资源,到参与课程设计、资源的合理利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一系列活动,重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校本课程开发整合教师资源,组织教师共同合作,一方面使教师合作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团队得到建设;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样,教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元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师的团队建设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4. 鼓励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包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深切体会到自己的意愿受到尊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校本课程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解放。合作式的学习加深了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沟通;探究式的学习启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校本课程在表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深层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生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素质是一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分数论”再也不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不是拥有知识的人,而是会用知识的人。校本课程开发带给学生更多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提升了。
5. 改变课程文化。校本课程是课程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承传了学校文化,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传统的课程文化以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接受式学习,封闭式学习为特征。但今天课程文化越来越走向人本――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学生更多地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强调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协调,合作与自主的统一。校本课程开发使课程文化发生了改变,同时为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无形资源,是长期存在且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的特点,学校文化从长远角度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所在。校本课程促使课程文化的改变,丰富和深化了学校文化,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6. 加强家、校、社区合作。学校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育本身不仅仅是学校的使命,是整个社会的使命。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过程,参与主体不只局限于校内的教师、学生和领导,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了更多的联系与沟通,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课程和办学理念有了更多的了解。校本课程向社区开放,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而且为学校和社区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校本课程开发,使教育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同时使学校相关利益者的认可度逐渐得到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品质,这正是社会所需和家长所期的。一所具有竞争力的学校必然是被利益相关者认可的,或者认可教学成果,或者认可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加强了家、校、社区的合作,在提高学校的相关利益者的认可度上作出了贡献。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它不仅弥补了国家课程过于统一和集中所产生的弊端,而且增强了学校管理上的自,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正是因为校本课程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在特点上有共享性,在根源上有共塑性,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提供可能。校本课程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彼此推动,彼此加强,通过校本课程建设成就的结果,最终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是课程上的改革亮点,同时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校本课程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中可以有所作为!
注释:
①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143-146.
②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
③胡永新.中小学校核心竞争力初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我们在学校里开发出一个校本课程体系,它是以“玩”为价值设计的。对校本课程的管理要求,我们定位为:有序、有趣、有作品。“有序”指的是正常的运作规范,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趣”指的就是“好玩”,要通过玩来吸引学生,学生觉得“好玩”,老师也要“好玩”;“有作品”指的是学生自己通过校本课程课制作的“粗糙”作品。根据这样的理念,学校里的校本课程大多是动手与表现式的,有陶艺制作、小木工、石膏像制作、数字油画、建筑模式、航模、海模等这些每周都开的、通过动手来“玩”的课程,也有“才艺30分”这样每年一次的班级集体合作项目。这些校本课程已经开了九年了,学生有兴趣,老师也与学生一起玩,百开不厌。学校也因此充实了教育内涵,吸引力也更大,学生喜欢学校,老师也觉得这样的校园和谐。
总结我校多年以“好玩”为价值取向的校本课程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供同行参考。
好玩,是我们校本课程的价值选择
如果我们避开“分数”谈“育人”,那么,许多教育思维都应该重新梳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玩”一定是重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将“玩”与课程开发结合起来,那么,“玩”就变成了成长中的预设,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比如,我们有一堂航模课,学生在教室里制作好他们的飞行器后,老师带着他们走到操场,随着一声令下,此时放飞的不仅是飞行器,还有孩子们的心情。有的同学的飞行器飞得很高,而有的同学的飞行器刚上天便“折戟沉沙”,这些都会引起大家热烈的回应。大家一起玩,一起庆贺,一起惋惜,这种体验只有学校能够提供。再比如在陶艺制作时,老师会说“把自己的想法做进去”,这样可就热闹了,同样是“人物”主题,出来的“产品”五花八门,大家相互欣赏,老师不作好与不好的评价,这不就是玩吗?这样的课是国家课程无法替代的,这样的课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这样的“玩”,它的价值在于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促进人格的形成。
过程,是我们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国家课程来说,校本课程不硬性要求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不需要拘泥于“知识学习”,而是可以着眼于“增加体验”。“好玩”的校本课程注重的就是一个“过程”,可以是“做”的过程,“说”的过程,“看”的过程。这“过程”不以知识学习为目标,也不给学生增加新的压力。我们利用校本课程提供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学得好是成功,学得不好也非失败。如果光是国家课程,学生在校的学习是严肃的,是规范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压力;那么,校本课程还要给学生压力吗?不要。要让学生感觉校本课程是放松心情的、是减轻压力的。从思维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呈现与国家课程不同的思维状态。比如,在学习小木工时,学生在木板上画上一只大象,然后根据画出的线条锯出来。小机床在响,小锯条也随着他的手行走在画出的线条间。此时学生还在逻辑思维吗?他还在想着题目的答案吗?不会了,因为老师对学生的作品不评价,没有人会说他的作品不好,只要自己满意就是好。我们想,让学生在没有高强度思维的状态下学习技能,让学生不抱功利地学习,这可能是他们最愿意做的事。
粗糙,是我们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依据
既然是动手的课程,必定会产生学生作品。我们是怎样对待学生作品的呢?爱因斯坦“三条板凳的故事”给了我们启发。在老师眼里,爱因斯坦的板凳是最差的,但在爱因斯坦的眼里,那是他做得最好的一条。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品,学生眼中的看法与我们不一样。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就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对学生校本课程作品不评价,这也是我们基于“好玩”的价值作出的原则,如果我们又要分出等级,那么又要产生一批“差生”了。学生的作品是粗糙的,而“粗糙才是真正的美”,正因为粗糙才显出了可爱,那是真实的学生。很早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分给班里画墙壁画的任务,每个班有两到三块一米见方的白色墙壁供学生涂鸦。学校的愿望是锻炼学生,可是有些老师观念不一致,他们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有的请家长帮忙,有的亲自督阵,结果墙壁上呈现丰富、精致的“作品”,完全违背了学校的本意。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粗糙才是真正的美”的理念,那次学校特意做出安排,让那些学生自己画的,没有人帮忙的作品获奖。结果是漂亮的不得奖,粗糙的均有奖。此后,他们再也不怕自己的作品拿不出手了。
简单,是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出保证
按照专家的观点,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算得上很不规范,因为没有让老师写课程标准,也没有硬性编教材或教案的要求。专家眼里的不合格并不意味着在老师、学生眼里不受欢迎。校本课程的老师都是兼职的,他们都有一门或两门国家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当前的情形下,国家课程决定他们的考核指标,如果我们再让老师花大精力去编课程计划、编教材,那么老师的第一选择便是“我上不了”。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应该是“师生同玩”的课,老师带着学生玩,学生与老师一起玩,不要什么繁文缛节,要让教的人轻轻松松地教,学的人愉愉快快地学。老师对自己的校本课程自定目标、自设过程、自我评价,学校也不要求老师必须参加比赛,怎么高兴怎么玩。这样的氛围才有真正“玩”的意味。比如,“海模”是有比赛的,学校提供的海模池也符合比赛尺寸,可是学校里没有下达参加上一级比赛的任务,我校的海模班玩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比赛过。陶艺课程市里也有比赛,学校每年都能拿好几个一等奖,这也是老师自己愿意,并不是学校强迫的。校本课程的简单,是从老师角度说的,我们要持续开这门不参加上级评价的校本课程,就必须从学生、老师两者的角度出发。
中小学 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问题 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目标,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1.校本课程目标的含义
校本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如在我国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而不是规定教师发展的水平或学校形成的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校本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指向于未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发展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校本课程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同时服务于国家课程总目标。学校课程开发者依据总目标,确定学校课程的结构,设置校本课程类型,再将它细化成各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目标就是指具体的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它只涉及某一具体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预期要求,是校本课程总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它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评价性。
2.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校本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还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目标,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正出现一些轻视目标设计,或简单甚至错误处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现状,笔者分别以“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和“校本课程纲要”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进行搜索,根据网页条目的顺序依次筛选出45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的课程目标设计情况的统计如下:有8个案例没有明确设计课程目标,还有7个案例设计了诸如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33%。其余的30个案例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一项的设计,但结果不容乐观:目标内容全面、表述规范的案例只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但表述规范的案例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全面、具体,但表述不规范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目标内容和表述均不合理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从统计结果来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没有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不重视。如某校的《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2]。还有一些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校本课程目标认识上的偏差。上文提到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但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偏差。如某校的《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列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汇集教师、学生成功教育有关资料,编写一套学校校本教材;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成功教育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3]。
2.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校本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如《写作思维策略漫谈》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如下的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激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4]。这样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校本课程都设计了“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实践能力”等等目标,这些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3.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二分之一的案例中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错位,把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如《在故事中成长》校本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5]。在这里,目标的表述采用了“使学生……”“激励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培养学生……”的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二是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6]。这样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评价目标是否达成,无法发挥目标的真正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一线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校本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掌握目标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三、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目标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如果对校本课程目标不重视,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盲目,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校本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2.明确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关于这一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具体到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也必须借鉴课程目标理论的这一基本框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在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从空间维度讲,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地的特色。比如,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目标就应有所不同,南部水乡和西北高原的中小学确立的校本课程目标也应各具特点。另外,在确定社会生活需要时,从时间维度讲,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应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考虑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对现实作出必要的有意义的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三,在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方面,在发挥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与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应突出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是指对于学科本身发展的功能,即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学科专门化研究奠定基础的功能。如学习数学是为了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是指该学科对于一般公民有何贡献,比如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根据学科知识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课程目标,重视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3.完整地把握校本课程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校本课程目标也应体现三维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可以确定许多目标,对这些目标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学校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可能实现的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校本课程目标内涵全面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
其次,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体化。三维目标要具体化,指明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在知识、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便于评价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的实际;要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体现各门校本课程自身的特色,切忌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大而空、过于笼统的现象。
4.规范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
能否科学、准确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处理好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描述、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描述校本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
第二,行为描述即说明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同领域的目标,应选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选出”、“列举”、“归纳”、“概括”等,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经历”、“体验”、“形成”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通常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等。在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要结合具体的条件。
第四,行为标准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它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
总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目标的功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山川学校“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EB/OR]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842
[3] 荣成二十八中学《校本课程纲要》.[EB/OR]http://.cn/jiaoyujiao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
[4] 《写作思维策略漫谈》课程纲要.[EB/OR]http:///news_view.asp?id=270)
[5]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EB/OR]http:///p-61091369.htlm
关键词: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社团
面对国家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探求学校科普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课题。我们将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系列,即“学科教育系列”和“创新教育系列”,在“创新教育系列”中主要以“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本文依据课程构成的四大要素,结合本校实施科普教育的实践,就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能对学校创新教育发挥指导性作用。
一、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目标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概念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学校通过科普宣传、科技讲座、科普培训、科普实践等途径构建科普教育基础环境,在全校营造科普教育氛围,让科普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推动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阶段虽然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家,但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多向性、求异性等的有效提升,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科技项目研究等特色活动课程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三)建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必须在实现教育主体发展的同时完善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只有“教、学、做”相统一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功能。学校通过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践基地、创客空间、网络信息平台等教育资源,形成做中教、教中学、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
二、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
我们依据学校和地方实际,根据课程论,综合考虑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如下图)。
以上课程结构图中,依据各层次教育目标设置6门特色课程,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采取递进式的逻辑化顺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三、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将“课程纲要”分为“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两个部分来论述。
(一)关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就是简要说明开课的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在此不一一展开阐述,仅就“教学材料”作两点说明,其一,教学材料主要指教学所依据或选择的教材,即校本教材。现阶段校本教材的来源主要有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或者从现成的科普读物、教育书籍中选择的教材,或者通过摘编、改编的教材。其二,随着课程设置的不同所使用的校本教材不同,如我校的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就是根据课程结构中的三类课程选择和采用由三个板块构建的系列化的校本教材。
(二)关于“具体方案”。“具体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其中“课程目标”有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如前所述的课程目标即为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即为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一般采用国家课程目标设置标准,即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提炼,并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而成的教学实施计划文本。以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为例,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板块,以表格形式简述如下:
另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将择专章予以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其实,课程建设也并非高不可攀的。如前所述,学校的课程包括文本的课程,如,教科书、学校自编教材等,还包括学校其他的物态形式,比如,学校的文化布置、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活动等。广义的课程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甚至管理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动,狭义的课程单指学校形成正式的文本,并列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学校的广义课程涵盖狭义的课程,校长的责任则是一方面对广义的课程进行适当的遴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逐步提升广义课程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从广义的课程中寻找到本校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素材,精心提炼,系统规划,专注建设,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品牌,通常形成文本化的或者音像形态,比如有的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编制出《国学启蒙》,推广国学经典诵读;有的学校根据长期的科技教育,编制成《科学入门手册》,另外,还有的学校创编出校园武术操、校园情景剧汇编、快乐作文、新教师入门手册等。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诸多方面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学校特有的课程。由此可见,学校的课程体系其实是一个浑然综合的整体,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其实都是课程资源,从中提取出来,形成体系,加以理性提升,就能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程来。
校长掌舵一所学校的航向和进程。校长的眼界和标准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校长如果意识到我们当下的教育行动其实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课程的建设,知道理性化的自觉的课程行动对于学校发展有着重大的发展意义,那么,他就会从比较高的层面来审视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会正确认识和分析校情,寻找到课程的生发点,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发建设,尝试实践,逐渐积累经验,提炼精华,最终形成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建设不是脱离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的行动,而是基于真实的学校实践基础上的而融于现实的劳动,来源于现实而又略高于实践,这样的校本课程才能有实际的价值,既具有学术性、实践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现实的借鉴推广价值。对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有的学校着重在国家课程的落实上进行校本化研究,最终形成自己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特色。我们知道,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我们通常称之为二度开发,实际上就是鼓励教师研读文本,集思广益,并能科学艺术地演绎和落实课程,尽可能地让学生领会到课程本身所负载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元素要义。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的,客观上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实践基地和路径,其间有着无限的探索。同时,学校再在本校校情基础上挖掘、开发资源,创建起自己的特色课程。
过去,人们缺乏课程意识,在进行学校之间参观交流时,不少学校大都停留在某一方面的经验介绍上。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不少学校意识到课程的重要,因此在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逐渐自觉地创建自己的校本课程。这重要的一方面是切实借此提高教育的水准和艺术性,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高了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逐步创建自身的教育特色,形成具有相当高度的教育品牌。这是学校从浑然的经验式管理逐步趋向“求真”“求善”“求美”的科研探索之道路的迈进。
当然,校本课程建设不是故意炮制名词或者迎合上级而刻意制造的浮躁举动,而是严肃的学术探究之路。有些学校为了创建校本课程而创建,人为地创编出所谓的校本课程,实际上根本没有在学校进行推广实践,或者只是某一两个人的闭门造车,不具有推广价值,这样的校本课程实际上是虚伪的,一味好大喜功,小探索说成大成果,初探索当作经验看,未成功已经漫天夸,这些都是不行的。这样的校本课程是虚假的悬空的,其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是肤浅的,内容做法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属于课程改革大潮中泛起的泡沫,赚取一时的喧嚣,终归会被淘汰、荡涤出局的。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 开拓创新
课程从教育产生之时起,就承担继承、传递、传播文化遗产的任务,因此,课程与文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课程的文化品性,另一方面,课程创造和形成文化。课程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体,为文化的增值、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校本课程具有本校特色,育人效果显著。下面笔者以忠县白公路小学校为例,谈谈如何以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开拓创新。
一、依托白公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白居易升任忠州刺史。在忠州,白公赋诗百首,文昌后世;开山凿路,造福桑梓;乐爱百姓,泽润忠州。为此,忠州人建白公祠、修白公路以示缅怀纪念。
忠县白公路小学校因位于白公路,紧邻白公祠而得此校名。循着这样的文化脉络,该校确立了“乐天爱人”的校训。“乐天”,既是白居易的字,又表达他们“快乐每一天”的教育追求;“爱人”,不仅体现白公伟大的思想情怀,而且凸显学校以人为本、爱人悦己的教育理念。依循大诗人的文化传承,提出了“书香荡漾,诗韵流长”的校园文化主题。为此,学校收集了古今中外部分经典诗歌,汇编成了《乐天诗韵》校本课程,其中收录了白居易诗歌50首,中国古代诗词50首,现当代诗歌40首,外国诗歌30首。通过诵读―感悟―激趣―创作,开展“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写作造就名气”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以此点燃孩子们阅读经典的热情,让他们徜徉在美词佳句的密林中,领悟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人文素养,知“乐”晓“爱”。
二、依托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再生
1.以校本课程塑造品位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乐天诗韵》为主导,全校师生齐学诗歌、齐诵诗歌、齐写诗歌,在诗歌中励志、在诗歌中勤学、在诗歌中智慧、在诗歌中教化。诗歌,让校园吹拂着文明典雅之风,流淌着经典浸润之源,生长着文化茁壮之芽。快乐的诗歌诵读不仅为全校师生打下了文化底色,而且渐渐地,学校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
2.以校本课程打造书香校园
我校在编印校本教材《乐天诗韵》的同时,还统一印发了《诗歌阅读方法指导材料》。即根据不同学段和不同诗体,提出朗读、默读、诵读、唱读、演读和精读、细读、品读、比读等方法,并让学生养成勾、画、圈、点等做笔记的习惯。对不同学段,分别提出了阅读量、背诵量、习作量的参考标准,要求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感悟、情感体验等。
在课程安排上,我校坚持每周星期一、三晨诵,每周星期二、四午读。每次阅读必须由语文老师精心组织,悉心指导。学校利用多种阅读方式,或利用教学多媒体范读;或由教师引读;或配上优美音乐,在情境中诵读;或组织学生唱读、演读;或利用学校“乐乐”电视台、“乐乐”广播站赏读,等等。
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全校师生在不同学段三位小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诗歌PK,诗歌诵读声响彻整个校园。此外,学校将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的师生问好改为师生齐诵一首诗,为上课做好准备;该校的课间铃声改为朗朗诗歌,并定期更换。
白公路小学的《乐乐校报》,每周一期,登载学生的心得感悟、诗歌诠释、诗歌绘画、推荐诗歌和创作诗歌等,由学校印刷,每班一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该校一年级一班张腾义同学创作的儿歌《油菜花》、四年级二班邓银瑞同学创作的诗歌《感恩母亲》在《小学生拼音报》上发表,古小芬教师创作的童谣《数一数》获重庆市儿歌征集二等奖。近年来,该校师生已创作大量诗歌作品,学校拟选百首优秀作品编印成书。
3.以校本课程创造出彩校园
学校的生命在文化,学校文化的内核在课程。《乐天诗韵》校本课程不仅彰显了白公路小学“书香荡漾,诗韵流长”的文化主题,还延展了该校精品化、诗意化、生态化的办学方略。
课外阅读节常开常新。该校已成功举办四届课外阅读节,每年一届,每届历时两个月。阅读节上有人人参与的“快乐阅读、幸福成长”读书活动;有现场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有爱心书籍义卖活动;有“大手牵小手”读书活动;有每周一的阅读分享交流;有分年段的“中国汉字听写”活动……每一个孩子在课余时间里尽情在书海里遨游,校园处处书香四溢。本届课外阅读节颁奖盛典隆重而热烈,评选出的校园朗诵之星、写作之星依次走上红地毯,接受其他同学的欢呼、签名、合影,颁奖嘉宾是由学生推选出的校园明星,他们儿童化的颁奖辞更是将颁奖典礼推向一个又一个,连来校采访报道的电视台记者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次活动在重庆教研网报道。
实践活动有声有色。2012年5月,白公路小学主办的“书香荡漾,诗韵流长”大型主题文艺演出在忠县忠州广场隆重举行,他们将唐诗宋词编排成舞蹈、课本剧、情景剧、音乐剧等,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悠扬的音乐诠释高雅的诗歌,充分展示了该校校本课程成果。整台演出在忠县电视台《忠州大舞台》栏目持续播出一个月,广大观众好评如潮。另外,该校“朵朵”诗歌朗诵组合录制的《国家》、《微笑》两首MTV在忠县电视台《唱响忠州》栏目滚动播出,反响强烈。
学分是一种衡量学生课程学习量的标准计量单位。也叫“卡内基单位”“学期学分时”或“季度学分时”。关于学分制,《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管理辞典》《高等教育辞典》都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定义。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它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的量,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并以量化的分值方式来记录和反应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中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和履历。它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
高中学分制就是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计算作为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基本计量单位,以取得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高中教学管理制度。即在全面打好基础的原则上,以选课制和学分的积累作为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素质结构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高中学分制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是更为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瓶颈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学校课程计划编制不够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不够有效、课程评价不够规范、课程管理不够到位。
由于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还缺乏充分认识,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升学率;重视了“育分”而忽视了“育人”。
选修课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写了汇报材料之中,校本课程由课程表“实施”。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明白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
二、实景剪辑
下面是三位学科教师和两位学生、一位班主任就校本课程、选修课选择、学分制实施的简短对话,从中折射出一些“实景”。
(一)关于选修课的谈话
学科教师1和一名高二学生于2011年11月的一个下午就新课改中的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在学科教师1的办公室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教师问及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设置选修课及校本课程的类型和课程选修后的学分计分情况。这位学生非常坦诚地向教师道出实话。他说‘我们的老师说了,由于我们遇上了我省实施新课改的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担心成绩考不过对手学校“市***高中”,没有时间上选修课。至于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学分问题,要同学们不用着急,选修课的学分老师全都给同学们写上了,关于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况要同学们查阅学校相关手册。
(二)学生眼中的学分制实施
学科教师2与高二学生就校本课程实施和学分计分在2013年12月16日谈话。当教师问及校本课程时,此学生很惊讶。学科老师将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就是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背诵了一遍。该学生才明白:“有,课程表上有的,但是从未见过有老师上过。”至于计分办法,该学生直白地说,“那不简单嘛,老师找了课代表,不到十分钟,全部把学分登记表填满了。真可笑,有一个教师竟然在逐个学生对照“认真”填写。”其实,一开始很多老师自己曾经也“认真”过。到后来,也直接把表给课代表,做了一番交代后,由课代表“全权”代表完成。
(三)课程表中的“校本课程”实施
一某学科教师为了“增加一节课”给学生免费辅导学科知识,与一位班主任在2013年8月27日进行了一段极为有趣的对话。该学科教师想在班级课程表上显示为“校本课程”上课时间加一节自己学科时间。班主任一本正经地讲到,“校本课程”没有人上,况且,每周四下午“校本课程”的时间是职工大会时间,单位严格考核。后来,从开学的第二周开始,每周排“校本课程”的时间成了全校***科目周测的“法定时间”。
学校如此“严格”执行新课改精神,制定了详细的学分认定办法和登记表,表中的项目涵盖了学分评定的逐项要素,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评价地位,但只有课代表和任课老师见到过学分认定表。
三、几点反思
(一)课程为学生而设,课改因学生的发展而显生命力
问题的根源:办学者没有以学生发展为本,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并贯彻新课改精神。
当前,考试仍然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但考试制度改革不够彻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改革的进程。课程实施中,抓必修,必考科目,“知识本位”“学科至上”的弊端并未根除。校本课程成了上级检查时的“应景之作”。
办学者应对自己的学校教育哲学重新思考,学校为谁服务?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学校拥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形成和体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折射点”,是真正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精神食粮”。
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人文关怀,能够反映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学校独有的学校文化和课程内容,如校史、校训、校歌等,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
(2)新课程切实呼唤“真枪实干”
任何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都必须展示在学生的学习成效上,学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从理论上讲,学生是课程的主人,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根据价值取向做出的体现特定主体需要和意愿的价值判断。评价标准的产生以价值共识为前提,当共识不能形成时,价值商谈就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和体验这些价值商谈、价值评判活动时,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评价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着眼于终身教育,重建评价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实现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新课改强调评价的过程性,评价贯彻于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使其成为新课改深化和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转化为评价改革的过程和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显华,朱嘉颖.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郭忠民(1968― )西北师范大学在职教育硕士;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研究兴趣:课程论、认知语言学、符号学。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文化课程”;是参与者不断变革与创新并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的过程中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个性化使用者、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的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包括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这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拓宽了更广的视野,提供了更多的实施渠道和途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调动广大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本校实际出发,组建一支乐于钻研、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的骨干队伍,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有用的资源,努力把蕴含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与特色学校建设方向相一致的课程资源,从校本课程的种类确定、编写、模式、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让学生在各类参与性、体验性活动中成长;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学校课程资源,为特色学校的建设积蓄内涵。为此,校本课程的研发成为学校课程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必将促进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
校本课程的实践和应用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特色文化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生成。课程建设是一种群体行为,一个系统工程,是行政领导与专业教师、学校与社区群策群力、合作共建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学校要努力让全体教师在共同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成为学校特色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实践者。“特色”又是群体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是绝大多数学生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所外化出的健康向上的言行。校本课程也是特色教师为学生准备的特色的文化大餐,使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选择有了可能。当然,在实践中如果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或仅仅是单一的课程学习,仅仅培养少数“特长”学生,这样的校本课程就不可能成为其学校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特色不是因为少数学生“特”而“特”,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当一所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各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转化成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时,校本课程才能承载其学校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