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生物技术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技术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技术报告

第1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课程体系

1 课程建设调研的目的

德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是2000年新建的专业,具有生物科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优势的生命科学类专业,我们按照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合适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指导思想,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专业建设中,就依托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建设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根据教高[2007]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徐州师范大学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等院校本科生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2 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通过调研各个学校本科生课程建设情况,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达成共识:

2.1 毕业总学分=课程(包含实验课程)总学分+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150~180学分。

2.2 课程类型及学分比例。基础课程:50%左右

人文社科类(含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占30%总学分。

自然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占25%总学分。

专业基础课:根据各个学校的专业特色来决定,占20~30%总学分。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遗传及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

专业课: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来决定,占20%左右总学分。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课程。

2.3 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覆盖面。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覆盖面包括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基因工程操作实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

3 我校生物技术课程建设的现状

3.1 开设适合我校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块。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渔、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适度培养专业专业基础型、复合型人才。我们设计了5个选修教学模块,分别是食品科学与营养模块、现代生物学模块、生物制药模块、农业生物技术模块、生物教育模块。

4 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第2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植物保护技术课 高考辅导 模拟测试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三校生高考的必考科目。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掌握从事植物病、虫、草、鼠防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有效地预防植物病、虫、草、鼠的危害。笔者针对三校生的特点对该学科复习采用了几点辅导尝试,取得一定的辅导效果。

一、应用鼓励原则,提高学习信心

由于职高生的多元性和特殊性,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都较差,又加应试教育影响,多次经历考试失败的打击,学习方法不好,因而学习信心不足,严重影响职高期间的学习和知识的迁移。作为教师,只有自己了解学科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来教育学生,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己,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因此,在教育中,我经常应用鼓励性教育原则,用尊重、宽容、关注、沟通、肯定、赞扬等的科学方法,来温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是学好植物保护技术的关键所在。

二、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主干知识

知识系统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知识的三点”形成网络图,“三点”是指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点上繁衍出来的生长点,概括地说就是“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知识点要夯实,连接点要形成网络,要清晰,而生长点就是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从知识点到连接点再到生长点的形成是一个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重新整合的思维过程。植物保护技术涉及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药等许多知识,教材上共12章,量大面广,在复习中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注意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活化基础,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专题复习的系统化、规律化和综合化,做到“零碎知识”系统化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三、紧扣考试大纲,系统整理教材

甘肃省“三校生”高考的植物保护技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是甘肃省教育厅编的《招生考试大纲》,其大纲对高考的考核目标和知识范围及各个知识点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大纲对命题的要求、内容和方向,紧扣大纲,成功地开展好备考复习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大纲的命题依据和考核重点不完全相吻合,这样辅导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删减部分内容,把握住取舍,避免知识的繁琐化,减轻学生复习的负担,但也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还是要对甘肃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虫知识首先有系统性的掌握,对不作要求的内容只作适当的了解。如增加当地发生重的地下害虫、仁果类食心虫等,删减香蕉、柑橘等当地没有的一些病虫害。

四、夯实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复习中应把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准确应用上,注意融会贯通。概念的复习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述的层面上,而应深入发掘其内涵和外延,同时,要强化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概念与规律之间的区分和组合。如我们在学习昆虫的休眠与滞育、病理中的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等概念时,不但要熟记而且还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学习有效积温法则、调查资料的计算、农药的稀释计算等规律和技能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灵活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要活化基础,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根据高考题型,分类专题讲解

“三校生”高考《植物保护技术》的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试题型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在距高考前一个月时间辅导时,分类讲解尤其重要。如填空题有可以把握的一些方面,复习时指导学生按照教材把指要要求的知识内容找出:如苹果树腐烂病分为溃疡型和枝枯型;苹果三大害虫是指食心虫类、卷叶虫类和叶螨类等,以上内容是复习填空题的模式。植物保护技术中的计算题主要是效积温法则的应用、调查统计资料的计算、农药的稀释计算等进行专题讲解,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在通用模块中主要是昆虫的形态特征、构造和防治的关系、病原的致病作用、综合防治的含义和观点、农药的合理使用等等。单独多采用例题和分类讲解效果更佳,甚至难一点的题型,要专门用上一周的时间多练多测;还有名词解释的理解、记背也专门花上几节课的时间去完成。

六、研究往年考题,注重分析解读

往年考题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模式、测考模式、分析模式,从考题中去研究、分析命题的方法、命题的主线、命题的规律和命题的重点,为我们的平时测考、今后高考指明大致的方向。比如,名词解释根据往年主要在教材前4章,上年已考过的名词解释今年重复考的机率不会很大,那么,重点就应放在其它名词上,当然已考过的内容也一定要掌握。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考题一般在总论和甘肃省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虫害上。如何去正确寻求考点就成了辅导时的重要问题,教师就得充分悉知教材、钻研教材、抓重点、把握住一般,努力寻求,给学生逐一指出复习要点。在辅导中要大胆设想,大胆创新,正确引导,减少复习中出现“偏”“难”,从逐一的知识点中,要能把握命题的主线,要清楚提醒学生,今年可能出现的一些考点,理清主线,看透命题的意图,紧抓考纲要求的考点,保持正确复习的方向,提高辅导的效率,使学生取得好成绩。

七、适量模拟测试,考题宁精勿滥

三校生作物保护技术模拟考题,我省各类出版社还未编印出版,目前适合我省考生用的省外模拟题也很少。且那些模拟题一般都偏难,题型又不同,辅导中很不适用,这样就要求我们辅导教师在平时模拟训练中,要根据考纲要求,按照往年考题的模式,考题的知识难度去研究出题,不要就便,不适用的、过难的模拟题来训练学生。几年的考题说明一个问题,过难、过偏的考题很少出现。教师就要从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分析教材到分析出题、研究出题,精心设计,组织考题,使考题尽量接近高考。模拟测试不能过于频繁,测试一次则组织学生精心分析一次,分析失分中有多少是自己会做而未得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成绩的真实可靠程度。模拟考题要宁精勿滥,这也是高考取胜的法宝。

第3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财务报告最根本的作用是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投资者一般通过高度概括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报告来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及度量投资价值。财务报告能否在投资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报告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传统财务报告过度关注财务信息的披露,越来越显得与投资者的需求格格不入。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传统财务报告不会披露的、且与交易无关的非财务信息,如企业人力资源、客户关系、产品市场信息、公司治理等各种“软资产”,也已成为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很多,由于信息收集、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传统财务报告只能披露有限的信息。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増长趋势,大数据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与此同时,大数据也给财务报告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契机。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一笔业务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既包括生成传统会计报告的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对投资者决策影响重大的非结构化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有效信息并及时公诸于众,对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特征,论述了大数据如何引起会计环境变化,如何推动会计流程再造,并最终达到提升财务报告质量的目标。

二、大数据与会计环境变化

(一)大数据基本概念和技术支撑

随着社交网络、物联网的兴起,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増长和积累的态势,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大数据也叫海量数据、巨量数据,数据规模大到无法通过主流软件工具进行处理的程度。GartnerGroupInc.认为大数据是海量、高速率、及/或多样的信息资产,这种信息资产需要新型的处理模式去促成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发现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一般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数据量庞大(Volume)、数据类型多样化(Variety)、数据处理实时性(Velocity)。以IDC为代表的业界在“3V”的基础上増加了价值性(Value)特点,即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比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可能只在某个片段生成。

数据挖掘是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它通过特定的算法对庞杂数据进行分析,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从而获得富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数据挖掘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包括云计算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搜索技术。Gartne「认为,大数据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满足海量、高増长和多样化信息资产的需要。

(二)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会计活动赖以产生、发展的各项条件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等,它影响并制约着会计的发展,是会计工作存在的客观条件。

政治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制度的制定、会计实务的发展和会计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法律环境主要影响会计立法模式,如大陆法系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会计规范具有统一、强制的特点,而海洋法系国家则注重民间职业团体的作用,会计规范基本由民间协会制定,显得更加灵活、选择性更强。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环境氛围,人文素质、文化教育水平都会影响会计思想、会计理论的形成。科技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科技进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营销理念的变革,进而引起会计工作重点的变化;其次,科技进步推动会计方式和会计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有用性。

(三)大数据引领会计环境变化

大数据主要通过影响会计所处的科技环境影响会计的发展,大数据背景下,会计环境已经且正在发生变化,会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两者数据同源,可以利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存储原始数据,有效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资源共享。融合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企业未来规划、发展前景、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及风险、财务分析和预测之类的信息资料,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首先,企业内部管理。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未来企业只有准确洞察每位消费者的偏好,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企业实时决策成为必要,需要会计人员及时收集、汇总、分析产品数据、客户数据和消费行为数据,从而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撑。

其次,投资者信息需求角度。传统会计报告存在较大弊端,难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投资者欲求达到的及时、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动态的目标,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报告内容高度综合,存在着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不足或无效的问题,同时滋生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会计信息真实性受到挑战。第二,会计原则和基本前提不适应时展。如财务报告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掩盖了大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营管理活动,而这些活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往往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第三,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受到挑战。资本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者随时都要做出决策,然而受制于固化的财务报告体系和信息技术,现行财务报告在时效性方面存在严重弊病。

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整个经济社会将产生巨大的变革。大数据对会计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变革会计工作,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信息特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三、大数据与会计流程再造

(一)传统会计流程

会计的价值体现为通过合理的方法和专业的语言反映企业经营现状和财务状况,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流程是实现会计价值的路径,传统会计流程是一个数据收集、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输出的过程,体现在会计实务中,即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薄”再到“财务报表”的过程(如图1)。

会计流程从本质上说是会计价值链,申春华将会计信息视为一种产品,构建了一个三维的会计价值评价实践模型,三个维度分别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数量和会计信息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会计信息数量要求即提供给投资者所需的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年度报告向中期报告、分部报告、自愿披露的演变,便体现了会计信息数量在传递会计价值中的作用。会计工作需要投入各种成本,会计信息成本即要求以低成本满足投资者需求。显然,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数量的基础,会计信息成本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和会计信息数量的提高。

(二)传统会计流程问题透析

时代在变迁,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在变化,源于手工处理的传统会计流程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数据收集过程局限于可货币化的财务信息。传统数据收集工作始终围绕着可货币化的定量信息展开,而诸如产品研发能力、人力资源数据、产品市场分析、客户评估、供应商评估等不可货币化的非结构化数据一直被忽视,这些数据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同样意义重大。

第二,数据处理过程财务信息高度汇总,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传统会计分类汇总信息并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思想显然已经落伍了,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高度汇总的做法掩盖了大量的企业运营细节,这些细节也许正是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此外,受信息技术的约束,传统会计工作偏重于分析处理结构化数据,而蕴含着丰富价值的非结构化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

第三,数据存储过程不能提供非货币化信息,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脱节。传统会计只能存储可以确认和计量的会计科目,过滤了许多不能用货币计量的重要事项。此外,传统会计系统仍然相对孤立,无法从业务系统中直接获取所需的数据,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脱节严重。

第四,数据输出过程忽视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传统会计按照既定的格式编制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动接受,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在大数据时代,市场行情瞬息万变,需要随时做出决策,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实时、动态信息的需求。

(三)大数据推动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会计信息的供应正在偏离使用者日益増长的需求,会计价值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并在实务中发出会计价值危机的预警信号。大数据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契机,它可以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数量和会计信息成本三个维度提升会计价值。首先,大数据为非结构化信息的收集和披露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大数据为财务报告的实时披露、个性化披露提供平台,极大地增加用户所需的信息量。最后,传统会计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输出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轻松实现,节省会计信息成本。

因此,大数据会对传统会计流程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输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大数据的特点,对未来会计流程进行了若干设想。

第一,数据收集阶段重点关注非结构化数据。由会计人员和业务人员协同收集数据信息,运用数据集成技术方法,建立一个融业务与财务于一体的业务事件仓库,实现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促进会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有机整合。还要将上下游企业相关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借贷信息、宏观调控信息、市场行情信息等纳入会计流程,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有大数据时代,信息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投资者希望动态、全面了解企业信息,以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传统财务报告定期披露财务信息的模式已经落伍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应当枳极探索财务信息实时披露、个性化披露的路径,并注重时效性与重要性的结合、权衡信息不足与信息超载的矛盾。

第二,数据加工存储阶段重点分析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蕴藏丰富的价值,应该得到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当然,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可以相信,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这一点。

第三,数据输出阶段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枳极探索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提供动态的面向需求的财务报告为主攻方向、以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为最终目标的财务报告“未来模式”。

四、大数据与财务报告质量提升

前文论及大数据将引起会计流程的深刻变革,有助于提升会计价值,并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本节将从以下三个角度进一步论述大数据对财务报告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如图2)。

(一)非货币价值信息披露

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因此,财务报告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质量要求。受信息收集、披露成本的约束,传统财务报告主要披露可货币化的财务信息。显然,这对于投资者评价企业发展前景、度量企业内在价值是不充分的。比如,以创新为时代主题的21世纪,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价值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传统财务报告很少披露这方面的信息,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基于大数据技术,这类数据信息的收集、披露将成为可能。

非货币价值信息的披露侧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1)技术研发能力,包括研发团队过去研发成果的评价、研发团队人员结构、研发技术独特性等。(2)产品市场信息,包括产品独特性、产品生命周期、上下游产品市场供给状态、进入壁垒、产品市场竞争状况等。(3) 管理层治理能力,包括管理层学历、经验、个人信用情况等。(4)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主要包括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政府等之间的关系。(5)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披露,会计是一门艺术,涉及大量的主观价值判断,可供选择的估计方法很多,会计计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当给予披露。

(二)经营动态实时披露

大数据时代,信息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投资者希望动态、全面了解企业信息,以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传统财务报告定期披露财务信息的模式已经落伍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应当枳极探索财务信息实时披露、个性化披露的路径,并注重时效性与重要性的结合、权衡信息不足与信息超载的矛盾。

时效性与重要性结合。企业曰常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一秒、每一刻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然而投资者只关注重要信息。如果将所有的数据信息简单堆叠,投资者必将湮没在数据的海洋里。因此,实时披露必须挑拣重要的信息,做到时效性与重要性的结合。

信息不足与信息超载权衡。传统财务报告高度综合,决策所需的信息往往不足或无效。实时披露模式提供财务细节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行过程,度量投资风险。但要谨防信息超载,不至于长篇累牍造成投资者阅读困扰。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两大分支,它们数据来源相似,而且都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忽视两者的内在联系,设置两套系统分别核算,既降低会计工作效率,又造成企业资金的大量浪费。

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两者数据同源,可以利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存储原始数据,有效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资源共享。融合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企业未来规划、发展前景、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及风险、财务分析和预测之类的信息资料,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第4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大家好!

我叫xx ,2009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经过层层选拔,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村官,担任扶欢镇青岩村村主任助理。转眼间走上村官岗位已经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很多的东西,积累了大量的宝贵工作经验,也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从一个“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村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各位领导和村民的指导和关心,现将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法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多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参加工作两年以来,我从没放松过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二是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刚参加工作,很多问题不知道如何下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主动向他们请教;三是向专家学习,服务期间我多次参加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帮助我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四是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二、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1、全力协助村支两委强力推进“整村脱贫”工作。青岩村属市级贫困村,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缺乏。两年来,我协助村支两委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工作有整治村级公路、新修人行便道、维修山坪塘及堰渠、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实施危旧房改造、新建沼气池、改造卫生厕所、实施森林工程、打造蔬菜种植基地、修建村文化活动室、成立互助资金协会等。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青岩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尽心协助村支两委做好日常工作。两年来,在村社干部的带领和帮助下,我参与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林权改革、房屋确权颁证、人口普查、换届选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复垦以及农转城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从村社干部身上学到了很多以前从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也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艰苦性、复杂性。

3、关注民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了解社情民意,认真梳理群众意见和诉求,及时向上反应;二是做好惠民政策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最新惠民政策进行全方位宣传,及时将惠民政策送到村民家中;三是充分利用重庆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政策理论、法律知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等,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致富本领。

三、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行为

村官应该以廉为本,在任职期间,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廉政建设中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自觉抑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蚀,养成奉公守法,以清廉为荣的作风,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在青岩村任职两年来,虽然我感觉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的向前辈们学习,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也深感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责任的重大和光荣的使命。因此,以后的道路我将走得更加坚定、更加积极!

我的述职完毕,谢谢大家!

第5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物技术;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11.150

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从1953年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开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技经过60年的发展把整个生物学带入了崭新的应用领域。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涉及的技术种类多样且复杂,是一门跨领域特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军事、工业、环境、能源等领域,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小至分子、细胞乃至纳米层次,也可大到组织、个体、群落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如果没有生物技术的一个公认的定义,就很难区分什么不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学科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将非常难于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确立也无据可依。我国自1997年高校批准设立生物技术专业至今,普遍采用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技术定义进行界定,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生物技术的定义决定了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依赖生物技术定义,并随着定义的发展而调整。

1关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新的工程技术的出现,经常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由于一个专业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在我国高校现行体制中,生物技术专业往往被等同于一个二级学科,以学科的定义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对教师教学、科研及为社会服务进行了界定。在这种模式下,生物技术面对大量的学科交叉应用,在教学上却固步自封,本科专业方向设置狭隘,闭门造车,教育教学和产业应用脱节严重,在医学、农业、军事、工业、环境、能源等领域甘当配角,失去了生物技术专业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大好发展机遇。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现的应该是专业在多种学科的综合后在某个领域的应用,是具体的人才培养应用方向。在生物技术强国美国[2],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包括生物物理、海洋生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方向;哈佛大学直接将生命科学划成了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两个专业,生物学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跨越到生态学和古生物学,而生物化学专业则主要关注的是分子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含有综合生物学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两个专业,后者包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向、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方向、遗传学和发育方向、免疫学方向以及神经生物学方向。美国一流高校在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上的显著特点是:将生物学的二级学科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又称为课程方案)。在我国只有“985”,“211”大学才具备将生命科学的专业分支建设为生物技术的专业培养方向的能力,其原因主要是生物技术为实验性科学、需要大量的高端生物技术相关设备以及相应的研究型学者师资。国内独立学院受师资、设备和资金的局限性,2013年办学较好的前十个独立院校中只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举办生物类专业,而且在传统意义上,独立学院生物技术学科布局非常不完善,不可能看齐国内外一流大学,将生物学的二级学科建设为多个人才专业方向。因此,将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应用相结合,跨学科建设专业方向,延展学科资源共享效益,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并付诸实践是独立学院举办特色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关键步骤。珠海市食品、医药和医疗机械制造产业发达,社会对跨学科的生物技术专业体现出的能力要求表现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生物技术应用需求、制药领域的生物技术应用需求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对生物技术的应用需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在学科布局上对生物技术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提供了很好的跨专业资源共享平台。我们结合泛珠三角经济发展需求、依据自身实际条件首先确立如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拥有扎实的现代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的应用实践技能,富有利用生物技术研发生物制品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可从事生物制造与生物制品安全以及食品检验检疫等领域中生物技术应用的相关研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化应用型人才。同时,在未来5-10年内逐步规划制药领域、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服务珠海市生物技术跨学科应用型人才需求。

2关于课程模块的优化实践

生物技术课程模块式优化有利于适用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有利于课程设置的稳定性,容易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经过7年的改革实践,我校生物技术课程模块优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精准勾勒专业知识模块。模块优化主要使学生清楚哪些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哪些是自己必须了解的生物基础知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育种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酶工程等专业内容。受限于160学分的总限制,生物技术专业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都开设成单独的课程,而且各类课程中重复性内容较多,不利于学生综合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做到“有基础,有专业”。有基础,用12个学分构建生物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共5门理论课程,知识点覆盖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人体结构与生理等上游生物技术基础知识;有专业,用20个学分构建五个核心专业课程,含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原理及应用,酶学原理与酶工程。二是构筑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模块。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用性、实用性为准则,必修和选修互补,模块上除设置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生物技术必修模块外,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升学、留学需求,尽可能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选修课程模块,满足个性发展需求。专业方向必修模块包括:现代仪器分析、HACCP原理与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卫生毒理学、现代食品分析技术。专业方向选修模块包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药物设计与药物研究、生物物理学、生物仪器分析、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等。总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优化的方向是甩开传统学科分类包袱,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现实资源为依托,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三是夯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模块。人才培养要做到实效性,必须用实验课程来培养学生。我们逐步取消了一课一实验配套的办法,将所有实验课整合成独立规划的实践课程,综合后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各专业实验课里完成,实行课堂化管理(分为四个技能训练课程,每周4-6学时),最后考察评价,夯实基本生物技术实验能力;第二阶段在专题研究课程内完成,教师单独辅导,以开题报告,研究报告作为评价标准,获得相应学分;第三阶段主要在国内外实践基地统一组织、自由安排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大量的实践、见习、参观为主要手段,融入部分毕业实习内容,独立撰写实习报告;第四阶段主要在校内外实验室完成,根据毕业论文具体要求,在相应实验结果前提下,独立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答辩。

3关于保障生物技术课程体系实施的实验条件

生物技术在学科划分上理工不分,即可以发理学学位,也可以发工学学位,实验科学的特性决定了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高成本,高投入。独立学院自筹经费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在举办生物类专业上与公办高校在人才、资金投入上相去甚远的现状。我校作为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举办生物技术专业同样面临资金、人才匮乏局面。只有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协同创新办学体制才能解决生物技术专业对高端设备的需求,同时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设备应符合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以及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经过文献搜索和对珠海300家企业的调研发现: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食品安全领域的生物技术应用人才符合国家和珠海地区发展的需要。2007年我校与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珠海局正式签署协议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通过办学模式的创新,“平等自愿、产权不变、协同建设、资源共享”的方针使得双方能够大胆持续投入,共建共享实验室,至今我校已经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卫生检验检疫两个国家级实验室,部分生物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水平,实验条件满足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要求。另外,在实践课程经费投入方面,生均实验材料费为750元/人,学院预算仪器购置费为2857元/生,年度生均实践环节总投入为3607元/生,将教育部2004年2号文件“学费20%直接用于教学”的规定不打折扣落到实处。

4生物技术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效果

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课程体系改革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首先,实验条件是实现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规划的重要保障,“检学”协同创建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实验室体系为执行生物技术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创造了先进的实验室基础,学生实验训练得到有力的保障;其次,通过实验室共建、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把直接为企业提供食品安全检测的国家级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作为学生通过高层次技术服务学习的平台,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学有所用”的意义,学生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直接服务于社会,并作为切身利益方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反馈能够直接基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这优于任何第三方去评价课程体系改革效果;最后,摸索出了适应特殊机制大学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升学率达20%,就业率高于地区平均水平,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春惠.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71.

第6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摘要:《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是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创造性、实用性。单调乏味的教学体系无法真正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近两年,我校对《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进行调整与创新,逐步形成了系统性、全面性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后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为目的,为本专业“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78-02

新世纪的教育和改革,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1]。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4]。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已初步建立了“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熟悉实验室环境,到掌握实验室基本技能,再到学习综合性实验课程,最后能够独立完成毕业实习,设计完整的毕业论文。同时,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但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逐年开展,诸多存在的问题也慢慢突显,例如在《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热情与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课程的活动中来,是生物技术专业“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完善和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近两年,我校对生物技术专业综合性实验《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进行了调整与创新,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从而使得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毕业实习和论文设计以及其他科技活动的实施和完成能够更好地接轨。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前景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让学生对从事科学研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下面就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作简要陈述。

一、完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综合性实验是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介于培养基本实验技能的验证性实验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设计性实验之间,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多种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有机地结合[5],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6,7]。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开设于第6学期,授课对象为生技专业大三学生,为期2个月,共计120学时,6个学分。分为核酸水平、蛋白水平和生理生化三大模块,总计6个综合项目。内容涉及《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项课程知识及实验操作技术,却又避免了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合。每个综合项目又由多个小实验构成,周期约为2―30天左右。每个综合项目相当于一个小型研究课题,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不仅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感性的认知,还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改良,使“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更加完善。

二、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采用以学生独立实验为主体,多种教学形式并存的教学模式,包含运用多媒体教学,建立网络平台,观看演示实验视频,教师示范关键步骤等。学生需要独立查阅文献、设计方案、配制试剂、准备实施、分析结果,老师做到指导示范和答疑。具体过程为:(1)实验前:学生以4―5人/组分配;教师讲述项目内容;小组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汇报内容;教师审阅方案可行性。(2)实验中:观看仪器操作规程;小组独立完成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难点操作加以示范。(3)实验后:小组汇报结果,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实验结果;教师评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独立研究奠定基础。

三、提高考核方式的全面性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比如实验报告的提交等,暴露出许多弊端[8]。针对课程高实践性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目标,考核内容分为课前考核、课堂考核和课后考核。考核方式为审阅方案考核、汇报方案考核、实验操作考核、结果分析考核、实验报告考核。除小组打分外,个人考核分为考勤考核、专业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分配比例为考勤占10%,方案占25%,操作占30%,结果汇报占25%,实验报告占10%。最终成绩由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按比例分配计算。实践证明,考核方式的全面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实验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9]。经过一系列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后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凸显以学生独立实施的主题,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为其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生物技术专业“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完善和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春华,陆坚,姜伟,等.《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1):66-68,107.

[2]白V梅,王小逸.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28-129,156.

[3]田秀梅,张立鹏,裴红彬,等.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组织管理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2):94-96.

[4]江学焕,梁玉红,黄海波,等.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学科竞赛与教师科研结合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82-185,178.

[5]王少刚,刘仁培,封小松.开发综合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17-120.

[6]吴开新,朱承志,钟义长.综合性实验的综合原则[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89-91.

[7]邢红宏,梁承红,张纪磊.充分利用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165-167.

[8]葛雅琨,张元新.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5,42(19):215.

[9]王皓,张磊,李艳.生物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管理观察,2015,(29):147-149.

收稿日期:2016-11-29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项目(syxmlx15003)

第7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一、课程设置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包含现今生物技术制药普遍的基 本流程: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菌株的发酵培养、目的产物 的提取和后期产物的分离鉴定。生物技术教研室结合自身 实际情况,编写了《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该教材涵盖 了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中的实验技术,彼此 衔接构成完整的实验系统。本教材涉及知识面较广,重点 难点清晰,结构逻辑性强,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方式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是实验课,因此具有普遍实验课 的授课方式。授课时结合多媒体课件及现场操作演示来 完成课程内容。具体方式如下:(-)分组教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6人一组。 更大型的实验项目,如发酵罐的使用则将全班分为2组。 以上在上课前根据具体实验内容由教!^安排。实验前先 由教师讲解本次实验的背景知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重点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关键仪器的使用。在学生操作 过程中,教_师需现场指导答疑,随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实验操作过程中,允许各小组自行安排实验分工,要求每 位学生都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验。这样不仅锻 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授课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法进 行教学。对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包 括现今最前沿的技术背景和实验手段,当下生物技术制 药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一些用来解释实验原理的动态 视频等等M。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对理论知识的运 用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应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 析问题,并提出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 选择本次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例如,对基因工程菌 进行菌体破碎收集产物时,教师可提问“实验室和工业 上对菌体破碎都有哪些方法” “为什么实验室和工业上 选择的方法不同” “本次实验中我们为什么用到此方法”,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逐一进行解答“实验室常用菌体破 碎方法有超声波破碎和碱裂解法,工业上则常用高压匀 质机” “工业上处理菌体量大” “本次实验用到超声波 法为的是保护产物蛋白”。这样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导学生在今后生产中,对实验方案确定前要全面考虑, 谨慎判断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实验设计生物综合实验的重点是各个知识点的衔接。以生产 一基因工程蛋白为例:1.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基因工程菌选自教师的科研项 目,这样节省了科研时间,提高实验的成功率p]。对于 生物技术本科学生,要求掌握的是PCR技术扩增目的基 因,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 的基因的监测与鉴定的实验过程。以上综合了基因工程 和分子生物学理论。

2. 工程菌发酵包括基因工程菌的筛选和发酵培养。涉及的实验方 法有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发酵罐批量发酵,发酵培养 基优化等。以上涵盖了发酵工程理论知识,同时与基因 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知识衔接。

3. 菌体收集和破碎学生前期在微生物学课程里做过这类实验,但都是 实验室小规模的操作。在生物综合实验中,目的是使学 生有生产的概念,在大规模生产中用到的离心和过滤的 方法要求其掌握。

4. 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此过程涉及分离方法有凝胶过滤,亲和层析和离子 交换层析,以及蛋白的透析除盐、盐析等方法。学生在 实验中掌握了几种最常用的蛋白质纯化和精制的方法,了 解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的条件,在生物制药生产过程 中才能灵活处理。

5. 活性检测具体实验是体外培养细胞,进行MTT实验。此过程综合运用了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以上则 为生物综合性实验系统地完整地实施方案。涉及的更多 前期学过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复习确保实验顺 利进行。

(四)理论联系实际生物综合实验开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生产 中得到应用。因此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不能收到最好的效 果。对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达到理论 联系实际的最好方法是校企合作。与当地生物制药企业 联合,设置一定的课时使学生可进企业参观学习,或者 从企业收集一定的资料作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选题, 这样才是对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的更好的方式, 并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分析能力。

三、考核方法

    第一项考核指标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撰写重点 部分是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 科研材料的撰写是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科研素质,撰 写实验报告是提髙该素质的方法之一。为今后毕业论文 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此项成绩占总成绩30%。 第二项考核是实验课中的操作。教师在每堂课上应随时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实验安排是否合理,实验是' 否独立完成,实验结束后台面是否整洁。依据以上教师 给出合理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该项主要考核学生的 动手能力,占总成绩20%。第三项为年终考核。年终考 核内容包括卷面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考核一起进 行。在动手操作的考核过程中,单人随机抽选实验题目, 操作的同时回答相应的理论知识。考核分轮进行,操作1 由教师打分。年终考核占总成绩50%。以上构成生物技 术综合实验课程考核的所有内容。

四、课程特点

第8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生物技术专业具体是实验性的学科类别,并拥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具体包含毕业设计、教学实习、实验课的教学,或者还能够理解为是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实践性形式的教学载体,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拥有着较为核心的价值。其中的实验课程教学方面,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将实验课和理论课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不正确的。因此,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把实验课单独的设置为一门课程,同时要以大实验的方式进行现代生物技术的探究,便于利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以及统一规划,将物力、人力资源的有效应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实现。进行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技能训练作为关键再开展细致的教学组织内容,严格关注实验的程序共性以及技术原理的构建,并将实验对象与材料之间的区别淡化,还要将验证性的一系列实验减少,将开放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增加,从而将层次丰富的开放型实验教学建立健全。进行教学的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特定的企业进行实习,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科研当中,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探究训练在极大程度上得到强化。此外,还需要强化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组织,要在教师有效引导条件下,引导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独自完成,并且在论文写作、设计实验、文献查阅等细节部分,都需要亲力亲为。

2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创建生物技术专业的过程中,较为核心的成分是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问题。当定位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时,其中对于人才培养的确立,需要主动并积极的与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思想充分适应,要把人才的培养方面细致的作用在应用型的人才之中。并且,想要将生物技术专业的创设历史以及学科的优势有所凸显,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效的进行定位,要将应用基础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同时基于此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组织,从而拟定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设计内容与教学计划。对于拟定出的人才培养规格当中,需要有其关注的是具备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开发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素质教育的分析

对于指定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重要相应的减少,同时对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要有所增加。以鼓励的方式,让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们选取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科目,同时要求对人文社会科学与专业课的学习游刃有余的学生,对企业的经济法进行适当的辅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面提升。同时,要在外语以及计算教学方面有所加强,要将英语学习作为重点,其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专供公共英语,以二级英语作为最低等级,在毕业之前需要通过国家的四级考试。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将专业英语作为重点,利用外文的阅读等方式开展外语的学习。计算机要将基础课程作为根本,不断将计算机技能提升。此外,还要组织或创设不同类型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学术型活动,以此来将学术的氛围活跃起来,还能够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引导与鼓励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社会调查与社团的活动当中,同时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活动积极参与,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4课程体系的分析

所谓的课程体系所指的就是,对培养专业目标的实现,是创建学生主要知识构架的核心阶段。按照对学科基础的强化,对专业口径方面的扩大,对培养人才适应性、前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增强,需要在几个方面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性的构建。其中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分为: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公共基础的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外语、物理以及数学等。专业的课程主要包含两大类别,其一是对选修课程的指定,包含: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以及免疫学等;其二是任意形式的选修课,主要包含:化工原理、生物统计学、生物物理学、蛋白质化学、分子遗传学等。具体是想要将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宽,将学生知识面开拓,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较为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5结语

第9篇:生物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检验;检测应用;过程方法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食品处理与加工技术不断创新,食品安全检测检验面临着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准确掌握食品安全状况,杜绝食品问题,以免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1现代生物技术的起源及其重要性

生物技术涵盖了生物学、化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重点在于探究发现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技术有助于研发更高品质、更具应用价值的生物类产品,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的物质需求。生物技术最早起源于经典遗传学,早期科学家在特定试验条件下,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分离与结合。之后,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渐认识了“基因”,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实践应用成为可能。有观点认为,生物技术将成为现代生物学与化学的重点研究与发展方向[1]。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农药残留与添加剂超标等问题频频发生。因此,应用生物技术强化食品检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1]。

2食品检验中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

2.1生物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是食品检验工作常用的现代技术方法之一,具有显著的免疫分析技术特征,检测效率高,数据准确率高,可真实反映食品安全现状。在实际操作中,生物酶技术通过提取食品检验样品,对其中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精准分析与识别,极大程度上降低检验误差。

2.2分子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重点在于检验病原微生物,有效研判食品中的微生物与寄生虫含量,进而对食品的污染程度做出判断。同时,在分子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可精准掌握部分微生物的基因变化状况,分析基因序列特点。随着食品检验要求的不断提高,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深度持续提高[2]。

2.3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主要依托于特定仪器设备,检测分析食品中所包含的抗原、抗体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的含量,通过特定仪器设备将食品中待测目标物相关信息转换成为可直观识别的信息,进而完成对待测目标物的检测。应用生物传感技术进行检测,可掌握食品中致病菌的类型与含量,蛋白质与糖分的品质等。

2.4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主要利用生物芯片检测仪器,获取生物分子信号,获知食品分子状况,进而得出相应的检验结果。生物芯片技术检测效率较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检测任务,检验数据可信度高,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为可靠的检验技术之一[3]。

3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3.1检验有害微生物

众所周知,当前食品种类呈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类新型食品纷纷问世,对食品安全检验提出了挑战与考验。加之食品从生产到出厂流通再到批发零售,最终流向消费终端进入消费者手中,流程环节较多,可能受到的污染较多,容易滋生致病菌与有害微生物,带有致病菌与有害微生物的食品一旦被食用,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食品检验中,必须强化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有效检验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检测数据报告,只有满足要求才能进入市场流通。

3.2检验残留农药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农药残留,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减少与控制农药残留的方针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农药是使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物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关键作用。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验食品残留农药,依旧是生物技术应用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通过生物酶技术与传感技术的有效运用,准确检测农药残留指标,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流向市场,确保食品安全[4]。

3.3检验转基因食品

在现代基因技术的支持下,转基因食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转基因技术利用基因遗传原理,对食品原材料的基因片段进行改造,然后将其加工成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但大部分人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部分质量低劣的转基因产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必须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专项检验,准确识别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系数,有效掌握转基因食品构成,并在食品包装上做出明确标识,全面体现转基因食品特征,保障食品市场健康有序。

4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趋势

4.1高效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背景下,食品检验技术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生物技术也会表现出明显的高效化特征。高效化集中表现为操作流程更加简单,食品检测时间缩短,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任务,并准确获取相关数据资料,提高食品检测效率。

4.2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在食品检测中,现代生物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能够用于食品检测的现代生物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单一的现代生物技术,已无法满足食品检测需要,而是需要应用多种多样的检测技术。因此,有必要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对食品进行详细、全面的多样化检测,以准确把握食品安全状况,保障食品安全与可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