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季流行疾病预防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季到了,各类细菌和病毒随气温逐渐回升迅速繁殖,如预防不当,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 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产生相关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现笔者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情况进行浅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防治措施
1.2.2 市动员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到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宣传指导,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画、墙报、校会、发放宣传单、报纸、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势,广泛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
1.2.3 加强协作,做好疫情防控 各医疗单位、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与卫生部门协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在做好因病缺勤统计上报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活场所环境通风、换气、消毒等防范措施;配合区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的主动搜索和技术指导;要配合区卫生局监督所加强开展对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监督执法检查。同时,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建立有防控领导小组,开展了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发热门诊,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集中处置;但个别社区服务站还存在对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无独立发热门诊、布局不符合消毒隔离规范和医疗废物移交登记不及时或有遗漏项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监督意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逐级开展培训,扩大冬春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宣传力度和范围;强免期间各县区卫生局、疾控中心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巡回督导各服苗点,并对流动人口、农民工聚集地区进行重点督导,力求强免工作不出现疏漏。
2 结果
3 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节容易频繁暴发,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易造成流行。因此掌握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对于远离传染病、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而所谓的呼吸道疾病是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很大,流感可引起脑炎、心肌炎等,2003年爆发的SARS就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R 512.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42-01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暴发流行;综合预防;学生
某高校现有在校学生2万多名。2010年3月11日至4月上旬,该校先后出现了11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现将流行情况和防控结果报道如下。
1 疫情概况
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发生于2010年3月11日,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上旬。患者共计11人,其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均为在校大学生。其中电气学院2007级学生中发生8例,其他学院3例;电气学院8例学生中的7例患者均住在同一栋宿舍的同一个楼层,有密切接触史。2010年3月11日出现首发病例,患者因发热、右侧腮腺肿痛来该高校门诊就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后立即住院隔离治疗。2010年4月2日发生4例,均为电气学院2007级学生,属局部发性流行。11例患者均有腮腺肿大,其中单侧腮腺肿大6例,双侧腮腺肿大5例。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腮腺疼痛、乏力等症状,持续高热1例,合并炎1例。血象化验除1例白细胞总数增高外,其他血象化验均正常。3
例无发热,仅有腮腺肿大。所有患者经过治疗预后良好。
2 防控措施
对患病学生的宿舍及同一楼层其他宿舍、走廊进行消毒;对宿舍和走廊开窗通风,对发热、腮腺肿大的学生及时给予住院隔离治疗;对未患病但有密切接触的学生采取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等措施;在学生中加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校园网等媒体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经过以上防控措施,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趋势得以控制,患病人数逐渐减少,至4月7日以后没有新的病例出现。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患者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1]。
通过调查发现,这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学生宿舍的通风状况不良和学生的集体群居生活,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创造了条件。对患病学生的宿舍进行检查发现,这栋宿舍是学校的旧学生宿舍,走廊在中间,宿舍分布在走廊的南北两侧,且走廊较狭小,宿舍和走廊的通风条件较差,时值春季,雨水较多,学生宿舍很少开窗通风。(2)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不够了解,在患病学生住院隔离治疗期间还有很多学生前来探视,且未采取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虽然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是通过积极地干预是能够有效预防的。首先,应加强卫生宣教,防范于未然。尤其是在每年的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医院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的特征,利用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当学生中出现传染病的首发病例时,就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除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隔离治疗外,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群要及时做好防疫工作,以防疫情的暴发流行。此外,应加强疫情报告,在疫情暴发时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和指导。
4 参考文献
本学期我园的工作,继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制度》,以全面提高园所保教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加强各班的班级常规管理,不断提高保育、保健工作的质量。
三、主要工作
(一)卫生保健
进一步完善各种卫生保健制度,认真组织全园教职工实施我园园本体系中的有关教育目标,贯穿于一日生活活动中。
1、严格执行新生入园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拒绝接收入园。
2、继续做好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记录工作,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发现精神、体温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3、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幼儿的预防接种、疾病防治(麻疹、水痘、风疹、手足口病及甲型流感)及传染病隔离、膳食均衡与营养分析、。
4、积极认真组织保育员及后勤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保育质量。
5、负责患病幼儿在园服药工作,坚持认真、仔细、耐心、把安全服药放在第一位,做好“三对”:对班级、对姓名、对药名。
6、随时随地检查园内环境卫生、班级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并随时记录卫生情况,与考核挂钩。
(二)、饮食与营养
1、管理好儿童膳食,每周制订带量食谱,食物品种多样,注意营养成分的搭配,保证按量供给.要求炊事人员做好饮食卫生及餐具消毒。
2、制定合理的进餐时间与次数,幼儿进餐提倡定时定点定量,各餐合理热能,供给分配,以保证幼儿生长发育需要。
3、随时为幼儿提供饮水机会,水温符合要求。
4、遵守开饭时间,不宜提早或推迟,做好餐前准备,餐后管理工作,分餐时要洗手,分发干菜、干点不直接用手接触。
5、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情绪愉快,专心用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教师经常向幼儿宣传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对生长发育的好处。
6、食堂从业人员具有健康证,按食品卫生法烹饪,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开,操作时保持食品营养素,制作食品色、香、味俱全。
(三)、卫生习惯
1、为幼儿准备清洁卫生、安全符合幼儿特点的盥洗室和入厕设备,进食和入厕后必须用肥皂洗手。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及时教会幼儿洗手的方法,以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将幼儿每天所需餐巾摆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儿取用,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
3、注意幼儿的五官保健,定期调换幼儿位置,正确指导幼儿看书、画图画、写字等的良好习惯,保护幼儿视力培养幼儿良好用眼习惯及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双手干净的好习惯,加强午餐习惯培养,教育幼儿不挑食,确保营养的合理吸收。
5、组织好幼儿午餐,养成就餐秩序好,安静进餐的习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吃饱。培养幼儿饭后漱口、洗脸的习惯,组织幼儿散步,遵守幼儿午睡作息时间。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足够的睡眠对幼儿身高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好睡前教育,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愉快入睡。
7、学会整理:幼儿活动室中,要养成哪里拿的东西哪里放,并归放整齐的好习惯。大班幼儿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中班幼儿尝试整理自己的床铺。
8、努力做好幼儿自我保护工作,利用晨间谈话、健康安全教育课、宣传橱窗针对一些常见问题向幼儿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四)、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工作
1、实行一人一杯、一巾专用制度,各班做好标记。做到口杯、毛巾每日消毒。
2、各室定期、定时消毒,及时记录。
3、定期利用空气和日光中的紫外线消毒一些不宜清洗的玩具、图书、被褥等。及时换洗被褥、枕套(每月清洗一次),晾晒(每两周一次)。
4、食堂:清洗消毒工作严格按照食堂卫生标准及我园制定的各种制度、规定执行,每周定时对餐具、用具及空气进行消毒。做好每天每餐的食物品尝、留样、观察、登记等工作,杜绝购买无证、腐烂、变质等有损于健康的食品。
5、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洁制度,责任到班,班级每天一小扫,每月大扫除,随时保洁,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纳入期末考核。
6、园内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每天坚持清扫一次,随时保洁,各种大型玩具每周坚持擦洗并消毒一次。每月环境大扫除一次,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纳入期末考核。
7、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妥善保管理医疗器具和日常药品,防止用错药。
8、加强晨检力度,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摸摸有无发烧,看看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有无皮疹,可疑者及时隔离;问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后及时处理。对有患病的幼儿协助当班老师全面细心的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对体弱儿加强检疫,防止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蔓延,对有传染病患儿所在班级的玩具、物品要彻底消毒、暴晒。
(五)、安全保护
1、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各班教师要认真负责,制定规则,杜绝缝针、骨折、烫伤、走失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当班和接送幼儿的老师要仔细观察,对可疑者来园接幼儿要仔细询问并登记。
3、坚持不定期的午餐、午睡、卫生安全工作检查。
4、做好体弱儿与肥胖儿的管理工作。
(五)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季节以家园联系栏、通知单、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及全体教职工宣传有关常见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预防保健常识、幼儿健康体检、幼儿卫生生活行为习惯等。
四、具体月安排
每月全园卫生大扫除、清洗幼儿被褥,每月随机卫生检查。
二月份:
1、全园大扫除、暴晒幼儿被褥。
2、消毒被褥、毛巾、口杯、玩具等。
3、召开保育员及后勤工作人员会议。
4、制定卫生保健计划。
5、做好新生保健,建档工作。
6、后勤工作培训
(1)厨房烹饪知识(2)采购员采购食品知识(3)园外接送车卫生安全知识(4)保育员配班工作
三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消毒方法(2)消毒种类及班级常用消毒制品
(3)园外接送车春季疾病预防工作
2、做好春季疾病预防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春季疾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四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户外活动中的护理 (2)盥洗方法。
2、做好各项保育工作,加强幼儿育好习惯和饮食卫生教育。
3、幼儿保健知识宣传(水痘)
五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餐前、餐后管理(2)幼儿睡眠管理
2、幼儿健康知识宣传(水痘)
六月份:
1、保育知识培训
(1)幼儿个人卫生的注意
(2)幼儿生活物品管理
一是实行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值班和信息日报告制度。根据我市近期手足口病疫情状况,市卫生局决定实行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值班和信息日报告制度,各县(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疫情和防治工作信息及时、畅通,并落实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责任制。从2月23日起,各县(区)卫生局和相关单位每日上午8:00前将前一天疫情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书面(含电子版)上报市卫生局疾控科。
二是组织举办全市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市的各县区卫生局主管疾控、医政工作的副局长;市直有关医疗单位、县区级各医疗单位业务副院长和手足口病防治业务骨干;县区疾控中心流病科科长和业务骨干;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督导组全体成员17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主要内容包括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防治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隔离病区设置及技术操作规范等。市卫生局要求在此次培训班结束后,各县区要迅速展开本辖区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实行市、县、乡逐级培训的模式。市级主要培训市直及各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师资,县级培训乡镇级,也可以直接培训到村级。城区由各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培训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学校校医。市直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本单位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三是市卫生局联合市教育局联合发出认真做好预防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紧急通知,决定即日起实行托幼机构及小学手足口病晨检排查制度。
通知要求,各类中小小学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小学疫情报告人、到小学(托幼机构)领导的手足口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小学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小学和托幼机构的老师发现学生有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疑似手足口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小学疫情报告人。小学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手足口病早期症状、手足口病病人患病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晨检应在小学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如发热、手、足、口等部位皮疹等)以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小学疫情报告人,小学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手足口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手足口病时,要及时报告给小学疫情报告人。小学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手足口病人的早发现。
市爱卫会安排部署我市春季爱国卫生工作
2月23日,市爱卫会办公室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市春季爱国卫生工作,预防传染病传播。
会议根据省爱卫会意见,制定了《开封市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各县区爱卫会、市直有关部门在城区,以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车站、铁路沿线等公共场所为重点,集中治理乱扔乱吐、乱堆乱放、乱泼乱倒等现象,有效清除散在垃圾和卫生死角;加强对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旅馆等“五小”单位及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卫生监督检查,搞好居民区及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等场所的卫生管理,落实消毒措施和“四害”防制设施,确保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在农村,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乡规民约的作用,发动群众疏通沟渠,清扫街道,清理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打扫畜圈禽舍和厕所卫生,加强垃圾粪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清除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孳生场所。
我市近期开展春季麻疹疫苗接种活动
针对近年来我市麻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特点,为快速遏制麻疹发病的势头,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我市决定于2009年2月18日至2月28日开展8月龄-6岁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活动。为做好此次麻疹接种免疫工作,规范麻疹疫苗接种活动的相关技术要求,2009年2月18日下午在市疾控中心会议室召开了开封市2009年春季麻疹免疫接种工作会议,市卫生局郑廷杰副局长、市疾控中心杨跃进主任、任丽君书记及市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督导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各县区卫生局主管局长、防保股长,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分管主任及免疫规划科长,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郑廷杰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提高认识,科学部署,保障麻疹疫苗接种质量,强调此次活动接种对象为8-24月龄儿童实施免费接种;2-6周岁本着“谁接种,谁受益”和“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由受益儿童家长负担;严肃活动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顺利完成任务。任丽君书记介绍了2008年全市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概况,并对此次接种活动各阶段提出要求,要求切实做好接种人员培训和目标儿童摸底工作,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95%,分年龄组接种率≥95%目标完成;各县区要统一行动、统一疫苗、统一价格,重点关注薄弱地区,尽可能短时间完成接种工作。为保证此次活动顺利有效的实施,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孙龙对麻疹疫苗接种技术方案做了详细讲解。
基层单位卫生简讯
一、市急救中心项目拆迁工作结束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相关部门的鼎立协助下,2009年2月22日凌晨,历时一个半小时,成功对市急救中心院门口的两户“钉子户”进行了强行拆迁,并予以妥善安置,随着房屋拆除时掀起的滚滚烟尘,严重阻碍市急救中心建设进程的“钉子户”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办公,进一步协商有关急救中心基建、急诊科搬迁事宜。并成立了急救中心建设筹备领导小组,为确保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筹备领导小组下设基建组和业务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
该院计划2009年5月31日前完成急救中心各项基建任务,6月底前急诊科搬家完毕。
目的:掌握大连水痘暴发疫情的特征和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大连市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大连市共报告42起水痘暴发疫情,罹患275人,总罹患率为0.93%。3、4、11和12月为高发月份。暴发疫情分布在7个县区,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病例主要集中在3~12岁,共报告237例。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的发热率、中重度出疹率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疫情的监测控制,做好水痘预防知识的宣传,尽早制定我国水痘疫苗免疫策略,保障人群健康。
关键词:
水痘;暴发;疫情分析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发热伴周身性红色斑疹、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1]。在我国,水痘尚不属于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于2006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水痘暴发疫情。为了解大连市水痘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因素和发生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现对大连市2014年水痘暴发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水痘病例信息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4年大连市水痘个案,暴发疫情信息来源于水痘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所有事件均经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确认和结案。
1.2标准和定义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和《辽宁省较大及以下级别乙、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水痘暴发疫情是指在一个村、居民委或集体单位,一个平均潜伏期(14~16d)内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
1.3统计分析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大连市2014年共报告42起水痘暴发疫情,分别发生在7个县区,共罹患275人,总罹患率为0.93%,无死亡病例,均未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2流行病学特征2.2.1时间分布42起暴发疫情中,除2、7、8和9月没有疫情报告外,其余各月均有疫情报告,其中3月份6起、4月份5起、5月份4起,6、11和12月份各7起、1和10月各3起。
2.2.2地区分布42起水痘暴发疫情分别发生在7个县区,其中城区共发生17起,报告病例97例,占总病例的35.27%;城乡结合部共发生25起,报告病例178例,占64.372%,详见表1。疫点为托幼机构和小学各18起,中学6起,分别占疫情总数的42.86%、42.86%和14.28%。
2.2.2人群分布275例水痘病例的发病年龄范围为1~44岁,主要集中在3~12岁,共报告237例,占全部病例的86.18%。男性病例152例,女性病例123例,男女比例为1.24∶1。其中幼托儿童117例、小学生109例、中学生47例、小学教师2例,构成比分别为42.55%、39.64%、17.09%、0.73%。
2.3免疫史和临床表现275例病例中,54.55%的病例有水痘疫苗免疫史,69.09%的病例有发热症状,52.73%的病例为中重度出疹(≥50个皮疹),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经卡方检验,有免疫史的水痘病例其发热和中重度出疹情况与无免疫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4网络直报和疫情报告及时性275例病例全部有医疗机构就诊史,其中省级和市级医疗机构共就诊219人,区级医院就诊56人,各级医院均按要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病例进行了网络直报,报告率达100%。各级疾控机构通过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暴发疫情,其中37起暴发疫情由县区级疾控机构通过电话报告,5起暴发疫情为市级疾控主动监测发现。疫情报告时间与水痘暴发疫情实际构成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天,最短的为1天,最长为6天,具有较好的及时性。
2.5控制措施发现并核实水痘暴发疫情后,各区市县疾控中心应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在24h内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结合疫点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加强晨检工作,环境消毒等。在处理暴发疫情后的7d内,撰写完成暴发疫情处理报告。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并严格执行隔离期(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14d),不以医院出具的“痊愈”诊断书为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最长一个潜伏期21d的医学观察。
3讨论
根据我市历年数据显示,水痘发病呈现冬春季两个明显发病高峰,我市水痘暴发疫情发生时间也与此发病高峰相吻合,这与我国其他地区研究一致[2~4]。另外,本研究结果得出,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放假期间,水痘暴发疫情也无报告,且所有病例主要集中在3~12岁,提示托幼机构和学校是水痘暴发疫情发生的重要场所,小年龄儿童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在相对封闭的校园和教室里共同生活、学习,当有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暴发流行[5]。近年来城乡结合部成为我市水痘暴发疫情发生的主要区域,考虑其主要原因是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居住环境较差[6],家长防病意识淡薄,另外有些家长因没有时间看管孩子,便将本应隔离在家的患儿送到学校周围的私立看护班,造成患儿与看护班的孩子间发生密切接触,进而导致续发病例增多。在我国,水痘尚未列入国家法定传染病,而水痘疫苗为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人群免疫接种率低,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且体内抗体水平会随时间而下降[7]。近年我市水痘暴发疫情并无明显减少,且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的人群总有发病,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鉴于我市水痘发病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其暴发和流行,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根据疫情流行态势做好预测预警,防止疫情扩大蔓延;还要做好重点人群水痘预防工作,保证传染源隔离真正落实到位;加大水痘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防病意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切实保障易感人群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传染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73.
[2]王哲,李克莉,孟祥鹏,等.山东省2007~2009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1):10-12.
[3]王长双,路明霞,马雅婷,等.河南省2008~2012年学校及托幼机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74-76.
[4]张焕生.2006~2008年上海市普陀区学校水痘爆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10,24(6):401-404.
[5]卢莉,索罗丹,富继业,等.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2):134-135.
[6]章荣华,陈卫平.2004~2010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5):383-385.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易感人群,极易被传染病感染并造成流行。为了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的观点,人本的意识,和谐的主题为中心,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实施措施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二)完善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建全传染病报告网络。
班主任、科任教师如在晨检、午检中发现病例,应立即报告校主管领导,采取相应措施。学校疫情报告员向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主管局长报告,主管局长向局长办公会议通报。卫生部门上报卫生局主管领导。H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1.各班要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疫情统计报告,于晨检、午检后1小时内,统计出勤情况,严格筛查学生缺课原因,追查病因,并及时上报各类传染病病例。目前尤其对于水痘、腮腺炎、麻疹、风疹、流脑、手足口病的学生尤为关注。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进班,班主任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发现萎靡、发热和皮肤异常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领导小组进行筛查。
2.实行传染病快速报告制度
(1)同宿舍、同班级一天内发病3例或连续3天内多例(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伴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要在24小时内报告。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报告。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在24小时内报告。
(4)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小时内报告。
(5)发现甲类或甲、乙、丙类传染病暴发出现,1-2小时内必须报告。
(四)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1.加强师资培训。
以“学校传染病的防控”为主要内容,对班主任、住宿生管理员进行岗位培训,并利用全体会时间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为晨检、午检的落实寻找科学依据,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2.在学生和家长中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五)构筑防病屏障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积极有效的方法。
2.切断传播途径。
(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结合传染病预防重点工作,及时清整校园死角,清除蚊蝇滋生地,清除园林绿地、闲置空地、垃圾杂物,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2)开窗通风,让教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3)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免疫力。
3.隔离传染源。
严格按照《传染病法》规定的隔离期实施病员规范隔离。复课时要有卫生部门(传染病医院)开据的病愈证明方可进校上课。水痘隔离14天,并结痂完全脱落,腮腺炎从发病至少10天,并腮腺肿大完全消失。
4.室内消毒。
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按学校制定的制度进行。
5.日光消毒:对于寄宿学生的被褥、垫子不易擦拭的物品要定期清洗干净,并在日光下暴晒,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6.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教育并督促学生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可用淡盐水漱口,清洗鼻腔,不用公用毛巾及手帕。
三、工作要求
(一)学校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人员、物资、经费得到保障。
(三)严格落实防控工作措施,认真处理好各环节工作。对措施不力、引起严重后果的,对迟报、瞒报疫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2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有关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努力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健教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室及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区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食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时间及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3为进一步贯彻《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全面落实传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发现和诊治水平,做好今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医院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20--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认真执行国家传染病有关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等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我院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严格督促检查规范化管理
1、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
2、传染病病例报告:责任报告人在首次发现或诊断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并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上报。
3、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根据疫情需要,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审核确认“传染病报告卡”后,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4、定期开展传染病的漏报检查,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时限的落实工作,做到各负其责,抓好各个环节。
三、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1、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根据传染病特点和季节性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知识和能力。
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控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四、加强疫情管理,落实防控制度
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认真细致地落实预检分诊、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查阅门诊、急诊病人登记,检验科及放射科及CT室的各种登记本,确保全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到无漏报。
五、加强对科室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
督促各科室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门诊日志记录,提高疫情信息报告质量。报告及时率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必须达100%。
六、规范肠道门诊、完善发热门诊建设
进一步规范肠道门诊运转,按时开诊;完善发热门诊建设,依托感染科,做好发热病人管理。
七、完善传染病防控部门自身建设
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部门自身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做好传染病、肿瘤报告、死亡医学证明管理等工作。同时持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3月份安排专人到疾控中心接受专项短期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根据情况增加防控人员,保证各项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4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
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炎,常有一侧或双侧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5、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6、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
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7、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8、艾滋病: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要求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
在青少年中普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明确认识到人类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能够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青少年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以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反对歧视,开展救助。具体实施要求:
1、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组织网络。
以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及各班卫生委员等为主干组成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教育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文件,进行广泛动员宣传教育。
3、制定实际的防控艾滋病政策、制度及计划,使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4、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
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如在政治、生物、体育与保健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
5、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班团课、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
7、要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委、学生会的协同作用,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5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管理老师或班主任、保卫迅速报告,相关科室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医务室,由校医务室及时整理出文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厅)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今年全市要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创建文明平安卫生城市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综合施治,突出抓好提升城市卫生管理水平、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增强市民文明卫生素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大疾病防控力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创城市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迅速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
要把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作为推动全年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活动全面整治城乡市容环境卫生,为全面提高爱国卫生整体水平,创建健康城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治,确保活动月取得实效。同时,将“活动月”内容向全年延伸,以月促年,使全市居民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逐步使全市的爱国卫生工作步入长效管理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全面提高城市卫生管理水平
要加大综合管理力度,注重城乡联动,狠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贸市场等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特别要在整治交通、市场秩序、提高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集中开展对“五小”、“六边”和废品收购站的专项整治活动,努力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2010年我市申报省级卫生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积极开展“卫生乡镇、村屯、社区”创建活动
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卫生乡镇、村屯、社区”活动。重点解决好垃圾、污水、粪便、烟尘处理等问题,搞好乡镇、村屯、社区绿化美化,全面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努力培育出更多的省级卫生社区、卫生乡镇和卫生村,促进争创活动取得实效。
(四)重点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各乡(镇)、街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担负起农村环境整治的主体责任,坚决打好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重点治理乡(镇)街所在地(含撤并乡镇政府原驻地)环境秩序;村屯环境秩序;公路(屯路)环境秩序。要以改善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清沟排淤、填平坑洼、清除垃圾等卫生死角,消除蚊蝇孳生场所。要规范集贸市场,清理占道经营,努力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同时,要加大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力度,全面开展灭鼠、灭蟑螂、灭蚊蝇活动,控制四害密度增长,确保“四害”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年内修建1200座粪尿分集式无害化农村环保厕所,新建沼气池1521个。争取完成抽样化验500眼农户水井的水质检测。
(五)继续加大疾病防治工作力度
各乡(镇)街、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长春市重点传染病防治会议精神,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切实做好今年我市的疾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大《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机制。二是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以机关公务员、农民工、青少年、流动人口为重点,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覆盖面,提高人群知晓率;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管理工作,民政、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等部门要做好艾滋病感染者的救助,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继续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认真执行好世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第四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等项目,保证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达到75%和85%以上。三是加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春季是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切实抓好预防、消毒和健康教育及疫情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四是加大对地方病、出血热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按照《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和《2009年长春市地方病防治工作要点》,各相关单位要切实贯彻落实防治规划内容,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降低我市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同时,按照省卫生厅部署,认真完成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各乡镇街要切实做好开展预防接种的准备工作。
(六)切实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年初市委、市府统一制定的《食品药品安全年专项推进方案》所确定的17项工作目标,保质保量完成。要通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年活动,逐步完善企业自律体系,不断增强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基本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一是要充分发挥三级食品安全网作用。各乡(镇)街的主管领导,要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督促本单位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工作站,按照职责和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好信息的报送和统计报表工作。二是把好从业人员检查关和食品卫生消毒关。凡是从业人员,必须保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体检合格证两证齐全,缺一不可上岗。同时,为了保证餐具、饮用水卫生,所有餐饮店、学校食堂都要配备消毒柜,在水源地设置加氯消毒设备,水源水和末梢水要定期进行检验。要对全市的二次供水箱进行玻璃钢内层喷涂,并定期进行消毒,从而使饮用水达到卫生合格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三是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工作。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这部法律各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在机构改革期间,各部门要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避免出现监管盲区,杜绝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爱国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乡(镇)街、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责任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切实做到达标的巩固提高,存在问题的改进完善,差距较大的奋起直追,确保环境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开展爱国卫生的重要意义,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进展情况,对先进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对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要予以公开曝光。要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城市卫生创建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整治活动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市民积极投身爱国卫生活动中。
(三)坚持通力协作,形成整治和防控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通力协作,统筹推进。市精神文明办、爱卫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各司其职,认真完成好各自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任务。爱卫会办公室代表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发动、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工作,要严格按照《吉林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要求,掌握标准,提高效率,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要把爱国卫生月活动做为综合治理月,切实抓好市容环境卫生。公安、药监、工商、交通、卫生、文化、环保、质监等部门要抓好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窗口单位卫生、交通秩序、疾病防治等项工作,特别要抓好“五小”行业和露天食品摊点整顿,加大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力度。总之,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努力形成环境卫生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6-01
本文通过对2005年-2009年我州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分析,了解我州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管理办法,现对2005-2009年我州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 传染病发病季节及人群职业分布
①季节分布,各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无特定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疾病主要高发季节为夏秋季。②年龄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0-65岁年龄段发病居多,以青壮年发病多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6:1。③职业分布,牧民发病居多,其次是学生,干部职员、散居儿童、其它职业,分别点总病数的98.05%、86.60%、56.70%、54.80%、48.90%。
2 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2.1 呼吸道传染病:五年共报告3392例、死亡9例,发病率在355.75/10万-555.6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443.72/10万,死亡率在0.63/10万~2.01/10万之间,年平均死亡率为1.17/10万,占五年总发病数的34.82%。
2.2 肠道传染病:五年共报告473例,死亡1例,发病率在42.31/10万-79.16/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为61.88/10万,死亡率在0.63/10万之间,占五年总发病数的6.98%。发病数逐年上升。
2.3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五年共报告2208例,死亡1例,发病率在30.44/10万-495.06/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88.84/10万,死亡率在0.63/10万之间,占五年总发病数的34.82%。发病数逐年上升,占五年总发病数的32.59%。
3 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3.1 病毒性肝炎:五年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与在2008、2009年两次居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发病首位五年间累计发病2072例,占五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总发病数的30.58%。其中乙型肝炎1861例,甲型肝炎114例、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89.82%、5.50%、2.94%、1.59%、0.14%。
3.2 肺结核:肺结核在2005、2006、2007年三次居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发病首位,且发病呈上升趋势,五年间肺结核累计发病1270例,占五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8.75%。
3.3 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五年平均发病率26.95/10万,其中2007、2009年发病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31.89/10万、55.29/10万占五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乙、丙及其它传染病总发病数的3.04%。
3.4 流行性腮腺炎:五年平均发病率57.43/10万,其中2005、2009年为发病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135.61/10万、64、08/10万,占五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总发病数的3.04%。
3.5 包虫病:五年平均发病率44.74/10万,其中2007、2009年发病高峰年,发病率分别为57.93/10万、57.80/10万,占五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及其它传染病总发病数的5.05%。
5 讨论
学校保卫科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十六字”综治方针为指导思想,在校长的领导下,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学校师生员工利益不受侵犯,为学校的教学、生活、工作、教研等工作保驾护航。
一、统一认识,强化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战斗力
只有打造一流队伍,才能创造一流业绩。在新的一年里,保卫科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知识,依据有关规章制度规范队伍管理和队伍建设,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完成组织上交的任务。
二、加强治安管理,维护校园秩序,巩固综治成果。治安工作,要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发挥职能作用与落实责任制相结合,加强治安管理与实施安全教育相结合,以保证校园治安秩序良好,促进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要突出抓好治安防范工作,在加大技术防范的同时,加大对门卫、宿舍门卫的管理和教育,发挥人防技防作用。要继续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校园治安的各类不法行为。保护学校及师生员工的财产安全。落实治安责任承包制,强化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控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安全防火工作。要继续实行周小检查,月大检查,学期小结,年度总评的工作方法,对重点部位盯住不放,对隐患部位抓住不松,务求监督到位,整改彻底,加强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和责任制的落实,以确保学校防火安全。
四、坚持内紧外松,做好稳定工作。要关注师生员工关心的焦点、热点,加强各类信息的搜索,整理和沟通,发挥信息员和纪检员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各种矛盾的调处,坚持打防结合,做好转化工作,以确保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五、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做好学校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学校健康安全快速发展。
六、做好学校“改扩建”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三月份:
1、开学前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2、上(开)好安全稳定教育第一课(会)
3、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项应急预案。
4、设立“班级安全监督岗”选举班级安全监督员。
5、春季传染病预控知识宣传。
6、做好3.26第23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7、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自查。
四月份:
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2、开展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
4、开展流行性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5、师生安全逃生演练。
五月份:
1、开展“五一”假期安全教育。
2、全校防震安全演练。
3、“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4、校园安全知识竞赛。
5、做好学考安保工作。
六月份:
1、“安全生产月”活动。
2、开展防溺水安全主题教育班会。
3、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4、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总结。
5、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开展消防演练。
6、做好中考、高考安保工作。
七月份:
1、 暑假前专题安全教育。
2、 暑假前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3、 暑假前防溺水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