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典型案例教学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 行动导向法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Berufsbildenden Schule),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它是以在企业培训为主,与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最被广泛推广,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目标、计划、实施、评价。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运用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和模式,结合中专职业模块的课程要求,笔者以外研社《饭店英语》一书,前厅服务一章中的客房预订任务为例子,进行了如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下面介绍案例“客房预定”行动型导向法的教学课堂案例操作步骤
(一)行动导向法之确定目标
目标是行动导向教学法顺利进行的指挥棒。根据本部分的内容,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现状和需要,确定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能用英语熟练地受理客人的当面预定、电话预定及团体预定的职业技能,
学生的任务是通过头脑风暴得出针对不同的情况正确熟练帮客人办理客房预订手续。
①明确客房预订通常有哪几种情况。
②明确每种情况下具体包含哪些步骤。
③明确每步骤具体形式是什么。
④从用词、造句、时态、语态等方面分析登记入住的语言表达。
(二)行动导向法之计划阶段
各组讨论确定如何介绍主题并展示任务。学生们有的用一段视频展示一星级酒店的前台及员工处理客人客房预订的工作情形;有的学生采用头脑风暴归纳出预定的三种情况:电话预订,当面预定,团体预定,然后开始分类别进行准备。
然后各组在听老师播放一段录音。帮助学生了解当面预定的对话内容,在这部分,学生可完成模仿语音语调的任务,对完成客房预订使用的英语初步认识。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补充新的为完成客房预订所需要的词汇及表达。
(三)行动导向法之实施阶段
这是一个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摸索,独立自主寻求问题、发现问题、逐渐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分两个层次进行。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第一个小任务——当面的客房预订,讨论办理客房预订的常见的词句,和相关步骤。学生讨论出来的结果可能不完整,不过教师以鼓励为主,不要急于补充内容。结合书本的提示,学生还是能找出大部分的重要的词汇和相关表达方式。语言方面如 book a room, make a reservation of , single room, double room , available, check if etc.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进行角色表演的准备。一人执笔,二人口述,二人表演。要求各小组做好文字资料和表演的准备工作,并告知以评价标准。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对讲台进行了一番布置,摆上电话,标志牌,鲜花,客人的行李包等,模拟前台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四)行动导向法之评价阶段
互评: 让其他每组推选出来的评委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给上台表演的同学打分,分数最高组获“五星级酒店”的称呼。
自评:让学生就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自评。
a.概括出当面预定的基本程序
b.找出当面预定的关键要点
c.学习关键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d.学习重要句型和规范的表达方式
e.解释相关的语法点,如将来时的用法
f.做练习
教学反思及结语
本文对行动导向法在中职饭店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对有关理论和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口语教学实施行动导向法的实施个案,并把行动导向法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行动导向课堂中,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怎样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要体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所以,身为教师,我们日益感到加强校企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学习德国双元制时,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关键词:典型病例;PBL;内科学
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但因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出现严重脱节。典型案例+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选取典型案例开展教学,运用此教学法,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学生日后参与临床见习或实习。
1PBL教学法的含义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教学,该教学法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并在情景中掌握理论知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PBL教学法的教学目标。虽然PBL教学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情景设置问题,延长教学时间,增加教学成本,而且受到问题设置的影响,给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影响[1]。应用PBL教学法时,选取典型案例,能够解决单独使用PBL教学法存在的弊端。
2典型案例+PBL教学法的在内科学的应用优势
典型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部分,其实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其解决问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典型案例与PBL教学法的教学特征相同,均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引导教学。它改变了以往灌输式教学存在的弊端,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典型案例具备良好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且能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此外,案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能够丰富学生内科学知识,还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典型案例+PBL教学法能够真实反映患者内科疾病,展现疾病的复杂程度,对于学生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知识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日后参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典型案例+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应用PBL教学法时,科学合理的选用典型案例,能够弥补两者在单独教学时存在的不足,通过应用典型案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是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的最佳教学方法[3]。为了更好的发挥典型案例+PBL教学法的作用,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应用策略如下。3.1教案的准备教学前,教师要明确教学大纲,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案,并进一步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适当增加讨论内容。3.2临床案例的选择内科学教学的关键是典型案例的合理选择与运用。选取典型案例时,尽可能选取临床案例,这样能够准确的反映临床疾病实际情况。同时,选取的每个案例均配有情景介绍,且内容与授课内容有密切联系,能够突出课程重点、要点与难点。典型案例要具备移动的复杂性,依据案例复杂程度,在授课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应用。3.3学生分组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性别、年龄和知识掌握情况等多种因素,分成若干组,每组不得超过10人,最低5人,每个小组选出记录员及组长,各1名,负责记录与组织组内讨论。教学前,教师可以预先把典型案例与教案分发给各个小组,使其预先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以便于有效开展组内讨论,防止课堂中讨论消耗大量时间。讨论期间,让每个小组内成员轮流发言,保证课堂教学的公平性。3.4授课与讨论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典型案例,内容包括临床表现、病史、实验数据和查体结果等,不涉及用药、诊断等内容。小组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讨论典型案例,提出相应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度与学生互动,给予引导,尤其是讨论偏题的小组,要立即给予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但在引导过程中,不能评论,也不能给予倾向性的发言。例如,教学高血压疾病时,教师选取临床典型案例。患者男性,年龄38岁,4天前在跑步时,出现憋喘症状,休息5min左右症状有所缓解,但在次日夜间又出现憋喘症状,经数分钟后有所好转。住院前10h患者于凌晨1点上网,突然又出现憋喘症状,本次症状与以往症状更为严重,无法平卧,经数分钟无法缓解,到医院就诊后,提示心率每分钟110次,血压为230/130mmHg,左肺可闻湿啰音,但不明显,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左室为高电压,且伴有窦性心动过速。通过引用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疾病特征,既让学生掌握高血压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又能初步认识高血压。同时,教师依据临床实际,在互动过程中,进一步阐述患者既往疾病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欲望,之后再次让学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有小组初步判定为嗜铬细胞瘤,有小组初步判定为原发性高血压。以鉴别诊断为标准,引导各个小组间进行辩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要点、种类及鉴别目的等多项知识。在讨论中也涉及药理、生理、解剖、病理等方面知识,既丰富教学内容,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讨论时间,避免讨论耗费大量时间。对于学生课堂中未能讨论出结论内容,课后让学生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为下次课的讨论做准备。授课结束后,教师要选取较为复杂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案例中涉及内科学知识,并运用目前掌握的知识内容,对疾病进行判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效果。最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并进一步分析讲解教学中的重点内容。3.5教学评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做好教学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评价教学效果时,既要评价学生,又要评价教师。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改变以往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测试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之外,可以运用调查问卷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主动性、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查阅资料能力等,教师依据学生课堂中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与学生类似,也是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包括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病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知识融合能力等。这样,教师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典型案例+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适合临床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中运用该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内科学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对于学生临床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典型案例选取的合理性,严格控制讨论时间,适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保证此教学法合理应用,促进内科学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玉芹,韩海玲,宋文刚,等.典型病例+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75-776.
[2]付真彦,董春岚,马翔,等.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08-109.
[3]周艳丽,史,陆靖,等.PBL结合案例教学在心内科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16):2291-2293.
[4]刘晓丹,姚丽,李于龙,等.肾内科学PBL教学案例的选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6):580-583.
[5]徐扬,何敏.典型病例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内科临床见习[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2):89-92.
[6]武艳梅,王键,齐莉,等.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8(3):33-34.
[7]何杰.PBL教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杂志,2010,1(16):164-155.
【关键词】法律基础 案例 情境创设
上世纪20年代,案例教学法叩响了教学领域的大门,并以传统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独特功效和魅力而备受欢迎。迄今,案例教学法已深入到教学领域的众多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新教学模式,备受教学界的瞩目和推崇。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备受欢迎和推崇,原因就在于它能通过案例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十分有利的学习情境和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广阔平台。因此,可以说案例就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案例的情境创设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在工商管理教学以及法学中的刑法、民法、婚姻法、劳动法等教学中,正是一个个极其经典、生动的案例,使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案例所创设的情境就犹如璀璨的礼花闪烁在课堂的天际,照亮了学生求知的道路,使学习的过程显得无比的精彩和生动。而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法学基础理论、商法、经济法等内容,理论性和规范性都很强,注入式的传统教学使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刻板空洞,枯燥乏味,“理”“实”脱节,导致学生不乐学、不易懂、学难致用,对高职学生来讲,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当案例教学的春风吹拂过教学的课堂时,学习的蓬勃生机便犹如沙漠中的绿洲一般显现出来。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案例的情境创设,案例教学仍将会再次流于形式,沙漠中的绿洲也将成为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并且,由于受到教学内容的局限,可供案例取材的实例又大多平实、零星还往往带有很强的专业性,怎样才能把握好案例情境创设的环节,使案例依然精彩,使案例教学的魅力不减、成效依旧?要解决这个问题,明确案例情境创设应符合哪些具体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从创设一个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出发,案例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案例创设的情境应具有真实性
知识本来就源自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成果,而教学的使命就是要将这一成果通过教学活动使新人得以传承和发展。案例教学法的最独到之处就在于把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放回到知识获取的情境中去,使这一过程更生动,使知识在这一情境中再度被激活,从而更易得到理解和发挥。学习者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从中领悟到怎样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方法,提升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这种功效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这一优势,首先就要求案例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应是自然而真实的,即具有真实性。唯有自然而真实的案例情境,才会使学生产生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之中开始探索学习的过程。因此,作为案例的事例或问题必须是现实中发生过或可能会发生的事例或问题,而不是杜撰的、虚假的事例或问题。案例是案例教学据以展开的基础和依据,如果案例教学是建立在虚假造作的案例基础之上,那么案例教学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二、案例创设的情境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包容性和延伸性
如上所述,案例教学法的独到之处是能够通过案例所创设的情境,将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回到知识获取时的情境中去,这是一种认识过程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也不是泛泛的情境再现,而是一种螺旋式的更高层次的回归,是一种更经典的情境再现。对于某一具体的知识来说,它往往是由许多人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的探索、感悟和总结才最后以人类智慧的结晶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所以,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渐进认知过程,再现这一过程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这就要求案例对获取知识时的情境再现应该是一种新的高度上的再现,是一种具有明确针对性的、浓缩而典型的真实情境的再现。因此,案例所创设的情境应是基于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创设的特定情境,应当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典型性、包容性和延伸性。针对性是指案例所创设的情境应与所要掌握或运用的知识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典型性是指案例情境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包容性是指案例情境应有丰富的内涵,应基本包含学习任务要求的多个知识点;延伸性是指案例情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前瞻性和扩展性,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案例设置的情境不具有针对性,就会导致案例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学生面对案例而不得要领;如果案例设置的情境不具有典型性,案例教学就不能完成由个案到一般的升华过程,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果案例设置的情境不具有包容性,就会导致多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多个案例来完成,不仅会使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显得拖沓零散,甚至会割裂知识体系有机联系的整体性而导致学习的片面性;如果案例设置的情境不具有延伸性,就会导致案例教学就事论事的局限性,不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案例创设的情境如果不具备针对性、典型性、包容性和延伸性,案例教学法的功效就会大大降低,成功度将大打折扣。
三、案例创设的情境应具有简明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以例激趣”是案例教学法较之其它教学法的又一大优势。枯燥、深奥的理论令人学起来艰涩乏味。同样,枯燥和过于复杂的案例情境也提不起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在考虑案例情境设置的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典型性、包容性和延伸性的同时,也应当兼顾简明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案例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应以学生认知的“最邻近发展区”为起点设置情境,易于学生完成从原有认知水平到新的、更高的认知水平的跃迁。案例创设的情境应鲜活生动而不乏幽默,引人入胜,又令人回味,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充分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展示出案例教学法的无穷魅力。
笔者在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上述要求来设置案例情境,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产品质量责任”章节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编写了“都是化妆品惹的祸”案例:小张是个爱美的姑娘,她在镜子前左顾右盼,觉得自己样样都长得挺美的,就是皮肤太黑了。于是去一个“靓丽”化妆品商店购买了一盒价格不菲的换肤嫩白霜,按照说明书上写的早晚各抹一次的用法,晚饭后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一边反复将换肤嫩白霜涂抹在脸上轻轻按摩,陶醉在不久就可变成白雪公主的美好遐想中。晚上睡觉后不久,她觉得脸部又痒又痛,第二天脸部红肿得厉害,皮肤溃破流黄水,无法去上班工作,到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才痊愈,但两边脸颊却留下了两块难看的疤,原先的“黑里俏”变成了“疤拉脸”,连男朋友也告吹了。小张向“靓丽”化妆品商店索赔,商店声称该换肤嫩白霜是“前卫”日用品化工厂委托其代销的,小张又打电话到“前卫”日用品化工厂索赔,该厂又辩称其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只是有个别的过敏反应,造成小张脸部毁损的原因是使用不当引起的过敏反应,厂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小张该怎么办?这一案例所设置的情境有着现实中的原型,符合自然、真实的要求;案例是针对产品质量法的学习任务来设置情境的,情境中的各个情节分别与产品质量法关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责任构成,以及产品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定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案例创设的情境又是经过现实中的多个原型加工形成的,颇具代表性。对此案例的解决方案,完全可以成为处理类似产品质量责任问题的范例,因此,具有典型性;案例情境涉及了产品质量法的各个主要知识点,通过对案例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律问题的处理将会有一个全面、基本的了解,因此,具有足够的包容性;案例情境还分别涉及到此前学习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和之后将要学习的解决经济争议的方法问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而案例设置的情境简洁明了又非常贴近生活。案例中,小张因爱美而成为产品质量受害人的遭遇,引起了正处于爱美豆蔻年华的学生们的极大关注,案例用语又不乏生动和幽默,因此,当案例呈现于课堂之后,学生们立即被案例情境所吸引,饶有兴趣的在此情境中积极扮演着小张、商家、厂方、法官等不同的角色,从消费者的权利、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义务,以及产品责任的构成、承担等不同角度寻求法律依据,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案例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学习情境,为之后的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总之,案例教学法并非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的引用案例,广义的案例教学法应是一个包括“哈佛模式”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案例解说法在内的系统方法工程。它应通过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包容性、延伸性、简明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案例情境创设,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吸引学习者进入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案例情境,成为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者,或领会、知晓,或运筹帷幄,教学目标便在此过程中得以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
[2]顾明远.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两课 应用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目标,普遍要求所开的课程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所以“重技能轻理论”是高职院校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优势,事实证明高职院校也正是以这种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空间。“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必修课, 教学中理论脱离了实际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枯燥的理论转变成生动的现实生活,本文就“两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加以粗浅的论述。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掌握,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让学生亲自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设想,在这一过程中,深化理论学习,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自20 世纪80 年代,案例教学法被我国教育界接受后, 逐步应用于我国的“两课” 教学中。在“两课” 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通过典型案例,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对某一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弄清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然后归纳总结出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1. 教学案例的选取。采取案例教学法, 首先, 要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先决条件, 也是首要的任务。案例选得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及其适用的方法和原则,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其次, 选取的案例要具有新颖性、教育性、典型的、生动性、感染性和综合性。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有许许多多的典型材料可作为“两课”教学的案例。
2.教学案例的呈现。在向学生呈现案例的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案例所反映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上去。对于案例中某些关键性情节和话语, 可视需要重复呈现。学生了解案例的内容后, 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两课”教学的有关理论, 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做好讨论的准备。
3.教学案例的讨论。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 讨论案例时, 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地深入案例,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当然, 讨论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 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辩证地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等。
4.总结归纳。讨论结束后,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对案例的评析进行总结。总结归纳可由教师进行, 也可引导学生来进行。在讲解和评述案例时要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和校正,不应当只停留在分析结果正误。而要着眼于以科学的思维方法, 引导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5.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书面报告一般在小组及全班讨论后才能形成, 写好书面报告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对“两课”教学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 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案例教学法中, 通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深入社会生活, 调查研究, 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 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教材中的原理与实践中的案例统一的教学内容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使“两课” 教学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无论是“从例到理”, 还是“从理到例”,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 通过案例教学使很多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想抓住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显示自己的才能, 为此他们就要随着教学的进程正确地组织语言、准确加以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4.案例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两课”教学效果。每次案例课教师布置完案例讨论的内容后, 学生们就立刻认真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 认真思考、分析、着手准备讨论发言稿, 有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找旁证,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这在传授“两课”教学中是很难见到的, 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5.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双向活动关系, 通过师生的互动, 教师不再是“一言课” 的灌输者, 而是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教学舞台上的主动参与者, 他们可以动脑筋, 可以大胆求异, 质疑探索, 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知识同步, 思维共振, 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周宏著. 教学方法. 第1版.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2]尹子民. 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8 (1) : 27~29
[3]周宏著. 教学模式. 第1 版.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典型性
案例教学法中应用到的案例都是酒店行业经营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了解并掌握行业的特征,以及同类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典型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丰富,需要学生在讨论时全方面进行分析,以教师企业实践案例《满是指纹的红酒杯》为例。春节在即,王先生的女儿带着洋女婿回国过年,一家人来到H酒店用餐,席间洋女婿从国外带回的高档红酒闪亮登场,介绍完这瓶漂洋过海的红酒后,随即让服务员开瓶并斟酒。服务员小丽是一名假期工,对开瓶技能不熟悉的小丽凭着记忆里的动作“笨拙”地转动着红酒瓶,在拔出酒塞的时候不小心折断了将半个橡木塞留在了瓶口,小丽赶快用一根筷子把半个木塞塞进了酒瓶,试图逃避客人的眼睛。上了凉菜后,小丽依次为每位客人斟酒,她握住杯身缓缓地将红酒倒入杯中。洋女婿举杯庆祝时看到满是指纹的红酒杯以及散落在杯子中的碎木屑连连摇头,与旁边的太太“窃窃私语”,王小姐为了不破坏气氛悄悄地将小丽叫到一旁告诉她开瓶和斟酒的要领,并嘱咐她多练习避免尴尬再次发生。事后,王小姐看在小丽还是一名假期工的身份上并没有和酒店索赔,而是和酒店的主管反应了问题,并建议他们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案例中提到的红酒服务是酒店行业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首先,学生对酒水服务的步骤和要领要逐一进行过滤,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得到加深巩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深入分析并梳理员工岗前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的内容范围。这一类的案例虽然场景比较简单,但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且典型,涵盖的内容比较系统。
(二)创新性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深入地找准核心问题并加以创新,实际发生的事例作为基础,能够很好地将教师和学生带入情境,归纳分析后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设想,角色扮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创新点,以教师企业实践案例《打包盒赢得的掌声》为例。M酒店的中餐厅主要经营家常菜,周边住宅区的家庭经常会光顾。一天中午,雅间接待了一桌家宴,亲戚朋友许久未见相聊胜欢,大家光顾着叙旧菜没怎么吃剩下了不少,主人要求服务员帮忙打包,服务员看了一下剩余的菜品拿来了三种规格不同的打包盒,将分量少的装在了小盒子里,分量多的装在了大盒子里,一些佐料放在了最小的盒子里。这时,家庭里的许多主妇被这不同规格的打包盒所吸引,都表示这样的餐盒很人性化,不仅可以根据菜量的大小打包节省打包盒,更重要的一点是,带回家后可以为冰箱节省许多空间,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给M酒店点赞。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首先,要求学生关注现代餐饮服务,突出个性化、讲究实用性的行业发展趋势;其次,针对不同规格的打包盒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哪些优缺点展开讨论,最后激发学生对餐饮服务盛器的创新设计,只要是合理的就是可被采纳的。
(三)动态性
案例中所描述的场景虽然是诸多典型事件的一个集合,但没有完全一致,案例中所涉及的内容会因为分析者的身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果,且随着行业的发展动态而不断变化。以教师企业实践案例“客人清洗酒店提供的餐具”为例。王先生一家去餐厅用餐,落座后妻子从食品袋中拿出三双筷子,开始用热茶水清洗餐具。服务员见到此情景热情地说:“这位女士,您好!很感谢您一家来我酒店用餐。看到你自己带来了家里的筷子我就肯定您是一位热爱生活、注重细节的好妈妈、好妻子,不过我们也深感抱歉,也许之前您在用餐过程中针对餐具有过不好的感受,不过请您放心,我酒店为了让顾客感受到美好的用餐体验,特意选取一次性可替换卫生竹纤维筷子供您使用,既卫生又方便关键还不浪费,如果您不愿意使用一次性物品,我们在备餐台上还为您提供了专门清洁餐具的电磁炉以便您彻底清洗消毒,消除您对餐具使用的顾虑。”此时,王先生一家眼前一亮,对酒店的人性化服务倍感开心,一家人决定使用竹纤维筷子用餐,果然,筷子使用方便且卫生。王先生一家对餐厅的服务赞不绝口,不论是热情周到的服务人员,还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准备的餐具,都彰显了酒店以顾客为本,创造顾客满意用餐体验的人性化服务。该案例针对餐具卫生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要求我们在分析时设计不同的问题并逐一解决,又例如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者不同场合,对西式宴会摆台的标准有不同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不同的条件进行多次组合,差异性、动态性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二、案例教学法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专业教育中教师在牢固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会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最后结合课程考核标准给予评分,这样的教学方法表面上学生暂时掌握了技能,但缺乏实际的应用会很快遗忘,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讲授的重点在操作技能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相反,老师转变角色将“教师”变为“导师”、将“讲授为主”变为“分析为主”、将“结果告知”变为“情境设置”、将“解决问题”变为“设计困难”,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多方面的分析,就会将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逐一牢记,并通过自己亲自实践规避很多案例中出现的错误,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案例,通过分析针对酒水服务的各项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就会记忆深刻并很好的掌握,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工作也会对培训等要求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
(二)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角色的转变
酒店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大多与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自己得不到锻炼,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专业相关的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变知道为理解、变理论为实践、变学生为员工、变个体为成员、变师生互动为生生互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同学正确认识行业的特点、树立酒店行业的服务意识、加强团队凝聚力,具备与时俱进、综合分析、果断决策等能力。
(三)企业在案例教学法中角色的转变
企业是案例教学法的信息源,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案例积累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以往行业的案例因酒店的规章制度所限共享性较差,只是单纯地用作企业内部培训并不向社会公开。近年来,许多酒店渐渐走进校园,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分析探讨,逐步做到变保护为分享、变秘密资料为公开资料,积极吸引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老师参与酒店经营案例的收集、分析与整理等工作。
三、案例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甄选注意真实性,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酒店管理专业案例应当源于真实的工作岗位,依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可适当对情境进行渲染,但绝不能脱离实际胡编乱造,选择案例应当与课堂教学任务一一对应,注重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案例教学法因其真实性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甄选案例时首先要保证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与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案例教学法注重分析典型案例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通过启发学生进行不同角色身份的分析思考,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全面、有步骤地进行讨论,从而与实际工作要求紧密联系。
(二)案例分析循序渐进,引导为主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结合理论知识对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从而为日后酒店工作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实践岗位经历不足,同学们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往往局限于案例本身,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即产生相应现象的原因。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应该遵循教学规律:首先,针对课堂内容选择典型案例;第二,提炼案例的观点;第三,设计与知识点相对应的问题;第四,积极鼓励同学们开展讨论、分析;第五,收集观点加以总结。开展案例教学法应注重积极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层层深入,巧妙地针对学习内容设计问题,组织并引导学生走进角色全面分析。遇到问题时,教师要指导同学积极查找资料、鼓励他们创新自己的结论和看法,并通过归纳总结一同讨论,发挥集体的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共享资源
现行的酒店管理专业“2+0.5+0.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深入合作,企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学校的教师走进酒店,共同打造教学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酒店行业的专家可以将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炼,学校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践与专家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校企双方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编写职业特色鲜明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且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学;临床思维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5-02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应用、面向实践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广泛,具有理论性强、实践少等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但是缺乏师生的互动,以及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且不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教学平台,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理论和分析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或特定的环境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1班学生共64人。8人一组在教室由教师组织进行。
1.2 方法
1.2.1 教学准备
1.2.1.1 教师的准备 ①案例的选择:选择病史较短、较简单的并能体现整体护理特色的典型病例。②确立目标:确立案例分析后所要达到的课堂目标;③设置问题:根据课堂目标及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思考问题。
1.2.1.2 学生的准备 复习该系统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内容;预习所要学习的疾病病例的教材知识,包括相关的生理解剖,病理生理等;同时可提出对于该病例中一些自己的疑惑,以待在讨论中解决。
1.2.2 教学实施 8人一组,共分为8组。每次讨论40分钟,然后用30分钟让各组回答结果,最后用30分钟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1.2.3 教学效果评价 每个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容学习结束以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64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为100%。
2 案例教学的效果
对案例教学法非常喜欢的有48人,占75%;认为一般的有10人,占多少15.63%;认为不好的有6人,占9.37%。认为好的原因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案例教学效果一般和不好的原因主要是:花费时间太长,重点不突出(和考试内容脱离)。
3 讨 论
通过以上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是取得一定成效的。这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但是同时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案例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彻底贯彻并实施的问题。
3.1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3.1.1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其提供了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从经验与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内科护理学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能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是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题。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准备的临床典型案例,实现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为学生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有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1.3 有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案例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案例讨论的充分度。一个好的案例通过提供鲜活的现实情境和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内科护理案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并随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且花大量的时间去熟悉教材和案例。并且教师要营造一个学生敢于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地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
3.2 案例教学法的弊端
3.2.1 案例的选择 案例与实际情景毕竟是有差距的,典型的案例所体现的问题并不一定切合临床实际。如果案例选择不恰当会使学生无法掌握到学习的要点和理论知识。因此学生更希望能接触到那些贴近实际的,教师有亲身体验的案例,使用多样的案例更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由于案例较缺乏,适合学生教学的案例难以寻找。
3.2.2 学生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程度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及所需时间。学生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扎实,准备的时间又较充足,案例讨论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发言,而且会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相反如果准备不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中陷入困境,或者是沉默寡言,或者发言时偏离正题,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目标。
3.2.3 班级人数 案例教学法适用于小班级,人数较多的不利于案例讨论。但是目前对于高校大多是集体授课,因此开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虽然案例教学法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但是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传染病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案例教学法始于二十世纪初,是由美国商学院所倡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提供一个能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中的典型病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案例中的信息,用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各医学院校的传染病教学内容较陈旧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给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医学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1]。为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特点,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我院传染病学教学之后显示,此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病例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抽取1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
1.2 教学方法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实施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课时相同,授课教师相同,期末考试内容由授课教师编写,统一阅卷标准。
1.2.1 案例教学法 精选案例,制订案例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具有典型意义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案例供教学使用。案例的篇幅与教学时间要相适应,教师在案例讨论前要有充分准备,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拟订授课计划,钻研案例,设置问题,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对策。同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有预习、提问、课上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师在上一次课告诉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并给予预选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预习,查阅资料。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与哪些疾病需要鉴别、治疗原则等问题。学生以8-10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鼓励各组畅所欲言,展开讨论、辩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主要起主持、启发和引导作用,控制讨论节奏,协调各组关系。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归纳,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重点难点进行启发、答疑、归纳和总结。
1.2.2 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以书本理论为主线,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结合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适当结合病例,逐项进行讲解。
1.3 评价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结束后,我们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考试分理论部分和病例分析部分,理论部分占80分,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部分占20分,总分100分。测试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和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之后将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有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启迪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等项目。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比较 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理论部分:两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主要体现在选择题、是非题上,也就是临床判断、记忆能力有差异。病案分析部分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其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而在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上无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班。
2.2 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实验班学生赞成典型案例教学法,认为其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启迪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很有帮助,特别是在启迪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最有帮助。
3 讨论 目前,传染病仍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培养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医学教育需求,当前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在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之一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而传染病因其传染性、季节性、地方性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不尽人意。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法, 是临床医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临床情境的差距,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积极思考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实施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郝春秋.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701-703.
[2] 李泽生,冼利青.麦克玛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5,1(5):85-88.
[关键词]案例教学;会计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具有较为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去思考问题,做出自己对于问题的判断和认识,进而提出案例存在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展学生思维,让知识与能力并重,而不是老式的照本宣科。鉴于这种教学方法有较强的灵活性,使得其在最初由哈佛商学院创立之后广泛传播。案例教学法的出现为教育界培养了大批能力强、本领硬、思维活的优秀人才,并在全球广泛应用,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融入会计学教学中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并对成本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有助于决策,为更有效管理经济事务活动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会计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取决于其实践性:(1)会计学中的经济原理多源自西方经济学家之手,因而会计学中许多经济原理有其固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2)会计学以财务活动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和原理,能给今后的经济决策提供导向性,但同样要立足于当前实际和背景;(3)经济领域在不断的激荡发展,而会计学的教材很久才会有调整,严重的滞后性使得当知识传到学生的手中时就已经不再能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吸收率大打折扣。结合会计学的课程特点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不难分析出案例教学模式将会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在会计学的研究生教学中,这种方法就显得更重要了。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更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学法让实践与课本知识很好的结合到了一块,能防止断裂层的出现,让学生更好消化知识点,认清现实与理论的联系,而不是割裂的看问题,真正的做到有理有据。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式获得知识模式转化为主动探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参与度,进而激发学习热情,对会计以外的学科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很难让学生拓展思维和探索的能力,而且教学效果较为一般。在案例教学中往往引进较为有代表性的案例,且与时俱进,不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会计学研究生教学中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有很好的反响,表现为:(1)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探索问题的不同面,思考问题更加多元化,进而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形成“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2)让学生在激荡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更及时的掌握经济脉搏,通过对新鲜的经济案例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学中的冰冷的知识点,让知识真正的了然于心。(3)通过对案例的解读,让一个个看似故事的新闻化作会计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会计学学习热情,不再觉得那些冗长的理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让那些看似“高冷”的会计学名词和知识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三)案例教学法优化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教学的氛围也是开放的。案例教学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可以分小组分析讨论,也可以就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辩论,进而引向更加深入的探讨。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引进为之前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大大的增强了课堂氛围的活跃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一)分析讲解案例教学法
会计学中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理论,学生自行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在没有正确的解读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歧义,这对今后的学习和深造都是不利的。但是有时候老师讲解完了课本的理论,还是会有人感觉在读天书,或者只是记住了个大概,这是因为理论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导致的。这时就需要进行案例教学,在剖析案例的同时去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会计学原理,从而让理论有了立足点,不再是空中楼阁。这样学习之后,许多理论和名词在学生的脑海就会有直观的感受。分析讲解案例教学法具有易于操作、简单直接的特点。但是,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选取的案例要深入浅出,在分析讲解完之后,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消化和吸收时间,让其自行用课本的知识配对,以此检验是否真的将知识了然于胸。(2)在分析讲解时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行去发现和补充案例,注意发现事物的辩证和统一性。(3)评讲案例时,要有区分度和侧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层次分明,让学生知道教学的重点,减轻学生负担。
(二)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小组讨论式教学多是由老师事先发起和引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然后拟定可行性方案。在专业知识教授完毕之后,老师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展示,让学生自行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较分析讲解案例法来说较为复杂,一方面老师在选取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代表性和可行性,不能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能过于复杂难懂,要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和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在出现错误的偏离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归正确的思路,并在讨论完毕分析其中的成果和误区。但是,正是由于小组讨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会让教学成果收获颇丰,打开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我学习同时也在向他人学习。
(三)思辨式教学法
对同一个案例分析总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这是教学过程中很正常的事。关键是怎样将这种差异化为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这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对案例不同的看法化分组,让双方自由阐述和表达观点,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深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在辩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较高的自由化也决定了思辨式教学法对师生的要求较高。这种教学法既要求老师在活动的组织上要花费很多心思,也要求学生在思辨之前要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这种教学法的顺利运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多样性
案例教学重中之重是案例选取。案例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案例与旧案例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贯穿新的案例,但是也要对一些“过时”的案例重新解读,这里的读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深入的解剖分析。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过时案例的问题所在,为什么用了专业知识却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从问题深处去发现问题的根源。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能一概否定所谓的“过时”案例,从这些案例中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闪光点。(2)死的知识点与活的思维相结合。选取的案例要能涵盖课本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死板的知识点。在教学中穿插开放性案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放活思维,去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真真正正的参与到知识汲取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开拓思维和视野,将思路放大、放宽、放活。学生在学习中自行寻找解决的办法,不再拘泥于课本,真正的使案例发挥最大作用,吃透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让每一次的案例分析都成为审视自己能力的标尺。(3)典型案例与个性案例相结合。案例的筛选要注意典型性与个性化的选取,要让学生在分析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典型案例潜在的共性,学会举一反三。
(二)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并重
要注意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传统教学法侧重的是基础,注重知识点的整合性、逻辑思维的培养,一切新兴的教学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传统教学法立足于课本上的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概念,但是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案例教学法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让学生能很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但是,如若过分侧重于案例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只能学习有限的知识点,既消耗大量的时间又收获甚少。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老师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授课也是如此,不能所有的知识都是一套案例教学法,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忽略侧重点,抓不到知识的精髓。要在必要的时候穿插以案例,辅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同时又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让新与老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三)师生共同参与案例教学
虽然老师在案例教学法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学生也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从案例的选取到最终的案例分析,师生都要共同参与。如若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很难知道学生对于知识把握的层面和理解的深度。学生也可以给老师提供案例分析的素材,进而来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把握,看看是否能对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筛选。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实训,搜集材料,在不同企业调研不同的案例,实训结束后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发现案例。另一方面,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不仅能增进师生的感情,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具有案例灵活新颖、展现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多种多样的特点,但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可以为会计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展现出所要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面对以往枯燥的课本中冗长的文字,他们更易于接受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合理的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磊,王怡卓.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软件导刊,2015(9):90-910.
[2]匡胜.基础会计案例教学实践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0):103-104.
[3]李建伟.“案例教学”在会计学教学上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0(2):54-55.
[4]齐睿,徐燕英.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5):49-51.
[5]陈婉丽.案例教学在会计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8):72.
[6]娄权.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255-256.
[7]陈晓芳,崔伟.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07(5):64-66.
[8]袁明智.会计案例教学探讨[J].商业会计,2013(6):127-128.
[9]杨双鸽.浅谈会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用[J].商业会计,2010(4):69-70.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讲记笔记。而是教师以某个特定实际发生的案例,按照课程内容选定的相关真实情境或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不同看法,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从起源上来看,特别是说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当中是1921年美国的哈佛商学院Donham院长看到案例教学法教学当中使用案例分析对学生易于理解和吸收的重要性后在全商学院极力推动使用的,后来逐渐在其他学校和世界各地普遍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生动形象具体,学生易懂易学;并让大家能集思广益,避免了一言堂等诸多优势。案例教学法要避免走过场、主观臆想,选择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同时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从整体上看,案例教学法具有目的性、实践性、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启发性以及学生主体性、过程动态性、结果多元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课前准备时间过长、课堂讨论时间也长的不足。特别是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交由班级分组讨论时。因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都争相轮流扮演不同角色,会使本该一次课堂解决的问题,拖至两到三次课堂。
案例教学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对案例的挑选。通常,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选材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真实性:案例教学法是为教学服务,但不能为了这堂课的案例教学凭空捏造,虚构事实,这个案例一定要是真实的,存在的,而不是虚拟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采集真实案例。
(2)典型性:案例选材除了真实性之外,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具有典型性,案例对要讲授课的内容相符合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能使课堂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不要为了案例教学顺手拈来一个关联性不大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案例,这样会使得其反。
(3)生动性:案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和课堂都活跃起来,因此,案例不能刻板教条,要有场景描写、情节叙述、情趣交融的特点。以此来激发和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课堂生动有趣,达到预期效果。
(4)多样性:无论是案例的选材。还是授课的内容,达到的效果,都尽可能地使之具有多样性,不要单一、枯燥,一眼看到水底。这样的案例不是选项,在某种程度上,案例越复杂,越多变,越多样性,也就越具有教学价值。
(5)相关性:与典型性一样,案例的选择也要有与课堂内容相关,案例必须是针对课程内容而设计的。
案例教学法的步骤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小组讨论阶段――总结阶段三段式来进行的。在准备阶段要提前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同时要把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告诉他们。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去查阅和搜集材料,寻找原因和提出要解决的方案。小组讨论阶段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人人参与。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准备好的材料亮出来,通过讨论的方式把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当中要忌讳彼此嘲笑、冷嘲热讽。即使有不对的方面也要包容,耐心听完和解释。要彼此尊重,用发言和讨论来扩展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将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前面的准备阶段和小组讨论阶段都是为最后的总结阶段服务的,只有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思考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这堂课要学到的知识,
可以说通过总结阶段,才能使案例分析的效果得到一个升华和质变,变成自己的东西。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处于从属地位,是为了引导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自己培养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养成独立思维习惯,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己从案例中挖掘出堂课上要学到的知识,从案例中去伪存真并提取原则或原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联系实际融为一体,以此增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和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宗廷.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引导的艺术[J].教育艺术.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