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优秀生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秀生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秀生培养计划

第1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一、招生计划及导师

2014年我校拟招收“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直博生50名,作为硕博连读培养的免试硕士生100人。参加本计划试点工作的招生导师和招生名额见附表。导师招收本计划的免试研究生每人不超过1名。

二、资助方式与额度

1、获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受资助总额度由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本计划的资助金构成。本计划的资助金按10个月资助。

2、学校将确保获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所获资助金额在其缴纳学费后,不低于以下标准:

(1)获本计划资助的直博生,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不少于320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3000元/月;年度考核通过者,第二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不少于344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3000元/月,博士论文开题后的第三、四、五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4400元/年,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4000元/月。

(2)获本计划资助的作为硕博连读生培养的免试硕士研究生,硕士阶段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148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1400元/月;年度考核通过者,硕士阶段第二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220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1800元/月,进入博士阶段且通过博士论文开题后,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2000元,第二、三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4400元/年,每学年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4000元/月。

三、选拔对象及条件

1、符合我校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2、获得“985工程”高校201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科成绩综合排名在全年级同专业前10%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就读本科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具备突出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能;

4、通过全面考核后,参与试点导师同意招收并亲自培养。

四、申请及考核

1、达到条件申请报读该计划的学生请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或招生单位的网站,下载并填写《中山大学“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申请表》(简称“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加盖有推荐学校教务处公章的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学术成果证明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材料,按要求送交到所报读的单位。

2、招生单位及导师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核人选并通知来校进行考核。研究生院及招生单位将在网上公布具体考核办法,请申请者密切关注网上信息。

3、招生单位和导师按规定的考核程序(招生单位将在网上公布)对考核人选进行考核,择优确定拟接收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名单。对虽未进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拟接收名单,但达到我校接收免试研究生要求的,可接收为本计划之外的直博生或免试硕士研究生。

4、其他相关工作请参照《中山大学201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执行。

五、相关说明

1、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一般不得作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因考核不合格或其他特殊原因,直博生需转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硕博连读生需在硕士阶段毕业的,自确定退出本计划之日起,终止其享受本计划资助的资格。

第2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前提;学习的关键;学习的根本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9-02

一、明确目标和合理计划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前提

大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是优秀大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优秀大学生确立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制定的学习计划合理可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使他们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每一个既定的任务,能够指引和鼓舞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前进。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使他们有效规划大学时间,能够督促他们切实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时,优秀大学生遵循着科学合理的具体原则。

(一)他们坚持适合有度的原则

每个人的发展基础不同,智力和非智力因数有差异,学习习惯、特点有不同,因此,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从个人实际出发。

(二)他们把学习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指整个大学期间的目标,如大学里所学课程的总体成绩达到优秀的水平,参加不低于10项以上校级(含校级)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等。短期目标是指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如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所修课程每门成绩不低于80分,参加两、三项的科技或文艺创新竞赛活动。

(三)他们注重目标制定的灵活变通

灵活变通是指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周围条件的变化和切身的实践,对原先制定的学习目标及时地做出合理的调整。调整既可能是加入新的学习目标,也可能是删除原先偏离实际的目标。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目标容易实现而洋洋得意,又可以避免因学习目标太难而停滞不前。

在制定学习计划上,优秀大学生通常先制定好一年级的整体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待熟悉了大学的特点之后,再完善四年的整体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他们注重以下四点:

1、学习时间要合理安排

由于大学阶段学习科目较多,内容较繁杂,进度较快,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大学生一般有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他们往往把重要科目或者较难科目集中在最佳学习时间来学习。当然每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因人而异。

2、计划要有针对性

计划的制定必须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必须清楚自身需要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计划的制定也要以此为依据。

3、计划要定期审查

每一个计划执行到某个阶段或结束时,都应该检查一下取得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查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审查的周期可以为一个月左右,检查内容应着重于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4、要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长时间学习而不加以放松锻炼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和劳累,并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优秀大学生一般坚持每天锻炼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慢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运动常常是他们喜爱的运动。

二、善于思考和勤于总结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关键

.大学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然而优秀大学生认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思考和总结。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源泉’。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善于思考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每个人在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对知识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勤于总结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和本领,能够促使他们参加对知识综合性要求较高的科技创新活动。

(一)优秀大学生思考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教材、辅导书里的一些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乐趣;2、自己的学习体会。如哪些做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做得好;哪些做得不足,为什么做得不足,如何改善。这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3、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同学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个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优秀大学生的思考方式有两种

1、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通过广泛地交流,能促进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更重要的是,许多新奇的想法会产生于交流之中;2、经常查找并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当我们受到自身知识局限性的阻碍而无法进一步思考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优秀大学生总结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总结。大学的学习课程虽然繁多复杂,但是如果能够不断总结并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则会相对轻松;2、对平时思考、感悟所得的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有突发奇想和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独到见解。这些突发奇想和独到的见解是发明创新之源。总结它们能为以后的发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根本

优秀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与他们具备的出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在大学期间,他们把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作为大学学习的根本,这能够激励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开拓进取。注重实践能够让他们更深刻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培养他们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他们对实践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他们之所以优秀的关键所在。

(一)优秀大学生注重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积极参加学校的综合开放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只要按照现有的实验步骤做下去,并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就算完成了一个实验。实验完成后,尽管学生实验成绩很好,但一接触实际问题,常感到束手无策。而学校的综合开放性实验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做开放性实验时,开始可能动作不熟练,或者操作紊乱,甚至不能成功完成,但是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他们便能够顺利地处理类似的问题。

2、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通过参加丰富的竞赛活动,他们不仅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而且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最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竞赛活动,他们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提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方法。

3、充分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之一。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虚心向各行各业学习,向实践学习,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和完善个人品质。

(二)优秀大学生勇于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从身边小事着手,敏于观察生活。生活中的小发明和小创造是到处可见的,是勇于创新的重要体现。善于用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并动手实践是他们的优秀之处;2、主动参与重大级别的科技、文艺创新活动,如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这样的竞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教师的科研活动是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能够使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总之,优秀大学生的学习之道,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如能以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计划为前提;以善于思考和勤于总结为关键;以注重实践活和勇于创新为根本,那么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定能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丁雪红,吴枝兵,陈抗.学习优秀大学生人格结构评定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4).

第3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本科教育模式改革试点

姚班历经8年办学,建立起一套“厚基础、深实践、广交叉、探前沿”的创新性课程体系,注重基础及科研创新、国际化培养及全英文教学,学生整体学术素质和科研潜力表现突出,让学生发现最喜欢的方向和最有才能的方向,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整个培养周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本科阶段的学术成果、荣誉竞赛成果及创新科研成果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在国际学科评估中享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领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姚班自创立以来解决的主要教育教学问题包括:突破传统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框架,建成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科研实践相平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统一;建立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统一;建成多层面、全覆盖的学生与导师一对一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国际合作培养手段,实现国内教育和国际培养相统一;通过营造浓厚的国际化学术氛围和打造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实现领跑国际和拔尖创新相统一;建立有效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实现理论知识和价值体现相统一。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新理念

姚班每年招生30人,结合竞赛招生、自主招生、校内二次招生以及校内转系等多元方式进行选拔招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瞄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在生源、师资、氛围、培养模式、条件、制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统筹考虑,深入改革,建立机制,保持优秀学生的“领跑”状态,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1.名师教学、一线互动,阶梯培养,通专并重

姚班课堂倡导名师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师生积极互动,包括姚期智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名师躬亲教学第一线,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姚班充分利用院系学校的平台优势,邀请讲席教授、兼职教授、访问学者讲授课程,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互动。

姚班创新培养模式,前两年以“通才教育”,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以“专才教育”,实施理论与安全、系统和应用的专业教育;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注重提升专业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四全年在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阶梯培养拓展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发现兴趣、加强基础,有利于学科交叉;同时也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差异化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力和发展潜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多方位学术空间。

2.强化基础、训练思维

分析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的需求,课程建设考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设置独立的核心课程体系,选用适宜的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教材,高度重视基础训练、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培养。注重学科基础教育,设置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的全英文教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上更重视数学、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每3年进行国际评估1次。

姚班核心课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著称。在学生眼中,姚班最大的魅力在于提供发现兴趣、激发潜力的模式环境,让学生由内而发对学术研究工作产生热情,而这正是促成创新性学术成果的源动力。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开设“图灵讲座”“素质教育专题讲座”等品牌讲座系列,通过讨论班、学生自学小组等形式,创新教学方式,鼓励自主学习。

3.因材施教、深耕精耕

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差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深耕”,就是建立从本科生、研究生、到科研人员的完整培养系统;“精耕”则是对每位学生都因材培养,发挥所长,零距离指导本科生科研。让学生发现最感兴趣、最擅长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施行首席教授、项目主任责任制和1+1导师制,推行预研培养计划,动态调整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灵活的考核制度,突出深度、强度和广度。

解放思想,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推行四大长效制度化举措,以彰显上述三项模式特色,包括启动系统性预研计划促科研创新实践,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端国际联合培养基地,施行首席教授、项目主任责任制和1+1导师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1.施行预研计划,促进科研创新

姚班施行系统性预研计划,贯彻研究型教学、学术无起点、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在项目研究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科研中创新创造的能力,进行个性化培养。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学生的科研论文研究、科研讨论组会、研究型课程、实验平台课程和本科综合论文训练等都依托预研计划取得相当突出的创新科研成果。

2.优势转化,营造国际化学术氛围

姚班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端国际联合培养基地,制度化支持专项国际交流项目,包括大三集体赴香港冬令营、大四全年科研实践、预研计划交流选拔、顶级国际会议参会资助等。依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密西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的联合中心平台,以及和伯克利大学共建的Simons研究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建立国际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国际化培养、接触科研领域前沿、参与科研实践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收获学术论文成果。

3.导师责任制,激发潜力

课堂外,姚班从新生入学开始即推行1+1导师以及首席教授和项目主任责任制,四个年级施行纵向一体管理,形成教学――科研――思想三位一体的培养思路,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在全程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师由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核心课程的全职教师担任,建立每周定期约谈制度,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发展意向调整选择更高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研究组和项目组,并从中选拔优秀和特具潜力的学生加入预研计划,开展创新性科研活动。大四全年,所有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提升专业水平。

4.携手实业,重实践,实现人才价值

加强和业界的合作,启动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加强校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贯彻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开设与高科技的科学问题、与工业时间结合的专业课程、技术研究,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研究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让最聪明的头脑去思考计算机科学最有价值的问题。

国际评价: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

姚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国际上树立了品牌。在清华大学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合作中,姚班及其所在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也成为首选单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伯克利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流高校先后与姚班建立起多层次的学生交换项目,达成联合培养、长效交流机制。

第4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技能大赛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体现了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综合素养。本文结合在辅导学生参加电子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过程中的一些策略进行探讨及反思。

1如何选择好参赛选手是重点

技能竞赛的比赛者是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学生参加竞赛是辅导老师的一个难题,大多数认为应该选择成绩好的学生,但是经过几年的实际经验发现,虽然平时各科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在比赛时和平时学习完全是两个状态,在电子电工项目中快速读懂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功能,需要的是很快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并且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记得第一次带学生参加比赛时,挑选的是成绩好的学生,可是这些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一到比赛时,心理紧张,手都发抖,最后连电路安装也没完成。其实,能参加集训的学生成绩是差不多的,比赛成绩的好坏主要靠临场发挥,学生心理素质稳定,发挥得好,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确定比赛选手时应该注意这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2组织好日常培训,制定科学计划

辅导学生参加竞赛,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是否能把计划合理安排好是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计划应分总体计划和详细计划。总体计划针对整个辅导过程来规划,一般分为:打好基础,速度练习,强化训练。详细计划以天为单位,制定每天辅导目标,以配合总体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计划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非常重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否则学生会慢慢失去训练的兴趣和信心。

3合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电子技能竞赛项目中,“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竞赛的赛题不仅要求学生在4个小时的时间里装配出实在的产品,还要进行元器件选择、电路调试、单片机编程等操作。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比较多,要求学生掌握多门的专业课程,比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装配》、《电子测量》、《传感器》、《电子CAD》、《单片机》等,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辅导内容上和一般的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日常培训中,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每门课都安排课时给学生讲解,所以需要把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学科压缩成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简单明了的介绍相关知识,其目的是给学生指出一条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开拓知识面得方法,使学生能学会自己能查找资料,学会自学。目前市场还没有为技能竞赛准备的书籍,这需要辅导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做好综合专业知识的讲授。

在竞赛过程中,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外,学生在比赛中的技能水平尤其重要。在平时的辅导过程中,实验室的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等是平时训练的重点。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计数器等,这是在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仪器。

4反思、存在问题

在辅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辅导老师不断的总结和反思。

(1)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耐心寻找好苗子。随着技能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跟上,但是现在有些小孩本身的各方面能力有欠缺。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增加了实训课所占的比重。在实训课中,老师想让学生动手,又怕学生动不好。比如组装万用表和收音机,往往是学生能装好就大功告成,没组装成功的也不使用仪器进行排查。学生对于电路原理不能很好理解,甚至一些基本问题不知如何排查,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要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设计能力了。

(2)文化课和技能课的设置。职校都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为主,从而出现了轻理论知识,尤其是文化基础知识的现象。但是经过多年的辅导,发现有些学生由于文化课的缺失,导致有些说明性的文字不能看懂、理解。一些基础数学上的应用不会。甚至有些人片面的认为,加强实践教学就是多开一些实验,因此把实验课时安排的非常多。事实上,实验多是验证性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全方面的,在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各个科目都应齐头并进,但是应该有侧重点。

(3)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目的。各个学校对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都有奖励机制。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这对有些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有些学生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培训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动力,效果不能马上显现出成果,有些学生自动退出,包括部分有潜力的学生。这需要学校在奖励和以后的就业分配上对参赛和获奖学生有更明确的鼓励,吸引更多优秀的苗子参与到竞赛中。

(4)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各校都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是学校校内实训的要求,平时上课需要用到的,培养学生技能最基础的教学环境,另外,针对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要求,能让师生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更加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真正做到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真刀实枪”地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去,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练,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电子技能竞赛从各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参赛学校的教学改革,尤其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并能对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优秀人才。同时涌现了大量的优秀指导老师,在辅导学生过程能及时的总结,发现在辅导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专业老师专业能力。

同时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学校和指导老师能及时的解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体会到由于竞赛学校各方面提高的成果,从而为以后学校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有更多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建筑节能;培养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式,其起源于英国,经牛津、剑桥、哈佛等西方名校试行验证,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引得全球高度关注[1-2]。近年来,我国高校也陆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计划,各种培养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宁波工程学院自2012年起,开始试行“合协号”导师制计划,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优秀大学生。本文以宁波工程学院“合协号”导师制为载体,分析导师制下本科生建筑节能素养的构建平台、培养模式、提升机制和运行效果,为建筑节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导师制下本科生建筑节能素养平台的构建

截止2015年底,宁波工程学院现有本科生1.3万余人,专任教师766人,师生比1:18左右。为了保证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合协号”导师制计划只针对合格教师、优秀学生开放,其构建原则如下:

(1)自由组合,双向选择。候选导师提前公布近期研究方向、个人兴趣爱好、计划培养目标信息,提出对入选学生的基本要求。获取资格的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合理评估,与导师取得联系并同意后,以结对的形式入选“合协号”导师制计划。

(2)限制数量,保证质量。每届纳入“合协号”计划的受导学生不超过所在班级人数的5%,同时为了避免学生过于集中少数导师处,影响培养质量,每名导师一届最多结对2名学生。

(3)滚动发展,优者入选。学校规定是年初从报名的大二学生中限额选拔,如有缺额年中再适量补充。建筑节能研究所选拔时间更早,提前到大一第二学期初,入选学生基本上均是学习尖子,喜欢专研,敢于迎接挑战。

(4)年度考核,按质奖励。对加入“合协号”导师和入选学生均实行年度考核,学生总结年度收获,并对结对导师进行评教。学校依据管理办法对导师进行年度考核,同时对优秀导师予以表彰奖励,宣传事迹。优秀导师在聘期考核、职称评定、推优评奖等方面享受加分待遇。

二、导师制下本科生建筑节能素养的培养模式

在本科生教育的不同阶段,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备建筑节能领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分为理论基础、专业训练、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四个阶段。

(1)大一引奇激趣,激发建筑节能意识。新生入校后,大多兴奋新鲜里带有美好憧憬和发展迷茫。正是基于此现实,第一学期开始专业导论课,每次课安排建筑节能研究所不同的导师授课,围绕节能减排热点,讲授最拿手的内容,将学生层层引入节能领域,明确生涯规划。假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涉及建筑能耗统计、生活消费意识、家庭碳排放、南方供热、五水共治等热点话题。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到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导师点拨学生透过数据看本质、提方案、促节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建筑节能意识。

(2)大二诱导质疑,催生建筑节能思维。导师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理论课程的同时,吸引结对学生进入导师所在的建筑热环境课题组、制冷课题组、热泵课题组、空气品质课题组以及建筑性能模拟课题组,提前进入实验室。导师指导学生申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王伟明助创基金项目。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诱导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建筑节能思维。

(3)大三巧引妙导,培养建筑节能技能。导师引导学生开展节能创新,以建筑节能为主线,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节能构思、节能设计、节能运行、节能施工等角度,评估实际项目的节能效果[3]。指导学生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参加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全国大学生制冷空调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以及浙江省建筑节能比赛、浙江省大学生暖通空调设计竞赛等。通过竞赛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以赛促导,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娴熟的节能技能。

(4)大四创新求异,提高建筑节能素质。毕业论文选题与前期参与的社会实践、开放实验、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表达意见,大胆设想,自选题目,深入探究。训练学生的信息检索、文献综述和论文撰写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掌握排困解惑的方法和创新求异的本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的扎实的节能素养。

三、导师制下本科生建筑节能素养的提升机制

“合协号”导师制出发点是培养优秀人才[4]。近3年,建筑热环境课题组指导学生5人,建筑节能素养均得到明显提升。从项目看,学生主持承担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3项。从成果看,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2项,3篇。从去向看,3人考取985高校,1人考取211高校,1人进入市建筑设计院从事能评工作。利用新模式,在本科生建筑节能素养的教学机制、科研机制以及育人机制方面产生创新。形成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权威,学生服从”的单向灌输式教育,而“合协号”导师制采用的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信,教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师生可以围绕建筑节能领域展开探讨交流,对节能新技术进行点评,各抒己见。导师制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单向输送方式,创建了教学互动的氛围,改善了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建筑节能。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科研机制。传统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创新实验,本科生尚停留在验证性实验层面,开放实验室也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本科生很难进入课题组开展实质性工作。“合协号”导师制强调吸引优秀本科生加入导师课题组,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创新,或是完成导师课题,或是完成学生科研项目,训练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未被既有理论束服的本科生奇思妙想往往让人眼前一亮,提出的科研构思让困难豁然开朗,师生协同解决科研问题和工程实践。导师制突破了原有的科研体制,强化了学生提出建筑节能问题的意识,提高了解决建筑能耗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建筑节能[5-6]。形成了“因材施教”的育人机制。传统的育人方式是依据学校既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教学任务和考核办法统一执行,用相同模板复制人才培养,优秀学生的创造性被严重抑制,个性无法体现。“合协号”导师制采用结对方式,导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生涯定位人性化地进行定向培养,灵活安排学术类、设计类、施工类、管理类模式。导师制发展了学生个性和潜能,促进了学习的创造性学习建筑节能。

四、结语

针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探索了一种导师制下本科生建筑节能素养培养新模式,分析了人才培养的提升机制。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建筑节能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华,杨孝宽,翁剑成.导师制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2:45-46.

[2]胡文斌.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59-262.

[3]蔡伟,张丽娜.以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引领建环课程教学创新[J].中国建设教育,2010,1:57-59.

[4]赵凯.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7.

[5]蔡伟,蔡可键,巩学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节能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4,S1:115-116.

第6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20xx年学生工作以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贯彻落实学院20xx年党政工作要点,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先,全面提高班级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体系,落实创新创业行动计划,按照常规工作求精细、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提升工作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理论学习,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学工网站和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营造带头坚定信念,带头刻苦学习,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服务同学,带头弘扬新风的氛围,争做优秀青年大学生。

2、进一步开展中国梦、高职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会、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书画赛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情怀。开展梦想线上传递、梦想话题分享、主题团日活动展示等系列活动,坚定中国梦的伟大追求。

二、精益求精,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学生工作水平。

一是规范制度,提高学生工作精细化水平。

制订《辅导员考核办法》、《标兵班集体评选办法》、《班级文书档案规范》、《学工简报规范》,修订《学生工作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办法》、《校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和《学生手册》,编印《学生工作制度汇编》和《新生入学指南》。

二是定期通报,促进工作改进和提高。

每月印发一期《学工简报》,通报工作情况。

三是深入研究,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开展主题班会课程化研究,素质能力水平评价体系研究、素质拓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等。

三、分层推进,分块实施,全面提高班级建设水平.

一是分层推进,搭建立体式班级建设平台。

根据班级建设规律,制定大一开展基础规范建设,大二开展特色文化建设,大三开展服务型班级建设,并分层开展院先进班集体、校先进班集体和标兵班集体的评选工作。

二是分块实施。

围绕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分块开展班级规划大赛、优秀班级制度评比、班级文书档案评比、最佳学风班级评选、优秀班干团队评选、优秀班级素质拓展项目评比等活动,有针对性的指导各班开展班级建设。

三是总结经验,凝练班级建设成效。

举办班级风采展示

周活动,编印《优秀班级建设案例》,全面提炼和展示班级建设成果。

四、完善保障,丰富载体,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

开发建立素质拓展信息化平台,建立校内外素质教育基地。

二是实施

四个一计划,指导各分院建立一个教育基地、打造一个精品项目、选树一批素拓达人、形成一个活动成果。

三是深入开展现有品牌项目,如博雅论坛、寝室文化节、艺术节、雷锋月、社团文化月等,继续培育和整合其他品牌项目。

四是在新老校区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选拔、培育和扶持一批学生创业项目。

五、以赛促训,以考促改,不断提高学工队伍能力。

一是以赛促训,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技能。

以全国和江西省辅导员技能竞赛、优秀工作案例评选、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

优秀辅导员博文评选、年度辅导员人物等相关评比为契机开展辅导员技能大比拼,锻炼和培养辅导员职业能力。开展班主任技能竞赛和优秀工作案例评选,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同时加大选送辅导员进修培训力度,帮助制定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指导师、系列咨询师、军事理论课教学、兼职思政课教师等)。

二是以考促改,提高学工队伍积极性。

贯彻和落实辅导

员六个一工程,制订《辅导员考核办法》,评选年度优秀辅导员,进一步修订《班主任考核办法》。

三是以谈促学,加强工作交流。

定期拟定主题,组织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

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新宿舍工作途径。

一是严格管理,爱心服务,继续做好宿舍常规管理工作。

二是勇于尝试,积极探索,辅导员办公室进宿舍、楼栋分院责任制管理和宿舍家具管理制度。

三是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新校区搬迁和老校区宿舍改造工作。

七、助育结合,双管齐下,深化学生资助工作内涵。

一是规范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营造阳光育人的校园氛围。

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将资助政策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布在校园网及各级官方微信、微博平台上,帮助所有师生理解政策内涵,了解资助工作的进展,公示资助对象名单,听取反馈意见等,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工作环境。

二是奖助结合、育人为本。

开展国家奖助学金发放仪式、自强之星评选、助学筑梦助人系列活动等,选树典型,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激发受助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回报社会。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勤工助学模式,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拓展勤工俭学领域和渠道。

八、举办第xx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精心策划,精心组织,扩大学生参与面,使之成为我校学生素质拓展的载体和平台。

九、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重点抓好招生各环节,力争提高生源质量并完成招生任务。积极推进就业教育,广泛联系就业单位,开拓就业市场。强化中高职衔接工作。组织实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项目扶持,强化大学生创业工作。

十、做好校友工作。

启动成立校友会,在条件成熟地区先建立校友分会,各二级学院要利用各种信息,广泛联系校友,建立历届毕业生信息库,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快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20xx-20xx学年度学工处工作计划(二)

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全面贯彻落实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四导服务体系为导向,培养五有学生为目标,按照务实〃责任〃合力的基本思路,着力实施学生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学生工作创新,开创我院学生工作新局面。

1.完善落实四导服务体系。贯彻落实指导就业,引导学习,助导生活,疏导心理的四导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自身学习、学校发展

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开展方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诚信、感恩、责任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通过举办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组织班主任召开每周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爱校、荣校情结。

3.增强我院学生国防意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活动,优化学生军训内容与形式,探索新生军训与性格教育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认真宣传国家鼓励学生入伍的政策四大亮点,做好入伍学生的优抚工作。做好节日期间共建部队慰问,完善军民共建工作。

4.树立典型和榜样。不断完善评优评先体系,使学生评价既体现共性要求,又体现专业培养特色。通过评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特困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遵纪先进个人、学习先进个人,树立学生身边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学习榜样。继续做好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评选,进一步优化育人氛围。

5.与时俱进开创新教育载体。实施项目品牌计划,全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进一步推广项目成果。创新思

政教育载体,通过与院团委的合作,开展新媒体环境下审美渗透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6.健全完善学生工作制度。实施事务管理标准计划,按照实际情况的需求,加强院系两级管理,要求学生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预警机制,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梳理常规工作流程、方法和要求,提高学生工作的程序化和透明度。

7.强化事务管理。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稳定形势分析和特殊学生排查工作。完善学生管理系统和网络运行体系,进一步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8.加强学风考风建设。进一步促进院系联动、师生联动、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学风建设。以评优评先、试点无手机课堂、诚信考试等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完善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推进先进班集体、晚自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引导。

9.深化文明寝室建设。实施六个一进宿舍文化活动,推进优雅文化进宿舍文明建设,完善喇叭值班制度。加强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沟通、建立完善沟通渠道保证信息传达;开展文明寝室、特色寝室的评选,大力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品牌创建,初步建设思想引领、学业解惑、生活服务、行为指导、

文化浸润五位一体家园式学生社区。

10.完善资助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奖、助学金和生源地贷款为主的奖、贷、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强化发展型资助。与我院对外发展合作处,组织开展走访我院已毕业学生设立各项校友奖学金并组织感恩教育开展回报社会实践活动。

11.重视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在四导服务体系的总体指导下,健全服务、课程、活动、干预、保障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深入细致做好心理健康咨询、重点对象排查、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与我院心理咨询中心完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机制,聘请心理医生坐诊咨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水平,推进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

12.加强队伍建设。继续深化辅导员建立完善,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培养力度,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深化学长制工作实施。

第7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强基计划招生也叫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保障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始建于1990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在精密塑性成形、模具数字化制造、特种成形等三个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特色,并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但是,面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这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也尝试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适应未来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中企业学习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必须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和措施。因此,以下就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相关保障进行探究。

1.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保障

1.1校企合作

首先,校企合作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和核心。为了落实和推进学生企业学习经历,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至今,材控专业在前期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与相关企业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与重庆建设集团、重庆大江工业、重庆大江至信模具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达成了专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意向,并建立了多个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其次,学校(学院、专业)应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协议文本另定),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及其应承担的义务。第三,企业实践内容的细化。为了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应与企业沟通、商议学生的具体实践内容,并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比如,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应该针对某个金属产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追踪,每个实践的学生应该经历以下几个阶段:A.产品的测量、分析及汇图;B.基于有限元模拟(CAE)分析并制定该产品的工艺方案;C.参与该产品的模具设计;D.各个模具零件的制造与加工;E.模具的装配与调试,等。

1.2试验班学生的选拔

为了保证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计划,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由于企业接待学生实践的人数也有限,因此,学院会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和评价工作。为了保证选拔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学院一方面加强选拔宣传,另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选拔原则和程序。卓越班是吸纳优秀学生的一个团体,必须制定完善的出入机制,使其实现合理的流动。已经选入但成绩、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可以按相关制度淘汰,最初未选但后来学习优秀并且要求进入卓越班学习的学生可以按相关制度纳入。只有这样,卓越班才始终是一个活的、动的优秀集体。

1.3学生安全保障

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是顺利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本条件。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领域涉及铸造、锻造、冲压及焊接等,因此,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实践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磕磕碰碰。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不管是在校教师,还是企业指导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要求在校和企业教师均应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此外,企业还需对学生培训进厂的相关规章制度。(2)为学生购买相应的人身保险,发放必要的劳保用品及安全帽等,并培训学生劳保用品和安全帽的正确使用方法。(3)实行分配制和教师责任制,将选的学生分别分配到不同企业或部门中,由企业制定相应的导师和在校教师共同负责,严格规定每个企业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每天由企业导师带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和生产,并严格管理学生的出勤和表现,这将作为定期评价学生的依据。(4)对于离校较远的企业,学校或学院与企业沟通后统一为学生安排企业内部的宿舍,以便学生更好的投入企业生产实践中。

2.结语

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探究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相关保障,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松,刘延辉,何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工程材料课程建设.大学教育,2013:139-140

[2]程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科教文汇旬刊,2012(3):41-41

[3]孙道胜,程家福,潘和平.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保障机制研究.《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6-69

第9篇:优秀生培养计划范文

摘 要:就业创业是中职生永恒的话题。本文提出,要使学生从学业人转变为职业人,可以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帮助教育他们在就业创业时要有计划性、要敢行勤为,以及要讲究包括团队合作在内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优秀文化思想 中职生 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是中职学生永恒的话题,因为中职生本是一群准职业人。当初,许多中职生怀揣就业创业梦,冲着寻一份好职业、争做一个优秀职业人而来职业学校求学;现在,也一直把它作为最近发展目标。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关注就业形势,牵挂职业前景,努力培养职业素养,设法积累职业经验。有时乐观自信,有时彷徨焦虑,不管怎样,就业创业就像一块大石,压在他们的心头,产生压力,也成为动力。

从学业人到职业人,是一次质变,这种质变需要奋然一跃才能实现,这样的一跃需要战略储备。就中职生来说,这种战略储备就是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就能帮助学生做这样的战略储备,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有效文化的应用仍然需要教师们掌握方式方法,不能采用传统的说教法、灌输法,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笔者多年的职教经验,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就业创业时要注意计划性、要敢行勤为,以及要讲究包括团队合作在内的管理方法。

一、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教育学生就业创业时要有计划性

漫无目标,浑浑噩噩;目标模糊,得过且过;虽有目标,却无行动计划。这正是许多中职生的通病,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做事,虽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帮助中职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也就成了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未雨绸缪,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制订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更成了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时至则为,过则去。”(《管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道德经》)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计划的重要性,给就业创业的计划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认识计划的重要性,为的是更自觉地制订计划。用中国先贤有血有肉的案例和现代管理知识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职业规划就显得特别有意义。我们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表”测试学生的职业性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定位未来;我们用成功的案例,帮助他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全程跟踪。其中涌现出很多优秀而可行的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规划设计,如我校12电气班俞晨洋在今年浙江省服装纺织教育集团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教师因此激励指引他开始创业。这些规划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避免盲目,紧张而有序,效率显著;而且,反过来还能使目标更清晰可见,更切实可行。

二、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鼓励学生就业创业时要敢行勤为

自古文《尚书》提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后,“知行观”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哲学命题。尽管围绕“知”和“行”的关系争论不休,但都没有否认“行”即实践的重要性。如孔子主张知行结合,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墨子把认识的来源归结为“闻之见之”,主张“口言之,身必行之”;荀子明确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管仲认为“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务”就是努力实践或实行的意思;韩非子更是认为:事情做了,即使失败也比不做好得多。可见“行”“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在如今这个“望父成龙”的拼爹时代,在这个享乐主义盛行的泛虚化时代,传统的优秀文化就像是一剂专门为其量身定做的猛药,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代圣贤莫不鼓励人们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勇于行动,勤于劳作。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鼓励学生就业创业时要敢行勤为,其实质就是培养中职生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爱拼敢赢的职业勇气,勤勉做事的职业态度。如我校汽修班朱振霖同学利用他创新的汽车防盗装置,在课余与他人合作创办了一家企业。因此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把一个个轻狂无知的少年,塑造成高职业素养的未来顶尖职业人,不仅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给学生铺展了广阔的人生前景,也为国家贮备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了坚实的人力保证。

三、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帮助学生就业创业时要讲究包括团队合作在内的管理方法

“和”是儒家伦理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和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如《中庸》首章指出:“喜怒哀乐久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伦理价值观。“和”它包含两级层面:一是和睦相处,和谐共容;二是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一个组织里的每一个成员,彼此和谐包容,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同舟共济,从人和、家和到国和、民和,再到世和,最终实现天下大同。这种思想非常契合现代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中所推崇的团队合作精神正是古老的“和”思想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中职学生很快将走上就业创业之路,这条路并不平坦。如果能秉持“和”思想,立足于合作共赢的理念,树立团队意识,建立“和而不同”“合理组合”的团队,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职业环境,那么这条路一定会走得舒坦得多,也一定会收到1+2>3的效果。这学期,象山某职业中学的校园创业蓬勃兴起,那些校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们深得“和”之意义。尽管专业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家坚持“不同而和”,,各施所长,齐心协力。半年来,小微企业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大家虽累但快乐着。如2014年10月11日成立的“至高数字媒体工作室”,是由8名高二学生自发组织创建的。这8名创业者分别来自计算机技术、外贸营销、财会等专业。他们从偶然走在一起设想酝酿起,到开门试营业,再到现在平稳运转,一直秉承儒家的“和”思想,以“和而不同”为座右铭,组建创业团队,凝聚团队力量,发挥团队优势,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小微企业办得像模像样,进入正常的成长轨道。

当然,传统文化思想中也有腐朽的东西,如孔子就轻视体力劳动,鄙视农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力者食人,劳心者食于人”“学而优则仕”等观念,至今仍然危害不浅。所以,我们在用传统思想指导职业教育时,要坚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的原则,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以相信,职业教育的大鹏乘着传统文化思想的大风,一定能直上九万里。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