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作为素质教育推广和普及的产物,其将学习者作为中心,努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英语是高中教学结构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写作等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将二者有机整合,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加强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概念
所谓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在此过程中,突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积累基础上生成的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与传统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皮亚杰,其理论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坚持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丰富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内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促使教师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角色。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必须包括情境、协作、交流等要素[1]。将其引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够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创建良好的范围,教师将传统知识讲授转变为声音、文字就图像等多样化形式,极大激发学生兴趣,为整个群体的意义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非操纵与纵关系,而是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探索和发现。
二、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教师、学生及环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元素,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将无法真正实施意义建构。因此我认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然后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知识外化机会,最终引导和鼓励学生将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2]。如我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文章中的表达形式,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电影、书籍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情境下表达形式在其中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语感,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或者在学习ClassicalandPopularMusic一文中,其中涉及大量乐器单词,我并未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先对文章大概内容进行了解,将其不懂的单词圈出来,然后开展针对性教学,当学生了解单词后再重读文章,最后完成对文章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教学情境
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已然成为高中教学的一部分,英语也不例外。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脱离情境,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长期被动接受知识,形成了高分低能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构建相关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单词、语法等知识以图形、文字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意义构建[3]。不但如此,通过情境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改变“胆怯开口”的局面。如在进行SportsAroundtheWorld一文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体育运动项目,将学生置于其中,让其自由发挥想象力,而并非我的口述,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
(三)采取协作学习模式,增强学习效果
协作作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学习伙伴在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有效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和协作学习,才能够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在群体中围绕着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思考、讨论,最后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落实新课改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逐渐构建英语知识体系,为日后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如在学习GoodFriends一文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与朋友相关单词,pretty,kind等单词浮现在学生脑海中;然后我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性格、喜好等写到卡片上,并与其他同学分享,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最后我提出了“Whatkindoffriendisafriendindeed?”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阐述出来,采取贴近生活原型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4]。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能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上文所述,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过程,涉及教学理念、方式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内涵及本质的研究力度,并切实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灵活、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外语学习提供平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16):548-549.
[2]安娜.新课标下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140-141.
[3]林漫莲.初探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9):152-15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MBA教学方法
1 MBA教育及教学特点
1.1 MBA教育特点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在我国已有十年的历史,属于“专业学位”教育,强调独特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重视实践、知识的拓展[1]。学员来至于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经过MBA的学习成为具有组织和指挥生产过程的能力,有战略眼光和敏锐观察能力,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和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和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使学员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1.2 MBA教学特点
在MBA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不同的工作经验,学员职务一般处在单位的管理层或决策层。MBA教学中,学员把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带到课堂上,在老师与学生们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寻求答案,是实践经验在理论知识体系支持下再一次发展。
MBA学生绝大部分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工作中对专业知识有较好的运用,在注重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重视交叉性学科的学习。信息系统管理的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2],课程内容是管理学、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知识的结合。学习中要求学员有一定的管理学、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学习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
2 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
2.1 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理论在国内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不是盲目崇拜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3]。学生应积极主动的把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供学生、教师一起学习。对于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多思考,对一个问题要有多个答案,在多个答案中寻求最优解。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让学生自主建构自身知识,教师只是通过教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建构的辅助、指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积极配合,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的新的理解。
2.2 教与学的方法
传统教学中“三中心”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现代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转播大量信息、图文并茂、学生教师互动、激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信息系统管理教学将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信息系统,由学生亲自做成课件,作为课堂上老师与同学共同学习的资料,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并学到了教材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MBA学生学习主要目的之一是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因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目标相符合,我们可以从学习者那里获得问题,并用这些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可以说,MBA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自己知识的建构,具有其优越性,每一名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经验的携带者,这些经验在学习过程相互交流,使原由的经验得到了改造和重组,真正实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
3 利用实例进行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学习,一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例中,二是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及有意义性。
信息系统管理课程,是MBA的核心课。其特点在于它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与时具进性和挑战性。通过此门类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各阶段的内容,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及输出等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学习,掌握本单位信息系统管理情况,以学员本单位的信息系统作为分析的对象,解决信息系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对于信息系统概念的形成,要求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联系工作的实际内容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后再定论。案例采取真实性任务设计方式,收集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例进行讨论学习,着重分析实例间的差异性等特点,同时注意对同一个内容要在不同的情景下多次进行,学生在实例中找到对自己相关的问题。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对问题有主人翁感,解决问题就会有成就感。因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实例进行学习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式、辅的学习。多采用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形式,最后提炼出解决问题所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的方法,达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内化的知识与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相结合,产生新的知识,使学生完成高级学习任务。
4 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教学采取了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一次应用。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与学生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意义上建构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华梅芳.我国 M B A 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在整个语言体系里来教语法,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法。此外,当我们提及语法教学重要性时,注意不要把它放置一个过高的地位。有人认为只要语法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就能够掌握一门语言。事实上,这样的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
二、建构主义在大专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到大脑的信息很有趣,贴近日常生活的经验,那么当它到达大脑,大脑会产生兴奋的感觉和积极的思想行为。真实、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们迅速接收信息,激活他们的思维,产生积极探索和构建的新知识的愿望。真实的活动意味着语法的学习要和真实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语法学习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法教学任务的最终实现要依靠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一个具体的语法点时,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如大量原版的、真实的或简化的语篇,使学生能在丰富的语境和语篇中掌握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要经常改变语言氛围和体验环境,鼓励学生去总结出各种用法,在相同的句子中不同的语用含义,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等。围绕一个主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机会使所有人来把自己的语言资源进行讨论和交换。学习者自己从语言材料里发现和总结语法规则,并通过合作对话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同时,老师在课堂上巡视、监测、支持和鼓励学生找到并尝试使用语法内容。
(二)与他人共同构建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已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而是一个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过程。斯温认为,专注于语言的对话可以以合作对话的形式帮助学习者掌握这门语言。课堂教学从“提供知识”变为“开展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知、体验和实践来完成知识的构建,并为学生提供机会分享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讨论语法现象,协商,最后自己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法,参与互动,交流信息,也全面了解某一问题。学生会感到学习语法的乐趣和成就感,把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外部输入是一个方面,但个人在社会交往活动对输入的内部处理和转换是更重要的。因为学生自己讨论并总结出语法点,所以在以后的语言输入中,他们会更容易意识到这些语法现象,经过不断的加强,学习者内隐式的语言知识体系得以重建。
(三)系统化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和高中,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了大部分的语法现象,但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性和一些类似的概念难以把握和区分。学生往往机械地背诵语法规则,在他们口头或书面的语言里,他们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如时态、主谓一致等,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复习以前的语法知识。根据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学习者不能一次就了解事物的规律,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从低到高,通过反复巩固来提高知识。训练学生通过例子和归纳来掌握语法点,这意味着他们并不需要花同样的时间量去学习每一个语法项目,因为知识是可以迁移的。语法规则的解释或语法和语义的分析,导致学生厌烦、恐惧和怨恨,所以利用广泛的学习材料,大量的活动和学生自己的语言输出是必要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广泛接触语言现象,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总结和指导学生注意这一语法现象,并提高学生在语法现象上的抽象能力。此外,语法教学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以及新的输入和已有经验之间的“同化”和“顺应”。只有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新的输入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新知识才可以被重建。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指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和能力朝着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
分别从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
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力学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06403
目前高校力学课程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这样一来,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利用一切条件,结合力学课程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场景创设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围绕认知目标去主动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探索建构主义学习观在高校教学,特别是高校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建构主义学习观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如:孙红旗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结合理论力学教学特点、方法及内容,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1]。屈本宁、红对基于建构主义和创造思维理论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教学模式的内容和方法[2]。陈铁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3]。马晓宁的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在全面阐述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物理教学[4]。武晓雯在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了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5]。李秦结合本科教学实践经验,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讨论[6]。王晓燕、黄焱探
讨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7]。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建构主义学习观在一些领域,包括力学课程教学领域已有应用,但是这种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开展建构主义在力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鉴于目前对建构主义的一些误解,有必要理清建构主义与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关系,探讨建构主义给教育教学理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8]。由于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涉及到教育理论的各个层面[9],需要在对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作简要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指出其适应性条件,并对该理论在中国本土化问题进行探讨[10]。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建构主义,才有可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应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之前,必须对建构主义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方法与高校力学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满堂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建构主义在应用过程中,要解决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和解决配套设施问题。首先,需要通过对比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探索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1]。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环境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平台,要具备网络化的学习场所、文本化的教材、学习共同体式的班集体等要素[12],因此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论进行有效整合 [13]。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树立建构主义的理念,只有教师接受并树立起建构主义的观点,才能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建构主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综合化改革
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首先应该调研目前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研,然后对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再结合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整合课程体系,构建适合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的配套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结合力学课程教学实验、参观实习和学生生活场景创设教学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将不同的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进行整合,使它们互相支撑、互相配合,以期在原有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引入建构主义思想,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题习题综合化改革。
(二)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与更新
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与更新是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要跟踪专业前沿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适合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予以吸收,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时代特征,使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新内容的引入方面,应
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创设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习者在该意境中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学习与该问题相关的科学知识,掌握
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一些问题,并通过合适的手段,向学生呈现这些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一般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摩擦部分,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如制动、摩擦生热等,要求学生对此作出解释。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总结分析,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说明,包括其中的过程、规律和机制等。
(三)改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主的方式,重视授课方法的科学性,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改变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可尝试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学习是通过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讨论、对话进行的,教学的组织者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习者参与到讨论中来。因此,互动式对话和交流具有关键作用。例如:在力偶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砂轮、方向盘等生活中常见的受力偶作用的实物,要求学生对其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引导其对比平移运动,提炼力偶的概念,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要有目的地逐步提高要求,直到学生能独立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力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应改善实践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可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开展学习,互相讨论,共同协作,以达到某种学习目的。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这种学习小组成员要少,以便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结语
本文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力学课程教学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对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充分的认识;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实践应用的环境。同时还
分别从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
就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讨论。参考文献:
[1] 孙红旗.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3):188-191.
[2] 本宁,红.基于建构主义和创造思维理论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7(1):43-47.
[3] 陈铁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力学与结构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89-91.
[4] 马晓宁.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教学原则[J].考试周刊,2010(29):157-158.
[5] 武晓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统计学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3(23):157-158.
[6] 李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高等数学教学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5):69-72.
[7] 王晓燕,黄焱.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对物理教学的指导[J].科技信息,2008(27):540-541.
[8] 莫永华,仇雪梅,张际平.建构主义的澄清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0(1):33-36.
[9] 马万华.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9(5):58-61.
[10] 刘万伦.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及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7):7-11.
[1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关键词】建构主义;机械知识;教学方法
《机械知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课程知识量庞大,内容涉及公差与配合、机械零件、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等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今后工作中合理使用、维护机械设备,以及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对技校学生来说,由于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内容跨度大,理论性强,因此理解困难,不易掌握。怎样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机械知识原理,成为职业院校机械专业课老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融入情景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机械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传授,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动去探索和建构知识的意义,自发搜集相关资料,带着质疑去验证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产生自己的认知。学生能够完成对于课堂知识的意义构建,达成对于知识反应的事物性质、规律的理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特c。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丰富的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尽可能将学生融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作为学习整体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对于知识结构的理解。
2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精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发挥、教学方式的应用是教学的关键。
2.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老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爱学”、“愿学”才会主动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学生相互协作学习,开展讨论和交流,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专业很强的《机械知识》课程对技工学校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很大,一是,技校生学习能力差,本身文化知识薄弱,生活阅历浅,对很多零部件不认识;二是,基础课知识不扎实,识图能力差,看不懂零部件图纸,如果我们这么“空对空”地讲授,学生会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所以作为专业课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力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正式讲授课本知识之前,首先带学生参观了机械传动实验室,先给学生做各种机械传动实验,学生看到后都特别好奇,看看这、摸摸那,一连串的问题随之迫不及待地提出来,面对学生如饥似渴的眼神,我并没有急于给他们一一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将学生想了解的知识带到了课堂去讲解,学生听课也就认真了。
2.2 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了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情境可以由老师通过精心的构建来获得,也可以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由学生在实际的环境或模拟的环境中去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机械知识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多,内容繁杂,不利于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课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就非常重要,将原本的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并掌握机械知识的相关内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中我常把大量的教具搬到课堂,讲解知识时使学生能够直接对照实物,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授齿轮传动时,我把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内啮合齿轮、齿轮齿条、蜗轮蜗杆等齿轮传动机构模型都带到了课堂上,通过简单讲解,学生们就很快的掌握了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原理。
此外,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广泛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够将讲课的方式更加生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非常明显。机械知识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媒介辅助,多媒体正好提供了辅助功能。在讲授机械传动知识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插入一些动画,使书本上静态的机构能动起来,提高学生注意力,教学效果要比采用讲授式有明显的提升。
2.3 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问题和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这样会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在学生追寻问题答案的时候,教师对于过程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真实应用,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设备很多,教师可以设置许多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去思考,如自行车的动力传动方式、汽车变速原理是什么?等等,而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个系统的知识梳理,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理解会更深刻,知识掌握会更牢固。这样的过程改变了原本教师枯燥繁杂的教学过程。带着问题和任务来学习,使学生产生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导力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对于学科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学生也会认识到拥有这方面的知识会给自己带来成功,树立学生成就感。
在设置任务和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记忆和分析技能的形成。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取得成绩予以赞赏,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到的,要循循善诱,多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设计六要素 化学教学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建构主义为课程改革都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思想武器。我国新课程改革吸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改变过去强调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为中心。本文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入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依据,以“教学案例”为例来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当前的基础化学教学提供借鉴,从而改进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论,它强调的不是教学内容或目标,而是学习过程,从为“教学而设计”转向“为学习而组织”。教师不再是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圣人”,而是一个站在一旁的“引导者”。
乔治·加侬和米歇尔·柯蕾根据多年的实践成就和研究成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如何在课堂中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围绕学生的学习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的设计模板——建构主义学习设计(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简称CLD)。CLD包含六要素,即设计情境(Designing Situations)、组织小组(Organizing Groupings)、搭建桥梁(Building Bridges)、策划任务(Crafting Tasks)、安排展示(Arranging Exhibits)、引导反思(Leading Reflections),图1给出了这六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1.设计情境
从图1可以看出,情境直接制约着其他五个元素,设计情境元素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的,第二个任务是确定学习主题,第三个任务是选择相应的评估体系。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皮亚杰(Piaget)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索者和建构者,知识的建构是通过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3]CLD开始于某种情境,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且和现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时,创设情境时可以介绍铝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净水、医药中的重要作用,则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
2.组织小组
Schmucks指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组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4]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把个人意义发展为分享意义的公开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建构对话、真诚地鼓励和现实地评估他人的工作来支持彼此的学习,学生相互影响,一起思考如何完成一项任务,以及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思维活动,若把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组成一个整体会激发出更有创造力、更具有发散性的思维活动——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统一看法、策略和观点的不同细节。我国传统教室是为了监控学生的行为和确保其位置只能听教师讲课而安排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相互沟通和合作,很少能给学生提供彼此开放、交流思想所必需的安全感和互动机会。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5]和多元智能理论,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有发挥自己智能强项的机会,例如在制取Al(OH)3时安排思维逻辑性较强的同学进行实验设计,以身体运动为智能强项的同学进行操作,空间智能较强的同学画装置图,语言智能较强的同学进行描述和解释,当然每个组员在各负其责的同时也要经过大家的监督同时吸纳其他成员提出的合理建议,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搭建桥梁
任何新的学习都建立在学生当前持有什么,理解或相信什么的基础上。桥梁元素是课堂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关键,构思有效途径,解释学生已有概念,这些概念被描述为“前概念(perconceptions)、误概念(misconceptions)、直觉(intuitions)”等[6],这些概念与所教的科学概念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表明“尽管有正规的教育,但这些前概念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7]维果斯基提出的支持学生在旧有知识基础上发展新的学习的“支架”概念,以及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念则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对旧知识影响新知识学习的经典解释,都是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挖掘和澄清,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往往存在鸿沟,教师如果不在新旧知识间建立链接桥梁,则无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以为学生提供“脚手架”,想提出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或想评估新的学习就比较困难。例如,在学生的前概念中碱与碱是不发生反应的,所以在制备Al(OH)3时,很容易采用Al2(SO4)3+NaOH这个实验方案,实验失败引起认知矛盾,引出Al(OH)3+NaOH发生反应,通过体验失败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很自然地把Al(OH)3的两性性质纳入知识结构中,认知结构发生“顺应”转变。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高中英语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在现阶段基本上仍处于任务“填鸭式”的教学结构,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强迫灌输学生英语知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起到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结构并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引导、辅助学生构建自己的高中英语知识学习结构,结构中应包括知识构造、学习方法构造、学习观念构造,整体应是一套三位一体的三维结构。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自主搜寻自己想要学习的各类知识,其中包括高中英语知识。相比于其他阶段学生,高中生更加成熟,自控能力更强,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在为高中生学习服务方面会体现出更多优势,这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科课程教学方面已积累了众多经验,已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包括: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这些成熟经验基础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提供了借鉴的资源。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英语学习结构构建在强调“同化、顺应”途径的同时,更应注重层次性,应包括基本知识的构建、学习方法的构建两个
层次。
基本知识的构建应作为整体建筑的主体构造,高中英语的学习还是以知识的学习、接受、应用为目的的。构建知识结构过程中要强调基层建筑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注重知识学习先后顺序,比如语法的学习要循序渐进,基础语法作为基础,高级语法作为上层建筑。
学习方法方面的构建应是整体建筑的钢筋骨架,基础知识的构建和累积需要依托牢固的学习方法“结构”来顺利完成。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系是保证长久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基础,高中英语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建立要更具针对性,比如牛津版高中英语中的reading板块,学习任务设计要合理,生词学习要讲究科学记忆、联想理解,文章学习要求学习途径多样化,知识梳理要难易具体化,学生能力不同,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要做到因材
施教。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医儿科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5-0185-03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旨在调整完善教学计划,加强课程的逻辑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力求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在理论知识的质量、数量上,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系统。本研究将介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Pediatrics中医药教学的启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生2014级中医学专业的四个班级共256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两个班级128人,其中男生109人,女生147人,平均年龄(21.9±1.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以建构主义理论引导,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求,结合临床专业学科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资料。(1)教学情境方面,教师充分利用示教室、多媒体、音像资料及医学类互联网等手段创建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实景)。(2)协作共享方面,如中医儿科察指纹、外治法操作等内容,支持师生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整体投入,通过积极学习、合作学习的环境,把每一个成员的思想和智慧在小组教学中分享,由全体同学共同建构学习的意义。(3)对话与沟通,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来临床跟教师见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协作全程处理病人,在此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并与组员共享,达到理论和临床共同提高的效果。(4)意义建构,学生可以通过以上教学阶段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新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转移,实现基于内容的认知结构,更加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认识客观事物。通过上述设置,激发兴趣、合作、对话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评价。期末理论考试试题库随机抽取理论考试题,学生统一进行考核,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定。比较学生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在教学中对构建主义理论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4.统计学方法。将考核结果(90—100,80—90,70—80,60—70,0—60)进行统计学分析,标准偏差测量数据(+s)表示,根据数据的统计学特征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等级或不符合测量数据的正态分布的秩和检验。相关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针对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计算资料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H0:两组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总体构成比相同
H1:两组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总体构成比不同
α=0.05
X2检验如下:
X2=256(4×4/128×17+30×30/128×87…+2×2/128×7-1)=28.32
ν=(行数-1)(列数-1)=(2-1)×(5-1)=4
通过查阅X2界值表得P<0.005。按α=0.05的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以认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H0: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总体分布位置相同
H1:实验组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
α=0.05
令n1+n2=N,按如下公式計算u值:
本例取T=T1=19345,n1=128,n2=128,N=256
u=[(19345-128×(256+1)/2)]/√[128×128×(256+1)÷12×(1-1778988/16776960)]=5.1725
通过查询t界值表得单侧P<0.0005,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以认为实验组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
三、讨论
中医儿科学建构主义教学法,一方面主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阶段自然学习能力培养的转变,是临床工作的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应以符合中医儿科临床常见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参考资料,积极思考,系统分析,并通过讨论的形式对临床诊室进行课堂模拟,把重点放在系统完成教学任务上。通过中医儿科学建构主义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思考—学习—再思考—归纳总结—获得知识”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自我学习、协调合作的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中医儿科学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中,结合中医儿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设计问题、安排课堂、控制教程,让学生在问题的一一解析中逐步掌握中医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证实践融为一体,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结果表明,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验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方法克服了中医儿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中医儿科学采用建构主义教学具有有效性、必要性及现实可行性,可以优化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五年制中医学本科生的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可以切实起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推动与导向作用,凸显新模式优势,得到“教”与“学”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作者:王岚等
参考文献:
[1]王青,张延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科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2.
摘 要:建构主义被视为一种比较有效的认知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理论,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阅读理解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的发挥。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一、 前言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教学目标中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些词汇、语法和句型,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并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采取“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而且主要是教授学生一些语法知识,忽略情景教学在其中的应用,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尝试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过于强调成绩,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中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还是采用原始的教学方式,即重点强调语法知识、单词、词组、句型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偏离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对考试范围的内容进行讲解,对其他内容则忽略不提,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学到系统的英语知识,也很难让学生真心喜欢上英语。此外,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差异进行教学,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 过于强调词汇和语法的讲解
当前,高中的英语教学重点偏重在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上,并且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背记,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理解内容,而且效率极低。教师对阅读文章中陌生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上过分详细,将文章划分得支离破碎,学生不能对整篇文章进行把握,也很少去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阅读根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3. 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在强调语法和词汇的作用,在课堂上首先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讲解,然后再对课文中的词组和语法进行讲解,且在讲解时很少延伸,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模式,以求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学生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比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是锻炼个人独立的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其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掌握大量的阅读技巧,提高自身对英语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进而促进自身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创设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将知识融于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运用英语口语,进一步丰富英语知识,口语的熟练反过来能够大大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教授学生学习的技巧。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主要有: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当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等。此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喜欢上英语,提高英语阅读的兴趣。
4. 强化学以致用,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阅读是针对于整篇文章的分析,而写作主要是指建构整篇文章,即写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创作;而阅读主要是对所给的文章进行深刻的分析,并将文章当作自己写作出来的文章,从自己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并实现文章角色的转换,理解到作者的寓意,在进行写作时需要考虑阅读中的常见技巧或写作结构。因此,把握好写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进行英语阅读。
四、 小结
建构主义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且改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教学当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和英语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