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劳动实践课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课的意义

第1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在科学定位和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本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开设与学生就业去向不匹配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模块化建设思路,就经济学课程模块建设提出具体设想,并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提出思路。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 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 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 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 届和2013 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 门,比2012 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

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3).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4).

第2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一、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技能课的意义

弱智儿童由于智力低下,以致心理活动缓慢,认知水平低下,他们有的精神萎靡、消极被动,有的有严重的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还有的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培智学校的劳动技能教育就要从弱智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心理等特征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观念,使他们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的开展

国家教委(87)教初015号的附件——《全日制培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规定1~9年级劳动技能课共达234课时,占总课时1400课时的16.7%,而七、八、九年级的劳技课时,每周达8课时,占每周28课时的28.6%。《全日制弱智学校劳动技能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包括手工制作劳动)。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劳动技术教育与训练,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三、建议在校内建立固定的劳动实践场所和校外劳动基地

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有固定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师,还要有一定的劳动实习场所、让学生定期参加劳动、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在劳动教育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

弱智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的类型都不一样,在劳动培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劳动对身体、智力发展的作用,劳动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教育学生在劳动中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要坚持鼓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看发展、看提高,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鼓励。

五、鼓励让家长参与,争取社会配合

培智学校的劳动技能课仅仅靠学校每周几节课的教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帮助家长积极参与,引导家长解决认知问题:孩子有残疾,心疼孩子;嫌孩子动作笨拙,太慢;怕孩子家务劳动时损害用具。教育家长,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参与生活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不仅能使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自立,而且有利于孩子智力、体力的发展,有利于矫正孩子生理、心理问题。

第3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

在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培养方面,弄清生物学知识的涉及范围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生物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1.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中学生物学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学。实施新教材后,初中教材统编为生物,分为第一册(上)、第一册(下)和第二册3册。中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演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基本途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数量和质量。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面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志趣,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些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2.选修课是发展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阵地 教师应结合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及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要努力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前景,看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学生通过参加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初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辅导学习,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心理素质大为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能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好苗子,再通过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21世纪的生物科技后备人才。

3.活动课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又一重要阵地生物学活动课的开设要注意体现全面性、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课的开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及实验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取得课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活动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研究,通过创造技能学习,研制一些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这样,使学生产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萌芽。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全面的,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

第4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课有利于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问题的选择和探究,从而实现学习的主动性[1]。对初中生的综合实践课进行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教学的形式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等的关系来实现教学,才能保证综合实践课对初中生成长发挥起积极作用。

一、初中综合实践课的要点释义

初中综合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服务、劳动技术等教育内容[2]。其中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主要指初中教师引导和帮助初中生在校外通过参与社会和社区活动来获取社会知识,增长社会技能,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深入了解和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指导,使学生对社会生活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指的是对初中生现代化技术学习的完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相结合,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方便;最后,劳动技术教育指的则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学生在技能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能力。

从以上课程元素中可以看出,初中综合实践课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点,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学校以外的整个社会范围,学习的内容和锻炼的技能更加丰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

二、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析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社会对综合实践课不够重视

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有所偏差,社会对其对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也不够重视,认为在课业繁重的初中阶段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是“多此一举”的,导致综合实践课在初中阶段的开展面临很大威胁。

2、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低

受传统教育影响,还有很多初中教师接受不了开放自由的课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或者,即使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会因为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力不从心,而导致学生并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是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完成规定的课时任务,完全以理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教授,使综合实践教学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3、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生机活力不足

初中综合实践课中的教学资源有限,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范围狭窄,教学模式的制约建立也难以实现。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就远远不足以实现这门课程可以达到的效果,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原本丰富多彩的课程就变得枯燥乏味,实践活动毫无生机。

4、评价机制不够科学,难以达到综合实践的目的

首先初中综合实践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传统的评价机制很难按照其教学特点来进行科学的评价,由于学校和社会对综合能力培养意识的欠缺,对其评价机制的建设个改善也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综合实践课的成绩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评价范围中[3],所以学生对这门科目的参与性也不是很乐观。

三、提高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策略切入点

1、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

在对初中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规划,因材施教。当然,综合实践课的任课教师也要清楚这门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原则,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次要热情的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互动,让家长知道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保证综合实践课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资源

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中,开发教学资源是教师们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生活状况,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即安排符合实际、贴近生活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不可分离的个体,教师和学生还要有所互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保证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方向的正确性。

3、完善综合实践课的评价机制,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评价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也不例外。这门科目的评价体制,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考虑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还要考虑到综合实践课这门科目的特殊性,这项课程有着较为强烈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具体和具有总结性等,是学生对社会活动和技能的学习不会浅尝辄止,可以从实际的操作和感受中体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综合实践课的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必须热衷于观察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创新,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光亮.应重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J].安徽教育.2012,45(04):56-57.

第5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1.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完成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如走访、座谈、调查、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换位家庭成员角色承担责任、感受大自然、课本知识现实演绎等。在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方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可供教师阅览和学生深入地相互学习;口头的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概率统计和问答的形式来呈现。总得来说,只要是适合课程需要、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一切便于操作的形式,都可以采用。

2.紧扣教材主题,做教材的现实例证。思想品德课教师常有这样的经历,苦口婆心地说教,常常换来的学生的感觉是枯燥和乏味,甚至是质疑和抵触。这是因为我们常说的都是社会实践问题,而这个“说”又常是要么脱离学生的实际观感,要么违背学生的现实需要,要么内容和实质于学生的阅历、感受、经验、接受能力等没有关系,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深不可测。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通过家庭作业取得第一手资料,来佐证教材知识,用鲜活的事例让教师的讲解和说明变得生动活泼、充实有力、行之有效,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发现社会上的正面的和反面的各种现象,学生会在不自觉先进行正反对比,再运用教材知识进行评价,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应当学习的和应当摈弃的,且对应当学习的印象深刻。

3.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家庭作业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在学生的身边,能随处可见,随手拈来。如我们山区农村家庭的主要不足是经济、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传统经济模式和思想意识仍然根深蒂固,人们居住相对普遍分散,等等,据此,诸如上网查阅、小组合作、天下大事、国家发展、现代化工农业状况等活动形式或主题内容一般都不要涉及,而应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与家庭眼前的现实需要上,以发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4.简单易行。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需要家长、邻里等非学生成员参与,在加上学生本身处理社会问题能力的限制,如果设计大量复杂、繁琐的问题或形式,学生就较难完成,这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容易让参与活动的其他非学生成员厌烦。因此,设计的活动主题、内容和方式,要力求内容简单,方式简化,过程简洁,语言简明。为了方便学生,在笔者日常的家庭作业布置中,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调查,最主要的调查对象是家庭成员或邻里,而且特别注重问题的语言选择,力争使语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妇孺皆知,坚决避免深奥难懂、高深莫测,让听众听了生厌或者茫然无知。

5.关注重大社会关切。引导学生正确关注国家大事、社会潮流等社会问题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教师利用家庭作业来展开调查、了解,既能知道社会中的真实反响,又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及时地和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至于使学生被社会上的消极舆论所影响。同时,将教材知识灵活渗透其中,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6.建立资料库。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因为问题简单,了解面窄,收获的成果肯定不全面,所以需要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有效地统计和归纳,从全部学生的成果中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筛选出具有显著不同意义的个性问题,只有这样的成果才有说服力,才有意义。因为总结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现实意义,教师应当将每次的成果都积累起来,作为今后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天长日久的积累,就形成了教师个人的资料库,在授课时,教师就有了大量可用的、具有雄辩意义的现实论据,也就能避免思想品德课堂苍白无力、空洞无物。

为了促进学生的教育,建立学生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资料库是必要的。笔者引导学生建立的资料库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一个单元的基本格式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及其活动形式――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情况―― 班级的汇总情况――我的认识――教材知识链接。

第6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农村 综合实践活动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从小学到高中的一项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按照“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行,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合理的三级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发展水平差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却显得步履艰难。从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效果来看,也与预期相距甚远,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甚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也促进不大。因此,反思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中的问题

1.1 文化观念的阻碍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否有效开展受到家长和学校双方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家长送孩子上学读书往往都是抱着考上大学,出人头地的想法。他们比城市地区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分数,对于个性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并不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方式与家长心中埋头苦读的学生应有形象相距甚远。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他们眼中就是耽误了孩子。家长的价值观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会使孩子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态度从积极转向消极,家长整个群体的价值导向也必然作用到学校的工作中,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以有效开展。

来自学校观念的阻碍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在应试升学的大方向标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轻视。学校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度关心统考的几门主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重视。第二个层面主要是指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内涵的理解偏差而导致的教学无效。一些农村老教师由于缺少知识更新,及生涯中后期专业拓展,致使教育理念严重落后,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仍以传统的教学思路将目标技能讲解给学生,却没有很好地设计一些活动主题,组织大家亲身参与动手。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应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教师的身份也应该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而上述的教学过程显然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既有的操作方法,自然也就无法达到改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错误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严重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意义,使本应具有的效果大打折扣。

1.2 地区条件的制约

条件层面的阻碍包括课程硬件资源的缺少和教师相关教学能力的不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受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限制,学校周边并没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博物馆,学校内部也缺乏教学仪器、实验仪器、教具和电教设备等教学资源。物质条件的差距从根本上使城市重点学校设计的实践活动主题对农村地区学校不具有参照性和可效仿性。

1.3 相关制度不健全

制度不健全主要是指包括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师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安全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各个方面。在学校方面,整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计划,教学安排不能在年级中进行统一规划,教师的课程计划安排和活动方案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个教师一个路子。学校也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进行制度性规定和保障,现实中为期末备考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上的现象层出不穷。

教育管理部门方面,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没有有力的监管,缺少一套奖罚制度,以及对区域的学校和社区资源进行协调调配的制度。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更需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特有的文化名胜、生态风景,教育主管部门是开发农村地区学校课程的主要力量,应该担当组织者、联络者的角色。而现实中教育部门在农村地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身份的缺位,使得校外实践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2 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中问题的对策

2.1 改变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课程观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家长观念。学校可以积极召开家长会,在会上向家长汇报课程开展的近况,展示给家长活动时候拍摄的照片和录像,将学生所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心情笔记读给家长听。通过对话,学校将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和价值传输给家长,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取得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支持。

学校领导也应该对学校发展定位有所反思,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只会考试的人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人。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促进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俗话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首先要理顺应付中考高考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系。只有学校领导真正认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培养和发展人上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才能为学校内部坚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源源不竭的组织动力。

教师是把课程从纸上转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再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操作也必然无法实现。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正确理解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最终成败。教师观念的转变分为两层。第一层,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教师应从应试的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坚定学生全面发展观,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中,体会到学生通过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的提升对他们学习的促进作用。第二层,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课绝不仅仅是带孩子做些小游戏,制作一些小手工。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国家课程,有其独有的学科特性和教学方法,教师须对各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环节都应该进行反思。

2.2 逐步提升资源投入,合理发掘当地资源

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专项资金,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硬件资源的建设,可以与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党员干部远程培训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将乡镇的中学建成该乡镇的文化中心,各类培训中心,这样学校机房等硬件资源的建设就可以吸引到政府更多的资金投入,学生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使用到这些资源。

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资源,开发出因地制宜,贴近现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资源。“许多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拥有更多的想象力和艺术天分,这是由于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多接触大自然的缘故,如何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新课题。”比如,果树种植是某乡镇的主要经济产业,那么该乡镇的中小学完全可以在秋冬季节设计开发一节果树防虫的实践活动主题,先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秋季消灭虫害的好处和方法,然后组织他们到果园现场实践操作。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科学的方法也通过学生对家长的反哺作用服务了当地的经济。

教师的相应教学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的主要软件资源。教师在课堂上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活动中及时评价的能力,对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必须保证。农村教师应该加强教师进修。市教育局可以组织教研员、教育学家、一线优秀教师对农村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指导,开设相关讲座,帮助他们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应教学能力,学校也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2.3 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政策奖励适当倾斜

学校层面应该完善宏观管理制度。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标准化,制度化,避免任课教师各自为战的局面。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组,设组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计予以统一,集众教师所长,开发出校级活动主题,构建出校级课程框架体系。课程组内部予以有效分工协作,课程计划的制定、活动方案撰写的分工和收集、成果的总结与评价,资源的协调与调配,后勤保障,学生安全都指定相应的教师负责。从学校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安排、活动设计进行统一,将促进各个教师在一个集体环境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内涵的认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也会有很大提升。此外,教务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安排予以制度保证,不允许被其它学科侵占,对活动各阶段的时间划定,校内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的使用,邀请校内外人士组织各种学术报告进行协调,并有效检查和监控课程实施情况。档案管理责任人对相关信息资料做好保存归档工作,便于日后课程组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进行反思。

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尽早出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细则,促进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发展,平衡区域发展。对下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发展进行指导,除了经常组织一些讲演报告,对教师进行培训外,还建议可以对校长进行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领导能力的培养。市教育局可以组织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设计大赛,对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方案的设计进行奖励,特别是一些充分结合了农村传统优势文化资源的创意方案,可以加大奖励的幅度。

在农村地区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伦理要求。相关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携起手来,共铸农村教学生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关于西部农村教育的思考.西部农村教育论坛.

第7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能够发掘自我能力,养成积极而负责的生活态度。但是,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经费不足、资源不够、师资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相当突出。所以,如何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学习并展开力所能及的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培养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

(一)客观问题

在有关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调研中发现:

1.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存在难度。

2.课程资源匮乏,经费投入存在不足。

3.教师能力不足,课程内容需要调整。

(二)主观问题

1.农村学校多数管理人员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性质和内容理解不到位,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和定位。其次不少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文件还没能完全贯彻落实,使得当前的综合实践课程难以真正普及,“主课占用课时”“课时少”现象十分的普遍。

2.不能灵活按照当地的情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调整课程。在北方农村,课程资源成了制约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关键性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开发者的课程资源一时缺乏。其实,农村有很所多课程资源,只是教师不能从广阔的视野上洞察、识别、发现课程资源。农村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状况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学生缺乏思考创造能力,课堂气氛生硬死板。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点搬出来,也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动手。而是要将综合实践课深化到更高的层次,让综合实践活动与学习思考相结合,这需要巧妙的设计和构思,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将综合实践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始已经有十几年,但是相关的课程规定却十分模糊,具体的指导纲要也没有出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具体明确的指导文件及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以避免认识上的模糊,为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准确导航。

(二)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要改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现状,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规定,开齐开足课时。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教师和各学校之间的互动,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尽快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以课堂为主场,活动为主体,老师为主角的工作体系,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三)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调研活动。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在现有的条件下,要遵循针对性、调整性、经济性原则,从当地文化和乡土情方面出发,开发各种资源。

(四)要发挥社会力量的辅助作用

综合实践课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范畴,要改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现状,发挥社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如展开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防诈骗等法制教育。要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社区的作用,请相关人员利用假期带领学生站来社会实践活动。

三.具体实践方法

(一)主题活动的选择

1.引导学生从“劳动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的方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劳动观,学习劳动技巧,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

2.社会生活就是一本活教材,它能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多关注社会、体验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健康愉悦的成长,智慧而创意的生活。

(二)活动展开方法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活动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度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身经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的自我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案例分析

以北方农村的小学综合实践为例,北方的气候总体来说春秋季并不明显,几乎是冬天过了就是夏天,农村条件有限,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很大程度上是要围绕本校资源,地方资源进行的。所以立足学生兴趣,围绕地方资源设计开发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校本综合活动实施案例。

在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特点,开展具有校本资源的三贴近主题系列活动,要求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地域,探究发现生活美,家乡美和人文美。这些活动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手机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活动包括:民间故事传说、古今地理发现、自然风景、交通状况、特a和开发建设等。这一系列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实践,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有效地激发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小结:可以说综合活动实践课的实施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一门极为理想的学校教学课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顺利而有效的实施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有困难也有挑战,任重而道远。由于个人认识有限,难以概述全面,希望学者们可以继续交易研究,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下 初中思想品德 活动课教学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出现了许多具有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活动课。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造了条件。因此上好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

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许多思想品德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看起来学生情绪高涨,热热闹闹,但活动结束,学生却并未真正理解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有些学生也做了总结、发言,但思维却不深刻。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约时间,不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那也只能是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无法达到。

(三)学生参与率低,理解不到位

在很多活动课上少数学生确实比较活跃,他们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活动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10课堂气氛中去体验和感知,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而应往课堂上只关注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甚至忽视对性格内向、学有旧难的学生关爱,这样会造成每次活动课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抱着冷漠的态度。

三、完善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措施

(一)强调过程,淡化结果

在活动课的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活动课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有限,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手头资料缺乏等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活动探究结果的正确性,一定会束缚学生的探究思维的发展。其实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性思维后得出的论点都有他的闪光点,即使是有明显错误的观点,也应该鼓励甚至肯定,因为他们毕竟走过了活动探究的历程。要学生在活动课中动起来。首先要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让他们自己动手,这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二)活动课形式应灵活多样

活动课不要墨守成规,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手抄报、模拟游戏、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看录像、开展社会调查;也可组织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等,还可采取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关键在于能为孩子们喜闻乐见,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在亲身体验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必要的锻炼。如讲八年级的法律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使学生能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总之,活动课教学形式应不拘一格,应多种多样。

(三)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向学生传达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四、结束语

总之,课堂活动课是一种新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教学机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活动课洋溢出无穷的生命力,还学生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参考文献:

[1]朱玉巧.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刍议[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04)

[2]陈长娟.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04)

[3]张桂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1(05)

第9篇:劳动实践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50-01

一、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资源,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思维训练、科技制作、科学探索、创造科技和综合能力为活动形式,无论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二、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活动资料》是根据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组织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活动资料》在活动形式上包含五个系列:思维训练系列,科技制作系列,科学探索系列,创造科技系列和综合能力系列。这五种活动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遵循了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提升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也是提倡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它前提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而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则是全新意义上的结合。从内容看,“主题”是从生活、社会实际中产生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中事情或现象。从过程看,实现“主题”规定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验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感受和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2、在社区体验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家庭、社会是活生生的课堂,学生自我服务内容在家庭中体现得最充分,父母的家务劳动或一技之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家庭里的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其隐性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领悟劳动价值的过程,并以此达到学生关心他人,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学校围墙的束缚,走出学校建立起学校社区二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园区,在服务于社会之时,不断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资源共享。

3、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展探究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发明创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创造教育渗透于生活性活动之中,是一切教育根本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由于发明创造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综合,学生在完成某一主题时,或是观察记录,或是动手实践操作、制作,或是尝试实验。在一定的意义上,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活动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开展的国策和能够在,如果学生仅有探究的兴趣,而缺乏探究的能力,那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探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在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探究能力发展,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秀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