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标准化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标准化栽培技术

第1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特点;粮食产量

玉米曾经是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因为在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玉米是唯一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产品,这样的现实不仅让我国度过了困难时期,而且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健康,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给玉米的种植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在玉米的栽培技术方面,玉米的标准化栽培让我国的粮食产业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并且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情况下,玉米产业有所回升。就目前来看,玉米的栽培技术、种植方法以及管理水平是决定玉米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以玉米的标注化种植为基础,对其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做了一定的探讨与剖析。

1. 目前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栽培的选址不合理

玉米的一大特点就是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该种植物本身的适应能力是非常良好的,此外,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很低的,因此能够被广泛的种植。但在种植与栽培的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管理工作上,且栽培技术是非常容易被标准化的,因为标准化很利于之后的种植与管理工作。选择地点是标准化的一部分,且该工作需要一定的规律。一些不了解的农民就会在该工作上有疏忽,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那么在实际的种植情况下,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是工作的重点内容,想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就要对该地点的酸碱度等指标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以保证栽培技术的作用被完好的体现出来,但实际上除了注意土壤的酸碱度以外,还要知道一些被多次种植的土地已经失去了让作物高产的能力了,如果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玉米,会导致玉米产量的下降。因此,在对地点尽心选择时一定不能疏忽,要充分的了解地点的各个指标,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1.2对所栽培的种子进行了不合理的处理

在现代化的驱动下,出现了多种多样大的玉米种类,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选择工作造成了影响,有很多种植户会忽略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对种子栽培工作的影响,导致最终的产量不尽如人意。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进行严格的挑选,且在栽培工作时进行了不恰当的工作导致种子的病变,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在选择好种子之后,要根据种子的特点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前期处理工作,处理的方法一般包括晾晒、除菌等,并在工作过程中对种子的表面进行涂抹农药工作,以达到从根本上排除玉米病害的可能的作用。此外,如果想避免上述工作,就在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购买已经被处理杀菌过了的种子,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且能够避免种子被浪费的可能。在栽培工作进行之前要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去进行种子的种植,但该工作需要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

2.提高栽培技术的要点

2.1确保足够的统一与标准化

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如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如果缺少严格的控制基础,将会从根本上失败,种玉米这件事也如此。标准化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是农业事业的根本要求,其在对质量的控制上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也是培养先进农业技术人才与先进应用技术的主要手段。因此,要在种植与栽培工作过程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建设,塑造标准化的农业作业模式,让农民从先进的农业技术基础与科学的种植方法上得到最有利的效益,让各省的农民切实的得到帮助。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种植与栽培技术的约束,会很难达到农民的期盼。标准化一般体现在对统一的整地工作、统一的品种栽培、一样的播种时间、一样的管理标准以及统一的收获与存储等内容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玉米高质高产。

2.2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力度

除了要对玉米的标准进行确定之外,还要在玉米的生长期间进行合理的管理,以确保管理的效果。因此,在确定了种植密度后,还要注意对种子的埋肥工作,对肥料的选择要以氮肥为主,因为该种肥料会对玉米的生长周期由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玉米的质量。在了解了上述内容后,相信读者会知道在选择种子时的注意事项,为我国玉米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铺垫作用。结合适当的方法对各种种植问题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国的玉米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

小结:

从以上内容可知,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的转好,而这也在暗示着我国玉米产业所带来的成就,对玉米的管理水平与培养技术无论怎样说都有一定的提升。在玉米的成长过程中,设计很多的技术问题,其中的关键就是栽培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种植地点的选择、对种子的选择以及对土壤的管理等内容,这些细节都是种植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得到一个好的收成,特别是栽培技术的选择与实施。此外,为了确保玉米种植的质量,还要对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加以关注,找到根本的问题所在。

参考文献:

第2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春玉米;标准化;栽培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品种,种子处理及整地等方面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因此说,玉米标准化播种技术的正确掌握与实施,是玉米能否获得高产的重要一环。

1.良种选择

良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增产作用高达30%~50%。因此,选择适合的良种对实现玉米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在良种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用高纯度的一代杂交种。第二,要注意品种的生育期,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春玉米要选用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

2.种子处理

2.1晒种

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场上,连续暴晒2~3天,并注意翻动,种子晒均匀,可提高出苗率。

2.2浸种

在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小时,或用温汤(水温55℃~57℃)浸种6-10小时,还可用0.15%~0.2%的磷酸二氢钾浸种12小时。用微量元素浸种的,可用锌、铜、锰、硼、钼的化合物配成水溶液浸种。浸种常用的浓度硫酸锌为0.1%-0.2%,硫酸铜为0.01%~0.05%,硫酸锰或钼酸铵为0.1%左右,硼酸为0.05%左右,浸种时间为12小时左右。

2.3药剂拌种

为了防止病害,在浸种后晾干,再用种子量0.5%的硫酸铜拌种,可减轻黑粉病的发生;还可用20%的萎锈灵拌种,用药量是种子量的1%,可以防治玉米丝黑病。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药、水、种子的配比为1:(40-50):(500-600);用 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药,水,种子配比为1:(30~40):400。

2.4种衣剂包衣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20%种衣剂19号是玉米专用种衣剂,可以防治玉米蚜虫、蓟马、地下害虫、线虫以及由镰刀菌和腐菌引起的茎基腐病,防止玉米微量元素的缺乏,促进生长发育,实现增产增收。1千克种衣剂可包种子50千克,药量为种子量的 2%。种衣剂要直接包衣,不能再加水或其他物质。

2.5做好发芽试验

种子处理完成以后,要做好发芽试验,一般要求发芽率达到90%以上,如果略低一些,应酌情加大播种量,如果发芽率太低,就应及时更换,以免播种后出苗不齐,缺苗断垄,造成减产。

3.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雌雄穗分化和籽粒灌浆的需要,促进果穗充分发育、种子充实饱满,提高产量。适时早播能够有效地减轻病虫害。因为玉米早播,春季的低温条件,不利于黑粉病孢子发芽,可以减轻发病或避开玉米发病期。在苗期,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蛴螬等为害幼苗;中后期,玉米螟为害茎叶和雌雄穗,将严重影响玉米增产。适时早播可以使玉米在地下害虫发生以前发芽出苗,至虫害严重时苗已长大,抵抗力有所增强,因而减轻苗期虫害,保证全苗;同时,还可以避开或减轻中后期玉米螟的为害。

4.播期

春玉米的播种期主要根据温度、墒情和品种特性来确定。春玉米一般在土壤表层5~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0℃即可播种。足墒播种是全苗的关键,一般来说,播种深度处的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满足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要。

必须按照品种特性来确定播种期。我国北方种植的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玉米生育类型中,生育期长的晚熟种一般适宜于春播,迟播则在生育后期会遇到低温或早霜,不能正常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

5.播种技术

5.1播种方法

北方玉米种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东北温度低,多采用垄作,以提高地温;玉米的播种方法分为条播、点播和穴播。整地质量较好的耕地多采用条播,使用机播或犁播的地块也用条播,条播工作效率高,进度快,也提高了播种质量。

东北地区抢墒播种时要少动土,连续进行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项作业,要快速完成以减少水分损失,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西部干旱区域大力提倡催芽坐水种;有条件的地方应搞好纸筒育苗移栽的试验,示范工作。

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宜采用人工催芽埯种;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宜采用直接播种。在成垄的地块,可采用垄上精量机械点播,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埯种地块,播后要及时镇压;坐水种地块,播后要隔天镇压;机械播种的地块,要随种随镇压;镇压后播深应达到3-4厘米,镇压时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5.2播种量

播种量因品种、种子大小、生活力、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栽培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条播37.5~60千克/公顷,点播和穴播用量可以减少,一般37.5~52.5千克/公顷。播种量过大,不但造成种子浪费,而且间、定苗费工,幼苗争光、争肥、争水,造成苗荒而减产。

5.3播种深度

适宜的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玉米适当深种可防止干旱,确保全苗,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倒伏的能力。但播种过深易造成缺苗,一般播种深度在4~6厘米,且要深浅一致。土壤黏重,墒情好时,应适当浅些,以4-5厘米为宜;反之可深些,但不宜超过10厘米。

6.合理密植

6.1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根系发达的品种耐密性强,一些株型紧凑但抗倒伏能力稍差的品种适宜密度为6万-7.5万株/公顷。还有一些紧凑大惠型的品种,个性生产能力强、群体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可根据当地的生产水平灵活掌握,一般可控制在5.25万-8.25万株/公顷的范围内。

6.2肥地宜密,瘦地宜稀。地力水平是决定种植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壤肥力基础较低、施肥量较少,每公顷产量在7500千克以下的地块,由于肥力不足,密度过高,植株生长差,空秆多,种植密度不宜太高,应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下限值;在地肥,施肥量又多的高产田,要采用抗倒、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取其适宜范围的上限值;中等肥力的地块宜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中间值。

7.田间管理

7.1补种:播种后l0d每隔5d进行一次查种,查芽,对坏种、坏芽的应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7.2化学除草用莠去津类胶悬剂和乙草胺乳油 (或异丙甲草胺)混合,对水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较湿润时进行土壤喷雾。

7.3间、定苗: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时定苗。留大苗、壮苗、齐苗,不要求等距,但要按单位面积保苗密度留足苗,可多留一成苗,留作迫肥前去掉弱、小、病,杂苗时备用,以保证定足苗。

7.4铲趟。

铲前深趟一犁:除免耕.地块外,当幼苗长到2~3叶时,进行铲前深趟一犁,深度20~25cm。

三铲三趟:及时铲趟,做到三铲三趟,搞好田间管理,雨季前拿大垄。

7.5病、虫害防治。

花白苗:5月中,下旬(6叶期前)发现病株,用0.3%的硫酸锌溶液喷洒1~2次。粘虫: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如平均每株有一头粘虫,用氰戊菊酯类乳油对水喷雾防治,还可用 50~7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把粘虫消灭在三龄之前。

玉米螟:7月上、中旬每公顷释放22.5万头 (分两次、间隔5~7天)赤眼蜂,将螟虫消灭在孵化之前。设置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7.6促早熟。

第3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1.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

1.2 选地

哈密瓜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以新开垦的荒地、休闲地比较好,种过瓜的地应轮作。瓜地周围不要种植葫芦科、豆科、茄科、玉米作物。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保水、保肥较好的轻壤土。

1.3 整地

秋翻冬灌,耕深40厘米以上,消灭杂草和越冬害虫。

1.4 机械检修

播种前提前对拖拉机、施肥机、铺膜机、旋耕机、开沟机等机械进行检查维修,特别要注意铺膜机压膜轮的检修,防止地膜、滴灌带的机械损坏。

1.5 沤制肥料 按种植需求,提前将农家肥在地边进行加水掺混堆闷沤制,须充分发酵腐熟。

1.6 开沟、施肥

1.6.1开沟

平整土地后,沿2.5米-2.7米沟距种植行,开深25厘米-30厘米的施肥沟,施肥沟要做到平行笔直,便于铺膜。

1.6.2施基肥 要重施、深施有机肥做底肥

播前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施肥方法是:机械按2.5米-2.7米沟距,开30厘米深施肥沟,将腐熟农家肥2方和腐殖酸料2方或腐熟农家肥3方,二胺20公斤-25公斤、有机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5公斤混填入沟内,旋地封沟。

1.7 覆设地膜、滴灌带

旋耕平整种植带后,机械铺膜,要求地膜紧贴地面,压平压紧。选用宽1.2米,0.12mm的加厚地膜,滴灌带(推荐选用新疆天业公司地膜、滴灌带)(单管)与地膜同时铺设。

1.8 安装地面管带 铺膜后5天内完成地面管带的安装、清洗、试压。

1.9 播前灌溉 浇足灌透底墒水

70方/亩-80方/亩。停水前半小时滴入毒死蜱200g/亩,防止地下害虫。

1.10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2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小时,清水漂洗3次-4次,再用磷酸三钠10%水溶液浸种20分钟,清水漂洗4次,阴干待播。

2 播种

点种采用膜上打孔,膜上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50厘米,播深2厘米,覆土2厘米,每穴2粒种子,出苗后2天-3天查苗补种。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苗

一般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3天后,即应对缺苗处进行补种。补种时需注意,如是因虫害造成缺苗,要先治虫后补苗。补种的种子也应进行种子处理,如发现虫害,用1500倍-2000倍液毒死蜱或吡虫灵或氯氰菊酯喷施。

3.2 防风

出苗后及时防风,用土块在瓜苗的迎风面遮挡,防止苗期风害。

3.3 定苗

瓜苗4片-5片真叶时就可定苗抹芽,每穴留一株。定苗时注意,不要连根拔除,用手指插段弱苗的茎秆即可。

3.4 中耕除草

机械中耕除草,深度20-30厘米。

3.5 整枝、压蔓

3.5.1倒蔓、压蔓。 5-6片真叶时进行倒蔓。倒蔓的方法是:将根茎靠畦内一侧的土壤轻轻扒一道深5厘米-7厘米的槽。然后顺势将瓜蔓倒向槽内,抹去茎基部的侧蔓,用土块固定主蔓。在瓜蔓上每隔30厘米-50厘米压蔓固定,压蔓工作持续到瓜蔓封行为止。

3.5.2整枝 采用单蔓整枝法:主蔓不摘心,每次整枝节位2节-3节,9节-12节支蔓上留瓜,待第一个瓜座稳后,就不再整枝。切记整枝过度。

3.6 追肥

整个生育期追肥5公斤/亩-8公斤/亩。苗期视苗情而定,苗期若追肥,滴施1公斤/亩-2公斤/亩氮磷钾复合肥,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每次结合滴水以追施钾肥(磷酸二氢钾)2公斤/亩-3公斤/亩和微肥1公斤/亩-2公斤/亩,共追3次。

3.7 滴水

合理滴水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滴水技术,适度控制滴水量:蹲苗25天-30天、雄花开50%时滴苗后第一水(视苗情而定),坐果期适当控水,果实膨大期保证水供应,成熟期少滴勤滴。采收前十天左右停止滴水。

3.8 滴药防病

在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分别滴施霜脲锰锌200克/亩,预防哈密瓜疫霉病。

3.9 选果定瓜

在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便可选果定瓜。通常选择果形正常,果柄中等长,色泽鲜艳,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幼瓜,同时去掉不符合标准的幼瓜。果实网纹形成期开始垫瓜、套瓜(盖瓜)。

3.10 采收

当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达14%以上时,开始采收,采收时留5-7厘米“丁”字形长果炳,采摘时要轻采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失,瓜堆应遮阳,避免爆晒。

第4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板栗;栽培;标准化;技术;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S564.2;S6-33(613XY)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496-05

The Standar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Chestnut in Xinyang City

ZHAO Shi-cheng1,2

(1.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Henan,China;

2.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Xinyang 464000,Henan,China)

Abstact: Xinyang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industry had been decline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s the market had been seriously shrinking. To meet the demand of market and refresh Xinyang chestnut industry,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during chestnut cultivation, such as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hestnut orchard, suitable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flower and fruit management, reasonable pruning,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suitable to local conditions should be emphasized based on practical. Th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chestnu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so that chestnut industry could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and income of farmer in Xinyang city.

Key words: chestnut(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cultiviton; stardardization; technique; Xinyang city

信阳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产区,当地老百姓历来有种植板栗的习惯,所产板栗具有个大、皮薄、肉嫩、味甜、色泽鲜艳、栗实饱满等特点,颇受消费者的青睐。2009年全市板栗栽培面积达10.4万hm2,这在全国的板栗区域栽培中面积是最大的[1]。板栗产业曾经是促进信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近年来当地板栗生产急剧衰退,市场严重萎缩;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栗果质量太差是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与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盟地区的要求差距较大。为适应市场需求,重振信阳市板栗产业,在栽培方面应大力普及推广板栗的标准化栽培,以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栗果,从而不断开拓市场,提高板栗产业的整体效益[1,2]。为此,将适合信阳市推广的板栗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科学规划建园

1.1 高标准整地

1.1.1 山地丘陵地建园 信阳市的山地丘陵较多,如果在山地丘陵建园,一要注意选择坡度25°以下的缓坡地,25°以上的就不要选用;二要注意清除园地附近与栗树病害有共同寄主的栎类树种[3];三是不要选择土层厚度不够、环境条件太差的地方。整地时要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梯田至少宽2~3 m。由于当地雨水多,梯田面应为内倾式,外要有边埂、内要有背沟;梯壁要为倾斜式。山地于夏秋季修好梯田,经冬季冻融使土壤疏松,以利于第二年栽植幼树。梯田修好后要挖定植坑,定植坑长、宽、深至少0.8 m。信阳市山地丘陵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缺磷普遍,因此在回土时要施足底肥,多施磷肥和有机肥,一般施过磷酸钙1 500~3 000 kg/hm2,并混合有机肥60 t/hm2,以增加土壤肥力[4]。

1.1.2 平地建园 平地建园要适当深翻、平整地块,采用定植沟方式建园,定植沟深、宽各1m,以南北行为宜;定植沟两端宜开挖与栗园围渠相通的排灌沟系统,围渠要求深1.5 m,以便在雨季排水通畅,使地下水位控制在1 m以下。回土时与山地丘陵建园相同,施足底肥,多施磷肥和有机肥,用量同样是过磷酸钙1 500~3 000 kg/hm2,并混合有机肥60 t/hm2。

1.2 科学栽植

定植的板栗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的苗木,定植时间在春季2~3月间。山地栗园宜采用株距3~4 m、行距4~5 m的种植规格;平地栗园宜采用宽行栽植,株距4 m、行距5~6 m。定植时先填细土、熟土,再填心土;要保证根系能完全舒展开,根颈部位要高于地面10 cm左右;然后浇足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再盖上细土或干草以保墒。

第5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机插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安徽繁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20-02

繁昌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沿江平原与丘陵交错地带,北纬30°37′~31°17′,东经117°58′~118°22′,总面积580 km2。地势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3 ℃,年降水量1 244 mm,暖湿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劳动力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迅猛上升,且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机具实行补贴,使得机插水稻以其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优势,被当地广大农民所接受。为此,笔者特总结机插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夺取水稻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1 培育壮秧

机插水稻实现高产高效的基础是培育壮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1 材料准备

1.1.1 营养土及壮秧剂准备。选择土质疏松、透水透气、养分丰富的菜园土或稻田土,按照1 hm2大田备足营养土1 200~1 500 kg,要求营养土粒径小于5 mm,且2~4 mm粗细土达60%以上。壮秧剂可矮化秧苗,使秧苗粗壮,延长秧龄弹性,增强抗植伤能力,按照1 hm2大田备足壮秧剂12 kg。但需要注意的是壮秧剂的使用必须严格安装包装说明,应充分做到多次混拌及拌和均匀,且用壮秧剂拌过的营养土不能作盖籽土。

1.1.2 秧田准备。选择交通方便,排灌分离,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田,大田与秧田比例为100∶1。11月至次年4月通过人工或机械开宽0.25 m、深0.15 m的沟,促使表土冻松,后清除稻桩,破碎大土,进行机械浅旋耕,精做秧板[1-2]。

1.1.3 秧盘及无纺布准备。无纺布可以保温保湿,防止病虫鼠鸟害,防风防雨,一般按照1 hm2秧田备足无纺布225~240 kg;秧盘规格为58 cm×28 cm,按照1 hm2大田备足345~375张。

1.2 播种

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特性及机插秧对秧龄的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繁昌县可选用武运粳7号、嘉兴8号等,播种前精选种子,并进行晒种、浸种消毒、做发芽试验,要求种子发芽势85%以上,发芽率90%以上,播量控制在37.5~45.0 kg/hm2。机插秧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因此,应合理安排播期,如果机插面积较大,可采取分期分批播种。播种方法:将秧盘紧贴秧板,且两盘并列平放,在盘内铺放2 cm厚的营养土,用光直木条刮平,播种时落谷均匀,掌握每盘播芽谷130~150 g,后覆土盖籽,覆土厚0.3~0.5 cm。落谷盖籽后应沟灌保墒,确保底墒充足,利于一次出苗,最后用无纺布直接覆盖于秧盘上,四周封严封实[3-4]。

1.3 秧苗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播后8~10 d,于16:00以后将无纺布揭开,同时灌1次平沟水,之后视天气情况灌好跑马水,移栽前3~5 d,控水蹲苗。二是科学施肥。一般情况,营养土内的壮秧剂可满足秧苗期对肥料的需求,但若秧苗叶色较淡,也可施尿素4~5 g/盘,注意施肥时秧田需保持薄水层。三是病虫害防治。秧田期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用药防治,坚持带药移栽,在移栽前1~2 d用药1次,可选用25%吡蚜酮悬浮剂300 g/hm2+48%毒死蜱乳油12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

2 移栽

2.1 大田准备

机插秧大田需泡田洗盐,耙耧平整,保证地块内高低相差不超过3 cm,田块内无漂浮杂物。保持田间水层5~8 cm,施入磷酸二铵150~195 kg/hm2+尿素105~120 kg/hm2或生物有机肥450~900 kg/hm2,等待栽插。

2.2 移栽

机插秧的壮秧标准:秧龄16~18 d,叶龄3.5~3.8叶,苗高12~17 cm,单株白根量10根以上,茎基部粗扁有弹性,根部盘结牢固,带土厚度2.0~2.5 cm,提起不散。

耙田后5~7 d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及机手熟练程度进行机插,过早泥浆沉实不好,易造成漂秧,且插秧机两边靠近行涌起的泥浆容易造成秧苗栽插过深,不利于返青及分蘖。

3 插后管理

3.1 水分管理

机插结束后,正常条件下田间水层保持在苗高的1/2左右以利于大水护苗,若遇阴雨天需小水层管理,遇大风或晴好天气,则需保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以利于深水护苗;插后3 d至返青期,实行小水层管理,防止根系缺氧,造成烂苗;返青后至分蘖期,实行浅水灌溉,灌水深度约3 cm,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达到以水调温、调肥、调气的目的,以促进植株健壮,分蘖早生快发,根系发达,后期开始控苗,控制最高茎蘖数为预定穗数的1.2~1.3倍,不能超过1.5倍[5]。

3.2 除草

机插秧因其秧苗小、行面宽、空间大从而有利于杂草的发生,需选择安全性较好的措施及药剂进行除草。插秧前选用60%丁草胺1 500 mL/hm2封闭5 d以上以防治禾本科稗草或选用绿大地1 200 g/hm2撒毒土、撒毒肥及泼浇,且实行带药移栽;移栽缓苗后用10%水星225 g/hm2撒毒土;水稻分蘖后期选用25%西草净1 500 g/hm2拌土撒施,施药时间一般在早上露水已干或下午阳光不强烈时,避免高温或叶面带露时施药。

3.3 合理施肥

基肥在大田准备时已经施用,分蘖肥在水稻返青后分2次施用,第1次施用量较小,施尿素97.5~105.0 kg/hm2,第2次施用量要足,施尿素150~180 kg/hm2,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稻苗贪青徒长,封行过早,后期倒伏[6-8]。

3.4 防缩苗

机插水稻分蘖期出现缩苗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一是秧苗素质不恰当(过旺或过弱);二是整地不平,高处秧苗,洼处秧苗淹死;三是温度过低,用井水灌溉或插秧过早或水层过深;四是营养不平衡,如缺乏磷钾锌;五是除草剂药害。为了防缩苗,应注意区别造成缩苗的原因,进行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

4 病虫害防治

加强机插秧田间病虫害防治是确保水稻丰收的关键,“三病两虫”(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是繁昌县水稻病虫防治的重点。

4.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二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虫能力;三是清除病残体,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并将其拔除带出田外进行销毁,减少病虫的蔓延。

4.2 生物防治

一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控制,降低虫口密度;二是利用微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抗生素(如阿维菌素)、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如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方法在农业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其不会造成农药残留,符合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4.3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或机械捕捉成虫,如利用害虫趋性,用性诱剂诱虫板及太阳能杀虫灯来控制害虫。

4.4 化学防治

作为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在机插稻病虫害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繁昌县“三病两虫”的防治要重点用好2次药:第1次在破口期,第2次在齐穗期。注意要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并注意农药的合理轮换使用。

5 采收储藏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即可开始收获,目前多采用机械收获,收获后需进行干燥,使稻谷内水分符合储藏标准,通过风选清除秕粒杂质(含杂率应降到0.5%以下),减少病虫残留机会,提高种子品质和储藏期间的稳定性。稻谷进仓前,检验分级,按品种、品质、水分等情况分批分级储藏保管。仓库、麻袋及其他器材都应经过严格检查与消毒,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证仓库无异种粮、无仓虫并无农药化肥污染等情况。

6 参考文献

[1] 张留斌,张跃东,尹黎峰.机插水稻育秧“四改技术”比较及应用要领[J].现代农业科技,2013(3):66.

[2] 车彤.机插水稻育秧技术[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115.

[3] 赵加生,孙朋,徐士清,等.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初探[J].中国稻米,2012(6):53-54.

[4] 杜淑彩,杜夫侠.机插水稻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0-31.

[5] 王永超,周新秀,沈静,等.控水育秧对机插水稻的影响效应分析[J].北方水稻,2012(5):32-33.

[6] 孙光天,韩素梅,孙光辉.苏北地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7-28.

第6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早熟梨;标准化;栽培技术;品种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36

仪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丘陵与低山过渡地带,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308~790m,年平均温16.7℃,最热月均温27.3℃,最冷月均温5.6℃,极端高温37.5℃,极端低温5.7℃≥10℃年积温4600~5500℃,年均日照时数1566h,年降雨量1100mm,无霜期299d,为梨种植适宜区。

2005年,仪陇县从成都青白江经作站引进早熟梨,主要品种为翠冠、圆黄、黄金梨、龙泉酥等,成熟期从6月下旬7月下旬依次成熟,搭配合理,品质优良。通过10多年的发展,全县早熟梨种植面积已达0.23万hm2,年总产量2.63万t,年产值过亿元,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笔者一直参与全县早熟梨的发展和生产,跟踪产量和效益,主要存在问题:单产低,总产少,全县2015年早熟梨每667m2产量仅760kg;品质差,商品率低,翠冠黄金梨果锈严重,固形物含量达不到品种固有标准,且小果多;树势弱,早期落叶普遍,秋季二次开花座果现象严重。根据早熟梨生长发育特性,分析原因为:施肥不足或不当,水份管理不适时,整形修剪不合理,负载过重,病虫防治不到位。

为使早熟梨产业规模与产量,产量与效益相匹配,笔者从科学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护、病虫防治等5个方面进行了多年研究,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仪陇县早熟梨标准化栽培技术。

1科学建园

科学建园是实现早熟梨早产、丰产、稳产的基础。

1.1园地选择与除草排杂

选择向阳、背风、土层较厚、交通方便、有水源的地方建园。砍除园内乔木灌木,宿根性杂草用95%草甘膦化除,每667m2用量200g,兑清水40~60kg,并加2g洗洁精,提高药液粘附性,化除7d后翻园。

1.2栽植规格及品种搭配

栽植规格以4×(1~3)m整形管理方便,效果较好。授粉品种搭配翠冠、圆黄互配,黄金梨配圆黄,龙泉酥配圆黄,比例为4:1。

1.3全园深翻改土

不管生熟地,均用70型履带式挖机全部翻挖,深度60~80cm。土层薄,石骨地,可巨土。同时按水系修好排水沟,理好背沟和厢沟。厢沟每8m 1沟,宽度60~80cm,深40~50cm,沟壁要缓,厢面耙细整平。

1.4苗木栽植

栽植时间,梨树落叶后至萌芽前,以11月至翌年1月最佳。苗木质量粗度≥1cm(接口上10cm),高度≥100cm,主侧根长≥15cm,侧根5条以上,须根发达,无根瘤及其他病虫。苗木处理自繁苗木按要求起苗定植,远距离运回苗木,储藏于荫润场所,定植前需清水侵泡12h以上,捞出晾干再用70%甲托1000倍消毒30min,修剪伤残根,过长根和主根,但不得短于15cm。苗木浅栽,苗木定植应分片或分块对齐,以利后期管理。浅栽要求,打窝深度不超过5cm窝点地面耙细整平,放苗垒土栽植,栽法“三垒三踩一提”,浇足定根水,栽好后土墩高出地面10cm,树盘>60cm,覆土或盖膜增温保湿。

2土肥水管理

充足而恰当的肥水是早熟梨早结、丰产和品质优良的关键所在。梨树骨架的构建,生长与结果的平衡,花芽分化,开花座果,经济产量的形成,树体抗病性等都需要丰富的树体营养,而营养积累则需要科学合理适时给梨树提供充足的大、中、微元素肥料,以提高梨叶片的光合强度。

2.1梨幼涫

梨幼树是指定植后的1~2a。按株施纯氮100~200g,氮磷钾比为1:0.3:0.5,定植第1年,当春梢长到5~10cm时,开始追第1次肥,用清淡粪肥水或0.3%的尿素溶液,用量5kg/株;以后每15d左右追肥1次,浓度逐渐递增到1%,到7月中旬,用三元复合肥追当年最后1次肥。当年每667m2用肥量尿素不少于20kg,第2年施肥用量尿素不少于40kg,施肥时间2 7月,每月1次,6 7月配合磷钾肥使用。

2.2初结果树施肥

梨树定植2a后,就开始进入结果。第3~4年为初结果,单产控制在350~500kg以内。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配合磷钾肥施用,全年每667m2用肥量尿素50kg,过磷酸钙70kg,硫酸钾25kg。

2.3盛果期施肥

一般梨树定植5-6a后进入盛产期,单产可达到2000kg。本期以结果为主,以果压树,抑制徒长和扩冠为管理目标,施肥量按100kg果实,施入纯氮肥1.5kg,氮磷钾比例为:1:0.5:1。基肥,9月下旬-10月上旬,以有机肥为主,深度40-60cm,用量每667m2施农家肥15000kg+过磷酸钙500kg或饼肥2000kg+磷肥1000kg。萌芽肥,2月中下旬,以速效氮肥为主,深度10~15cm,用量每667m2施尿素50kg。

壮果肥,5月上中旬,以磷钾肥为主,用量为每667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600kg。采后肥,果实采收后,每667m2施磷酸一铵500kg。

2.4水分管理

早熟梨的需水特点为:“前期多,中期少,后期多”。因此,萌芽期结合施肥需灌水,果实膨大期迂夏旱需灌水,采果后迂伏旱秋涝应旱灌涝排,降低园内湿度,防早期落叶。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就是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调节树体上下及主枝之间的平衡,打通光路和水路,达到立体结果,连年丰产稳产的目标。

3.1树形选择

早熟梨因品种特性、定植规格、立地条件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可以选择疏散分层形、二层延迟开心形、三主枝开心形、纺锤形、圆柱形、以及“Y”字形等树形,总的整形原则为“小、矮、扁”,冠高和冠幅控制在3m左右。

3.2幼树整形

早熟梨定植第1年,一般在40~60cm处定干,刻芽1~2个,促发强枝,不抹芽多留辅养枝;冬剪除选留的中心干和主枝中重短剪外,其余均轻剪长放,并破花芽不留果。第2年以培养主侧枝为主,适时拉枝开角,摘心壮芽;冬剪留花芽不超过30个/株,继续中重短剪中心干和主枝的延长枝,并培养结果枝组。第3年继续完成树形培养,5-8月适当采取促花措施;冬剪留花芽不超过70个/株,培养结果枝组是重点。方法是小型枝组先放后缩,中大型枝组先截后放再回缩。配置效果“多而不挤,稀密适度,上下左右,枝枝见光”。

3.3盛果期修剪

采取四季修剪法,保持生长与结果均衡;回缩、重剪或疏除背上枝,改善树冠内堂光照;避免树冠上强下弱或下强上弱,主枝前强后弱或前弱后强,防止结果部位外移;控制合理负载,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及时回缩更新结果枝组,保持树势强健。

4花果管理

果树种植的目的是收获果实。早熟梨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经济效益的好坏都与花果管护有直接的关系。

4.1促花技术

早春对强旺树或枝进行环割或绞溢;晚春对旺枝、直立枝进行拉枝开角;在夏梢不能及时停长时用350倍PBO或150倍15%的多效唑进行化控;9月轻剪梢顶幼嫩部分;秋季适度控水保持干旱;冬季对发育枝轻剪甩放。

4.2控制负载

早熟梨定植第1年生长弱,2a内不留花果,第2年株留不超过15个果,第4年控制在50个果以内。早熟梨果较大,单果大多在250g以上,盛果期一般每667m2留7000~9000个果,单产控制在1750~2250kg。

4.3疏花疏果

早熟梨一般萌芽率高,成枝力弱,成花易,花量较大,为提高果实品质,必须进行精准的疏花疏果工作。生产中多采用疏幼果,原则一个花序留一个果,叶果比25~30:1,果间距15~20cm。疏果对象小果、病果、畸形果、无叶果、朝天果、果柄过短的果和过密果。疏果时间:谢花后15~20d开始,约10d内完成。

4.4果实套袋

早熟梨推广果实套袋,能提高梨果内外品质,减少用药次数和农药残留量,是种植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的重要措施。根据果面不同颜色选用不同的专用纸袋,如绿果林、台湾等品牌果袋。套袋时间,疏果后15~20d内套完(即5月10日前),套袋前需杀虫杀菌混合液,喷完后3d内套完,如遇雨或过时需重喷。

5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仪陇县能造成较大损失的病虫有“两病六虫”,即梨黑星病、黑斑病和食心虫、梨茎蜂、芽虫、枝天牛、微型螨、蝽蟓。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科学施肥,平衡施肥的基础上,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和抗病眭。

砍除园内及周围的柏树、刺槐,改善光照条件,清除梨锈病和蝽蟓的寄主。冬季和2月下旬萌芽前,分别用3~5度石硫合剂喷枝干芽,能充分减少越冬病虫基数。3月上旬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迁飞性害虫的成虫。花前花后是防治食心虫、梨茎蜂、芽虫和预防梨黑星病、黑斑病、梨锈病的关键时期。用药及配方:花前33.3%三唑酮代森锰锌600倍+2.5%敌杀死2500倍+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花后75%白菌清66.67hm2+10%阿维吡虫啉1000倍+0.2%尿素。4月中旬是防治微型螨重要期,40%福星8000倍+0.36%果圣400~600倍+0.3%磷酸二氢钾。

第7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茄子;工厂化育苗;嫁接育苗;春提早栽培;再生栽培;江苏南通

中图分类号 S64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79-02

南通市滨江临海,气候温润,茄子栽培十分普遍,常年播种面积约6 666.67 hm2,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上海、苏州等苏南城市;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设施茄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茄子栽培从传统的露地栽培迅速向设施栽培过渡。据南通市农业委员会统计,目前全市设施茄子面积占茄子总面积的42%左右,茄子产业已经成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环节。2016年笔者在实施科技服务项目《设施专用茄子新品种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过程中,以设施专用茄子新品种为基础,集成创新并推广了适宜南通地区的设施茄子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当地种植户的欢迎。南通地区设施茄子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包括茄子工厂化育苗技术、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茄子早春栽培技术、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这4项技术均已成为南通市地方技术标准。

1 茄子工厂化育苗技术

1.1 育苗准备

南通地区设施茄子以春提早和秋延后2种栽培形式为主,因此育苗时间主要集中在冬季和夏季。由于馕隆⒐庹仗跫的不同,因此需要合理选择育苗基质。一般冬季育苗可使用基质配方为草炭∶蛭石∶珍珠岩=6∶1∶3(体积比,下同);夏季基质配方以草炭∶蛭石∶珍珠岩=6∶2∶2为宜[1]。

茄子宜选择72孔穴盘育苗,既保证秧苗有一定的生长量,也能够节省基质用量;如使用旧穴盘应先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泡24 h,再洗净、晾干。

1.2 播种催芽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蔬菜精量播种机直接播种。如需人工播种,需先将基质装入穴盘,稍加镇压后在播种穴中心压播种孔,孔深0.8 cm左右;再将种子平放在播种孔内,每穴1粒;播种后立即覆盖基质,并浇透水。

将播种完成后的穴盘置于催芽室,催芽室温度保持在28~30 ℃,空气湿度应大于90%;当茄子幼苗胚根长到5~8 mm时将穴盘移到育苗温室中。

1.3 苗期管理

育苗前7 d温室温度保持在白天28 ℃、夜间20 ℃左右;7 d以后适当控制温度以防止幼苗徒长,白天控制在25 ℃、夜间15 ℃左右;育苗前期应保持基质湿润,遇基质表面干燥时须适当浇水;育苗30 d以后可逐步降低湿度;当幼苗第1片真叶平展后,每隔3~4 d施1次浓度为150 mg/L的复合肥,施肥宜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为了防止幼苗徒长,播种20 d后可喷施0.1 mg/kg α-萘乙酸;茄子幼苗长至6~8片真叶时及时移栽,移栽前4~5 d适当控温、控水炼苗。

1.4 病虫害防治

茄子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蓟马、白粉虱、蚜虫等。在做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可使用普力克、阿西米达防治猝倒病;速克灵、甲基托布津防治灰霉病;噻虫嗪、锐劲特防治蓟马;阿克泰、啶虫脒防治白粉虱;吡虫啉、功夫菊酯防治蚜虫[2]。

2 茄子嫁接育苗技术

2.1 品种选择

砧木品种应选择抗病力强、根系发达、抗逆性好、与接穗品种亲和力好的品种,如托托斯加、托鲁巴姆;接穗品种应选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海门青皮长茄、苏畸系列等。

2.2 砧木种子处理

茄子砧木出苗困难,因此砧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方法是用1.5 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 h后用清水洗净,置于变温条件下(20 ℃条件16 h,30 ℃条件8 h)催芽3~4 d。如使用托托斯加作为砧木品种,砧木播种时间应比接穗播种时间提早10~15 d;如砧木选择托鲁巴姆,播种时间应提早25~35 d。

2.3 播种

茄子砧木与接穗及时进行播种。当砧木长至1~2片真叶时,需将幼苗从穴盘分至直径为8 cm的营养钵中,分苗前1 d浇透水,分苗后4~5 d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2.4 嫁接方法

砧木和接穗5~6片真叶时为嫁接适期;嫁接前5 d适当浇水,接前2 d浇足水分;嫁接时先将砧木于第2片真叶上方截断,用刀片将茎从中间劈开,劈口长度1~2 cm;拔出接穗,保留2片真叶和生长点,用刀片将基部削成楔形,斜面长度与砧木劈口相当;最后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劈口中,用夹子或塑料带固定[3]。

2.5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3 d内,育苗温室保持空气湿度95%、温度25~30 ℃;以后可按一般育苗方法管理。

3 茄子早春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由于茄子早春栽培受到设施小气候的影响,因此要求品种应该满足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早熟性佳的设施专用型品种,同时还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合理选择品种,南通地区适宜作早春栽培的品种有海门青皮长茄、苏畸3号、苏畸4号等。

3.2 适期播种

一般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有条件的可采用工厂化育苗;也可采用保护地育苗,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用温水(55 ℃左右)浸种15 min后用清水浸泡6~8 h,再在25~30 ℃条件下催芽3~4 d,当70%~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完成后需要4层覆盖(大棚+中棚+小棚+草帘),并使用地热线作为加温措施[4]。

3.3 移栽定植

2月底至3月初,苗龄60~70 d,幼苗具有6~8片真叶时可移栽;选择“冷尾暧头”抢晴定植于大棚;缓苗期间棚内温度保持30 ℃左右,夜间温度不得低于20 ℃;缓苗期后温度可适当降低。

3.4 田间管理

由于茄子生长前期温度较低,一般不需要浇水;当门茄长至鸡蛋大小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进入盛果期后应该每隔8~10 d浇透水1次。茄子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要施肥,生长中后期每隔7 d追肥1次,追肥可选用复合肥,用量为120~225 kg/hm2;当茄子大量结果时,结合防治病虫害可叶面追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茄子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出现后,保留主枝和侧枝结果;对茄出现后,每个枝条上只保留1个位置适宜、生长健壮的枝条结果,及时摘除侧枝和萌蘖;茄子生育期内要经常摘除老叶、病叶,促进植株通风透光;当棚内温度低于15 ℃或高于30 ℃r,需使用浓度50 mg/kg的防落素喷花,以促进坐果。

3.5 病虫害防治

南通地区茄子病害主要有绵疫病、菌核病、灰霉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防治方法是在合理轮作、改善田间环境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选用可杀得防治绵疫病、腐霉利防治菌核病和灰霉病;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红蜘蛛和蚜虫。

4 茄子再生栽培技术

夏季高温季节茄子结果受抑制,因此在高温季节,以茄子老株为母本,进行适当修剪,待重新萌发枝条后结果的技术称之为再生栽培技术。

4.1 剪枝技术

南通地区一般在7月中下旬,温度升高到30 ℃以上时可以剪枝;方法是在茄子主枝距地面15 cm左右处用剪刀剪去上部枝条,仅保留主枝;剪枝后及时用农用链霉素或百菌清对剪口进行杀菌处理,并将剪下的枝叶带出大棚集中进行处理。

4.2 剪后管理

剪枝后7~10 d浇水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剪枝后施三元复合肥300~450 kg/hm2,施后及时覆土或灌水;待新生侧枝长到15 cm左右时,每株按不同方向均匀保留2~3个健壮侧枝,摘去多余枝条;当新生枝条有50%左右挂果时,再施复合肥300~450 kg/hm2。

5 参考文献

[1] 刘爱霞.设施茄子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3):136.

[2] 吕党生.浅谈茄子绿色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5):25.

第8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1 架式选择

采用“十字架M形(也叫飞鸟架)”。株行距1米×2.5米,每亩栽260株。采用大棚栽培效益更高。大棚栽培提前10~15天成熟,双膜覆盖栽培提前30天成熟,也可以避雨或露地栽培。

十字架M形具体模式如图1。

立柱2.6~3米,横梁1.2~1.3米。第1层铁丝可以根据操作者身高调节,但不能低于1.1米。第1层铁丝与横梁间距必须保持20厘米。

2 盖膜管理

覆膜后每畦铺设4.5厘米宽的微喷软管带1条。萌芽后畦面盖双色反光膜和旧膜,采果后揭去。

2.1 双膜覆盖

1月15日盖外膜,7天后盖内膜。露地葡萄萌芽时撤内膜,露地葡萄开花结束后撤围膜,采果后撤顶膜。

2.2 单膜覆盖

1月下旬盖膜。露地葡萄开花结束后撤围膜,采果后撤顶膜。

2.3 避雨栽培

4月15日前完成避雨棚的盖膜工作。

3 当年管理

3.1 定植

11月下旬至3月定植,底肥用雷力2-2-2甲壳素100千克+雷力多保10千克。苗木定植后及时竖水泥柱,拉紧铁丝。

3.2 管理

定植苗旁插1竹竿,留1新梢,及时引缚绑蔓,在1.2米第1道铁丝处摘心,留顶上2~4个副梢,往左右两边长,形成2~4个臂蔓,其下副梢均保留1~2叶绝后处理。第1次摘心后的2~4根副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2次摘心,只保留摘心口的顶生副梢向前延伸,其余侧生副梢均留一叶绝后。秋季落叶前主蔓成熟长度在70~80厘米。

3.3 冬剪

12下月旬至1月上旬进行冬剪,在两个臂蔓接头处平剪。没长到第1道铁丝的苗子,剪留基部2~3个芽,待到第2年再整形。

4 结果树枝蔓管理

4.1 促萌

盖膜后灌足催芽水,结果母枝涂芽灵,顶端2个芽不涂。

4.2 抹芽

萌芽后抹除副芽、弱芽和位置不当的芽。展叶3~4叶,可见花穗时抹除结果母枝上无花穗的芽,每株树在靠近侧蔓基部保留4个无花穗的芽,留做更新枝用。

4.3 定梢

新梢10~15厘米时定梢,开花前2~3天按要求最后确定每亩留枝量。梢距16厘米,每株4根预备蔓,8根结果蔓,共12根新梢。每亩留梢3120根。

4.4 摘心

花前10天统一自基部开始在8叶部位剪梢。见花后5天在11叶处再次剪梢。顶端副梢3~4叶后在14叶处摘心。以后顶端副梢强控,不再保留。此即为8+3+3摘心模式。

4.5 副梢处理

对结果蔓第1次剪梢后5天,果穗下所有副梢一律去除,穗上萌生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顶端副梢留3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及时抹除。对预备蔓除顶端副梢外所有副梢均留1叶绝后处理。

4.6 摘老叶

萌芽后100天以上可摘除结果蔓基部3片老叶。

4.7 冬剪

留4根预备蔓为结果母蔓7芽剪,靠近主干选2根蔓2芽剪做明年预备蔓。此即2短4长冬剪模式。每亩留芽8320个。

5 结果树花果管理

5.1 拉长花序

第1次剪梢时(8叶)用5毫克/升赤霉素浸花序,拉长1/3左右。

5.2 疏花序

花前7天左右疏去副穗和穗尖,使果穗成圆柱形。

5.3 保果

见花第8天,果粒绿豆大小时(100%开花时),用20%的奇宝,浓度为50毫克/升赤霉素液+嘧霉胺浸花序保果,兼防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

5.4 疏果

果粒黄豆大时每穗留80~100粒,疏去过小过密果粒,尽量在盛花后1个月内完成疏果。

5.5 膨大处理

果粒黄豆大时用50毫克/升的赤霉素+10毫克/升的吡效隆液+抑霉唑浸果处理。处理5天后用PBO 1袋对水30千克喷新梢生长点,10天后再喷1次。不可喷果。

5.6 套袋

露地栽培必须在疏果后立即套袋。选择上午10点前下午4点之后套袋。套袋前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混合液喷果,药液干后立即将果实套袋。

6 结果树肥水管理

6.1 基肥

9月下旬每亩施雷力10-15-5海藻复混颗粒肥150千克+雷力2-2-2海藻复混颗粒肥100千克+雷力多保10千克。施后灌水。

6.2 催芽肥

盖膜后7天每亩施雷力20-0-5海藻复混颗粒肥25千克。萌芽后叶面喷施雷力根旺1000倍+极可善800倍1次。

6.3 催蔓肥

开花前10天,新梢7~8叶时每亩施雷力高氮型21-0-4海肥10千克冲施,7天1次,连续2次。叶面喷施雷力2000液肥1000倍+雷力朋友情1200倍2次,7天1次。

6.4 催果肥

花谢75%时, 植株两旁开浅沟每亩施雷力海藻15-5-20复混肥20千克,间隔1周果实黄豆大时(膨大剂处理前后)施第2次。花后叶面喷1次雷力2000液肥1000倍+朋友情1200倍,膨果型农友赞1000倍+极可善800倍+雷力液钙叶面喷施1次。

6.5 催色肥

果实开始软化时每亩冲施雷力12-6-30高钾海肥8千克,连续3次,7天1次。叶面喷施雷力2000液肥1000倍+极可善800倍+雷力液钙,连续2次。

6.6 采果肥

采果后每亩施雷力20-0-5海藻复混颗粒肥25千克。叶面喷施雷力2000液肥1000倍+朋友情1200倍1次。

6.7 灌水

注意灌好覆膜水,萌芽水,施肥水。遇33℃以上高温3~5天灌水1次。

7 结果树病虫管理

第9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核桃;标准化;建园;栽培技术;陕西安康;汉滨区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085-02

核桃是多年生的深根性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喜水、肥,喜阳,适宜大部分土地生长[1-2]。标准化建园、管理技术、土壤和气候条件对核桃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汉滨区近年来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已突破2.67万hm2,由于农民思想观念陈旧,核桃栽培管理水平非常落后,给核桃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核桃标准化建园技术对后期核桃园的产量和品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达到早果、优质、丰产、省工和高效的目的,在新建园时,必须高标准、高起点,从技术标准、管理技术、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对新建园地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实施。规范化建园对后期果园的省工、丰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核桃标准化建园栽培简要介绍如下。

1 新建园技术标准

1.1 株行距

早实品种栽植密度330~495株/hm2,晚实品种栽植密度225~330株/hm2。行距大于株距1 m及以上,行向尽量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1.2 栽植坑

栽植坑可以是方形坑、鱼鳞坑等多种形式,但长、宽、深不得小于1 m×1 m×1 m。施足基肥,每坑施入至少细碎农家肥50 kg或油饼粉5 kg,另施普通磷肥2 kg。

1.3 回填土

一定要回填熟化肥沃土壤,并与肥料混合均匀,堆高起垄,以应对栽植后泥土沉陷、栽植过深。挖坑及回填土应该在栽苗前60 d完成,最晚10月底之前。

1.4 栽植时间

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或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尽量选择秋冬季栽植。

1.5 浇水与保成活

栽苗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每苗浇水量不低于2 kg,地面覆塑料膜,膜的面积不小于1 m2,菜盘状,以利于冬季雨(雪)水渗到苗子根系区域,保温保湿。

1.6 定干

对达到定干高度的幼树,立即定干,并用漆封伤口。定干高度一般以0.8~1.0 m为宜。

2 新建园管理技术

2.1 栽植后第1个生长年

一是应密切关注苗木健康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补充水分,抓住补水保苗关键环节,确保苗木成活。二是定好干,留好芽,快速培养出良好树形。三是扩树窝子,修树盘,培肥土壤,促M幼苗快速生长。四是腐熟肥薄施勤施。五是及时摘除花蕾及幼果,减少养分消耗。六是勤查看,防害虫。七是科学套种,减少除草用工,增加收入。

2.2 核桃苗栽植后的第2~3年

一是翻土扩盘多施肥,促进树苗快生长。二是严格按操作步骤,按步就班,培养出非常标准化的主干疏层形树形。三是防止过度套种、荒芜、肥水不济等情况发生,出现树势衰弱或小老树。除此之外,还要参照第1年管理要点饱施肥料、科学套种,防治病虫,确保按期挂果丰产。针对土层过浅贫瘠、土壤黏重、板结、埋土太深、荒芜严重、树形太差、病虫严重等现象,要深入调查,逐一分析。一是深翻土,扩树窝子,重施肥,尤其是要施用农家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修树盘,让根系透气。二是整形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三是冬季要全面清园和土壤深翻,消杀害虫。

3 土壤管理技术

3.1 深翻

土壤翻动是加快土壤熟化、降解土壤毒素、增强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且翻得越深越好。树体休眠期是深翻土的最佳时期[3]。

3.2 中(浅)耕

树体生长季节,不能深翻,断根太多会影响树体生长及结实,甚至危及生命,只能结合除草、施肥进行中耕或浅耕。夏天耕锄能改变土壤结构,土湿时可以晒墒,降低湿度,天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

3.3 套种

核桃园套种其他低矮作物,是防止草荒、节省劳力、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尽量套种矮杆作物,尽量多施肥料。另外,春季(4―5月)是核桃对水、肥最敏感的时期,切不可套种高杆或争夺水肥能力强的油菜、小麦等作物。

4 施肥技术

4.1 肥料种类

4.1.1 农家肥。常见农家肥有家畜排泄物、生活中的灰尘及某些垃圾、植物体堆沤发酵物、燃烧灰烬、老墙土、油饼等。农家肥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肥效长,养分齐全,不易发生缺素症。二是能有效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对所固定的肥料元素进行转化释放,激活,被树体吸收。三是对土壤有增温及缓冲升温过快作用。冬季可防寒,夏季可防暑。四是增加土壤微生物,加速土壤熟化,可对土壤起到改良培肥的作用。

4.1.2 化学肥料。一是氮肥。常用氮肥有碳酸氢铵、尿素等,其在土壤中溶解性、移动性好,根系吸收利用快,7~10 d可见效果。但在土壤干旱时,肥效会受影响,冬季施入后,遇干旱的话,春季降雨后才见肥效。核桃硬核期6月忌氮,要少施。二是磷肥。常见有过磷酸钙(普钙),在土壤中溶解性差,移动性差,肥效1~3年才能吸收利用完。施用时,不仅要与根系密切接触,而且要与有机肥混合。三是钾肥。常见钾肥有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有效成分含量高,溶解性好,吸收利用率高,通常使用量没有氮、磷肥多。四是复合肥。复合肥是含有氮、磷、钾其中2种或3种元素的肥料,使用后效果明显,但价钱昂贵。五是复混肥。复混肥是将氮、磷、钾等肥料,使用物理方法混合在一起的肥料。应该根据土壤分析和叶片分析,自行配制复混肥(配方施肥)。散装掺混配方肥料是现代高效农业的趋势,针对性强、成本低、效果好。六是其他肥料。包括工业有机肥、微生物肥,甚至是含有生长激素的肥料。七是微量元素肥料。在诊断出缺素症后,正确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可缓解或恢复正常生长结实。

4.2 施肥方法

基肥施用最佳时间为土壤冻结之前,施肥量要大,占全年总量的50%以上,以有机肥和缓效化肥为主,结合深翻土深施深埋。开花前追肥,施入约全年25%的氮磷钾配方肥。果实膨大期追肥,施入约全年15%的氮磷钾配方肥,硬核期追肥,施入约全年10%的磷钾配方肥。施肥量:第1个生长年,6月之后开始薄肥勤施,年施配方肥0.25 kg/株,有机肥若干。第2个生长年,年施配方肥0.50~0.75 kg/株,有机肥若干。第3个生长年,年施配方肥1.0~1.5 kg/株,有机肥若干。大量挂果的树,年施肥量为1 kg干果施1 kg配方肥加若干有机肥。配方大致如下:幼小树加大氮肥比例,碳铵、普钙、硫酸钾按10∶2∶1重量配比;挂果树加大磷钾比例,碳铵、普钙、硫酸钾按6∶2∶1重量配比。施肥方法可用环状施、点状施、全面施、沟槽状施等,灵活掌握。肥料应施在树冠外沿投影线的圆环带上,不得离树干太近。施肥次数可以减少,但总量勿减甚至增加;秋冬季基肥不能忽略,且用量要足够大;套种时还要施肥,以免争夺核桃的肥料。

5 水分管理技术

5.1 抗旱栽培的主要途径

修建小水利设施,利用地块内或附近水源,修建小水井、水池、水塘等拦蓄雨(泉)水,以备抗旱或喷药之需求。修建小水利设施要因地选址,就地取材,宁小勿大,宁多勿少,以实用为根本。修大树盘,深翻土,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涵养水分能力[4-5]。合理套种,不套种与核桃在水分上冲突强烈的作物。核桃的水分临界期主要在4―5月,一旦出现干旱,尽可能人工浇灌。

5.2 排涝降湿

深坑浅栽,开挖大坑,堆土起垄,深坑浅栽,树株高于地面,树下始终不积水。修建防洪渠、排水沟、导水槽,使土壤积水及时流走[6]。修剪成规范树形,减少用途不大的叶片和枝梢,增强通风透光能力,降低树冠下空气及土壤的湿度。注重土壤改良,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加速土壤排涝降湿。

6 参考文献

[1] 郗荣庭,张毅萍.中国果树志.核桃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原双进,刘朝斌.核桃优质丰产[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 吐尼沙古・巴斯提.核桃优质丰产管理技术初探[J].中国林业产业,2016(7):127.

[4] 王小纪,杨,张卫民.西安市良种早实核桃幼树精细栽培管理技术[J].北方园艺,2014(1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