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救护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航天员;损伤;急救;医学保障
First-aid and rescue for the space shuttle 'SHEN 10' astronauts in the landing site LIU Zhi-guo, NIU En-xi, JIA Fu-kun, CUI Shao-jie, LI Lu, GAO Tie-shan FANG Wei-wu, ZHOU Xue-feng, YANG He-ming, WANG Rui-juan, MIN Qing-wang.The 306th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101, China.
Corrresponding author: JIA Fu-kun,Email:
【Abstract】ObjectiveThe medical care mode for astronauts is used four times successfully in spaceflight mission. The mode is developed to optimization in the ‘SHENSHI’ mission. The effectivity, speedability and dependability of the mode is to be verified. The experience of medical care mode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sign in our space station stage. MethodsAccording to requirement of the 'SHEN 10' mission, the medicine and facilities required for space shuttle 'SHEN 9' mission were supplemented and optimized. The projects were studied further meticulously, and the stringent projects were made in different engineering trouble. All the new projects were set up and performed for the novel mission.ResultsAfter optimization of medicine supplementation, facilities improvement and stringent project integrity, the first-aid system in helicopters increased its performance. It can ensure medical care for astronauts to be up to the expected scratch. ConclusionsThe optimized medical helicopters and its first-aid system are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he establishment of optimized medical care for astronauts in case of landing is beneficial in reference to the subsequent space-flight mission in our space station stage, suggesting various kinds projects needed for instituting an ideal astronaut medicine.
【Key words】Astronaut; Injury; First-aid; Medical care
“神十”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与“神九”相比有以下特点:(1)任务的技术状态更加复杂,飞行时间延长至15 d;(2)有女航天员空间授课等空间科学实验。这些任务状态的变化,使航天员发生意外伤病的可能性增加,应急返回的机会也增加[1]。应急搜救范围扩大,后送距离增加给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306医院载人航天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在“神九”的基础上优化了3架医疗救护直升机的加改装、医疗设备优化组合以适应不同应急状态,还加载了医疗救护照明设备,可以全天候执行任务。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伤情细化了各种方案预案,尤其是制订了扩大区和外蒙搜救区的应急方案,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救护和后送。医疗队圆满完成“神十”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任务,为空间站阶段任务积累了经验。
1主着陆场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模式及其
构成要素1.1保障模式
主着陆场及其扩大区航天员医疗救护和后送采取空中模式,3架医疗救护直升机分别对应3名航天员。航天员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完成后,直接后送后支医院[2]。
1.2直升机医疗救护平台构成
任务前对直升机加改装。直升机上加装了抢救和手术平台、照明设备、输血输液装置。更新升级了全套高级便携式急救设备,除颤监护仪(包括除颤、监护、心电图、体外起搏等)、野战呼吸机、便携式B超、电动吸引器、氧气瓶、铲式担架、血液药品冷藏箱等。这些仪器设备都按要求固定在相应位置,防止飞行中晃动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每架飞机配备载人航天工程综合急救箱一套三箱[3]。
图1直升机医疗救护平台演练1.3医疗救护队构成
医疗救护队是由多专业的专家组成,12人分为三组。女航天员由女医生主诊。要求专家必须一专多能,专业包括航天特种军事医学、麻醉、烧伤、骨科、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等。每组4人,一个直升机救护平台,具备独立急救航天员的能力。每组除了急救技能外,专业上有所侧重。
2任务前期准备和培训演练
2.1严重伤病情预测和排序[4]
(1)冲击过载:严重颅脑损伤、脊柱与脊髓损伤、胸外伤、腹腔脏器伤、休克等。
(2)减压病、空间运动病。
(3)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中毒(无水肼、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缺氧。
(4)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道梗阻、心搏呼吸停止。
(5)严重烧伤、低温伤。
(6)严重多发伤、复合伤致MODS等。
2.2医疗救护程序和职责
制定了主着陆场航天员伤病救治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程序、航天员后送程序和标准等[5]。现场医疗救护队的职责是:(1)编制医疗救护工作实施细则和程序;(2)落实和准备医疗救护相关设备和器材;(3)改装医疗救护直升机空中救护平台;(4)参加航天员现场搜救,及时了解航天员返回过程中的健康信息;(5)负责航天员现场紧急救护工作;(6)负责后送航天员到后支医院,并在现场和后送途中向后支医院通报航天员病情;(7)与后支医院办理航天员交接手续,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等。
2.3细化预案、新增应急预案
“神十”任务我们细化了“神九”的预案,增加了新的应急预案[6]。预案主要包括:(1)肼中毒致呼吸心搏停止的医疗救护;(2)冲击过载致脊柱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医疗救护;(3)冲击过载致腹部外伤的医疗救护;(4)冲击过载致胸外伤的医疗救护;(5)颅脑外伤昏迷的医疗救护;(6)严重烧伤的医疗救护;(7)航天运动病的医疗救护;(8)减压病的医疗救护;(9)重度休克的医疗救护。
新增应急预案主要包括:(1)前、后弹道式返回应急预案;(2)蒙古国搜救应急预案。
2.4培训和演练
本团队编写了《神舟十号任务航天员医疗救护实用知识指南》。医疗救护队全员参加了“神舟十号航天员医疗救护培训班”培训。进行航天医学理论和临床技术培训,并进行多次模拟演练。执行任务过程中,进行了8次综合演练和1次医疗救护后送后支医院专项演练,验证了预案和程序的实用性及仪器设备的可靠性。
3“神十”任务中航天员医疗监督保障
返回舱着陆后,医疗保障人员乘直升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舱后航天员立即接受医监医保医疗救护人员的检查,通过询问,3名航天员回答自如、状态良好。经过60 min的重力再适应,航天员健康出舱,进入直升机进行更衣、消毒、实施医学检查。医生进行询问、简单体格检查、血液尿液标本采集和心电图等生理数据采集。确认航天员健康后,航天员进食。3位航天员分乘3架医疗直升机后送机场乘坐专机回北京。医监医保医疗救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器材全程护送,确保航天员途中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处理。航天员回北京进行医学隔离后,再进行疗养休息。
“神十”以前的医疗救护保障模式,具有装备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方案程序完备、安全快捷的特点,圆满保障了历次载人航天任务。这种保障模式不断改进、优化,到“神十”任务达到最优状态。后续航天任务中,要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对医疗救护保障提出新的挑战。航天员在轨工作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工况故障、航天员出现伤病等意外情况发生率增加。在长时间的任务过程中,随时都有应急返回的可能[7]。在以往短期任务中,一次任务一次总体设计,特地组织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任务的需要。就医疗救护模式来说,前期准备时间长、战线长;医疗救护平台需要在直升机上临时加改装;参试人员流动性大不宜技术和经验积累;人、财、物耗费大等缺点。因此在空间站阶段,主着陆场医疗救护模式需要较大创新,有很多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闵庆旺,刘志国.神舟十号任务航天员医疗救护实用知识指南[M].北京:出版社,2013.
[2] 刘志国,邹德威,张坚,等.“神舟”七号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和救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9,18( 1):14-16.
[3]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 等. 神舟六号飞船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2):973-977.
[4] 刘志国,牛恩喜,贾付坤,等.“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主着陆场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0):1103-1105.
[5] 岳茂兴.航天员医疗保障和救护[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43-189.
[6] 刘志国.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医疗救护培训教程[M].北京:出版社,2012.
[7] Kurada I,Young LR,Fitts DJ.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uman factors on space[J].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00,71(9 Suppl):S3-5.
(收稿日期:2013-09-19)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12.012
作者单位:100101北京,第306医院
一、工作原则
1、遵循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作战,快速反应,及时扑疫救护的原则。
2、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工作中应遵循“先重后轻、重轻兼顾”的原则。要重点救治危重伤员,减少人员伤亡。
3、抗汛抢险的扑疫及医疗救护实行先实施后付费原则,在工作中决不允许讲价钱,要服从大局。
二、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县卫生局成立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指挥部,局长*任指挥长,副局长*、*、*,县红十字会副会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业务股,由*任主任,*任副主任。
2、各中心、乡镇卫生院成立相应机构
各中心、乡镇卫生院成立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相应机构,由医院行政、社会卫生科(组)、医疗业务等相关科室组成,并设立办公室,由相关人员担任。
3、成立扑疫及医疗救护组
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实验室检测、消杀灭、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县上成立3个小组。
(1)县疾控中心扑疫组
组长:*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员:*
(2)县医院医疗救护组
组长:*县医院副院长
成员:*
(3)县中医院医疗救护组
组长:*县中医院副院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职责
1、县卫生局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指挥部职责是:
(1)全面负责全县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工作,统筹协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使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卫生局及时汇报有关信息,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医疗机构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3)组织领导对受灾区的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毒,受伤群众临床救治等工作。
(4)负责建立相关人员、物质、技术等保障机制,统一调配。
2、扑疫及医疗救护组的职责是:
(1)赶赴受灾现场,开展扑疫及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将危重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县级扑疫及医疗救护组由县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指挥部统一调遣,并对基层提供技术支持。
(3)各级医疗机构的扑疫及医疗救护组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工作,必要时受县防汛抢险扑疫及医疗救护指挥部统一调配。
四、工作措施
1、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早做预案,建立专门的流调队和医疗救护队,及早做好扑疫和医疗救护有关物质、设备、设施和技术储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
2、建立值班和信息通信联络制度
县卫生局、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县新合办建立值班制度。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汛期要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有关人员要保持信息畅通,并服从当地党委和政府防汛抢险的统一调度和安排。
建立应急物质储备制度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职能股室股长、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我市防汛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抓好抓实。要层层建立责任制,责任到单位、到人,确保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宣传教育、卫生保障能力恢复等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防汛工作能力。
二、完善预案,科学应对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汛后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病工作预案。
三、健全队伍,提高能力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平战结合、常抓不懈”的原则,建立健全防汛卫生应急队伍,改善队伍的交通、通讯设施配备、现场处置医药器械以及个人防护用品装备,加强对防汛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技术培训,组织实施防汛应急演练,努力提高队伍的实战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市疾控中心组建一支由流调、消毒、检验、健康教育等人员组成的卫生防病队伍,作为潞城市防汛疾病控制小分队,承担灾区的传染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快速检测、健康教育等职责;
一、工作目标
按照筹委会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中运会举行期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保障和医疗救护工作,为参加中运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卫生安全保障。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
(一)卫生监督工作
由负责日常监管的卫生监督机构对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提供驻点卫生监督服务,严防食物中毒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卫生抽检及传染病防控工作
由负责日常管理的疾控机构做好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具、用具、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抽检工作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医疗救护
中运会举行期间,在比赛场馆和运动员下榻的酒店设置临时医疗点,负责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佛山市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中运会期间的卫生保障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协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二)区卫生监督所派出卫生监督员负责中运会举行期间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品、饮用水等卫生的驻点卫生监督工作。对各接待酒店和主要供餐场所实施派驻监督员,落实各项食品供餐安全和公共场所管理措施,完成菜谱审查,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对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供餐、贮存、留样和食具及公用品消毒等环节实施监管,并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记录。
(三)区疾控中心负责加强对接待酒店和主要供餐场所的食具、用具、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抽检工作,尤其做好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检验检测和其他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做好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四)各有关医疗单位负责在比赛场馆和接待酒店设置临时医疗点,落实驻点工作人员,配备相关药品、器械,承担在比赛场馆和在酒店下榻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关键词 】地震伤员;救治;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203―02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room in treatment of trauma patients in earthquake.
TANGLi REN Qiaomei ,Operation room
( The second people’hospital of Guangyuan,Sichuan,628017)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measures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room in treatment of trauma patients in earthquake. Methods We improved the care systems and risk plans actively.We carried out risk management by mean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materials management and infection control. Result Surgical goods were prepared well.Infection and nursing mistakes and accidents did not occur. Conclus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reduce the security risk to maximum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care in in treatment of trauma patients in earthquake.
【Key Words】Trauma patients in earthquake; Treatment; Nursing of operation room; Risk management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也波及到广元市。此次地震震感强,伤员多且具有伤势重,复合伤多,开放性伤多,伤口污染严重等特点【1】。由于手术环境改变,护理工作量增加,外援医务人员的加入等使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比平常更高。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主要担负着矿山急救和灾难救护工作,我们有较完善的批量伤员救治预案和程序。为此,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地震伤员救治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地震伤员资料:汶川地震我院共收治伤员539例,有328例伤员行急诊手术。264例伤势较轻伤员由手术室护士配合在门诊行清创缝合术,早期有64例伤势较重伤员救护工作在手术室完成。64例伤员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3岁―78岁,其中以儿童和老年人居多。手术方式为颅脑手术13例,肝脾手术5例,四肢内固定20例,脊柱内固定11例,截肢8例,剖宫产2例,大清创及其他 5例。
2 护理风险管理
2.1 积极完善相关护理制度和风险预案 成批抢救需要高度的协同性,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组织协调,沉着应对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2】。。地震发生后,我院立即成立了地震伤员救治指挥部,并下设手术室抢救治疗小组,组长由麻醉科科主任和手术室护士长担任,成员为全科人员。立即启动各项抢救应急机制和预案,并边实施边完善。如术中突然停电预案,早期术中发生强烈余震预案,地震时手术病人转移预案及转移途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等。实践证明,这些预案在后来发生的大余震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 人员的管理
2.2.1 护理人员的管理。①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及批量伤员救护应急措施,组织所有人员都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应战准备。②根据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将护理人员大致分为伤员分类组:负责地震伤员检伤分类和填写资料;物品准备组:负责手术物品的准备及仪器设备的检查、检修;手术配合组:负责手术的洗手和巡回工作。每位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③本次特大地震救护中,医护人员呈现的是一个长作战的状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证充足的体力来应对这次灾害。④外援的人员由于不熟悉环境,只担任洗手护士工作。
2.2.2 地震伤员的管理。①准确有效检伤分类。②做好伤员标记及查对工作。③需作清创的伤员较多,集中安置,保持秩序。④实施心理护理和人道主义关怀。向其解释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不可人为避免,应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手术。
2.3 物品的管理
2.3.1 手术器械的管理:由于伤员的俱增,原有的手术器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所需,物品准备组成员立即因地制宜,将原有的器械拆分,重新组装,以备所需。并着重增加清创器械,骨科器械,脑外器械等,对使用频繁的器械如线锯,咬骨钳等单独包装,提高周转率。
2.3.2 一次性消耗物品的管理:应对如此巨大的伤员群体传统的无菌敷料和打包已供不应及,我们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中单和手术巾等。既节约了时间,有节约了人力。
2.3.3 手术药品的管理:积极准备急救药品,局麻药品和全麻药品以及清创药品,生理盐水等,满足手术伤员需要。
2.4 感染的管理
2.4.1 手术环境的管理
2.4.1.1 帐篷手术室的管理。①地震发生后,原有手术室暂时不能开展工作。医院统一安排下,在院广场立即搭建帐篷手术室4间,一间作无菌手术如开颅手术,一间作II类手术如剖宫产,一间作感染手术如清创,一间作物品储存。②手术室相对独立,靠近手术科室,方便伤员及时救护。③空气采用移动式动态消毒机消毒,物品、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2.4.1.2 原有手术室的管理。①由于地震强度大,原有手术室遭到较大的破坏,震后在医院指挥下,积极进行整理修护,于5月13日晚重新开放。②停排择期手术,全力应对急诊手术。③重新规划区域,增加感染手术间的数量。④无菌手术与感染手术绝对分开。⑤连台手术之间做好室内环境卫生及空气消毒处置。
2.4.2 手术器械的处理:均实施标准预防,使用后的器械均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灭菌。
2.4.3 医疗垃圾的处理。①手术中和手术后特别加强对锐器如刀片、缝针的管理,所有锐器都装入锐器盒处理。②医疗废弃物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焚烧处理【3】。③清创后的冲洗液、吸引液等加入含氯消毒剂搅拌静置后再处理。④截肢手术的残肢立即密封,及时焚烧。
2.4.4 医务人员手处理。①帐篷手术室由于条件有限,选择外科手消毒快速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②由于抢救任务重,医务人员只重视对伤员的救护,而忽略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以及个人的自身防护【4】。护士积极提醒医生做好感染控制和自身标准预防。
3. 结果
3.1 地震伤员救治期间,手术物品准备充分,护理到位。在手术室内完成的64例各类手术均安全顺利完成,未发生1例护理差错及切口感染,术后伤员均安全转院或出院。
4 讨论
4.1 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5】。在对地震伤员救护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沉着应对。严格按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如手术室查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
4.2 制定风险预案是是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批量伤员的第一线,突发状况多,是高风险科室【5】。制定护理风险预案不仅完善原有的护理制度,在突发事件批量伤员救护中亦显现出极大的作用,提高护士应对重大灾难的救护能力。目前继海地地震,王家邻矿难等灾难事故发生后,我们更要有护理风险意识,积极完善相关风险预案,提高护士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使护士在重大灾害救护中沉着、冷静,保证手术救治安全。
终上所述,在地震伤员救治过程中,手术室应积极完善相关护理制度、应急风险预案和救治程序,通过对人员、物资、仪器设备、手术安全、消毒隔离等方面的管理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手术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先志,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程红群,吴乐山,陈文亮,等.军队医院的应急医学救援,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18-119.
[3]许军萍.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手术全程护理配合及防范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A):30―31.
为了做好我矿内部的消防工作,确保所有员工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对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以矿领导为总负责,组建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由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警戒组、供电(水)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灭火保障组、专家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运行队长担任组长,带领兼职消防队员、消防车、负责火场灭火工作,协助仓管人员抢救没有被火灾包围的财产;
2、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副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利用地面广播发出警报,指挥职工冷静、有序、快速撤离受火灾威胁的区域;
3、疏散引导组:由安全指挥中心主任担任组长、保卫科人员负责区域内、道路上人员疏散;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调度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5、警戒组: 由保卫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现场拉起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起火区域;
6、供电组:由机电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对现场电源控制,保障好备用电源;
7、灭火保障组:由企管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调配灭火所用的消防材料,联络总指挥部做好保障工作;
8、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医务室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医护人员调动并备足各种急救、救护的医药器械及安排急救车辆。
9、专家组:由安全副矿长担任组长、各专业副矿长担任副组长,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调度室、办公室、医务室等任成员,组织火灾灾害评估、处理措施,为总指挥部灭火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必须配备火警电话,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对企业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灾设施。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部门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 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就近安排,走道内应设疏散指示。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级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
4、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5、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6、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四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救灾小组成员应在火场待命。
3、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指定专人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六、日常工作
1、落实消防责任制,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突发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试行)
一
总
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危险性分析
根据我局工作性质,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触电事故、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四)分级及分级标准
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二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设立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救援指挥部)。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工作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
总
指
挥:局长
副总指挥:副局长(分管安全工作)
成
员: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各股长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具体管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应急值班电话:0837-2822953。
主要职责:传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各项指令,汇总有关信息,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工作职责:
(1)启动和解除应急预案的命令;
(2)组织有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各单位的应急方案;
(3)现场处理突发应急事故,调配应急警戒人员、物质和资金等;
(4)做好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
(5)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突发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包括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三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通讯信息组、抢险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五个工作组。
(一)通讯信息组
1.由局综合办公室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现场情况的收集、信息报送;
(2)负责现场情况的调查和材料的上报工作;
(3)负责掌控各种突发事故信息传播,减少负面影响。
(二)抢险行动组
1.职
责:
(1)负责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
(2)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
(3)负责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三)后勤保障组
1.由财务股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现场应急抢险物资、生活物资、交通车辆的组织保障;
(2)负责对现场人员、重要设施、设备、物资、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等采取保护措施;
(3)负责应急处置现场有关会议、会务及接待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
1.由局综合办公室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医疗用品准备工作;
(2)负责联系地方医院以及相关救护车辆和救护人员;
(3)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
(五)事故调查组
1.由局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
(2)负责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
(3)负责提出应对措施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四
应急预案实施命令签发和内容
(一)应急预案实施命令的签发
所有应急处置突发事故预案实施的命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签发。
(二)实施命令的签发内容
主要包括:发生突发事故的级别,现场指挥部名称、负责人、现场指挥部设置地点、联系方式、下设各工作组成员名单等。
五
各级预案响应程序
(一)一般性(Ⅳ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一般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进入突发事故现场处理。
(1)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做好启动处置预案升级的准备。
2.启动Ⅳ级应急预案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的通讯信息组向市委、市政府电话报告情况,并随后及时上报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一般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终止Ⅳ级响应。
(二)较大(Ⅲ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较大突发事故后,启动Ⅲ级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进入现场,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有关责任组做好准备,随时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书面向上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4)做好启动处置预案升级的准备。
2.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Ⅲ级应急预案后,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电话报告情况,并随后及时上报详细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较大(Ⅲ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并由通讯信息组当日上报市委、市政府。
(三)重大(Ⅱ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重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在第一时间向国电大渡河公司及地方政府报告情况,启动Ⅱ级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进入现场,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通讯信息组、抢险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书面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4)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
(5)做好启动处置预案升级的准备。
2.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应急预案后,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并及时上报详细的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较大(Ⅱ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根据地方政府的处置意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终止Ⅱ级响应,并由通讯信息组于当日书面上报市委、市政府。
(四)特大(I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特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启动I级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进入现场,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通讯信息组、抢险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书面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4)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
(5)协助、配合地方政府妥善处置。
2.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I级应急预案后,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并及时上报详细的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特大(I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根据地方政府的处理意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并由通讯信息组于当日上报市委、市政府。
六
保障措施
(一)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应急办公室逐步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以满足各种复杂情况下指挥处置突发事故的要求。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系统、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信息报告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
(二)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各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及器材,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保障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抢险和救援。
(三)应急队伍保障
以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各单位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管理,开展针对性的演练,确保实战能力。
(四)资金保障
各施工单位应做好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准备,应为建设工程施工人员购买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提供基本保障。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
七
预案管理
(一)培训
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
(1)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2)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
(3)自救与互救能力;
(4)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
(5)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6)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
(7)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8)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等。
(二)演练
1.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2.应急办公室应根据本预案,定期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开展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做好跨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
3.各施工单位应针对本标段实际,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并及时进行总结,提高实战能力。应急办公室应对演练进行指导和检查。
(三)预案修订与完善
1.为了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2.对危险源、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演练中不断总结,提高预案的可行性。
八
附
则
(一)本预案适用于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发生的突发事故的处置。
9时10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 43岁张某来医院就诊,当他刚走进门诊部大楼时,设在门口的红外线快速体温监测仪显示其体温为39℃,在一旁的预检分诊处护士立即给他佩戴了口罩,并且进行了登记,随即引导他从侧门走向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排查。 9时15分,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的护士与发热门诊接诊护士进行交接后,后者给“患者”发放防护用品,并且护送他到医师接诊室。在那里,首诊医师询问“患者”症状,“患者”回答,他10天前曾受邀去墨西哥讲学,3天前返回呼市,前天凌晨开始发高烧,而且全身肌肉酸痛、咳嗽、流鼻涕,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1天时间。首诊医师又为其测体温,并且进行医学影像等相关检查。随后,根据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史,首诊医师初步考虑“患者”为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随后附属医院院内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进行会诊,同意首诊医师的初步诊断,随后附属医院的应急预案正式启动。
医院防控领导小组通知预防保健部疫情组和感控组,将“患者”和陪同人员在发热门诊就地留观隔离,首诊医师填写传染病卡及传染病登记簿。
经过紧急逐级汇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防疫站、疾控中心的派出流行病学、检验、消毒等组成的疫情处置组赶赴附院对“患者”开展调查核实以及采集咽拭子标本。疾控工作人员按照要求标本妥善包装后乘专车将标本送达自治区cdc实验室。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派出由呼吸、重症医学(icu)、感染、中蒙医、预防保健、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和护理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患者进行会诊。此时,附属医院将“患者”陪同人员按防护要求转送到指定隔离点进行医学留观。
附属医院根据流调、会诊结果拨打120急救电话,准备将“患者”转送至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内蒙古第四医院。
120指挥中心接到要车电话,按照该中心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预案,立即指示派出15号车转送病人。
上午10时20分,120负压救护车驶入内蒙古第四医院。
由安全保卫人员引领到达应急救治病房前,120救护人员与内蒙古第四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患者病情和病历资料交接。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迅速把“患者”由救护车转至担架上给予吸氧并迅速送入重症抢救室,按医嘱进行抢救。内蒙古第四医院就地对120救护人员、车辆、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
“患者”进入抢救室后,一名医生迅速检查生命体征,并且下达口头遗嘱进行抢救。同时与治疗室联系配药。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呼吸衰竭,需要人工辅助呼吸,由医师口头下达遗嘱通知icu医生到达病房,上呼吸机,并且准备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院内专家在接到要求会诊信息后,立即会诊并做出下一步治疗方案。内蒙古第四医院院感科对“患者”生活和医用垃圾进行处理,对病房进行消杀。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急救医疗 运作 体会
医院完善的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
在“5.1”地震灾难发生后我院立即启动了《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有序地安排各项工作。我院的应急预案涵盖了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在预案中规定了应急状况下我院的组织体系、工作流程、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后期评估等多方面。根据预案地震发生后我院立即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领导 副院级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地震应急指挥机构 负责研究决定、部署和推动全院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医院办公室和医务科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履行应急信息汇总、接受和办理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紧急事项发挥运转枢纽作用;承办医院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督促落实有关决定事项;并负责相关科室的协调与信息通报 向全院职工地震信息。急诊科具体负责地震伤员的检伤和外地地震伤员检伤分流并安排抗震性能最佳的急诊病房接受余震发生时各科危重病人的安置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两个由专家成员组成的医疗救护队为地震伤员提供医疗救助并为医院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建议还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医院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
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等是地震灾害工作决议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医疗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接受社会捐助和志愿者安排等小组明确的分工很利于医院对人员的合理组织与调配。地震发生后医院各部门立刻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从事急诊急救部门的急诊科进入h待命各部门根据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的工作。
合理安排与调配:在向灾区派出应急医疗救护队的同时急诊科人员为成员的“医疗救护队”承担着本地地震伤员和外地来院地震伤员的急救医疗处置工作也在顺利开展。我院常态下就建立了以急诊科人员为主的灾害事故救援小组承担着各种灾害事故的医学救援任务在必要时再抽调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组成急救医疗组协助完成急救医疗服务。
急诊急救工作:地震灾害的发生考验着医院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三环相扣相互衔接考验捍卫着人民群众健康的急救生命链是否能无缝连接和高效运转。灾害发生时医院安排了急诊科人员小时待命、医院辅助科室和临床科室双人值班等措施以便随时接收本地地震伤员和外地地震伤员在抗震性能最佳的急诊病房安排接受余震发生时各科的危重病人安置管理工作投入大量急救器材、设备设施如呼吸机、床旁ECG、心电监护仪等充分保障了“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与高效运转。
病人安置:在大地震发生及短期内余震不断时医院在安全措施有保障的三处空旷地带搭建防震帐篷分区安置普通病人便于集中管理和治疗保障了治疗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后勤保障:后勤物质、药品、急救器材等及时供给保障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高率运转。地震发生后后勤保障部门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医院业务用房进行安全检查、鉴定加固或维修因地震毁损的而不达危房标准的建筑或器材保障业务使用。
讨 论
重视不够:急诊医学专业是世纪8年代中期才独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学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医院领导对其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总认为急诊科只是“分诊”所以对其专业人员配备人才培养、设备配置相对临床科室滞后使急诊专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临床科室。医院领导应加强知识更新使急诊置于应有地位、加强领导。
工作模式落后:现有的医学救援模式是“多应急处理、少应急管理”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医学救援时需要临时成立救援指挥机构医院且各自为政不能统一的指挥调度致使运作的随机性大、效益低、有限急救资源浪费。同一地区应建立可持续运行机制和常设机构在突发灾害需医学救援时统一调度指挥本地区的急诊急救资源。
不能实现联勤联动:医学救援信息渠道不畅通涉及到需医学救援的如公安“11”、消防“119”、交通“1”等不能实现联勤联动监控报告信息不能及时报告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急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学是多学科、跨专业的临床一级学科急诊医学是通科的综合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和抢救能力要求较高。发展急诊急救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人才是发展的根本。1要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急诊正确的诊断是采取有效的治疗前提正确的诊断源于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熟练运用掌握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有良好的医德、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反应灵敏、动作敏捷。总之就是要着力建设一支既有内外科基本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有急诊危重医学所需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专业队伍。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卫生保障制度等原因存在严重的科室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别而急诊急救责任重、风险大、工作苦多数宁干专科不干急诊再加上从事急诊急救的医护人员待遇差更使思想波动、队伍不稳尤其是基层医院的急诊科。
投入不足:由于医学救援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设备设施配备的落后现有急诊急救设备陈旧落后、缺乏无法达到稳、准、快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要求。医院应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优先考虑急诊急救器材装备齐全抢救设备才能使急救得心应手缩短救治时间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