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

第1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乡村 度假 旅游产品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旅游作为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单业态的观光旅游转向观光、休闲、度假三驾马车并行的复合型业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区域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的旅游时空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在空间上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需求上逐渐由观光猎奇向舒适型、享受型方向过渡。旅游发展与旅游消费的转型客观需求,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乡村度假旅游应运而生。

2 乡村旅游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早,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其旅游管理体系上,相对比较集中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作用,大多数学者们都认同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还探讨过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一些学者还提出,应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尽管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或兼而有之的管理模式,但都强调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 国内研究综述。樊岸青(2007)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四种成长模式: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客源地依托模式;借助于与该乡村自己的或者相邻的原有名胜地的引力优势所开发的目的地依托模式;产品组合中混合着许多不属于乡村,或者乡村关系并不明显的产品组成的非典型模式;由多种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组成的复合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主要包括景区边缘型、大中城市郊区型两种,城郊乡村旅游往往最为发达和典型,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有比较多的成功案例。吴必虎等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在客源地城市周边出现两个乡村旅游密集区域,第一个最密集区域往往出现在距城市中心20km左右的地区,第二个次密集区域出现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区。在第一个最密集区域的城郊乡村的客源市场、产品结构来看,都受城市影响显著而强烈,区域内旅游景观特征和产品构成具有从大都市旅游产品向典型乡村地区的旅游产品过渡的特征,因而也被称为都市型乡村旅游。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表现为以下特征:①是依托都市客源和乡村背景,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娱乐放松的空间场所;②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显著,乡村特征不典型或缺乏“原真性”,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③主要集中在距都市中心区25-30km范围内,是都市环城游憩的有机构成部分;④主要产品以田园风光欣赏、农事活动体验、农家乐餐饮等为主。

3 乡村度假旅游的需求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的消费模式主要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学农家艺、享农家乐”。这种旅游产品的缺点显而易见:产品以农副产品品尝、购买及观赏田园风光为主,兼及农事体验活动,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游客活动空间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农”味不浓,乡村景观特色不明显,城市化、现代化痕迹明显,核心吸引力不强;环境卫生不佳,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亟需转型升级,极大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需求,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3.1 农家野趣的恬淡追求。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之一:农家乐,起初很多都是以农家餐馆的形式开办的。农家菜意味着纯朴、绿色。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有一句营销学的名言:“卖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农家乐里吃的不是菜,或许是游客对自然、绿色与健康的心理期望,对回归自然的亲切和惬意。如何让心灵放松?值得乡村旅游的建设者从“心”考虑,避免迷失于项目“硬件”的开发与建设之中。

3.2 城市环境与压力的平衡、释放。在城里,人们的内心装满错综复杂的压力和人事:剪不断,理还乱;到乡村,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亲近自然,勾起内心柔软的对大自然无私无欲的情感,投入纯朴、简单的怀抱。通过旅游活动,摆脱了社会关系的羁绊,抛却了大堆的日常琐事寻找生活中另一个摆脱束缚和压力后的真实自我。通过捕捉美好景物的声、色、形,获得感观的愉悦,继而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入领会景物的精粹,从而获得由外及内的舒畅感觉。

3.3 在乡村旅游中养心,在养心中融入自然。我们去旅游的每个乡村,每一处山水、田园,某种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宝库,我们的心灵很现代,也因此很疲惫,但乡村的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山水、自然、恒古长青。面对自然,我们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心灵何不在山水间作一次回归原始与天真的“保养”呢!乡村度假旅游是调整自我、实现身心和谐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乡村度假旅游的实质就是给旅游者一个真实的、质朴的、原美的乡村度假环境,一个与都市完全两样的旅游天地,一种恍若隔世的视觉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4 乡村度假旅游开发

乡村度假是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与农家乐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过客转变为滞留度假休闲。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华丽转身,而是新时代的功能升级、业态延伸、服务提高,是游客依托乡村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休闲度假活动。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的话来说,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与乡村观光游相比,乡村度假旅游要求更好的环境氛围(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更便捷的交通条件;与其他类型度假产品不同,乡村度假以乡村景观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性”为核心吸引力。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4.1 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为依托。人们走出都市出游乡村总体可分为健康、生态、经济、文化、体验、社交动机。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看,健康、生态和经济动机主要源于对生理和安全层次需要,文化、体验和社交动机主要源于对社交以及更高层面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是一次乡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够带回的不仅是照片和土特产,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深刻体验,游客的身心收益也将更大。通过整合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将农业的文化与休憩完美结合,营造出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

4.2 打造以休闲、教育、体验为主的多功能度假功能区。过去的乡村旅游多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功能单一,层次较低,现在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已不满足“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还需开发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增加休闲、娱乐、养生、健身和回归自然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使乡村旅游向高品味、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娱乐项目、体验项目、配套项目,打造成个性突出、服务上乘的乡村度假功能区。

4.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吃,传统地道乡菜。农家餐厅的未来发展方面应该是“定位主题化、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品质化”。住,拙朴野奢乡居。乡村旅游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非都市化的睡眠感觉,在房间装饰中适当的融入文化概念,提炼主题元素,与乡村旅游的整体市场定位吻合。最终,要形成与众不同的睡眠体验,回归自然的睡眠空间。行,绿色生态乡径。将绿色、生态、环保的出行理念植入产品设计中,使行走艺术化、幸福化。游,美丽乡村田园。在乡村原有景色的基础上,经过安排展示出自然之美,经过修饰与包装,使其特色真正的流露出来,引导消费者领略美丽的乡村田园。购,安全健康有机农产品。娱,农趣活动参与、农耕文化体验。

4.4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全民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旅游发展需要硬环境,更需要软服务,也就是好客的人文环境。新加坡、日本和台湾地区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美丽的山水风光固然是吸引游客到访的本底资源,但是服务人员的专业与效率,民众对游客的友善与包容更能够让游客有美好的体验和满意的评价。台湾旅游业界在对外宣传推广时最自豪的一句话就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如何培养市民、村民特别是窗口行业的员工对游客的友善性,至少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和大活动同等重要。

4.5 寻求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在项目规划建设中只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多种方式使农民直接参与到项目开发、运营中,直接受益,才能使乡村度假旅游有稳定的发展基础;然后通过有市场吸引力的乡村度假旅游项目体系带动农村的城镇化、社区化发展;再通过借鉴、引入日本、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实现农业从大田农业到精细化、多元化农业的发展转型。

5 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是产品链的延伸拓展,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如艺术写生、康体疗养、运动拓展、商务会议等;其次是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体系,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三是利益链的纵向共享,加强旅游开发商、农户、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最后是要素链的全面升级,包括交通、饮食、住宿、通信以及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构建多层次、内容丰富、市场针对性强的乡村度假产品体系,对于促进现代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岸青.浅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09:65-67.

[2]赵承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2,1:13-15.

[3]张晓慧.乡村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路径以及启示――以成都五朵金花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0-132.

[4]高佩佩.西安市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5]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34.

[6]党宁.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视角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

[8]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8.

[9]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http://davost.

第2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传统村落;贵州;保护;开发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批准号:2013BAJ10B08)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2日

一、背景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传统村落正逐渐消失,面临着现代化的严峻挑战。据学者冯骥才先生介绍,21世纪初我国的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到271万个,这对我们传统的农耕国家来说是个惊天的数字,它显示了村落消亡的势头迅猛和不可阻挡,也表明了采取和践行对传统村落积极而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截至2014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贵州省占426个。

二、贵州省传统村落概况

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一个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畲族等共居的省份。贵州省目前共有426个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总数的16.7%,总数量在云南省之后,居全国第二位。就目前贵州省大多数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而言,总体出现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无针对性的管理保护模式等诸方面原因,一些传统村落正日渐消亡,加强其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三、贵州省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一)贵州省传统村落历史沿革研究。贵州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农业省,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贵州省传统村落历史沿革方面的研究是近几年来传统村落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博物馆文物专家吴正光的《领略贵州古村落古韵》,主要从自然环境、历史流年、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美丽外观、鲜明个性、丰富的内涵等方面对贵州省的古村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对我们了解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民族特色等方面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009年张姗的《贵州地扪侗寨的历史地理研究》,对地扪侗寨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村落选址、建村环境、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阐述,让读者更好地认识传统村落的形成过程,其保护与开发模式建议,也对当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建筑形态研究。贵州省地形复杂多样,村落的空间格局、建筑形态各异。贵州省对村落形态研究较早的有李志英的《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对黔东南地区村落的选址、空间格局进行了阐述。村落建筑形态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侗族村寨的相关研究较多,如《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及建筑形态研究》、《侗族村落建筑的生态意蕴》等,从村落形态呈现出来的空间结构、景观布局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考察。在贵州省村落空间格局方面:李亮(2013)以第一批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贵州省古村落为例,运用了较为专业的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和空间结构研究方法,测算了传统村落体结构类型和各区域的分布类型,综合分析了贵州省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县际分布、区域分布的结构特征,对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贵州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传统村落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20年以来,在贵州省传统村落各个方面的研究当中,村落文化景观方面的研究内容最为丰富,主要包括保护和开发利用两方面。文化集体记忆是维持传统村落得以延续的一种方式,罗德启在《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一文中提供了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实践的一些具体有效的办法,建议摸清家底,明确重点突出典型,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总体上的保护,并提出建立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议。蒋盈盈在《浅谈贵州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中提出综合性保护村落文化景观,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面,《多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思考》、《传统侗族村落的农业文化涵义与保护策略》、《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针对苗族、水族、布依族等,有专门的研究资料。2013年王伟在《国际环境法视野下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中从国际的角度,明确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在保护和利用过程当中的责任和义务。《美丽乡村建设与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利用》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背景,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贵州省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法及开发模式。

(四)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保护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研究是两个热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所涉猎,但并不多。在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及规划方面,主要研究有《贵州民族村镇旅游开发模式分析》、《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贵阳市周边地区特色村落规划方法研究》、《浅谈贵州传统民居村落的特点及发展》等。在贵州省传统村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以蒋焕洲《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代表,提出了旅游项目形式单一、品牌不明确、社区居民参与度低、村落卫生差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开发理念,突破深度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村民参与机制等对策。在保护方面,《在文化旅游中保护贵州的古村落》指出,贵州省传统村落数量多、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明显,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亡的危机,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文化专题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村。记者管弦、涂涌等各自在《贵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贵州升级传统村落保护》(2015)等文章中明确了加强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方法及意义。

(五)贵州省传统村落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建设方面的研究。贵州省第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是雷山县苗族聚居的朗德上寨,建于1985年。随后于1997年中国与欧洲的挪威合作,在贵州省建立了四处生态博物馆,即六枝唆嘎村、黎平堂安村、锦屏隆里村、花溪镇山村。在民俗博物馆研究方面,吴正光的《谈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对贵州民俗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以及对民俗传承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及其对村落的保护作用方面研究较多,如《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村寨景观的低碳性研究――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环境、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描述,探讨了生态博物馆景观保护的有效途径。陆景川在《贵州生态博物馆与古村落保护》一文中指出,贵州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要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文化与经济相协调发展。江南在《生态博物馆导向下的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以地扪为例》(2010)中对生态博物馆的资源进行了解读,对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其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并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对策建议。肖明艳在《基于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村落旅游探讨》(2013)中,提出了生态博物馆建设需同旅游发展结合的观点。

(六)其他。贵州少数民族村落社会资本状况研究:陈皓(2013)以扰绕村为例,对社会资本概况进行探究,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扰绕村社会资本的变迁和重构,得出了其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结论,提出其获取途径。黔中地区典型历史村镇的调查与分析:顿明明以贵州省青岩镇、镇山村、本寨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对黔中地区历史村镇的独特性和多元性特色进行分析,目的是使大家对村镇历史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有一定认识,更加重视其保护。村落自组织与乡村精英型塑:贵州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定贵(2010)以贵州安顺市九溪村为个案,把它放在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就村落内部如何利用自组织去型塑乡村精英,以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发动力问题进行探究。资源配置研究:吉首大学研究员罗康隆(2012)以贵州黄岗侗族村落为例,从社区时空规序共识方面来探讨村落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

四、述评与展望

(一)述评。贵州省传统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数目多,占到16.7%,其地位的重要性明显。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研究,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文献及研究成果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整体上看,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还处在探索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灾系统方面的研究不完善。贵州省地势起伏大,陡峭的山地环境,临水而居的聚落选址,隐藏着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隐患。大部分村落是以干栏式建筑为主,火灾隐患系数大。2014年贵州剑河地区百年苗寨失火,大量历史悠久的传统民居被毁,就是血的教训。到目前为止,对贵州省传统村落的防灾体系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几乎为零。

2、推动贵州省传统村落发展的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薄弱。推动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发展,旅游开发、建设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是多种发展传统村落的重要方式方法。而针对建立完整有效的动力机制体系,推动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健康发展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为薄弱。

3、多学科综合运用较少。传统村落的研究可涉及多个学科,比如说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等。贵州省传统村落数量多、地域特征明显,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能更好地为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研究服务,使研究更加深入。

4、研究区域呈现一种不平衡趋势。从已有的文献看,贵州省传统村落在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地区,以侗寨、苗寨的研究占据了大多数,而其他集聚地研究较少,造成研究在区域上的不平衡。

(二)展望。为了更好地推进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发展,更好地推进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研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

1、针对性推荐防灾减灾措施,对贵州省传统村落实施更好的保护。贵州省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多发的一个省份,研究防灾减灾体系特别重要。在保护规划、建博物馆、多元主体保护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建树。而针对预防天灾人祸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2、如何使贵州省传统村落从输血到造血,利用其民族特色的明显优势来发展村落经济。传统村落要发展、村落经济要发展,村落进行维护维修,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以及社会的支撑,应更多的利用好自身优势,创建一套可持续发展体系,推动自身发展。

3、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保护之间的矛盾。贵州省传统村落集聚分布地区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主,近几年部分地区旅游业有一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发展,对贵州省传统村落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为传统村落“建档”[N].光明日报,2015.3.4.

[2]吴正光.领略贵州古村落风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1.

[3]张姗.贵州地扪侗寨的历史地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4]罗德启.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J].建筑学报,2004.6.

第3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 森林增长工程;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安徽肥东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80-01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以及合肥市城乡绿化大会战的高位推进,肥东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国土绿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都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绿化苗木的需求加大,以及全社会人民绿化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家财政扶持政策对造林绿化事业的助推作用。

1 森林增长工程发展概况

自2012年以来,肥东县造林绿化工作以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为契机,以江淮分水岭森林长城、众兴水库水源涵养林、巢湖边岸防护林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交通干道和主要河流、渠道等沿线的森林廊道建设,统筹开展农村道路、河渠、水库、塘坝、村庄、庭院等绿化。点、线、面相结合,采取全覆盖造林,积极构建全县生态绿色屏障。

为圆满完成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市场化思路、产业化办法,狠抓招商兴林工作,着力吸引企业、大户,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经营;鼓励企业和造林大户租地造林,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生态得改善、企业有效益、农民获实惠。同时,肥东县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要求成片造林任务由投资企业或承包大户完成的比例应达到100%,培育有特色、有优势的林业产业基地和优良品种,打造千亩连片精品苗木基地、花卉产业集中区和星级森林旅游示范区。

苗木花卉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中部花木城苗木的侧翼增长极;森林旅游业后劲十足,造林绿化与森林旅游相结合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森林休闲、田园风光、果园采摘、农家乐为发展方向,已先后建成或在建的基地有国家4A级风景区岱山湖、2A级的白马山、省级的浮槎山森林公园、市级的龙栖地湿地公园,以及四顶山、龙泉山、岘山、蓝山湾、香榭里、陆园等一批森林生态休闲基地,先后有14家被省林业厅、省旅游局授予“安徽省森林人家”;经果林产业凸显规模与特色,全县经济林总面积超过2 000 hm2,主要集中在近城近郊地带。

全县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为肥东县创建全国园林县城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16年10月,森林增长工程新增森林资源近1.67万hm2,肥东县林木绿化率已达到29%左右,活立木总蓄积量约204万m3。目前,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野鸡、野兔、獐、獾等时有可见,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得到根本性转变。

2 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放缓和经济新常态的来临,整个社会经济趋于平稳态势,加之森林增长工程造林面积的规模化扩张,目前肥东县林业行业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苗木同质化严重,精品苗缺位;二是社会对苗木需求不旺,苗木价格大跌;三是土地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攀升,造林投资成本加大。以上3个方面导致苗木投资者的生产热情骤降。

3 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实现林业的增绿增效目标,关键是要保住森林增长工程成果,为全县经济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为此,主要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解决林业行业定位问题。把林业等同于大农业里的其他产业,对林业的公益性、产业的弱势性、生产的周期性、产业的风险性认识不足,过高地估计了林业的经济效益,加之受传统林业生产理念的束缚,从而对林业的政策扶持与种植业、养殖业、水产等相比过低,与园林相比差距更大[1]。二是解决林木后期管护问题。后期林木抚育管理的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造林企业或大户能否承受住市场风险或经营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尤其是重点工程造林,如果政策到期后,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或经营管理不完善的项目一旦出现企业“跑路”或毁林问题,将直接影响肥东县千万亩森林增长生态绩效,更有可能导致区域不稳定,甚至引起群访性事件[2]。

4 “十三五”林业发展对策

林业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产生的商品之一――氧气是人人都能享受的最公正的普惠产品,所以森林增长工程巩固的好坏将影响公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因此,“十三五”期间要抓住机遇,促进肥东县林业的长足发展。一是要抓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机遇,认真总结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重大林业工程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抓好造林G化工作,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造林绿化、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动员组织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做好不同区域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充分发挥其在水源涵养、城乡环境美化、绿化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三是要认真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资源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和非法侵占林地、湿地,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3-4]。四是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协调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造林户经济利益。“十三五”规划期间,为有效实现林业实现“双增”目标,出台相应的林业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首先把林业与环保、民生同等看待,加大对新建林业的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其次加大抚育力度,对现有森林在质量提升上予以政策资金扶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确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程光茹.新形势下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J].林业资源管理,2016(4):24-29.

[2] 李明宝.郎溪县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发展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28-229.

第4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花境;组成要素;设计要点

1 引言

花境是一种既传统又年轻的花卉应用形式。“传统”是指花境这一植物种植形式很早以前就起源于西方,成熟于西方,西方现代花境的类型和应用方式也相当广泛;“年轻”是指花境这种形式在我国还刚刚被认识并逐渐应用,花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城市的高档小区、公园、广场,但应用的面积仍然有限,还有很大发展潜力,研究营建适合我们的花境,可以对我国建设生态美丽城市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筑、道路面积不断扩张,对现代园林绿化的要求可归纳为“四要”:景观效果要美好,成景时间要快速,空间利用要充分,养护成本要低廉。景观效果是目的,成景速度和空间利用是设计的手段和关键,养护是花境景观的维持。花境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我国城市人口的过于集中使得城市用于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并发挥小面积大景观的效果,也需要园林设计工作者和广大市民借鉴、了解花境植物配置手法。城市公益性绿地的可持续维护要求优先推广低成本养护型生态景观绿地。而西方花境设计手法很有参考借鉴价值。

2 花境的综述

2.1 花境的定义

花境源于英文Flower border一词,译作花境或花径。从传统的意义上讲,花境是指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花植物为主要材料,以自然斑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以及草坪中央,在株高、色彩和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一种园林植物造景形式。

2.2 花境的分类

如果按照所用的花卉材料,花境可分为草本花境、混合花境和针叶树花境,其中观赏草花境属于草本花境的范畴,而混合花境和观赏草花境是国内近几年来植物造景中的新宠;如果按照花境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分为林缘花境、路缘花境、墙垣花境、草坪花境、滨水花境及庭院花境;若按季节可分为早春花境、春夏花境和秋冬花境;若按观赏角度,可分为单面花境与双面花境。若按设计式样,可笼统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国外则为乡村风格、浪漫风格和规则式风格。

3 花境的组成要素

3.1 环境

一般包括建筑、树丛、水体、道路、地形等,在花境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地形、地貌及其他周边环境总体考虑,统一布局后进行设计和种植,营造出与环境相适宜的花境。花境一般设置在乔灌木的下层,与之形成小型的生态群落,不仅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

3.2 植物

植物按照位置和用途分为镶边、前景植物,一般为植株低矮的植物,起到界定边缘轮廓的作用。中景植物,一般高度在30~80cm之间,色彩丰富,株型丰满,成为花境的主景。背景植物一般为高大的植物,种在花境的中、后部,成为背景。

3.3 背景

在花境的后方,突出、衬托花境的色彩,起到衬托作用。常见的背景有:绿篱、树丛、围栏、建筑和墙体。

3.4 饰边

在花境的边缘,对花境的轮廓起到确定、装饰、保护作用。饰边还能阻隔植物根系的蔓延,还可以保持小范围的水土不流失,令花境易于管理,保持清洁。常见的饰边材料有:砖石、卵石、树木、绿篱、饰边植物等。

4 花境的设计要点

4.1 平面设计

采用不同植物块状混植,花丛大小无定式。单面观赏花境的后边缘线一般采用直线,前边缘线是直线或曲线。两面观赏花境的边缘线基本平行,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流畅的自由曲线。另外,花境的朝向对景观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应式花境,就要把花境的长轴沿南北方向展开,使花境左右两侧光照均匀。花境的宽度也要适当,过窄不易体现群落特征,过宽则可能遮挡视线,还给养护管理造成困难。

4.2 立体设计

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型、株高、花型、质地等特点来表现花境竖向的景观效果。单面观赏花境植物配置由低到高,形成面向路面的斜面。双面和岛式观赏花境中间植物最高,两边或周边逐渐降低,中间最高处最好不要超过人的视线。其立面应该有高低起伏错落的轮廓变化。植床中部或内部应稍隆起,形成5~10°的坡度,利于排水。

4.3 季相设计

利用植物花期、花色、叶色创造季相变化,理想的花境应该四季可赏。所以在设计花境时,应按照春花、夏花、秋花不同时段,列出植物材料的花期,理想的花境应四季有景可观。从而感受植物生长和季节变化所产生的独特美感。另外,还要注意景观的连续性,使开花植物分散在花境中,花色看起来协调,保证好的观赏效果。

4.4 色彩设计

色彩是人们观赏花境的重点之一额,而花境中的色彩不仅是指花朵的颜色,还包括叶片的颜色、果实的颜色以及花境与周边环境的色调。在进行设计时,要根据环境和要表达的主题确定整个花境的主色调,以及确定不同季节的主要色彩,再依据不同的配色方法确定其他区域所要呈现的色彩。在花境设计中要巧妙利用不同花色来创造空间和效果。如把冷色调的植物群落放在花境后部,视觉上有加大花境深度、宽度之感。在狭小的空间内,用冷色调的植物组成花境,能够扩大空间的尺度感。夏季,使用冷色调的蓝紫色系花卉,能使人感到清凉、宁静。早春或秋天就适合暖色系的花卉,如红、橙等颜色,体现热烈、暖意和喜庆。花境与周围环境色彩还要注意互补和搭配,休闲区适宜用冷色调花卉,红墙体前的花境,应选用枝叶优美、花色浅淡的植物花卉配置。灰色墙体前则适合配大红、橙黄等色来配置,效果会更好。

4.5 背景设计

背景是花境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设计精巧的背景不仅可以突出花境的色彩和轮廓,还能为花境提供良好的小环境,对花镜中的植物起到保护作用。进行背景设计重要的是与花境的色彩协调。从视觉效果看,暖色调做背景,视觉上感觉物体体积比实际小。冷色调会产生距离感,背景要与花境在颜色上形成对比。如白墙前花境要选色彩鲜艳或花色深重的品种,若是绿篱等较深背景,则要载重色彩浅谈明亮的植物。

4.6 饰边设计

饰边可以起到花境的边界作用,还能阻隔植物根系的蔓延,保持水源。饰边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必须与花境的风格及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统一。色彩鲜艳的花境,饰边就应朴素淡雅,反之花境规模过小或色彩不够丰富,则可以运用精致华丽的饰边来增加景观效果,从而很好的突出植物景观。同时饰边还要具有牢固、耐用的性能。

5 结语

目前,我国对花境应用不够广泛,主要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清晰,把花境、花带、花坛和大规模色块种植混淆起来。另外花境专业设计师较少,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动态变化规律考虑不全,植物种类使用单调,色彩效果、竖向景观不尽人意。花境形式单一,养护管理水平不高,生产、研发、设计脱节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所以随着建设文明美丽生态城市和节约型园林的提倡和推广,在城市公园、街道、景观大道、居住区和街心花园等处见缝插针补植花境,在新建住宅进行专项设计花境,从而丰富城市景观。还要积极开发本土植物品种,使他们组成的花境能够展现大自然的纯朴情趣,实现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结合,不仅符合现代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也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只要城市人民积极动员起来,营建植物应用本土化、景观表现多样化、建造管理集约化的多彩花境,用双手,创建一个美丽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兴海.城市园林花境造景应用研究[J].北京园林,2010(4).

[2] 魏 钰,朱仁元.论营建低成本维护花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

第5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 生态文明;风景园林;人与自然;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什么是“生态文明”

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有很多,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笔者阅读各家观点后总结出:“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荣作为人类认知决策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以人对自然的自觉关怀和强烈的道德感、自觉的使命感为其内在约束机制,依靠社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障,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理想目标的全新文明形态[1][2][3]。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是文明、高效、和谐、发展、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而是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观念和生活模式,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生态危机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开始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工业革命进行批判与反思,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从《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所引发的环境运动,到1972 年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探讨如何能在不破坏环境的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崛起的“生态经济学”开始对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反思,到1987 年、1992 年联合国围绕可持续发展分别与制定《我们共同的未来》和《二十一世纪议程》,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球共识。1995 年《生态民主》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4]。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风景园林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格局的全方位变革和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以及提高管理水平。

2.1“生态文明”之路任重而道远

“未来的城市是新桃源城市,或新田园城市。确切地讲是低碳或零碳的城市,是生产性的城市,更是节约型的绿色城市。雨水不再通过市政管道排出,而是被留在城市的鱼塘中或补充地下水;街道上的绿地里长满庄稼和果树,不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园林花木;稻谷和高粱在社区和学校的绿地中生长、成熟,在成熟的季节里,鸟兽和人类共同在那里收获并欢庆丰收;建筑由会光合作用的表皮构成,屋顶是养育池,不但保温节能,而且生产食物;城市地下室是巨大的蘑菇工厂,繁育最富营养和健康的蘑菇”[5]。这是目前中国景观生态主义的旗手俞孔坚教授对未来生态城市的畅想。

但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现状是:城市建设区迅速增长,无边蔓延,大量农田被侵蚀,山林被砍伐,自然状态的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被填埋,河道被渠化,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平衡失调,洪水发生频次倍增。城市化之后的绿地已经完全被人工化,被城市道路割裂,或形成条条框框、边边角角里的公园绿地,或被围合起来形成住宅私家绿地、工商业单位的附属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里最大的公共资源,只能局部具备生态功能,与水系的交换、物种迁徙的路径都已经被切断,渐渐成为人工次生态的孤岛;道路绿地服从于快速交通的线性排列,廊道的功能被弱化;居住区里极尽奢华的绿地带给人们无尽的占有欲望,成为开发商赚钱的手段。

“生态”宣传的外衣下却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盲目追求大树、豪树、珍品树,大部分原来生长在乡村的大树被掠夺,斩首斫足移植到为让少数人拥有的私家绿地里、市政大楼前的广场上,奄奄一息,成为生态造城的牺牲品。追奇猎艳的景观大道上的外来品种代替了乡土植物,绿地率单一指标追求下的大草坪、单群落等“伪生态行为”充斥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广场、生态公园等概念大量涌现,拦河筑坝搞生态漂流等恶行愈演愈烈,严重误导损毁了公众心中的生态形象。

这主要是由于公众普遍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市民的生态觉悟不高,政府的政治关注与宣传不够,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还不到位。同时自然生态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缺乏明确的产权主体,在公共利益没有代言人、维权人的情况下(很大程度是由于规划行业、政府的忽视甚至误导),自然容易被人忽视甚至恣意破坏,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2.2风景园林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风景园林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任务的学科,一直致力于两个层面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6]?完全从事着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工作,使人在冷酷的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维持着和自然的丝丝联系。

可以看到,从风景区规划、区域生态系统规划、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到城市公园设计、居住区绿化、室内植物栽培,风景园林一直以来都在践行生态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可以相信,“生态文明”时代下的风景园林必然会探索出更优、更全、更适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人居环境生态理论,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笔者认为,在生态学原则的指导下,满足“生态文明”的风景园林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和深化研究要做。在此就其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2.2.1提高风景园林的社会关注,树立“生态文明”的崇高理想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与辩证否定,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结果。风景园林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是城市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提高风景园林的社会关注有助于培养人们对自然的关怀,提升“生态文明”的社会价值观:丰富的景观要素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为宣传生态和倡导“生态文明”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通过组织植树、认养树木、放养鱼苗、观察动物生活习性和参与生态观测试验、拍摄风景和动植物主题的影像作品、制作标本、落叶书签等各种活动,把生态公园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作为宣传自然生态知识的载体,启迪人们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存的意识,让游客在公园中领略生态美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绿色、环保、生态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真正将生态意识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

给予风景园林以更多的社会关注,将更加有利于风景园林学科在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上汇聚优秀人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构建研究平台和基地,以进一步整体提升我国风景园林学科水平,服务于我国迅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6],为“生态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2.2.2将生态系统规划提升到城市规划咨询的优先位置

传统城市规划表现为对自然生态的胁迫,自然要素更多地被视为城市建设的限制和约束条件,而生态城市规划内在的要求是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之上的,反映到空间建设上,就是对自然生态格局、过程的尊重[4]。在城市规划中应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核心思想,把对自然生态格局、过程的尊重和模拟作为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全面推动城市环境生态化、工业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宏伟蓝图。

在人居环境大学科的学科分工中,风景园林应该首先统筹国土生态安全,充分考虑生态廊道贯通,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地质构造异常地区、动植物繁衍、栖息和迁徙地区、水源发源地的保护控制,干旱地区的合理规划,严格划分耕地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编制,在与其他功能相冲突的时候享有优先权重,充分建立生态优先的价值观念;城市规划应该提高城市用地的产出,研究复合功能高效生产;建筑学应该结合生产力的高端技术,往空中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让更多的地表与建筑表皮披绿挂绿。

建成区需要从细部开始绿色革命,将城乡各角落的微绿地块组织起来,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单元核心,动员连接其他附属绿地,蔓延建筑立面,包裹建筑顶面,覆盖街道基础设施,修复水岸水底。绿地不断产生、顽强生长,最后连成一片,成为“燎原”之火。

人们在城里生产,到城外生活,可以将主要功能集约于合适的场所,主要的交通设施合理埋设于地下,地面让出大量的绿色空间给自然,让鸟儿飞翔、花儿盛开,让动物可以有足够安全的距离,有自己的生态圈。人们可以在优美的环境里享受慢生活,有自由的、安全的、畅通的路径分别导向旅游点、文化馆、书店、工作场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多元生活,可以有时间关注心灵,有空间关注生态,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7]。

2.2.3大力推行“城市绿道”运动

近几年在个别城市兴起的绿道建设不失为风景园林人士对生态人居环境不懈探索的优秀成果。

绿道首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对河流绿地、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高速公路隔离带、乡村自然绿地等的整合修补,将整个区域的绿地系统联合起来,打通生物之间迁徙、交流、栖息的生命通道,起到生态廊道的作用。绿道同时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从城内交通来看,“绿道”连接地铁等公共交通,起到了分流作用。从城外交通来看,“绿道”连接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客站,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从绿色交通来看,自行车道、电动自行车道,都可以利用风力及太阳能发电,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是低碳、零碳的出行方式,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通过提供便捷而又赏心悦目的“绿道”来使人们能到一个身心放松的绿色空间健身、交流、郊游、散心,能够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与宽松安静的乡村之间找到一处心灵与身体都得到恢复的地方,促进身心健康。“绿道”将文化自然遗产、生态保护区、公园绿地等串起来、联起来、围起来,是对当地的景点、文化自然遗产以及其他不可再生资源恰如其分的、有效的保护。而且使这些景点的服务功能极度放大,使这些平常藏在深山、躲在乡下的资源可进、可观、可游、可学,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均衡互补作用[8]。

“绿道”必然成为现代汽车交通分流的慢行系统的典范,从而减少交通拥堵与污染排放,改善人居与生物生态环境、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巨大推手。

2.2.4掀起“农村包围城市”的大革命

无组织、无计划、无视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城市盲目扩张,消耗了大量农田和自然资源,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对生态与人文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农田、牧场、森林被蚕食,空气、水资源质量下降,湿地被破坏,导致城市绿色空间减少、环境恶化,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人文风貌也随之消失,进而影响城市生活的环境品质与城市社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农耕文明历史最长的国家,农耕文明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地方长期定居,并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我国的村落、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都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定居一个地方那么悠久,必然会创造出一整套与周边环境友好相处、天人合一的生存和生产理念。这些生存理念包含有呵护环境、敬畏自然、节约建筑模式和生产与生活的习俗经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智慧的结晶。

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创始人、社会学家霍华德在考察英国上百年城市化利弊之后总结认为,“城市与农村必须结为夫妇,这样一种令人欣喜的结合将会萌生新的希望,焕发出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城市跟农村应该是阴阳互补,协同发展,即城乡一体化互补协调发展[9]。

农村与城市发展要相互间隔,互相支持、互为依托。农田的包围要限制城市的无限蔓延,同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与生活物资保障;城市的组团式集约发展为农村提供技术支持与相应平等的社会服务,城市与农村各自分工明确、地位平等、消除二元经济体系差异、保持动态平衡。

2.2.5倡导“生产型”的城市美化运动

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是当代世界最为严重也亟须处理的全球性问题。如何同时解决诸多的环境问题,成为各个国家共同探索的主题。

改变工业文明以来对农业文明的逐渐抛弃与轻视,对原始美学、农耕美学的鄙视与不屑,改变城市边角美化为大尺度的生态规划、调整传统单纯装饰作用的园林植物的使用向既有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又有生产价值的都市丰产农业景观,为解决现代生态问题、粮食问题、及创新思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原始并不丑陋,传统并不过时,生产并不可耻!

城市融于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生态文明”需要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可用耕地越来越少,单纯起美化作用的城市园林建设逐渐变得不可持续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思维方式,改革传统做法,寻求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景观途径。城市群要凸显绿色主题,行绿色交通,住绿色建筑,吸绿色空气,吃绿色食品,构建城市大生态的支撑系统,提升城市生态足迹的环境与社会承载力。

应积极推广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鼓励室内绿化,开展立体绿化及空中绿化,这样可使墙面温度降低、噪声减少、还有净化空气、降低粉尘、美化环境等功效。可采取围墙绿化、窗台绿化、檐口绿化、高架桥悬挂绿化、破墙透绿等装饰绿化,这些绿化设施都可以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蔬菜、水果、药用植物等结合起来,在取得生态成效的同时要积极研制新的生产转化型园林物种,争取获得更多的收益、更大的成功。

当代的一些景观实践已经证实该路径的可行性,经过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代一些巨型建筑和城市空间及大马路将被改造成新的田园景观,为新田园城市提供绝好的生产和游憩场所。

2.2.6利用高新技术加速“生态文明”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性与可能性。风景园林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先进技术,结合日常的规划设计工作,加速实现“生态文明”进程。

例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对城市电网的需求甚至可以生产盈余能源;可以用生物综合防治来减少有机高污染农药的使用,维持生态平衡;结合城市街区改造工程,对道路红线以外的部分进行硬化地面的复原性改造,增设透水性路面砖提高地表降水的下渗率,既可以提高城市地下水位,又可以减少强降雨时地表水对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减小市区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尊重城市河湖水系的原生状态,尽量采用自然式生态驳岸护坡,在不得已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多采用可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与植物生长的仿生麻袋、护坡植草网、植草砖等高新技术;利用现代无土栽培与仿生材料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建筑的绿化覆盖与生产转化;利用高新建筑技术,向地下和空中要空间,把地面空间更多的留给培育生态环境的绿地建设;利用现代生物与材料技术制造一系列可降解、可循环利用、无污染的生态建筑材料。

3.总结

“生态文明”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最高形式,其中的发展规律及理论研究还在不断的深化拓展当中,风景园林应该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机遇,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己任,创新发展,迎接挑战,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跑者,提供“生态文明”的核心支撑,践行“生态文明”的生产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薪, 刘德顺.构建“生态文明” 造福千秋万代[J].低碳世界.2013(2):044-047,2013.02

[2] 方精云, 朱江玲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8(2):182-187,2013.02

[3] 邓永芳, 胡文娟.当前国内关于生态社会研究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41(3):1409-1410,2013.03.

[4] 杨培峰, 易劲. 生态理解三境界――兼论“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规划师.29(1):5-10,2013.01

[5] 俞孔坚.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J].广西城镇建设.2012(1):46-49,2012.01

[6] 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J].中国园林.2011(5):4-8, 2011.05

[7] 庄荣. 生态关怀与城市绿色革命[J].风景园林,2012(6):153, 2012.06

第6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 ;生态博物馆 ;原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idea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ecomuseums a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into areas of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useums. The inner difference between ideas of ecomuseums and traditional one is that ecomuseum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within the places where culture developed and management by local people, thus offering an organic protection of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heritage. By reviewing foreign literatures on idea of ecomuseums, combining with effective civil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ecomuseums, this essay will clarify the modern signification of eco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bring out some thought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musems. I hope this essay can be help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useums.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ecomuseums;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4(8)

3生态博物馆发展的当代意义

我国生态博物馆从传统博物馆中走出来,在文化的原生地建立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缺陷,实现了文化保护社区化和民主化的博物馆新理念。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我国博物馆界得以传播的背景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先进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也开始在我国重演,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因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日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于是我国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国际生态博物馆运动。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开始萌芽,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引进国际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博物馆已经发展到1000多座,博物馆界也迫切需要寻找扩大保护文化遗产,更加有效服务社会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补偿传统博物馆缺陷的新形式”。生态博物馆的方法不是要增加一座新的博物馆,而是要使整个社区和它的周围环境一起构成场所型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中,可能有若干个自然村,还可能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包括同一“文化色块”的更广阔的区域。

目前,一些民族村寨的建设与发展,更多面向的是旅游者而不是当地民众,在很多旅游经营者看来,满足游客需求,加强景区管理,是头等大事,而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管理,似乎并不重要。有些地方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干脆将居民全部或者部分搬迁到新村居住,白天再让其回到古村镇工作,彻底将古村镇变成一个提供‘真实建筑,虚假生活’的主题公园” 。新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为旅游服务,理所当然以赢利为目的,缺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掺杂其间的伪民俗却十分丰富。在这些所谓的“民族村”、“民族风情村”里,缺少对本地文化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准确认识,盲目开发甚至进行破坏性开发的行为突出,既违反民族建筑传统,又影响生态环境的大体量豪华客栈越来越多,不少旅游接待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模式,装修滥用瓷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而逐渐失去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更是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及“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方面的培训,不少导游在讲解中存在较大随意性,迎合参观者的喜好任意编造讲解内容;原生态文化标签随意贴在来自各地的旅游商品上,鱼龙混杂,缺少本地特色;文字影像方面的旅游产品更是缺乏权威性,漏洞百出,严重影响民族村寨温馨平和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伤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地悄然消失。

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还始终存在着民族民间可移动文物和手工艺品流失的问题。一方面,是民族民间文物的非法贩运,这是目前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难题之一,在我国生态博物馆中同样存在,当旅游者,特别是一些外国收藏家或者文物贩子来到民族村寨,往往会设法购买当地民众的祖传物品,使得尚处于贫困状态的村寨居民很难长期抵御这一诱惑,最终使这些精美的民族民间文物离开了文化原生地,甚至流落异国他乡。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集、收购珍贵的民族民间文物,甚至挨家串户抢购民族民间文物,连当地民众正在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在劫难逃,进一步造成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严重流失。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家人或本地居民的需求而制作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包含着使用功能、文化象征、精神寄托、场景装饰等综合意义。但是,当外地旅游者购买这些手工艺品或民族生活用品时,仅仅被看作是纪念品、礼品或展品,必然全部或部分失去原有的真正功能。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这些手工艺品变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用典型的样式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往往在当地民众之间产生竞争,使成为产品的传统工艺品逐渐失去了文化含义,质量也变得粗糙,降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声誉。同时,当地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民众也因此而受到剥削,因为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相比,销售价格过于便宜。

生态博物馆的建立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且这种保护是整体保护、原地保护、自我保护及发展中保护相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博物馆“至今已历经30来年,并在不少国家都可发现它的顽强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并不是如创建者和支持者们期待的那样,拥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出现,反而是在争议和艰难的实践中起伏” 。在我国诞生的第一批生态博物馆,建馆至今也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初建时的兴盛阶段,目前正在步入艰难的巩固与提高阶段。“保护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企图让这一‘活化石’在现代‘污染’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接近“原生态”地活下去”。 迄今为止,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极为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古老民族村寨,脱贫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村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从一开始,这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当一个长时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村寨,突然间向世界开放时,来自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技术的交流,以及文化影响的涌入会造成什么结果,这是生态博物馆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生态博物馆既要考虑社会公众意识与整体利益,也要考虑区域内民众的现实需求,而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生态博物馆,一般来说,均是当地政府根据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以及专家学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热情指导的产物。民族村寨是当地民众的家园,当地民众希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有利于改善自己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往往也能够积极参与。由于有政府、专家和民众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就具备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在这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之中,当地政府和专家是主导力量,当地民众则往往是被指导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博物馆的正确理念,也不知道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景如何,他们仍然把精力放在各自家庭的现实生计问题上,而在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上保持沉默,任由“有知识”的外来人所把握和决策。对此海先生指出,“我不得不说,事实上外来力量成了村寨文化的人,村民则从事实上的主人变成了名义上的主人,没有外来力量的进入,就不可能有生态博物馆,这是事实。也许别的国家不是这样,但中国是这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并不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就难多了。因为建立它是政府和专家的行为,而巩固它只有文化主导权回归到村民手中,村民从名义上的主人回归到事实上的主人时,生态博物馆才得以巩固”

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由政府和专家包办代替,只有被保护对象认识到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时,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被当地民众认同的、认可的文化遗产,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承。而各级政府的责任是服务、组织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学者、专家、志愿者的作用是研究、指导和支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让当地民众缺位,应由农村社区里的民众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因为村庄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由他们参与。“文化不是血缘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是要传承的”。因此,生态博物馆应该强调,让拥有某种文化遗产的主体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H.弗里曼(H.Friman)指出“我们工作的动力源自生态博物馆背后的哲学理念,即一个地方或一个区域连同其所有的物品是一种文化财产。这里所说的财产与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无关”。 然而要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关键要使文化遗产的主体在心理上实现对于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升华,这种文化认同心理,才是当地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在我国古老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无论对于农村社区,还是村庄民众来说,都是一种超前的行为,要使生态博物馆得到巩固和发展,当地社区和民众都必须超越自己的固有观念和能力。任何一种先进理念和由此催生的新生事物,只有和现实的需求相契合才能具有生命力。生态博物馆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是技术层面的对接,例如记录、维护、保存文化遗存,建立信息资料中心等,这些可以通过借鉴传统博物馆的已有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来完成。但是,社区民众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目的,是否与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目标相一致,则是生态博物馆在理想和现实的对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在于文化遗产的原生地保护,并且由文化的主人保护自己。但是,在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阶段。从文化回归到文化自主,社区民众需要“经过三个文化的递升的层面。这就是利益驱动层面,情感驱动层面和知识驱动层面”。当地民众保护自己文化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也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天然感情,但是,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往往缺乏科学认识。这三个层面都需要提高,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提高过程。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处于永恒的变迁过程之中,所有历史积淀的传统都将经过今天的变化而形成新的传统,并成为明天变化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出发,任何“静态地”保护民族文化的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全盘保护下来,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只能对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重点选择那些在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活态文化”;那些各民族自我推崇、自我评价较高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内能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内容;那些对外能代表民族形象、促进民族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文化内容;那些有利于家庭、邻里、人际关系和睦的文化内容。还要特别关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传承危机和容易消亡的少数民族文化,即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最能体现其民族特征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保护下来。

4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生态博物馆所保护的不是单体的文物,也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一个活态的文化肌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简单的收集、整理、展示,到在文化的原生地系统全面的保存、展示和传承,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实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博物馆运动让博物馆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审视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思考博物馆生存的意义,不得不思考博物馆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态博物馆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是时代的召唤。虽然,目前各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均属于具有开创性实践中的正常现象。对于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生态博物馆理论体系。“博物馆的方法是在不断创新之中,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 。但是,人们已经通过实践,看到生态博物馆在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保障民众主体地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各界合作、扩大社区文化传播和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生态博物馆延续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最早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中得以发现和应用。同时专家学者们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景观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提供了最丰富的原址展示,既包括山脉、河流、森林、草地等人们生存所依赖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居住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生态博物馆更大的展示空间在有形的博物馆建筑之外,其规划把整个文化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都纳入保护视野,除了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戏台、民居等古老建筑被精心保护外,传统的磨坊、酿酒作坊、打铁作坊、甚至过去烧炭的土窑、饮用的水井等,都作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而保留下来,而且自然村寨周围和谐的生态氛围,依山傍水,植被良好,同样是生态博物馆的组成部分。生态博物馆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景观更强调整体保护,其保护范围涵盖整个文化社区,力求避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千镇一面”、“万村一面”的悲剧重演。

农村社区与周围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平衡,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前提条件。同时,生态博物馆因人的生活而存在,是活态的文化景观,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因此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应重视过程,不能把现在变成过去,把活态变成静态。生态博物馆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关键在于它是“活态的”、“动态的”。生态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拥有生命,它们与村庄民众休戚相关,或是以村庄民众为传承载体,因而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现实的。现实的时间是历史时间的延绵,即不能在某一时段断裂,截然分成过去和现在。“因此,生态博物馆的时间是有历史延续性的,从历史中来,现在进行着,又流向未来。不要因为它继承了历史便判定它是过去的,这种能看得见的历史与传统正是现实的体现,是在现实中折射出的历史”。生态博物馆中的农村社区和乡土建筑既是从祖先那里承袭下来的,也是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传承下去。“生态博物馆的时空确实有其独特性,即生态博物馆空间的形式与内容都是现在的”。即现址与现实构建的时空是生态博物馆的时空。 生态博物馆对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所表现的不是冻结在某一时间的事物,更不是将乡村文化景观永久“冻结”,而是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保护和延续。

生态博物馆保存珍贵文化记忆。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形态,也并不能改变其与传统博物馆同样的本质。但是,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寻求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文化原生的土地上,伴随着当地民众的参与,强调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整体性,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展示的功能发挥。当前,国际经济和文化一体化加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的职责是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满活力,使非主流文化也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生存空间。在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过程中,应努力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多文化记忆的物证,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文化记忆的保存,活态文化的传承,对所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都应予以科学的纪录,妥善的保护。在我国,还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与主流社会相对隔离的民族村寨,由于封闭,这些民族村寨保留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们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原生环境之中。因此,在这些正在摆脱贫困的民族村寨中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要唤起和帮助村庄民众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不是局限于某个农村社区建造的有形博物馆,而是通过将农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进行一体化整体保护、展示与传承,而创建的“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是将农村社区的各种文化遗产保留在创造和发展它们的地方,让当地社区始终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村庄处处是展品,家家是博物馆”。为此,生态博物馆应制订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制定社区保护管理规章,设立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建立以资料信息中心为基地的研究机构,指导年轻的村民掌握信息记录技能,并带领他们开展文化记忆工程;指导当地民众用本民族的语言记录自己村寨的口碑历史和传说,通过采访村寨老者,录制长期保存的音像资料,建立“文化记忆数据库”;充分鼓励区域内民族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家、乡土作家等继续发挥特长,建立民族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培养文化传承人。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应为居住于此的社区民众集体所有,为他们提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平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解释由当地民众完成,使生态博物馆及其所属的资料信息中心对当地民众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而不是被看成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基础设施,为生态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博物馆提升民众文化自觉。把文化遗产保护推向文化原生地,并且由文化的主人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是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海先生指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运动可能要经过一个学者的文化阶段,但是最终必须发展到当地人们的文化自觉,才能够说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因为文化是与所有生活在文化之中的人有关的,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对农村社区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增强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不仅要帮助当地民众正确理解生态博物馆,更迫切的是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当地民众只有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关心社区的前途和长远利益。生态博物馆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当地民众坚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自我价值,使他们能够在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上熟悉自己,也将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渐渐地欣赏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的原汁原味,进而支持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帮助他们揭示和肯定自我的潜力和方向。同时,农村社区需要“乡规民约”的保护。古往今来,历史村落的形成、保护、发展得益于当地民众自觉严格遵守乡规民约。在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更需要确立深入人心的乡规民约,进而落实一系列法律规章的保护措施。

建立生态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培训阶段,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在于帮助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从文化自在上升到文化自觉。社区民众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专家学者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承担重要角色,与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平等地共同讨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事宜。生态博物馆的责任者和指导者,应该尽可能多地由当地社区有责任心的人士承担,树立当地民众文化主人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社区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他们对社区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心。通过生态博物馆,社区民众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学会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自己的文化尊严。同时,使社区民众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并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或家族财产,而是关系民族文化延续的社区共同财富。在外来的强势文化面前,如果当地民众对社区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在认识上达到科学的高度,在情感上达到珍惜的程度,社区文化就会变得坚强,就会具有抵抗力。总之,生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态度。只有当地居民达到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长久的保护和传承,并为自己的文化和身边的文化遗产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

生态博物馆保障民众主体地位。在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发展的初期,博物馆与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渐行渐远,这种局面并不符合博物馆工作者的初衷和意愿。生态博物馆的实践为博物馆回归社会公众开辟了新的道路。关注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激发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增强广大民众的发展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就是生态博物馆给人们的有益启迪。考察我国已经创建的各地生态博物馆实例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兴建于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因此生态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揭示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联,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主动与积极参与。生态博物馆不是一般的文化机构,而是为农村社区建立的,以社区民众自主保护为特征的文化机构。不尊重社区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实现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应允许并鼓励社区公众参与各项活动。生态博物馆的各项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不但要尊重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而且要使每一位外来访问者或合作者,尊重农村社区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文化情感的意识。例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就成立了包括社区12个民族村寨的寨老在内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生态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协助开展民族村寨的原状保护,协助管理民族村寨内的有关演出活动。

村庄民众是文化的真正主人。虽然在生态博物馆创建阶段、培训阶段,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只有当主导地位转换到当地民众的手中时,生态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当地民众眼中看到的世界,才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应有视野,而树立广大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是生态博物馆最应该加以关注和提倡的。特别重要的是生态博物馆应该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当地民众对生态博物馆发展具有感情和负有责任。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思想便是农村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当地民众的积极互动,核心理念则是对特殊区域、特定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当地民众是否能够切实加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来,是否能够成为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力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态博物馆事业的成败。任何越俎代庖都无济于事,因为创造社区文化、拥有社区文化、享受社区文化、传承社区文化的是当地民众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尊重当地民众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只有当地民众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才能勇敢捍卫自己社区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科学理性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才能满怀信心地创造社区的美好未来和自己的美好生活。

生态博物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生态博物馆不是静态地展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社会形态的文化,生态博物馆也无权阻止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当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进入生态博物馆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专家学者,以及过往参观者、项目合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凝固其中文化和自然遗产与社区民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当地社区为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当地民众拥有享受现代化生活的权力。就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生态博物馆而言,虽然当地社区传统文化均十分独特和丰富,但是社区民众的生活却十分贫困。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贫穷与落后。一个贫穷与落后的农村社区,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贫穷和自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当人们只看到社区文化的经济价值,反而会加速文化遗产消亡。只有社区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生活逐渐富裕,才能提高对社区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才能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既不应喜新厌旧,也不应厚古薄今。应充分尊重时间维度中的文化,应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

针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应有冷静而客观的思考。如果没有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对于社区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熟视无睹,那么当地民众作为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必然会对仅以保护为目标的生态博物馆,产生抵触情绪。鉴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技术保障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生态博物馆所在地加大支持力度。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能力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问题,也不能大包大揽,但是,在不损害当地社区文化价值和当地民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必须努力提高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则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应有内容。必须通过保护改善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社区民众在保护中得到实惠。例如在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带来当地民众盼望已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成为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社区民众的意愿。在生态博物馆中经济生活的改变是正常的改变,文化生活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发展。事实证明,文化虽然可以相对独立于经济,但文化发展最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生态博物馆必须为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使命,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力量。

生态博物馆促进社会各界合作。生态博物馆建设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目前,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研究和挖掘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提供了一个活态的基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得以搜集、保护、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者、民俗学者等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欢迎,一批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陆续涌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特定区域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民众、社区发展的关系,其内容从横向看,既包含乡村文化景观、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有形存在,也包括语言、规则、信念、行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等无形存在,还包含社区民众对待自己的文化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和评价状况等;从纵向看,则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博物馆的知识基础,更倾向于研究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生态博物馆注重同时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社会多元因素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类项目;鼓励跨学科、跨行业、跨系统、跨领域的各方面专家参与合作;鼓励运用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解读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文化深层结构,构建生态博物馆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广西将民族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建成联合体,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力量帮助新建10座生态博物馆,帮助这些生态博物馆研究和保护他们的原始文化和开展对外展示,形成了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力量和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互益体制。生态博物馆同时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科研基地。自从生态博物馆诞生以来,就始终离不开传统博物馆的帮助和博物馆学者的指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直接与生态博物馆结盟,则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中一种新的探索。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博物馆与文化原生地接近的一种努力。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专家介入到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来,以科学的方法、专业的视野对“活态文化”标本进行科学研究,再把研究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传授给当地民众,在专家学者与当地民众之间建立起不断互动的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民众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民众保护的自觉性,并有利于当地专业人才的培育。在选择生态博物馆的研究课题,策划更广泛的合作项目时,首先要深层次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内涵,融会贯通地加以挖掘、提炼,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在生态博物馆内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区域的完美融合,体现文化景观的原生态活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关注社区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态伦理,使现代技术得到妥善而恰当的运用,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博物馆文化特色与完善功能的双重目的。

生态博物馆扩大社区文化传播。生态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旨在向参观者表现全部的文化信息,因此,向外界展示和善待参观者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课题。现代人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依恋可以追溯到观光农业的兴起,自然村寨的旅游吸引力则与逆城市化的价值认同相适应,而生态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慰抚着人们怀旧和思乡情结。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完美结合的生态博物馆,是所在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怀旧的工具,一面仅仅反映过去的镜子。他们应当是窗口,今天真正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生态博物馆必须帮助社区面对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和正在失去的东西,向世界开放,并准备着自己的未来” 。由于生态博物馆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直观的和谐关系,因此在研究和观赏方面极具吸引力。生态博物馆强调民族特色和地方感觉,其价值和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生活在农村社区中的民众,结合生活和生产实践,创造了世代沿袭的住居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与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带来不同文化,开阔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眼界,通过各种方式的接触和交流,当地民众也在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生态博物馆不是明确划定界线的保护地,不是普通的社区公园,而是一个“活着的”农村社区,具有流动的边界区域。生态博物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物景点,而是给参观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情境,使之充满一种历史文化的魅力,民间民俗的魅力。生态博物馆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参观者理应在生态博物馆受到欢迎。生态博物馆也能够在社区文化保护与“负责任旅游”、“可持续旅游”之间寻求结合。如果一个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不向外界传播,没有得到外界的欣赏,就难以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是能为外界所欣赏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外界的赞叹应作为激励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应科学评估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当大批参观者来到生态博物馆,激发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力,参观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提高了社区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增强了在外来文化面前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此时社区民众的表演和展示,已不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是出于文化自豪,他们真正感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也才拥有自觉传承的基础。生态博物馆周边其它农村社区或民族村寨的民众,通过参观生态博物馆,也会认识到保护自己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扩大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生态博物馆完善自身能力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实践性,在管理、运作、资金、人员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各地的生态博物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的以静止、固态的文物藏品为导向的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因此,根据传统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很难解决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和现实挑战。生态博物馆要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文化主体,也就是与当地民众的合作方式,当地民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亲历者和拥有者,应该拥有更多地参与机会,主导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中人们传统知识系统必须受到尊重、发扬与保护。“人居环境科学”认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要根据文化多样性特点,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的参与实践,更广泛地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使生态博物馆成为不同学科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推动生态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近年来,博物馆界大力提倡的“博物馆的宗旨应该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实现人与物的结合”、“到博物馆来享受发现的快乐”、“博物馆要有助于人的发展”等新的概念,传达着博物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新要求和新思维, 这些都对生态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生态博物馆不仅应该使当地民众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其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应该通过独特的展示模式,使广大参观者在观赏过程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历史、环境、文化方面的科学教育,分享交流与体验的乐趣,真正体现现代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宗旨。例如菲律宾拉博拉多生态博物馆,持续地开展社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河流清淤,森林保护、电脑网络、青年培训等,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赞扬,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特性。在这里人们格外珍惜当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珍爱农村社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风民俗。社区内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被原样地保留下来,对于房屋外部和内部的局部破损,都严格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方式进行修复。随着终生学习时代的来临,应使终生学习包括在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中,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活动,为当地民众和参观者提供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可以使当地居民和参观者增强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正确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如果社会各界将生态博物馆视为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发展的基石,而不仅仅是当地政府推介旅游的手段,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标本的话,就一定能够找到生态博物馆与现实发展对接的途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理想。

参考文献: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

[12]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13]黄春雨.理想与现实――生态博物馆必须的对接[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2.

[14]于格・戴瓦兰.中国生态博物馆论坛笔记[C]//贵州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244 .

[15]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生态博物馆研究[J].群言,2008(9).

[16]宋瑞.保存古村镇的生活空间[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5-14(6).

[17]海.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道路[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5 .

[18]邓晓.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博弈现象[J].中国文物报,2010-4-7(6).

[19]吴昶.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J].中国文物报,2006-9-8(8).

[20]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 .

[21]海伦娜・弗里曼.没有围墙的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2006(2):55 .

[23]赵世林,田婧.民族文化遗产的主位保护和客位保护[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15 .

[24]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C]//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24 .

[25]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26]海.论坛小结[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41 .

[27]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东南文化,2009(1):83.

[28]曹兵武.生态博物馆:谁的生态[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261 .

[29]宋向光.生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发展的贡献[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53 .

[30]马克・摩尔.生态博物馆是镜子窗户还是展柜[C]//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113.

第7篇: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原生态;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68-0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活动绝对支配性为特征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1]。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民族在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围中创造和发展的肢体活动,凝聚着本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新疆古称西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少数民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各民族迁徙融合、“一体多元”文化及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环塔里木盆地是指新疆南部围绕塔里木盆地的2个州、3个地区、4个师(巴州、克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2]。维吾尔族是世居新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与大自然抗争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域文明。原生态体育是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手段来研究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征。维吾尔民族在漫长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长河中,演化出独具民族特色和信仰的文化体系,维吾尔族的原生态传统体育具有富有民族浓郁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环塔里木盆地所辖属的2个州、3个地区、4个师(巴州、克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现存的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以现存原生态体育项目、流行区域、流行现状等为主要问卷内容,对环塔里木盆地相关区域文化局及相关体育管理部门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调研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项目分类、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

2.田野调查法。对环塔里木盆地的2个州、3个地区、4个师(巴州、克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现存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现状、体育特征、文化特征进行实地调研,以此了解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的真实形态。

3.文献资料法。对有关环塔里木盆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维吾尔族体育研究及文化特征的理论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为准确地剖析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内涵提供理论依据。

4.专家访谈法。对喀什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相关社会学专家及阿克苏地区文化局的体育主管领导进行访谈,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文化在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种类(见表1)

由表1调查可知,环塔里木盆地现存的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有游戏类和竞技类,各有15项和8项,其中以娱乐游戏类居多。

(二)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区域分布(见表2)

调查发现,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现存较多的地区是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和田地区,分布为20项、14项和13项,主要分布在县镇区域,多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巴州和克州其次,现存项目较少的是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和农十四师,以常见的游戏项目为主。由此可知,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多数原生态传统体育以乡镇民间开展较多,大型的传统项目如沙哈尔地、达瓦孜则多以政府性质组织开展,表明环塔里木盆地区域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受现代文化和西方体育的冲击,处于社会边缘和消失状态。

三、讨论

(一)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的文化特征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主要来源于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和南疆绿洲的土著居民。“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其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绿洲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为一体,并以绿洲文明为主,体育文化以土地为中心的“静态体育文化”[3]。环塔里木盆地地域独特,沙漠、碱泽地、边缘绿洲带等自然环境和长期的交通闭塞,造就了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局限和地域性,由此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维吾尔族人民在漫长历史的过程中创造和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新疆少数民族漫长历史中遗留和保存着的原汁原味的、自然的文化遗产。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体交融性、娱乐性构成了维吾尔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4]。维吾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达瓦孜(走绳)、打尕尕(打木棍)、沙哈尔地(空中轮转)、赛马、且里西(民族式摔跤)、滑冰、麦西莱普、叼羊、拔河、秋千、跳绳等23项。原生态传统体育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人民在漫长历史演变中,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民族文化的表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中的麦西莱甫、刀郎舞、达瓦孜等伴随民族音乐的舞蹈游戏,反映着浓郁的民族色彩;而赛马、叼羊、摔跤等竞技项目又体现了维吾尔族豪放、勇敢、粗犷和强悍的民族性格。

原生态体育具有原初性、本土性、生活性和交融性等内涵特征[5]。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反映塔里木河流域独特地域环境下,维吾尔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运动形态;也是历史文化变迁下维吾尔族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它凝聚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审美观、健康观、伦理道德观、精神价值追求、以及宗教文化信仰等多种文化特征。独特的地域环境决定了塔里木河流域世代生活和生产方式,维吾尔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文化同样给予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带来异域的文化表达方式。维吾尔族人民在众多的原生态传统体育游戏中,如秋千、姑娘追、山哈尔的等运动,多喜爱穿着华丽的民族服饰,佩戴高贵的佩饰,以此显示心情的愉悦和身体的舒展美丽;在竞赛运动项目中身着鲜艳奔放的服饰,以此反映参赛者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气质。维吾尔族人民同时注重身心健康的发展,如达瓦孜、叼羊等运动项目的开展,不仅促进本民族健康体魄的发展,同时也是积极进取、健康心理的表现。而维吾尔族人民在伊斯兰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节庆日中举行的沙哈尔地、摔跤、麦西莱甫等喜庆游戏中,维吾尔族民族载歌载舞的喜庆氛围,为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增添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体育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文化现象。原生态文化主要指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较为边缘的、更接近初始和质朴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并融进现代其他学科文化的一种文化存在形式[6]。地域文化是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内涵而形成的[7]。体育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是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等多种文化组成。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是一个地方长期劳动与多种智慧的积淀,离不开各种原始崇拜[8]。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外延,反映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文化的本质,其作为民族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具有传统文化承载的作用和功能。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是维吾尔族漫长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独具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信仰的文化组成。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反映了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生产生活方式;凸显了维吾尔族在漫长历史变迁中,深受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交融下所形成的开放、乐观、淳朴、好客的民族精神面貌和礼仪文化;同时也体现了维吾尔族热爱生活、爱美的审美文化理念;以及勇敢、坚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中伊斯兰教文化散发着民族气息,同样反映在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礼仪、民族伦理道德的尊崇,以及维吾尔民族运动形式中,是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凝聚力和文化的象征。

(三)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形态的一种,深深影响着民族文化的特质,一个民族、地域体育运动的风格、美学观和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征[9]。原生态传统体育是社会与文化变迁下,特定地域环境中保留的原始特色和民族特质的体育项目,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和体育性文化特质。维吾尔族众多原生态传统体育的产生和流传于维吾尔族的乡村间,欢快奔放的民族音乐、热情好客的民族习俗、趣味浓厚的游戏内容、以及朴实纯洁的民族风格,使得维吾尔族人民乐观、开放的精神面貌伴随乡间体育游戏和体育文化的传承深入民族文化的骨髓。维吾尔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又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村民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促进文化交往及种族繁衍的需要,是维系村落与村落之间感情、加强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精神纽带。维吾尔族的原生态传统体育多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等重大民族节日或婚庆的日子里举行,这时周围十里八乡的村落都会有人前来祝贺观看,进而加强了村落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是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深扎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土壤,是维吾尔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与人民的社会生产紧密相连,同时丰富多彩的原生态体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进了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民族的凝聚力。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促进了生活和谐和稳定发展,增进了人民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生活理念。

四、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是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体交融性、娱乐性等体育的文化特征。反映了维吾尔民族开放、乐观、淳朴、好客的民族精神面貌和礼仪文化,族热爱生活、爱美的审美文化理念,以及勇敢、坚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文化内涵。对促进族间相互交流感情、促进文化交往和文化认同,以及加强村落与村落之间感情、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挖掘和开发,有利于维吾尔族优秀体育的继承和开展,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高维吾尔族民族素质,维护环塔里木盆地多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西部体育文化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19(3):133-139.

[2]许辉,杨洁明.环塔里木盆地非遗档案和数字化建设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5,27(1):41-44.

[3]朱梅新,张新辉,李进国.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49-51.

[4]刘全福,张守平.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102-104.

[5]李延超,虞重干,杨斌.论生态体育的内涵――以苗族村寨体育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1-3.

[6]李盎,问,曾羽,答.做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呵护人――人类学者访谈录之五十八[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33(1):33-35.

[7]王东旭.体育地理学范畴下的中国武术区域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