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校本课程的主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主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主体

第1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在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现状分析和研究,以便使开发出的体育校本课程更加适合学生自己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求,让课程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学生主体作用;现状调查;研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24

1.研究目的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课堂的教与学方式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在理念上凸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思想,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而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既顺应了课改的潮流,更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从以教师的讲授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观摩、思考、领悟、练习为主;从师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型及辐射型交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切实把校本化体育课程开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收集、整理当今国内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先进理念,通过分析比较、提炼加工,为课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定期将本课题组的进展状况与其他类似的研究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探索课题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和切入点。

2.2问卷调查访谈法

2014年4月,笔者走访了作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学校,在各校随机抽取被调查的班级,发放、回收问卷。发放问卷1240份,回收有效问卷1240份,其中,男生的参与人数为680名,女生为560名,有效率为100%。

2.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通过计算机Excel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2.4观察法

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存在问题,获得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较为具体、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5实践尝试法

学生在课堂、课外辅导以及网络视频、碟片、相关的辅导资料等载体中获取研究内容,对其进行筛选、添增,并设法自主创编,体验自我感觉,最终形成自我需求、合作学习小组及班集体趋于认同的校本化体育课程。

3.结果与分析

为了加强实验研究,本课题组向省内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和家长发放了问卷,旨在了解在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探求推进途径,力争开发出更加凸显学生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3.1现状调查

表1表明:参与调查的体育教师对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处于基本了解、了解或很了解状态,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从表2可以看出,对校本化体育课程的开发,大部分教师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80%的教师认为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同时迫切需要得到专家和名师的指导。

鉴于此,学校领导应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予以鼓励,想法设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的辛勤付出,必须有所鼓励,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3.2开发的校本体育课程满意程度调查

课题组对省内外的相关学校近三年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跟踪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学生对开发的校本体育课程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满意。众所周知,课程已不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也不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静态和守旧,而是动态和创新,这是学生欢迎和喜爱新开发的校本课程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表,随着校本化开发课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对开发的新课程越来越满意,高度关注并积极支持。但还有近25%的学生处于基本的认识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开发的手段和应变策略,科学引导学生,带领他们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学生对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的认识还不到位,需要教师讲明原理及重要性,让这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因此,我们将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其展示特长,推进校本化课程开发的进程。事实上,校本化课程开发不仅要教师的参与,而且需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在参与中更能体现出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开发后的课程就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深受学生的喜爱。校本化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实践,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受益,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自我专业化发展。

3.3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自主能力的调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意志品质、自觉性、坚韧性、独立性、自制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心理品质中的恒心和毅力是学生顺利进行学习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调查显示:40%以上的学生在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这三个方面还存在心理缺陷,因此,在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教师要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逐渐渗透课程改革理念,让学生的意志力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正确的意志行为逐渐形成;不论怎样,教师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使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才能不断挑战自我、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校本化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

3.4学生个人在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所受环境影响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个人、环境和行为三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联,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三角关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定取决于所处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的环境和个体所呈现出来的开发行为。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化体育课程和学生在这个方面的兴趣爱好,要知道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并与学生一同去开发、研究、编写、修改,这样的课程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5学生在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的动机分析

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开发有挑战性的校本体育课程,如果学生能带着好奇心投入到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去,并且能长久地与伙伴们一起进行探索,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开发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首先,学习者要具有与所学态度有关的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知识和技能;其次,学习者要从对榜样的观察和个人的亲历、经验中形成对未来行为选择的预期或信念。再次,教师要对学习者正确的行为选择进行强化,即让学习者进行亲历的学习。最后,学生在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拥有正确的学习情绪,积极投入到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去。

事实上,只要学生对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的动机明白了,那么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这件事,想方设法地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共同合作,一起研究,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大家共同期盼的、最优化且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

3.6学生对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作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3.6.1.学生体育学习方式和地位现状调查

调查可知:目前的体育教学方式还处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成为开发的主体。

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是主体、主导、实施者,仅有少数学生表现出了消极的心理(被实施者)。这更坚定了我们研究课题、开发课程的信心。

3.6.2.学生希望通过开发体育课程达成目标和学生需求因素分析(多选题)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60%以上的学生对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最后所达成的目标有明显的渴望,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有帮助,这非常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作为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必须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积极引导学生一起开发。学生对此有较高的期望,说明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因此要正确看待并尽力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全身心投入;同时,开发校本化课程也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步入岗位,奠定坚实的“胜任”基础。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我们今后更加合理、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增强了实效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教师和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校本化体育课程开发

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要求以本校为基地进行体育新课程的开发,课程决策要民主化,主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体育校本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动态生存、出新的文本。许多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所开设的体育选修课、兴趣班等,就具有体育校本课程的性质,是体育校本课程的萌芽和雏形。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开发。

4.1.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应是开发的主体

一些教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下放给了学校、校长、体育教师等组织和成年人群体,学生不应该过多参与,应该是被实施者。其实,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仅仅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体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体育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探索的。成人的心理、思维不同于青少年,学生真正喜欢什么,在很多时候老师并不很清楚。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全体成员参与为标志的,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这种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和选择性,它不仅包括全体教师的参与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仅指在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教学手段方面的决策参与,而且包括对体育课程开发的全过程的决策参与;这种参与不是教师强迫的参与,而是学生自愿选择的参与。因此,学生不仅是体育校本课程的被实施者,也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合作者。

4.1.3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有严格的评价机制

有些学校或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不重视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的开发,认为只要学生喜欢就行了。我们认为,学生是否喜欢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求其具有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动作技能以及体育知识的系统性,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的开发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开发的科学与否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质量的保证,没有评价机制的约束,体育校本课程的设置则会流于形式或一盘散沙,将造成体育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4.2建议

4.2.1充分考虑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的影响因素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处于省城南京市区,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对于校本化体育课程的开发有着非常优越的外界环境;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所接受当地体育文化知识和氛围的熏陶不太一样,可以对校本化体育课程进行有益的补充;学生各自的家庭经济及运动条件优越,家长非常配合孩子,能指导孩子积极锻炼和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辅导班,在外面学习的体育项目可以带进课堂,影响同伴并一起参与到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中去;家长的理念对孩子的影响较大,他们认为:首先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没有健康,一切皆空;本校的体育教师,来自于全国各地,有着地方特色的体育“细胞”和素养,对校本化开发体育课程有着各自的思路和内容。

4.2.2重视师生共同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目前,一些师生还存在着对体育校本课程的认识不足,在开发与实施中表现出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校本化体育课程的开发。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更新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角色;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大多数没有参加过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需要到省内外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面先进的学校去考察学习,希望学校领导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丰富课题内容,彰显课题魅力,确保各子课题落到实处,最终圆满结题。

4.2.3加强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

调查显示,开设校本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难题是,教师和学生都缺乏课程开发方面的培训。这就要求我们要多途径地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创造学习的机会。事实上,只要我们抓实、抓好培训工作,深度挖掘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特长,就一定会开发出特色课程。

第2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校本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对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学校行为,这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

新课程改革以来,实践一再证明,要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培训必须以技能改变训练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新技能训练。而这种训练的最佳方式就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最大特点在于研训一体,有效地将培训与教研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研究中达到培训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我们对传统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作了全方位的修正,进一步整合了培训、教学、教研,架构了一个更加符合新课程背景下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主题教研校本培训模式。

第一步,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开学初,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与部署下,在分管学科领导的指导与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搜集一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校本研训的几个基本“主题”。“问题”来源于教学一线,来源于教师实际,学科教研组由此提炼出“主题”,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利于教师接受并主动投入。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学科教研组长在认真“提炼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构思,并按照“学习-备课-课例与研讨-总结”的步骤,依次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流程清楚,要求明确,便于操作,也便于督促检查,为校本教研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深入学习,交流研讨。

在分管领导指导下,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在学科校本研训规定时间,组织学科教师深入学习,提出中心问题;再由提前学习的学科教研组长或教学骨干进行引领式解读,并进行交流研讨等,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动有效建构新理论,学习新方法。

“主题化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是校本研训的基础,保证了校本研训的方向和深度。

第三步,明确任务,达成共识。

确立了研训主题,每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承担一个或几个小问题,查找有关资料,教研时进行交流。接下来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学科教师集体将理论主动运用于实践的基础平台,是理性智慧向实践智慧主动转换的基础桥梁。

第四步,课堂实践,印证预设。

教学的过程就是研训主题研究的过程。教师要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对预设进行验证。教师在这个阶段特别要加强材料积累,如典型案例、教学实录等,为总结提供真实有力的论据。“课例观摩与研讨”是校本研训的中心环节,它是理性中的实践,是实践中的思辨。它能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现智慧的高效生成,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深层次提升。在分管领导指导、参与下,学科教研组长与组员认真总结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再进行学习培训,努力促进学科教师将研究成果化为自觉行动。

第五步,深化研讨,总结反思。

主题研训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一个研训主题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想,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分析得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下一阶段的研训主题。

第3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打破原有班级界限,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而传统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其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在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

一、挖掘师资力量,创设走班制校本课程教学的软环境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走班制,让学生能“走起来”,首要的是师资的保证。作为普通高级中学,本身教师资源就相对缺乏,而有特长技能的教师就更少了。如何放大资源,实现校本课程的多样化,我们尝试了以下途径,让校本课程走班教学模式从师资、内容架构上得以保障。

(一)自我发现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而且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而对学生来说,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方案形成之前,教师要先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形成趋势,还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收集并整合相关资料,以资开发备用。每位教师申报课题,出台课程方案,实施课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实现确定的可行性目标,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是学校的教师。

(二)本土培养

基于教师已有的,开发教师未知的,挖掘培养教师的兴趣爱好,让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带着这样的思路,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本土培养”。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图书馆、企业、历史名人以及大专院校等课程资源。如聊城地方文化(阿胶文化、运河文化、景阳冈文化等)、新农村建设、聊城文化历史名人研究等。

二、优化选课过程,构建走班制教学自由模式

教育的过程本应该是个选择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只有不断地按照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才可能逐步办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应该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开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成长、成才。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上作了走班制的尝试。

(一)互动对话,了解需求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可以让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采用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对话,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通过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座谈实施有效对话,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项目中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决策、开发和实施,促进学校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二)自主选择,灵活自由

选课,也称课程选择,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题和任课教师。自主双选,即选师――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介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师;选课――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师申报的课题,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内容。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充分了解各个班级的情况,学着观察、学着分析,合理填报选课志愿,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课题像超市,学啥随便选”,这就是目前学校高一、高二学生的选课状态。

三、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走班制的新机制

机制是运行的保障,作为校本课程建设,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的建立来实现校本课程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一)建章立制,保障规范

制度是规范的保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校本课程课题申报制度、校本课程教研制度、走课考评制度、校本课程经费审核制度等近十项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序推进。

(二)资源中心,保驾护航

我们从学校内部和外部进行挖掘,并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充实、丰满学校的校本课程活动项目。在一年的实践中,学校组建的校本课程教研中心及校本课程骨干教师队伍都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还原学生主体,分享走课的精彩

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学习交往、体验的过程。把校本课程学习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材料和媒介,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还原学生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对流性。对学生而言,学习校本课程是班级学习之外的心灵家园。一群有着共同喜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新班长是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教师将逐渐退到学生的身后,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内核”的、自主体验式的学习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来,让学生不断地审视自信心和学习动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有一年一度的校本课程学习展示周,是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合作、引导其校本课程学习的大型平台。在展示周期间,全校性的活动与各课题校本课程学习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

第4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论文摘 要】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本土社会与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现有研究对校本课程中学生的课程权利的认识和分析不够,在学生参与课程权利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思考。鉴于此,文章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及总结,试图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现状分析

不少地方在编撰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类似只注重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的作用,却忽略学生在校本课程当中的作用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试从学生的角度,首先对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被动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由学校和教师支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忽视。由于学生本身对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开展形式等了解甚少,使得学生在选择课程、教师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

(二)学生缺乏对课程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评估校本课程需求的依据和参照 。”但由于现行校本课程资源十分匮乏和选课制度的不完善,学生既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选课,并且由于课程选择的范围极其有限,导致学生不但缺乏选择课程的权利,而且缺乏选择教师的自由。

(三)学生缺乏对课程评价与反思的权利

学生既是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同时又是评价课程的主体。鉴于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应该享有课程评价的权利。但在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漠不关心,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案的可行性、实施过程等方面缺乏自主性,由于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学生的评价并未起到作用。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缺乏的原因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生课程权利得以实现的最佳平台。“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在于:其一,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其二,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促进学校生活民主化、自主化的进程。” 因此,赋予学生课程权利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学生课程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校本课程未被很好地开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权利意识薄弱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权利得不到真正实现,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被确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过分重视书本知识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学生认为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学校的事,不可能也无能力享有或行使课程权利,从而导致社会不重视,学生自己也不主动主张或要求,导致其校本课程权利缺失。

(二)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权利的落实

由于教师的课程观念和专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这间接导致学生权利不到位。由于缺乏标准、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教师对校本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技术、课程评价等都感到迷茫,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使学生实现课程权利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三)学校配套制度不健全

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及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外搜集大量的材料,并且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但由于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另外,大部分学校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学校领导实质性支持不够导致课程难以顺利实施,所以校本课程无法持续地开展下去。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应然权利

为了能更好地使得学生发展自我个性,并促使学校形成特色教学,每个学生都应该提高积极性,有计划地制订方案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笔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转变学生观念,确立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资料的收集与教材的编写,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征求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建议以及一些具体景点的艺术构思。另一方面,发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社会服务,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校园人文资源导游图,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

(二)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技术等知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再次,改进教师培训制度,既要关注理论层面的培训,同时也要将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三)学校提供配套保障制度

学校要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决策,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比如,学校领导在校内明确教师课程权利的范围和运行机制,为师生创设校本研究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156.

第5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校本课程具有由于自身课程特性和设立目的的不同,评价原则除了客观性、科学性、整体性等一般原则外,更应该具有三个特殊的评价原则。

一、评价实施的多主体原则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设,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这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努力实现课程评价的民主化,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师、学生,又可以是被评价学生自己、学生家长甚至社会。这样多方参与,共同评价,多视角诊断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生发展状况,让评价更具有广泛性和说服力,更容易让师生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

多主体中,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本身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和效果反馈者,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二、评价内容的多指标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这要求改变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互动参与、知识积累、创新能力等,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欣赏个性,方能达到校本课程目的。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原则

第6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实效性 模式 氛围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13-01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而自主确定的课程,如何让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实效性,值得我们每一位实践者作深层次的思考,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几年来钻研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借鉴先行兄弟学校的一些实践经验,包括本校尝试的点滴做法,加以整合,总结如下,与同行共商讨。

1 规划前景,整合资源,明确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长远而具体的规划,要全面分析和利用校本开发的资源。我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在筹备工作时,从“两个层次”的调查入手:首先调查家长学生,对现行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有什么建议;接着调查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你以为在实施国家与地方两级课程时,有无缺憾,是否需要开设其他课程更好地协调发展学生的能力。接着进行第二层次调查:这一次主要是了解家长、学生、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有哪些建议,有哪些集中的课程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到,他们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基本技能方面的意愿比较强烈。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又联系到本县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有名的将军县,并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劳务输出——出国挣洋钱又成为部分人发家致富之路,因此本县又成了全国著名的劳务输出县之一。整合以上资源,我们就确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构:

(1)以行为训练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

惯为目标的习惯养成类。

(2)以活动训练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特长技能为目标的技能培养类。

(3)以了解、调查为主要途径,丰富学生见闻、了解家乡为目标的开阔眼界类。

接下来,我们就明晰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选用教师,学生填写选课志愿表,在这一过程中,作到细致安排,长远规划,自主选择,个别调配,教师能发挥特长,学生能够结合兴趣。

2 提高认识,强化培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帮助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建立现代的课程资源观。教师的主体性逐渐得到发挥,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之中。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撰写课程纲要,并通过完整的教历(项目说明、课前计划、调查教学描述、课后反思等)来引领教师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

3 创设氛围,多方互动,增强合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要调动家长、学生、社区等多方积极性,多方主体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保证校本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比如,在校本课程开发习惯养成类与技能培养类中,学生达到的效果如何,这需要家长、社会等各类评价主体的监督,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去查找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这其中也需要与同事、社会中人接触,而不能闭门造车。

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者,有责任创设浓厚的课程开发氛围,保证“人人知道,人人关注”,作到“四常”:常督查,了解课程开发效果,及时给予指导与调整;常展示,要想提高课程开发的知名度,就要多搭建展示平台,让校本课程开发之花时时能绽放;常通报,信息通报,也是加强多方互动的一个关键,向外通报信息,提高课程开发的知晓率、关注率,进而提高课程开发的赞成率、参与率;常反馈,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提高有效性。为此,我们在校刊《星星雨》中开设“校本课程开发专栏”,以及印发“校本课程开发家校互动手册”,一月一填写一反馈,包括每学期两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展示周”活动,多渠道、多机会地关注校本课程,形成了“教师乐参与,学生比收益,家长齐关注”的校本课程开发氛围。

4 细化安排,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走上正常轨道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犹如一珠幼苗,要想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还需要添加营养,注入外力。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的成员为了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作了明确分工,形成三支队伍,一支队伍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管理,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时的设置重点着手;一支队伍负责学生管理,从学生选课、上课的场地、安全保障等着手;一支队伍负责信息收集与外传,及时打开校本课程开发的窗口。分工之后,三支队伍各负其职,通力协作,并相继完善了各块的制度,如:《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制度》,《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安全保障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信息交流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档案管理制度》,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软件保障。

在加强管理时,我们坚持“过程突出经常,结果做到科学”, 并构建有效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为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我们从两方面综合评定: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完成目标情况,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是衡量开发效果重要依据;二是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收益者是学生,他们对效果是如何认定,如何评价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7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信息技术

学校课程体系中包含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三者组成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该项课程政策的出现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及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及学生的高效配合,同时还需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合理开发已成为目前教育行业的重要相关研究问题之一。

1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1.1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也可称之为学校本位课程,这一概念提出初期,人们认为校本课程基于学校人力资源基础,对校园教学所涉及的相关课程以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等人力资源主体为背景进行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人们对校本课程概念的完善性探究与理解[1],可将其理解为:校本课程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在课程发展基础上有利于促进国家、地方政府责任以及权力的整合及合理性分配,提升学校行政自力。

1.2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指以学校为开发背景,以校园内部教师、学生以及社区等人员为基础共同实现对学校课程的制定及评价,完善课程内容,体现民主意识及民主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及发展性,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国家及地方课程建设要求及建设标准为指导基础,针对学生自身的特征及学校内部可利用资源为开发条件[2],以校园内部主体实施开发课程活动实现操作。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2.1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可促进教师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可在新形势以及新任务的发展基础上,不断促进教学思想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还可提升教师专业好感度,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在课程开发参与过程中,教师作为开发主体会从内心产生成就感与责任感,本着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基础实现课程开发;[3]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高质量,则需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自觉意识分析与评价,批判现有课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及开发能力,促进教师协作能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教师对复杂问题的不断完善性解决,可不断促进教师探究意识及探究欲望的增长,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养成,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以及专业实践素养,促进自身全面性发展。

2.2促进学校特色性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建设在差异性思维之上,不同学校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均以自身特色为基础完成建设,满足学校以及社区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可通过对学生以及教师等的独特性分析,对存在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从而实现特色课程开发,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求。[4]课程设置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实质便是对课程的基础性改革,国家课程在设置与建设中注重其统一性及基础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基础性特征养成,由于国家课程的建设要求,国家无法注重学校个性及差异性特征,因此为寻求自身特色及教学不断完善,学校开始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利用,在课程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差异性建设,发展教育。

2.3有利于素质教育建设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建设,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已推行多年,但由于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导致我国素质教育进展缓慢,存在较多建设问题,而造成此类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则多由素质教育在实行过程中的表面性所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以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具体需求为开发前提,而这一观念及学生主体性特征正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我国现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多以非学术类内容为主,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发展。[5]以评估方式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结果具有多种多样性,在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可使学生真正作为学习主体,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实现良好价值观养成,提升综合素养。

3信息技术下的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基础

3.1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条件

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具备完善的内部以及外部开发环境,首先,学校应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及办学思想,在完善的办学思想引导下,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其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学校应建立自身独特的、具有民主性的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政策,促进人性化管理机制建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所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评价及管理机制;再次,学校还应具有完善的教育哲学理念,不断引导金融专业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在金融专业各学院现有的基础系统依托下实现高效建设;最后,学校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中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为金融专业配备多媒体教室以及计算机教室,保证网络连接,各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实现信息化课程教学,促进校本课程设计。

3.2金融专业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3.2.1基础目标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目标包含态度、知识以及能力三个基本维度。态度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因素,之前我国对于基础教育中有关态度的问题并未进行合理规定,校本课程的态度目标包含因素众多,如人对社会、自然的态度等;知识是指以学科综合知识及问题内容替代分科知识,将知识贯穿于问题,将其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赋予不同含义,实现知识内涵的全面理解;能力目标主要是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知识探究以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允许课程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本次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还包含信息素养基本维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可实现各主体的有效交流,其交流机制包含计算机、网络以及远程学习网络等内容[6],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更为先进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越性,适应社会发展。

3.2.2具体目标

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具体目标设计时,各学校应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信息软件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实现对繁杂知识点的合理理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对各年级金融专业予以不同目标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不同年级之下实现对不同金融知识的掌握。在现代化互联网基础之上,对金融专业开辟专题网站使学生实现金融知识与校园网的结合,增强学生现代信息认知度,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扩宽学生的视野。

4信息技术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设计流程中的具体应用

4.1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

4.1.1软件信息基础的环境建设

基础环境建设主要包含人力资源环境以及网络信息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校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依托于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所谓硬件设施主要是指各高校在现有的软件资源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技术依托,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利用数码相机、视频展台等形式连接互联网,建设多媒体教室及互联网平台,为学校金融专业校本知识开发提供信息环境基础。高校的软件建设则主要包含教师这一校本课程开发主体。首先,学校金融专业教师应注重自身理念的转变,在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开发理念相融合,不断实现发展理念的革新,注重教学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认知改变;其次,各教师还应将观念实现内化更新,在教学理念转变的基础上实现行为转变,依托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除此之外,各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信息科技应用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采取信息理论及信息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并使教师不断掌握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应用,使其自主实现网络基础操作,开发高质量校本课程。

4.1.2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素材准备

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信息采集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中,各金融专业教师均属课程开发的重要建设主体,因此各教师应针对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与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内容。首先,教师可应用互联网等网络信息平台对有关货币银行、经济法、财政以及证券投资等内容及信息进行整理,结合本校金融教育特长建设与本校金融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网络;其次,各教师可对金融专业中的相关优秀课例实现整合与分析,深化内涵,使其形成优秀教学案例;[7]除以上形式之外,各教师还可组织班级开展集体活动,实施讲座及兴趣小组等班级实践,丰富资源。

4.2校本课程需求评估

对于校本课程需求的评估主要包含指导文件、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学生需求评估。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体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现阶段教学而言,各高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之下,可对部分相关课程进行改造,自行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3课程性质及任务确定

金融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及本科院校所开设的有关金融学的相关专业,其内部校本课程包含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以及财政学等,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是使金融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金融学、金融运作以及金融市场理论知识,熟知国际金融规则及运行机制,了解现代金融业务操作,实现完善型及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建设,使学生在未来金融领域就业岗位中得以应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在实现课程任务选择及制定时,学校可借助信息技术,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实现课题任务的制定及制作过程探究。在确定课题任务时,各教师可针对现有的资料库以及现代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搜集,针对金融专业内部的不同课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整合,制定校本课题,学生可以兴趣为基础对课题进行选择,选择其中部分课程进行选修。

4.4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可发挥其特有优势,例如在企业会计学课件制作与开发过程中,可采用CAI课件,对会计学内部有关线条以及图形的变化进行相关展示,从而使学生实现直观感受,后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课件制作中将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动画及专题影片融入课件中,使课件更富生动性及表达性,丰富课件制作样式,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4.5课程开发实施过程

开发实施过程中,在校本课程课题初步形成基础上,选择数名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开发,教师可结合课程开发资源,结合各种开发方式如现场观摩、议会讨论以及角色模拟等开发相关的金融专业校本课程。

4.6教学方法探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其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4.6.1信息技术在情境教学法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外在物体及环境,创建与现实环境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文章内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在相关资料的引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实现高效教学。

4.6.2信息技术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在案例教学法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搜集,并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学习,实现高效教学。

4.7评价方法开发

评价方法开发与改革过程中,可针对评价的具体内容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实现评价,除考试评价方法外,学校还应注重综合评价方式的开发及应用,建立家长与校园沟通网络,使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督评,同时还可实现家长、学生、教师的三方面网络沟通交流,体现人性化评价特征,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及公平性。评价主体主要包含教师及学生评价。在对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及态度的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现场观察并记录的形式予以其学习知识、技能等的评价,可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记录,对学生发展过程予以详细描述,教师还可在此基础上使各学生之间进行生生互评,采取故事、小品演绎等形式实现对学生的考核,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学生的实践性作业进行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增长。对于教师的评价,可以多方面形式予以实现,首先将教师的工作量及校本课程相结合,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入档,针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及实施目标进行评价要求编写,教导处以听课及资料查阅性形式在每教学期末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及教学热情,不断实现金融各专业课程的高效教学。

5结论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础性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并应用于校本课程开发中,可有效提升校本课程建设效率,促进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及掌握能力,实现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6):63-65.

[2]张春英.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么加利.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哲学省思[J].教育研究,2012(9):53-57.

[4]韦国.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8):60-63.

[5]吴雪婷,李英梅.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J].时代教育,2015(3):2.

[6]张占成.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制约性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5-17.

第8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一、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设计校本课程,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自行选择能够使其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1)以生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2)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3)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能促进教师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真正行使好课程开发的自,引导并激发教师通过成长反思增强课程意识,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理念,改变教师传统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倡导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培养教师主动解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培养专家型教师,促进教师的成长。(1)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教师们认识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和前景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形成整体的课程意识而不是狭隘的学科意识。由于传统上,教师并不负责教材的改编或重组,长期处于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选择学习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可以帮助教师在校外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之下获得这种能力。(2)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和思考学校发展的远景和文化的创生。在与校外专家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中,教师以课堂师生互动的自然情景为研究对象,进行行动研究。在这种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大大增强。(3)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习惯于服从于上级的指令,不需要关心参与课程的决策,也不知道该怎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他们形成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行使课程决策的权力,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参与的能力。

第9篇:校本课程的主体范文

如何划分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有许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开发主体、开发范围与开发程序这三个维度。

如果按开发主体来划分,则有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现阶段我们主要倡导教师小组、与校外合作这两种。

如果按开发范围来划分,则有单门课程、一类课程和所有课程的开发,现在我们主要倡导一类课程的开发。

如果按开发程序来划分,则因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在这几种方式中,课程开发主体的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开发的范围从小到大,开发的程度也由易到难。课程选择是参与程度最低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只是行使了课程选择权,是从几种备择的课程中选择一种。课程改编、整合是在备择的课程中通过增减和重组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加工。课程补充、拓展是对原有课程进行补充性、拓展性的加工。课程新编是参与程度最高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意味着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技术创生一门崭新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哪些具体的开发形式

综上所述,开发程序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维度,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具体形式。

课程选择。主要是指在备择的几种课程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刚起步时或课程开发能力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这种适宜的方式。如当学校确定要开一门书法课,在既没有经验又没有合适的教师的情况下,看看别的学校有没有可借鉴的或类似的课程,如有,就可以移植或选用,以后再逐步建设。当然,课程选择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同时还要有可供选择的课程。

课程改编。主要是指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或自己的、或别人的)进行修改,以形成一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它也包括某些学校引进国外的课程进行翻译和本土化改造。课程改编一般涉及五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修订,即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与课程资源的修订。

课程整合。主要是指按照某个重要的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以分科为主开发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校本课程引进最新的主题元素,如可以以灾后心理辅导、汶水新城规划、奥运志愿者、太湖水污染治理等这样的主题开发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校本课程。

课程补充。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补充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如英语会话、作文写作指导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补充;可以是矫正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

课程拓展。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优势而进行拓展,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拓展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如数学思想、唐诗欣赏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拓展,如国际象棋Ⅰ、国际象棋Ⅱ等;可以是内容的广度拓宽,也可以是内容的深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