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劳动实践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视角 “90后”大学生 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诸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就业行为的选择起导向作用,推动着对就业行为的选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就业活动中深层次的综合反映。“90后”大学生正在成为大学生中的主体,也正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使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就业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问题思维活动的结果,体现在他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对就业及就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所做出的深刻而丰富的论述中,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就业理论对构建“90后”大学生就业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就业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指的是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效益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能够创造的价值。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遵循人的本质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之间的有机统一。
“90后”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其根源在于没有将个人放到社会整体中思考就业问题,把就业问题完全当做个人的职业选择,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从而将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因此,“以人为本”的就业观要求在就业过程中人们自觉实现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2.加强实践就业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择业应该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是个理性的过程,而不是求得一个满足虚荣心的最足以炫耀的职业。
“90后”大学生就业中的价值具有选择非理性、功利性倾向,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认识进行职业选择。关于实践的理论对于我们纠正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性、功利性倾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3.注重劳动就业观。
马克思最早从哲学、经济学的意义上使用劳动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人类劳动,初步提出劳动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的结论;从人和动物的区别来研究人类劳动,提出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阐述了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劳动的具体形式。因此,可以利用关于劳动的观点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用的观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二、目前“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张扬个性,追求功利。
“90后”大学生,有极度张扬的个性,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才能。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极为自我,甚至有些自私的生活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利益观念的深入人心,加之受西方“拜金主义”及“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主导思想的功利意识不断加强,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表现为“到外企去,到上市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很多集中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及大城市,并且以能否给予更好的经济待遇作为就业的考虑因素。他们认为只有到经济发达地区,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前途,才能使自己得到优厚的物质待遇。“90后”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就业价值取向,越来越注重功利性。
2.向往稳定,价值选择非理性。
“90后”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更能带来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和自我实现感。因此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人才相对过剩的一面。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下,将就业地点锁定在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仍然居高不下。“90后”大学生把福利待遇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缺乏对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
3.突出个体,社会价值观淡化。
对于就业选择,“90后”大学生考虑的主要是这份工作或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是否有利,自己对工作是否有满足感,而对于父母的意见或建议则往往放在次要位置。自己选择的工作或职业对于家庭有什么意义、父母是否有满足感,他们考虑得较少。对于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或职业,如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和公益性质的职业,他们也是很少主动选择的,除非是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他们只好被动选择。至于自己选择的工作或职业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他们更是很少考虑了。但是如果过分突出个人因素,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而忽视社会需要,就会导致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的淡化,使他们在择业中偏离正确的方向,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用就业理论引导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建构
1.坚持以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用“以人为本”的思想端正大学生就业观。
“以人为本”要求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该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对立的,互相冲突的”。
大学生在考虑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的同时,岗位的社会价值也是重要的标准之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个人才会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不仅要激起大学生思考个人的职业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感。
2.坚持以就业理论为指导,结合实践对90后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就业培训。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引导“90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而且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克服个性上的弱点,消除社会对他们的就业歧视。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90后”大学生的就业率:
(1)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专业老师讲解就业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让90后大学生学会怎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职业,如何展示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克服就业过程中的挫折和心理障碍;课堂教学还可以采用模拟招聘的形式,让他们切身感受就业选择的过程。
(2)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才干,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融入群体,克服他们怕交际、怕受挫的缺点,因此要引导“9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丰富自身内涵,展示自身特长。
(3)实习实践基地: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都需要学生有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新员工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到实习实践基地去锻炼和学习,既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又可以弥补性格和心理上的不足。
3.坚持以就业理论为指导,引导“90后”大学生正视劳动重要性,勇于创业。
(1)正视劳动,寻找兴趣:马克思曾指出,我们的使命不是要求得到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而是一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因此,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应该在承认功利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劳动本身的价值,把大学生的关注点从完全的功利追求和导向上转移到对职业本身的兴趣和对自我实现的需求上。
(2)勤于劳动,勇于创业:根据观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勤于劳动,勇于创业,“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力量,或与社会力量合作,进行自主创业,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须,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要树立创业理想,培养创业素质,学习创业知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我国高校及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积极提倡大学生创业,不能误导他们盲目创业、仓促创业,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创业中适应、驾驭和改造生存环境,最终取得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5]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28-3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兼职打工,对策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和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大学生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打工、兼职几乎成了他们在校期间一种不可或缺的经历,但是,大学生因兼职打工所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兼职打工现象,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现状
1.大学生兼职打工的功利性较强。大学生兼职打工应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为主要目的,可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兼职目的不明确,打工的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仅仅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学生的收入有的为积攒学费,有的为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有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高消费的生活需求和攀比心理。这种把金钱作为衡量自己付出与所得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往往导致了学生缺乏长远的目标,对于更能锻炼个人能力的工作如学生会、社团和班级学生干部的工作不屑一顾,对学校、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下降,价值观出现偏差。
2.兼职打工形式多样化,但专业性不强。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动因会寻找不同的兼职工作。但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尚未完成,专业知识欠缺,加上很少有用人单位愿意提供短期的专业岗位,大多数学生不能依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合理统筹规划工作,所从事的行业和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大多以体力劳动为主,如推销员、服务员、售货员、话务员、发传单、家教、工厂一线工人、校园等,虽然岗位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技术性、专业性不强,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运用专业知识来巩固和提高学业。
3.兼职打工与学业发生冲突。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兼职打工只是丰富课外生活的一种形式。大学四年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兼职打工原本就侵占了正常的学习时间,有的学生为了多挣钱还主动要求加班、加工作量,甚至同时打几份工,这样一来,在正常休息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也就谈不上读书学习了。特别是很多学生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把学习与兼职的关系本末倒置了,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反而把兼职打工作为大学阶段的重要工作甚至是第一要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学业,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因为兼职打工而发生逃课的情况,最终影响了学业,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4.在校大学生兼职打工权益缺乏保护。 在各类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的今天,对涉及大学生打工群体的劳动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却还存在盲点,使得市场主体的雇佣方的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和约束。市场的无序与混乱,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劳动者权益应有的关注,在出现劳动纠纷的争议时,少有大学生主动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致大学生兼职打工期间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维权艰难。大学生兼职打工被侵权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超负荷、没有最低工资保障、 被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雇主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被黑中介公司欺骗、遇到劳动伤害时没有保险等。
二、改善大学生兼职打工现状的对策建议
1.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兼职打工教育引导工作。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提供大学生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开展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动机和学习观,教育大学生兼职不能本末倒置,应清楚自己的第一身份仍是学生,要正确处理好兼职和学业的关系,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兼职时也尽量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注重自己职业素质的培养,对赚钱多少不要过分苛求,不能最终获得了实践而缺少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兼职打工荒废了学业。
2. 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管理。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正确对待大学生兼职打工是事关校园稳定和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要将其纳入学生管理工作的范畴,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真正建立起对口管理部门,如在学生处设立下属职能部门或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兼职中介中心,制定正式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配以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职人员,全权负责管理打工岗位的设置、培训、考核和反馈工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定期向学生兼职信息,对学生兼职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同时,与某些用人单位建立起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专场兼职招聘会,增加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并积极对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实地考察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并做出反馈意见,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也可以交由学校出面与用人单位协调。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避免大学生兼职打工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不良状况。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具有自己的优势,如较高的教育资历水平等。但社会上大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劳动力。所以,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无法积累社会经验。创业创新能力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间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全面型、专而不精型的“弱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脱离了社会实际、社会需求,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结构失调、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都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期望上,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就业观念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对的调整,重新定位。忌眼高手低,要求苛刻。不怕苦、不怕累。
(三)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目前,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的企业、单位根本不愿意录用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要求一些其它的条件,如英语水平、驾驶能力和计算机水平等。但毕业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薄弱。这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致使许多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而被拒之门外。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方面,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创业者。其中,有部分创业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产量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变,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型劳动力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些新技术、新能力,如开发和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正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
(二)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劳动力流向各地。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业不仅解决了本身的就业问题,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壮大大学生的创业队伍是十分之有必要的。在大学生创造财富的同时,形成一股大学生创业的新风潮、新风气,鼓励更多人创业,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自身要求
(一)基本素质
创业者应当具备强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创业者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要素。自我意识应当自信或是自主;情感应当理智、理性;性格应当坚韧、开朗。身体素质,指创业者应该具备健康、体力精力充沛的基本要求。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压力下坚持过来。知识素质,要求创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包括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科学的经营知识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等。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二)要有充分的资源
创业之前要认真思考、考虑成熟再行动。首先要考虑资源问题,如业务资源、客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行业经验资源、技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创业者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但至少应该具备一些重要的资源条件,如财务资源和客户资源,这两者之一的任何资源都足以去弥补缺失的某种资源。如果以上的资源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就要谨慎考虑是否创业、创业能否成功。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思想观念
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教育、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理念;必须重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能力;系统训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
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创业毕竟是一种对综合理论知识运用的实践行为,所以相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在创业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在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施行。一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基础课程;二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知识的自主学习;三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特色课程。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对于缺乏实践、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有“点子”、有“灵感”就可以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选准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有想法、有计划就可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通过项目培训、市场调差、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等阶段,大学生可以获得模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创业知识。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后,国家也需要出台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随着我国大学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还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经济发展前景。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1999年高校连年扩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逐年猛涨,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初次就业率不断下降,就业现状堪忧。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高校本专科生招生人数为2007年565.92万,2008年607.66万,2009年达到了639.49万,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9年一季度,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9.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1.5%(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1.1%),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6.2%,其他失业人员占11.6%;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0.2%,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8.4%和21.8%。而随之而来的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在不断下降,就业问题就显得越发突出。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11万,就业率68%,2010年应届毕业生为630万,就业率72.2%,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 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人力资源和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认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1]中国劳动科学院研究员张丽宾说,“每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加起可能达到1 000万左右,近年国家每年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占的比例正在接近50%,未来该比例还可能上升”。[2]
可以预计,随着失业人员的安置,新劳动力的进入,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第一,国家宏观调控及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虽然这种多元化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许多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招生和培养计划不能着眼于市场需求,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适应,导致高等教育的市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这时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又不健全,服务相对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但“铁饭碗”观念在社会中还留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精英教育阶段,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还没有根除,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第三,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专业面窄、基础理论研究类的毕业生就业则显得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裁员”造成大量的企业富余人员流入社会,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2.学校因素
第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国高校从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部分大学规划和招生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在专业调整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某些热门专业跟风的现象,致使一些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窄,大学生毕业难以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业岗位,由于国家经济处在结构调整转型期,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校并未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第二,课程内容不符合市场要求。高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等方面更新慢,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要求,主要表现为部分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随着市场经济或领域的变革做相应调整,仍然用陈旧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落伍,跟不上市场的要求,所以导致毕业就业困难。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够规范。高校在就业指导时,强调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制度和求职技巧上,只重视就业数量,忽略就业质量,只关心毕业生能否顺利进入人才市场谋得一个职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缺少深度。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紧紧相连,这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如转学、跨地区、跨专业学习。部分高校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定位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还不够,也导致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
3.学生个人因素
第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社会就业形势日新月异,传统产业转制,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竞争上岗已成为普遍现象。但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落后,自我定位不准确,对工作期望值过高有失偏差,理想与现实脱节。根据沈阳大学对3 225名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把薪酬福利排在就业考虑要素的第一位。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在1 500―3 000元、1 500―2 000元和2 000―3 000元,各占25%,约有20%的人定位于3 000元以上,仅有不足5%的人选择1 500元以下。而根据今年沈阳大学招聘会上86家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调查,笔者了解到,有65%的用人单位给出的薪酬范围为1 000―1 500元/月,有25%的用人单位定出1 000元以下的薪酬。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接受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也错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第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求职择业是一个复杂的选择和被选择过程,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考验,需要有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准备。沈阳大学大学生就业调查表明,有48.2%的大学生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52.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够,也影响了大学生成功就业。
第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观的缺乏。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支持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自身综合素质,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五个指标: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代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然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忽视针对学生毕业后求职的素质与能力的锻炼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1.营造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增强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合理调控毕业生流向,国家应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所以,一是要规划和实施高等教育的结构建设,二是应加强对专业调整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学生规模的宏观调控,对一些暂时冷门却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给予财政上的鼓励。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00―300个就业岗位。[3]所以政府应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体系。目前,在我国现有《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缺乏一个健全的就业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当把大学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面的责任权利,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包括择业范围、程序、必须履行的手续、各方承担的责任、违反法规的制裁措施以及就业纠纷的调节仲裁等,以确保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利,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2.高校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现有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保障教学质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产业结构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第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目前部分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专业队伍和完善的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体系,使得很多学生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根据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设定课程内容,内容可以包括大学生心理辅导、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宣讲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就业指导部门还应和各相关院系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状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动态和就业指导。
3.大学生自身应增强就业主观意识
第一,大学生应增强竞争意识。就业是大学生跨进社会面临的第一次重大竞争,毕业就业再不是计划经济下神秘封闭的分配,而是“用人单位有选择学生的自由权,学生有选择单位的主动权”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规律。如何帮助大学生加强竞争意识,积累竞争经验,掌握竞争手段,熟练竞争技巧,增强竞争实力已成为学校改革中应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由之路。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实施创新教学的目标
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立刻让学生立刻具有创造发明的能力,而是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消除他们对创新的神秘感,帮助同学们养成创新的习惯,以便日后有能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针对大学生低年级同学,学校各级教学单位有责任,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让大学生具有独立生活、独立思维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从创新的角度正确认识实践教学
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有普通劳动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研究项目实践、工程训练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等。学校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了解知识,进而探索与发现新的知识。
1.普通劳动实践。普通劳动看起来很简单容易,但它对人的一生影响是最基本的 最深远的,对人的成才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影响人类生活的创新发明都是在普通的劳动中得到启发。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就非常重视家务劳动,他把下厨看成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2.教学实验实践。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各种实验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中,除了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外,还要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以便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大学正积极倡导减少验证性实验,开发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甚至提倡学生自自主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这些新型的实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工程训练实践。工程训练实践是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非常重视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已经将常规的金工实习转化成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进一步重视工程训练,学生在工程实践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操作一系列的机器设备,除了可以学习各种工艺知识,掌握工艺方法外,还可万一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增强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素质。工程训练实践是一项包含知识、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践。
4.社会调研实践。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方式和渠道很多,通过社会调研实践,可以强化个人和群体,个人和社会的关联度,从而增强个体对家庭、 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所不可却少的。此外,有机会的话 要多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只有深入进去做一件事,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有创造性,只靠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重视实践。使学生在不段的学习和实践中了解知识的创造过程,实践也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只有千百万人的实践, 才充满永恒的生命力,实践还是创新最重要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发展真知。
三、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
1.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前人成果的记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权威和课本的过分依赖。所以,高校要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各项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变“授之以鱼”为 “授之以渔“,启迪学生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此基础上,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体系。
2.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不是单纯的金工实习场地、也不是到单纯的实验室,它以大工程背景为导向,以机、电、控制、信息、,硬件与软间有机结合,集中了相关工种先进设备和仪器的综合性一个场所,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产品的一个场地,学生由单一的技术技能训练转向技术与素质的综合训练。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想起来很简单的问题, 自己动手做起来并不容易,实践是创新最重要的源泉,通过这么一个平台,叫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创新基地是学生展现自我创新理念的一个平台。
3.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实施综合创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岗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作者:陈红 詹榕 单位:泰安技师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途径;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191-2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提供的大学生有很严重的缺点,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正这些缺点,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将会受到阻碍,无法提高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
一、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原因
(一)当代高职大学生普遍缺少顽强的意志。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脑力劳动方面的培养,但是高职大学生参加的工作大多是技能型的工作,然而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因而在日常学习中没有让自己养成顽强的毅力,无法胜任将来从事的工作,所以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
(二)部分高职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较差。当今时代,要想快速地完成一项难度较高,工作任务较重的工作,组织里的职工必须团结起来。然而部门高职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另外,在工作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得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较差,不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时出现的问题
(一)大多数人们在思想上没有对实践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建设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因而忽视了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使得大多数高职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后职业道德缺失,无法为祖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不符。在大多数人们的眼里,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趣味性,无法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取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时候,仍然采用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没有为高职大学生组织与思想政治教学有关的活动,因而使得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较差,无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尽管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但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仍然很差,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年轻的教师没有介绍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没有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因而无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没有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高职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自主意识较差。一些高职大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因而导致大学生学习到的只是过于死板,无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六)思想政治实践教学难以获得实施。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时候,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而导致思想政治实践教学难以得到实施,即使得到实施,时间也不会长久,因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无法得到提高。
三、解决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时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认识。要想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高职院校领导者必须意识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高职院校内实施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职业道德修养较高劳动者,帮助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二)实现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为了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要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然后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时候,减少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增添有意思的与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有关的内容,从而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所需的人才。
(三)改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教师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组织与思想政治教学有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时候,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必须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开动脑筋,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提高高职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自主意识。在整个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占据主体地位,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必须提高高职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自主意识,从而让大学生自主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来参与日常工作。
(六)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调查可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投资力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以此来确保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帮助高职大学生做到知行一致。教师向大学生传授与思想政治有关的知识之后,还有更加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帮助高职大学生做到知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帮助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来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大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在高职大学生面前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高的道德修养,就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此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来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教师向高职大学生传授了相应的知识之后,还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有关的活动,以此来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自主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进而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四)提高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是无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对此,教师就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完成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
五、正确对高职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方法
(一)有关部门要建立保障体系来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为了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关部门可以建立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为实践教学注入充足的流动资金,提供实践教学基地,然后提供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资源来完成实践教学。
(二)有关部门要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化建设。有关部门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之后,还要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化建设,具体要求就是制定与实践教学相符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尽量增加实践教学所用的时间,增强教师的引导性,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要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然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寻找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另外,还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从而为大学生做好表率。
(四)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能够将大学生组织起来,如果想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就要集合全体成员的力量,因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所需人才。
(五)加大隐性实践教学的建设力度。加大隐性实践教学的建设力度包括建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宿舍、网络等文化,此举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知名度,还间接改善了高职大学生的心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六、总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看重人才的思想道德修养。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新型人才,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香,张玉强.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2,9(15):111-112
[2]李梅,杨克林,苏钊.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河北学刊,2011,9(31):120-121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维权现状
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在就业实践中,劳动争议、违约纠纷、侵权事件等屡屡发生,而大多数毕业生初涉社会,法律知识十分欠缺,仅靠昔日所学的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在当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就业问题的法律心理、知识和理论的总称。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态度、评价等内心体验和外在行为。它左右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既能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约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调查发现,有55%的大学生遭遇过就业陷阱,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法律教育专题”栏目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情况不容乐观。笔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中分别选择文、理、工科学生进行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调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均经过至少半年以上在实际工作单位中的顶岗实习过程,经历了从应聘到工作的各个阶段,对于工作中的问题有了切身的感受,因而,通过调查能够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是否遭遇就业侵权,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培养模式。问卷调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定金、违约金条款及就业欺诈,招聘门槛与就业歧视,法律维权方法与途径等。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仅有约9%的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能够进行必要的法律维权,26%的学生仅有模糊的法律意识,在具体实践中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其余大部分的学生在就业法律意识方面十分欠缺。
二、大学生就业法律维权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意识不强,就业法律知识缺失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与社会因素。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由于体制、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录用不公平、权益不清晰以及救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为了节约用人成本,把大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千方百计地采用诸如试用期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间不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或延长试用期等不正当方式来侵犯大学生的就业合法权益。面对不规范的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监督机构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与强有力的惩处办法,从而导致处于弱势的大学生在屡遭就业侵权的情况下不敢或不愿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高校普法教育和指导的欠缺。
目前,各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和宣传仍然较欠缺,大多学校只是简单地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课程,学生获得的法律知识非常有限。在有些高校也会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但这门课程的侧重点大多是引导学生作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技巧等,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只是简单带过,并无详细的讲解。在法律维权方面,大多数的高校也无专门的网站或者咨询指导教师等途径、机制来进行系统指导与帮助。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面对现代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与形势,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很大,需要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越来越多,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相对较少,就业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应聘及工作,只是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法律知识的欠缺,况且,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短时间内能够有一定的意识就非常难得了,更不用提运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了。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大学生。只有凝聚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法律大环境。
大学生就业与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首先,国家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和出台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及就业后的权益保护能够“有法可依”。其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规范和完善就业市场运作机制。加大对侵犯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甚至恶劣的用人单位的干预与惩治,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再者,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尤其是社会媒体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宣传力度,对于各种侵权行为进行曝光,使用人单位的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为大学生实现健康就业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高校就业法律教育的机制建设。
各高校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与能力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建立全面、系统和日常化的教育指导体系。第一,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以典型案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入就业法律教育的专题内容,作出针对性的指导;第二,以开设就业法律维权“选修课”的形式为那些对法律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第三,在学院就业指导网站上增加“就业法律维权”专题栏目,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第四,组织学校内法律教师或者聘请兼职律师为学生提供日常性法律咨询;第五,在“离校手续”、“实习手册”等学生随身携带的学习资料中加入就业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提供法律知识索引。
(三)强化家庭教育作用,增强自主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就业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中一次重大选择,家长的参与及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家长的教育与导向作用很大,因而,家长也应当增强法律维权意识与知识,关注子女就业的全过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本人是就业的主体,是就业法律维权的最主要因素,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尤其是提前学习就业相关法律知识,不能等到遇到问题了才想起去了解法律知识;其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有维权意识,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积极解决问题。
四、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大学生就业实践中常见、多发的法律问题,从大学生应知、应会、够用的法律内涵的角度出发,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就业协议与合同的签订、履行、试用期内的法律问题等。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环境。
涉及大学生就业法律维权相关较为密切的现行法律法规主要有《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民法通则》等。但是并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人群特定适用的法律性文件,所以,大学生群体在实习期间和寒暑假打工等特定阶段上的法律维权存在一定困难,对于就业歧视等问题也有待解决,因而,大学生首先要了解所处的法律环境,增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以尽量减少合法权益的侵害,维护自己合法、正当、平等的就业权利。
(二)就业协议中的法律知识。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又称为三方协议,它是明确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载体。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有区别的,毕业前,大学生尚不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范畴,用人单位往往以就业协议签订代替劳动合同签订,规避自身责任。事实上,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性质截然不同,就业协议仅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并由学校参与见证,并不涉及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显然,就业协议不能取代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才是真正就业的法律体现。在签订就业协议时,有不少细节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应与用人单位充分交流、协商,对用人单位的各方面情况有充分的了解,避免一知半解所带来的后患。第二,要认真审查协议“备注”中的信息,尽量将单位的口头承诺如解决户口、深造晋升等待遇和福利写入备注栏,以便今后发生纠纷时能及时向法庭举证。第三,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马上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使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有自然的衔接。
(三)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仍有一些用人单位为逃避约束与责任,以各种借口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由于大学生缺乏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常被专门骗取定金或者培训费的不法单位欺骗了。违约金方面,《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对约定有服务期的劳动者和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违约的情况下,应当依约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此之外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