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校本课程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定义

第1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理解与认识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高职院校特色的形成与质量的提升受到教育理念、教师素质、课程标准、办学经费、教材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拟就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是Furumark与McMullen于1973年提出的。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侧面和角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并投身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过程(一种课程开发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2)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改革的草根模式(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3)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体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理念);(4)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特色构建的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多种界定,可以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社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基本组织单位,联合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企事业相关人员和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才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与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是以高职院校为基础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更能适应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调整课程的内容。此外,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与技能要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当需要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可以避免产生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有助于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决策逐渐走向民主化,需要将权利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教育决策的主体。这一民主化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校本课程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使高职院校成为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体。

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途径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强调学生共同职业技能的培养,或者说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的课程,可以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分离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集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与评价者于一身,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实现多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还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丰富学科和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需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反差和深刻矛盾,会给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校本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以使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较好的知识技能结构为目的。要彻底改变教师只是单纯的“教书匠”的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教育者。

积极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模式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指导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模式;研制一套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提供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开发的专业课程解决方案和不同范型的单元课程;初步建立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确立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探索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时更具人文性。就业导向的实质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娴熟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而且更关注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其实质是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使每一所学校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根据社区环境与师生的独特性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与学校特色的课程。

在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决策的关键是必须有企业界参与,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主要包括: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以能力体系为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定能力体系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能力体系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共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形成质量反馈控制链和保证体系,同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与认证机制。要克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严重脱离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现象,创造性地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与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这将极大地利于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应针对高职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实行考试方式改革,如理论考试可采用抽测、口答、AB卷、开卷考试等方法;专业技能考核可采用现场操作和模拟现场考核等方法;毕业实习考核可采用工程设计、撰写论文、技术方案等形式。鉴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特别要求教师对后进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认证。相对于学校内部规范的、自觉自律的评价机制,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机制具有开放性、权威性、实践性,是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完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资源,是推进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与功能,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课程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决定着高职教育的特殊功能能否发挥,并最终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将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予以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以学校为基地开发适合学校与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殷尧.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

[2]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思禹.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天津电大学报,2006,(2).

[4]付雪凌.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第2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理念;体育校本课程;矛盾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81-03

Thinking of sportsbased curriculum

JI Xiaojing1,WANG jian1,HUANG Haohao1,WANG Wei2,JIA Ping1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Jiangs u China; 2.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 14000,Jiangsu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b ou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sportsbased curriculum, analyzes the principl 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rough the reunderst anding of the concept. It also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 n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concept of schoolbase curriculum; sportbased curriculum; contradictions and suggestions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即集权制“国家课程”,又称“国家统一 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由于国家课程具有强制性 ,因此在推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脱节现象。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决定的课程,所以它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 形态。校本课程是我国国家管理体制变革的产物,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存,共同形成 了我国 “三级课程管理”的全新格局,以实现课程管理中权力与责任的重新配置。其旨意 在于赋予学校应有的教育权力, 组建课程管理的民主共同体,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问题, 并最大限度地给予师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对生命的关注和回归。所以,校本课程不 是静止的、一经开发就一劳永逸的成果,而是不断生成的,始终保持着对话的不断展开,从 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质就是一种变革。

1 校本课程

世界教育领域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源于对50和 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校本课程”,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之后 ,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改革又重新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形成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相 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持续不断。校本课程理论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 念和一个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1.1 校本课程定义 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或解决学校自身的教育 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 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开发利用的 资源,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员等合作的课程发展过 程与结果。

1.2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再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说它是理论问题,是指校本课程 开发并不是一种课程开发的特别技术,它有着超出技术层面的理念与假定,忽略这些理念或 假定往往会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失去意义;说它是实践问题,是指校本课程开发是一 种“落实”的课程,它强调课程知识是境域化的,是从缜密的实践中得到的,也是师生共同 构建的。就二者的关系而言,理念和观点来自实践的总结,反过来,理清理念与观点则可使 实践方向正确,少走弯路。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观点,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作过精辟的论述,但这些论述有不少 是即时性的,缺乏一致的逻辑关系。《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一书中,将校本课程开 发理念归纳为知识再概念化的理念;草根式民主的理念;文化回归理念;学校重构理念;给 教师赋权增能的理念;面向教育现场和学生需求差异的理念6个方面。从理论上的革新落实 到具体的各个学校教育现场,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继承、归纳和反思 ,而这种变革适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满足了地方与国家课程差异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理 念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是对以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 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理论基石与指路灯。

2 从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及实施中的矛盾

校本课程是国家宏观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课程的必要且重要补充。我国幅员 辽阔,南北东西地理及

投稿日期:2009-11-17

作者简介:季晓静,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气候差异显著,如果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那势必不能满足不同 省市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组 成部分,体育主要是由身体练习的活动,有它自身的规律及特殊性,加上它对场地器材及天 气气候等环境的依赖等,因此各个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就显得更为迫切。

体育校本课程定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为达成学校体育目的 或解决学校体育问题,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情况、学生体育需求与兴趣,以及教师专业能力, 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一个持续和动 态的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体育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分支,其开发有着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在各 级学校生源的不断增加,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不 够、体育教师紧缺等现象,这些方面在高校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 设施与现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冲突。现代学生个性十足,追求新奇与冒险,传 统的体育课程内容激发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成不变的课程安排与内容重复使得学生 和老师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提不上去。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如此多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校想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解决以上 问题,这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

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得到了国家的确 认,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如“素质教育”一样,成 为基础教育的响亮口号。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依然是个新生事物,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的分析,我认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并对现实操作与实施过程中出现 的若干问题指出实际操作与贯彻原则之间的矛盾。

2.1 科学决策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行政主体是学校,即学校享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同时承担相应的责 任。根据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安排,学校课程以国家为主,国家、地方和学校 分别享有不同层面的课程开发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要求各级学校在开发体育校本 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应制定一套细致的开发计划并重新构建体育课程实施的原有机构如教导处 、教研组、备课组等。“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 充分审视自身学校的特点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和评价体系才是体育校本课程所需要的。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科学决策与完善的理论准备是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利保障。

矛盾与建议:虽然国家课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育的地域性,但国家课程有容易集中各 方面人员和力量,拥有专业的课程编制人员,保证学术质量的优势。校本课程给了地方一定 的自主性,但不是盲目的。国家鼓励地方开发校本课程,许多地区和学校在开发体育校本课 程过程中却摒弃了自主性和创造性,一味追求响应教育改革的表面现象,在国家号召下的校 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贯彻根本的教育宗旨。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知半解,出现了 匆匆开发,草草收场的现象,甚至有些地方层面出现“教材编写热”,国家赋予的这种权利 是为了更好的为校本课程服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其特殊性,不同的学校适合不同的开 发内容,而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过早的编写教材只能束缚开发者的 思想,而教材本身也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在课程开发完善之前盲目编写教材只能造成资源 的浪费。

2.2 地域性、地方特色性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地域性这一原则上体现的尤其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国家课程虽能 保证学校之间的平衡发展,更好地把握社会对教育的总体需求,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不 同使得很难在同一课程纲要下在体育课程目标上达到同一水平。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保证 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一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充分发掘自身学校的特 点和环境资源,引入合适的校本课程内容,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轮滑运动,沿江地区可开展划 龙舟运动,少数民族可以将民族特有的舞蹈与游戏引入到体育校本课程中来,在保证达到课 程目标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出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势。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充分重视了各地区、各校的差异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千校一貌,千生一面” 的弊端,加快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带动了整个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开 展。

矛盾与建议:从我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来,一些地区如上海、武汉、广州等都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随着现在国家对校本课程的倡导,校本课程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学校也 想通过这一方式来解决学校现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方面成功的例子 已 有不少,造成了一些学校的盲目学习,将别人的开发模式运用到自己身上,忽视了体育校本 课程开发的地域性原则。比如在一些中小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高校中开展了定向运动,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比较发达城市的某些高校也要将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校本课程 开发的话可能就会困难重重,效果不好甚至产生消极影响。这其中涉及了地方资源问题:城 市较小,高校校区多且都紧密相连,校园面积大环境优美,周围公园河流多,为小范围开展 定向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资源;一般发达城市面积较大,现代建筑物多且密,人流车流 量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定向运动的开展。另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什么样的内 容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而定,可以借鉴学习开展成功的学校的经验,但不能盲目跟随开发 一样的模式,“依葫芦画瓢”、“拿来主义”这样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意义。

现阶段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很注重学校自己资源的开发,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比如充分开发学 校的自然资源与教师资源等,这些都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因素,但对一些无形资源如 当地的人文资源重视程度不够。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人士的参与。想要开发 出一个符合当地特色和需要的成功课程,就不能闭关不出,要多与其他的学校交流经验,毕 竟一个学校的师资、经验有限,集思广益,通过与其他学校和社会人士的交流,可以使得对 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校本课程认识更加深刻,忽略了这一重要因素,可能使得开发出来的 课程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教育者的质疑,或开发出来的课程没有可发展性,不能被普及 推广。

2.3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贯彻国家体育健康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体育 课的学习过程中能获得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和体育技能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健 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以及体育课程由“育体”向“育人”的转变,给体育课程的构建提 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沿袭了很多年,学生对之很难提起兴趣,体育课 上表现不积极,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甚至有的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 。这些现象都严重背离了这一指导思想。虽然体育校本课程在操作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 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课程的最终目的是 让学生在体育校本课程中更好的获得体育学习的效果,实现“健康”这一宗旨。背弃了这一 宗旨的体育校本课程将失去任何意义。

矛盾与建议: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几条原则和标准就能说的清楚 ,在国家鼓励校本课程的洪潮中,一些学校盲目追求自身学校资源的利用,在缺少场地和器 材的情况下,“放羊式”教学成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学生多喜欢呆 在一起聊天,看书,甚至回教室睡觉,这就失去了体育课的意义。学校在体育课实施过程中 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如何在学校硬件不足的情况下贯彻健康第一的宗旨是体育校 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曲解体育校本课程意义的“放羊式”教学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现象 ,选择合理的开发内容;组织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解决体育课上遇到的这些问题, 让学生都“动起来”才是真正体育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2.4 满足学生兴趣,体现学生个性的原则

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大学生们参加运动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 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 ,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因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校本课 程开发也是和这一新的时代潮流相吻合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其 发展的可能性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它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由于人的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 同,对体育的需求千差万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适应这些差别奠定了基础。

矛盾与建议: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学生、社会人士互动的一个过程。要开发一 个好的能被学生接受的体育校本课程,就不能忽略学生这一重要因素。现阶段体育校本课程 开发过程中出现学校、教师注重自身学校特色和资源,忽视学生需求的状况,虽然课程开发 解决了校现存的一些问题,但课程的开发满足不了学生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反而使得 教学质量下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建立在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与 学生多交流,给予学生参与课程选择和安排的权利,使学生能够持久地参与学习。课程必须 面向所有学生,其范围相当广泛,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己有的经验组织学习 内容,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另一方面,不能盲目追求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忽略了体育 课程应达到的目标。这是学生个性张扬的时代,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满足不了其对新潮运动 如“滑板”、“轮滑”等的渴望,但体育课程有自己既定的目标和需达到的标准,不能为了 一味满足学生兴趣就摒弃了一些传统体育内容如体操、体育基本技能走、跑、跳、投的学习 。

2.5 赋予教师参与制定和实施课程权利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教师课 程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课程标准提出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 体育教师在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性等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学生也最易于接受和认可由 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因此,教师应最有决定课程的权力,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体 育校本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大一统的体系,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制度观;教育是一种造 就人的事业,要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体育课程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增进健康,强身 健体,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教师既是教授者又是参与课程开发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和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利于师生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发挥;教 师不再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要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 者和评价者。

矛盾和建议: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教师在参与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不愿转变角色;教师拒绝合作,不愿改 变现有的工作方式;教师不愿为体本课程开发付出大量的精力;教师害怕打破安定的现状; 教师心理状态不积极;教师缺乏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正确认识;体育教师本身素养的缺失 ;传统教育体制下形课程制度和课程思想的惯性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教 师对管理形不适应;学校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的缺乏;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等。 所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应对做好教师工作,加强校本培训;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提 供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时间资源;倡导开放的教师文化;不断学习、加强校本培训和合作实 践;通过校本培训,形成正确认识;强化课程意识,转变课程观念是体育教师有效地参与校 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基本前提;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科研能力 ,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激励机制;注重寻求校内外支持,与校内 外各方加强合作;形成民主组织结构,建立学校新文化;提供课程资源保证,激发教师课程 开发积极性。

3 结 语

校本课程开发顺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既给我国教育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机遇,也使 得我们在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个概念和理论的成功与否不是纸上谈 兵,只有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完善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 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体育教 学现存的一些问题与矛盾,许多地方层次的学校在体育校本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借鉴开发成功学校的经验,也要充分深刻的认识开 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认清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在保证基本理论基石坚实的基础上,用开 发实践不断完善这一理论。

参考文献:

[1] 勒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

[2] 王杰峰,姜军.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实施的现实与挑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 8.

[3] 霍俊哲.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

[4] 孙冬青.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9.

第3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高职校本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学校又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课程实施的场所,因此,以学校教育哲学和教育资源为依据开发多样化的计算机校本课程是解决当前计算机教育问题的好途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具有动态、开放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正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课程改革的热点,进行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就有必要对校本课程开发有关的基础理论作深入的研究,以获得正确的基础理论指导。

一、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包括: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变革;不断优化课程权利与资源配置;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校长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根据上述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及理念的阐述,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可以总结出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校长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多种活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保证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以计算机科学为作基点的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组织。目前我国高职绝大部分计算机课程都是依据计算机学科特有的结构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组织方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有组织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知识,对计算机科学知识遗产的继承、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会造成其课程内容只注重计算机科学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当代社会的需求,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佳,特别不利于复合性人才的培养。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该适应时展方向的几点策略。

二、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当快,软件开发工具更新迅速,一般来说,三年内技术水平就会得到新的提升。一个现代化的软件企业如果要保持其领先地位,必须时刻注意计算机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使其员工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高水平。为此,对于为社会输送软件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的高职来讲,其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体现计算机行业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因此校本计算机课程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1.国家课程以基础理论为主,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一套教材使用的年限较长,使得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很难适用用人单位的需求。所以很有,必要利用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体系的补充。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它要求课程开发要紧密结合计算机行业的需求,反映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动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计算机校本课程也在不断地修订之中。

2.高职计算机课程内容与科学发展脱节,从理论上说,教材应该反映不同学科的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能,感受时代进步的脉搏,但由于统编教材的编制周期和修订周期间隔较长,教材老化和知积陈旧成了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很多学科的通病。比如,数据库技术日新月异,但学校的数据库原理或是数据库应用技术的课程内容大多显得过时,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很多新兴的软件技术都没有能及时进入教材。比如,SQLServer和oracel等先进的数据库系统,从新版本到进入课堂,一般都要五年时间。甚至,在以C和C++为主导的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结构教学领域,还有很多学校的课程还以过时的Pascal为主,课程内容严重滞后。

3.高职计算机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现在很多高职的计算机课程表面上看内容很合理,学生学完这种课程后,应该什么都会干了,但实际上,由于计算机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结果什么都会一点,但样样都不精,都干不好。这种课程设置缺乏专业针对性,让学习者有“学无所有”的感觉。这必然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内容缺乏兴趣。

4.高职计算机课程内容导致教学手段单一化,难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国家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是开发全国共同、一致的课程方案,追求最低标准。国家课程的开发周期长,使得很多课程内容基本不变化,使得一部分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捧着同一本教科书。况且,高职现在的计算机课程都以理论课程为主,这些课程,把活生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弄得很程序化,教师只要放放幻灯片就了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肯定不容乐观。

5.高职计算机课程开设忽视学生的求职需求,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心理上变得成熟起来,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今天,都十分重视未来,很早就对自己的职业导向,对择业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追求。计算机课程要十分关心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尽量与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需要相吻合,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课程,几乎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计算机学科专家。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则比较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实际上蕴含的是“以人为本”。

6.高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较翔实、全面、系统,其基础理论部分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枯燥、难懂,其操作部分的实用性较差,并且多是冗长的文字,上课时学生时常要求教师先做一遍,然后加以模仿。此外,由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于是大部分教师只能按照书本的内容及顺序传授知识。由于教材缺乏实时性、实用性与趣味性,所以学生基本上不看教材,甚至不带课本上课。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大胆地进行教材改革和教学设计,发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高职计算机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应该是教材内容与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应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来完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整理、搜集有关教学内容的资料与信息,完成教学目标。

这里,我们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来进行说明,笔者认为,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及就业需

求的实际情况,以知识的层次性来组织教材内容。根据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及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的要求,经过选择与组合,可将授课内容划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使用几个部分,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本,打破以往知识点的线性排列顺序,将这几部分内容划分为三个网络式的层次:

1.基础知识应用。在这一层次中,硬件部分,学生应掌握主机开关、鼠标、键盘、U盘、移动硬盘、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等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及维护。软件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几种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更要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步骤,同时要学会基本的内容输入、保存及发送E-mail的方法。网络部分,应使学生学会网上冲浪,能浏览、查找指定的或感兴趣的网页。在这一层次中,教材内容的组织要根据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原则而设计,使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单纯是掌握各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掌握在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与方法。

2.基本技能应用。通过基本应用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日常自动办公的方法,能灵活运用文字、表格、图表、图片、多媒体、网上资料的上传下载及各种信息的共享和输出,这部分内容要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高级应用。要使学生学会几种常用办公软件的环境设置、选项及自定义等的设置,灵活运用“宏”的录制、修改及使用,并应结合不同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要求,补充相关的内容,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应将知识性、趣味性及实用性融为一体。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弹性的课程内容,将各部分内容综合化,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将每一层次分成若干主题,将每一主题再划分成以下四个模块:(1)基本操作。以模仿操作为主。(2)基本技能。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3)提高部分。以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为主。(4)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并理解必需的理论知识。

第4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生命本性;知识观

作者简介:郭丽丽(1963-),女,江西赣州人,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0-0064-03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系统工程。校本课程的发展是国家课程开发和地方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它以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需求、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所处社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凸显学校自身特色为主要特征。校本课程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校自主、持续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源于美国的施瓦布(Jeseph)和英国的斯滕豪斯(Lawrence Stenhouse)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的理论支持。我国校本课程理论基本以国外学者的理论为准绳,主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实践模式和过程模式[1]。

吴刚在《校本课程开发》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施瓦布的实践模式和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并把这两个理论所包含的理念与校本课程的理念结合起来,为校本课程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此外,他还创造性地把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解释,运用哲学和物理学来阐述课程现象。

刘旭东在《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也以实践的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民参与的合作精神、教育公平、追求个性化等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王斌华则提出校本课程应以三个基点作为决策基础,分别是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这三个基点之间是一种钟摆运动,运动的动力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运动的结果就是打破知识、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推动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发展。

通过考察文献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中所阐释的理论基础都是进行校本课程研究的前提,我们借鉴国外的理论基础,但不能一味盲信,而应该把这些理论知识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并进行拓展改造,将其转变为适合我国国情、教情、学情的理论,如此,才能进一步助推教育的发展。

二、传统高职英语课程知识观及其局限性

(一)课程知识本质观:客观化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知识观是以传统的哲学认识论为基础,秉持对知识认识的本体论立场、客观事实立场,其本质就是从人类宝库中“精选”知识[2]。它和一般的知识一样,是在长期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和积累的认识成果,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应,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中立性、终极性[3]。对学生而言,他们是“作为事实”的客观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结果和定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外在于学生,给与学生的,有待于他们接受和掌握的符号性的客体化存在。

(二)课程知识来源观:法定化

传统课程知识观围绕“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形成了课程知识选择的人的尺度和社会的尺度以及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价值倾向[4]。在课程实践中,由于知识选择的尺度和价值取向及具体内容主要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决定,所以官方的权威化的选择被视为课程知识的唯一来源。经官方认可进入课程领域的知识被视为唯一的、合法的正式课程知识。以其他途径或方式进入并存在于课程领域的知识,如地方课程知识、个体知识、实践知识及课程实施中生成的知识,都被视为非课程知识,被摒弃于课程知识领域之外。

(三)课程知识形态观:文本化

由于课程知识被法定化,相应地,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课程知识被视为课程知识存在的唯一形态,体现于官方认可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与教学参考资料中。这些文本之外以其他形式存在于课程领域的知识,如缄默知识、体验性知识、探究性知识、交往中流动的知识、实践中生成的知识等作为课程知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被消解。课程知识成为特定的书本知识的代名词[5]。

(四)课程知识发展观:静止化

正式课程知识被视为不需发展的静止化存在。对师生来说,它是静态的被等待接收的文本,是不容更改的、神圣权威的终极性真理,是意义阐释都已确定无疑的,等待着学生去占有的符号性的客体存在。师生只能顶礼膜拜接受它、传递它,而不能随意理解和解释它,更勿论更改和发展它。师生只能“臣服”于事先规定好的、一元化的、权威性的理解,而他们自己对知识的个人体悟、理解是没有多大教学价值的,甚至被拒斥于教学活动之外[6]。

(五)课程知识运用观:机械化

传统高职英语课程知识观视课程知识为需要传递的教学内容,把学生获取课程知识作为主要教学目的,由此机械地从“传授”到“接受”成为教学中师生对待课程知识的主要方式,“传话筒”与“录音机”成为师生在教学中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学生的操作学习、交往学习、观察学习、反思学习等被排斥在英语教学过程之外,学生们很少考虑学习方式及选择问题的多样性。本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教学被简化为平面、刻板、机械的英语知识传递,人沦为知识的奴隶[7]。尽管20世纪以来,涌现了大量改进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但多数仍然以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和固定句型为中心和目的,英语教学中师生服务于课程知识的工具化命运并没有多少改变。

第5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01-0047―01

我的研究重点并不是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是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文化选择。在民族地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反映了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这对关系既是一个学术性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如何理解与处理这对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活跃度与实际的功能。

我通过一项专门的与民族教育有关的问卷、访谈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许多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有需求,但重视不够;校本课程受学校制度环境限制;强调文化传承而忽视文化交融;太注重民间性、乡土性、传统性和民族性,这一方面可以增进本民族认同与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则可能引起我们走向极端,造成对其他文化的忽视和排斥。这种现象在今天是比较可怕的。另外,有些学校直接将校本课程变成职业技术课程、国家课程的补充等,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只是徒有校本课程之名而已。

从地方实际的角度考虑,校本课程开发除了有保留民族和地域文化的考虑外,确实也存在权力、利益、分配的问题。诸如由谁开发,开发什么,为什么开发,为谁开发等问题都需要考虑,这里面涉及到国家、地方、民族、学校、个人多方面的博弈。不管对哪一方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是文化权利与文化选择问题,其实质是多元文化与现代性的问题。如何理解这一对关系确实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果将这对关系看成是对立的,一种支配的意识形态就会出现;如果看成是可接触与融合的,相互尊重与互惠就成为可能。

就上述这对关系问题,我先谈几点“流行看法”或“主流观念”。鉴于我们国家多元文化构成的事实。有学者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定义为“多元一体化教育”。在这种视角下,我们看到的民族教育其实是没有或少有多元只有一体化的教育。是由上至下的国家主义的教育。在这种国家主义意识形态下,校本课程自然就应该是地方性、民间性的乡土教育。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这是一种更加强烈的具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化的观点。那么多的乡土教材,怎么整合起来?如果要整合,就只能发生文化的中断和重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不论公开的还是隐蔽的课程中都深刻地传递着文化中断和重构的观念与现实。这样的结果也反映了民族地区始终都处在一个国家主义和地方主义,传统和现代,整合和多元发展等方面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样的二元对立是一种紧张的、异常敏感状态。为此,我有一种忧虑,我们怎么在多元―体化教育中消除紧张达成和谐。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提法事实上强化和维持了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有学者折衷了教育理念,提出“和而不同教育模式”。但是,“和”没有在学校教育中找到真正的路径,反而却唤醒和强化了“不同”。乡土教材推进了这种“不同”,“月是故乡明”,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本无错,但这种意识如果从小被强化,长大了会变得危险。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地球村”,学校教育应当教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其他文化文明,应该走向爱人类,爱自然的博爱大道。如何走向这条“大道”,我曾提出了“嵌入的现代性学校教育”,其实这也是“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翻版。这种提法也有极大的对立性,因此也是有问题的。

第6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一、“三生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分析

(一)“三生教育”校本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 开发校本课程是形成和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 “折射点”, 因为它是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 教育传统致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一个具体实践过程,离开了这种特色课程那办学特色就只能是空谈。 第二,校本化课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素质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管理中一种权力的下放”,“三生教育” 校本化使得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第三,校本化课程所具有的“贴近地方实际、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能有效增强教学实效性,真正实现设置“三生教育”的目的。

(二)“三生教育” 的特点为校本化的实施提供了空间与可能

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它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成其为有价值的人、幸福的人。 它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和目标都比较笼统、抽象、分散,由于各地区、各高校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必须使课程的实施与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从这个层面上说,“三生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校本化实施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三 )高校的办学资源以及经验积累为 “三生教育 ”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 地州高校的办学水平在逐渐提升, 办学条件日益完善,“三生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的资金逐渐充裕 ,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逐渐丰富,如师资队伍的充实稳定、校内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这为“三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基本条件。 另外,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课程观念、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还是课程的实施能力、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储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强,最后,各地州高校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以及近年来的众多高校推行的课程改革的经验积累都为“三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的良好的基础。

二、“三生教育”校本化实施的途径分析

(一)“三生教育”课程实施目标的校本化

“三生教育” 校本化的课程实施目标是指通过对学校教学理念、教学资源环境、师生状况的细致分析,确定总体目标之后细化的课程目标。 可以针对各地州高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情状况和教师的特点设置分层级、分类型的教学目标,“三生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的校本化教学目标的设置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学情状况有不同要求,甚至不同的地区(比如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同的重点要求,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 以笔者所在的滇西北一所高专为例,“三生教育”课程的目标设为三级:一级目标为学校层面已经定位的办学特色; 二级目标为课程实施对上级目标的解读,以类别划分;三级目标为具体目标,分学生类别、专业类别、学制类别、课程类别,三个层面分别设置课程目标,将“生命、生存、生活”三个内容逐层细化,确立重点后分别实施。

(二)“三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校本化

“三生教育” 教学内容的校本化是指在严格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地州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等情况教师有意识地对所授课程内容、教材进行合并、改编与补充等。 “三生教育”课程总体来讲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又较少,一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对大学生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内容理论性强、 笼统、抽象、可操作性差,可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要想收到教学实效就必须对“三生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处理。 处理的途径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创新。 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都是重要的“三生教育”资源,结合这些资源对“三生教育”课程进行重组与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更符合本校学生认知的材料;(2)对教学内容的删减和增加。 在结合本地实际和本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三生教育”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删减和增加,做到更有针对性;(3)整合,它指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其他学科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进行扩展与延伸,各高校都有与“三生教育”相关的通识性课程,所以此举并没有太大难度, 这种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延伸,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三生教育”的课程目标达成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与方法。

(三)校本化的“三生教育”课程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校本化的“三生教育”课程评价方法要在深刻领会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评价模式,由于“三生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并非应试,所以考试这个手段可以适当弱化,科学的“三生教育”评价模式应当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动态过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评价,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适宜性”为原则,避免用唯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作一次性的“优劣”划分,在评价的内容上,可以是教师课堂日记、日常表现访谈记录、学生的学习笔记、小论文、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等等。

(四)校本化的“三生教育”教学方法

“三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校本化是指教学方式 、手段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本校学生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学情境变化和学校或学校所在地区的资源条件等因素,形成的有效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个性的差异,各高校、各地区、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基于因材施教、差异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校本化教学方法。 “三生教育”的校本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选择讲解、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等多种方法的组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

三、“三生教育”校本化的条件及策略分析

第7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培智学校 特殊教育 国家一般课程

分类号:G764

我国专门从事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培智学校,最早创办于1984年,最初是沿用普通小学的课程和教材。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随后,全国各地几百所培智学校一直都用统一的主要针对轻度智障儿童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近年来,由于随班就读安置形式的推广,以往主要在培智学校就读的轻度智障儿童纷纷进入了普通学校。当前的培智学校的学生以中、重度智障儿童和部分自闭症儿童为主。与轻度智障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无论是残障程度,还是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有质的区别。原国家教委针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材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培智学校的教学需要。1994年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只规定从生活适应、活动训练和实用语算三个方面来设置课程。该纲要内容过于简要,课程目标不具体,且无配套的教学用书。因此,上世纪的培智学校统编课程已不能满足当前各培智学校的教学需求。面对无合适现成课程和既定教材可用的局面,近些年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顺应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2007年出台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建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坚持“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该方案强调地方、学校对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参与,在实行国家一般性课程的同时,倡导因地制宜设置包括校本课程在内的选择性课程,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培智学校和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需求。而从实践角度来看,源于培养目标和评价体制的差异,我国的特殊教育课程管理更为灵活。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宜性,培智学校纷纷展开了有关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本文所探讨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课程选择、修订、改编、整合等,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当时没有明确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可追溯到1994年颁布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的校本化实施,距今已近20年。在一项调查中,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培智学校占所调查学校的77%,还有10%的学校准备开发。由此可见,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培智学校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

1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北京及上海、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培智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笔者将以上述地区的一些培智学校为例,管窥当前我国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

北京市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的生活适应课程,其目标是培养智障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培智学校将“让教育适应每个孩子的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其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有自助技能的人”。该校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课程理念,自主研发了一套以中重度弱智学生为主要对象、以生活适应为目标、以自助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学生自助学习为操作策略的自助教育课程体系。

江苏省扬州市培智学校以斯宾塞的“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开展智障儿童生活课程开发与研究。以生活能力训练为核心,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训练内容切合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发展的需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即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达到学会生活的目的。南京市育智学校提出“社会适应”导向的课程观,认为智障学生除了要学会生活自理以外,还应学习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将课程的选材方向归纳为五个方面:“购物、交通、交往、体健、休闲文化”。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中重度智障儿童成为“社会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培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教育建立在了解自我、表达自我及学生整个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该校坚持“生活即教育”,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确立了从基本的生存能力到较高的生存质量的宝塔式分类推进的教育总目标。

总之,虽然提法有些不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有差异,但“生活化”是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方向。培智学校基本都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的教学。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以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主要诉求,是培智学校广为认可的价值取向,是各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所共同追求的总目标。

2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因选取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校本课程开发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依据开发的范围,可分为全科课程开发(又称完全课程开发)和部分课程开发;依据开发主体的变化,可分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依据课程开发的程序和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结合当前培智学校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和特色,本研究主要以开发范围为依据,将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分为全科课程开发和部分课程开发。

2.1 全科课程开发

当前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组成。但时至今日,国家层面的一般性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培智学校实行全科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是指,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到培智学校的全部课程。这一类型的校本课程一般以《中度弱智儿童训练纲要》的精神为基础,根据《纲要》提出的知识、能力目标,来开发相应的教材。全科课程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以核心课程统领。安华培智学校构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健康为辅助课程,以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特长训练、实践活动为选择性课程的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系统。该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研究制定从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到职业高中教育的培智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按学习领域将课程划分为:(1)基础性课程(语文、实用算术、美育);(2)功能性课程(感知、康复);(3)技能性课程(自理、社会适应、常识、劳动技能)。这与南京市育智学校以及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类似。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包括社会化课程、体能课、图形操作课、情绪分化课。

一体化课程。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为智力、语言、情绪障碍的学生以及孤独症、多重残疾的学生提供了一体化的校本课程。该课程包括社会技能、沟通、认知、劳动、运动、娱乐休闲等六个教学领域。

上述全科课程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都采用主题教学、活动统领各个领域和各个科目。这说明培智学校都较为重视课程开发的系统性、综合性。然而,培智学校是否都具有进行全科开发的能力?所开发的课程是否与预期的教育目标相契合?怎样凸显校本课程的特色?对这些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

2.2 部分课程开发

这一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基本保留原先的课程内容,仅对某一科或某些学习领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地方区域优势和生源特点,通过对课程的改编、整合或重建,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

比较典型的部分课程开发的例子有:苍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根据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智障学生开展适合本地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缝纫、编织等加工业实用技能的培养;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侧重于智障学生的艺术休闲课程开发;大连市中山培智学校开发的智障者工艺美术课程;海淀培智学校开发的社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基于智力障碍学生人际交往潜能现状和初职校现实的问题背景,开发了适合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人与社会课程,等等。

3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与问题

3.1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实践,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2)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决策的权利得以更好地体现。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3)培智学校课程建设书面成果丰硕。以安华培智学校为例,该校已经编制课程文件8册,并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网络手册(试用)》和《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试用)》等成果。此外,该校编写完成了学前、义教、职高三个学段及住宿生活全部教材,共计113册。课程成为培智学校新的课程生长点,丰富了培智学校的课程类型。(4)一些培智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以课题促课程开发,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比如,宣武培智学校依托“培智学校包班制班级中生活化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等市级课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展综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5)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改经验。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理论依据方面为国家课程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估方式等方面,为国家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6)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增强普通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性的试点,有利于推进融合教育。

3.2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果的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3.2.1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较差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然而,培智学校的教师工作本身就比较繁重,在工作日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有限。相当数量的教师只能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开发校本课程。这种疲于应付的状况,不利于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和教学,势必也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其次,由于目前我国培智学校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难以胜任全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研究发现,仅有36%的培智学校认为本校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技能“好”,63%的培智学校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技能的培训,为数不少的教师是在无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边干边学。一个培智学校的教师曾说,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知道校本课程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此外,在资源和经费方面,仅有50%的学校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库,仅有57%的学校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

3.2.2 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我国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最早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于国家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很大一部分培智学校没有充分明确自身的角色地位,不管学校自身条件怎样,都一门心思完全重新开发全科课程,并以此开展学校的全部教学活动。事实上,这已经超出了校本的范畴和职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不等同于学校零起点的独立全科课程开发。以一个学校的力量,力图完成国家课程的任务,未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真正的校本研究上,违背了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也势必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

从学校内部来说,有个别培智学校甚至在没有课程论证、课程目标和课程大纲的情况下编写校本教材。还有为数不少的培智学校未设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规章制度。组织零散,使得学校内部沟通不畅,教师们各自为战,各年级之间容易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遗漏知识点等现象。

当前,有一部分培智学校有自己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反思和修订。但这些评估往往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轻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再者,已有的评估往往是学校自评,只有少数培智学校是由校外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校本课程评估,这势必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总的来说,我国缺乏比较科学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作为监督和管理的依据,是造成各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

3.2.3 合作和共享意识淡薄,特色不明显

从已有资料来分析,仅有少部分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突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反映在学前特殊教育、职业高中教育课程及其他类别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课程方面。其他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的特色整体上不够明显。不但总教育目标基本一致,实施教学的内容、计划、流程也趋于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培智学校之问关于校本课程的对外交流合作不够,学校之间往往各自为战。这种情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既浪费了成本,又影响了质量。重复性高,水平低、无特色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硬伤。在对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方面,一些培智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作为保密材料,仅用于学校自编“教材”;也有的培智学校重视成果的公开出版,力图大面积推广。然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校际交流与合作相当缺乏,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如果能通过校际交流,将各自校本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其效果和价值将更大。

4 促进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有效性的建议

4.1 增强国家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引导和管理

课程开发不是随心所欲的拼盘,而应该认真选择,精心组织,严格监管。当前,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缺乏外部评价和监督的状况,使校本课程的基本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教育部门应当建立校本课程的督导机构,定期组织专家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为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质量控制。

而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课程定义将导致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以及实施方式。培智学校需要在“什么是校本课程”以及“为什么开发校本课程”这一核心问题上展开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国家应该主动担负起培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修订的责任。当务之急,就是组织特殊教育和课程开发的专家,做好培智学校国家规定性课程的开发工作,以缓解培智学校各自为战进行全科课程开发的压力。

4.2 加强校内外沟通与合作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沟通与合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学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团队形式开展,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学校内的教师之间要加强协作,以提升校本课程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其次,是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了避免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同一个地区的培智学校可以分工协作,各校分别承担一两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做到术有专攻,时间、精力上有保证,校本课程的特色也会更明显,对提升质量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是国内外培智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已有的资料来看,我国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借鉴普通教育的理论和经验,而较少关注国外其他培智教育机构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模式。事实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特殊教育课程开发经验,再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开发,有利于拓宽思路,打破自身课程开发的瓶颈,彰显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四,是培智学校与特殊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的合作。要达到有特色、高质量的目标,校本课程改革必须以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为基础,培智学校有必要通过与特殊教育和课程开发领域的专家合作,促进教师们专业知识的更新,提升他们的课程开发能力。

4.3 改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课程开发将是持续深入的过程,开发的程度越深,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多,对各种支持系统的要求也越高。培智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直接决定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质量。要使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得以持续的、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特殊教育的专业素养,学习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智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开发实践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

此外,如何确保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积极的态度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也是需要考虑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与教学相结合的持续过程。应该在合理配备师资的前提下,给教师们充裕的科研时间。校本课程开发也不仅仅是培智学校自己的事,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在信息、资源、经费、设备等方面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以调动教师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

4.4 整合已有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第8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一、课程开发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的发展、人才需要的变化,课程目标应能促进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学习、自主地研究、主动地探索。所以开发课程就要以学生为本。为了使课程开发做到以学生为本,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学校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以学生为本。如我县一所农村中学根据学校绿化率低的实际,开设“芒果树的栽培技术”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这充分证明了开发校本课程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课程开发怎样做到以学生为本

美国的课程专家专业协会――教学指导和课程研究协会的理论组指出,开发课程的目标要求培养所有的学生学会做人,形成和掌握基本技能。如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学习、形成不断学习的能力、做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从中可以看到,课程开发中,态度和技能的掌握越来越重要。要做到开发课程中以学生为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研究者,只有深入与教师沟通,才能真正使开发的课程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 让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开发的决策、审议。课程就是处理教什么与学什么,应该在各个环节都要有教师和学生参与,这样开发的课程才有实用性。3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定义、能力的要求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开发中要求从学生依身立命的需要去做。南此看来,加强跨学科课程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引进和应用。4 拓宽课程的来源,进一步扩展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内容不仅要从人们关注与实用的高度人手,还要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适应文化、政治、生活各个领域的需要。这样的课程才能有源泉、有基础。5 协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内容。学生获得知识、态度、技能的途径中,除了按部就班的系统学校学习和学校、家庭、社会、自己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外,还有非正式教育的大众媒体与社会各种活动,那么课程开发要注意各个层次、各种类型内容的联系、综合和运用。6 密切各阶段课程的衔接。终身教育已是一种社会的教育体系,那么,学生在校学习不再是一个明确的整体,而必须与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协调起来,这样课程的开发就要教会学生如何不断地学习。

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课程开发怎样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校本课程,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它包括微观课程与显现课程。微观课程指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因素,一般地说有学校的自然环境是否美观大方、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否浓厚、教师的气质是否高雅等微观因素。如此一来,作为学校的领导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绿化美化学校环境,重视图书馆、阅览室、文化墙、社团活动场地、实验室等的建设与发展,注重教师的培训及良好素质的培养。显现课程指能开发成对学生进行授课的各种课程。每一所学校都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发出符合学校需要、学生欢迎、家长支持、社会满意的校本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既要注意微观课程的开发,也要注意显现课程的开发。

三、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怎样实施

第9篇:校本课程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协作 校本课程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PBL) 的定义

Project -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国内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和“专题式学习”等多种译法,较为通用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

“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 “基于项目的学习”中的“项目”是管理学科中的“项目”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发展和具体运用。因此,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现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 的特征

1.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2.项目围绕着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的重要学习目的;3.项目是由课程框架问题来推动的;4.项目包括发展性的并且多种类型的评价;5.项目包括在一段时间内接连发生的任务和活动;6.项目能和真实世界相连接;7.学生通过发表或展示作品和绩效来验证知识和技能;8.技术支持并加强学生的学习;9.思维技能相对项目活动是不可或缺的;10.多种指导性策略支持多种学习风格。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PBL) 的策略

1.设计学习项目,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处处皆学问。“物理·生活”校本课程制定的学习项目包含一系列非良构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真实性的问题。 项目的内容构成一个专题, 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怎样的范围内进行探究、学习,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议定“物理·生活”课程项目下的子项目设计。利用MS Project Server的“项目文档”“图片库”以及“媒体web部件”储存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交流等行为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制定项目学习计划, 组织学生展开协作学习。课题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蔡永生先生以校本课程项目为核心,组织学生研讨,分解出若干子项目。利用Project项目计划编制,从进度、资源、成本(主要是指人力成本,教师、学生的分组活动)对课程学习统筹规划,既考虑各个学习活动的相对独立性。更考虑它们之间的整体关联性,建立“比较基准”,在MS Project Server网站上。在学习过程中提示学生发现问题,做好学习过程的记录和信息的及时。倡导民主、融洽的氛围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团队意识,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对团体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小组协作学习的效率。设立的子项目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的学习活动,通过网站向“物理·生活”课程项目所有成员汇报小组学习的进展情况。

3.获取背景知识, 促进问题发现。按照已制定的学习活动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帮助他们合理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使学生获取对专题知识较全面的认知。信息获取的渠道很多,利用Internet网络的强大功能,不仅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更便于信息的加工利用。蔡老师建立了校本课程学习知识库,组织各项目组共享学习资源,如学习辅导材料、相关技能常识等,以开放的超媒体(Hypermediea) 的形式来呈示,增强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知识背景下, 学生的问题觉知(Problem A wareness) 的能力得到提升,更善于捕捉、发现问题,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4.在实践中获取问题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校本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完成项目的某个主题实践活动中,以设定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借助Project Server网站的“问题”“风险”以及“问题跟踪”,让学生在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知识、获取方法、体验成功。而伴随着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