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全球旅游市场规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球旅游市场规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球旅游市场规模

第1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SCP范式;在线旅游市场;OTA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53-03

在线旅游是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或电话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订机票、酒店、度假产品等旅游产品和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线下支付。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诞生期、成长期、变革期。1999年,全球兴起互联网投资,华夏旅游网、携程旅游、中青旅在线孕育而生,这是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诞生期。2000年开始,中国在线旅游企业开辟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区别于国外在线旅游企业的一般模式,建立了以呼叫中心和在线预订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适应了当时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2003―2004年,携程和艺龙相继在美国拉斯达克上市,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在线旅游行业进入成长期。2005年至今,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从红海走向蓝海,企业为了在市场立足,纷纷探索新的赢利模式。以驴妈妈、途牛、悠哉网为代表的新兴OTA以独特的突破点赢得了风投的青睐,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占领市场,对传统OTA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OTA霸主们被迫走上了变革之路。

在线旅游行业中,消费者消费的所有终端产品和服务都来自上游供应商,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通过OTA、上游供应商自建网站、传统商在线销售、媒介等渠道被销售者购买。在线旅游企业包括OTA、垂直搜索、垂直点评网站、航空公司网站、旅行社网站等。OTA的全称是Online Travel Agency,即在线商。笔者通过艾瑞网的相关数据,得到2009―2013年5年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包括上游供应商)和OTA市场规模的数据,算出OTA所占比重,数据见表1所示。

表1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及OTA规模单位:亿元年份1在线市场1OTA1占比20091617.6137.616.1%20101948.9161.616.5%续表年份1在线市场1OTA1占比201111313.9178.916.1%201211708.6193.215.5%201312204.61117.615.3%数据来源:艾瑞网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近五年在线旅游市场从2009年的617.6亿元的市场总额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2204.6亿元,与OTA的发展与成熟不如关系。分析和研究OTA市场及相关企业,对于理解在线旅游市场及预测其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SCP范式理论框架分析

SCP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分析框架,它将特定产业市场分解为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影响企业绩效。本文试图利用SCP理论分析目前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中OTA企业的组织状况。

2OTA企业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企业在市场份额及规模上的关系(唐晓华,2001)。分析市场结构的指标很多,其中以市场集中度最为常用。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或产业中,少数较大的企业(或消费者)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它主要反映市场垄断程度和竞争程度的高低。某一市场的卖方集中度高,说明少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垄断程度高。本文选取最基本的衡量市场集中度指标――绝对集中度来计算在线旅游市场OTA的市场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CRn=n1i=1Xi/n1j=1Xj

它反映了市场的寡占程度,根据某一特定市场中前4位或前8位厂商占有的市场份额,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六种类别(如表2)。

第2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日标,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一定程度是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尤其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这种小康水平下,旅游业必将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我们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

市场规模上升至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以假日经济为标志,旅游进入了人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每年的二个“黄金周”已成为中国特色旅游产业。2005年的“五一”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比2004年同期增长60%;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比上午日期增长20%,人均消赞达385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旅游市场格局一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重大变化,业太地区后来居上,如今跃居世界第二。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确立。东方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亮点,东亚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增长主体,而东亚旅游经济的领军者则是中围。十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现已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旅游产业被确定为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的需求也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扩大。

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

1978午的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为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第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人旅游吸引国,亚洲第一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旅游业创汇总额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68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

2020年,旅游人数将高达30亿人次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相关数据表明,在2002年时,13个中国入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到了2005年,这个数据上升到了l:l。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体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日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口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迈进,城乡居民消费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信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但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也是不可缺少的。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势态,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020年,旅游总产将达2,5万亿,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8%

第3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旅游空间的概念并非传统几何学和地理学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社会P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周期性甚或永久性的“逻辑循环”甚至“反逻辑循环”的出现,事实上都体现了旅游地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进一步物化,进而产生异化集聚的社会空间效应,以及不同主体间生产关系不断再生产的深层原因2。旅游空间正义旨在实现旅游空间实践的经济、社会和空间权利协同发展。例如,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下,对旅游空间正义的实践就是要立足民众的现实生活,将民生幸福作为社会主义旅游空间生产和空间正义的价值旨归3。同理,在国际旅游语境下,旅游地的空间正义也必须立足当地生产与生活的社会实践,对空间的社会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尊重。

面对旅游空间正义的新逻辑,我们需要转变对传统旅游空间正义的理念认识,从传统旅游研究中对“物”的关注自觉上升到新型研究范式对空间的社会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等新型“空间正义”的关注4。我国新时期的旅游空间实践多是基于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市场化背景并耦合于特定社会时空下的新型空间实践过程,具有鲜明的空间生产特征5。若仅从传统逻辑出发来理解和认识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的空间正义,不外乎强调资本的力量或者政府权力的实践。这一逻辑足以解释多数国内旅游空间生产的进程与实践,但在国际旅游的语境下,这一逻辑往往很难走得通。究其原因,国际旅游语境下的空间生产包罗万象,将我国特殊国情下的旅游空间生产实践及其社会性所带来的异化应用于国际旅游的空间生产,关注的对象往往受限于游客、资本、政府权力等传统主体,忽视了社会、私权等异域旅游空间生产中的“新型”主体,进而缺失了旅游空间正义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超越旅游空间正义的争辩

人类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特定的历史和时代中,游客亦概莫能外,难以摆脱其文化属性。例如,在国际旅游活动中,一方面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对全球国际旅游的贡献率持续提升,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纷纷加入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争夺;另一方面,千千万万的游客便是不同文化的具体载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游客在与旅游目的地的接触中,难免产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甚或敌意与冲突。后者从部分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关注与炒作的热点便可见一斑,中国游客甚至被部分国家评为了“最不受欢迎的游客”。由于国际旅游关乎国民形象乃至国家形象,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当前遭遇的“二元窘境”迫切需要学术界从理论层面做出科学解释。事实上,均沾染了自身文化属性的游客和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即伴随着旅游空间的生产和空间正义的实践。若将国内旅游语境下的空间生产和空间正义逻辑简单套用到国际旅游语境下的实践进程,犹如圆凿方枘,这也是多数中国游客乃至于部分旅游研究学者难以理解中国出境旅游为何遭遇奇特“二元窘境”的症结所在。

由于每个地方都能够形成其特定的空间文化属性和特质,空间正义永远只能是相对的正义。对空间正义的争辩,应该超越正义的争辩,成为一个统一性的概念,朝着政治决策形态和改进空间分配的政策实施的方向迈进。因为特定空间人群所在的区位而强加于其文化、经济和政治上的偏见所形成的空间歧视是空间不正义的基础之一①。旅游空间正义追求的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尊重不同空间群体的差异性。任何容忍、鼓励甚至合法化针对特定空间群体的社会性、系统性暴力都是“伪空间正义”。例如,在旅游空间上对特定群体的排斥与驱逐等。尊重不同空间的多样文化,消除空间文化歧视和压制才是本质诉求。

三、旅游空间正义批判的自省与反击

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不仅是市场规模和资本力量的角逐,还必然伴随着空间生产与空间重构,以及对空间正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贡献。当前高速发展的中国出境旅游,无论市场规模抑或消费能力均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首位的国际排名,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伴随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进入初步成熟的发展阶段,虽然国内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于部分出境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若从空间生产与旅游空间重构的角度来认识和剖析这一现象,不难看出社会各界对文明旅游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源自社会发展进程中整体文明意识的逐步觉醒。这一进程实际上也是国际旅游语境下的空间生产、修复、再生产和重构的进程,不值得为此大惊小怪。特别是旅游研究学者必须更加清醒认识到这一点,而无需人云亦云,甚至杞人忧天。

第4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旅游 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因素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消费。互联网金融与旅游业的结合有利于两者蓬勃发展,并且由此形成了新兴互联网金融旅游。通常互联网金融旅游业务是旅游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实现支付、资金融通、和信息中介等业务,是为了实现游客在进行旅游时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一、互联网金融旅游业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一)互联网金融旅游业的现状

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近些年发展迅猛,互联网金融与旅游的结合产生互联网金融旅游业新生业态。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旅游人数逐年增加,自2013年连续三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1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40 亿人次大关。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我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用户规模达到2.64亿,占同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的11.8%。从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可以得出,市场规模逐年增加,未来,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依然将保持较高水平规模增长。然而,虽然在线预订率不断提升,我国距离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度假产品线上销售的空间还有很大。不仅仅要懂旅游,还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并且对互联网金融有很深刻的理解,同时,产品具有创新和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产品需求。互联网金融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旅游结合原因

基于利好的宏观环境、互联网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的活跃、竞争变得激烈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旅游市场格局向在线旅游产业转移。

首先,提供纯粹的旅游服务竞争日益激烈,开发一款旅游产品成本高昂,盈利空间很小,甚至由于旅游的季节性周期变动,给企业带来资金周转问题。与之对应的是,游客在进行旅游消费时,也经常面临资金问题,那么互联网金融与旅游的结合在使得公司业务更加多元化,帮助在线旅游企业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管制的放松、客户的多样性等,进一步为互联网旅游金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再加上旅游具有很大的风险最后,由于本身传统金融体系存在一系列弊端等等,新兴互联网的出现必然受到众多人的欢迎。

另外。旅游作为一个服务类的行业,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特征:(1)旅游更加注重人的体验,感性往往多于理性;(2)旅游存在未知因素太多,风险很大;(3)旅游具有一次性消费特征;(4)旅游具有低频、高额的消费特征;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步伐一直前进,互联网金融与旅游业的结合必然符合历史要求,,无论是对于在线旅游企业还是针对消费者,无疑让旅游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二、互联网金融旅游未来发展模式

过去的一些在线旅游企业主要有线旅游预订、营销等服务,忽视了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致使客户忠诚度低、粘性弱。在未来,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可以考虑将金融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双重属性结合到一起,不仅要加强在线旅游企业的金融输出能力,比如旅游分期,旅游保险等,除了传统个人信贷业务,P2P网贷深入发掘旅游消费场景,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旅行产品,满足消费者追求差异化产品效用最大化的需求。一些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旅游产品,更加结合旅行业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增值服务。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旅游产品更加人性化、私人定制化。切实把握消费者需求是第一位的。

三、未来宏观因素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一)从国际上看

美联储的数次加息,导致中国国内资金外流,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收紧货币,必然会引起国内汇率上升,,本币贬值,从而导致出境游的人数减少,更多的人会选择国内游,进而使在线旅游企业注重国内产品市场,对于国外产品市场则可以进行市场细分。未来几年,互联网金融旅游企业更应重视于客户的稳定性和忠诚度,谁能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上留住消费者,谁在这个领域创造出一种适合旅游消费的信用支付模式,谁就可以降低营销成本,稳住国内市场份额,获得利润。

英国脱欧事件的发生以后,不可避免的是短期内英镑汇率下跌,那么使得去英国留学的费用降低、旅游费用降低,人们会更加偏爱出境游,这样的话,在互联网金融旅游时代,在线旅游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出入境业务,加强推出降低汇率风险的产品。目前出境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外币兑换、购物退税、存款证明等,针对目前存在的国际形势,最大限度的提供游客方便,努力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提高用户粘性。同时,旅游作为一种精神消费,消费者需求的是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方便、快捷,顺畅,消费者尽可能满足效用最大化。

另外,目前有一种“逆全球化”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利益的分配给发展中国家更多,发达国家相较发展中国家收益少,因此发达国家增加贸易壁垒阻止经济全球化。这样做会导致各个国家贸易往来的范围越来越窄,虽然主要针对贸易往来,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旅游业来说,这样的国际变化趋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结合旅游金融领域来看,在线旅游企业的业务主要是预授信业务和旅行分期。早期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经典理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预授信业务和旅游分期的推出,使得资金和时间可以自由匹配。其中包括线路、交通、、住宿、娱乐等服务的提供,通过与例如P2P网贷业态的结合为上述提供服务的企业提供资金,加速产业资金循环,加快资金流通周转,为消费者提供旅游贷款,创造旅游消费需求。

即使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与各个行业的结合是历史发展必然,互联网金融旅游的发展注定拉动整个旅游产业的上升,提升国际竞争力,在第一第二产业份额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上升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旅游要始终贯彻互联网精神,提高信任水平是发展的关键。

(二)从国内上看

自新《旅游法》出台,明显可以感觉国家政策倾斜于第三产业,利用高新技术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加速带动了旅游业发展。然而国内旅游企业普遍发展不成熟,大都处于成长期,而且互相之间竞争激烈,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成本高。旅游产品的众筹目前比较小众,还未出现规模经济,也没有形成细化。大多是综合类的众筹。

除了基本宏观环境外,客户消费的档次和品位随着收入的增加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互联网金融旅游服务的要求变高。在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度提高,A计会有更多人进入旅游众筹业务领域,对于游客来说,在众筹平台上会发现更多旅游项目。旅游与众筹的结合有望成为旅游机构提供服务和进行营销的新手段。

四、结束语

借用马云的一句话“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让金融回归服务本质”。过去几年时间,在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金融也是如火如荼。二者结合产物互联网金融旅游应运而生。未来的旅游必将是与互联网金融的联合。旅游行业各细分领域会不断创新并推出新的金融服务和配套产品。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为金融领域的投资者带来丰盈的投资回报。

互联网金融归根结底是一种手段,存在的价值就是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在旅游当中的种种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易观智库.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专题研究,2015

[2]刘峰华.浅谈在线旅游企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J].电子商务.2016

[3]李恒,全华.互联网旅游金融及其未来趋势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

第5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关键词:农业旅游;广州;对策 

 

1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手段。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要求各地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农业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而在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旅游最为发达。本文以华南大都市——广州为例,研究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原则和对策措施。 

 

2.农业旅游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2.1农业旅游的特点 

(1)休闲性:农业旅游景点以乡村风情为背景,集观赏、娱乐、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参与性活动于一体,动静结合、老少皆宜,因而有着很强的休闲性。其消费群体也主要以本地市民为主,市场辐射范围不大,但总体市场规模却很大,非常适合市民的近程、短期出游。 

(2)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业旅游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旺季的区分较为显著。 

(3)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常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旅游的吸引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也因此有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4)依托性:农业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城市和旅游景区。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地区以及大型旅游景区附近。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地城市市民是农业旅游景点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型旅游景区附近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前者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2.2农业旅游的动力 

近年来农业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根本动力在于:一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急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而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开发成本较低,“门槛”较低,回报率较高,从而促使农民、农业企业以及旅游投资商纷纷投资开发农业旅游。二是近年来农村环境正在迅速改善,交通日渐便利,从而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农业旅游特色鲜明。在全球化冲击之下,城市的文化特色已经越来越淡,而相对来说,农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得越好,农业旅游对城市人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3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广州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多样。农业旅游是广州1990年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旅游产品,但其时规模尚小,进入新世纪后,农业旅游景点数量迅速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旅游已成为广州份量越来越重的一个旅游产品。最早的广州农业旅游景点可能是1990年中期兴起的化龙农业大观园。此后,番禺的横沥度假农庄、亲亲农庄等相继开业。2000年后,广州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水果世界、宝桑园、金颖园等集农业科研基地与旅游景点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景点也纷纷出现,一改前一阶段农业旅游小打小闹发展的局面。 

 

3.2市场特点 

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科普教育市场。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小学生数量上百万,一般来说,每到春、秋季节,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乡村进行观光游览、学习农业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因此,这一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非常稳定,是农业旅游景点很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节假日、周末的家庭出游。近年来广州市民热衷于在节假日、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玩,既可以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品尝到新鲜的蔬果,还可以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教育子女,联络家庭感情,而且花费不多,出行方便。

广州农业旅游市场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农业旅游市场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且潜力巨大;二是散客所占比例较大。团队客主要是中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其他团队客较少;三是农业旅游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广州农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一时间段是农作物长势最好的时期,新鲜蔬菜、瓜果较多;四是家庭游客较多。许多家庭到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玩乐时,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五是自驾车游客增长较快。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增多,农业旅游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六是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广州本地市民,来自市外的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3 3发展意义 

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第一,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随着广州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市民机动化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村知识,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第二,促进了一些大型农业科研基地从单一的生产科研功能向生产科研与综合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转型,使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经济收益。第三,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第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许多农业旅游景点的生产服务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一些农业旅游景点的成功发展,还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如从化大丘农业庄园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兴起了多个以火龙果为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的农业庄园。第五,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广州的旅游产品以商务、会议、展览、美食等城市旅游为主,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明显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此,农业旅游的迅速崛起,有助于丰富、完善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使得广州的旅游吸引物更为多样化。第六,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达到繁荣农村、“旅游扶贫”的目的,二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社区环境、道路设施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相对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三是保护农村中的古老文物、建筑、风俗、传统工艺文化等,并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和新农村文化的建立。 

 

3.4 问题与挑战 

(1)农业旅游景点大多缺乏特色。广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农业景点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业旅游景点缺乏特色,多数景点是对农业资源的简单利用,如采摘、品尝、餐饮等,而缺乏对农业活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缺乏品牌塑造意识,缺乏较高的项目组织、设计、创新能力。这样就使得农业旅游景点的项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从而也就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2)农业旅游景点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广州农业旅游景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或农村集体自发开发的农庄、农业果园等旅游景点,如瀛洲生态公园;二是由科研基地、农业基地发展而来的旅游景点,如广州水果世界、金颖园、从玉菜业有限公司等;三是旅游投资商投资开发的农业旅游景点,如百万葵园、祈福农庄等。前一、二类,旅游人才都很缺乏,即便是象金颖园这样的大型农业科研基地,虽然有着非常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在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但是旅游专业人才却十分缺乏,因而使得景点的项目设置、市场促销、景点管理都没有充分发掘潜力,旅游接待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导游解说人员达不到专业要求。从而导致宝贵的旅游资源被浪费,旅游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 

(3)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不是很合理。主要是农业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零散,既不方便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也不方便游客出游,还不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而在我国农业旅游最发达的成都市,最为知名的几个农业旅游景点都具有较大规模,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 

(4)对农业旅游管理较为滞后。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点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等情况,而相关的管理没有跟上。但是,农业旅游的管理却不容再忽视下去。因为,它一方面关系到农业旅游产品的长远发展,只有形成规范的管理,这一行业才能够真正吸引有资金、技术、市场实力的商家进入其中,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广大游客的身心安全。农业旅游涉及到品尝、采摘、耕作、住宿、娱乐等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游客的身心安全。在过去,由于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规模不大,这些问题尚不突出,现在随着农业旅游接待的规模日渐扩大,一些游客与农业旅游企业、从业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应用而生,一些安全事故也会出现,而用一般的法规政策无法对它们进行规范,因此,急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急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管理职责。 

 

4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 

 

4.1原则 

(1)特色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注意突出特色,特色即吸引力,特色即竞争力。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企业。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发展不同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关键。而名胜古迹和名优特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无形资产,与之结合,可提高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社会知名度。 

(2)文化原则。旅游与文化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有较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才会有持续吸引力。农业旅游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知名度,而且做到经久不衰。农村地区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民俗艺术,如风俗传统、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提升农业旅游的品位。 

(3)环境原则。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农业旅游,顾名思义离不开农业。但仅有农业而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就无法成为农业旅游。因此环境是首要的条件。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同时,旅游景点的项目设计、解说服务、配套设施等都应体现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游客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获得环境保护的教育。 

(4)市场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借重要的旅游景点,统一品牌,促进农产品外销。各个农业景点还应注意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好产品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5)乡村性原则。农业旅游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活动,就要明显区别于城市旅游活动,因此,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注意突出乡村的特点,也就是自然、生态、农业活动应是项目设计的主题,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乡村的特色,在建筑的体量、用材、造型、采用的服务设施、绿化、道路等等方面都应有乡村风格。 

(6)体验性、参与性原则。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一定要注意突出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现代人的消费,特别人是旅游,有着强烈的体验意识、参与意识。人们不再愿意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而是更期望自己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农业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就可以创造条件让游客得到各种体验,得到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而景点的吸引力、品牌形象在游客独特的体验过程中,将深刻地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农业旅游景点有着很好的条件为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如菜场让游客自己采摘蔬菜,在果园可以让游客自己采摘水果,在茶园可以让游客摘茶叶、做茶叶、学习茶艺,在奶牛场可以让游客挤牛奶,等等。农业旅游景点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活动当中,不但可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

4.2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制定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发展观光农业规划书”等政策规章规范,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也曾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等地方标准,效果都非常不错。广州也应该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对农业旅游景点提供旅游服务,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强制性要求,是指景点在某一方面,如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一定要达到的标准;指引性方向,是建议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方向。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的重点是建筑、道路、绿化、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住宿设施、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保险、争议投诉处理等方面。其次是可以建立起“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制度。先期确定几个“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对它们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促销扶持,以它们的良好发展、示范影响,带动其它农业旅游景点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也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吸引力的增强。再次是探索建立起农业旅游协会、农业旅游基金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的互利合作。 

(2)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完善旅游项目结构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精心设计各种旅游项目,不断注重项目的创新,注重项目的特色和品味,例如可以请旅游专家、农业专家策划设计一些特色项目;二是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将地方民俗、戏曲等作为农业旅游景点的吸引物融入到景区发展当中;三是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适量开发一些游乐项目,但不能喧宾夺主;四是项目的发展要注意细节、要有一定的深度;五是重点发展一些体验性、参与性强的项目。 

(3)优化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另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或者依托重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形成几个农业旅游景点较多、占地规模较大的农业旅游片区。如促进白云山、帽峰山地区的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这两个大型景区之间相隔不远,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果园、菜园等,目前,这一地区已有不少的农业旅游景点。近期,广州应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在这一地区的适度集中。 

(4)搞好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农业旅游市场促销 

农业旅游景点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因而,自身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旅游市场促销较为困难,在市场促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办农业旅游景点展销会,在有关媒体上农业旅游景点信息等方法促销广州的农业旅游景点、补贴企业或无偿帮助企业在道路上设立旅游景点标志牌等。还可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加强对城市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在广州旅游网上设立农业旅游专题,介绍全市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详细情况,并注意及时更新资料、增添新的农业旅游景点资料,以反映农业旅游景点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联系方式、交通方式等;精心组织制作编写、绘制广州农业旅游指南、导游词、农业旅游景点分布及交通图等书籍、地图,并在市内各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问讯中心和有关的旅游展销会等场所免费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发放。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在收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各农业旅游景点应利用好这一渠道,通过双方收益的合理分成,提高旅行社开发农业线路、开拓农业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5)鼓励乡(镇)村积极开发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不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因此,很难吸引到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很少有大型工商企业会投资开发农业旅游。因此,农业旅游景点的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农业企业的投入和农民的投入。而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力、可利用的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乡(镇)村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可以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引导、帮助农业企业、农民树立起旅游发展意识、积极开发旅游项目;二是配合有关方面,加强本地区的旅游官传促销:三县编制建设发展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善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四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较大规模的集聚,如“荔枝村”、“杨梅村”、“香蕉村”等,使之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五是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农业旅游市场,促进有序竞争。 

 

5 结论 

第6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面对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发展,促进我国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政府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就季节性需求的减少而言,应当考虑:调整非季节市场的目标对象(如:商业旅游、非家庭或特定利基市场等);淡季产品研发、包装、事件、促销的创新;差别取价与诱因激发;相关部门共同作业以延长开放时间;学校假期再安排与扩展;鼓励旅游行业企业采取弹性雇用作法。二是就旅游运输冲击的标记而言,应当考虑:强化交通设施、燃料技术、交通管理等改善措施的研发;鼓励相关航空部门参与;主动向旅客推广“减碳方案”;环境影响成本课税和价格机制的调整;另类交通选择的创意推广(有趣体验和低冲击);恰当的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循环轨道、停车场、马车等);不同旅游运输设备间持续整合且易于旅客使用;新旅游景点发展可及性的考虑;目标市场调整和更多地区性来源对象的推广;鼓励少但长期的假期;提升旅游目的地周边的吸引力和活动。三是就旅游工作质量的改善而言,应当考虑:确保薪资水平和社会安全的供应;员工工作型态与旅客需求类型的配合;专职、整年和长期工作机会的提供;职业生涯进展和机会;旅游培训格式化和质量相互认证的强化;终生学习的倡导;旅游培训的实施;旅游培训纳入整合可持续课题;各个方面的旅游培训和参与。四是面对转变的小区繁荣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应当考虑:确保旅游整合及均衡现有小区活动;旅游发展契合市场趋势和未来需求;表现旅游目的地特性的住宿设施的优先发展;强化地方供应链和旅客消费当地产品;了解及应对消费需求变化的冲击;开发程度的限制;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及整合小区经济。五是就资源使用和废水产生最小化而言,应当考虑:能源消费最小化,可更新资源使用和改进技术的鼓励;物质减少/再利用/再循环的提倡;确保用水处理效率与质量;确保空气质量(含交通拥挤情况);废弃物减少和管理。六是就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升值而言,应当考虑:旅游争议的适当运用;保护地区的妥当选定;保护区和地方旅游利益间关系的强化;保护区运用技能和工具的强化;旅客管理计划的采用;增加旅游对保存和管理的贡献度;支持保存活动并与旅游适当连结;强化自然和文化遗产共存的产品服务;对发展趋势、冲击、调适管理的监控方案。七是就适合所有阶层旅游的目的地而言,应当考虑:社会旅游政策和行为的激励;旅游企业的社会自觉性提升;旅游工作者社会权益的确保;符合实质障碍者需求的旅游设施选定;弱势旅游团体提供信息的改善;鼓励更大的旅游设施和体验的订价机制;低收入旅客特定计划的实施。八是就旅游作为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工具而言,应当考虑:旅游发展推广“平等的旅游权利”;鼓励双方互助方案的认可;鼓励旅游相关从业者遵守可持续原则,寻求对环境和地方最有益的发展方式;提升公民的旅游选择和行为的合理性;地区间分享可持续旅游知识和实务操作经验。

二、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业策略

(一)实施合理的营销战略。一是旅游市场应加大技术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的力度。通过旅游市场营销,增强旅游市场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一般认为,任何一个旅游市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特别是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努力使产品既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二是树立旅游市场绿色形象。开展旅游市场营销,需要旅游市场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旅游市场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旅游市场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旅游市场的绿色影响。三是培育旅游市场营销健康文化。在旅游市场营销中,旅游市场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显示自己在健康领域的努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旅游市场形象。健康公关能帮助旅游市场更直接更广泛地将健康信息传送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从业人员综合水平。旅游行业的产品是通过各项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劳务服务所组成的无形商品,应利用从业者本身优质服务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来树立消费者对这些无形商品选购的信心。旅游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而该行业的兴盛可反映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我国推动旅游产业的成效。旅游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有季节性的特质,因游客来源国家的气候与假期安排的不同,以及旅游地点的特殊景色或节庆而产生淡旺季的现象,因而无法和一般传统制造业一样可将需求平均分散于各月份。此外,旅行业易受政治、经济、疾病、季节等因素所影响,使价格不停变动,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由于同构性高,故旅游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如何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除了从业者本身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来组合成一套商品来进行销售外,还需依赖旅游专业人才的服务、销售与推广。现在旅游服务人才已经不是“土法炼钢”,也不是纯靠师徒制来加以培养的。由于全球旅游业的兴起,逐步形成了如下三种人力资源的基本培养模式:学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其它科系但在旅游行业内服务多年的人员,他行转业。基本来看,学校培养模式仍旧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此相关学校的旅游专业应当全面开设如下课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规划设计、航空票务概论、领队导游实务、导览解说实务、旅游营销概论、服务质量管理、旅游风险与纠纷管理、电子商务与数据库建置及管理、国际礼仪、协调沟通技巧、旅游行政与法规、国内外历史地理、生态资源与规划、会议会展管理、活动设计与规划、餐旅休闲信息系统等。针对学生实践方面的不足,旅游主管机关还应当对旅游人才进行如下培训:初级票务课程、OP操作基本流程、法令法规及税务课程、国内旅游导览解说、各国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航空公司新产品推介课程、旅游保险相关产品解说及使用规范等。

三、小结

第7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61.6亿元,以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率计算,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5.6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广阔的市场前景,自然会形成众商家争夺、群雄逐鹿的景象。“如果按照市场占有率来划分,可以分为主力系、市场填补系和区域性旅游网站三种类型。”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分析道,“然而这三类网站,却各有特点。主力系包含了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占据整个旅游市场60%以上的份额,如中青旅游、国旅都是其代表企业;以携程、途牛等为代表的市场填补系在线上旅游业、个性旅游业方面做了大量的细分,并获取了部分客户资源;区域性旅游网站特定的人群、地域有号召力,市场占有率较少。”

由于在线旅游网站发展越来越迅速,使得中国的旅游经营面临改变,线上营运收入占比将越来越大。所以如今不论是主力系还是区域性旅游网站,都把侧重点放在线上,其中个性化旅游设计、细致化旅游分类等经营项目将成为今后旅游业的重点。

根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在国外60%的休闲旅游和40%的商业旅游都是通过线上预订,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平均只有5%左右。“中国旅游线上预订是一个发展趋势,不过即使线上比例不断提升,也不一定会把传统的线下模式取代。这两个模式会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动态比例。”艾瑞咨询分析师苏然表示。

借鉴国外

国外比较知名的在线旅游网站有美国的CouchSurfing,在全球已拥有200多万注册会员。另外,德国的HospitalityClub,目前在全球拥有40多万注册会员。“这些网站和中国的在线旅游网站的盈利模式相似,其中手续费、费用是盈利的主要来源。”薛胜文说。

国外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已然相对成熟,我们可以通过探讨国外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为我所用。以美国的盛腾集团和IAC集团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不得不在此提及。

美国盛腾集团是一个业务多元化的集团,其业务有旅游产品服务、不动产业务及金融业务等。其度假旅游产品服务包括有6300多家饭店、54.2万个房间,还拥有全球70%的分时度假服务及分享全球17%的酒店业务,旗下拥有Super8、Ramada等知名品牌。另外,其租车业务占全球25%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有泊车服务、车队管理等业务。在旅行服务方面,拥有全球最大的机票预订系统Galileo,经营占50%的市场份额的机票预订业务,提供在线和非在线的酒店及旅行相关的票务服务。

而美国IAC集团的业务模式更为突出,集在线旅游服务、传媒娱乐服务、票务、区域服务、金融和不动产、电信服务等多种业务于一身。其在线旅游网站Expedia,提供酒店预订、在线旅游热线服务和度假等旅游产品服务。在票务方面,IAC集团是全美最大的票务服务中心,提供体育、音乐会等各种票务在线预订服务。除此之外,IAC集团的电信服务还提供客户关系管理,从而提高客户服务能力。

“国外的在线旅游的管理体制健全,而且信用体系完备、信息透明,做得很标准。相比国外,中国信用环境与国外不一样,比如我们会担心导游的职业道德,安排的酒店是否妥当,信息不透明等。”苏然说,“这些都是中国在线旅游网站要大力改进的地方。”

探讨国内

相比国外大型商旅集团,中国在线旅游网站的行业集中度更高一些,业务更为单一些。“国内在线旅游网站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以携程为代表的旅游商,其二是去哪儿、酷讯等营销平台,其三是传统方式,如航空公司、酒店在自己的官网上在线售卖。”苏然分析。

携程旅行网作为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然开始扩大其业务种类及范围。2010年3月携程收购汉庭连锁酒店集团8%的股权,此举将产业链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并且押宝经济型酒店的未来。

2011年4月12日,途牛旅游网获得5000万美元投资,这也是其获得的第三轮投资。途牛旅游网将在今年开30家分公司,而其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差异化商业模式。从成立至今,只卖旅游线路,并且通过“网站+呼叫中心+旅游线路”的商业模式开展业务。“途牛旅游网拥有强大的支持系统,与同类运营模式的企业相比,途牛旅游网日积月累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正是途牛旅游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途牛旅游网CEO于敦德表示,“流程标准方面我们还在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将在线服务与线下服务有机整合。”

获得本轮投资后,途牛旅游网将用于增加出发地覆盖、拓展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上游合作、加快市场推广、加强团队建设等项目。

其实早在此之前,国内另一知名景点票务直销电子商务网站驴妈妈已在2010年10月正式入住淘宝网,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淘宝平台,驴妈妈希望能够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自助旅游服务。”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洪清华表示。

“未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空间非常大,都会有成长空间,我比较看好这两个在线旅游网站。”苏然说道。“的确如此,途牛和驴妈妈的市场定位都比较精细,两者的相同点比较多。例如,两者都实现了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意愿,都利用团队出游形式招揽客户,都执行了在线旅游预订的经营模式。”薛胜文说。

不过,虽然途牛旅游网和驴妈妈这两个网站都是中国新兴旅游的后起之秀,但两者精细化市场定位使其拥有不同的客户群。“途牛定位度假产品,这是个打包产品。而驴妈妈主要卖景区门票,未来势必会存在一些竞争,细分市场毕竟是不一样的。”苏然表示。“如途牛更加紧贴顾客个性化需求,其对顾客全程安排都做了细致的分工,并且在景区特点、服务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点评,这对家庭客户的吸引力很大。”薛胜文说,“而驴妈妈则更实际地为客户的出行资金做出了考虑,顾客游玩的自由度更加灵活,其中降低景区票价、多渠道预订、旅游自助餐等方式对部分单身、年轻的顾客吸引力较强。”

不论何种商业模式,各家在线旅游网站都是各有吸引顾客的砝码,价格战、服务战、营销战打得不亦乐乎。随着腾讯的高调介入,原本看似平静的市场,再次掀起波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风险隐忧

“在线旅游行业网站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经营风险难以控制,由于旅游业的行业波动性大,虽然近年来收益率较高,但是旅游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线旅游行业网站的经营风险较大。”薛胜文分析,“其次,个人道德风险难以防范,由于当前互联网言论难以受到有效约束,顾客的主观臆断言论容易使企业受到损失,例如悠哉旅游网就曾遇到此类的恶意投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消费体验对于在线旅游网站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把顾客服务好,就代表了商家的诚信。只有服务做好了,顾客才会再次体验或推荐购买。”苏然说,这是一个自然的链条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过程。

而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网站经营内容的产品,面对现在的竞争格局,则需要不断以创新作为突破口,来吸引顾客。“创新首先要从产品入手,要具有个性化特色,因为每个人想去的地方不一样。旅游产品没有版权、自,很容易被同质化。假如我开发一个产品,很快就会有人复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标准化是关键,需要企业做好自己的产品。”苏然说。

第8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中国旅游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发展阶段,日益发展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使旅游业从2001年开始进入提升和转型时期,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强调我国旅游业以国内市场为基础。2013年正式颁布了《旅游法》,截至2011年底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一位,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居全球第三位。几年后,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第一大客源国。

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亟需业务扎实、外语能力较高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从统计人数来看,无论是入境旅游市场的来华人数,还是出境旅游的第一站国家人数,日本都是仅次于韩国排在第二位的。2010年来华人数达到373万,也就是说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讲,日语语言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价值。然而,与此相对,日语导游队伍的建设则显得有些滞后,优秀人才缺口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专业日语教学质量和规模上的薄弱。

1 目前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日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1.1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生和普通高校生源相比,高考入学分数稍低,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成绩不理想,已经对外语学习产生心理距离。如果再重新学习一门外语,信心不足,兴趣不够。加之部分学生对日本的特殊民族情结,学习前就已经开始产生负面评价焦虑,学习动机影响了学习效果,最终导致旅游日语专业的学生日语导游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高,而非涉外旅游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更差。

1.2教师方面

教材单一,教学方法固化。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日语教材选用和英语二外相同的教材或是旅游日语教程,知识密度大,若要按计划完成教学计划,需要学生的高度配合,包括预习、背诵、复习等。市面上的旅游日语教材例句没有时代性,大量使用汉语词汇而非更口语化的外来语,有的又完全与旅游不相关。而在旅游日语专业学生和参加中英文导游资格考试的学生之间,教材上若无区分,最后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在日语教学中,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践互动环节较少,内容唯课本为是,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和旅游,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在校内的考试中取得合格成绩,也是生硬的、表面的,难以灵活运用的语言知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

1.3学校方面

专业的旅游日语起步晚,相对于英语教学,很多高职院校不够重视,设备不完善,如多媒体教室不足,图书馆相关书籍资料较少, 日语课时设置太少,跨专业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实践机会不多等。

2 提升日语教学的质量,培养更优质的契合旅游市场的从业人才的途径

每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综合因素的合力,如何让日语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如何培养出更优质的契合旅游市场的从业人才,这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改善和努力。

2.1学校改善教学环境,重视日语教学,鼓励发展“双师”或“多师”型教师,提供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

如对外语基础较好的旅游专业教师,鼓励其提高外语水平,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将旅游的专业性和语言的运用结合得更加紧密。

开展模拟导游竞赛等奖励性的校园活动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提高师生积极性。

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例如可与旅行社合作,订单式输送合格毕业生,这样可以提高对口就业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对优秀员工的需求。

2.2 教材进行多样化分类选用

根据授课对象不同,选用不同的课堂教材,如旅游日语专业可选择日语课程专业的《新编日语》等教材。而对其他旅游专业生,首先应调整课程目标(量化学生的知识程度对非日语专业生来说意义不大),夯实入门基础知识,令其掌握将来深入学习的一些必备知识(如日文输入法、知识点难易规律、其他日语学习途径)即可。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普及,微博、微信引领的微时代已经来临,在书面教材之外,教师可推荐学生传统纸质的学习口语的书籍或是业内口碑较好的日语学习网站、微博和APP作为辅助教材。条件允许也可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室,通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加强学生的视听感受和记忆力。而针对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如有学生酷爱动漫,有的喜欢文学)推荐相关领域的资料来源,当然这也就要求教师平日积累一定的数据资料,教师之间也可进行资源共享。总之,在这个信息来源种类繁多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教材不应该整齐划一,而应该是“私人定制”的、多元化的教材组合,可以分由几个固定模块组成,如主教材+网站+微博+电影…+音乐等,具体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等个性化特点,选择一套符合他的综合教材。这也可以称为教材定制化模式。

2.3消除学生的焦虑和不自信的心理

为了消除学生的焦虑和不自信,教师应增加文化导入环节的使用,在词汇例句解说中、知识点的由来中、关联背景的描述中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在无形中让学生了解比语言更重要的文化根源。而文化导入的同时也会引起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意识,这有助于推动中日文化的有效交流,另外也可以从导游的流程和模块中(机场迎接、车内导游、景点导游、购物导游等)穿插日语的说法,这样既是对导游业务的复习又让学生学到了日语的常用语体验敬语的活用。

第9篇:全球旅游市场规模范文

一、国外医疗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医疗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

现阶段,医疗成本较高以及长时间等待是刺激医疗旅游市场活跃的主要驱动因素。据海通证券网2018年统计资料显示,有26.5%的英国患者为绕开国内长时间等待而选择出境医疗;有33.1%的美国患者为寻求低廉的医疗费用而跨境寻求治疗,这一现象成为驱动医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同时,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的医疗机构被公认为具有极高医疗水准,部分患者在选择医疗时,会选择获得JCI认证的医疗机构。所以JCI认证数量快速增长,也成为国外医疗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截至当期,国外已经有600多家医疗机构获得JCI认证,并且将会以20%的速度继续增长。

(二)医疗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品牌标志

根据FMI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按照医疗项目类型划分,医疗旅游市场可划分为牙科治疗、生育治疗、骨科治疗等一般性治疗,并且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独有的品牌标志。例如,匈牙利肖普朗(牙科)、日本温泉、泰国SPA、韩国首尔狎鸥亭洞整容、瑞士蒙特勒抗衰老等,已初步产生品牌效应,并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国外医疗市场在呈现出品牌标志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截止2018年,泰国、印度、新加坡3国医疗旅游服务,已占整个亚洲医疗旅游服务市场份额85%;墨西哥跨境医疗患者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增长速度最快。

(三)各国医疗旅游专业性愈加突出

据MTA最新的医疗旅游指数统计,当前已有41个国家参与医疗旅游市场,使得医疗旅游的专业性愈加凸显。例如,印度以专业的心脏手术排名第一;以色列在服务、设施质量方面排名第一;新加坡因在复杂手术流程中具备专业水平成为最受欢迎的医疗旅游目的地;泰国作为全球顶级美容外科中心而成为最热门的医疗旅游目的地;马来西亚因具备一流的医疗基础设施与高技能的医疗专业人员备受消费者青睐。可见,随着医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外医疗旅游业的专业服务能力愈加凸显。

二、国外医疗旅游业发展经验分析

(一)拥有专业的医疗旅游管理机构

随着医疗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国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治病以及观光旅游,均建立了医疗旅游专门负责机构,推动医疗旅游业发展。如印度为发展医疗旅游业,于2015年7月宣布设立国家医疗保健旅游局,保障海外游客治疗质量。这一举动使得欧美国家患者到印度治病旅游数量大幅提升,且中国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致力于与印度开展跨国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同时,马来西亚为支持医疗旅游业发展,成立医疗旅游理事会,并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设立专柜,专业接待前来马来西亚进行医疗旅游的游客。泰国作为较早发展医疗旅游的国家,为推动医疗旅游事业的发展,专门在其他一些国家设立跨境医疗办事处,为外国游客赴泰就医提供前期医疗准备信息和远程问诊服务。国外其他国家在发展医疗旅游时,也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旅游管理部门。

(二)具有健全的医疗旅游扶持政策

国外许多国家为推动本国医疗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政府每年都会投入重金。据东南亚媒体报道称,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每年都会投入超过50亿美元,用于发展医疗旅游事业,并且将医疗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扶持。且马来西亚政府针对与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私立医院,提供租税优惠政策,并对外国患者占比超过5%的私立医院给予租税减免政策。印度政府也为推动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对医院征用土地进行补贴,扶持医院发展医疗旅游。同时,印度政府对公立和私立医疗服务机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近几年印度政府对医疗保险费投入已经达到年复增长率39%,进一步推动印度医疗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印度大幅度减少医疗设备进口税,保障私立医院具有世界一流的医疗仪器,提升医疗服务硬件水平,以期推动医疗旅游的快速发展。韩国政府业也非常重视医疗旅游业发展,首尔市政府出资成立整容美容支援中心,积极帮助外国游客联络整容外科医院,进一步扩大医疗旅游市场。

(三)具有先进的医疗技术

亚洲是医疗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泰国为例,康民医院、三美泰医院是最早通过JCI审核,并获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旅游医院。目前,据泰国国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泰国已经有超过60家医院获得该证书,这些医院均向国外游客开放。对于泰国的医疗水平,美国萨利托医疗旅游公司总裁评价,曼谷许多医院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和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已经更胜一筹。同时,作为医疗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加坡,是拥有JCI认证医院最多的国家。在通过JCI认证亚洲医院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医院属于新加坡,这表示新加坡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较高,为发展医疗旅游提供强大技术支持。此外,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同样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肝脏移植、心脏搭桥等方面有尤为突出,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前来治疗观光。

(四)具备完善的医疗旅游基础设施

医疗旅游作为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因此,各国为助推医疗旅游事业发展,一直致力于完善医疗旅游基础设施。瑞士作为医疗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拥有世界高级水疗中心、健康中心,以及私人诊所。同时,瑞士已经拥有完善的酒店加医疗合作模式,为医疗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瑞士预防诊所和苏黎世柏悦酒店进行合作,推动了瑞士苏黎世医疗旅游快速发展。另外,泰国作为医疗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持续培训,不断完善提升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医疗旅游服务集群关系网络,并进一步完善了泰国医疗旅游基础设施系统。德国政府为助力医疗旅游事业的发展,出资设立了350座矿泉浴场与疗养基地,并通过德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語言进行宣传推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疗养旅游。

三、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医疗旅游业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我国医疗旅游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再加上监管机构较为缺乏,导致该行业出现各种乱象。据中国新闻网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仅海南在2019年2月推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监管机构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而在其他地区,医疗旅游监管机构试点或相关监管制度并没有出台。在此情况下,国内医疗旅游业从业资质合格率不足10%。同时,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约束。相关机构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涉案金额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免费旅游医疗骗局频繁发生。据中国报告网资料显示,自2014年以来,大连思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没有取得医疗相关资质情况下,通过美容院寻找高收入、高消费受害群体,以免费旅游名义诱骗受害人到海外医院进行体检。在此基础上虚构体检报告,谎称受害人系患癌高风险人员,诱其接受治疗并购买昂贵“药品”实施诈骗。2019年1月,浙江公安机关破获该起“以医疗旅游名义实施诈骗案”,共抓捕132名犯罪嫌疑人,扣押假药3000余箱,涉案金融高达1.5亿美元。

(二)缺乏独具特色的医疗旅游品牌项目

医疗旅游产品作为关键因素,对推动医疗旅游产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医疗旅游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已形成了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品牌。例如,以“疗”、“旅”并举,“治”为辅,以医疗服务获得大量客户的泰国SPA,日本温泉等;以“治”为核心,“旅”为辅,依托重点、优质的全套服务获取大量客源的新加坡、德国等。相对而言,我国拥有悠久的医药历史文化,但从医疗旅游方面来说,医疗旅游产品较为缺乏且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制约了中国医疗旅游业发展。以中医为例,中医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医疗产品,被认为是发展国内医疗旅游的“富矿”,可成为国外游客体验中国旅游项目的最佳产品。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很少见到专门为外国游客提供的国内中医类医疗旅游项目,且到中国接受医疗旅游服务的国外游客数量远低于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据中国报告网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初,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内旅游产业中的比例不足5%,导致中医类旅游业经济效益并不突出。

(三)医疗旅游设施尚不健全

医疗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游客的服务质量和体验。当前,我国医疗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导致许多境内游客也趋向于境外进行医疗旅游。一方面,我国依然缺乏专业化的“医疗+旅游”配套设施。例如,美容瘦身、减肥治疗等基础设施依然停留在传统健身工具方面,很少开发新型旅游健身治疗项目设施。另一方面,部分医疗旅游机构沿用传统线下培训方式,线上培训沟通工具研发数量较少,患者体验感与满意度并不能有效提升。在此情况下,国内患者趋向于境外医疗旅游,而境外游客在体验过传统医疗旅游设施的服务后,也很少再次消费。据携程网的《2018年在线医疗旅游报告》称,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有43%的患者趋向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进行医疗旅游,25%的患者趋向于瑞士、泰国、印度等国旅游。而境内患者医疗旅游的消费比例仅为12.7%,境外患者在我国境内进行医疗旅游消费比例较低,消费次数较少。

(四)医疗旅游技能专业水平较低

医疗旅游的流程一般包括医学沟通、病历翻译、就诊沟通、愈后休养、观光旅游等,但当前我国相关中介机构专业水平较低,难以独立支撑全部技能服务流程。据《2017-2021年中国医疗旅游行业发展及预测分析》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国内专业从事医疗旅游服务的机构不足35%,其他中介机构多与第三方公司、翻译机构、旅行社进行合作,增加了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概率。目前我国境外医疗旅游主要包括体检、慢性病治疗、重症转诊等,其中境外转诊流程十分复杂,需要专业的医疗资源与服务保障。但是,我国开设境外医疗旅游服务的中介机构,多以传统的旅游方式服务消费者,缺乏筛选境外医疗供应商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根据现代健康报的最新报道,马来西亚某患者在2017年3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胃肠道间质瘤,同年10月通过境内某省一家医疗机构求诊,寻求针对白血病的3代靶向药物。由于病历翻译不够准确,患者入境之后才了解,没有合适方案进行治疗。因此,我国医疗旅游技能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及时为境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咨询与治疗服务,已成为医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几点启示

(一)构建合法有序的医疗旅游监管通道,有效控制境外医疗纠纷风险

目前我国医疗旅游市场处于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因此,监管部门应尽快构建合法有序的医疗旅游监管通道。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医疗旅游的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医疗旅游行业的监管惩处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境内、境外医疗旅游者的消费权益。另一方面,应提高医疗旅游行业准入门槛,禁止低质医疗中介和旅游机构参与经营。政府监管机构应严格审核开设医疗旅游服务的中介机构,要求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与牌照,包括出境游资质、医院授权书、航空服务资质、转诊资质等;并且,明确划分中介机构、客户以及国外医疗机构的责任,进一步规范签证、医疗诊治、术后随访等环节的操作流程,有效控制境外医疗纠纷风险。

(二)充分挖掘中医药资源及相关文化,打造医疗旅游特色品牌

当前,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设计不同层次的医疗旅游产品,打造知名特色医疗旅游项目。一方面各地区医院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当地中医药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区域旅游及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资源,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例如,可选择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中医保健旅游项目,如针灸、刮痧、拔罐、气功、药膳、药酒、洗温泉等,再配上有关中医文化与历史遗迹的参观学习,可促进医疗旅游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中国中医药资源和中医养生文化,与温泉疗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结合,开发“医疗+温泉+中药”、“医疗+森林+养生”等新型医疗旅游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打造医疗旅游特色品牌。

(三)多方位采用系统针对性培训方式,提高医疗旅游专业技能

根据不同机构工作人员原有工作特点和专业技能,可系统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挖掘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使之能够较快适应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语言沟通方面,医疗机构应专门培养相关人员或引入专业翻译设备,为打通异域语言沟通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医疗治疗技能培养方面,应选取精通管理、熟悉医疗专业技能的讲师进行培训;遴选优秀的医疗服务机构及相关医疗服务人员,结合客户服务需求落实服务细节,逐渐形成专业的医疗技能团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应充分引入具有远程技能型人才,丰富远程治疗技术场景服务。在此基础上,可充分将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旅游业融合,形成新业态远程服务系统。此外,也可将高科技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形成我国特色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