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培优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扬优良传统,落实每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语文学科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传统和经验,就像接力棒一样,由前一届传给下一届。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用好课本,用活课本
高三学年里,完成新课教学不仅仅是会考的需要,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怎样正确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怎样把握语文教学备考的规律以及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现教学的目标。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工作,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和语文的综合能力。而要达此目的,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多年的高中任教期间,我始终坚持以教材为载体,将新课教学与高考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目标明确。面对各种各样做法的冲击,我始终能够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学生,立足于语文教学及其备考的规律,做到不急躁,不冒进,不走过场。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1.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
教学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关系到学生注意力的有效引导。依本人愚见,高三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则不外是:教材的教学要求,高考要求达到的能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2.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强调抓落实,讲实效。
一定的时间量保证了新课的教学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3.讲求教学设计的灵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高三新课教学肩负着将新知识与旧知识链接、将课内知识与高考能力衔接、将新课教学目标与高考考点结合的重任,要完成此重任,必须在讲究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而讲求灵活性。
4.重视思路、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
5.充分发挥训练测试的评价反馈功能。
毋庸讳言,比起别的学科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更多的靠课内去获取、形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抓课外的管理上无所作为。相反,它要求我们将课内与课外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严要求,讲究科学,追求效益。在这里,充分发挥课内外训练和检测的评价反馈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发挥课内外训练和检测的评价反馈功能呢?
首先,应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训练的内容和测试的频率。其次,应精选精制训练测试材料。无论是一课一练还是一单元一测,都要千方百计地增强其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必要时,教师需要自己动手编制训练测试材料。再次,训练测试的评价结果要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并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最后,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将鼓励和启发的原则贯穿整个评价过程的始终。
(二)精选、编制备考复习资料,提高备考的针对性
向学生传授了知识以后,要使他们具备能力,还得通过相应的甚至高强度的训练,而这些训练又必须借助于有针对性的练习材料来进行。
(三)阶段性地落实查漏补缺工作
经过阶段性的教学和备考后,由于基础、听课效果、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必然会出现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和知识能力上的缺漏,这就需要做及时的弥补。
(四)讲求合作精神,打好每一场团体攻坚战
以上提到的各种做法,其目的就是极大地提高备考的效率,使学生切实地提高语文成绩,其出发点是协调好各学科的教学,务求让学生全面地提高各科的成绩,这本身就是团体合作精神的体现。
二、讲求创新,闯出语文高考备考的新天地
要提高教学备考质量,还离不开重视备考思路、方法的创新,也就是将创新改革的精神贯穿在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的始终。
(一)树立“大语文”观念
随着高考语文考试内容的不断改革发展,其综合性、能力性特点越来越明显。也就是说,高考语文是考查学生全面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深层次的阅读、写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既不能靠一朝一夕突击而成,也不能单靠一本语文书去解决,而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科内延伸到学科外,树立“大语文”观念,扩大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拓宽视野,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正确定位
“一模”前坚持多做单项题,少做套题,利用好套题,就算是套题,也往往将其组合,纵向训练某考点。
6月份停课复习前,每周根据学生的通过情况,投放1-2个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反复强调“重复出成绩”,备考的每一阶段绝不为赶进度而走过场,留尾巴。
(三)切实抓好分类、分层次的辅导、培训工作
高三一开学,我们就根据学校和级组的要求,细致地分好层次,制订辅导计划,专人负责,合理安排时间,侧重抓培优和扶差。
(四)拓宽教学、备考的视野,增强备考的针对性
多年来,我们与省内外的兄弟学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不定期地交流教学计划,交流教学进度,交流备考资料,交流备考信息。通过交流,我们拓宽了视野,搜集、掌握了大量最新的教学、备考信息,经过认真的筛选、过滤后,渗透到具体的备考中,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备考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