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公共管理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公共政策学派首先提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促使公共管理产生是因为传统公共行政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是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等公共部门应该关注公共服务的结果和产出,而不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和规则,进而认为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技巧,对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能由一定好处。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在建设公共管理学科方面,虽然完成了将行政学或者行政管理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但是由政法专业转型而来的研究者群体,导致在独立性和成熟度上整个学科的研究队伍还有欠缺。重新梳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新公共管理更多倾向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化取向,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新公共管理强调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市场化的就业需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素养、知识和技能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在工作中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协作能力等都还比较缺乏。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为大学的运行提供了部分的程序自主和多样化的经费来源,对学者工作的积极性也具有有效刺激。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应结合我国的文化制度背景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最新反思,真正实现教授参与大学管理,权力和主责主体多样化,建设性地探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
二、也谈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概念。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把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做目标。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大致可归纳为: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道德素质,掌握一两门外语,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扎实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进人大学后,从一年级开始设计实践活动,并全方位地展开,以思想品德课的道德实践为起点,外语、计算机、数学、体育等公共课。大二开始接触初步专业知识,经管类专业基础课里所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进入大三后将陆续开起系列专业课,学生的专业知识日渐丰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更快地掌握专业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工商管理未来就业问题。新的时代挑战与历史背景下,高校的管理中构建创新型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伴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也都随之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要以帮助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市场价值为导向,要提高学生在新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下管理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开放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征作为基本教育原则。其次,要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兼具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未来工商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一)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高校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两大门类,各大门类内容又包括若干细分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商务、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虽然同属于管理学科,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目标函数的差异、产权约束的差异、组织性质的差异、信息偏载程度差异等。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尽管营利性组织中也有行政管理问题,不属于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与政治直接相关,这完全不同于工商管理。当代新公共管理学派较多地借鉴了工商管理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
(二)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二者都是管理学的范畴,都要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工商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四、浅谈解决措施
管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不但要求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要掌握管理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足够的管理工作相关的实践能力,否则,其毕业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容易纸上谈兵,所制定的管理方案或措施缺乏实践可操作性,导致管理工作的低效或失败。此外,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求高校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上,不但要让大学生系统学习诸如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课程,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及从事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景,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的能力。
结语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批判;价值;运用
案例研究方法作为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行为和企业结果进行剖析来总结企业管理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决策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工商管理学科教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当前的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动性非常大,尤其是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更是与政治、经济、市场等多种变动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每个企业在每个阶段时期所应该采取的管理方法都各不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开始提出,以研究案例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不科学,这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误区,使其在未来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照本宣科,给学生带来误导。那么案例研究方法能否被运用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呢?以下本文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1.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判性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已经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应用了很长的时间,但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一直都未曾中断。并且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对于案例研究方法的争议越来越激励,人们对其的批判言论也越来越多。具体来讲,反对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的学者所持的观点主要是说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2.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分析
尽管案例研究方法在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其还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的。笔者认为,能否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领域将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发挥出来,主要在于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为了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认识案例研究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可以从其发展历程和其工商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2.1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案例研究方法最早的代表就是教学案例学派和经济主义学派。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将案例教育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商业的教育过程当中,效的推动了案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并且在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管理教学文集,这也为案例教学研究方法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以后的30年中,案例教学研究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直到20世纪中期,在福特基金会的帮助下,案例研究方法才等到了一定的推广。而在我国案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高校中教学过程中的广泛的传播。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且开办了许多案例培训机构,来促进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
2.2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就必须建立一个该框架系统,通过明确的表述,对组织之间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当的结论,为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实践经验。
3.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建议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研究方法并非是一无是处的,那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是非主流研究方法的人只是从片面角度来看待案例研究方法,并没有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剖析案例研究方法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定位案例研究方法,才能采取正确的案例研究方法来研究工商管理的相关课题。
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在某种程度上讲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研究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国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不够合理全面。并且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经典案例非常少,即使有对企业管理进行调研的活动,也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走马观花的粗略调研,缺乏真实的求证和调研。这就使得现有的工商管理研究案例所具备的学术价值并不高,这也是导致部分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工商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在以后的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中,应当大力提倡用国际化的视野、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深入企业、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强调案例研究步骤的规范性,并严格地区分研究案例和教学案例、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的异同,不同于教学案例而撰写出的研究案例是开展案例研究的重要步骤;撰写研究案例时,忌讳用主观判断的、含糊的语言,强调通过调研访谈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要注意案例细节,从细微之处往往可以观察到新事物,新事实。第一手资料如实验室观察的数据一样重要,它必须是真实、客观、可信赖,是研究性论文的立论依据。只有在优秀的研究案例基础上发现研究事实、提出研究结论,其研究成果本身才会有较高的可信度。
4.结语
总之,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只要多采用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典案例作为研究案例,并积极结合实际企业情况和经营环境对案例进行分析,就能够从案例研究方法中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研究结果。为此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客观端正的科研态度,正确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研究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任胜钢.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特殊性与思考[J].经济师,2005(03).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其素质的高低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然而,我国目前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却普遍存在素质偏低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各方面。其一,部分教师缺乏实际经验,且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以单一的讲授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师资队伍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的不够扎实,致使未能对工商管理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另外,在工商管理专业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也较为不足,学生的学习基地较少,拥有的实践机会也极为有限[2]。
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工商管理专业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重要导向,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企业等组织从事职能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明确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具备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在企业等组织从事管理业务的应用型中高级人才。其次,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积极转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内的互动环节,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并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将学生的工商管理知识实际应用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另外,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专业课程的结构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中,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实践课这三大模块构成。为此,对于课程结构的优化也可以从这几个板块来进行入手。首先,对于公共基础课,要进行足够的重视,如政治思想课程、数学课程以及外语课程等,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其次,对于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要设置好一定份额的课程比例,以保证学生能有足够的课时来学习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2]。其次,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通过组织管理设计竞赛以及开展情境模拟教学的方式,来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以满足当代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的要求。其次,相关教师应将科研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以科研来促进教学,除了加强内部的学习和专题研究外,还应当多多争取来自企业等组织的横向课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来了对企业的管理动态和发展方向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与把握。
三、结语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6.02.157
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很短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但是,社会、经济、科技和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东西方制度文化背景的差异,给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提出许多新课题、新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推行的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对于一些受制度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强的职能型管理课程,如会计、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教材;二是教学语言的国际化,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另外,我们所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适应我国企业的实际需要。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环境息息相关,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还必须扎根于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土壤,实现中国化。中国化并不是将现代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简单地照搬过来,也不是机械地将外国理论加中国案例,而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采用和吸取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的先进理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商管理理论体系,实现理论上的超越、发展和创新。对于与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课程,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其基本理论框架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模式,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企业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引进、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商管理课程。
2综合管理与职能管理的关系
目前,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理论教学,基本上是按照企业的职能被分解为财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进行讲授。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体现出某一领域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研究对象明确,易于讲授,但是,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首先,忽视了各职能管理理论之间固有的有机联系,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某一个专业管理领域中的知识,却难以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管理知识体系,从而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其次,与企业对管理人才的现实要求差距较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甚至是某一职能部门的问题,常常需要把各种管理手段、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加以解决。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带来的缺陷,已经引起工商管理教育界的关注,国外不少管理院校为了消除这些弊端,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譬如,美国著名的沃顿商学院从1992年开始就打破课程中各学科、各课程之间条块分割、自搞一套、各自为政的离散状态,推出了“整合式教学”,即按照整体和综合的观念,对课程进行重整,把各种不同目标的课程组合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教学系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值得一提的是,若走向极端即取消职能管理课程,代之以综合课程,那照样是行不通的,毕竟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一开始从事的大多为部门职能管理工作,只有摆正职能管理和综合管理的位置,在进行职能管理教育的时候,关注到相应职能课程与其他相关职能管理的联系以及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角色,才能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普遍注重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同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管理人员主要与人打交道,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其任务就是将人、财、物等资源合理地配置起来,以实现企业的局部或整体目标。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现实当中的企业管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如果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那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的最后解决,除了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丰富的经济、管理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从书本中学不到的技巧,具备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和素质。
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兴衰、个人事业成败的影响往往比知识的影响更大。有关资料表明:在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所占比例达到80%,其中主要是能力和素质因素。企业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包括:决策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有些能力可以通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获得,有些能力需要通过工作实践取得。企业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特征,它是企业管理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惯常性的决策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在长期的社会历程和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素质比较稳定,难以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个人意志力、经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4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工商管理的灵魂。在管理理论从古典的科学管理到现代的人本管理发展过程中,管理实践一直为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并验证管理理论的正确性。
现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明显过多,实务课程偏少。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纯理论型课程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所占比重很大,这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工商管理实务的课程如商务谈判、市场调查等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理论讲得比实务多,甚至当作理论课程来讲授。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客观原因和历史原因,现有的大多数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擅长理论教学,但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具体的工商管理工作,因而缺乏实践经验和实务教学的基础。从另一方面看,也有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不少人认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而高层次人才理所当然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以致把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放在很次要的位置。
企业管理伦理化就是将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管理活动融合起来,这不仅可能,而且十分必要。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两者的核心内容也是十分接近的。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为目标;企业职业道德建设是通过树立员工的信心理念、建立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但是,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管理在运作方式上毕竟不尽相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企业管理主要依靠直接的、行政的方法手段来维持,是一种硬约束或制度约束;而职业道德规范则是通过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是一种软约束或意识约束,这种软约束却往往比管理制度硬约束有更大的威力和稳定性。若只有企业管理工作而没有职业道德建设,那只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规范,没有自觉性和积极性;若只有职业道德建设而没有企业管理工作,那是一种内在的、软弱的规范,没有纪律性和严肃性。因此,只有将职业道德建设引入硬机制,实现职业道德制度化,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环节,外化为企业管理,同时,将企业管理工作变成员工的自律行为,内化为职业伦理道德,才能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在于应该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重构的基础是深入理解“工商管理”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工商管理专业应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并使其具体化和实用化。”同时强调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观念,是检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的尺度。
几年前,大学本科招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数甚众。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根据上述目的和要求,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手段,其中选题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第一步,而且是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要一步,事关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多年经验表明,这一步强调要由学生参与共同确定,而不是单方面由教师选择一个有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的题目交给学生完成。尽管教师在这一点上必须把关,然学生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和毕业设计通常由教师确定题目,学生按照某种既定过程和熟知方法去做是完全两样的。基于这种认识,遵循选题原则,掌握选题方法,对于实现毕业论文目的,达到毕业论文要求,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选题合适,促使学生围绕选题积极工作,整个过程充满乐趣;选题不合适,不仅围绕选题进行的工作不会顺利,而且可能直接导致毕业论文的失败。在这个意义上说,选题本身就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一种测试,一向受到高度重视。一般而言,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原则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必须牢牢抓住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研究什么问题;另一是怎样研究。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以及如何研究的方法是很难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的意义在于界定毕业论文所要反映的事实和解决的问题。工商管理专业既不同于理工科专业,也不同于文科专业,从性质上规定了该专业的毕业论文务必结合实践来体现自身特点,展示学生能力。丰富多采的工商管理实践构筑了工商管理专业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工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可能来源于某一个特定企业的实际背景,从而为改善特定企业的管理状况和提高经济效益贡献应有的聪明才智。同样,毕业论文也可以是对工商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从而归纳这种现象的必然性和规律,以利于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应用或规避。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胜任“经济工程师”的角色,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用来设计和制造各种结构、系统、过程等的素材。从这种认识出发,其能力必须达到多方面的要求,包括专业能力、设计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在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就为适应、开拓、创新、竞争和组织等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在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中,大力提倡以工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助于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原则,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毕业论文具有新意和时代感,同时还可以避免毕业论文闭门造车、步入后尘、东拼西凑的弊端。
2.专业原则
专业特长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真理有所建树。坚持选题的专业原则,也就是充分考虑专业兴趣,突出专业特长,注意扬长避短,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促进专业长进,获取优秀成果。具体说来,学生和指导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落实选题的难易程度,一方面不要选择那些不花气力就能完成的课题,这样难以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专业领域内提出较高要求,确定的选题要花费一番努力才能完成。所以有人把选题形象地比作篮球比赛中的投篮得分:假设篮框置于人们头顶高的位置,不费吹灰之力,伸手个个中的;或者将篮框放在三层楼高的地方,纵使球艺很高,人们也很难中篮。如果真是这两种情况,篮球比赛还有什么意义呢?选题的道理同样如此,要防止犯类似错误,注意难易适中,深浅适中,宽窄适中,大小适中。例如有的学生对企业改制改组关注较多,就可以选择有关的企业改革理论课题;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就可以采用数学模型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有的学生成本理论较熟,就可以探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径。凡此种种,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巩固专业知识,检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综合化。
3.时间原则
毕业论文写作是在一定的时空限制下进行的一种工作过程,一般要求在三个月至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所以选题大小要具有可行性。此外,毕业论文还有一定的文字篇幅要求,往往要求控制在6000字左右,这种要求既考虑到坚持一定的质量标准,又考虑到时间因素。计划写3000字的短篇论文与计划写1万字的长篇论文,在选题上肯定是有区别的。举例来说,选题“试论会计理论体系”与选题“净现值法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无论在理论涉猎面,还是在实际应用度上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选题时要顾及时间因素考虑篇幅长短。如果选题过大,涉及内容繁杂,研究难以深入,论文易显空洞肤浅;同时,有限的篇幅也容纳不进冗肿的内容。如果选题太小,完成后论文篇幅太短,毕业论文的份量显得太轻,也不合要求。通常选题大小适中的判据是内涵深、外延浅,既能把问题展开说清楚,论文又充实有份量。
4.资料原则
选题明确之后,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占有资料的多寡。因此,搜集和占有资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物质基础。
资料可分为二手资料和原始资料。前者是指经别人搜集、整理并发表过的资料,大多来源于各种书报杂志、研究报告,许多论文都是利用二手资料提炼而成;后者是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写作者资料占有愈多,写作回旋余地愈大,对论点进行论证就愈加充实;反之,即便选题再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也写不出好的论文。
搜集资料之后,还应围绕选题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毕业论文所运用的资料更有说服力,更能突出主题,让论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要注意:①资料的真实性。毕业论文的科学性依赖于资料的真实性,只有依据真实可靠的资料,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搜集资料时要有出处,运用资料时要有根据。尽可能选用原始资料,若选取二手资料,一定要认真核对,以防讹错,对资料均要鉴别其真伪与可靠程度,要把事实与推论区别开来,不合逻辑,前后矛盾的资料不能选用。②资料的具体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许多数据、数字、比例、比率等,这些资料一定要具体准确规范,保证论文的可信度。③资料的新颖性。如果资料新颖,方法对头,可能形成新的创见。如果是一般性的常见资料,采用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或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也有可能产生新的结论。简言之,无论新资料还是老资料都应努力挖掘新意。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选题,实践原则是根本,专业原则是保证,时间原则是前提,资料原则是基础。
二、选题方法
选题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同其他创造一样,是在丰富的知识储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积极的思考中形成。毕业论文选题既要考虑科学价值,又要发挥学生特长,所以确定恰当的选题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讲究选题方法对于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简单说来,选题方法有以下三种:
1.查阅文献法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报告会等方式,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特别是选题涉及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能知道本学科过去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些什么成果;明确本学科的研究现状,能知道现阶段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问题是什么。有关这两方面的资料占有得多,情况就较清楚,选题就不会盲目,就有想象的基础,就可能产生出新颖、独创的选题。本学科已获得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研究铺垫了良好基础,尚未解决的课题是选题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必须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工商管理专业的图书目录和期刊杂志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以及各种辞典和工具书等。另外还要靠平时积累,学做文献目录卡片,丰富资料储备。这两方面的工作构成本学科研究工作的选题基础。
2.实践选题法
毕业论文选题要密切联系客观实际,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工商管理实践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向,以此作为选题的依据。例如企业改组改制以后,在企业管理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又如市场竞争主体地位明确之后,采取何种经营战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保证企业获得长期利润?诸如此类的选题植被于工商管理实践的沃土之中,实践选题法要求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来获取有价值的选题。
3.学科交叉选题法
专业课程建设的提出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差距,这种人才培养的差距势必制约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并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人才培养差距,亟需开展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在此称为“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该课程建设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教学研究项目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将能力与素质培养引入教学,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等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2.“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
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能力本位”的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突破以往的“理论本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教师。教学内容改革
1)开展教学内容的整合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理论性强。这样就导致课程之间存在较多的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分析研究,先按照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经济类、管理类、财务类和专业方向类四大课程类别,其中经济类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财务类课程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资本运营等;专业方向课程按照不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侧重点进行划分,笔者所在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方向,所以该部分课程包括房地产制度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概论、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概论六门课程。同类课程间如果存在内容交叉现象,以内容交叉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按照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进度安排,重新界定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归属课程,消除重复讲解的现象。
2)以工作要求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具体表现为: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将工作分解为多项核心,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形成有助于人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接下来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说明如何以工作要求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该:①能够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可以分解为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和经营策划工作等经营问题,这些工作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②能够参与市场经济的研究工作,需要学生掌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思维能力;③能够自主创业,需要学生掌握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分配理论,并具备创业意识和正确的创业观。通过以上分析,确定出包含理论讲解和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加强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比赛不同级别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建立“课内+课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内实践教学除了采用常用的实习、课程设计等形式,还可以引入先进的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环节。ERP沙盘模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重大的教学创新。借助ERP沙盘模拟,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知识、训练管理技能、管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实践教学除了常规开展形式以外,还可以以协会和学生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笔者所在学校的ERP沙盘模拟协会于2009年成立,至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的培训和实际模拟经营的演练,由协会推选的团队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模拟经营大赛中取得了省级三等奖的好成绩。协会的建设丰富了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完善全校学生的知识体系,营造了课外育人的良好环境。其次,咨询顾问、企业策划等兴趣小组以现实的企业经营问题为案例,为企业经营献计献策,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学生和企业的广泛好评。
4.总结
一、监仔管理与搞活的关系
“活”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市场交易活动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正常进行,达到市场萦荣活跃,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乱”是破坏了国家政策、法规,制造和贩卖伪劣商品,投机倒把,欺行精市,走私贩私,造成了生产经营运行的紊乱。有乱就要管,管就是治乱。搞活与治乱两者虽然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是辩证的统一。只抓管理,不求搞活,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方针相悖。没有整个市场的繁荣和活跃,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就发展不起来,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停滞不前,阻碍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只求搞活,不抓管理,就不能规范参与商品经济活动的行动主体—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导致经济活动的混乱无序。经济越繁荣活跃,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越高,越需要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越离不开监督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既有促进经济搞活的任务,又有监督管理的责任,使经济搞活与监督管理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在搞活中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又通过维护秩序,搞活经济。
长期以来,工商管理工作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活”、“乱”界线分不清,在管理与搞活的关系上,考虑行政干预、监督管理多,研究疏导服务、促进搞活少,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1984年以来,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引下明确了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好坏最主要的标准,把有利于改革、开放、搞活、管好作为工商行政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把宣传、教育、疏导、服务融化在监督管理之中,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企业登记方面,我们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放宽了政策,允许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允许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允许工业系统门市部兼营省内外同行业自销产品;允许个别企业使用两个牌子;缩小特种行业的管理范围;简化申请审批手续,一般登记不超过半个月.在市场管理方面,我们支持鼓励贩运,撤销农副产品检查关卡,对计划产品在完成国家计划和履行合同的前提下,允许边出售、边上市、边贩运。对计划外产品,称重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允许多渠道经营,搞活商品流通.在市场建设上按照“政府决策,统一规划,多方兴建,工商统一管理”的办法,走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元化建设市场的路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城乡市场建设。由于我们较好地处理监督管理与开放搞活的关系,使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沿着既搞活又治乱的目标迈进。
二、监,管理与鼓励竞争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就会有竞争.因此,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中,必须创造有效竞争的环境,以便企业在市场上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拓进取,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不仅在国内,而且要在国际竟争中获得胜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如套购国家计划商品,倒卖重要生产资料,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等。为了维护正常的竞争,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反对不正常竞争,打击违法行为,使所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都能奉公守法,通过诚实劳动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在工作中,我们从福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打击走私卷烟、家电,倒卖黄金和进口汽车,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活动,认真处理商标侵权、虚假广告案件。这些监督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者开展有效竞争的外部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监督管理与搞好服务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服务。它不仅要监督管理,而且要通过搞好服务来正确引导和影响工商企业经营人员,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强管理与搞好服务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改变了以往管理就是行政干预的观念,把管理工作看成包括宣传教育、疏导服务、经济监督、促进发展、增强活力这样一个综合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实行“疏导—服务—搞活”的管理方式,纠正单纯“管理—查扣—处罚”的管理方法,实现“活—管—活”的目标,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把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纳入国家政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几年来,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例如:协助工商企业经营人员搞好市场调查、预测和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改善经营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在帮助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前提下,正确支持城乡集体、个体工商业户发展,鼓励他们为发展生产和流通、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城乡市场而开展正当经营。再如:增加市场服务设施,为商品交换提供方便等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要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广,项目更多,服务职能必须进一步加强。当前,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我们做了如下几项服务工作:
首先,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到国营重点和地方骨干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
其次,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转产适销对路产品或拓宽经营渠道,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运用经济合同管理职能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清理“三角债”。去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共办理以拖欠合同款为主的经济案件12.5万件,企业追回拖欠款1.32亿元.第四,认真抓好本系统的治理“三乱”工作,在全系统范围内清理了各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纠正了6项未经批准或超标准的收费项目,撤销了未经批准设立的检查站卡15个。
四、监,管理与正确引导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生产经营者所从事的商品经济活动受着国家方针、政策、计划、法规的制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经济主体所从事的商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使商品生产经营者服从国家计划、方针、政策、法规,而不能把眼前的、局部的、集体的、个人的利益置于长远的、整体的、国家的利益之上。另一方面,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有时也不顾国家计划、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