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知识汇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逐步转变为有效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就在于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独立进行思考。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二、整合资源,研发、创新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有选择地补充、取舍,要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好文章,而将那些不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文章删掉,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提炼、整理、储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和知识,构建自己的写作教学系列和阅读教学序列。笔者在讲授古典诗词时,就对课本中的诗词进行了重组和集中,如《一剪梅》、《鹊桥仙》、《雨霖铃》、《锦瑟》等都是写相思爱情,《桂枝香・金陵怀古》、《过华清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石头城》、《蜀相》等都是写咏史怀古。通过并联组合这些诗歌,能够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形成系统的知识。
三、大力开展语文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语文活动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给师生更多自主实践和创新的空间,从而全面推进情感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例如某中学近日开展语文手抄报评比展示活动。在评比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推荐二份参加复赛,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表彰。并将所有获奖作品展出。一幅幅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文质兼美的作品展现在师生们面前,令人惊叹不已。有的作品还别出心裁地增添了剪、贴、编等手工制作,将内容和形式统一,文学与艺术融合,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手抄报中的一朵朵奇葩。手抄报评展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汇编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而且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和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语文活动氛围,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运用逆向思维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有些学生往往会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应该注重于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文章贵在出新,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提出“愚公移山新传”、“班门弄斧又何妨”、“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这些新颖的讨论题目或者作文题目,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用逆向思维来提炼观点。还可以自己提出新观点,树立起新观念。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思考、审视,那么也就能够得出多样化的结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多角度思考,还是运用逆向思维,都切忌不能异想天开、脱离实际,务必要合乎客观规律。
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语文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题,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对于语文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语文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同时,对于语文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创新的翅膀来源于丰富的想象,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指引知识不断进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准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将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例如笔者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时,就一个经典的课文《皇帝的新装》进行讨论,让他们用想象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皇帝知道了自己上了两个骗子的当,全国的老百姓都看了他的笑话,他会怎么办?”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些同学认为:皇帝比较尴尬,也就想不再去提及这个事情。有些同学则认为:皇帝将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杀掉,然后疑神疑鬼,对他怀疑的人都杀掉,最后被老百姓。还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皇帝吸取了教训,好好反思,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
七、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主动性和激情,大部分学生不再把学习语文当作负担。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1]乔莉芳.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神州,2013(05):120-124.
[2]沈忠海.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2(87):130-133.
[3]沈忠海.浅谈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2(20):143-147.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要求,各种语文教材中都会收录适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就世界文学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或人文精神,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是中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补充。外国文学作品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有80多年的历史,这些选文改善了我们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中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无疑都是通过翻译者译介过来的,但笔者通览各版语文教材,发现教材在选文注释中常常忽视了翻译者的名字,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细节失误。这里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略作说明。
苏教版初中六册教材中,几乎每册教材中都有未注明翻译者的课文。在课文翻译者的署名上,教材似乎存在选择性。像朱生豪(《威尼斯商人》)、郑振铎(《泰戈尔诗三首》)、叶君健(《皇帝的新装》)、戈宝权(《海燕》)等名家的翻译作品,教材都注明得很清楚。但有些课文即使本身是名篇,也未注明翻译者,如,《最后一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这或多或少和译者名气不大有关。具体情况是:
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无译者,七下《松鼠》(布丰)无译者;八上《最后一课》(都德)、《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与《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都无译者,八下《鸽子》(屠格涅夫)、《变色龙》(契诃夫)、《窗》(泰格特)、《二裂银杏叶》(歌德)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亦皆无译者;九上《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无译者,九下《送行》(比尔博姆)与《老人与海》(海明威)无译者。
教材编写者漠视作者和翻译者的劳动成果,在各种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往擅自删改作品,不注明译者,都是常有的事。如,八上《最后一课》,注释竟为“这篇课文是根据多种版本改写的”!所以干脆不注明译者了。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也是不合法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工作者的权利”中明确规定:“每个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所在国给予其他脑力劳动者所享有的一切权利。”“译著是脑力劳动成果,受有关规定的法律保护。”“翻译工作者对其译著享有著作权,从而享有与原著作者同样的优惠权益。”“公开利用译者的译文时应该明确、清楚地提到译者的姓名。”我国的《著作权法》针对教材编写特别提出要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三条)在第十二条中就明确了翻译作品的归属性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总之,教材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作品的所有者,他们的署名权还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美德。在学术腐败盛行的环境里,让学生意识到必要的学术规范也是应该的。教材编写者不管针对中文作品,还是翻译作品,都应一视同仁,更不能在署名上存在选择性。所以教材在再版时,理应消除这个细节失误,使教材更合法,更规范。
二、文言文课文排版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
谈到语文教材对文言文课文的排版设计,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小事,根本不值得关注,实际上,体式虽小,关系实大。针对文言文排版设计,教材几十年来没什么特别变化,文字间的间距与其他文章的排版一致,保持在不到0.5厘米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发现(包括我们自己做学生时的学习体会),现有的文言文版式设计没有考虑到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没有从实际出发,很不利于学生学习(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显然,新课程标准已经不再要求对文言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尤其是高中教材),但还有很多重点字、词以及句段教师必须落实细讲,即使学生自学也只有识记下来才能理解、积累。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课本的缝隙处,很是拥挤,复习起来很费劲;而如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就更不利于学习和复习,还容易丢失。这是个现实问题。
所以,教材在排版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对文本处理时不要吝啬于拉大距离。具体落实到文本间距的调整,笔者认为,以拉至1厘米左右为宜。一些教辅资料对文言文间距的处理,基本上保持在这个度。目前有些刊物在对来稿作规范要求时,一般也要求打印文稿的文字间至少保持在1.5倍间距,这其中显然有方便编辑修改的因素在内。这其实是一种常识性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设计者应有所启发。或者不改变现有文字间距,而是扩大文本右边的页边距,留出约三分之一宽度的空白处,相当于现在某些教材在处理点评赏析性文章时所留出的空白(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春》《月迹》《现代诗二首》等课文)。这种排版设计也不是没有过,原来的人教大纲版语文教材对所有文章都留出了约三分之一的空白,这种方式至少在文言文排版设计中可以保留下来。这两种排版方式的设想也只是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是很大,最多只是增加了教材的厚度而已。
一、倾心于无私奉献
德是从教之本,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师表。”我组全体语文教师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服从安排,勇挑重担,团结协作,努力做到树师表新形象,垂师德新风范。他们经常认真学习《师德规范读本》、《师德征文汇编》,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以身边人为学习的楷模,敬而思齐。《师德征文汇编》中有一文《不辞长作育花人》,介绍钱国雷老师克服夫妻长期分居带来的种种困难,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上的先进事迹。“*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华岩老师工作才6年,但班主任工作耐心细致,民主评议中学生满意率达100%。在他们的率先示范下,全体语文教师都化大量的精力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坚信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努力做到“促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
学校有很多父母离异、单亲或成绩差、行为习慣差的“问题学生”,对此,我语文教研组开展“一助一”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帮助一名学生,以谈心、家访、资助等方式给予他们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在学校开展的“扶贫帮困、关爱工程”活动中,全体语文组教师踊跃参加,为王奇、薛倩霞、诸国成同学捐款近三千元。我校语文教研组青年集体还被评为二00三年度武进区级“青年文明号”。
二、立足于常规贯彻
《*市中学学科教学常规》对于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教研组始终以落实教学常规为立足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学习教学常规,领会精神实质。在每学期开展的“学常规、领精神”活动中,教研组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首先,要求教研组成员熟悉常规的具体内容,基本观点及目标要求;其次,在教研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中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初步确立了教学目标、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论文撰写、业务进修、课题研究等九项一级指标,使常规要求具体化,教学工作规范化。教研组在期中、期末配合教导处对教师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出优秀教案等,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积极“充电”,提高业务素质。
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先导。当前,初、高中语文教学在努力探究新课程改革模式,因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新标准》、《课堂教学论》等理论及有关教学经验文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新课程培训,配合教科室对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新教师利用暑假、双休日进行岗位培训,走出去“取经学艺”,并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于团结协作
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是教研组建设的灵魂。为此,语文组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实”。
教研组把具体工作细化到各年级备课组,要求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做到:①备课扎实,不仅吃透教材,还要吃透学生,按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②同一备课组统一进度,同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练习。至于教学方法,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③作业全收全批,提倡面批,尤其对成绩较差的学生。④备课组一周定时活动一次,共同备课,集体研究教材。同年级老师一周至少互相听一堂课,听后认真评议,共同探讨适宜的教法。
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课堂45分钟教与学的质量。我们特别注重公开课教学的效果。每学期我组至少有10人进行公开课教学,其中包括老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开课后及时组织评议,大家本着学习提高的原则,谈感想,提建议,热烈发言,毫无保留,教研风气浓厚。每次公开课教学后,无论是开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感觉到收获很大。
近几年,语文组老师相继退休,教师队伍迅速年轻化。现在语文组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只有三人,能否顺利完成新老交替,能否培养好一代新教师,这是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采取具体措施来培养锻炼青年教师。
组织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举行拜师仪式,签订协议书,规定师徒之间每周互相听课1-2节,师傅对徒弟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把关并听课、评课指导,徒弟要主动虚心请教,经常进行思想汇报,总结教学心得,上好一节汇报课。在“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中,张同江、袁莉娜、边慧等几位新教师很快胜任高中教学,而且得到学生的爱戴。现在毕业班都有比较年轻的老师,各备课组长大多由年轻教师担任。
另外,支持青年教师外出业务进修。现在我组有2位老师在读南师大教育硕士研究生,4位老师曾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大部分老师本科函授结束。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竞赛活动中展风采。
通过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组青年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在“省前中杯”中学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中(作文)潘少波、王桂香老师分获高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在“校级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张同江、华岩、陈洁等五位老师的课都被评为优秀级,受到区教研室庄焕方主任的好评。
同时,我教研组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
高二(5)班的钱华同学在“*市中小学生传统诗词比赛”中获三等奖。在校内03年9月-12月,围绕课题“生活化、创造性高中作文“开展征文活动,收到稿件70多篇,有的被《*晚报》录用;初一、初二年级举行”名言警句默写比赛;全校举行“钢笔字比赛”;04年4月配合政教处开展了“祖国明天更美好”读书征文和演讲比赛。高一年级结合教材,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和以“自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潘少波、王桂香等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风小较》、《口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研究成文。一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五、专注于教学研究
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我们语文组重视引导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构建科学而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在课题研究方面,全组成员参与省级课题《由“维持学习”走向“发现学习”的研究》。全组成员参与武进市级课题《课堂目标教学的实验和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课堂目标教学的具体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改进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尽量做到目标要能够体现发展差异性,让学生的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差异的发展,鼓励学生多参与,建议老师少讲解一直是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方向。我们根据“创设问题情境”原则,尽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多让学生发表见解,然后加以适当点拨,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组成员还积极参与武进区级课题《初中语文开设课外活动课的研究》,这项课题已结题,获武进区评估二等奖,另外,高中组课题《高中作文“生活化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12月份向区教研室申报,并按计划分步实施。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先进的作文教学理论,钱国雷、施孝丹、潘少波等老师开设作文公开课,探究新型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学习资源,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的指导,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思想底蕴。认真指导学生创作,在多篇学生习作在《*教育》上发表。
课题组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又扎扎实实地开展科研活动的,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真正起到了“龙头”作用。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语文教研组也蔚然成风。03-04学年各级论文评比中,有5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另有多篇发表于报刊。
七、着眼于素质教育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应试型”人才转变的“素质型”人才的现代化教育观,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语文教研组积极倡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具体做法是: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胆利用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1.“学校文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在人类学家克里福特·爵兹(CliffordGeertz)的文化观基础之上形成了几种有代表的学校文化观:第一种观点“做事方式”:学校文化即“学校群体成员的做事方式”,以大卫·斯图瓦德(Davie Stewart)为代表;第二种观点“内在实体”:学校文化即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第三种观点“一种表征”:学校文化表征一个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以班克斯(Banks)为代表;第四种观点“意义之网”:学校文化即共享的经验、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以瓦格勒(Wagner)为代表。在国内,顾明远指出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这一定义开启了我国研究学校文化的先河;石鸥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界定了学校文化;郑金洲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关于学校文化构建的意义已形成了共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生成与发展战略”,“学校文化统领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策略,学者们也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课程文化、学习型的学校文化、以及学校精神等等多种维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校,具体的构建往往比较空泛,缺少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研究。
2.“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现状
关注“师生个性发展问题”最早始于20世纪初,著名的学者有美国的杜威、前苏联的赞科夫、阿莫什维利等。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到1990年发表的《学会关心》,都无不把促进个人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个性发展问题成为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专家、学者、教师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关注和研究。刘彦文、袁桂林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出阐释,他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有优良个性的人,即摒弃不适合个体自身与社会的特质,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主体判断、主体选择和主体行为的能力。李永森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模式化和一元化教育事实的批判,从而为个性化教育和主体分层教育在心理学层面提供了理论参照。
3.“个性发展与学校文化的关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教育心理学家不同程度地将“个性”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皮亚杰解释了个体发展中经由自身需要与环境特征的交互作用历程逐渐得到知识的发展;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论”、“最近发展区”等认知发展的观点;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阐述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历程;科尔伯格也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论思想。但涉及学校文化的往往笼统或抽象,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从学校管理层面开展的具体实践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研究更少。
在国内,梁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大学生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做一一探讨。王蓓蓓的《大洼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调查报告》,采用实地研究法,分别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个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高中语文选修课并未达到“发展学生个性”这一目的,报告提出了“教材个性化”、“教法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化”的主张,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他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个性的全部发展过程;目的的一致性,它们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相同的,师生遵守学校行为文化,恰恰是个体立身社会,成事立业的基石;内容的相关性,在学校文化浸润和个体内化下,学校文化的内容促使师生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条件的依存性,学校文化是展示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个性是在学校文化许可的范围下存在、表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所以,两者可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本课题致力于它们关系的实践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我校创办于70年前的烽火之中,初创者以“弘毅”——“弘大刚毅、胜重致远”为校训传承至今。作为学校精神的“弘毅”,“弘”即要有远大的志向、开放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富有包容一切的气魄与精神;“毅”即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强而能断,敢于经受挫折和磨难,艰苦卓绝而无怨无悔。弘毅精神铸就了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的学校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形成了我校师生的“群体共性”,也成就了我校师生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群体特质。弘毅精神具有包容性、多元性,有利于促进师生个性的发展,研究学校文化、解读弘毅精神,对于我校构建较高层次的学校管理体系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解读弘毅精神的时代内涵,凝练学校文化中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特质;文献研究“学校文化”和“师生个性发展”,探索两者之间的制约和促进因素,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通过开展“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对“学校文化”和“师生个性”交互浸润的过程进行实践研究,全面地发展潜藏在师生内心世界中的一切精神的、道德的、审美的、创造的潜能。
3.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师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依靠以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管理学校,探索易于操作的学校文化建设机制。初步构建学校文化浸润下的学校管理体系(弘毅教育),并将这种机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理论研究
子课题1 “学校文化”的文献研究
子课题2 “师生个性发展”的文献研究
子课题3 “弘毅精神”当代内涵的研究
子课题4 “文化浸润”的理论研究
子课题5 “弘毅学校文化”与“师生个性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2.文化反省
子课题1 “环境文化”浸润我校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子课题2 学校文化浸润下我校师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子课题3 弘毅精神浸润下历届师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子课题4 学校文化浸润下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研究
子课题5 教师“特殊品质”与“个性发展”关系的案例研究
3.文化创造
子课题1 构建“学习型教师文化”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2 构建“多元学生活动文化”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3 构建以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平台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4 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
4.文化实践
子课题1 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2 课堂教学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子课题3 行为文化浸润学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
子课题4 活动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
“三驾马车”协同推进:名师引领——在主持人的领导下,名师工作室组织“理论引领”;部门推进——在主持人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组织“具体实践”;督导评价——在主持人的领导下,督导室、监察室、招生办、学生发展中心提供资源,督导组组织“评价督导”。
2.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调查分析(成功案例、现状分析)理论研究(弘毅精神当代内涵、学校文化浸润、师生个性发展、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弘毅教育等)模型建构+实践研究(多元学生文化、课堂教学文化、多样性的课程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评估完善继续实践,区域推广。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走访、回忆的形式,积累成功案例并编著成案例汇编;调查课题研究前后师生个性发展的变化情况,为学校文化浸润效果的评估以及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3)实证研究法:课题研究强调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实践和教学实践,借助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文化的功能。通过名师、骨干教师的试点与实验而不断地完善、扩大、推广课题实践的面,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地实践、交流、总结、反思、提高、再实践,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4)案例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从“师生行为文化与师生个性发展”、“弘毅精神浸润下历届师生个性发展”、“学习型教师文化”、“多元的学生文化”等不同视角,撰写成功和失败案例,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理论,最终形成“学校文化浸润师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开题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
(1)成立子课题组,购买研究资料,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设计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准备课题研究的基本材料;
(3)制定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目前我校师生个性发展现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与实践阶段(2011年12月至2014年9月)
(1)组织核心成员认真研究,结合开题活动中专家的意见,调整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人员,聘请专家指导小组。
(2)开展理论研究,撰写关于“学校弘毅精神浸润师生个性”的理论研究论文。
(3)开展文化反省,调查研究历届师生个性发展成功案例;研究学校整体教学风格、教研组教学风格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研究教师教学风格的成因及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4)开展文化创造,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意设计大赛、案例评比大赛和实践大赛,撰写关于“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多元的学生文化”的理论研究论文,建设弘毅精神为核心的德育平台;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建设促进教师特殊品质发展的教师文化。根据研究的结果,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进行总结与完善。
(5)开展文化实践,完善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完善德育体系和综合素质校本评价,完善学校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诊断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进行行动研究和实践研究,开展实践大赛、撰写案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6年2月)
本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汇总,进行成果总结。撰写课题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和专著。准备课题结题资料,完成结题工作。
六、创新之处及预期成果
(一)创新之处
“学校文化浸润”是师生个性发展的较高层次,它培养与造就着师生的共性,促使每个人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以及行为模式等,而“个性发展”则是学校文化浸润的必然要求与内在要义,浸润的结果是师生素质的整合、个性的发展,进而又提高了学校文化的品质。形象地说,学校文化如“溶液”,师生个性如“溶质”,“溶质”浸润在“溶液”之中,潜移默化,不断产生质的变化,同时也促成了“溶液”自身的发展。形象地说,学校文化如“溶液”,师生个性如“溶质”,“溶质”浸润在“溶液”之中,潜移默化,不断产生质的变化,同时也促成了“溶液”自身的发展。
(二)课题的预期成果
1.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1)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汇编册
(2)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3)“弘毅精神”的现代解读
(4)弘毅精神浸润下历届师生个性发展的成功案例研究
(5)学校文化浸润与师生个性发展的理论研究
(6)“学习型教师文化”浸润教师个性发展的研究
(7)学校德育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8)师生行为文化与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9)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案例研究
2.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1)构建学习型的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研究(研究论文案例汇编)
(2)构建多元的学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研究论文案例汇编)
(3)学校文化浸润下师生个性发展的研究(专著)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本分析 体验 文学
语文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那么,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文学的积累、文学在此处、文学的发现。
一、文学的积累
每次开学初的起始课,当我想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时,我从学生那里得到的信息是:我们从没有阅读过书本以外的“名著”,除了少量的“少男少女”杂志外。而在教科书上学到有关小说的内容时,学生也会习惯性地问我: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有课外的内容吗?
作为高中教师,我有时很想请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来给学生作报告,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阔他们知识面。可几次尝试之后,我就不敢这样做了,因为学生很少读小说,更不用说读诗了,也几乎不进剧场看戏或是阅读某某大师的传记。以前给学生上《再别康桥》时谈到徐志摩,学生总会很兴奋,课堂气氛会很好,而现在再给学生上此文,面对表情木然的学生,看到冷清的场面,师者就如同演独角戏似的。
不读文学作品,具体地说,不读诗,不读小说,不读戏剧,会有什么样的危害?也许不一定会影响语文高考,但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由于缺乏想象力,将成为没有创造力的一代。
学生多读小说,会发现自己活在人世间,活在自然中,活在历史当中;会知道除了现实的世界,还有一个自己可以想象的,可以创造的世界,他们的思维可以纵横驰骋,而不是困在一个到处都插着路标的小天地中。
在走进文学作品的时候,学生也许会遇到几部经典、几位名家与自己情投意合。学生在着迷的同时,爱屋及乌,会寻找作者的其他著作,搜罗他们的传记,成为他们的崇拜者。作家的风格、趣味、观念、思想等,就会融入学生的血液,使学生的内心变得澄澈而丰盈,使学生的思想变得广博而精锐,使学生的文笔变得摇曳多姿。
大量阅读优秀读物,是语文素养提高的一种基本途径。学生只要能不断地进入“审美自失”的阅读状态,不断地感悟到读物中的“美”之所在,并不要求读者非要说出这“美”是什么,只要不断有所感悟,有所积累,语文素养就可能有所提高。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青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说明了这一点。叶圣陶和吕叔湘都曾指出过,绝大多数人语文程度的提高都自感是得益于看课外书。新课改启动前有关部门曾作过一次调查,有76%的学生认为其语文水平主要得益于课外。这表明文学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条规律。
《文心雕龙・知音》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汉代学者荀悦在阐述大量阅读积累的重要性时也形象地指出:“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这是古代阅读的积累理论,也是文学的感悟,积累越多,内存越丰富,就越能够感悟到读物的秘妙,文学水平就越高。
二、文学在此处
文学的感悟因人而异,以自己的审美自失状态和体验指向,示意学生文学在此处,暗引学生提高感悟水平。
在经典阅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后,“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一个社会提倡青少年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集中地显示了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理想追求。中学生究竟应该读哪些经典著作呢?钱理群先生曾主张在中学至少开设这样四门选修课:一是《论语》和《庄子》,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二是唐诗,这是中国文化最高峰的典型代表,是最健康的青春时期的文学;三是《红楼梦》,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四是鲁迅,他是一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家。
钱先生的主张很有启发意义。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论语》与《庄子》具有思想原创价值,唐诗最能代表刚键质朴的民族精神,《红楼梦》可引领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鲁迅则是迄今为止在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民族文化中最有建树的思想家。不过,在“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上如要保证其健康运行,必须首先改变文学阅读的态度和方式,转换文学阅读的观念。
教师只有具体地把握这些文学之所在,然后才能实行文学在此处的目标教学。把握文学之所在,这是现代教育与古代教学的区别。学生如果已经把握,此目标已经实现。
更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文学在此处的把握的应是摘抄和随笔。随笔是现在教学中很普遍的方法。教师以适当方式指出文学在此处。因为确有许多文学之妙处学生是不易把握的,必要之处,教师应当点拨。总体上可以在检查之后,适当指出。指出的方法可以直接讲授,可以以讨论会中的一员发表意见,还可以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加以批示。
事实上,现在用的语文教课书及其读本已是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精品汇编。其中60%都是文学作品,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佳作,收集了古今中外文章的精华,这无疑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对文学教育的重视。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文学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意旨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一旦进入高中,便开始思考人生,观察社会,了解世界,而学生的文学熏陶和教育,就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丰富的生活套餐,使学生心灵由狭隘走向广阔,由幼稚走向成熟。
当然,仅仅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否真正落实。所以,要搞好中学文学教育,我们首先要改变观念。改变过去只强调知识传授的片面的观点,改变过去纯政治论、阶级论的语文教学观点,从社会现实、作者个人、读者接受、作品自身等角度出发,发展认识文学,树立现代的文学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文学在此处。
三、文学的发现
文学在此处与文学的发现,前者仅仅是知其然,后者是知其所以然。
如贾谊的《过秦论》开篇几句历来为人击节赞赏:“秦孝公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如果仅仅像古代的私塾先生一样,摇头晃脑吟诵起来,并赞之曰:“好啊,妙哉!”那只能是文学在此处。《古文观止》在此点评道:“四句只一意,而必叠写之者,盖极言秦有虎狼之心,非一辞而足也。”《古文释义》也点评道:“此四句总是一句,然不如此却衬不起。”这都带有分析了,体现了知其所以然。但对比夏尊的分析,这两则点评还未很好地发现文学的秘妙。夏尊在《文章讲话》一书里指出这是文气旺盛的名句,并用加强文气的三条规律分析它。一是以一词统率许多词句,足以加强文气,这句就是从“秦孝公”一直统到“之心”。二是叠用调子相同的词句,足以加强文气,“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就是同调子词句。三是必要时,一组同调子词句中的句式要稍加变化,以助长波澜,显生动气韵。所以贾谊不说“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意,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虽然工整,却略显平板。
显然,夏尊的分析使我们有豁然开朗、洞见秘妙的;使我们发现了更多的文学秘妙,知悉了更多的所以然。
文学的发现的全部工作在于对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这里的分析不是指狭义的分析步骤,而是包含综合步骤的广义的分析活动,或称解读),揭示出藏在其中的艺术奥妙。关于文本分析和发现秘妙的极其重要性,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很久以前就讲过这样的几段话:“年轻的时候,我对于评论家曾经有过相当热烈的期待。许多权威评论文章,我莫不细心研读再三,然而其结果不免是大失所望。我所期待于评论家的是艺术的奥秘,但是那些权威评论家常常对此毫无兴趣,每当涉及艺术特点之时,则以三言两语搪塞过去。”
任何一个文学理论家,必须有两种功夫,第一是对理论文本的理解力,第二是对文学文本的悟性,而这后一点,即对文学奥秘的洞察却更为重要。如果他没有这样的文学文本体悟作现象学者所说的“预结构”,那他肯定不能对文学作品中许多精彩的东西产生像皮亚杰所说的那种“同化”效应,而只会是水浇鸭背,了无痕迹。
著名文学理论家金元浦2004年10月与俄罗斯几位著名文学理论家有过一场对话,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忽视文本分析提出了批评,并认为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具体文本的分析。“对话”还特别强调,文本分析不是用来作理论学习的例证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是用来给人们作例证的,展示文本分析的范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分析一个个活生生的文本本身。
如果说,文学的积累、文学在此处主要对应于读者的体验,那么,文学的发现主要对应的就是课标强调的“探究”,以及高中课标提出的“欣赏”,而探究和欣赏的最重要的一点,对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对文本的分析。当然,文学在此处与文学的发现并无绝对的界限,体验与探究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因为这样,分析对于探究和体验都是极其重要的,直觉水平不能仅凭直觉实践来提高。
新课标指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在体验曾被忽视的时代,特别强调体验十分必要。因此,文学的积累是最起码的基本目标,文学在此处是发展性的基本目标,文学的发现是提高性的基本目标。所以,强调感悟,鼓励体验,就能使学生由文学之径,入语文之堂奥。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2005,(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赖瑞云.混沌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院校将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学校的发展定位,基础写作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逐步由重理论轻实践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转变,通过多种措施,实现课程的真正转型。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基础写作 教学探索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为自身的办学寻找定位。过去,我国的高等院校,甚至是高职院校,都将把自身打造成综合性、研究性大学作为目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开始趋向大众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很多高校认识到,所有高校都走传统的精英教育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如何转型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很多高校悄悄改变办学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了这些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概念的认识,很多人都进行了探讨,在这里不加赘述,只是需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片面极端地认识这一概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和研究生,但主要任务和精力应放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本科生上。除了侧重教学外,也可以搞研究,但主要是应用型项目的研究。在这一办学定位的转型过程中,有一些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容易处于尴尬境地,这些专业在转型过程中与实践类强的专业相比,效果不立竿见影。其实某些课程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如基础写作课程,可以通过实践训练,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新闻出版机构等培养从事语言文字方面的人才。所以,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训练效果较差。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很难参与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能迅速转型,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专门对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进行了划分,基础写作课程基本上是对半划分的,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仍然是理论讲授较多。教师虽将启发式、讨论式引入教学中,但还是处于理论层面。
在实践训练方面,缺乏多元化的训练方式,课堂训练大多是教师命题或者采用划定范围的方式进行训练,因此,训练方式较单一。另外,学生的课外训练由于缺乏指导,学生经常敷衍了事,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跟不上,再加上学生本身对于写作训练排斥,导致课外训练成了教师和学生完成作业任务的一种形式。
(二)教学资源以课本为主,缺乏多样化填充。
在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以课本作为教授的基础,目前,我们通用的写作教程,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优秀文章案例基本是空缺状态,即使有也只是一些作品的简要句子及片段,这些片段基本上是为理论知识服务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枯燥乏味。
除了写以外,阅读也是基础写作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些教师专注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扩展阅读,那些宝贵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很难发挥作用,教学资源单调,学生自然提高较慢。
(三)学生写作素质低,教师写作能力欠缺。
基础写作课一般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由于高中语文课对于写作的讲授较少,一些学生认为写作课是培养作家的,所以在开始上课时就信心不足,甚至带有厌烦情绪,给后面课程的讲授带来很大的阻力。受到电视、网络等的影,部分学生很少阅读,阅读量小,视野受限。受高中课业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无写作习惯,都是为了临时应对课业,才会写作。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基本由新教师或者由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对于写作了解不深,在教授方面注重理论传授,教师无法亲身下水,缺乏写作训练,与实践脱轨。
(四)课程考核形式落后,评教体系欠缺完善。
基础写作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二是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基本简单地依靠作业和出勤考核,考试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占的比重较大,对于写作的实践性强调不足。
在评教方面,评教体系都是在一个总的体系之下,没有考虑到课程的特殊性,学生评教和教师评教都在模糊的认识下进行简单的打分,没有实现根据课程的特色多方面的评价。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制定。
在课程教学之前,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在讲授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应以实践训练为主,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重视实践训练,将理论知识纳入写作实践。
基础写作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终极目标,所以应该加强学生最基础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勤动手,从而切实地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教师应认真执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修订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课堂中教师精讲,留出更多的时间多练习,多指导,将写作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每次课可以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留出时间,围绕理论知识布置训练题目,布置训练题目时注意训练不要过于死板,可以命题训练和自由训练相结合、小作文和大作文相结合、口头表述和思路表述相结合,可以增加课堂游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训练。
(三)开发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除了学生手中的课本之外,还应该在开学之初或者每章之初,为学生开列阅读书目,按照阅读――讲评例文――写作――讲评的思路教学,充分发挥优秀作品的引导作用。如当学生不能自觉做到阅读优秀作品时,教师可以开发校本教材,将优秀作品做汇编,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将优秀的写作例文与学生分享,利用网络资源,使写作训练跟进时化,鼓励学生浏览优秀的网络文章及作品,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教师亲自试水。
上课初,使学生明确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属,在日常生活及未来的工作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写作,改变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主动积极地接受该门课程,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教师每次布置训练题目时,都要尽量做到亲自试水,从而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知道怎样讲评,学生也容易接受,并乐于写作。
(五)开辟写作第二课堂,实现课堂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1.建立写作实训平台。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报社,成立写作编辑部的方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除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外,还可以提高校稿、改稿和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利用寒暑假,或者每学年安排学生实习,进入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报社和新闻出版机构,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使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提高考核多元化及评教的有效性。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应改变传统考核方法,采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在考核时,注重平时训练,平时成绩可由多方面构成,如作业、读书笔记、课堂表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资料收集、发表作品等。考试时多设置主观发挥题,尽量避开死记硬背的定义及概念阐释等。
教学效果评价应该是双向的,通过开展师生座谈会,让学生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促进教学进步。另外,也可以通过教师听评课的方式,互相提出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教体系上,除了总的体系外,还应该针对基础写作课程,设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应的评教指标,使评教具有针对性,落在实处。
综上所述,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科专业课程转型的窘境,基础写作课程教学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无疑可以成为转型的拓荒者,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院校的转型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繁敏,郭淑敏,唐小恒,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