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旅游市场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伴随旅游业的兴起,旅游经济学也应运而生,现在旅游业正在以较快速度发展,关于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国外有关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认为,对旅游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因素主要是旅游产品价格、旅游者收入、闲暇时间,此外部分学者也考虑到了政策变动、相对汇率、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及目的地营销宣传对于旅游市场的影响。国内学者偏重于游客经济收入水平、旅游价格、时间因子、交通因子、目的地经济水平等。
本文对有关喀什旅游的研究文献中,发现对喀什旅游市场的整体研究,尤其是从旅游者需求角度进行旅游市场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方法主要是SWOT分析法、SPSS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喀什旅游业发展态势正盛之时,分析喀什国内旅游市场的现状,研究制约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喀什国内旅游市场的长远快速发展非常重要。
二、研究区概况
喀什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富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地理地貌丰富,地跨塔里木盆地及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两大地貌单元,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过程中,一直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的中心,极具旅游发展潜力。喀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可归纳为民俗民风文化、登山观光、沙漠探险、丝绸之路体验四种旅游资源类型。截止2015年喀什地区A级景区(点)共有37处,5A级2处,4A级3处,3A级15处,2A级18家。
三、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一)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确定
为了获取客观全面的研究因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确定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时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并结合喀什地区旅游市场的特征,一共列出21项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根据问卷结果统计得出各项影响因素所占的比例,选取比重超过50%的因素作为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即闲暇时间、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喀什经济发展情况、民族生活风俗、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交通状况、旅游饭店接待水平、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和社会治安状况等10项因素。
闲暇时间取决于带薪休假时间,由于近几年国家法定休假日变动不大,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将不予考虑。民族生活风俗、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条件缺乏满足时间序列的数据统计资料,本文选取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
喀什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维吾尔族外,还有汉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民族特色浓厚,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大区别,他们的生活风俗对于很多游客而言充满了神秘感,这是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喀什地区旅游的主要动因。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民族性、文化交融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饮食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丰富的饮食种类是其旅游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喀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载体,但是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范围广,部分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资源禀赋不高,发展条件欠缺。
(二)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本文以喀什地区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表示表示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喀什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服务水平由旅游服务从业人数表示;选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额来表示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旅游饭店接待水平由旅游饭店床位数表示;用喀什地区每年的公路、铁路、民用航空客运量之和表示旅游交通状况;以治安案件的查处率量化社会治安状况,其中,治安案件查处率=查处案件量/受理案件量。
(三)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由于灰色关联分析允许最少的数据为4个,考虑到所搜集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以2006-2010年的数据作为时间序列。
1、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与喀什地区国内旅游人数的关联度分析
选取喀什地区2006-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作为参考序列X0,2006-2010年的生产总值、旅游服务业从业总人数、旅游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旅游饭店床位数、交通客运总量、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的查处率作为比较序列X1,X2,X3,X4,、X5,X6。
通过初值化变换对各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绝对差值,最终计算出喀什地区旅游饭店床位数、交通客运量、治安案件查处率、旅游基础设施投资额、生产总值、旅游业从业人数与国内旅游人数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104、0.6037、0.5978、0.4631、0.4442、0.3407。则喀什地区旅游市场影响因素对喀什地区国内旅游人数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饭店接待水平、旅游交通状况、社会治安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喀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服务水平。
2、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与喀什地区国内旅游收入的关联度分析
选取喀什地区2006-2010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作为参考序列X0?,2006-2010年的生产总值、服务业从业总人数、旅游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旅游饭店床位数、交通客运总量、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的查处率作为比较序列。
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绝对差值,最终计算出喀什地区旅游饭店床位数、治安案件查处率、交通客运量、旅游基础设施投资额、生产总值、旅游业从业人数与国内旅游收入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548、0.6874、0.5040、0.4903、0.4147、0.3555。则喀什地区旅游市场影响因素对喀什地区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饭店接待水平、社会治安状况、旅游交通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喀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服务水平。
四、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
为了促进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的更好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旅游规划部门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各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并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二)加强维吾尔族文化建设。喀什地区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突出民族文化建设,例如建设维吾尔族文化体验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一条街、大型维吾尔族演艺厅等,其次,喀什地区的街道建设和建筑风格也可以凸显维吾尔族风格,以增加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饭店接待水平,加大对信息服务设施、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的投资额,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景区环境和城市环境,使游客达到更高层次的旅游享受。
(四)喀什地区应加强旅游交通的建设,尤其是注重远距离旅游景点的交通建设。
旅游营销的定义有两种。定义一:指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生产商在识别旅游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其所能提供的目标市场并设计适当的旅游产品、服务和项目,以满足这些市场需求的过程。具体还可以分为景区旅游营销、酒店旅游营销、旅行社旅游营销等等。定义二: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2金融危机下我国旅游市场影响
(1)对居民旅游需求产生影响。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将快速传导到居民消费行为,并率先波及到旅游需求。金融海啸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境内旅游业也受到了重创。国航、南航和东航三大航空巨头大幅降低机票价格,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纷纷调降门票价格,各旅行社纷纷大幅下调旅游团费。但由于民众消费信心已经遭受重挫,宁愿持有现金,对旅游成本的大幅降低并不买账,旅游业陷入多年来少见的“寒冬”。预计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和12%。从出境旅游需求看,高端公务类、休闲类产品需求可能下降,跨洲远程出游也不排除下降可能;但考虑到出国旅游仍处在快速成长期,消费较为活跃,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相对有限。预计2008年出境旅游人数增长12%。
(2)对外部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入境旅游的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拉动增长的需求端缺乏动力。主要表现为,客源输入进入下行状态,市场行情整体低靡;入境旅游者、入境过夜者、外汇收入全面回落,显示入境市场面临严峻考验。
(3)对市场供给及企业经营造成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财富缩水、资金趋紧、经济衰退,我国旅游业引进外资的外部环境有恶化倾向。外部需求减少,旅游企业经营国际业务困难加大。全国部分旅行社入境业务不振,市场预期悲观,更多转向本国居民需求,经营薄利多销的国内游和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出境游。
(4)金融危机对旅游投资与就业的影响。金融危机损害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发展遇阻又反过来影响旅游就业。由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由金融危机带来的行业影响也会更大。加之旅游从业人员的资产专用性特征较低、流动性强,旅游企业招收普通员工的转换成本低,从而企业在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可能减员自保,导致旅游就业压力增大。
3改革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1建设寻得旅游营销渠道体系
营销管理学理论表明,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良好而畅通的营销渠道,有助于目的地营销组织更好地进行各种营销活动。全行业每年都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例行展会、举办大型促销活动,邀请各大旅行商和媒体前来考察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所有这些渠道都面临进一步建设的任务。要在已有营销渠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1)提升已有渠道。例行展会、大型促销、旅行商及媒体考察采风等既有渠道,要进一步改进模式、强化专业、提升质量,把渠道优势用足用实。特别要加强业界联系,有效识别出与销售本地产品密切相关的利益攸关方,重点培育、扶持、协助,扩大共同利益,形成多赢机制。(2)培育网络渠道。网络渠道具有用户大众化、选择多样化、成本低廉化、操作简便化、时间全天化、空间虚拟化等诸多优势,各行各业趋之若鹜。要更加关注网络营销的作用,加快推进以提供公共信息和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多语种旅游资讯网建设,探索旅游宣传“无纸化”、“电子化”创新,借助网络平台,改进旅游宣传推广工作。(3)创造性地利用好其他渠道。运用好整合营销传播理念,调动或借助一切有用力量或时机,既要借力发力,又要借势造市。例如,要更加主动地向国家年、交流年、高层出访、首脑会晤、国际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靠拢,巧妙介入、积极有为。要广泛利用使领馆、海外华人社团等海外资源,拉长、拉宽营销渠道。各地也应主动寻找机会,建立相应渠道。
3.2开展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策略
面对入境旅游下降,出境旅游吸引力增强的现实,我们应该看到,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以及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情况下,普通民众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有进行国内旅游的庞大需求,有进行近程、中程旅游的能力。因此,应转变以往着力发展入境旅游,吸引大规模入境游客的策略,开展以国内旅游为主的发展策略。为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产品策划、营销宣传、服务,刺激国内游客国内游,进而增加国内游数量,增加国内旅游消费。在刺激国内游策略中,应当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减除高门票价格对开展国游的阻碍。国内游应当着力发展自助游,自助游应当发展家庭游、自驾游。国内旅游还应当发展乡村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休闲旅游。
3.3旅游消费坚持走“低价路线”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成为旅游市场关注的焦点。雪灾、地震、金融海啸等突发事件使我国入境旅游举步维艰。但是,美元、欧元在内的多种外币兑人民币的汇率节节走低,国际油价下降,包括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日韩等在内的出境旅游线路价格普遍下跌,特别是欧洲游的下降幅度最大。与此同时,许多国内酒店客房、航空公司机票、景区门票的价格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都大幅度下调,国内游总体价格与以往相比下降了。这种“低价旅游”将会直接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3.4大力发展网络营销
(1)凡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营销工作,就可称其为互联网营销,营销中的诸多要素如:品牌、渠道、促销等要素都会在互联网营销中体现,而互联网营销更为营销各要素带来新的形式与内容。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有利于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2)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扬长避短。互联网营销还存在着很多弊病,比如付款方式、邮件浏览率低等问题,所以说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3.5协助政府,制定一系列旅游需求政策
2008年11月1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副教授戴斌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及时预警、跟踪监测经济形势走势;其次,国内旅游需求是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绝对主体和内容基础,要及时调整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战略,在继续确保尽最大努力保证入境旅游不出现大的波动的前提下,把国内旅游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再次,要尽可能地通过投资的拉动来确保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和就业存量的减少;最后,中国政府和旅游业界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过程当中,为促进旅游需求的增长,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旅游需求政策。
全省旅游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三大市场基本情况
国内旅游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1~9月,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超过4.13亿人次,同比增长16.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76.04亿元,同比增长19.7%。
入境旅游市场回升。由于境外市场营销力度加大带来的影响,财富论坛、华商大会和PATA旅游交易会在成都相继召开,全省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回暖。9月接待入境旅游人次会超过27.99万,增长11.7%,比8月增幅提升了15个百分点;自4.20地震后,月度接待境外旅游人次首次出现正增长。1~9月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55.57万人次,同比下降4.1%,下降幅度放缓。
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今年以来,全省出境游市场一直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记录,1~9月,全省旅行社组织60万居民出境旅游,累计增长21%。根据国家旅游局出境旅游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境外消费也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旅游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今年1~9月,全省全力实施“旅游项目建设年”各项工作,以推进100个全省重大旅游在建项目和实施100个旅游招大引强工程为抓手,不断促进全省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大提升和旅游产业大发展。1~9月,全省旅游项目签约金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6%;全省旅游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700亿元,同比增长30%。
全省旅游业经济运行特点
3季度,我国经济环境持续稳步发展,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国内居民出游意愿的不断增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的黄金发展阶段。从3季度发展状况来看,全省旅游发展强劲,发展速度仍然保持15%以上,总体利好。
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假期间小客车高速免费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刺激并推动了游客的出行频率和旅游消费,旅游市场出现很多新变化,旅游经济发展从靠高端消费、公务差旅和商务旅游拉动,逐步调整为依托常态化的国民旅游消费。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中远程游客减少、近程游客增加,团队游减少,散客自助、自驾旅游增加,乡村旅游、城市近郊休闲度假旅游接待量剧增,大众旅游成为旅游市场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值得关注
受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旅游外需减少,再加上我国签证政策偏紧以及与日本、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关系紧张,旅游企业开拓境外旅游市场的积极性进一步受挫等因素影响,入境旅游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短期内难以全面回升。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旅游市场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旅游产品体系还不丰富、旅游服务要素供给还不发达、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如在小长假及黄金周期间,可供游客选择的新增景区景点的不多,集中出行造成高速公路拥堵严重,相应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出行质量。
[关键词]农村居民旅游;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数据的来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关注农村。而农民旅游是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是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一个新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据统计,从1997—2008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一直高居我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60%左右, 2008年,达10·09亿人次,占全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58·9%,比城市居民出游多3·06亿人次。从增量看, 1997年农村居民出游率为40%,达3·85亿人次,而2008年的出游率则为111·9%,达到了10·09亿人次,相比1997年净增了6·24亿人次。从消费总量上看, 1997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为560·9亿元, 1997年第一次超过了1000亿元, 2007年则超过了2000亿元, 2008年更达到了2777·55亿元,相比1997年增加了2216·65亿元,达39·5%,年均增长35·9%。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特征。
(1)消费总量大,但人均消费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其中,以交通费、参观游览费为主,旅游购物、娱乐、通信等非基本消费支出相对较小,导游服务等劳务消费支出过少。
(2)出游时间较短,人均出游天数多在4~8天;集中在农闲季节,分别在2~3月和7~9月。调查数据表明,有42·2%的被调查者是一日游,一日游时间短、距离近、安全、方便、费用低廉。
(3)出游目的较为单一,探亲访友居首位,占到64·4%,但在此过程中也会有城市观光等旅游活动。由于受到收入水平、出游方便程度以及消费观念的制约,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大多在居住地度过,外出机会相对较少,长途出游通常会有多重目的。
(4)收入水平不同但旅游消费差距不明显。总体上看,各个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旅游人数相差较小,旅游人数最多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3000~3999元的群体,占到26·3%;其次是年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群体,占到17·6%。各个收入水平的旅游者人均花费差别不大,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均花费为1178·8元;其次是年人均纯收入4000~4999元的,人均花费798·2元;而1500~3999元的群体人均花费都在450~550元。
3 开发措施。
3·1 提高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认识。
从旅游企业到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提高对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认识,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小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合理地开发它。旅游企业要改变以前忽视国内旅游需求、厌倦赚薄利的做法,正确认识农民旅游市场的地位,把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当做入世后,壮大产业规模、营造品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提高农民外出旅游的意识。
3·2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①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旅游消费的前提。②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促进需求增长。
3·3 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
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地方农村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宣传促销工作的缺乏,农村居民旅游意识还不够强。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兴趣,增强农村居民在旅游方面的购买力。
(1)整合促销。建议县、乡镇、村各级行政单位,通过墙体宣传语、广播等形式,加强农村居民对于旅游的感性认识,拉近农村居民与旅游的距离;旅游局和旅游企业联合起来到乡镇和村里进行宣传,同时向村民介绍旅游知识,增加农村居民旅游的兴趣;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辟关注农村居民旅游的新栏目,及时更新旅游信息,让农村居民感觉到旅游就像衣食住行一样,是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2)出游组织。农村居民出游以团队旅游为主,可以由村委会组织招揽客源,开展宣传。除此之外,农村青年中心、乡镇老年活动中心等也是宣传旅游产品、组织农村居民出游的重要渠道。
3·4 针对性地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从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特征可以看出,农民旅游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农民旅游素质还不是很高,因此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比如都市风情游、样板农村游、疗养健身游、新婚蜜月游、奖励旅游等。
3·5 切实推出旅游惠农政策。
(1)完善交通通信条件。交通通信设施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出游意愿。由于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长途汽车和火车。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在铁路建设取得诸多成就,使得核心城市居民的出游更加便捷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农村小村镇抛在了火车外面。因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方便这些农村小村镇居民的出行。
(2)推出旅游惠民政策。由于现阶段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压力,政府相继出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图书下乡”等优惠政策。建议政府同样给予农村居民旅游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给农村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下乡”等活动。
3·6 重视农村导游人员培训。
1.1玉溪市国内旅游者时相变化规律分析
玉溪市旅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取得较大成绩,1998年全市国内旅游者达24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亿元。近年来玉溪市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见。由可见,玉溪市旅游业呈上升趋势。未来随着玉溪市旅游精品、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等软硬件建设的加强以及市场促销力度的加大,玉溪市的旅游市场开拓的潜力还很大。此外,根据玉溪旅游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来玉溪的旅游者相对集中,形成了每年近50个小波峰(双休日)和4个大(春节、元旦、十一、五一)的周期性。
1.2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地域结构分析
根据玉溪市旅游局分别于1998年5月和10月在玉溪市的主要星级宾馆、旅行社、景点、汽车站、火车站等场所对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共发放抽样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2份)。在此基础上对玉溪市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系统分析,来玉溪市旅游者的客源地空间分布情况。玉溪客源地分布基本上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其客源市场的80%多集中在200km之内的范围内。其主体市场是昆明和玉溪市,对周边地州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度比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多属偶尔涉猎。因此,寻求新的客源目标,有效的开发旅游项目和产品,是玉溪市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需途径。由于区位等因素的制约,未来长时间内,昆明及省内市场仍将是玉溪市的一级客源目标市场,应作为近期的促销重点。从四川、广东、江苏来玉溪游客数增加的趋势来看,玉溪市旅游资源对游客来说是有较大吸引力的,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高出游率地区应作为下一步玉溪市重点促销对象。
1.3玉溪市境内游客分布结构
从可以看出,玉溪市境内国内游客分布有如下规律:离昆明越近的靠北县区旅游者人数越多,表明了旅游流由北向南递减;玉溪东面四县旅游者人数要高于西面四县,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这与玉溪的主体客源市场和资源开发空间布局是一致的。
1.4旅游者旅游动机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统计,来玉溪市旅游者动机呈现多样化,表明需求的多元化。但以观光游览和度假为主,占到总数的47.66%,这与抚仙湖、秀山、温泉等景点有关;其次是商务活动,这与玉溪市为全国烟草基地和云南省二级中心城市不无关系。南省平均值。这表明玉溪市拥有这几方面的旅游资源相对优势,应该是今后旅游产品重点发展的方向。
2国内旅游市场定位
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整体要求,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必须选择一定的目标市场。按客源流向可以将客源市场细分为一级客源目标市场,二级客源目标市场和机会客源目标市场,以确定开发客源市场的目标层次。一级客源目标市场是居首位区的两三个旅游市场对象国或地区,其游客量甚至可高达旅游地接待总人数的50%—70%以上。二级客源目标市场是居次位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其旅游者人数为旅游地接待总人数的比例仅次于核心市场,但其客源潜力很大,如果开发得当,可以转变为核心市场。机会客源目标市场是除此之外的客源市场。玉溪市客源目标市场的定位和细分见。
其中昆明市应作为核心目标市场,昆明市共有人口近50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作为玉溪市的主体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很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周边双休日与节假短途出游频率的增加,昆明市民的出游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此外每年来昆明的国内旅游者有1,000万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玉溪市具有区位上的优势和介入机会,应大力开拓中转旅游者。此外,玉溪市自身197万人口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四川、广西、贵州、重庆等大西南周边客源市场为近程辐射层次,大西南市场人口约有2.4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客源市场,也是玉溪今后重点开拓的客源市场。以北京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区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居民出游率高,而且出游范围大。玉溪市的红塔山工业旅游、高原湖山自然风光、温泉保健度假、避寒疗养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及少数民族风情对沿海城市,尤其对于北方城市的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3旅游市场营销集成战略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将在4Ps基础上,灵活运用4Cs、4Rs营销策略,发挥各自优势,结合旅游营销特点,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锁定忠诚游客,吸引游离游客,引导潜在游客。
3.1产品战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只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其开发才有竞争力,吸引力和后续力。产品多样化营销:就当今世界而言,旅游市场的主体已不单纯是观光旅游市场,而玉溪市旅游产品目前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体。一般情况下,观光旅游产品是低收入型。因此,旅游温冷地区应加强对专题旅游项目的开发,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新兴旅游产品,特别是度假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保健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使观光型、文化型、度假型、购物型、商务型与探险型旅游有效结合。以便增加吸引力,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提高食宿消费水平。使游客每年既有新鲜感,又有品牌感。产品整合营销:旅游温冷地区应在更大的市场地域内形成点、线、网紧密相联的旅游网络,使旅游者在一次旅游中尽可能享受到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旅游活动内容。对未形成市场影响的旅游景点要紧密依托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旅游景点,借助已有的市场,加强促销。要按照资源特色互补的开发原则,将红塔山、抚仙湖、哀牢山、聂耳公园、冒天山、李家山、象鼻温泉、秀山等名牌联合促销,增加旅游景点的娱乐性和参与性,丰富整个旅游线路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内涵。建设并完善中部红塔旅游区、东部三山三湖旅游区、西部一山一谷旅游带,形成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玉溪旅游网络环线。
产品文化营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着旅游文化含量日渐提高,营销文化氛围日益加强,文化“核能”价值日益突出。对玉溪市而言,打文化品牌就意味着玉溪市的文化内涵。应依据玉溪市的地脉(自然环境)、文脉(人文特征与历史),制订出玉溪市完整的文化坐标系。玉溪市的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都必须从其文化定位出发,去延伸创意,去策划卖点,去包装形象,以最后形成玉溪市旅游产品富有文化品味的特色,从而为玉溪市的旅游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玉溪市蕴涵的代表性文化和可资弘扬者有:云烟文化、地史文化、古滇文化、花灯文化、生态文化、鱼文化、民俗文化等。
3.2形象战略
形象设计和宣传是一个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的进程,但是良好独特的形象对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就是无形资产。应充分利用’99昆明世博会在全国已形成一定宣传规模的大好时机,以及昆玉铁路及高速公路开通的大好机遇,统一以“灵照玉溪,梦幻之境”为旅游总体形象,以“滇中碧玉,全新之旅”、“寻中国第一品牌,访生命起源之地”和“高原湖山度假胜景游”为系列宣传主题口号,加强促销,以期尽快树立玉溪市独具魅力的旅游形象。推出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旅游活动强化形象塑造,进行整合营销。①以灵活的形式,合理的线路,广泛的参与性,策划组织“高原湖城千年庆典”、“国际高尔夫大赛”、“花灯狂欢节”、“百年香烟展”、“聂耳音乐节”、“古滇花街节”等节庆活动;②联合举办由玉溪市及云南省大、中学生参加的“玉溪市旅游征文大奖赛”,组织“青少年工业修学之旅”等活动;③利用玉溪市新建的大型体育场馆,举办各类运动会,充分利用红塔足球俱乐部的名望开展红塔足球之旅,如“红塔足球之夜”。
3.3促销战略
强化促销的手段主要有:公共关系(奖励旅游、邀请参观)、旅游、旅游展览、互联网(Internet)营销、人员促销、一般广告促销、销售激励和其它间接促销方式等。对一级客源目标市场,要根据覆盖面相对较大的特点,着重开发面对公众的促销活动,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拓宽客源层;对二级客源目标市场和机会客源市场,要根据覆盖面比较窄的现状,着重开展对旅游商的促销活动,更多地发挥市场中介的作用。玉溪的核心客源市场目标近期定位于昆明,而对于昆明市民来说,换换环境、调剂生活、消除疲劳是他们周末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针对这个市场群体,玉溪适宜开发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体,适应家庭康体休闲、度假、保健疗养、工业旅游和生态农业观光为目的的旅游产品。选择昆明工薪阶层、儿童青少年市场、老年市场、周末休闲度假市场、家庭合游市场为定向市场重点培育。重点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客源的公共关系,促进昆明市民游玉溪。宣传促销可采取一系列“攻城掠地”、“总体轰炸”、“个别突击”等多种方式,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多种新闻宣传媒介进行;在昆明世博园、民族村、石林等地设立玉溪旅游促销点;利用各种媒体、参加旅游交易会、邀请客源产出地的旅行商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等;在昆明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及繁华地段设置大标语、大广告、招示牌;充分利用京昆61/62次特快列车“玉溪号”,在南昆铁路、昆玉铁路上的列车、飞往云南的民航飞机上发放玉溪旅游宣传品;利用云南省卫视,开辟旅游专栏;建立“玉溪市旅游网络”,与“云南省旅游网”、“中国旅游网”等联网。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 时间强度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青岛
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研究旅游客源市场的流向、流量及其变化规律、旅游者行为和消费特征,对于旅游地规划建设方向、规模、等级及其与客源地间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论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关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分布是通过旅游市场调查所获得数据,依据时间强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分析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保继刚,2009)。
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节庆活动。青岛旅游业已经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综合配套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服务体系。全市共有旅行社36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6家;星级饭店146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21家,可接待外国游客的客房万余间。青岛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秩序不断改善。青岛旅游餐饮和旅游商品更趋特色化,已评选出“十大特色小吃”和“十大旅游特色商品”。“十五”期间,青岛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9575万人次,年均递增13.75%,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幅多4.73个百分点, 平均增速提高52.44%;国内旅游累计收入776.57亿元,年均递增20.2%,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幅多6.9个百分点, 平均增速提高51.88%(数据来源于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文本)。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产品结构的单一、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业整体素质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
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分析
(一)时间(季节)强度指数
时间(季节)指数法是根据时间序列中的数据资料所呈现的季节变动规律性,对预测目标未来状况作出预测的方法。掌握了季节变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来对淡旺季的季节性旅游产品进行市场需求量的预测(保继刚,2009)。其计算方式为:
收集历年(通常至少有三年)各月或各季的统计资料(观察值)。
求出各年同月或同季观察值的平均数(用A=[(2)+(3)+(4)]/3表示)。
求历年间所有月份或季度的平均值(用B=[(2)+(3)+(4)]/3表示)。
计算各月或各季度的季节指数(用S=A/B表示)。
一年4个季度的季度指数之和为400%,每个季度季节指数平均数为100%。季节变动表现为各季的季节指数围绕着100%上下波动,表明各季销售量与全年平均数的相对关系。如某种商品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25%,这表明该商品第一季度的销售量通常高于年平均数25%,属旺季,若第三季度的季节指数为73%,则表明该商品第三季度的销售量通常低于年平均数27%,属淡季。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受其影响,旅游产业在一年中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现以2007年、2008年、2009年来青岛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人数来进行定量分析青岛的时间强度指数(见表1)。
通过计算结果显示,青岛的淡季是第Ⅰ季度和Ⅳ季度,旺季为Ⅱ季度和Ⅲ季度,最高时间强度指数为Ⅲ季度,其值为146.9%,高出年平均数46.9%。最低时间强度指数为Ⅰ季度,其值为为63.26%,低于年平均数36.74%。因此,有效地提高青岛城市第Ⅰ季度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数量成为了发展青岛旅游业的难点。
(二)地理集中指数
集中化指数是一个描述地理要素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数,用于定量研究国内游客地域分布的集中程度(保继刚,2009)。地理集中指数G的计算公式为:
(1)
公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G值越接近100,说明游客来源越集中;G值越小,则客源越分散。对任何旅游地而言,G值适中为妥。因为G值很大,说明客源市场过于集中,旅游经营稳定性差。G值很小,说明客源市场过于分散,不利于主要客源地确定,给旅游宣传,旅游服务带来困难,进而影响其旅游效益。G值为最大值100时,Xi表示其客源地只有一个;G 值为最小值0时,说明其客源地区域个数趋于无穷大。
据资料显示,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地,现以2008年来青的全国各地旅游人数为例进行说明,2008年来青岛的国内旅游总人数为3389.53万人次,分布于全国22个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见表2)。
根据公式(1)计算G=41.86,说明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指数非常好,处于稳定状态。因此,依据所得数据,可将其客源地分为核心客源市场(市场份额大于20%);一级客源市场(市场份额大于2%);二级客源市场(市场份额小于2%)。
核心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山东及周边地区。由于山东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公民带薪假期的增加,占全部来青国内游客比重达38.7%。山东客源地由于距离较近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双休日出游来青的山东游客有较快的增长,山东客源、交通方便,散客和双休日出游者比例较高、自流量大、自然增长较快,同时具有滞留时间短、较少依赖旅行社、旅游花费较少的特点。依托省内和周边旅游资源和发达的公路网,发挥青岛作为省内主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的优势,发展区域合作和省内及周边地区跨地域的旅游,将是开发省内旅游市场潜力,带动全省旅游发展的关键。
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大中城市客源占青岛国内游客总量的51.55%。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江苏等省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客源比较集中,消费水平在国内游客中较高,与青岛城市距离适中,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已成为青岛的主要旅游客源地和国内旅游的传统市场。但其中散客旅游占有较高比例,公务商务客人较多。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团体北上的游客有上升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经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者的比例(21.79%)和旅游者消费水平(人均花费1102.36元)居于所有来青岛的国内游客首位,是国内旅游的高端市场,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二级客源市场,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地区的大中城市。 以上四个地区共占青岛国内游客总量的13.66%,客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公务和散客为主。其中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在地理上距离青岛城市较远,长距离国内旅游的费用较高,经济发展状况都是主要的市场制约因素。但豫、陕、晋、冀等中西部地区,在空间距离上离青岛较近,在旅游资源上与青岛城市有较强的差异和互补性,随着中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来青旅游客源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来自这些地区的游客主要以观光和团体游客为主,消费水平总体较低,停留天数较短;随着国家开发西部、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来自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游客消费水平将会有质的提高。今天的低消费游客,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等消费的回头客。积极发展与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合作,为低消费的游客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服务,将会拉动青岛旅游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结论
总之,青岛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应在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旅游资源,一方面应继续发挥观光旅游产品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度假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力创在国际上富有影响力的更多精品。力争把青岛建设成为旅游环境优美舒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旅游产品独具特色、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管理服务高效文明,集观光、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育于一体的国内外著名海滨旅游城市。
降低旅游产品价格。针对青岛冬季旅游市场冷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酒店、旅行社、景区、商场等旅游所涵盖的“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做出大幅度让利,加大对青岛本地居民和周边居民的宣传,使其青岛城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淡季不淡”。
加大旅游产品创新。青岛冬季旅游发展项目上,应该以运动休闲与温泉旅游为主导,深入挖掘温泉 、滑雪、购物、游乐、演艺等适合冬季旅游的资源。2010年青岛市旅游局以“好客山东贺年会”为契机,集中推出了五项大型主题活动,包括市北区天幕城“激情成就梦想-青岛万人贺年啤酒会”、市南区劈柴院“百年老街新年灯火节暨劈柴院火锅节(千人共享火锅宴)”、城阳区宝龙城市广场“2010个家庭迎新游园会”、城阳区工艺品城“2010对中韩情侣迎新会”、崂山区极地海洋世界“极地动物迎新年”等。
积极发展会展旅游。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形式,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而且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特定的人际交流需求,从而具有诸多常规旅游产品所没有的优越性。青岛的冬季应抓住时机,加强同全球性行业协会以及各大国际组织的联系,构建全球宣传网络,利用国际传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推介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文本[M],2006
3.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信息网[EB/OL]
[论文摘要]农民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民旅游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农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旅游市场已经起步。本文分析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农民旅游者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时间等方面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的策略。
一、农民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旅游,农村将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富农政策的出台,“十一五”期间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显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很快将成为即期旅游消费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费数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旅游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并且农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这也是农民旅游的一大优势。
二、农民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消费层次低
统计数字表明,在消费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费构成了当前农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水平约为城镇人口旅游消费水平的1/4。农民旅游消费层次较低。
(二)针对性市场供给不足
现有旅游产品在供给内容、价格和服务网络三大方面都很难与农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农民设计旅游产品的意识。开发的旅游产品不能很好满足农民需求。再就是价位问题。虽然一些农民富裕了,但农民出游一般还是能省的钱尽量会省下来,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旅行社形成很大的反差,认为利润不大,这也是旅行社不太愿意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一个原因。现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设到县城,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城市化的旅游广告显然也不适合相对地广人稀的农村,成本太高,效度也低。
(三)缺乏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
农民游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集中的出游观念一般是想到大城市里看个热闹,或者到一些宗教文化比较浓郁的地方祈神纳福,旅游意识不强,旅游观念普遍落后,对于休闲游、专项旅游等旅游形式认识不足。
(四)缺少专门服务于农民旅游团的导游人才
我国为农民旅游团服务的导游大多数都是专门为城镇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与农民游客的要求差距太大,且思想意识又大有不同,交流沟通起来相对困难,造成服务质量相对不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将会制约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农民游客这一特殊群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对开拓和占领市场更具有战略意义。
三、中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一)高度重视农民旅游
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进一步使农民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在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应将农村居民旅游纳入全国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事业。
(二)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
我国更要加强对农民旅游的宣传力度,要使旅游丰富人生的观念深入富裕农民群体的心中。帮助农民正确认识旅游的价值,激发农民出游的热情,传输新的消费观念,创造一种适合农民旅游的出游环境。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全面规划,系统考虑,以使农民旅游适应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
(三)细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旅行社在开发农民需求的常规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必须为农民旅游量体裁衣,开发和丰富农民喜爱的旅游产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如城市精品游、宗教游等,以进一步推动农民旅游。旅游企业在确定农民旅游目标市场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我国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较富农村中的较富农民。富裕农村的旅游者在经济上与发达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人均花费与城市旅游者比较毫不逊色。同时应积极引导、培育乡村旅游中介组织,如可以采取设立分社等方式,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便捷。
(四)重视人才培训工程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和所有工作一样,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开展农业旅游的人才更是奇缺。客观来讲,农民群众普遍知识面不宽,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较陈旧,信息不通畅。旅游对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规范,农业旅游需拥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把培训农民导游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尽量在农民中培养自己的导游。要选择一批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对农村、农民有较深的感情,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形象气质较好,会讲普通话、特殊方言的人为培养对象,进行系统全面正规的旅游知识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的导游资格考试,取得导游证,壮大丰富导游队伍。
(五)注重提高农民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市场的成功开发不仅得益于到位的宣传和适销对路的产品,还需要优良的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没有旅游业务机构,旅行社在农村旅游市场的销售还是一项空白。对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农村设立专门门市部和收客点的办法,还可利用一些成熟的网络来方便农民外出旅游报名。从目前来看,利用一些成熟网络来方便报名可能更为有效。因为根据农民传统心理,相信熟人总比相信看不到、摸不着的旅行社好。因此旅行社可和各地的邮政代办点、村委会、居委会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他们宣传来招徕游客。要注意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交通、卫生、安全、回扣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以打消农村居民旅游的后顾之忧。坚决打击宰客和欺骗游客的行为,同时要做好投诉处理服务。新晨
(六)旅游与帮助农民致富相结合
如果农民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有助于他们发展生产和经济增收,那将是获得农民认可的可行之举。让农民在游览休闲的同时,能参观一些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先进典型事例,如华西村、等,能受到一些启示(包括生产发展、市场运作、文化生活、农村社区建设等),开阔一下眼界,看到一些差距,产生一点触动,对农民自身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措施,给我们发展农民旅游赋予更高、更深的意义。让旅游走向农业、走进农业、惠及农民,为切实解决好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黑龙江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联系,当各国之间的物品、劳务以及资本进行流动的过程中,如何衡量它们价格的变量便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汇率便是这种重要的工具,汇率时刻影响国家经济的诸多方面,国际旅游作为也受到了汇率的极大影响,汇率的波动会导致一个国家出入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变化,从而使得一国的旅游收入受到影响。
关键词 :汇率;中俄;国际旅游;影响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62-01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魏建伟(1990-)男,山西大同人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旅游的本质是人离开常住地去往其他地区的非经济性行为,国际旅游由入境旅游及出境旅游构成,是单个的个体跨越国境去往其他国家的一种行为,涉及到人员和服务的流动,国际旅游又被称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新技术革命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国际旅游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任何一个产业,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
一、汇率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家经常用来衡量国际交易价格变动变量的指标就是汇率,通常来说存在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本文采用名义汇率来探讨对国家旅游的影响。汇率的出现其实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转换指标,受各国政治经济等综合实力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或下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于20世纪70年代崩溃,全新的牙买加体系建立,以浮动汇率制度为核心的多种汇率制度得以确立。牙买加体系制度下,各国无论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都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多数发达国家采用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导致汇率波动较大,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可预估的风险。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多种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国际旅游市场作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人员、资金、服务的跨国流动,因此汇率的变化对于国际旅游产品的价格和国际旅游外汇收支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汇率的变动首先会影响一国的国民经济,而旅游业涉及范围广,覆盖行业多,因此不可避免的受到本国经济变动的影响而产生联动变化。特别是涉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其价格与外币兑换汇率直接影响着国外潜在顾客的出游意愿。随着体验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旅游的顾客群体的旅游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汇率的变动对于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二、中俄两国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接待的入境游客每年都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保持在400亿美元左右。中国入境游客的主要客源地集中于亚太地区(主要指亚洲与大洋洲),占全部游客数量65%左右。入境旅游市场受地缘因素影响较大。随着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渐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市场重要的客源地。中国游客强劲的消费能力成为了世界经济危机后救市的强心针,2010年出境消费总额548.8亿美元,而到了2012年已超过1021亿美元,对全球国际旅游消费增长贡献率超过30%。出境旅游市场规模目前已经位居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出境超过8000万人次,出境游客消费1020亿美元,超过美国等传统旅游强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三、汇率对中俄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
国际旅游市场上人员、资金和服务的跨国流动多以美元结算,因此使国际旅游产品的价格和国际旅游外汇收支都受到汇率的影响。
(一)对入境旅游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就保持小幅升值状态,到2009年底,累计升值21.4%。国际贸易的长期顺差、日趋庞大的外汇储备总额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看似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值钱,然而以美元定价后的中国商品失去了唯一的价格竞争优势,对于国内旅游产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国际旅游产品价格的不断走高,使得高速增长的国内入境旅游市场增幅大幅下降。2008开始的金融危机又对国际旅游市场造成了冲击,2009入境人数比2007年下降了16%。国内接待入境游客主要来自港澳台、日韩、俄美,港澳台地区游客占到入境总数的80% 以上。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而澳门元与港币挂钩,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意味着对港币与澳门元升值,价格的变化会使具有价格优势的国内旅游市场失去潜在的港澳地区游客。
(二)对出境旅游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各国政府的鼓励引导支持都使得国际旅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中俄两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国家,人民收入迅速增长,出境旅游人数增长迅速,因而汇率对出境旅游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人民币实现浮动汇率以来一直呈升值状态,国际市场上以美元标价的旅游产品折合成人民币的价格就相对越来越低,人民币购买力的增加极大的刺激了国内游客的出境。2008-2009年,俄罗斯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出现小幅贬值,导致2008-2009年俄罗斯出境人数及出境消费总额出现下降,当然人数下降还有诸如全球经济整体形势较差,人们收入下降等其他因素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卢布的贬值直接会导致卢布购买力的下降,必然会影响俄罗斯出境游客在境外购物消费的勇气。此外,汇率的变化还会对游客选择出境的方式、出境的目的地、甚至对出境旅行社的产品结构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桑颖,论国际旅游与国家形象的塑造[J].东南亚纵横,2009,9.
[2] 杨睿,汇率变动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12,9.
[3] 高根,国际汇率制度变革及中国的参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现实和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型产业。2011年旅游业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9.1%(同期汽车制造业为8.5%,金融为11%),旅游就业2.58亿人,占全球就业总数的8.3%。
纵观全国及北京,短短二三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在旅游市场上经历的近百年路程,全面进入“旅游时代”,旅游从事业转变发展为产业,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2年北京市共接待旅游者2313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26.6亿元;旅游业增加值1336.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7.5%,新增增加值对当年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10%;旅游餐饮和购物消费额1880.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24.4%;旅游特征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8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为10.5%。旅游产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虽然北京旅游产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但其发展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释放,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大有可为。
旅游业仍属朝阳产业
旅游是一种生活消费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精神型”消费。在发达国家,旅游已经成为大众的基本生活方式,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旅游也渐成时尚。尽管受到持续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旅游业还是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最新一期《UNTWO世界级旅游晴雨表》,国际旅游收入在2012年创下新的记录,全世界估计共达10750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美国增长11%,欧洲增长2%,均高于本地区经济增长率(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左右,欧盟11国经济增长率为0.9%)。除美国外,一些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如法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均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旅游产业在新兴经济体目的地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见表1)。
来京外国游客数量差距较大
2012年,北京接待外国游客500.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1.5亿美元。从国际比较来看,北京的外国游客数量和收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法国巴黎旅游与会展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巴黎共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810万人次;根据万事达卡MasterCard公司公布的2012年全球最佳旅游城市报告,2012年搭飞机至伦敦的旅游人数为1690万人次,国际旅游消费为211亿美元。北京与上述世界城市暨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相比,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和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然而差距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北京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蓬勃的城市发展活力,随着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在全球旅游市场的地位有不断提升的趋势。
北京接待国内游客数量2012年已经达到2.26亿次(其中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1.36亿人次,本市居民在京旅游0.9亿人次),数量庞大,还在呈不断增长趋势(见表2)。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开始有国内旅游需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则会出现国内游、入境游与出境游竞相繁荣的局面。目前,全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北京市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正是旅游需求持续释放的阶段。从旅游市场的表现来看,国内游市场持续升温,出境游呈现爆炸式增长,市民休闲游渐成时尚。2012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数同比增长12.1%,北京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8.4%,其中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增长6.7%,本市居民在京游人数增长11.8%。北京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政治圣地”,独特的城市地位加上强大的城市经济活力、发达的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不断丰富完善的旅游产品,决定了北京对于外地游客的强大吸引力。虽然北京旅游管理部门已经开始从城市负荷和文物保护角度提出适度控制外省市游客特别是低端游客的数量,但是,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控制外来游客的手段有限,进京游客数量注定还要与全国旅游发展大势保持一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长。从本市居民在京旅游发展情况来看,近两年增长速度很快。随着北京开始迈入休闲享受型发展阶段和私家车的不断普及,未来北京居民在京休闲旅游将保持快于外地进京游增长速度,成为带动北京国内游市场的主力军。
国内外游客旅游消费偏低
北京旅游目前整体还处于观光游为主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旅游人均消费偏低,增长乏力。特别是入境游和市民休闲游,从2000年到2012年人均消费水平几乎停滞在一个水平线上(见图1),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和汇率变化因素,则两大市场游客实际人均消费水平还有所下降。入境游市场这个“富矿”还未得到充分有效挖掘,而人数规模接近1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规模近4成的市民在京旅游消费群体,2012年仅仅产生了8.6%的国内旅游收入,这一市场旅游消费潜力亟待释放。
多措并举释放旅游业潜力
目前北京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热点产品仍集中在少数知名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与急剧上升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制约了休闲度假需求在京实现。旅游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和精细度还不够,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现代科技运用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可喜的是,近年来北京市为加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谋划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重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处于建设进程的旅游产业重大项目有10余项,包括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即将投入运营的密云古北水镇国际旅游综合度假区、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以及处于项目前期的通州主题公园、延庆岔道古城、房山北京源·文化旅游景区、昌平北京奥莱欢乐城、平谷金海湖旅游度假区、门头沟军庄国际葡萄酒文化产业园、门头沟潭柘寺国际养生度假小镇等,还有多项将对旅游产业和区域发展起到巨大带动作用的旅游产业重大项目正在筹备、审批过程中。同时,按照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要求,在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等方面接连推出重大举措。北京旅游产业正处于快速升级过程中,大规模的旅游建设投资和旅游产品的不断改善将带动产业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