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

第1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57-04

Progress made in researches on issues about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YU Meng1,JING Wen2

(1.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research theses on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ublished o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between 2003 and 2013. Researches on issues about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mainl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big sports events and environment’s load bearing capacity as well as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roles played by big sports events in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zards caused by big sports events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ig sports even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Research methods were limited to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ec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were rarely seen. Researches henceforward should apply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mergy theory in ecology etc.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large sports events;ecological environment;review

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其核心是把生态环境与大型赛事结合到一起,实现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共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是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为目的的,是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承赛办赛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的。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文明强调赛事承办、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追求赛事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赛事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在环境可续发展的框架之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对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关注,是人们对传统赛事举办理念的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体育赛事举办理念的巨大进步。关注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体育学人理应关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中国知网(CNKI)2003—2013年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研究的150篇论文进行分析,探讨有关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 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取向

1.1 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承载力及其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生态社会中,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关注度较高。环境承载力,即生态系统进行的自我维持以及自我调节的基本能力,资源及环境子系统容量的供给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2]。纵观目前的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在申办前、申办、举办到举办后的不同阶段中多与环境相关,它以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框架,实现对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大型体育赛事给地区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使其不能够自行调节时,即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这时将会给赛事所在地造成不必要的生态危机[3]。而消除这种生态危机所要付出的代价,远超过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4]。在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城市发展的助力,而超出环境承载力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城市发展的阻力。有些研究通过借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先提出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演变模拟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将环境承载力分为“‘OAB型’理想发展模式、‘OFGH型’严重超载模式、‘OCDEB型’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并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对环境承载力所造成的影响作出预警[5-6]。在环境评估方面,有研究根据我国社会服务业的一般环境污染源分类以及体育赛事特有的性质,选取了“环境改善、环境风险、城市环境治理程度、环保宣传力度、生态环境破坏、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固废环境、CO2排放总量、水资源消耗量、噪声、固废排放总量、资源消耗总量等指标作为体育赛事环境影响的衡量指标[7],对赛事举办地环境进行评估。

1.2 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早在20世纪 90 年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奥委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工作,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留下“绿色遗产”。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申办前、申办、举办以及举办后4个阶段。首先在申办前阶段,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申办城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自检和集中治理的研究上,如大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含量、水质、噪音分贝是否达标,上风向是否有污染的工厂等[8]。其次是在申办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态理念宣传以及综合整治的研究上。大型体育赛事申办过程中,必定会宣传其相关的生态环境理念,打出相应的宣传口号或宣传标语,如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理念,汉城奥运会的“城市美化计划”等。在申办过程中,在向民众宣传生态环保理念的同时,通过从选址规划、科学施工、空气质量改善、交通清洁、城市水系整治、废弃物管理、清洁能源使用、城市绿化等多方面入手,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9]。再次则是举办过程中具体环保措施执行的研究上,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加强机动车管理,倡导“绿色出行”及环保宣传等手段,借大型体育赛事影响之东风,最大限度地宣传生态环保的理念,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10]。最后是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体现在对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持续保持以及环保理念更新的研究上。如关于汉城奥运会“城市美化计划”对汉江进行的综合治理的相关文献,都强调其环保措施改善了汉江的水质,最大限度地实现局部地区水循环系统的优化等。巴塞罗那奥运会改善海滨地区的海洋景观、悉尼奥运会霍姆布什湾治理工程、亚特兰大建设水上中心和屋顶太阳能系统,以及在北京奥运会后生态学知识普及等研究,都说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8,10-13]。

1.3 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环境的危害及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都引起多方讨论。目前很多大型体育赛事的申办、举办以及大型体育场馆的兴建都需要递呈相关的环境评估报告,以保证赛事的举办、场馆的建设与环境相和谐。谈及大型体育赛事对环境的危害,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举办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举办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首先是关于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兴建高耗能、高排污的体育场馆,修建众多的交通设施和废弃物堆砌场等会破坏自然植被,使区域范围内的植被覆盖率下降,在修建过程中的运输以及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和人文景观破坏等[14],这都是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干预与损毁。其次是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聚集所带来的区域环境压力增大、依托自然的赛事对环境的直接影响、赛事过程中的直接污染排放以及赛事的噪声污染方面[15-16]。再次是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关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17-19]。

1.4 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于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有关于可度量的环保目标(即“-20%目标”)以及绿色调控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关于体育场馆的科学选址以及对体育旅游合理开发的研究。首先是可度量的环保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调控体系的构建。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期间,由德国应用生态研究院提出具体方案的“绿色目标”得到德国政府环境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大力支持,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绿色目标”又可称为“-20%目标”,其具体包括水资源、废弃物、能源和交通4个方面,整合了可量度的环境目标,以实现世界杯对地球气候零负荷的最终目标。在水资源方面,实现雨水利用、节水或无水洁具、渗水性地面铺装、屋顶绿化、量化评估结果;在废弃物管理方面,器具回收及重复使用、无纸办公室、量化评估结果;在能源方面,实现智能化照明管理系统、高效能的电热联产设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化统计结果;在交通方面,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量化统计结果;在废弃物排放方面,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20-21]。在提出具体的可度量的环保指标之后,持续构建绿色调控体系。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绿色调控体系主要包括大型体育赛事的绿色规划与管理,大型体育赛事绿色供应链与绿色物流的组织,市场经营开发中“绿色”品牌的塑造,引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赛事绿色成本与效益控制[22]。其次是关于体育场馆等基础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研究,尤以科学选址为甚。科学选址一直都是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是评价一个城市形象力的基本指标,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优选体育场馆位置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活力,极大程度地丰富居民生活内容,提高生活层次和品位,使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在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成为城市软实力提高的亮点、居民休闲生活的聚集地[15]。在大型运动会场馆全方位建设中选好用好环保新材料及应用技术,是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研究热点之一[3,15]。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学界在理论上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其相关研究也有不少。但是总体而言,在目前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中,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的较多,在理论的分析和整合上做了很多的铺垫,如大型体育赛事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大型体育赛事承办对生态环境危害、大型体育赛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虽然有关于大型体育赛事与环境承载能力以及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符合体育赛事发展规律的、具有体育竞赛特色的环境评价体系,其研究的方法也多局限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鲜有出现。目前根据生态承载力阈限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6]已经提出,但是可以注意到的是,其研究还是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综合归纳等方法总结出城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生态承载力的3种模式,其研究视角的变化预示着新的研究趋势的出现,但是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使其研究结论仍处在理论阐述模型假设的阶段。如果能够把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23-24]、能值理论[25-26]等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的理论阐述并将其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研究之中,通过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有模型的借鉴、相关公式的整理而形成评价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可参照体系,则可使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者有理论可依据、有数据可证实、有指标可参照。以生态足迹为例,它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通过根据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他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在建筑学和生态学中已经较为成熟,它作为一种计算人类的生态消费、衡量生态可持续性的测量工具,是测量可持续性的生态底线的衡量标准,是国家、地区自然资产核算的以一种廉价而快速的计算框架。如果能够将生态足迹运用于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评价当中,则会使大型体育赛事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根据场馆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工程设计的方案等方面,进行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从而判定场馆建设、运营的生态足迹评价以及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再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创立的系统分析方法能值理论,它以能值为基准,把不同类型、不可比较的能量,用能值转换率转换成能值这一可通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标准来进行比较。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有助于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和相互关系而备受瞩目,将其核心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布局与管理中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何培英. 基于高等海洋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46-151.

[2] Kesenne 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 events[G]//Miscalculation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i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Jeanrenaud C Neuchatel Suisse,1999:29-391.

[3] 张小林,李培雄,龙佩林. “绿色奥运”理念下构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绿色调控体系[J]. 体育学刊,2006,13(6):9-12.

[4] 任海. 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33-436.

[5] 杨炯. 大型体育赛事的相关经济效益问题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6,39(3):16-17.

[6] 曹秀玲,张俊伟,田以麟,等. 城市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生态承载力及其预警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62-64.

[7] 安俊英,黄海燕. 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环境影响评估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2):31-35.

[8] 郭琴. 从社会学的视角中谈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的综合影响[J]. 体育学刊,2010,17(10):56-58.

[9] 田静,徐成立. 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7-13.

[10] 孟纹波.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城市环境的影响[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11] 张建国. 苏州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环境分析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0.

[12] 龙国强. 以低碳经济运行大型体育赛事[J]. 运动,2010(12):137-138.

[13] 任海.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形响[J]. 体育与科学,2006,27(1):4-6.

[14] 胡乔,陶玉流. 城市竞争力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的效益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9,30(4):32-34.

[15] 黄凤娟,付哲敏. 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中的体育场馆选址问题的建模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29-32.

[16] 杨裴. 论大型体育赛事承办中生态环境的保护[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51-154.

[17] 程亮,祁红,付蕾. 水上赛事对风景区水域水环境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39-41.

[18] 唐智. 大型体育赛事影响民众在申办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608-1611.

[19] 兰诚,黄增学. 大型体育赛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6):39-42.

[20] 罗艳蕊,董翠香. 环境保护与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584-586.

[21] 钱锋,杨峰,唐敏. 大型体育赛事的环境可持续策略新趋势——2006年德国世界杯“绿色目标”计划[J]. 新建筑,2009(2):84-88.

[22] 姚颂平,沈佳. 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1-5.

[23] Wackernagel M,Ree W.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rath[M]. 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24] 王书华.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76-782.

第2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1.1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个经济单位或市场的分析是局部均衡分析,此时的市场均衡是局部均衡。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分析是一般均衡分析,此时的市场均衡是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局部均衡分析,是通过对商品市场供求及决定因素的分析,讨论市场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要讨论市场一般均衡价格体系的决定。一般均衡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商品和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其一般均衡理论阐明了经济中各个市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般关系。

1.2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在商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购买商品。因此,对商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能直接得到效用,而只能是增加生产的能力,并由此来生产和出售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以获得利润。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间接需求,或者说是一种派生需求,这种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即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引致的。

在要素市场上交换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参与者购买或销售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土地、资本或劳动。在商品市场上,交换的是商品和服务。市场参与者角色颠倒过来,消费者购买、厂商出售商品和服务。

2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及其要素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其可观赏性,使得体育竞赛表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中坚市场或主导市场之一,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为切入点比较有代表性。

2.1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

2.1.1需求主体: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主体即其商品的消费者可以分为:

① 对观众来说:赛事本身的欣赏价值和现场体验。

② 对媒体来说:赛事的转播价值——参赛队伍、参赛球员、花边新闻、比赛过程及结果、赛场背后等等。

③对赞助企业:赛事作为其产品或服务的目标顾客的沟通平台——赛事特点、赛事影响力和覆盖面等。

④对整体体育界:同场竞技,彼此切磋的机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1.2供给主体:主要是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球类俱乐部等。

2.2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供求均衡:

体育赛事的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体育赛事商品的数量即其需求(图2:曲线D)。体育赛事的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体育赛事商品的数量即其供给(图2:曲线S)。曲线D与曲线S交于E点即供需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价格P*和均衡赛事场数Q*。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均衡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单个市场均衡,属于局部均衡。

2.3与体育竞赛市场相关的要素市场——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主体

体育赛事的生产要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比赛的场馆需要土地、比赛的举行需要运动员、裁判员等劳动力以及资金等要素。我们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分析其要素市场的均衡。

2.3.1.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球类俱乐部等

2.3.2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这里以运动员为主)

2.4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

运动员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工资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即劳动供给(图3:曲线S′)。体育赛事的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可能的工资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运动员劳动量即其劳动力需求(图3:曲线D′)。曲线D′与曲线S′交于F点即供需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体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达到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工资W*和均衡劳动量L*。体育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是体育市场体系中的单个市场均衡也属于局部均衡。

2.5 将两个市场联系起来的一般均衡分析

由前面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及引致需求概念可知,体育赛事生产者要聘用运动员、教练员甚至比赛的裁判员其目的并不是直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这种对运动人才的需求是由体育赛事消费者包括观众、赞助商、媒体等对体育赛事的需要派生出来的,即是一种引致需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劳动力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两个市场,两个市场由体育赛事生产者对运动人才的需求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例如,某篮球俱乐部聘请姚明为其队员举办一场篮球商业比赛,因为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在体育劳动力市场上是稀缺资源,只有出高价才能聘到,即W*很高,对于俱乐部而言,由于购买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花费变高,即其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在图1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上,供给曲线S就会左移,与聘用其他篮球运动员举行篮球商业比赛相比这场比赛的票价P*就会更高。即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要素价格变动会影响到商品市场上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同样一个篮球俱乐部迁移到一个绝大多数人喜欢棒球而厌恶篮球的地区进行经营,其竞赛表演市场的需求就会变小,需求曲线D左移,进而引致了俱乐部对篮球运动员的需求减少,在图2 中体育赛事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曲线D′左移,最后导致均衡工资率W*也随之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体育市场体系中,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与体育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到两个市场的均衡状态,推广到一般,体系中各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市场的均衡状态,还会影响到整个体育市场体系的均衡状态,进而影响到体育市场体系的发展。

3建立健全我国体育市场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健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体育市场体系,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体育单个市场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满足人们多种类、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3.1发展各类体育市场

3.1.1 加强和完善体育要素市场的建设

在完善体育要素市场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体育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培育,在加强体育基金会和体育彩票发行的同时,大胆将股份制引进现代体育企业,增强体育企业集资、融资能力,也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成立专门以资助体育、设施建设为主进行体育投资的公共专业体育银行。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打破体育劳动力的部门所有制,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劳动力市场。同时,大力发展体育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业,培育体育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房地产市场,使各种体育要素合理配置,提高体育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3.1.2开拓、发展体育专业市场

重点发展那些市场大、投资小、收益高的基础行业。围绕全民健身计划,坚持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结合奥运争光计划,立足体育竞赛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积极引导体育竞赛的经营活动,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建立各种体育竞赛中介服务机构和经纪人制度,并以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健身娱乐市场为重点发展,带动体育训练服务、体育康复、咨询以及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广告等专业市场的发展。

3.2加强体育市场的主体、本体与客体建设

体育市场的主体是指负责体育市场商品生产、销售的体育实体,承担这一职责的主要是各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加强这些协会的产业化进程,使其真正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成为自收自支的市场主体。

3.3培养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发展既需要一大批懂体育技术又懂体育经营的通用型人才,又需要一大批通晓国际体育市场经营规范和运动规律的人才。一方面体育院校应重视体育经营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有关的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体育工作者进行选拔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还应注意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将各种懂经营、热爱体育事业的人才招聘到体育部门,为体育市场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作贡献。

3.4维护体育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和开放性

市场化要求我国体育市场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整体。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形成全国性的体育市场体系,使体育资源能畅通无阻地流动,从而提高市场的效率,扩大体育市场的规模。体育市场不仅要对内开放,也要对国外开放,使国际、国内体育市场接轨,合理引进外资和国外新的体育项目、管理经验为我服务。

第3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企业体育营销研究

1关于体育营销的文献综述

1.1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营销”概念的阐述

“体育营销”最早出现在西方,美国学者马修·D·尚克在他的《体育营销学》一书中对其概念阐述的最具有概括性,“体育营销就是把营销原理和过程专门运用到体育产品和那些借助于体育来营销的非体育产品上”。[1]这个解释比较容易理解,被国内学者转引最多。

查阅国内相关专著和文献,发现国内首次完整提出“体育营销”概念的文章是《经济导刊》1997年第5期中汪旭所写的“略谈体育营销”;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以发表在《产业观察》2004年第6期,田野所采写的“重在参[育]”一文中链接所阐述的最具代表性。

1.2国内学者关于体育营销的研究及评价

根据对“体育营销”概念的理解,可以把研究“体育营销”的文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体育产业营销;第二类是借助体育而进行的其他产业营销。关于体育产业,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体育产业是指所有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的经济活动的集合”[2],它所包含的内容是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比较完善,依据其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体育本体产业,针对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二是体育相关产业,与体育有密切关系或以体育为载体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

第一类文章主要是把体育产业作为研究主体,讨论体育产业的相关营销问题。文章议题主要集中对体育产业营销理论宏观范畴、体育竞赛和表演业营销、体育用品业营销、高校体育营销、体育旅游营销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二类文章主要是关注企业借助体育进行的相关营销问题。关于此方面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营销、体育赞助、企业借助体育进行营销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的讨论。

综上所述,关于体育产业营销的研究文章虽然在数量较多,但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趋同,缺乏创新性观点,只讨论了体育产业中几个传统部门的营销问题,对例如体育健身、体育经纪、体育咨询、体育信息服务等一些新兴部门的营销问题讨论甚少,而对关于借助体育所进行的企业营销的研究文章大部分都集中在体育赛事营销方面,说明研究的视域还很狭窄。

2我国企业体育营销的现状

2.1企业市场定位与体育营销的“错位”现象

在消费市场不断细分的今天,不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市场细分的变化,就不能吸引特定的顾客群。我国现在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体育营销时暴露出与市场定位不符的混乱局面。观察一下参与体育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大多数要么盲目赞助,要么跟风似的抢热门体育明星代言产品,也不管产品与运动员之间以及企业与体育之间有没有联系和契合点,只是注重名人效应,这些行为混淆了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

市场定位关系到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哪些顾客群的需求。因此,企业在借助某项体育资源进行体育营销时,首先要正确理解体育营销的实质,要全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行为特征,明晰自己的定位和体育赛事传达的文化与内涵,使二者有恰当的结合点,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2企业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把握不深

体育事业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企业参与和赞助体育活动带有隐含性,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在具有儒家含蓄思想的中国,体育营销起到的效果将更加明显。通过开展体育营销,可以塑造企业健康、权威和有实力的形象,能够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形象。企业要想达到销产品的目的,一定要了解目标客户群的心理,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激发他们对企业商品的认知、情绪情感,使他们通过学习的过程成为企业忠诚的顾客。通过企业与消费者对体育活动产生的共鸣和体育明星的名人效应,企业将体育的价值转移到企业的产品上,培养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国内,大多数企业从事体育营销活动,并没有充分理解体育的内涵和消费者的心理。由于企业对目标顾客的心理需求理解不到位,很难获得顾客对企业的认同和忠诚。例如国内众多体育服饰品牌,广告打的红红火火,但是消费者的认知仍然很模糊。他们没有认识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的信号:消费者越来越渴望更专业的产品和对体育更深层次的追求。而目前国内的体育服饰品牌,多数是游离于时尚和专业运动之间,“人群宽泛、价格宽泛、形象宽泛”,一个想卖给所有人的产品,最终是所有的人都不太想买,这样的品牌很难激起消费者的认同。

2.3体育营销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缺乏连续性,把体育营销等同于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借助某一重大事件,通过“借事”和“造势”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的活动,其本质上来讲应该是一种促销手段,并不能严格意义地称之为营销思想。而体育营销追求的不是短期效果,是要求企业在体育营销的指引下达到资源重新整合,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引起消费者与企业的共鸣,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长期的偏好,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3]。

体育营销活动要求有长期性和连续性,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营销战略规划,企业应该进行市场状况分析、产品状况分析、竞争状况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制定一个1-5年的规划,将企业产品与体育相结合,产生一种文化。真正执行体育营销的企业销售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与消费者共鸣的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提高企业形象、扩大产品销售的目的。

2.4营销策略单一,缺乏整合营销的观念,缺乏创新

国内企业在体育营销的过程中,往往对体育项目所赋予的资源和权益利用不够,对一个体育项目往往只看重场地、服装、肖像及媒体等静态资源,忽略了体育项目对市场营销资源整合的动态资源。如在体育营销手段的应用上,策略显得比较单调,除了广告等单项的传播方式外,缺少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沟通;或者只关注热点赛事,花费巨资赞助,而忽略了体育的公益活动,忽略了体育营销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体育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将各种营销手段应整合起来运用,用整合营销的观念来从事体育营销,尤其要从公益、文化、热点、情感等各个角度运用广告、促销的手段,从而达到整合的功效[4]。另外,体育营销还必须具有独特性,要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营销话题,酝酿出新思维、新创意,从而引导消费。

2.5市场化程度低,缺乏职业化的机构和专业人才

在我国,体育赛事目前基本上还是主要由政府行政部门来掌管审批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营销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体育赛事不能市场化运作是我国发展体育营销的最大障碍之一,由此带来对体育资源的浪费和对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同时,在我国专业从事体育营销的机构很少,机构的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行业法规约束,机构的诚信度不高,这都造成了体育营销发展的滞后性。[4]

3国外企业进行体育营销的成功经验因素特征分析

3.1关联性

指企业的产品或品牌跟体育运动本身的相关程度。找到一个产品与体育的恰当契合点,是一个企业做好体育营销的关键所在。真正高水平的体育营销是将体育精神和企业的品牌文化二者有机融合的营销,高关联度的产品往往能借助体育平台实现品牌美誉度和销售额的迅速扩张。例如,百事可乐的“畅想无极限与新生代的选择”广告创意,把饮料产品和青少年的体育时尚很好地结合,表达出体育运动的挑战性与青少年的成功梦想,显示着体育精神和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有机统一,实现了品牌文化传递和刺激销售额增长的双重功效[5]。

3.2创意性

体育营销的创造力是企业取得良好营销效果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营销不是直接推销实物,而是“创造”一种回忆,一种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这体现着体育营销策划的创意性。比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三星作为TOP合作伙伴,创造性地把奥运五环的LOGO和它主推的产品D608联系起来,五环LOGO附着于产品之中的设计使目标受众很容易在看到奥运五环后就能产生关于三星品牌的联想,树立起高价高质的市场品牌形象。

3.3整合性

整合相关资源也是体育营销的一个主要特征。一个成功的体育营销案例总是由协同动作、相互联系的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商务活动组合,其过程涉及企业、消费者和竞争者的多种主体的利益,构成一个从个体效用到社会福利的横向系统和价值体系。成功案例是Visa在都灵冬奥会的整体表现。2006年冬天,Visa运用各种传播工具,实施了包括电视、网站、报纸、广播全方位的媒介资源整合,在最大范围向国人传播了Visa和中国冰雪健儿一起征战都灵的信息。其中,还创意性地借用杨扬等著名选手高举V字形的胜利手势的电视画面,使冰雪运动象征的速度与技巧、纯洁与高贵和Visa品牌内涵产生了紧密的整合效应。

3.4持续性

持续性表明体育营销活动要求有长期性和连续性,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营销战略规划,着眼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不是战术,因为体育营销的功效是通过长时间在体育领域的投入和经营来实现的,而国外体育营销塑造市场品牌的范例,多数是靠长期坚持体育营销的结果。

4结束语

对于研究领域中相关观点的整理与归纳向我们展示了目前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现状。如何使体育市场化、产业化,使体育营销成为营销领域中一个新的分支,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虽然体育营销是将营销原理和过程专门运用到体育产品和那些借助于体育来营销的非体育产品上,但是这种营销原理和过程的运用不等同于简单地套用,体育营销因创新而生,体育营销靠创新而发展[6]。对于体育营销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开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国际体育营销的理论、战略、策略和经验,从深度和广度上对体育营销的研究进行拓展,力图做到理论研究走在实践之前。新晨:

参考文献

[1]朱建峰.体验经济对体育营销的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1).

[2]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5).

[3]杜永利,孙筠.中国企业体育营销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2).

[4]程文广.中国体育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4).

第4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摘 要 体育产业软实力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存在着意识不到位、体育文化缺乏影响力、原有制度的制约等问题,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的途径:植入“文化”因素;完善体育赛事商业模式;发展和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

关键词 体育强国 软实力 现状 问题 途径

一、体育产业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缺乏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那么就算该国的硬实力再强,也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建设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国家硬实力稳步提升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开始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特别是党的十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艰巨任务,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标志我党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探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海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教授则开创了把软实力植入国内发展研究的先河,他认为“软实力就是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张长城认为“加快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提升体育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以上分析,软实力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层面的研究领域,而且也扩展到区域层面;不仅仅是在文化、政治等领域,而且扩展到体育产业领域。

体育产业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包含信息传播力、文化吸引力、科技创新力和产业形象。

(一)信息传播力

提升体育产业的传播力就是要提升体育产业信息的整合能力、各种传媒的整合能力和各种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传播力还相对较弱,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软实力,就必须大力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传播力。

(二)文化吸引力

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育产业的文化也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层面的体育产业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辅助层面的体育产业的制度文化;物质层面的体育产业的物质文化。“经济发展的背后是文化,有多大的文化承载量,就有多大的经济效益。”

(三)科技创新力

体育产业的创新力体现了体育产业主体能与时俱进地推出新产品、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生产模式的能力。从体育产业创新力的主体要素来看,体育产业的创新力就突出的表现为体育产业从业者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研发能力和整体素质。体育产业要在激烈地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必须拥有高端创新人才,必须提升广大一般从业者的创新能力。

(四)产业形象

国家形象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产业的形象既是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又是体育产业的软实力。体育产业的形象即人们对体育产业的文化、产品、创新精神和服务质量等给予的综合评价和认可。形象反映的是一种主观印象,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印象往往是有差异的。根据主体的不同,把体育产业的形象分为自塑形象,公众形象和媒体形象。

二、我国体育产业软实力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中软实力的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09)》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的体育产业是30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0.7%,同美国相比,美国的体育产业是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是7%。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体育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体育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至今尚没有一项本土赛事具有国际品牌价值。在足球、篮球、网球等国际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项目上,国外品牌赛事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流,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我国竞技水平很高或国外缺少品牌赛事的项目上,我国也几乎没有拿得出手且具有国际主导力的赛事。

就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而言,有不少专家认为尚处于相对的体育商业发展阶段,体育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产业。其原因在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联赛,缺乏产业链和商业运作模式,缺乏大型赛事推广经验等。

(二)我国体育产业中软实力的问题

1.体育软实力的意识不到位

受传统狭隘体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要抓全民健身,要抓竞技成绩的提高,而对于强化体育软实力,提高我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似无深入认识,没有采取有力的举措。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当前对于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度不足。我国传统上具有丰富的体育软实力资源,不论是优秀的体育传统文化,还是所体现出的对于制度的认识和观念的传播。但是,目前我国对于这些瑰宝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同时我国的体育产业化程度很低,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强调渗透和改造。因此,在体育文化上一直存在推广力度不足的缺陷。

2.体育文化缺乏影响力

我国在世界体坛没有取得应有的话语权。现在世界上单项体育组织联合会有六七十个,中国人担任主席的只有武术、龙舟两个;夏季奥运会有28个大项目的国际单项联合会,没有中国人任主席,这是体育软实力不强、体育文化影响力不大的表现。软实力,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影响力,只有积极地参与世界体育事务,尤其是积极参与体育章程与规则的制定,才能在该项的发展上有话语权甚至决策权。

3.原有制度的制约

体育资源还未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配置,依靠主要掌握在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当中的资源和一些企业的需求,体育资源的流动依然受到某些政策方面的限制和政府行为的干预,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需求约束。

三、我国体育产业提升软实力的途径

(一)植入“文化”因素

1.大力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文化传播力

除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之外,大力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文化的传播力,是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力与文化、精神的传播范围和传播能力密切相关。我国体育传播力较之以往虽有大幅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传播力还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提升文化传播力度。要选择较好品质的媒介,综合利用,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传播力。一般说来,主要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卫星电视风途径和方式进行体育产业的传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进行性技术革新,是提升我国体育产业传播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加强对外交流也是提升体育产业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2.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文化的吸引力

大力建设我国体育产业文化是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吸取古今中外优秀产业文化的成果。体育产业文化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我国拥有悠久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它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大道伦理和乾坤大德的精神,它是世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加强体育产业的物质文化建设。这就要合理统筹资源、加大体育产业投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再次,以和谐理论为指导,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体育产业文化核心价值。

3.积极培育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力

要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软实力,还必须积极培育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力。首先,加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加大投入,积极鼓励研发新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大力推行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最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法制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

4.积极塑造我国体育产业国际新形象

积极塑造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新形象,就是要加强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吸引力、创新力、传播力,重塑自我形象,公众形象和媒体形象。既要加强“体育产业软实力的内功修炼”,又要积极整合各种传播途径,加强传播力度,实施品牌战略,重塑体育产业新形象。

(二)完善体育赛事商业模式

一个重大体育赛事,如何打造商业模式,需要从原创、组织、策划、营销、宣传、相关产业拓展等各个流程加强创新,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组织管理框架和流程体系。同时对媒体平台与渠道、体育中介组织、延伸服务等远程供应系统,也应架起稳定的桥梁,形成较完整的体育服务体系。有赞助企业、赛事定位、高水平技术、品牌塑造、商业包装、公正的裁判,这才是商业模式。从经济学上看,一个市场的成熟程度的一个标准就是各种资源都有较强的流动性,强化对体育的领导力和市场化配置力的提升,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软环境的营造和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如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组织和产业经营人才等。

(三)发展和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

我国体育文化有与中华文明同样具有悠远的五千年历史,我国古代体育特点很多,但究其核心,莫过于对“道”的追求,引导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升华,挖掘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尤其是该项目所包含的文化层面上的东西。例如我国的传统武术,许多外国人对我国武术充满遐想来我国拜师学艺的大有人在,我国的武馆也早就漂洋过海,遍布世界。我国要想获得世界的认可,就需要发展和弘扬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体育的包装使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戴业炼,陈宏愚.软实力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193-195.

[2] 张长城.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及提升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4):310-312.

[3] 花建.软权力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我国的软力量[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第5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题题“注册入学背景下民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345

高校体育场馆在我国体育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矛盾(体育场馆资源不足与民众对体育场馆需求之间的矛盾)展开研究,试图从国内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中分析出适合国内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推动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并缓和体育场馆资源的供求矛盾,使体育场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对健身场的需求,为提升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提出理论依据。

1.结果与分析

1.1 国外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综述

目前,国外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多,面积、场馆分布平衡,场馆相关人才专业素质高。主要是通过向外出租,借租的职业俱乐部通过举办赛事来获取利润并保证场馆的运营和维护。

如:英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比较简单,多数是政府修建,然后租给职业体育俱乐部。职业俱乐部的运营主要是举办职业体育赛事,并通过赛事冠名权、场地出租、电视转播费、门票等多种形式以创造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1.2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1.2.1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作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锻炼和体育娱乐等活动之用的体育建筑、场地、游泳池、训练基地等的总称。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进行体育实践教学活动,普及大众性体育活动,提高相关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所在,也是体育场馆管理经营的关键因素。根据2005年1月11日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数量普查办公室正式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 截止2003年12月31日,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一共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体育场地、体育馆、游泳馆等大型体育场馆数量达5680个,室内游泳池、综合馆等体育场馆总共55678个等。而在我国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28741个, 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

目前国内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主要面积大,科技水平含量越来越高,大型体育场馆趋于智能化,体育场馆分布合理,各项指标相对合理的特征。场馆内部的运动器材质量好,更新速度快,场馆服务质量高,为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奠定了必要的条件。

1.2.2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的专业性人才

高校体育场馆内的专业性人才是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良性发展的强劲支持,也是为健身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和指导的保障。这些专业性人才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健身教练、器材管理、服务行业等多方面人才。国内部分高校通常利用社会以及校内优秀的专业性人才对场馆内参加娱乐健身活动、体育竞技的学生或社会群体进行指导和辅助完成。这些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开发对提高国内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水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2.3 国内政府及高校管理层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重视

政府以及高校管理层对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的重视程度,是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变革和水平提高具有实质性的前提。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学校有一定的重视,但是还需加大重视力度并给予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1.3 国内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及策略分析

1.3.1 目标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理论中,目标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职工状况,确定自己近期和远期的奋斗目标,把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都纳入这个总的目标之中,再把目标分解, 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的期限、手段和措施,使之落实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最终落实到每个岗位,甚至每个个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经营管理。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过程中,有部分高校采取了类似的模式。

目标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优势:对部门工作进程的管控较为全面;有利于体育场馆的良好维护和充分利用;有利于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用增强。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这种机制的改进过程缓慢;管理执行过于程序化可能导致出现管理刻板问题。

1.3.2 分散权利管理模式

分散权利管理就是将组织或者企业的各项管理权力真诚地授权于下属各级部门组织。其主要的特点是:管理分权化、管理外部化、管理再生化、管理组织网络化。而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思想和理念。高校的管理部门往往将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分成不同的模块或项目,再分配到下属各级部门,给下属各部门以较大的发挥空间。与此同时各下属部门之间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

这种分散权利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特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激励下级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使人财物的利用更加有效。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统筹管理性, 可能造成对下级部门行为的制约力度不足。

2.结论

2.1 加强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

2.2 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策略研究;

2.3 制定符合当地客观实际的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第6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

突破传统教学体系思维,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特点,也是高校所倡导的办学理念。在国内众多高校进行转型期间,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做为教学重点工作,众多学者在此方面也都做了探讨与研究。海口经济学院自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来,结合省内外高校的对比探讨,以及学校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过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成效。以此依据教学规律与转型发展特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为市场输送优秀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一、构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专业基础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实践机会,结合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对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突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的指导与管理能力。

(一)教学能力培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指导实践能力具有要求与安排。我校在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专业课程内凸显指导或教学能力培养,实践的平台重点是学校对全校大二年级所开展的15个体育俱乐部课程中担任助教,通过教师的前期指导,学生担任主要教学任务,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与指导水平。学生通过体育俱乐部助教的一年实践后反馈良好,感触颇多,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二)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培养

体育赛事在当代社会中如火如荼,人们强身健体意识强烈,做为体育专业学生,具备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在该项能力提升办法上,我们主要是依据学校所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及学生组织的赛事来提高学生组织与管理能力。学校每年举办“三大球”联赛,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常规比赛,同时也通过实践教学周,让学生自己组织些小型赛事,全程赛事由学生主导,教师指导。成功举办了网球比赛、校园迷你跑、攀岩比赛、健美操比赛、三人篮球赛等等。

二、构建适应社区体育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人群对体育锻炼意识明显提高,需求加大,但目前社区内专业的指导员缺乏,人群未能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我们积极主动的进入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社区体育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一)体适能进社区活动

体适能是机体各个系统的有效的功能,有着良好体适能的人,可以对生活充满活力,可以出色得完成日常工作而不显疲态,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去消遣时光,也能够面对紧急情况。[1]从服务社会角度出发,我院成立了“我运动、我健康”进社区服务队,分别进入乡镇、社区,为群众测量血压,咨询答疑、出运动处方等形式服务社区,深受社区、群众的欢迎。

(二) 社会调研活动

当前,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作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结合我校社会调研政策,从“三下乡”等方式M入社区进行调研,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活动由专业教师带队,入学校、入乡镇进行调研,调研成果多次获得学校奖励。

三、构建小学期实践体系机制

关于小学期的概念与实施,国内多所高校均已开展与研究,构建小学期实践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缺陷,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而反思、改善自身。从而达到毕业时能够快速的融入工作岗位,发挥自身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一)教学实践小学期

教学实践小学期一般在第二、四学期进行。主要以观摩、顶岗等形式进行小学期的实践,结合专业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就业方向,进行安排。我校专业学生通过进入海口市及省内的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单位,进行联合实施教学小学期。

(二)毕业实习实践

毕业实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专业特点与单位需求不同,学生选择就业的方向或单位不同。通过毕业实习实践,能够于学生的就业尽可能的对接。我校统筹安排,采取定点定向、自由选择等方法开展毕业实习实践工作。通过联系行业内单位,学校指派指导教师,接收单位指派专人对毕业实习工作进行指导。效果明显,多名学生与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的双方(校方和企业)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3]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从而达到双赢局面。

(一)基地建设

教学实践基地是教学体系中关键环节,基地的数量、质量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从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上,眼光瞄准体育相关行业,适合我院专业特点而建立。我院从最初的健身俱乐部到相关体育行业协同建立基地,解决俱乐部的教练、会籍顾问,公司亲水项目上各类岗位,基地与学校达成培养目标共识,学生通过基本岗位依次轮转实践,将校内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少数学生毕业后就职于健身俱乐部教练等岗位,主要起因是教学实践基地的实习中喜欢上该行业。

(二)校企协同管理制度建设

教学基地的各项建设中以制度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实体公司与校方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下,配合实体公司的管理,逐渐完善教学实践基地的制度建设。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中进行学习,且认真对待教学实践,适应社会工作管理制度,为毕业就业夯实基础。

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从我国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渐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各高校也在大力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国家层面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经济多渠道、多样化的发展。

(一)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依据国家及学校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在学校的支持下,努力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尤其做为体育专业,在社会市场需求方面,原有的经济项目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在校内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基地进行项目孵化,基础实践、模拟实践等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健全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更好的凸显成效。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比重,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从专业教师进行引导,课内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主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为主,结合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孵化;还有一方面通过体验式培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六、小结

针对专业建设及社会市场需求现状,学生实践能力是各用人单位的首要条件。我们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校内外的教学实践,校企合作的渠道逐渐完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等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各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符合国家提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x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建立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毋张明.体适能研究发展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1)

[2]张军莲,蔡高强.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模式与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3]徐科军,黄云志.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7)

第7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系统结构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4-0082-04

Abstract:CBA professional league stadiu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of Chinese basketball league. Do research CBA on professional league stadium is necessary for enhancing the cultural CBA brand value, and promoting social CBA professional league and industry to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CBA professional league stadium is important mean to improve the culture of league competition, efficiency curb stadium violence occurred and to attract more consumers to the site of an important means of watching the game, is major strategic issues of the Chinese Basketb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r CBA athletic field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include athletics culture, the audience culture, the industrial culture, the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the building culture. Conections and interaction of Athletics culture, audience culture, industrial culture,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building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quantity Uygur), cooperated the dispatcher (quality Uygur) and continuing (time Uygur) constituted culture development system of our CBA professional league athletic field.

Key words: CBA professional league; athletic field culture; construction

目前,中国竞技篮球的职业化改革已经历了13个年头,职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体育赛事。但反观CBA职业联赛赛场,球场骚乱层出不穷,假球黑哨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严重地影响到体育比赛的进行,违背了竞技体育的精神,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及 “和谐体育”的发展。因此构建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是提高联赛比赛水平、营造文明礼让的赛场环境、构建和谐健康的赛场文化是效遏制球场骚乱、假球黑哨的发生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现场观看比赛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关乎中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从我国目前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以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的系统结构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专著及近年来我国篮球文化相关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1.2.2 访谈法

通过对一些篮球方面的管理人员、专家、教练员、运动员等进行了面谈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就研究的相关问题征求了他们意见和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课题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对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系统结构剖析》的专家调查问卷。向篮球方面专家及山东、辽宁、陕西、广东、江苏赛区的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83份,回收76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有效率为86.7%。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1.问卷的效度检验: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对问卷的初稿征询了专家意见并经过反复修改后,再反馈给专家,进行了问卷的效度检验与评价.

2.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了保证问卷调查所得材料事实的可靠性,对同一调查对象的一部分采用二次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r=0.92,p

1.2.4 数理统计法

在研究过程中,将调查的所得数据经过筛选录入电脑,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建设的原则

根据我国CBA职业联赛目前发展实际和对有关专家的问卷调查意见,我国CBA联赛赛场文化建设的原则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原则、诚信和谐原则、职业化原则、娱乐化原则、产业化原则等方面(见表 1)。从表的统计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构建我国CBA联赛赛场文化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原则;其次是诚信和谐原则;位于第三位的是职业化原则;再次是娱乐化原则;最后是产业化原则。

2.1.1 以人为本原则

CBA职业联赛参与者、消费者以及篮球投资者是篮球运动的主体和篮球文化的推动者,要快速发展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提高CBA联赛水平,建设先进的赛场文化,就必须维护好他们的最根本利益,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篮球运动的主体不会缺失,动力不会衰竭,进而促进我国CBA联赛赛场篮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既是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CBA联赛赛场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1.2 诚信和谐原则

“和谐与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现阶段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的精神主导地位。CBA职业联赛虽然经过了十三个赛季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综观CBA赛场,不和谐因素与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当前我国CBA联赛赛场文化的构建必须坚持和谐与诚信的原则,形成以“和谐、诚信”为基础的赛场文化道德规范。

2.1.3 职业化原则

加大我国篮球的职业化改革力度,以职业篮球运动为手段做好创新,促进CBA联赛赛场文化的完善。篮球运动职业化主要指从事篮球运动训练的人员(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和篮球运动管理人员等)把篮球运动训练和竞赛作为一种职业,使篮球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向着商业化运作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篮球运动职业化的发展有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篮球专业训练和竞赛活动。依靠社会,通过商业化的经营运作来保证篮球运动管理、训练和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篮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使参加职业比赛运动员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收入,为退役后的生活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缓解他们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职业化体制能促人才交流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使篮球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队之间的流动性增大,从而能够获得在更大的地域和空间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机会,有利于扩大退役后的就业机会。

2.1.4 娱乐化原则

加大CBA赛场文化的亲和力,融入人文性、艺术性等娱乐化元素,打造富有赛场亲和力、广泛吸引观众的文化战略。同时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特色,更多地服务于观众,使CBA联赛赛场文化的形式更趋于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2.1.5 产业化原则

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最终直接体现在它本身的经济价值上。推动CBA篮球产业化发展进程,将篮球文化以不同形式推向市场,走中国篮球产业化道路,活跃篮球市场经济,完善CBA联赛产业体系。

2.2 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的系统结构

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的构建是提高联赛比赛水平、有效遏制球场暴力的发生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现场观看比赛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关乎中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当前对CBA联赛赛场文化构建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也没有查阅到相关的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的界定。通过对文献资料查阅和有关专家的调查,笔者认为:CBA赛场文化是指由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等构成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社会文化现象(见图1)。

图1 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构建的系统结构图

因此,从我国CBA职业联赛自身的发展需要看,CBA赛场文化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为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和紧密配合的。这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CBA职业联赛发展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要求。在我国CBA职业联赛的发展进程中,构成CBA赛场文化的五个方面并不是不分主次、齐头并进的,而是随着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在不同发展时期有主有次、此起彼伏的。

我国CBA职业联赛的发展必须遵循和坚持我国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这一基本原则,努力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与我国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保持协调一致,才有可能迎来CBA职业联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CBA赛场文化构建应包括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五个子系统。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在发展度(数量维)、协调度(质量维)和持续度(时间维)三个维度上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了我国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发展的系统。

2.3 对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系统结构的剖析

在新的历史时期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五个子系统在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上的和谐统一是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目前我国CBA职业联赛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目前构成CBA赛场文化的各个子系统发展程度还处于不均衡状态,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处于首位的是竞技文化;其次是观众文化;位于第三位的是产业文化;再次是娱乐文化;最后是建筑文化。通过调查发现,构成我国CBA联赛赛场文化系统的五个方面重要程度百分比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表明我国CBA赛场文化构建应主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抓好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五个方面的建设,是我国职业篮球联赛赛场文化构建的核心。

2.3.1 对CBA职业联赛赛场竞技文化的调查分析

竞技文化是以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蕴涵一定文化深意的技术、战术和精神表演。竞技文化是赛场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与观众文化产生互动的一极,对观众文化影响较深。通过调查发现竞技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文化,二是组织文化,三是竞技思想(见表3)。竞技文化的三个组成方面是保证CBA联赛健康有序和谐发展重要的前提。竞技文化的核心是竞赛精神,主要体现在教练员、运动员与裁判员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等方面。其表现就是在裁判员的评判下,按照规则,球队各自拿出自己的实力比拼,胜得精彩,败也荣耀。CBA职业联赛与公平竞赛精神渐行渐远在2007赛季充分体现,例如 “主场哨”、“水瓶雨”和转会及引进外援制度等。CBA职业联赛的组织文化,简单地说,是指CBA职业联赛组委会及各赛区组委会为实现赛事目标所做的努力,是组织全体成员所要遵循的使命、愿望、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制度文化是指CBA职业联赛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规则、服务方式等。主要体现在CBA职业联赛组委会为营造CBA赛场文化所做的制度制定和赛事包装等方面。赛事的制度包括技术手册、秩序册、工作人员条例、观众行为规范等,这些制度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各个部门的工作,使工作有“法”可依,从制度层面打造和谐的赛场文化。

2.3.2 对CBA职业联赛赛场观众文化的调查分析

观众文化是最能体现赛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观众文化是体现在CBA职业联赛现场观众身上的,他们在观看比赛时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情绪、装饰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调查发现(见表4)观众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观众行为,二是观赏情绪,三是服装道具,四是环保意识。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体现了当前我国CBA赛场观众群体道德风貌与精神素养。观众行为指观众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身体所表现出的各种动作。观众情绪是观众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的特殊态度,是以观众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如喜、怒、哀、乐等)。观众服装道具是观众身着服饰和携带的助威道具,是赛场文化中最直观的一种体现。例如携带了哨子、喇叭、条幅、旗帜、标语、锣鼓、气球、响指、充气棒以及配有具有地方特色器物的奇装异服的球迷以及统一服装、统一道具的有组织的拉拉队,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持球队,这些表现个性的支持球队的举动已经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这样的狂欢氛围,而这也恰恰是赛场文化的一个特色,展示了赛场文化不同于一般社会生活文化的重要意义。观众的环保意识是指在绿色奥运的倡导下,观众的环保意识重要性日益凸现,保护和改善赛场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比赛和观看比赛。目前,我国大众群体的环保工作主要靠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得以维护,具有很大的自觉性。

2.3.3 对CBA职业联赛赛场产业文化的调查分析

CBA赛场产业文化是指与CBA赛场有关的、为推动篮球产业发展的一切物质文化现象。通过调查发现(见表5)CBA联赛赛场产业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运动员裁判员用品,二是赛事开发,三是广告宣传,四是比赛服务的配套设施等方面。运动员裁判员装备主要是指在赛场上运动员裁判员需要的一切物品。如指服装、运动饮料、食品等。赛事开发是指CBA联赛通过市场化运作确立某些营销内容,推动CBA赛事的商业价值。如篮球赛事开发的品牌效应、篮球技术性资源和篮球健身资源开发等。广告宣传通过媒体对赛事转播或现场电视大屏幕的播放或赛场广告张贴对合作企业的一种商业推介的一种信息宣传。比赛服务的配套设施是指在赛场上为使比赛顺利进行而提供服务的一切物质设施。

2.3.4 对CBA职业联赛赛场娱乐文化的调查分析

娱乐文化是指在CBA职业联赛赛场上为吸引观众、迎合观众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视觉产品,使人们尽情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和时尚享受,属精神文化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娱乐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赛场表演,二是赛场音乐,三是赛场互动,四是赛场公益活动(见表6)。CBA职业联赛经过多年的经营,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已经深谙代表着“享受快乐”的体育娱乐精神。观众对比赛服务的需要是增强比赛及其间隙活动的观赏性、娱乐性效果。说明观众将职业球赛定位为消遣娱乐活动,希望在观赏比赛的同时,能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放松。安排适当的娱乐节目是取悦观众、调动赛场气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笔者认为,目前我国CBA赛场娱乐方面的活动方式普遍存在单调、质量差等现象,应积极借鉴已有的或外来的经验,但不能一味模仿,要有创新和发展,要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篮球赛事自身特点以及目标观众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真正做到比赛、娱乐、时尚三者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到我们赛场,关注我们的篮球比赛。

2.3.5 对CBA职业联赛赛场建筑文化的调查分析

建筑文化是指体现篮球场馆建筑艺术风格,具有时代特色与价值功能,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以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体。通过调查发现CBA联赛建筑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赛场环境,二是场馆设施的先进性,三是场馆的布局与规划等(见表7)。通过调查发现赛场环境应包括赛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赛场环境是影响观众上座率和赛场氛围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赛场环境则会使观众心情感到愉悦,更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运动成绩。广泛的不愉快体验如难闻的气味、令人讨厌的景色、赛场上的各种噪音、氛围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使置身于其中的观众和运动员烦躁不安,很可能导致赛场暴力的发生。场馆设施既要符合观众观看比赛的需要还要符合运动员比赛的需要。既然是观看比赛的看台,首要的就应该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在每个位置上都能保证观众具有良好的视角,都可以无遮拦地看到比赛,同时,看台的颜色应该温暖、和谐,看台使用的材料应该安全、环保等。同时又要考虑运动员比赛场地、灯光等方面的感受。场馆的布局与规划要体现人文理念,场馆的布局与规划要合理,应符合观看和比赛的需要。

3 结 论

3.1 综观我国CBA联赛的发展实际,CBA联赛赛场文化的构建应主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诚信和谐原则、职业化原则、娱乐化原则、产业化原则等方面。

3.2 我国CBA赛场文化构建应包括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五个子系统。竞技文化、观众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在发展度(数量维)、协调度(质量维)和持续度(时间维)三个维度上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构成了我国CBA联赛赛场文化发展的系统。

3.3 目前我国CBA赛场文化构成系统发展程度并非齐头并进的,而是随着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主有次、此起彼伏的。当前形势下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竞技文化和观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文化、娱乐文化和建筑文化则在未来发展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潘霞.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6,32.

[2] 李元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开创中国篮球新局面[J].省略,2005,5.

[3] 韩丹.论运动看台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3:25

[4] 吕树庭.第29界奥运会现场观众管理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5,12:8.

[5] 刘玉华.中美篮球文化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5-36.

[6] 宋凯.国内外球迷现象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12:5-10.

[7] 闫育东.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组织模式的优化与重构[J].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篮 球文化,2005,12:141.

[8] 陈宏.组织文化研究的演进与趋势[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57.

[9] 王晓春.关于现代篮球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4:58-60.

[10]张纳新.北京市职业篮球竞赛表演观众消费需要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30-32.

第8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产业链; 事件管理; 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 2009-07-19; 修订日期: 2009-09-13

基金项目: 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会展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和策略研究》(2008B07080075)

作者简介: 李晓莉(1970-),女,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8级博士生;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与节事管理。

一、 引言

事件产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催生了大批中产阶级,其追求服务、健身、娱乐、文化等得以体现个人尊严和精神需求的消费欲望迅速膨胀,文化庆典、新产品展示、体育比赛等各类事件大量涌现,事件产业应运而生。

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最早出现在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领域中,事件管理作为成熟且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在1990年之后,1993年有了自己的学术期刊Event Management,并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

Hede & Jago等在Special Event Research 1990-2001:Key Trends and Issues的综述中发现,事件运作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志愿者管理、风险管理方面,而从旅游需求与影响角度进行的事件管理研究就更少[1]。

本文以“Event management”为关键词,在Elsevier Science Direct全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中(2000.1-2009.3),通过对摘要的预览初选出30篇文献(有特定组织参与、经过系统规划且以运作管理为研究重点的文献);鉴于国内对“Event”一词有“节事、事件、活动”等不同译法,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分别以“节事营销”、“节事管理”、“节事运作”、“节庆运作”、“奥运会”、“大型活动”、“事件管理”为关键词在四个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中国优秀博士学位、中国重要会议)检索,初选出57篇文章。

阅读所有文献后,发现它们研究问题的层面不一、角度不同、关注点各异,但从产业链角度进行梳理能找出一定的共同点,于是提出了从基于产业链视角,即上游、中游、下游及影响四个方面述评的思路。

二、 事件产业链的构成与研究关注点

1. 事件产业链的构成

产业链的核心在于围绕一个关键的最终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所涉及的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动态关系,其中部门构成的多少、链条的长短、控制权的大小影响着产业发展的结构与方向。

事件产业的关联带动性很强,短期内大量产品、服务、信息、人力等要素在链条中的流动、融合形成了整个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大的环节。如下图:

事件产业链的上游指政府、协会、公司等事件的主办方;中游指组织、运作事件的专业公司包括专业机构(PCD)及目的地支持系统(DMO);下游指参加者与观众等。但是下游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产业链的终结。事件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事件进行评估与总结,使产业链在运作中完善起来。因此,相应的评估咨询机构也成为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 事件产业链各环节的研究关注点

从事件产业链的特征出发,基于产业链整体优化与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关注上、中、下游三个环节所面临的不同层面问题,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研究取向。如下图:

三、 基于产业链角度的中西方事件管理研究综述

与其它社会科学如旅游、休闲及好客(hospitality)产业的研究一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事件领域的专业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产业链角度看,国内外学者们进行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事件产业的特征、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 上游地位与研究

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主办方(政府、协会、企业等),其决策者的战略地位,决定了事件的战略规划是其关注重点,如:开发何种类型事件、是否与目的地发展吻合、如何进行战略决策等等。

但Michelle Whitford通过对澳大利亚19个地方政府在1974-2004年间关于事件的战略、报告、文件、会议记录等共219份政策性文件的分析,发现在前两个问题上,决策者们缺少理性的思考,没有充分考虑事件与目的地发展的关系,更多是从产生“轰动效应”、引起“注意”的角度出发,一些大型事件如奥运会、世博会举办权的获得甚至成为政治外交的一种方式。并且在对事件政策与战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之后,发现事件战略上存在着以经济为导向的单一性、以文化为导向的排他性等现象,从而降低了战略的有效性[2]。

Margaret J.Daniels的研究指出,若事件投资不能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吻合则会造成公共资本的浪费;同时,事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会带来搭便车现象(free-rider)[3],Harry Arne Solberg等以问卷形式对美国举办体育事件的城市YORK及其临近地区的城市M进行了旅游者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M的投资收益比大于举办地,而举办地则由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以及因交通拥挤造成的旅游者消费漏损使投资收益比降低[4]。

Robyn Stokes的研究发现,战略管理理论在事件领域的应用落后于其他领域,且传统的资源规划、过程控制等战略管理理论不适于事件这种短期内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聚集的突发性活动。与此相比,基于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权变战略理论则显得更适合。比如政府及公共部门可通过法律及政策手段来规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获得管理机会,对增强社会交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行政权限划分、信息不对称则成为阻碍合作的因素[5,6]。

Matthew J. Burbank等就发展与公共政策问题对举办过奥运会的美国三市(洛杉矶1984、亚特兰大1996、盐湖城2002))进行研究,结论指出大型事件的发展源于当地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合作与资源整合以及在双赢情况下获得的经济增长。尽管三个城市在组织机构、运作模式与公共政策上各有特点,但都充分利用了私有资金而非单靠公共资源以作为成功的保证[7]。

Getz也曾指出,从全球事件管理看,将灵活的合作过程融入到战略制定中,使参与者的态度从冷淡被动转为积极参与和责任共享是趋势所在[8]。

事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位于上游的主办方主要是政府与行业协会,且以政府为主体。进入21世纪,在城市转型、地方营销等理念的驱动下,事件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产业之一。但在举办事件的原因、目的及过程上都缺少战略性规划,对事件的结果期待也很模糊,事件战略研究相对滞后。

2. 中游地位及研究

位于产业链中游的专业机构(PCO)与目的地支持系统(DMO)是事件产业的主体,承担着事件的组织、运作与管理,其链条的长短与范围反映了产业的结构与发展程度。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在此突显,这一阶段的研究视角更加广泛,研究问题更加具体与深化。

(1) 事件利益相关者研究

随着环境变化周期越来越短、事件过程越来越复杂,涉及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导致整个事件的崩溃,这种基于信息交流、知识共享、责任共担基础上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合作效率成为实践中管理的难点,利益相关者研究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

Getz运用多案例比较法对瑞典、加拿大两国的六个事件进行研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六种类型:规则制订者、促进者、联合生产者、供应者、合作者、受众。这六种类型各自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并不固定,而是随着事件的进程而变化,如政府通常是规则制定者,但有时又是一个合作者或促进者。而且很多时候,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商业企业之间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而是基于合作交流基础上的自愿参与的关系,这使得事件利益相关者管理变得较为复杂[8]。

Spiropoulos等以在悉尼举办的第二十届希腊文化节为例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指出主要有市场契约关系、行政规范关系与产品生产关系三种类型[9]。

Mia Larson利用PSQ(Political Market Square)理论,分析了事件不同阶段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所呈现的三种状态,并提出每种状态下应采取的措施。如表1[10]:

Roger March等从价值链、合作者活动、生态学、资源稀缺四个方面对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从价值过程看,参与者与供应商对目的地同等重要,竞争合作关系是价值创造的关键;从合作者活动看,利益相关者之间主要是基于市场导向的合同关系;从生态学角度看,利益相关者分别处于竞争―中立―共生的关系链上;而从资源稀缺角度看,利益相关者对公共资源、私营资源、及市场资源应分别采取争夺、依赖、整合利用的态度[11]。

Rex S Toh C等对会议产业链中会议组织者、专业中介公司、酒店方三者之间的合作契约关系作了较具体的规范和描述,如:专业中介公司不应从酒店拿回扣而损害会议组织者的利益;酒店方提供的房价也不能高于网络价;酒店方不能越过专业中介公司与会议组织者直接接触;专业中介公司只为会议组织者负责后勤的策划,而不负责会议内容,若由于会议内容不好造成的参会者提前退房,专业中介公司不承担责任等等[12]。

Lee Hye-Rin等以韩国为例,运用委托理论,对举办地与专业会议组织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敌意与不信任,造成这种关系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与自我利益的关注。但通过委托前后合同的妥善管理、双方的信息沟通等可将风险降到较低,其中委托前对专业组织的观察与监控是根本的途径,两者的关系就是在这种信任与猜疑的平衡中达到较理想的状态[13]。

洪娟通过对安徽芜湖旅博会的调研,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动力与角色,提出政府是主导、赞助商是追随者、旅游相关单位是学习者、专业策划者是服务者、观众是主体的定位[14]。

综上所述:首先,事件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呈现两种主流,一是基于市场、竞争与契约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一是基于政府主导下的资源配置与行政管理关系,国内外因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及事件运作的机制不同,国外更多表现为第一种关系,对此的研究也较深入,而国内则更多表现为第二种关系;其次,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类型与关系是复杂与动态变化的,管理也具有不确定性,但合作交流、信息共享与责任共担是基础;最后,事件中的展览、会议、节庆、赛事等不同类型,各自的产业链长度不同,对此的分类研究还较少,其中会议产业链研究相对较深入。

(2) 事件营销与旅游效益最大化研究

事件经济影响的负面性,引起了人们对旅游效益最大化的关注。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卓有成效的实践,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Danny O’Brien分析了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商业俱乐部成立、赞助商合作计划开发等战略,指出完备的事件旅游战略是旅游效益最大化的保证[15]。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市场部主席曾说澳大利亚的实践和研究可为其它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研究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6]。

Chalip论述了媒介在事件举办地营销中的作用,认为将目的地的标志性建筑、自然特色、文化风俗等形象载体作为事件广告的背景材料,通过图象、音响等手段整合在一起,可以强化感知。事件结束后,目的地推广者仍可将事件尤其是一些大型炫耀性事件作为目的地形象推广要素[17]。进一步,Chalip指出举办地旅游吸引物与事件要素的捆绑销售,如各种交流展示会、城市观光、文化遗产与购物等可以吸引事件参与者的停留与消费,从而使旅游效益最大化[18]。

McCartney等指出事件参与者往往专注于事件本身,为了吸引其参与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需要事件组织方与旅游管理方密切配合[19];Dogan Gursoyr指出谋求社区居民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如热情友好的氛围、善意的建议等等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深刻的体验,能促进重游率的提高[20]。

在这一点上,国内外普遍存在着事件组织方与旅游管理方两者脱节的现象,特别是在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期间,两者合作的不到位导致了希腊旅游效益不增反降,令外界质疑雅典是否有能力如期举办奥运会。Neha Singh分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在于事件与旅游分属于不同部门:前者通常是专业组织方如当地的奥组委,它的关注点在于事件是否能如期顺利进行,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事件的组织上没有充分利用旅游部门或目的地管理公司的力量,没有站在旅游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后者则通常由目的地管理公司(DMC)或旅游部门承担,关注点在于正常的旅游业务,忽视了事件营销的机会,因而导致了旅游效益不增反降的情况[21]。

吴承照较早提出了“旅游是综合利用事件的动力产业”,并分析了旅游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战略地位[22]。 魏学峰从非举办地角度,研究了大型活动的旅游辐射效应,得出非举办地可以接受举办地的外部效应,但空间递减规律没有得到证实,同时能动开发与互动参与则对非举办地有较强的积极影响[23]。旅游效益最大化方面的研究主要出现在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之后,对此国内还未给于足够的关注。一方面,由于大型事件中短期内超乎寻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对任何国家任何举办地来说都是一个冲击与挑战,政府集中力量关注事件的正常进行,不计成本地应对各种意外风险,无瑕顾及旅游长期效益的发挥,而是任其自然,如认为事件期间自然产生的大量参观者就意味着旅游效益,没有充分发掘蕴藏的机会与潜力;另一方面,要在综合效益中分离旅游效益非常困难,且由于旅游产生的效益并未在政府公共投资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因此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3) 流动性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大型事件的成功举办依赖于众多的社会资源如志愿者等,很多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途径获得,因此加强对组织中各种流动性资源(mobilizing resources)的管理利用成为焦点,其核心在于建立由政府授予的合法性组委会,吸纳各行业成员,建立网络关系,并满足各参与者的利益诉求,从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24]。

Clare Hanlon以澳大利亚两个重要的体育赛事为例,分析了大型事件中志愿者的管理应采取与一般人力资源管理不同的措施,如建立灵活的组织机构、针对核心能力的用人原则,加强导向性培训和团队建设,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等等[25]。

Getz在1993年就曾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件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与组织文化、员工管理密切相关,但直到2000年之前志愿者管理、风险管理都是此领域的研究核心,对流动性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6]。

中国事件产业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对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相对欠缺,同时由于国内专业机构的缺失和不完善,作为主办方的政府过多地参与到目的地支持系统的具体工作中,因此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作”、政府介入程度如何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从事件活动的“公共产品”性质出发,指出事件活动需要政府公共服务的配合,但同时要规范政府参与的领域与程度;根据事件活动周期及政府职能的不同,应实现从产品引入期的“政府主导,市场配合”向成长期的“政府市场过渡”再到成熟期的“市场主导,政府配合”的转变;并指出市场化运作是基于运作管理与市场营销两方面的结合,在市场营销阶段需要政府的主导与组织[27-32]。

3. 下游地位与研究

位于下游的参加者与观众是事件产业的核心和事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感知与评价对事件设计、营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研究怎样从下游参加者与观众的消费特点、体验角度来设计、策划与组织事件管理的文章在国内外都还较欠缺,反映了下游在产业链中被忽视的现象[33]。

早期关于事件参与者动机的研究更多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的影响、文化的影响、群体归属感的影响等,且以参加节庆为主,针对体育赛事、会展等的研究较少;同时早期研究注意到,赞助商的商业行为也是影响参与者动机的因素之一。

Getz D.,O’Neill M等运用“服务蓝图”(Service Mapping)和参与者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澳大利亚举办的Margaret Rive Surfing Event事件的服务质量,从参与者的流向导引、设施设备配备、员工互动及无形管理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绘制了蓝图并指出了影响服务质量的薄弱环节[34]。

随着事件产业的进一步深化与竞争的加剧,主办方将更加关注受众的消费特点与满意度研究,事件的主题选择、文化内涵挖掘、个性化服务与景观互动将成为提升受众感知的重要途径,将是产业链上中游组织方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4. 影响与评估

从产业链角度看,评估体系游离于产业链上、中、下游而独立存在,评估结果将为产业上游的主办方提供参考与咨询,指导战略制定与实施。但由于许多事件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与公共资源的大量投入下才能完成,因此对政治精英们期望的迎合,会使评估者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即使事件本身不盈利,他们也可能得出事件具有长期积极影响的结论。如对奥运会的研究,普遍的结论是事件对举办地旅游者数量增加有积极的影响,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影响大小取决于事件的规模与后期营销[35-38]。国外早期影响评估研究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源于政府与旅行机构对举办事件经济效益的期待。

王春雷在《国外重大活动经济影响研究》一文中从总体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影响、旅游业影响、负面影响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国内外活动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及不足,发现研究多集中在大型活动前的预测,而事后的跟踪研究则凤毛麟角[39];研究方法上孙根年教授利用本底趋势线理论对北京奥运会客流量进行了预测[40],戴光全教授对昆明世博会效应进行了估算[41]。

近年来,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对事件进行的综合评价受到关注,例如如何促进群体亚文化的认同,如何提升举办国民族形象,如何回应环境友好主义者提出的“绿色事件”等。从举办地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对事件各方面的影响及其控制进行全面研究,是未来中西方事件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42]。事件影响的综合、多维及客观评价将为产业链各环节的战略制定提供理性思考的依据。

四、 结论与启示

1. 产业现状与研究现状

从产业链角度进行研究的梳理,基本能反映出产业发展的成熟度与各环节的地位,如:国内产业上游战略层面思考的缺失,反映了产业发展的不成熟与上游的强势地位;中游研究视角的广阔,反映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事件产业链关联度高、依存性强等特征;而从下游参加者与观众消费感知角度出发的事件管理研究的欠缺,反映出下游被忽视的地位。

由于中西方事件产业发展现状的不同,其研究的重点也存在诸多不同,如下表:

2. 产业发展趋势与研究趋势

随着事件产业的不断成熟,产业链融合的趋势将越加明显,特别是事件与旅游产业的边界将越加模糊。一方面,旅游产业将从单纯关注直接面向旅游者消费的企业如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拓展到对生产服务性企业如提供奖励旅游、会展旅游等大型企业及中介公司的关注;另一方面,事件产业需要更多更细的知识与资源的整合,需要与旅游产业的合作,因此两者的融合与沟通将成为将来研究的重要取向之一。

事件产业中的几大类型如展览、会议、节庆、赛事等各有不同性质的产业链,因此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尤为必要。国内外目前对会议、展览类产业链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对赛事类事件的研究因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赛事的举办而突显出来,节事类研究则较为薄弱。

事件产业中各利益主体的参与过程、行为特点,如基于志愿者、赞助商等的研究将更加细致与深化,同时基于事件参与者与观众角度的体验与感知研究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事件综合效益,如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友好性影响等的研究也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之一。

3. 事件产业的理论研究

与休闲、旅游等领域的研究相似,事件产业实践的发展领先于理论的研究。目前事件领域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知识创新很少,多是将其他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本领域中来。研究角度多样,其中重点关注的多为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法多种,在国外除了经济影响评估与受众感知研究较多地运用了定量模型、统计学分析外,其它如战略有效性、利益相关者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则较多且较成熟地应用了多种定性研究方法,如多案例研究(multiple cases study)、聚焦访谈(convergent interview)、文本分析(content analysis)、参与式观察(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等;国内研究较多停留在概念阐述、描述性、解释性层面上,在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很欠缺,但在感知研究上较多地使用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需要理论支撑,因而事件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是值得长期关注的领域之一。

致谢:导师保继刚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Anne-Marie Hede,Jago,L.K.,Deery,M.Special Event Research 1990-2001:Key Trends and Issues[A].In:Australian Center for Event Management(ed.)[C].Events & Place Making:Event Research Conference,Sydney.UTS.July 15-16,2002:305-338.

[2] Michelle Whitford.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 public policy:Facilita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5):674-682.

[3] Margaret J. Daniels.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Sport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2):332-347.

[4] Harry Arne Solberg,Holger Preusu.Major Sport Events and Long-Term Tourism Impacts[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7,21(2):213-234.

[5] Robyn Stokes.Tourism strategy making:Insights to the events tourism dom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252-262.

[6] Robyn Stokes.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 for shaping events tourism:an australian study[J].Event Management,2007,10(2):145-158.

[7] Matthew J.Burbank,Grey and Ranovich.Mega-events,urban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J].The Reivew of Policy Research,Fall,2002,19(3).

[8] Donald Getz,Tommy Andersson,et al.Festival stakeholder roles:concepts and case studie.[J].Event Management,2007,10(2):103-122.

[9] Spiropoulos,S.Garaalianos,D and Sotiriadou,K.et al.The 20th Greek festival of Sydney:a stakeholder analysis[J].Event Management,2006,9(4):169-183.

[10] Mia Larson.Joint event production in the jungle,the park,and the garden Metaphors of event network[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3):393-399.

[11] Roger March,Ian Wilkinson.Conceptual tools for evaluating tourism partnerships[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3):455-462.

[12] Rex S Toh C,Frederick dekay et al.Independent meeting planners,Roles,compensation and potential conflicts[J].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ly,2005,46(4):431-442.

[13] Lee Hye-Rin,Bob Mckercher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vention hosts and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28(4):556-562.

[14] 洪娟.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芜湖市节事旅游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 Danny O’Brien.Event business leveraging the Sydney 2000 Olympic Gam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1):240-261.

[16] Bill Faulkner,Laurence Chalip,Graham brown et al.Monitoring the tourism impacts of the Sydney 2000 Olympics[J].Event Management,2000,6(4):231-246.

[17] Chalip L.Beyond impact:A general model for sport event leverage[A].In:Sport Tourism-interrelationships,impacts and issues[C].UK:Cromwell Press,2004:238-247.

[18] Chalip,L.,& McGuirty,J.Bundling sport events with the host destination [J].Journal of Sport Tourism,2004,9(3):267-282.

[19] McCartney,G.J.Hosting a recurring mega-event visitor raison d’e^tre [J].Journal of Sport Tourism,2005,10(2):113-128.

[20] Dogan Gursoy,K.W.kendall.Hosting mega events Modeling local’s support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3):603-623.

[21] Neha Singh,Clark Hu.Understanding strategic alignment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Implications from extracted tacit knowledge[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5):929-939.

[22] 吴承照.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旅游战略地位与对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0-52.

[23] 魏学锋.大型活动旅游辐射效应开发――基于非举办地视角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4] Joren Elbe,Bjorn,Axelsson,et al.Mobilizing marginal resources for public events[J].Event Management,2007,10(2):175-183.

[25] Clare Hanlon,Bos Stewart.Managing Personal in Major Sport Event Organizations:What Strategies are required?[J].Event Management,2006,10(1):77-88.

[26] Abbott,J.L.,& Geddie,M.Event and venue management:minimizing liability through effective crowd management[J].Event Management,2000,6(4):259 - 270.

[27] 上海市场化运作大型文体节庆活动研究课题组.大型文体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可行吗?[J].上海综合经济,1999(8):11-12.

[28] 史铁华,何玲.关于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1(1):5-9.

[29] 吕莉.我国旅游节事的策划与运作研究[J].商业研究,2006(13):202-205.

[30] 郭训.城市大型旅游节事活动的市场化和公共化运作研究―以上海旅游节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1] 刘金山.大型节庆活动管理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2] 任国才.我国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33]Donald Getz.Event tourism:Definition,evolution,and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3):403-428.

[34] Getz,D,O’Neill,M,& Carlsen,J.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at events through service mapping[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1,39(4),380 -391.

[35] Hiller,H.H.Mega-events,urban boosterism and growth strategies:An analysis of the objectives and legitimations of the Cape Town 2004 Olympic bi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 Research,2003,24(2):449-458.

[36] 付磊.奥运会影响研究:经济和旅游[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

[37]Ritchie,J.R.B.,and Lyons,M.Olympics?:A post-event assessment of resident reaction to the XV Olympic Winter Game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8(3):14-23.

[38] Brown,G.Emerging issues in Olympic sponsorship:Implications for host cities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00,3(1):71-92.

[39] 王春雷.国外重大活动经济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08(4):88-96.

[40] 孙根年,马丽君.基于本底线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客流量预测[J].地理研究,2008(1):65-73.

[41] 戴光全.保继刚.昆明世博会效应的定量估算:本底趋势线模型[J].地理科学,2007(3):426-433.

[42] 王春雷.国外重大事件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7(2):52-60.

Review on Event Management Research in

China and Abroad: a Industry

Chain Perspective

LI Xiaoli

(Center for Tourism Planning & Research,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27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ur identified sessions in Event industry chain and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s and review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upstream, midstream, downstream, and impact. It is found that that all the researches lack concerns of strategic thinking in the upstream industry and effective cooperation among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and event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are neglected. This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China. From the hackles of the researches, it provides the rational reflection for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study trends in the future.

第9篇: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电视媒体;足球;德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6-0074-05

1936年,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德国电视台不仅对这届奥运会每天转播2~8小时,甚至直播了某些场次的比赛。由此,德国开创了电视媒体转播体育比赛的先例,共有162 228人在分别位于柏林、莱比锡和波茨坦的25个集中收看点欣赏比赛,这是世界电视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

此外,德国也是世界公认的足球强国之一,以世界杯成绩为例,从1954年至今,德国队全部打进前8名,12次打进四强,其中3次夺冠、4次亚军、4次季军。德国足球的强盛,除了行之有效的技战术、完善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先进的足球理念之外,还得益于德国电视媒体的有效推动。早在1939年,德国便尝试转播其与意大利之间的足球友谊赛,足球逐渐成为德国电视媒体的重要转播项目。1953年西德电视台与西德足球协会签订协议,实况转播重要场次的足球比赛[2]。当时,在每周数万场西德各级足球比赛结束之后,电视台会播放《足球集锦》节目,直到晚上11点多节目才会结束。全国大约有大约2 000万民众可以从当晚电视足球节目中了解各地足球比赛的概况[3]。借助于电视媒体,德国足球的传播速度提高了无数倍,足球的触角由此伸向了德国的每一个角落。

1 德国电视媒体促进足球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逐渐确立了总体特征为“双轨制”和“独立性”的电视制度,

这为电视媒体促进足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之上,德国公法、私营电视二者工作的核心目标使得德国电视媒体与足球的“联姻”成为一种必然。

1.1 德国电视制度的总体特征

1)双轨制。

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提倡给予私营经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80年代之前,公法电视在联邦德国一家独大,占据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垄断化”电视制度的缺陷被无限放大,电视观众对于公法电视播出的节目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不仅民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信息需求。起初联邦德国试图通过创建德国电视二台,在体制内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上述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所以必须寻求体制外的解决办法。此外,政治家也极力支持引入私营电视,从而打破公法电视的言论霸权。由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联邦裁定私营电视机构不违反宪法,引入私营电视,垄断化的弊端才真正得以纠正。在德国统一后的1991年8月31日,德国16个州共同制定了《统一德国全国广播电视协定》,再次确认在德国实行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共存的双轨电视制度。目前,德国拥有22个公法电视频道,以及50个在德国全境都能接收到的私营电视频道[4]。

德国电视双轨制的首要目的是保障民众的利益。德国最大媒体财团基尔希集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曾打算把世界杯电视转播权卖给德国私营台。这一举动遭到了德国民众的强烈抵制,德国总理亲自出马,在双重压力下基尔希财团不得不把世界杯转播权卖给了公法电视台德国电视一台(ARD)和二台(ZDF)。其次满足观众的需求,“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之间的激烈竞争,就是争夺观众,足球是德国民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自然足球就是各个电视媒体竞争的“宠儿”。观众喜爱足球,这就迫使电视媒体更关注足球和支持足球,提供更为优质的足球节目以赢得更多的观众,由此促进足球的发展。

2)独立性。

古希腊文化对德国文化乃至欧洲文化的影响深远。在德国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子[5]。古希腊提倡“法律下的自由”的原则,借以规范人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深受这一原则的影响,1949年颁布的德国《基本法》中明确保障出版自由,以及通过广播电视和电影进行报道的自由,并尊重自由公共舆论与自由个人观点的形成。在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官员直接被德国要求退出媒体经济需求委员会,进一步削弱国家和政党对电视媒体的影响,保证德国电视媒体“法律下的自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行政独立、编辑独立、财政独立。也就是说公法、私营电视机构组织人员管理与任命不受外部干预;电视编辑或记者的稿件可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检查;对公法电视媒体而言,尽管从国家税收中获得营运资金,但是不隶属于政府。与公法电视不同,私营电视媒体在财政上只依靠自身广告收入。

1959年,时任联邦政府总理的阿登纳曾提议设立面向全德的第二电视台,强调由联邦政府加以领导,此举遭到联邦各州的联合反对,旨在坚持保障电视机构行政、编辑、财政3方面的“独立性”。德国电视媒体以独立的姿态传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维度的信息,足球作为德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受益于“独立性”特点的德国电视制度,这一制度避免了其在传播足球信息过程中受到国家、政府、商业集团利益和宗教团体的干扰,保证了德国民众接受的足球信息并非是电视媒体所“设置”出来的扭曲化的“足球”,足球本身的巨大魅力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不会被外界其他因素干扰,这就为促进德国足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环境。

1.2 德国公法、私营电视的核心目标

虽然德国公法、私营电视机构二者工作的核心目标迥异,但是它们均表现出对足球信息的强烈兴趣。不仅如此,公法、私营电视媒体的核心目标是使得德国电视媒体与足球的“联姻”成为一种必然。

1)公法电视——实现“基本供给”。

在德国,公法电视享有相当多的权利,比如征收电视税、体育赛事转播的优先权、法律保护公法电视的收支平衡、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节目形式等。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德国,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对德国公法电视而言,与其享有权利相对应的便是实现民众信息需求的“基本供给”[6]126。由此,实现“基本供给”便成为德国公法电视工作的核心目标。另外,在欧洲,德国是唯一一个利用公立支出铺设的全国性光缆系统为电视台服务的国家,因此在欧洲横向比较,德国免费电视频道数目最多,超过30个电视台的电视节目,这为公法电视媒体实现“基本供给”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2]。基于满足民众信息需求的“基本供给”的工作核心,德国公法电视的节目内容以信息类节目为主,依照科隆经验性媒介研究机构(IFEM)的分类目录,节目主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10个大范畴,大约50个主题。在2005~2006年间,德国电视一台的信息类节目稳定在40%左右,电视二台则接近50%。不仅将广告时间严格限制在20分钟,仅占总播出时间的1.5%,而且在黄金时间(19:00~23:00)坚持以播出信息类节目为主要内容支撑[6]137。

作为足球大国,由于足球是德国大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众对足球信息的需求强烈,所以德国公法电视以尽可能满足民众对足球信息的需求为己任。电视一台对德甲每个周六比赛日的7场比赛进行第一时间的综述报道。电视二台每天15:00播出《今天-体育》节目,其中包括对德国足球赛事的专题报道。德国第三套电视节目在每周日播出周六德甲比赛的专辑。此外,拥有重大体育赛事优先转播权的德国公法电视媒体免费实况直播欧洲杯和世界杯足球赛德国出赛的所有场次,德国国家足球队的主、客场比赛,德国足球联盟杯半决赛和决赛以及德国参加的欧洲足球冠军杯决赛。德国公法电视保障民众获得基本足球信息,为足球在德国的发展铺平道路。

2)私营电视——追逐商业利益。

德国私营电视媒体为资本家所有,以追逐商业利益、获取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为自身工作的核心目标。1986年,联邦关于萨克森广播电视法的判决重点强调了公法电视应当承担的各种使命,而对于私营电视则不提出要求,实际上德国将私营电视台视为普通的企业,只要公法电视台能够有效地满足民众信息的“基本供给”,就不会对私营电视机构提出过高的要求。所以德国的私营电视机构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将民众视为自由市场经济视野下的经济实体,它们在财政上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它们往往秉承“没有观众就没有广告”的原则。在这种原则的引导下,观众就是德国私营电视媒体的“上帝”,甚至德国私营电视台的佼佼者——电视7台以“我们就是要取悦你”为自身发展定位,将电视观众的实际信息需求放在第1位。此外,德国私营电视往往将14~49岁的电视观众定义为有效广告人群,50岁以上的电视观众往往已经形成较为牢固的购物消费习惯,而且消费能力较低。

当德国私营电视发现14~49岁的观众热衷足球运动,提供足球信息能够给它们带来商业利益时,受自身核心工作目的的驱动,它们便会竭尽全力迎合“上帝”的喜好,将提供足球信息视为新的利益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初,卢森堡广播电视台通过对德国足球联赛的转播实现了广告收入的突破。最初的德国卫星电视一台的节目定位以家庭节目为主,包括电影和新闻等,之后迫于广告收入压力,转播1986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和1992年的德国足球联赛[7]72-74。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原西德商业电视台转型为24小时播放体育节目的德国体育电视台。德国私营电视台基于“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核心工作目标,将足球信息作为重点传播内容,与公法电视台形成“合力”,最终共同促进足球在德国的发展。

2 德国电视媒体促进足球发展的具体表现

2.1 电视转播收入维护德国足协独立性

2010年10月9日,欧洲杯预选赛上德国队在主场以3比0战胜土耳其队。总理默克尔在没有事先告知足协的情况下突然造访更衣室,与德国国脚们一一握手。事后,德国足协主席茨旺齐格愤怒的指出:“这是完全不被允许的!她这么做肯定有政治目的,政治家应该离足球远一些!”随即,事件主人公默克尔在20日正式打电话给德国足协正式道歉。这次足球与政治之间的较量,最终以足协的胜利而告终,而德国足协运营的独立性则是其胜利的最大功臣。

在德国,足球协会与政府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二者分工明确,独立的足协只为足球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保证足协独立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其经济上的独立。德国足协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商业化的运作,而并非政府的财政拨款。商业化的运作保证了足协更好地为足球服务。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电视转播权收益为足协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来源。1958年,德国足协通过出售定期转播联赛权和世界杯转播权给德国电视一台,获利16万马克一举成为德国最富有和会员最多的单项协会,截至2010年共拥有6 756 562名会员[2]。此外,德国足协的非盈利性质决定了其必须立即将自身商业运作获得的经济收益用于本国足球发展,支持国家队的正常运转以及建立青少年足球基地等。从2002-2003赛季初开始,为促进大约2.2万名年龄在11~17岁的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发展,德国足协每年投资1 000万欧元建立遍及整个德国的388个足球基地,派出大约1 200名具有执教资格的教练员参与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考察与培养工作,努力做到“没有一个足球人才不受到关注,使每一个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得到发展”[8]。总而言之,德国足协借助于以出售电视转播权为主的商业运作获得的收益,夯实自身独立性,本着非盈利性原则,遵照足球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德国足球的发展。

2.2 电视转播为德甲低票价、高上座率提供可能

在德国,足球支持者在比赛的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德国所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除外)都是由足球球迷直接参与足球赛事的管理和运营[9]。由此,直接参与俱乐部管理的球迷当然希望德甲门票尽可能低,限制季票销售,希望尽可能多的球迷共同享受足球的快乐与激情。

2008-2009赛季,德甲球票平均售价20.79欧元,为全欧洲同级别联赛最低。为了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转,较低的门票收入必须由其他收益来填补,德国电视媒体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缘由德国公法电视与私营电视对电视转播权的激烈竞争,从1987年开始,德甲的转播费用便开始直线上升,1987-1988赛季为920万欧元,到2006-2007赛季,德甲和德乙的国内转播收入为4.2亿欧元,每个德甲俱乐部可以得到最多2 330万欧元、最少1 170万欧元的分成,至于海外转播收入,每个俱乐部则可以得到400万欧元到51.8万欧元不等。借助电视转播的“蝴蝶效应”,赞助成为德甲俱乐部的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主要通过胸前广告来实现[10]。由此可见,在俱乐部收入方面电视转播为俱乐部降低门票分担了不少压力,此外,在重大开销——球员薪资和转会费上,德甲俱乐部均恪守着50%红线,一直控制在俱乐部总收入的50%[11]。由此,德甲实现了欧洲5大联赛中最高上座率和最低的平均票价。多特蒙德黄色看台仅需10欧元,而且球票也可当作免费地铁票火车票,为看球球迷提供方便。不仅如此,俱乐部尽量限制季票销售数量,便于给更多不同人群提供观赏比赛的机会。除此之外,客队球迷在每场德甲联赛中能得到整体票数的10%,而英超则只提供3 000张。2008-2009赛季,西甲平均上座率为28 478人,法甲21 034人,意甲25 304人,英超35 592。这些数据和德甲的41 904人相比,差距都非常大[12]。

总而言之,凭借电视转播收入以及尤其带来的广告赞助等,德甲保持着欧洲五大联赛最低的票价,切实保证更多的球迷近距离感受足球的魅力。

2.3 作为“第三只眼”,德国电视大力维护足球比赛公平、公正

保证公平、公正是所有竞技比赛的生命线。德国职业足球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从未放弃过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在德国,独立于足协之外的调查委员会和体育法庭负责对所有违反足球竞赛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理,并且德国足协对裁判进行严格的技术监督,在裁判的每场执法中,看台上都会随机派出裁判监督员[13]。除此之外,德国电视媒体作为“第三只眼”也在大力维护足球比赛的公平、公正。

德国电视媒体作为“第三只眼”主要以“调查性报告”的形式体现,以调查性报告为基础,制作相关电视节目,并逐渐成为电视媒体中的佼佼者。甚至300多名在德国从事调查性报告的新闻工作者成立了一个名叫“研究网络”的组织,讲授调查技巧,培养专业后备人才[14]。德国电视媒体将职业足球比赛中兴奋剂事件、比赛舞弊、场内外的暴力事件以及故意伤害事故和幕后的各种违反相关规定的交易加以曝光,维护足球比赛公平、公正。例如曝光克罗地亚赌博集团操纵2001年德国杯第一轮乙级球队帕德伯恩与德甲球队汉堡之间的比赛,严惩相关涉案人员,保障职业足球比赛的公正与公平。此外,针对场上暴力事件,前西德著名门将舒马赫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半决赛一役,在已被法国后卫巴蒂斯通形成单刀的情况下,弃门而出将其撞昏在地,撞掉两颗门牙。“凶残”的舒马赫当时只吃到一张黄牌。但是他的“罪行”却永久的留在了电视上,电视反复播放的慢镜头留下了舒马赫施暴时的定格。赛后,舒马赫接到了妈妈从德国打来的电话,他妈妈说:“看了电视我为你感到耻辱。”[15]只要任何罪行留在了电视上,那电视和电视观众便成了正义的陪审团,虽然比赛结果无法更改,但是留在电视上和观众心中的印象才是真正的比赛结果。

2.4 德国电视媒体为民众提供真实可靠的足球信息

“法律下自由”的德国电视媒体享有财政、编辑、行政3方面自由,切实避免了其在传播足球信息过程中受到国家、政府、商业集团利益和宗教团体的干扰。此外,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它的教育活动便已经开始涉及培养“批判型”受众,“媒介批判”成为一门在德国教育机构普遍开设的课程。除了纳入学校教育之外,德国电视机构本身主要通过制作涉及媒介发展以及媒介政策问题的节目,加入到培养“批判型”受众的队伍中。例如:公法电视开设过名为《批评的回音》与《反响》的节目,将电视节目的制作透明化,配合教育机构培养“批判型”受众[16]。德国“批判型”受众扮演着监督电视媒体发展的社会角色,对社会各个维度的信息进行监督。在电视媒体内部,节目编制委员会和州传媒管理当局分别对公法、私营电视传播信息真实性进行监督。此外,出于自身社会责任感,德国电视媒体同样将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为第一要务。德国公法电视为全体民众共同拥有,以服务民众为自身工作目标,试图实现民众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德国公法电视承担社会责任毋庸置疑。然而,依靠取悦观众获得广告收入的私营电视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例如,在1993年,私营电视机构之间自发建立了行业自律组织——电视行业自律组织(Freiwillige Selbstkontrolle Fernsehen,FSF),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对电视剧进行分级,以及对其他对青少年身心可能带来伤害的节目进行监督等[7]92。其次,私营电视围绕日常生活、社会、人际关系的节目份额与公法电视持平,同样在4%~7%左右;以文化、知识、宗教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在电视一台的节目总量中占7.2%,而私营电视PRO7通过每天播出《伽利略》、《世界奇观》等节目,这类节目也会占到总节目量的5.0%[7]83-84。由此可见,在德国,无论是公法电视还是私营电视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均毋庸置疑。由于担负社会责任,因此它们在节目内容的选择,节目真实度等方面都会十分重视,其中有关足球的节目也不例外。例如:德国N24新闻台在每年德甲赛季开始前,该台节目编辑部都会仔细了解球队、队员、赛事、场馆、票务等一系列的相关情况,花费相当多的精力研究赛事报道手段,保证足球信息的真实、可靠。

3 启示

3.1 适当引入良性竞争机制

德国公法、私营电视的双轨竞争制度不仅直接提升了职业足球的电视转播费用、扩大联赛知名度以及提高联赛的观赏性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众获取足球信息的真实性。中国电视媒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适当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各大电视集团在竞争中谋求生存,提升职业联赛电视转播费用、对职业联赛的宣传力度以及民众获得足球信息的真实度,从而促进中国足球发展。

3.2 重视“批判型”受众培养

中国电视机构需重视培养“批判型”受众,如果民众头脑中丝毫没有批判意识,一味的盲目接受信息,会导致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主客倒置”。电视媒体需要适度公开节目制作过程以及向公众解释节目的相关政策。或许可以借助“游戏秀”的形式,旨在通过节目相关片段再现,回答观众观众有关电视节目的问题。

3.3 强化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意识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处于改革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过于急切投身市场,在经济利益的巨大驱动下容易造成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缺失,导致一些有害、不良信息,虚假有偿新闻报道时常出现。在媒介的市场化运营中,电视媒体的产业功能被无限放大,中国电视机构需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以民众为本,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 Heinz-Werner Stuiber. Medien in deutschland[M]. Konstanz:UVK Medien,1998:169-172.

[2] 缪佳. 德国和原西德体育电视媒体发展特点分析[J]. 体育科研,2011,32(5):60-62.

[3] 温威光. 足球纵横谈[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67.

[4] 曹晚红. 德国双轨电视制度下的节目策略[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0):90-92.

[5] 李伯杰. 德国文化史[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3.

[6] 何勇. 德国公共广播电视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 曹晚红. 德国双轨电视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8] 张辉. 德国足协促进青少年人才发展计划剖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22-24.

[9] 于永慧. 社会分层视野下的中国足球[J]. 体育与科学,2012,33(1):10-14.

[10] 刘波. 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11] 颜强. 点评最健康德甲:开支稳健恪守“50%红线”[EO/BO]. ,2010-04-14.

[12] 颜强. 点评最健康德甲:限制季票低票价第一上座率[EO/BO]. ,2010-04-14.

[13] 张辉. 裁判员管理研究综述[J].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62-64.

[14] 郭镇之. 德国的新闻与传媒发展[J]. 国际新闻界,2004(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