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对员工的工作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员工的工作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员工的工作要求

第1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31-01

人事档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之间不可分离,同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人事档案提供的信息,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有的业务活动都是为了输入或输出人事档案信息,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服务。做好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又有新的要求。

一、新的趋势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立多层次的价值评价体系。由传统的人事考核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评价体系;由单一的考核评价转向多层次全方位的价值评价体系;由面向个人要素的评价转向对绩效和取得优异绩效因素的评价;由面向个体绩效的考核评价转向企业绩效、组织绩效、团队绩效的考核评价。

2.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回报体系。在注重薪酬回报功能的同时,更注重薪酬的激励功能;以行为和技能作为薪酬的基础,以组织与个人绩效作为支付薪酬的依据;强调团队绩效的回报与激励――团队薪酬,在薪酬体系中强化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的长期激励。

3.把职业化作为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职业化要素由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规则、职业价值观、职业语言组成。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1.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的使用

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可以是企业在用人和委任职务前充分了解人才,安排合适的任务,让人力资源得到恰当的使用。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能让企业及时发现人才,避免埋没人才,让员工在工作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用人事档案中的信息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员工的信息和历史,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科学的管理企业人才,发挥员工的潜力。根据员工的专业技术和自身能力的不同,找到合适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才去进行工作。企业按照人事档案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优点,从而在企业的正常运作中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因素主要来自企业的内部,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可以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和改革。在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中,人事档案可以让管理者更加明确人力资源的倾向,避免盲目做出预测,就减少了不必要的人才流失。这样人事档案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了科学化和规范化作用。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不足对于人力资源的负面影响

1.企业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不足不能适应人力资源的需求

很多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思想意识,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中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没有必要在认识档案管理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在档案的监督和检查上力度不够。由于企业的不重视档案,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人才,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和鉴别。一个没有得到重视的人事档案就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让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有效的利用人才。

2.档案材料的失真现象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档案的真实可靠是档案的基本特征,没有了真实和可靠,人事档案就一文不值,没有利用价值。很多企业的人事档案中年龄、学历、工龄等都出现了捏造、档案的随意涂改现象。这些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失去了价值,不能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更不能科学的制定计划,没有了可靠地依据,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使企业不能及时的配置人力资源不能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3.人事档案的信息不全面和信息复制情况让人事档案失去了价值

企业在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很多都在沿用了以往的模式。记录的仅仅是员工的年龄、学历等等基本信息,而且很多人事档案在编写时的内容单一、鉴定和考察材料的雷同情况非常严重。当下企业的档案突显不出员工的技能特点和个人特色,让人事档案失去了价值,这不仅仅影响当了员工的岗位问题,也影响到了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

4.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落后,妨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事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事档案是否科学化,能否及时的提供有效的员工信息,能否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尤为重要。现在人事档案管理传统模式影响到了档案的可靠性。人事档案管理要注重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不断地打破常规,建立人事档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的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适应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严肃性。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1.加大对人事档案的投入,增加管理人员的素质

注重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员素质的提升,任用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加大对于人事档案的投入,配置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

2.在企业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人事档案非常重要,有了健全的制度,人事档案才具有参考价值。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抛弃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加入现代豪华的手段,运用外国成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在档案的收集、鉴别和保存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真实可靠性。

第2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秘书工作

高职院校办公室是为保障学校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综合的办事机构。在这个机构工作的秘书主要负责调查研究、收集信息、协调关系、综合平衡等工作。通过信息的收集传递,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枢纽作用;经过对信息的归纳整理,提出有关工作的建议和方案,供领导使用。从总体上讲,高职院校办公室秘书的工作,就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学校领导掌握情况、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提供服务。他们工作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工作的大局。

一、 图书馆秘书工作的角色定位

目前对秘书职能范畴的研究有所拓展,但传统上还是把秘书定位为“收发员”,忽视其专业性,这种偏见大大的制约了图书馆秘书的发展。图书馆办公室是中枢机构,秘书人员是连接馆长和馆员的纽带,因此,重视高职院校图书馆办公室秘书素质的问题,是确保高职院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质量的首要问题。

(一)服务者。服务对象的明确性要求馆秘书必须为图书馆建设服务、为全院师生服务。高职院校是知识分子的集合体,教师的职称、学科阅历等都有所不同,还要面对性格各异、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学生群体,使得服务对象又有很大的特殊性。帮助馆员树立为一线教师及学生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按照学院整体部署和教学资源的现状,把馆藏资源以最佳方式组合起来,充分调动师生利用馆藏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图书利用率,这样就达到了服务的目的。

(二)协调能力。作为日常事务的协调管理者,其工作对应面较广,既有与各处室之间、各系部之间的交流,又要与院(系)领导、系教学秘书联络,还要了解师生对馆藏资源的意见和建议。具有承上启下、沟通信息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图书馆的流通部、信息部、采编部等的协调管理,协助人事处做好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评聘工作;负责文件的收发、传阅及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以及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馆秘书在协助馆领导管理常规事务,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协调管理作用。

秘书是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也是秘书的一项基本工作。高职院校的办公室也是学校的“窗口”,无论是对外交流,还是对内服务,秘书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在交往中,秘书人员要迎难而上,敢于面对和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还要能够理智地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同时,要具备很强的自控能力,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挫折与烦恼,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克制的态度。

二、图书馆秘书的工作基本内容

(一)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配备相当数量的计算机网络人员、文献资料二次开发人员,在争取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对原有的采编人员进行培训。现在坚持馆内上课和馆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业内专家到这里传授经验,并向学校争取名额,让更多的工作人员有机会参加馆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开拓视野。

(二)网络化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如何切合主流方向进行网络化建设是重要课题。我馆先后组织馆员到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根据我校的规模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有的放矢,以实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原则,逐步进行网络化建设。

工作平台特别强调的是图书馆的服务器,它存放大量的文献数据,在进行动态管理方面要求较高。主要处理包括采编、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询、参考咨询与信息开发、网上业务、馆际互借、电子阅览室管理等数据。还有书刊检索、读者信息查询、新书通报、重要通知以及FPT服务等。

图书馆的主页设有读者指南、最新动态、新书推荐、电子资源下载等。通过主页,可以检索国内外有关信息。其中还设立了馆长信箱用于图书馆与全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数据库的建设上,目前还要针对学科特点,充分发挥馆藏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网络数据库,特别是学位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导航库,为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

(三)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要实行实体馆藏与虚拟馆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除了上面的网络化资源建设之外,对实体图书馆藏的开发利用也是其工作重点,各项评估体系当中明确规定了纸质图书的数量、范围、专业类别等。根据本校师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建设。

常用性文献是指读者经常使用的借阅频率较高的文献,图书馆应致力提高其拥有率,以满足读者经常性的阅读需求。保障性文献指不经常借阅的文件,但涉及面广,是各个学科建设的需要,但涉及经费来源等原因,单纯依靠增加本馆文献收藏来提高保障是不现实的,应通过馆际协调合作、馆际互借等途径来提高文献保障率。

随着文献生产电子化、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普及,检索性文件、参考性文献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往往以镜像数据形式存在。我馆现在使用的就是万方全文数据库,但在重点学科专业库建设方面还有所欠缺。应加大采购力度,使原始文献和检索性文献在馆藏虚拟化方向大步迈进。作为二级管理单位的图书馆,其文献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数字化背景下也对图书馆秘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立足岗位不断进行业务学习,优化素质结构,具备良好的人文和专业素质,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服务育人、以人为本,为学院的发展做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德明. 论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与素质提升. 高教高职研究,2008(4).

第3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字]工作应激 工作应激源 应激程度

IT业是当今社会上承受应激较高的行业之一,IT业的飞速发展,虽然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但是员工本身的工作应激也越来越大,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IT企业员工的工作应激状况,对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北京市IT企业员工的工作应激状况,我们以开放式调查问卷的方式,抽取北京市部分IT企业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回收进行分析。

一、调查基本信息

1.问卷设计

本问卷主要涵盖工作应急反应和应激源两个方面共43个指标,其中,涉及工作应激源的有19个指标,涉及工作应激反应的有24个指标。每个指标采用五维里克特量表方式进行打分,其1――5分别对应“完全不符合”、“不大符合”、“有点符”、“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在问卷分析过程令各项指标的“完全不符合”、“不大符合”、“有点符”、“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的程度分别为评判集中对应的五个维度。

2.样本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将问卷委托给样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再通过网络转发和现场回收方式进行。所调查对象基本涵盖了IT企业的不同职务、工作性质、年龄、性别的人群,共计320 人,回收301份,剔除无效问卷17份后,有效问卷284份。如表1所示。

由上面的样本结构分布表可以看出,我们选取的被试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结构分布,符合了被试的要求。其中,样本的男女比例大约2:1,也基本符合了IT企业员工的性别比例分配。因为IT企业要求较强的工科背景,并且工作负荷也比较大,这些实际情况都决定了女性在IT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小。其次,从年龄分布上看20到30岁的员工占约84%的比例,这也体现了IT企业对员工年轻化的要求。在学历上本科以上的员工占约90%,这是由于IT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企业必然会优先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另外,由于IT企业年龄结构年轻化,并且工作压力较大,所以未婚员工占有较大的比例。在使用计算机作业时间上有约85%的员工都在8个小时以上,这也比较符合IT企业的特点。

二、IT企业员工工作应激程度现状

我们利用spss12统计软件,结合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获得了综合考虑技术更新、工作负荷、人际关系、上级支持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时,IT企业员工工作应激对评价集中5个元素的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284名员工总体上处于工作压力比较高状态(见表2)。可以发现员工的5个应激源处于较高和很高的比例分别为63%、24%、44%、59%和33%,技术更新和上级支持应激程度处于较高和很高的状态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方面,这说明这两项应激源产生的工作应激明显较大。

首先,由问卷分析我们了解到系统类员工工作应激程度处于很高状态,网络类和软件开发类员工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比较高状态,运行维护和行政类员工的工作应激处于一般高状态。深入分析后,我们得到系统类员工影响其应激水平的主要应激源是技术更新、人际关系和上级支持;网络类员工的主要应激源是技术更新和职业发展;软件类员工的主要应激源是技术更新和人际关系。

由此,我们推测因为运营维护员工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技术要求也不高,应激程度相对较低;行政类员工他们的工作内容具有多样性,不会那么枯燥,同时他们对于上级支持以及职业发展的要求相对来说较少,应激程度也较低;而对于系统类员工来说,他们需要更前沿的知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的更新要求更高,并且他们要求带领团队,所以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也很高,因此他们的应激程度相对来说处于很高的状态。网络类和软件开发类员工的技术更新要求相对也比较高,上级支持和职业发展的需求也导致其应激程度较高。

其次,基层技术管理和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比较高状态,普通技术人员工作应激程度处于一般高状态。进一步分析得到,影响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应激水平的主要应激源是技术更新和职业发展;中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要应激源是技术更新、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因此,我们推测因为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更新要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相对来说应激会更强些,同时他们对与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会更高。

再次,女员工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比较高状态,而男员工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一般高状态。其中,影响女员工工作应激水平的主要应激源为技术更新。因此,我们推测在面临技术更新带来的压力感时,女性相对男性更强烈些。

三、IT企业员工工作应激反应结果

运用同样方法,我们在综合工作本身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薪酬满意度、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个人健康6个方面的影响基础上,获得了IT企业员工工作应激反应对评价集中5个元素,即很好,比较好,一般,比较不好,很不好的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284名员工工作应激反应总体上处于一般状态。这说明虽然现在企业的工作应激水平处于较高状态(见表3),但是还没有达到给员工的应激反应感受不好的状态。这是由于虽然应激程度按最大隶属度法处于较高状态,但是处于较高状态的比例还不算太高,稍微高于应激程度处于一般的比例,还不至于带来负面影响。由表3我们得出:

1.系统类员工工作应激反应感受处于很不好高状态,网络类和软件开发类员工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比较不好状态,运行维护和行政类员工的工作应激处于一般状态。我们分析,因为系统类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最高水平,所以其感受会处于很不好状态;网络类和软件开发类员工的工作应激处于比较高状态,所以其感受处于比较不好状态;运营维护和行政类的工作应激程度较低,所以应激感受的负面影响也较小。

2.基层技术管理和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应激反应处于比较不好状态,普通技术人员工作应激反应处于一般好状态。由于普通员工的应激程度处于一般,所以其应激反应也处于一般状态,而另外两类员工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比较高水平,相应的,其工作应激反应也处于比较不好的状态。

3.虽然女员工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比较高状态,男员工的工作应激程度处于一般高状态。但是其应激反应状态都处于一般状态。我们分析,可能在IT企业中,女性对于应激反应自我缓解能力比较强,且更容易释放自己的应激感受,所以其应激反应较男性较低。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首先,北京市IT企业员工的工作应激程度已经处于比较高状态,同时,技术更新和上级支持对于IT企业员工来说是影响比较大的应激源,企业应该重点来解决。其次,IT企业员工工作应激反应还处于一般的状态,但是根据分析结果我们看出,比较不好的感受也占很大的比例,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预防恶性应激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4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绩效管理工作通常包括绩效指标目标的设定与沟通、绩效跟踪和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和结果的应用等。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的绩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实现员工和组织的战略目标。

2中小型供电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

企业的重视度以及管理水平的差异,出现管理效果相差较大的现象,甚至有一部分企业把全员绩效管理当作是一种形式,一种负担,敷衍了事,一部分企业则为了统计业绩,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真正的工作却未能按要求完成,出现本末倒置的倾向,这些问题都大大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把“绩效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绩效评估”,将绩效管理做成对员工单一方面的绩效考核,而在绩效反馈、沟通、结果分析方面做得不到位,错误地认为做好绩效考核就是做好绩效管理。在利益的驱使和对惩罚的惧怕心理作用下,员工普遍认为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就是企业为了罚款,克扣员工工资。

2.2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部分企业绩效计划是由管理者制定完成,管理者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员工并未很好地参与其中,导致员工对工作的整体没有方向感,碰到问题时不知如何抉择,甚至有的员工为了追求短期个人利益,提高绩效,不择手段损害公司利益。部分企业由于管理者的某些主观原因,考核结果未能及时向员工反馈,绩效沟通和绩效辅导只是存在于形式,在绩效反馈、沟通、结果分析方面做得不到位,导致员工无法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3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

指标设定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造成可操作性不强。各专业之间考核指标较难平衡,考核指标设定过于追求量化,实际上有些工作是无法量化的。如:一个员工为企业创造了10万元的利润,另一个员工可能只为企业创造了5万元的利润,但他却为企业培养了N个可创造10万元利润的下属,这些属于隐性的指标一般是很难量化的。定性部分的考核无明确的指引,造成考核有较大的随意性。

3中小型供电企业中加强全员绩效管理应用的措施

3.1加强培训沟通管理

由于员工对绩效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所以要想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就必须让企业员工认识并了解绩效知识,做好相关的宣传和培训讲解工作,让员工明白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提升,重点讲解考核的方式、原则、绩效考核指标以及结果的应用,要让员工明白开展绩效考核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自己的意义。

3.2全员参与制定绩效管理考核制度

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的制订过程中,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广泛征求各部门及员工意见,坚持以全员参与、公平公开、简单直观为指引方向,充分体现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结合等原则,做到个人考核指标为部门考核指标提供支撑、部门考核指标为公司考核指标提供支撑、公司工作计划分解到部门、部门工作计划分解到班组、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挂钩等,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直观的考核方法。通过不断地沟通、宣传,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深入人心,得到了员工的认可,促使员工从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中持续保持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客观地评价了员工的日常工作,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有力的管理手段,促进公司的发展。

3.3加强绩效沟通和绩效分析

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向员工进行公示,增加考核的透明度,使员工清晰知道自己的工作质量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对不满考核结果的员工允许进行申诉,减少员工对考核的负面情绪。同时,由各级考核者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一般采用各级考核者对员工进行一对一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定期组织部分员工座谈,了解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绩效管理调查问卷发放给员工进行不记名填写,真实、详细掌握绩效管理在员工中发挥的作用。根据员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践检验,对绩效管理方案、考核指标等不断修改完善,力求做到内容更合理、指标更科学、激励更有效、约束更到位。这样既促进了员工个人的绩效提高,也使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

3.4落实绩效考核结果

我公司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根据考核结果调整员工的薪酬和奖励,员工月度绩效奖励根据月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配,工资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浮动分配;第二,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员工的竞岗、晋升等个人提升方面,做到人员能上能下;第三,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培训考核方面,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工作技能的差距等;第四,通过绩效考核,检验员工对现有的岗位是否适合,从而对人员进行相应变动,使员工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

4绩效管理结果检验

通过制定绩效管理制度,细化绩效考核指标,并不断进行完善,坚持绩效辅导等一系列措施,我公司绩效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员工能清晰了解考核的加减分标准,主动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以达到公司工作要求,同时对工作表现好,绩效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工作表现差,绩效考核达不到公司要求,通过一定的绩效沟通辅导和培训后,仍不能达到工作要求的,实行降职、转岗或作辞退处理,优化员工队伍。同时让员工意识到全员绩效管理的紧迫性以及现实性,更加重视全员绩效管理。通过两年以来绩效管理的实施,我公司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员工认可绩效管理的公平性,绩效管理成了看得见、摸得着、能落实的管理。随着近两年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我公司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2014年总体工作量同比上升了13.2%,电费回收率和客户满意度均达到上级部门组织绩效考核要求的满分值,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进一步规范化,不安全行为下降60%,同时我公司通过实施绩效管理,12人经培训后重新上岗,2人由于不能适应岗位要求作出辞退处理,优化了员工队伍。

5结论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如能正确应用全员绩效管理,确实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也不能过于强调考核,否则将会破坏团队精神,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好沟通和员工辅导工作,员工的提升同时也是企业的提升,这才是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当前企业在全员绩效管理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探讨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使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达到和谐统一,企业和员工才能真正实行双赢局面。

作者:黄晓慧 单位:广州城市用电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熙秋,张文玲.全员绩效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应用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11):31-32.

[2]周霞.浅谈精细化管理在供电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3(12):29-30.

第5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员工 工作不匹配 工作倦怠

在大多数公司里,员工工作半年后,当初的新鲜感及挑战刺激渐渐褪去,工作步入常态,每天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和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使每个职场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工作倦怠心理。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网络上发起的以1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数据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程度令人堪忧,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和企业管理者关注。

“工作倦怠” 亦称“职业倦怠”或“工作耗竭”,也有一些学者把它称为“工作心理枯竭”现象。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工作倦怠具体是指工作者在深度工作压力条件的影响下,由于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投入和产出感知到的显著差异,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以及工作理想、精力和目标期望逐渐丧失的过程。它是造成员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许多因素都会使员工产生工作倦怠的情绪,如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要求给他们带来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压力;工作-家庭的冲突也会影响工作的态度;硬性压力化的组织氛围和压制专断型的领导行为忽视人的主观才能的发挥,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受“先就业后择业”和“骑驴找马”的舆论宣传导向影响,不少新员工真正到工作岗位后才发现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兴趣所在;晋升机会小,人文关怀少;薪酬、福利待遇不合理,绩效考核机制不能公平公正地反映工作绩效等,都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产生影响。

在众多因素中,工作不匹配是造成员工产生倦怠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不匹配是指个人能力和职位要求或个人期望与工作特征的匹配程度低,个体与工作间的这种不匹配会在无形中形成压力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

一、工作不匹配导致工作倦怠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工作不匹配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需求-能力”不匹配,即工作岗位对任职者的要求与任职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匹配,导致员工因无法胜任工作而产生工作压力;二是“供给-需求”不匹配,即个人需求和价值观与组织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匹配,使得个人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由此可将员工的工作倦怠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1.工作负荷过重造成的精疲力竭型工作倦怠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因为追求物质与名利,或在工作上有所作为,许多人都选择一些高强度或高要求的工作。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或超出自身能力的工作要求使身体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状态,这种情绪的长期累积可能会引起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让人们丧失热情缺乏耐心,情绪低迷,对工作产生排斥感和倦怠感,工资上涨后工作压力反而比之前更大。

2.工作缺乏挑战造成的能力富余型工作倦怠

对有些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说由于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未落到实处,现属职位使其专长与优势难以发挥,工作缺乏挑战;由于晋升机会小,不能达到合适的位置与平台使员工对前途心灰意冷,常常有失落感。特别是当员工在现实工作中出现认知差距、制度差距和实施差距导致了员工实际感受与预期的有所偏离,心理契约不能实现,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容易引起工作倦怠。

3.员工需求未能得到满足造成的缺乏激励型工作倦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单纯从物质方面的传统激励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员工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现在的员工需求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是在薪酬、福利等方面得到公正待遇;二是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三是公司发展前景稳定;四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必然使工作满意度和个人成就感下降,会心存不满和抱怨,从而导致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应对员工倦怠的对策及建议

据一项针对工作倦怠的调查显示:有24.34%的受访者认为,一旦患上这个“慢性病”,将会对未来的职场生涯产生最负面的影响;17.39%的受访者觉得“对自己没要求,得过且过混日子”是种很可怕的状态;各有16.07%的受访者认为,在工作中若“不懂得时间管理”或者“不从实际出发,眼高手低”,职场前景将不被看好;另外,各有一成左右的受访者觉得“三分钟热度”以及“做事不主动”,最易影响到今后的职业生涯。

工作倦怠无论是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或者对企业和社会的安稳发展都有消极的影响,如何缓解这个现象成为了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下面针对三种表现形式分别给出相应的对策。

1.对精疲力竭型的工作倦怠

(1)员工首先要了解自身特点和工作要求。好好分析自己的性格、期望和实际能力,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工作。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重点关注学习,明了自己真正的需要,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不要用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来挫折自己,同时将稍微超出个人能量的要求看作挑战自我的机会。如此,压力便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

(2)员工要正确看待工作倦怠,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对自己过于严苛。工作倦怠是在各种压力共同作用下人人都有可能会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工作能力就一定差强人意。正是面对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适度的压力对潜能的激发反而有推动作用。心理学家告诫:先打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不要带着怨气和怒气去工作和生活。再聪明的人也会因为情绪不良而失败。

第6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一、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员工岗前情绪变化状态

员工岗前情绪检测,就是在充分掌握员工岗前情绪状态及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思想工作和行政工作手段,帮助员工化解不良情绪,使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都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根据行为学的有关原理,针对员工在性格、气质、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围绕员工岗前产生的不良情绪表现、成因和对策,设置课题,对公司工全体员工进行了调研。经调查分析,把员工岗前情绪变化状态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

一是忧郁型。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不多,抑郁寡欢,不愿交往,眼神充满困惑,内心压力重重,这种情形多是家庭中有重大变故或本人身体、婚恋等原因引起。

二是疲劳型。表现为精神恍惚,动作缓慢,目光呆滞,干活走神,丢三落四。这种情形多因陪护病人、娱乐过度所致。

三是亢奋型。表现为心绪不定,坐立不安,话多声大,眼神中充满焦急。这种情形多因本人违反劳动纪律被公司或基层厂点查处出现的。

四是滋事型。表现为满腹牢骚,爱讲怪话,工作挑剔,无事找事,交接班开会时,你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说。这种情形多因受到领导批评或处罚心里不平衡、以及与班组员工闹矛盾、对奖金分配有意见等造成的。

五是失落型。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言语不求上进,岗位消极怠工,操作漫不经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情形多因对个人经济状况和个人进步等不满意产生的。以上对员工岗前不良情绪状态外在表现的五点概括,让我们及时捕捉到员工情绪变化有了一个基本参照点。

二、对症下药,建章建制,做好员工岗前不良情绪化解工作

分析员工思想情绪波动的动态过程,员工的情绪变化有的是缓慢形成的,有的是突发积聚的;有的是一因多果,有的是一果多因还有的是多果多因。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的放矢地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四项监测措施,使之制度化、程序化和经常化。

建立员工思想档案,从源头上把握员工情绪变化的背景。要求基层厂点分班组、按年龄段建立员工思想档案,对员工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自然情况了如指掌,从而掌握了员工岗前情绪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第一时间捕捉到员工岗前情绪波动的“病因”。要求全厂各班组要设置员工岗前情绪监测信息组班委成员为班组信息员,值班长为班组信息组长,发现问题及时向厂里报告。分管领导经常找下属谈心,尽量缓和职工心理问题。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开展工作的合力。首先,接到班组反馈的信息后,主管领导主动找员工进行谈话,深入细致的了解情况,找准原因,适时做好化解工作。其次,班组密切关注员工的情绪变化,做好思想情绪疏导,如果发生明显的反复,随时向主管领导报告。第三,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对布什和岗位工作的,及时采取串休等行政措施,使其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调整情绪,恢复心态。第四,按照“十必谈”、“十必访”的要求,及时家访,跟踪做好帮教工作,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心理顾虑和生活困难,及时帮助员工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

建立责任包保制度,坚持员工情绪波动不化解不撒手。要求基层厂点对岗前出现情绪波动的员工,明确帮扶责任,并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发动党员做好跟踪帮教工作,一包到底,直至解决问题。

三、纳入日程,分类指导,深化员工岗前情绪监测

做好员工岗前情绪监测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党委。只有党委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定期布置,加强指导严格考核,鼓励先进,不断创新实践,才能保证持之以恒的开展,建立起员工岗前情绪监测的长效机制。

第7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关键词:银行员工;工作懈怠;服务企业;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银行业一线员工情绪要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企业管理人员普遍认为,服务企业为顾客提供无形的服务,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如何表现情感会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估。服务人员表现正面情感,可提高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和满意程度,增强顾客的忠诚感,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服务企业要求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微笑,表现出愉快、高兴的情感。同时,不少企业还要求服务人员必须表现出真诚情感,而不是伪装的微笑。那么这种情绪控制对一线员工的工作态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通过有效地表达组织所要求的情绪,得到工作的肯定和认同,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员工的内心感受和组织要求表达的情绪不一致(例如,身体不舒服或者心情低落期),由于工作要求,员工仍然要展现合理情绪,这势必会导致情绪压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心理不适,如可能会导致工作倦怠等。

工作倦怠是对长期压力的一种反应,它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或玩世不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情绪衰竭是指个体的情绪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玩世不恭是指个体对工作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人的负面的、过度疏离的态度,即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对自身持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成就感。工作倦怠会影响到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甚至使员工产生离职倾向,警惕员工工作倦怠已成为管理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二、从企业的角度对工作倦怠进行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倦怠管理机制。Leiter和Maslach指出,情绪衰竭是工作倦怠的前导因素,相关的实证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企业应该建立倦怠管理机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为员工进行辅导,调解员工的压力,使他们的压力得以释放。而且应该进行应对压力的培训,举办各种联谊活动,使员工获得或维持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要的资源,尽量舒缓员工的压力。定期对员工的倦怠状况进行监控,及时采取相应的因对措施。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应切实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减少员工的时间压力和焦虑情绪,这对降低工作倦怠,增强组织承诺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领导力水平。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上级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是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和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我们在以往的管理视角,往往是向下管理,即对员工提出要求,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为目标。而上级的管理水平也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减少工作倦怠的出现。

(三)重视员工个体差异。实证分析发现,对工作倦怠而言,不同个体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所以企业应该重视这种差异,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着眼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员工、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新时代实行人本管理的必然要求。

(四)为员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COR理论,个体努力维持对自身有价值的资源。倦怠最可能在下列情形下发生:一是实际的资源损失,二是感知到资源损失的威胁,三是个体的资源不足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或者投入的资源难以获得回报。当上述情形之一发生时,员工就可能产生倦怠。而当各种资源的数量较高时,就不易产生工作倦怠,同时,工作倦怠的消除又增强了员工的组织承诺。企业必须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工作场所,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应该信任、尊重和关心员工,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企业应该关心员工的需要,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培训员工并给与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特点,对他们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使其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以抵抗由于繁琐而重复的情绪劳动带来的倦怠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困惑和转折期,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辅导。

(五)创造自主工作的平台。对员工来说,员工在公司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还是寻求人生价值发展的需要。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已成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获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一个必然选择。另外要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也是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捷径。

(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为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情感宣泄提供出口。有效的员工沟通,有利于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有利于稳定改善企业内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决策更加合理有效。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企业应建立正式的沟通途径,重视面对面的沟通,使员工获得准确的信息,消除疑虑心理,与企业建立信任的关系。另外,还要注意非正式沟通渠道的应用和建立沟通的反馈机制。企业管理者要以开放的姿态,经常与员工交流,把企业内部沟通制度化。

(七)建立融洽的同事关系。人际关系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因此应努力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还为了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获得认同和关爱支持的需要。同事之间的经常性地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不仅可以化解冲突,而且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为了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企业要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通过例会,建立各种兴趣团体,举办活动等形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三、从员工自身预防工作倦怠的方法与建议

(一)自我学习。当今社会员工必然身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因此,员工必须审视自身,发现自己的长处,寻找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学习专业技能以及各种必须的知识,努力加强自身的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而不是要社会来适应自己。也就是说,员工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取或维持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同时,员工也必须学习各种社交技巧,学会如何缓解自身的压力,调适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工作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人、事、物,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员工应该在工作中沿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不断前进,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工作的价值,把工作看作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要善于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来完成各种工作,成为工作的主人。要了解自己的特点,是否适应目前的工作,自己适合做哪种类型的工作?目前的工作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是自己能力不够?要对自身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然后进行重新定位。要将自己定位为“价值提供者”,要善于从细小的工作中发现其价值,当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时,工作当然会自得其乐。

(三)适应企业环境。如今环境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身处一个变化的时代,就必须能够适应变化这一特点。员工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很难以改变所处的环境,因此,必须努力适应这个环境,融入企业组织中去,借助组织的力量才能使个人得以发展。如果个人和企业都获得了发展,自然不易产生工作倦怠,对企业的组织承诺自然也会较高。

参考文献:

[1]李超平,时勘,罗正学.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70.

[2]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

[3]蒋奖,张西超,许燕.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3):197-199.

第8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医院保洁人员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2017年,我在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单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带领全体员工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的同事们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单位在医院的员工共(15)人,其中少数民族(5)人,汉族(10)人,承担着社区楼(共6层),住院楼(共6层),平房行政办公区,39号家属楼,地下车库,外围院落等主要区域的清扫保洁以及冬季清雪任务,今年,未发生安全事故,保洁工作受到了医院方的好评,各项工作基本圆满顺利。

二、主要工作

一是组织员工学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医院各科室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单位领导和医院领导及时汇报整改工作情况,经常主动走访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听取医院方对保洁工作的意见和看法,从自身找问题、找差距,自己不懂或拿不准的,向院方医务人员请教学习,努力与院方沟通协调,减少误解,贴近距离;对院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请院方检查。增进与医务人员的个人感情。

二是做好员工的说服教育,针对保洁人员流动性大,思想波动,队伍不稳定,思想不稳定,这一情况,我就及时找员工交心谈心,了解保洁员心里活动,耐心地给她们讲道理,定时召开保洁会议,教育员工遵守医院的各项规定,灌输单位管理理念,教育员工从自身找问题,从医院是要求上找差距,经过说服教育,员工的思想得到了转变,团结互助精神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按时结清保洁费用,每月的保洁结帐是一大难事,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势必影响到员工队伍的稳定,因此自己想方设法找院领导及时审批保洁费用,月月能按时结帐,为员工能按时拿到工资创造条件,使员工安心工作;提前招聘储备保洁员工,保洁人员流动性大,属于底层职业,人难招,活难干,事难做,人难管,为此,我会在外张贴招聘小广告,即使在满员的情况下,也在网络上招工信息,建立后备员工储备,防止人员脱节。

三是疏理调整保洁区域。对医院保洁的每个工作岗位逐个分析,从保洁要求,保洁时间,劳动强度,医务人员对保洁的意见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责任心,对少数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调整。向员工宣传单位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岗位职责意识。增强员工的纪律性,对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督促检查,早出晚归配合医院领导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卫生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抓好员工的仪容仪表,礼貌礼节,每月开展员工培训,员工大多是少数民族,文化人平低,知识少,无专业技能知识,语言勾通困难,为此,每月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职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按要求向医院提供培训文字、图片培训资料;

四是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教育员工遵守医院的安全制度,遵守安全纪律,不违规操作,不违规作业;耐心教育员工注意上下班途中的安全,注意自身交通安全;和医院方一道向员工培训防院感知识,和医院一道做好安全工作。医疗器材的保洁常识和注意事项,避免发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事件发生;提醒员工注意擦洗窗户等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今年医院检验科搬迁后,玻璃面积多,保洁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此我向单位申请了保险绳。跟员工一起演练保险绳使用方法,确保员工清洁危险区安全作业;

五是严格上下班考勤制度,对迟到或早退的人员先口关警告,拒不改正的作出罚款处理。制定了检查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资挂钩,奖优罚劣,考核优秀的员工有月月有奖(奖励资金来源于罚款),考核不及格的次次有罚,对医院测评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奖励先进,惩罚后进,激励员工队伍工作积极性。树立员工良好形象,订制夏季工作服,保证员工统一工装,仪容仪表符合医院要求。

六是做好节能降耗维护单位利益,按院方要求建立台账,做到精细化管理,按计划、按定量领用消毒用品和保洁用具,进、出库做好记录,做到进的清楚,出的明白,旧拖把可以修理的就用钉子钉好,加固后再次使用,尽可能延长保洁用具的使用寿命,员工领保洁用品时,教育员工袋子省着用,抹布精心用,尽最大努力节约开支,降低保洁成本。堵塞漏洞,对科室消毒用品、保洁用具的用量及每个员工领用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分析,防止浪费和流失,努力节约成本,维护单位权益,实现利润最大化,保障单位利益。堵塞漏洞,每个星期定为保洁用品领用时间,手套从以往的每人每月按40双减少到20双标准发放,每月节约300双,垃圾袋由以往的每月两袋减少到每月一袋,今年拖把预算费用为200元,目前还未支出,据测算今年为单位控制1000元开支。

三、存在的问题

第9篇: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范文

实施授权培训制度首先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岗位任务分析,提出员工从事该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全面工作能力要求,以此得出培训需求,把培训需求转换成培训目标,并组织实施教学,课后要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并对参训学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学员获得授权上岗。

下面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立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制度和运行人员授权培训制度为例,说明企业授权培训制度的特点及实施过程。

1.基本安全授权培训制度

大亚湾核电站实行授权上岗制。所谓授权,是指电站经理(或其代表)对电站员工基本具备质量安全方面知识和意识的一种正式认可。公司规定:任何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的员工必须在完成相应岗位的基本授权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独立从事该项工作。对于某些特殊工种,如反应堆操纵员、起重工等,上岗前还必须取得国家核安全局或劳动安全部门的有关执照或操作证。

大亚湾核电站实施四类相互独立的基本授权:核安全授权(NS)、工业安全授权(IS)、辐射防护授权(RP)、特殊活动授权(SA)。

这种授权制度适用于电站的全体员工。每个人的授权要求按其工作岗位而定,例如:从事与核安全、工业安全和辐射防护直接相关的活动的员工,必须获得相关的授权;而对于工作在文员岗位或其它行政支持岗位上的一些员工,即使并不要求给予他们上述授权,也应该对他们进行最低限度的必要的培训(即一般员工培训),使他们具有在核电站工作的一般知识。因此,对员工而言,接受基本授权课程培训不但是权利,也是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带有强制性。

授权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必要时可进行授权更新或取消授权。这种授权的时效性决定着每一个员工必须按照个人年度计划进行复训及新课程学习,同时为了掌握和提高业务水平而不断接受技能培训,以确保个人上岗资格的延续。

培训和授权上岗的要求不只是针对本公司的员工,对来厂工作的各承包商人员也同样适用。大亚湾核电站规定各个承包商也必须自行组织各类培训并进行相应授权,必要时承包商培训与授权可由大亚湾核电站协助完成。

基本授权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1)在“公司培训和教育政策”指导下,根据核电站员工岗位任务分析及职责,培训中心制定出“授权及取照培训大纲”(ATR)。2)按照ATR要求,各处领导或培训工程师于每年年底和每位员工个人面谈,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基本授权要求、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结合职业拓展需求,制定出每个员工下一年度的“个人培训计划”(ITP)。3)培训中心收集和整理各部门的“个人培训计划”,制定出核电站的年度总体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同时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及对受训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并为每个员工建立个人培训档案。4)对培训合格的员工批准授权上岗。对于在年度没有完成授权培训或考评不合格的员工,取消其授权并调离岗位。另外,根据员工岗位或职位的变化,每年更新一次个人培训计划。

基本安全授权适用于电站全体员工,目的是培养员工基本的质量安全知识和意识,它是一个基础。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从事技术工作,还需要获得相应的工作授权,如运行人员工作授权、维修技术人员工作授权等。下面介绍运行人员授权培训制度。

2.运行人员授权培训制度

从事核电站反应堆操纵的运行人员是核电站关键岗位人员,大亚湾核电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运行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取照、复训的授权培训制度。该制度对运行人员岗位培训实行阶梯化管理,岗位培训的内容为:电站设备系统学习、影子培训、经验反馈学习、监护操作、管理制度学习等。每一阶段都编写有详尽的岗位培训任务书和培训计划,只有经过低一级的岗位培训合格并有该岗位工作经验的积累后,才能进入高一级的岗位培训。在每个阶段均设立了考核控制点,可以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反馈和改进,同时对无法达到要求的学员进行淘汰,保证了运行人员的培养质量。例如,大亚湾核电站设计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规范化的选拔“学习操纵员人员”的制度。其实质是:从工作表现、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及健康状况等各方面对学操候选人进行综合评估,经笔试、口试合格后,由考核小组成员集体确定学操人选。对操纵员则严格按照国家核安全局的要求考核选拔,主控制室操纵员在年度模拟机复训中保持一定的淘汰率。按上述流程,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操纵员至少需要经过3-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