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

第1篇: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金银花;温度;降水;光照;气候指标;区划;河南封丘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49-01

封丘县地处黄河北岸,黄河贯穿境内南北,形成大面积河滩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9 ℃,年平均降水量615.1 mm,无霜期214 d,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境内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加上管理方式,驯化了封丘金银花独特的直立性能,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吸收养分,所产金银花个大花肥,色鲜货绿,药用成分高,质量位于全国同类产品之冠。当前,封丘县已成为国家级金银花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

1 金银花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分析

金银花毛细根密如蛛网,生长泼辣,适应性强,无论山区、平原、砂土、黏壤还是微酸、偏碱土壤都能生长,且生命力旺盛,抗病力强。种植金银花,除了采花收益外,还可用于山区地带保堤护坎,改良土壤,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平原沙丘种植可防风固沙,减少土壤板结,降低灾害[1-2]。

1.1 温度条件

金银花性喜温暖,在11~25 ℃的温度下均可生长。温度降至3 ℃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生长极为缓慢;当气温升至5 ℃以上时开始萌芽抽生新枝;温度达到16 ℃以上,新梢生长迅速,开始孕育花蕾;花蕾期适宜的温度为20 ℃,主要采集时间在5―7月,此时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花蕾发育。

封丘县年平均气温14.0 ℃,通常在2月28日左右气温稳定通过3 ℃,气温≥3 ℃的日期为276 d,说明封丘县金银花全年生长期长达276 d;≥5 ℃的活动积温在5 000 ℃以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的初日为4月24日,终日为10月10日,可见金银花最适生长期为171 d;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 ℃的初日为5月25日,终日为9月15日,≥20 ℃的有效积温为3 000 ℃,≥20 ℃日数约为116 d,完全满足金银花盛花期对温度和热量的需求。

1.2 水分条件

金银花为喜湿作物,既耐旱又耐涝,适宜的水分供给是金银花生长和提高产量品质的可靠保障,年降水量700~800 mm、空气相对湿度65%~75%是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水分条件,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或小于60%均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封丘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01.8 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出现在夏季。春季(3―5月)降水量为102.8 mm,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7%,能及时补充金银花根系水分需求,利于枝蔓萌芽和旺盛生长,促使花期提前,早期花蕾饱满、花期长;但春季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若连续50 d以上累计降水量低于30 mm就会形成春旱影响金银花生长。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7%,其中7月降水量最多,可达162.9 mm,对于金银花中后期花期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如果出现连续20 d以上累计降水量低于30 mm造成夏旱易形成旱花,降低金银花产量和品质[3]。封丘县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5―6月、9―10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6%~78%,7―8月由于降水偏多致使空气相对湿度增大为80%~83%,金银花中后期花期期间若出现强降雨天气,空气相对湿度>80%,则易造成花蕾脱落,干花率降低,且致使花期缩短6~10 d。

1.3 光照条件

金银花喜光,花中绿原酸含量与光照条件呈正相关,适宜的年日照时数为1 800~1 900 h,日照时数在7~8 h为最佳。金银花的花蕾多生在枝蔓多光照的新生枝条上,枝叶茂盛、郁蔽影响结花,因此栽培管理上应加强枝条整形修剪,以获得高产。

封丘县属河南省日照时数高值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42.4 h,日照百分率达48%,日照时数以5月最多,其次为6月,分别可达231.7、224.4 h,5―6月正值金银花盛花期,充足的光照对于花芽生长和结蕾开花十分有利。

2 金银花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

2.1 区划指标及方法

根据金银花的气候生态规律,在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获取较高的产量和品质,以寻找出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相对最佳种植区域。金银花为多年生植物,气温、降水量和光照是进行区划的重要指标因子,根据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应选取年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温

该文从气温和日照时数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种植区域划分如表1所示。

2.2 区划结果

据区划指标分析得出,封丘县海拔65.0~72.5 m,境内各地气候变化差异小,6个镇、13个乡均有金银花种植,且规模较大,黄德镇、陈固乡等镇种植金银花历史悠久,黄德镇是封丘最大的金银花主产区,其中贾庄村光照水资源充足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是金银花生产的最佳区域,所产金银花质量位于全国同类产品之冠[4-5]。

3 参考文献

[1] 彭素琴,谢双喜.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5):27-30.

[2] 彭国照,卿清涛,熊志强.四川盆区金银花气候生态适应性及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67-70,10.

[3] 吕校华,谭德权,王卫农,等.湖南隆回金银花生长条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7):31-32,41.

第2篇: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银杏;金银花;立体种植

山东省郯城县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誉,[1]是我国栽培银杏最早的地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存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3万多株。

金银花属于忍冬科植物,金银花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中国经济林协会最新计数显露,到现在为止全国忍冬年产量仅800万千克,而国里外市场需要量为2000万千克,因此,金银花栽种具备广大宽阔的市场空间[2]。

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是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生态位原理,充分利用不同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合理配置,立体组合,集约经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光热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经济总体效益,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我国林业技术人员在林业立体栽培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如毛白杨林下种植农作物 [3],速生杨丹参立体种植模式 [4],银杏桑树复合种植模式 [5],厚朴烟叶种植模式,[6]。为了进一步优化银杏金银花的种植结构,通过对现有银杏金银花栽培技术进行整合,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了银杏金银花立体栽培的新模式,并对其空间分布结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银杏品种:银杏实生苗,胸径6cm;金银花品种:四季金银花。

1.2试验设计

试验山东省郯城县重坊镇进行,共设 4个处理:

(1)处理1(A):银杏栽植不间种。株距3m,行距5m,试验地面积为667m2。

(2)处理2(B):纯金银花种植。株行距 1.2m×1m,面积为667m2。

(3)处理3(C):银杏和金银花立体栽培。银杏株行距3×5m,银杏树两侧留0.5m的保护行,中间间种5行金银花,面积为667m2。

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不设保护行。

1.3试验方法

金银花采用2年生,生长健壮的苗木,苗规格为高40cm,地径0.3cm以上,无病虫危害,根系发达;定植时间为2009年 3月 20日;银杏为胸径6cm实生苗,树体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栽植时间为2009年 3月 15日。土壤类型为沙壤土、pH值 6.5~7.2。

(1)处理1(A):结合整地施基肥5000kg,N-P-K(16-16-16)硫酸钾复合肥40kg,尿素20kg。5月10日追施磷酸二钾复合肥30kg。

(2)处理2(B):结合整地施基肥5000kg,N-P-K(16-16-16)硫酸钾复合肥40kg,尿素20kg。4月10日追施磷酸二钾复合肥30kg。

(3)处理3(C):结合整地施基肥5000kg,N-P-K(16-16-16)硫酸钾复合肥40kg,尿素20kg。4月10日追施磷酸二钾复合肥30kg。

1.4考核指标

观察记载不同处理的生育期、产量和每667m2的收入等情况。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4棵进行考种调查。

1.5土地当量比的计算

根据 Willy和 Osira的定义[5],土地当量比是指获取与间作同等产量所需的单作面积。是衡量复合栽培比单作增产程度的一项指标。

N

式 LER=∑(Yi/Yi`)

i=1

式中 Yi—多作群体中第 i个作物多作单产,Yi′—多作群体中第 i个作物单作单产,i—多作群体中各个作物,n—多作群体中作物的个数。当 LER=1时,表明多作群体与相应的单作群体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率,当 LER>1时,表明多作群体的资源利用效率比相应的单作群体高,反之则低。

1.6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自2009年栽植,银杏测量在每年的11月分,测量银杏树的平均胸径,由于培养目的是银杏绿化大苗,银杏大苗的价格参照当地市场价,金银花以当年的销售价计算。

表1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立体栽培条件下对金银花生育期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金银花生育期比较

栽培方式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C的生育期明显早于处理B。处理C的花芽分化期提前8天,初采花期提前8天,光照是金银花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气象条件。金银花生长需年日照时数以1700-1900h为宜,日日照时数7-8h最佳,间种银杏提供了遮荫条件,使日照小于8小时的时间提前,从而使其花芽分化时间较普通栽培提前。

2.2立体栽培条件下对银杏生育期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银杏生育期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A和C的银杏生育期、萌芽率、新梢抽生时间没有影响。

2.3立体栽培产量分析

2.3.1金银花产量分析

由表 1可知,处理B产量最高,328.3 kg/667m2;处理C为279.1kg/667m2,金银花产量为处理B的85.0%;经过数据统计分析,金银花产量差异显著。

2.3.2银杏生长量分析

由表1可知,处理C产量最高,为8.6cm,比处理2多0.7cm;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处理B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

2.4土地当量比分析

根据土地当量比的计算公式,处理3的土地当量比为1.94,当量比值都大于1,这表明银杏与金银花进行复合栽培时对土地资源空间的利用效率要比各自单作模式高。

2.5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1可看出,不同栽培模式下,经济效益最好(下转第30页)(上接第13页)的是处理C,每667m2收入为28327.1元,比处理A增收23047.1元,增幅为436.5%;比处理B增收1406.5元,增幅为5.2%;效益最差的是银杏单作,每667m2收入为5280.0元。

3.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银杏与金银花立体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都是最高的。该模式的土地资源空间利用效率最高,表现出很强的产量优势、效益优势和生态优势。

【参考文献】

[1]刘绍良等.提高银杏大树栽植成活率研究与应用的技术.吉林农业,2010(10).

[2]胡普辉.中国金银花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陕西农业科学,2009(5).

[3]姜岳忠等.毛白杨幼林间作效应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

[4]周幸等.太行山山地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及技术探讨.中国林副特产,2008(4).

第3篇: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金银花;生物特性;繁育;病虫害;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207-01

1、生物学特性

1.1生长环境。金银花适应性强,喜通风透光,怕枝条密挤;喜温暖干燥,怕阴冷潮湿。金银花为温带及亚热带喜阳植物,春季孕蕾前,若晴天干燥,抽枝展叶特别茂盛。金银花喜阳,对水分、土壤要求不严,在pH值为5.5~7.8的微酸偏碱地均能正常生长,尤以砂壤土、阳坡、半阳坡为最适组合生境,特别是在肥沃、疏松的土质中生长极其旺盛,在中国北至辽宁、南至广东均有种植。

1.2生长发育习性。金银花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地上生长旺盛,藤茎分生能力强,茎叶覆盖度大,故能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防风固沙作用。金银花的主干有较强的直立性,藤茎有一定的缠绕性与”自剪性”。

2、繁殖技术

金银花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分为直接扦插和扦插育苗2种。直接扦插就是在金银花藤茎生长季节,选择生长旺盛的枝条,截成长20~30cm的插条,每根至少具有3~5个牙位,剪去下部叶片,将下端切成斜口,用促根生长剂浸10秒后趁鲜扦插。株行距1.5m×1.5m,挖穴,每穴扦插3~5根,地上留1/3的茎,至少有1个芽露在土面,踩紧压实后浇透水,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扦插育苗就是将插条先育成苗子,然后再移栽大田。

3、栽培技术

3.1选地整地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向阳的山坡地、山坳地、山坞田均可种植;但若要达到优质高产,应尽量选择向阳、土层较为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坡度在15℃以下的沙质壤土栽植,坡度偏大的可整理成阶梯状条栽。栽前土壤适当深耕,平整耙细,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5~2m,株行距为(1.3~1.5)×2m。

3.2精细移栽春季、晚秋或初冬均可移栽。晚秋或初冬移栽,于栽前挖定植穴,穴底可适当深施基肥,一般每穴施肥1kg或45%三元复合肥0.1kg,再覆土待移栽,以免烧根;春季移植的,可等移栽成活后再采用环状沟施。移栽苗一般选择直径1cm以上、高2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栽时将苗木根系舒展开,栽植在定植穴中,并踩紧土、浇透水。有条件的可选择阴雨天移栽,以提高成活率。

3.3田间管理

3.3.1施肥第一年,晚秋或初冬移栽的,建议先施基肥;而春季一般在空白地移栽,成活后结合中耕培土。之后每年分别结合中耕除草,施春、冬2季肥,化肥和农家肥配合,根据树冠大小确定施肥沟位置。此外,每次采花轻剪后,均需追肥一次,以施用速效氮肥为主、辅以部分磷肥,还可喷施叶面肥;施肥量视金银花长势、树冠大小、土壤肥沃程度等灵活确定,一般头茬花施肥量多于后几茬。施肥尽量在阴雨天前后进行,既可节约劳力,又可提高肥效。同时,每次修剪后都应追肥1次。

3.3.2中耕除草金银花移栽前几年,每年最少需除草3~4次。每年开春,长出新叶时,结合施肥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培土;7~8月份第一季花后二季花前,进行第2次;秋冬霜降前后,结合施越冬肥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培土。3~4月后,视金银花长势、杂草滋生情况,酌情减少除草次数。为确保金银花的药用价值,一般不使用除草剂,以人工或机器除草为宜。

3.4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金银花种植成功与否和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移植后1-3个月后主要是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修剪培养成伞形直立小灌木。

3.4.1整形修剪的方法第1年移栽成活后,当主干高度长到30~40cm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枝;当年冬季霜降后,略加修剪,剪去过长枝、病枝、密枝。第2年春季萌芽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生的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到冬季,再从各主枝上长出的分枝中分别有选择地保留5~6个,剪去顶部作为主枝的一级分枝。此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出的分枝中每枝保留4~6个,剪去顶部作为二级分枝;以此类推,最终形成主干直立粗壮、分枝均匀的伞形灌木。以后每年春季,金银花尚未萌发时,再将枯老、细弱、直立能力差的枝条剪除;一般开春后在二级分枝中或原来的老花枝上萌发出的节密而短、叶细的幼枝均是花枝,应予保留;主干基部新抽出的蔓生枝和枝干上的内膛枝一定要剪去,以免消耗营养。

3.4.2整形修剪的时间每年于冬、夏2季进行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剪去下垂枝、徒长枝、交叉枝、病枯枝、细弱枝等,保留健壮枝条;要求枝枝都剪,即对所剩余下的枝要全部进行轻剪,以形成多个粗壮主侧枝,逐年修剪形成枝条疏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主干粗壮直立的伞形灌木状树形,促使通风透光性能好,增加产量又便于摘花。夏季修剪,以“打顶”为主,促进多发新枝;适当对少数旺枝进行中度修剪,控制金银花徒长,以利于形成均匀的伞形枝;剪除郁闭枝,细弱枝,枝粗、节长、叶大的无花徒长枝,以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积累。每季花后都要进行轻剪,剪去已开花梢,促使形成新的花梢,以免未采摘干净的花稍转变成生殖生长,即开花结籽,影响下一季开花。而且靠近根部发出的枝条和徒长枝条都要剪去,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大批量花蕾提早形成,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4、病虫害防治

第4篇:金银花种植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

1 木兰围场的乡土植物与园林绿化

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海拔750~1998m,地处阴山、大兴安岭、燕山余脉的汇接地带,属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正是这种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形成了木兰围场特有的植物群落,有高等种子植物136科468属1016种。而这些乡土植物,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和地方特点,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可大量用于园林绿化。

2 乡土植物的特点

2.1 生态适应性强

所谓乡土植物就是本土的原生植物,它们是在当地环境条件下,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的考验,自然竞争后才留存下来的,从它的外貌到结构均适合了当地的环境,对当地灾害性气候有较强的抵御能力。乡土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土壤条件、水质条件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它是地方环境特色的有机组分,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乡土植物的应用水平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与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维持园林绿化的长久稳定,免遭自然气候变化及病虫害的严重损害。

2.2 投资少效益高

乡土植物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单,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只要通过科学地配置和植保防护,完全可创造繁花似锦的美化效果,是极其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乡土植物育苗技术成熟,苗木价格、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较低,大量应用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管理方面的费用,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3 管理容易

刚刚建造的住宅小区以及城市改建,破坏了土壤原有的结构,限制了树木的生长发育。植物栽植后能否成活,成活后能否枝叶繁茂,形态优美,均关系到植物造景的艺术效果。好的植物景观的形成,既靠园林设计又靠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的后期管理是决定园林设计创意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乡土植物是土生土长的植物,适生性好、抗性强,具有成活率高,缓苗快的特点,后期管理相对较为容易。

3 木兰围场乡土植物的种类及应用

木兰围场具观赏性的乡土植物很多,在园林绿化中利用价值较高的有以下几类:

3.1 常绿乔木树种

油松、樟子松、青杄、白杆是北方地区用于造林和园林绿化的优良常绿树种,在园林绿化方面,可孤植于公园、广场或花坛、草地、建筑物周围,能体现出树体的个体美,供游人夏日纳荫乘凉,游玩避暑;也可作为行道树列植于道路两侧;还可与落叶乔木树种及花灌木配置,在大型公园、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区成片栽植,给人们带来自然气息、野趣之美。

3.2 落叶乔木树种

白桦、五角枫、花楸、蒙古栎、山杏、大果榆等多为彩叶树种,这些植物秋季叶色黄得透明、红得艳丽,极具观赏价值。它们可以和常绿乔木树种进行科学配置,在风景游览区,以片植形式按不规则镶嵌式配置成风景林,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自然园林景观,能体现出整体艺术效果;也可与花灌木合理配置,植于庭园、绿地;同时五角枫、糠椴、花楸又是庭荫树和行道树的首选树种,当夏秋之际,会呈现出彩叶灿灿、硕果累累的秋季胜景。

3.3 花灌木树种

榆叶梅、锦带花、连翘、丁香、月季、杜鹃、华北珍珠梅等花灌木,多为春夏开花的种类,可春夏赏花,夏秋观叶赏果。观花种类,花色各异,鲜艳夺目;观果品种,果色鲜艳,芳香诱人。因其生态习性差别,观赏期可相互衬托和衔接,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独具风韵。也可配合乔木树种美化公园、绿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生活环境。

3.4 藤本植物

爬山虎、葡萄、五味子、金银花、铁线莲、金花忍冬等植物,具有攀援的习性以及美丽的叶色、花朵,可丰富园林景观。它们可以攀援或垂挂在各种支架上,也可以直接吸附于垂直的墙壁上,不占或很少占用土地面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可以解决空地狭窄,无法用乔、灌木绿化的矛盾,应用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是各种棚架、凉廊、栅栏、围篱、墙面、拱门、灯柱、山石、枯树等的绿化好材料。藤本植物对提高绿化质量、丰富园林景色、建筑立体美化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3.5 绿篱植物

圆柏、大叶小檗、细叶小檗、黄刺玫、红瑞木、白榆等是适于用作绿篱的树种。绿篱是成行密植,通常修剪整齐的一种园林栽植方式,具有分隔空间、屏障视线、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目前城市道路绿化广泛种植绿篱,其一般要求是常绿、分枝性强、易繁殖、耐修剪、移栽后容易成活,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绿篱通常有矮篱、中篱、高篱3种,矮篱常作为草坪、花坛的边饰或组成图案;中篱常用于街头绿地、小路交叉口,或种植于公园、林荫道、分车带、街道和建筑物旁;高篱和绿墙常用来分隔空间、屏障山墙等。另外还可用于喷泉或雕像的背景。

4 结语

通过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合理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城市对环境抗污染的生态调节功能,还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环境美感。在园林及住宅小区绿化时要尽量多运用乡土植物,注重整体空间绿化美化效果,提高绿量,一方面要合理地进行生态环境系统的规划设计,通过绿地的点、线、面进行合理地配置,以乔木为主体,以植物群落为基础,构建乔、灌、草、藤等复合生物群落;另一方面要在追求自然美的前提条件下,融合艺术美,重视植物的景观、美感、寓意和韵律效果,尽量体现园林的艺术性,优化植物配置,产生丰富的色相、季相变化,使生态效能与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达到生态和美学的高度和谐。同时充分发挥乡土植物能较好适生于当地环境的优势,形成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顶级生态系统,提高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总体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l]赵建成,吴跃峰,李盼威. 温带暖温带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研究[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苏玉阗,宋昌友,刘利民,张学民. 孟滦林管局野生花木资源点评[J].河北林业科技,2003.3

[3]张学民,张首国,张艳华,等. 野生花卉人工繁育栽培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8

[4]周旱弘.乡土植物造景的优势、困境与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05.2

[5]赵玉玲.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

[6]程利霞,李枝林. 浅谈乡土树种在昆明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作者简介:李春萍(1971-)女,河北围场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