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课程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课程计划

第1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国学启蒙)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的种植

5、安全教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必背《国学启蒙》。

2、选读书目:中外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爱的教育》。各班根据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书目,每学期读书至少在两本以上。

3、每学期积累名人名言20句以上,做到熟读成诵,并能讲述两个以上名人故事。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40万字。

六、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4、检查学生读书积累本,并随机抽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第2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一、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

裴娣娜教授认为,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高中新课改使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层面,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文化活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并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关注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理念欠缺。 有的学校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自编教材”;有的学校只强调硬件的气派、现代,却未提出适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而没有这些,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二是校本课程开发表面化。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重新揭示、确认、彰显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学校自主性的文化特色,但现实是,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加工完全是技术性的,只单纯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或重新编写,没能使学校文化质变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完整的课程文化,更谈不上体现学校文化的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

三是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化。 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有些学校过分注重形式,片面追求数量,认为校本课程越多越好,以多取胜,几百门校本课程让学生眼花缭乱,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相去甚远,更谈不上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须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中就根据我校的文化特点和办学思想,将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拟定为三个领域:大文化课程、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课程、荣誉课程。并从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探寻校本课程开发途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挖掘学校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基于学校的实际背景、现实需求与文化传承;必须从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全面规划;学校文化中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提炼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例如,我校对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品牌优势的“兴趣小组”和“德育活动”等进行了系统规范地课程设计,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目标化,德育活动系列化等途径开发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圆明园的兴衰》(我校地处圆明园),《企业实战模拟》等。

二是坚持教师为主体的多方合作开发模式。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所以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和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捕捉到具有学校文化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生长点”。我校就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经多方合作开发出了《走进陶艺大世界》、《世界各民族礼仪》、《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

四、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学校文化构建是一个渐进和复杂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如此。校本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强调各方参与者在自我反思、自我体验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评价过程中,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所以,必须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学校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体现本校。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力图重构学校文化的生存方式: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逐步形成师生的合作、对话与分享;逐步形成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因此,“基于学校文化建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

课程文化是人们在创造课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涉及课程建设制度的变革和随之产生的新的课程产品和课程理念等。学校开发的特色课程需要创生新的、独特的、“为我所需”的课程文化。学校独立开发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文化重构的过程。教师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系列实践活动,可以更新课程观念,增强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同时,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提炼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而这些课程在实践中又会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哲学和学校文化,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第3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3;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35-02

2008年秋季,厦门市全面启动了高中新课改。通用技术作为这次课改的一门新课程,课程资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是每个学校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作为一所城镇化中学,以学校实际为基础,着力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挖掘与整合、通用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构建,成效显著。本文对“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相关思考。

一、厦门市新店中学概述

所谓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非农业活动赶超农业活动的重要阶段,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越来越多,乡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慢慢向城镇居民转化的过程。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正是一所城镇化中学,位于厦门新区翔安区的新兴街,是厦门市翔安区办学规模第二大的完全中学,仅次于翔安一中。现有在校学生2534人,49个班级;一线教师157名,包括高级教师14名,一级教师5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名,本科学历教师97名;拥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学校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

二、课程提要

通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及人文与科学融合性很强的新型学科,它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以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在高中教育阶段努力发展学生以技术设计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概念界定

(1)通用技术。在福建省,根据新课程标准,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应用十分普遍,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一般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必修模块一般包括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而选修模块一般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等等。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例如通用技术实验室、各种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市、区及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比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实施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思路

(1)注重课题研究,促进课程可持续建设。由学校教研室申报名为“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课题,该课题得到有关专家一致认可,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将课题列为2013年翔安区教育科研课题。学校教研室组建由本文作者为主持人的课题研究团队,初步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确定人员分工,并拟出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及难点,计划在两年的课题研究时间中为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大力推进起到重要作用。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探索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城镇化中学办学特色。

(2)深入调查研究,确定校本课程思路。课题组成员在高一年段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在社区、职高了解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通过调研,摸清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需求状况和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硬件软件条件。

(3)积极实践,促进课程校本化特色的形成。2008年9月开始,学校对学科进行了一次大调整:通用技术课程每周每个班2个课时,并选派1名教师和本文作者共同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专职教师,负责“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的通用技术教学任务,同时负责通用技术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紧紧围绕“城镇化”这个特征。经过将近八年的摸索,终于有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模仿―创新》。回首来路,历历在目。

其一,利用教研日到厦门各大名校参加教研活动。比如2014年10月22日,到厦门双十中学听陆健老师的公开课“神奇的螺旋桨”。他以动画人物哆啦A梦为切入点,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螺旋桨世界,并引导大家学会竹蜻蜓的制作,为我校接下来的实践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2015年1月8日,到厦门双十中学聆听了李洪金老师的一堂课“桥梁”。李老师展示的极其丰富的世界各地桥梁图片及各种各样的桥梁模型设计,为我校今后的桥梁称重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其二,跟岗培训。2015年11月23日―12月4日,有幸参加厦门市翔安区特级教师协会组织的部分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岛内名校跟岗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有了很多收获,理念更新了,视野开阔了。在跟岗学习过程中,幸运地听到了很多真实的课,它既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太多时尚的教学手段。这种课堂,让大家体会到一种自然的气息,遵循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其三,课题培训。2015年12月18日―12月19日,参加了由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厦门市翔安区2015年教育科研培训”。培训会上,分别聆听了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张世钦校长的讲座“教育科研的独特价值与教师专业发展”、福建教育学院郭春芳院长的讲座“教学主张:卓越教师的品牌内核”,以及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柯艳瑜老师的讲座“掌握科研小常识 助力专业大发展”。三位老师分别从“教师的规划篇、科研篇”“教学主张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课题研究十要素”等方面,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其四,积极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比如2015年12月4日,作为厦门市翔安区名师的本文作者,在厦门市内厝中学开了一堂区级观摩课“方案的构思方法”。在课堂上,以各种台灯为例,向学生介绍了方案构思的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以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领会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以这节课为契机,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周,就着手布置学生准备制作台灯的各种材料,并利用四节课时间反复实践,耐心引导,学生基本上能完成台灯的制作。

五、结束语

总之,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是城镇化中学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如今仍然面临重重困难,比如学生的选择、师资不足、设备不齐、课时安排不合理和评价机制滞后等。但是,只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内外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校本化,适合校情学情,使得通用技术课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志超,靳玉乐.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1).

[2]安玫.课程环境与课程组织的进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3]韩延伦,曹建新.关于中学生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地位的再认识[J].教学与管理,2014(19).

第4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关键词:家乡名人;文化资源;少先队;校本活动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指出少先队活动要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2013年颁布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少先队活动课要符合“因地制宜普遍开展”的要求。《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书》中也谈到:“各基层少先队组织要注重开发利用各类资源,体现校本特点、地方特色。”少先队活动课程校本化是以学生兴趣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和社区资源,通过师生主动、创造性的劳动,自主探索一部分富有本校特点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课程。

D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如,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和我军通信事业和我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王诤将军等。学校依托两位名人资源,结合少先队常规活动与学校特色,探索实施少先队校本化活动课程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依托名人资源,创设少先队环境课程

校园环境是开展少先队活动的重要资源,其分为显性文化环境和隐性文化环境。显性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环境,而隐性文化更多地在于名人的内在精神。

1.利用显性文化环境,开发接触性课程教育

显性文化环境映照着整个学校的文化积淀水平和样式,显示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其他文化样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校现建有彰显学校百年优秀文化传统的“赵翼像”“云崧廊”,体现时代风貌的“翼溪书苑”,展示王诤将军不平凡的一生及杰出贡献的“王诤陈列室”等显性物质环境。学校通过校园游览与介绍相结合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形式,让学生在环境课程中了解身边的历史名人。

2.利用隐性文化资源,引领熏陶式课程教育

“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效果是不可能的。”D校的名人精神景观,除已经命名的诗联廊、刻有赵翼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励志石外,还有墙面系列字画装饰等名人精神的外化环境。学校依据名人精神进行诗词创作、书法绘画、科技创作、作品展示、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领悟、传承名人精神,使精神活动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依托名人资源,建设少先队网络教育课程

互联网在我国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深入人们生活。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和载体研究与“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设计》中谈到少先队活动课程中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依托名人资源,D校创建了名人专题网页,有“赵翼的故事”“赵翼的诗选”“新闻中心”“赵翼论坛”“翼溪小诗社”“翼溪书苑”等栏目。这些网络名人资源能让学生自发地、有选择性地感受名人内容所传授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学生在网络教师积极正确的评价与引导下,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观点、行为是否正确,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真实想法的掌握与引导。

三、依托名人资源,挖掘少先队校本教育课程

2006年以来,D校广泛搜集、研读地方名人赵翼、王诤的家谱及其著作等史料,开发和编写了《走近赵翼》校本教材和《王诤故事》中队材料,实施现有校本教材与中队材料,除了对材料进行教学课时保障外,还需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学校通过分层学习,让低年级学生在喜闻乐见、新鲜有趣的形式中学习课程内容。如,诵读赵翼浅显的诗歌让学生了解赵翼的童年生活,培养其关爱他人、热爱学习的品质。中高年级采用演讲、表演、辩论等形式,了解赵翼学习、为官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爱国爱民等思想。

四、依托名人资源,设立少先队系列活动课程

1.横向活动开发,建立多样化社团实践活动

学生认知与行为是在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渗透养成的,对学生而言,单纯地让其学或懂得知识的教育,不能真正实现认知的发展与行为的养成。D校依据现有的赵翼文化资源建立翼溪小诗社活动团体,聘请学校优秀教师、楹联学会专家担任辅导员,给学生讲授古诗、楹联知识;依据王诤电子科技馆这一名人资源,组建王诤少年科技营、车模、航模等俱乐部,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等科技创新品质。

2.纵向主题设计,开设层次性校园主题活动

根据名人精神与学生认知,D校开设形式多层次的校园名人读书节活动。围绕“我做读书小明星”活动,低年级开设阅读与绘画活动,中年级开设阅读与写话活动,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加入征文活动。创作展示活动中,学校少先队创设“翼溪绘画之星”“翼溪阅读之星”“翼溪创作之星”等,使低、中、高三年段学生都能参与同一主题不同层次要求的活动,体验系列读书活动的乐趣,实现展示自我、名人精神内化的过程。

3.常规主题保障,稳固特色化阶段主题活动

要使名人文化持久内化,少先队活动主题需不断持续。为保障学生对名人学习的长效性,每一位D校学生在中午都有午读时间,学生可以到清新雅致的“翼溪书苑”,选择自己喜欢的个性化名人读物进行阅读,低年级学生通过绘本阅读能了解历史名人的贡献,中年级学生通过故事阅读知晓家乡名人的奋斗历程和成长经历,高年级学生通过名人生活阅读体会名人奋斗的艰辛,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学校每年还开设常规主题活动,围绕王诤科技活动主题,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开展“科学小眼睛”“科学小问号”“科学小发现”“小小科学梦”“科学小能手”“我们爱科学”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层次同主题的活动。

4.动态活动创新,开展个性化中队主题活动

在教育与生活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级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状况,为此少先队活动课程设置要依据时代主题和本班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特点,开展个性化、班级化、具有时令性的少先队主题中队活动,深化名人精神,促进少先队活动课程校本化、班级化。如,根据学生生活和学习现状,结合赵翼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品格设计相关主题队会,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赵翼品质,改正不良言行,养成良好习惯。又如,依据王诤将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毅力为主题开展班级中队活动,让学生明白坚持与毅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成功过程中需要努力与辛劳。

德育途径是实施德育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途径。D校少先队校本活动实践课程通过外在环境熏陶使少先队活动生活化,利用网络名人资源使少先队活动更加现代化,使用校本课程使少先队活动课程特色化,采用系列主题活动使少先队活动更具层次性与个性化。这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整个少先队活动课程具有校本化的同时也更具生命力与生长性,为健全学生个体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积极优秀人格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生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优化整合;交流

校本课程是一种课程门类,也是一种开发的理念、观点或技术,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从归属上,是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之所以有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学校还缺乏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从课程管理体系上来说,给学校的校本开发空间还不够。某教育部官员曾说到“现在要求所有学校都开发出独一无二的校本课程是不现实的,只有学校真正达到一定办学水准时才具备开发独一无二校本课程的能力。

为了能够开发出具有我校鲜明特色又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我校硬件设施过硬、学生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充分渗透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中,尽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完美结合,

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与交流阶段。在准备阶段,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可以在网络教室里讨论并查阅资料,做好记录,以备上课时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注意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实施阶段也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课堂上辅以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揭示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简化其认知过程。最后由学生将自己的表现输入电脑,从而得到较客观的评价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例如我校王老师设计的一节低年级数学口算课。将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运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口算题,学生练习的对与错在答案完成按回车键后,立刻以明显的符号显示出来,直观、简便、易行,见下表。

利用if函数判断答案。√表示正确,×表示错误。从外观而言,电子口算练习与学生常用的文本式的差别不大,但是通过Excel的if函数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判断,显示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新练习法具备的一些优点。电子口算练习的设计和使用,只是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整合中一个很小的尝试,但却让数学教师从繁琐的批改口算练习中解脱出来,并可以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既可全班测验又可个别辅导。

又如,我校张老师设计的校本课程――“美丽的数学图形”,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分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六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数学活动中去。另外,在进行“立体图形”的校本课程研究时,请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能不能将它们分类。在观察讨论时,有学生发表看法:“玻璃珠、皮球滚来滚去,站不住算一类;其它的可以固定位置,不易移动,算一类。”也有学生说:“尖尖的(指圆锥)算一类,其它算一类。”情绪激昂,互相批驳,最终获得与教科书分类基本相同的结论,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渡显得理所当然。

第6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经济学 课程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工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与实践),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课题(编号:XJK011CGD008),湖南工程学院2011年教改革项目(实战导向的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6-03

1.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方向性和科学性

从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数目众多,但总体上专业方向性不明确,作为专业特性体现的专业核心课程含混不清,凌乱的专业选修课之间没有形成职业模块,课程内容空洞,针对性差,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课程更新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公共课设置不当。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而我国高校现行公共教育课的现实是政治素质教育课比重过大,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课程不足,造成对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忽视,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是专业课设置错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些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往往把综合性大学的培养计划照搬照抄或者简单修改后移植到自己学校来,造成课程门类广,数量多而且繁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虽然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但不专,存在博与专的矛盾关系问题,就业时往往无所适从。此外,课程间缺乏耦合,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偏离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以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选读这两门课为例,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选读内容部分重复。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而资本主义部分内容与资本论选读重复,区别是知识深度不一样。然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关于资本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宜过深。那么资本论选读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政治经济学中加大比重,两门课的知识通过政治经济学一门课程来完成也是可行的。

1.2 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与国外一些注重实用主义的经济学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教育明显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是专业课程设置明显地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一贯的精英教育思想,使我们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高的目标导致所制订的培养计划追求专业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缺乏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理论化程度过高,导致“非精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接受度大打折扣,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国内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移植的是国内综合型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大多理论程度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才能掌握好。但众所周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非精英化”,导致这些学生在高深理论学习上的难度和惰性极大地增加,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专业学习的效果。导致学生对课程中理论难度较大的部分难以很好地掌握,只能粗浅地理解所设课程的皮毛,从而最终导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各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但都没有形成很完整深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今后的发展方向。

1.3课程模块配置比例不合理

一般而言课程设置的模块主要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无论从哪种类型来看,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模块配置比例都不太合理。

一是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据调查,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比例一般达到全部课程的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选修课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很少。在欧美等多数大学,本科学生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达到了 30%,有的大学比例更高。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德国工科大学基础阶段25%的学分为选修课,专业阶段50%的课程为选修课。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往往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历来的授课习惯未经学生选择而事先确定的,名义上的选修课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必修课学分过多导致学生被迫将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对付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学生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本科经济类人才应以运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很多定位于应用型的高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却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着课程学习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习实践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工作。

1.4课程设置与学校定位不匹配,缺乏地方特色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自身条件,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我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地方高校,这些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要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性。也就是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特色。因此,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加大本土课程开发,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在选修课程设置上,都应加大体现当地区域特点,为当地区域服务的课程。另一方面,还要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立足地方、服务当地的使命感。但纵观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几乎都没有结合当地区域特点来设置的课程,只是泛泛地开设了一些基础性的课程,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经济学人才不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2.1目标

定位于应用型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培养要求,把经济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当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应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着重于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手段,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向经济学和经贸相关领域扩展,具备较强的渗透能力和适应能力。

2.2 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强调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知识传授上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对吸收、运用和创造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注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要用系统思维方式,把进入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置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设计,并从人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特别是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与统一,以便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一个更适合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是创新性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努力改变“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化、灵活化课程设置,突出新、综、活、实。

四是统一性原则,追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也体现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个明显偏差,即重科学性课程设置、轻人文性课程设置。这也是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人文性课程的设置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3.1 更新专业课程价值观,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课程价值观是设计课程结构的行为先导,也是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现代课程建设的公认理念是,课程的整体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具体到经济学专业而言,开放性要求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含的知识信息要与经济界及社会大系统的知识信息之间能经常地进行交流。灵活性要求指课程体系具备自我调节的机能,能够对学习者个人需要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反映,建成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可控性则要求在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基础上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准确地诊断出课程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随时获得调整和纠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这就是课程现代化的三性。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实现这三性呢?

第一要在分析社会需要、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科发展内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才有可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程度。

第二要在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各门课程的局部优化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关系,要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先、为重。要经常重新审定、合理调整经济学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课程改革。

第三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根据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从整体上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好各门课程的分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对于每门课程的改革,要处理好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精选内容,确保重点。还要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理论,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接近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使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

第四要注意吸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有先进性,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3.2 加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软化学科间的界限,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衔接;二是淡化细节了解,强化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呢?

一是要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必须做到课程因地制宜,分类设置课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分门别类设置课程。在基础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围绕国外经济学中级水平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计量课程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是要加强经济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的局面,积极地扩大选修课的开课规模,增加选修课程的总量和自由度。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做法,根据社会就业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兴趣,在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后,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给学生一定的灵活性。

三是要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课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交融,突出综合性,改变文理严格分科,各门课程之间互不通气自成体系的现状,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应变性。

3.3 重视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实现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不足,高校应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力求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揉合在一起,结合基础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计量统计类课程进行模型构建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我们应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订单生产”,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双赢合作。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企业也在实习的过程中观察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信用度和创新能力,为毕业时企业挑选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出实验、实习、理论科研等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要求和实践状况所知较少,也缺乏足够的实践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不足实施教学、实践、实习、科学实验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学校的实验室来,把他们的工作经验直接输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同实验课的老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利于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企业、金融机构等的最新情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

3.4 开设灵活性和前沿性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时代性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发展趋势,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追逐和适应社会变化及其需要,而美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部分教学内容,引进新课程。以此为鉴,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贯彻高灵活性、强实用性的原则,在课程结构优化设置上,课程设置要结合经济实践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按照“适应需要,拓宽口径,加强重点,发挥优势,促进联合,着力提高”的专业建设原则,对现有的经济类专业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

在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上,继续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加一些适应新世纪、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和技能性的内容。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并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体现课程的“前瞻性”,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优化教学过程上,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3.5 勇于课程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各所高校都在追求人才培养特色。而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敢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的能力可以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独特性上。一般说来课程体系的特色形成有三条基本途径:第一、在四大比例关系上突破常规,即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的比例上与他校有所不同;第二、在专业主干课程的选择安排上与众不同;第三、在选修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形成本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郭远.贵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2]谢惠琳.关于经济学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3(6)

[3]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 长春大学学报,2006(5)

[4]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西[J].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作者简介:

第7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校本课程;任务;照明灯;安装与更新

作为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经典教学方法之一的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当前的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备受青睐,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引入,专业课教学模式已有所改进,许多中职专业课教师在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正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既然实施项目教学法,就要有相应的校本课程。

《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与项目化;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些新课程理念是我们编写校本课程的支撑点。

在校本课程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归纳边反思的方法对课程结构的编排进行改革,即整合课程内容,重构学科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整合课程内容

在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处理上,删除过时的内容,增加先进的内容,合并类似的内容,去掉重复的内容,减少理论繁琐的内容,增加实践个性的内容,使整个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生产的实际。

二、以“项目、任务”为基本思想,重构学科教学

校本课程的编写,打破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教材顺序(以原来的教材作为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以课题(模块)为单元,以项目、任务为主线,通过设计不同的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

例如,编写《电工基础》中“照明灯的安装与更新”是这样处理的:先把这个模块分成三个任务:(1)照明灯的安装(白炽灯);(2)照明灯的安装与更新;(3)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提高。然后每一个任务都按以下思路进行:给出任务项目或情景(问题的提出)――解决该任务需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查阅、综合的能力)――设计解决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分析、处理的能力)――独立或分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任务完成情况(比较、评判能力)――提出新任务(提出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生,围绕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综合查阅、评判比较并最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任务一 ――照明灯的安装(白炽灯)与更新是这样安排的:

一、任务提出

让学生设计安装老师出示的电路,通过学生分组查询《城市照明与景观节能设计规划建设标准及工程安装维护实用手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节能系列图集》《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实训》《电工电子实用手册》等资料以及从网上查询有关白炽灯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安装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信息,指导学生进行照明灯电路的设计和安装。对安装好的电路,使用示波器进行波形的测量,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二、相关新知识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正弦交流电,这是因为正弦交流电在传输、变换和控制上有着直流电不可替代的优点,然后明确指出,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是分析和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基础。

三、任务解决方案

1.白炽灯的安装步骤

2.安装的工艺要求

3.安装的注意事项

4.白炽灯管不亮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四、动手试一试

有一只在楼上的白炽灯,用一只单联开关来控制这盏灯,无论是装在楼上还是楼下,开灯和关灯都不方便,装在楼下,上楼时开灯方便,到楼上就无法关灯;反之,装在楼上同样不方便。为了方便起见,就在楼上、楼下各装一只双联开关来同时控制楼道口的这盏灯。

五、知识拓展

1.交流发电机简介

2.白炽灯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六、思考及练习

三、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制订课程标准,开发项目化的校本教材。我们在“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的过程中,制订模块化的课程标准,并以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或相关的产品为载体,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项目式、案例式、情境式、任务式等编写“教学做”一体化的校本教材。教材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材,符合学生认知和技能养成规律,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项目进行整合,体现“以服务生产实践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厂实践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则,突出鲜明的职教特色。

参考文献:

第8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学校虽已开设校本课程,但实施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难”:一是校本课程多数由语数教师兼任,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取得实效;二是校本课程被挤占挪用得多,教学时间难以保障;三是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存在应付思想,有的只是随便找些材料对付着上,课程目标难以落实……如何破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大难题,让校本课程实施取得更大的实效呢?这成为广大教学管理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为了加强课程特色的培育,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建设,我校注意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开设了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兴趣特长类等“三大类”校本课程,具体如:经典阅读、趣味数学、棋类世界、花样跳绳、七彩绘画、美妙音符、社区服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打破班级之间的界限,注重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致力于打造由学校提供课程“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的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形成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菜单式”校本课程资源系统。

一、“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校本课程实施,有效改变校本课程实施过程被动、应付、低效的现状,力求达成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

1.学生层面

课程内容要能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离开了学生实际,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课程,因此,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当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乐于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教师层面

课程内容要能适合教师教学,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资源放错了地方,就可能是垃圾”,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让其发挥最大价值,我们对校本课程中的每门课程均选择具有该项特长的教师任教,既保障了校本课程的实效性,同时也促进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引领和启发教师组织开放而有序的教学活动,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建立一支具有先进课程观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和保障。

3.课程层面

校本课程要建立一定的结构体系,有助于学校课程特色的形成。课程建设力是学校重要的发展力,课程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致力于打造由学校提供课程“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点菜”的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形成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菜单式”校本课程资源系统,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需要。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为“开设课程清单――教师选教――学生选课――走班上课――提炼成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自主与开放并举

正如每一片树叶都不尽相同一样,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他们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他们有权利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学校和教师必须尊重、保持并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不同个体的潜能,唤醒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让教育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菜单式”校本课程基于儿童个性特点,由学校列出校本课程开设清单,分为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兴趣特长类等“三大类”校本课程,让教师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任教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编排限制对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凸显了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自主性与开放性。在这样主动而非被动、自主而非他主、开放而非封闭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师生均展现出主人翁般的精神风貌,让学校课程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基础与拓展共舞

在“菜单式”校本课程体系中,“基础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国家课程中的必修学科内容,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特色化课程” 注重将地方特色、学校传统和教育理念等多种因素融入到“菜单式校本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知识拓展类”――重在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技能,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和创新力;“社会实践类”――重在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会社会交往,锻炼意志品质;“兴趣特长类”――重在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综合素养。

学科课程的严格落实保障了多数学生能够“吃得饱”,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是需要;菜单式校本课程的实施力求让学生“吃得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坚持学科课程和特色化课程“两条腿走路”,形成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让基础与拓展和谐共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3.有序与变通共存

第9篇: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由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贸易强国的转变,外贸企业对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开展对外贸易业务,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市场、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3.1 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高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表1)。

(1)基础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侧重于各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体现了“厚基础”的原则。公共基础模块由工具类课程(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体育等)组成。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这里主要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2)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体现了“宽口径、重实用”的原则。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核心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体现“术有专攻”。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可进一步分为产品、区域等子模块。产品子模块可以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种类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等课程,也可以结合学校和所属地区特点开设特色产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每个子模块中至少选修一类课程,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另外针对目前市场急需小语种外贸人才的情况,在职业辅助模块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小语种子模块,开设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拓展专业领域而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主要是为学生从传统外贸人才向高层次外贸人才转化奠定基础。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3)普通教育平台。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素质”原则。公共选修模块主要是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课程。这两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质,因此要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强调基础性。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3.2 学时、学分的结构

(1)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综合能力。(2)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0%。(3)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在大二安排部分专业课程,有效延长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4 课程体系设置的保障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双语型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做为兼职教师,保证每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主讲教师,避免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2)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调研,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调整。所有核心课程都要有讲义、课件,同时配备学习指导书等资料,完善案例库、电子资料库的建设。(3)选择适当的教材。尽量选取与时代相关,比较有现代感的专业教材,以避免陈旧教材只重理论,缺乏时代气息,缺少实例说明,不便于学生培养学习和阅读兴趣的问题。(4)加强实践教学基础建设。购买各种实验教学软件,完善校内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