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化学及生物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应用
合肥学院是一所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是我校本着“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1]重点发展的系部之一。生物化学是我系承担的省级精品课程,为配合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生物化学实验室建有多媒体设施。我们作为2007年到合肥学院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三年内参与了生物技术专业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以下心得。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中的分子和化学反应的学科,也可以说是主要用化学的原理和语言在分子水平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2]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定理都是通过前人一系列的科学实验逐渐发现并确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本中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单纯地通过板书和挂图的方式不能很直观的向学生展现出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把最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向学生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并不意味着仅仅将讲义上的内容逐条拷贝到课件上,照本宣科。如果单纯这样做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板书而已,从以前的“人灌”到“机灌”,起不到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4]学生往往还会因为课件的内容太多,目不暇接,精力分散,造成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下降。利用多媒体技术,就是要通过课件这个工作平台来充分地运用各种数码科技为实验教学服务,并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
2.应用多媒体设备服务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我系为鼓励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实验教学中,给实验室配备了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这个实验为例。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即使两名教师同时向学生讲授分光光度计的用法,每个分组二十人左右,只有教师周围的四五个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过程。而后面的学生并不能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教师反复地进行教授。利用数码摄像机可以预先将仪器操作过程拍摄下来,并通过“会声会影”等视频编辑软件剪辑编译,在重要的操作步骤和节点处可以加上文字注释说明强调或者通过调整播放速度用慢动作播放。学生通过大屏幕投影观看实验操作视频,能准确掌握仪器的使用步骤。在生化实验教学中,微量取液器的使用,索式提取器的组装,电泳仪的操作等都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
扫描仪可以将参考书籍上的重要资料和图片扫描下来,通过Firework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应用于课件当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实验报告当中的问题和错误扫描下来,下次实验课前对其问题和错误进行点评。
介绍仪器设备的外形面板、观察实验现象,以及指导提取过程中,称量、研磨、过滤、定容、移液、离心等步骤的正确操作,借助数码照相机呈现图像是最佳的表现形式。[5]同时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指导过程当中,运用照相机还可以起到监督取证的作用,将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操作动作拍下来,在下节实验课前进行讲评纠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出现的异常的实验现象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引导学生课后分析思考。
通过多媒体动画来解释比较复杂的实验原理,有的生化实验原理比较复杂,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实验中关于浓缩胶和分离胶的具体作用,加入了示踪剂的血清是如何分离的,学生单纯从实验讲义中很难理解实验原理。而通过多媒体动画,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实验原理。多媒体动画还可以用于展示仪器的运作原理,等等。[5]
3.利用现有条件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上面所提到的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等也可以在实验开始前通过网络上传到学校建立的Blackboard网络供学生观看预习之用。我系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拥有电脑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不到10%,能上网对上课内容预习的学生不多;但是据了解,拥有MP4或带有MP4功能手机的学生比例较高,达到50%―60%的比例。现在的MP4除了视频观看以外,还常常具有阅读PDF电子书等功能。这样我们可以将仪器的操作视频转换为MP4格式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将课件或者课外资料等通过软件转化为PDF格式的电子文档供学生阅读学习。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还可以通过QQ群和飞信等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对学生在实验当中碰到的问题答疑。
4.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科方面的基础学科,而实验教学同时又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学科方面也要求高度重视实验操作基本功。所以青年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与时俱进,[6]利用多媒体手段想法设法提高教学水平。结合生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也应当进行前瞻性的建设。如建立实验室网页等,通过实验室网页可以建立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的方式来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进行辅助。由于实验教学课时的限制,很多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的操作过程都是由实验老师代劳,学生并没有充分参与进去。虚拟实验室的设想是将实验室中大部分常用的实验仪器的操作视频拍摄编译上传,操作的标准步骤上传,将实验讲义上传,学生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而学习实验试剂的配制准备过程,实验仪器的标准操作,并可以下载保存。学生可以利用虚拟实验这个平台来学习各项技能,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对其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验设计提供帮助。[7]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在讲义要求以外的实验,并可以节约大量的试剂和实验仪器损耗。这也是未来实验发展的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研究符合教学规律的课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与学生沟通互动,并积极进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良庆,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79-80.
[2]王希成.生物化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彭帆,肖方详,王艳林.多媒体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J].健康研究,2009,(6):236-237.
[4]范桂林,罗小丽.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科技资讯,2006,(33):70.
[5]沈剑敏.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79-81.
[6]高涵.青年教师如何做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J].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06,(7):862.
【摘要】 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为玄参科泡桐属(Paulownia)植物,落叶乔木,全国几乎均有分布,野生或栽培,是常用的中草药,其花、叶、皮、根、果古时对其就有药用记载,可用于治疗炎症、病毒感染、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白花泡桐花的化学成分除挥发油部分外,未见报道。本文对泡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总结,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研究植物生物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泡桐属;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玄参科泡桐属Paulownia植物,全属共有7种,分别是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毛泡桐[P.tomentosa(Thunb.)Steud.],兰考泡桐(P.elongata S.Y.Hu),椒叶泡桐(P.catalpifolia Gong Tong),台湾泡桐(P.kawakamii Ito),川泡桐(P.fargesii Franch.)和南方泡桐(P.australis Gong Tong),光泡桐[P.tomentosa var. tsinlingensis (Pai)Gong Tong]是毛泡桐的变种。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有些种类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引种栽培。作为一种优质木材,它不仅在工农业方面有广泛用途,同时它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花、叶、皮、根、果古时就有其药用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述:“桐叶……主恶蚀疮著阴,皮主五痔,杀三虫。花主傅猪疮,消肿生发[1]。” 《药性论》也言:“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其主要作用有:抗菌消炎,止咳利尿,降压止血,同时还具有杀虫作用。
1 化学成分
泡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学者最先对泡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1931年Masco Kazi等从泡桐叶的树皮和树叶中分离得到糖苷类化合物[2,3] 。1959年,Kazutoru Yoneichi研究了桐木中的木脂素成分,分离得到了丁香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和现代波谱技术应用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从泡桐属植物中不断发现新化合物。该属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环烯醚萜苷、苯丙素、木脂素苷、黄酮、倍半萜、三萜等。其中许多化合物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1.1 苯丙素类化合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在泡桐属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有:(1)木脂素(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类):细辛素(d-Asarinin)[4],芝麻素(d-Sesamin)[5],泡桐素(Paulownin)[6],异泡桐素(Isopaulownin)、(+)-Piperitol[7]等。(2)苯丙素酚类:Verbascoside[8],Isoverbascoside[9]。
1.2 环烯醚萜类 富含环烯醚萜类成分是泡桐属植物的一大特征,在该属植物中多以成苷的形式出现,广泛分布于桐木、桐皮、桐叶中,花中还未见文献报道。泡桐属中的环烯醚萜成分具有九碳骨架(即C-4去甲基)的环戊烷型、环戊烯型和7,8环氧戊烷型,显示了其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意义。其取代基位置比较固定,一般1位羟基与1分子葡萄糖成苷,8位为甲基或羟甲基。另外,Soern等从成年毛泡桐的叶部获得两个5,6位为双键的环烯醚萜苷,同时,他还发现成年和幼年的毛泡桐中环烯醚萜苷成分有所不同[10~14]。
1.3 倍半萜类 李志刚等[15]从毛泡桐的花中分到7个落叶酸型的倍半萜,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倍半萜类化合物,可能与该类激素促进开花,抑制种子发芽有关, 其他部分未发现。
1.4 甘油酯类 杜欣等[16]从毛泡桐的花中还分到了甘油酯类的化合物及其苷。
1.5 其他成分 从该属植物中还分离出黄酮类、二氢黄酮类、三萜(主要为熊果酸及其苷[17])、生物碱、多酚、单糖、鞣酸、脂肪酸等多种成分。另外,栗原滕三郎和宋永芳等[18]对泡桐花的精油成分作了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利用GC/MS技术鉴定出许多长链及芳香族化合物。
1.6 植物激素 王文芝等[19]对河南兰考泡桐的根、茎、叶中的植物激素进行了研究,利用HPLC技术分离鉴定出了激动素、反式玉米素、激动素核酸等8种激素。
2 生物活性
2.1 抗菌作用 芝麻素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20],而泡桐花及其果实的注射液(醇提取后用醋酸铅沉淀去杂质制成),体外实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布氏杆菌、革兰菌、酵母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从泡桐属植物中分到的紫葳新苷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小浓度为150μg/ml,并认为其角甲基是抗菌必要基团[21]。魏希颖等将泡桐花的黄酮提取物作了体外抑菌实验,发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而对黑曲霉、啤酒酵母、产黄青霉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2]。
2.2 治疗气管炎 泡桐果及花治疗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临床治疗1341例,有效率为81%,其中临床控制率7%,显效25%[23]。
2.3 消炎作用 泡桐花可用于治疗炎症感染,临床报道用其治疗16种疾病计244例,均有一定疗效,其中对上感、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的疗效较好,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4]。实验中通过观察泡桐花浸膏对哮喘豚鼠肺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发现泡桐花浸膏能明显延长豚鼠诱喘潜伏期,优于地塞米松(P
2.4 止血作用 泡桐属植物中所含丁香苷有明显止血作用。本品注射液用于手术70例,良效(明显止血)30例,占42.9%,有效(出血减少)26例,占37.1%,无效14例[26]。
2.5 毒性研究 小鼠口服泡桐果乙醇提取物半数致死量为21.4g生药/kg。大鼠口服2g/(kg·d),共21天,一般情况及体重均无异常,内脏病理检查未见中毒性病理形态改变。家兔急性、亚急性毒理实验中,泡桐果煎剂对心、肝、肾、脾、胃均无毒性病理改变。家兔灌服泡桐花浸膏或静脉注射,一般情况及食欲、体重、白细胞等均无明显变化,成人口服上述浸膏或肌肉注射,自觉症状、体温、脉搏及白细胞数等均无明显改变,但有轻度血压下降[4]。已有报道苯丙素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延缓骨骼肌疲劳、DNA碱基修复、抗凝血、抗血小板凝聚等多种生理活性。从泡桐属植物的树皮和茎部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呋喃醌酮(methyl-5-hydroxy-dinaphtho[1,2-2′,3′]furan-7,12- dione-6-carboxylate),对hela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polio病毒的brunhildeⅠ型EC50为0.1μg/ml对leonⅢ型EC50为0.1μg/ml[27]。另外,咖啡酸的糖酯类化合物被认为与该植物的颜色改变有关[28]。
2.6 杀虫作用 泡桐素、芝麻素可增强杀虫剂除虫菊酯的杀虫作用,可有效杀灭蚊蝇及其幼体[29]。
2.7 其他作用 泡桐属植物还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治手足癣与烧伤、消肿、生发等功效[4]。
从以上可知,泡桐属植物化学成分疗效显著且具多样化,但对该属植物的成分研究多集中于毛泡桐种,其他种涉及较少,而对部位的研究则多为桐叶,皮、根,茎次之,花研究的最少。对生物活性的研究则不够深入,其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67(2):28.
2 Masao Kazi,Tokiti Simabayasi.A glucoside from Paulownia. Japan, 1931, 93;735;27.
3 Koiti Iwadare. Lignin.Ⅱ.Ligin of Paulownia imperialis. J Chem Soc Japan, 1941,62:186-189.
4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词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
5 Kijjoa A,Kitirattrakarn T,Anantachoke C. Preliminary study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aulownia Taiwaniana. Kasetsart J,1991,25(4):430-433.
6 Kotaro Takagawa.Constituents of medical plants Ⅳ structure of paulownin,a component of wood of Paulownia tomentosa.Yakugaku Zasshi, 1963, 83: 1101-1105.
7 Hiroji,Mayumi O,Yutaka S, et al.(+)-Piperitol from Paulownia tomentosa. Planta Medica,1987,53(5):504.
8 Schilling G,Hugel M,Mayer W. Verbascoside and isoverbascoside from Paulownia tomentosa Steud. Z.,Naturforsch ,B:Anorg Chem Org. Chem,1982,37B(12):1633-1635.
9 Sticher I,Lahloub MF.Phenolic glycosides of Paulownia tomentosa bark. Planta Medica,1987,46(3):145-148.
10 Damtoft Soren. Biosyntheses of catalpol. Phytochemistry, 1994, 35(5): 1187-1189.
11 Hegnauer R, Kooiman P. The taxonomic significance of iridoids of tubiflorae sensu wettstein.Planta Medica, 1978,33(1):1-33.
12 Adriani C,Bonini C,Iavarone C,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ulownioside,a new highly oxygenated iridoid glucoside from Paulownia tomentosa.J Nat Prod, 1981,44(6):739-744.
13 Soren D,Soren RJ. Tomentoside and 7-hydroxytomentoside, two iridoid glucosides from Paulownia tomentosa. Phytochemistry, 1993, 34(6): 1636-1638.
14 Soeren D.Biosynthesis of catalpol. Phytochemistry, 1994, 35(5): 1187 -1189.
15 李志刚.毛泡桐花化学成分.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16 杜欣.毛泡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7 Yoshihisa T,Sadao K,Kotaro T,et al. Constituents of medical plants Ⅲ Constituents of leaves of Paulownia tomentosa and Rhododendron kaempferi. Kauazwa Daigaku Yakugakubu Keukgu Nempo,1962,12:7-14.
18 宋永芳,罗嘉梁,倪善庆,等. 泡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0,10(4):269.
19 王文芝.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泡桐中的植物激素.分析化学,1984, 12(6): 531.
20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植物药有效成分分离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1 White PJ.Separation of K+- and Cl-- selective ion channels from rye roots on a continuous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J Exp Bot,1995,46(285):361-376.
22 魏希颖,何悦,蒋立锋,等.泡桐花体外抑菌作用及黄酮含量的测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401-404.
23 河南医学院,等.泡桐果及花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河南医学院学报,1975,1:26-28.
24 张永辉,刘宗花,杜红丽,等.中药泡桐花浸膏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作用的病理学研究.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6):473-475.
25 李寅超,赵宜红,李寅丽,等. 泡桐花总黄酮抗BALB / c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中原医刊,2006,33(19):16-17.
26 谢培山,杨赞熹. 救必应化学成分的研究—止血成分救必应乙素的分离、鉴定. 药学学报,1980,15 (5): 3-7.
27 Kang KH,Huh HK,Bak K. An antiviral furanoquinine from Paulownia tomentosa Steud. Phytother,1999,13(7):624-646.
关键词:花布灯蛾;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64-1
花布灯蛾(Camptoloma interiorata)又名黑头栎毛虫,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柞树重要食叶害虫,也是一种适应性、突发性、暴发性极强的森林有害生物种类。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国外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主要危害麻栎(Quercus ae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板栗(Castanea mollisima)、辽东栎(Q. liaotungensis)、槲栎(Q. aliena)、槲树(Q.dentata)、蒙古栎(Q. mongolica)、枹栎(Q. serrata)等。以幼虫取食树木的芽苞、叶片,使树木不能正常发芽、抽叶,局部枝条失水、干枯,严重影响树木生长,连年危害,有可能导致部分幼树死亡。春季由于芽苞被取食,发叶严重推迟,远看树木呈大片枯死状;秋季由于取食叶肉,叶脉遗留,远看呈白花花一片。2011年吉林省花布灯蛾轻度发生面积1.70万公顷,中度发生面积1.51万公顷,重度发生面积2.32万公顷。发生区域涉及到通化、吉林、辽源地区的10个县(市、区)及红石林业局和辉南森经局。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mm,翅展28~38mm。体橙黄色,前翅黄色,翅上有6条黑线,自后角区域略成放射状向前缘伸出,近翅基的两条呈“V”形,其外侧的一条位于中室,较短;在外缘的后半部,有朱红色的斑纹2组,每组分出2支伸向基;靠后角沿外缘处有方形小黑斑3个。后翅为橙黄色。密厚的粉红色绒毛分布于雌蛾腹端。
卵:淡黄色,圆形略扁,卵粒排列整齐,呈块状,粉红色绒毛覆盖于卵块表面。
幼虫:体长30~35mm。头部黑色,前胸背板呈黑褐色,被黄白色细线分成4片。胸、腹部呈灰黄色,各节生有数根白色长毛,有深褐色纵线13条,臀板及腹足基部均为黑褐色。
蛹:略呈纺锤形,茶褐色,长约10mm,腹部末一节有一圈齿状突起。茧深黄色。
2 生物学特性
该虫在吉林省桦甸地区1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群集在树干或枝丫处结虫苞潜伏苞内越冬。翌年3中旬至4月下旬,所有幼虫全部上树,咬食萌发的芽苞,在芽苞上咬1~2个孔,钻入芽内蛀食,严重影响柞树开花抽叶。当柞树嫩叶盛发时,幼虫取食嫩叶。
6月初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在树根部枯枝落叶下作茧化蛹。6月末,蛹羽化为成虫。这段时间是灯诱花布灯蛾最佳的时机。7月初,成虫开始产卵。7月中下旬,大部分雌虫产卵完毕,卵块产在树下部1.5~3米的叶片上,卵块上覆盖雌蛾脱下的粉红色绒毛。这段时间是收购卵块、防治的最佳时机。8月初,幼虫开始出现。幼虫孵化时,从卵底咬破卵壳爬出,群集在卵块周围,然后在卵块下面吐丝结成灰白色的虫苞,幼虫潜伏于虫苞内,此时幼虫在清晨及黄昏时取食叶片,进食后回到卵块下。10月初气温下降时,虫群离开叶背迁移到树干或大枝丫处作新虫苞。10月中下旬,幼虫下树开始越冬。
3 发生规律
花布灯蛾多发生在丘陵山区,在避风阳坡处发生较为严重。忻介六(1953)报道花布灯蛾采取入土越冬的方式。陈天璘(1963)报道花布灯蛾以3龄幼虫在树干和大枝丫下做虫苞越冬,郑文云(2001)认为花布灯蛾以10龄幼虫下树入土越冬。有关花布灯蛾幼虫的龄期和其采取的越冬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4 综合治理
4.1 人工防治
采取人工采集该虫幼虫越冬期所形成的虫苞的方式进行防治。
4.2 灯光诱杀
利用该虫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成虫羽化扬飞高峰期利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4.3 毒绳防治
娄杰等(2010)利用该虫幼虫具有反复上、下树的习性,在树干胸高部位设置毒绳,杀虫率达70%。
4.4 化学防治
关键词:柳蝙蛾;林木害虫;害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48
柳蝙蛾(Phassus excescens)属鳞翅目Lepidoptera、蝙蝠蛾科Hepialidae、蝙蛾属Phassus。该虫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安徽等地。据记载,该虫危害寄主有杨、柳、水曲柳、花曲柳、胡桃楸、山杨、柞、榛、暴马丁香、色木、糖槭、百合、大丽花、丁香、连翘、银杏、白蜡等植物。在敦化市的人工林和天然林中,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水曲柳。幼虫钻蛀树干基部,隐藏在蛀道中生活,造成蛀道面积较大,水曲柳难以愈合而影响成材,尤其对水曲柳幼树危害最重。轻者阻断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造成树势生长衰弱。重者则使树干易折枝枯,也因蛀孔流进雨水,进而引起病腐。因此,为了保护现有造林成果,有效防治该虫,敦化市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1 形态特征
1.1成虫
体长32~36毫米,翅展61~72毫米。体色变化幅度较大,大多数多为茶褐色。成虫刚羽化时为绿褐色,后渐变成粉褐色,再后变成茶褐色。前翅前缘有7个半环形的斑纹,翅中央部分有1个深褐色带微暗绿的三角形大斑,翅外缘有由并列的模糊的弧形斑组成的宽横带。后翅呈暗褐色。雄虫后足腿节背侧密生有橙黄色的刷状毛。
1.2 卵
球形,直径0.6~0.7毫米,黑色。
1.3 幼虫
体长50~80毫米。头部褐色。身体呈乳白色,圆筒形,上面布有黄褐色瘤状突,似毛片。
1.4 蛹
长30~55毫米,圆筒形,黄褐色。身体各节背面生有硬化的黄褐色毛片。
2 生物学特性
柳蝙蛾在敦化市二年完成1代。分别以在地面的卵和以在树干髓心处的幼虫越冬。
当年的成虫产下卵后,以卵越冬。卵于来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卵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发育,至9月末或10月初幼虫开始越冬。第3年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活动,继续取食为害,发育到7月下旬开始进入蛹期,化蛹高峰期在8月上旬。
8月中旬时可见到成虫,8月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
成虫羽化后就开始产卵,产下的卵不再发育,以此越冬。
柳蝙蛾的卵刚产下时为乳白色,以后颜色渐渐变深,但无黏着性,散落在地表上,于地面上越冬,越冬卵于第2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
初孵幼虫以取食地面腐殖质或杂草如蒿草生活。以后幼虫陆续迁移到水曲柳幼树主干内钻蛀危害。幼虫行动活泼敏捷,如受惊吓就会急忙后退或吐丝下垂。幼虫吐丝,并用口器将咬啮下的木屑送出坑道口外。木屑连同幼虫粪便与丝粘于坑道口的丝网上,形成粘满粪便、木屑的木屑包。幼虫所蛀坑道光滑,道口常深凹树干内。
幼虫期较长,于9月中旬停止活动。幼虫先在蛀道口吐黄白色丝膜封住蛀道,然后在蛀道底部头向上用木屑和吐出的黄白色丝做一个筒状薄膜,在其内越冬。第3年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活动,继续取食危害,发育到7月下旬幼虫开始进入蛹期。
蛹呈深褐色,体节有倒刺。后期蛹可借腹部蠕动,倒刺附着于洞壁,在坑道中活动。蛹期22~23天。羽化前蛹向洞口外移,将身体露出洞口近1/2。蛹一般在14:00时后羽化,多集中在16:00~18:00时,而夜间22:00~6:00不羽化。
8月中旬开始出现成虫。成虫羽化后即可开始交尾产卵。刚羽化的成虫多数于当晚20:00时后交尾。交尾时间较长,可持续多个小时。
成虫交尾后即产卵,也可以边交尾边产卵。每雌虫产卵800~8000粒,成虫寿命7~9天。成虫畏光,白天不活动,黑夜也不活动,仅在黄昏时刻活动、飞翔、产卵。
柳蝙蛾主要为害20年以下的幼树。
3 防治方法
一是寄主苗木出圃前,严格履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规定,把好割条、挖苗、过数三大关,及时排出带有害虫粪屑包的苗木,并就地烧掉;二是及时清除苗圃内和林内杂草;三是树干涂白防止该虫为害;四是低龄幼虫在地面活动期,喷洒25%高渗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中龄幼虫钻入树干后,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滴入虫孔。
参考文献
[1] 李洪涛,赵博,刘小明.蝙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04,33(4):27,47.
[2] 牛鸿鑫.河北林木检疫害虫―柳蝙蛾[J].河北林业科技,1985,(3):23-25.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优化 教学
1 教学理念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让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问题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现以《细胞增殖》教学设计为例,简析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学科教学。
2 教材分析
2.1 内容和地位
本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等。该节内容承上启下,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等,而在后面的必修2中,学生将继续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等,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学情分析
新课改后,纯文字叙述的课本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并在初中学习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基础上,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3 教学目标
2.3.1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3.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学生提高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2)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4 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概念;(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5 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3 教具准备
使用多媒体课件。
4 教学过程(见下表)
5 教学过程优化
多媒体技术在优化生物学科教学方面具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细胞增殖》这节课,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动态过程,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建构知识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1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高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遗传规律、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由于其知识的细微、抽象、不可见等因素,教师往往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将知识完美地反映和呈现给学生,单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用呆板的语言文字叙述,学生常常会觉得索然无味,更别谈什么兴趣了。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如何做到 “课伊始,趣即生”?在《细胞增殖》这节课一开始,我就先给学生播放人的胚胎发育过程的录像,为了避免学生在看录像时很盲目,在他们观看的同时我会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视频中的受精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子细胞的形态结构又是怎么样的?”高中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自己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究其具体过程,学生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同时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播放这样一段视频,正中他们下怀,极大刺激了他们的各个感官,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此时的学生都很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快速引入今天的课题――细胞增殖。
5.2 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生物学因其学科特点,许多知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这些往往是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动态、形象、直观的特点,把生物学中的许多知识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变成“活的”生物知识。
例如在《细胞增殖》一节中,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各时期染色体行为数目的变化和DNA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结合一些挂图进行表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及特点。由于有丝分裂所划分的四个时期是为了人们研究的方便,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严格的四个时期,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在挂图上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平面结构图,教师讲解完,学生还是感觉一片茫然,只能死记硬背其中的特点,这种情况下就别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了,而这一能力也正是新课程中所倡导的。
这节课,我利用有丝分裂小动画,既可让有丝分裂分步定格演示,便于教师讲解,也方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各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又可以在后面连续播放动画,这样从分步讲解到连续回放,保证了学生很好地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保证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更易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5.3 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和其所具有的丰富资源的特点,大大拓展了有限的课堂教学容量,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就是一支粉笔,一个黑板,顶多加几张挂图走完一堂课。而在《细胞增殖》这节课中,传统的教法是教师一节课要挂不下10张的挂图来介绍有丝分裂过程,我们且先不说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如何,单频繁的挂这些挂图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对于有限的45分钟课堂来说是很可惜的,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现在网上的资源应有尽有,什么样的图片都有,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很齐全,十分方便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如在这节课上完之后,还可以附上与这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文虽主要阐述多媒体优化了生物课堂的教学,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生物课都适用多媒体教学,也并不是说整堂生物课也都用课件来上,一整节都用课件上,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能被课件牵着走,学生和教师之间就会失去了很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而不是为了赶时髦。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能给现代化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才能真正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沈亚强等.现代教育技术[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组织】主办单位: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长江大学大学生联合会科技部、女生部
协办单位:待定
【活动场地】西校区一号教学楼前广场。
【活动目的】
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培养人的气质修养,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更是扩大社交范围、结交友人的最佳方法之一,其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健康、高雅的文化。
我们举办心随舞动露天舞会系列活动旨在活跃长江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西校区范围内健康高雅实用时尚的课外娱乐生活方式,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彰显大学生联合会的风采,为会跳舞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舞艺”的平台,同时也为不会跳舞的同学提供一个接触舞蹈、了解舞蹈的机会。让舞会在校园里成为一种潮流并且逐渐地成为长大校园内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一种文化主流。
【活动主题】激扬青春,舞动魅力
【活动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跳舞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高雅娱乐不再仅仅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如同旧时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的休闲娱乐方式,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
改革开放后交谊舞在中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去跳舞;近几年,受北京奥运会的影响,跳舞在中国人民的娱乐生活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在各种国际舞蹈比赛中中国选手屡获佳绩;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决定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意味着中国终于也开始像欧洲一样走上了国民舞蹈教育的路。综上所述,舞育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大学生联合会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在长江大学里引领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
【活动宣传】
在活动开展前五六天进行展板宣传,在活动开展的当天提前一两个小时播放音乐、进行舞蹈培训。以邀请等多种方式向各院系宣传。
如果条件许可,可进一步以海报宣传,挂横幅宣传,借助广播台和网络进行宣传等。
可因不同舞会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但本着简单、节约、高效的原则达到覆盖面更广的效果。
【活动意义】
一、学校
开展露天舞会,可以增进同学们对舞蹈、舞会的认识,引领同学们进行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养和审美的情趣,使他们得到美的体验、艺术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塑造健美的身体形态,发展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韵律感。同时通过每周一次的舞会促进同学们学习舞蹈,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在露天场所举行舞会,虽有一定的弊端,例如受天气因素的限制、灯光效果可能不够达不到预期效果,但其其优点依然存在:场地大,可同时容纳更多同学参加,使这个活动更有广泛参与性。此外外,露天场所不像室内封闭给人以严肃压抑感,考虑到会舞蹈、真正懂舞蹈同学数量有限,露天舞会则更为放松,可以吸引众多不会跳舞同学的参加,并引导他们接触舞蹈。
二、商界
长江大学是个极大的学生市场,仅西校区就有一万人左右,充满着商机。舞会宣传范围广,可通过海报、横幅、广播台、网站等方式针对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宣传。露天舞会参与人数众多,气氛欢快愉悦,可很好地宣传商家的产品和理念。另外,我们可以在舞会上为商家提供10分钟左右和场上观众互动的时间,协助商家进行此互动环节。并在宣传板、海报中给商家提供六分之一左右为他们做宣传的空间,在活动开始时向赞助商鸣谢以提高商家的知名度。
【活动形式】
二、组织形式:每场舞会都由大学生联合会主办和协办部门的部长全面协调负责,即为责任组,负责组建各个工作组并具体安排各项工作,全面把握此活动。在后期可全权交由干事组织策划。视活动的发展情况和具体情况而定,在后期亦可由其它组织或院系学生会来承办其中的某场。本活动设筹备组、领舞组、主持组、应急组和杂务组五个工作组,在责任组的组织下具体操作及分工如下:
筹备组:负责保证舞会顺利进行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其工作时间与其它四个组不冲突,故其成员可同时又是其它四个组的成员。筹备组由我们学生会的干部和干事组成,具体工作包括:批电和场地,租借音响、话筒等硬件设备,购买气球等材料,确定舞会的具体主题,策划具体的舞会流程以及准备舞曲,和商家、主持人及其它四个组进行活动前沟通交流等。
领舞组:有一部分为我大学生联合会成员,还有一部分来自协办方,要求有一定的舞蹈技能,主要责任在跳舞环节带领带动同学们跳舞,协助主持组调动舞会氛围,同时,也可帮助应急组对一些突发状况进行处理。
主持组:原则上是四人,两男两女,至少有一位是我大学生联合会成员,可视具体舞会情况而适当增减或改变。主持组的工作包括开场白、舞曲节目之间的衔接、结束语、全方位调控舞会氛围、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主持游戏、协助赞助商搞好互动环节、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及时安抚观众的情绪并协助其他工作人员应急处理突发状况等。
杂务组:成员全部来自大学生联合会。具体工作为布置场地、调试音响、结束后清理场地,在舞会期间负责播放舞曲、保存物品等。如需要抽奖或收发调查表等也由其全权负责。游戏时间里作为工作人员帮助主持组组织同学们参加游戏、发奖品,在商家与观众的互动环节里协助商家作好必要工作。鉴于其任务繁重,其他小组可尽量帮助杂务组进行准备和清场等工作。
【活动准备】
一、前期准备
1、提前一周确定舞会具体主题、游戏及节目,组建各工作组,确保宣传力度,申请用电及场地。
2、提前五天租借音响、话筒等硬件设备,购买气球等材料。安排好应急组及其它工作组的人员及工作。
二、活动当天准备工作
1、18:00将现场布置完毕。舞会的场地周围用气球、彩灯布置,可看情况适当增加其它装饰品以更好地烘托出舞会的氛围。将宣传板抬到舞会地点,调好音响等,播放舞曲音乐,吸引学生参与。
2、18:00~19:00舞会相关人员准备。现场音响设备、灯光调试,摆放好凳子,调试好主持人的麦克风,准备好舞曲。主持组及领舞组做好准备,应急组开始工作。有可能的话开始舞蹈培训和练习。
3、21:30舞会结束,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做好舞会后的清理工作。
【活动流程】
一、开场舞曲(舞蹈表演),创造良好舞会氛围
二、主持人介绍舞会主题,向赞助单位、策划单位、组织单位致谢。宣布舞会开始。(现场:音乐响起)
三、集体舞(由领舞组成员在广场中央领舞)
四、恰恰等交谊舞,专业舞蹈老师和领舞组领舞
五、互动游戏
六、集体舞
七、节目及赞助商的活动
八、播放劲爆音乐,现场人员随音乐起舞,释放青春活力。
九、取抽奖券,发放精美礼品。(如果条件许可的话)
十、现场观众在领舞者的带领下在中央活动区进行集体舞的互动,舞会结束。
注:视具体的舞会可有适当的调整。
【物品预算】
每场所需物品不尽相同,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气球:500个
意见表:50张
电池:若干
横幅:1个
小奖品:若干
彩灯:四条 彩带:三卷
游戏材料:若干
【注意事项】
一、舞会前先与学校各相关部门、学校保卫人员、电及场地负责人取得联系,确保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安全落实。
二、合理规划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场地,并留出演出人员的专门通道以保障演出流畅进行,设置工作人员的工作区以方便各种工作的进行和物品的保存。视需要与否确定是否用彩带等将跳舞的场地圈起来。
三、提醒观众和演出人员注意保管随身携带的物品,以保障财产安全。
四、观众在舞会中若有需要帮忙的,请向戴工作证的工作人员求助。无论向我们哪位工作人员求助,都要认真对待,如不能解决则向责任组汇报。
五、舞会期间主持组无需戴工作证,其他在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戴工作证,跳舞时则最好取下工作证。
附表:
【应急方案】
一、如遇重大突发状况,发现的工作人员马上发出约定的紧急集合信号,所有校学生会在场人员迅速在指定地点集合,不要动作太大,以免使场上更混乱。主持组及时安抚观众情绪,责任组尽快商讨出应对措施,控制场面。
二、如在舞会开始前停电,并且提前十分钟还未来电,亦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则由主持人宣布舞会临时取消。如在舞会进行期间突然停电或电出现问题,应急组维护现场秩序,特别避免观众的随意走动,防止盲目退场造成意外,主持人及时掌控安抚观众情绪,责任组讨论决定舞会是否继续。
三、遇突发性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求援。
四、如遇突然起火,视具体起火缘由和火情轻重进行应急处理,比如切断电源,扑火,拨打119等,并及时疏散观众。
五、如节目演员突发状况不能上场或游戏临时不能用,及时和主持人交流,可用备用游戏替补或直接跳到下一环节。
六、控制舞池中的人数,若人员过多,由应急组调解,疏散同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相关事宜。
七、活动进行之中,如出现拥挤踩踏事件等紧急状况,要求应急组迅速做出反应,主持人稳定观众情绪,所有工作人员听从责任组的安排,有序地组织观众向四周撤离现场,并仔细排查是否有人受伤。若有人受伤则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八、活动进行之中若出现有人寻衅滋事,由应急组与之交涉,以期及时解决。如不能解决则尽快告知责任组,如有必要立即联系警察或保安前来处理。
九、活动之中如发现有小偷偷窃演员或观众财物,立即反应,告知应急组和责任组,并迅速报警。
十、活动结束之后,若发现贵重财物丢失迅速联系警方立案侦察。若发现演出人员和工作人员有人失踪立即用通讯工具联系,并与学校及时联系,若24小时无线索立即报案。
【创意阐述】
一、展示大学生联合会的风采
不同于大学生联合会举办的其它活动,我们作为参与者永远是在幕后默默付出,露天舞会也是大学生联合会向长大学子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我们在举办的同时,也登上了这个舞台,与同学们共乐。
二、风格灵活
虽然露天舞会这个活动的主题是“激扬青春 舞动魅力”,但每次舞会都有其特别的主题,举办者可以因时因事给每场舞会增添不同的色彩,加之以时代印迹,使露天舞会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也更丰富多彩。同时通过不同的舞会主题也可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使露天舞会这个活动更有思想性。
三、雅俗共赏
本舞会一改往常,不是将不会跳舞的同学拒之门外,或是节目游戏喧宾夺主。露天舞会以舞蹈为主,只适当穿插一点节目和游戏,作为舞蹈间歇的休息,也进一步丰富了舞会内容。以集体舞和简单的交谊舞为主,设置领舞组,这样即使不会跳舞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还会在每次舞会中教一两段简单的舞蹈,从而引导不会跳舞的同学接触舞蹈。
四、参与广泛
露天广场场地大,可容纳很多人。舞会是一项参与性广的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参加的仅少数,多数人只是作为观众在旁边看着。露天舞会给更多的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舞台。
五、形式多样
毋容置疑舞会主要是跳舞,但我们将在舞会中间的休整时间里插入一些节目和游戏,并根据不同单场舞会主题加入各异的深化主题的元素,使舞会的形式更为多样。
六、安全措施
由于舞会参与人数众多,本身氛围就很活跃,加之在露天广场上举行,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发生。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成立了应急组,制定了尽量详尽的应急方案,安全措施是比较完善的。
七、分工明确
将所有工作人员分为责任组和工作组,工作组又细分为五个组,并且明确说明了各组的责任、工作时间、要做的事和对成员的要求。
八、化繁为简
关键词:班级管理 特殊家庭 心理问题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20-01
近年来,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特殊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以笔者目前管理的班级为例,据统计,这类学生约占全班的22.3%,为数不少。这些学生大多性格怪异,难以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些学生身后,往往都有特殊的家庭背景:有的学生是奶奶、外婆等老一辈人带大的,与父母零交流;有的学生在单亲家庭长大;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虽然他们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我们对他们进行精心呵护,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开出了五剂“良方”:外敷药三剂――融、护、信;内服药两剂――明、抗。
一、所谓“融”,是指融化、融合
这些学生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多于,心灵大多孤寂而冷漠,对别人常存戒心或充满敌意。这就需要外界的力量去融化他们、融合他们。我们班有一个特别让老师头疼的女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不做作业,经常无故不上课,在校园外游荡。经过深入了解她的家庭,方知她从小父母离异,还没有满一周岁就跟随奶奶生活,父母不闻不问,奶奶60多岁还要含辛茹苦地抚养孙女,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班级里她很少与同学交往,更别说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了。老师与她交谈,她总是报以沉默。怎么办?不消除她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就没法走进她的内心,也就没法开展思想工作。于是我与班内几个品行好、善于交流的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
二、所谓“护”,是指保护
他们往往因家庭的特殊感到自卑,有极强的自尊心。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心中有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感觉。我班有一位男生,母亲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其父亲蹬三轮车,生活非常困难。其经常因衣服未能及时换洗,显得很脏,破旧的书包里总是乱糟糟的,拿出来的作业本皱皱巴巴的,也不干净,同学们常取笑他,他很自卑。有时为了维护自尊,他就与同学闹矛盾,甚至打架。但他喜爱历史,看了不少书,历史典故如数家珍,数学很好。怎样维护他的自尊?怎样让他赢得同学们的尊重?我做了三件事:一是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二是每到周末,悄悄地提醒他回去换洗衣服,把书包刷刷,整理整理;三是借助讲名著《水浒传》的机会,举行讲故事比赛,使其展示长处,大放异彩。渐渐地,他像换了一个人,衣着整洁,做事井井有条,身边的玩伴多了起来。
三、所谓“信”,是指信任
信任这些学生,不失为“医治”他们的灵丹妙药。慎重地委托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往往能使他们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每人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做好当天的班级日志记载,从交家庭作业、早自习情况,早操出操情况到上课纪律,午休,眼保健操,打扫卫生,在值日本上写上一天的总结和心得。这项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全班学生的责任意识。每当轮到这些特殊学生值日,他们兴趣十足,倍加认真,因为他们体会到老师信任自己,“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四、所谓“明”,是指明辨
是非观念薄弱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这些学生易犯错误的主要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内因。必须对他们加强正面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是一,二是二,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学习用自己掌握的道德准则来衡量自己和别人。平时,笔者除了利用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宣传,还和学生一起策划举办了“我为青春撑把伞”主题班会,运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摆事实,明道理,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念,使他们心中确立标杆,适时地内省调整自己的言行。
五、所谓“抗”,是指抵抗
切断不良“诱因”对这些学生的影响固然非常重要,古人云“近朱者赤”,应该让这些学生经常与好同学接触,但是避开“诱因”毕竟是消极的做法,现实中也不可能使生活环境完全“净化”。因此,最根本的方法,是使这些学生增强与“诱因”斗争的自觉性,增强抵抗力。我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谈心记录”制度,因为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个反复的过程,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谈心记录”主要包括过程回放、自我认识、措施保证、签名日期。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有耐心等待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其目的也是让其自我抵抗,增加免疫力。
总之,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管理转化教育,一定要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角度出发,给予真诚的关爱和信任,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良方”。只有做到真心沟通,对症下药,才能使这些“带病”的花朵,改颜换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标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高中生物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许多教师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但并不能有效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从而造成了高中生物课堂信息技术运用低效现象的产生。
1 妙用信息技术,加强高中生物课堂学生主体的突出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承认与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教育事业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最新要求。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固定性太强。在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先对已经学过的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再引入新的生物知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在这样的生物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师生之间的配合关系得不到体现。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教学形式引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来。例如,生物实验、生物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活跃高中生物课堂的重要因子。
例如,在讲授《从生物圈到细胞》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应用人与自然的纪录片或者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圈的强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发挥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了解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更促进了高中学生生物能力的提高。
2 妙用信息技术,加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创设一个真实与形象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学习动机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对生物知识具有了解与学习的向往,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生物知识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那些与高中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微观生物进行展示,有利于学生了解生物世界的神奇。另外,教师也可以应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在讲解《细胞中的糖类与脂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认识到细胞中的糖类物质与脂类物质。教师为学生展示细胞中的糖类物质的放大图以及脂类的放大图,让学生对细胞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在情境创设的同时,教师可以用“你们认为细胞中还应当具有哪些物质”之类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动,使学生的眼前与头脑中都有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得到调动,将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
3 妙用信息技术,加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重点的突出
一些高中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总表现出无奈,他们认为高中生物知识难度太大,自己无法很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生物知识。这就使得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是高中生物教师要突破的重点之一。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与突破。高中生物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应用,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特点,正确寻找教学重点。例如,生物知识上的定义与规律等具有抽象性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进行单纯的讲解,而是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处理,使学生对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受精作用》一课时,教师对受精的过程以及作用进行口头上的讲解,不能让学生对其透彻的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动态性的画面,使动态的画面与静态的讲解相结合,在播放相关的动画时,教师可以口头讲解,来引导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难关,降低生物知识理解的难度。只有这样,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是无所不在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对课堂进行优化,对过程进行丰富,对总结进行开拓,有利于高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郭亦文.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31.
[2]齐爽,邵娜娜.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51-52.
[3]李珊珊.创设教学环境,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2(5):87-88.
[4]周康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成功(教育),2012(10):249.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
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如:
(1)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
(5)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马虎,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思想引导、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过 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学生态度端正、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书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五、基本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瞄准教学目标,灵活采取自学指导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发现法、检测反馈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