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1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字签名;加密技术;数字证书;电子文档;安全问题

Abstract:Today’sapprovalofnewdrugsin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needstocarryouttherawdatatransmission.Thetraditionalwayofexaminationandapprovalredtapeandinefficiency,andtheuseoftheInternettotransmitelectronictextcankeepdatasafeandreliable,butalsogreatlysavemanpower,materialandfinancialresources,andsoon.Inthispaper,encryptionanddigitalsignaturealgorithmofthebasicprinciples,combinedwithhisownideas,givenmedicalapprovalintheelectronictransmissionofthetextofthesecuritysolution.

Keywords:digitalsignature;encryptiontechnology;digitalcertificate;electronicdocuments;securityissues

1引言

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研制新药,抢占国内市场已越演越烈。以前一些医药都是靠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形成壁垒。目前,我国的医药研究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始研制出同类同效的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在走向市场前,必须经过国际权威医疗机构的审批,传统方式是药物分析的原始数据都是采用纸张方式,不仅数量多的吓人,而且一旦有一点差错就需从头做起,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考虑是否能用互联网来解决数据传输问题。他们希望自己的仪器所做的结果能通过网络安全传输、并得到接收方认证。目前国外针对这一情况已⒘四承┤砑欢捎诩鄹癜汗螅际醪皇呛艹墒欤勾τ谘橹そ锥危媸被嵘兜脑颍诤苌偈褂谩U饩透谝揭┭蟹⑹乱敌纬闪思际跗烤保绾慰⒊鍪视榈南嘤θ砑创俳夜揭┥笈ぷ鞯姆⒄咕统闪斯诘那把亓煊颍胰涨肮谡夥矫娴难芯坎皇呛芏唷?lt;/DIV>

本文阐述的思想:基本上是参考国际国内现有的算法和体制及一些相关的应用实例,并结合个人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基于公钥密码体制和对称加密技术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医药审批中电子文本安全传输和防止窜改,不可否认等。

2算法设计

2.1AES算法的介绍[1]

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EncryptionStandard)美国国家技术标准委员会(NIST)在2000年10月选定了比利时的研究成果"Rijndael"作为AES的基础。"Rijndael"是经过三年漫长的过程,最终从进入候选的五种方案中挑选出来的。

AES内部有更简洁精确的数学算法,而加密数据只需一次通过。AES被设计成高速,坚固的安全性能,而且能够支持各种小型设备。

AES和DES的性能比较:

(1)DES算法的56位密钥长度太短;

(2)S盒中可能有不安全的因素;

(3)AES算法设计简单,密钥安装快、需要的内存空间少,在所有平台上运行良好,支持并行处理,还可抵抗所有已知攻击;

(4)AES很可能取代DES成为新的国际加密标准。

总之,AES比DES支持更长的密钥,比DES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效率,比较一下,AES的128bit密钥比DES的56bit密钥强1021倍。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DES很多不足之处,对DES的破解方法也日趋有效。AES会代替DES成为21世纪流行的对称加密算法。

2.2椭圆曲线算法简介[2]

2.2.1椭圆曲线定义及加密原理[2]

所谓椭圆曲线指的是由韦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方程y2+a1xy+a3y=x3+a2x2+a4x+a6(1)所确定的平面曲线。若F是一个域,ai∈F,i=1,2,…,6。满足式1的数偶(x,y)称为F域上的椭圆曲线E的点。F域可以式有理数域,还可以式有限域GF(Pr)。椭圆曲线通常用E表示。除了曲线E的所有点外,尚需加上一个叫做无穷远点的特殊O。

在椭圆曲线加密(ECC)中,利用了某种特殊形式的椭圆曲线,即定义在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其方程如下:

y2=x3+ax+b(modp)(2)

这里p是素数,a和b为两个小于p的非负整数,它们满足:

4a3+27b2(modp)≠0其中,x,y,a,b∈Fp,则满足式(2)的点(x,y)和一个无穷点O就组成了椭圆曲线E。

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定义如下:给定素数p和椭圆曲线E,对Q=kP,在已知P,Q的情况下求出小于p的正整数k。可以证明,已知k和P计算Q比较容易,而由Q和P计算k则比较困难,至今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原理之所在。

2.2.2椭圆曲线算法与RSA算法的比较

椭圆曲线公钥系统是代替RSA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椭圆曲线加密方法与RSA方法相比,有以下的优点:

(1)安全性能更高如160位ECC与1024位RSA、DSA有相同的安全强度。

(2)计算量小,处理速度快在私钥的处理速度上(解密和签名),ECC远比RSA、DSA快得多。

(3)存储空间占用小ECC的密钥尺寸和系统参数与RSA、DSA相比要小得多,所以占用的存储空间小得多。

(4)带宽要求低使得ECC具有广泛得应用前景。

ECC的这些特点使它必将取代RSA,成为通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比如SET协议的制定者已把它作为下一代SET协议中缺省的公钥密码算法。

2.3安全散列函数(SHA)介绍

安全散列算法SHA(SecureHashAlgorithm,SHA)[1]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的国家标准FIPSPUB180-1,一般称为SHA-1。其对长度不超过264二进制位的消息产生160位的消息摘要输出。

SHA是一种数据加密算法,该算法经过加密专家多年来的发展和改进已日益完善,现在已成为公认的最安全的散列算法之一,并被广泛使用。该算法的思想是接收一段明文,然后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将它转换成一段(通常更小)密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取一串输入码(称为预映射或信息),并把它们转化为长度较短、位数固定的输出序列即散列值(也称为信息摘要或信息认证代码)的过程。散列函数值可以说时对明文的一种“指纹”或是“摘要”所以对散列值的数字签名就可以视为对此明文的数字签名。

3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用来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的完整和提供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认证和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技术的实现基础是公开密钥加密技术,是用某人的私钥加密的消息摘要用于确认消息的来源和内容。公钥算法的执行速度一般比较慢,把Hash函数和公钥算法结合起来,所以在数字签名时,首先用hash函数(消息摘要函数)将消息转变为消息摘要,然后对这个摘

要签名。目前比较流行的消息摘要算法是MD4,MD5算法,但是随着计算能力和散列密码分析的发展,这两种算法的安全性及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散列算法――SHA算法。

4解决方案:

下面是医药审批系统中各个物理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图:

要签名。目前比较流行的消息摘要算法是MD4,MD5算法,但是随着计算能力和散列密码分析的发展,这两种算法的安全性及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散列算法――SHA算法。

4解决方案

下面是医药审批系统中各个物理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图:

图示:电子文本传输加密、签名过程

下面是将医药审批过程中的电子文本安全传输的解决方案:

具体过程如下:

(1)发送方A将发送原文用SHA函数编码,产生一段固定长度的数字摘要。

(2)发送方A用自己的私钥(keyA私)对摘要加密,形成数字签名,附在发送信息原文后面。

(3)发送方A产生通信密钥(AES对称密钥),用它对带有数字签名的原文进行加密,传送到接收方B。这里使用对称加密算法AES的优势是它的加解密的速度快。

(4)发送方A用接收方B的公钥(keyB公)对自己的通信密钥进行加密后,传到接收方B。这一步利用了数字信封的作用,。

(5)接收方B收到加密后的通信密钥,用自己的私钥对其解密,得到发送方A的通信密钥。

(6)接收方B用发送方A的通信密钥对收到的经加密的签名原文解密,得数字签名和原文。

(7)接收方B用发送方A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得到摘要;同时将原文用SHA-1函数编码,产生另一个摘要。

(8)接收方B将两摘要比较,若一致说明信息没有被破坏或篡改。否则丢弃该文档。

这个过程满足5个方面的安全性要求:(1)原文的完整性和签名的快速性:利用单向散列函数SHA-1先将原文换算成摘要,相当原文的指纹特征,任何对原文的修改都可以被接收方B检测出来,从而满足了完整性的要求;再用发送方公钥算法(ECC)的私钥加密摘要形成签名,这样就克服了公钥算法直接加密原文速度慢的缺点。(2)加解密的快速性:用对称加密算法AES加密原文和数字签名,充分利用了它的这一优点。(3)更高的安全性:第四步中利用数字信封的原理,用接收方B的公钥加密发送方A的对称密钥,这样就解决了对称密钥传输困难的不足。这种技术的安全性相当高。结合对称加密技术(AES)和公开密钥技术(ECC)的优点,使用两个层次的加密来获得公开密钥技术的灵活性和对称密钥技术的高效性。(4)保密性:第五步中,发送方A的对称密钥是用接收方B的公钥加密并传给自己的,由于没有别人知道B的私钥,所以只有B能够对这份加密文件解密,从而又满足保密性要求。(5)认证性和抗否认性:在最后三步中,接收方B用发送方A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同时就认证了该签名的文档是发送A传递过来的;由于没有别人拥有发送方A的私钥,只有发送方A能够生成可以用自己的公钥解密的签名,所以发送方A不能否认曾经对该文档进进行过签名。

5方案评价与结论

为了解决传统的新药审批中的繁琐程序及其必有的缺点,本文提出利用基于公钥算法的数字签名对文档进行电子签名,从而大大增强了文档在不安全网络环境下传递的安全性。

本方案在选择加密和数字签名算法上都是经过精心的比较,并且结合现有的相关应用实例情况,提出医药审批过程的解决方案,其优越性是:将对称密钥AES算法的快速、低成本和非对称密钥ECC算法的有效性以及比较新的算列算法SHA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了完整的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保密性、完整性检查、抗否认等。

参考文献:

1.李永新.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与探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3卷第7期2003年3月,P47~49.

2.康丽军。数字签名技术及应用,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2003年3月P31~34.

3.胡炎,董名垂。用数字签名解决电力系统敏感文档签名问题。电力系统自动化。第26卷第1期2002年1月P58~61。

4.LeungKRPH,HuiL,CK.HandingSignaturePurposesinWorkflowSystems.JournalofSystems.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01,55(3),P245~259.

5.WrightMA,workSecurity,1998(2)P10~13.

6.BruceSchneier.应用密码学---协议、算法与C源程序(吴世终,祝世雄,张文政,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陈彦学.信息安全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p167~178.

9.顾婷婷,《AES和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馆藏号】Y4625892002。

下面是将医药审批过程中的电子文本安全传输的解决方案:

具体过程如下:

(1)发送方A将发送原文用SHA函数编码,产生一段固定长度的数字摘要。

(2)发送方A用自己的私钥(keyA私)对摘要加密,形成数字签名,附在发送信息原文后面。

(3)发送方A产生通信密钥(AES对称密钥),用它对带有数字签名的原文进行加密,传送到接收方B。这里使用对称加密算法AES的优势是它的加解密的速度快。

(4)发送方A用接收方B的公钥(keyB公)对自己的通信密钥进行加密后,传到接收方B。这一步利用了数字信封的作用,。

(5)接收方B收到加密后的通信密钥,用自己的私钥对其解密,得到发送方A的通信密钥。

(6)接收方B用发送方A的通信密钥对收到的经加密的签名原文解密,得数字签名和原文。

(7)接收方B用发送方A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得到摘要;同时将原文用SHA-1函数编码,产生另一个摘要。

(8)接收方B将两摘要比较,若一致说明信息没有被破坏或篡改。否则丢弃该文档。

这个过程满足5个方面的安全性要求:(1)原文的完整性和签名的快速性:利用单向散列函数SHA-1先将原文换算成摘要,相当原文的指纹特征,任何对原文的修改都可以被接收方B检测出来,从而满足了完整性的要求;再用发送方公钥算法(ECC)的私钥加密摘要形成签名,这样就克服了公钥算法直接加密原文速度慢的缺点。(2)加解密的快速性:用对称加密算法AES加密原文和数字签名,充分利用了它的这一优点。(3)更高的安全性:第四步中利用数字信封的原理,用接收方B的公钥加密发送方A的对称密钥,这样就解决了对称密钥传输困难的不足。这种技术的安全性相当高。结合对称加密技术(AES)和公开密钥技术(ECC)的优点,使用两个层次的加密来获得公开密钥技术的灵活性和对称密钥技术的高效性。(4)保密性:第五步中,发送方A的对称密钥是用接收方B的公钥加密并传给自己的,由于没有别人知道B的私钥,所以只有B能够对这份加密文件解密,从而又满足保密性要求。(5)认证性和抗否认性:在最后三步中,接收方B用发送方A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同时就认证了该签名的文档是发送A传递过来的;由于没有别人拥有发送方A的私钥,只有发送方A能够生成可以用自己的公钥解密的签名,所以发送方A不能否认曾经对该文档进进行过签名。

5方案评价与结论

为了解决传统的新药审批中的繁琐程序及其必有的缺点,本文提出利用基于公钥算法的数字签名对文档进行电子签名,从而大大增强了文档在不安全网络环境下传递的安全性。

本方案在选择加密和数字签名算法上都是经过精心的比较,并且结合现有的相关应用实例情况,提出医药审批过程的解决方案,其优越性是:将对称密钥AES算法的快速、低成本和非对称密钥ECC算法的有效性以及比较新的算列算法SHA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供了完整的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保密性、完整性检查、抗否认等。

参考文献:

1.李永新.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与探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3卷第7期2003年3月,P47~49.

2.康丽军。数字签名技术及应用,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第24卷第1期2003年3月P31~34.

3.胡炎,董名垂。用数字签名解决电力系统敏感文档签名问题。电力系统自动化。第26卷第1期2002年1月P58~61。

4.LeungKRPH,HuiL,CK.HandingSignaturePurposesinWorkflowSystems.JournalofSystems.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2001,55(3),P245~259.

5.WrightMA,workSecurity,1998(2)P10~13.

6.BruceSchneier.应用密码学---协议、算法与C源程序(吴世终,祝世雄,张文政,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 投诉管理;PDCA;应用效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51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20- 02

0 引 言

投诉管理是指医院解决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各大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医院投诉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医患和护患之间的矛盾发展。近年来,投诉管理在医院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正确高效地解决医患矛盾,处理好医患关系对于医院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降低医疗纠纷处理难度,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PDCA又称为戴明环,主要是指全面质量管理中需遵循的程序,其主要是指根据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这一顺序进行循环的质量管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对投诉管理工作历来比较重视,为了提高投诉管理工作的效率,将PDCA运用于投诉管理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对其阐述如下。

1 近年来医院投诉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分析近年来该院投诉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不规范;第二,医生诊治时不认真,未严格按照挂号顺序进行诊断;第三,投诉管理制度不规范,相关投诉部门的管理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正常在岗;第四,投诉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激化医患矛盾;第五,信息服务不到位,专家挂号困难;第六,药品管理不当,导致取药时间较长等。上述问题均是导致医院投诉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的关键因素,投诉管理过程中需对上述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2 PDCA管理的实施

PDCA循环管理内容的实施主要围绕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方面展开,具体内容为。

2.1 计划

针对现在医院投诉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投诉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人员、医疗水平、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建立或完善投诉管理部门,健全该部门的管理体制。通过成立医院投诉管理领导小组,选取合适的人员作为组长。并在领导小组中成立投诉管理接待中心,通过接待中心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并针对相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对于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小组会议,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医院的门诊部、医技科等重要部门均设置投诉管理接待室,便于患者的投诉,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并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对投诉进行受理,包括意见箱、电子邮箱、座谈会等方式,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等方式调查投诉情况。对于患者投诉的档案须有完善的记录,采用文字记录和录音、录像的形式记录投诉内容和结果。

2.2 执行

严格按照投诉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化的程序进行,由该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接待,同时登记患者反映的问题,之后通过调查、核实之后,及时解决患者反映的问题,并做好回馈上报工作。对于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当值人员需耐心向患者解释原因,并告知其具体的处理时间等。同时通过对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率。针对医院的现状,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医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医护人员进行职责和行为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并给予医德医风的教育学习。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培训、考核的方式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对医护人员进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促进医患的有效沟通,进而预防纠纷的发生。医院投诉管理中不仅需做到预防工作,对于投诉管理之后的整改也至关重要,整改问责是加强医院投诉管理部门工作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有助于后期预防工作的前提。通过对投诉事件的处理和调查,查明投诉的原因以及责任科室和负责人之后,对于直接责任人和科室负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2.3 检查

对于医院投诉管理的检查阶段主要包括事前预防措施的检查、事件处理情况的检查和事后改善情况的检查等。事前检查主要是针对相关人员对制度的掌握情况、平时工作情况以及日常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检查。事件处理情况的检查主要是查看理程序是否正确,投诉者反馈的问题是否得到满意的解决等。事后改善情况的检查主要是查看防范整改措施是否做到位,相关的资料整理是否完善。

2.4 处理

主要是根据之前检查所得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处理、完善的过程,同时对我院相关投诉管理部门工作制度和流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相关投诉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及处理技巧等进行检验,探讨投诉处理是否规范,投诉的内容是否得到圆满的解决等,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不足之处做出总结,并及时改正,确保促进医院的发展。

3 PDCA循环管理的可持续性

医院投诉主要是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所提供的相关医疗服务、护理服务或者环境设施等情况不满意,进而通过电话、来访等形式向医院的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其相应的需求的一种行为。医院投诉管理部门主要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成立的,目的在于有效了解患者的需求,解决患者的问题,减少护患纠纷或者医患纠纷等事件的发生率,最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声誉。该院自2016年1月以来,将PDCA循环理念加入到医院投诉管理中,建立有机连接的管理体系,进而将投诉事件的相关信息实施权限管理,根据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整改跟踪,将具体行动落实到位,规范化医院投诉管理的相关程序,进而提升医院投诉管理的处理效果。根据PDCA循环的理念,采用相关的管理防范,分别从诊断治疗、护理服务、日常到岗情况以及药品发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管理,分析医院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掌握医院投诉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最后解决问题。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投诉事件的过程中争取做到真诚地面对问题,积极地沟通解决问题,进而赢得了投诉人员对医院的理解和信任,最终达到了降低矛盾激化的目的。

4 结 语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处理和反馈,对检查所得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处理,总结成功经验进行推广,确保其标准化;针对于失败案例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并将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步的循环中将其解决。医院对于投诉事件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投诉也是医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有利于医院的管理和不断完善。因此,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积极做好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的流失,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给医院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在完善医院的投诉渠道和提高投诉管理效率的过程中,医院需建立相关的投诉处理结果的反馈制度,及时整理投诉的处理结果,并及时分析整理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意见,对于未能及时解决的纠纷须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最终达到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是临床医疗中基本的人际关系,护患和谐、医患和谐是临床医疗事业发展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治疗水平的重要前提。孝感医院通过实施PDCA管理,有效地改善了该院投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投诉事件处理的质量,进一步体现了该院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极大限度地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该院的声誉。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兔红,潘进程,刘静,等. PDCA模式在医疗价格投诉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 27(5): 104-106.

[2]顾继红,孙玉军,陈赞,等. PDCA循环在医疗机构投诉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管理,2015,13(4): 54-56.

[3]张红娟. PDCA在医院投诉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7): 2396-2398.

第3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记者:有人说,中国应该从美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所犯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如果不这样,那么明天的中国就将是今天的美国。

Lieber先生:这句话说得很对,多年来美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确实犯过许多错误,如果中国没有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而是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那么中国将会重复这些错误。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每个机构、每个厂商以及每个人都必须遵从现行的公共标准,其中包括公共的医学术语标准和技术标准等。其次,要充分认识和明确医疗信息和数据的真正所有者(Data Ownership)应该是患者,而不是医疗机构。患者去医院看病,做各种检验检查,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都是患者自己的,而医疗机构和医生仅仅是这些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只有认清这两点,才能真正打破卫生信息化中的孤岛和烟囱。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两点,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避免今后的错误。

记者:美国医疗信息化中最主要的错误是什么?

Lieber先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美国犯过很多很多的错误,但最大的错误和问题就是没有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卫生信息化标准。就像我们使用的电源插头,有美式的、中国式的、英国式的、欧洲式的等很多种,所以我们到国外必须带上插头转换器。但医疗信息化比插头复杂得多,它需要太多的转换器。不要说国际间的信息交换,就算是同一家医院的不同系统间,如果使用不同的术语集和标准,那么系统间就不可能实现共享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患者的医疗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把与诊断和治疗有关的全部信息呈现在医生面前,就会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医院在开始建立电子病历系统的时候,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列表、技术架构和实施方案。医疗信息实现共享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统一的医学术语词典和标准,如果每个医院使用的术语都不一样,就不可能实现共享。所以,我认为美国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在20年前就公共标准的建立达成协议。没有统一的术语和标准,以及没有对这些术语和标准的统一理解,做任何事情都会非常困难。

记者:在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Lieber先生: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在美国主要发挥作用的是行业协会,也就是HIMSS。行业协会一方面会对各个厂商的医疗信息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测试和认证,另一方面会对采用获得认证的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因此,美国的医疗机构要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得到资金支持,使用标准化的信息系统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是推广医学术语和公共标准应用的最佳方法,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只有提供资金支持,才能鼓励标准的应用,这是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不管是中国的医疗体制还是美国的医疗体制,也不管是私人医疗保险支付还是政府预算投入,医疗保健服务都是需要付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但更高的效率不一定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沃尔玛公司由于信息技术的采用,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而医疗卫生机构采用信息技术,尽管同样可以降低成本,但不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回报。因为政府预算会由于医疗机构成本的降低,而减少对医疗机构的支付,同时也没有人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投入埋单。医院也是一个经营机构,也是一门生意(Business),既然信息技术不能帮助医疗机构获得更多的收益,政府和保险公司对于技术和标准的采用也没有鼓励政策,那么医疗机构对于采用新技术的动力就不那么强烈。

这时,如果政府和行业协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么情况就会完全改变。医疗机构就会认识到标准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降低差错,提高效率;又可以从政府或行业协会得到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补偿。政府的角色就是要承担起责任,创造这样的环境,鼓励和推动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对于新技术和标准的应用。

记者:中国的医院有很多特殊的问题,当院长拥有同样资金的时候,可能更希望购买一套医疗设备,而不是建设信息系统。

Lieber先生:其实这样的问题在美国也同样存在。美国看病所需要的费用非常高,医疗仪器和诊断设备的采用可以很快获得经济收入,但IT系统则不能,这就是为什么政府要对信息技术采用提供资助的原因。CT、核磁等新技术设备,的确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但同时也会推高了医疗价格。如果对这种状况不加以控制,那么患者在一家医院做完核磁检查,再到另一家医院看病时,如果影像不能传过来,他就需要做第二次检查。这不仅对患者身体会有很大伤害,而且患者还要付双倍的费用。不仅如此,这对于政府来说也非常不利,因为政府也要为相同的检查支付两次费用。但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第一家医院将影像传到第二家医院,那么政府就可以省去第二次检查的费用,不过要让政府明白这一点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保险公司的介入确实可以限制第二次检查的发生,如果一家医院的影像可以便捷地传送到另一家医院,那么保险公司肯定会对第二次检查加以限制。但问题是现在的医院之间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没有实现信息交互,保险公司没有办法对此进行控制。另外,保险的购买者也会抵触,因为他们认为保险公司应该保证患者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而这种限制是在控制他们应做的检查。所以对于患者的教育也非常重要,要让患者明白这不是在阻止患者就医,而是让患者做合适的检查,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支出。

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改善医疗水平。但是要想使信息技术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必须要在其他政策改革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这其中报销政策的改革就是非常重要一环。因为患者会无条件地接收医生建议的任何一项检查和药物,只有报销制度规定了什么情况可以报销,什么情况就是过度医疗,才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这是一个很大挑战。

第4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向 IPv6 网络的融合逐渐提上日程,基于 IPv6 的低功耗无线个域网 (6LoWPAN)[3]由 此 应 运 而 生 。6LoWPAN 协 议 主 要 在 IEEE 802.15.4链路层之上实现了精简的 IPv6 协议,通过在链路层与 IP 层间添加适配层实现首部压缩与数据包的分片重装,很好地实现了 IPv6 网络与低功耗无线 网 络 之 间 的 协 议 适 配 。 目 前 ,IETF 6LoWPAN 工作组已经形成的 3个标准文档,提出了低功耗网络中运行 IP6 协议的假设、问题和目标[4],制订了 6LoWPAN 的功能及报文格式[5],以及基于上下文(Context)的 IP 报文头压缩(IPHC)方法[6]。此外,还出台了6LoWPAN 邻居发现协议、低功耗有损网 络 路 由 协 议 (RPL) 等 相 关 标 准 草稿。基于该标准体系的系统开发已经 成 功 应 用 于 相 关 产 品 中 ,如Sensinode 公 司 的 基 于 NanoStack 的NanoRouter 产 品 和 NanoService 产 品 、TI 公司生产的基于 CC-6LoWPAN的Sub-GHz 6LoWPAN Network Processor产品等。IETF 核心工作组专为资源能量带宽受限的网络(如 6LoWPAN)设计了轻量级的应用层协议(CoAP)[7],处于数据报协议(UDP)之上,为应用终端之间提供了一种方法/响应交互模式,支持内置的资源发现(RD)机制以及组播机制,同时包含几个关键 Web概念如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和内容类 型 。 CoAP 是 对 超 文 本 传 输 协 议(HTTP)的一种简化,满足轻量级的同时还便于与 HTTP 进行转化。

    综上所述,无论从物联网还是WSN 的发展趋势来看,6LoWPAN 作为一种新兴的基于 IPv6 的无线传感网协议,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潜力。但从目前的行业应用现状分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Zigbee 仍然 会 承 担 一 个 很 重 要 的 角 色 。6LoWPAN 的逐步推广使得两种网络及其节点的互通成为必然。本文在原有 6LoWPAN 以及 Zigbee 标准不变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异构节点互通问题,并设计了协议转换、网关功能以及节点交互流程;然后分析了现有的异构节点互通方案,给出了本文设计的异构节点互通场景、系统结构、协议转换模式以及网关功能;最后对寻址、服务发现等互联互通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设计了异构节点交互流程。6LoWPAN 作为一个将低功耗网络融合到传统网络的协议,与 Zigbee协议的互通问题同样与 IPv6 协议密不可分。实现异构网络协议的融合互通一般采用在网络层进行协议转换,因此 Zigbee 协议与 IPv6 协议的转换过程必不可少。目前 Zigbee 与 IPv6融 合 的 技 术 相 对 比 Zigbee 与6LoWPAN 融合的技术更全面些。

    现有 Zigbee 与 6LoWAN 互通方案如图 1 所示。目前有关 Zigbee 节点与6LoWPAN 节点互通的方案较少,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双栈网关与双栈节点两种方案。两种方案的共通点是在Zigbee 的应用层添加了 IPv6 协议块,即将Ip数据包作为应用层数据处理 。 双栈节点可实现Zigbee 与6LoWPAN 的功能,但不能同时实现,且对于功耗、资源限制的节点来说不适用。双栈网关很好地减少了域内节点的资源能源消耗。这两种方案仍停留在框架层面,均未实现首部压缩与解压缩以及数据包的分片与重装,也未解决关键的寻址问题与服务发现问题。由于 6LoWPAN 与 IPv6 密不可分的关系,上述部分问题可在Zigbee 与 IPv6 网络融合方案中找到相近的解决方案。

    Zigbee 与 IPv6 网络互通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 Zigbee 网络层与应用层之间添加 IPv6/UDP 层,此时所有的Zigbee 节点均被分配了一个 IPv6 地址。当网关(Zigbee 协调器)处收到 IP网络数据包时,将其封装成 Zigbee 网络层并转发至 Zigbee 网络中。当网关收到 Zigbee 数据包时,则将其解封装并利用 IPv6 载荷继续传输。由于Zigbee/802.15.4 中的数据为异步通信方式,所以一般采用 UDP 协议传输数据。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数据包大小,也就是首部压缩与数据分片的问题.Sakane S 等人设计了一种基于地址转换的 Zigbee 节点与 IPv6 节点的交互机制[8]。通过双栈网关实现地址转换。这种方式解决了 Zigbee 节点与 IPv6 节点的地址统一问题,但是打破了 Zigbee 端到端的信息安全等特征,且没有解决 Zigbee 网络中最重要的服务发现功能。Reen-Cheng Wang 等人对上述基于 NAT 的交互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套完整的 Zigbee 节点与 IPv6 节点交互机制。IPv6 over Zigbee 交互机制[9]如图 2 所示。双栈网关不仅实现了 Zigbee 地址与 IPv6 地址之间的转换,也实现了 Zigbee 服务发现功能与IP 网络的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SDP)的转 换 。 Zigbee-IPv6 协 议 栈 如 图 3 所示。协议转换是在双栈网关的网络层进行的,保证了应用层数据传输的加密机制。为了防止广播风暴,该机制对每个 Zigbee 域设定为一个多播组,更好地支持了低功耗网络与 IP 网络的融合。但此方案依然没有解决数据包分片的问题。上述关于 Zigbee与 IPv6 的融合方案,网络地址转换、服 务 发 现 功 能 转 换 等 机 制 对6LoWPAN 与 IP 网络以及 Zigbee 网络的融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图 4 所 示 为 本 文 所 实 现 的6LoWPAN-IPv6-Zigbee 架构中异构节点 互 通 的 场 景 。 6LoWPAN 节 点 与Zigbee 节点处于同一混合域中,通过同一个功能复杂的边界网关实现域内异构节点间的互通,并可接入 IP 网络实现与其他节点互通。

    图 5 所示为在图 4 所示的应用场景下网关中的协议转换图。同一域内的 Zigbee 节点与 6LoWPAN 节点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网关中 Zigbee 协议栈与 6LoWPAN 协议栈之间的转发实现。此外,在边界网关中同样设置IPv6 协议栈,以便域内节点与域外的IPv6 节 点 或 者 其 他 域 节 点 进 行 通信。在处理服务发现协议的组播消息时网关也需要进行上层协议解析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发现协议间进行转换。

    边 界 网 关 是 Zigbee 协 调 器 与6LoWPAN 边界路由器功能的结合,同时还需完成 Zigbee 协调器与6LoWPAN 边界路由的交互功能。网关功能主要有:(1)基本协议解析功能,包括 Zigbee 协议、6LoWPAN协议以及 IPv6 协议栈。(2)网络层协议转换,主要提供首部转换模块,即将Zigbee 协议的网络层首部与IP 首部进行转换,必要时可以将 Zigbee 的应用支持子层(APS)首部与传输层协议进行转换。(3) 地 址 转 换 功 能 。 由于是网络层转发,Zigbee 地址需先转换为 IPv6 地址,然后通过 6LoWPAN 进行地址压缩。由于边界网关同时包含 Zigbee协议与 6LoWPAN 协议,且两种协议使用不同的方法分配 16 位短地址,因此在边界网关中地址映射表存在 3种链路层地址:EUI-64、6LoWPAN16位短地址、Zigbee16 位短地址。(4)服务发现协议转换,主要在应用层通过 Zigbee 的应用层数据格式与 CoAP-HTTP 格 式 转 换 来 实 现Zigbee 设备对象-服务发现(ZDO-SD)协议与轻量级的应用层-资源发现(CoAP-RD)协议的转换。

第5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内科、安全输血、评估、应对措施

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1]。输血是内科中治疗贫血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输血护理质量不仅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更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全。而输血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输血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等,往往成为输血的不利因素。因此为保证输血安全,在输血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和签订同意书,了解贫血原因和输血目的,做好针对性的输血,遵守三查八对,仔细观察输血过程,严格执行输血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等[2]。现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500例输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评估护理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500例输血者,其中男性320例,女性180例,年龄在18至90岁之间,平均年龄52.6岁;急性贫血50例,慢性贫血450例;慢性贫血主要有缺铁性贫血1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80例,地中海贫血100例以及由其他疾病所导致的慢性贫血50例;急性贫血主要有急性溶血性贫血21例,急性失血26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

1.2评估护理

1.2.1评估要点①输血前评估要点主要包括病史、临床症状、输血目的、输血史、生命体征、血细胞计数、心肺功能、受血者血型、履行告知义务、对受血者及其家属讲解输血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引起的传播疾病、HCV和梅毒等检验结果、受血者或其家属是否愿意在同意书上签名、需要用血量和血液成分、交叉配血结果、配套的输血器材、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等[3]。②输血中评估要点包括不同受血者所需的输血速度、

输血通路是否通畅、输血过程中有无不适、失血者血容量补充情况、是否有继续失血、贫血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室温过高与输血速度过慢对血液质量及输血效果的影响、输血速度过快是否导致心肺功能恶化、受血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合作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等。③输血后评估要点主要包括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输血目的是否达到、生命体征的变化、输血记录情况、导致输血无效的因素、贫血等症状是否得到改善等。

1.2.2护理要点①输血前的护理 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输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病人及其家属有关输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特别是要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的信心;向受血者及其家属讲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4]。②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Ⅰ采血 据文献报道,输血失误10%在于护士采样,51%在血样收集和管理。护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前,必须事先将试管贴上条型码或交叉配血通知单上的联号;检查病人在输血前,是否已检测输血前五项,医生是否已履行告之义务,并按要求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准确、无误采集患者的交叉配血标本[5]。抽血完毕,应记录采血时间,并将标本尽快送输血科或血库。Ⅱ取血 护士接到取血通知,应尽快到输血科取血,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输血科的登记、交叉配血单、血袋标签等内容,并仔细检查血液质量。确认无误后应签名并登记取血时间,以备查验。Ⅲ输血取回血液后,应尽快输注。有文献报道,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护士在病人床前应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八对”程序,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所以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进一步仔细核对有关信息,特别是对病人的信息一定要认真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并记录核对和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时间,以备查验。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经常询问病人有无异常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

2结果

500例贫血者输血后无任何差错和纠纷产生,均得到理想的输血效果,其中仅有1例产生轻微的输血反应,经治疗处理后得到缓解。见表1

输血后受血者的反应情况例(%)

贫血症状 例数 输血反应例数 反应率

慢性贫血 450 0 0.00%

急性贫血 50 1 2.0%

3讨论

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输血是内科中治疗贫血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输血护理质量不仅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更关系着患者生命安全。而输血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输血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等,往往成为输血的不利因素[6]。因此输血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这些不利因素的产生,降低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率。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①熟悉患者整体情况及护理要点,充分了解受血者的病因等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②掌握常用血液制剂贮存条件和输注的要求,正确的贮存可有效避免血液制品细菌繁殖,防止功能的丧失③严格遵守输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④掌握输血中的相关知识⑤提高护士输血技能与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丁国良,赵树华,王珍.实用输血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67.

[2]魏小斌.输血人为误差和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51-253.

[3]段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0-383.

[4]张印则,章昊,孟庆宝,等.临床输血规范管理化的必要性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214-215.

第6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村人口较多的国家,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城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整体实力的提高,为了加快我国快速发展的步伐,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软肋,很多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解析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因地而异,点多繁杂,是教育事业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观念落后,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出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偏低的状况。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教育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主要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流失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学生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流失问题直接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有:外部原因。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教育价值观念对子女学业有一定的影响;②一般农村家庭子女多,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父母无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材;③读书回报周期长,外出打工能够赚钱。内部原因。①农村教育软硬设施投资力度不够,办学条件有待提高。虽然政府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但山区边远学校的总体条件还是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②课程安排简单化。由于我国的国情及其教育政策,学生所上课程大都以升学为导向,课程内容单调,很少开设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一旦升学无望, 在本地致富亦无术,因此也成了导致生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师资力量建设问题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少,素质偏低,专业化水平不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①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安排欠妥。在很多山区的中小学校中,普遍缺少专业化的德、育、美等学科的老师,很多学校不是不开这些学科,就是让其他学科老师教。另外由于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支教,农村学校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注入,老教师的比例大,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②农村中小学大多地方偏僻,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务量大而沉重,来自工作与生活的高压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热情,从而不利于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的质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但目前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①尽管我国现在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多学校仍只重智育发展、应试知识的传授以及升学课程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当学生完成学业投身于农业生产事业时,可能会出现“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的尴尬局面,难以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使命;②教育科研方向的茫然:重理论轻实践。科研应成为武装教师和管理者的工具,使他们能够因地制宜,设计本土化的课程,掌握教学方法,成为先行者而并非无用资料的被动使用者。

二、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学生流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念。家庭教育是子女接受教育的摇篮,父母的言谈举止与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子女以后的成长;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让农村的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好,体验读书的快乐;③加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义务教育是政府运用法律形式强制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的某种学校教育,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④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基础教育措施,杜绝落后思想的腐蚀。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因此在宣传和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同时要破除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优化社会与家庭环境,为适龄学童提供一个纯净的学习氛围。

(二)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性。①保障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医疗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贫困山区和农村教师的特殊津贴制度;②考虑农村布局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变革农村教育事业的人事编制与晋职标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③扩大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④进一步强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健全各级中小学教师进修和培训机构。实行相应的升薪晋级制,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 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以单一接受高等本科教育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甚至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们应尽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办学及管理体制应多元化,灵活化。办学及管理体制的健全管理以及办学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制约这当地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其发展空间,是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结症在于办学主体单一(几乎所有学校都是由政府出资办学);管理体制落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未有太大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应当鼓励民间办学的风潮,使得办学体制多元化;同时吸收当前最新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使得管理体制活性化。具体而言,在办学体制上为解决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资金匮乏的矛盾可根据农村社区实际采用政府、企业、个人等共同办学的形式;在管理体制上要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定位,注重培养能够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②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变单一的人才教育目标为多元人才教育目标,使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农村的中小学校教育不论是在课程内容、体系设置,还是在教学思想观念及其教学手段等方面上都应服务于多元化的教育目的。③加强与高等学校的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合作。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的教师有着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进步的、科学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④学科安排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为农村服务的宗旨,各个中小学校不止要学习国家规定的课程,还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符合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的课程体系,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与地域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巧妙地将农业管理技术与经营理念融入农村基础教育体系中,从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模式。

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是振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与力量,我们应该重视它的全面健康发展,明确其不足之处,采用积极可行的办法使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成为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地域文化的特色教育。

参考文献

[1] 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论,2003(1).

[3] 孟旭,樊香兰.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4]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制度分析的角度[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5] 王斌泰.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求是,2003(19).

[6] 肖第郁,王佑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9).

[7] 庞守兴.农村教育到底为了谁[J].教育发展研究,2006(2B).

第7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改革开放,战略转折,结构转型

世纪之交的中国已经进入具有二元化特征的社会经济转型期,这也是一个改革开放狂飙突进,凸显实践、创新和借鉴,以及不断反思、争论、“试错”和“纠错”的重要历史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在实践推进的各个具体阶段上,都要正确认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以及不断解决“改革什么、怎么改;开放什么、怎么放”的问题,并且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动向具体调整政策导向。尤其要谨防固步自封从而把改革开放口号化、简单化或标签化的倾向。下述四个重大转折或转向表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位于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上,并日益呈现可持续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特征。

中国经济改革应该从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转向有选择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应程度不一地退出纯市场化改革)配套的(辅之以宏观调控、微观规制和中观层次区域协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干预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上,并且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市场导向的改革,转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诸领域的多元化的综合改革。

不可否认,对于传统体制的破坏和新体制的构建,大规模的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扮演了“创造性破坏”(熊彼特语)的角色。但随着市场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能量的扩展,市场缺陷也在放大,现在到了这样一个历史拐点,中国不能走完全市场化或泛市场化的改革和发展道路,而是要着力打造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市场导向的改革模式。尤应审时度势,全面地准确地界定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各自的边界和作用范围。市场和政府都要各得其所,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缺位”、“错位”和“越位”,即很多应该由市场管的事情,政府在管,很多应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反而交市场去做。大力预防和纠正诱发市场缺陷的“泛市场化”以及导致政府缺陷的“泛行政化”倾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政府的调控、协调和公共服务职能。否则,就会产生市场发育不足和政府治理不足双交织的坏的市场经济,甚至转向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双凸现的权贵市场经济。最典型的莫过于煤矿、房地产、公路修建和医药业这四大市场。

要破与“泛市场化”或“市场决定论”相关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市场定价是天经地义,政府无权干预,这是市场化的核心。市场化包括商品市场化以及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等)市场化。是否靠供求机制定价而不是政府行政定价,是衡量市场化的第一重要标准。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我国劳动者尤其农民工工_资的定价长期偏低是市场化的合理产物,不必忧天悯人。而廉价劳动力之所以廉价是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这是西方市场经济学的ABC。而染上“魁奈因素”综合症(托夫勒语)的中国某些主流派经济学家,刻意回避另一个西方市场经济学ABC,即西方工资的定价机制也不是单独诉诸于“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化运作,而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谈判,非政府组织其中包括工会和行业协会、政府和议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和干预等“看得见的多主体的手”的综合作用。西方工资粘性或刚性理论就是阐述这种因劳动后备军长期存在而导致的工资“低水平陷阱”或低价刚性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定价经济学。

发人深省的是,对于这种农民工价格长期远远背离其价值的状况,许多学者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熟视无睹,以至于农民工自身要通过“民工荒”的形式来抵制,甚至要惊动共和国总理通过替农民工讨债来启动全国范围尤其各种特区和开发区的农民工工资的合理化回归运动。

第二种流行的观点是:房地产行业不能直接定价,否则有违市场化改革,甚至以商业机密为由讳言建房成本;即使是公共品和自然垄断这些经典的“市场失灵”,政府主导也往往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的理由是以行政性决断代替企业市场化的定价模式,根本无法保证价格调整的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益,并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率已赶美超日而雀跃不已。

尽管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国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但是其市场缺陷也日益膨胀并势必诱致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仅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住房领域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任由市场力量主导房地产行业的所谓“不干预”的香港模式的教训(香港房市价格走高并且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商),以及政府房屋建设局提供微利房(占房屋总体供应量的80%)的新加坡模式的启迪值得反思。我们的主要对策是:

(1)公布房屋建设成本,严格标明上下界限的浮动价格和利润边界。本来世界上就没有单一绝对的市场化定价模式,大多定价机制仍然处于行政或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互相交集和博弈的状态。同时,鉴于房屋既是商品、投资品,又具有资源非常稀缺、高度自然垄断、非同一般商品的特性,并且它也是准公共产品。同时,这一举措又有宪法、反垄断法,价格法和反暴利法所赋予的合法性权力。因此,应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扬弃单一的市场化定价模式,启动行政性干预机制,寻找兼顾行政与市场机制本性、市场效率与社会效益以及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的混合定价模式和最佳价格区间。

(2)建立凸现政府指导价的廉价房和廉租房制度。这种经济适用房的大量推出和集中放量——应该足以使80%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有能力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商品房——必将成为平抑和拉低房地产市场中低档房价的重要调控力量。这是用两种手段即市场定价和行政定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控,换而言之,其调控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多主体的手”的联手,真正做到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3)管好稀缺性土地供给这个闸门。建设部门和房地产市场是商业贿赂和腐败的高发区,利益集团联盟(例如某些不法地产商、奉行CDP业绩至上的地方政府、银行和主管部门)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链,需严格加以整顿。地方政府不能搞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应该用于建设廉租房。

各地摸索出的“双供给双定价”模式(中高端房地产的供给交给市场,这种商品房的开发、定价、分配和调节由市场决定;适合中低收入者居住的低端房地产的供给交给政府,这种保障性住房即经济廉价房和廉租房,建造、定价、分配和管理由政府组建或委托的企业负责),以及“双限双竞”定价模式(限制套型面积,限制控制性价位;竞争房价,竞争地价)值得推广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例如为使价格听证会不流于形式,房价和地价的竞标应如何杜绝黑箱操作,等等。

由此引发一个重大的新思考:应该弄清楚哪些行业可以市场化,哪些行业不能市场化,哪些是处在市场和政府接合部的行业,从而如何确定其产品的性质(公共晶还是非公共晶)及其定价机制(究竟是市场机制、行政机制或数量机制还是混合机制定价)。

第二个误区:公共品和公共服务领域也应该搞市场化改革。诸如从事公共品服务的人员“下海”乃至全民经商、部队经商;风景区、博物馆、档案馆等纷纷收费;公路收费站关卡林立,高速公路甚至收费长期化。而完全市场经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关系民生和公共利益的公共品的支出,一般达到、CDP的30%,这也是对20世纪下半期各国发展状况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也是《里约热内卢宣言》(1992年)和《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1995年)中所制定的各签约国需遵守的底线。

实践证明: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是失败的,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试验问题丛生,社会保障覆盖面太窄,因此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重灾区即“新三座大山”。毫无疑问,市场化改革并不适用于普通民众的基本医疗保障和普及教育的。而后者正是以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为己任的政府大有作为的

领域。

第三个误区:推崇比较优势和木桶效应理论。这是泛市场化改革思路的逻辑延伸:完全市场化——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融人全球化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

西方学者波特对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渊源于李嘉图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做了温和的批评,强调应该从低级阶段的比较优势转向高级阶段的竞争优势。拉美依附学派尤其激进经济学家早就警告这种曾经把拉美国家拖进依附型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陷阱”;而在伊曼纽尔看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交换是形式上的等价交换而实际上的不等价交换。这种交换的代价无疑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破坏,并最终将被发达国家锁定在提供原材料和低端加工产业的位置上。这只能是一种依附型“双赢”。根据中国的国情,在早期阶段,偏重于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贸易,发挥比较优势、参加国际分工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使之凝固化和极致化。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历史拐点上,应该从比较优势阶段转向竞争优势阶段或者转向两者并存阶段。

第8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所针对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人的实践目的必须由人主观设定,而不能归结于某种本性或自然的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否定了客观的目的和价值,出现了多样化且不可通约的主观目的,因此,实践哲学就或者只讨论如何实现主观目的,或者只讨论如何约束它们使之具有相互承认的合理性。如果按照上述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几个层面来说,在元实践层面,现代性的实践及实践哲学抛弃了客观善和目的的优先性和规范性,将实践的目标定位在主体的欲望或主体所设定的一般目的上,这就是麦金泰尔所批判的“情感主义”大行其道的原因;而在实践层面,则曲解了目的的实现过程,即由于不承认客观目的之实现(即完善),现代性实践就只考虑手段问题,由此催生工具理性的过度发达,这就是伽达默尔等人所批判的技术理性的问题。可以说,现代性在元实践层上的失序,导致了其在实践层上的失范。启蒙以来的实践哲学面对这些问题,试图重建规范性,最典型的建构就是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将规范性建立在主观价值上。事实证明,在主观性上重建规范性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无法平息价值的多元论,所以只能寻求在主体层面的可普遍性、交往、对话、重叠共识等来缓解矛盾。而在实践层面,由于主观价值的不可通约性,价值的实现活动即实践本身也同样失去公共性,而变成个人目的、偏好的实现,所以只能用抽象的规则对其进行约束。第二个层面就变成了规则主义。因此,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两个层面反对现代实践哲学:一是在实践的规范性问题上反对目的(价值)的主观主义;二是在如何实践的问题上反对行动(实践)的规则主义。前面提到,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现代性实践的批判,实际上是从对现代性实践哲学的批判开始的。首先,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不约而同地批判韦伯式的标榜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范式,认为要把对目的和善的探寻置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因为关于人及其实践行为的研究,需要关注整全的人及其行为。而价值或目的,正是人及其实践的内在要素。其次,他们批评规则主义或工具主义对于实践的复杂性及其对情境的依赖性视而不见,将人自身的完善和人与人的交往化约为人对物的操作。安斯康姆在《现代道德哲学》一文中,揭示了现代伦理学的法治主义(即规则主义)的错误及其根源。麦金泰尔甚至全面地批判整个启蒙运动以来的实践哲学,认为它发展到尼采主义的阶段就走到了穷途末路,因此必须回到亚里士多德。那么,为什么回到亚里士多德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的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呢?首先,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通过强调“实践”的优先性,区分目的内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与追求外在目的的活动。麦金泰尔、伽达默尔、阿伦特等人都把“实践”概念作为实践哲学的核心,这个概念正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元实践层的重要元素。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是实现活动的具体化,而实现活动就是完善自身、达到终极完满状态(即目的)的过程。因此,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十分看重实践与制作的区分。另外,他们通过强调实践是人的交往活动而非制造活动,来批判工具技术理性对生活世界的统治。这就在元实践层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和实践的内在价值标准,其中也涉及亚里士多德的功能论证(《尼各马可伦理学》,1097b25-1098a20)。其次,关于如何实现内在目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强调作为实践者的人的整全性和实践境域的特殊性。实践者的整全性包括实践者人格品质的同一性、生活过程的统一性和对实践境域的依赖性。现代性规则主义试图将实践的过程建立在一系列普遍规则的确立和执行之上,这使得实践者愈加异化和片面化。但事实上,实践中的事务千差万别,涉及到的实践者形形,并不服从统一的规则。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拿来了德性和实践智慧两个概念,以实践者的道德和理智品格为核心,建立了一种整全性的实践模式。同时,他们反对现代性中个人与社会的分离,而强调个人品质与共同体习俗的内在联系。这两点都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针对目的(或价值)主观主义和行动规则主义这两方面的问题,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发现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具有对此进行批判和重建的理论资源。但他们并不能简单地恢复亚里士多德的论证,而是必须在当前的理论和实践语境下重新构造这些论证。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实践哲学的理论表达

在这种可观察、可推导的动力性因果链条中,可以通过把握其中的因果规律来解释事物,而无须预设一种作为运动终点的目标因素。这样,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目的因就被抛弃了。受此影响,实践哲学的客观目的因素也就丧失了理论依据。而对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来说,他们既要恢复实践哲学之外的目的因,又要使之能相容于现代科学。他们所采取的一条主要路线是,通过论证生物物种生存的合目的性,将人的特殊活动归之为某种物种特性的实现,从而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目的论的,符合该特性的实践目的就是善。(cf.Casebeer;Foot;Hursthouse;Salkever;Thompson)另一条路线则抛弃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生物学作为目的论的基础,采取了社会目的论或内在目的论的论证方式。麦金泰尔将目的归结为不同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做得好”;这些目的不是由人的生物特性而是由社会历史条件所形成和规定的。(参见麦金泰尔,2003年,第15章)纳斯鲍姆沿用了人性论的思路,从人是理性的和社会性的动物出发,推论理性的人必然会依据本性的要求内在地认同某种生活方式而排斥其他生活方式。(cf.Nussabaum,1992,1995)尽管自然目的论和社会目的论这两条路线论证的基础和策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均为了说明实践的善或目的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它独立于个体实践者的主观偏好,并决定和规范着主观目的的设定。其次,在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实现这些目的的议题上,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着重论证和发挥了德性和实践智慧这两个概念,同时涉及共同体、习俗、传统等作为实践境域的概念。一方面,德性和实践智慧是一个整全的实践者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实践并非如现代性实践哲学理解的那样是超时空的,而是需要对实践境域的考虑。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的一个特质。在这部分,伽达默尔和麦金泰尔的哲学非常典型。伽达默尔认为,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处理的是沟通一般知识和具体行为的应用问题。这种一般知识并非抽象理论,而是源于传统所限定的信念。不能以理论的方式论证善的来源,而要把解释学视为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功能,即一方面探究和理解实践之善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将这些探究结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参见伽达默尔,第100-122页)麦金泰尔则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一是着重讨论了实践合理性的问题,论证了亚里士多德式实践合理性作为一种传统的优势所在;二是以实践的内在善为核心,把实践者的人生叙事统一性和共同体传统串联到一起,使我们看到善如何体现在一个具体的境域中。(参见麦金泰尔,1996年,2003年)另外一些德性伦理学家也基本上坚持这个路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阐发关于德性的理论,比如德性的来源、作用,德性的统一性、具体的德目,等等。(参见刘玮,2008年)同时他们也强调实践智慧的作用,并认为它作为一种实践理性要优越于康德式和休谟式的实践理性:一方面它不像康德式实践理性那样过于形式化,排除了实践的丰富内容;另一方面也不像休谟式实践理性那样只考虑手段,而把目的交给激情。并且,实践智慧与德性的合作才是好的实践者的综合品质。在这个层面,与上述不同但值得一提的路径是纳斯鲍姆的理论。学界一般称她的理论为“能力路径”(CapacitiesApproach),这是她的内在目的论的落实和完成。按照她的说法,内在目的论通过对人性的探讨,确立了人应该实现的那些内在善,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这些善。实现的过程就是活动(function,功能),需要实践者具备一定能力(capacities),所以,最终落脚于如何确保实践者具备这些能力上。这需要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因此,纳斯鲍姆的理论从一个目的论的价值论导出一种规范性的政治哲学。在她看来,这才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精髓所在。(cf.Nussbaum,1990,pp.203-252;2000)总的来说,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在探究作为目的的善以及它何以可能实现这两个方面,既充分利用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的内容,即自然主义、德性和实践智慧,也对其有所修正,如麦金泰尔的社会目的论、伽达默尔对传统的借重。但麦金泰尔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社会目的论,承认了实践哲学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形而上学的目的论作为实践哲学第一原理的意义。(cf.MacIntyre,1998,1999)而他们对传统的强调,也屡屡成为与其他实践哲学之间争论的焦点,尽管他们并不倡导回到传统或简单地继承传统。(cf.Habermas;Schnaedelbach)这说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实践哲学在其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相偏离的部分,尚需要作出更多的自我辩护。尽管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在上述两个层面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做出了充分论证,但他们均未考虑关于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只有海德格尔在这方面做出了独特的探索。尽管他本人不属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但他的亚里士多德阐释对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实践哲学的萌发具有开源之功。(参见塞尔科沃;Knight)他重新阐释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中的一些内容,揭示出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结构。一方面,他将世界表达为以“为……而在”而联接起来的指引结构,这就为实践的目的论做出了现象学的解释。另一方面,他充分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潜能、实现以及实践智慧的概念,将实现界定为生存活动,这也可视为实践问题的存在论化。但海德格尔既不谈人的善、实践等元实践层面的概念,更不谈实践层面的德性和实践智慧,所以他的存在论不属于实践哲学,可算作与实践哲学相关的形而上学探究。他的学生们(伽达默尔、阿伦特、施特劳斯等)也没有继承他的形而上学,而是从中阐发出丰富的实践哲学思想。总之,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利用亚里士多德的资源建构起比较完整的实践哲学,在确认何为实践的善和如何使之实现这两个方面,均对现代性实践哲学的价值主观主义和实践规则主义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理论。那么,如何评价这种理论建构呢?它们分别有什么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它们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困境呢?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实践哲学的意义与困境

第9篇:医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

李浪,广东省梅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与防治的核心专家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西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与防治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南方地区第一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第一位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委员和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卫生部广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和广西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主任等重要国内外学术要职。担任美国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日本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大会、亚太心脏介入治疗大会等10多个国际、国内著名心脏病学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学术委员等学术职务。李浪先后荣获广西“五四”青年奖章、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

李浪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其防治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12项。发表SCI论文35篇;担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美国JACC心血管介入杂志(中文版)》《中国循环杂志》等国家级杂志编委。创建“广西胸痛中心联盟”,建立首批23家医院参加的基于先进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之上的广西区域性“胸痛中心”规范化急救体系。创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暨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及“广西血栓论坛”,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冠心病防治与介入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东盟国家研究生多名,极大地推动了广西地区冠心病防治与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与健康、快速发展。

造影显示在冠状动脉左主干处发现最致命的病变:动脉硬化破裂斑块导致左主干90%狭窄,并严重累及两支动脉开口,血流缓慢,病情危急,微创介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建议外科开胸搭桥手术――8月26日,病人黄先生手拿血管造影片,听着广西一家大医院心血管科负责人述说病情,心弦绷紧。8月27日黄先生紧急转院至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气喘加剧,反复胸痛,无法下床,病情危重。主治医生告知家属,这样的主干破裂斑块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导致猝死。在多科会诊和充分沟通后,黄家母女流着泪找到一附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浪。凭着精湛的技艺,李浪运用先进的微创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地完成手术。

“如果没有李院长,我们家今年的中秋节就不会有团圆。”黄先生动情地回忆:“我们跟李院长素不相识,但他敢担当,顶着风险帮我做微创介入手术,术后第五天我就能出院回家,恢复很快。这样的医生真是难得的人才。”

为人类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当它发生严重的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时,就会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等,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心脏病,这就是冠心病。狭窄严重的血管需要置入支架,才能恢复和维持血流通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攀升,并呈现日益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5%,被称作危及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血管这条关乎性命的“生死线”上、在广西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最高端,李浪站了15年――

两次人生转折关口,他毅然选择广西

选择从医,李浪的目标是成为无影灯下的好医生。1998年广西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硕士毕业后,李浪选择了以心血管介入治疗闻名全国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攻冠心病介入治疗。2001年毕业前夕,广东省人民医院向这位在手术台上表现出色的博士伸出橄榄枝,导师却嘱咐他:“在广东,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很好的心血管内科专家。但回到广西,相信凭借你的聪明才智可以带领一个落后地区、一批医生去提高广西落后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广西更需要你!”

导师的殷殷期望和鼓励,促成李浪回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

基础薄弱、设备落后、医技水平低,这是2002年时李浪回到一附院所要面临的难题。李浪说:“先进技术、国际视野、管理理念,这三件事将决定一个医生、一个团队、一所医院的前途,我自己首先要做到。”

2002年,李浪经导师推荐来到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新加坡国立心脏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心脏中心继续深造。留学期间,他通过严格考核,获得新加坡医学会冠心病介入治疗医师资格,获准上台做心脏手术,主攻冠心病介入治疗,同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了多个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其研究论文在2003年第26届美国造影与介入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代表新加坡国立心脏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报告和大会交流。因出色的工作成绩,2003年,李浪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荣誉证书。

一年学习,李浪的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得到很大提升,继续赴美学习工作还是回国创业?人生的第二次重大抉择又摆在李浪面前,李浪仍旧选择回广西,他立志要打造一支精英团队,把广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提升到新台阶,他说:“广西地处中国西部,我们要立足现实,不必与北上广比拼学科规模,我们要从一个领域、一个重点去寻求突破口、去努力创新,才能跟上全国乃至国际心血管治疗的先进步伐,才能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尊重。”

李浪把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其防治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从2003年起潜心钻研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段,并持续跟踪国际医学前沿,不断改良手术技术,对心血管领域棘手的手术并发症――微栓塞的病因、机制与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十年坚持俯身手术台、十年刻苦追索新技术。2012年,李浪在广西率先开展“精准冠心病介入治疗”,引领广西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一封封患者家属的感谢信,见证李浪走过的十年光阴。虽然记不清亲手救治过多少疑难复杂患者,但谈到每一个记忆犹新、术后患者家属喜极而泣的场景,李浪都动情地眼睛湿润――

“2009年国庆节后我先生因冠心病住院,是李浪主任帮做的手术。当时通过屏幕给我看了支架安放前后的对比,效果很好。这些年来我先生完全像以前一样工作和生活,我们内心对李主任充满感激,这样的好医生让我们对医科大也充满信任和信心。我们也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好好工作回报社会,回报善待过我们的人。”

“2011年年底,李浪医生挽救我爸爸的生命!全家都十分感激他。他是个富有责任心、医学经验丰富、令人尊敬的好医生,真正的医者仁心!”

“我的血管堵塞10年了,辗转广西各大医院,尝试多次都未成功,最后找到李浪医生,手术做到晚上12点,三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帮我打通堵塞十年的血管,我们全家永远都感谢他!”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还是惦念着要给李浪医生写一封感谢信。正是您的敬业尽责才换回了我父亲的淳朴笑容。2013年12月12日夜,是您,让我们全家冻结成岩的心得以温暖,谢谢您。”

……

在“心尖行走”的李浪,成为广西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与防治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与防治的核心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SCI论文35篇。

十年临床“刀光血影”,他突破冠心病新领域

在多年的临床手术中,李浪以医者之仁心、以精湛的“刀法”,挽救了无数疑难复杂、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他敏锐地发现,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介入手术血管路径――手上的桡动脉血管路径各有差异,一旦出现血管路径的迂曲、变异,经手上桡动脉路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下降、并发症增加。李浪说:“我一定要弄清楚这种特殊的血管迂曲、变异的规律及其解决方案,绝不能让它成为南方冠心病患者救命路上的拦路虎。”

李浪组成攻坚团队,研究中国南方患者桡动脉路径迂曲、变异的规律,探寻中国南方人群桡动脉路径血管发生解剖变异、迂曲的临床预测因素和克服方案。由此,李浪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南方人群桡动脉路径迂曲变异的特点、预测因素及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重要课题,填补了中国南方人群桡动脉路径血管迂曲、变异的研究空白,获得当年全国心血管病大会“最佳临床研究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李浪应邀在世界顶级的美国心脏病介入治疗大会上报告了主要研究结果,这是广西介入心脏病学原创研究第一次在世界顶级学术大会上报告。

自从1977年在苏黎世成功施行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全世界冠心病介入治疗开始了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术和药物治疗的“三足鼎立”局面。

冠心病介入疗法(PCI)一般包括PTCA和支架植入术,是经皮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用带球囊的心导管经血管路径送到心脏冠状动脉,在导引钢丝的指引下进入狭窄部位,向球囊内加压使之扩张狭窄血管,必要时植入冠状动脉支架,使血流恢复正常。其效果可与外科手术媲美,微创且无需全麻开胸,与药物治疗相比,更直接有效,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恢复血流的重要技术和主要治疗方法。但据统计约有10%左右的患者术后可能发生再狭窄。

“PCI术后再狭窄问题”(以下简称“再狭窄”)成为李浪执医生涯中的一个强硬“对手”。经深入研究,他发现,“再狭窄”由于影像学形式不同、机制不同,处理策略也不一样。临床上,李浪遇到更为棘手的问题:一些血管发生支架“再狭窄”,很难再次植入支架。例如分叉病变,置入双支架,作为分支的那个支架容易“再狭窄”。第二种情况是小血管长病变,“再狭窄”之后不可能再次置入支架。李浪研究发现,采用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方法,结果与再次置入支架效果相当,避免了在难以植入支架的部位再次植入支架的困难。第三种情况是对于左主干的病变,当这些部位发生“再狭窄”,李浪建议患者施行心脏搭桥手术,以确保生命安全。

李浪凭着精妙的临床技术、出色的创新精神,带领团队率先在广西开展的先进血管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技术指导下的“精准冠心病介入治疗”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以及针对国际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棘手并发症――微栓塞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方法开展的系列研究,使之成为国内外该领域发表SCI论文最多的研究团队之一。

凭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精神,李浪和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尊重。李浪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成为广西第一位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委员及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成为中国南方地区和广西第一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广西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广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和广西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主任等重要国内外学术要职。现任美国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日本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大会、亚太心脏介入治疗大会等10多个国内外著名心脏学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学术委员等学术职务。李浪还担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美国JACC心血管介入杂志(中文版)》《中国循环杂志》等国家级杂志的编委和特邀审稿人,先后荣获广西“五四”青年奖章、广西青年科技奖和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荣誉。

创办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让广西在中国冠心病领域发挥更大影响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03年,李浪回国第一年就创办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2010年创办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13年来,论坛见证了广西冠心病防治事业和广西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水平的健康快速发展。从创办初期以普及操作技术为目的逐步上升至以“规范、交流、合作、创新”为宗旨,发展带动广西与国内外最先进、最前沿冠心病防治领域“无缝对接”的高端继续教育平台,亦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冠心病防治领域合作、交流、创新的高端学术和合作平台,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医疗卫生合作与交流的典范,让广西在中国冠心病领域发挥更大影响力。

2012年3月1日,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首次在广西南宁举行;2015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暨第12届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在南宁召开。作为两次重要会议的大会主席,李浪自豪地说,以往每逢双年举办一届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暨中国―东盟高峰论坛,2015年会议主办方升格由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办。亚洲心脏病学会是由中国倡导发起,2015年在新加坡注册成立,它就像中国主导的“心血管亚投行”,中国在新学会里发挥更重要的引领、组织、协调、沟通作用。

2015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暨第12届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邀请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七国著名冠心病专家相晤,围绕新影像和生理学技术指导下的精准冠心病介入治疗(精准PCI)、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广西区域性“胸痛中心”急救体系规范化建设、“中国―东盟青年论坛”等多个重要分论坛展开研讨。

李浪说,国家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中鼓励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各领域的交流,此次学术会议的召开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更具有深远意义,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要求,会议未来每年都将举办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暨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国家战略的桥头堡,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会址,此会议越来越凸显广西在国家战略部署及心血管领域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会议召开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为今后中国―东盟国家在制定冠心病防治技术与策略、流行病学研究、国际多中心合作研究更深层次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优势,打造广西区域性一流胸痛中心

“疑难复杂的、求医无门的病人,无论相识与否,只要找到我,我定当尽全力帮助他们。”这是李浪从医的誓言。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影响,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大幅增加,我国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急剧攀升,广西冠心病防治形势也十分严峻。

在一附院领导班子的全力支持下,李浪倾尽心力筹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2016年2月6日,经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三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以下简称“胸痛中心”)成为广西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省级冠心病诊疗救治中心,目的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和高危冠心病的死亡率,给急性胸痛病人提供最迅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的绿色通道服务,并对有心脏病隐患的病人进行干预和健康教育。李浪出任胸痛中心主任。

胸痛中心最大的特色首先是强强联合,胸痛中心的关键支撑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和呼吸内科分别为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建设学科,冠心病救治的关键技术又同时是卫生部广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急诊医学科还是美国AHA初级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中心。这样雄厚的技术力量与强大学科群的支撑在全国也不多见。通过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呼吸内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等多学科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团队密切合作,实现无缝对接,疑难胸痛团队快速联合诊疗。二是胸痛中心实现快速和优化的、先救治后交费的绿色诊治通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从到达胸痛中心就诊至急诊介入手术开通血管的时间指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构建打造广西区域性一流胸痛中心的过程中,一附院还充分考虑到遍布广西范围的68家技术协作医院,共同编织“拯救胸痛患者的生命之网”,利用先进互联网、物联网支撑平台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确保胸痛中心每天24小时医护人员精细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精确到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