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服务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多部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
(二)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引导广大居民充分、合理使用城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持续性的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工作任务
(一)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任务
1.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完善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和长效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2.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当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医院支援辖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督导计划的落实。
(二)医院工作任务
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制订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年度和中长期工作计划。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
2.落实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卫生技术人员,保证外派支援人员的原工作岗位、待遇等不受影响。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任务
1.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及协作计划。
2.为医院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支援活动提供工作条件。
3.制订合理的综合能力提高计划,有效利用医院的支持资源。
四、主要措施
1.医院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制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年度工作计划,培训、安排具有相应工作资历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接受、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到本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2.鼓励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原单位要保持其离退休待遇不变。
3.各地市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中医院等,负责辖区社区医疗与护理的培训工作。
我院根据卫生局《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__年工作方案》的精神,结合医院当前工作实际,成立了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20__年工作方案》,组织全院职工召开了动员大会,现将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服务好”是医疗卫生工作宗旨和作风的体现。我们根据本地区和医院的实际情况,目前开展了一下几项活动:1、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便于群众的就诊。2、推广优质护理服务,20__年医院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受到患者的好评。3、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4、优化医院门诊急诊环境和流程,通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产科绿色通道、门诊挂号提前30分钟上班等措施,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5、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知情权,通过药品及服务价格公示,落实一日清单发放,使群众明白消费。6、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对患者和家属关心的诊断、质量、手术、用药等问题充分告知和细心解释,多和患者进行感情沟通和给予人文关怀,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和灵魂。医院通过长期持续的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注重质量检查和考核,狠抓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同时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做到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重点抓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工作,进行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坚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强化了处方点评工作。在医务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营造“人人讲学习、个个比技术、积极搞科研”的良好医院文化氛围。通过持续不断的工作,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医者德为先,良好的医德是和谐关系的前提。医院加大了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利用行业内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纪。并修订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组织全院进行了医德医风考试。同时,加强了行业不正之风的预防和整治工作,在去年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展纠正和查处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行为,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
通过大力推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工作规范,建立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让患者做到少花钱、看好病,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实惠。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成功防控非典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文件,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强化医疗机构中疾病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对疾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控、促进居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正值医改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体现,如何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群众得到实惠、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的长效机制是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肿瘤防治、慢病预防、心理卫生、口腔保健、紧急救护等5个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四年多来,我市在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正逐步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的内涵。陈竺部长对我市发挥公立医院优势,推动防治结合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卫生部确定将我市作为创建防治结合型公立医院试点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树立“以病人为根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对当前群众健康面临的疾病谱变化的巨大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的进程,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服务模式转化,进一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模式。
(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各医疗岗位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各类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二)建立一岗双考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可量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三)建立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机制,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
(四)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任务完成率达100%,就诊患者及家属群众受益面达100%。
四、试点范围
2012年,在市级健康教育基地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即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
五、工作内容
(一)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康促进医院)。将医院建成可预防疾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基地,在就诊前、中、后过程中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宣传、生活和行为干预(运动、膳食、心理等)、健康管理等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建立与社区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
(二)传染病防治。感染性疾病科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呼吸道、肠道发热门诊、传染病科病房);疫情报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腹泻、发热及流感样症状监测;院感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伤害、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及死亡报告;疑似食源性疾病、职业病监测及报告、精神类疾病监测与报告;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口腔疾病等可预防疾病的行为干预、健康管理等防治结合方式。
(四)妇女儿童保健指导。妇女儿童健康咨询、行为干预、健康管理。
(五)心理咨询与疾病康复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康复指导与服务等。
(六)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院前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心理治疗、传染病防治等处置。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的院前干预;危重病、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紧急救治、各种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猝死的急救。
六、进度安排
2012年1月-2月:市卫生局制定《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方案》;
2012年2月-3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妇儿保健中心、中心(肿瘤)医院等机构分别制定《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精神卫生、口腔卫生、院前急救和伤害预防知识、妇儿保健、肿瘤与职业病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
2012年3月-4月:各试点机构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和科室岗位工作规范,3月底前上报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组织培训和具体技术指导;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核算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及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设置;
2012年5月-9月:各试点机构组织实施;其中7月份各试点机构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自评,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阶段性评估;
2012年10月: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评估,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规范;
2012年11月:召开全市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创建工作经验;
2013年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市卫生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领导小组,曹勇局长任组长,牟新民副书记、魏仁敏副局长、张华副局长任副组长,组织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核定科室和人员编制,核算服务成本,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财政保障政策;组织工作评估和督导检查,推广经验做法。
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对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收集、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评价以及经验总结与推广等。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试点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科室岗位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口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中心(肿瘤)医院在制定本单位方案并开展试点的同时,要制定医疗机构行业相关业务工作规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制定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工作规范,并负责牵头组织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定期效果评估。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长效机制。在医改框架内会同财政、物价、人社等部门核算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制定财政保障、价格保障、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体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体现预防保健服务价值,引导医疗机构“防治结合,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取向。积极争取市编制部门核定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和精神卫生、口腔疾病预防等社会防治机构设置,在医疗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和设备,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防治结合管理,提高疾病监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康复保健等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基层医院 实施基本药物 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1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47-01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重大民生工程。根据国家、自治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于2011年4月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 基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定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推销、检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调整、生产供应保障、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部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财政补偿、质量全监管以及绩效评估等等相关政策办法。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是使老百姓从中受益,获得实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大,群众用药习惯也不尽相同,一部分群众长期养成了偏好新药、贵药的习惯,这与基本药物的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特点可能会发生碰撞。为鼓励百姓首选基本药物,应该加强对基本药物科普知识的宣传,促使群众转变观念,养成首选基本药物习惯。加强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和形成科学规范的用药观念,主动履行基本药物告知义务,引导群众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同时通过降低基本药物自付比例,以市场机制引导群众使用基本药物。
2 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的实惠
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够从四个方面获得实惠。一是安全有效。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是经过全国数千名医学和药学专家根据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证据遴选出来的,再由政府在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组织专家对基本药物的生产厂家和和质量进行了遴选,并实行统一配送,药品质量有保障;二是避免药物滥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要求医师把基本药物作为临床首选药物,按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和处方用药,通过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保证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三是方便可及。基本药物在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使用,群众在零售药店都能买到。四是节省费用。使用基本药物,患者个人的医药费用负担比例大为减少。
3 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工作情况
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初步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思路,落实财政补偿和医保支付政策,新农合基金与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结报。自治州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所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
4 实施统一网上采购药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理解不够深入。
4.2 医务人员对目录中的药品存在不熟悉的现象。
4.3 网上采购环节问题较多,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不太了解基本药物网上采购采购和配送细节和程序。
4.4 配送基本药品不到位,一些价格便宜的药,临床必需的抢救药,用量不大的小品种,虽有多家中标,但因利润空间有限,不能正常供货,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
5 几点建议
5.1 实施基本药物统一网购是规范药品便捷购销行为,减轻群众医药费用及经济负担的有力措施,有必要坚持下去。
一、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内容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逐步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推进同级医院部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加强简易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主管护士负责的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整体化护理,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相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以医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为出发点,夯实医疗基本功,加强医疗法规、传染病、合理用药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继续开展教学查房、急救技能、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严肃学习考核纪律,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接待流程”,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建立医疗质量三级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优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加强药品安全使用管理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完善药事管理领导组织,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抗生素药物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毒、麻药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不良药品反应及时上报制度。
4、推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
开展急诊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路径,逐步使医疗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疗卫生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爱民、便民、利民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为群众健康服务。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医德考评落实工作,加大对医疗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
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事件,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注意杜绝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净化医疗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使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2.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不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社会对急诊科评价的好转。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创建“省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良好途径。市妇幼保健院申报创建“二级妇幼保健机构”以来,全院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在全力保障正常业务工作及医疗保健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抓好创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层层动员,营造氛围。为了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院领导班子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认真研究了评审细则,对照细则找差距,并讨论制定了“市妇幼保健院创建省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方案”。同时组织召开了两次科主任会议、一次职工大会,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发动,使全院职工个个知晓、人人参与,营造了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全体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六名人员组成创建工作专班,使创建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结合班子成员的分工情况,创建办将评审细则一一分解,各分管院长又进一步细化分值分配到相应科室,并由各科主任与院方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局面,全面落实“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的各项细则。
三是借鉴经验,推进工作。为了在资料的整理、职工的培训及卫技人员技能考试考核等工作中,将评审细则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不走弯路,提高创建工作效率,医院组织分管领导及专班成员共25人次,分别到宜都、长阳参观学习,对照别人找差距,对照细则查不足,结合实际赶进度,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资料整理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作量,“三基三严”的培训考试考核已基本完成;添置设备、改善院容院貌已同步实施。十一月底将全面完成创建工作的软、硬件准备工作,力争十二月五日顺利通过终级评审。
四是加大投入,改善环境。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创建,将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丰富内涵建设,促进两个效率的稳步提升,为明年的整体迁建及今后的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医院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拟投入50余万元用于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主要用于购买医疗设备、改善病房环境等,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The important role of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edical work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ZHOU Shao-ling HE Li-bin
Personnel Section,Fusha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34,China
[Abstract]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ty of means,concealment of process and richness of the content and so on,which can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medical work standardized management,and in practice,it promotes this effect from the clear responsibilities,integration of forces, increase investment,science and planning etc.
[Key words]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edical work standardized management;Role
长期以来,显性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隐性思想政治工作被人们所忽视,但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自身素质的提升,显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正面临挑战,而隐性思想政治工作更容易被目标对象所接受,因此,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了医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当前,医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亟需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主要是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隐蔽性、内容的丰富性等特征,契合了医务工作的现实需要。
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符合医务工作规范化的需求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①通过医务工作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医务工作规范化过程中,医院一般都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结合时代特征提炼出医务工作文化,如服务第一、安全高效等,这种文化会从不同的渠道宣传,如在医院办公楼、宣传栏、各种医务工作会议等,并进而对医务工作者产生影响。②通过领导的示范带动发挥作用,领导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与患者的沟通协调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技能,是医务工作者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种学习和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③在信息化时代,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在网络上讨论如何规范医务工作的话题,讨论医务工作者发生的不规范的事情等,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吸引医务工作者参与,则实际上成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种隐性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多渠道地推动医务工作规范化。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隐蔽性符合医务人员管理的需求
当前,医务工作人员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有些单位其中不乏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国内各高校培养的博士硕士,这些人才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对待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采取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容易引发其思想上的抵触,如果方式方法不恰当可能起到负面效应。相反,如果采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直接以会议、面对面的教育等形式对其进行训诫,而是通过各种间接的活动,如组织讨论等吸引其注意力,并鼓励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则能够起到梳理和引导的作用,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达到促进医务工作规范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
1.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符合医务工作规范化的需求
医务工作规范化涉及的内容多,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着装、行为的规范化,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等,其中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更是内涵丰富,包括服务流程、病历书写与病案存档等规范化,如此多的内容如果单纯依靠组织集中学习、要求医务工作者死记硬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如将规范化内容进行细分后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并让职工实地参观考察,则能够引发职工的思考,起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实际上,由于医务工作者素质高,自主意识强,这种参观考察等活动更容易激发其思考,如比较自身实际工作与这种规范化操作之间的差异,对于推动医务工作规范化的实施更具有价值[2]。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发挥作用面临的挑战
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还不明显,部分医院虽然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但未真正组织起这种工作,而是使其处于一种放任自由的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包括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也包括隐性思想教育投入不足,活动操作难度比显性更高等因素。
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滞后
从医院的实际来看,开展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如医院党群部门、工会、团委、妇委会以及其他的机构,这些机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定位明确、职责清楚,但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组织建设就存在滞后性。首先,部分医院没有明确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虽然实际操作中党群等部门会采取一些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行动,但没有明确其具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导致出现主体缺位,不利于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其次,从实际组织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来看,这些机构难于直接与医院领导者对话,在医院的战略地位得不到体现,导致组织建设推进难度大。此外,从组织力量整合来看,由于履行隐性思想政治工作职能的部门与医务部并不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如果缺乏高层领导的参与,则可能出现在医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教育活动中的沟通协调难等问题[3]。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
相比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部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投入更大,如组织医务工作者外出参观其他医院工作规范化行为等就需要较大的支出,再如组织医务工作者在网络上讨论医务工作规范化话题也需要聘请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和引导,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导致舆论失控而出现负面效应,因此,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大量的支出,但部分医院对此投入不足。首先,资金投入不足,医院没有专门的资金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支出,如果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需要临时申请资金,但在预算管理越来越严密、越来越规范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主持这一工作,则申请资金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资金将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其次,人员投入不足,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针对医务工作规范化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策划出具体的方案,这就需要有多学科人员的参与,但部分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短缺,出现组织内部缺乏人才而无法开展工作的现象。实际上,医院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为兼职的工作人员,如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等,这些主体不仅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大量的其他工作,甚至还要到临床一线值班,这就导致其缺乏对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参与、组织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就更大[4]。
2.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操作难度大
开展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医院可以事先设计好主题,并利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等掌握主动权,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这种掌控难度大,一定意义上而言甚至无法实现完全掌控,因而加大了操作难度。实际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医务工作者参与数量多,且组织部门与医务工作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医务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利用互联网组织各种讨论活动时就可以随意发表观点,这就加大了控制的难度,如果组织者本身对医务工作规范化了解不深入、不透彻,沟通表达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各种不可控的事件[5-6]。
3 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促进医务工作规范化的思考
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医务工作规范化这种长期性的活动中,更是需要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应的长久性,因此,对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改进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可以从明确职责、整合力量、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等方面着手。
3.1 明确职责、整合力量,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主体,这样才能达到有组织有责任的目标。首先,要明确部门职责,即医院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由哪一部门为主,哪些部门配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通过部门职责、部门岗位分工的方式明确隐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形成职责明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工体系,针对党群部、团委、工会等力量分散的基本现状,建议明确各部门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任务,避免职能重复。其次,要根据医务工作规范化需要整合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与医务部的力量,建议由医务部门牵头,组建部门联席会议机构,明确负责人和组成人员,明确其议事的方式和流程,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7]。
3.2 加大投入,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医务工作规范化的标准会不断提升,因而隐性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不断改进,这就需要加大投入。首先,医院要从资金预算安排等方面给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支持,由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医务部门一般没有直接的医疗收入,资金严重依赖于医院划拨,因而医院需要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其次,医院要从人员上给予支持,建议医院明确1名甚至更多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人员投入保障隐性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再次,医院要给予其他方面的支持,包括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培训,从办公场地、活动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8]。
关键词:合同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完善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发展成为医疗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家庭医生签约时服务的形成以合同的签订为基础,所以可以从合同法切入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健康发展。
1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实施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认同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试点工作已经在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中开始施行。实际当中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以居民个人自由意愿为基础,通过和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达到“契约式”服务活动的优先开展,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主动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和居民间健康稳固医疗卫生合作关系的建立。根据试点的实际情况,针对户籍居民和常住居民范围,利用团队合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手段,让居民在政策的引导下基于社区签约获得指导转诊、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
2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的问题分析
2.1缺乏有效的签约制约机制:
健康信息上互通、健康促进上互动是双方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签约的标志。当前我国家庭医生存在专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不足等问题,同时相应政策缺乏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居民难以获得优质家庭医生服务,进而降低了某些地区的签约率。当前多采用“软签约”制度,能难形成对居民有效的约束,在签而不约的情况下居民的全程健康管理无法得到实现。
2.2契约服务内容不能得到履行:
基于法律权利义务形成社会管理就是契约关系,而实际当中大量存在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无法实际履行契约服务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效果有限。根据实际调查,签约后在免费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家庭医生做的还不够,健康档案的构建和社区首诊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家庭医生约定义务的履行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引。
2.3激励机制不足:
实际当中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家庭医生和居民的有效激励。很多家庭和医生对于签约后给双方带来的实际收益缺乏深入的了解和预见,导致了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家庭医生的激励不够,实际当中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并没有给医生工资带来显著增加,无法带动医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也是家庭医生服务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1]。
3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问题的形成因素分析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使得居民的健康需求无法被及时有效的了解。与此同时居民也无法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而造成居民对签约认识不够、社区卫生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的问题,社区卫生资源的功能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实际当中存在的另外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很多签约居民虽然认可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但并不信任家庭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签约带来的社区首诊对自由就诊和治疗造成的影响也是居民担忧的重要内容,而这些问题也进一步造成部分地区签约率和预期目标相差加大的问题。对于家庭医生而言,在工作繁忙且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很难积极地参与到家庭式医生发展当中,同时由于没有可观的预期经济效益,即使参与到家庭式医生服务的医疗人员也会逐渐放弃。
4合同法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双方职责分析
第一,服务契约的性质。医疗服务合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家庭医生服务契约,它是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形成的医疗服务合同。与其他一般民事合同相比,医疗服务合同特殊特性在于标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存在高风险性和强制缔结性、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通过对医疗服务合同特殊性、医疗服务合同内容与形式的正确认识,对医患双方的法律义务和权利进行明确,为签约式服务顺利进行制定高效、切实的医疗服务合同范本。第二,契约主体范围。契约中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就是契约关系的主体,这就要求签约服务具有针对性,将契约中的包含的所有内容提供给患有部分病种的部分人群。例如我国某省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中就将重点服务对象、贫困居民、精神病患者、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辖区妇女等纳入到契约范围。而契约主体还应当包括提供医疗服务一方涉及的所有人员,包括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任何成员,具体包括公共卫生人员、护士、全科医生等。第三,具体的契约订立原则。契约订立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和意志自由原则。医患法律关系本质上是民事法律关系,关系双方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关系合同的形成以双方对合同内容的一直认可为前提。签订契约中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就是意志自由原则,与谁订立契约、以何种方式订立契约、契约的内容、契约的期限都以契约双方的自由选择为基础。也就是说居民能够根据自身的意志在不收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确定家庭医生。第四,居民、签约医生的权利与义务。对于签订契约的居民而言,其主要权利包括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相应的居民这些权利就需要通过医生履行义务实现,这些义务包括上门为居民进行诊疗、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在签约居民的义务方面,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费用的支付。而签约居民义务的履行也推动了医生权利的实现,就是获得医疗服务对价[2]。在家庭契约式医疗服务的发展中,应当充分重视相应的合同管理,利用合同法有效规范契约双方的行为,进而保证家庭契约式医疗服务的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玲,黄本银.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在居民健康综合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10):142-143.
一、背景
XX年底我中心常住人口为60568人,高血压患者5809人,糖尿病患者1106人,恶性肿瘤患者241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230人,慢性阻塞性肺炎91人,合计慢性病患者7477人。大量的慢性病患者人数,却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 慢性病的防制任务愈加迫切与繁重,慢性病管理工作和建立健康档案成为制约中心公共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成为全街道重要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卫生问题。一方面是辖区内大量慢病患者需要合理的健康指导,一方面是责任医生被动“硬性”指派服务对象和慢病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对社区医生的技术不放心、不信任。有时会出现医生一头“热”,居民一头“冷”的局面极大挫伤社区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对自身职业价值观产生动摇,导致一部分的公共卫生管理未落到实处。
中心为积极调动社区责任医生和辖区慢病患者的主动性,提出了“签约粉丝”创新性工作思路。通过医生主动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升业务水平来达到吸引“粉丝”的目的,与之签约,构成一个更加和谐紧密的医患关系,方便日后顺利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一、创新内部治理机制,开展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搭好桥、铺好路。
早在XX年底,我中心就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开展“三思三创”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将XX年确定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年。明确中心的工作核心由“以经济为中心”转变为“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为中心”。创新内部治理机制,完成组织体系重构,建立以全科团队为核心的组织结构。改变原来的“三科一室”组织结构为“全科团队系统、支持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撤销中心全科门诊室及防保科设置。将社区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真正下沉到每一个全科团队。另外创新绩效奖金分配,打破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吃大锅饭”的传统,分配上向社区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倾斜,进一步激发了全科团队医生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性。为开展“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服务模式,在中心深入开展以“粉丝”为基础的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实施。中心成立了“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中心全体职工统一思想,掀起“寻找粉丝、吸引粉丝、签约粉丝”的。
(二)、制定方案、质控制度及质控评分表。明确规定“签约粉丝”家庭的数量,质量等指标要求。同时召开团队长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征求中心医务人员的各种建议,对各类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形成和完善方案。
(三)、为更好开展工作,中心定期开展培训,强化社区责任医师及社区护士开展“粉丝”式家庭医生制工作的业务能力。采用“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XX年10月份举办二期关于“家庭医生制”工作的培训课程;11月份召开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制”知识竞赛。XX年带领中心全科团队长参加全国性的有关“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研修班等。XX年开始,每个月都对全体社区责任医生进行家庭医生制工作培训,不断加深大家对于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的认识。
(四)营造“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氛围,利用多种手段,多条途径,在街道、社区、中心广泛宣传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中心班子多次向街道领导汇报“粉丝”式家庭医生制工作开展实施情况;联合街道全部社区开展宣传,在XX年6月在白云街道辖区内所有楼道张贴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告知书,做到全覆盖推广;通过横幅、电子屏、展板等形式宣传“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印刷“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手册;召开“粉丝”与家庭医生见面交流会等各类活动。
(五)、进一步加强中心信息化建设,推进“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信息化水平。和金唐公司协商配合,在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中安装家庭医生制电子签约系统和粉丝签约档案核对系统。方便社区责任医生在家庭医生工作中的慢病随访的电子录入及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
(六)、质量控制绩效考核
质控科每月对责任医生“粉丝”家庭医生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控制,总结优点与不足,出具工作小结。同时在中心食堂和质控科墙面张贴“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家庭工作进度服务情况一览表,通报每个月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情况。质控科专管人员根据考核评分表将质控结果量化。质控结果与当月绩效奖金挂钩。
三、稳妥推进、分步实施,有序开展“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
(一)“粉丝”式服务酝酿筹备期
XX年初,中心提出“粉丝”服务的概念,要求中心医务人员要与患者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粉丝”关系。开展“粉丝”式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二)“粉丝”式服务开展慢性病服务实践期
XX年5月开始,每位社区责任医生在一个月内完成50个慢性病粉丝的个体签约工作,按照海曙区慢性病契约式服务的要求开展随访管理工作。共签约924个,极大提升了慢性病随访管理的依从性和管理率。
(三)“粉丝”式家庭医生服务探索试点期
XX年10月开始,每位社区责任医生在年底前完成对前期签约的“50个粉丝”向“50户粉丝家庭”的转变。全面启动“粉丝”式家庭医生制的试点工作。责任医生对“50户粉丝”每月进行随访1次(不限随访方式,但要求真实记录),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体检计划、保健措施,提供疾病咨询和健康教育。
(四)“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完善期
XX年开始,中心全面开展“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要求每名社区责任医生在年底前完成200户粉丝家庭的签约工作。粉丝家庭尽量以依从性较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为主,其他人群为辅。本着自愿的原则,责任医生在辖区范围内,选择愿意接受社区责任医生管理的“粉丝”,双方签订协议,各自遵守协定。通过张贴签约告知书、门诊、社区工作室、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签约工作。工作内容除了对签约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的健康档案进行完善以外,还要了解签约家庭的家庭信息、家庭背景调查、家庭评估等情况,每一位责任医生要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进一步推进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
中心现有19名责任医生参与“粉丝”式家庭医生制的工作。截至XX年6月底共签约各类“粉丝”家庭1767户,其中有高血压620名,糖尿病130名,冠心病精神病患者等其他慢病患者152人。通过签约粉丝的家庭医生制工作,开展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尤其是慢性病人的随访管理,大大盘活了健康档案,提升了慢病规范管理率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率。XX年6月前白云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54.17%,慢性病规范管理率:高血压为80.31%,糖尿病为79.18%。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70.50%。截至XX年6月白云街道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提升为92.22%,慢性病规范管理率:高血压为85.20%,糖尿病为84.6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82.90%.
五、反思不足
(一)、社区责任医生工作量细化及绩效考核问题。
实施家庭医生制工作以来,社区责任医生在开展基本医疗工作任务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主动性大幅提升,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医疗轻公共卫生的局面,使我们在对责任医生实际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尤其是公共卫生工作数量标准化测算上处在摸索阶段,对一些工作的有效工时及绩效考核还在不断调整完善中。
(二)、中心责任医生综合业务能力提升的问题。
社区责任医生对于开展家庭医生制工作的各项内容需要不断学习掌握,尤其是如何把握家庭背景的模式下如何开展医疗服务问题。对于开展“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工作方法形式有待加强。全科团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网底发挥着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功能,全面提升社区责任医生的综合业务素质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三)、信息化改造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工作量细化后,由于信息化的相对滞后,对于具体工作量的计算任务艰巨。另外各服务对象和内容之间的接口互通有待政策上的解决。
六、下一步关于“粉丝”式家庭医生制工作计划
(一)、对签约户数进行不断扩大和延生。责任医生在与粉丝进行精细化、互动化管理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向200户以上家庭签约,逐步达到签约600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