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企业的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制度 创新 现代企业
财务制度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建立现代财务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也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内容。
一、什么是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从广义上说,财务制度属于管理制度的一种,它跟会计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财务角度上来说,现代企业实行的法人制度,实际上就是企业出资人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一种财务安排。
大型企业的组织一般采用“三会制”。由股东大会掌控,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由总经理负责,而总经理的人选由董事会确定。企业的这种职能划分,包括了筹资、投资、经营的运作,形成了一个资金运作链。资金链的流动,就是经济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内部的权利划分和组织结构也是企业财务决策权的表现。从广义上说,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实际上包括投资人(股东、董事会、监理会)的财务制度和经营者的财务制度。
从狭义上说,财务制度制度是指为了提升企业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有利于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有效分配资源的一种财务安排。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的筹措运作远没有大型企业那么复杂,甚至不存在董事会和监理会,那么,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从属于管理制度的一种安排。
论文重点说明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财务制度问题。
二、当前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企业缺乏有效地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而实际情况是,这个规定由于没有有效地法律制约,根本不具可操作性。而大多企业也根本不会去想这方面的问题。即使企业想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也得不到指导。因此,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随意性很大,为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留下隐患。
2.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僵化,管理内容不足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度的支持,如果财务制度更新不足,就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我国已经对资金的筹措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内容作了规范,但是近几年新出的或需要加强的财务业务并没有得到重视。例如企业的财务预算,并购和重组,外资融合没有纳入进来。这使得企业在处理这类事务时,没有可参考的标准,束缚了企业的手脚。
3.我国特有的问题
虽然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并且坚定地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但是当中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在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过程中,会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例如员工的福利怎么分配,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怎么算,企业的债务,企业重整后的结构怎么划分。
三、建立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意义
现代财务制度涉及多个方面,建立现代财务制度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重要意义。
1.通过建立现代财务制度,可以约束和规范企业的重大投资行为,能从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防止高风险投资给企业留下的发展隐患。
2.现代财务制度对各方的利益做出了更明确的规范,可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同时,也保护了企业管理者的能够合理行驶经营权和相应的财务运作权。
3.通过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可以为企业法人制度,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制度的完善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剂,可以起到激励人心,凝聚动力的作用。而在这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科学有效地现代财务制度。
四、建立新型财务制度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财务制度应该具有宏观调整特性,既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作出具体的指导,又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最重要的是,现代财务制度要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而不是对企业各方面进行限制,抹杀了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宏观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不能对企业有过分细化的要求,不能以行业划分标准,而应该坚持各类平等的原则,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都应该平等的待遇,以为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创造公平的环境。
新的财务制度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界定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处理好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点,规范企业的分配制度。企业的利益分配包括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企业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这几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分配问题,任何一方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新的财务制度要求规范企业的财务评价系统。规范企业的财务评价系统,不仅是投资人对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的需要,也是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需要。新的宏观财务制度应从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长远效益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评价企业的标准和方法。新的财务制度把企业的运行置于透明的地位,社会能够实时监视到企业的运营情况,以便督促企业不断克服自身不足,实现自身的升华。
新的财务制度要全面完善,没有制度上的盲点,没有执行上的难度。制度建立后的最主要作用便是实行,简练高效的的制度本身就会被社会和企业所推崇,并被主动地实施。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且高效执行的制度一定是最优秀的。对于以往那种国家、行业要求含混不清,企业想改善而不知怎么办的情况,一定要尽量的避免。
总结: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大半。这一时期,本应该是我国各类企业突飞猛进的时期,事实上,我国的企业也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自身的突破。
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经济环境要求我们不断保持新的头脑,作为居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制度,必须承担起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引入和建立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是大型企业突破自我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吉全贵.论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2003(1)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 财务管理
建筑安装企业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通过完成建筑工程项目达到企业发展目标,而资金作为贯穿于整个工程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从根本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满足业主需求,对外赢得更多市场空间,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安装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的特殊性,往往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更没有成本控制意识。有些建筑安装企业的领导认为项目一般采取招标形式,不需要财务人员再对其费用进行核算或控制,对税收费用等也缺乏必要的理解,没有对经营财务状况进行合理规划。
(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目前一些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权责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企业发展的滞后。建筑安装企业多将精力集中在对技术的进步与管理上,却很少关心经营风险、施工成本等问题,更没有投入更多的费用,设置专业部门与专业人员来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控制并降低风险。另外,建筑安装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也不够重视,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一些领导的法律观念薄弱,忽略财务纪律、财务制度等,盲目干涉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增加了财务风险。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强
有些财务人员不能做到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而企业管理者则出现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忽略了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因此,一些工作人员也受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造成财务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一些工作人员做事粗心、责任意识差,甚至联合舞弊,让财务管理制度失去了最终管理目标;有些规章制度虽然很详细,但是还仅停留在表面阶段,并没有切实执行,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企业财务制度与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管理者的态度是重要决定因素。如果建筑安装企业具备较强的会计法律意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就会给予大力支持并坚决按制度办事,充分体现榜样的力量。在科学的领导与影响下,能有效促进企业其他人员自觉遵守财务控制制度,以达成企业从上至下贯彻执行的要求。通过借鉴财务管理落实较好的企业,它们都具有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各部门明确职权、严格执行,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充分重视对财务工作的控制与管理,亲自参与,这是促进建筑安装企业合理规划、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利于提高建筑安装企业的科学性与内部约束机制的形成,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在进行内部财务控制时,应以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针对当前财务信息系统开放的环境,整理出传统手工记账信息的各项规章制度,筛选出适应计算机时代工作需求的规范。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建筑安装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处于信息化环境中,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确立,应顺应时代潮流,主要内容以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工作的管理制度为主,具体包括岗位责任的划分管理、日常操作规范管理、计算机维护管理、机房管理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重在全面落实与执行,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事务有明确制度管理,确保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全面推进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主要指由企业总部对不同项目的会计人员进行直接管理,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仍留在总部,工资由总部统一支付,这样就能保证会计人员与项目部没有直接经济利益,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独立、公正性,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建筑安装企业也应全面推进会计委派制度。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对会计委派有正确的认识,委派的财务人员并不是工程的“监督者”,而是更好的协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规划管理制度的落实,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委派会计工作的信任与支持,以促进委派会计能很好的融入到项目工作中,通过合理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协助科学的经营决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应认识到委派人员的性质,并做到奖惩分明。根据委派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应制定统一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并对他们开展定期考核,对于已经被聘用的会计人员,应充分发挥“高薪养廉”的重要性,以提高委派会计的地位,促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实现提高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剑达,魏培龙.现代财务控制实施方式的创新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2)
[2]段永红,孙双锁.建筑安装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对策[J].中国经贸.2010(20)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核算方法,也由传统核算方法向科学化核算逐步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了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规范施工企业财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务核算 制度 建筑施工
一、新会计准则下《建造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5 号——建造合同》的颁布,虽然进一步规范了施工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但也存在影响施工企业准确执行建造合同的因素。
1、积极方面:(1)新建造合同准则核算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建造合同准则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能更好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2)新建造合同准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建造合同》强调成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强调成本管理的过程监控。因此,可以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消极方面:(1)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着阻力。部分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建造合同准则的内容和实质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了建造合同准则的正确执行。另外,个别部门及其领导认为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是财务核算的问题,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没有关系。(2)完工百分比难以确定。完工百分比的确定是确认建造合同收入的关键环节。完工百分比法的关键是确定完工进度。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价值较大,生产周期很长,经常发生工程变更,引起合同总造价的变化。此外,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完工进度的计算。
二、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作业项目一般都具有流动性,因此使得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工程周期长、产品多样化等特点。鉴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的自身特点,从而与其他企业的财务处理也有所差异,但目前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还存在一定不规范之处。
(一)经营者对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视不够
从我国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很不诚信的项目经理就想法转移亏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虚增成本和费用获取利益,然后将矛盾和损失转移给公司。另外,成本核算制度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没有将成本核算当作会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致使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作业部门对基础成本信息的核算不清楚
(二)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施工队伍鱼目混杂,企业应设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准确汇总报表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分属单位或部门的会计信息可能出现严重的漏报现象。不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对挂靠企业更是形同虚设,其根本不能按照施工企业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
(三)数据统计不具体,给财务核算造成困难
数据统计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来说,保证工程项目财务核算比较准确的主要依据是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数据统计不具体,会导致财务分析难以深入开展,难以反映出人们凭直觉不易发现的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既不能如实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实时了解各区域分公司、项目部的真实情况。
(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施工企业中有些财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甚至不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有些财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领导的指挥下制造虚假财务信息,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财务核算意识
一定要转变管理观念,将财务管理视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相应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人员及项目经理的重要考核内容。规范财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上级主管企业应严格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规范财务核算,认真执行相关财务制度,遵守财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财政、审计等检查监督部门,有必要在对企业的检查监督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有效地促使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地方财政部门可否在《企业会计制度》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细则,从制度上规范其财务行为。《建造合同》准则对施工企业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造合同准则能使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二)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
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尽到他们的职责。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应加强对新会计核算办法及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程序,从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主要环节逐一落实规范的管理程序,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核算是企业内部制度的中心,而财务人员是承担财务核算职责的主要人员,因此财务人员要有足够高的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担当起施工企业的财务核算、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重任。针对当前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问题,施工企业需要立刻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财务操作能力。
摘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企业的财务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障建筑企业的和谐有序的发展,实现其预期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规避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建筑企业的主要财务风险
建筑企业受到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等的影响,在项目投标、材料购进、工程施工、各阶段性财务款结算以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可以归结为对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因素
1.政策与市场风险
建筑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当中,其发展走向势必要受到国家相关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影响和制约。近些年,为了合理控制房价,国家更是加大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在进行土地、项目招投标,项目的最终产品销售定价,税率、持有率、控制率以及建筑企业的信息统计和披露等环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使建筑企业的项目投入成本更大、资金更加紧张。此外,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而建筑资源又相对不足,这也给建筑企业的财务带来了很大风险。
此外,受到国际金融走势的影响,建筑市场也面临着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市场经济因素,如果发生信贷危机,市场将会发展巨大震动,这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
2.资金风险
造成建筑企业资金风险的来源有三点:一是来自银行方面的资金风险。大多数的建筑企业一般都是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资金筹集,在后期还款过程中,如果银行利率发生变化,就很可能产生企业筹资成本的变化。二是来自业主方面的资金风险。目前,建筑企业垫资建设的现象很普遍,这就涉及一个资金回收的问题,如果业主没有按时履行还款合同,就会给建筑企业的再次融资带来影响,从而形成连锁反应,制约企业后期项目的进行,这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
3.成本风险
近些年,由于成本变化,给建筑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这主要是源于政府部门在进行土地、项目招投标时,为项目未来的产品销售设定了最终限价,如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其财务成本将受到劳动力、建筑设备或者是原材料价格的严重影响,这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
4.合同风险
建筑企业的合同风险主要来自于合同中关于工程款结算、项目施工期间的工程变更以及违约赔偿等方面的条款的不合理性。
内部因素
建筑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因素,主要来源就是内控风险。
首先,建筑企业的内控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缺乏相应的财务制度,或者是现行财务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这将给部分图谋不轨的项目承包人或者是财务工作者谋取私利、违规操作带来可乘之机。此外,由于建筑企业会计信息的不透明,或者是监督不及时,也可能造成建筑企业的财务内控风险。
其次,企业的内控风险还可能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财务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造成企业财务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财务从业者专业不对口,缺乏相关知识的积淀和实际工作经验;二是财务从业者自身素质差异导致的职业操守不高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蓄意编制虚假报表,从中谋取个人私利。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措施
(一)构建财务预警体系,严控资金投放与回收
建筑企业面对国家政策变化、经济市场震动以及资金风险,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严格加强对于资金投放与回收的监督控制,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实现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在资金投放方面,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投标之前,应该对招标土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未来发展规划做出合理预期,确定其升值空间以及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多少,并形成科学、严谨的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通过寻找共同承包伙伴,或者是入股集资的方式来分散和转嫁风险,利益均摊、风险共担,以规避、控制风险,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在资金投放方面,建筑企业在进行资金投放之前,就应该对业主的信用等级以及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按时还款能力,再对其进行资金投放。同时,加紧资金催收,防止由于资金回收不及时形成烂账、死账。
(二)构建成本控制体系,严控建筑成本
建筑企业面对成本风险,应当构建成本控制体系,严格加强对于劳动力、设备或者是建筑原材料等相关费用的监督控制,严格依据预定的项目设计图纸和工程造价的评估结果进行施工,避免浪费,缩减不必要的工程开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是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企业的生产资料、设备等的采购,以尽量小的成本投入,获取质量最高的建筑材料;第二是加强材料使用控制,加强库存监管。建筑企业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材料消耗数量控制台账,明确工程材料的使用数量、用途、取料人和取料时间;同时,采取限额供料,对于超规定额度使用建筑材料的,一定要查明用途和取料人,并追究其经济责任;第三是通过寻找合适的资金代管机构或银行,进行小额度投资,进行套期保值;第四是严控私自出租、出借或抵押企业固定资产的行为,一经查出,严厉处罚。
(三)把好合同关,加强合同风险控制
建筑企业面对合同风险,首先应当把好合同关,认真阅读并审查合同条款,看是否涉及违法行为;其次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合同当中,应当就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付款方式和单方面合同条款变更,以及账目结算时限等都有所说明,如果只规定了单方面的责任,或者缺乏针对单方违约问题的具体规定,或者暂扣的质保金比例太大,就属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条款,施工企业就不要签。
(四)构建完善的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运营状况,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指定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制度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算和控制监督的职能,使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可以遵循。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建筑企业面临的来自于政策、市场、资金、成本、合同以及企业内控的风险,提出了构建财务预警体系,严控资金投放与回收;构建成本控制体系,严控建筑成本;把好合同关,加强合同风险控制以及构建完善的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四项规避、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以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立刚.建筑企业财务与风险管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3期.
一、建筑行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1.流动性突出
建筑施工企业涵盖面非常广泛,其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分支机构分布省内外,甚至世界各地,施工项目的流动性十分突出。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转移生产地点。同时,从事施工活动的项目经理部也是变动的,即非常设的。一个项目结束时项目经理部随即解散,新项目开始时,新组建的项目经理部也即组成并工作。人员的变动,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变动是经常的。
2.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
施工项目周期通常超过一年,有些隧道、桥梁、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期甚至长达三至五年,整个工程全周期成本与期初成本预算相比会存在较大变动。建筑材料价格在项目周期内也会可能存在较大波动。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施工,涉及的行业、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同,人工成本和施工要求也不同。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较大变数,难以完全仅依靠期初预算控制,对成本过程控制有较高的要求。
3.会计核算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业一般按单项工程为对象核算和控制成本,但是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归集责任成本却是一个难点。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经营中存在项目间主辅材混用、施工机械设备折旧分摊、施工人员交叉作业等特点,属于开放式生产经营,导致人财物等责任成本难以准确归集,给财务成本精细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商务合约的签订、施工进度的达成率和工程质量的管理,认为抓好运营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属于后勤部门,主要工作限于付款、报销、发工资之类的文案工作。对财务管理观念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在经营分析、资金运用以及经营风险监控等方面的作用,多数企业未给予足够重视。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监督职能弱
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要么内容过于简单,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类及审批流程等制度规定,要么不够科学完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工作没有充分落实。有的施工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形同虚设,往往是公司领导一支笔制度,无法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3.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大,责任成本难以落实
成本核算对象的划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材料混用、施工人员混合作业,项目成本间难以准确精细的核算。成本核算对象周期长,责任成本难以落实到人。很多施工企业对成本预算的制定和实施流于形式,普遍存在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两张皮的现象,而由于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的变化,导致材料价差、设计变更、签证变更、施工纠纷等方面与初期工程预算差异较大,难以做好动态成本控制,最终可能造成亏损。
4.资金管理不顺畅,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大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施工地点不固定,造成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调配和使用效率。一边是下属单位资金闲置,沉淀严重;另一边是新开工项目为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筹集资金,增加融资成本。
另外由于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结算纠纷较多,以及对甲方的资金实力缺乏及时监控,容易造成较大资金回笼风险。一些企业对工程款催收不及时,未建立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资金回笼奖惩机制,造成资金占用和呆坏账的发生,易产生严重的经营风险,影响企业运营。
三、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经营紧密结合
在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下,财务管理工作不能仅仅作为管理者的出纳角色,而是要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工作的出发点,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此,要将企业的运营纳入财务管理的内容,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将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在管理层和横向部门会议上,在项目资金安排、成本控制、审批授权、内部控制流程上起主导作用,及时针对财务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2.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
对于内部经营责任制,目的是明确企业、管理层、员工三者的责权利关系,达到三方共享经营成果。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要结合经营责任制中的各项考核指标,尤其是财务指标,如年度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资金占用成本、费用控制率等指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核算规范。财务核算是实现经营责任制的基础工作,在核算科目的设立,核算成本项目、成本要素的设置都要考虑责任成本的要求,及时准确实现财务数据的动态获取。财务核算的设置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业务部门沟通配合,使之能够提供核算所需的基础数据。要建立项目责任成本动态控制、责任成本精细化核算、资金监控、监督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措施。在制度建立上,要涵盖企业经济活动方方面面,从人员委派、薪酬制度、物资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要加以规范。此外,建立制度是为了企业运行有法可依,但最终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才是制度的最终目的。为此,企业高层尤其是主管领导要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和文化,率先成为制度遵循者,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落实。
3.实现责任成本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
责任成本在财务上的体现,就是按照经营责任制方案的要求,在核算上要求各部门在申请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前,必须分清其成本所属核算对象和责任归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成本相互混用造成成本核算不清的情况,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纳入责任成本管理范畴,不能存在考核 和不考核项目同时并存的情况。在各项成本要素核算时,责任成本管理要分解到位,保证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项目管理等成本要素都能独立核算到经营承包单元,避免出现项目间成本项交叉混淆,财务主观分摊的情况发生。同时要求现场管理人员主动做好人、财、机的需求计划,避免物资相互借用和人员交叉混合作业发生,充分调动员工的成本控制积极性。
4.建立信息平台,做好财务经营分析
经营责任制下,建筑企业责任项目多,承包人员对财务数据准确度和及时性要求高,这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除了指导业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基础资料和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外,还要建立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以保证各项经营责任制下的财务基础数据,能够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记录完成,并形成实时动态财务数据报表。这样可以保证经营责任的各项数据能够按月及时与经营责任人核对沟通,对数据差错得以及时发现和修正,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形成财务分析汇报机制,定期将动态经营财务数据完成情况向管理层汇报,找出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做好动态指标过程管控,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
5.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建立应收款回收制度
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之一是资金运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流动性,转部分外部融资为内源性融资,减少了融资规模,降低了资金成本,改善了企业资本结构,同时还实现了企业对资金的有效监控。
同时,要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企业要树立“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以现金流来作为经营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现金流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工程款资金回笼绝对额和时间设置专项考核,作为经营责任制中财务指标考核中必要的重要节点,按月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并汇报管理层,对可能发生的呆坏账要及时汇报,并能落实责任人。对于材料、人工和分包工程支出,按重要性和金额大小建立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将现金流管理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6.加强财务内控工作,建立持续监督机制
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内控工作,除了进行全面的制度建设,同时要对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尤其是在经营责任制下,各项考核指标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更需要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独立审核。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持续监督必不可少,要把内部审计和财务监察相结合,在财务管理上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护网。这样对经营责任制下的建筑企业,兼经营管理的积极灵活性和财务监督管理为一体。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精细化的责任成本核算规范,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高效的资金运用水平,有效的财务内控监控体系。在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下,加强财务管理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胜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2]肖芳林 仇俊林: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7).
一、财务委派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财务委派制度其实质就是由集团总公司通过统一招聘、录用、培训、考核一批财务人员,并把他们下派到集团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代表集团公司实施财务核算,他们直接对集团公司负责,同时又受被委派单位的领导。这样的委派制度在国际上其实也是通行的,而且,不仅仅在建筑行业中,实践证明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在其他行业中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模式。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制度建设不完善或缺失、企业领导层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独立性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以下我们分别予以具体分析:
1、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者缺失健全、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制约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而不能纸上谈兵,更要付诸实施,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没有合理的制度,必会导致人浮于事;没有严格的执行,只能是形同虚设。没有健全的财务委派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开展产生隐形障碍,既不利于领导意志的贯彻执行,更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某些财务工作者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这是造成财务秩序混乱、建筑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为保证企业自身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和强化内部管理的需要,通过建立、实施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归纳总结等全过程、专业性、经常性的相互联系、相互约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实现企业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在企业管理阶层的设置上,某些企业设有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理,还有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等。只有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逐步建立多层复核、审批、审计再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各个管理阶层有条不紊的各司其职,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
2、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制度重视不够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领导的重视是关键。企业领导如果自身执行力薄弱,在涉及到财务程序的执行时贪快求简,必然会忽略了原则上应该遵循的条例步骤。例如某企业设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费用报销应该先由财务部复核签字,再由财务总监审核签字,最后由公司总经理签字确认后方可在出纳处报销。可当有人直接找公司总经理审批报销时,总经理直接先签字,然后再找其他人员签字。这就是一种对财务管理制度不重视、不支持的表现。另外,有些领导层法制观念不强、不能够坚守原则或以与下属的亲疏关系论奖惩功过等等问题,都表明领导层能否提升自身素质、能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力,更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甚至是企业形象息息相关。提高建筑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领导艺术素质和法制意识是贯彻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根本保证。
3、财务人员独立性不强与财务信息失真财务人员虽然受集团公司委派,对委派单位负责,但是委派的财务人员又直接受被委派单位的负责人领导,即所谓双重领导。委派的财务人员一方面要监督被委派单位,另一方面又要服务被委派单位。集团公司只管找财务人员要数据,被委派单位负责发放其福利薪酬———财务人员只是形式上受集团公司委派,实质上还是受制于被委派单位。这就是造成财务人员独立性不强,以致财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这种矛盾关系如果处理的不好,将造成财务委派制度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作用。关键是解决“责、权、利”的问题。要想财务人员具有独立性,集团公司必须做到既要管人事任命,又要管福利薪酬、绩效考核。如果财务人员在基层单位拿工资,他们所反映数据的真实性就不得不让人质疑”。
4、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人员关键是做好“认真”二字,要及时、准确的把财务信息数字化传递给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绝不能被忽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是金字塔形、机构设置层次多,效率低下。员工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的理财观念陈旧、员工理财知识和技巧不足,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这不仅需要企业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需要及时对员工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更重要的是:不给予员工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的足够重视更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思想支配行为,如果财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财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而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没有一个考量的标准,所以要求企业管理人员“预防为主,教育为辅”,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必需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二、建设以集权式与分权式相结合的财务委派制度的意义
针对建筑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财务委派制度迫在眉睫。财务委派制度属于“直接管理”形式,即以集团公司名义向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在这种形式下,委派对象大多是分公司、项目部会计主管,有的也包括出纳人员;委派部门为集团公司财务部;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直接管理式,即对会计人员的薪酬、福利、培训、考核、人事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实行在分公司、项目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制度。
1、集权式与分权式管理优缺点建筑业财务管理制度无外乎集权式与分权式两种,然而各有优缺点。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掌握集团公司各分公司、各项目部的财务情况,并对各项目的资金流、成本等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利于集团公司强化财务管理。缺点是对外地项目的核算资料可能不及时,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集团公司财务状况,不利于企业的税收筹划,不利于调动分公司和项目部的积极性。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有利于各项目部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缺点是容易造成项目经理部权力过大,滋生腐败。因而,应建设集权式与分权式相结合的财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人员统一由集团公司委派任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传递技术,通过财务信息数据化,实施集团公司对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远程控制;畅通集团公司与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信息管道,不定期的委派集团公司财务审计人员下到基层实施内审,对基层信息的真实性再次确认。
2、财务委派人员制度建设的意义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由多个分公司、项目部组成,集团公司提供资质,为工程的质量、安全等负责,靠收取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费生存。集团公司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分公司、项目部均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利。集团公司是法律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就必须提高分公司、项目部的会计核算质量,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集团公司有必要对分公司的资金使用进行控制,如果分公司、项目部不能做到工程款专款专用,出现拖欠材料款、民工工资等债务纠纷问题,所有的法律责任都会转嫁给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需要从源头上抓起,把每一项工程,每一笔工程进度款控制到位,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一方面为项目经理把关,另一方面要保证工程款不能被分公司、项目部所挪用,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公司管理层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为及时、准确的了解分公司、项目部的财务运行情况;只有被委派财务人员代表集团公司更好地履行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的职责,才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完善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创造必要条件,理顺企业管理层次,明确基层财务人员虽然在基层工作,但其使命具有双重性。通过对财务人员定期培训、考核、轮岗、奖惩和晋升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全面素质。人才储备已成为现代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越来越认识到现代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财务人员素质更是关系到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与否。
三、加强建筑行业财务委派制度建设
集团公司履行财务决策管理层,而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属于经营执行层,两者不存在绝对的集权和绝对的分权。集团公司对财务集中管理并不排斥分公司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订立合同、业务购销、资产负债、留存收益分配的核算上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不管企业财务管理是集权,还是分权,其最终的都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证资金安全,防范风险。如何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证企业长久、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1、建立健全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体制建筑企业通过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自身情况建立有效可行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实施财务委派的制度保障。体制建设是企业建设的核心。根据企业财权配置的不同方式,理论上将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分权型管理模式”二种。但不管什么企业,都不应采取绝对集权和绝对分权,而应该是集权和分权的结合体。要明确董事会———总经理———集团财务部———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会计———出纳的责权利,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
2、建立健全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公司内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其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统一性、规范性、可比性,便于汇总财务数据,合并财务报告和统一财务管理。
3、建立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出资人的所有者,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等不利因素对企业利益的的影响,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行架构,即所谓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集团公司是财务部实施整个集团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与分配等战略决策者和统一管理者,以保证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结算、资本运营监控、税费管理、财务预算控制、财务系统信息、财务会计管理的可靠、有效进行为目的。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部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想在强手林立的建筑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内部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和更新成本观念等方面提出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绝大多数是工程技术人员出身,虽然施工管理和技术经验丰富,但是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和财务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下属的很多项目出现“连连中标而个个亏损”的非正常局面。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项目利润率较低,甚至出现巨额亏损项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监督力度不够。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现在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更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性工作,而忽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金管理、财务分析、绩效考核等职能,内容单一,已有制度执行不全面、不严格。财务管理漏洞多,财务监督和考核力度不够,不能有效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财务风险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预算管理薄弱,资金管理不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规范程度和预算推行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力。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对预算的推行和管理缺乏客观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预算指标约束作用发挥不到位,有些施工企业甚至出现整个预算工作名存实亡。另外,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对资金管理掌控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资金使用不规范、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和财务支出审核不严等方面,导致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坏账风险加大,资金使用效率低,甚至一些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造成企业利益严重流失。
(四)会计核算信息不真实,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客观计量。但现实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总部对基层财务的监督难度大,使得会计信息不集中,标准不一,有些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随意性大,为了某种目的,擅自修改财务数据。此外,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较薄弱、知识结构老旧、学历层次较低,对于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现代化财务软件的掌握程度不够,工作效率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和落实程度,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财务管理制度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变为分层管理
传统财务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颁发,下面照章办事。改革后,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法规,是财务部门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绳。第二个层次: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的《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即所谓的行业财务制度。第三个层次:企业根据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办法。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不能只重视技术而轻视财务管理,应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加强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使企业节支增效,实现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加强预算和资金管理,提高企业对资金的掌控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要重视预算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工程和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并将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现代化资金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管理技术掌控分散在各地的子公司及项目部的财务信息,及时掌握企业资金的动态,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提升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力。
(三)加强考核监督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考核监督制度是建筑施工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要突出财务的管理职能,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不仅要规范各子公司、项目部会计核算,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财务工作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奖优罚劣,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建立保障。
(四)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队伍整体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通过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学习和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法律知识,提高风险意识,全面提升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和完善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考核,有效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办事效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子公司和各项目条件艰苦,长期流动难以与家人团聚的现状,可采取轮流制和增加补贴等制度提高财务人员深入一线的积极性,确保财务工作的开展和延续。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重视财务管理队伍梯队建设,形成老、中、青年龄层次和学历结构合理的财务管理队伍,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保障体系,确保企业健康有序进行。目前,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让企业背负着越来越重的市场竞争压力。为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可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信息手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保障体系,适时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隐患,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遏制于萌芽状态,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确保企业健康有序地运行。
三、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工作,深入挖潜,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恩霞.浅谈现代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J].经济师,2008.1.
关键词: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点
一些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知识都是有所提高,但施工任务的承揽、工程任务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重视的程度也有所提高,一些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仍然都是不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节流”作用。加强财务管理就是水利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之一。作者以实践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浅析了如何夯实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
1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较大盈利,必须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但现行的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全,财务人员无证上岗;二是会计核算、管理不统一、不及时;三是资产管理工作不到位;四是内控制度不严密。
2 做好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点
2.1 按照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合理配备财务人员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设置企业财务机构,配备、储备相应的会计人员,只有在确保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完整性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会计人员的宏观调配和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财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单位没有配备、储备会计人员,就谈不上管好财,理好财,更不要说财务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单位必须设置健全的财务制度,并且配备、储备一定数量合格的会计人员,为企业建立财务人力资源库。根据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建筑施工企业从事野外工作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采取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管理办法,不仅有利于克服所谓的“顶得住的都留不住,留得住的却顶不住”的现象,而且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制度处理财务业务,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信息及时性和可靠性。同时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防止原有资产流失,维护好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2 加强水利统一会计核算和统一成本管理
水利建设施工企业工作复杂,因为这样所以就给财务管理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统一会计的核算和统一成本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以《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的制度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合理确保项目成本核算对象,以每一个独立的业务标段或合同来作为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正确划分各项成本和费用;建立好内部施工成本管理的制度,加强成本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
2.3 完善各项资产的管理工作
2.3.1 货币资金的管理
水利建筑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管理要实行责任制,法人或项目负责人为资金管理第一责任人,对资金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率负责,财务负责人协助法人或项目负责人管理好资金。财务部门应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结算管理办法》、企业财务制度及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该项目的现金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现金的使用范围。对外经营活动的所有资金收入与支出必须纳入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严禁账外设账,严禁截留、挪用、转移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2.3.2 银行账户的管理
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在银行开设账户,实施具体管理,严禁擅自以个人名义开设任何账户,严禁公款私存。为确保账户安全,必须实行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银行支票联签制度,并按规定在开户行预留印鉴。
2.3.3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管理
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备用金等。财务部门及各项目单位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做到责任到人,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及时清理和积极催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维护企业权益。
2.3.4 存货的管理
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等。
存货管理应选择实际成本法核算,并进行规范管理、严格审批、实物验收,实行账物分管、管用分离,建立存货定期盘点制度,发现账实不符的,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不同情况处理;存货领用必须根据材料领料单,经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批准,方可办理出库手续;已出库尚未耗用的材料,要加强现场材料管理,防止丢失和损毁;工程完工时,应对现场存货进行及时清点,办理再入库手续;对无法转移或继续使用的存货应就地处置,按处置净收益冲减工程成本;对可转移至下一项目使用的存货按新旧程度估价冲减工程成本。
2.3.5 固定资产的管理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调拨、出售和报废等程序,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
2.4 对内部加强控制度,为财务管理提供保障
水利建筑施工企业面广,大部分的资产与经营活动都在驻在了外运行,财务监控就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一些相关规定并实行严密的内部控制与制度。制定内控制时也要把握以下要点:首先,明确控制好目标,找到控制点,即容易产生错弊和需要控制防范的环节,如审批、核对、审签、结算、记账等,以达到纵向(即在同一部门内不同岗位、上下级之间的相互控制)与横向(即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应由不同部门分别处理,使一个部门的记录受到另一个部门的控制)的有机结合。其次,实行水利建筑施工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联签制度。最后,加强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稽核工作。
3 建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
随着水利建筑施工企业对市场信息依赖程度的日益加大,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速度的快慢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必须建立现代财务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管理。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能使分散的各施工点的财务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财务控制中心,及时实施财务控制,这也是企业进行财务经营分析、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项目财务管理 现状 解决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利润不断增大,使得如今的建筑业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但是,利润大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财政复杂程度加大,同时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数量过多,竞争相对不规范,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加强项目财务管理。建筑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简单的解释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以及合同和财务等项目有关事项的全过程管理,建筑施工财务管理的好坏能够对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效益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使得建筑施工项目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这也成为了建筑业当前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
建筑业的发展过快,使得建筑企业项目各项管理没有跟上它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问题较为突出,下面就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指的是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在管理中,没有健全的项目财务收支制度,对项目的成本没有科学的核算管理制度以及没有工程项目的定额管理制度。这些不健全不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会给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出现混乱的现象。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其执行力度没有引起领导层足够的重视,因此部分制度形同虚设。
(二)工程结算收入不实
主要指的是建筑企业在施工项目的财务核算中, 没有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进行工程的结算,造成了账目与实际工程结算收入的不符,给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以及成本的核算带来极大的阻碍,也给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施工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
税收,是国家经济来源的支柱之一,作为经营者,纳税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有许多的外埠建筑企业都存在偷税漏税,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体系以及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体系发生混乱,对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带来困难。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主要可以从财务的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完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等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财务基础工作
做好施工企业项目的财务基础工作,首先,那就是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合法性,即是指在对施工企业项目财务时应该符合国家在相关方面的规定,规范性管理操作。其次,工程建筑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核算应该按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会计一基础工作规范》进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最后,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原始凭证和项目开支的审查,以及对施工项目的会计档案管理,保证施工企业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准确性。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施工企业项目的财务管理的主体是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是最简单最快的能够加强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具体的措施:选择高素质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组织人员对工程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对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促使财务管理人员自身对素质的要求。总而言之,要通过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施工项目资金的利用和管理,为企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三)完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工程施工项目财务制度,主要应该是完善项目资金的收支管理制度以及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项目资金收支管理制度,即是要对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笔资金的收取或者支出做到详细的记载以及应该出示收取或者支出的票据证明。不仅如此,对于施工工程中的专项资金还应该有专门的账户管理,避免产生混乱。至于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要做好项目施工中费用的客观成本的控制,就是做到从对施工中的材料及机械费用的管理监督,施工建设中人工费用的管理控制和工艺、工序上成本的监督,而避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混乱。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建筑工程的项目财务管理应该在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建筑工程的进度的前提下进行。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断总结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经验和对建筑工程系统财务全面的把握,使得建筑工程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协调,从而确保建筑单位在工程项目投资中效益的最大化。这样,可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建生.对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若干探究[J].科技资讯,2011
[2]杨艳芬.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
[3]王宣传.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作用[J].西部财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