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校本课程建设

第1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地球变成了地球村,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音乐来传达和交流他们的思想文化。而我们的民族音乐也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国家的象征,是彼此相互了解的共同语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未来就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发展保障。中国民族音乐也为世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

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觉力、自信度,同时它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艺术教育形式。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在追求主动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将学校民乐团作为器乐合奏课程纳入到本校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在实践中成果丰硕,校民乐团已经三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两次获得教育部一等奖,多次在省内外开展美育成果汇报展,现已成为学校乃至常州市一批最具该项特长的学生的艺术筑梦之地,是引领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课程基地,也是常州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孵化器。作为指导教师,现把近年来的实践体会梳理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民族乐团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民族乐团是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生从事学习实践、提升审美认知与经验积累的重要基地。

其一,民族乐团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中,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提高他们在实践的感知中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它能在第一时间准确细腻地反映实践成员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反馈,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自我实践中获得了审美认知体验。通过实践,学生逐步体悟出:中国的民族音乐大多产生于劳动与日常生活;可展开的想象空间是那么广阔和自由。学生能够从音乐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喜、怒、哀、乐”。由此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内心去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进而发挥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其逐渐感悟到民族音乐就是“风、雅、颂”。

其二,民族乐团实践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可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的交往互动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情感品质,扩充其人文知识。儒家学派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乐”以“仁、义”为其内容。孟子的观点即指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真与善的统一方面比道德说教更具作用。比如我们在排练民乐合奏作品《江南情韵》中,就必须让学生熟悉江苏省苏中地区扬州里下河一带和苏南环太湖流域的方言及风土人情;要排练《阿西里西》,就要使学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民族文化、地理环境、方言语调。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乐作品,音乐与人文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要指导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表情达意,就必须对排练的音乐作品所涉及的多方面知识展开学习与普及。

古往今来,我国很多音乐作品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可以让学生在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之初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情操。

二、民族乐团在中小学美育中存在的局限

毋庸讳言,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民族文化教育也在全国上下积极有效地开展着。但是,根据笔者的常规课堂反馈,仍有许多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了解比较贫乏,因受到各方影响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偏见也不乏有之。经调查统计,现归纳如下。

其一,家庭教育很难兼顾。目前许多家长的想法有着较多的现实性、功利性,相对于学习民族乐器来说,他们更偏向于孩子学习西洋乐器。诚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学习西洋乐器不好,只是建议先立足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点然后再中西共进。如果想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华夏文明的灿烂及其音乐魅力,从本土的民族乐器入手,选择艺术修养深厚且具科学演奏施教技能的教师,不失为家庭教育的上策。

其二,流行音乐对于学生认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也具有较大的负面冲击。在教学中,笔者只要提到流行歌手和流行歌曲,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气氛顿时热烈;而只要一提到民乐,许多学生第一反应是迷茫,眼神里流露出不屑或黯然。显然,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家和民族音乐作品的熟悉远不如流行音乐歌手和流行音乐作品。其实,很多流行歌曲的文化艺术含金量不足,难以达到较高的审美价值。为此,笔者常常借助含有中国风元素的流行乐曲如《台》《新贵妃醉酒》举例旁证,或者播放校乐团对外展演交流影像,亦或选用一批同样在教育部展演中获得一等奖的民族乐团的影像来佐证,以便引导他们“向上”的审美价值观。为了寻求该领域的多元化突破,把央视举办的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视频纳入到校本课程建设体系,也是开拓学生审美视野,突破教学局限的有效举措。

三、民族乐团是探索民族音乐

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设学生民族乐团是开展实践中小学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民族音乐的内在文化潜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审判观,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自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发挥音乐的素质教育作用。目前,在我国民族音乐普及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正逐渐出现“沙漠化”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不甚了解、不甚理解;不喜欢民族音乐而更加偏爱流行、欧美通俗音乐等境遇。因此,如何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探寻一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每一个音乐教育者,特别是民乐专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实践。

首先,植根课堂教学,重点落实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从课本出发,认真选材,结合歌唱模块教学,突出民族音乐教学歌唱内容。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少数民族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族)、《宗巴朗松》(藏族)、《青春舞曲》(维族)、《阿里郎》(朝鲜族)、《玛依拉》(哈萨克)等,以及《草原英雄小姐妹》《二泉映月》《紫竹调》《达勃河随想曲》《春节序曲》《娱乐升平》《大秧歌》《沙迪尔传奇》等经典民族音乐,都是可以选用的素材。在聆听、演唱这些经典作品时,教师要先与学生共同探究这些作品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或曲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自始自终地接受着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训练。在旋律模唱中,教师可以拓选一些极富地域特征的民歌乐句、乐段,利用齐唱、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帮助学生累积民族音乐旋律,累积民族音乐审美趣味,产生心理共鸣。在教学中,也不妨引导学生对乐句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乐曲所表达的主题,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的美育熏陶。

其次,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开展审美普及教育。除了音乐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学校展版、报廊,开设关乎民族音乐文化的专题内容,普及鉴赏民族音乐小常识及民族器乐知识。依据学生兴趣,选用相关题材故事或知名作曲家创作的情景来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他们探究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再次,广泛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才艺展演与交流的空间。学校可以在春秋两季开学典礼以及相关校园活动中适度安排学生才艺展演;也可以邀请专业乐团或兄弟学校乐团深入到校园演奏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改变传统演出方式,展演前可进行展演乐曲创作背景及基本赏析讲解、互动,以便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与审美探究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感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第2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建设;关系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语文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语文课程开发策略与过程。 

关于“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但不管是理解为“校本的语文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都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其前提、目的、主体、要求都是一样的,都以学校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开发前提,开发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需要,开发主体都是语文教师,都要求开发策略与过程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 

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体。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为满足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自主理性地形成、改造和重组学校文化的系列活动。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可能同步发展,也可能各有先后甚至发生冲突;要实现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良性持续的互动,必须先理清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 

一、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影响学校文化建设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除了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外,同时还能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品质,影响学校特色的形成或重建。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其过程涉及文化的选择、产生、冲突和发展演变等,其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可能是积极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负面的;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具体体现在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结果、开发过程和开发策略可能或强化、或修正、或促进、或阻碍学校文化建设。 

1. 开发结果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从其开发结果来看,是国家课程的合理有效补充,是将进入学生学习层面的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不单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更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在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发展需要的同时,其开发结果从学生层面来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内容,客观上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对课程和课程文化的理解;从教师层面来看,丰富了教师的课程文化成果,体现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文化自觉,开发结果的优劣还会影响教师的开发热情和信心,从而影响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进程;从学校层面来看,既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数量,反映了学校的课程领导水平与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水平,又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组成,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 

2. 开发过程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作用,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从其开发目的和过程来看,是为了提高学校语文课程对时代、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是有目的的教育行为,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传播文化的教育行为,是一个文化传承、生成、改造、重组的过程,是具体的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是在师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共同解释下完成的,其开发过程是一种文化选择和重组(课程内容)、文化传递(课程实施)、文化反思和引领(课程评价)的过程,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与方式方法,从量上会影响学校课程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质上会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拥有了课程的自主权和创造权,开发的起点与终点均为满足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体现出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推动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建设。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统一整合,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共建、共享、共进的课程文化。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基于师生对话、学校与学生对话,其开发过程有助于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教学文化的构建;基于问题,其开发过程有助于促进基于问题的教学文化的彰显;基于教学反思,其开发过程有助于促进反思性教学文化的形成。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客观上加强了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民主、平等、互动、共进的教学文化,形成民主、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选择、批评与吸收,有助于促进学校文化的多元共生,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 

3. 开发策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策略需思考的问题有,到底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该怎么开发,为什么要开发,目前讨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 

一是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一定要建立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之上吗?选择要,那就意味着学校需先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校本语文课程开发选择这一策略,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对学校文化建设起着催生倒逼的影响。选择不要,那就意味着先有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然后让其开发内容和过程推动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创生。 

二是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到底该“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选择“自上而下”,从学校范围来看那就要求学校要有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等,也就是要先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然后再进行校本语文课程开发;选择“自下而上”,从学校范围来看那就是先进行校本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发,然后在学校层面对其进行审视、评价和取舍等,进而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等。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不管采用哪种策略,与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都关系密切,对学校文化建设必然产生或催生倒逼或选择创生的影响;都从客观上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由控制、刚性走向开放、弹性与个性,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多元化、个性化。 

二、学校既有文化对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影响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每一种文化作为一个价值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往往决定着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品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选择。 

学校文化制约和影响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学校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质量水平等,可能有正面的影响(就是推动),也可能有负面的影响(就是阻碍)。可以想象,学校文化如若缺乏科学和民主精神,校本语文课程的开发势必难以科学合理和丰富多样。 

学校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技术和手段;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制约和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进程和质量;三是精神文化建设为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提供精神文化信息,影响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方向、质量和特色。 

三、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应融通统一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要理性对待学校文化建设,自觉接受积极影响,抵御消极影响,力争与学校文化建设融通,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只有扎根学校文化,自觉传承与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学校文化建设也应该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与校本课程开发共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要实现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通统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结合。 

1.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语文课程开发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校要开发出适合本校的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融入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其开发的结果才能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也才有可能创造出学校特色。 

在将学校优秀文化传统融入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力争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 

杭州高级中学和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在进行校本语文课程开发时,注重梳理挖掘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并自觉地将其纳入校本语文课程,分别开发出了《杭高名人传》《解读北大名人》等校本语文课程,既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又有助于师生对学校实现文化认同,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 

2.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关注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巩固 

高品质富有特色的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其开发实践过程和结果倒逼不少学校开始重新审视和认真提炼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校文化,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校本语文课程开发对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影响,不应仅停留在自发层面,而应具有自觉意识。 

上海市提出,学校至少要有一个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特色的课程或项目,继而形成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层次递进的特色课程体系,从而创建“特色普通高中”;广州市也提出,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引导普通高中成为特色学校,并在实践中探索以学校的特色发展引导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校本语文课程开发,不应只是等待“倒逼”效果的产生,而应自觉有意识地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特色在课程中的体现,促进学校特色和办学思想在校本语文课程持续开发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巩固,追求与学校文化建设共同实现良性发展。 

第3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校本德育;人文关怀;德育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品德、德育的关注越来越少,更多是追求自身的利益,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忽略了对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这就要求相关的教育者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下面就简单介绍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途径分析

1.找准校本德育的内在含义

在过去,虽然老师一直都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是他们更多将中心放在管理学生的课堂表现上,这就使德育教育的范围非常狭窄和局限,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务必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寻找校本德育的内在含义。因为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遇到一些道德问题时,很难很好地处理,容易误入歧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老师要对学生在道德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整合和调查,从而研究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设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通过校本德育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方案,从而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老师之间可以开展一场针对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讨论会,将所收集的道德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每一类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探究每一类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同时结合学校相关的德育体系,设计有效的德育课堂主题内容,使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能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的特色。

2.建设德育课堂,开展校本德育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未来,而且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果学生从小就不遵守道德,长大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务必要从小学生抓起。老师在发扬传统德育的过程中也要将校本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校园案例的有效引导、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班级活动的大力推进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确立,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同时,也发挥了校本课程的效用。举个例子,老师可以在校本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最近发生在校园的道德问题,“六年级某班有个学生因为期末考试没有复习,竟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叫别人来代考,后来学生被抓出来了,学校对他做出了退学的处理。大家认为学校这样的惩罚会不会太严厉呢?如果你没有复习,你会选择作弊吗?”这时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学校的处罚太严厉了,只是犯错一次,难道就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吗?”但是有的学生说:“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没有严厉处罚这个学生,他就不会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性。学校的做法非常对。”这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是非对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道德观念便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无形中树立了属于自己的道德观,同时也体现了校本德育建设的学校特色。

3.人文关怀

在校本德育的建设过程中,老师务必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德育教育,切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得成长。不仅仅是老师本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要将这种人文关怀扩展到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让他们也参与到学校的校本德育建设中,从而真正在校本建设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道德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对视频的内容进行评价。举个例子,老师可以让学生看微电影《养育之恩》,学生在认真观看完视频后,可以自由发言,讲讲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之前,我总是故意气妈妈,妈妈说东,我就偏往西,我看到妈妈好几次在厕所里哭,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其他学生听到这个学生的讲述,也纷纷回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大家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从而使学生更加孝顺,懂得养育之恩。通过这种创设环境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同时又能够体现本校的特色教育,有利于德育教材内容的设计。

4.构建实践性的德育平台

学生在接受了校本德育的知识后,如果不能将这种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很难真正感悟校本德育的真正意义。所以,老师务必要为学生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德育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体验“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等德育思想。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外面体验德育教育,从实践中进行感悟和学习。举个例子,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让小学生打扫清洁社区、陪伴孤独老人等,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付出的乐趣和意义,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根据这种教学情况,老师可以将实践教育纳入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中,使校本德育课程更加全面和有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于一些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

二、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原则

校本建设的原则很多,每个学校都有制订属于自己校本建设的原则。但是“以人为本”和开放性是所有校本建设原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因此,下面对这两个原则进行论述。

1.“以人为本”

在对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校本建设时,老师务必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各方面,使得校本建设能够更符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另外,老师也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思想观念,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约束和控制。

2.开放性

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例如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校本德育,保证校本德育的有效实施。在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感受和体会社会的种种道德问题,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开放性。

总之,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途径有很多,但什么途径才是最合适的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且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遵守校本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发挥校本德育的有效作用,从而保证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徐春河,葛平兰.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2]关尚敏.小事件中的大德育观:德育人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教育,2010(12).

第4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一、动力的转换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管学校和教师是否出于自愿,都要开展的工作。这种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要大面积地推行,会遇到部分教师对此项工作不热情,甚至有抵触情绪的问题。在大面积范围内,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推动力很难从每个人的内部开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外部推动力最终需要转换成内部的驱动力,才能长久维持。在学校和教师产生畏难情绪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能使教师获得成功的内在喜悦。因此,可采用下列动力转换策略:在外部推动下,开展校本课程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喜悦激发起内部的推动力更自觉地开展创造性的推广活动。确保推广初期教师获得成功,并引导他们去积极地体验自我成长的内在欢乐,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重要策略。创设过程展开的情境。有些数学概念、性质,教材往往以结论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创设过程展开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引导他们成为主动的建构者。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形式性与数学发现的经验性之中,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二、达标的渐进策略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只能循序渐进。先对先行者达标者和成功者提出较高的理论素质要求,创设适当的理论准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置一定的坡度、台阶,然后逐步攀登,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广要求,使全体参与实验的教师从中有适合自己的阶段性进步和获得成功的内在欢乐,只有符合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才比较容易推广。

学习是个体心理内化的过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内化”,就是把新的问题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联显现出来。因此,教学中要凸现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让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和教师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共同分析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可以继续深入和发展,哪些认识是不合理的,需要怎样调整等等,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外显化。具体地说,第一,要把学生内化过程中对认知若隐若现的关联显现出来,并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内化、体验和反思。第二,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按照学生的思维和数学的内在联系展开过程。第三,要加强“对话”,使“会话”成为“双向转化”的催化剂,把培养兴趣、鼓励质疑作为建构主义人文关怀的起点。第四,要把握“动态生成”与“总体目标”的统一,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三、指导的中介策略

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哲学和教育原理的层面上提出的,虽然这些观念能深刻地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具体实践行为,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需要教师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演绎过程。但并非所有教师都具备这种演绎能力,组织相对专业的科研,将这些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演绎与提高是必要的。在具体执教老师、领导间设置一个由教科研的中介指导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支指导队伍的水平、能力和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建立工作的实验基地班与示范点,并使之成为连接各层面的中介桥梁。基地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教学实践模式及其变式,通过示范、信息传递、教学指导等,使成果能高保真地辐射到面上。

四、理论内化的轮进策略

把基础教育课改理念转化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育观,是更新教师教育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开展相关实践创新的重要前提。但对新理论的内化,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有良好教育理论素养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领悟的途径达到理念的内化;对广大教师而言,采用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不断地交互作用中轮进策略较为适宜,即先让教师初步了解理念,但重点应放在对实践模式的模仿上,通过先期的实践,去领悟理念,一定会有新的感受,然后再去实践、领悟,直到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增设对新实践的感悟环节,对促进基层教师教育理念的内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5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状分析 校本选修课程 课程建设 遵循原则

一、物理学科现状及学生状态分析

1.学科现状分析

物理学是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深层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在最基本层次上研究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又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最主要源泉,物理学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各学校发展的与学生的认识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具体表现有:

(1)物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实验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2)由于高考升学率思想的影响,物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得不到体现;

(3)教师队伍开设选修课的热情及整体实力包括科研、教学、管理及社会服务等实力或影响力有待于提升;

(4)物理校本选修课程、教学、教材等建设体系及管理体系需着力完善;

(5)规范化的评价机制还有待于形成。

2.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功利思想,认为学习物理,尤其是学习选修物理对高考好像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没有积极性,甚至出现放弃物理竞赛复赛权等现象。同时,由于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畏缩,也不主动选修物理方面的内容。

二、物理学科的特色及选修学科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

我们进行物理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建设是为物理教学服务的,对物理学基本特点的深刻认识,围绕其特点,显然是成功地进行物理选修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学科建设中充分体现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物理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它们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观察,主要是指人们对物理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实验是指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设法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或过程,排除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

第二、物理学是由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理论组成的、体系严谨的、精密定量的科学。我们知道,物理学的认识成果是通过一系列物理概念来加以总结和概括的,物理学的完整体系就是由力、质量、动量、能量、场和量子等反映物质运动基本特点的物理概念和与这类概念相联系的基本定律,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的一系列结论组成。物理概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科学抽象逐步形成的,物理学的许多定律则是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后由各种物理概念描述出来的。由于物理学是一门精密定量的科学,物理学的许多概念既有它的质的规定性,又往往最终表现为特定的可以测量与计算的物理量。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定律与公式,正是物理量之间函数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的规律性反映。这就说明物理和数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第三,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物理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哲学对物理学具有指导作用。例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较量。地球为中心和日为中心。

三、物理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建设方向

1.指导思想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立足于校情与生情;开展“校本选修课程”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和适当补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合理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建设与物理教学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

2.基本原则

第一,实践性强的原则。在物理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践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

第二,促进教学的原则。物理校本选修课程它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在开展物理校本选修课程活动时,不应该太注重它传授知识的作用,而更应该注重它促进教学的作用。应该广泛地听取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师情与校情开设课程。如在开展几何光学的物理校本选修课程活动时,常会需要一些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学校是没有这些仪器的,我们就可以寻找不同的办法自己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仪器来开展物理校本选修课程,既达到了完成实验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建设方向

从学校层面来讲,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充分借助利用中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以及精选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之外,还应该进一步规划和开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渠道。比如,可以大致参考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途径,来思考课程资源建设的大致方向。

第一,关注社会生活,社会调查也是校本选修课程活动的一项内容。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是课本知识,所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一个好办法。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和选择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及把握社会与个人发展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第二,审查能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获益的各种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设施条件等。

第三,研究和确定学生的素质现状,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养,以确定制定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6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教学资源库 建设思路与模式

[作者简介]刘振云(1974-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基础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与数学教学。(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天津职业大学“十二五”教学改革项目“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和“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有效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32-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而且逐步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中。而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数学课程的需求程度、讲授方式及其对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作用也是人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我校自2006年示范校建设以来,对数学课程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认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挖掘、整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各要素,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二、数学课程的现状

我校按照示范校建设的理念将数学课程重新定位,重新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最终的数学课程定位是:数学作为工具,为今后的专业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为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及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贴近专业,服务专业。数学知识和系统是必需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但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的教材要重新整合,理论要简化,实践要加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经过多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最终我校的数学课程具体情况是按照学时数分为130学时、110学时、90学时和60学时四种。按照传统类别分为工科类和经管类。两种分法的关键词结合到一起,我校的数学课程分为工科类130学时、工科类110学时、工科类90学时、经管类90学时和经管类60学时五种。各种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具体为:工科类130学时的开设专业为机电学院电气专业;工科类110学时的开设专业为部分信息类和生环学院的各专业,如软件、电子及制药、化工等专业;工科类90学时的开设专业为机电、模具,眼镜设计、计算机类等专业;经管类90学时的开设专业为经管学院各专业,如会计、造价、物流、电商等专业;经管类60学时的开设专业为文科类专业中偏管理的专业,如酒店管理、社区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也进行了改革,考核要求包括实践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实践考核10%,过程性考核为30%,终结性考核为60%。具体来说:实践考核是指教学内容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加入了数学实验的介绍,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设计了各章节的实验,使学生对使用数学软件包解决问题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能利用数学软件解决传统的数学问题,尤其是较复杂的计算问题,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实践,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尝试让学生完成一项完整的数学实践并写成论文或报告。过程性评价标准具体为:平时布置的书面作业和课堂训练要按时完成;每一章或一个完整内容完成后,进行单元测试。终结性考核方式为全校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进行闭卷考试,主要考查数学知识。

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现在的数学教学,课程以能力体系开发,教学重结论应用,通过专业、生活及科学中的案例引入数学问题,学生感觉直观,讲练结合,能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考试方法多样、学生多数有成就感。作业形式丰富,有动手动脑实践题,尽量与专业、职业紧密结合,能为专业教学提供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以案例导入知识,则存在案例不够典型或案例中所含数学知识点较多,而无法在没有相关知识背景下讲述清楚。第二,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整日纠结于学好数学对将来有何用处,从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大多数学生感觉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差距很大,总感觉虽然会了一些知识,但还是不会应用,如何实现数学知识和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仍需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三、数学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与模式

1.建设思路。首先,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资源,产生了基于网络教学的可能性,它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各种教育尝试,涵盖了多种教育形式及内容。其次,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再次,通过上述数学课程的现状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束缚,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通过对高职数学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及教学视频、动画的利用,解决一些课堂上无法深入展开及抽象难懂的矛盾;通过高职数学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以辅助教师教,帮助学生学,达到促进和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第二,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数学课程的教与学展开,探索课堂教学与网上学习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以教师教学指导为主,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优势;另一方面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凭借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进行网上在线学习,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优效果。以期通过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更新的良性发展。第三,在数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要认真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根据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二是促教与促学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多从学生的“学”上考虑,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领域,最终要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2.建设模式。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以形象性、开放性以及层次性为重点,准确把握高职特色,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紧密结合,严格遵从资源建设的标准化原则的同时,要坚持在资源库系统的开发、运作和管理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本质。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分成六个模块或六个子库、两个入口来进行建设。六个子库具体为课程标准库、整体设计库、单元设计库、教学辅助库、数学建模库和数学竞赛库。两个入口是指教师入口和学生入口。在课程标准库、整体设计库、单元设计库中具体包括了工科类130学时、工科类110学时、工科类90学时、经管类90学时和经管类60学时五种课程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主要以文档形式呈现。教学辅助库包括电子教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教学案例库、教学动画库、模拟试卷库和试题库。教学辅助库注重选择教学切入点,根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辅助教学,辅助学生自学。其中教学案例库主要是针对问题的分析与知识应用提供教学讲解与演示,使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实验案例在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直接动手验证的数据,体验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条件下,观察、检验解决问题结果的不同。应用案例是在教学、实验案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拓展为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的问题可变、条件可变、方法可变,观察案例问题解决结果的可变性,从中把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有机地结合,扩大学生的独立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研究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动画库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着重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描述和难以讲清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模式和教学策略的精心设计,将一些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复杂应用等内容与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效果。这部分应包括相应知识点的重要概念引出的多种方式和例子,重要教学内容的多种教学设计和教学解决方案,释疑解难,简单应用,图形图像,数值模拟,动态演示等。数学建模库和数学竞赛库是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两个模块。两个模块中又包含相关竞赛的介绍、相关的学习资料、优秀论文、模拟试卷和获奖情况等。数学建模从本质上讲是始于实际又终于实际,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方法求解,再返到实际中应用。这种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把一些实际问题或者有强烈实际应用背景的问题的数学模型组织好,教学单元设计好,使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做有实际意义的实践题,那么学生不但能初步学到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更能进一步了解与深切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有兴趣、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有两个基本点,即辅教和助学,所以教学资源库设计了两个入口:教师入口和学生入口。在最初进入教学资源界面时,通过注册相关信息分辨出教师身份和学生身份,然后呈现针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相关内容。教师属于全景呈现,即所有资源都可浏览,按需查阅使用即可。学生则要有针对性地呈现,即只浏览他所涉及的相关学习内容,例如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只呈现他所学习的相关类别的信息。模拟试卷、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也是只呈现他所使用或学习过的内容和知识点。而数学建模和数学竞赛是教师和学生共享的两个子库,即对学生也是全景呈现。这样,既能做到资源共享,又能一定程度上体现针对性,从而更好地辅教、助学。

四、结语

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求实创新、不断努力;在现代数学观的指导下,结合现代数学教育的价值与目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文杰.基于共享视域的高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第7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普通高校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8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招生数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这对高校来说,是新时期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是对高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挑战。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保证办学质量,对高等的硬件建设、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全面启动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工程。蚌埠医学院以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蚌埠医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成果

学校依照国家和安徽省质量工程建设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深入开展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2年12月,立项建设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4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24项、校级项目286项。内容涵盖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团队、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学管理个人、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等绝大部分质量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

(1)进一步强化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风学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1]。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安心教学,学生专注学习、经费优先教学的良好氛围。广大一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建设,质量工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办学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专业建设成绩斐然,专业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我校是教学型大学,也是以医学为主的地方普通医学院校。加大社会竞争力,就要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办学优势。2007年以来,传统的优势专业全部获批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如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护理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建的专业中,药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均为省级特色专业。通过专业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很多专业生源充足,志愿报考率在20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持续稳定在97%以上。

(3)全面提升了师资水平,为打造优质的教学团队提供了保障。学校通过各类教学比赛,如教育软件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等评选表彰活动,全面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师参加的各类评选和四百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共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有3名教学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奖,有4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坛新秀奖,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管理个人。有32项教师作品在省级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获奖,有2项作品在国家级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有1名教师在全国医药院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由70多名教师在校级青年教室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4)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通过多年建设,共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加上近年来构建完成的多门网络课程,优质教学资源逐年增加,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平台,在全院课程建设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使课程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5)大力推进教改力度,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截止2012年12月,获批各级教学研究项目263项(含省级重点项目12项),获批各级教学成果奖60项(含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个、10个、14个),通过教研项目立项和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并积极进行成果总结,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0多篇。随着质量工程工作的逐步推进,广大教师的申报积极性越来越高,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数目,获批数量、获批等级均逐年提高,并在很多综合性大项目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2 蚌埠医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经验总结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领会精神[2]:质量工程建设的思想保障。为了深入落实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通过组织专家专题报告、组织人员专业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专题研讨会、编印《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手册》、构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网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校广泛宣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牢牢把握质量工程建设的实质和内涵,使质量工程思想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师生员工心中。

(2)健全机构,领导重视,质量工程建设的组织保障。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成立“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各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管理和协调。并对项目经行督促、检查、考核和验收。

(3)加大投入,专款专用:质量工程建设的经费保障。为切实搞好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学校加大对质量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经费和配套经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全部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校级项目给予相应的建设经费。所有获批的省级以上项目,学校给予5%~8%的奖励经费,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质量工程建设的政策保障。蚌埠医学院以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下发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并制定和修订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蚌埠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办法》《蚌埠医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办法》等10余项制度和办法,确保了质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校质量工程工作,及时编印了《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指导手册》,将国家、省、校相关质量工程的制度文件、建设标准汇编成册,下发到相关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同时将相关制度和建设标准上传于质量工程网站,以方便广大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调阅和学习。

(5)严格管理,赏罚分明:质量工程建设的绩效保障。为了加强各级各类项目的管理,对于获批的各级项目,从制定任务书入手,学校及时组织项目编写项目任务书,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各级项目在建设当中均执行严格的年度进展检查。通过检查,总结前期建设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建设意见和建议。对于建设成效较好的项目组给予后期建设经费划拨,建设进展不力的项目限期整改,做到惩罚明确,监督得力。建设期满的项目及时组织严格的验收,建设成效好、建设成果丰富的部门和人员,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限期整改,加强指导。严格的管理有效保障了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绩效,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 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

(1)改革质量工程管理机制,逐步由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模式转变。随着质量工程工作的逐步推进,获批的各级各类项目越来越多。实际工作中,要重新界定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的管理职能,逐步由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系部为重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将管理重心下移到系部,加大系部的监管力度。学校一级管理应从日常事务性管理中解放出来,侧重于宏观指导、调控,系一级的教学管理侧重于贯彻和落实。

(2)定期开展质量工程专题研讨会,以加强多部门交流和协调。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为了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定期开展质量工程专题研讨会,研究部署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对建设成效、经验、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总结和反思。

(3)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惩罚分明,确保建设成效。当前,“重申报,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已成为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就要认真落实检查和验收制度。严格按照任务书进行检查和验收。不能将检查和验收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真正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建设不力、未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处理。只有奖罚分明,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达到项目建设目标,进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4 结语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贯彻实施质量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蚌埠医学院在质量工程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全方位推进质量工程进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使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编号:446),主持人:王福明;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编号:438),主持人:夏明忠;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川教改办〔2015〕2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87-05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校培养实践理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重要窗口,它不仅给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融会贯通,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还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及素材,也为专业课程知识补充和更新提供可能,丰富专业课程体系[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模拟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3],本文主要研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或者“实践教学基地”)。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指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引导不够、企业需求不强烈、学校服务能力不高等原因,导致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对象不好找,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层次不深入、合作方式不丰富、合作项目单一化、合作时间不长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结果校外实习“放羊式”、实习基地形式化、实践教学难实施、“双师”教师挂职走过场、兼职教师来源非企(行)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4]。西昌学院自2003年专升本以来,坚持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2006年提出走应用型发展之路,2009年实施“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2011-2014年,立项研究“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等20个课题,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公办本科首批惟一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通过十余年的探索,西昌学院在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做法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梳理,对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围绕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设计了调查提纲,并编制了一套包括16个问题的封闭式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上,问卷中“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指校外实训基地,不包括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也不包括毕业生实习期间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在调查方式上,采用现场座谈、学生独立填写问卷等方式。在调查样本上,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5年7月期间,西昌学院11个二级学院连续3届即将毕业离校的本科学生开展调查;在问卷投放数量上,根据各个二级学院毕业生规模,参照统一的投放比例,累计投放问卷303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17份,回收率达到92.97%。问卷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环境下,利用多响应变量分析、数据拆分技术等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基本认可

针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了解情况”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4名学生中(有3个缺失值),有365名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很满意”,占13.0%;有840名学生认为“满意”,占29.8%;有1010名学生认为“基本满意”,占35.9%;上述三项持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占到78.7%,这表明有近八成的调查对象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满意。但是也还有21.3%学生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不满意。

学生针对“实习效果评价”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在接受调查的2789名毕业生中(有28个缺失值),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达到预期实习效果的有580人,占20.6%;认为基本达到实习效果的有1429人,占50.7%;两项累计达到72.0%,超过了七成;而认为没有达到实习效果的学生有780名,占27.7%。

(二)对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评价比较高

针对“本校实习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0名学生中(有17个缺失值),有645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2.9%;有1596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56.7%;也就是说,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过程中,学生对校内带队指导老师的肯定评价累计占到了80.0%;但也还有559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到19.8%。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校外)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3名学生中(有14个缺失值),有739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6.2%;有1474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52.3%;也就是说,针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校外指导老师,学生的肯定评价累计占到了79.0%;但也还有547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到19.4%;也还有43名学生在问卷中反映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占1.5%。

(三)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实习工作比较重视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对实习工作重视程度”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1名学生中(有26个缺失值),有735名学生选择“重视”,占26.1%;有1434名学生选择“一般”,占50.9%;有622名学生选择“不重视”,占22.1%;也就是说,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基地对实习工作重视或者一般重视的比重累计占到77.7%,接近八成,大多数学生反映到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习实训,受到实践教学基地较好地安排和接待。

(四)对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的适应性评价较高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与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任务适应性”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6名学生中(有21个缺失值),有665名学生选择“满意”,占到23.6%;有1423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到50.5%;两项合计占到74.7%,也就是说,有超过七成的学生反映在实习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比较匹配;有708名学生反映不满意,占到25.1%,反映出在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的匹配性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五)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条件基本能满足需要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基本条件” 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1名学生中(有16个缺失值),有605名学生选择“能满足实习的要求”,占21.5%;有1445名学生选择“基本能满足实习的要求”,占51.3%;由此可见,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和设施等基本条件持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占到73.2%;认为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基本条件“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的学生有751名,占26.7%。

(六)在实习实训中对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比较满意

针对“实习中实际参与锻炼机会”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9名学生中(有18个缺失值),有697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4.7%;有1386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49.2%;也就是说,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中,对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表示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达到74.4%,超过了七成;但与此同时,对实习实训中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表示不满意的学生有716名,占25.4%,表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实践教学基地运转中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基地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够高

据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0名学生中(有7个缺失值),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了解”的占到21.3%,“基本了解”的占到46.0%,还有32.4%的样本反映“不了解”。并且该比重在近三年的调查中基本保持一致,甚至有小幅提高的趋势(如表1所示)。这反映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在知识学习向能力转化、创新思维启发、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得还不够充分,认识得还不够深入。也导致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以后,容易陷入“看热闹”、“走过场”等表层形式,难以深度融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更谈不上学生向员工角色的真正转变。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平均时间偏短

总体来看,针对“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平均时间”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7名学生中(有10个缺失值),反映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少于2小时的有1009人,占35.9%;选择平均时间在2小时-4小时的有903人,占32.1%;这两项数据累计占到68.1%,由此可见接近七成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时间在半天以内,要么是一个上午,要么是一个下午,甚至更短;选择平均时间在4小时-8小时的学生有523人,占18.6%;选择平均时间在1天以上1周以内的学生185人,占6.6%;选择平均时间在1周到1个月的学生有107人,占3.8%;选择1个月以上的学生仅仅有80人,占2.8%。

分学科对比来看,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也主要集中在2小时及其以下,2小时-4小时,4小时-8小时等三个时间段,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看,停留的平均时间在2小时及其以下的比重,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比重最高,占到了41.9%,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比重最低,仅仅有24.5%;停留的平均时间在2小时-4小时,工科类专业学生比重最高,占到35.8%,文科类学生比例最低,占到28.9%;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在4小时-8小时的比重,比重最高的艺术类专业,占比30.5%,比重最低的文科类专业,占比15.1%。各学科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为1天-1周及其以上时间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并且学科之间差异不大(如表2所示)。

(三)到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偏少

针对“大学四年期间到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次数”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2名学生中(有5个缺失值),选择0次的学生有522人,占18.5%,即有近两成的学生反映从未参加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选择参加过1-3次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1176人,占41.7%;选择参加过4-6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729人,占25.9%;选择参加过7-9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258人,仅仅占9.2%;选择10次及其以上的有127人,占4.5%;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偏少,能够达到每一学期1次的学生比重仅仅10%左右,有接近七成(67.6%)的学生仅仅能够每一学年到校外参加实践教学活动;还有将近两成(18.5%)的学生反映在大学四年期间,从未到?^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

针对“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形式”的调查,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即多项选择题。在接受调查的2801名学生中(有16个缺失值),选择“走访参观”的学生有1127人,占总样本数的52.9%;选择“跟随实习基地专业技师等实习、实训”的学生有1120人,占总样本的52.6%;选择“定岗实习实训”的学生有504人,占23.7%;选择“集中听报告”的学生674人,占31.6%。由此可见,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走访参观、集中听报告等浅层次的实习实训形式为主,有超过八成(84.5%)的学生接受过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跟随技师等实习、实训的学生才刚刚过半,真正能够到实践教学基地接受定岗实习的学生偏少,仅仅过两成(23.7%)。

(五)学生反映对动手能力提升不够明显

针对“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4名学生中(有3个缺失值),有607名学生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较快,占比21.5%;有1155名学生选择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占比41.0%,也就是说,仅仅有大约六成(62.5%)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锻炼中,肯定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有754名学生认为“提高不明显”,占到26.8%;还有297名学生认为“没有提高”,占10.5%;换句话说,还有接近四成(37.3%)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锻炼过程中,对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持否定态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去主要是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5-7],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时间不长。然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等。西昌学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一些做法也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舆论宣传,统一师生认识

首先,通过应用型办学专题学习讨论会、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专家专题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氛围,让走应用技术类本科之路成为全校师生的基本共识。其次,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师生群体中通过举办“知行对接,实训贯通”等专题辩论会,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展板等媒体,积极宣传实践实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平台作用,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改变与行业脱节、与企业隔离的封闭式知识传授,打破校门和学期界限。着力解决重传授获取,轻消化加工、启发思考等问题;解决教师主宰作用过重,学生自主参与作用过轻,听课跟着老师走,看书跟着教材走、考试跟着习题走的问题[8-9]。

(二)提高基地质量,加强平台建设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到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训次数偏少,停留的时间偏短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偏少、质量不高、校企合作不深入。为此,首先,学校层面要加强综合性校企(地)合作平台建设。综合性校企(地)合作平台能够实现校企双方全面立体深入地合作,促进跨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集群更好地对接。在本地产教融合方面,学校积极争取与周边县市地方政府以及区域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在异地产教融合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要积极弥补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深入等短板,探索落后地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与发达地区产业的对接机制,实现校企异地合作、产教异地融合的办学模式。其次,校内二级学院层面要建立覆盖专业集群的实践教学基地,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在二级学院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

(三)修订培养方案,明确实训标准

要增加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次数,延长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时间,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首先,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实训学时学分比重,做好“四个增减”,即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实验教学时数,增加协同育人教学时数;减少成绩评价中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分值,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时数;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增加实习实训总学分。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实践实训课程的开课地点、学时和指导教师类别(校内教师或者校外教师)。将实践实训类课程的开课地点、开课学时数、指导教师类别等信息,明确写进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学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也有利于学生对实践实训教学活动的提前预习和准备。

(四)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针对反映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不够明显的问题,建议加强实践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实践实训课程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更多强调理论教学,对实践实训重视不够。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课程建设,其重心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环节,对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关注不多。为此,要建设一批实践实训优质示范课程,联合实践教学基地,整合校企?p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音频视频技术”“四维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批实践实训优质示范课程,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尽量接近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不到基地也可以提前熟悉基地相关情况,学生在校园也犹如在实践教学基地,身临其境,做好前期预习准备以后,再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到实践教学基地,将大大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

第9篇: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8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81-02

一、引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环节,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已成为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明确它们各自的含义,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构建学科体系,应充分借鉴和吸纳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搭建一个布局严谨、结构科学、宏大开放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基础建设指导思想的明确,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和课程设置的优化,避免由于学科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培养人才的局限性。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是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两方面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特色。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是研究性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通常把研究生培养和科技创新称为学科建设,把本科、专科教育称为专业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在没有研究生教育前提下兼顾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仍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理应包含的专业建设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高校不仅要建设学科,不仅要建设专业,还要建设专业群。专业群的构成与发展规模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因此,学科与专业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性。学科建设引导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群,特色专业以地域特色为前提,特色专业建设具有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群的核心地位,专业与学科不能相互替代,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体现为:教育资源的相争,工作目标不同,组织结构型态的相异,构成要素的分割。新建本科高校如不能科学认识学科建设内涵,便容易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错位:用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这种指导思想不利于学科建设,也不利于专业建设,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各不相同,但两者间有内在联系。高校中学科与专业的实际划分的依据不同。学科与专业有着相近内涵,却又是不同的概念和领域,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以专业为载体,学科与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与教育职能,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其核心是知识体系建设;专业建设侧重于教学,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它们既相互独立,又联系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为一体。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整合的原则为学科建设以生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为导向,专业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偏指知识体系,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从学科建设出发,着眼于从发展规模、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方面进行专业建设,并给专业建设适当的地位和投入,在此基础上去着手学科发展才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最好结合。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

(二)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社会地位和声誉等方面的主要标志,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应当在思想观念上和实际措施上不断实现突破和发展。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要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质量评价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检验标准。纵观我国一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大学和学院的学科和专业都或多或少取得过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建设重点学科和专业。在中央财政、新建本科财政部门及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学科和专业共同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保证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落实,最终全部实现建设的预期目标,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抓住社会需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适时地提出和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以现有的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快速整合构建新学科的方向和新专业;吸引行业专家和学科专家参与,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学科和专业;专业建设方面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重视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突破与创新结合,进行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大量发展的实例证明:学科是专业的发展基础,同时,学科与专业建设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地发展,专业建设必须在学科建设的框架下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

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一定误区,主要有专业设置趋同性严重、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不能协调发展、专业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等。为此,应对策略应是严格区分不同学科内涵,促进学科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加大专业建设的改革力度,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多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课程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准,课程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灵魂,课程建设也应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天然的联系,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有效地解决高校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即解决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问题,促进课程、专业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起促进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机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有限的专业资源及时转化为本科优质教育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办学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课程和专业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天然联系存在着结点。因而,作为促进课程水平提高的手段――课程建设与促进专业办学水平提高的手段――专业建设也存在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促进学科专业的知识共享与流动,提高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和专业存在天然的结点联系,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课程、专业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因此,有必要实施促进课程、专业协同共生的“课程―专业”一体化建设。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课程与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课程、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三者是交集关系。因此,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发展建设,根据不同的建设目标,制定统一的建设方案,统一调配学校的科研与教学资源,结合年度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探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明确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质的结构、类的结构、层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使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获得基本保障。才能使三方齐头并进,又快又好发展。

三、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初期不仅要侧重于构建学科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模式,还要注意三者的相容发展,抓好学科与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注意兼顾,注重抓好布局,加强科学管理与决策,这是搞好三个建设的前提;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才为本,建设一支过硬的有一定水准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专业技术队伍,这是搞好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还要坚持以领先前沿、高水平的教研和科研为先导,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科的道路,这是搞好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真正协调好三者关系,使管理、导向、目标、投入和信息等等均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祖德.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推进学校全面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