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

第1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一、项目名称

2021年预防控制艾滋病防治项目

二、立项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传播“十四五”行动计划》、国家和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传播“十四五”行动计划》、《健康云南行动(2020—2030年)》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决定继续组织开展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

三、 项目实施单位

西双版纳州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四、 项目基本概况

2005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持续开展了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并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通过2016-2020年的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我州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标志性进展。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州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率、治疗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达90.7%、92.7%和97.7%,实现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三个90%”全球目标;继续保持无经输血传播状态;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2%以下,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消除认证达到国际标准;第四轮防艾人民战争的指标已完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决定继续组织开展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州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共同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艾滋病防治经费,组织实施艾滋病疫情监测、综合干预、扩大检测、扩大治疗、感染者随访、消除母婴传播、消除输血传播、中医药治疗、性病丙肝检测治疗等防控工作,定期开展督导考核。

五、项目实施内容

(一)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对居民、流动人口、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营造“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发现,让有高危行为的人主动寻求检测,让感染者主动寻求治疗。

(二)提高综合干预覆盖面及质量。一是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持续落实《云南省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方案》,提高“推套防艾”工作的精准有效性。二是强化综合干预。继续推广和加强社会组织、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性病综合干预模式,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动员检测、阳性转介等综合干预。

(三)持续巩固消除经输血和母婴传播成效。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和青少年保健、性病防治等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防控工作,为青少年、育龄妇女、婚前保健人群、孕产妇及其配偶、涉边婚姻家庭等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相关检测;为结婚登记人群提供艾滋病、梅毒检测咨询服务。

(四)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代州委、州政府起草《西双版纳州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负责协调公安、财政、宣传、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围绕部门职责积极组织推进和落实防治艾滋病各项工作任务。

六、 资金安排情况

2021年州本级预算安排预防控制艾滋病专项资金29万元。

七、 项目实施计划

(一)召开全州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会议2次。

(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2次。

(三)到工地、企业、学校等地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活动4次。

(四)印制一批防艾知识宣传品。

(五)开展防治艾滋病专项检查4次。

八、项目实施成效

第2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全市(本市户籍)城乡低保或困难家庭残疾儿童。

二、目标任务与补助标准

2012年,为全市69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医疗康复训练救助,并适配辅助器具。其中:

(一)听力语言残疾儿童:为3名中低收入家庭聋儿重建听力,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一学年的康复训练经费[包括配发人工耳蜗产品1套,12000元术前检查、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费,术后一学年(10个月)14000元康复训练经费];为4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包括为每名受助人提供2台全数字助听器,免费验配和一年内的调试;提供一学年(10个月)12000元康复训练经费];为11名已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每人提供一学年(10个月)12000元康复训练经费。(经费为中央、省财政)

(二)肢体残疾儿童:为3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并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装配矫形器,每例手术补贴手术费10000元、术后康复训练费6000元、矫形器装配费1200元。(经费为中央、省财政)

(三)脑瘫儿童:为4名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装配矫形器,给予每人13200元的康复训练和矫形器装配补贴(其中训练费12000元,矫形器1200元)。

(四)孤独症、智障儿童:为2名孤独症儿童和5名智障儿童每人提供12000元康复训练经费。(经费为中央、省财政)

(五)辅助器具:为5名残疾儿童装配假肢矫形器,每人补贴5000元;其中零部件及材料费占60%,制作费(诊断评估、制作和适应性训练)占40%。为32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每人补贴1500元;其中产品购置费占90%,评估适配费(残疾现状评估、辅助器具适配、家长培训、适配教材等)占10%。(经费为中央、省财政)

三、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市残联根据各县区户籍人口基数比例将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分配下达,并依据各县区任务数及经费标准及时下达到医疗康复训练机构,如有转介服务,则按照程序及时拔付到相应康复训练机构;人工耳蜗、助听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由中央和省级统一采购下发后,及时下发到受益残疾儿童。

(二)各县区残联根据各类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参照中国残联、财政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各单项实施办法,全文另发),将应救助的贫困残疾儿童安排至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全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名单》另行文下发),按规范进行康复训练。

没有定点康复机构或本市康复机构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人员,市残联将残疾儿童转介输送至外市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如各县区目前正在外市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或者家长(监护人)自行申请联系到外市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样认定为铜陵市完成了本市户籍残疾儿童的康复任务。

残疾儿童进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均应填写《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附后),残疾儿童在完成规定时间的康复训练并经专家组考核评估合格后,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安置(转送)考核表》返回户籍所在市残联申领康复训练经费。

第3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处方药整合传播的两种模式

1、健教工程

2005年9月13日,一个以预防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降低社会经济负担和患者医疗费用为宗旨的“健降工程”宣告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诺华高血压产品代文和洛汀新的整合营销序幕。

该活动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投入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与国家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合作开展的这一项目历时二年。活动共分为三个内容:一是在全国重要城市的主要医院建立规范高血压控制教育中心,培训临床医生依据高血压指南进行规范治疗;二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三向有关医疗机构捐赠诺华公司研发的抗高血压药物代文和洛汀新,并开展专业培训,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无独有偶,早在1996年,礼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一项名为“旭日工程”的项目,对全国上千家医院的医生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的重点集中在抑郁症知识的教育,让医生首先认识到抑郁症的危害性。从1996年至今,近10年来,累计培训了4万多名医生;组织了600多场大型学术讲座和不计其数的小型座谈会;编辑整理了30多种及30多万册临床资料供医生参考。

2、行动计划

2005年4月3日,中华医学会和葛兰素史克公司向外界宣布,首个针对综合医院内抑郁\焦虑症低诊断率和治疗率而设的“心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该活动以全面提高病人对精神疾病问题的关注为主要目的。活动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为综合医院医生提供有关诊断和治疗抑郁/焦虑症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成为“心晴行动医生”。 二是通过一系列的免费病人教育工具(包括海报、病人教育手册和病人教育光盘)和教育讲座等,让更多抑郁/焦虑患者可以主动向“心晴行动医生”寻求协助; 并通过“心晴行动医生”的协助,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早日获得诊治,以重新开始彩虹人生。三是通过媒体沟通进行公众教育,让更多抑郁/焦虑患者可以主动向“心晴行动医生”寻求协助。

一个月之后,一项代号为“霞光行动”的整合传播计划也悄然启动。

5月13日,在芬必得上市15周年的回顾活动上,中美史克宣称将和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发动一项全国安全用药社区教育的“霞光行动”,该活动在全国25个省市100个社区举行,开展安全用药的宣演活动。中美史克邀请了国内著名的医学、药学专家,通过不同教育主题的讲座为社区居民讲解安全性用药的知识。

通过该行动,中美史克和政府、医药专家以及消费者进行了有效的沟通,重新树立芬必得在止痛领域第一品牌的形象。

处方药整合传播五步曲

无论是“健教工程”还是“行动计划”,其目的无不是为了对医生和患者进行药品知识的传播,进一步促进药品在医院或药店的销售。但是一个传播计划要达到上述目的,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好文章。

1、牵手权威组织增强可信度

权威组织在医生和患者心中常常具有很大影响力,牵手权威组织能使传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等。

2、宏大的启动仪式引起媒体关注

在中国,处方药是不允许在大众媒体刊登广告的。但是以公益活动为由头的启动仪式,常能激起媒体的报道热情。

3、持久的学术推广深度沟通医生

处方药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医生,尤其是主治医生。因此,持久的学术推广是传播活动的重点。常规的学术推广常以“新药上市”和“继续教育”为由头,医生对此已司空见惯,很难提起兴趣。而“健教工程”和“行动计划”常以公益活动为契机来邀请医生参会,这样就淡化了企业行为,更容易获得医生的认可。

4、细致的患者教育影响患者用药

虽然处方药要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但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由于服药周期较长,患者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用药经验到药店购药。因此利用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指导,常常能培养或改变患者的用药习惯,提高患者对企业药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5、充满爱心的公益行为塑造行业典范

充满爱心的公益行为能使企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因此企业在指定传播计划中应设置一些公益活动,如捐赠、患者援助等。

处方药整合传播的时机选择

1、某种疾病“治疗指南”的发行或修订

“治疗指南”是权威学术机构针对某种疾病制定的,被医学界普遍认可治疗方法,对临床医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以“治疗指南”为契机展开传播活动能站在学术的高度对医生进行指导。

据悉,“中国乙肝治疗指南”将于近日出台,此时无疑是乙肝治疗药物开展整合传播的良好契机。一方面可以借助“中国乙肝治疗指南”的颁发,针对医生进行已肝正确治疗方法的传播,另外也可借机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同时活动的开展也能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2、医生和患者对某种疾病治疗存有误区时

2005年6月4日,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牵头的“中国哮喘联盟”在郑州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哮喘联盟顾问钟南山院士指出,目前哮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一次严重的哮喘发作就可能会导致死亡。另外,医生和患者对哮喘的治疗都存有误区。其中医生最大的误区是对哮喘只治不防和对吸入疗法的认识不足。此外,有些患者对吸入性激素怀着莫须有的恐惧心理,擅自停药,不顺从医生的治疗方案,相信所谓的“秘方、偏方”等。他呼吁有关组织应对此种现象进行科学的宣传和教育。

由此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哮喘治疗药物整合营销活动应是个不错的时机。

3、巧妙利用社会热点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已成为国人呼声最高的社会热点之一,目前社会医疗公平性的缺失,使很多贫困人口无力看病。那么企业如何把握这个热点?

2003年,诺华针对无任何医疗保障的患者,启动了“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对于需要格列卫治疗,但无经济能力支付的患者可终身免费获得格列卫的治疗。 目前该活动已在70多个国家展开,已有超过10,000个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和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患者获得终身免费格列卫治疗。 该项目在中国的首批援助对象是城镇低保和农村贫困人群。项目在国内启动以来,已向500多个城镇低保和农村贫困人群提供了总价值2亿多人民币的援助。

诺华此举不仅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还收集了大量的肿瘤患者资料,为以后开展数据库营销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诺华还设立了肿瘤患者俱乐部,不定期为患者发送肿瘤知识手册。 既为传递了疾病知识,也让患者了解了格列卫这个产品。

4、变“危机公关”为“营销良机”

当企业遭遇危机时,也是开展营销的良机。

第4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理念,逐步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建设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创新模式,和谐发展。创新适合农村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在技术、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3、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要统一规划,集中各部门力量,统筹安排各项涉农资金和项目,确保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

4、重点突破,总体推进。引导和推进一批基础较好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村镇的标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总体推进。

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重点任务,项目的安排要先急后缓,分步推进,优先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

(二)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治理目标,重点要完成以下4项任务。

1、加强生态保护。(1)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相对密集居住区的集中饮用水源;防治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工作,建立农村水源水质监测制度。(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土地退化和矿山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的清洁能源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因不合理开发导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2、强化污染治理。(1)综合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2)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重点区域、流域和生态敏感区,要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超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堆肥、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3)治理镇村工业污染。制定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对镇村工业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镇村工业企业,予以限期治理、取缔或关闭;镇村工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镇、区工业小区,对污染实行集中防治。

3、开展创优活动。在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中心镇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中,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着眼于以环境优化县域经济的增长,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和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飞黄腾达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镇村工业生态化,提高镇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镇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4、推进环境建设。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县级监测站和执法机构的硬件设施、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体系,加强镇、区专职、兼职人员配备。

三、重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水源镇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良好的居住小区和基本完善的工业区,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2006年被评为省级优美乡镇,这将为推动我市优美镇区创建工作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2007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优美镇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本年争取创建1-2家优美镇村。到2010年达到10家,2015年达到20家。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注重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水源地污染,并防止超采地下水而造成的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1、要成立*市饮用水源地调查小组,对我市饮用水源地普查,同时,对周边的工业及农业污染源调查并对其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2、要对超标排放或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逾期责令关停。

3、要聘请评价单位对集中饮用水源地,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4、要加强水流域整治,市水利局每年都要制定并完成当年水土流失整治计划。

(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农村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到2006年底,我市共建设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381户;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4315铺;建设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107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00平方米;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工程5处(青花村气化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南楼开发区圣水村、高望而却步村气化站,旗口镇后会村气化站,石佛镇丝瓜村气化站正在建设中,预计2007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太阳能中、小学教学楼、办公楼、民宅等太阳能利用项目,到2005年末,累计达到62000平方米,年可节省标煤824吨,年可节约资金60多万元。

到2010年我市计划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1500户,“四位一体”“绿色”蔬菜生态园区1个,丰富人民的“菜蓝子”;计划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达25000平方米,把太阳能利用深入到每个家庭;计划建设秸秆气化站8个、计划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个;到2015年末,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计划在2010年的基础上加速增长,计划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2000户,“四位一体”“绿色”蔬菜生态园区1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达50000平方米,建设秸秆气化站10个,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

我市拟在沟沿镇赵家村、钢都管理区胜利村、旗口镇曹家村、建立蛋鸡养殖小区;水源镇黑英村建肉鸡养殖小区;虎庄镇东拉房、高坎镇董家村建蛋鸭养殖小区;博洛铺镇李大村、周家镇东金寺村建生猪养殖小区;南楼开发区西江村、永安镇东田村建奶牛养殖小区;汤池镇茨沟村建绒山羊养殖小区,变散养为集中养殖,粪便集中处理。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1、水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做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工业、农业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的调查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对可能造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在财政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建设集中水污染处理设施,提倡处理后的污水回用。

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农村的环境现状和所反映出的具体问题,积极治理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3、噪声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建设林木隔声带,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同时加强对工业、商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控制工业和社会噪声,重点保护居住区学校、医院等。

4、固废物的综合整治

对工业有害废物、医疗垃圾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首先考虑用各种办法和措施实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通过堆肥、生产沼气等途径加以利用。

5、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制定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设方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保护措施,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禁牧区等。制定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文物古迹等旅游的环境管理措施。

(六)土壤污染治理与土地退化修复试点工程

西部水田污染治理工程。解放河流经*境内,是西部农民生产用水的唯一水源。自1995年以来,海城市感王镇十余家印染厂,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解放河,使解放河的水质受到污染,种植户使用该河水灌溉稻田,造成土地板结、产量低、米质差;淡水养殖户加入该河水,轻者鱼虾发病,重者出现大面积死亡;家禽饮用该河水,产蛋期缩短、产蛋量下降。现在整个解放河内鱼类等水生物已经绝迹。

针对上述情况我市将对西部稻田土壤和水域进行综合治理,改良土壤,恢复土壤及河水使用功能,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恢复水产养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硼泥场地复垦工程,对我市现有的硼砂厂硼泥场地进行普查;对硼泥堆放场地服役期已满的企业限期客土覆盖恢复植被。

(七)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我市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2万亩、旱地面积30万亩。西部水稻种植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东部工业发展相对落后,污染源少,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我市2005年被省农业生态研究所测评为环境达标市,有着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

2007年计划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面积32272.6公顷,占我市农业生产总面积的48.5%,其中申报无公害水稻产地认定28966公顷,果品无公害认证、认定面积1746.6公顷,蔬菜面积60公顷,绿色食用菌生产面积620亩;认证“三品”数量3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标志5个;发展营口市源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起凤农业园区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计划

计划2008年前在西部旗口镇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旗口后会村建设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00亩。2010年前在水源镇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博洛铺镇建设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制定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一个。通过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从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

各镇区加强专职、兼职人员配备,设专职环保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协调,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由环保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委、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动物卫生监管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由环保局作为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能抓好方案的落实,各镇区政府予以配合抓好此项工作。

(二)资金渠道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所需资金,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支持、农民自筹、市场动作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市级财政将设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涉农的各项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镇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

(三)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建设,引导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四)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开发适合农村的低成本、操作简单、高效实用的环保新技术。并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组织攻关,解决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重点研究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环保科普工作力量。

(五)宣传教育

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和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动员和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建设工作,通过树立和宣传典型,弘扬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化。

第5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362号)、《关于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现将我院2016年上半年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预约门诊

(一)主要做法

为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缓解病人“就医难” 的问题,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我院自2009年11月开始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至今已全面开展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络预约、医师诊间预约、出院复诊预约和微信预约等服务,并逐渐扩大预约挂号的范围和号源比例。同时已实现“分时段预约”服务,合理安排患者就诊,尽量缩短患者在医院等候时间。

(二)主要成绩

1、门诊部已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专人负责预约诊疗工作,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有逐年提高患者预约诊疗比例计划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效果分析评价。

2、2016年上半年预约诊疗率达到34%左右、复诊预约率≥40%。

3、无违反规定向患者收取或变相收取预约诊疗的任何费用。

4、已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尽量缩短患者在医院等候时间。2016年上半年门诊分时段预约就诊率≥55%。

5、进一步优化预约挂号服务流程,利用微信平台实现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微信支付、查询等,减少患者就诊排队次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三)存在主要问题

因信息系统无法满足预约号源在挂号系统内直接排队,故“分时段预约”的实行目前是由分诊护士协调处理,易造成护患之间的纠纷。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信息科目前正积极配合本部门,进一步改进预约挂号信息系统,使预约号源能在挂号系统内直接排队,更好地细化“分时段预约”服务,合理安排预约患者就诊时间,在预约优先的基础上,精细测算患者就诊时间,不断提高预约就诊精确度,从而有效分流患者,提高患者满意度。力争至2017年底,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逐年提高,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2、分诊护士加强对出诊医师进行培训及沟通,积极宣传复诊预约,力争至2017年底,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3、利用医院OA系统,加强对预约诊疗工作的宣传,多渠道让医务人员了解预约挂号方式及流程,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力争至2017年底,预约诊疗率≥50%。

4、加强对微信平台预约挂号、缴费的宣传,协助患者和家属使用微信挂号,解决患者排队挂号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使患者可以弹性安排自己就诊时间,提高预约诊疗比例。

二、日间手术

按照《昆明市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医保支付的试行办法》,我院成为昆明市“日间手术”工作开展的试点医院。根据目前我院实际情况采用分散收治分散管理的模式。日间手术患者的入院预约、入院评估、出院评估、出院随访由科室分散管理。开展日间手术的科室在各自病区划出固定1-2张床位作为用于收治日间手术患者,医技科室按照绿色通道要求完成检查及报告,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在病房进行,手术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室对日间手术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手术,入院健康教育由病区负责,出院第一天随访由手术医生负责进行随访,专科护士和日间手术管理部负责对患者术后第3、7日进行随访和满意度调查。

三、医疗质量

2016年上半年医疗质控部全体同仁,在医院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按年度工作计划及我院2015-2017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逐项开展工作。医疗质控部重点加强了危重病人管理及病历质量管理。继续常态化的监管全院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工作。(一)质控部作为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病案管理委常设办公室,上半年协助主任委员召开了相关的质量与安全会议。会上讨论和/或出台了《手术分级授权—医师手术权限限制及再授权制度》,《医疗安全管理经济处罚办法》,《关于病历质量管理考核与绩效挂钩的规定》。会上还用HQMS、DRGS数据对我院的医疗质量进行了分析,用DRGS进行精细化的质量管理,使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很大提升,2016年上半年,我院中低风险死亡病例持续为零,出院病人疑难系数(CMI)及DRG总量,DRG组数逐月增加,费用消耗指数及时间消耗指数逐月下降,住院超30天患者人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降到9.7天,较去年同期的10.22天下降0.52天。2016年3月全省29家三级医院DRGS排名我院已由去年的16名越居到第8名。

(二)年初,质控部在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和多部门的协作下,实现了医疗质量系统化管理。每季度按PDCA循环进行全方位的医疗质量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汇总成册,以季刊《医疗质量分析》形式发向全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三)电子病历的时间质控管理已见成效。

(四)急诊高危病人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稍<60分钟,急诊留观病人平均留住时间<72h,均符合国家卫计委三甲要求。

(五)日常质量监管已常态化。

四、信息推送

(一)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

除了基本的现场预约外,我院还开展了网上预约挂号,患者可以足不出户,在医院官方网站上进行门诊预约挂号;

近期,我院更是推出了微信服务平台,让患者随时随地便可进行挂号预约以及诊间支付业务。

同时,我院已在筹备开展基层医疗直接预约挂号业务,在不久的将来,患者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够轻松进行预约。

我院的医院网站已建立预约挂号平台,患者可在网站中查询就诊医师及就诊时间,并进行预约。

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我院的微信服务平台预约挂号,患者可根据智能导诊系统提示进行智能导诊,选择合适的就诊科室及医师。

使用微信平台的用户,还可实现就诊费用在线支付、实时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等,大大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方便患者就医。

为患者提供药品、费用等自助查询服务

在各门诊、住院部大厅均设有自助查询机,可以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信息、住院费用清单等实时查询服务。

在门诊、住院部大厅等设有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患者通过检验条码,可以在自助报告机上打印检验报告。

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我院的微信医院平台,可以随时查阅自己的各项检验/检查报告,实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各项检查指标及病情。

(二)开展和规范远程医疗服务

已建成山灞远程医疗中心,依靠山灞远程医疗网络,可以与国内及省内多家医疗机构进行远程可视医疗服务。

依靠互联网技术,已可与和我院有合作交流的美国、法国等国际医疗机构进行远程可视医疗服务。

面向集团化医疗服务模式发展,目前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已计划建设区域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囊括支持三甲医院、县级对口支援医院及社区医院。

目前,我院的远程医疗服务只支持可视化双向语音服务,根据远程医疗的发展趋势,我们将积极完善服务,计划将提供对医疗设备(如内窥镜、听诊器、超声机等)的远程交互服务。

(三)全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实现临床路径的电子化操作、管理及监控。

(1) 医生只能按照该病种的标准模板进行治疗,实现临床路径的规范化管理;

(2) 路径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异及完成情况均进行信息记录,可很好地对临床路径进行监控;

(3) 系统可自动生成每个路径或每个病种的实施情况统计表,便于进行效果评价及过程改进。

(四)规范单病种质量控制

对于单病种的流程及上报实现电子化操作,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单病种结算登记,系统自动生成单病种月/季统计表,实现单病种上报的自动化。

(五)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

围绕电子病历及医院管理,已建设完成的业务信息系统有:门诊医生工作站、门诊电子病历、病房医生工作站、住院电子病历、移动查房工作站、病区护士工作站、病区护理工作站、移动护理工作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技系统、医学影像传输和存档系统、病历信息系统、合理用药系统、临床路径信息系统、药房系统、门诊系统、住院系统、排队业务系统等。

同时围绕临床业务也投入使用了管理信息系统,如:病历质控系统、病案业务系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药库系统、物资供应系统、资产设备系统、人事档案系统、院长决策支持系统、OA系统、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医疗平台及多媒体查询。所有系统均已上线使用,并运行良好。

随着医院的发展,现正对手术麻醉系统进行实施调试,完成上线后,可实现手术预约排程、术中安全核查及质控管理、患者临床信息调阅、手术监控及远程会诊、器械清点、围术期移动查房等功能,实现手术麻醉、重症监护工作的电子化。

另外,还计划进行门诊分诊系统的实施,实现门诊患者的自动分诊,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改善就诊环境。

(六)实现与上级管理部门信息平台数据共享

已完成云南省区域卫生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的互通及共享。

(七)建立投诉信息上报系统

除了医院专门设立的行风办和一般的电话投诉外,我院还在医院网站以及微信医院平台中设立投诉窗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投诉。对投诉内容进行核实和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患者。

第6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采集血液和原料血浆的行为,严肃查处冒名顶替献血的违法行为,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使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保证原料血浆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控制艾滋病和其它血液传染疾病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谭自强

副组长:彭浩晃(市卫生局)

成员:甄文英(市卫生局)、梅锐锋(市公安局)、麦岱湛(市监察局)、黄启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宝传(市卫生局)、刘广威(市红十字会)。

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业务股,负责人:陈宝传,联系电话:5531641。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指导和协调全市开展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

(二)审议确定行动方案,统一部署实施;

(三)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三、工作重点

(一)依法打击非法采集血液、原料血浆的犯罪行为和组织他人卖血(浆)、或以暴力胁迫及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卖血(浆)的“血头”、“血霸”。

(二)打击非法采购、使用、回收、处置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

(三)严肃查处无偿献血中的冒名顶替等违法行为。

四、主要措施

(一)由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专项检查,检点:一是打击非法制造、经营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和非法回收、倒卖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材的行为;二是检查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输液器材按规定处理、销毁等情况,查处医疗机构不按规定采购或重复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的行为;三是对医疗机构使用血液的情况进行检查,查处不按规定渠道供血、用血以及临床用血未经过艾滋病病毒和其他传染病病毒检测的行为。

(二)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依法打击非法采集血液、原料血浆的犯罪行为和组织他人卖血(浆)、或以暴力胁迫及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卖血(浆)的“血头”、“血霸”;对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要依法予以查处。

(三)由市监察机关会同卫生局等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在义务献血中组织外单位或社会人员冒名顶替献血的行为予以查处,并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搞好专项整治工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

(二)要把日常工作与开展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其它宣传形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行动计划(2001—2005年)》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供血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自觉守法的意识。

六、时间安排

第7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本外融合,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花都狮岭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2011年6月10日晚,四川开江籍20岁孕妇王联梅在增城市新塘镇大敦村农家福超市门口违章占道经营摆摊档,与该村治保会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事件随后引发连续3天的群体打砸烧事件,导致多辆警车和私家车辆被损坏,参与者多为流动人员。原本是一起没有人员伤亡的简单纠纷案,为何引发连续3天的打砸烧聚众滋事事件?这得从新塘镇现状说起:

在新塘镇,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是2∶1(50万∶22万),在大敦村,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1∶1(8万∶7000)。大敦村的外来务工者,大部分住在厂家的集体宿舍里,缺乏活动场所;牛仔产业淡季时,他们闲置在家,或到处瞎逛。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新移民服务等民生问题上,外来务工者基本上难以享有与本地人平等的社会福利。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强调发展速度“快”,城市规模“大”,城市人口“多”,却没有考虑到这种“”式的城镇化发展,城市文明及服务的扩散速度跟不上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扩散速度,为城镇带来更大的矛盾和负担。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集聚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外来人口,广东省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压力。2012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7.4%,但“城乡二元”与“本外二元”的问题积重难返,“被城镇化”的外来人口并未能真正均等地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和舒适生活,强烈的被排斥感和无归属感,使得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近年来,类似“6.11”新塘大敦村的案件仍在不时地发生,不断向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发出质疑。

2. 背景解读

2011年3月16日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广东省在2011年12月召开“广东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广东省城镇化工作重点从规模扩张阶段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城镇化战略逐渐从“量”的追求转变为“质”的提升。

城乡规划是政府重要的政策抓手,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控能力,对城镇化推进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转变传统规划思路,关注民生所向,加强人文关怀,完善社会管理,弥合社会裂痕,实现社会融合,成为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广东省迫在眉睫的工作。

狮岭镇位于广东省首府广州市,集聚了本地人口3倍以上的外来人口,与新塘镇具有相似的现状情况。“6.11”新塘大敦村发生之后,花都区委区政府于2011年7月6日公布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狮岭镇镇、村社会管理服务的工作方案》,提出了11条近期实施的具体措施,力求加强和改进狮岭镇村社会服务管理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使狮岭镇成为镇、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工作的“幸福港湾”。

3.“宜居狮岭”创建思路

3.1 基于问题导向的宜居狮岭创建思路

狮岭镇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镇户籍人口7.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接近30万人,登记在册的出租屋1.47万栋12万套。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占比高的较大型城镇,狮岭镇具备与新塘镇相似的特点与社会矛盾爆发的隐患。

第一,狮岭镇与新塘镇是广州最为知名的两个专业镇,一个以牛仔裤发家,一个以皮具闻名。两地经济均比较发达,但因为集聚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一些公共资源配套超出了原有的承载能力。

第二,城镇化进程中,本外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现状的狮岭镇外来人口管理、落户等制度尚不够完善,本地人在就业、收入、居住品质、公共服务获得等方面均大大优于占人口总量4/5的外来人口,各阶层诉求繁杂,纠纷矛盾多发。

因此,未雨绸缪,改善外来人口的居住生活条件,构建服务均等、保障覆盖和社会融合的城镇是“宜居狮岭,幸福港湾”创建的重点。

3.2 基于目标导向的宜居狮岭创建思路

根据广东省宜居城乡标准及珠三角宜居城镇的考核指标,结合狮岭未来城镇化发展目标,“宜居狮岭,幸福港湾”创建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安居、均等、康乐、畅行、融洽。

4.“宜居狮岭”建设行动

基于上述问题与目标导向分析,“宜居狮岭,幸福港湾”建设行动主要从“城市建设”与“社会管理”两方面展开。

4.1 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4.1.1“安居”行动

改善居住条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居住机会,为狮岭镇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居民易居、安居、乐居。

(1)危旧房改造计划。通过危旧房改造,极大改善一批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并将部分拆迁地块用于建设广场与绿地,改善城镇面貌。

(2)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与新就业人群的住房问题,逐步将非户籍常住人口中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3)居住区综合整治计划。完善原有旧住宅区的基本功能,配套基础设施,美化居住环境,规范小区管理。新建住宅区以“绿色,低碳”为标准,提升居住区品质。

4.1.2“均等”行动

完善狮岭镇的基本公共服务,保证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覆盖全镇各类居住社区,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以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1)基本公共设施均等化计划。按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的要求,在深入分析狮岭外来务工人员、本地人等各类人群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城市居民和村民,覆盖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覆盖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2)行政办公设施建设计划。完善建设包括镇行政中心、村委和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派出所和警务室等为行政管理和社会治安服务的设施。如新建狮岭镇新区派出所、狮岭工业区派出所,维护各组团治安;新建7处社区服务中心、完善居委会和村委会建设。

(3)教育设施建设计划。在现有的相对完整的教育设施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和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为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子女提供更为均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如保留现状4所中学,10所小学,2所幼儿园;新建5所中学,6所小学,32所幼儿园。

(4)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计划。按照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惠及全面的思路,新建、改建剧院、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中小文化设施,建立完善的公共娱乐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如新建6处文化站、狮岭体育馆和体育中心、2处群众运动场以及39处居民健身场所。

(5)商业设施建设计划。加强各层次商业中心与商业设施的建设,完善商业服务功能,优化商业结构,使本地与外来居民购物环境更加便利。如建设狮岭镇新区商业中心、狮岭城际轨道站前商业中心、芙蓉商业中心,皮革皮具城以及狮岭商业步行街和太子广场等。

(6)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站等分级、分层次、均等化的医疗卫生设施。如新建狮岭新区医院;仁伯医院改建为卫生服务中心。

(7)社会保障设施建设计划。加快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设施建设,为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等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如新建5处老年人服务中心、5处残疾人康复中心、13处托老所、38处星光老年人之家。

(8)市政基础设施计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建立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逐步建立较高可靠性与良好安全性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4.1.3“康乐”行动

通过建设活动广场、公园绿地、城镇绿道、滨水空间等公共空间,保证狮岭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在闲暇时光可以选择各类文化娱乐或体育场所进行休闲,使其“闲有所乐”。

(1)广场建设计划。结合“三旧”改造,保留各行政村的风水塘及原有的邻里关系,推动城镇广场建设,建设集散广场、市政广场、文化广场等各种功能的广场共计30处,为本地和外来居民提供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2)公园绿地建设计划。结合狮岭镇现状地形,建设空间均匀分布的公园绿地系统,极大地改善本地与外来居民休闲、娱乐和生活的空间,实现居民出门500米见绿。规划建设狮山公园、秀全水库公园等城市“绿肺”,以及滨水带状公园“绿廊”,共计69处公园绿地。

(3)绿道网建设计划。加快推进镇(村)绿道建设,结合镇、村慢行系统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绿道建设,狮岭镇规划建设镇级绿道约44.5公里,社区绿道约50.0公里。绿道网将各种公共空间联系起来,使全镇公共空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4)滨水空间建设计划。划定滨水公共空间范围,在强化水库、河流等水系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如胡屋河、秀全水库等滨水空间的城市设计,营造各具特色的滨水风貌。

4.1.4“畅行”行动

建设便捷通畅的城镇道路,完善公共交通出行,加强狮岭镇与花都区中心、广州市中心之间的交通接驳,满足狮岭镇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通畅出行”需求。

(1)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计划。加强狮岭镇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接驳,优化狮岭镇内部的公共交通路线,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如完善狮岭镇与梯面、花东、花山、炭步等镇的跨镇公交线路,开通狮岭与广州市三元里直接衔接的干线公交线路等。

(2)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计划。推广建设覆盖全镇、村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打造形成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可先在狮岭镇的中心镇区试点,再逐步推广。

(3)步行系统建设计划。先在商业区、公交站、停车场等人流密集或需要进行交通方式转换的重点区域进行改造,通过完善人行道等设施,建立步行交通系统。

(4)无障碍交通设施建设计划。提高无障碍交通设施建设标准,前期选取商业区、较大社区、交通站点等重点区域建设完善无障碍设施,逐步推广至全镇、村。

(5)主干道综合环境改造计划。通过对市政环卫设施、广告牌等治理改造,提升主干道综合环境,展现城镇形象。

4.2 社会管理行动计划——“融洽”行动

从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管理,提升外来人口对狮岭镇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责任感,促进外来人口真正融入狮岭镇的城镇生活,实现健康城镇化。

(1)“包容城镇”计划。在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外来工子女就学等方面建立起开放、包容、动态的服务机制,将外来人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

(2)“平安家园”计划。组织、吸引新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人一起加入新型群防群治社会安全体系建设。选择试点村,积累经验全镇推广。

(3)“活力社区”计划。选取试点社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积极发展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平台,或鼓励企业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的文体活动,激发社区活力。

(4)“新镇民”计划。系统改革户籍制度、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教育、社保等各个公共服务领域向外来务工人员、新镇民覆盖。通过住房保障、创业激励、医疗、教育、社保多个领域的定居措施,奖励优秀外来务工人员。

5. 结语

通过安居、均等、康乐、畅行、融洽五大行动的实施,狮岭镇真正实现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与服务体系,保障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充分融合,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健康城镇化的要求,也是我们将来在城乡规划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资料:

1、中评社北京7月11日讯.外地人为什么“难管”? [N].中国评论月刊,2011

2、粤发〔2011〕23号.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S].广东省人民政府,2011

3、狮办发〔2011〕20号.关于加强和创新狮岭镇镇、村社会管理服务的工作方案[S].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委办公室、狮岭镇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

第8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一、活动主题

"精准扶贫、你我同行"。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活动,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知晓度和政策透明度,凝聚脱贫攻坚思想共识,促进各方力量向贫困村、贫困人口整合,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格局,汇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三、活动内容

2017年"扶贫日"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着力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实施、各单位协同推进的活动格局。

(一)开展"扶贫日"宣传月活动。突出宣传先导作用,将10月定为全镇"扶贫日"活动集中宣传月,集中开展精准扶贫宣传活动。一是开设"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专栏。深入宣传精准扶贫方针政策,深度报道精准扶贫先进典型事迹、经验做法和成功模式,形成正面引导。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群团组织、学校、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举行各类主题宣传,通过悬挂标语、滚动字幕、制作墙报、树广告牌、广场宣传、图片展示、政策咨询、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开展"结对帮扶行动月"活动。

一是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各帮扶责任人对自己所包的贫困户要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力所能及地帮助所包的贫困户解决一些困难,为扶贫服好务。二是开展一次精准扶贫工作调研,了解和掌握村产业发展、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危房改造、政府兜底工作情况。三是提出一条精准扶贫工作建议。四是结合"支部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广泛参与扶贫攻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三)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活动。响应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活动号召,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工作,把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异的积极分子向上一级进行申报。

(四)开展群团组织特色扶贫行动。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协调能力强、社会号召力大等优势,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一是开展青年文明号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助力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导向,推动全镇各级(杰出)青年文明号集体、创建集体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集体成员与6-18周岁建档立卡的贫困留守人员开展结对关爱。(责任单位:镇团委)。二是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实施"春蕾计划"、"恒爱行动"、"金凤工程"、"让梦飞翔"等助学项目,为贫困女大学生、失辍学女童、孤残儿童等提供援助。开展"贫困母亲两癌救助"行动,建立贫困"两癌"患病妇女长效救助机制和绿色通道,对贫困"两癌"患病妇女进行检查、治疗和救助(责任单位:镇妇联)。三是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实施农业新技术培训计划,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种养殖需求,组织科技人员专班为贫困户开展有针对性的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科技培训,帮助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技术新设施、新模式。实施"科普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重点扶持8个重点贫困村创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支持科普带头人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精品果业、绿色蔬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休闲观光等农业主导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四是开展"助残圆梦"扶贫行动。以持证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五是组织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摄影大赛。鼓励我镇摄影爱好者参加全省脱贫攻坚摄影大赛,并积极向省级推荐反映全镇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兜底扶贫、党建扶贫、文化扶贫、企业扶贫、干部驻村帮扶等层面工作的优秀摄影作品(责任单位:镇委宣传办)。

(五)开展扶贫捐赠活动。以"扶贫日"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扶贫募捐活动。要求各单位围绕"我为精准扶贫办实事"主题活动,发挥党员干部表率带头作用,于10月17日前后开展扶贫募捐活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建设。

四、活动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确保全镇"扶贫日"活动圆满开展,镇成立以镇长刘刚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镇"扶贫日"活动在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镇扶贫办具体承担全镇活动的总体部署、沟通协调联络、督办检查等日常工作。各单位、各村(社区)应依据全镇活动方案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各司其责,确保全镇"扶贫日"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督促通报。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建立扶贫联系机制,加强"扶贫日"活动的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及时上报 "扶贫日"活动情况。

第9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方案范文

(一)全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一是进一步扶持企业抓订单。继续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销会,对企业参展的费用给予更大幅度资助,扩大我省企业参展规模,抢抓订单,稳定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二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内外商务对接活动。精心组织我省企业赴西亚、非洲、东盟、印度等地区的推销团,与境外地方政府或商务机构洽谈合作;邀请境内外大型采购商、联合国采购团来我省采购商品。三是加大对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支持一批有条件走出去的企业兼并国外厂商、直接办厂、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推动我省产品出口与对外产业转移联动。四是完善外贸外经服务。加强商务、海关、检验检疫、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促进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便利化,支持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国外品牌收购等经营活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力度。五是抓好在全国重点城市建立浙江产品展销中心的试点,大力实施“浙江名品进名店”工程,推动我省名特优新产品更多地进入省内外超市、百货商场的采购体系。实施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大力发展网上市场,拓宽我省产品销售渠道。

(二)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

一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三个千亿”工程)行动计划、省重点建设计划、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实施,抓好在建、开工、前期等“三个一批”项目,推动以铁路、公路、能源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按照既定的工程形象进度计划,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强化督促,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超额完成“三个千亿”工程投资1510亿元、重点建设投资1050亿元的目标。二是研究落实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支持我省相关企业积极参加基础设施项目招投标,创新并推广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等投融资模式,助推民间资本与政府投资项目的有效对接。着力推进企业投资。落实企业技改投入贴息奖励政策,推进重点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和“千亿产业提升工程”的实施。加大与央企和全球跨国公司的对接力度,促进我省企业与省外境外强企合作。高度关注并合理调控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投资。研究减免有关税费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力争年内完成15万户农房改造,抓好一批村庄整治、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农村住房改造,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中心镇建设力度。四是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积极组织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制订并实施低丘缓坡和近海滩涂重点区块开发利用规划,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农村宅基地置换,挖掘土地供应潜力。积极争取各类国家专项资金,大力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工作;积极探索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新途径,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今年再争取发行50亿元企业债券;加强银企对接,优化信贷结构,强化信贷支持,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要继续按照“稳定一产、主攻二产、提升三产”的工作思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提升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加快编制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研究出台加快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抓住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低成本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农业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专项、种子种苗工程以及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抓住当前原材料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三是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深化细化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等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宁波石化产业园、台州医药化工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大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的整合提升,推进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的试点工作,整合相应的扶持政策,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3G通信、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四是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落实国家和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大力抓好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着力抓好一批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实施。五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为依托,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研究制定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土地、股权等税费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扶优扶强的同时,重视扶持小企业发展。六是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节能减排,下决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环境保护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流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加强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着力抓好以下改革重点工作。一是启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认真抓好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完善出台《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引导各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抓好县级层面扩权事项的承接和规范运作。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向扩权强镇延伸。研究出台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三是开展以“四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出台行政审批“四减少”(即减少审批部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政策措施,深入抓好市县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四是积极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订《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加快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运行管理的新机制、新体制;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基本药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