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校本课程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核心

第1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一、课程开发的立足点

(一)学校的文化渊源

绍兴鲁迅中学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鲁迅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对教育有诸多自己的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对“立人”思想的阐述:“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性而排众数”,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这种思想的文化基础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学校以 “立人”作为立校之本,可谓对学校发展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二)本地的生活习俗

每个人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鲁迅也不例外。先生的作品,有太多的绍兴印记:从主人公名字的命名到孩子的游戏,从所说的话语到渗透人心的思想、生活习惯等,都有体现。我们要让学生读懂鲁迅,必须先让他们了解鲁迅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绍兴传统文化。先生的思想,有太多的绍兴人思维;先生的灵魂里,有太多的绍兴人烙印。鲁迅中学的学子,有必要对先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以更好地承继“立人”文化。因此,我们引导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开发与“鲁迅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以便对学生系统地进行“立人”教育。

二、课程的框架

我们首先构建了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引领的学校特色文化框架(如图1),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立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这两个框架是学校校本课程群得以顺利开发并彰显鲁迅文化特色的哲学基点和强有力的依据。

三、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追求课程开发精品化、课程教学条理化、教学管理系统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

(一)课程研发精品化

做精做细做实一直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为使研发的课程有特色、成精品,我们首先确立了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思路。①坚持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引领课程多元化发展的办学思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多元发展构筑人人成才的立交桥,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多元成才铺设多元化通道。②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人”核心思想,夯实高中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能力、展示自我、实现发展的机会。③加强对课程的整合研究,借助城区学校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开辟学习和实践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高校、职校、社区、家长中聘请兼职教师,还聘请外籍教师,为课程改革注入活力;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多样化校本课程,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学技相通,多元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变更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单纯的管理者、教育者转变为既是管理者、教育者又是服务者;思想教育由单向的教育转变为双向的沟通,课堂教学由单向的传授变为双向的互动。

其次从三个维度入手,进行研发实践。①思想上宣传。先在全校层面进行整体发动,校长着重提出学校在新一阶段的行动方向,指出新一轮课改的思路,以使全体教师在心里有个底。②理论上引导。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对全校教师开展分层分批的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培训,从理论上引导教师们认识校本课程,了解课程开发的含义、要求和操作方式。③行动上实践。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分三个步骤:教师申报—评委初审—学校复审。符合相关条件的申报教师填写《鲁迅中学选修课程开发申报表》,由学校分学科课程评审小组根据标准审核申报表。初审通过后,教师撰写500字以内的课程简介和教材说明提交复审。复审通过后,将该课程移交学生选课指导中心,正式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并将教师写好的课程简介(含上课教师的基本信息)传入内网,让学生按既定程序进行自主选择。对于语文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特别强调必须与鲁迅有关,做出特色。我校专门开发的“鲁迅文化课程群”,内含16门与鲁迅先生相关的课程,其中有4门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二)课程教学条理化

我们遵循“网络准备—年级发动—学生选课—适度调整”的程序,尽量做到选课有序。

第一步,为配合学生顺利选课,信息技术组教师加班加点,自主研发出相应的网络选课平台(现已经加入省平台)。学校将分好类的课程挂在内网上。高一各班级上报并核实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姓名中有无错别字等,年级统一后由信息技术教师传到内网上,并设置好每位学生的用户名及密码,以便他们自行选课。

第二步,年级组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浙江省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明确学生选课的具体操作要领。

第三步,利用下午和晚上的自修时间,高一学生分批进机房,在机房里,每位学生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内网,先看课程介绍,再选适合自己兴趣和口味的课。学校规定每门课的选课人数在10~40人之间(小于10人不开班),且不得由他人代选。

第四步,各班选完后,信息技术教师整理选课情况,查出未选课或选课不成功的学生名单,报年级组,由年级组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再告知学生重选。

我们尽量做到教学安排合理。在时间上,每周二和周四两个下午,另加周三第7节的修身课,共计8课时。在课表编排上,因为上课的并非全是高一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间上可能会有冲突,所以课务由教学处统一协调,努力做到“四落实”——上课教师落实、教学时间落实(一旦确实,不再变更)、上课地点落实(除原行政班外,另外再根据需要开辟上课教室)、上课对象落实(每 位上课教师做好点名及课堂管理工作,学生处则负责对逃课学生的处理)。在走班上课方面,我们采用选修课教学打破原行政班上课的形式,由学生走到设定的教室去上课。经过不断完善,目前运作一切正常。

(三)课程管理系统化

1.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下:

(1)各开课教师应做好各项开课常规(计划、教案等),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如有学生缺席应及时报学生处)工作。

(2)教师在开课过程中应及时听取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教学计划,经教学处同意后执行。

(3)教师应做好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过程记录和结果评价等工作,在课程结束后到教学处做好归档工作,主要包括教案和课程资料、学生评价等。

(4)学校在各类评职评优中适当优先考虑开设选修课程的教师,课程管理委员会可以通过学生调查、家长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开课教师实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与课程津贴的发放及奖励直接挂钩。

(5)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方式拓展自己的选修课程教学经验,凡课程被确定为拟开设课程,开课教师可在考核中得到适当加分。

2.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下:

(1)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学校公布的学校课程拟开设目录中选择课程,所选课程经确认后不予更改。若学生所选课程因学校因素未能开课,学校将通知学生重新选择。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修习选修课程。学生学完一个模块,经考核或认定合格(必须向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2)学生应按照学校安排在指定时间到指定教室上课,认真参加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随意缺课,必须完成必修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否则不能取得该选修课程的学分。若学生中途需要退出该选修课程而选修其他课程,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以改选课程(只能得到改选课程的学分)。

(3)学生应做好选修课程学习记录,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有权向任课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在达到出勤率的要求并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后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成绩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记录归档。

(4)学生拥有课程的评价权,每学期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委员会根据评价结果做好调查与分析,计入开设该课程教师的考核中。

3.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下:

(1)课程规划处在学期末做好下学期的课程计划,在新学期开学前2周确定开课课程和选课名单,学期初正式上课。

(2)各类课程教学的常规工作按鲁迅中学原教学常规要求实施。

(3)定期做好各类教学常规检查,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

(4)做好课程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5)课程的资源和经费保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根据教师特点和教师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开设选修课程;学校保证课程开发资金、上课津贴、精品课奖励津贴以及与选修课教学相关的设施设备完善资金。

(四)课程评价多元化

1.课程评价的立足点

课程评价立足于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考评两点。

(1)以学生自评为基础。第一,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唯一方式,除平时必须做好的考勤评价记录外,还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查,考查形式可以是调研小报告、心得体会等。第二,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记录,并以此作为“优秀学生”的考核条件。第三,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将成绩优异者的成果记入其学籍档案。

(2)以教师考评为依据。第一,教师教学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第二,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第三,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第四,教学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该教师的业务档案。第五,教学处检查、记录平时的教学情况(含学生出勤情况、教师教学状况)。

2.课程评价的特点

课程评价呈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程序化、学分认定多元化等特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尝试让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试图以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四个层面的评价,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定。这比由教师的单一评价反映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

(2)评价内容全面化。这主要针对学生而言。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学生评价的标准和内容方面,体现全面发展的精神。除学生的成绩外,还重视学生其他潜能和特质的发展,尤其是探究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我们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多样化。我们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较常用的方法有: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还有实验操作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口头交流作业等;测验——以随堂测验或专题小测验为主,重在诊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观察——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通过成长记录、小调查、情景测验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不足以及发展需要。

第2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W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

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

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

3.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

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一、整合依据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促进孩子们尽快成长,给孩子们多创造施展技能和才华的条件和环境,与社会接轨,学校开发了许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注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课程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社会视野,掌握了实践技能,而且使孩子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技术,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距离。

为了帮助孩子们进一步明确学校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目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引入,实现了学生实践者的身份到策划者身份的大逆转。技术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身边的需求和问题,在实践或解决问题的设计中,合理使用技术,达成自己的预想,造福他人,成就自己,实现技术学科的育人。

二、如何体现技术服务于大众生活

信息技术是推动当今人类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改变大众生活的主要手段。技术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人们会在不经意间发觉,自己的生活环境正被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如何让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生存的环境,打造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一致追求!

在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学习是我们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而从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来看,网络教学开展得并不顺利,大部分学生上网的主要兴趣在玩网络游戏,聊天,看动画等。通过调查和反思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利用网络学习,而是不会利用网络学习,不知道能用网络干什么,也不知道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网上资源。

三、如何充分体现课堂的育人

学校实践活动课程:探秘火山群,青岛看海,游文化古城寻历史足迹一青州之行,学生爬泰山、畅游三孔、对孔庙、孔府,65公里野营拉练,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感受万物气息、瞻仰圣贤,在整个的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合作精神,感悟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体会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寻访、感悟文化中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活动中学生们将所看、所感、所想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了,可是用的时候却发现图片、视频不是那么的完美,图片需要进行编辑处理,视频需要片段截取、去除杂音、加入特效,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们发现需求,将需求引入课堂上,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四、案例设计具体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方案设计制作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准备,雏形制作。

第二课时:小组方案的制作完善,展示、评比,完善、总结。

第一课时: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准备课

学生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并能综合利用网络搜索、下载、交流信息,完成方案制定。小组合作探究中归纳社会活动实践方案设计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体会技术服务于大众生活。

发动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策划制作,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认真阅读活动设计方案须知,方案制作的具体要求。一个方案的设计制定,要先理解“设计”一词。“设计”是指建立在分析与综合基础上的深思熟虑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定。教师做好思路引导:

活动设计导读须知

1.本项活动的目的、意义:此行的目的在哪里?

2.活动涉及的地方简介:图片、路线图?

3,活动的具体行程安排:时间?安排紧凑?

4.活动的经费预算:最经济?

5.活动的建议及其注意事项:天气、安全等?

活动设计具体要求

1.请各小组为自己的旅行社起名,在既定时间内(35分钟)完成方案设计并进行方案设计的提交(作品命名:几组+旅行社)。方案设计的形式不限,自主选择合适的工具制作、呈现。

2.小组长根据方案制定的需要合理的安排分工,用好小组分工记录表。利用好小组qq群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汇总。保证在限定时间内上传方案。(通过极域电子教室上传、qq上传等)。

3.展示要求:限时3分钟内,每一个旅行社选派一名代表阐述设计方案,并能够根据评委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第二课时:小组方案的制作完善,展示、评价,总结

方案完善展示、质疑,评价

展示:通过幸运大转盘进行幸运展示小组抽奖,被抽中的小组优先进行展示小组设计方案,当然也可以放弃,推到下一轮展示。

评比: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两个部分。采取小表情投票的形式展开。同意:请投票,不同意:请提出质疑的地方。根据各小组展示的活动方案,非展示的小组和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请展示小组进行相应答辩。

点拨:根据学生展示的作品有针对性的点拨、提升。教师点拨分为技术方面和方案制作方面两部分。

(1)技术方面:如何快速获取想要的信息?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百度关键词、百度快照、google分类搜索);常用的旅游网站;常用的交流工具、下载技巧、整合工具的选取――ppt、word等。

(2)方案制作方面:设计活动方案制作的细节。注意每一部分方案的可行性。活动的目的、意义是否明确,时间方面,吃饭、住宿方面,费用的预计?

1.完善:根据评委组和非展示小组的点评,进行修改完善。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将小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提交――昌乐二中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qq群。

第4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关 键 词】市场经济;学校核心竞争力;校本课程

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曾戴着纯公共产品和由政府包办的消费性公益事业的帽子。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下,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自由竞争机制进入教育领域,教育市场形成。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促使学校亟需提升核心竞争力。21世纪的经济活动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校为了创造更高的教育收益,培养出能适应这一时代需求的人才,需要作各方面的调整。激烈的竞争驱使学校亟需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并已融入学校组织内质中的能力,是区别于其它学校,具有独特竞争性质而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力。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教学、师资、无形资产、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基础上的能力,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对战略性资源的获取、整合和转换能力的大小。学校的使命是育人。同时,课程在学校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②教师为课程而教,学生为课程而学。学校核心竞争力蕴藏在课程实践中。其中,校本课程与学校核心竞争力似乎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1. 特点共享。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社会价值性的特点。战略价值性是指较强的学校核心竞争力使学校获得稀有的资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具有战略性的作用。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核心能力体系。每个学校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学校在竞争中凭借某一优势,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且这种优势为本校所独有,即所谓的独特性。学校组织内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其它学校难以模仿复制,是他人无法拿走的,具有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③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对学校而言是有战略价值的。校本课程是以本校的特点和条件为开发前提。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长期形成的,是他人难以模仿的。每一所学校有其具体的资源状况和发展阶段。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发展阶段,将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是具体学校、具体发展阶段、具体资源、具体需要相整合的产物,是有其独特性的。它绝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照搬他人的模式;绝不是图一时的时髦,所关注的更不只是眼前的利益。它是在本校办学目标的引导下,结合本校学生的发展需要,挖掘独特的课程资源,实现其价值。校本课程既有存在合理性,又有其战略价值性――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根源共塑。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在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由资源获取的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组成的能力体系。④学校的运行离不开资源。资源的获取能力是指识别资源和吸收资源的能力。资源配置就是把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做出选择,或是把各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上分配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⑤资源的配置本质上即为:将不同的资源进行重新的组合,实现要素的协同。资源通过配置机制,产生出效益和效能。如教师资源,要实现教师的价值,就必须对教师进行激励,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对资源的转换能力。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来看,校本课程首先是对学校现有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在分析学校现有资源基础上,获知学校已具备哪些资源,还需要哪些资源。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来识别及获取校内外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因此,学校的资源获取能力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资源的多少。确立了校本课程方案之后,就要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实施的过程需要资源作为支撑,但并不意味着资源投入得越多,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就越好。充分地挖掘课程资源,并有效地配置资源才能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利用资源时,还要考虑其经济性,以最节省的支出取得最佳的效果。如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征,使相同资源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总之,资源的配置是实现资源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因此,资源的配置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至关重要。资源投入经过资源转换,就会有相对应的资源产出。有效的校本课程产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学校的办学特色等。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终究要回归到对资源转换能力的评价上。资源转换能力的强弱,是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关键。

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在特点和根源上与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共享。学校核心竞争力为校本课程提供了战略性资源基础。同样,当校本课程及其开发融入了战略价值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等特征时,校本课程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二、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校本课程主要元素构成的整合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教学、师资、无形资产、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基础上的能力,对内表现为一种能力体系,对外表现为诸如办学理念、资源、学生素质、师资水平等优势要素。校本课程所需的要素在通过实践开发后,各要素会实现怎样的转换?能否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下表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解,剖析校本课程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有何作为。

表1 校本课程与学校核心竞争力元素的整合

1. 共塑愿景与目标。所谓的愿景,是学校现处于什么状况,要达到什么状况。愿景是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个高度概括。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社会组织。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和目标,必然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即教育哲学。这就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好定位分析,建立愿景与目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外层是竞争优势,内层是能力内涵。发展办学理念即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思路。办学理念不是一时形成的,是学校长期以来办学精神的沉淀,同时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学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其外在的硬件实力,更要走内涵发展路线,注重办学理念要跟随时展,又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校本课程开发将办学理念与愿景相结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借着校本课程开发活灵活现地发表出来,从而渗透到课程设计、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目标的设立,实现了与办学理念的共塑和分享。

2. 整合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获得课程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课程资源,必须投入一定的资源才能保障课程开发的有效进行。但是资源的投入量与课程实施效果并非呈完全正相关,只有对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做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配置结构最优化。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挖掘、获取、配置,最终产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成果。如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观、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本质是建立在生源、师资、无形资产和物质资源等战略性资源的基础上的能力体系,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对这些战略性资源获取、整合和转换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开阔了学校获得课程资源的途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强了资源的获取能力、配置能力和转化能力,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首先在观念上,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新事物的挑战。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较为传统的教育思想,对新事物有自己价值观思考,从而接受新事物。其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从挖掘课程资源,到参与课程设计、资源的合理利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一系列活动,重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校本课程开发整合教师资源,组织教师共同合作,一方面使教师合作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团队得到建设;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样,教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元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师的团队建设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4. 鼓励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包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深切体会到自己的意愿受到尊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校本课程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解放。合作式的学习加深了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沟通;探究式的学习启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校本课程在表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深层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生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素质是一个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分数论”再也不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不是拥有知识的人,而是会用知识的人。校本课程开发带给学生更多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提升了。

5. 改变课程文化。校本课程是课程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承传了学校文化,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传统的课程文化以知识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接受式学习,封闭式学习为特征。但今天课程文化越来越走向人本――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学生更多地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强调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协调,合作与自主的统一。校本课程开发使课程文化发生了改变,同时为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无形资源,是长期存在且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的特点,学校文化从长远角度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所在。校本课程促使课程文化的改变,丰富和深化了学校文化,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6. 加强家、校、社区合作。学校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育本身不仅仅是学校的使命,是整个社会的使命。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过程,参与主体不只局限于校内的教师、学生和领导,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了更多的联系与沟通,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课程和办学理念有了更多的了解。校本课程向社区开放,不仅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而且为学校和社区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校本课程开发,使教育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同时使学校相关利益者的认可度逐渐得到提高。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品质,这正是社会所需和家长所期的。一所具有竞争力的学校必然是被利益相关者认可的,或者认可教学成果,或者认可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开发无疑加强了家、校、社区的合作,在提高学校的相关利益者的认可度上作出了贡献。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它不仅弥补了国家课程过于统一和集中所产生的弊端,而且增强了学校管理上的自,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正是因为校本课程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在特点上有共享性,在根源上有共塑性,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提供可能。校本课程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彼此推动,彼此加强,通过校本课程建设成就的结果,最终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是课程上的改革亮点,同时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校本课程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中可以有所作为!

注释:

①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143-146.

②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

③胡永新.中小学校核心竞争力初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第5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一、校本课程为何需回归学校教育原点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这一概念最早由菲吕马克等人提出,作为重新分配课程权力和责任的工具而诞生。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正式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课程自的下放。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校本课程的原初使命就是为学校赋权增能。换言之,孕育校本课程的土壤就是课程民主。然而,这一民主的产物一卷入实践场域,便遭遇重重困境,产生了各种问题,诸如价值异变、管理虚浮、沦为“第三类课程(the third curriculum)”,等等。为此,我们只有跳出课程管理与课程政治学的视阈,进入学校教育文化实践场域,重新审视和考察校本课程的本质,才有可能走出实践困境,真正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

(一)校本课程回归学校原点的合法性阐释

翻阅相关政策文件发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概念表述清晰,却没有明确的“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称谓:“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这表明,校本课程具有两个基本要求:其一,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其二,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前者与学校文化关联,后者则直指学校教育的原点――学生。当然,“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的表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适合本校的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第三类课程(即校本课程)。但是“任何课程,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或者是校本课程①,都必须回到学校这个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才有意义。从课程的现实角度而言,只存在具体化的学校课程,而不存在什么抽象的国家课程”[3]。由此看来,一旦进入学校文化实践场域,所执行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必然是校本化的课程。

在我国香港,校本课程在实践场域中已经完全摆脱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立的地位,而发展为以学校为本,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工作:“十多年经验的积累,加深了我们对校本课程发展的认识:校本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开放积极的态度,以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挑战。”[4]同样,在我国台湾,“学校本位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亦是一种号召,在认定学校人员有能力发展课程的基本信念下,主张学校在社会、国家甚至全球社会的脉络中,由‘中央’、地方与学校进行课程决定权力的重新分配,学校拥有更大的课程自,形成愿景及目标,解决学校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课程的利害关系人结合内外资源,所进行的课程发展过程与结果”[5]。可以看出,两个地区的校本课程实践已经成功开启了回归学校教育的原点之路。

(二)校本课程回归学校原点的合理性说明

论及校本课程为什么要回归学校教育的原点,首先就必须考察课程的本质及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课程究竟是什么?日本学者水内宏认为,“课程系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是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6],这是典型的计划说。经验论者则认为,“所谓课程,是指旨在实现教育目标,学校所准备的经验的总体”[7]。此外,还有学科说、活动说、目标说等等。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管是哪种学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育目标。基于此,在学校教育的文化实践场域中,课程必然指向学校的教育目标。回到“课程评价之父”泰勒(Tyler, R. W.)那里,让我们重温经典的“泰勒原理”:1.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 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 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 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5. 学校教师如何进行编制课程的工作?[8]在泰勒原理中,学校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由此看来,课程与学校教育的联结点即学校教育目标。

作为“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9],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目标正转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换言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新一代学校教育的原点。基于课程与学校教育的内在关联,不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应回归这一原点。

第6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作为学校领导者必须对“三级课程”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其意义,明确其关系,才能有效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结合自身实际,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探索将国家课程不断规范化,开发基于学校实际的特色校本课程,创设基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构建起“规范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地方课程、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课堂与课外、统一目标与特色目标、共性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自的含义和目的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在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的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无主次、从属、高下之分,不能简单地视地方课程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或延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一样,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态,承担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在共同承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使命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它们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所有课程都应服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

二、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不断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关系、地位,进而引发思考的是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中,如何整体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及思考。

1.课程校本理解与规划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把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整体建构置于学校主动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用校本的教育理念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变革学校的课程管理、提升学校的课程能力、实现各级各类课程的校本整合。课程理念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解读学校理念,找准课程规划的基点。北京育才学校是一所十二年建制的学校,整体规划与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优势。这就必须依托学校鲜明的办学宗旨:发扬育才光荣传统、实施现代先进教育,重视继承优良传统,全面育人。内化明确的办学理念:和谐发展、优长育人。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对国家课程,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体现基础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初步建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相融相通的多元课程体系,进一步实行国家课程校本化。以我校中科院实验班课程体系为例,我们构建了国家课程、拓展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意在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课程支撑。

3.校本课程多元化开发

依托学校《十二年建制学校系列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构建系统的校本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把特色课程建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突破口,课程开发在学校层面研制总体开发方案,课程门类的设定、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教师展开广泛的对话,既体现学校的发展需要,又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目前,学校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得以落实。

三、多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现有对课程文化的讨论和研究来看,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

1.多元课程彰显学校文化

整体构建课程彰显了学校一种文化,是学校办学宗旨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校本课程的目标,标准、实施过程还是评价,都渗透彰显着学校文化育人的精髓与功力。实践我们的理念,课程是我们最重要的载体,教材学科是课程,学校系列活动也都是课程,在这个舞台上,我们要把全面育人作为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课程能力是学校核心发展力。学校作为专业机构的发展力,主要是教育内涵的发展力,核心是课程发展力,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平台是课程规划。课程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校际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课程规划的思想、结构及实践设计决定了学校的文化品质。

2.多元课程打造教师队伍

多元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是因为师资队伍是校本课程得以实施的关键,课程的组织管理是校本课程由研发转向生产力的保证,课程的评价是校本课程的催化剂。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整体改革。在新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核心价值观,以此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课程改革与学校主动发展的同步推进,实现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双向建构,这种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促进了学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反过来又提升了课程建设的成效和水平。

3.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和谐发展,优长育人”办学理念下构建的课程体系,不论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的建构,还是校本课程先农坛文化系列、科技、艺术、体育系列、综合实践系列、特色活动系列四大系列框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没有个性化的教育,孩子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放飞,创造性也得不到孕育。

第7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一、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办法

为了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我们需要对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其办法为合理利用学生信息进行校本课程的构建,合理利用考纲研究进行校本课程的构建,合理利用其他学校的同专业信息进行校本课程教材的构建,合理利用教学拾零进行校本课标的构建。

合理利用学生信息进行校本课程的构建是指通过学生亲自反映出来的数据信息来使数学校本课程拥有极大的价值,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发展稳定,还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及时察觉教学漏洞、及时补救教学漏洞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都能起到作用。合理利用学生信息进行校本课程的构建最为核心的是学生信息,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需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态度,如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个别的,教师应该按照个别学生的形式进行校本课程培训,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教师应该按照广大学生的形式进行校本课程培训。第二,教师需要注意考纲要求以及课程标准,这是因为难与简单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附。从基础教学方面来说,现在的难题就是以后的简单题。第三,教师要建立教学目标,对于校本课程而言需要建立它的教学目标。

合理利用考纲研究进行校本课标的构建是指利用考纲、数学特点以及高考真题题库进行结合、分析,从而得出一些高考热点,这些高考热点统称为校本课程课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研修性充分被调动,还可以加强正常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稳固,同时还遵循了我国颁布的课程标准。合理利用考纲研究进行校本课标的构建最为核心的是考纲,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注意让学生对数学方法、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点以及试题的意义、方法、目的拥有正确的认知。第二,要注意让学生对考纲中的灵活运用、了解、掌握以及理解等拥有正确的理解。第三,注意分析出高考的特点,这是因为高考的题目涉及特点多,且题目灵活性大,但是高考出题的本质、主体以及思想永远都是不会变的。

二、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办法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技巧、数学计算等,两者的本质都是针对人的发展来进行教学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同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清世界、用数学来分析问题、观察周围以及追求理想。

通过上述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具体的实施办法,主要有课堂片段法、辅导课片段法、课外小组研究法以及学校统筹安排法四种。课堂片段法的操作原理是在正常的数学教学中选用一小部分时间来对校本课程进行渗透,它的好处是既可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还可以做到化整为零,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也就是指授课的课程内容和校本课程内容必须能联系到一起,要做到息息相关,千万不可喧宾夺主。第二,要遵循即兴原则,也就是指校本课程内容必须生动、有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第三,要遵循适量原则,也就是指校本课程内容必须做到不多不少,内容适中。

辅导课片段法是在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少的时候,才能用这种办法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它的优点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科时间以及高中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辅导课片段法。使用的前提是学生以及学校领导同意了才能开始;第二,辅导课片段法。在使用时数学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具备普遍性,要满足大部分学生对内容的要求;第三,进行辅导课片段法。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是自愿进行的。

第8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高中语文;利与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81-02

新课改要求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描述是:“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报刊,广播、电视、报告会、网络,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资源。”

为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开发高中语文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优势

深刻认识并理解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功能将对于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

1.有利于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着眼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其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育人功能是校本课程最根本的功能。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育上,而且体现在对学校教师和校长等的塑造上。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体现了主体性以及差异性、人本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现代课程观,同时因为课程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因而校本课程自然具有其特有的育人功能。这种“特有”表现为校本课程具有培养富有主体性和个性,具有塑造研究型教师的功能;全面发展且主动发展的学生的功能;具有造就专家型校长的功能。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并力促其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建设和整个课程活动,强调校本课程要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在整个课程活动中的创新和实践。学生和老师一样成了课程的主动的开发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了课程的主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特别强调充分地赋权给教师,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地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模式,要注意并把这些需要和模式同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和目标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脱离育人的功能,不能背离教育的目的,要结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特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提高教师的参与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有帮助,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激发高中语文教师的士气,对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形象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另外,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它背后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天赋。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既要注重全面性、主动性、全体性,又要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性,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关注的热点,以选修课(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追求的目标,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能力,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意义重大。

3.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

从本质上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一种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致力于发展更切合社区、学校与学生需要的课程,致力于应答课程实践中的各种课程议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统合了学校水平的学科领域课程与垂直的各学年学习经验,提升了课程的统整性和衔接性,也打破了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分离的现象,减少了课程意图与课程实施的落差。学校课程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每个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他学校无法照搬,也不能照搬。因为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情况出发开发的校本课程,拉开了校际之间校本课程的差异。所以我们说,校本课程开发有创设学校的特色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的功能。

其实,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助于创新特色高中语文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其彰显特色的功能更在于创设特色学校,每一所特色学校的形成都包含了其特有的艰辛的创造性的校本化的探索历程,而其核心的主体的特色大多是其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一所特色学校,就等于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不可重复的教育财富。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存在的弊端

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它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保证教师有足够工作时间,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准备好各种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如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实现了理想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分强调对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科知识的核心,偏离了学科领域的轨道。课程开发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兴趣,容易走向兴趣主义。课程规划组织的权力赋予学校和教师以后,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的扩大化,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平衡原则、共同原则,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的流转,也会导致教育的差异化。校本课程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要求注重内部评价,这样就容易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不严密,会极大伤害教师开发的积极性。由于受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学校无暇顾及校本开发的评价问题,即使顾及了也会导致不重视内部评价。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以及时间、信息等,消耗了过多的教育资源,未必能达到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也会给人一种劳师兴众未见实效之感,这样就失去了校本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效能也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受益者——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时是一无所知,课程开发的目的不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高中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是指向高中语文高考,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孤军奋战的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由热到冷,导致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迟迟完不成等等。

探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产生尴尬的原因,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高中语文教师、高中语文高考以及校内环境等三对关系没有处理好,校长、高中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失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变成高中语文高考备战课程开发,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学校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

三、完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对策

要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这种现状,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素质,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且在开发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最前沿的工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所以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教师最具有发言权。而在学生层面,他们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形成之前,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收集整合相关资料,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以资开发备用。按照课程方案开发出来课程后,如何把开发好的语文课程按照开发的目标,来落实课程的具体内容,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主体。课程研发成功后要及时应用到教学中,接受学生们的检验,以便日后完善。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给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效的帮助,使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走上正确的轨道,学校要建立新的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机制,这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成功开展的保障,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寻求横向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臧已相.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高中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曹茂才.论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4).

第9篇:校本课程的核心范文

一、科学认识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离不开理论指导和不断学习。从国家统一规定课程的落实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经历观念的变革和行为上的变化。经过理论学习我们重新认识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这一界定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学校本位。即以学校为基地,在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以学校为基础,要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优势、资源为开发的依据;以学校为主体,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一种校本化的课程实践,决策的主体是学校内部成员。

二是关注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必须把握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一般学习要求为基础的,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为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从学校育人的目标出发,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公民素质这一学习需求。

三是持续动态的过程。既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课程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背景、新理念

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宏观要求出发,《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标》强调的新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具体要求: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三是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显然,这些课程实施的新理念,自然成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反思近年来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和方法指导,也为今后校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新的思路和广阔前景。

三、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的实践反思

(一)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缘由和过程

每天早读,各班诵读古诗的朗朗声音传遍校园,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借此契机,从2010年春季开学,学校有目的地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至今有近三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主要做法是:

1 课程开发组织: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和少先队共同组织课程开发实施。

2 课程内容实施:共性内容――古代诗歌;分层内容――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安排《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由教学副校长、教科室、教导处,随机检查各班早读古诗朗读,背诵情况,及时反馈。

(--)开发校本课程的成效反思

我们认为,倡导诵读经典,特别需要理性地认识诵读经典的作用与价值,认真分析诵读内容对学生学习的适切性,关注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选择适宜不同年龄儿童诵读的内容,同时注重诵读的多种策略并辅助以其他手段,以丰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形式。

四、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新设想

(一)内容设计:将校本课程每周一节的授课同早读统筹安排,将古代优秀诗歌与国学启蒙读物有机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设计课程开发内容;

(二)思路规划:以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的适切性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小学生三个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内容的选择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同时,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落脚点,将儿童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述,其目的是重诵读、重涵泳,不断熏陶、长期滋养、感悟、积累。将经典诵读与日常的阅读结合;把语文和相关学科结合;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多种活动结合,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增强其融通性和渗透性。

国学经典的传承,是关涉国人生命素养的根基之学,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谈到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命的培育。

因此,在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开发设计中,应当贯彻“读经典之书,做有根之人”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涵泳,在涵泳中领悟,因为学识涵养、品行气质是无形的,是长期熏陶、滋养而成的。正是在与经典的持久而自然的“亲近”中,达成对中华母体语言文化的深层体认,将国学经典教育转化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