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中西文化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概论

第1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禁忌 餐桌 礼仪 中西方

一、引 言

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较为深,有不少课题对此进行过探究,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概述与总结并探析背后的原因。我们调查后发现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了解。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我们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使大家能够加深了解。本文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入席离席这一方面对比并进行分析研究。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44.7%;大一占22.9%,大三占21.3%,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11.2%。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52.4%,非英语类占47.6%,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但除此之外,大家对中西餐桌文化禁忌的了解途径较多:有从课堂、书籍、社交等途径获得的,但是大家从网络和娱乐生活获得信息更多一些。被访者多数认为我们的课题对平时的影响比较大,在某些场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这一方面使得大家对其了解能够加深,另一方面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入席与离席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

三、正 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而在“食”中又以“坐”为先,中西方座次安排存在着很大不同,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座次禁忌也不同。

(1)入席

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1]

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果女主人参加时,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2]。其次,通常要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谈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宾,翻译一般都安排在主宾右侧。家宴的席次相对简单,主人与女主人一般相对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对厅壁。

因此,中西餐的座次安排一旦和上面所述有很大差距,那么就餐者就会触犯禁忌。而这禁忌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第一,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净无为”。荀子《修身篇》言:“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而西方国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宣扬个人的力量,看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主义。第二,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的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影响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文化。基督教认为基督耶稣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救世主,而玛丽亚(Mary)作为唯一生育、养育上帝之子耶稣(Jesus)的人,有着高贵、贞节的形象和慈爱、谦卑的品格,理应受到极大尊敬,被称为圣母。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行为准则。“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平等、博爱思想也使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发扬光大。”[3]第三,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为本,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人越老经验越丰富,因而认为年长者是家与国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很早便形成了“尚齿(年长)尊老”的社会风尚。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在贵贱相等的前提下逐渐形成尊重老者,以老者为先的传统。但由于西方许多国家的畜牧业、工业较发达,更需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特点,而人越老越丧失这些特点,于是难以形成尊老社会风尚。

(2)离席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4]西餐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然而在中餐过程中,离席不是非常讲究。一般可以选择给主人说一声,也可以选择给身边的人说一声,让他或她给主人说一下情况。造成这种离席禁忌很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不同。

参考文献:

[1]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N].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N].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5]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02).

[6]林美泳,吴晓芳,吴家铭.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2009(16).

第2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对西方历史知识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概论课不是历史课,但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基础,学生对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纪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较大缺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

    第二,从上古时期到当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西”的概念指向多个民族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层面又包括物质层面,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困难;

    第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外汉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西方文化知识与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了解西方思维模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和差异,更好地进行汉语教学。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体制的演变、宗教、科技、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到汉语文化、汉语语言的教学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冲突,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对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本体知识

    搭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分期与发展进程;西方的宗教信仰、社会生产与生活状况、科学技术、教育、政治经济与国家制度、文学艺术等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精神;强调以理性分析的方式来把握西方文化变化的规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一学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阐释方法。

    3.2 能力

    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能力培养极其重视,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学生在对文化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探究,找寻其本质和规律。第二,文化教学的能力,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学习,把握西方文化本质、西方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进行文化导入、文化渗透和文化传播。第三,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来实现,跨文化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增强跨文化意识,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学。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的本体知识教学要突破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往往只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来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某些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熟悉的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师只是指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课上课下给予学生答疑。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提供学生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的精品课程网站;针对每个章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提供课前预习知识;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课下巩固和拓展知识。

    4.2 开展专题介绍和讨论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遵循时间线索、分历史阶段来展开讲授的,突出的是阶段性特点,缺乏对宗教、科技、哲学等专门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纵向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对各文化领域的横向对比;因此,教师可以开设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学、西方教育等多个专题,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撰写报告,最后再全部展开讨论。

    4.3 强调中西文化对比

    对外汉语专业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过“知彼”更好地“知己”,从而减少和消除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和冲突,更有利地推动对外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在西方文化概论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的知识点与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5 课程测试

第3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军事院校 传统文化 专题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2-02

军事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转换方面深化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打破原有教材章节体系的限制,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有选择地整合、提炼、优化、充实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既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根据专题确定教学实施方案,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模式,矫正了以注入式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某一专题的强化和知识内在关系的整体把握,导致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培养的弊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专题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内容新颖务实,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根据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统筹兼顾,进行结构性改革,通过专题的设计,将某一领域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员与学员共同的全面、系统剖析、探讨,主题更鲜明,难点、重点更突出,加深学员认识,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在教学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利于采取引导式、研讨式、辩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不同教学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尊重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使学员思路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教员在教学实践中不但是组织者、指挥者,而且是参与者,与学员共同对热点话题、问题进行研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课后搜集、分析、归纳学习资料,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施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目前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讲授适合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教材选用混乱,教学内容驳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和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为主体,阐释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演进,分析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革、风云人物和著名事件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变异的影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导致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另一类是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这类教材一般从中国历史分段、地理概貌讲起,导出中国文明的发展,然后分哲学思想、艺术、教育、科技、民俗等类型进行分述,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员或者是浮光掠影、面面俱到地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授,要么是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并不多。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员兴趣索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涉及的了解性、知识性的内容繁杂,传统的教学内容或偏重“史”,或偏重“论”,或偏重哲学思想,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员“满堂灌”的层面上,这样一来,枯燥、抽象的讲解往往让学员昏昏欲睡,课堂成为了教员的个人表演秀场,没有令学员激动的实践环节,缺乏教员和学员激烈交锋的互动场面,教学氛围沉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育人目标。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

三、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讲授,应该本着“择优务实”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点选择有利于培养学员任职能力、学员感兴趣、对当今社会发展富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设置为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专题系列,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得到突出体现,使讲授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强化人文精神对学员的感染。

例如我院本门课程建设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探讨,制定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教育与科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六大模块的专题体系,通过考察中国文化生成演化的环境,阐释儒、释、道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分析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归结到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和对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展望,结构清晰,各专题既独立成章,整体上又颇成体系,前后呼应,相得益彰。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又比较切合学员的求知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改革传统“一言堂”教学法提供了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研讨法、比较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通创新。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员为知识传授主体,讲授要求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学内容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难点,语言要求精准生动,另外,还要求寓启发于讲授之中;研讨法,则是从“以教员为中心”转向“师生合作”,强调学员的主体性,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交流,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员话语权,允许学员在课堂上随时质疑,鼓励发表独创性的见解,肯定学员的积极参与态度,以激发学员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又要加强引导,掌控讨论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能够及时归纳总结,切实提高本门课程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教员课前提出讨论任务,分好讨论小组,指定组长,在组长的安排带动下,各小组分别搜集材料,组织讨论,写发言稿,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派一名组员汇报发言,听完一位学员发言后,先让其他组的学员提问,本组学员予以回答,然后教员作出点评。随后下一组学员代表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旨在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比较讲授,使学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理解其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了解;情景法,主要是课堂上为了避免纯理论的枯燥乏味,可以举些生动的、现实的例子,寓教于乐,使学员在审美中愉悦心灵,锤炼心智。

(三)教员交叉授课,效果事半功倍

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本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本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本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借鉴意义。

(四)有利于开展“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

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了教学内容,减轻了学员在课堂上的疲惫感和焦躁感,为实现“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指导学员课后时间自学;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在军事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根据教材逐章逐节按部就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军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对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将过去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梳理,避免了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增加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性,完善和深化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2]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学院学报,2004, 12

第4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本土文化 跨文化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其重要性已日趋突显。学生就业和生存对英语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语法和词汇层面,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人际沟通中也需要了解英语文化,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还应注重本土文化的融人,能有效帮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跨文化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各国交往日趋频繁,在高职英语教学逐渐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合的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西方文化积极主动地走人了高职英语教学课堂内外。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有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本土文化很少融人英语教学过程。对一种新文化的了解应该是建立在对本国文化了解的基础之上。外语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单向的文化交际活动,在培养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国文化,在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的同时,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比起单一地学习一种文化,更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文化交流与互动是双向的,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适应外国文化的同时,不能舍弃本国文化全盘照搬外国文化,不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方式也很难培养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增强本国文化的融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使他们树立更加全面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西方的新思想、新理念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我们交流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民族,也包括把英语作为中介交流媒介的其他民族,因此英语学习者也承担着将本国文化传播、发扬的使命。

2跨文化意识与本土文化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主要指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来思考东西并作出反应.顺应各种社交活动。随着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逐渐被人们重视.建立在目的语文化认知和应用基础上的交际能力被视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占据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于是学习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极大地推动着不同文化间的的互动,既有融合,也有渗透。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日趋提高,经济蓬勃发展,在如今的国际交往中我们与国际社会已不再是单向的文化吸收与输出,而是平等的双向交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培养既掌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又了解英语文化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

3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措施与方法

3.1导入本土文化

要帮助外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导人本土文化。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加人中外文化对比的内容。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在教材中适当加入英语介绍本国文化的文章材料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本土文化。

3.2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措施

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由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不同于改革开发初期。我们主要以单向学习西方文化为主.但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培养须生多元跨文化意识,更能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英语教育者本身要转变观念。从单一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转变至多元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与英语国家本土民族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为媒介与非英语国家民族交际的能力,在实践这两中能力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互动的,融入本土文化能更好地实现英语学习者与英语国家民族和非英语国家民族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文化理解和文化对比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学者胡文仲(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3—194.)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阐述的信息提供法和原因分析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路径。教师可以将本土文化以阅读材料、影视等形式为信息源与相应英语教材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在对本土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外的跨文化意识渗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收集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实物。设置模拟场景开展中西文化结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在积累到一定阶段时,为今后就业中的多元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将学生收集的邮票、报刊、照片等进行展览,相互交流,以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中西的文化的兴趣。

第5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1.引言

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2.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婚姻观的差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离婚率较中国高得多。在美国,如果某一对夫妇的婚姻历程能够超过五年,人们就会为此感到吃惊。他们会想,和同一个人相处那么多年不感到乏味吗?而如果有人说自己要结婚,他将要迎娶的是他第五位或第六位妻子时,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吃惊。对多数美国人来说,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且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中国人。

2.2对赞扬的反应的差异。

听到别人的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如果有人说:“You are soclever!”“Your English is so good!”美国人在表示接受赞扬时,会高兴地说:“Than kyou!”而中国人深信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往往以“No!No!I’m very clumsy.”和“my English is very poor!”之类的话回答。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赞扬并言不由衷,有失礼貌;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不够虚心。在称赞别人的问题上,也会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起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怎样出色。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家里的人。

此外,中国人还忌讳男士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否则就会认为他不够稳重,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这却很平常,被夸奖的人往往颇为高兴。

2.3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Lucy等),而较少用某某先生、某某小姐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Peter、Hel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学生可以叫老师的名字,老师们对此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中国长期以来尊师重教,对于老师,学生是不能当面直呼其名的,否则会被认为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尊老爱幼,称呼涉及礼貌,按上下、长幼有别的传统体现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国人常尊称比自己年长的人“您”,在比自己年幼的人的姓前加“小”,如“小李”,以表示亲切。

2.4时间观的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尊重过去,人们敬老尊师,重经验,重资历,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关。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所未有”、“前车之鉴”之说。美国人则立足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时间观,在他们看来,将来是更重要的。另外,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赴约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别。对于美国人来说,一般的社交时间差是5分钟。如超过5分钟,迟到者就必须向对方表示歉意了。而在赴约方面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对较淡薄。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显著增强,对于正式的社交约会大都准时赴约。

2.5伦理观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主张礼节与孝道,人们行事应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人们往往以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得以正常运作、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美国人认为在家庭中,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在美国,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而父母年老了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2.6等级观的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确定等级和地位的标准不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在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此外,传统的中国文化有“贬己而尊人”的交际规范,说话时尽量抬高对方的地位。如说话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往往会补充一句,声称那是自己的“拙见”,请求对方“指正”、“帮助”,即便其见解确实很好、很正确。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明显尊卑之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体现平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甚至子女对父母都可直呼其名。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分之顾虑,彼此意见不同时,常是各持己见,不会仅仅因为对方年长或地位高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2.7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愿受到别人的干预和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

2.8其它方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家庭内部的道谢方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人也存在着不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很少说谢谢。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在家庭内部不注意讲礼貌,而是中国人表达谢意的方式较含蓄,不常说出口。而西方国家家庭成员之间无论长幼,只要接受对方的帮助就要表示感谢。

中国人常把提供某种服务或物品等看作是热情周到,比如中国人在宴请别人时爱劝食且不停地为客人添加饭菜以表示热情周到,有时甚至劝酒,使得西方人感到无所适从。而西方人只是会礼貌询问客人是否还需要添加饭菜或饮料。

“你吃了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寒暄语,类似于英语的“Hello”。但对不了解汉文化的美国人来说,此话并非是寒暄语,而会认为是对方想邀请自己吃饭,有可能造成误解。诸如此类的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中国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时不时地插话表示附和或理解。否则,会让讲话者感觉倾听者对此不感兴趣或已经厌烦。而西方人在同样情境下则插话较少,会让讲话者长时间倾诉,而自己只是保持沉默,以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3.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是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和谐统一,注重集体的力量。此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中国文化倾向于重视过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怎样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宽容对待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和沟通过程中,这有助于消除误会,加深感情,促进中美,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Larry A,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4]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6]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43-45.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4:165-167.

第6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08-02

1 引言

就高职院校来说,它追求的不是与对手的激烈竞争,而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核心发展力的提升。核心发展力源于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其本质是坚守质量本位,彰显发展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2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而高职英语在高职教育中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高职科目应用性相比,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因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高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2]而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

2.1英语学习能力上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淡漠。当今高职学生,与录入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录入高职院校的统招生的英语成绩明显低得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很多统招生在参加高考时英语基础差,底子薄,成绩低,导致缺乏兴趣、上进心,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其次,英语学习属于文科专业,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由于学生学习的懒惰性更是造成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无兴趣性。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中就普遍存在着英语学习兴趣淡漠,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的现象。

2.2英语学习动机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成绩较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属于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群体。大多数学生忽视作为公共必修课的英语课,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上。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英语等级证书,为今后能够参加专科升本科的考试和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提供条件和硬件基础;单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为了将来能使用英语的学生只占少数。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和将来要承受的就业压力,学生们产生这样的动机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学生们的这种学习动机会阻碍英语学习的进步。

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3]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例如“爱人”这个词,如果不清楚他的特定含义,那么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就可能被他们误解为英语里的“lover”,即“情人”的意思,这就是由于缺乏交际文化知识从而导致的交际失误。胡文仲先生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抓住外壳而不会领会其精神”。[4]

另外,文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发他们语言学习的求知欲,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才能谈如何学习,才能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高职英语教材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在讲解课文之前,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领略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要求,进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4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途径

首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课件中引入相关背景知识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图文并茂的给学生讲解国外的相关文化背景。另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富含英语文化的报刊杂志、新闻故事、文学作 品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觉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有关风土人情、宗教、价值观等内容。

其次,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多媒体设备活化教材,给学习播放中西文化对比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影视资料中深刻的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对

比和差异,从而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

另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生活,比如说学校图书馆,口语角等日常生活交流的场所。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中西文化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且要注意积累,自己发掘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比如中西方国家对同种颜色的含义或者对同种动物所蕴含的意义有所差别。例如,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等等;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

white wedding新娘穿白礼服的婚礼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交流中多积累和记忆。

5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语言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等方式相互交流而使用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

快,对外交流变得越来越广泛,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各个方面,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大幅度地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J].2008年7月24日第三版.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3]Edward 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2.

第7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手风琴;中国风;创作;发展;民族音乐;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12-01

一、中国手风琴作品分类

(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

第一类:根据歌名歌曲改编而成。典型的代表是《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等。我们可以看到,这类作品有些过多地为政治服务,缺少音乐内涵的发掘,音乐成为演绎故事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创作,曲式和声都比较单一,器乐语言过于简单,并且有声乐化的趋向,手风琴音乐几乎成为声乐的附属品。

第二类:根据样板戏音乐改编而成的。如:《打虎上山》,《白毛女组曲》。从客观上来讲,这类作品不乏成功之作,但它们的产生却是在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以不可为而为之的状态下,被动地编制出来的,缺少自身的情感,乐曲缺少一种内在的活力与朝气。这样的作品,更多的是技巧,没有充分发挥乐器的性能,同时也缺少创作者的感情。

(二)20世纪80年代之后

第一类:改变移植优秀的乐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追求审美的通俗化和音乐语言的群众化。如:《北京喜讯到边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瑶族舞曲》等。

第二类: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手风琴作品。如:《渔歌变奏曲》、《塔吉克舞曲》、《春到凉山》等。

第三类:借鉴西方现代化作曲技巧,保持民族神韵的手风琴作品。在中国风格的手风琴作品种,这一类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以李遇秋的作品为代表。

二、关于中国风格手风琴音乐发展的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国外现代手风琴作品传入我国,同时,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各类手风琴考试或比赛中,中国作品尤其是优秀的中国作品还为数不多,中国风格的手风琴作品创作呈现一种滞后的状态。①

我认为,手风琴在中国想要更好地发展,是离不开中国风格的手风琴作品的。因此,创作是中国手风琴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手风琴的创作又何谈更好地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由于审美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在调式、节奏、表现手法等方便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②

由于德奥音乐体系的影响,在当今学音乐的学生中,总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不错,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先进,但同时也不能总是甘愿落后,甚至无视自己所具有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信心。

中国手风琴要发展,创作是必要的,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重视本土文化。只有在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入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精、气、神,才能写出更具有中国风格特色的作品。在俄罗斯,有这样一批作曲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使手风琴作品在现代技术与传统风格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他们把现代和声运用到传统调性中,使人们耳目一新。因此,现代技术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是手风琴在中国发展的一条新的道路。

2.对外国手风琴作品的吸收以及借鉴。③这一方面也是手风琴演奏者们一直在努力学习的。

3.演奏手风琴的人应当掌握一定的作曲技巧。在培养下一代演奏家的同时,应在作曲理论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不要把演奏和作曲分割开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弹手风琴又会作曲的大师正在渐渐消失,而我们这些正在学习手风琴的学生们,看起来似乎是越来越“专业化”了,但这样,只是会演奏而已。而作曲好的又不一定会演奏手风琴,造成的局面是:手风琴演奏者不会作曲,作曲家写出的手风琴作品演奏起来又很难上手。所以,身为手风琴手的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作曲的知识,大胆尝试,从小曲子入手,不断探索,这样才能写出既符合手风琴特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好作品。

4.对我国欣赏习惯的把握以及尊重。说到底,音乐还是要给人听的。艺术作品生命力的大与小、长与短,除了可听性以外,还应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一切技术手段和创新发展都应服务于这个基本原则。

5.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身为一位手风琴教师都不喜欢甚至看不起中国手风琴作品的话,那么学生又何谈了解、喜欢中国手风琴作品呢?

注释:

①③李聪.中国手风琴的多元化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②冯效刚.中西文化传统与音乐审美思维的异同[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81).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第8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中西文化;手势语;目语;着装

【中图分类号】H01

Introduc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all of 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 except for the languag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like our verbal language, is also a part of our culture.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take the following as example: gesture language, eye contact, dressing.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in different cultures, the sam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ay not have the same meaning.

I. Gesture language

H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 While gesture language, by which people usually express themselv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nonverbal language. The same gesture in different cultures ma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or even the opposite meanings.

In China, the thumb up means “good”, while the little finger means “bad” or “poor”. It embodies the Chinese culture of respect for seniority. In USA, the thumb up means asking for a lift, while the thumb down means “bad”. Circling the temple by using the finger means using brain in China, while in America it means being crazy.

II. Eye contact

One could draw up quite a list of “rules” about eye contact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n Western culture: to look or not to look; when to look and how long to look; who to look at and who not to look at.

When people are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they need more eye contact in western countries. For them eye contact means politeness, respect and trust. So the time for eye contact is longer and more often for western people to communicate than that for Chinese. Because western people think the lack of eye contact means the lack of honesty or bashfulness. In China, people avoid staring at others just because of politeness, respect or obedience. Therefore, if we Chinese give less eye contact than western people, they will think we are look down upon them and feel angry; we Chinese, especially young female, may consider they are impolite by staring.

III. Dressing

In modern society, dressing symbolizes social status, or occupation. The people who are dressed formally show more prestige.

In western, the requirement for dressing in invitations is usually printed in the lower right corner. If writing WHITE TIE, men should dress in formal dress or Tuxedo, with stiff collar shirt and white tie; Women should be in long dress with bare shoulders and back. If writing Lounge suit, male guests need to wear a suit and tie, and there is no strictly requirements for color. Female guests may wear a dress or skirt. If writing Dress informal, people often are dressed more casually. While Chinese have no such detaile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communication way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assist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conflic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reat them correctly, respect other’s cultures and communicate equally. Only by this way can we communicate easily and well with others who ar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王福祥、吴汗樱,《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孟小云译,《体态与交际》,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8]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的对比》,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第9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相伴而生的两个相关联的事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近些年来,人们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对语言知识教学的影响。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深受其根植的文化影响。因而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而且应包括其文化知识教学。

不少外语教育家认为,是否把跨文化交流纳入外语教学的内容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美国外语教育协会在其提出的外语能力要求中已经把文化归入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交流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加上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进行交流时,应具有的文化素养,而不至于受文化的影响而出现语言失误或造成误解,使交流难以成功进行。围绕在外语教学与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尽管这三种观点强调的重点各有侧重,中心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内涵。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英语教学才能达到完整、纯正,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了解: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作用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强语感的同时,适应英美国家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使交流和沟通不至于受到影响,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那么,如何将跨文化教育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呢?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 与词语有关的文化。如我国文学巨著《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译法比“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的译法就高明的多。因为“红楼梦”这个意思在英美和欧洲读者头脑中引起的联想,与在中国读者引起的联想完全不一样。在英美和欧洲读者群中“红楼梦”的意思是“一个人睡在一间红颜色的房间里”,这一本书也颇能引起他们优美神秘的联想。再如:He is a very white person.这里white的意思是正直的、直率的意思。(二)与篇章有关的文化。当读到一些关于建筑或住房一类的文章时,我们要向学生讲清floor一词的含义及英美两国表达方式的异同,常要涉及到“13”这个数字,因某些宗教原因,英美等国认为13不吉利,因此在一些建筑和宾馆内不设13层,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可对英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三)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例如最简单的几句问语在我们中国人见面寒暄时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而在英美国家的环境中,这一类问题诸如:“Where do you come from?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会把对方弄得很尴尬,他们觉得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在这样一些国家,这样一些问题一般只在医院、旅馆、移民局、警察局等地方才会用,但也很少用这种形式问。在需要问及姓名、年龄等问题的场合,一般也只是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l know your name?”,因而,只有了解了对方的交际文化,我们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又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实现上述目的有那些具体的方法呢?

文化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从而能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会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去。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效果很好。

(一)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学习中。

(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技术,充分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图片、物品,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文化有切身体验。邀请中外专家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讲座或报告,组织英语活动,创设各种语言环境,使学生对英语文化深切体验。

21世纪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依赖的世界,英语是国际性语言。人类社会本身有很多的共性,但各民族之间同时又存在很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策制度、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因而,我们在外语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知识,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及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将来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并在学会相互尊重的同时共同发展,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