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预期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级中学 校本课程 有效性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82-01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发起并在学校中实施的一项课程开发活动,具有着鲜明的学校、地域特点,其在有效利用当地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推进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理念。但是一些校本课程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却没有有效地、充分地运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考虑到校本课程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没有将研究成果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其重要原因。那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如何使其长久有效呢?
一、客观看待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发挥本校传统优势,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需求。可见,校本课程是适应教育新形势的一种产物,其能够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与无法因材施教的问题,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并能在研究和运用中,通过整合、利用资源,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并为课程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当然,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在服务教学上的益处,推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的好处,就要深入思考如何让校本课程有效地开展并产生良好的效益。
二、探讨推进校本课程有效性途径
校本课程可以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凸显校本课程研究的价值,就要思考如何让校本课程有效。
1. 开发要关照校情,注重针对性。校本课程可以是将国家课程与课程校本化,即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针对教学实际的优化,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本校学生,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是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调动教师研究的热情,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开发出适合校情的能够适合并推进本校师生发展的课程。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组编撰的《读写365》专集《辩证思维与哲理感悟》就是结合我校没有多少优质生源,高一新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也不够好,学生写作能力弱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其是我校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思考和研究的结晶。同时,这一校本课程对我们老师,也有效地指导着我们作文教学工作,从而促进着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一校本课程受益不止我们学校的师生,其于2006年就被列为江苏高中学生教辅用书推荐目录之中;可见,从全省来看,有众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和高中生获益。当然,我们学校的这一校本课程还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将更好地推进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2. 校本管理机制化,力求长效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都应该形成一些机制,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应该在组织上、政策上和资源上加强管理,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机制。如此,校本课程研究才有动力、有保障,校本课程的运用才能有支持、有成效。
我们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研究,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并经过校本课程编写专家组论证而开展的。学校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视,给予了政策支持和制度要求,我们得到了课程资源、科研经费等多方面的帮助;而且我们研究的过程、阶段性成果都得到管理和验证。可见,我们的校本课程研究,植根于学校的地区、学校的沃土,依据于我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业上的多层次需要,在我校促进师生与学校协同发展的特色化办学之路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开展,是在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下运行的。因此,可以预期,我们的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必将能够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品质和能力。
3. 丰厚校本课程资源,突出实用性。我们学校历来注重以“以校本课程促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研究就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个性发展为研究的。我们在课程研究中,不断加强服务对象的研究,思考如何将研究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如何为学生各项能力更好的发展奠基。因此,我们深挖本地资源,将泰兴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如我们对泰兴的孔庙、岳王庙、希董堂、茅公祠等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学科教学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文天祥《指南录后续》学习时,我们将其与方孝孺 《希董堂记》结合起来教学,在对比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获得人生价值的感悟。
当然,要保持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和长久的生命力,我们还需要带领学生去多实践,让他们接触社会、感悟生活;从而使他们在“发掘校本资源,促进师生与学校协同发展”的特色化建设之路上快乐的学习、健康成长。
总之,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研究的有效性需要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也需要它们适度的监管,从而在制度下开展有效研究;另外,研究要有针对性、长效性和实用性,如此我们的学生、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运用上才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此文为泰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批准号:TZJKS2011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 参 考 文 献 ]
[1] 钟建成.中学语文校本教研科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
(中),2012(0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本课程
高中物理活动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而不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最终目的。在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它的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性,使它在理念上更能体现这次课改的精神,实践中能更好的落实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一、设立《物理学史》和《生活中的物理》这两门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在《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提到新物理课程的最低基准,在“知识深度”要求.方面要适当降低,而在“在知识广度要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以体现‘广、浅、精’这一当代学科基础课程发展的特点;在体验、认识、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实际应用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如此建构基础型物理课程,为所有学生提供包括生活物理、概念物理和应用物理在内的必需的物理知识。”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必修课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受长期的旧教学模式影响和生活经验不足的限制,学生对其中涉及到的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么是因为缺乏实际感受和了解,使得知识建构难以形成,要么就是特别感兴趣希望加深了解,但必修课的学习时间又有限。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相应的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学》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必修的延伸。
二、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制
(1)确定选材范围
选材范围要立足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题材为基本出发点,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热情完成学习任务。以“知识结构型选题”为例,着重对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善于创新,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利用物理知识驾驭生活的能力。
(2)拟订课程提纲
课程提纲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性框架,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创造性思维的校本课程的编排在体例上不必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性,但要体现其灵活性和趣味性。在依据课程提纲编制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本地的资源条件、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资料等。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创造性思维的校本课程学习应该将学习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在选定课题后,首先要引导他们对课题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的概念框架,提出预期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查阅资料,开展小组探索讨论,设计研究方案,进而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反复修改论证,确定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案。再次,根据研究方案进行探索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作好实验记录,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然后,对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检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交流。这样,即使成果是稚嫩可笑的,不足称道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研究过程的亲身经历,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锻炼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的能力,可以知道除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注重研究学习过程是开设创造性思维的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三、在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传统的物理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编制者、实旋者、评价者的过渡,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其中,既有教师的适应,也有学生的适应。在该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允许保留有争议的问题。在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是理论问题,有的是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可能很快得到一一解决,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探究可行的办法,通过实践逐步解决有争议的问题。
(2)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而不是大家齐头并进,平均发展。比如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做到: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物理课程,允许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参加难度较大的研究性学习。②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行选择教学组织形式。③使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些做法克服了传统物理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和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的弊端,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必须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水平、认知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有一系列关于这些方面的可供参考的原则和策略,要求物理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关于心理学,教育学,物理课程论方面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索。
(4)注重反馈评价。反馈评价是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内容开发能否收到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在开发过程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反馈评价不断总结、调整、完善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评价中要特别注意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总之,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结合,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校本课程与必修课之间一定能够达成很好的互相促进,必修课成为校本课程的基石,而校本课程将为必修课插上翅膀。我们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必修与校本内容的好的结合点,开发好的专题,不断地去芜存精,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化、系统化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济,杜萍.校本课程开发:辩护与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2]庞海波,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2000。2
[3]崔允涕,沈兰.走向决策分享――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历史透视[J].教育研究,2000.7
[4]刘电芝,田良臣.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 公共音乐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高校公共音乐校本课程是由各学校自行开发并整理成型的一门课程。高校应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发公共音乐校本课程,实施大学生公共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得到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发公共音乐校本课程的意义
高校公共音乐校本课程是我国高校课程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发该类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弥补课程建设的不足
众所周知,我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各地高校的公共音乐教学中,仅仅依靠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而且还会给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可在国家宏观课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本地的民俗风情、办学条件及本校的师资水平,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公共音乐校本课程,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音乐教育体系。这样,既能弥补高校公共音乐教材的单一性,更能激发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传承音乐文化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种类繁多的民歌、歌舞、器乐、说唱等音乐艺术表演形式。虽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也将部分传统的音乐文化资源纳入了教学范围,并一再强调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但是,现在固定的高校公共音乐教材在每个高校中都是不一样的,它只能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所以无法涵盖全国各地的音乐文化资源。这样,便使得许多学生对本该熟悉的当地音乐文化变得陌生起来。因此,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因时、因地制宜地将当地的音乐文化纳入课程并用于教学,不但使开发的音乐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特殊的教育需求,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递与继承。
(三)有利于教师因人施教
由于国家课程面向全国大多数学生, 它只规定了音乐教学所能达到的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因而无法顾及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即便是地方课程也难以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而校本音乐课程则不同,它总是通过对本校或本班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音乐课程,教师可以因人施教,给不同学生获得相对公平的学习机会,实现他们自己的音乐学习目标。
二、如何开发公共音乐校本课程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应怎样去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呢?
(一)抓住地方特色
开发高校公共音乐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地方音乐和戏曲的特色,适当吸取地方民歌精华,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从本地民歌、戏曲、曲艺音乐中,选取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代表性选段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突出地方特色。
1.开发民族特色浓郁的曲艺文化。曲艺文化是上千年的艺术实践所形成的意象和形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有非常强的表现力。高校引进地方曲艺作为公共音乐校本课程,能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课程实施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充分利用音像制品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发地方民歌、山歌。我国的民歌、山歌资源非常丰富,居住在全国各地的各族人民用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歌唱着对生活的深切感受,一首首高亢嘹亮的民歌和山歌,都很接近自然形态,其旋律、音调及表现手法等都与平时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学起来会觉得非常有兴趣。学校应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甚至可以将当地的歌王请进校园,将山歌引进课堂,在校园中开展民歌、山歌擂台赛。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优美的地方音乐中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发挥教师专长
音乐教师是音乐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与开发者。由于各个高校的音乐教师配备不相同,而且教师能力、水平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高校公共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呼唤新型音乐教师的出现,教师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如: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可以考虑把舞蹈引入课堂,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智,慢慢地得到学生的尊敬,学生也能够受教师的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声乐、器乐特长,开设音乐、器乐班,定期举行“学生演唱、演奏音乐会”,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如果我们长期这样做下去,对学校实施特色办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与地方艺术团体联合开发
开发高校公共音乐校本课程离不开地方艺术团体,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不能和当地艺术团体相脱离,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开发。音乐教师可以主动走进当地艺术团体,与艺术团体的成员一起研究、讨论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当地艺术团体团结协作,做好民间乡土音乐的搜集和整理,并在实践和创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文艺演出。把地方艺术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同时,也是为学生搭起社会大舞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一展自己的风采,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
总之,开发公共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地方、学校的教育资源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学生接受地方民族艺术教育的迫切需要。我们应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自身的资源条件、地方艺术的特色等实际情况,开发公共音乐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弘扬学生的个性,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
[2]张文昊.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J].青海教育.2006(3)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5-0052-02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目前,中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单一,已不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课程的适应性差。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家长的优势,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而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所以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就自然联想到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其实,这是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能使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应有的价值。
三、开发课程资源遵从的原则和准备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要进行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第一,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第二,教师必须具备课程知识和开发能力:第三,教师必须具备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第四,教师必须具备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校本课程资源的主要要素
1.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让学生评估他们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具体制定各项评估标准:如在讨论优秀写作的构成要素时,笔者就给出优秀写作要素构成的范例:
2.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笔者在教学三年级英语“HOUSES”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所介绍的有关房子方面的知识、图片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相去甚远,于是收集了各种房子的图片以便学生有更多的直观感觉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虽然做了努力,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却并未达到预期的那样好。反思这节课,应该继续笔者的教学计划还是考虑改变教案、探讨如何使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更接近有关houses方面的词汇和话题?如果我们让学生自己画各种各样的房子,然后让他们的作品为模型来讨论我们想要学生知道的词汇或句子结构及其用法,效果会不会更好?
3.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在每个单元的Part C中都穿插了一个“story time”的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卡通来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
4.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更多地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绝不能简单地当做教条来教。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本领,那么它就必须对于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社会为个施展才能所提供的种种机会进行综合了解,做出恰当的判断,筛选出重点内容并优先运用于课程。老师们依据大纲及学生的兴趣特点,选用各种真实材料,进行教学。
5.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在校本资源开发中,我们要试图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反映在课题和内容的设计上,从而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研究学生、探索社会,这必然要求教师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以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2009)[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校本课程;积极心理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19-04
一、课程开发背景
1.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给传统心理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1],在其发展的十多年中,引起了大批学者的关注与兴趣,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国积极心理学处于起步阶段,专门的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国内和国外都比较少。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实践探索方面,特别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实践探索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初中阶段的实践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以“问题”导向的,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问题,而忽视对学生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的培养,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是关注学生的自我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拥有应对生活难题的应变能力[2-3]。
其次,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课程设置不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当下的中学缺乏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缺乏专职心理教师和专门的教材,有些学校甚至无法开足心理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开发潜能、完善自我、追求幸福的诉求。心理课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效提升。
3.东孚地处城乡接合部,当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接合部已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区域,由于这个区域人口流动频繁,生活环境复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等等,这个特定区域内的初中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人际关系易紧张、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离家出走等,教育者应当关注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帮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课程定位
1.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应变力
以往对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一直明确或隐晦地把对问题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矫正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取向,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问题”导向,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问题,学校心理教育模式也比较“消极化”。
与“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是,我们的校本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优势,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让他们接纳自己的优势并加以放大,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学会调控情绪、寻求积极正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不仅要让学生能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要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并最终获得积极正向的心理力量。
2.师生共同成长
初中生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的重要时期,也是自身人格构建、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的教师来说,也面临着健全自身人格、发挥自己生命价值,在有限的教师生涯获得成就和幸福人生的课题,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为了在实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增进教师的积极心理体悟,我们针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全体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积极心理培训和拓展活动。
三、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设置
1.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取向
我校的校本课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方法为导向,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通过完整的团体活动,让学生获得领导力、创造力、勇敢、开放的心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课程的出发点明确指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目的明确指向关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学生个人潜能。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一个辅导员十个学生的模式进行,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教学的过程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体悟和收获,强调心理氛围和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要求淡化“教师”角色意识,发挥“同伴积极效应”,形成辅导员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在课程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取向上,强调个性积极发展、人格健康发展。
2.课程的内容设置
课程目标: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寻求积极正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等,能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各种难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两部分内容,一个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卫老师引进的应变力辅导计划,一个是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的团体活动。
应变力培养包括:小组破冰活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认识个人力量、增强自信、认识RAP模型、保持冷静、自我对话、用更积极的想法面对生活难题、选择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识别和使用自己的支持网络、考虑他人的观点、与他人保持和睦。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包括:领导力、创造力、勇敢、开放的心智、坚持、团队精神、爱与被爱的能力、宽恕和怜悯、自我管理、幽默和乐观、社交智慧等。
四、课程的实施
1.专家指导
利用学校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研究所实验基地校的优势,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卫教授作为心理校本课程开展的指导老师,他在师资培训、课程安排、课程实施、场地选择、教师选择以及课后反馈等多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2.确定课程实施的教师
从学校教师队伍中选拔出11名兼职心理教师,邀请对心理学有兴趣且综合素质较高的老师参与进来。
3.组织教师培训
2013年8月20~25日,组织所有参与心理校本课程的老师进行专项培训。
4.确定课程实施的途径
利用学校初一、初二年级校本课程的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每节活动课时长45分钟。
5.确定课程实施的方式
以十个学生一个辅导员的形式进行。活动场地为心理体悟中心,有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
6.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
每学期初,制定该学期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包括师资安排,备课时间地点安排、课后反馈分析会议等。
7.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
围绕课程开发出与课程配套的相关资源,如教案、活动方案、挂图、活动道具等。我们倡导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做好课后反馈收集,及时对课程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心理校本n程的教学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估有异于其他学科,多数学科可以通过利用标准化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无法进行标准化测试,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而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很难评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否受到心理课程的影响。随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逐步深入和推广,我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的监察评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辅导员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一堂心理活动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是否获得心理的成长,可以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心理的开放程度、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学生积极情绪以及积极体验获得的多少进行评估,比如在活动课程中,鼓励每组的十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参与发言讨论阐述心声,都能积极参与展示,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积极体验。
2.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问卷调查
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问卷调查,对活动课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调查了解活动课的内容到底能不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体验积极情绪,是否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真正的帮助。
发放问卷5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参与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学生,用SPSS2.0进行统计,其结果如表1。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带给自己的影响大部分是积极的,约有9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学习对他们在情绪调节、与朋友家人相处、建立自信心、更好地了解和悦纳自己、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更积极地看待和感受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帮助。
3.学生对课堂的评价
每节课课后,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访谈,所有校本课程上完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对课堂和辅导老师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用纸条的形式写出内心的真实看法和想法作为课堂反馈的一部分内容。同时老师也对学生的评价和访谈进行反馈,这也是对学生积极体验的强化。
六、反思与小结
通过此次积极心理学校本课程实践,我获得以下启示,同时,也是我这次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反思的地方。
首先,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心理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用更完善和客观的方式来评价心理活动课。我此次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与以往的调查的方式不同,这是我的一次尝试和创新,还需在问卷内容设置方面进行修正。
其次,校本课程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应该丰富多彩,它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非文本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加以整合,使之相辅相成。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教师的成长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文化氛围、仪式、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学生和老师舆论导向,以及教师的言行、评价等),它同样具备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学生心理培养和言行的形成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这一点,我们做得尚且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最后,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多教师认为心理工作是心理老师的职责,其实心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心理校本课程中老师想传达给学生的积极体验,也同时适用于其他科目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都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同时老师的观念和言行也是学校隐形课程的一方面,因此,如何让老师们拥有积极的体验,掌握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是一次尝试和创新,我们对课程开发的背景,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和评估等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都一一克服,并且对团队活动进行设计和不断修正,通过课后调查和访谈学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将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断修正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林素莺.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 14(5): 23-25.
[论文摘 要]学校推进科技教育与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需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运演路径选择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通过建立合作、整合、体验、活动四大机制,能促进校内价值认同一致、学科渗透互动、学习走向生活、智能多元开发,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并更好地体现其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是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择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特色发展,课程是关键。当前,小学科技教育愈来愈引起重视,推进科技教育,特别是创建科技教育特色,须充分认识校本课程运演策略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因为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重建与否与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发展有着必然联系,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的创新发展就必须重视学校课程文化的重构和实践运演。
一、建立合作机制,多界面价值认同
当代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表明,影响特色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本身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而在诸多因素中,学校理念文化在课程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一所成功的特色学校,应有不同于一般学校传统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必须根据学校传统教育文化特色、师生特点、教育环境、办学信念及独特的发展方向确定特色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耐斯等人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学校文化方面,要求学校内成员必须认同及分享以下价值取向:强调学习、珍惜互助与合作、接纳不同专业的意见、重视相互参考与支持。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在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整体性行为,全校性的课程改革就会容易成功。也就是说,教师的开发态度、合作精神、合作行为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证。
学校在建构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理念时,有位教师提出了“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的建议,他认为这与学校办学理念“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以及校训“强学力行”具有较大的相融性。教师对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反映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文化自觉,能以学习、开放、反省的方式投入课程开发。此后,学校通过“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宏观指导,落实责任;强化培训,提高教师;挖掘资源,编撰教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健全制度,加强评价”等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使科技教育文化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着学校教育的精神气质,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逐步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自觉,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中,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还通过学校理事会和家长学校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街道、社区、家长的广泛支持。通过多年努力,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科艺苑》纳入课程后,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为了用好校本教材,教师们主动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实现资源共享。
笔者认为,校长对课程的领导主要包括课程的价值领导和课程的教学领导,而课程的价值领导主要是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变为具体的引导决策,拓展校本课程的合作领导的空间和质量,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教育的内容需要向现代科技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课程目标、类型、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只有确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开发质量的主要决定者的意识,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共同担当科技教育特色教育责任,合作参与课程开发,才能反映学校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如果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对学校特色教育课程理念没有一致的价值认识,就会缺乏课程建设的动力机制,教师缺乏创造性,并得不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那么再好的校本课程也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建立整合机制,多学科渗透互动
众所周知,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正向协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趋势要求加强学科联系,让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美国普渡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斯塔韦尔认为:“完善的科学教育都强调科学是认知方式和认知体系的统一体,主张将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学习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发展不是割裂的行进,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因此,科技教育不仅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精神气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的综合性教育行为。应该承认的是,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学科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和学生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教师们更应该认识到科学课程文化的重建是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这需要多学科教师的合作、交流和互动。为保证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配置,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组织氛围和教研制度,引导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同一学科和年级的组织和界限,围绕科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主题,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以利于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整合的学习和教研主题,推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互动和学科整合。
如学校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备课组,让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其他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在此过程中,语文、品德等学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人文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艺术学科组织学生绘科技幻想画、临摹获奖科技制作、排演科技小品、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科学家的角色等;数学学科在计算、测量等教学中,密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数据转换成简图、表格、图像等,并指导学生运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指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等运算方法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整合性学习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内容拼凑在一起,教师应该形成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的综合性课程观,加强研究,积累丰富的科技教育整合性资源。学校要赋予教师课程职责,让教师在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提高课程合作、课程沟通、课程建设能力,推进课程开发实践,形成科技教育特色课程。
三、建立体验机制,多渠道走向生活
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知识经济”概念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概念需要扩展,需要把经济、技术及实践性的知识包括在内,使科学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了解科学原理、发展智慧潜质、增长知识技能。因此,小学科技教育的课程设计更应关注与生活的联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现代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整个中国必须接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活。”
为了使课程的内容实用化、生活化,就必须结合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实际,把生活、社会、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知识不断纳入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学中。如学校十分关注本地区的人文底蕴、自然风貌、科技进步,通过搜集、归纳、分类等信息加工过程,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经济、人文科技、生态面貌等方面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建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形成有质量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并组织教师围绕“小学生科技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引导师生发现和探究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科技现象及现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根据校本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生活科技实践行活动”,以专题形式加以设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定期请专家作环保科技专题讲座,请园艺师作栽培现场指导,请工程专家作“感知教育”基本知识讲座等,并带领学生走进姚桐斌故居等科技教育实践基地,让地方和社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的不竭源泉。
实践型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基本形态,强调体验和参与,课程设计理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验,坚持不懈地关注和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深刻认知,并通过实践环境主动建构科技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在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和重要意义。如学生自主研制的风能太阳能双能驱动小车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个学生的科技小制作获国家专利,其作品内容和项目均来自生活实际,证明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科技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使其与校本课程有效对接和互补,才能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使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既能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建构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四、建立活动机制,多形式开发智能
任何教育都是从活动开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更是如此。在建立活动机制的实践中,必须确立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兴趣为主题的课程观,十分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所选内容无疑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学科知识是从一定的知识体系中选择加工形成的,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与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相适应,因此,学校的课程开发应弥补科学学科课程的不足,重视开发和丰富活动课程,平衡课程类型,让学生在自主性体验活动中提升和发展科学素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意志、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如果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主体活动,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是无效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尊重和满足个性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在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将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统一起来。如学校的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下设的少儿感知气象工作室,借助学校数字化气象台和实时气象数据网上平台,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公布气象信息,学生十分喜爱;以制作“小三模”,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金钥匙工作室”,每周组织学生学习航模基本知识,动手操作拼装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定期组织班校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科技模型大赛,学生对杆身橡筋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模型火箭、太阳能气垫船等模型制作兴趣浓厚;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拼装、编程、调试等技能的“罗伯特工作室”,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前沿科技。各工作室设相应的班级工作站点,在以上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参加相应的工作室和工作站点,让学生各选其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完善的科技教育活动课程应该分年级、分程度设置,使其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相匹配。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研究、实践和改进。为了克服活动课程内部缺乏连续性的缺陷,学校通过多年实践研究,逐步发现各学年段学生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和各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中心,并根据这种自然顺序,不断完善、充实校本教材的工艺制作、园艺栽培、模型制作、智能机器人四大模块,初步确立活动指标和预期学习活动结果。活动中,由师生根据预设的课程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计划组织活动、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安排从事的评定程序,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活动课程体系。这一活动课程体系适合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具有与生俱来兴趣的特点,学校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注意难度适中,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匹配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提供了历练平台。如课内课外结合型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科学学科课程中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普及科技制作型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制作杆身直升机模型开始,随着年龄的上升,再制作放飞杆身橡筋动力飞机、空中轿车飞机、东风一号伞降火箭、太阳能气垫小船等;在文娱表演型活动中,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各种科技类文艺节目,使校园科技节与艺术节融汇一体;在评比竞赛型活动中,组织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学校主动承办、协办各级机器人大赛,为学生展示新兴科技技能和特长创造机会;在科普宣传型活动中,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在探索研究型活动中,组织学生写科技小论文、搞小发明参加专利申请等。开展这些活动的宗旨是用丰富的科技活动去实践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理念,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6).
[2]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教育研究,2004(3).
关键词:“地面沉降监测”;多元化;整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09-3
校本教材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特点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其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因此,它有助于学生发展兴趣,形成特长,体现和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
特色是校本课程的生命,唯有特色,校本课程才有活力。我校地处苏南地区,开发的校本教材基于以下两个定位:一是苏南地区地面整体呈下降趋势;二是具有学校科技特色。我校选择了“地面沉降监测”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对象。
一、“地面沉降监测”校本教材的特点
地面沉降是苏南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它是一种累进性地质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大和不可逆的特点。地面沉降监测是一项环境保护活动,目前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有二大类:GPS定位法和水准测量法。每一种测量法中又有各种不同的技法,但其测量原理是相同的:即分标与基标的高度差的测量。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又不断将新的测量方法介入到地面沉降监测中来,学生也可以在掌握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用所学到的学科知识进行测量方法的创新。这种以实际课题研究过程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是符合学生科技活动的宗旨的。
关于我校开发的“地面沉降监测”校本教材,有如下几大特点:
特点一:有丰富的资源支持。1.硬件资源:苏州地区盛泽分层标(在我校行政楼北草坪内,2002年9月建);GPS监测台(在行政楼屋顶,2007年7月建);吴江市地学科普展厅(校图书馆二楼,2003年建)。
这些分布在我校校园内的硬件资源,为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软件资源:近年来我省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点二:突出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单独的某一门学科不同,我们的这门校本课程突出的是各学科交叉型的综合学习。一方面,客观上你很难断定它归属于哪一学科,因为单就“地面沉降监测”这一现象的描述和成因,就不是一个单纯地理学的范畴;地面沉降所带来的后果又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综合的应对课题;而我们教材所涉及到的三种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法、GPS测量法和信息技术测量法,就包涵物理、数学、天文、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所以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就注定是一个综合性的架构,教学过程也是知识的综合学习与综合实践探索;另一方面,根据我们现行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社会人,而现代社会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必须运用综合知识来解决。因此对于高中学生综合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就显得相当重要。而校本课程所突出知识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手段,正好可以弥补现行分科学习的不足。
特点三:一“本”多用。本教材除了用于校本选修课以外,还可以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由于课本所述的知识领域及其延伸的学科十分广泛多样,能捕捉到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也丰富多彩,所以它还可以成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平台。
特点四:轻松作业。设置作业模块除了上述突出知识的综合学习和实践意图以外,还有一个学分结算的作用,学生完成课本第四章的四个实践作业,是修完这门课程的重要标准。而这些作业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完成,趣味性、操作性强。
二、多元化整合实施“地面沉降监测”校本教材,凸显学校科技特色
案例一: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实施“地面沉降监测”校本教材。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面沉降监测”校本教材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在高中阶段更能有效实施。
命题与选题:在地面沉降监测的整个科技活动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渊源。如涉及到科学知识的有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涉及到技术知识有GPS全球定位、水准测量、传感器应用、计算机等技术。因此学生可以有目的地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命题来进行地面沉降监测活动中的某一课题来进行分析研究,也可以在辅导老师预设的课题参考目录中选题:如苏南地区地面沉降的原因及控制;地面沉降测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地下水的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地面沉降测量数据的处理;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地面沉降测量中的应用;传感器在地面沉降测量中的应用;水准测量中的几个问题等等。
活动目标:①让学生了解苏南地区地面沉降的现状和危害;②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③了解和对比地面沉降监测的几种方法;④培养学生独立运用适合学生使用的方法进行测量的能力;⑤学会数据记录、处理、归纳和总结研究的方法;⑥提高学生科学论文撰写的能力和水平;⑦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
活动设计过程:以校本教材《地面沉降监测量与研究》为中心,自学、上网和观看录像资料等形式来了解苏南地区地面沉降的概况。了解和对比地面沉降监测的几种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为什么说地面沉降是苏南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②地面沉降引发的地质灾害表现在那些方面?③造成苏南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④地面沉降监测的原理是什么?⑤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有几种?⑥掌握水准测量法的各个步骤。
案例二:与学生课外兴趣活动相整合实施“地面沉降监测”。
课外活动是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自己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因为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上体现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一般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启发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如学生自己读书,汲取信息,找资料,做实验,搞活动,遇到困难问题,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分析。因此,课外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处于指导、辅助的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
如我们设计的《建筑物的增加与分布对地面沉降影响》课题:
①背景:从吴江市水利局近三十年的统计资料来看,造成吴江地区地面沉降的原因是地下水过度的开采,政府也以此为依据实施以封填水井为措施来控制地下水位的回升,以实现减缓地面下沉的速率。这种政策的取向是以近三十年来吴江地区经济始终以‘农’为主的结构为基础的。随着吴江地区经济转型和高速发展,建筑物的增加与分布将会有质的突破,它将会给地面沉降这一刚露出一点解决希望的难题,带来那些影响呢?我们中学生是否可以做些什么?
②方案:以盛泽中学校内的五个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为中心,1km、2km、3km、4km和5km为半径画园,调查和统计每年在这些“圈内”建筑物、桥梁和道路的变化。
③分析探讨:A、寻找找已知测量方法的缺点,如GPS全球定位仪的误差较大,水准测量仪的水准面调整困难等;B、在与同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后提出新的测量方案(可以是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也可以是测量工具的发明)C、经过可行性论证后,在辅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作;D、检验新方法和新工具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想;E、对确实有价值的创制发明,在其他小组予以推广。
案例三:与学生自主实践学习相整合实施“地面沉降监测”。
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学习,意在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如有学生实践作业一:珠峰高度测量资料收集;学生实践作业二:盛泽热电厂烟囱的高度测量;学生实践作业三:盛泽近年高层建筑沉降的测量;学生实践作业四:GPS产品的使用和联想等等。
三、培养科技型创新人才,营造多彩校园文化
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革命,解放思想,开创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使学校以此为契机在改变着一切。在这里,转思想,改教法――让教师追求教学最佳魅力和效果的职业境界,使学生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让学习不再是一种精神上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实践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的优劣等都由学生来完成。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允许他们异想天开,探索不拘常规的方法。对他们提出的每一种方案都不妄加评论,而是引导他们用实验来验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把学生真正置于了主体地位。在“探究”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地面沉降监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为学校校本课程注入了勃勃生机,给全校学生的学习精神、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表现,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提高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质疑创新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等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叶澜.课程改革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崔允沸.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学校占地面积__公顷,建筑面积__平方米。校园改造后,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现拥有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保管室、陶艺室、档案室、美术陈列室、多功能教室等各一个。
自特色学校挂牌以来,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始终将美育特色教育内涵的再拓展与再延伸作为学校的重点发展项目;同时,学校以清华英语“一条龙”教学实验和低年级英语说唱教学为切入点,将学科教学与美育特色资源进行整合。近年来,学校着重以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为发展平台来整合学校有效课程的“资源库”、彰显校本课程的“软实力”、延展课程涵养的“文化场”,藉此以拓展特色教育的内涵、提升特色教育的品味。
1、特色教育的精神内涵: 至善至美
2、特色教育的办学目标: 培养艺术特长,实施愉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3、特色教育的办学思想: 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情。
4、特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全员美育、全程美育;以课程文化建构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5、特色教育的办学思路: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内涵,拓展途径,以教育科研引领特色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品位。
6、特色教育的培养目标: “合格+特长”: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全面发展。
7、特色教育的发展模式:(1)拓展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校本课程;(2)构建“美育大课堂”(以学科教学与美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为主体)。
自19__年起至今,我校美育特色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迈出了三大步:
1、创建阶段(19__—19__年):自19__年起我校开展了以“培养美术特长”为突破口的“优化整体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19__年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领导对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授予我校市两星级“美育特色学校”称号。从而确立了“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情”的特色办学思想和“培养艺术特长,实施愉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目标。
2、发展阶段(19__—20__年):尤其是在20__年后,在区教育局“一校一品”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调整办学思路,延伸拓展了美育特色教育的空间和内涵。我校把中国传统艺术——剪纸和陶艺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剪纸、陶艺校本教材,并纳入课堂教学;同时,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并积极参加相关的陶艺竞赛和交流活动。初步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发展模式,在20__年市教育局组织的特色学校验收评估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顺利通过验收。
3、提升阶段(20__年至现在): 20__年和20__年,我校在编制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时, 定位了我校美育特色教育发展的发展目标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内涵,拓展途径,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品位,争创省级美育特色学校。明确了美育特色教育的发展策略为:以课题研究引领美育教育内涵的延伸与拓展。在省陶研课题研究已取得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我校在研的两个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与美育资源的整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和一个市级课题:《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为突破口,做到美育教师人人有课题,事事能研究,在全校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从而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实施途径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给与美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回顾我们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创建阶段,我们的口号是:“以特色求发展 以美育塑新人”,是在一片朦胧中探寻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发展阶段,我们的口号是:“特色引领,深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性地看到特色学校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流行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潜力;提升阶段,我们的口号是:“以课程文化建构为载体,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我们认识到,只有把课程文化这个载体做强做实,特色教育才有“本”可依。
总结三个阶段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工作或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
由于各校的内外部环境、各种教学设施(含师资、设备)、学生构成(本地、外来儿童)等方面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有适合本校优势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资源。
为此,我们结合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了《健康路小学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和《美育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对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了初步的设想,确立了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美育为先,人文见长,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
经过反复论证,学校决定抓住陶艺、书画、剪纸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特色教育的主渠道。在普及方面,学校以课题组成员为主编写的校本教材——《陶艺》作为课程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实施。至目前为止,我校已完成1-6年级陶艺、剪纸课的普及工作,低年级每周各有一课时的陶艺、剪纸课,中、高年级均能保证每周两课时。真正形成了我校以儿童绘画、剪纸、陶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学
校还在各班培养了剪纸、陶艺、书画骨干,带动各班开展活动,定期举行全校剪纸、陶艺、书画比赛;在提高方面,学校组织了兴趣小组,请专职教师辅导。首先,以美育渗透为手段,构建和谐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整合美育资源。
这方面我们主要以正在做的几个课题的研究为切入点:
我校是马鞍山市首批清华英语“一条龙”实验学校之一,自2003年以来,分别以三个省级课题:《清华大学“大、中、小一条龙”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马鞍山市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小学英语低年级说唱课实验研究》为平台,一直坚持对低年级英语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几年的低外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因此我们选取他们最喜欢的歌曲歌谣作为校本研究重点进行了低年级英语说唱课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我们分别从低年级说唱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说唱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说唱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说唱课与清华一条龙英语教材进行教学整合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
在三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低年级英语说唱课”,制作并使用了三本一套的校本教材—《说唱集》,在说唱课教学中探索并形成了富有成效的说唱课教学模式。
为推广、拓展省陶研课题和美育校本教材的研究成果,我校申报了另一项省级课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美育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于20__年1月开题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各年级段的不同学情,对三个学年段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做了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以贴画写话为主要形式。教师对写话的内容并不做过高的要求,只要是写清楚图画的内容即可。随后,发展为孩子自己为写话配图,这更加体现我校的美育特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美有了初步的概念,能够做出普通的陶艺作品,画出自己想画的画,并且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能用一些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作品制作的过程,以及一些感受。
中年级以剪报写话为主要形式。采用周记的方式,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每个月教师规定主题或自定主题制作一张手抄小报。这是对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培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日益加强,这一学年段的综合性学习以了解国家大事与国际形势为主。采用小小新闻发言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理解的能力。每月一张小报的形式继续保留,主题为要是自定,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空间。
该项课题的研究目标为: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
其次,以美育资源为依托,营造校园“美术园”,提升环境育人的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特色教育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样,能共同铸造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情境化的“美术园”,把特色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美育资源,结合美育特色,重点加强了“美育大课堂”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实施“画廊”工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校园进行整化、美化、人文化处理,精心设计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赋予学校的每个细节都有育人功能。在校园走廊和班级设立了“美文、美字、美画欣赏栏",学生的绘画、剪纸获奖作品被制成精致的画框悬挂在教学楼的每层走廊和楼梯间;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活动地点都有学生亲手绘制的校园文明警句,既有警示效果,又充满美感。
二是举办每学期一次的“班级文化”评选活动:我们以“小画廊”、艺术园地、班级艺术角为美育文化宣传阵地,发动师生,对班级文化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定期开展交流、评比活动,在“人人有作品、班班有创意”同时,让孩子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
同时,利用学生课间时间,在校园广播网中播放学校自己制作的《艺术星空》内容。近年来,学校还举办了多项大型参与性的艺术活动和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陶艺、剪纸作品展等。欣赏音乐、参观画展逐渐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1、特色教育的发展还没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是缺少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入的科研指导,使特色教育活动总是局限于经验水平上。鉴于此,我们将加强教科研的整体规划和行动实施的力度,加深对特色教育的深刻理解,坚定发展特色教育的决心,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分解特色教育的要素,探寻各方面的规律,发现新的生长点,加深、拓宽特色教育的发展。
2、校本教材体系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组织专、兼职美育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培训,重点解决在已完成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完善剪纸校本教材,编制美育校本教材的体系框架。
本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的学校教师指导转向教师、家长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合作指导;从学校独立操作完成转向寻求有关部门、学校的协作共同完成;从个别少数学生的参与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各校独自为阵转向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从少数学生有限范围的独立活动转向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初步探索一条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有关部门对科技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再次,新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科技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将科技教育设置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科技教育从“业余课外活动”正式成为“正规的校内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制高点,结合校内社会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活动是在银川景博学校的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
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开展,以九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逐步组织进行。具体内容是污水处理厂的实地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净水设备使用及亲眼目睹污水的净化过程,并亲手操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和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时刻把节约用水放在心上。再通过自己日常生活的表现,带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此活动还能增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兴趣,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三、活动步骤
活动第一阶段:
1.我向校领导汇报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校领导对活动的资金、人力、场地等的支持。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史、地、生、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这个活动。
2.我和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教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及参考书籍事先对污水处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组建一支合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团队。
3.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和讲解,明确活动目标和方法及分配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探究能力。
4.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宣讲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在2015年9月结束。
活动第二阶段:
1.组织学生到水洞沟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前团队开会讨论此次活动的具体操作:①九年级7个班分为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并为每个组分配了学科指导教师。②考虑到人数过多不利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从各班分别挑选10名学生作为代表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考察。③确定活动时间、活动路线及活动过程。
2.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在活动前对各小组要研究的内容进行资料调查,初步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
3.各小组指导教师在实地考察前写出各学科活动预案。
这一阶段在2015年10月结束。
活动第三阶段:
1.学生写出本次活动的感悟,并以幻灯片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讲解。
2.活动中要求各教师和学生认真考察过程、捕捉信息收集资料,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总结的基础上,写出该活动的总结报告。
这一阶段在2015年11月结束。
活动第四阶段:
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活动来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果,在此期间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一阶段在2016年1月结束。
四、本活动的具体结果
1.参加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师科技教育业务得到提高,每人至少承担并完成一个以上项目的指导任务。
3.总结出一条进行中学科技教育的新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活动成果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五、预计本活动方案对学生具有以下教育作用
1.通过完整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和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创造发明和科学探究的原理、方法和
步骤。
2.通过系统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这是本活动必须达到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比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能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才能慢慢提高,不是初中阶段就全部能完成的工作,可是意识是能够在初中阶段就培养起来的。
3.通过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_展这一方案的优势
1.本活动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宁夏银川市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活动的开展在专业技术指导、宣传等方面有了保障,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的局限性等问题。同时与这些单位的协作,能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2.本人从2011年就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
七、活动方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科技教育活动从过去的课外业余活动走进教室,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2.通过系统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会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
提高。
3.通过大面积地开展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培养,能转变以往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培养的局面。
4.通过与协作单位的协作,能够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同时弥补学校在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5.通过专家和协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特别是青少年对专家的崇拜心理,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6.通过活动还可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队伍。目前科技教师严重不足,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科技教育中来,是提高科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好办法。
7.该活动结束后,其成功经验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推广使用。
八、开展这一活动得到的各种资源
1.银川景博学校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课题研究成果;
2.各学科的教学人员及实验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