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

第1篇: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9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儿童的常见健康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儿童保健,对儿童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2]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个社区都应配备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1新生儿家庭访视

1.1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1.2指导按需哺乳并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合理,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增强婴儿免疫力。此外喂养简便、安全卫生、温度适宜,还能增加母婴感情交流,并利于母亲产后恢复与身体健康,指导产妇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

1.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1.3.1此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常见于3个月-2岁小儿,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国北方佝偻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可能与北方冬季日照短,严寒季节缺少户外活动有关。其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夜间惊啼等,常伴有多汗,尤其是头部,致使小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严重者可出现骨骼改变,如鸡胸、肋外翻等。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

1.3.2指导产妇为预防佝偻病,出生后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加强室外活动,每日不少于1小时。此外,生后1-2周开始,作为预防,应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IU,直至2周岁。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对体重增长不足500g者应查找原因,按体弱儿进行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3.1满月后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力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3.2幼儿膳食指导:4个月左右可以添加辅食,添加的原则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需选择细软食物,同时注意均衡选用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避免小儿挑食。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5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3]

6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出板报、发传单等。

7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儿童保健工作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卫生保健也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促进与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3]

参考文献

[1]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第2篇: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

关键词:社区婴儿;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生长发育;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儿童保健是以儿童为对象,以家庭为基础,宣传优生优育,提供预防疾病、合理喂养与营养、心理咨询、生长发育监测、五官保健等服务措施,以达到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健康及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信念模式最早由Hochbaum提出,以信念改变行为为研究重点,用于行为预测,使公众行为趋于健康,并制定和实施相关健康教育,在预防保健、健康促进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本研究对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社区婴儿生长发育及保健服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10月进行儿童保健的170例婴儿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出生时有脑损伤或听力障碍的婴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婴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男婴46例,女婴39例,日龄29-34d,平均(31.2±1.7)d,平均身长(49.4±0.2)cm,平均体质量(3.2±0.4)kg;对照组,男婴45例,女婴40例,日龄30-33d,平均(31.6±1.6)d,平均身长(49.4±0.1)cm,平均体质量(3.1±0.5)kg。两组婴儿性别、日龄、身长、体质量及其主要照顾者的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婴儿采用常规健康保健,定期对婴儿的身长、体质量、头围、生殖器、听力、动作发育等进行测量。观察组婴儿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健康保健,包括:(1)在婴儿首次入院建卡后,每周向婴儿主要照顾者讲解一次儿童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家庭护理知识,使其充分了解婴儿期母乳喂养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3];(2)向家属讲解健康保健时间、内容,应用图片、多媒体、画册等形式对家属进行培训,及时与家属沟通,探讨家庭护理及定期健康保健的困难,让家属知晓规律进行健康保健的益处[4];(3)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健康保健过程中对婴儿的家庭照顾及母乳喂养、合理膳食给予特别指导,帮助家属树立家庭护理的信心;(4)向婴儿主要照顾者发放健康保健手册及卡片,提供儿童喂养相关知识的网址,提供社区咨询、电话咨询服务等。健康保健内容包括[5]:婴幼儿喂养、辅食添加、患病等情况的检查、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意外伤害预防以及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婴儿健康保健12个月后生长发育状况、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以及健康保健满意度。生长发育状况采用WHO推荐的综合评价标准[6];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采用Gesell发育量表[7]对婴儿的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等进行评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液中骨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拍摄左手腕骨X线检查;营养性贫血诊断按《儿科学》[8]中小儿贫血程度标准分类;健康保健满意度调查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设计,共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婴儿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评分以及健康保健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婴儿身长、体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婴儿生长发育状况、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比较 观察组婴儿低体质量、生长迟缓以及肥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社区儿童保健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儿童健康保护、健康促进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儿童保健服务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儿童保健工作己不仅停留在称体重、量身高和听心肺的一般检查上,而是集体格检查、疾病预防、早期教育、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一种综合[9]。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其关键是使个体形成健康信念。健康信念模式最早由Hochbaum于1958年提出,其遵循认知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因此,健康信念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10]。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婴儿身长、体重以及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低体质量、生长迟缓及肥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儿童保健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观察组婴儿营养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儿童保健更注重强调母乳喂养及合理膳食,运用个体化、多形式的教育方式,建立医护与家属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电话咨询等服务,进而促进了婴儿的生长发育,改善了婴儿的营养状况;观察组婴儿健康保健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儿童保健有利于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儿童保健有利于社区婴儿体格的生长和神经行为发育,能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义秀.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09:53.

[2] 王贺青,石鑫,王莹,刘庆素,吴淑凤.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在弱视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05:97-98.

[3] 曹务莲.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13:171-172.

[4] 陈俊丽.加强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569.

[5] 黄P.加强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0:118-119.

[6] 田小苏.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213.

[7] 杨彦,张德春,李胜玲.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6:1826-1829.

[8] 王红,王志秦.母儿系统保健服务需求趋势及健康教育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10,23:3243-324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