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旅游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市场分析 市场结构 市场定位
前言
人们对经济型酒店(Economic hotel)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Quest(1983)认为,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类型的酒店,规模小,设施有限,价格实惠;Lee(1984)指出,它是一种在酒店业发展最快的酒店类型,提供整洁而简单的房间;Bale(1984)指出美国的经济型酒店是只经营客房,大约150间左右,房价总体低于中等酒店的25%~50%;Gilbert与Arnold(1989)的定义是一种提供有限服务的旅馆,提供标准规范化的住宿环境:质量与三、四星酒店相当,但价格便宜25%~30%;在90年代初,Snior与Morphew(1990)认为经济型酒店是一种面向短途旅游而预算较低的旅行者的住宿类型;Justus(1991)把美国的Microtel酒店规则描绘成一种经济预算的住宿业,提供基本的设施,保持价格低廉,没有食品酒水服务,没有宴会设施、健身房和其他娱乐设施;Davidson(1993)指出,经济型住宿业具有所有连锁酒店业的优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管理,以具备极具竞争的房价,以达到低廉的建筑成本及低廉的营运成本。
然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并不等待人们对概念的认识,从上世纪末至今,我国的经济型酒店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其数量规模急剧扩张(如表所示)。但同时也存在过度追求低成本而达不到顾客的理想要求的现象。所以在快速扩张成长阶段,需要认真进行市场分析,明确目标市场定位,使连锁经济型酒店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国内豪华酒店市场竞争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控制好经济型酒店市场。
(资料来源:杨春燕《经济型酒店行业深度研究》,东方证券,2006-11-27)
一、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分析
分析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要从分析中国旅游市场着手,了解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情况,掌握对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才能对经济型酒店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策略。
1.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去年底,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在1000元~3000元时,将是国内旅游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在2000年以来的国内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如图1。
(1)国内城镇旅游市场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是国内旅游市场扩大的主要力量。根据《中国旅游年鉴2006》公布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在国内旅游者的职业构成中,离退休人员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人、专业文教人员和学生,这几部分的总和约占国内旅游者的86%。从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来看,除了少数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会选择高级酒店下榻外,绝大部分会选择清洁、安全、方便、实惠的经济型酒店。显然,经济型酒店应该把这些人作为自己主要的目标客源市场。在国内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构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这三类旅游者占的比例最大,占85%,特别是旅游观光者,占了41.4%的比例。这部分基本上都属于自费,旅游消费预算是有限的,经济型酒店是他们的理想选择。
(2)国内农民旅游市场分析
从国内旅游者的职业构成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所占的比例是最少的,只有0.1%,而中国有十亿农民。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几乎没有农民旅游,另一方面说明农民旅游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能够外出旅游的农民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差别很小的地区。从长远战略的角度考虑,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旅游市场也应当引起连锁经济型酒店的重视。
2.海外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中国的入境旅游人次不断增加(如图2),入境人员的构成更加广泛,消费水平也多样化,经济型酒店同样会受到他们得青睐。国际著名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开始进军中国,正是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中国主要的国际客源之一的日本人,在中国平均每天消费为176美元,其中用于住的有28美元;其基本国情与中国比较相似的印度人,在中国每天的消费是135美元,其中用于住的有19美元。这说明外国旅游者在住宿方面并不都是我们想象中的高消费者。所以我们应该有能够满足各种层次入境旅游者的酒店。因此,在国际客源比较充足的城市和地区,应该有满足这些入境旅游者需要的经济型酒店,其价格的制定就要考虑他们在住宿上的消费情况。
3.出境旅游市场分析
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增长速度很快(如图3),由2002年的1660万增长到2006年达到3450万,平均每年增长23%。截至2006年7月,中国已批准1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现在可组团前往的有84个。这一发展趋势为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到国外去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2005年的出境旅游看,有将近80%的是因私自费出国,能住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连锁经济型酒店肯定是他们的理想选择,但前提是在国内这些经济酒店也要受到客人的喜欢。所以,中国的经济型酒店不仅要在国内发展,还有到国外去发展的市场空间。
二、 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态势分析
1.市场集中度
到2005年年底,国内比较成型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约50个,已开业酒店约600家,客房数50000间。前10家经济型酒店品牌共拥有36144间客房,约占经济型酒店容量的70%。从区域分布来开,目前连锁经济型酒店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
计算市场集中度,通常采用CR4或CR8指标。根据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规模,计算CR4指标。
行业总销售额=平均房价×客房总数×出租率
2005年经济型酒店行业RevPar(房价×出租率)为138元,总房间数50000间。由此得出行业总销售额为690万元。
CR4=(136.3+123.8+67.3+55.2)/690=55.4%
根据贝恩产业结构划分法,经济型酒店市场属于寡占Ⅲ型(CR4∈[50,65]),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如下图所示,在目前经济型酒店客房总数中,前十名连锁经济型酒店占据了70%的份额,而在前十名连锁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中,锦江之星、如家快捷、莫泰168这前三名又占据了其中的近50%的份额。
2.中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竞争者主要是进行连锁经营的国内经济型酒店和著名国际酒店企业集团的经济型酒店,竞争主要表现为通过自己的品牌积极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扩张,以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除此之外,三星级酒店设施设备比较齐全,服务业也比较规范,在中国的酒店业中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部分,价格是它们最主要的竞争手段,所以对经济型酒店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潜在竞争对手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可能出现的情形就是,其他行业的经营者发现经济型酒店有比较高的投资回报,纷纷投资进入经济型酒店行业参与竞争,比如房地产开发商。面对这种情形连锁经济型酒店必须抓好自己的品牌建设,通过连锁化经营构筑规模经济优势和建立销售渠道网络为新进入者设置进入障碍,提高自己与投资合作者讨价还价的能力。还有一种潜在竞争者的情形,就是单体经营的楼堂馆所和一二星级酒店,原本没有连锁经济型酒店直接竞争的实力,但它们形成某种形式的联盟后,会给经济型酒店带来威胁。
好的竞争者可以吸引市场需求,为企业营造差异化优势提供参照,激励企业发展,并通过分担市场开发成本而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还有助于强化进入障碍[1]。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竞争的密度还不是很大,但国内外经济型酒店即将展开激烈竞争的态势已初露端倪。国外著名品牌的经济型酒店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管理经验丰富,经营理念先进,品牌优势明显,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选择的好的竞争对手,如法国雅高集团的“宜必思”和美国圣达特集团的“速8”等。
三、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定位
1.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将导致市场结构的演变
中国国内旅游在2006年达到了近14亿人次,人均1次,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参照发达国家(如美国每年人均出游6次,日本人均出游9次),未来中国国内旅游仍会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的休闲度假需求增长率将在15%以上。商务旅游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据美国运通公司的2006年中国商务旅行调查报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商务旅行市场。所以商务旅客和休闲度假旅游者是目前中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最主要客源。
由于经济型酒店发展空间巨大,在未来3年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客房数量将以50%的速度增长,市场进入者快速增加,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使市场结构出现集中――分散――集中的演进。与此同时,旅游方式的改变必将催生产品的差异化,在成长阶段,众多的连锁经济型酒店品牌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2.在市场结构演变中连锁经济型酒店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定位
(1)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定位,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可利用的竞争优势。消费者通常会选择那些给他们带来更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价值取决于产品能提供的效用与产品要支付的价格之比。因此,产品的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当你的产品所提供的利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提供的利益相同时,你的价格就必然要比竞争对手的价格要低;当你的产品价格与竞争对手的价格相同时,你的产品所提供的利益就必然要比竞争对手产品提供的利益要大。连锁经济型酒店要在价格与产品效用之间寻找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平衡点。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良性指标是保持产品与服务质量(占33%)和建立完善的预定与营销系统(占25%),连锁经济型酒店必须要在这两面构筑进入壁垒,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2)制造产品差别。连锁经济型酒店首先要在设施设备的功能上体现自己的特色,要明显的区别于高级酒店和低档次酒店,同时还要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来配置设施设备,如“速8”以商务休闲散客为主要目标客源,它的硬件设施与以家庭为主的经济型酒店就有较大的区别;在服务方面的差别也是容易做到的,因为经济型酒店向客人提供的是有限的服务,如果能提供一些附加的服务或个性化的服务,就能在服务方面体现出差别化优势,当然这必须适度。
(3)制造形象差别。在酒店的产品和服务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酒店形象对顾客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国外的连锁经济型酒店都很重视自己的形象建设,而中国的连锁经济型酒店大多品牌形象不鲜明,向“如家”这样进行整体形象建设的经济型酒店还比较少。如家快捷连锁酒店通过反映其经营特色的CI策划,以“洁净似月,温馨如家”的鲜明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还要选择适当的竞争性优势。连锁经济型酒店在进行定位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定位过度,又要防止定位混乱这两种错误。所选择的竞争优势对于顾客来说是重要的,并且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具有独特性和优越性。但不是所有比竞争对手优越的竞争优势因素都值得投资并以此来定位,还要分析如果要强化这些优势,酒店在资金上的可承受性与改进速度的快慢,同时还要考虑竞争对手在改进同样因素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以连锁方式经营的经济型酒店的成长阶段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少数品牌形成了市场寡占。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都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大众旅游的局面基本形成,对经济型酒店的住宿设施需求巨大,市场结构将重新出现先分散再向集中的演变。连锁经济型酒店要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行恰当的市场定位,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型酒店市场洗牌中确立自身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杜 江:游管理硕士论文库[M].旅游教育出版社
[2]赵小芸: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经济型酒店产业组织演进研究. 旅游学刊,2007. 9
[3]何建民:旅游现代化开发经营与管理[M].学林出版社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工商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 纯:赢得市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何建民:现代酒店营销实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7]杨春燕:《经济型酒店行业深度研究》[N].省略)
关键词:辽宁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农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83-02
一、我国农村居民旅游现状
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在不断改善,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2001年减至3 000万左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降至1990年的58.8%,再降至2005年的45.5%。文教娱乐品及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11.6%,居第三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开始从生存型向质量型转变。
1.农村居民外出旅游呈增长态势
随着农民的人均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部分农民具备了一定的出游条件;同时,伴随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自身也产生了“游山玩水”的欲望。旅游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已初见端倪。
2.农村居民旅游以探亲访友、观光旅游为主
从全国看,农民外出旅游与城市居民仍有较大的差距, 根据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表明, 2002年全国有4.9亿农民外出旅行,其中62%是探亲访友,观光游览(12%)和休闲度假(3%)合计占到15%,商务、会议与交流三项合计占到6.7%。行程较远的观光游览与宗教朝圣的人均较高。
3.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近年来持续增长,八年来年均递增10.6%,其中农民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年均增长18.4%,高于全国值。但从消费水平来看,人均消费额仍然很低,不足国内游客一半。另外,由于受可自由支配收入、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农民旅游消费支出主要是基本旅游消费,如住宿、交通、餐饮等。
4.旅游方式以散客为主
一方面,由于目前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引起众多旅游企业和经营者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旅游企业的宣传、服务跟不上,服务机构比较缺乏;另一方面,以探亲访友为主的出游形式,目的地分散。抽样调查表明,在2002年农民游客中散客占到了出游总人数的93.8%,而团体游客只占6.2%。
二、辽宁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潜力分析
1.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具备了外出旅游的经济能力
党的以来,辽宁省农业产生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农村经济大踏步前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会产生近距离旅游活动;达到800美元,会产生远距离旅游活动;达到3 000美元便会产生洲际旅游活动。到2006年底,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 0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8元。从消费结构看,辽宁农民住房、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在逐步上升,农民已具备了进行旅游活动的经济能力。
2.农业结构调整为农民的出游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我省有5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一些农村除了从地理区位上仍叫农村以外,居民工作和生活方式基本与城镇没有差别,他们享受着国家法定节假日;加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生产力的提高,农忙时间大大减少,这些都使外出旅游在时间上有了更多保证。
3.农村旅游服务的改善
(1)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为农民出游提供了前提
随着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辽宁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干线有京哈线、锦承线、沈吉线、沈大线和沈丹线,公路网有沈大、沈本、沈抚、沈长等高速公路联结省内外大中城市,农村居民出游半径不断扩大。
(2)信息渠道的丰富,激发了旅游消费需求
随着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个人电脑等媒介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其对旅游产品的认识,拓宽了选择旅游产品的空间,使农村居民可以从中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情况,提高了旅游的可进入性,激发了旅游消费需求。
三、辽宁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分析
1.政府和旅游企业要重视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开发
目前,政府和大多数旅游公司、旅行社还没有意识到一支庞大的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正在崛起。潜力巨大的农村居民旅游市场,今后必将在省内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其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对辽宁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为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出谋划策并提供条件,科学规划、管理和引导农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2.开发设计符合农民旅游市场的省内短途旅游产品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消费观念、受教育程度等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异,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与城镇居民有所不同。对于辽宁省农村旅游市场来讲,应以省内短途旅游为主,开发设计一日游或两三日游,适合农村居民特色旅游产品。具体而言,当前可推出以下几大省内专项旅游产品:
(1)生产观光游。辽宁省农业科技示范园众多,根据目前农民科技旅游增长的趋势,旅行社可与农业示范园联合推出现代科技农业园一日游、农业博物馆游览等旅游产品,把旅游观光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技知识结合起来。
(2)疗养健身游。中华民族向来就具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因此,利用一些晚辈孝敬中老年人心理,设计出一些既与城市结合,又有疗养保健作用的旅游产品。辽宁省温泉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安波、鞍山汤岗子、本溪汤沟、丹东五龙背、葫芦岛兴城、辽阳汤河等温泉疗养地。因此,可开发温泉理疗健康之旅。
(3)高等学府游。辽宁省高校众多,针对学生开发设计游高等学府,不仅可以放松身心、开拓眼界,还可以感受深厚的文化氛围,勉励孩子努力读书、奋发向上。
(4)都市风情游。走进大城市去看一看仍是很多农村居民所向往的。因而,可开发都市风情游。让农民感受现代化的建筑风貌、优美的自然风景、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现代的高新技术和产业,享受一下都市优越的商务与购物环境以及先进的服务设施。
(5)新婚蜜月游。随着我省农村经济条件和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外出旅游结婚将越来越多,针对新婚夫妇,可开发新婚蜜月旅游产品,在农村有着较大市场。
3.加强对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宣传
加强农村旅游市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的外出游意识, 提高村民外出旅游兴趣,这是搞好农村旅游市场开拓的重要一环。旅游企业和部门应在农村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如在县、乡、镇建立旅游咨询公司和旅行社,就近向农民介绍各种旅游产品和相关出游知识,改善农民对大众旅游的认识。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由于受众对象与城镇居民基本相同,完全可采用传统旅游宣传促销方式方法。由于农民长期以来的闭塞思想和文化水平的影响,使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时间比较长,因此,应坚持持久宣传的原则。
4.确定重点开发对象,拉动潜在旅游市场
由于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中部地区农民收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而以西部地区最低。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城市郊区高于广大农村。这就决定了辽宁省农村旅游的开发,必须采取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即在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出游率较高的农村区域首先进行旅游市场的开拓。从宏观角度看,沿海地区由于农民经济状况良好,出游能力相对较强,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是巩固短途旅游市场,加大中远程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丰富农民旅游产品。中西部农村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缓慢,旅游开发以宣传旅游为主,大力开发赶集、探亲等旅游市场,并引导农民进行观光旅游、科技旅游等。从微观角度看,由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意识强,因此,应该首先启动城市近郊的农民旅游市场,然后利用波及效用,带动其他农村人口进行旅游活动。
5.提高农村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市场的成功开发不仅得益于到位的宣传和适销对路的产品,还需要优良的服务质量。辽宁省农村基本没有旅游业务机构,旅行社在农村旅游市场的销售还是一项巨大的空白。对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农村设立专门门市部和报名点,还可和各地的邮政代办点、村委会、居委会和农村团体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他们宣传来招徕游客。
6.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活动,促进农村居民旅游
近几年,辽宁省农村地区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旅游热点,不少农村地区都开发了农家乐、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项目,将农民旅游与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结合起来,让农民参与旅游开发,这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其出游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农民亲自体验旅游,提高农民对旅游的认识,改变过去“重积累,轻消费”的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 孙富海.农村的旅游市场开发[J].经济论坛,1998,(2).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5).
[3]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2005).
[4] 徐.中国旅游市场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关键词:曲靖市;工业旅游;工业旅游产品;昂谱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42-02
工业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产品,涉及面广,涵括工业企业、旅游业、旅游者等诸多因素,如果仅从工业资源角度探讨开发的可行性,很难保证开发决策的前瞻性与正确性。本文用吴必虎(1999)提出的RMP(昂谱)分析理论,即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santdysis)和M性分析(market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analysis),即RMP(昂谱)分析方法,试图为曲靖市发展工业旅游提供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方面的建议。
一、曲靖市工业旅游开发的昂谱分析
(一)R性分析(ResoHrce Analysis工业旅游资源分析)
1.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涉及到化工、机械、汽车、烟草、钢铁等行业,目前具备工业旅游开发条件的景点近70个,占全部旅游资源总数近1/4,同时,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在全部旅游资源亚类中占有四种,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又有自然景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的构成及表现较为丰富,可开发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产品。
2.资源特色鲜明。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在全省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一部分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如鲁布革小三峡和鲁布革电站,已被列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之一,云南省第一家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锗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会泽以礼河电厂建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土坝,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发电站;完全可以成为工业旅游的重点开发对象。
3.科普、文化价值突出。由于曲靖市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可以充分利用两烟及配套产业、矿冶产业、化工产业、汽车及机械制造产业对全市公民进行科普教育,如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钢铁的生产过程,特别是为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供更直接、更有意义的场所和条件,这对提高全民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另外,会泽斑铜文化、宣威火腿文化、曲靖烟厂的福文化、鲁布革电站等这些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曲靖市工业文化沉淀十分深厚,更说明了曲靖人文旅游资源的悠久历史和艺术品位。
4.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呈优势互补状态与周边旅游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个性突出、资源类型丰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与周边的昭通、文山、红河等地的旅游资源存在相似的一面,但从工业资源数量、特色及优势来看,曲靖具有其他地区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这些地区工业旅游的开展可成为曲靖工业旅游的有益补充。不断可以丰富产品结构,还可构建成一个大的旅游区。
5.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紧密,关联带动作用明显。目前曲靖市整体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工业旅游资源在布局上与其他旅游资源具有先天的互补关系,结合较为紧密,往往与当地已开发的景点形成强势组合,可有力地提升当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如罗平的鲁布革电站与罗平的油菜花、多依河、九龙瀑布可形成特色旅游线路。会泽的以礼河电站与大海草山、会泽历史文化吉城等都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会泽县旅游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之。曲靖工业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品位较高,工业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且相对集中,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果将工业旅游与其他旅游很好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加之曲靖的宜居特点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完全可以将曲靖建成省内一流的工业旅游、科考科普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乡村游及精品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区。
二、M性分析(Market ArlaIysjs工业旅游市场分析)
充分利用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将曲靖市的工业旅游推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首要的工作是根据曲靖市工业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及特点进行研究,从分析旅游者行为的心理,特别是从旅游者的动机出发分析曲靖市工业旅游产品所面对的主要客源市场及潜在客源市场。目前,曲靖工业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绝大多数为本地游客,且多为团体游客,以学生、老年人为主。所以,曲靖工业旅游应紧紧抓住本地市场和学生市场,适时考虑开发以下市场客源:
一是中老年市场,中年人对工业旅游有较强需求,是影响青少年参与工业旅游的重要因素,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旅游愿望强烈。二是家庭市场,在国外,工业旅游对家庭有很大吸引力,许多家庭利用节假日参观啤酒厂、汽车厂或矿山等。三是农村市场,当前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旅游需求强烈,都市旅游一般是他们的首选,而工业又是都市区别于农村的典型特征,对农民来说充满了新奇。四是外地市场,充分利用曲靖市在滇东北的优势中枢区位条件,积极开发贵州、文山、广西、昭通等地周边客源市场,这样可以能扩大客源市场范围和发展潜在客源,还可以宣传曲靖及其企业。
三、P性分析(Product Ana Jvsis工业旅游产品分析)
(一)曲靖市工业旅游产品特征
工业旅游产品是以工业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个性特征:(1)以“工业”为旅游产品的主题;(2)工业产品生产与旅游产品生产同步进行;(3)科普教育功能突出、知识性强;(4)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二)曲靖市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
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曲靖市工业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今后一段时期曲靖市各县、市、区工业旅游开发重点主要为:
首先,开发以汽车制造为主的市区工业游:利用作为中国较大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一汽红塔云南(曲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工业旅游,除了参观生产线以外,还可以在厂区内或是附近开展汽车娱乐观光游,可邀请旅游者参加车模比赛、参观汽车博物馆等活动,让游人参与到汽车生产过程及汽车娱乐活动中来,以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同时可以开发汽车购物观光旅游,如开发汽车模型和印有“一汽”标志的衣帽等具有“一汽”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还可以到汽车展示区了解汽车文化。另外,可利用一汽红塔优越的区位优势,与城区内的曲靖烟厂、驰宏公司、越钢集团等进行联合开发,形成一条独特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特色工业旅游线路。
其次,开发以电站水库观光为主的工业游:此项开发重点在于,结合曲靖现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及特有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等旅游资源,与工业旅游景点结合,并利用已开
发的工业旅游景点的带动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和企业的实际,不断挖掘开发新的富有特色的工业旅游景观。目前曲靖市此类景观旅游的开发重点为:继续深度挖掘罗平鲁布革电站、会泽以礼河电站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进行嫁接和推广,不断更新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旅游形象设计,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将其打造成滇东工业景观旅游的精品和重点项目,并将其塑造成曲靖市工业旅游开发的示范景区和样板工程,在此基础上进行长远规划发展其他类似的水电工业观光区。
最后,开发工业园区游:工业园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解决单一的工业参观游览模式,实现园区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有利于促进园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工业园区一般聚积了大量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加上园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便利的交通,给园区旅游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曲靖市可将三大业园区作为开发对象进行规划和设计。利用工业园区优越的条件开展工业休闲旅游、工业会展旅游、组合式旅游。如通过园区工业旅游领略现代化、工业化风韵,感受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企业文化的繁荣多样。这样的旅游路线让人们感受到时空跳跃的震撼,从而获得独特的新奇体验,还可以把园区工业旅游资源同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只要线路设计合理,工业园区旅游将会获得市场的热烈反应。
四、曲靖市工业旅游开发对策
1.加强领导、合理规划。在工业旅游尚未形成大气候的条件下,政府要能高瞻远瞩,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工业旅游发展观,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业旅游发展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曲靖市工业旅游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力发展,这是曲靖市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加快整体经济发展步伐的需要。因此,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做好规划并配置更多的资源,以加快工业旅游的发展。
2.依托现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曲靖拥有众多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把工业旅游与曲靖特有文化、现有的强势旅游项目进行巧妙组合,让旅游者在参观工业企业的同时大饱湖光山色之时得到另一番收获。如与当前曲靖市发展很好的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进行联合推广,让来曲靖旅游的客人既得到文化、历史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也从工业之旅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方面心理需求。
关键词:精耕市场;市场细分;卷烟营销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2日
一、引言
近年来,面对烟草行业发展新形势,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强调市场开拓的重要性。在全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凌成兴提出“十三五”期间行业改革发展要“把握五个基本定位”,其中“开拓市场稳定销路是根本”摆在首位。可见,卷烟虽然仍为一种垄断商品,但其营销模式正逐步向市场化转型,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当前卷烟营销工作的重点。
在烟草行业的市场细分方面,翟维丽(2006)在进行国产烟参与国际市场策略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要结合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针对目标国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对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唐奎、李钊文(2007)指出烟草商业企业的市场细分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消费者而言,商业企业在营销中除必须从消费者的购买力、吸味特点等方面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外,还必须对其消费行为、购买方式进行细分;二是为了使合适的卷烟能方便及时地到达消费者手中,烟草商业企业必须对零售客户进行细分;三是要根据“大流通”的要求建立现代物流,就必须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地区、线路、货量的零售客户进行划分,制定优化的配送方式。谢平槐(2008)运用市场细分理论,按照两个维度对郴州卷烟市场进行了细分:一种是按照消费者市场的地理、人文、心理和行为四个因素进行细分;另一种是按照零售客户的行政区域、经营规模、地理位置和业态四个特征进行细分,根据细分的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上述学者就卷烟市场的细分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大多是直接针对目标市场开展具体市场开发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市场分析和细分,缺乏针对整体卷烟市场的切分和深层剖析研究,在各项营销工作中也尚未建立基于卷烟市场细分研究结果的应用模式。因此,有必要结合企业实际,对卷烟市场细分、精耕挖潜的应用做深入研究,建立符合烟草商业企业的精耕市场工作模式,以促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改革进程。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二、卷烟市场的细分
卷烟市场的细分包括基础信息收集、精耕市场分析两个步骤,本文基于基础信息对卷烟市场进行切分和深层剖析,查找市场短板,以实现对卷烟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一)基础信息的收集。按照地理位置属性,从县域市场、镇级市场、村级市场和消费市场四层对青岛卷烟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掌握切分市场的行政区划边界、人口信息以及客户信息,以此作为精耕市场分析的基础。首先,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市场切分,全市共分为138个镇级市场、6,399个村级市场;其次,采集人口信息,通过政府口径准确收集村级市场(社区/村)人口信息,并通过汇总总体及县域市场的人口,进行数据校对核验,确保镇级市场、村级市场的人口数据准确无误;最后,采集客户信息,将三年以来的零售客户信息一一对应维护至相应的村级市场,确保客户订单数据与卷烟市场信息相匹配,同时建立新增零售客户实时更新机制。
(二)精耕市场的分析。本文按照在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的思路开展卷烟市场精耕分析。结合烟草行业营销实际,建立“三级三维四层”分析机制,由市局(公司)、基层单位、客户服务站和专卖中队三个层级,从人均条数、客户数、违法信息三个维度,对全市的细分网格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查找存在的短板和瓶颈,为市场开拓提供依据。其中,市公司层面重点开展全市镇级市场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县公司重点开展镇级市场及村级市场的专项分析,客户服务站重点开展零售户、消费商圈及消费者的调研分析。通过对卷烟市场层层深挖剖析,最终查找出市场的短板。
本文以2016年1月到8月份基础数据为基础,开展“县级-镇级-村级-客户-品牌”为主线的精耕市场实例分析。青岛10个县级单位中,莱西县是人均条数降幅最大的县域市场,同比下降5.4%。分析莱西县的12个乡镇市场(街道办),水集街办、经济开发区、院上镇和马连庄镇降幅高于莱西县平均水平,其中水集街道办人口占比最大、客户数最多、人均条数降幅也最大,同比下降了12.1%。进一步分析水集街道办,其下辖80个社区,商业街社区(-31.3%)、文化路社区(-24.9%)、颐和花苑社区(-31.1%)三个社区绝对减量最大,占街办减量的44%。再进一步分析村级市场(社区),以减量最大的商业街社区为例,销量同比下降31.3%,人均条数由14.9条降至10.2条,该社区共有42名零售客户,其中12户销量同比降幅超过35%,12名客户的减量占本社区绝对减量的77%。最后分析客户主销规格销售情况,影响卷烟销量的主要是一类烟、三类低端以及四类烟,具体规格主要是中华(硬)、玉溪(软)、红塔山(软经典)、泰山(硬红八喜)、哈德门(纯香)等规格。
三、精耕市场具体应用
本文通过精耕市场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的短板市场,从优化零售户布局、细分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精耕市场应用研究。
(一)优化零售户布局。为充分满足消费者购买卷烟的便利性需求,增加潜在的卷烟消费量,结合市场短板,针对空白村、零售户万人较低的村级市场开展零售户布局研究,优化零售户分布。卷烟零售户的分布合理与否目前尚无一个科学的界定,然而零售户合理布局的问题既深切关乎市场秩序,又与零售户盈利水平密切相连,是我们开展零售终端市场研究的第一步。一个饱和的商圈,其卷烟零售户的数目和规模应该恰好满足商圈内人口对卷烟的需求;若零售终端数量过少,可能导致渠道外卷烟的流入或是区域内卷烟消费的流失;零售终端数量过多,则会导致客户间的过度甚至恶意竞争,扰乱市场价格。为稳定市场秩序,保证零售户的盈利水平,本文开展了零售户布局的研究,不断优化卷烟销售网络分布。商圈内零售终端的分布密度可利用饱和理论来反映。饱和指数可由公式求得:IRS=C×RE/RF。其中,IRS表示商圈的卷烟零售终端饱和指数;C表示商圈内的潜在卷烟消费者数目;RE表示商圈内消费者人均卷烟消费支出;RF表示商圈内零售终端的营业面积。
C、RE、RF三个变量的值均能够在客户信息收集、商圈普查或者卷烟消费者调查的环节得出,每个商圈的饱和指数也就可以计算出来。例如,一个商圈内有10,000名卷烟消费者,每月用于卷烟的消费支出为300元,商圈内共有20个卷烟零售店、营业面积共计为1,500平方米。则该商圈的卷烟零售终端饱和指数为:IRS=10000×300/1500=2000。
商圈的卷烟零售终端饱和指数越大,意味着商圈内的饱和度越低;该指数越小,则意味着商圈内的饱和度越高。将上述饱和理论引入零售户布局研究,会对零售客户分布现状有更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同时将有助于探索出最佳的零售户分布模式,从而有力推动零售市场研究的水平。
(二)细分市场开拓。本文在精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婚庆、旅游、商会、渔业四个特色市场开拓,把握市场需求,深挖市场潜力。
婚庆市场重点打造婚庆终端,在终端展示上突出“心”型、“帧毙统铝校订制“烟+糖”包装礼盒、喜袋,营造婚庆氛围,同时与工业公司协同开展婚庆用烟的消费者回馈活动,并在主城区开展婚宴回礼用烟的习俗引导。旅游市场重点加强鲁产卷烟宣传,制作发放环保烟袋,同时与地产烟所在工业公司协作为青岛市场定制泰山(十景)卷烟及四盒装、十盒装旅游纪念礼盒,将青岛当地的特色食品与卷烟搭配,定制旅游纪念“大礼包”。商会市场建立“两级”沟通机制,青岛市公司重点针对会员企业300家以上的省外商会进行需求调研,县公司与其他商会对接,根据不同商会消费特点开展针对性消费引导。渔业市场为青岛市沿海消费特色市场,重点引导渔业终端收集渔船出海时间、人员数量以及渔民消费品牌、数量、频次等信息,为渔船建立了“一船一档”,并单独划分渔业客户群,开通绿色订货平台。
四、结语
随着控烟形势日益严峻,烟草行业如何适应市场化改革新形势,更好地挖掘和满足市场真实需求,已成为制约行业平稳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卷烟市场精耕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种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深入市场调研中找到原因、解决问题中深挖市场潜力的市场精耕模式,为下一步卷烟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尝试,精耕市场的具体应用也为当前卷烟营销提供了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翟维丽.国产烟参与国际市场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度假区选址;影响因素
一、我国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度假区发展始于199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同时正式批准了1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来增加到12个,依次是: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苏州太湖、无锡太湖、上海佘山、杭州之江、福建泥州岛、福建武夷山、广州南湖、北海银滩、昆明滇池、三亚海滨。四年后,国家旅游局为了推动旅游度假区发展,推出1996年为“度假休闲旅游”主题年,并在1997年“中国旅游年”中,国家旅游局推出以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依托的“海韵、湖光度假”专项产品,度假休闲旅游线成为国家旅游局向海内外推荐的16条旅游精选线路之一。截至到2002,我国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6个,所增加的4个是:湖南韶山、巴松湖、温州马荞潭、北京华夏民族村。随着我国旅游度假区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选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为了避免混淆,将旅游度假区定义为我国各级政府建立的度假区,包括国家旅游度假区。
二、我国旅游度假区选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旅游度假区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创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开发之初缺乏对度假区选址的了解和考虑,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1、忽视区位条件、空间竞争激烈
部分景区在选址过程中忽视区位因素的考察,造成各旅游度假区之间的空间竞争。以上海旅游度假区发展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以上海为中心,200公里半径范围内,国家、省、市级旅游度假区不少于50个。这些景区建设之初,只一味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对替代性景区的掌握,造成了争夺土地、争抢客源的恶劣情况。由于旅游度假区选址不当,一些旅游度假区盲目开发,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江苏省是水资源大省,近年来省内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区,盲目开发湖泊资源,不仅导致水环境恶化,也影响到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由于未经调研,在湖面上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污染。据资料表明,目前江苏省湖泊水质平均达不到三类,太湖水体80%已经富营养化。我国出台保护资源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开发旅游资源应当符合湖泊保护规划的要求,设置的各类旅游景观、水上运动、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设施,不得影响防洪安全,并应当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2、缺乏市场定位、产品雷同
按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定,度假区选址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我国开发建设旅游度假区的初衷,是以国际旅游市场为目标,以提升我国旅游产品的档次、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改变传统的观光产品单打一的局面为目的。我国虽然具备一些资源方面的优势,但市场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度假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某些旅游产品的选择和开发,在建设初期缺乏市场细分,更没有对本度假区的特色和吸引力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影响了度假区特色的充分体现。产品没有竞争力,归根结底是由于市场定位过高,没有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实际,和游客消费水平的现实出发。因此,要根据度假旅游新形势,及时把市场定位调整过来,重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市场的总趋势越来越专业化,而旅游市场的开拓成功,对各类旅游市场特点,才能选定目标市场,从而制定出达到目标市场的发展战略。
3、脱离旅游资源、度假特色缺乏
研究众多旅游度假区失败案例之后,发现旅游度假区在选址中,不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在开发中没有充分挖掘特色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氛围。许多旅游度假区不重视度假氛围的营造,以致造成了旅游度假区在开发中旅游产品的个性不足,到处都是高尔夫球场、水上运动场等娱乐开发项目。以苏南地区为例,该地区低级别的度假区实际上是房地产或郊外豪华酒店,周围毫无观赏场所,景致平淡无奇,根本谈不上度假旅游氛围;而一些国家级度假区表现为过分追求硬件的标准化,城市气息太浓,忽视对平淡朴实、返朴归真氛围的营造,也忽视对大环境的温馨浪漫情调的塑造,更忽视让客人感受放松休闲的适时、适度、适量的服务。
三、我国旅游度假区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度假区的选址总体上要考虑的影响因素繁多,包括政策、市场、设施、交通、气候、自然风光、景区相关性等因素。在选址前应通盘考虑相关因素,以降低选址风险,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本文根据选址的目标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度假区选址划分为政策环境稳定性、资源适宜性、区位便利性、经济合理性、与其它景区相关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六大标准,各标准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下图1-1:
(一)政策环境稳定性
所谓政策环境的稳定性是指国家对发展旅游度假区宏观政策稳定性、旅游度假区所在区域对发展度假区的优惠支持政策稳定性等等。另外,税收政策的稳定性是旅游度假区成本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对发展旅游度假区的态度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倾斜。选址处于投资初期,对于一个项目初期投资量很大,因此区域税收政策成为选址的重要因素。
(二)区位可进入性
任何经营项目都与区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度假区项目属于经营管理项目,区位的选择对度假区无论是旅游项目、宾馆饭店,还是商品购物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区位通常包括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地理区位是影响选址的本质因素,而经济因素则决定了选址未来发展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理区位共同规定了目的地度假旅游发展的类型和战略层面的市场选择。交通与区位条件往往不可分割,临近交通干线是度假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度假区临近干线,可以向川流不息的过往车辆和乘客展示视觉景观,增加景区的知名度。
(三)资源适宜性
度假区的资源状况是度假区建设的关键条件。旅游度假区的资源状况,既包括适宜的度假气候、优美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丰富、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地方;也包括拥有拥有一定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吸引特定类型的细分市场。
(四)经济合理性
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位置选择过程中,还要顾及到游客角度,以利于共同降低成本。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旅游度假区周边所涵盖的区域旅游需求状况,会影响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发展。同时旅游度假区所在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土地价格、房地产市场走势都会影响旅游度假选址问题。因此,在选址过程中有必要对所在区域度假旅游需求状况、潜在需求、用地可能性、成本效益进行充分考察。
(五)景区相关性
相邻的旅游区应当与度假区功能不同,如植物园、地质公园,都是度假型旅游区则互相取代,构成近距离恶性竞争。因此从景区战略性考虑,与其他景区的关系将成为重要考虑因子。
(六)发展协调性
在旅游度假区选址中,尽量满足环境、区域和国家整体旅游发展趋势。杜绝我国初期建立旅游度假区过分超前、脱离市场需求的失误,从实际出发,在选址中应该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保留足够空间。
四、结束语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旅游度假区选址的量化方法,为复杂的选址问题提供较客观的评判手段,为度假区选址决策者提供可参考的决策程序。笔者首先对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概念、构成、类型进行的界定,结合区位论、项目投资理论、风险决策等相关理论,阐述旅游度假区选址目标、影响因子以及决策方法,并以沈阳建立旅游度假区为实例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家明.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
[2]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LMl.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遗产旅游; 瞿昙镇;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0公里的瞿昙镇新联村,寺院背山面水,坐西北面东南。瞿昙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明初特殊历史条件下由皇帝敕建的具有中原汉式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是目前青海省境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82年8月,瞿昙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2月,撤销海东地区乐都县,设立海东市乐都区,市人民政府驻乐都区,此次改制为乐都的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瞿昙镇作为乐都南部的中心城镇,在《乐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和《乐都县旅游总体规划(2009-2025年)》的编制中都将其定位为旅游型城镇。因此,瞿昙镇要以旅游兴镇,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城镇整体升级。未来瞿坛镇依托瞿坛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及旅游纪念品手工业,构建县域南部中心城镇。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数量还会有显著增长,旅游业也会有较大规模和较快速度的发展。正视旅游发展与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相互关系中的问题,准确判断这些问题的走势,确立处理这些问题的准则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既是世界遗产资源保护和永续开发利用的需要,也是瞿昙镇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旅游发展现状
2.1.1旅游资源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将瞿昙镇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 个层次,其中“主类”又涉及到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六个分项。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 数量
地文景观 综合自然旅游地 山丘型旅游地 马阴山、花抱山、南山积雪、罗汉山、凤凰山 5
谷底型旅游地 岗子沟 1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峡谷段落 盛家峡 1
水域风光 泉 冷泉 药草泉、瞿昙大泉 2
生物景观 树木 林地 药草台林场 1
遗址遗迹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人类活动遗址 灰堆遗址、余家庄遗址、西坡遗址、梁梁遗址、岭街子遗址、马家庄遗址、阳坡遗址、麻岭转古墓地遗址 8
建筑与设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瞿昙寺、药草台寺 2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石窟 莲花洞、隆国洞、官隆洞 3
归葬地 墓(群) 麻岭转古墓地 1
旅游商品 地方旅游商品 菜品饮食 拉面、面片、面条、猫耳朵、扁食、散饭、拌汤、搅团、搓鱼、蒸馍、锅盔、油馍馍、油炸馍 13
人文活动 民间习俗 民间演艺 社火、花儿会、皮影戏 3
宗教活动 跳神会、“施食”会、观经会、莽茶 4
体育节 射箭、赛马、九曲黄河灯阵、火把节 4
表2.1 瞿昙镇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
2.1.2收入现状
根据课题组对瞿昙镇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今年来瞿昙寺的旅游发展已经稳中有升,游客除了游览瞿昙寺外,还会到瞿昙镇新联村、磨台村体验,品尝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目前新联村、磨台村已经各有一家农家乐。
据 2012 年资料统计,瞿昙镇旅游收入为 300万元,年游客量 5 万人。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仅门票年收入250万元。瞿昙寺的游客大多数为自驾游,因此在距离瞿昙镇10公里的药材台寺周边发展起来少部分的茶园满足旅客的吃饭、停车需求。但是,作为旅游服务基地的瞿昙镇镇区仅有少量的招待所和餐馆,在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上还完全不能满足旅游接待的需要,而且来往瞿昙寺的游客大部分都属于一日游,住宿、餐饮和交通等方面的收入十分有限,因此,瞿昙寺的旅游收入仍然不容乐观。2008年乐都县旅游平均消费是52元,旅游消费额度很少。
2.1.3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现状
瞿昙寺位于瞿昙镇,有乐化公路经过该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水电基础设施齐全。是乐都南山旅游的中心区,区位条件优越,人文及宗教氛围浓厚具有良好的资源开发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目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项目及设施较为缺乏,游览内容单一。镇内有招待所,和少量农家乐接待,但并不能满足现状旅游的要求。尽管瞿昙寺旅游资源完整性较好,但旅游设施不完善,镇区招待所和餐馆的数量少、档次低,距离瞿昙镇 10 公里的药草台寺周边发展部分茶园农家乐,无法满足接待需求。镇区及镇域排水、电力、电信、采暖、垃圾处理等工程设施配套不全,影响旅游服务品质。
2.1.4旅游管理现状
现状旅游管理机构和人员都严重缺乏。日常瞿昙寺的正常维护主要由寺庙内的10个喇嘛进行,并由其进行管理。瞿昙寺西北角建有游客服务中心,但调研发现,游客服务中心一直属于紧闭状态,也没有旅游相关服务人员。
2.1.5客源市场现状
乐都县旅游资源较丰富,但旅游业基本上处在未开发的状态,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是本县和邻近的游客,处在自然发展状态。瞿昙寺的游客大多为省内游客。从游客观赏目的性来看,宗教观光大约占60%,信徒40&,2-3%外国人,主要日韩游客。
2.2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旅游资源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文化内涵挖掘较浅
遗产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活动, 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 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青海省作为藏族与汉族共存的地方,文化类型也呈现出多种类型。因此在小城镇在开发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自然资源对于旅游小城镇的重要作用, 而忽视了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未能开发出让旅游者真切感受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
瞿昙镇旅游资源尚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形成初具规模或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区域旅游市场中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核心旅游资源相对较少,这为旅游区的开发定位和规划建设带来较高难度。
2.2.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旅游发展
规划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下水方式仍为原始的明沟和暗沟直接排入河中,电力、电信管线未在地下敷设,严重影响城镇风貌。同时,缺乏旅游配套设施,以及针对游客的公共消费空间和公共游览空间,游览体系和旅游接待功能不完善。整体格局基本以对内为主,且镇区内可供扩张建设空间较紧张,严重制约旅游发展。
现状瞿昙寺的交通主要依托公路交通,外省游客来往瞿昙寺需要坐火车或汽车到乐都县,转乘碾伯镇到瞿昙镇的商务车或公交车,自驾游的旅客可以直接开车到瞿昙镇。交通的不便捷性直接影响了远距离游客来此游玩,对瞿昙寺的旅游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2.3旅游季节性明显
首先特定的地理环境特点,加之瞿昙寺的目标市场主要为利用双休日到周边的休闲旅游的城市居民,由于时间有限,因此出游时间不长,涉及空间范围不大;因此本市场季节性较强。总体上看,瞿昙镇旅游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于国内的旅游发展水平,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游客数量少,游览时间短,景区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大部分游人基本处于自发而来的分散状态,每年只有6―8个月的旅游时期,客观上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
3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3.1以瞿昙寺为中心,发展遗产旅游
依托瞿昙寺旅游品牌,发展“小城镇、大旅游”,做大做强瞿昙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由依托人文景观资源向自然景观资源与文化资源并重转型,并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方向上由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小型商务会议、文化旅游、户外拓展等多元化转型,旅游产业布局上由瞿昙镇区向瞿昙镇域南部拓展、由现有景区向非景区拓展,从全镇角度去谋划和布局旅游产业,构建“山、水、寺、乡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格局,将整个瞿昙作为一个大景区去建设。
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优化提升旅游配套服务产业。瞿昙旅游要实现从旅游“门票”经济向旅游“全产业链”经济转型,必须要做强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出发,梳理瞿昙旅游“吃、住、行、购、娱”等环节的问题与差距,完善服务类型,提升服务质量,做大服务产业规模,促进瞿昙旅游良性发展。围绕瞿昙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产业,促进瞿昙镇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瞿昙文化的知名度,重塑瞿昙集青藏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现代乡土为一体的旅游名镇。
3.2丰富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合发展:与农业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与工坊结合,开发地方特色工艺和旅游土特产品;与文化融合,催生新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与地产结合,发展旅游地产,实现城市发展与旅游地产的良性互动。
3.3发展自驾车为主题的旅游方式
据青海自驾车旅游市场分析:近年来,青海省机动车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全省个人轿车拥有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青海省发展自驾车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交通优势。自驾车旅游对青海省旅游业的旅游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其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青海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以汽车营地为基本功能,结合青海省地方特色,形成集停车、餐饮、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地,着力打造可接待自驾游和团队游客为主体的复合型营地。
4结语
针对瞿昙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环境,分析现状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瞿昙镇结合遗产旅游的发展策略,以指导瞿昙镇未来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翠丽. 青海自驾车旅游需求市场的调查分析及评价[J]. 学理论,2011,26:81-82.
[2]宋巍.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周边小城镇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关键词:都市型;海洋旅游;深圳;海陆一体化;海洋旅游网络 ;海洋合作区。
一、深圳都市型海洋旅游现状特点。
深圳都市的发展, 在空间上实现了城市区域的全方位覆盖,在人口方面实现了千万常住人口的突破,而在都市生活与休闲方面,周末游和自驾游的兴起使深圳的环城游憩带得以发展。 深圳海洋旅游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东部滨海区所在的龙岗区为例,2000 年旅游者人数为 95.4 万,2011 年旅游者人数达到 1236.9 万,增长了 13 倍(见图 1)。 发展至今,深圳的海洋旅游呈现出以下特征:
1.滨海旅游活动逐年升温,滨海旅游地开发呈激增态势。
自 2002 年深圳提出“退二进三”的城市发展策略以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深圳的滨海旅游活动也在政府的提倡下大力发展起来,沿海交通情况的改变也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滨海大道、S359、S360 以及盐坝高速陆续建成,大梅沙-小梅沙-玫瑰海岸度假片区、下沙-观音山-葵涌度假片区、南澳度假片区、东冲-西冲度假片区、杨梅坑度假地、较场尾-金海湾度假片区、欢乐海岸、前海片区等旅游地也随着道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 2012 年大鹏新区建立,明确定位于发展“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快了深圳的滨海旅游的开发进程。
2.近海旅游活动开始萌芽,品牌培育任重道远。
深圳虽然是沿海城市, 但深圳绝大多数的人口都是移民而来,本土原有渔业活动对于近海旅游活动的推动近乎于无,这使得长期以来深圳的近海旅游活动处于空白状态。 20 世纪 90 年代,康辉旅行社组织深港澳珠江口巡游活动,这是深圳近海旅游的首探。 进入 21 世纪后深圳部分海洋活动先锋爱好者借鉴香港及国外经验在深圳东部展开海洋运动尝试,深圳近海旅游自此萌芽。 2007 年,深圳帆船爱好者成功推动“中国杯”帆船赛成为官方赛事;2008 年,国际 F1 摩托艇大赛深圳站正式落户南山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水上项目在大鹏半岛成功举办。 国际海洋赛事成为深圳近海旅游活动发展的领航,部分大众性的近海旅游活动逐渐呈现,例如气垫船、摩托艇、潜水、海钓、跳伞、滑翔等。但是,这些近海的赛事、活动发展的时日尚短,多数还处于萌芽阶段,近海旅游的品牌形成于品牌培育任重而道远。
3.海洋旅游全面突破海洋功能区划,渔业与海洋旅游 的结合日益紧密。
虽然《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制定了渔业与旅游的海洋区划,但是经过 8 年的发展, 渔业地区与旅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海洋旅游已经全面突破目前的渔港中的海洋功能区划。渔港中的南澳、坝光、东山、沙鱼涌,养殖区中的内伶仃岛北湾和东湾、内伶仃岛南湾、南澳、鹅公湾、岭澳、东山,人工礁渔区中的东冲———西冲、杨梅坑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 第一产业渔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推动了深圳海洋旅游的大跨度发展。
4.珠三角地区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国家优惠政策 加剧海洋旅游竞争。
在珠三角范围内,无论是传统滨海旅游地,还是新兴滨海旅游地都在迅猛发展。珠海作为传统的滨海旅游地,连续 10 年对其滨海大道情侣路进行改造和延伸, 并展开了积极的海岛旅游探索;惠州、江门等地作为新兴的滨海旅游地在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不仅建设了碧桂园十里银滩、金融街巽寮湾度假中心等新型旅游目的地,也开发了滨海温泉等新型旅游项目。国家给予周边城市的优惠政策更是加剧了珠三角城市海洋旅游的竞争。2011 年珠海横琴新区、2012 年广州南海开发区相继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成立。 横琴获准实行“二线关”特殊制度,南海开发区则获准与港澳进行旅游联动开发, 在国家优惠政策吸引下,两地吸引了大量资金进行海洋旅游开发, 并迅速形成了滨海产业。 在此背景下,深圳的海洋旅游面临的竞争急速增加。
二、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劣势。
深圳拥有巨大的海洋旅游市场,且随着城市的发展都市型海洋旅游已经起步,但是也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劣势。
1.海洋旅游起步晚,基础设施制约海洋旅游的发展。
深圳海洋旅游发展较晚, 滨海地区长期处于闲置或无序状态,虽然历届深圳总体规划都对滨海地区有过设想,但是由于财政倾斜力度不大,加上各区的海洋意识不强,使海洋旅游长期滞后经济的发展。财政支持力度的低下使滨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深圳市区,交通不便、住宿困难、通讯不畅等基本问题成为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严重制约。
2.海洋城市形象引导不足,海洋旅游发展意识薄弱。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但由于深圳的发展以工业先行,近市区沿海区域又多沦为填海区, 滨海地区或偏处城市边缘难以到达、或由于城市污染让人望而生畏,使深圳长期展现出内陆城市而非海洋城市形象。 另外,深圳的旅游发展主要依靠口岸入境游客,长期以来主题公园旅游和都市旅游是深圳旅游的主导,而滨海旅游却由于观念的缺乏而长期搁置。
3.海岛旅游先天不足,海岛开发艰难前行。
深圳市周边虽然有 100 多个岛屿,但是实际上属于深圳且面积超过 1km2的海岛仅有大铲岛、小铲岛、赖氏洲、洲仔头四座,这四座岛屿与之对应的陆域较为偏僻,迟迟未能开发。 深圳周边其余的岛屿分属于珠海、惠州、香港三地,其开发涉及到行政问题,因此仅有零星的深圳游客前往旅游,却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大规模的开发。
第二,深圳处于边疆地区,改革开放前海疆问题严峻,深圳周边的许多岛屿被列入军事管理或安置军事设施,基于国防安全这些岛屿的开发也难以进行。
第三,海岛管理之前隶属于渔业海洋局,陆地的旅游开发流程与海洋开发投资的流程不一致,导致海岛开发融资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深圳的海岛旅游尚未真正起步,仍需艰难探索。
4.海洋旅游开发政出多门,统一规划难以实行私建违建层出不穷。
在深圳行政机构改革以前, 海洋旅游的开发需要经规划局、国土局、海洋局、建设局等多部门的审批,但各部门往往基于自身考虑对海洋开发各持己见,在此背景下,正规的海洋旅游开发往往悬而未决,巨大的市场却又诱使民间投资实行私建违建,造成了目前深圳海洋旅游品质不高却又数量繁多的现状。例如经媒体曝光深圳的“海上皇宫”就是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私自建造的,但是它的火爆程度也反映了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在深圳部门合并后,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规划国土局对海洋旅游开发进行审批与授权,大大简化了政令,但是整合行政力量统一规划开发仍旧任重而道远。
三、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策略。
基于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特点以及深圳海洋旅游发展的劣势,本文从海滨旅游、近海旅游、海岛旅游等构成都市型海洋旅游的三方面入手分别给出发展策略,同时整合海滨、近海、海岛旅游资源形成海陆一体化旅游网络,并构建都市圈之间的海洋旅游合作区。
1.海滨旅游发展策略。
随着深圳都市的发展,深圳的海滨旅游已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圳海滨旅游发展必须实现以城市为依托,陆海互动,保护生态与旅游开发并重。
①与深圳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细分海滨旅游市场,实行都市型海滨度假与郊野型海滨度假区域差异化开发。深圳的海滨旅游发展与深圳的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海滨旅游的发展必须与深圳城市发展相适应,海滨旅游的推进深度、开发规模必须与深圳都市发展的阶段相适应,既不能超前发展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可滞后发展导致海滨地区竞争力下降。
目前深圳海滨旅游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呈梯度的市场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滨旅游的市场分析不够,海滨旅游开发过于盲目,因此对于深圳的海滨旅游市场的细分研究势在必行。根据海滨旅游市场的需要将都市行海滨度假与郊野型海滨度假实施区域差异化开发,将便利市民与保护生态兼顾。
②立足珠三角,海滨与陆域互动,以发展旅游综合体为主体塑造国际知名海洋旅游地形象。 首先,深圳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海滨旅游必须跳出市域局限,立足珠三角,打造国际形象。未来深圳海洋旅游不可避免的与整个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展开竞争,同时也必须积极的与其他城市进行合作,把海洋旅游的蛋糕做大。
其次,海滨旅游紧紧依托沙滩部分则地域狭小,海滨地区与陆域互动将极大的增加海滨旅游的腹地范围,构建全方位海陆一体化旅游系统从而提升竞争力, 加强海滨地区旅游活动的多样性。例如,大梅沙片区以沙滩为依托,纵深发展旅游地产及高端商贸,并联通东部华侨城景区成为海陆一体的海滨旅游区,大大增加了旅游竞争力。
再次,深圳目前海滨旅游地众多,但欢乐海岸、大梅沙、小梅沙、玫瑰海岸、校场尾、南澳等地均以市民的低层次需求为主,与城市等级相匹配的国际海滨旅游地严重缺失。旅游综合体作为集旅游、地产、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产业集群具备迅速聚集资金,统一规划营销,快速吸收国外优秀经验等一系列优点,能够集约利用海滨地带土地,迅速打开海洋旅游局面,从而塑造国际知名海洋旅游地形象。
③严格保护海滨环境。 有序控制海滨土地利用,创建可持续的海滨旅游发展之路。 海滨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大型的建设与开发极易造成海滨地区的毁灭性破坏,同时海滨地区是陆地与海洋交汇之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频繁的人类活动往往给此处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因此严格保护深圳的海滨环境是深圳海滨旅游的得以发展的前提。
随着深圳城镇化的推进, 除红树林地区与东部海滨岸线外,深圳绝大部分的海滨地区都开始为城市建设所用,大规模的围海造陆改变了深圳原有的岸线形状,2011 年大鹏新区建立后,旅游城镇化的趋势已经向东部推进,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有效控制海滨土地的利用,严格限制海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从而创建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2.近海旅游发展策略。
①以渔业为依托,改造传统海洋活动基地,促进渔业与旅游结合,迅速打开近海旅游的局面。 深圳发展近海旅游首先可以以渔业为依托, 渔业是深圳近海产业中最容易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在深圳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渔业与旅游的结合,发展渔家乐等类型的旅游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深圳近海旅游者数量,为近海旅游吸纳人气,从而迅速打开深圳近海旅游的局面。
②以陆域为支撑,兴建新兴海洋活动基地,持续加大近海体育活动的发展,以体育活动促进近海旅游发展。 目前深圳的近海旅游非常稀少,除了少量的摩托艇、冲浪、气垫船、帆船活动,与国外的滨海旅游胜地相比,深圳近海活动无论从规模还是种类上都相距甚远。未来深圳发展近海旅游需以陆域的海洋活动基地以及海洋活动培训机构为依托,依托陆上资源,以时尚和前卫的生活方式吸引深圳的中青年人士积极参与,例如潜水、滑翔伞、风筝冲浪等等。同时继续加大近海体育赛事的投入力度,巩固 F1 国际摩托艇大赛和中国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的已有成果,积极培育其他近海赛事品牌,并衍生近海赛事旅游产业链,例如摩托艇活动在近海旅游中的推广,利用体育活动促进近海旅游发展。
③以近海岛屿为节点,引入新型线路,组织特色化海洋游线,增加近海旅游多样性。近海旅游是滨海旅游与海岛旅游的良好衔接,海岛旅游是良好的节点所在。 深圳近海旅游应当构建联接陆地与岛屿的良好路线,集休闲渔业、滨海活动、特色岛屿、近海活动于一身,积极开拓新型近海旅游主题线路,改变以往近海仅仅作为陆地与海岛通道的尴尬地位,丰富近海旅游的多样性。
3.海岛旅游发展策略。
①陆岛联动,改善岛屿交通条件,发展主题式海岛旅游。目前深圳发展海岛旅游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现有海岛的旅游品质,而交通不便已经成为影响海岛开发的关键因素,以铲岛、小铲岛、赖氏洲、洲仔头等四岛为例,由于交通不便海岛旅游发展十分缓慢。深圳应当实施陆岛联动, 积极利用现有的渔港设施增设旅游码头,并积极开发营运线路,实现岛屿与陆地的顺利对接,降低深圳游客赴岛成本。
另外,目前深圳的海岛旅游上处于萌芽阶段,随着深圳旅游产业的发展,海岛旅游必将成为热点,因此预先确立主题式海岛旅游开发,严禁无序开发,达到保护海岛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的目的。
②创新岛屿开发模式,尝试岛屿租借开发,增加深圳近海岛屿开发数量。深圳周边岛屿众多,但是多数都属于珠海、香港与惠州三地,珠海、惠州两地经济体量较小,与深圳体制相同,且毗邻深圳的岛屿珠、惠两市鞭长莫及,因此深圳可以尝试创新岛屿开发模式,展开与珠海、惠州的海上岛屿合作,尝试租借开发深圳附近的岛屿,增加深圳可开发的近海岛屿数量,从而全面提升深圳滨海城市形象,是深圳成为集滨海———近海———海岛旅游于一体的城市。
4.海洋旅游网络与珠三角海洋旅游合作区。
滨海旅游、近海旅游与海岛旅游的发展是都市型海洋旅游的三个重要组成方面,从空间上看是从陆地向海洋由近及远的旅游空间拓展。 深圳可以充分利用强大的市场里建立海洋旅游网络(图 2)。 依托海滨旅游,背靠旅游腹地,兴建新型海洋旅游活动基地,完善传统海洋旅游活动基地,开拓近海旅游,积极开发主题海岛,充分利用特色海洋旅游线路,全方位开发海洋旅游。
第一,在海洋网络的基础上,充分依托珠三角都市连绵区的市场优势;在整合珠三角海洋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广佛肇的政策与市场,结合深莞惠及香港的市场优势,并倚借珠中江、澳门的政策优势,构建珠三角海洋合作区,以此为基础向国家申请建立都市型海洋试验区(图 3)。 第二,尝试对珠江口岛屿群进行整合,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对这些岛屿进行勘探与调查,然后根据土地适宜性、区位、岛屿特性等进行统一的保护与开发,防止重复建设与无序开发。第三,参照珠海横琴新区“二线关”制度,允许粤港澳三地人员在海岛简易通关消费;同时在海上建立粤港澳自由关税区,利用财政手段及关税制度刺激珠江口海洋旅游开发。
四、结语。
深圳发展海洋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市场优势,随着都市区的提升与发展,海洋旅游潜力逐步释放。 深圳在海滨旅游方面可拓展腹地加强与城市的联系,近海旅游方面需要培育近海活动,开发新型旅游线路,海岛旅游方面在主题式开发已有岛屿的同时,可以租借珠海、惠州的海岛进行发展。深圳海洋旅游需要以本地市场为出发点,探索滨海、近海、海岛为一体的海洋旅游网络开发,同时立足珠三角,积极与广佛肇、珠中江以及港澳的合作,尝试建立珠三角都市区海洋旅游合作区。 注释: ①根据 2000~2011 年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综合得出。
参考文献:
1998年,旅游业被中央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了旅游投资的热潮。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中国旅游业吸引海内外投资的总规模已达到8600亿元,其中,宾馆饭店等住宿设施投资规模为6400亿元;景区景点开发为1000亿元;旅游车船、文化娱乐、旅行社等1200亿元。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调动了各方面投资旅游的积极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2005年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累计达到19000亿元,2020年将超过60000亿元,在未来5—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总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伴随着旅游业投资的热潮,投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旅游投资中出现了投资热情与投资回报背离,宏观发展趋势与投资企业微观收益背离的怪圈。旅游投资失败案例的增多说明作为大投入大产出的旅游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
二、旅游投资项目的特点
旅游投资项目是为旅游活动或以促进旅游目标实现而投资建设的项目,从建设内容可划分为景区景点项目、饭店建设项目、游乐设施项目、旅游餐饮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旅游交通建设项目、旅游培训教育基地项目及其他辅助项目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不同于其他投资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关联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种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需要其他配套服务的支持。因此,旅游业某一领域的投资必然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的投资,受其他领域投资的影响,否则,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其他配套服务的依赖,成为旅游投资项目无法自主控制的重要风险。
2.敏感性。旅游业的敏感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制约。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很多,既有行业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其中,许多是企业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如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主要指旅游文化消费)的变迁、战争等。这也使得旅游投资具有了很大的风险。
3.专用性。旅游投资不像工业投资那样可以随意转产,它的投资一旦形成,若无人使用,其产品价值就不能转移而被消费,容易成为无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退出门槛高。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季节性。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淡季资产闲置浪费,财务上入不敷出,旺季资产又常常超负荷运转;旅游资源的功能也受到季节性的限制。
5.依托性。旅游投资项目依托性强,紧紧依托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经济环境。一是受旅游市场依托,也就是受旅游资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双重影响;二是受旅游产业依托。(2)社会环境。旅游项目受到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文化氛围和和平稳定的环境影响。(3)自然环境。目前,我国的旅游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考虑地理位置、选址是否合理等。
6.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旅游的属性和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大的特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属于资源依托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果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考虑在内,旅游业就是高投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旅游活动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企业来承担,势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额。旅游产品消费又具有不可储存性、非完全排他性、临时使用性、节律性等特点,消费额度有限,回收缓慢,导致投资风险增加。
7.市场导向性。旅游项目投产后的运作和企业一样,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一方面,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细分,希望一个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旅游者市场需求趋向是动态的,特别是处于快速致富的过程中的中国,游客需求在快速转换之中。特殊性需求要靠敏感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发现和把握,才能适时地推出适应需求的产品。对市场把握不准,就会失去产品消费的主体,从而产生投资风险。
三、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
旅游项目投资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我们要具体分析各种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要从项目投资进行分类分析。根据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可将旅游项目投资风险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和项目核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是指那些对所有的旅游投资项目都产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相关联。企业无法直接控制此类风险,但可以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其损害程度。项目核心风险是发生于个别项目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来自于投资项目内部的微观因素。企业可以控制该类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或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1.项目环境风险。
(1)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特别是项目所在地的稳定性。旅游业是典型的敏感性产业,旅游活动又是通过旅游者从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移动才得以实现的,投资项目所在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将给旅游者等市场主体带来顾虑和阻力。
(2)经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消费能力和档次。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之后,才有可能选择旅游消费,这决定了旅游投资项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经济环境应是旅游项目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因素。
(3)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决定投资项目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决定项目的赢利水平,并对投资者是否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中、投入到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中以及投入的程度等起着根本性作用。
(4)自然风险。这是指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环境污染和自然景观的退化,旅游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标准等。许多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有很高的依赖性?熏特别是休闲、疗养、观光类项目,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质量对旅游投资项目有直接的影响。
2.项目核心风险
(1)主要内容
①完工风险。存在于旅游项目建设阶段。主要表现在为:项目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使项目可能迟迟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
②设计风险。指旅游项目在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技术问题使项目的主题、策划或布局存在某些缺憾。旅游资源越独特,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但是资源不等于产品,真正构成游客吸引力的,是产品的吸引力。在这个结构里,资源如何转化为产品,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设计风险将直接关系到旅游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旅游投资项目影响深远。
③管理风险。旅游投资项目承包之后,一般由项目管理师全权负责。项目管理师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尤其是管理师个人的风险偏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风险。因此,项目投资者和管理师都应具有优化配置(即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并协调和充分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源的能力。
④市场风险。指旅游投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对市场的适应情况。由于旅游投资项目自开始时的市场分析到建成后进入市场,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差,当初的市场分析是否符合现在的情况、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旅游者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造成影响。许多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时轰动,建成后经营惨淡?熏就是市场风险的一种体现。
(2)影响因素
旅游项目核心风险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性。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企业思想准备不足。旅游项目投资比其他产业的项目投资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作为投资企业,认识与了解这些特征是其进行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基础和前提。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进入旅游投资领域时,看中的只是旅游投资中有利的一面,如易产生轰动效益、品牌效益,科技含量不高,进入行业的门槛低等,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投资是一个关联性强、投资大且回报周期长的行业,在资金准备与人才准备上严重不足;
②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旅游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如果未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充分地研究分析,一旦失误后果严重。可行性研究是旅游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针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其内容包括旅游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开发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优化等。这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的欠科学性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的重要原因;
③创新观念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类同的其他企业的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企业也需要注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需要升级、换代和更新的,是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必须有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位,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循守旧是导致风险加大的重要原因。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
①关联企业的影响。旅游投资项目的开发需要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的参与和配合,其他参与方的资信状况、技术和资金能力、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及其变化都会对项目的成败产生影响。
②竞争对手的变化。与食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不同,旅游消费的可替代性很强,同类产品的竞争和不同产品的竞争同时存在,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的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自己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而缩小市场,造成盈利下降。
四、加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对策
鉴于旅游投资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不当行为会导致风险加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观念和方法等对策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产生对策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良策。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与其报酬是成正比例的。如果对风险一概加以排除或逃避,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因此,投资者应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不仅要从理论高度认识到项目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且还要从旅游投资项目本身特点角度进行探索;对项目投资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外部环境对投资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摸清产生风险的各种要素,寻找风险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克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企业综合决策水平。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旅游企业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周密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剖析企业投资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及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通过风险估量,为今后投资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准确依据。
[关键词]乐山会展旅游旅游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会展旅游市场竞争中来。据国际联合会统计,会展业每年为全球带来的收入高达2880亿美元。我国各城市也逐步认识到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意义,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都已展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成都、武汉等省市纷纷提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建立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桂林、深圳、苏州、重庆等城市的会展旅游亦得到了大力发展。2002年5月,在北京还举行了“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
乐山的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最具世界影响力。乐山有条件也有必要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旅游城市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
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
二、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乐山要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1.政府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精品,将为优先开发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区,加快区域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打造“中国第一山”,就是全面整合峨眉山、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和城市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建成我国一流的国际旅游精品,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乐山市旅游的“二次创业”,促进区域综合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风景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称。境内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中心,呈放射状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境内还有以清幽著称的岷江平羌小三峡;有以古榕为特色,江水如镜的“小西湖”五通桥;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旧居和沙湾大渡河美女峰石林风景区;有具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峨边黑竹沟风景区等。全市已形成了朝山、观佛、探险、民俗、生态和休闲等多层次多品味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2003年乐山旅游收入达35亿元,在四川省仅次于成都。乐山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并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城市。乐山市文化底蕴丰厚,是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有2000多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3.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
乐山地处中国西部成都平原经济圈,距成都仅100余公里,北靠成都旅游区,东邻自贡——蜀南竹海旅游区,西连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南接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是沟通南北和连接东西旅游区的重要枢纽地。乐山现已形成了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道213线、305线等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助的交通网络。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把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联成一体。客轮出乐山港和沙湾港可直达长江沿岸港口。目前,正在筹建乐山旅游机场、乐宜高速公路、内江——峨眉高速铁路。预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成都至乐山仅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
4.通讯网络现代化,金融机构健全
乐山市的邮电通讯已形成以光纤、微波为手段,以数字程控为中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并建成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各种网上业务蓬勃开展。乐山金融机构健全,拥有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乐山支公司和多家证券中介机构。
5.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乐山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自从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乐山同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朋友不断增多。乐山先后与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关系,同日本市川市和澳大利亚赫维湾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同国内30多个沿海、沿边城市建立了横向联系。包括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安森美公司、日本大冢公司、荷兰飞舸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团、大企业相继来乐山投资办企业。2002年,全市合同外资2.0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395亿美元,名列全省第二。
6.拥有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
为满足2005年世界遗产论坛召开的需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峨眉山温泉度假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3.5亿元人民币,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及配套设施,作为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整个会址由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世界遗产展示中心、世界温泉博览园等旅游项目和配套的五星级酒店等组成。
7.初步具备接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
乐山现有大型会展中心两家——乐山市农业展览馆和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乐山现有星级宾馆2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宾馆12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大都拥有几个到十几个规模不等的会议厅,并配备多媒体、录像机、幻灯机等会议辅助设备。
近年来,乐山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外事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要做,却没有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场所,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为此,乐山市决定在时代广场对面建造一个与之相配的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位于乐山中心城区柏杨路与凤凰路交汇处,宗地面积75.21亩,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会展中心主体以举办展览、会议为主,兼搞有关展示、表演、宴会等;场馆内部配以商务、旅游、运输、通讯、金融、餐饮等服务设施;外部设置广场和绿地,为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提供开阔场地。
8.经验比较丰富
近年来,乐山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2002年9月,来自29个世界遗产地的代表和中外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专家及各界人士相聚乐山,召开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国际会议。2005年10月,世界遗产论坛第一次大会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举行,邀请了177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代表、700多个世界遗产单位的代表、世界各国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的代表、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参加,盛况空前。世界遗产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乐山积累了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乐山会展及配套设施的档次和服务水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乐山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大型会议展览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乐山发展会展旅游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乐山至今没有设立会展旅游的专门管理机构。近年举办的大型会展,如“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世界遗产保护节”等都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主办,乐山市政府、四川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承办。
(2)大型会展设施缺乏。乐山市现有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和乐山市农业展览馆,但还没有一家具备千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需要既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策划、公关、组织展览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才。但是,目前从业人员中,无论是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在内的会展核心人才,还是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在内的会展业辅助型人才,还是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都比较缺乏。
(4)周边城市竞争激烈。仅就四川省而言,乐山发展会展旅游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最大的竞争来自成都。成都是省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具有一批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都是乐山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成都频频举办全国性以及国际性会议展览,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科技城绵阳也是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强劲对手。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多家,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绵阳还是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并已建成通航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现有的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展览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建筑面积近二万平米,曾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暨世界航天科技展”、“恐龙化石标本展”、“潍坊风筝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
三、乐山会展旅游的类型
根据乐山资源状况,应重点开发带有特色产业交流、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性质的会展市场。
1.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会展旅游
(1)动植物展。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峨眉山地外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得天独厚地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分,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美称。景区内已知的高等植物323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全省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欧洲大陆的三倍。还有木兰、木莲、含笑、石栎、铁杉、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1亿年前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而且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这里会聚一堂,融合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世界植物资源的宝库。峨眉山景区内,还栖息着大熊猫、黑鹳、枯叶蝶、小熊猫、蜂鹰、牛羚、白娴鸟等2300多种野生动物。
另外,峨眉山建有博物馆,博物馆的自然标本的陈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为各个层次观众所喜闻乐见。峨眉山博物馆是四川省近年来优秀的博物馆精品陈列之一,是世界旅游精品的具体体现。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乐山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条件。乐山可以借此举办稀有动植物展,采用标本、图片、图像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学者和动植物爱好者;还可以举办动植物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邀请国际动植物学会专家团以及国内动植物学专家学者参加。
(2)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峨眉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峨眉山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曾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4A级景区、世界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等称号。1997年10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在我国建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的景区还很少。
鉴于此,乐山可以举办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各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学术界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前来共同探讨世界遗产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问题,促进世界遗产地会展旅游的发展。
2.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茶文化博览会
峨眉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峨眉茶叶品种主要有“峨蕊”、“龙井”、“竹叶青”、“云雾茶”等。尤其“峨蕊”、“竹叶青”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乐山市在发展茶业经济的同时,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乐山有一处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加工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竹叶青生态茗园。园区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国家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生态茗园园区占地280亩,分别由“茶博园”、“茗青园”、“生态园”、科研生产加工区四大景区和数十个景点组成,是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茶文化、茶生态、茶科技旅游观光景区。这些都为乐山开展茶文化展览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国际茶业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两年一届。2004年9月19日~25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出席该届盛会的国内嘉宾有1800多名,外宾560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球权威茶业机构代表、茶业专家及企业家等。
乐山市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大力争取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承办权,以承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峨眉山茶文化走向世界,有力地促进乐山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山还可以举办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叶、茶器具、茶饮料等产品。
3.名人文化旅游节
乐山市西南沙湾镇为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故居,辟有沙湾石林风景区。198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一生。
乐山可以尝试举办郭沫若生平展、郭沫若作品展、郭沫若文化旅游节以及乐山名人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名人文化、促进文化界与旅游界广泛交流,借此推介“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为主题的乐山旅游。
4.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
乐山夹江,作为陶瓷产业后起之秀,经过10多年的探索发展,培育壮大了陶瓷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以东陶西移战略骨干新中源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以建辉、新万兴、米兰诺、威尼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竞争力强的重点陶瓷企业;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目前夹江部分陶瓷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陶瓷生产新工艺不断涌现。其中新万兴、米兰诺公司的天然气抛光砖生产线,堪称世界之最。新北斗陶瓷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部扶持项目,“川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随着建陶产业的健康发展,夹江与国际的经贸合作也与日俱增。夹江先后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强国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企业间和政府间的联系与合作。2003年,意大利政府向夹江提供270万欧元的无偿援助和贷款,用于建立陶瓷生产培训基地。2004年,夹江境内新建的乐山铁路二类口岸已投入使用,陶瓷产品已顺利进入中亚、东亚、东南亚、南非国际市场,全年建陶产品出口将近800万美元。由此可见,乐山举办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一方面为乐山陶瓷精品以及陶瓷工业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打造一个国内国际交易平台,推动乐山陶瓷业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会展旅游业发展。
四、几点建议
针对制约会展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乐山应着重从机构设置、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设置会展旅游主管机构
纵观国际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巴黎设有“旅游与会议局”;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在其旅游管理机构下专设会议局;北京市旅游局下设有国际会展处。乐山也应设置相应的会展旅游主管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会展旅游业。
2.加强会展设施建设
高标准和多功能的会议展览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规划决策,建造现代化的大型会议展览设施;除目前建造的新乐山会展中心外,对现有的乐山农业展览馆等会展设施按现代化标准进行改扩建,对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型建筑物增强其会议展览的功能,以适应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3.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
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会展服务人员既要熟悉国际会展惯例,又要精于会展市场开拓,还要善于会展管理。因此,建议成立会展旅游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国内外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的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人员到会展旅游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参观考察世界名胜地,听授世界一流课程,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接触世界前沿信息,系统、全面地吸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从而较快地提升会展专业素养。
4.加强与成都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
乐山在发展会展旅游的过程中,在资金、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于成都。同时,成都也需要借助乐山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休闲度假环境来增强其在国内、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成都与乐山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两个城市可以共同投资建立大型会展中心;可以进行经常性的会展信息与人才交流;还可以联合推出会展旅游产品,进行市场宣传与促销。
参考文献:
[1]娄世娣: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经济经纬,2004(5)
[2]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10)
[3]杨玉莉叶文吴明远:云南省会议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7)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5]陈锋仪:对我国会展业与会展旅游的相关分析[J].理论导刊,2002(10)
[6]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7]谢红勇:重庆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前景初议[J].经济师,2004(2)
[8]杨群: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探析[J].人文地理,2004(4)
[9]胡林: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发展瓶颈问题——以广州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