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School renewal means that schools inclund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develop better based on previous and present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an meet students'needs, challenge teacher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highlight school's characteristic of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school renew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refer to those characterized with clear orientation, unique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The mechanism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nvolv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being based on schools and connected with communities; taking teachers as main body and negotiating with other parties; integrat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perfecting the ensuring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main theme of promoting school renewal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to promote school renewal in course of developing school culture and to display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by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 renewal
当前,考试仍然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但考试制度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改革的切实推进。在课程实践中,抓必修、必考科目,“知识本位”“学科至上”的弊端并未真正扭转,那些不属于升学考试范围的内容,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则不受重视,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教师更多是关心必考科目的教学,对其他课程则缺乏关注和投入,由于教师以执行国家课程为主要任务,缺少独立开发课程的实践机会,所以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存在着不足。①由于课程类型事实上的单一性,教师成为“法定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机”,致使学校的课程文化缺乏生命活力。能否通过突破课程类型的单一性,创造基于本校实际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开发实践中,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学校的更新,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拟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思考校本课程特色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学校更新的影响。
一、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的关系
(一)校本课程的特色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校本课程的特色是通过校本课程的针对性、独特性和适切性来体现的。
针对性,即紧密联系本校实际,针对现实需要。校本课程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一种课程类型,其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使课程校本化,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独特性,即具有本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反映学校的办学宗旨,针对学校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继承学校传统并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独立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独特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适切性,即适合于学校的各种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性。校本课程意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是可以顺利实施的,它既要适合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进步,也要适合于教师专业水平以及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
(二)学校更新
所谓更新,即不同于原来的状态,而且是朝着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变化。包括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从学生方面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涉及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道德、审美、个性特长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良好发展是培养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持续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既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而稳定的职业态度,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形成高超的教学能力等,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过去的问题,教师的发展主要涉及观念的更新,如教育质量观、课程观、学生观的转变;教育实践能力的更新,如课程开发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
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教育质量的提高,校风、教风、学风的端正,学校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等,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表征。学校更新的核心内容是办学指导思想的更新,即需要认真思索和回答“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机构?”等问题,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突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职责的特点。基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来带动学校评价管理制度的更新、办学条件的更新等。
(三)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1](68)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则可以使学生分享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和课程内容,如校史、校训、校歌等,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而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能够反映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真正提高。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且不属于升学考试的范围,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系列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编制、课程实施和评价等,可以使教师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能动的实践中,更新课程观念,锻炼并提高课程开发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也能够帮助教师克服对国家课程的“依赖心理”和“忠实执行的习惯”,增强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确立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强调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1](67)当学校以追求特色为取向时,就会在达到统一要求的同时“求异”,就会认真思索本校的办学宗旨、办学传统和发展路向、学校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等,从而找准学校发展的起点和路径,而不是盲目模仿和攀比,这对于学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以形成校本课程的特色带动学校更新的策略
(一)探寻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
1.基于学校,联系社区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其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受办学宗旨规定、在贯彻办学宗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办学模式,涉及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把形成与彰显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师生澄清认识、明确目标、调控行动,使全校师生为之而努力。其中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有的学校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可将学校历史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编制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像剪纸、线艺、陶艺、版画等,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的学校发掘和利用所处社区的课程资源,像文化古迹、风景名胜、民风民俗等,设计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历史文化。
2.以教师为开发主体,实现多方力量协商对话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有“专家决策”“集体审议”“教师自主”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集体审议”模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集体审议”要求多方人士参与,在审议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不同的意见在交流中沟通融合,不同的利益在互动中协调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能够兼顾多方需要,也能够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具有合理性,能够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等的理解和支持,为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的情况,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此,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需要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特点是在寻求特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捕捉到具有特色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3.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摸索和逐渐的积累,所以有必要将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的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是否能够彰显特色,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用事实说话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感受、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课程的适切性;校本课程能否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同、能否在本社区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否在学校之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这些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具体涉及课程资源系统、师资队伍系统、评价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而规范的制度、清楚的责权利划分,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等,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二)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学校更新
1.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更新
课程文化是人们在创造课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涉及课程建设制度的变革和随之产生的新的课程产品,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形成的新的课程理念等。传统的课程是“官方课程”,课程是由专家学者开发的、代表国家意志的“制度课程”,是“法定文化”的载体,多由固定的知识内容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学校教师只能机械地执行、严格规范地传承“官方课程”中的固定内容,并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当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三位一体共处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时,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权利得到了确定。学校独立开发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文化重构的过程,旨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如果是由学校自己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就需要创生新的、独特的、“为我所需”的课程文化。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学校、教师、学生、社会有关人士在现实的情境之中,通过协商、对话、合作,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
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之中,需要学校上下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认清学校的传统与优势,认清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必须为此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如调查研究、校本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估等,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对于学校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2.开展合理的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部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持续性、过程性的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评价不能仅以终结性的结果为指标,关注过程中的种种情况是必要的。
校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给教师赋权增能,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在评价校本课程时,有必要考虑教师的态度、行为以及实际的收获。一要看教师是否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践;二要看教师在实践中是否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否科学规范地从事课程开发实践,如做调查、写反思日记、收集资料、编写课程方案、撰写学术论文等;三要看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中的实际收获,如有的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同时,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的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补充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有的教师通过课程开发实践形成了教育科研成果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目的是要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评价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发展。既要考察校本课程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又要看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中的实际表现,还要看学生通过校本课程所得到的收益,如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见识是否得以增广,学生的心灵是否得以净化等。
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开发者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使校本课程更好地切合实际,更具本校特色。
3.以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校本课程系统,但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核心”,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近似于“关联课程”的课程系统,就可能产生更大的教育功效。即在一组课程中,仍然以分科的形式设置课程,但科目之间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彼此照应,使学生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主题的内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多次强化,以增强教育效果。在课程设计中,可以成为课程系统“核心”的因素不止一个,但“特色”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有的学校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在课程实践中加大人文教育课程内容的比重,在校本课程中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把“儒家经典”“文学”“戏剧”“民间工艺”等多个科目集结成校本课程系统,形成学校独有的校本课程。有的学校以“审美”为基点,建构美育课程体系,在众多的校本课程科目中,如手工制作、舞蹈、文学、武术、标本制作、书法、科学小实验等,突出美育的要求,实现美育的目标,将审美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内容渗透到各个科目之中,通过各个科目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该科目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上都有实在的进步。还有的学校以“农业技术”为中心,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作为课程“模块”,每一“模块”由一些具体的科目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来学习,掌握一种或多种农业技术。由此可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对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①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而且新的课程标准及相应的教材,以及校本课程地位的确立等,都为教师的课程开发实践提供了机会,也随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地域 校本课程开发 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②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③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 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 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 “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一、扬长德育
“扬长德育”其内涵所弹奏的是一部师生和谐共进的交响乐。“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师生的长处”是它的主旋律。“扬人人所长,越扬越长”,它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快乐成长、个性发展。
――“扬人人所长,育火红童心”中的“长”、“红”两字,体现了辩证关系,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长处,心才能火红,而心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发展内因,心红才能自信,充满希望。我校位于白云区农村,这一理念又能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长红乡土情感。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为核心,体现教育公平,只有差异,没有差生,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长红”奠定一生做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全面落实“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这一基础教育目标与任务,既注重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关注小学生精神的成长。
――承认、尊重、发掘、延伸和拓展每一个师生的长处,让每个师生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师生在校园里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扬长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积极因素进行鼓励、培养,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长期的良性积累,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特长”的有用人才。这里的“长”包括特长,更多的也可能是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或优点(长处)。
扬长德育从“扬人之长,越扬越长”这一教育原理出发,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独特优势,通过“期待、激励、训练”,使隐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发挥,并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心态逐渐迁移到其他方向,即扬长补短、扬长促全。
二、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所谓“校本课程”,是指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主要由校长和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开发的课程。
要设计学校的校本课程,就要诊断学校需求,找出发展特色;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现状;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分工合作;形成课程方案。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一是实践活动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多体现为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方式灵活,可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二是学科教学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以书面文本为主,多为某门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可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要实施校本课程,就要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基于研究:学校文化――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主题选择――课程方案的编写――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提炼――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基于设计: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相互关联、螺旋上升的课程。基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家长。基于学习与合作:团队合作而非因人设课。校本课程开发需要重建教师的课程角色:教师是推行课程变革的关键人物,是课程意义的诠释者与建构者,是课程的开发者,是课程的研究者。
三、扬长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结构化的“扬人所长礼艺见长”扬长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一)我校构建起了“扬礼之长”、“扬智之长”、“扬艺之长”的校本特色课程
我校扬长教育特色以扬礼之长为基础,以扬智之长为核心,以扬艺之长拓展,智情结合、传统与时代结合、人文与自然结合,以礼促长、以智带长、以艺显长,让每一个孩子学有特长,人人有长。
“扬礼之长”校本课程每个年级七课,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以小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为基础,每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礼仪广角镜”作为引入部分,向学生呈现场景或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第二部分“礼仪训练营”为每课的主体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演一演的过程中经历心灵与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雅言雅行、成为雅人的动机,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技巧。第三部分“礼仪伴我行”为每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注重行动实践,运用礼仪知识与规范,与生活相联系,突出童真童趣,生动活泼,是一套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渐进性、特色性的教材。
“扬艺之长”校本课程以农村群众喜爱的醒狮和中国象棋为特色内容,培养学生对醒狮和中国象棋这两种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狮舞见长,以思维见长,培养学生的才艺。
(二)以校本特色活动为平台,以动扬长
开展学生“扬我所长”系列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品行得到锤炼,潜移默化、坚持不懈地培养。
全校开展“明礼活动”。按校本教材分年级系统实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53-02
一、立足农村 挖掘资源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周围是广本地、立足特色是开发符合新课程标准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武器。在开发的过程中,把握创新原则,构建开发模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课程,它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点。近几年来,我校立足地域特色,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敢于创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特色的全面提高,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我校又一个新的亮点。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源是多方面的,有许许多多鲜活的材料和取之不尽的源泉。不少学校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我们认为适合本校、适合学生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才是最好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阔的田野,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子女,我校也是一个移民输入比较多的学校。学业余暇伴随他们的主要是身边的山水人物和与之相关的故事。我们引导学生留心体验自身生活、关注社会现象,多问是什么、多思为什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正是我校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题的不尽源泉。由此我们确定了“家乡的路”、“垄上行”、“我看老有所养”、“关注移民”等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题。
2.利用地域特色资源。
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凤凰果、鑫昌油、花堰鱼”是我镇培育的农业品牌;“紫盖寺、凤凰山、明月山、花子堰、和尚冲”是我镇著名的人文资源,也是我们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首选。我们由此确定了“漫话紫盖寺”、“走进凤凰山生态农业园”、“明月山下话明月”、“花子堰新貌”等活动主题。
3.选取能保障活动有效实施的主题。
由本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上生成的活动主题具有先天适应性和很强的免疫力。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去体验、去探究、去创造。我们选择的很多活动主题,例如“垄上行”、“漫话紫盖寺”、“燕巢踪迹何处寻”等,正是因为从时间、经费、安全、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着可靠的保障,活动才得以顺利组织实施。
二、把握原则 构建模式
为充分有效地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我们从两个方面把握原则,构建了四步走的开发模式。
两个原则:
1.坚持规范的课题研究方法。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组,包括课题指导专家、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成员的三级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研究,组织课题理论和实践培训,定期对实验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测评,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主动向指导专家汇报课题研究情况,请求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在实验策略上我们以集体研究为主,将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主题活动的实施相结合,与语文校本和地方课程联手合作,注重反馈和评估,在实验中不断观察、总结、反思、修正、完善。
2.落实科学的资源开发原则。(1)学生为主体原则,在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生力军。(2)师生合作探究原则,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全体参与者的积极性,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
三步走开发模式:
1.调查资源、收集资料。我校所处的半月镇是以粮油种植、林果种植、水产养殖三大产业为主的农业大镇,是湖北省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培育了众多农业知名品牌。镇内有始建于东汉的紫盖寺,是当阳古八景之一。近年来,半月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村镇建设示范镇”、“全省文明乡镇和卫生乡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我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是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宜昌市名牌学校、宜昌市标准化初中,宜昌市花园式学校。从半月镇走出去的不少人都成了各行业的能人志士,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有意识地了解和收集这些特色资源,进行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2.科学评估,分类整理。面对大量的资源,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摒弃了一些陈旧落后的资源,对部分资源进行了深挖和再生。并按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块进行了分类整理。
3.关注发展、注重变化 。我们身边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也在不断的生成和消亡。我们抓住学生关注的新热点新问题,生成了许多新主题。例如:“关注移民”主题活动是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而产生的,“稻田话飞虱”主题活动是在关注农业生产的新形势下生成的。
三、成果初显 任重道远
1.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学生。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个性差异得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交际交流的能力大幅提高、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更具奉献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因其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实践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校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课程意识、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等得以较好的转变,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变成自觉行为,主持和指导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能力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得以有效提高。可见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1)初步构建了本地自然、社会、人文三个图文资源包;我校编辑出版了语文校本教材《人杰地灵半月山》、《美德伴我行》,这两本书在学生家长心目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有很多上级单位的领导、学生家长、已经参加工作的我校毕业的学生、兄弟学校同事领导纷纷向我校老师索要这两本书。
(2)建立了凤凰山生态农业示范区、半月山社会福利院、龙台工业园区、校园苗圃基地等四个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活动基地。
(3)师生合作,建立了一个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网站。
我们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丰富内容。我们学校在有计划地开展规划课题“藏族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研究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
在这个课题组,笔者负责的是特色校本课程《华锐民俗》的开发和实施研究。在本着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的心态,推动学生把热爱家乡之情化作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行动;传承当地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密切学校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开展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个目的,我们着重从华锐服饰、华锐婚俗、华锐年俗和祭祀拉则这几个方面开发和研究。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具体过程
1.结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学生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在确定校本课程内容的同时,收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力争做到科学、准确,对其进行筛选,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取必要的、有参考价值的知识理论,编制成对学生、教师可用的教程。华锐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别的藏区相比,有很多特别之处,语言中保留了很多古藏语风格,婚俗中更是有异于别处的特点。
2.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也开始进行
①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调控指导。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学校自行选择和开发的课程,刚开始实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家长会提出一些异议,甚至遭到反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合理、影响实效等,学校有必要给予指导、帮助。
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校本课程对学生来说,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我校选择校本课程,能唤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
③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兼顾课程互补,增强实效。任何学科的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同样与国家课程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它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利用好这一点,使它更好地弥补其他课程的不足。比如华锐婚俗,民歌可与音乐学科联系起来。这样,使校本课程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④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教法灵活多变,使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显民族中学特色。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讲,动手练,再讲,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更多的特长生不断出现。
⑤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在校本课程实施到一定阶段时,学校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举办校本课程学生作品展,搞民歌演唱、历史知识竞赛等,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热情,学生积极参加,尽显自身风采,把校本课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1.在不断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具体体现如下
①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
②个别学生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只注重数理化等高考科目的学习。
③有的学生只适应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①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扩大校本课程的门类,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
②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③尽量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更好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增强实效,帮助学生改变思想认识。
④采取更为灵活的教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 开发 利用 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25-02
《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指出,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应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及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在多年的美术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市美术校本教学资源的不足:四会市城区的学校在社会文化资源方面比较丰富,但在自然资源方面较缺乏;乡镇农村地区的学校自然资源较丰富,但没有规范统一把它列入美术校本课程。所以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会市地处珠三角的前沿,具有一定的经济、地域、文化特点,只要因地制宜地开发美术资源,把它变成校本课程就一定能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从而实现新课改目标。
一 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
我校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电子阅览室平台,各班级建设了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和相应的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在学校的网络教室中,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网络中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大著名美术院校,及时了解当前的美术动态,欣赏最新的艺术作品,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在教学《意象艺术》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欣赏凡•高的油画作品《夜间咖啡馆》,然后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咖啡馆实景照片和《夜间咖啡馆》进行对比,通过比较、讨论两者的不同之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艺术。最后要求学生把两幅图片和文字解释制作成课件,在班上进行演示,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最后再把课件上传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络空间,随时供学生参考,这样就形成了美术资源。
二 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
我校是广东省绿色学校,校园环境非常好,校园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特别是几棵硕大的木棉树,花开时节显得特别耀眼。木棉树最大的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这有别于其他树木,其生态特点就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每年四月是木棉花开季节,我校初中老师在上初二第一学期国画课《木棉花》时,就会领学生到校园里仔细观察木棉树的不同形状,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木棉花色彩的变化,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木棉的印象,观察后,老师再出示木棉花的国画作品,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老师课前在木棉树下捡了几朵木棉花)两者的区别。当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获取了对木棉花的充分认知后,接下来让他们临摹绘画,这样,许多学生的绘画形态逼真,生动可感。
三 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美术教师能灵活多样地掌握多种手段和技术。如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从而获取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其实,任何学校的周边区域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我国教育观念相对保守,学生活动基本都限制在校园内,因此本来很好的美术资源因不被重视和利用常常浪费掉了。在教学中,有时当我们把身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发掘出来,并通过我们重新整理和艺术创造成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艺术品呈现给领导、学生看时,他们会感到非常惊奇、惊讶和惊喜。可见,以家乡周边的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会市威整镇有个奇石河风景区,周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奇石。由于学校就在奇石河附近,为了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资源,老师常带领学生到奇石河采集造型优美的石头。回来后,老师利用石头给学生讲述石头设计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制作彩绘石头,把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变成美丽的艺术作品。每年我们都把学生的彩绘石头作品摆在校道两旁供全校师生玩赏,使这些“神奇的石头”焕发出夺人的光彩。现在学校美术科组已把彩绘石头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教学。
四 合理利用校外地方经济产品资源
《新课标》指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发挥校外社会教育场所和设施的教育作用,不断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对于农村学校来说,由于它们没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可广泛利用当地经济产品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开办了很多企业。根据这一特点,可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我市是“中国玉器之乡”“他山之石,四会成器”。四会所生产的翡翠玉器产品种类齐全,款式多样,品质上乘。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生产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工艺精细,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评选出的珠宝玉器类金奖、优秀奖作品中,四会占了大部分。我市有几所中小学在玉器街的附近,很多学生家里都有加工制作玉器的家庭作坊和商铺。很多学生在放学途中都可以看到玉器的加工和摆件。根据这种有利条件,我市几所中小学都开展了有关玉器工艺品的制作和鉴赏等课程。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一课时,老师可直接带学生到学校旁的玉器加工厂,实地观看玉器师傅制作玉器的工艺流程,老师可结合玉器实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特点,以及欣赏玉器工艺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深入地掌握工艺美术品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五 有效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新课标倡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四会有一个远近闻名、被誉为“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的古镇――邓村,其中以白龙村委会扶利村最为集中和最具规模。走进邓村,溪畔、河边、山上、村旁,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枝叶婆娑的竹林,一条条小溪常年水流不息。丰富的竹资源和水资源,为当地发展手工造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开掘地方文化资源,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这样既使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的工艺过程,又让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邓村古法造出的会纸,除了作为祭祀用品之外,还可作为制作面具、道具和绘画、书法之用。2004年,广东省美术馆著名画家李钢就用会纸创作了名为《2004雅典阿提亚视觉艺术的奥林匹克》的一组现代国画,为我国7件参展作品之一。很多学生就利用这种独特环保的会纸制作出许多精美的装饰画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脸谱。每年的艺术节展览,都能展出许多优秀作品。现在学校根据这种纸的特点开发出了脸谱校本课程。
当然,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复杂繁多,学校和美术教师要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成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利用这些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期充分体现这些课程资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候,专门制定了《江苏省宜兴中学主体教育特色建设方案》,从“主体德育、多元课程、生本课堂、人本管理、人文校园”五个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指明了方向,勾画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确立了“树立大课程观,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优势互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有机统一;教学做研相互融合”的指导思想,决定对我校开发最早、植根于宜兴地域文化的《陶艺欣赏与制作》校本课程深度开发,引领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提升和体系的完善。为此,我们邀请各方面的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制定了《“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方案》,申报2012年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获得省教育厅的批准和大力支持。
我校申报这一项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首先,学校所在地陶都宜兴,有着6000多年的制陶历史,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享誉海内外。尤其是紫砂手工成型技艺,更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最具宜兴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可以植根于这一地域文化沃土,利用宜兴巨大的紫砂创作人才和研究人才优势,获得健康发展,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我校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于2000年秋季开设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已经形成从教学大纲到校本教材,从硬件环境到课程实施、学分评定的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陶艺课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课程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
其三,“十一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六期教研课题《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课题已于2009年高质量通过立项单位组织的专家组的现场结题鉴定。
其四,我校是南师大的附属中学,可以充分利用南师大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科研优势和实践经验,制订科学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规划》,并在建设过程中,获得自始至终的高水平学术指导。
当然,“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玩泥巴,也不是为了培养紫砂工艺师,我们所看重的是玩泥巴背后的文化,看重这种文化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并且通过它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所以在一开始就把“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定位为:以最具宜兴地域特色的紫砂文化为基础,通过构建以“紫砂文化艺术”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子集群,探索利用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途径和规律,探索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策略与规律,从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且致力于把基地建成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研发中心的中型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我们努力在下列方面取得成果:
一、突出文化融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把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学校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特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强调体验学习,突出文化认同感、文化理解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与原有的校本课程体系相融合、同时又突出基地建设主题的校本课程群,并借助子课程群的建设,扩大“紫砂文化艺术”课程基地的影响力,提高课程基地建设的社会效能。
四、通过基地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五、探索普通高中与地方研究所、高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机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课程基地的软、硬件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确定了“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群的四个重点研发方向。
紫砂与文学: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文大家对紫砂壶及紫砂文化的吟咏赞美;紫砂壶铭文的哲学和文学意涵赏析;紫砂文化的地域印记和密码解读;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的交相辉映等。
紫砂与科学:紫砂原矿的氧化物组成;紫砂成品的化学晶体结构;紫砂材料晶体结构与数学、化学的关系;紫砂陶色泽与特殊金属氧化物及含量的关系;紫砂材料烧制过程中主要的热变化;紫砂材料烧制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紫砂材料的低导热性与物理学的关系;紫砂表面“水色”与物理光学的关系等。
紫砂与艺术:紫砂文化的艺术特质;紫砂文化与诗、书、画、印的关系;历代紫砂艺术大家与书画名家的联合创作;紫砂文化内生特质及与其他姐妹艺术的相互影响等。
紫砂的国际传播:紫砂文化艺术的域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域外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对紫砂文化艺术发展的影响等。
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我们开始接触并认识了校本课程。对这一新生事物,相当多的学校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有的学校开发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有的学校发掘了本校的传统项目或其他优势内容,有的学校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资源,有的学校进行学科课程的延伸拓展或补充,也有的学校积极借鉴和引用兄弟学校的开发成果……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呈现着令人激动的喜人景象,涌现了一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典型学校,取得了许多显著的课程开发成果。
近年来,吉林省农安县教科所分别在师范附小、德彪小学、农安镇第一中心校召开三次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进一步明确要求并下发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成效很明显。尤其是2009年9月至11月,教科所对全县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通过座谈、听课、听汇报、查看资料等形式,对全县校本课程运行情况有了更充分而翔实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对下一步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新的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究竟怎样?概括地说,“迎检式校本课程”虽然存在,但并不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这才是全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主流,这种“主流”情况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从新课程实施开始,就开发了具有校本意义的课程,并且这些年坚持实施且不断完善,终于稳固下来并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比如农安一中的《成功教育》、农安实验小学的《古诗文诵读》、农安师范附小的《写字》、农安三盛玉中心校的《启智》等等;另一类是,近年来才开始开发,但后来者居上,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方面有一定收获的学校,比如农安县开安一小的《轻松阅读,快乐习作》、农安县龙王中心校的《诗歌原创》、以及农安镇第一中心校的《国学经典》,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感觉到: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只是为了应付形势,比如响应国家课程开发的口号,比如为了学校的面子或荣誉,比如为完成上级部门督导检查的任务……那么开发的过程必然是应付了事,开发出的课程也必然是没有生命的、不会长久的、只在检查时才派上用场的课程;与此相反,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和出发点,既能建立在对新课程理念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上,更能立足学校内在的发展需要上,比如立足学校特色发展的方面,那么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会真实而有意义,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就会富有生命力、就会长久,就会在稳定的发展中形成学校的一种特色课程。
二、以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几点思考
结合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对“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什么是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水平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即呈现出的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
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与学校特色发展的要素,极其吻合。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需要。
由此,我们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重点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的理念支配办学。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和领导班子成员达成共振,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在“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中,要继续强化三点意识
(1)继续强化“课程”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引向深入。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教育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上。什么是课程?广义上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就为课程。通常来说,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称为课程。这里说的“课程意识”有三方面意思:一是课程是连续的、按一定的计划实施的、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方面面,某一项课外活动、某一节课、某一次教育行为可能做得很有成效,但不能称其为课程;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仅是个名词,更要把它当成一个动词看待,即任何课程开发方案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实施活动才能体现或实现,校本教材不等于校本课程,任何教材只有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才有意义;三是课程是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继续强化“校本”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
“校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强调尊重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离开了学校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本校实际闭门造车或东施效颦,只为了应付形式、做表面文章,只能是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只有立足校本,根据本校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能落到实处。比如前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古诗词诵读》的开发,但因为不是每所学校都能真正从“校本”出发,所以有些学校只能中途搁浅;我们在农安镇第一中心校看到的校本课程,也可以说是从《古诗词诵读》发展而来,但因为他们学校有自己的实施理念,有校本化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有了生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继续强化“文化”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特色发展整合起来。
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抛开文化,无法理解教育;抛开教育,文化也无法存在与发展。学校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的进化现象。“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有优势。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应该具有文化特色的因素,只有建设出影响力来,才能使学校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实现其发展目标。美国教育家伯尔凯指出:“一个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将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意识是一种大的发展观。我们必须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上。只有在追求特色课程的建设中,以特色课程促进特色学校的构建、促进特色文化的构建,才能不负我们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
关键词:特色课程;教学实施;课程评价;植物标本制作
在高中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中,由生物学科组开发完成的《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在我校实施三年多来,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成功范例。本文就以《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的实施为例,探究和总结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为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
一、特色课程实施纲要的编制
课程实施纲要是从整体规划这门课程各个要素的纲领性文本,也是保证特色课程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本校特色课程实施纲要的编制都以表格形式呈现,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
课程实施纲要的编制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编写团队,通过对各项要素的讨论分析,逐项完成初稿,再通过综合修正形成草稿,提交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再经过修改完善后,学校课程委员会签署并提交教研室,由教研室统一规划安排课程教学实施。
二、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课程安排
1.教学安排。每门特色课程学制设置分为半学期和一学期。每学期各课程实施小组按照纲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由教研室统一安排《特色课程表》。《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室内教学及活动安排在每周星期五下午自习,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或组织制作活动。比如,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培训,标本的压制和标本的制作活动按照《特色课程表》安排,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在室内完成教学任务。
2.校外活动安排。对于校外活动课必须由课程实施小组在本周星期一填写《校外活动课申报单》,主要内容包括:时间(预设时长)、地点、学生人数、活动内容、使用工具、安全措施、辅导教师等,由教研室审批签署意见后方可实施。对于路程较远的校外标本采集活动,安排在周六进行,由学校租车并适当控制学生人数,配备后勤人员确保活动安全。
3.集中展示安排。每学期各课程实施小组进行一次活动成果展示,并对本学期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以全县“可食用野生植物标本制作”为主题制作植物标本32种,并以可食用的野生植物部位即根、茎、叶、花、果分类予以展出,既让学生增长了植物学知识,还增进了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和爱护大自然的热情。
(二)学习安排
1.学生选课。特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自主选择12门选修课程中的一门参与特色课程研修。《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是科普教育领域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程,成为喜欢生物科学学生的首选科目,在12门选修课程中名列第二,每学期参与的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14.6%以上。
2.特色社团组建。本校特色课程是以特色社团为基础设置。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不同,由学生自发组织建立特色社团,主要程序为:活动主题,招募学习成员,组建特色社团,成立学习小组,再由特色课程实施小组审核通过。依据《植物标本制作》特色课程内容,成立有“可食用野生植物标本制作”特色社团,“野生中药植物标本制作”特色社团,“无花植物标本制作”特色社团等。
3.学习评价。学生校本课程学习成绩评价运用“12+x≥16”积分模式。即,完成每一门必修课程学习得3分,四门必修共计12分;完成选修课程一门得1学分,四大领域课程中最少必选一门课程学习,最少共计4分,每位学生在高中阶段最少完成16学分,多选可多得分,即可大于16学分。特色课程学分计入《中学生成长手册》,作为毕业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特色课程的评价
对于校本特色课程的评价,我们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方式。评价都以表格呈现,设计有《XXX校本课程学生评价表》、《XXX校本课程教师评价表》、《XXX校本课程学校评价表》,三类评价成绩按2:3:5计算最终评价成绩,60分以下不合格,60-75为合格,75-85为良好,85以上为优秀。鉴于篇幅,下面只以《“植物标本制作”校本课程学校评价表》为例作以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