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内涵;民族文化;影响力;特色;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12-01
构建和谐甘南、平安甘南,科学发展的甘南,光靠发展经济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文化上做文章,尤其要打好民族文化这张牌,把文化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因此,如何挖掘和提升甘南所特有民族文化,推动甘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以本土特色为主打,建立和完善甘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甘南文化影响力
甘南地域辽阔,人口较少,居住分散,自身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市场空间虽然比较广阔,但由于地处边缘和经济欠发达等原因,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要建立和完善甘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甘南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就要从加强对民间优秀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着手,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以藏族歌舞、藏族戏剧、民族民间文学等为主的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充分利用拉卜楞、郎木寺、腊子口、九色香巴拉艺术节等甘南名片的显性效应。
1、要加强调研论证,挖掘甘南文化的特定内涵和价值。要高度重视科学的调研论证对发展文化事业的作用。
2、要认真制定文化发展规划,绘就甘南文化发展明晰线路图。确定文化发展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有计划分年度的推进,明确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效能;根据甘南人文历史的沿革特点,制定相应的历史风貌保护方案。
3、要加强宣传推介,提高甘南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要加快旅游景区文化建设,以围绕文化体验游、风景名胜观光游等主题进行开发和包装,重点打造拉卜楞—郎木寺—禅定寺,冶力关—(临潭)新城—(卓尼)柳林—(临潭)旧城,旺藏—腊子口等宗教文化观光游和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游等品牌。同时,要开发一批以藏家民族风格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特产为主题,有品位有特色的纪念品;要利用侨乡优势,借助外事活动、会展活动等,加强甘南文化的对外推介、宣传、交流,促进甘南文化走向世界,提高甘南文化影响力。
二、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构建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良好的对外文化形象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州,构建一个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培育长远消费需求,保护文化创造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文化项目,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拓宽文化工作领域,加快建立覆盖全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强化保障为后盾,真正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合力
1、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州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及对重大活动的开展,做到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组织实施。
2、要加大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州现有文化工作队伍中,专业对口,能够从事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的专业人才很少,从事文化艺术的高、中级专业人员也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今后事业的发展。
3、要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继续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大以甘南特色文化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力度,深入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素材,通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视剧、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形式,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特别要重视影视作品、歌曲的创作和制作。
4、要推广民族文化娱乐活动。要重视引导、扶持、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形成、夯实文艺创作的内源力。继续办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玛曲格萨尔艺术节”、“碌曲则岔旅游艺术节”、“临潭莲花山花儿会和万人拔河赛”以及碌、玛、夏三县的赛马会,舟曲的采花节等大型民间节庆文娱活动,挖掘、推广插箭节、舟曲松棚灯会、临潭莲花山花儿会和万人拔河赛等民间文娱活动。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城市主题色;色彩分区锦州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92-03
1 引言
城市色彩是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在过去的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原本丰富的城市色彩特性一度变得模糊,呈现出“干城一面”的苍白或“缤纷多彩”的无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如何借助视觉中最活跃、心理影响最深刻的色彩要素来提升居住环境和增加城市魅力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城市开始开展针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研究,希望通过对城市色彩的塑造和管理,矫正无序建设,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本文基于锦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的实际开展,探讨一种科学、系统、理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方法。
2 色彩规划研究框架
城市色彩规划是对城市可视色彩的总和,包括建筑色彩系统,绿化色彩系统,广告色彩系统城市家具色彩系统等进行系统的色彩专项研究。锦州城市色彩规划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锦州城市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的地域特色,规划城市主题色及各风貌分区主题色,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色彩控制的指导建议。
规划过程共分为现状调研分析、城市色彩体系规划、城市色彩实施控制引导三大步骤。现状调研分析以发现和解决锦州城市色彩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了锦州市概况对锦州自然色、人工色、人文色进行调研,提取现状色谱,发现色彩问题,总结城市色彩特点。城市色彩规划体系主要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在宏观层面上,提出城市主题色,以协调城市总体色彩基调。在中观层面上,提出分区推荐色谱和配色方案,强调各不同控制分区的特色。最后给出具体策略,规定城市色彩体系的应用实施范围和方式,并通过色彩导则的形式进行实施管理。
3 城市色彩现状调研分析
3.1 色彩现状调研对象与方法
城市色彩规划离不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充分把握。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具有温带季风气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工业港口城市。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锦州同时受到了关外关内两重文化的影响,它还是的重要阵地,是红色文化之城。举足轻重的城市地位和重任在肩的发展定位,都要求锦州建立和谐繁荣、个性鲜明、魅力独具的城市形象。
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对象是构成城市色彩景观的三大要素,即自然环境色要素、人文环境色要素和人工环境色要素。针对这三大要素,采用色卡对比、摄影收集及分光测色仪测量对锦州的自然山体、河流、树木及建筑等进行实地实物测定和记录。对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取主要色彩,用建筑色卡标号标注。其中,人工环境色中的建筑色彩为调研主要对象,分为主体色、辅助色和点缀色三种不同色彩构成分别进行取样,并记录其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
3.2 现状色彩梳理与问题总结
规划根据锦州城市色彩管理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孟塞尔色彩体系作为色彩研究的标定体系,选用中国建筑色卡作为色彩规划实施的标定体系。通过对锦州自然、人文环境提取色彩,绘制出锦州色彩色度表,根据色度表分析得出色相、明度、纯度三个维度的分布空间。人工环境色主要对建筑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的明度、纯度色相进行分布统计,并记录各个分区建筑外立面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后将调研所得到的现状色彩进行整合,标注于色度总图上。由图4可见,锦州现状色彩明度在3-9之间均有分布,纯度则分布在1-5之间为主,色相多样,但以红色系居多,红色偏暗的颜色在各年代建筑均有出现,且占有重要作用。
在整体调研和色度总图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得出锦州现状城市色彩所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3.2.1 整体城市色彩混乱。色度图上表现分布过于多样,导致整体色彩给人以混乱无序的视觉感受。
3.2.2 部分建筑色彩过于鲜艳。有部分颜色的纯度达到8―14度的高纯度,高纯度色彩出现在建筑的大部分颜色上易导致视觉疲劳,也是城市色彩污染的重要起源。
3.2.3 店招形制和颜色过于混乱。通过直观的分析调研,发现商店的招牌和广告对城市建筑色彩影响较大,存在颜色混乱、形式大小不统一、摆放位置混乱等问题。
3.2.4 部分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不相符。相当一部分建筑颜色与功能不相符,如住宅用绿色、行政办公用粉色,且建筑色彩的搭配与周围环境搭配不协调。
4 城市色彩体系构成
针对色彩调研中的问题,城市色彩规划确定了城市总体色彩主题、城市分区色彩主题和城市建筑色彩总谱,共三个城市色彩规划层面,共同构成锦州城市的色彩体系。
4.1 城市总体色彩主题
城市总体色彩主题是城市对外的整体意象要素,以点缀色为主要方式贯穿于城市建筑中,在多样的城市色彩中形成内部统一的线索。结合锦州现状及红色历史文化,规划以“绿树绕红城,山水润锦州”作为锦州城市的总体色彩主题,并选取“锦绣红”(色号5R 4/6)作为城市主题色。这一城市主题色的选取既符合宏观层面锦州城市总体发展定位,同时充分结合了锦州当地对城市色彩的传统喜好,也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城市风貌基调。
4.2 城市分区色彩主题
结合锦州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在建筑色彩和功能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区规划,将锦州老城区分为都市商业商务区、城市滨河区、古域历史区、交通枢纽物流区、特色居住区、高教区、工业区等八个片区,其中都市商业商务区、城市滨河区和古城历史区为色彩规划的重点区域。从中观层面对各分区进行分区色彩主题定位,并明确各区主要建筑主体色的推荐色,以中央大街为核心主轴,结合山水环境和片区功能,城市总体意象色彩逐渐向两边由暖调变冷调,纯度由高变低,明度也随之变化。
以都市商业商务区为例,色彩规划主题为繁华欢快型,主要体现在建筑点缀色以及广告街道家具上,以烘托商业区热闹的氛围。商业区环境彩多变且鲜艳,因此建筑作为依附体,主体色采用偏灰或红色系淡雅的颜色较为适当。
4.3 城市建筑色彩总谱
从具体实施层面对锦州城市的建筑色彩的色谱进行制定。对建筑物的主体色的可用范围和禁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锦州老城区各功能建筑的主体色均以该色谱规定的色彩范围为控制依据。
4.3.1 主色调控制:色谱中红色系,红黄色系可用范围最广,黄色系次之,这样可保证城市呈现出以红色系为主的主色调。
4.3.2 主体色的选择: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状况、历史继承、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主方向等多个要素。夏季与绿色相配要清爽、悦目,冬季与灰色白色的底色相配要生动。同时要体现锦州现代港口的功能和“海上锦州”的美誉,因此,建筑主体色应是淡雅的、偏暖的复合色或是中性色偏灰、冷色等。
4.3.3 主体色使用方法:建筑主体色选用推荐色谱中颜色,容差范围为10%。如选用1.3GY 7.5/1.8这个颜色,其色相范围为0.3GY-2.3GY之间,纯度范围为0.8-2.8之间,明度范围为6.5-8.5之间。
4.3.4 建筑辅助色及点缀色的确定:在锦州城市色彩辅色调的选择上,选用中性色及与建筑相接近的颜色作为辅助色。明度纯度对比与建筑主体色不能超过3,采用邻近色对比和同类色对比。如采用8.8R 7/36(红色系)为建筑主体色,则辅助色可采用邻近色对比中的黄色系,明度在4-10之间,纯度在06-66之间的色彩,如38Y 8/52。
点缀色可与主体色形成差别。颜色选择没有限制,暖色、冷色、中性色都可以,也可以选择纯度和明度高的颜色,应对其面积数量要进行明确的控制,一般不能超过总面积的5%-10%。
4.4 城市色彩体系应用范围
城市色彩体系的应用实施范围和应用实施方式的进行,主要包括固定色实施、流动色实施、广告店招规范和旧建筑改造示范。
4.4.1 固定色的实施:明确了包括建筑主体立面、建筑屋顶、铺地等固定色彩实施载体的色彩使用范围和方式。根据色彩原理、锦州实际情况以及规划的建筑色彩体系给出具体实施建议,并规定了相应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
4.4.2 流动色的实施:包括交通设施、街道家具等。根据色彩原理、锦州实际情况以及规划的建筑色彩体系对这些流动色提出实施的建议。
4.4.3 广告店招规范:包括对广告位置、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提出具体色彩实施规范。
4.4.4 旧建筑改造示范: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构筑物等。根据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建筑的色彩进行改造建议以及街道建筑与建筑的色彩搭配进行建议。
5 城市色彩实施的控制引导
色彩规划中城市色彩的控制,采取控制导则的形式进行分区管理控制。根据对城市重要节点、景观带、色彩片区进行层次划分,形成“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多级别色彩控制管理体系,形成主次分明、具有灵活性的色彩管理体系。其中作为城市环境色彩构成最主要因素的建筑色彩,项目组采取了五级色彩规划控制,每个级别的色彩控制内容都不同,以便于改造跟新建建筑的色彩控制。编制完成的色彩控制导则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5.1 地块引导:主要对该地块在规划范围内的具置、地块的规划要求和环境色的要求进行说明。
5.2 建筑色彩:对建筑的色彩定位、立面的色彩进行建议,并对建筑的主体色、辅助色及点缀色进行规范,给出具体的数值范围。
5.3 功能分区:针对地块内的不同用地性质,进行不同的色彩建议。
5.4 建筑材料:对该地块的建筑材料进行整体的描述,并对该地块建筑材料的质感、反光性和材料的形状以及建议及不建议使用的材料进行说明。
6 结语
一、现代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1、强化领导,制定方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推进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县政协开展专题调研并就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县委、县政府提建议。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县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永办字〔2012〕20号),领导小组下设商贸市场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四个专项服务业推进工作委员会。二是明确产业规划。在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当中将服务业发展列入“十二五”重点发展战略。三是出台政策措施。在《关于切实做好全县货运物流业工作的通知》、《县旅游业发展20年规划》、《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等专业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围绕“全力打造湘赣边界重要商贸城市”这一中心,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起草了《县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将于近日研究后下发。
2、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一是突出以市场建设为核心,强化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计划在老城区进行湘赣商品大世界改造升级,在新城区规划建设城西商城(总投资8000万元)、城北商城(总投资1.7亿元)、汽配商城(总投资1亿元)“三大商城”,完善城区市场资源配置与布局;在吉莲高速公路互通口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总投资达2亿元),在吉莲高速里田互通口规划建设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在县火车站规划“万村千乡”农家店配送中心(总投资1.2亿元)。二是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主动融入大井冈旅游圈,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着重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2011年,三湾景区成功创建AAA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下一步将重点打造“重走路”红色观光教育基础项目,启动三湾改编景区红色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为提高全县宾招接待能力,在城区规划建设四星级宾馆—仰山宾馆(总投资2亿元),在园区规划三星级宾馆(总投资1.1亿元)。三是规划建设教育文化产业园,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建设教育产业园、文化艺术中心、将军影剧院、中日友好书画院,依托“中国书法之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切实推进“三座学校”(城西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思源学校)建设,城西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已开工建设,思源学校基本建成。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县采茶剧团、县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四是出台激励措施,促进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组成了县担保公司和两益担保公司,健立健全了信用担保平台;出台了《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县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奖励扶持办法》,成功引进九江银行在我县开办分支机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海天药业、紫荆颜料上市工作有序进行。城北高档住宅小区等房地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其它服务业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服务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11年,全县服务业总产值16.9亿元,增长21.5%,占GDP比重达30.3%;全社会消费口零售总额16.4亿元,增长17.8%。2012年1至4月份,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同比增长17.5%;货运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净增运力5000吨,总量达20000吨,实现税收8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服务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与服务业发达地区相比、从加快发展的要素需求来看,我县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1、服务业比重偏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2011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30.3%。按照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的界定标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应在37.4%以上,而我县低了7.1个百分点。同时,我县服务业发展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模式上,科技含量低,规模不大,缺乏核心竞争力。
2、服务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相对较小。个体经济的批发零售企业小而多,限额以上批发业、餐饮业少,交通运输业也多是个体经营,跨省市的运输公司较少。
3、区域分布过于集中,发展不平衡。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乡镇、交通干道沿线乡镇没有发挥应有的载体作用,经济集聚和对外吸引效应较弱,导致农村服务业发展非常缓慢。
4、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全县总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达30万,全年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为3179元(城镇居民为9280元),而且农民的实物消费大部分为自己生产,对其它物质、文化等消费非常有限,同时加上农民收入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服务业在农村的发展。
5、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我县服务业还只是停留在旅游、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上,物流业、担保业、保险业、中介业、咨询业、信息化服务等新兴产业比重偏低。
三、几点建议
1、扶持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按照统一规划、功能集聚、形态新颖、生态协调的原则,重点支持打造物流、租赁等服务业集聚区,在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关键词:粤商文化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传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77-03
一、粤商文化及其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粤商又称为广东商帮,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合称为“五大商帮”。粤商由广东本地的三大民系以及其他民系组成,包括广府帮、潮州帮、客家帮以及其余广东各地帮,具有敏感、勤劳、刻苦、务实、低调的特征。
粤商文化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文化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历史地位。广东文化融合了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特征。广府文化特征既有古南越遗传、中原文化传承,又受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多元化构成因素,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广府人颇具开放性,敢于吸收、模仿和学习西方文明,视野宽广,思路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非常强。广府帮最典型的代表是粤商十三行,粤商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学习西方的思想、科技、商业,最早接受外来商业文化的代表。潮汕文化是闽文化的西渐和潮州的“福佬”文化融合形成的。潮汕东南濒临大海,发展海上贸易,长期面对惊涛骇浪,培养了潮汕人坚定的意志、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以及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要特征,又吸收了南方百越族土著居民的精神气质,走出大山,飘洋过海,散居于世界各地,适应能力非常强。这种文化差异性构成了粤商人文品格的价值多元,处事讲究,兼收并蓄的特征。寓于岭南文化之中的粤商文化,最显著特征是开放、务实、平等、创新、包容、灵活。从十三行“潘、卢、伍、叶”四大富商的陶瓷、丝织、工艺品等海外贸易开拓形成的“开海贸易”,在一百多年中造就了一批富可敌国的广州行商;到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先行一步”的广东企业家群的兴起,推动广东的产业结构从“珠江水、广东粮”,到“岭南服、粤家电”,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广东经济发展奇迹;再到以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粤商的崛起,为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粤商文化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在于开放的心态和吸纳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形态,推动现代商业文明的建立和发展;重商务实、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气概,有助于培育现代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粤商文化中不利因素也阻滞了广东企业的发展,如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企业缺乏战略研究,不注重品牌建设等。
粤商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包容性、务实性、平民性,粤商文化的主要传承特点为开放思想、务实精神、平等意识、勇于创新、兼容并包、灵活应变。粤商文化的缺陷在于缺乏历史情怀和文化自觉,容易将经验代替制度,善于拿来而缺少自主品牌建设理念,表现为过多注重现实利益和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及文化价值,轻战略,轻品牌,轻运作,缺少长期谋略和布局,品牌建设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等。
二、广东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要求
广东企业发展参差不齐,选择在广东创立和快速成长起来的广东本土龙头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研究,其职业要求和用人标准对大量的广东中小企业有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本研究选择了广东知名企业格力电器、长隆集团、恒大地产、平安保险、比亚迪、广汽、广百、志高空调市场营销岗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进行调查。
从这八家企业的市场营销岗位职责描述分析,撇出产业背景与产品特征因素,主要的任务包括:组织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需求,指导新产品的开发,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负责销售区域内销售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完成销售任务;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扩大产品销售范围;负责辖区市场信息的收集及竞争对手的分析;管理维护客户关系以及客户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计划;负责组织策划,落实公司专项、大型促销活动,并对促销进行效果评估和跟踪等。
而对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每个企业都会按照自身的企业文化特点提出要求。志高空调对员工的能力要求除了专业素养要终身学习,知识共享,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员工间要坦诚相待,包容理解;要有危机意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要有全局思考,多谋善断的改革创新能力。长隆集团以打造世界级民族旅游品牌为企业目标,用人要求“品德为先,勤劳为本,业绩为上,能力为准”。以“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格力,以“成就格力百年世界品牌”为企业愿景,要求员工勇于承担责任、锐意创新、团队协作、追求卓越。广汽则以“卓越的国际化企业”作为自己的企业目标,提出“广和,包容世界;广远,放眼全球;广益,贡献社会”的价值观。恒大作为“中国标准化运营的精品地产领导者”实行的管理模式标准化、项目选择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建筑材料标准化、项目招标标准化、工程管理标准化、项目营销标准化,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融入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求员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岗位行为。平安保险拥有完善的管理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机构健全、职责清晰,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形成了对客户负责,服务至上,诚信保障;对员工负责,生涯规划,安家乐业;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对社会负责,回馈社会,建设国家的企业文化。广百集团以“五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理念,是广百员工行动的纲领、工作的标准、处世的观念,这五种颜色分别为红色文化代表竭尽全力精神;紫色文化代表科学发展创新精神;蓝色文化代表务实的精神;绿色文化代表对人才渴望的精神;橙色文化代表尊重理解关爱的精神。
分析这些企业的文化内涵我们发现,广东企业在传承粤商文化方面已经自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强和修正,如强调务实、创新、包容和开放,这是粤商文化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广东知名企业一致坚守的基本标准。同时,对粤商文化中消极的因素,通过企业文化的修正逐渐消除不益影响,如加强对制度建设、品牌建设、企业战略的重视等。不可否认,涵盖粤商文化要素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为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新粤商精神。企业员工需要接受并适应企业文化的要求,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用人的衡量标准和职业要求也以新粤商精神为基准,即具有专业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积极的竞合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突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理想;具有优秀的品牌意识和制度思想;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三、融入粤商文化传承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商科类的突前专业,将粤商文化传承融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即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弘扬新粤商精神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紧贴企业发展需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被动地安排学生实习,从事简单的普工工作,人才培养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为主。企业基本不参与育人设计,更无法融进育人过程,企业资源和要素不能融入教育体系,企业文化精髓与学院文化教育相互隔断,无法形成粤商文化的传承链接。近年来,我们重新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工读交替、练岗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产业要素,尤其是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多家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进程按照企业需求分段工读交替;企业参与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负责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为见习学生安排指导师傅以达到练岗的目的;企业为学生合理安排顶岗实习的岗位,并配以指导师傅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岗位教学任务;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等。学生在第一学期以基础课程以及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为主,在接触专业之初就融入粤商文化内涵的企业文化养成教育,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分别为学生讲授传递;第二学期安排两周的专业见习,学生在不同类型的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第三学期安排一周的校内“工商模拟市场”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实训由学生自主组建经营单元,自筹资金,学校提供市场场地和市场设备,学生通过拍卖获得经营场地,缴纳场租、税收,学校和参训学生代表组成管理委员会,规范经营行为,最后评出实训优秀团队,给予重奖。第四、五学期分别安排两周的多岗位顶岗实习,暑假期间鼓励学生自主实习,企业将新粤商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行为和岗位规范,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企业文化,逐渐接受并成为自己的职业准则;第六学期学生毕业实习已经完全成为职业熟手。这种模式在与广东碧桂园集团、广州永华红木家具公司、合富辉煌等企业的深度融入式合作中已经充分体现出了文化育人的优势。
(二)构建具有新粤商文化精神的专业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重点提升营销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新粤商文化气质。课程体系由基础素质模块、职业平台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四个显性模块与一个旨在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和自主学习的隐性模块的“4+1模块”组成。在基础素质模块中设置“总经理课堂”,由企业高管任教,以讲授企业文化为主;设置岭南文化和粤商历史的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粤商文化的基本精神。在职业平台模块中,设置团队合作与沟通课程,包括拓展训练等,由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讲授,以增强学生的竞合能力;增设创新思维课程,主要讲授创新的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专业能力拓展模块中,开设品牌战略与市场策略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品牌意识;在隐性模块中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面,要求课程案例教学以广东企业的真实案例为主,课内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须以合作企业为产业背景。在粤商文化氛围里培养符合广东企业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形成孕育粤商文化精髓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三)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社会实践平台
校企文化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自身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自在的精神享受和心灵熏陶。将目的性十分明确的企业文化融入以陶冶情操和启迪心智为主的校园文化,是校企文化融合,传承粤商文化的关键环节。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搭建文化融合的平台。
1.邀请具有典型粤商特征的企业高管到学校给学生开设企业文化的讲座。通过讲座传递新粤商文化精神,树立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如邀请广州花园酒店副总经理、广州药业王老吉项目经理、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运营总经理等为学生讲授充满新粤商精神的企业文化。
2.校企共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建立仿真或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模拟逼真的职业岗位情景,教学中融入粤商精神和企业文化特征,实现专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文化渗透性。如与广州云升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啡语”咖啡厅,训练学生们的店面管理、酒水营销、客户服务等技能。
3.校企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竞赛内容以专业知识和企业岗位技能为主,校企双方商定涵盖新粤商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竞赛规则和优胜标准,企业提供优胜奖励。如每年一届传统的公关礼仪大赛,将西关文化、商业礼仪、职业妆容、才艺展示等涵盖其中,每年都有本土企业参与赞助。
4.企业师资进校园和学生课堂进企业。在教学中将产业背景特殊的专业课程委托给此类产业的企业主管讲授,如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委托广州中颐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经理讲授,讲授大量真实的粤商案例和企业文化。教学中也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广东知名企业总部众多的特点,将学生课堂搬进企业培训中心,由企业内训老师授课。如在广州七天酒店公司总部培训中心开设连锁经营店长的企业内部培训课程。
5.合作企业长期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如与广州出易会已有十几年的合作,每年两届的广交会给学生提供销售、展会服务、制证等实习岗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作为隐性教学模块学分取得的标准。
6.学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员工培训和经营活动。在企业员工培训中既输出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博雅理论,也能让教师感受强烈的企业文化,促进专业教师对粤商文化的理解。利用专业课程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如广告策划实务课程与广州赛马场汽车城合作进行广告市场调查,并为企业广告策划方案提供建议。
基金项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粤商文化传承的校商协同创新广东市场营销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A201304
参考文献:
[1]欧翠珍.粤商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关键词:京津冀;旅游产品;Kano模型
2014年2月26日,同志强调实现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是将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11个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三地合作和交流,旅游资源的共享和协调以满足三地的利益。但现实情况是三地的旅游资源发展极其缓慢,三地依旧各自为政,建立各自的小旅游圈,没有认识到建立京津冀旅游圈的重要意义。
本文以京津冀红色旅游为对象,研究并发掘京津冀旅游产品的设计需求,帮助京津冀旅游业更好地解决客户需求与旅游产品或服务供给之间的问题,为旅游产品开发者和相关人员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提供参考,从而提升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竞争力。
1 京津冀旅游产品
1.1 京津冀旅游产品概况
旅游产品,一般指旅游业相关单位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各种自然或人文旅游吸引物的组合)和目的地服务(交通+餐饮+酒店)。京津冀旅游产品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方面的发展方向(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和产业等),如北京、邯郸等地可以根据其文化优势打造特色的历史人文产品;天津、秦皇岛等可以根据其地理优势打造沿海度假产品;张家口、承德则可以根据其气候优势打造森林草原生态产品等。
1.2 京津冀旅游产品特点
第一,京津冀旅游产品的地理优势。京津冀旅游产品的设计在地理位置上占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公路、铁路和机场的聚集地,每天都会形成极大的客流量。天津背靠首都,东临渤海,不仅铁路四通八达,公路也形成了交通网络,跨海铁路工程也在筹划之中。河北省则位于华北,将北京和天津包围其中,使三地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区域在中国是唯一的,有利于三地之间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同时,随着高铁、高速和机场的不断修建,三地之间的路线越来越多,路程越来越短,时间越来越少,交通的便利为三地的旅游一体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京津冀旅游产品的合作优势。三地之间具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可形成多条不同主题的旅游路线,如北京的京剧、话剧等;天津的相声和河北的河北梆子、唐山皮影戏等形成一条京津冀特色文化线路。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打造各具特色又统一的旅游产品的前提,三地的旅游业者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齐心协力开发具有潜力的旅游产品。
1.3 京津冀旅游产品劣势
第一,京津冀旅游产品合作落后。京津冀三地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造成三地旅游产品合作落后的主要因素。三地官员只考虑自己所管区域的发展,各自为政,不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此,要想促进合作,必须协调好三地政府、旅游企业和利益相关主体的关系。其次,由于北京在三地中占有绝对优势,而天津和河北要想与北京更好的合作,必须发掘自身的新兴旅游产品,如张家口和承德可以充分发挥其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的特殊气候来打造新兴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合作。
第二,京津冀旅游产品互补性弱。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多数著名旅游景点都集中在了北京,而天津和河北较少。京津冀三地的景区总数为1355个,北京就有693个,占了总数的一半多。因此,游客一般都选择到北京旅游,而很少有人会考虑到三地一起旅游。京津冀地区在旅游资源和市场分配上都出现严重不均的现象,很难实现三地旅游一体化,三地的互补性较弱。因此,京津冀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统一就有很大的困难,必须要寻找三地的差异和独特处,打造各地的独特旅游精品,只有三地的旅游产品各有千秋,形成互补,才会加快三地实现一体化的速度。
2 Kano模型
Kano模型是在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下,由日本学者Noriaki Kano提出的。此模型将顾客需求分为兴奋型需求(A)、期望型需求(O)和基本型需求(M)、无关需求(I)、逆向需求(R)。
第一,兴奋型需求(A)。兴奋型需求也叫魅力质量,指提供给顾客一些之前未预料到,令人产生惊喜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
第二,期望型需求(O)。期望型需求也叫一元质量,指顾客希望得到满足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
第三,基本型需求(M)。基本型需求也叫理所当然质量,指产品最基本的属性和功能,是顾客认为理所当然存在的。
第四,无关需求(I)。无差异需求是不论满足程度高低,对顾客满意或不满意都基本不会产生影响的需求。
第五,逆向需求(R)。逆向需求是指在满足时会引起顾客不满,不满足时顾客却感到满意的需求。
2.1 Kano模型应用方法
为了识别并判定每一个质量特性归属与于哪一类需求,Noriaki Kano提供了一种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其基本步骤为:
第一,从顾客角度出发,充分识别并收集其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第二,将收集的需求信息整合并依此信息设计调查问卷,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
第三,重新整合以形成修正问卷,组织并实施调查。
第四,运用Kano模型分析调查结果,建立顾客需求层次。
第五,分析需求层次,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调整和验证。
在Noriaki Kano的方法的基础上,Kurt Matzler提出了一种更为详细且实用的Kano模型应用方法:对于每一个质量特性,分别提出正反两个方向的问题,根据Kano评价表来确定每一个质量特性的Kano类别。
2.2 Kano模型优点
可以确定产品的需求类型,并且筛选出对顾客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前几项需求,帮助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设计的重点放在这几项上,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源和资金。根据顾客的兴奋型需求,开发设计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帮助企业在市场上抢占现机。
3 基于Kano模型的京津冀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分析
3.1 京津冀红色旅游产品概述
我们一般将京津冀红色旅游产品界定为:京津冀三地旅游业者依据革命时期的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和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打造的红色景观和组织游览者接受的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3.2 京津冀红色旅游需求分析(如表1)
由统计结果可知,京津冀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集中在文化特色、旅游路线和旅游时间上,京津冀应该大力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不应该只局限在现有的文化上,应该寻找自己的独特文化背景,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产品,如邯郸就可以依靠其古文化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应充分借用交通的便利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可通过规划多条省时旅游路线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景点介绍、文艺演出、虚拟产品等这些期望型需求,对于京津冀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相关人员应尽可能在这些方面做到更好,让游览者感到满足。
4 主要研究结论
【关键词】城市规划 大众需求 人文素养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城市的梯级发展,影响到城市的人文素养,佐证到城市历史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规划的巨大洪流中蓬勃发展。快速的发展模式,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城市规划下所形成的人文素养。
一、城市规划下的人文困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1]在城市规划下,人文素养的发展,也是一个决定性的杠杆。然而,在不同的城市规划中体现了不同人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诉求,从而进一步解释形成地域性差异的构造原因。
(一)城市规划下的文化热
城市规划下的文化热,形成于城市规划构建之中。其展现了人们对城市规划的一种探索性诉求,传播开来,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思潮,这也是构造地域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方法。
城市快速发展,人文素养却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其使得城市规划产生了诸多问题。如:1.新旧的埋没。旧的风土人情在城市规划中消失,新的却从未诞生。2.混合型的借鉴。在中国设计中,借鉴已经成为一种习俗,然而在无数借鉴中规划出的城市,不得不让人对其产生质疑。3.诉求与追求的平衡。每一个人对于城市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诉求愿望,而城市规划也存在一定的追求目标,两者之间的平衡就在人文素养之中。从根本上说,城市规划所涉及的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对于资源配置来说,在社会整体层面上,其终极准则是公平和公正。[2]其展示的文化热潮的表现,在于城市规划下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城市规划下的人文诉求
对于城市规划来讲,每个人对其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诉求。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一个当事人必须最少了解到有关当事人的信息和需求,以便能够形成一致的行为,并且这种知识可以传递给其他人。[3]由个人到集体,由个人诉求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就构造出一种人文的共同意识理念。
现今的城市规划,脱离了大众的诉求理念,被少数人的意愿所取代。有的开发商认为,城市人的居住环境是自己安排和制造的。这完全脱离了人民大众的共同文化诉求,更不用说这样的城市规划能够形成怎样的人文素养,形成怎样的人文理念。
(三)城市规划下的主旨理念
每个城市在规划前,都有一个主旨思想理念,打造一个怎样的城市环境,构建一个怎样的人文桥梁,形成一个怎样的城市主题,这都是城市规划前的必修课。
西安的历史古城、上海的现代都市繁华之城、厦门的夜景之城以及南昌的红色英雄之城,这一系列的城市主旨都体现了城市的特色所在。但也有不足之处,如长沙这个拥有独特文化的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城市规划上却摒弃应有的娱乐元素与红色战争区域。
文化的主旨是历史的一个象征,它代表了一个时代文化的特点,展现了那时的人文素养。
二、城市规划下人文素养的展现
清晨,喧闹的嘈杂声将人从睡梦中唤醒,这就是南昌人的展现,其具有南昌独特的魅力。而山西太原则反之,安逸、休闲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看到了城市规划的开阔性。这两个城市规划的对比,足可展现其文化素养。从而也进一步解释了城市规划下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形象的展现
规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定位一个城市形象。一个城市的形象不只是靠富丽堂皇的建筑来展现的,更多的是靠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来体现。因此,在城市规划下,应该从人本主义出发,结合人文需求和历史发展展现其内在的城市形象。
走在城市大街上,感受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感受城市中应有的特色风韵,这就是一个城市本该拥有的形象特点。如四川的泼辣型、上海的居家型、桂林的水灵型以及南昌的喧闹型。城市文化正是依靠这些元素展现的,同时这也是一种人文素养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的城市规划才能成就一个城市的完美形象。
七八年的南昌生活,让笔者深深了解了这个城市的特色。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不是安静,而是一种喜悦的谩骂,其展现了南昌人的另一种生活。所以说,南昌是动感之城,因为其展现了南昌人的人文素养。文化形成与城市规划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当人们为一个狭小的楼道而抱怨,为绿地率而争吵,为仅存的建筑空间而谩骂时,是否想到,正是这样拥挤的城市布局才形成了喧闹的“都市之音”。
环境造就性格与素养,而城市规划正是塑造环境的方式,其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也影响着人文素养与人们的审美世界。
(二)城市人的展现
城市规划强调人文关怀,从人本主义出发去研究个人需求。因此,一个城市最好的展现,就是人的展示,因为人是自然的主宰、社会的主宰与城市的执行者。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先有人,后有城市,才会有所发展。
设计规划在哲学思想上属于上层建筑群体,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们只有满足一切物质需求后,才会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只有物质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充分展现这个城市的美丽文明,才能进行城市规划。
怎样的城市养育怎样的人才,这是自古以来的话题。临川的才子之乡、温州的老板之列、山西的商旅之范等一切历史行迹,都代表着一种城市人文素养的存在。笔者曾对两个不同大学的学生文化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在商学院的学生已经无法平静地读书,存在其脑海里的只有商道;而在另一所高校却恰恰相反。这就是一种校园文化下的人文素养,但其形成归根结底是离不开城市文化这个大熔炉的。因此,城市人是城市规划最好的展现载体。
“十里不同型,一塑亦深情。”[4]这展现了晋南、晋北的人文素养,这也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
(三)城市环境的展现
人与建筑的桥梁是情感,而人与城市的交流纽带是环境。对于城市规划来讲,个人文化素养体现了一种内心精神,但更多的却展现于周边的环境之中。人可创造环境,环境也可影响人文。总体来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是人文素养的一种表现产物。
保罗·索莱里于1969年提出城市生态学理论,主张将城市进行微缩化设计,使城市具有合适的高度与密度,在最小的占地面积上,容纳最大限度的人口,并认为“紧凑的设计符合进行化的复杂人类,紧凑意味着效率”。这鲜明地展现了人文素养在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并反馈于人的情感世界,最后形成完美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
城市很好地诠释了人、自然与环境的关系。而当今我们在所处的时代中,更应以人为本,进一步挖掘内心需求,从而满足在城市规划下所付出的情感。
三、城市规划下的人文素养研究价值
城市规划有自己的学科核心,即土地与空间资源的安排,但这种安排要研究具体人的需求,而不是从形式或僵化的“规范”和“指标”出发,只见物不见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寻求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5]一切的规划设计从人的需求开始,这也使我们不得不关注人文素养。
(一)有助于发展城市的特色之路
研究城市规划下的人文素养,有助于今后城市的修缮工作。同时,保留这种人文素养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传承方式。
南昌的街头艺术虽不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但终究是一种人文特色。而地道的南昌方言也正是延伸于这种“街头斗嘴艺术”的开始,形成这种文化特征最大的原因就是城市规划。因为密集的空间让人产生了抱怨的心灵,日积月累的压缩逐渐成为一种宣泄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下,这种人文素养的发展渐渐成为了一种本地特色文化。
太原城市布局相对宽松,偌大的街道与安静的城市环境造就了人们悠闲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文素养,这也许不是这个城市的特色,但这种生活方式同样值得传承。
城市给人的不仅是一种历史与负担,更多的应是一种传承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在城市规划的背后需要处理很多人文关系,要真正了解人们的内心需求。
(二)有助于发展城市的和谐之道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其融入了各学科的知识探究与分析。单从需求角度分析,机械化的改变也很难让各个阶层的人形成一种物质需求,而只是寻找一种和谐之道的发展模式。
研究城市规划下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城市的发展和谐化。只有充分尊重个人素养在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很好地探究其需求的目的,才能并肩和谐地发展。人本主义者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从人的意识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而意识决定人们在城市生存的动力,只有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和谐化。
(三)有助于发展城市的持久之行
在城市规划中,人们都希望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告诉我们,革命是一场持久的战争,而城市规划不亚于一场革命,更需要一种持久的发展模式。
对于城市规划,要提倡进行性的规划发展路线,一部分是人力规划,而大部分采用原来本身的物质,甚至包括后期的发展,也随自然变迁而变化。而发展城市中的人文素养是保留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手段。只有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下的人文素养,才能熟知这条规划的持久之行。
一个城市的规划,不是靠一代人来完成的,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是经过数代人的传承组合而构成的。个人的人文素养在这个大集体中展现了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城市规划下的人文素养与大众需求,才能完成一个城市的规划,才能延续传承一个城市的特色,才能发展一个城市规划的持久之行。
结语
通过研究城市规划下人文素养的作用,分析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展现,最终分析出价值意义(特色之路、和谐之道、持久之行)。充分认识人文素养对于一个城市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让我们将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李恒.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公共空间艺术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3).
[2]孙施文.城市规划不能承受之重——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之辨[J].城市规划学刊,2006(1).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闫晓华.十里不同型,一塑亦深情——晋南与晋北地区民间面塑艺术特征的比较分析[J].装饰,2013(3).
[5]赵民.在市场经济下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5).
关键词:大学文化;地域文化;融汇共进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5)12-0246-02
地域文化经过一代代的沉淀积累,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独特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大学文化建设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文化引领是高等学校的第四大职能。地方高校通过大学文化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使地域文化在大学文化的引领下实现创新和发展。
一、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概念与关系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实现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特定历史背景和独有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是相互渗透、融汇共进的关系。第一,地域文化浸润大学文化。师生员工作为学校所在地域的居民,自然要接受地域文化熏陶,而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情趣,使其对所在地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传播者。第二,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大学文化以其开放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反作用于地域文化,推动着地域文化重构,并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对地域文化建设具有强有力的引领作用。校园内发生的文化事件,尤其是一些文化名人的壮举和轶事,往往会对地域文化变革产生革命性影响。可见,地域文化通过大学文化的引领与催化作用实现创新和发展。
二、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汇建设的原则
大学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地域文化。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应以开放性、包容性的姿态融汇地域文化,扩大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引入地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财富,大力发展地域文化教育,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第二,应有批判性、选择性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积极健康、高雅向上的大学文化体系。不能简单地拿来,而应将它们置于育人大局,加以引入、嫁接和革新,为我所用,赋予新活力。第三,应以升华育人品质、有益于学生成长为核心,将地域文化与培养学生品质与能力结合起来。地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文化与学生需求的对应关系。
三、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汇建设的举措
(一)以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凝练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应以地域文化核心精神凝练人才培养理念,并将其作为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探索。首先,地方高校要组织开展对地域文化核心精神的提炼和阐释,并将结果引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不断总结,最后凝练成本校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内容。其次,要充分调研地域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现状,了解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与所处地域社会文化接轨的人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理念。例如,地处江南福地的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人文与自然环境无不体现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常熟理工学院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深受吴文化浸润,树立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凝练了“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常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利用地域传统文化创建德育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高校应积极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德育,并注重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高校要把所在地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成德育基地,教育和激励广大学生继承先辈的崇高理想和精神,努力为国家复兴做出贡献。二是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中华大地,名家辈出。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宣传他们勤学苦读、奋发有为的经历,激励鞭策学生尚学求真、上进求新,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才。三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高校应广泛收集地方涌现的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做知恩、感恩之人,培育感恩奋进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接受感恩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例如,常熟理工学院利用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沙家浜,创建了全国优秀团支部——“沙家浜团支部”;开展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进高校活动,邀请常熟市全国道德模范常德盛、全国劳动模范钱月宝走进高校为师生作报告等,利用地域文化开展德育,形成了特色。
(三)用地域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活动
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地域民俗文化学习评比,组建特色民俗文化协会,举办地域民俗文化读书讲座与各种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学生品格,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高校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学文化。例如,常熟理工学院作为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省属高校,常熟的“汲古阁藏书、虞山琴派、虞山画派、白茆山歌等”中所蕴含的江南耕读文化的精神品格,为该校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对该校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学校开展白茆山歌进校园,古琴名家进课堂,藏书研究进实践等系列活动,将民俗文化作为切入点,打造大学特色文化活动。
(四)把地域传统文化纳入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
实施地域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组织学生参观地方传统文化景点,增强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开设有关地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选修课,增加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用地方传统文化精神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开展有关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常熟理工学院在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大学生深入常熟城乡地区,如虞山、尚湖、白茆、沙家浜等,切实考察民间文化。支塘镇白茆村素有“吴越山歌第一村”的美誉,明代冯梦龙编《山歌》已有记载。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多次组织学生赴白茆村,向当地村民拜师学艺。学院也开设了相关专业选修课程《白茆山歌》,向学生传授有关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知识,倡导大学生深入民间采集民众口耳相传的作品,并以考试的形式验收成果。
(五)把地域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风格
大学校园建筑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形象显现。校园的每一处建筑景观都应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体现现代大学理念。所以,地方高校在设计、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时,可以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突出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实现校园各项建筑设施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同时,大学的建筑形式也是一个地区和城市形象最具有标志性的形象体现。校园内部可以设置地域文化景观。比如,常熟理工学院校区建筑总体风格遵循江南粉墙黛瓦的色调,以历代地域历史名人命名道路并建成校园路牌,分布于校园各路;建立长廊以及亭台楼阁等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在图书馆长廊设立常熟籍院士墙等。这些匠心独运的设计向全校师生传达着地域传统文化深刻的人文内涵,营造出浓郁的地域传统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文素养培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六)把地域传统文化作为学科建设的切入点
地方高校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既是学科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资源,也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内容。利用地域文化开展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例如,地处江南福地的常熟理工学院以虞山琴派、虞山画派、常熟藏书名家、翁氏文化等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和利用江南文化资源,创造出大量关于江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科学发展。此外,常熟理工学院注重将学科研究成果转化成文化生产力,不仅研究,还大力宣传。学科组把研究材料汇编成册,并将访谈场景的影像资料赠送给常熟旅游部门,吸引了更多常熟江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同时学科研究成果也引领与催化常熟市地域文化实现创新和发展。
四、结语
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相互渗透、融汇共进。地域文化“浸润”着大学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文化,而大学文化带有较强的地域烙印并根植于地域文化中,为其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导向、辐射作用,是一种较高的文化品位。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汇共进,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遵斌,刘浔.大学文化内涵的哲学审视[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0-83.
[2]王冀生.大学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7-120.
[3]刘波.基于地方区域性高校的大学文化特色[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21-23.
[4]张丽,蔡其伦.浅析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3,(2):88-89.
[5]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0,(6):35-37.
[6]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上)[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本文构建了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概念模型(见图1),该模型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包括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三个变量;产品、产业两个圈层。这个模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该模型以市场需求为核心,这是任何一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都必须坚守的理念。具体表现就是要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找准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类型的偏好,选择某一个大类,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本底条件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其次,旅游者感官在该模型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它是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起点和终点,也是该旅游开发模式区别于一般模式的关键。具体来说,旅游产品开发者需要根据旅游者的感官需求特点和资源本底条件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常常要与旅游者进行角色转换,即将自己置于旅游者的角色位置上,亲身感受旅游产品带给自己的感官体验,并结合旅游过程中,对资源本底条件的重新调研和认识,以及旅游者的反馈信息对产品进行完善和提升。最后,游客的感官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开发者应当随时对需求动态进行监控,调整自己的产品开发方案,使产品体系的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旅游产品圈层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当地的旅游经济效应得以发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旅游产业圈也得以完善和优化。
二、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案例
以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分析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按照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型,首先需要对当前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定位,选择一个大类,进行开发。由于海淀区具有丰富的人文、生态和科教文化旅游资源,因此,本开发案例当以文化旅游为主方向,具体结合海淀区旅游资源本底条件和旅游者的感官特征进行开发设计。
(一)海淀区旅游资源评价
海淀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交通,多样的地形地貌,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通过对海淀区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可以归纳出以下4个特征:1.级别垄断性。海淀区旅游资源主要有三大类型,即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山水名胜的风水宝地和上风上水的生态环境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文化旅游资源。其中,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园林文化旅游资源代表了我国古典建筑、园林造景技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垄断性优势;而以科技园区、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林立为主要特色的科教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全国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可比拟的。2.类型多元化。海淀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从北魏、唐、金、元、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历史遗存,文化类型包括传统游憩文化、皇家文化、宗教文化、红楼梦文化和红叶文化等多种文化。3.景观融合性。海淀区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其中,三山五园园中有山,山中有园,山水和人文景观交相呼应;大西山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观光旅游资源与中部的科教文化旅游资源、南部的创意文化旅游资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在海淀区和谐共存,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4.空间分布不均衡性。海淀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西北部传统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密集,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见长;而东南部则将科技、教育、文化创意、会奖、现代农业等现代都市功能与旅游紧密结合,旅游产品更侧重其体验性和娱乐性。而西北部旅游资源密集区的山前板块以历史文化为主,山后以自然为主。西北和东南两大聚落旅游资源风格迥异,而西北片区内部两个板块也各具特色,相连互补,充分体现了海淀旅游资源多元性、融合性的特征。
(二)海淀区文化旅游功能分区
在海淀区“十二五”规划中,重点规划建设四大功能区,即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中部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区;西北部高端休闲旅游区;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区。按照四大区域的功能定位和海淀现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确定海淀区“六片区三廊道”的空间格局(见表1)。
(三)海淀区文化旅游产品策划
1.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围绕海淀丰富的旅游、文化、科技、教育资源,按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改造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同时,不断创造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完善产品体系,实现由以观光为主向观光和休闲度假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体系转变,着力培育以都市休闲为核心,以休闲度假、商务会奖、科技教育、创意文化体验、都市农业等其他五大类旅游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体系。2.文化旅游产品策划。结合海淀科教、创意资源富集的竞争优势,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极具发展前景的科教、创意文化旅游市场,按照基于感官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理念和思路,打造“感官海淀”系列旅游产品,用“听、味、视、嗅、触”五大感官立体地、全方位地感受海淀发展魅力、触摸海淀文化脉动。(1)“聆听海淀”系列旅游产品。这一系列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是充分整合传统皇家文化和现代科教文化资源,聆听海淀的各种“声音”,包括传统的“声音”,如古典何民族声乐、戏曲、相声、评书等;现代的“声音”,如中国的顶级教育机构——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以及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等的公开课、讲座;现代的声乐、音乐会等。围绕这一理念,可以设计海淀“公开课”、皇家宫廷声乐盛典、海淀大剧院、海淀现代音乐厅等产品。其中,海淀“公开课”主要是整合清华、北大、人大等全国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打造知名学者讲坛、讲座、社会公开课等项目,让顶级高校不再“高不可攀”,让寻常百姓和普通学子都可有机会享用知名学府的教育资源;而皇家宫廷声乐盛典是要结合清朝宫廷剧热播的背景,在圆明园、颐和园内举办皇家声乐盛典,演奏人员身穿宫廷华丽古装,佩戴宫廷饰品,把观众在短瞬间迅速带回到十八、十九世纪清宫声乐宴会的高雅时代,观众仿佛置身于皇家宫殿,亲耳聆听皇家丝竹之声;而海淀大剧院和海淀现代音乐厅则分别以演绎古典的、民族的声乐,戏曲、相声、评书等为主题和以演绎现代声乐、歌剧等为主题,一古一今相结合。(2)“品味海淀”系列旅游产品。其核心理念通过味觉传递海淀的“饮食文化”,整合海淀各种风味、各种档次的饮食资源,品尝海淀的各种美食,打造涵盖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能够全面满足高端市场、中档顾客和平民老百姓各个收入阶层的美食文化,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将海淀的各种美食尽收腹中。围绕这一理念,可以设计“皇家仿膳”、“红楼私房菜”、“‘食全食美’美食休闲综合体”等旅游产品。具体地,“皇家仿膳”可挖掘皇家美食文化,并结合现代烹饪理念和技巧,打造面向高端市场的养生皇家仿膳;也将传统的皇家小吃重新加工、制作、包装,化繁为简,打造面向大众旅游市场的皇家小吃,并与皇家御宴一起形成皇家美食系列产品。而“红楼私房菜”则是结合曹雪芹晚年曾在西山及白家疃一带创作《红楼梦》的背景,打造红楼私房菜餐饮品牌。该私房菜以有机食品、红楼饮食文化为特色,招牌菜为红楼菜,如茄鲞、糟鹅掌鸭信火腿炖肘子、酒酿清蒸鸭子等,以红楼相关诗词、书画、摆件形成氛围;并可借鉴红楼酒令文化开展一些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食全食美’美食休闲综合体”主要是要打造集美食一条街、创意主题餐厅、农家菜馆等特色餐饮与休闲、会议、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美食、休闲综合体。(3)“观赏海淀”系列旅游产品。其核心理念是充分整合海淀“近郊距离,远郊风景”的自然资源优势;高等学府、科技园区、企业云集的科教资源优势;以及首都近郊区的都市资源,大力开展生态观光游、都市观光游、科教观光游,通过眼睛传递海淀的生态绿色文化、都市文化和科教创意文化。围绕这一理念可打造“皇家实景演艺”、“4D综合影城”、“高科技企业总部观展”等产品。其中,“皇家实景演艺”要深入挖掘皇家文化中的园林文化、陵墓文化、祈雨文化等内容,并通过实景演艺等形式,以现代科技手段将其展示出来,供游客参观、体验;“4D综合影城主要”是借助海淀的科技力量,打造各种露天宽屏、水幕、4D影院,并结合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打造综合性的影城(或影视广场);“高科技企业总部观展”则是通过高科技企业、创意文化企业总部,如百度、腾讯等设立旅游开放日,或开展高科技企业、创意企业总部游等形式,让游客参观企业总部办公室、车间等,进行科技体验,同时可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之路,学习其管理经验。(4)“嗅闻海淀”海淀系列旅游产品。核心理念是通过嗅觉传递来自海淀都市的时尚气息、高校氛围、以及后花园的清新空气。围绕这一理念可策划“嗅清新空气”、“嗅时尚气息”、“嗅高校氛围”等旅游产品。其中,“嗅清新空气”主要是考虑到大都市的热岛效应使得市内空气污浊,居民由于都市的工作、生活压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通过策划到大西山风景区观赏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开展山地运动、康体娱乐活动,可以帮助市民放松身心、强健体魄。“嗅时尚气息”旅游产品主要是设计以长安街延长线为轴,将其辐射地带打造为集都市文化体验、都市观光、休闲购物、商务会展、餐饮、康体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文化休闲片区,让游客感受都市时尚气息。“嗅高校氛围”则可选择北大、清华等部分顶级名校、博物馆、特色品牌教育培训机构(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名人故居等设立修学旅游基地;也可安排全国高考状元与游客进行交流,或举办励志学堂,与游客交流学习方法、高考应试心态、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人生规划、职场规划等。“春季嗅花、秋季嗅果”旅游产品则以开展都市农业观光游为主题,将乡村四季采摘与休闲度假、湖边垂钓、特色餐饮、农家生活体验等多种旅游项目相结合,建成大型综合旅游休闲区。(5)“触摸海淀”系列旅游产品。其核心理念是以亲身体验为主题,通过身体触觉感受海淀的绿色生态文化、温泉文化等。具体可策划“西山骑乐无穷/徒步穿越”、“温泉娱乐综合体”等产品。其中,“海淀骑乐无穷/徒步穿越”主要是将西山几大景点的徒步、骑行线路串联起来,沿途开发游客步道、自行车道或自驾车道,道路,供旅游者穿越;也可设计既以养生为主要功能、满足不同身体状况、审美和休闲需求的健康步道、小径,使游客赤足体验自然随性的健康之美。“温泉亲水娱乐综合体”则依托人工温泉开发涵盖温泉SPA、温泉造浪池、温泉漂流、温泉游泳池、水上滑梯等温泉水游乐项目及各类动感项目的体验旅游,并与餐饮、娱乐、会奖、休闲度假等功能相结合,建成北京第一大休闲—养生复合型温泉娱乐综合体。
三、结语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典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03
1保定市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的重要位置,在“精准扶贫”问题上,一直以在该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积极遵循“精准扶贫”的全面实施,同时也符合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计划部署,围绕以“1+3+5”模式为格局的扶贫工作开展,以促进贫困群众、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为核心,解放被扶贫地人员思想,在主动对接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规划的同时,以特殊变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市场进行扶贫,对接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利用这些地区的优势企业,独特工业和商业资本,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扶贫成效上,防止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情况出现,全力推进全面准确的扶贫。突出发挥组织支持、社会保障、群众主体协力、市场调控和政府主导“五大功能”,为了推进200个村15万人逐步实现脱贫,实现2017贫困县综合扶贫和人人脱贫的目标。实施精准扶贫,准确扶贫,特别需要在加大扶贫总量的同时,努力加强扶贫供给方面的改革,提高扶贫的精准度。任何一个地方都要脱贫,农民都需要致富,特别是在工业制造等方面贫困的地区,加强扶贫开发和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可以说,保定市摆脱贫困和精准扶贫的新动力就应当来自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精准扶贫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以往的“需求侧改革”的新概念,内涵是以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改革方向,主席强调过:“在适度扩张总需求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完善供应体系和效率”。精准扶贫中的“帮助”和“贫困”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供求关系。在繁重的脱贫任务中,要科学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重点就在于是否实现精确扶贫。事实上,当精准扶贫作为顶层设计推出时,也在公共政策中予以呈现。同时精准扶贫是政府的一项基本政策。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正是传统扶贫方式的转型推进。国家顺应时事适时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使扶贫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修正要素配置结构,提高社会攻击的质量,同时改善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社会供给政策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加匹配。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来看精准扶贫就是说以扶贫投入侧为切入点,把钱真正花在实处,把扶贫真正扶到核心上,并以此助力精准脱贫。
3现状分析
3.1保定市扶贫现阶段成果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保定市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的政策与精神,把精准扶贫和供给侧改革作为民生之本、重中之重。保定市领导将实事求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扶贫机制、科学的整合规划结合到一起服务于精准扶贫,明确精准扶贫对象,加大富民产业的建设和稳定就业扶持力度。突出发挥组织支持、社会保障、群众主体协力、市场调控和政府主导的“五大功能”集中主要力量,解决精准扶贫中的各项困难。注重精准扶贫的进程、吸收借鉴优秀的扶贫措施,全面推进各项产业扶贫的融资与集资,支持贫困地区的迁移和重建,以特色生态推动经济发展,着重关注贫困地的教育事业和毫不动摇的社会保障这些精准扶贫项目。不仅如此,还首创性的将农业、金融业、光伏产业、股份合作产业、互联网旅游、电子商务、土地搬迁、和农村就业与扶贫进行相对接,全面助力扶贫发展。
保定市精史銎豆步立156个扶贫单位,在204个贫困村都派出了工作组帮扶,省级帮扶单位共108个分散在156个帮扶村内,其他县安排帮扶了721个村,不折不扣的做到了全保定贫困村的全覆盖。强化基础扶贫保障措施,建立责任到人的目标体系,实行职责分工控制的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目标和任务,同时对扶贫队伍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尽全力协助贫困县有关部门,确保所有工作的执行到位。特别是在基本的条件最差,相较而言脱贫难度较大贫困县,保定市采取了多项不同措施进行重点扶贫。
不仅如此,政府还联系了其他精准扶贫示范村,旨在帮助贫困的原因,促进精准扶贫信息的完善,促进收入增长的各类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即是将促进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的行业作为扶贫突出手段,建设特色产业区或公园,对村干部和领导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同时丰富自身扶贫业务,培育一批辐射范围大的新型产业发挥其带动作用;引导一批贫困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点推进,提高保定市扶贫总体水平。
截止到2016年底,保定市的贫困人口总数从“十二五”初期的不到140万减少到只剩31万人,唐县、易县等突出典型已经进入小康时代,2017年博野县、望都县等5县预计整体脱贫。
3.2保定市精准扶贫突出典型
3.2.1保定涞水:新模式促进新发展
涞水县的下明峪村是保定市扶贫攻坚的突出典型之一,他们村利用本村的优势,形成了其特有的在远靠林果,近靠兔,中期靠大棚保收入的思路。
2012年,下明峪村开始起用新的扶贫模式,即政府负责提供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农户提供土地、劳力等并可以作为股份入股(如食用菌基地的股份合作制,脱贫增收效果十分显著),合作社负责基地的经营,金融机构负责资金的提供。随着下明峪村脱贫致富工作的进展,下明峪村的道路、水井、自来水管道、街道环境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改善,各家各户都安上了卫星电视。下明峪村下一步还计划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
3.2.2易县“旅游+扶贫”让贫困群众搭上致富快车
易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2011年被列为特困地区。但同时其农业规模大,旅游资源丰富,该县结合本县的县情,因地制宜地实施“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在2012年成为扶贫攻坚示范区。
(1)建设“旅游+扶贫”的新模式。
在易县辖区内,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多处文化遗迹和文保单位,林木覆盖率高,是联合国命名的第一批“千年古县”。虽然资源丰富,但如何利用,如何让群众又快又好的实现脱贫梦,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该县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出发,抓住发展机遇,规划确定了清西陵、紫荆关、洪崖山、狼牙山、蔡家峪、易水湖六大旅游扶贫区域,设立了52个旅游精品村,满族文化、长城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各种文化丰富多彩,相映生辉。通过扶贫脱贫工作的不断努力,形成了全新的“旅游+扶贫”模式,希望将易县的旅游资源由多变为强,以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以促进脱贫梦的早日实现。
(2)培育四大“旅游+扶贫”新业态。
易县立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优势,针对各村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对策,有效将各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业态。
易县安格庄乡的金坡村、新东古县村等村,邻近景区,因此对这样的乡、村实施旅游经营的模式,在村里开办农家乐等,由贫困群众直接经营取得收入,还可以开办小超市、小便利店等,既便利游客又能提高收入,增加贫困群众的非农劳动收入,有助于他们脱贫致富。
游客到景点旅游,通常会需要导游或接待服务人员,而最合适的人员便是熟知当地情况的村民,对这一现状,易县实施了旅游务工的业态,鼓励当地贫困居民参与接待服务,挣取劳务。游客旅游结束后,往往会想买一些土特产和在城市买不到的东西,这就启发了易县实施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农村的柴鸡蛋、药材和一些农产品,还有手工业产品如手工鞋垫、刺绣、编织品等等,大幅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易县还成立了旅游扶贫合作社,贫困群众可以以各种形式如以人力、土地等入股,然后就可以参与经营,取得分红,增加收入。易县现已成立18个旅游扶贫合作社,共吸引了900多个贫困户入股,是易县旅游扶贫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显著成效的举措。
(3)实施“旅游+扶贫”新工程。
易县由于大多是山区,其基础设施都还较为落后,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易县决定由政府投资建设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同时,村民大多出身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经营技能有限,针对这一短项,易县开办专题培训,旨在着重提高旅游经营、务工人员的经营和服务技能,促进本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贫困群众的收入有更多的提高。贫困群众通过旅游业来脱贫也需要启动资金,本就贫困的经济条件,资金也十分有限,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易县对从事各类旅游经营的贫困户给予了不同档次的资金补贴支持或贷款,以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易县的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已帮助6000多名贫困群众解决了贫困问题,实现了脱贫梦。
3.2.3唐县齐家佐乡发展六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唐县齐家佐乡党委、政府在扶中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大力推进林果产业、旅游产业、家庭手工业、光伏发电产业、电商扶贫产业、林下制种产业六大扶贫产业的发展,以实现老百姓的增收脱贫。
4结论
从供给侧角度来分析精准扶贫之所以没有非常系统的实现可以得出很多结论,包括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贫困识别机制系统和多年以来的传统习惯,还有贫困群体缺乏反抗斗争精神,对国家政策和方针的不了解,以及低投资和缺乏政府的资助,还有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要实现真正准确的扶贫工作,首先,要在保定市开展贫困普查,对贫困村实施分类管理,对村的精准扶贫实施要有保障,要有利于扶贫政策的制定。在供给侧投入和精准识别环节,除了对现有的自上而下的系统进行整改,还应该基于融合的贫困群体的目标。提醒建议贫困农户参与组织自下而上的机制,而非独立的第三方社会福利机构如当地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利益相关者的协助和监督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如此,还应当大大减少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排斥和可抗性问题。此外,要改变贫困群体和政府对扶贫模式的既定概念,创新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手工业、光伏业等旧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精准扶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扶贫到户机制调研报告(内部报告),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局、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