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由贸易的利弊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各国加快了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日本一新加坡新时代经济合作伙伴协定(JSEPA)相继成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稳步推进,本地区内各种自由贸易区谈判也不断涌现。本文以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研究对象,考察东亚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中国参与东亚贸易自由化的战略。
全文从分析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背景与动因入手,简要回顾了AFTA、以FTA以及JSEPA的发展进程,并以WTO为参照对象,总结了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指出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兼具超越WTO(WTOplus)和滞后WTO(wTOminus)的特征。本文尝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成效进行评价,并以AFTA建设为例进行定性的分析评估。评估结果表明,AFTA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及其发展前景,指出中日竞合是东亚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关键。因此,中日两国应尽早摒弃矛盾,争取实现两国间的“法德式和解”。而东亚各国均应立足于中长期利益,共同承担合作成本,推动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东亚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也于近年有了明显转变,并积极参与到东亚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但目前,中国不仅尚未制定明确的FTA战略,也十分缺少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应当以“两岸四地”组建的中华自由贸易区为战略依托,以东亚为重点,积极参与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并以此推动国内经济改革及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关键词:东亚;自由贸易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全球贸易自由化共经历了三次浪潮。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球贸易自由化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并表现出不同于前三次浪潮的新特点,出现了第四次贸易自由化浪潮。在这次浪潮中,最突出的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自由贸易区(FTAS)。据wTO统计,截至2005年9月,正式向其通报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共334个,仅2005年前9个月就新增27个,而在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大部分都是以自由贸易区(FTA)的形式开展合作的。①正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空前发展,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两条轴线:一条是以WTO为代表的多边主义;另一条是以地区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主义。东亚地区在建立自由贸易区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不但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没有同任何经济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就连早在1992年就开始启动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也仅仅限于根据“授权条款”形成了一种并不彻底的自由贸易安排。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才有所改变。2002年1月,日本和新加坡签署了“新时代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JSEPA)”,成立了日本与新加坡之间的FTA。中国与东盟之间也于2002年n月签署了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揽子框架协议,正式确定了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此后,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日本积极推进与东盟、韩国之间的FTA建设,日本民间机构还启动了与台湾的双边FTA研究。韩国实际上是东亚地区最早倡议加强区域内制度性合作,并提出FTA构想的国家之一,但目前,韩国在建立FTA方面的实质进展已经落后于日本和中国,其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于2006年8月才签署。东南亚各国在建立FTA方面表现十分活跃。一方面,东盟作为一个地区联盟与一些国家就建立FTA问题进行研究和磋商;另一方面,东盟主要国家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政策,分别寻求与区域外其他国家建立双边FTA。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风险加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巨额游资充斥其间,如果某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给该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而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东亚任何一国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紧密合作来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2)作为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浪潮过渡和补充的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汹涌澎湃,加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大大激发了东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它们对区域合作的信心。当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地区形成了约3.6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到2250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而东亚地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形成约19亿人口的更大市场,内部贸易额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运行良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取得超过NAFTA的成就,这极大地诱惑了东亚各国。
在外部因素驱动的同时,东亚各国自身对区域合作意识的加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东亚整体意识”在区域内达成了共识,寻求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东亚被“割裂”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两者之间来往很少,个体意识较强,东南亚国家更多的是寻求内部合作。从1967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到1992年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到如今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得有声有色,其内部贸易确实做得不错,但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却十分有限,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发现东北亚国家也被波及,这让它们了解到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其实是较高的,加上中国在危机期间毫不犹豫地向东南亚受灾国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现出的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让东盟国家转变了地域观念,将自身置于东亚整体区域之内,转而谋求区域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这种主观意识的转变奠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其次,由于美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以及操纵IMF对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条件的所作所为,让受灾国从惨痛的经历中意识到必须依靠东亚内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发展,外部的力量并不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更加深了东亚国家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如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
二、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形式问题的分析
现在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形式是“10+3”模式,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的交互合作方式,但这仅仅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过渡阶段,并非真正地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假使这一阶段过渡得很成功,区域经济合作要朝着一体化层次发展,那么可能会表现为哪种一体化形式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层次高低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形式会给成员国带来不同收益,但也需要其让渡不同程度的国家,因此,各成员国会谨慎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相互协调以做出抉择。由于在东亚区域内,既存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又有东盟的一些小国家,况且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政策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上述X指标在东亚各国间差异很大,因而可以认为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各国组成货币联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东亚区域内采取经济联盟这种一体化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建立自由贸易区会给各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如果自由贸易区能够建立,会形成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场,由于取消了关税和一些同等效力的限制措施,内部贸易额肯定会大幅度上升,这样就能够通过促进各国外贸额的增长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该形式并不妨碍各成员国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采取其它的贸易政策,即没有要求各国进行国家的转让,这使得东亚国家比较容易接受。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阻碍
根据上述分析,似乎在理论上建立自由贸易区给各国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比较容易实行,但来自经济理论之外的因素却给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这些负面影响来自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美国方面的阻碍,由于之前欧盟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威胁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不愿再看到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联合体的崛起对其造成影响,同时更担心被其认为是潜在对手的中国会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因而其会阻止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上日韩均是美国的盟国,美国的干扰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核心论坛”与1997年日本提出建立AMF均因美国的反对而未成功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关键词:TPP战略;战略动因;多哈谈判
一、TPP协定简介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协定”,最初共有智利、新西兰等四个成员国,因此又称P4。截至2015年10月,TPP成员国共有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等12国。这些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40%,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影响重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在同年的APEC峰会期间非正式的倡议成立“太平洋五国自由贸易区”,但并没有真正加入。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后高调加入TPP,明确将其作为战略武器。同年12月,美国贸易代表柯克正式告知国会有关启动TPP谈判的决定,这标志着美国正式开始了TPP谈判的具体工作。2011年11月,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2013年9月,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而中国至今还没有加入其中。2016年2月4日,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在新西兰奥克兰正式签署了TPP协议,这标志着TPP协议最终达成。
二、美国力推TPP的战略原因
美国高调加入TPP,不仅仅只是考虑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有着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这些利益一起构成了美国力推TPP的战略动因。
一是理念上的原因。美国极力推动TPP,不仅仅是因为其处于安全战略和经济利益方面的保护,还有其自身价值观因素的考量。长期以来,美国以亚太国家自居,获取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地位,推广其所谓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以此推动其TPP战略实现的基础。
二是地缘政治因素。亚太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称之为“世界资源宝库”。亚太地区正在成为新兴经济体,但其内部大问题众多、矛盾交织,各政治大国展开竞争与合作,以实现自身利益。因此,美国对亚太的关注将会越来多。
三是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TPP战略意图强化其亚太政治影响力,为美国合法进入亚太地区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美国加入到TPP后,TPP的影响力大增。如果某一国被边缘化,自然会收到很大的损失,将会由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依靠其联盟关系,拉拢盟国加入,进而其示范作用将会日益巨大,从而获取在该地区更大的政治利益,掌握该地区的经济规则制定权。
四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近年来,东亚地区的合作表现十分强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贸体制的建立正是这一欲望的强烈体现。所以,美国通过TPP将亚太国家“捆绑”在以美国为中心的生产销售网络上,放大“轮轴―辐条”效应,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经济新格局。亚太地区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人口众多,可以为美国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美国以TPP作为其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提升美国企业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力,削弱其他国家在该地区的影响。
三、TPP对美国的机遇与挑战
TPP作为美国新时期针对亚太地区的经贸政策能否继续推进,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国内因素
1、政治体制因素。美国国家制度的核心是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和司法各归国会、政府及最高法院所有,而三者又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美国政府是一个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机构,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但其国会议员代表的是其选区利益,为了获得连任,往往会受到社会利益的牵制。而美国的政府与国会之争由来已久,并且将继续常态化、持续化。因此,国会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国会不像政府表现的那样积极,其他国家的加入热情也将会受到影响。2、政府内部因素。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次年12月,奥巴马总统在《重塑美国制造业框架》中明确提出要采取各种措施以“再工业化”为战略理念重振美国制造业,这标志着美国经济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转变。但是,在“再工业化”过程中,美国各个部门的不同反应也成为了影响TPP走势的重要因素。
(二)其他成员国因素
1、域内大国因素
(1)日本。在所有成员国中,日本位居其二,占据TPP内经济总量的20%。所以,TPP能够争取到日本支持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日本国内,有着两种声音即赞同的声音和反对的声音。日本反对的声音中,农业因素是其反对声音中的最大原因。虽然日本已经成为TPP谈判的重要国家,但一旦国内农业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时,日本的农业利益集团就将会阻挠日本参加进一轮的谈判;(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其成员国中,其矿产、农业和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比较优势。2005年《美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并未给其带来太多经济利益。因此,澳大利亚要借助TPP来改善其经贸环境的意愿并不大。但因为美国的加入及东亚国家的观望将会成为澳大利亚TPP政策考量的重要因素;(3)新西兰和新加坡。新西兰与澳大利亚有着巨大的相似。但是,新西兰国内市场的狭小,与美国、澳大利亚农产品产业部门的分歧,将会影响到新西兰经贸政策的决定。新加坡开放程度较高,加之新加坡独特的地理区位,作为原始会员国和既得利益者,将会继续支持TPP协定的签署及落实;
2、小国因素。TPP成员国中有很多成员国是东盟成员国。一直以来,东盟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已经与众多APEC会员国签订贸易协定,例如2002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东盟已经成为“10+1”“10+3”等多种形式区域合作的核心力量。TPP也是未来区域合作的重要模式,东盟也将参与其中。但是,东盟内部矛盾重重,自身述求不一,各国担心东盟凝聚力下降同时担心自己将会受到边缘化。因此,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使东盟积极支持将是域内大国不得不考量的重要因素。TPP中还有其他成员国如秘鲁、智利等国家,虽然自身力量弱小,但是TPP的扩容首先必须处理好这些国家的利益述求。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毗邻美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美国重要的区域合作伙伴,美国的态度决定了其未来TPP政策。因此,总体而言,这些国家的态度将会是积极的。
(三)国际环境因素
2001年11月,启动的新一轮多哈多边贸易谈判,但因谈判的失败,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此后,由于成员国利益冲突无法调和,多哈谈判也长期未见结果。直到2013年12月底,在WTO第9届部长级会议上,159个成员国全数通过达成《巴厘一揽子协议》,实现了多哈谈判零的突破。但是多哈谈判对TPP的影响也将随着谈判的继续进行而影响着。
世界经济的进展表明全球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并显示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因而,这些因素将会促进TPP成员国尽快达成协议。
四、美国TPP的前景预测
TPP是美国继WTO坎昆会议失败后付出努力最多的所推进的区域贸易协定。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TPP的最终实施已成定局,但其中将会经历许多挫折和打击。美国提出的许多标准不仅不能让小国接受,甚至也超过了发达国家所能接受的范围。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竞争政策等新国际贸易规则方面争执不断,并且在市场准入、原产地标准、贸易壁垒等传统领域也难以达成一致,形成了谈判的技术性难题。因此,未来TPP的谈判将围绕这些议题为中心进行谈判。美国将积极和这些国家进行谈判,力争TPP协定的早日实施,并会拉拢其他国家加入到TPP协定中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毕晶.中国加入TPP的利弊权衡及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
[2]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3.
1从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看贸易政策的保护性
世界范围国际贸易政策演变一般分为5个阶段: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思想是当时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占主导地位,但是同一时期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则在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影响下,基于他们特定的对外竞争条件,主张运用贸易政策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成为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催化剂。
(4)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倾向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贸易自由化浪潮,但是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倾向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自由主义有所不同,并不强调全面的贸易自由,而是一种有保留的贸易自由,它并不完全排斥贸易保护政策。
(5)关贸总协定(GATT)条件下新保护主义时期1973年的能源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给发达国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各国贸易政策开始脱离过去自由放任的思潮,转向以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全球性的保护贸易浪潮。
从历史上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几个阶段不难看出,国家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主要4点:一是在GATT前的各国贸易政策无多边贸易协议的束缚,各国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完全依据本国利益,这样极易产生贸易保护的做法;二是历史上尽管若干次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相互交替,但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在时间上占主导地位;三是保护性是贯穿国际贸易政策历史演变的一条“红线”,即使历史上自由化占主导的时期也仍然有贸易保护的影子;四是20世纪50年代倡导自由贸易,并订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以约束各国的保护措施,但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没有因为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而改变。2002年3月,美国对钢铁启动201条款,对来自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的钢材进口征收关税最高达30%,就是典型的例子。
2对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解释
2.1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
徐建斌、尹翔硕在“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并用扩展后的李嘉图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现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做模型化分析,得出: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虽然确实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贸易双方因自由贸易得到的好处是不均等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中,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要多。这样,发展中国家想追赶发达国家,实现本国复兴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于是,国家之间在对贸易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行[1]。而且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是一直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也采取了高关税的保护政策。GATT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普惠制(GSP)等一系列的纠正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措施,充分说明了国家间贸易得益分配不均是产生保护贸易的主要渊源。但是,为什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呢?
2.2国家内部各行业因自由贸易带来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贸易保护的又一压力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以美国的钢铁产业为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自由贸易中其得到的利益应该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得到的贸易利益。那么为什么美国布什政府还要挥舞201条款的大棒,不惜引发一场世界性的钢铁大战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各行业在自由贸易体系中得到的利益不均等,甚至有些部门是负的利益。资料显示,由于在自由贸易下的国际钢铁供应商的竞争,1990~1999年,美国钢铁制造工业每年有大约5000人失去工作;1999~2001年,美国总共有18家钢铁公司破产,有23500多工人失业[2]。按照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说和要素禀赋论,像美国之类资本量较多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以获取国际分工的好处。现在的问题出在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的考虑,既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要维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使这些产品的生产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熊掌与鱼都要。毕竟美国的钢铁业曾经是他的支柱产业,并有60万的钢铁工人,将他们转变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就业,是需要时间、非常困难的。出于国内政治压力,布什政府权衡各方利弊,最终决定启用201条款提高关税。可见贸易利益对国内各行业的不同影响也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2.3贸易政策国际协调不能改变贸易政策的保护性质
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促进了贸易政策的国际趋同化。自二战以来,双边贸易政策的协调,区域性的政策协调,尤其是致力于国际贸易体制的多边贸易政策的协调,使各国贸易政策趋于统一,体现了全球经济关系的秩序化,给各参加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无论是哪种协调,贸易政策的本质始终具有保护性,即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没有根本改变。就拿WTO这一多边贸易的最高成就来说,仍然改变不了各个国家贸易政策的保护本性。
(1)自由贸易是个谎言WTO规则的制定,形式上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回合(MTN)的协商产生,实质上依据国家贸易实力决定分量,由于历史原因和贸易实力,基本上是美国一手把持。贸易谈判(贸易自由化)只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贸易保护)才是贸易谈判的实质。
(2)WTO的例外条款和规则,为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依据由于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利己的,即在最大范围内保护本国利益,同时最大程度地攫取他国利益。因此,国家贸易政策的目的(在没有一个足够有约束力的国际组织的约束条件下),决定了这种例外条款和规则就会必然成为贸易保护的依据。
(3)在WTO下仍有一些公开的高度保护的行业农业、纺织业,便是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开的保护产业。但这些产业恰恰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发达国家中相对比较劣势的产业。
3WTO条件下国家贸易政策保护性的表现
3.1“公开型”的贸易保护
“公开型”的贸易保护,是指在关贸总协定和WTO下的贸易,以及投资自由化的谈判过程中还未涉及的领域,或是还未完全展开和达成协议的谈
判的领域,再加上谈判达成协议后还没有履行的承诺,以及协议中的一些规则的例外而引起的保护措施。还未涉及的领域,指某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暂时把某些行业的自由化搁置起来不予谈判;还未完全展开和达成协议的谈判的领域,是指某些“敏感行业”,国家的比较优势相差悬殊,如果完全放开会导致本国产业的“严重损害”,故在多边谈判中暂时将这些行业的自由化程度放低、放慢;谈判后还没有履行的承诺,指根据承诺减让表现在还未兑现的部分;谈判达成的协议规则的例外,是指协议中一般都是作了自由化的规定的,但无论哪项协议,都是由一些规则和规则的例外拼凑起来的,这些规则的例外实际上就是承认这些方面的适当保护。这些保护都是公开的,这实际上也是国际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实力较量的结果。
一般认为,在WTO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敏感行业”,是自由化较缓慢和最不彻底的行业。如农业、纺织业、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各主要发达国家“公开型”的贸易保护的领域。
在WTO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开型”贸易保护的手段有两种:一是运用高关税限制进口;二是利用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国内的价格支持就是常见的公开型保护措施之一。国内支持的名目繁多,例如国内补贴、价格管理、出口补贴和绿箱(GreenBox)政策等等。
3.2“隐蔽型”的贸易保护
在WTO框架下,除了“公开型”贸易保护外,还有十分重要的“隐蔽型”贸易保护。“隐蔽型”的贸易保护是与“公开型”的贸易保护相对应的,以“反倾销壁垒”为代表,还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这类壁垒的特点是它们往往本着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原则制定出来的,一般包括了“公平原则”、“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等原则,这些原则本意确实是好的,但现实情况则是它往往会成为某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事实上这种“隐蔽型”的贸易保护措施,现在已经成了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
“隐蔽型”的贸易保护的手段包括两类:一是征收高额关税,如加征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二是禁止进口甚至就地销毁,这主要是不符合国家的检验检疫标准、环保标准等而采取的措施。
4构建中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
4.1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的必然性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处于不利的地位,贸易利益相对较小。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的WTO条件下,各国的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不能幻想WTO会真正无私地给中国一个稳定的、自由的贸易环境。WTO下的保护更具进攻性、系统化、法律化,更加难以对付。
加入WTO后的中国,首先,在保护国内市场方面应该好好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制定出中国的一套有利于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对中国国内各产业来讲,加入WTO对它们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协调好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入世承诺,而忽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协调,必将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而要协调入世对各行业带来的利益不对等也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律措施,在WTO框架下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而且这也是各个国家普遍采取的对策。
4.2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政策体系的可能性
首先,WTO规则的例外给各个国家制定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因此中国加入WTO后,是有可能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保护贸易政策的。
其次,WTO中的很多协议和规则并不十分严密,存在漏洞。这使得国家可以根据这些存在漏洞的协议制定本国的很容易成为保护措施的贸易法律,如反倾销协议的模糊性漏洞,就成为各个国家贸易保护的工具。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些协议的不完善来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贸易法律法规。
第三,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绿色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等),我们的技术水平差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利用技术手段,也可以利用别的优势建立起中国特有的壁垒。前些年中国肉鸡产业受到外国的极大冲击,当时就有人提出要对肉鸡的进口采取一些限制措施。例如,可以根据规定每只肉鸡的鸡毛渣平均不能多于500根,因为中国采用的是人工拔毛,剩下的鸡毛渣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用机器拔毛后剩下的鸡毛渣要少,这样的规定对我们是有利的。
总之,WTO不是一个贸易自由化的天堂,相反,它允许“合法”地保护,而且它使贸易保护更加系统化、法律化。
4.3按WTO的原则和“例外”条款构造中国“隐蔽型、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在WTO条件下,关税手段和“传统”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是要受到限制并最终要取消的,于是各国纷纷转向“新型”(“隐蔽型”)的非关税壁垒。加入WTO后的中国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按WTO的原则和“例外”条款构造中国“隐蔽型、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1)以加强和提高反倾销、反补贴的能力建设的核心在利用“新型”的非关税壁垒(NTB)作为保护措施方面,发达国家早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侧重点早已转向以反倾销为代表的“新型”的、隐蔽性强的NTB。根据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招标这3种传统NTB的大部分已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日取消,剩余部分也将在2004或2005年1月1日取消。因此,在利用NTB方面应以加强反倾销能力建设为核心。从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对反倾销的规定,到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再到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应该说,中国在反倾销立法方面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中国的反倾销队伍还有待加强。
反补贴也是比较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也成为各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1989~1993年期间发起的反补贴案数目占全球反补贴总数的比重高达93.2%。中国最近也颁布了《反补贴条例》,但是,至今中国的反补贴尚无实际操作经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 海峡两岸“自贸区”与“自经区”物流竞合研究 基于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模式来简论福建自贸区对港口经济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新机遇 海峡两岸自贸区可行性分析 两岸竞合水涨船高 闽台印刷产业对接的经济效应分析及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探索 基于动态规划的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最优路径研究 中美竞合结构中的两岸关系 自贸区物流管理研究 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研究 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厦门港与闽台两岸经贸发展关系分析 宁波对接上海自贸区对策研究 福州保税区:立足两岸拓展物流 两岸服贸协议的真假议题 两岸服贸协议的利弊与得失 闽台两岸太极流平台构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自贸区跨境支付研究 浅析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 致力自贸改革试验打造两岸共同家园 基于竞争性视角的我国与自贸区伙伴货物贸易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 赢在自贸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林晓伟,李非. 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J]. 国际贸易,2015(1):16-21.
[4] 王勇. _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及对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J]. 台湾研究集刊,2014(6):53-56.
[5] 苏美祥.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基础与推进策略[J]. 两岸经贸,2012(4):43-47.
[6] 魏澄荣,进,黄继炜. 闽台物流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亚太经济,2013(4):138-141.
[7] 陈冰芳,林强,叶玉娟,等. 闽台物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15(1):26-28.
[8] 朱勇进. 闽台合作升级对福建物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物流科技,2012(9):50-52.
[9] Stephen Hoadle, Yangjian. China's Cross-Regional FTA Initiatives: Toward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J]. Pacific Affairs, 2007(2):327-348.
[10] 孙璞. 青岛港与日照港的竞合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薛永平. 辽宁省与日韩区域物流合作与竞争研究[D]. 大连:大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收支平衡
一个国家能保持对外贸易顺差通常可以被认为,该国的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由此积累了相当的对外支付能力或对外债权。但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则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资金使用的收益率。贸易顺差本身就说明放弃了同期相应的进口,若未将顺差资金运用于对外直接投资、或引进国内所需的先进技术或人才,而只是表现为在国外银行的存款或购买外国债券,则其收益率往往不如进口国内所需的先进设备或短缺的原材料;加大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若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压力,而让本币升值,则可能对随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有关企业要将其中大部分兑换成本币,以满足其继续经营的需要,而迫使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增加本币投放。货币当局若不能以有效的手段对冲、收回这些本币,则将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承受对外谈判的巨大压力。顺差国的贸易伙伴、特别是逆差国,势必设置多种贸易障碍、甚至可能不惜牺牲其国内消费者利益,以贸易失衡为由,要求顺差国减少出口或增加从逆差国进口,使顺差国经济遭受巨大困难。
巨额顺差加大了国内经济受外来冲击的风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特别是贸易顺差令世人瞩目,并引发若干国际争议。鉴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将少于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其顺差局面一时还不会改观,因此,本文仅就贸易顺差展开讨论。
我国贸易差额的基本分析
(一)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原本经济落后的国家,采取了符合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方针策略,随着经济发展,其对外贸易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逆差后转为顺差。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曾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近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顺差仍达到615亿美元,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
(二)我国贸易顺差剧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达1063亿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达58.47%;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进口,如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对华贸易报告就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仅290亿美元;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我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
2005年顺差突然扩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
外商投资企业伪报进出口额以转移资金。有学者运用比较法(即比较贸易伙伴贸易统计数据估算转移定价规模)对进出口伪报的研究结果认为,“仅2001年一年,中国大陆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就高达662.2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当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影响而并不十分精确,但足以说明进出口伪报规模之大已不可忽视。”“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兴起,进出口伪报的目的,日益从资本外逃转向资本内流,方式也从过去的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转向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这样的变化虚扩了我国大陆外贸顺差。渣打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350亿美元,其余的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也很突出:
对贸易差额观念和政策的滞后。我国曾长期外汇短缺,改革开放初期,把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作为政策的重点;将“外汇自求平衡”作为外商直接投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肯定这些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但是,发展至今,我国外汇储备以至国际债权债务的情况已完全不同于当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2004年我国已有对外净资产1203亿美元,2005年,该项资产达到2875亿美元。尽管如此,在许多地方或部门,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当初,一些“经济学家”也鼓吹出口对国民经济有贡献,而进口则相反。体现在政策上,各级政府鼓励出口换汇、创汇的措施不少;鼓励进出口平衡安排和鼓励进口的措施,则相对不足。
经2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且许多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以至于许多国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代了进口品,而且在相关的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份额。这种转变是好事,但也使相关产品贸易由原先逆差转变为顺差。
骗取出口退税。虚报出口的动因,除了上述资本内流,以获取人民币升值好处外,还有骗取出口退税的好处。出口退税本是国际惯例,意在避免双重征税,以降低消费者负担。同时也降低出口商经营的成本,鼓励了出口。我国大陆的出口退税额从1985年的19.7亿元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4200亿元,同期占出口额的比重从2.4%提高到8.6%。然而,并非所有的退税都有真实的出口。虚报出口,骗取退税案件时有发现和披露,就说明了这点。
我国内需不振影响进口增长。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已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主要标志之一是城乡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布数据,我国大陆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从2000年初的59321.83亿元增长到2006年6月底的154996.87亿元,短短五年半时间,增长了161.3%。高储蓄率的成因除了传统消费观念因素外,更多的是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佳,而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消费前景的担忧。在消费欲望不强的情况下,消费品进口的增长自然也就难以理想。
此外,还应看到,虽然我国贸易顺差较大,但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还很有限,许多产品出口靠低价竞销,效益并不理想。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
要辨证地认识顺差的利弊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正确、全面理解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义,特别要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在制定和修订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时,都应以实现贸易平衡为出发点,同时,加快统一中、外资企业税收制度。
(二)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式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改变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积极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形式的贸易,改变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方式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出口商品以数量增加为主转变为以品质提高为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改变靠外延发展为主的外贸发展思路。要明确: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为主发展对外贸易是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的。
应考虑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外贸商品的经营效益等情况,适时适度调整出口税率和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进一步提高效益,进而促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应进一步加强引进先进技术工作,并着力在真正吸收和消化所引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同时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由目前的贴牌、定牌加工为主向委托设计、生产,以至自有品牌生产、营销为主转变的贸易。
(三)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
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贸易摩擦和外国施压,据理力争,从长远发展观点出发,处理争议。同时,我国已经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并与新西兰、智利等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些都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利于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四)谨慎处理有关战略物资储备建设
我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规模还将继续扩大。而近两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屡创新高。对此,有人提出大量进口石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既稳定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又降低国家外汇储备。对其他一些战略物资,也有类似建议。笔者认为,对此应十分谨慎,认真分析石油价格持续上扬的原因和趋势,考虑我国大量购进对价格的冲击。
此外还需要加强海关、外贸管理、外汇管理、银行、商品检验、运输管理等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验核进出口商申报的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其报价的可信性,以核实相关的统计数据,确认贸易差额的准确性。
同时应加强经济发展规划,严格防止重复建设,有效地缓解或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积极、稳妥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着力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效地扩大内需,降低国内高储蓄率。
平衡贸易收支的前景
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来改进国际收支平衡。
笔者认为,由于上述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都是长期存在、并在随后多年继续存在,2-3年内不可能全都扭转,实现贸易收支平衡需要多方面相当时间的综合努力。鉴此,笔者认为提出“适度顺差,综合平衡,中长期平衡”的方针比较合适。
所谓“适度”,是指在外贸一时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应努力将顺差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所谓“综合平衡”,是指不要求所有商品贸易和所有贸易方式都实现收支平衡,而允许在不同商品领域和贸易方式顺、逆差互见;所谓“中长期平衡”,是指从现在起,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贸易收支平衡,而且不硬性要求每年都实现平衡,只要逆差或顺差不超过一定限额,可以若干年为一个阶段,实现阶段平衡即可。
参考文献:
1.周小川.中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有关问题[N].金融时报,2006
2.梅新育.多种暗箱成就外资暗流[N].国际商报,2006
3.翟志宏.外资加工贸易持续推高中国外贸顺差[N].国际商报,2006
[摘要】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因各成员国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该进程对各国影响必利弊互现。因此,各成员国应根据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确定服务业自由化进程,以顺利实施《协议》。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具体实施该《协议》和进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performance of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of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Association OfSoutheast Asian Nations,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will further open their service industries.This process mus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se countries because they separately have different competitiveness.This paper compares thecompetitiveness of SeFV-ice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hina to performthe agreement and the subsequent negotiations.
为顺应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新潮流,2007年1月1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据此,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世对外开放。因各国服务业竞争力差异较大,致使其自由化比货物贸易更加艰难,对各国也更具挑战性。因此,为充分发挥《协议》对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性保障作用,推动双方服务业发展,各成员国应根据服务贸易同际竞争力状况,确定自由化进程。本文拟通过比较中国和东
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实施《协议》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指标的确定
评价一个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理论上包括以事后结果数据为基础的指标和事前原因数据为基础的指标。以事后结果数据为基础的指标认为出口绩效好的产品一定出口能力强,而事前原因数据指标则通过对影响出口的成本、价格、质量和销售渠道等因素的比较来判断产品的出口能力⋯。但因服务业价格具有不可比性及质量主要依赖品牌的特点,以及事前原因数据不易获取,学者们习惯根据事后结果数据来评价一国服务的出口能力,其数据来源主要是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贸易数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指
来进行评价。
二 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显示
比较优势指数比较分析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RCA)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拉1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家贸易比较优势时开发,后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普遍采用。该指标是指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份额的比例,反映该国该产品的相对出口比重。t其中,xi为某国服务i的出口额;Xt为某国所有产品(货物和服务)的出口额;Xwi为世界服务i的出口额;Xwt为世界所有产品(货物和服务)的出口额。若RCA>2.5,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极强;若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若RCA介于1.25—1之间,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微弱;若RCA
表1显示,中国服务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低于东盟五国,且处于下降通道,表明中国服务业处于竞争弱势,且不断加剧。但需注意,六国服务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l,表明其服务业均处于国际竞争弱势地位。
表2显示,人世以来,中国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优势位居六国末位,但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不断增大,表明中国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弱势正不断得到改善。
表3显示,人世以来,中国旅游贸易业国际竞争力仅强于新加坡,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均小于l,表明其处于国际竞争弱势,且不断加剧。
表4显示,在其他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仅强于菲律宾和印尼,且该指数呈现总体下滑趋势,表明其国际竞争弱势加剧。表5则进一步显示,在其他服务贸易中,中国竞争力亦主要体现在两类传统服务业上——其他商业服务和建筑服务,而在诸如金融保险、通讯、计算机与信息、专利和特许费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上竞争力则极为薄弱。
综上,中国除在其他商业服务、建筑服务与东盟国家竞争优势相当外,中国服务业及各分行业基本都呈现竞争弱势。因此,中国在实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及进行后续谈判时,须注重按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变化情况制定各行业开放的进度和时间表,即对服务业实行保护式开放和逐步自由化政策,以推进《协议》顺利实施。
但须注意,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论及国家竞争优势论,一国要想从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福利,就须采取措施提高本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而非一味地采取保护措施。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客观描述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探究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因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为各国借鉴经验提升竞争力提供基础。因此,须对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三 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1.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
国家竞争优势论认为,为取得国际竞争力,一国必须建立起优势产业,因为产业发展水平是产业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因素之一。表6显示,中国总体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均位居六国之末,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贸易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导致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2.中国和东盟五国FDI产业结构比较
国际资本流动能优化资本配置,为各国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并通过溢出效应影响东道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表7显示,中国服务业吸引FDI占FDI总额比重远低于东盟五国,引资力度严重不足,从而制约FDI溢出效应,导致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J。新加坡和菲律宾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较高,吸引FDI比重亦较高,故其服务业竞争力相对较强。
特别值得一提,服务业外包已成为服务业吸引FDI的重要形式。据统计,在服务业外包方面,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是离岸外包服务业的主要目的国,承接过相当部分的服务业产业转移,尤其是IT服务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吸引外国公司不仅仅在于低成本和专业人才优势,并且具有先人为主和聚集效应等优势,这对这些国家的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如其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M1。反观中国,其外包服务业规模还很小,如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出口总量大约为9.6亿美元,仅占全球软件外包出口总量的2.3%,其他外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更小,使得中国服务业产业集聚、FDI溢出效应发挥较弱,致使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3.中国和东盟五国人力资本比较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业内部出现结构性变化——人力资本密集度高的新兴服务业和专业业大量涌现并日益占据主要地位,进而决定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是人力资本密集型”1,人力资本亦成为影响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下文综合多种因素的人文发展指数作为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表8显示,中国人文指数除相对高于印尼外,均低于其他东盟四国,表示中国人力资本相对稀缺,使得其在占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上处于国际竞争劣势,从而导致中国总体服务业亦呈现国际竞争劣势。
4.中国和东盟信息化程度比较
现代经济正在从要素推动向知识推动转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成为价值增加和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在信息化时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建立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因此,一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表9显示,在人均信息与通讯技术支出方面,中国仅高于印尼和菲律宾,与中国在其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仅高于该两国相符合;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新加坡在其他服务贸易,特别是金融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亦最高,均符合理论分析结沦。
5.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区域合作比较
服务贸易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静态效用方面可降低服务产品价格,增加服务产品品种;动态效用方面可减少垄断,提高竞争程度,尤其是提供国内没有的新服务产品所带米的示范效应,不仅有助于服务产品的丰富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区内服务业的成长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尤其是在当前服务贸易制度壁垒耸克的情形下,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及服务产品跨困或地区交换的发展更需要借助于政府间做出的某种形式的制度安排。因此,推进服务贸易一体化建没足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和提高竞争力必要的外部环境建设。
东盟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相互开放市场:1995年12月15日在泰国曼谷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签署《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旨在尽可能减少东盟成员国的服务贸易限制,以提高东盟服务业的效率和竞争力;1996--2004年,在《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下,东盟成员国共进行过三轮谈判,达成四个一揽子协议,即1997年12月15日的《实施
所谓“平行进口”(ParallelImport),是指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的知识产权所有者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批准输入本国,而该知识产权以前己受到了本国的法律保护。
1.支持平行进口的理论基础——权利用尽原则
权利穷竭原则指知识产权所有人自己生产或经其许可生产的产品,在第一次投入市场后,权利人即丧失了对它的控制权,其知识产权被认为已用尽,无论何人使用或转售该产品的行为,都无需得到权利人的同意,知识产权人不得再利用知识产权阻止该产品的进一步流通。主张知识产权应当适用权利穷竭原则者认为平行进口应该被允许。理由是:平行进口的合法性理论存在的基础在于这种商品与当地已存在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其中前者比后者一般要便宜40%左右,因此平行进口将使消费者拥有更大、更廉价的消费选择,可以很好地防止市场的垄断与割据。而且知识产权人在商品的生产销售中已经行使了一次权利,获得了一次必要的报酬,不能允许知识产权人在同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重复获取利益。
2.反对平行进口的理论支柱——地域性原则
主张知识产权应当适用地域性原则者认为,知识产权仅在其产生的地域内有效,未经进口国所有人或被许可人同意的知识产权产品的平行进口是对知识产权人权利的侵犯。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行使均受到地域性限制,知识产权在一国权利用尽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在另一国当然用尽,平行进口是非法的。
二、对平行进口的利弊分析
由于平行进口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利益选择取向的复杂问题,所以在生效的国际公约中对平行进口的态度都不明确,允许各国和地区自行处理。我国在《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中对平行进口问题也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笔者认为,在世界经济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平行进口有利于竞争,防止过分垄断。允许平行进口利大于弊,所以我国应立法允许平行进口。具体理由如下:
1.平行进口产生的有利结果
(1)从竞争法的角度看,允许平行进口,有利于促进竞争,防止知识产权人的过分垄断。对于大部分商品而言,平行进口有可能导致商品平均价格的降低,增加同品牌商品之间的竞争,能有效地防止因知识产权人的过度垄断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2)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允许平行进口符合中国市场国情,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目前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充当的是世界加工厂的地位而不是知识产权出口大国的地位。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额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如果禁止平行进口实际上是更多的在保护国外版权人的利益以及发达国家的利益而以损失本国利益、公众利益与本国版权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3)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允许平行进口有利于缩小各国之间同品牌产品价格的差异,有利于消费者。在知识产权国内用尽体制下,知识产权人利用其独占权,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实现差别战略。例如在相对富裕的国家市场对产品定较高的价格,而在那些低购买力的国家或有很多代用品的国家以较低价格销售。所以,平行进口将趋向于缩小各国之间产品的价格差异,高价位市场的消费者将因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受益。
2.允许平行进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从竞争法的角度看,对知识产权人或独家经销商构成不公平竞争。平行进口对于知识产权所有人或者独家授权经销商而言,是搭便车的行为,构成不公平竞争。第三方通过转口贸易所获得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凭借了进口国独家经销商的先期投资和劳动,对独家经销商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2)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有可能减少外国投资者投资的热情,因为既然允许平行进口,本国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渠道取得所需的知识产权产品,而不需要直接在该国生产该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优势。
(3)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对消费者来说,允许商标产品平行进口,一方面制造商不愿意对新的产品进行投资,从长远看来,将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和产品种类的减少。另一方面,平行进口同商标相同产品,如果该商品质量较差,又没有明显标识,可能会造成消费者误认,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三、结论:允许平行进口但应有例外规定
虽然平行进口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与法律上的合法性,但我们不可忽视平行进口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平行进口应有例外规定。比如平行进口商不正当竞争,对知识产权人造成损害的,可以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以防止搭便车行为和损毁商标声誉的行为。对消费者的保护可以通过对平行进口进行必要的限制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比如平行进口的货物与授权的货物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又没有明显标识,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各国通行的限制性规定为:第三者在转售商品时,不得对商品有所改变、改动,甚至不能重新包装。转售进口商品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消费者商品来源之不同。对违反规定的,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商品的进一步流通。我国在立法时可以借鉴这些规定。
参考文献:
[1]李华赵洋王卓亚:维护自由贸易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的内在冲突和司法考量之进路.河北法学,2005年10月
[2]范诚吕剑英:权利衡平理论在平行进口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河北法学,2006年2月
[3]蔡雄飞:WTO框架下平行进口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27卷第4期
[4]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原理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秩序;多边贸易
在不断地进行国际贸易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国际贸易秩序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准则。随着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格局从传统的以美国为核心的一极化转化为多极化。WTO组织内部的成员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充,其协议内容,也随国际贸易格局的改变发生着变化。因此,要充分理解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化以及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过程,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充分融入现今的国际贸易秩序当中,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化表现
1.国际货物贸易的多极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国际局势是以美国为唯一贸易核心的,美国的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美国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4。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欧洲国家开始迅速发展,在1950~1960年,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国、欧洲双雄称霸、双雄对峙的局面。这时欧洲的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近1/10,欧洲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10,美国的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0,美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12。在1970~1980年,亚洲各国不断发展,出现了“亚洲四小龙”的东亚经济体,导致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欧、亚多级发展的趋势。
2.发达经济体以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实力变化
20世纪50年代,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贸易额上所占的比重是6:3,在20世纪60年代,其比重发展为7:2,在20世纪80年代,其比重的变化微小,直到20世纪末,其比重始终维持在7:2的状态。在21世纪后,其比重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占国际贸易比重的一半。且在国际货物贸易额的比重上,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额逐年上升,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额逐年下降。
3.国际服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全球服务贸易总的出口额达到4千亿美元[1]。现今,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千亿美元,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从而使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高,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其中,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虽然在逐年升高,但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仍然低于全球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且中国的货物贸易虽然发展较快,但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发展相对落后。
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基础是规则与规范[2]。现今国际贸易的规则与规范首先是WTO组织建立的关于国际多边贸易的规范,然后是区域或两个国家间制定的关于对外贸易的规则与规范,最后是国家与区域制定的单边的贸易管理制度。由于以上这些规则与规范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在制定相应的规则、规范时要充分体现其合理性。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主要取决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状况,以及经济体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经济体的内部经济状态和内部关于贸易的实施政策。就其本质而言,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可以充分体现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状况,在国际上,由于各个国家的逐步发展,国际贸易秩序也在发生着改变。三、面对国际贸易的变革,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
1.立足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维护多边贸易秩序
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与WTO制定的多变贸易秩序联系密切[3]。遵守WTO的多变贸易秩序,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在WTO中,我国实现了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愿望,为解决我国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运用WTO制定的关于国际贸易的规则,可维护我国的正当利益,进一步减少贸易的摩擦。现今多极化格局的出现,进一步弱化了WTO的职能,因此,我国应立足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主动维护多边贸易的秩序,在多边贸易的谈判中发挥我国应有的贡献。
2.要努力维系与东亚经济体的区域贸易,制定新的发展措施
经历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后,在东南亚区域建立了东亚自由贸易区域。早期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域包括东南亚十三国,发展至今,其区域增添了澳大利亚以及印度、新西兰三个国家。建立这个区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减少贸易产生的摩擦,但现今这个贸易组织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呈现松散的状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应制定新的发展措施,坚持“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软件的开发与建设,促进东亚区域贸易的发展。
3.要实现良好的双边贸易
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美国进行的货物贸易,我国的广阔的市场使多国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但我国并未将自身的贸易实力转化为对外关系的改善,反而使我国的对外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我国要时刻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关系理念,充分调动自身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国际互动机制。
4.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国对外贸易的货物数量在逐年升高,因此,加快结构的升级、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根本方法。我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发力度,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推动对外贸易的转型,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四、结论综上所述,面对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我国应积极主动应对不断变化的格局以及秩序,努力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各个经济共同体要时刻注意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平衡利弊,将自身的利益融入国际贸易秩序中。
作者:贺鸿为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乃根.试论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演变与中国的应对[J].中国法学,2013,1(2):18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