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

第1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一、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 1有利于课程结构的优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课时、资源、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只能依靠文字、语言、符号和公式等进行传授,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忽视发现、探究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学生获得的间接经验多,亲身经历少,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让学生所学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课程结构更加优化。

1.2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差异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例如:当地文化经济的差异,学校发展资源的差异,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教师能力的差异等。以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一把尺子去要求各级教育体系,势必会造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校本课程的开发恰是注重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差异,提供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既满足了学生的求学需求,又兼顾了教师的特长发展,达到学生与教师的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同时,生物学科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可以贡献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挖掘自身的优势,通过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课程内容,有效地采取应对策略,从而提高课程针对性和适用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梳理本校可利用的资源。

为了实现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应针对本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校本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部分。

1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2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的确定应结合当地实际,选取代表性资源。如:我校所在地是当地最大的蔬菜基地,结合蔬菜基地这个代表性资源开展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在教材中学习理论,以蔬菜基地进行实践,就能够较好地实现活动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三.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实现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

实现国家课程二度开发的主要抓手是深化对课改的认识,变写教案为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

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简介

(1)“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把教师备课的隐性思维过程转化为显性思维过程。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怎么才能更好的把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教学一体化方案解决的办法是:教师要把对教材学习、分析的过程转化为一个问题系统(问题链)。在一个大问题下面分解出来一系列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链条。为使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学一体化方案还要求以相辅相成的训练系统。用一句话来概括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那就是:把教师的思维过程首先转化为问题系统和训练系统,然后,以教学一体化方案的方式展现出来。

(2)、“教学一体化方案”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区别一: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与教案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

教案侧重于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考虑。从编写教案的情况来看,教师考虑更多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用直观教具还是用多媒体来演示学习结果呢?好的教案也能做到三备,其中教学进程部分也会安排学生活动,但更多的教案做的是“搬运工”的工作,把教材、教参上的东西搬到教案本上,以备检查。

教学一体化方案则侧重于从学生学的方面设计,教师考虑更多的问题是:学生能够把教材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吗?会加工处理这些信息吗?会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吗?

区别之二:教学一体化方案与教案展示的方式不同。

教学常规上规定有“规范教案”的展示办法: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用具;4、教学方法;5教学时数;6、教学进程;7、作业布置;8、教学后记或反思等。

而教学一体化方案没有这些东西。在教学一体化方案教学目标(包括智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甚至教学进程,均不是以显性状态出现的,而是隐含在一系列的问题和训练中,呈一种隐性状态。

区别之三:教学一体化方案是师生共用的,人手一份。不像教案,只有教师有,学生能看到的不多。

四、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

通过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我们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学生只有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来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发展从而取得的经验、体会才能保持长久,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的科学知识信息及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热情。学生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真正受益者。学生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教师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学校也是受益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格,形成了学校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李向珍. 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北京教育,2006(3).

第2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一、现状思考

作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是由传统的具有校本选修性质的兴趣小组活动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旨在弥补国家课程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不足。但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概念模糊,自我束缚手脚

现在有相当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是模糊的,因此导致了诸多实践误区:有的学校把校本课程与必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混为一谈,混淆了两类课程的开发思维,有的学校在认识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建设内涵,把校本课程建设简单化地理解为编写校本教材。听说过这样一段反映校本课程建设的对话:一位教导主任对上级提出的“每校至少开设五门校本课程”的指标要求百思不得其解,非常苦恼地与同行交流:“我校想尽办法编排课程表,每个年级都设了五门校本课,但实际运行起来显得很是忙乱,大有国家课程被挤掉的趋向。我们认为上级安排那么多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根本不合乎实际,因为每周的总课时量已经限定,如果校本课程太多,课程表根本没有办法编排。”热心的同行则教给他一个可行的办法:“可以每个班开设一门,你们学校五个年级五年班,正好开齐五门。这样不就达到上级开设校本课程的规定要求了吗!”经此点拨,这位教导主任的思路“顿觉豁然开朗”。其实,这段对话反映的却是目前许多学校对校本课程的模糊理解,以及在实践操作方面“想当然”。试想如果上级要求学校至少开设10门以上校本课程,那么真不敢想象一些学校会做怎样的安排。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对校本课程的性质认识得不到位。

(二)操作失范,缺失生本意识

校本课程本有开发建设程序可循,但有的学校认为程序繁琐,随意进行简化,原本是严肃的教育课程,实施起来却是“率性而为”。最典型的误区有三个:一是省略了对学生学习需求和意愿的调查分析、科学评估这一重要环节。绝大多数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还是仅仅着眼于区域资源、校本资源,更多的是基于教师视角,以及教师自身优势。一些学校由于缺乏学生主体立场,几乎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过程没有发现有学生参与。第二个误区是所有校本课程一律规定为学生“全员必修”,而忽略了校本课程“选修”特质。因此,某些校本课程的实施,对那些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加重了课业负担,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第三个误区是将重点放在了文本开发上,可谓重文本、轻实施,似乎校本课程建设就是开发几门校本教材,每到一所学校,首先见到的是门类丰富、设计精美的校本教材,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情况却与教材不配套、不一致,这足以说明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尚未没有高质量地跟进,教学环节“瘸腿”,表现出松散的特征,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探讨创建相关的教学模式。

二、初步实践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走过一些弯路。面对实践困惑尤其是日益显露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对校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实践“蜕变”之路。

(一)调研学情,选课走班

校本课程与国家规定必修类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学生“全体必修”学科课程,但可以根据各自兴趣意愿自主选修校本课程。也就是说,每门校本课程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学习。其本质与传统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一致的,只不过校本课程已由原来的课外活动上升到课程地位,比传统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更加规范化,是以前课外活动的“课程化”。因此,做好学情调研,给学生自主选课权利,是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校本课程的内在规定。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我校首先组建了由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各班学习委员组成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在集思广益、深入研究确定区域内优势教育资源、校本化教师资源之后,学校通过问卷为主、座谈为辅的方式,以学期为周期,对学生的课程需求进行调研,初步确定学期校本课程选题,并印发给各班级学生,让在家长参谋下结合各自兴趣爱好,按照第一、二志愿,自主预选两门校本课程。上述工作一般是在开学后第一周内通过填报选课表方式完成。学校对各班级学生的反馈信息汇总后,正式确定学年度校本课程开发门类和任科教师,学校尝试编制形成《学期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期内校本课程开发门类一般是按选课学生数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全校学生对某门校本课程的选课数(第一志愿)达到15人以上,我们就将这门校本课程正式规划进来。以201O/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为例,我校共开发习性养成类(《习惯养成启迪》、《建康教育》)、艺术类(《写字(铅笔字)》、《纸工》、《走近泥塑》、《钢笔字》、《毛笔字》、什字绣》、《合唱》)、体育类(《摇旗橄榄球》、《田径竞技》、《篮球运动》)、科技类(《走近科学》、《与昆虫交朋友》)、学科拓展类(《成语故事趣味谈》、《英语读写俱乐部》、《陕乐学数学》、《语文大阅读》、《简单程序设计》)等五类19门校本课程。学校将每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统一设置为校本课程,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申报的校本课程到相应教室或场地去学习。

第3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4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一、立足本土,在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一流的学校做文化,学校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在于立足本土的特色文化。只有立足本土才能形成特色。我校所在的隐珠街道办事处是胶南市东部新城区,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青岛市重点小城镇,辖50个行政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至2005年区域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6万人。近年来,隐珠街道办事处大力实施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路子。从文化资源上分析,隐珠有着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形成了以泰发集团为依托的工业文化,以剪纸为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以隐珠广场为中心的小城镇文化,以小珠山为辐射的旅游文化,以青岛临港产业加工区为中心的临港文化。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学校校本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剪纸艺术,在隐珠是最富地方特色的文化。隐珠地处黄海之滨,珠山脚下,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是全国闻名的“剪纸之乡”。

二、选题立项,在研究成熟的基础上形成校本

针对隐珠地方文化特色,我校首先确立了以“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的剪纸艺术为综合实践研究的课题。学校以教科室为责任科室,成立了剪纸艺术课题研究小组,以美术教师为主力,广泛开展剪纸艺术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将课题分为“剪纸的历史沿革”“剪纸的门类派别”“剪纸的技法”“剪纸作品欣赏”“隐珠剪纸艺人”等五个子课题,分别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广泛的研究。研究小组吸收了对剪纸艺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反复地修订,结集出版了校本课程《剪纸》一书。

三、建立组织,为校本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有效的管理机制

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业务性强,做好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要在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上做好准备,加强全面指导与整合,动员督促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课程改革。

四、抓好师资建设,夯实校本课程的教育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工作如何,教师素质是关键。为此,我校十分注重教师培训工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教师成长搭建“三个平台”,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校本课程实施教师队伍。

五、抓好校本课程教学,提高校本课程的开设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应用的主渠道。为提高校本课程专兼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做到了“三个加强”:一是加强骨干带动。充分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是加强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推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精心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准确把握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加强观摩交流,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不断探索校本课程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努力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六、抓好校本课程的实施,使教育资源的利用开花结果

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本课程《剪纸》一书在具体教学应用的过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参加“胶南市‘汽运杯’农民年画、剪纸比赛”,有8位小选手的剪纸作品获奖,占全市设奖总数的33%,学校也被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胶南电视台《胶南新闻》《艺海风景线》《文教卫生杂志》等栏目多次报道我校开展的剪纸活动,并展示学生作品;2004年1月,青岛电视台《生活在线》栏目组到我校进行专访;2004年1月12日,《青岛晚报》头版刊登了我校学生郭彩霞和她的剪纸作品《申猴闹春》大幅照片……

七、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几点思考、认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学校办出个性、特色注入活力、拓宽渠道,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阵地”,同时也为教师“一专多能”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本质上讲应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不应搞“统一”开发,学校和教师应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贡献者。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对课程开发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1)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自主开发,同时应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各种适合本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材,充实和完善统编课本所缺少的内容。

(2)加大跨学科综合能力课程的开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3)建立由教科研牵头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按课程、课改精神健康有序地发展。

(4)从根本上协调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从源头上把师生负担减下来,逐步实施综合课程。

第5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一)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1999年以后,升本的一大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高校的现代使命。这也就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必须发生改变,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利用地方院校所处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是地方院校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依据地方文化产业优势开设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衡水学院是衡水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等院校,2004年由专科升为本科,正好属于需要转型的地方高校之列。衡水作为冀东南一座最年轻的地级城市,地处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地,虽然建市历史比较短暂,但是历史文化积淀却颇为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儒学大师董仲舒、孔颖达、毛苌等文化名人,而且在传统民间艺术与民间工艺品资源优势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有内画、乐器、年画、毛笔、剪纸、黑陶、金鱼、雕刻、古玩等等。武强木版年画、冀派内画、衡水法帖、深州形意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宫廷金鱼、侯店毛笔与内画并称为衡水“三绝”;饶阳的乐器、武邑的雕刻也早已名扬国内外。目前,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支撑着衡水市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衡水特色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衡水学院的课程体系,而且可以真正实现其“立足衡水,服务京津冀”的办学理念,真正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变。通过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根据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凝练学科专业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对于原有专业进行改造拓展,调整一些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根据行业产业链的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可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对接。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形式上来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充分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是隐藏在其背后的真正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和终极追求。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校本课程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校本课程强调差异性、区别性,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首先,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只有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校本课程才具有开发价值。校本课程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可以自己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自助选择材料进行研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加以运用。学生也可以对校本课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直接参与开发,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日趋完善。与其他专业课程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不同,校本课程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地域特色,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往往使用统一的教材,具有普遍适应性,但是缺少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被束之高阁,因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融入感。而校本课程则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进行教学,将教育引向生活,引向社会,树立大教育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所在的城市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可以了解母校及其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我通过平时调查,发现衡水学院的学生对衡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基本不了解,知道衡水九大文化产业名称的学生很少,即使是对武强年画、冀派内画这些享誉国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知之甚少。因此,开发“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培育学生爱乡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

“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会给当地高校带来好处,同样也会创新本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独特魅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地方文化产业不断创新,提升文化品牌格调,因而极具文化价值。

(一)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

校本课程是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本土文化不仅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人们历代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地方百姓的精神家园,同样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如何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是每一座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衡水学院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固定的教学场所、配套的教学科研激励制度和浓厚的课程改革氛围。这一切将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促使文化产业的呈现不再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而是有章有序。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程开发,他们可以了解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并逐步产生认同感和家乡自豪感,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把传承和创新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当做自己的使命。这样,他们会通过各种行动积极宣传和研究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产业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产品的外在形式,从而促使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创新。衡水学院目前在校学生一万多人,生源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这些学生无疑是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潜在宣传员。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历史渊源、丰富样式、产品特色、精湛技艺、文化底蕴以及现展状态,就会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传播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二)提升文化品牌格调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文化产业当做一般的产业来做,只看到了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产品的文化价值,对于产品以及文化产业本身的文化品牌格调重视不够。“衡水特色文化产业”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视,是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进一步确认,对衡水文化产业品牌的提升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引入高校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衡水学院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作用,发挥地方院校教师学术科研资源优势,从理论高度对衡水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为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例如,衡水学院教师对衡水侯店毛笔、武强年画、冀派内画等文化产业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申报了省、市级课题数十项,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论文和著作,大大提升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成校本课程,可以最大限度挖掘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扩大文化产业的精神影响力,进而提升文化品牌格调。例如,衡水侯店毛笔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制笔工艺精湛,在清朝光绪年间曾被奉为“宫廷御笔”,并立碑表彰。如果将侯店毛笔开发成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毛笔本身的研制历史、生产制作工艺特点,欣赏历代的书法作品,提高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毛笔文化的内涵,并通过毛笔书写了解了做人的道理。写字要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做人做事同样要清清白白、踏踏实实、堂堂正正。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在陶冶性情、铸造人品和提升品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第6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一)乡土课程的概念

所谓乡土课程,是指“ 在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课程”。如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通常由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编写,内容主要是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文物史料、生产状况、文化设施、物产交通、内外贸易以及工农业发展的新成就等。有利于教学紧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乡土课程的编写,而乡土课程编写的目的则是使本乡人熟悉本乡事,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立志为家乡建设出力。

(二)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概念

小学、初中本是九年义务教育自然连接的两个学段,但其各自为阵、相对封闭的办学格局导致了弊端日显的“ 衔接障碍”和学生成长人为的“扭曲之痛”。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实施,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乡土课程,在中小学乡土课程中增加联系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的教学内容,对于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乡土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辨析

所谓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包含了乡土课程。而校本课程则是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要开发校本课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很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不能忽略的 , 那就是乡土课程。可见,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区别。

1、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

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最显著的相同点:都是为了促进教材的多样性,使教材更适应不同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不同点在于:地方课程被纳入到整个国家课程体系之中,具有一定的法定地位,而乡土课程没有正是纳入到国家课程管理体制当中,只是在本学科内作些补充,没有纳入到国家法定地位。

2、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弥补了国家统编教材的不足。

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不同点在于:

(1)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课程,但也可以是乡土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而乡土课程编写的课程几乎是本土的,空间相对来说很狭窄。

(2)校本课程的设置只要不偏离学校这个中心,几乎什么学科都可设置,而乡土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本土的历史人文和艺术。

(3)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频率较快,而乡土课程一旦开发出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课程资源丰富,为更好的建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提供了物质支持。乡土课程以其本土性特点,使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实现传承地方优良传统的价值时有了可靠的根基和强劲的支撑力。

(四)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明确规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三方面的素质,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不但具有这三个维度的价值,而且更有行动的催生意义。

1、认识家乡

认识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基础性价值。我们学习乡土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认识家乡。无论我们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现代青年都要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家乡多做贡献,真正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其实是一个很神圣的名词,家乡是个大宝藏,我们要努力的开发这个宝藏。在这个宝藏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

2、热爱家乡

热爱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提升性价值。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乡土是童年的“ 烙印”,因此,“乡土”这一概念,承载着一份对故土的依恋、一份回报家乡的责任,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家乡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就是“乡土”内涵的具体所指。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课程。

3、建设家乡

建设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关键性价值。农村广阔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历史故事、优良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都是乡土课程丰富的资料来源。乡土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的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让今后学生有一种走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觉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

二、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课程环境看:乡土课程倍受冷落

事物能否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决于两种价值:本体性价值和功利性价值。本体性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功利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实现其他事物所具有的价值。乡土课程的编写更多的涉及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与学生的高考意愿相违背,乡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是很高。这些因素不仅制约着学生乡土知识的学习,也制约着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更制约着附着在乡土课堂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产生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成了为分数和升学而较量的“竞技场地”。学校教学理应与社会息息相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学校教育内容很少和本乡土文化相认同、相联系,编写的课程使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

2、教师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变成了按固定尺度铸造标准件的“陶工”。新编乡土课程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学生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变成按标准加工的“原件”。不得独立思考,不能主动探索,既缺乏独立性,又缺乏积极主动性,既丧失了生动活泼的天性,又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潜能,并导致了创造力的低下,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从课程开发看:忽视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的整合既包括教师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学生资源的整合。乡土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不能仅仅依靠一校之力,更重要的是必须采用合作开发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乡土课程开发的实力,又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节省了人力、财力和时间。但一些学校急于形成“ 办学特色”,注重“名牌效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本位思想。为了区别自己学校与兄弟学校,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乡土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从课程设置看:课时设置短缺

1、课程设置短缺现状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乡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 新”。表现在它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难度,系统性有所降低。但目前存在课时紧张,负担过重,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2、课程设置短缺的原因分析

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把不列为考试科目的乡土教学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让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考科目肆意侵占乡土课程教学时间,有不少学校干脆不上乡土课。尤其在小学四、五年级,因为升学临近,安排的乡土史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第7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在利用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要让我们的美术延伸,科学、合理的投入到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1、遵循实用性

其实我们很多学校都在推进校本课程,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无从着手,不知道校本课程的切入点在哪里,与学科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现成的教材,这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事实上,我们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通过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来对校本资源进行删选,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追寻学校发展的特色。

江苏版美术教材编写中,许多内容都是分类别展开教学的。如:《可爱的家乡》、《水墨游戏—园林》、《中国建筑欣赏》等等。在教学这样的单元系列时,实际上我们就可以有机地结合校本课程资源,如:在教学《可爱的家乡》时,笔者有意结合我校专业特色——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展开教学,1、切入,以《姑苏繁华图》欣赏为切入点,2、新授、欣赏,姑苏美景,①介绍姑苏特色,以实景为主;②比较:现实中的美景与《姑苏繁华图》有何区别?用了什么手法表现?③通过分析线描绘画的形式,为木刻年画创作进行线描稿的创作。④简单木刻年画创作。这样一节以新老“姑苏繁华图”为学习的重点,通过桃花坞木刻为表现手段,充分体现了我们本土文化,对于学生,不管是在情感,还是在技能上都有一定的实用性所得。

2、突出地方性

校本教材作为家乡的自然资源洒落在我们身边,我们如果能抓住其最根本的加以运用,既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又能做到就地取材,节约开支。我校是一所位于阳澄湖湖畔有着独特地理优势的学校,金秋10月是我们阳澄湖大闸蟹品尝旺季,抓住这一独特资源,一堂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课《蟹壳画》在我校课堂上展现出来:1、先结合校校本课,了解和认识阳澄湖大闸蟹,引导学生在家品尝蟹的时候注意收集完整的蟹壳。2、在美术课上进行绘画创作:①展示一些蟹壳类的作品或以实物展示具有特色的、漂亮的蟹壳作品,通过欣赏激发兴趣;②学生拿出以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再次加工:清洗、吹干。③小组交流、思考,想象绘画组合。④动手制作、技术示范。⑤展示、交流、评价。这样极具地方特性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有很强的亲切感,更为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遗迹进行铺垫,激发学生了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3、注重实践性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大多是学生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课堂中有机地结合家乡中自己所了解的东西进行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既能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学生了解家乡优秀文化的另一种手法。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苏州园林的有关知识,笔者利用了两周时间开展了《认识苏州园林》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做法如下:(1)前期工作,了解活动要求:①认识哪些苏州园林?②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③你能介绍个别有代表性的园林吗?请你设计一份《苏州一日游》旅行方案;(2)准备工作,资料收集,整理设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设计旅行方案,教师适当进行指点;(3)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学生利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通过欣赏、介绍、交流各自的方案,相互讨论,补充、修改;(4)小组总结,小组为单位,在各自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汇总成一份比较合理的旅游方案来,其中涉及到旅行团的名称、标志、旅游路线、适合人群,以及各季节段的报价,这个设计过程实际也是孩子们一个实践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整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参与美术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而且在调查、研究、探索、实践的一系列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撰写资料的能力以及动手、思考、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成果。

4、体现趣味性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动力,它具有催人向上的力量,更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校本教材开发的时候也不能把这点忽视掉,如果教材教法能抓住孩子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就能够事半功倍。当然,要唤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就需要联系实际,“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一切想象都不能空洞的展开,离开了身边的人、事、物,一切思维都枯竭了,只有通过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的创作元素,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唤起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在教学六年级美术课《桥》时,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把兴趣作为设计作业内在的“激素”,通过设计多样形式的教学,把新知识寓于各活动中,让学生在欣赏、了解的过程中产生求知欲望。针对课本上诸多桥的内容,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苏州的桥上,我们苏州作为东方威尼斯,河多,桥自然也多,先让学生对周边的桥有个初步了解,激发起他们对于桥这种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陌生的事物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在这个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探询的一个过程,也是他们作品构思的一个过程。通过了解有关桥梁的知识,和各类桥梁的图片及桥的相关故事,让学生从中找的了创作的灵感,激发了其创作的欲望,因此在这次作业中,呈现出很多奇思秒想、构图新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

第8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1.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学校对课程资源挖掘不深,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得不够深刻,各级课程如何实施,有什么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详细的课程规划文本,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计划随意性强,课时增减随意,课程建设没有法规依据。

从学生课程表中可看出,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部分学校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安排不够规范,有的多,有的少,不符合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有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周课时数与三至六年级的周课时数一样多;有一所初中,每周课时数为44课时,每天超过8课时,明显不符合国家省市相关的课程计划要求。全县绝大多数学校对国家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及音、美、体在课时上安排的课时量规范,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的课时量不够,有些学校从一年级就安排了综合实践课,有的初级中学还没有开设综合实践课;从学校相关的资料看,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本校的《课程规划》《课程计划》等文件,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国家、省市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文件。

2.课程实施力量不均

学校重视国家课程,轻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都安排在国家课程岗位上。国家课程中重视考试课程,轻视非考试课程,音美体课程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挤占,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被边缘化,使得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不到实处。

3.课程开发水平较低

全县没有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没有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流程和技术的教师寥寥无几,课程开发举步维艰。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缺乏民主参与,缺乏论证过程与依据。方案的制定是几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整体内容简单笼统,针对性不强,难以操作,从源头上就营造了对校本课程的不重视。

4.课程评价缺乏引导

许多学校没有课程评价方面的文件,没有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性评价材料,课程实施结果没有总结与反思,更没有相关的改进痕迹。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安排,无检查、无评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积极性不高。

二、课程建设基本对策

1.着眼于课程政策,保障学校课程建设

县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省级课程实施计划,及时制订具体的县域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构建包括课程管理、课程培训、课程督导评估、课程问责及课程经费划拨与使用等相关制度。在县域课程政策制订过程中,要听取来自教师、学校和家长的意见,给予他们课程政策制订的知情权和审议权,保证课程政策制定参与者的多元性,使课程政策更接地气,更加适合本地实际。这样就能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

2.着力于课程培训,提高教师课程能力

校长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课程知识的多少,课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建设的好坏。当前,从本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急需对教师进行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培训,增强课程意识。在充分掌握课程知识、课程开发与实施技能的基础上,每个教师要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构建者和生成者,深刻理解“教师即课程”的意义,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3.着重于课程评价,规范学校课程行为

首先要评估学校课程的开齐率与课时的开足情况。凡是课程开不齐的,课时不够或超额的都是不规范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其次,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县域中小学的薄弱环节,应当作为重点,对其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详细评估检查。第三,要深入音乐、美术、体育课堂,掌握学校在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方面的情况,引导学校重视音美体教学。通过评估促使学校改进重视文化课程,轻视艺体课程,重视国家课程,轻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做法,规范学校课程行为,保证学校课程建设的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

第9篇: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区别范文

一、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

二、拓展训练的功能

拓展训练的持续快速发展,除了拓展训练机构大力推广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之外,还在于拓展训练有着深厚的教育功能和实践价值,并且迎合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拓展训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应变能力。拓展训练通过设计专门的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提高团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拓展训练通过团队项目能够培养学员对集体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实现增进团队协作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功能。

同样,体育教学是在讲解示范的前提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种先知而后行的灌输式学习方法。

另外,现在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更趋向于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讨论总结,最后根据总结再体会练习。所以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在手段和方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

三、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开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发展个性。拓展训练以科学育人为理念,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其内容都是经过专业人员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并经过周密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符合我国在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它是以面向中学生全面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养为目的,增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集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这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必将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拓展训练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四、拓展训练引入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和内容

1.建立由校长领导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全面开展。

2.在开始拓展训练课程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将拓展训练融于体育课,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知识,以便日后运用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3.在学校开展拓展训练可以利用有限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在器材选择上可以利用废旧的器材,所以便于开展,这样也为学校节省了资金。在项目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沟通类、小型的团体协作项目,改善运动技术学习和体能训练的单调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当然,各个学校开展的项目可根据该校具体的物质、师资等条件选择其他的素质训练内容。

五、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潜能。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但缺乏训练。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潜能会一次次被激发出来,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中你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极度的心理恐惧。例如拓展游戏中的“断桥”以及“信任背摔”等,在这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任何人站在上面都会感到恐惧。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真正认识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个性发展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的合作,力图使每位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或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克服困难,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团队的作用,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能够更融洽地与团队合作。

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与个性发展也迎合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