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校文化;“水品”文化;校本教材;开发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89-02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载体,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可以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特色文化,@已经成为不少学校关注的问题。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的实践课程理论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该课程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课程从结构课程到实践课程乃至校本课程的发展。施瓦布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知道,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要素,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它是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因此,校本教材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传承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效性?相信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许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洛溪新城小学的“水品”文化建设校本教材的实践,探析校本教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校本教材开发必须结合本区域和学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校实际,编写出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特色的教材。
洛溪新城小学地处临珠江口的沙虻海四面环水。学校浸润着珠江水,沐浴着珠江文化,形成学校固有的“水品”特色文化。学校在开发“上善若水”文化建设校本教材的前期准备中,收集和整理了与校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对校本教材开发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有了整体性的把握。开展调查,明确社会、学校、师生对什么样的教材内容需求较大,以期开发出有使用价值的教材,为后期的教材编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开发校本教材过程中,学校立足“水品文化、上善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水品”特色文化,以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段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为教材架构,开发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性质和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的“上善若水”系列校本教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共分为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的教材按相同的体例和主题编排,引导学生熟悉内化学校水品文化,向善向上,像水一样做最好的自己。
如校本教材中的一年级第一章节“居善地”,安排了让学生了解认识学校地理环境的内容。学校地处临珠江口的沙虻海四面环水,浸润着珠江水,沐浴着珠江文化;第二章节“心善渊”,主要内容是学习做有涵养的人,心要像水一样平静,不受外界影响,克服干扰;第三章节“与善仁”,主要内容是分清与人交往时,哪些是友善的语言、行为,如何表达友善;第四章节“言善信”,主要内容是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取得别人的信任;第五章节“正善治”,主要内容是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第六章节“事善能”,主要内容是了解自己的长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七章节,“动善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起居和学习时间表;第八章节,了解主要内容是学习本区域或本校与“水品文化、上善教育”有关的名人、风景名胜、历史故事等。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谁而言的,即由谁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问题。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突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虽不直接开发、设计课程,但是有权选择和决定课程内容,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进行。因此,只有积极激发教师和学生在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提升校本课程内容的价值以及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1.教师是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是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教师由原来单一的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建设者、实施者、评价者的多元角色转变。同样,作为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之一的校本教材,它的开发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主体性。
洛溪新城小学为了开发“水品”文化建设校本教材,由专家指导团队和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编写组,主要编写工作由一线骨干教师完成。教师由“既定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开发者,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在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教师掌握了教材编写要求,明确了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了教材的写作要领,完成了教材编写方法的研究工作。在编写之前认真领会学校“水品”文化建设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是学校文化学习内化的过程。在动手编写教材时大量地获取信息,甄别取舍,是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过程。确定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交流、探索、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实施和使用校本教材过程是实践、反思、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也是生成成果的过程。
由此可见,开发和实施校本教材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主体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成果的生成过程,更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过程。
2.学生是校本教材的开发和需要主体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人的发展,作为校本教材的实施对象,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必须受到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紧贴学生主体需要,包括学生的教育需要、兴趣需要和社会生活准备需要。开发校本教材,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洛溪新城小学的“水品”文化建设校本教材,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参与到教材开发中来,对教师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商讨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开发下,“水品”文化校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避开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或者是晦涩难懂的文化材料,转而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体验和兴趣,照顾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言的表述平实易懂,事例的选择生动有趣,既有对学校社会、自然环境的认知,也有与伙伴相处、交往的引导,还有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良好心理、能力的培养等;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有卡通漫画、自然科普、寓言故事、相片视频等;教材的活动形式体现了活动性、探究性,包括“看一看”“说一说”“走一走”“玩一玩”“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安全的对话氛围,尽可能激发、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帮助学生建构新知,使学生对教材嚼之有味,学之有得,思之有获。
三、生成性原则
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是一个单向封闭的一维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生成、逐步完善的双向多维过程,一劳永逸又能生机无限的校本教材是根本不存在的。校本教材应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特色文化的丰富、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在开发中实施,在实施中生成,在生成中不断评价、完善,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结的,它是无限动态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其持续发展。
洛溪新城小学的“上善若水”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生成过程。比如,学校将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采用活页形式装订,在开始新的章节学习时,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一起选择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删除那些不感兴趣或者在当前阶段不适合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确保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权,生成符合班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材。又比如在校本教材中添加空白页和建议页,方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甚至是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家长,将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和学习作品等内容补充到教材之中。而建议页则提供给了教材的编写者与使用者对话的可能,可以为校本教材的完善更新提供宝贵的建议。这样,在学习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就形成一本以教师编制的教材为基础,学生自己添加的内容为补充的教材,成为后续教材开发的资源库。这样的校本教材开发使得学生得以有效参与。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也意味着教材的形成与学习过程做到了有机的统一,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确保了教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社团
面对国家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探求学校科普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课题。我们将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系列,即“学科教育系列”和“创新教育系列”,在“创新教育系列”中主要以“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本文依据课程构成的四大要素,结合本校实施科普教育的实践,就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能对学校创新教育发挥指导性作用。
一、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目标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概念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学校通过科普宣传、科技讲座、科普培训、科普实践等途径构建科普教育基础环境,在全校营造科普教育氛围,让科普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推动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阶段虽然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家,但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多向性、求异性等的有效提升,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科技项目研究等特色活动课程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三)建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必须在实现教育主体发展的同时完善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只有“教、学、做”相统一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功能。学校通过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践基地、创客空间、网络信息平台等教育资源,形成做中教、教中学、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
二、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
我们依据学校和地方实际,根据课程论,综合考虑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如下图)。
以上课程结构图中,依据各层次教育目标设置6门特色课程,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采取递进式的逻辑化顺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三、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将“课程纲要”分为“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两个部分来论述。
(一)关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就是简要说明开课的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在此不一一展开阐述,仅就“教学材料”作两点说明,其一,教学材料主要指教学所依据或选择的教材,即校本教材。现阶段校本教材的来源主要有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或者从现成的科普读物、教育书籍中选择的教材,或者通过摘编、改编的教材。其二,随着课程设置的不同所使用的校本教材不同,如我校的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就是根据课程结构中的三类课程选择和采用由三个板块构建的系列化的校本教材。
(二)关于“具体方案”。“具体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其中“课程目标”有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如前所述的课程目标即为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即为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一般采用国家课程目标设置标准,即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提炼,并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而成的教学实施计划文本。以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为例,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板块,以表格形式简述如下:
另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将择专章予以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22―01
学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充实文化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强化文化辐射力、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就要牢牢抓住在学校生态中居于核心位置的课程建设环节,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课程建设应基于学校办学宗旨和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并按照规划方案开展各项课程开发活动,这是课程实施的前置条件和首要步骤。本文就校本课程的规划谈几点认识。
一、校本课程规划的保障条件
1. 政策保障。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校本课程规划必须置身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政策框架内,在地方课程政策的指导下开展。
2. 专业保障。课程建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课程政策的执行者即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的课程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规划的适当性和专业水准,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规划时必须寻求专业支持。
二、校本课程规划的影响因素
1. 课程意识。主要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意识、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意识和教师的课程意识。
2. 课程能力,特别是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者的课程能力。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能力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能力的强弱和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水平。
三、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1. 阐明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根据一定程序获得的研究成果,对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予以分析和阐明。
2. 确定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学校愿景和办学特色是校本课程指导思想的核心要素。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重要作用” 。
3. 拟定校本课程发展目标。学校教育目标是为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而具体呈现的教育意图。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一般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它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学校教育目标的落实遵循如下线路:学校教育目标―学校课程编制―年度教学计划―各学科、各活动的指导。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应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4. 确定校本课程结构。必须对拟设置的课程做出详细的规定,教师据此从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因此,课程结构的编定与设置是校本课程规划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规则。
5. 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一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问题。二是校本课程的规范管理。校本课程一经设立,就应排进学校总的课程规划和课程结构,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在课堂规范、评价等方面接受学校教务处等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等。
三、校本课程规划的方法步骤
1. 成立组织。进行校本课程规划,必须有明确的规划工作责任主体,建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进行课程规划的实施者和领导者。该组织是学校中有关课程建设领域的核心组织和权威机构,承担着学校当中有关课程事物的规划、决策、协调、建议、服务等职责。
2. 现状调查。学校课程领导组织建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主要包括需求调查和资源调查两部分。需求调查包括学生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家长期望、社区对学校功能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等内容。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学校硬件资源调查、学校软件资源调查、教师资源现状调查和社区与环境资源调查等4个维度,可根据不同维度进行分解细化,作出详实的分析报告,提出学校课程设置的可能性。
3. 综合评估。在现状调查完成之后,学校课程领导组织需要对形成的调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弱点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综合评估是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最重要、也是最具专业特征的工作,只有经过科学、严谨的综合评估,才能为校本课程规划指明方向,为课程的设置提出对策与建议。
4. 制订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课程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工作,是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思路的描述。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文本应对课程的实施现状、发展目标、指导思想、组织保障以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进行详细阐述和规划,并在课程的讨论、实施及反思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5. 方案的讨论与调适。校本课程规划方案需经过规定流程后方可颁布实施。课程领导组织对草稿进行讨论修订,形成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初稿,提交校务委员会审议,提交全校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最终形成正式方案。在此流程中,要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以满足各方需要、切合实际情况。
1 对校本课程内涵的理解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一词是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等特征.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本质上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变革, 它具有隐性和显性、有形与无形的特征.校本课程的作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各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
2 校本课程的开发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个体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2.2 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手、眼、脑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加强中学物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教授朱正元就当时中学的办学条件,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思想,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实验开展起来,让学生动起手来.在新课改的今天,强化实验教学就显得更加突出.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精神中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 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开发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我校基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物理教研组开发了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中选择的实验是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趣味物理实验为教学内容,如不倒翁的原理、趣怪的饮水鸟、烟花在下落时为何呈现球形、帆船为何能逆风前进、在太空中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声波制冷冰箱的原理、磁冰箱的原理、如何分辨生熟鸡蛋、在失重条件下如何测物体的质量等,该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如何用实验方法观察物理现象,研究物理规律,更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技术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于以下三方面: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提高发现探究与创新的能力,逐步养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趣味物理实验》的内容呈台阶式上升,既关照全体学生初步感受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又让具有理工科倾向的学生有进一步开展探究实验的条件,更让有今后从事科研愿望的学生有机会走向高校、社会,进行物理前沿体验式实验,因而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张扬他们的个性特长.
(3)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今社会,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显得格外重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的小溪”.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主力军, 是具体的组织者、实践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变化,必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①形成了教师的课程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形式等,必然有助于形成课程能力;②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趣味性、知识性和专业拓展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参与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这对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要求教师站在整个课程的最高点,对整个学科有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了教师驾驭课程教学的能力.教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自愿性的原则
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前将《趣味物理实验》课程的安排挂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和潜能自主选择学习.
(2)主体性的原则
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并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的主体.
(3)一致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尽可能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步,灵活地作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力求与物理教学内容同步.
(4)补充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的“不足”部分的有益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实现对国家、地[JP3]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完善二者之不足, 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5)实用性的原则
物理学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联系非常紧密, 因此, 开发校本课程时加强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来源于生活,让物理走进生活,能够学以致用.
(6)开放性的原则
既要切合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又要灵活安排,分段实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实施时空,科学安排课时和学习进度.
2.4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应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主要是对课程、教师、学生的评价.
(1)对课程评价
学期末,教师都对本学科的课程从优势与不足两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参考开课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因素对各门校本课程进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
(2)对教师评价
学校通过听课、调查访问、研究报告, 或进行成果展示等形式,对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主要有“五看”:“一看”学生选择的人数;“二看”学生学习的效果;“三看”同组教师听课后的反应;“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满意度;“五看”教师教学案例、教案的实用性、撰写的课程纲要、反思能力等进行评价.
(3)对学生评价
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哈利・波特化学魔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2-002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趣味实验”是我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该课程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的任课教师选择的化学趣味实验并不相同,即课程内容不固定。随着教师的更换而改变;(2)许多任课教师选择的化学趣味实验缺少必要的线索,即课程内容缺少系统规划,显得较随意;(3)一些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落差,即部分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4)缺乏课程评价。无法了解课程开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按照较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对其重新开发,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1课程设计
1.1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年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积累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藉此吸引学生并体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课程实施
高一年级共有56名学生选择笔者开设的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每2位选课学生被随机安排为1个实验小组。我校教导处将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在第4周到第18周的星期3第9节(17:00-17:30),总共应上课15次;但因国庆节放假、期中考查和校内重要活动而先后停课4次,实际上课11次。笔者在第一节课说明该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并且演示多个化学趣味实验,引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在最后一节课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和意见。笔者曾离校外出参加培训,有3节课的内容被代课老师安排为观看由美国探索频道制作的与化学有关的纪录片。因此,学生实际上只完成6个化学趣味实验,6个实验的主要内容见表1。
笔者在课上都向每位学生派发化学趣味实验的实验报告,并且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对该实验的评论和感想。笔者将学生的出勤、实验后卫生处理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填写情况作为评价学生个人表现的依据。
3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3.1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
笔者将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平均分在3.5分(含)以上的评价项目的评价结果归类为满意或感兴趣,2.5分(不含)至3.5分(不含)之间的归类为中立态度。2.5分(含)以下的归类为不满意或不感兴趣:并且统计各评价项目中认为“满意/感兴趣”(选择5和4分)、“一般”(选择3分)、“不满意,不感兴趣”(选择2和1分)的人数百分比。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由表2可知,学生对校本课程总体持正面的态度。在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3个方面,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分别高达96.3%、78.6%、63.0%,这表示笔者在校本课程中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获得学生的肯定。除此以外。分别有14.8%、35.1%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2个方面持中立态度。
表3显示学生对6个化学趣味实验均感兴趣。调查数据同时显示,46.2%的学生对“死灰复燃”持中立态度,11.5%的学生对“化学绘画”表示不感兴趣,这说明部分学生对这2个实验缺乏兴趣。在后续的课程中,将考虑对这2个实验进行改进或直接更换。
3.2对校本课程的感想和意见
由学生在调查问卷第二部分的作答得知,学生均表示其在校本课程中有收获。笔者将学生的收获归纳为6个方面,按照学生提到的次数多少依次为:(1)认识化学知识;(2)增加对化学的兴趣;(3)感到化学是奇妙和有趣的;(4)增加实验动手能力;(5)增加与同学的合作;(6)感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过半数学生提到“了解更多化学知识”。一些学生表示,通过校本课程, “了解到平时许多我们不知道而且很巧妙的化学实验。原来化学是如此地奇妙、有趣”。也有学生提到“这门课程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化学也那么好玩”。有几位学生思考得较深入。他们认为:“凡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都会有满足感,有些事情是要两个人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很快乐”; “平时那些所谓的神奇,只不过是化学原理,化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以上学生的作答显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不同方面有积极的反应,能够初步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在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方面,学生的观点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1)部分学生认为“不足就是实验内容较少”。许多学生提出要“多设一点有趣简易的实验,让学生多动手”, “希望今后的实验更有趣、更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验“难度不大。没挑战性”, “没让人觉得十分奇妙之处”,建议“老师应该设计多一些高难度的实验”。(2)部分学生希望实验“更贴近现实生活”,“希望从实验中获得并解释生活中的一般化学现象”。(3)部分学生“希望今后在课堂上的实验时间能够充足,因为每一次做实验到最后都手忙脚乱(怕时间不够)”。(4)
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在上课时应严厉一点”, “有些同学兴奋过头了,就显得有点吵闹,我希望老师能维持实验纪律”。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指出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其中透露的信息可以解释为何会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这2个方面持中立态度。笔者在后续的课程中需要着重设计和完善这2个方面。
4问题讨论
回顾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过程。笔者感到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充满艰辛、注重实践和思考、时间漫长而又必须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一个学期的困惑和尝试,笔者作出如下几点讨论。
(1)总结分析后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分为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阶段。与以往的第二课堂活动相比,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更注重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导向作用,能够有序、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并且独立组织了反映学生态度和意见的课程评价。这一系列初步努力使得原有的第二课堂活动逐步走向校本课程。不可否认的是,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种难题总会层出不穷。
(2)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判断某个化学实验是否适合学生,但是这个实验是否具有趣味性,则需要由学生结合个人感受来评定。只有当学生认同实验的趣味性,才会自愿而非被迫地完成实验,并且有可能从中有所感悟。另外。笔者赞同学生也具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课程决策的权力。因此,极有必要在校本课程结束前。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感兴趣程度。
(3)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遗憾的是学生实际完成的化学趣味实验仅有6个,远少于课程方案的设想。虽然这是客观原因所致,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各个方面也持有肯定态度。但是从学生在调查问卷,可以强烈感受到学生对增加实验机会的渴求。
[关键词]学生;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128-02
[作者简介]李水春(1981―),女,湖北罗田人,硕士,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引言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教职工在本校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来重新规划或优化、设计和实施课程的一系列过程。具体来说主要是各学校在遵守国家和各级地方教学和课程大纲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教育理念和精神,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主要由广大教职工负责而进行的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编订课程标准,选择课程材料,组织、实施及完善课程等课程开发活动。推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可以很好地兼顾和平衡国家、各级地方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利益和差异,满足广大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最终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一)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
培养大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等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既可以兼顾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岗位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对英语的各种需求,进而开发并推行出能够将学生英语学习、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岗位需求三者有机统一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这样的英语课程不仅能最大程度地适应专业和工作岗位的要求,更能增强高职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二)满足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和特点各不相同,只有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生英语实际学习情况,才能使英语课程学习和开发活动满足学生的发展。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相对较低,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水平更是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存在厌烦和畏惧心理。同时,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定位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英语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适用化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不仅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课程为学生存在的特点,更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三)符合高职学校英语课程改革要求
精品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高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各高职学校根据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学生发展要求等情况,选择、改编、整合、补充和拓展国家和地方发行的英语教育课程,也可以对相关的英语课程进行创新性编写,开展相适应的英语教育活动。而高职英语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适用性不强的问题也迫使各高职学校必须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三、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中心,多方协作促进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针对广大的高职院校学生,是在各个高职院校内部推广的一系列活动,在英语校本课程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结合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增强其对高职各学生的适应性。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中,并涉及学校教育和管理等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其他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还需要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适用性,社会企业应通力配合,为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和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和谐的氛围和环境,为其有效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立足于学生,合理进行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首先,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目标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趋向、实际就业岗位对语言技能的要求等因素,明确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目标的定位,使该目标既不违背高职教育的追求方向,又不偏离学生为根本的要求,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实践水平的提高。
其次,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内容的制定应当以学生职业为导向,这不仅是由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为此,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当更加具有实用性。具体来说,应当将高职英语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职业实践要求紧密结合,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在生产、管理、操作和服务等实践中对英语听力、口语、译写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选择、优化整合和创新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并保证内容紧紧围绕相关的职业特点和各项活动,更加突出职业应用性。
最后,保障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存在普遍依赖公共英语及基础英语通识教育、忽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贸然推进专业英语教育等不良现象,进行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当处理好学生专业特点、英语专业知识和学生自身英语能力水平的关系,避免高职英语校本课程过于深入或者过于狭窄;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英语知识,培养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协助其独立进行信息查找、筛选、辨别和创新应用等,进而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其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三)合理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和评价
一方面,在确立并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不同的水平和未来职业取向、本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特点及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向相关师生详细解说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大纲和实施说明,进而科学合理、灵活地安排高职英语教学活动和时间。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对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估以发现其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应当采用多种测试和评价方法来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高职英语校本课程自身的评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实践英语能力的提高,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其未来就业能力,并实现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真正以学生为主、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贤凤.对开发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2-54.
【关键词】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作为中职文化课必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蒋乃平,2008),38.63%的入学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入学时竟有10%的学生不能认读26个英文字母。学生不仅整体上文化水平起点低,英语学习兴趣缺乏,动机不足,且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较差。因此许多中职学校随意减少英语课的课时,甚至干脆取消英语课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懂技能又懂英语的专业人才将会受到企业的大力欢迎,所以中职学校不能简单的采取取消英语课这一方法,而是应该花大力气改变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都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试图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改变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落后现状。然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这种落后现状,不只是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落后,而是中职英语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的全面落后。教师作为课程的使用者,很难从宏观层面对英语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因此在学校层面,如何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将英语课程设置得更为合理,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以符合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中职学校开发英语校本课程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 英文表述为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或 “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缩写为 “SBCD” ,这一概念是由菲吕马克 FurumarkAM 和麦克来伦McMullenI 两位学者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当初的意义主要指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但至今未能达成一致的定义。尽管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共识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成员开发相应的课程,供学生学习之用。简而言之,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评价的一整套活动。
二、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并不仅仅是编个教材,而是从学校层面对英语课程进行系统安排和规划,包括有关需求的调研、目标的设计、内容的筛选编写和组织,以及教学的安排、课程评价的开展等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中职英语课程进行开发:
(一)需求调研
2005年10月28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这就决定了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市场调研为起点,要在全面调查与分析当地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各个地区对各种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要求不一样,特别是对英语能力的需求更是相差甚远。经济较发达地区对英语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对英语人才的层次也更高。例如同样是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北京、上海、广州的饭店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就比一些经济落后地方的饭店对学生英语要求高很多,所以学校要充分调研当地企业对各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才能确立符合当地情况的英语课程目标。
同时,不同专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外向型、服务类专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要求较高,例如:文秘专业、酒店管理、导游等;而一些注重操作类的专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看懂产品的英文说明书或英文操作规程。这些都需要学校对各专业进行详细的调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对英语能力需求的不一样,才能确立符合专业情况的英语课程目标。
(二)目标设计
校本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对校本课程所要求达到的育人结果做出的预见性反映。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中职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开发权虽然在学校和教师,但学校和教师都必须自觉根据这一课程任务来指导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只有将校本课程的特殊目标与国家课程的一般目标相结合,从而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弥补国家课程整齐划一之弊端的优势。
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全面周详地考虑中职学生这一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方向,要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为资质不一、能力倾向相异的学生提供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课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兴趣,但是这些学生总体上动手能力、活动能力较强,英语课程的目标设置一定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难度要适中,要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英语课程目标。惟其如此,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才能得以完满实现。
(三)内容选择
职业教育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中职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这一实际情况,决定了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以实用性、趣味性为准则。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是学生急于想了解的,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衔接的,要适应中职学生就业和生活的需要,直接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教育,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不同专业不同学生投入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也可以把英语课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可以由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结合中职学生以后的工作实际需要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进行编制。 而选修课以西方文化学习、英美文学欣赏等的学习为主,主要针对部分对英语兴趣浓厚、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一些与外国人交流较多的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开设国际音标、语音语调、基本会话等选修课,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
(四)教学实施
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水平低、对英语没兴趣,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绝对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究,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已经被大量地采用。教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真实的情境,提出相关的任务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通过开展讨论、 研究、探索、发现、掌握知识,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为实现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可行性策略。然而,没有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种方法并用,头脑风暴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竞赛法等等,各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例如欣赏英语原声电影、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办英语墙报,既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增长了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
(五)课程评价
目前,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重视绝对评价,忽视个体需求。这样的评价模式只重视评价结果是否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无法客观地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参与水平和情感态度,严重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中职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许多专家提出了要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的效果表现,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真正贯彻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培养学生反思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每一个中职英语教师,都要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探索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开拓校本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拓展学生吸纳、体验知识的空间和内涵,追求英语学科的有效教学。当然,中职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单靠几个英语教师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规划,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物质支持,以教师团队开发为主要力量,形成教师资源互补。只有这样,中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以实现,中职英语教学落后状况才能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 蒋乃平. 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J].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2] 唐慧芳. 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与流程[J]. 新课程研究,2009,(5)
[3] 张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2012(11)
[4] 屈社明、王薇. 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1(7)
[5] 钟启泉. 课程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整合 校本 角色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本土生成,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等特点。校本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基于整合的理念。因此,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位为“整合型校本课程”。
整合首先是一种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核心理念。同时它还有多种特质:从方法论分析,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策略;从结构维度考察,整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模式;从存在状态透视,整合是开发和实施的一种教学过程。整合尤其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正确把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把控,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色彩。因此,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担任多样的、崭新的角色,在建设课程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
一、借力、助力、聚力:整合资源的魔术师
魔术师在舞台上玩转各种神奇,实现种种不可思议的效果。其实,在魔术的背后,更多的是借助道具、灯光等外在设备,当然,也有魔术师自身娴熟、敏捷的身手。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应该如魔术师一般,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善于运用多种技巧来整合各类资源。俗话说,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所学校,并不缺少适用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只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必须做敏感的发现者,去捕捉蕴藏在社会、社区、校园、学科、学生、教师中的各种类别、各具特色的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去整合,像魔术师一样为学生提供课程菜单。
1.以地域之源借力课程构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所学校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拥有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是学生及其父辈们浸润其中却可能从未关注的。约定俗成、家家恪守的风俗形成的起因是什么?特色小吃的历史又是如何?家乡古迹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一个个问号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学生有必要了解问号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而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捕捉。通过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七都小学的《小桥流水》校本课程,带着孩子们看桥、测桥、研桥、护桥,培养了孩子浓浓的爱家乡情感。盛泽实小的《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则引导孩子们从蚕宝宝开始研究,直至了解家乡丝绸之乡美誉的来历。铜罗中学的《酒文化系列校本课程》让孩子们领略了家乡黄酒酿造的历史和工艺,了解了家乡人的勤劳、聪慧。
2.以学校之优聚力课程特色。在一所学校或长或短的办学过程中,其办学思想、理念、特色总会在岁月中不断积淀、沉积,形成学校独有的一张名片。我区在二十多年的学校特色建设中,不少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风格。同时,这种特色与风格也弥散于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校独特的优质资源,聚焦特色,整合利用。同时,也要凝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如行政的支持、各科室的配合、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多方协同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屯村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以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学有专长的书法指导教师队伍,一批批学生也在学校六年的学习中练就了过硬的软硬笔书法技能。为了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学校开发了以书法为主题的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了以研究书法家、书法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文本类校本课程,同时还研制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练习所用的写字练习册,作为校本课程的拓展与辅助。在课程的建设中,学校组建了由书法老师、语文老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等参与的课程建设团队,整合人力,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课程的开发工作。
3.以自身之长助力课程开发。教师自身的兴趣、特长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教师要适时审视自己,分析自身特长、学科专业特点等,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生动的师本资源。实验初中某教师业余时间爱好集邮,多年来收藏了不少珍贵的邮品,并对邮票的历史、种类、特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这些优质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集邮》,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教师在审视自身兴趣特长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学科特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整合型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实验小学科学教师在四年级科学课中执教关于《电》的内容后,发现学生对电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对发电的方式、电的保存、电的输送等问题意犹未尽,他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发了校本课程《奇妙的电》,将学生的研究从科学课引向更为深入的校本课程。
二、设计、架构、论证:整合需求的建筑师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庞大的工程,需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有规范的课程开发序列。从课程实施的纵向结构上来看,课程包含五大要素: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和其他辅助材料。整合型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何定位?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教材编写的要素又该如何把握?这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课程如何有效整合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意志,尤其是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做整合需求的建筑师,要精心设计、细心论证并最终架构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要设计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有力体现,其目的在于弥补国家课程个性不足的缺陷,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开发权。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其次是学校意志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的体现。当然,校本课程更应该是学生意志的体现,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使其思维模式得到改变,视野得到开阔,并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我们提出“着眼于学生”,就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资源开发的轴心,更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校本课程成为一门生动的生本课程,构建一种和谐的课程价值文化。盛泽实验小学基于三、四年级学生喜欢参加轮滑活动这一兴趣爱好,开发了《轮滑》校本课程,利用体育课和社团活动时间进行课程实施,在满足学生爱好和需要的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得到提高。
2.以系统思维架构课程。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尊重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基础上,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建构课程。教师在课程架构中需要不断地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目标等进行反思与分析,根据课程实施的阶段情况提出明确而细化的改进要求,使课程逐步完善,并向系列化、系统化发展。我区庙港实验小学开发的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的校本课程《太湖文化》,根据三至六年级不同年段的学生分别确定基于太湖文化的课程目标,在内容上进行分层、分布,在资源上进行分类、筛选,在方法上进行调整,形成了适合四个不同年级段学生需求的太湖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当然,系统思维还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即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学生相关配套材料的准备以及课程评价的设计等,综合考虑课程的各个要素。
3.以多元评价论证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教师从“教授者”变为“研究者”,从“点菜者”变为“菜单提供者”。如何使教师提供的这份“菜单”满足学生的需求,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这需要在实践中以多元的评价来对其进行反复论证。首先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学生在参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其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激发,参与热情是否得到提升,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其次要获取教师的指导反馈信息:教师自身在指导课程过程中做好积极的自我反思,在课程内容的建构、实施方法的使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再次,还要及时了解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有关反响信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的反馈。莘塔小学在《耕乐》校本课程实施中,家长在参与中提出让孩子了解农具的发展历史,虽然有的农具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孩子们在研究中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要积极聆听多方面的声音,整合多方面的评价来论证和评估并完善课程。
三、支持、助推、合作:整合助学的隐形师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凸显了学生特长,体现了教师能力。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参与者,在课程实施中,是学生的指导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积极的合作者、联系人,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成为助推学生学习的隐形师。
1.提供支持。校本课程内容综合性强,且跨学科、跨领域,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不同层面的参与指导,提供多学科、全方位的指导。盛泽小学《玩转数学》校本课程,是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性拓展课程,其中很多的数学概念、规律需要数学老师的有效指导。尤其是外出活动时,还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联络、安排,如车辆、活动时间、校外辅导员安排等。震泽实小为推进《蚕丝被》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校外课程实施基地——蚕丝被厂,带领学生定期外出参观,接受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也参与动手实践,效果非常好。再如庙港实验小学在实施校本课程《丝韵》时,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养蚕活动。然而,对养蚕知识的缺乏成为校内教师指导时最大的障碍,学校借助校外社区力量,将社区农科站的技术人员请进学校,通过做讲座、解疑问等方式指导学生的养蚕活动。
2.助推成长。校本课程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与特点,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现,去发挥。开发区实验初中的校本课程《百工》,整合了劳技、美术、物理等课程,提供给学生二十多种可以选择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灵活参与,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成长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找到了课堂以外、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机会,其欣喜是不言而喻的。为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每年还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并举行校内拍卖活动,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3.联系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它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等成员的共同参与,是一个合作、探究、反思的过程。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通过与社区人员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级行政领导的沟通等方式去解决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一个个问题。教师还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活动上以帮助,还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团结共进。因此,教师就是实现多方联系的拉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实施凝聚着多方力量。
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建设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不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管理者、指导者。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得到全方位地提升。从“埋头拉车”到“仰望星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老师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2]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张文军.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4]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7]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2005(8).
[8]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美育校本课程学校教育哲学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笔者认为就学校教育层面来讲,因地制宜地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状况的美育校本课程,培育学生审美的情感,发展儿童对于美的体悟,既可以提高学校的校本课程品质,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持续更新和特色学校建设。如何在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实现美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优化结合,调节传统“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的矛盾,积极、健康、有序地开展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推进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2]的总体要求,是本文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美育校本课程的逻辑起点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还包括校本的课程开发。因此,美育校本课程开发既是依据学校自身资源,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持续而动态的课程开发活动,“又是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策略”。[2]同时,其主旨应是在不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完满哲学意义上个体对美绝对自由的权力。其目的在于消除人为设置的限制,消解学科教育中客观而普遍的法则与绝对真理对自由思维之束缚,回归儿童客观感知、发现多元世界声音的能力,最终实现美育所孜孜追求的目标,即帮助儿童建构其主体人格。因此,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基于以下三个逻辑起点。
1.课程的校本化
美育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自身条件为本,通过学校内部的组织运行、重组与转化,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动态性过程,其实质是课程的校本化。“‘校本化’是学校内部基于学校校情、教师教情以及学生学情的立场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做的教育教学之转化、消化,更强调其适用性和特殊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执行与授受的统一性和普适性”。[3]课程校本化是美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必要尝试,是学校在课程自和教师专业发展下的必要探索,同时也可作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准备。
2.改革作为存在之先导
正如很多研究者所认为,美育形过于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符合其成长的温床,在学校中,视美育为科学教育、附属课程的观念不胜枚数。一段时期以来,学校教育中的唯分数、唯成绩思维泛滥,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及其发展的伦理关怀,所谓的美育被当作线条、布局的合理,音调、颜色的标准,而非学生与教师主体意义上意识的感知,无视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层次对自身的影响与作用,更谈不上关注学校自身的特色资源、学生个体感知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因此,只有认真对待学校美育在现实中的困境,发掘其实效性低下之源头,明确现代意义上的美育价值目标才是突破困境的充要因子。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与创新应该摒弃以往教师、教材中心化,忽略儿童的差异性甚至主观感受,打破美育内容的机械与刻板,美育方式的知识化与技术化,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与主观性。选择适应学校与儿童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的优势资源,奠定以指向个体的完整与自由,培养儿童美好、和谐完整的心灵,进而实现主体人格建构的美育价值目标。
3.逻辑基础:学校教育哲学
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灵魂,校本课程发展的假设及价值观念基础都体现着本校的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哲学是根据本校的师生需求、学校特殊环境、学校教育理念等方面确定的学校发展的方向与精神。它既与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又差异于其他学校。优秀的学校教育哲学认为“校本课程发展是强调学生需要、个别教学、多元化、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伙伴、互动、集体决策、民主、自、责任、个人解放、素质等各个方面”。[4]在这样的学校教育哲学统摄之下,课程为学生提供美的经验。为使经验对学生产生价值,美育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个性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而制定,由于学生能力和需要的不同,因此课程和教学也需要个性化和多元化,透过课程和教学方式多元发展学生的能力,使美育成为学生真实的生命体验。
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全面发挥他们得到的全面发展的才能”。[5]因此,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应以坚持儿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向度,实事求是且科学地设置与学校状况、教师自我实现、学生美德发展相关的美育课程。
二、美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在于发展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美育目标的确立是文化的选择。
1.学生自我塑造与精神人格实现
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自我塑造和精神人格的建构。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儿童和谐、完整的审美情感,更要完善学生的精神人格。精神人格的完善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美育具有德、智、体等教育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后现代主义眼中的西方文化精神推崇个体的主体性,以自由、平等作为永恒的价值目标,注重个体感性生命的认知和对所处现实的超越,基于此种理念的美育经常呈现出灵肉分离甚至极端对立和分化的现象。美好的精神人格应该是基于感性解放和理性精神集合的人格。审美教育正是要通过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而完成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自我塑造。内化为心理自由状态的外显,成为主体人格建构的基础,从而实现马克思所提倡的人性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2.基本目标: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获得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美育的基本目标。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育带有浓重的工具色彩,并处于其它各育的从属地位,课程设计与安排以行政运作与教师教学为主导,而忽略了美育同其他教育一样应当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良性发展为目的,由此造成的美育的泛科学化倾向相当严重。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因此美育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现实的实效性,固定课程显然无法适应这些需求。校本课程不同于以往的课程管理为纲的课程与教学方式,而须要通过积极性差别待遇的理念,构建适合学生领悟的课程并具备发展的可能,因此,发展校本课程是必要的。
3.教师的发展与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