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第1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 校本课程 应用

一.现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据了解,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在风行校本课程开发,而我国在2001年6 月8日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才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一规定,较之西方则慢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江苏、福建、上海、北京等省市率先落实纲要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热潮,校本课程成了新课改的重点,并且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校本课程。如厦门英才学校的《古诗文诵读》《语林撷英》《小学生形体训练》,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等。

我们湖北省为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在2011年组织了“湖北省首届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评选活动”,此后荆州、随州、宜昌等地的校本课程开发迅速领跑全省。据报道,2016年宜昌一中开设了49门校本课程,还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评比出该校2016年春季最受学生喜爱的10门校本课程:《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计算概论》《钢琴演奏》《唐人・唐诗》《清华大学先修课程――物理力学》《趣味排球》《重识英语语音》《高二生物奥赛》《高一物理奥赛》《自行车的骑行技巧及简单维修》《青少年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开设了《社交礼仪》《摄影技巧》《〈论语〉导读》等十余门校本课程。

然而,这些校本课程更多的是以学生学科基础和艺术、技术能力养成为目标,文化内涵单一,很少兼顾地域特色,更侈谈自觉传承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因此笔者感慨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殊不知,乡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钱理群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

?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可见,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学校文化、校本课程也只有融入乡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教育部、家民委曾呼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要在做好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普世知识与乡土知识的传承工作。实际上,乡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因此,把深厚、浓郁的乡土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乡土文化的基因,让学生从小打牢中华民族文化的记忆、乡土文化的记忆,这应当是校本课程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探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战略价值,已被众多有识之士认同并践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和自觉还没有被广泛唤醒。更令有识之士扼腕长叹的是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把乡土文化教育融入校本课程更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尽管当前省内外专门研究此类课题的比较少。

但也有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倡导一校一品,棋文化、书法文化、山文化、水文化、车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元素,纷纷成为各校的主题文化。如河北峰峰春光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政史地学科与磁州窑文化整合的校本课程》《响堂山石窟文化校本课程》,较好地传承了独具特色的峰峰文化。再如正在热播的纪录片《正道》介绍的西安教育系统普及古城文化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给乡土文化教育融入校本课程应用研究的尝试者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

笔者生活的十堰,乡土文化别具一格,具有秦、巴、豫、楚文化习俗交融的特征,积淀厚重,不少有志之士已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特别是《中国作家》2016年第4期头条刊载的中国著名作家梅洁和我市作家兰善清先生写成8万字的报告文学《屈原:魂兮归来》一文,还原了屈原的真实生平,颠覆了《楚辞》的传统释读,把乡土文化研究推进到一个令人鼓舞振奋的新高度。

刚刚出炉的《2017年全国高考大纲》明确规定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这些都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福音,是强化乡土文化教育的福音。

如今,乡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应用研究,真可谓可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困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察,曾经以“你吃了吗?”为国人通用的见面语,如今聚会多用“请问您是哪里的人?”来打开相识相知的话匣子。

“您是哪里的人”,您身上就带有哪里的文化缩影,您就是哪里的文化符号,您就必须成为哪里的文化代言人。

就拿十堰当地人而言,是房县的要知道流放文化,是竹山的要知道女娲文化,是竹溪的要知道山二黄文化,是丹江的要知道吕家河民歌,是郧阳的要知道沧浪文化,是郧西的要知道七夕文化。如果连自己家乡的主题文化都一无所知的话,有何面目说起自己的故乡?走出十堰的人都要带着十堰文化,跨出国门的人就要展现中华文化;没有走出家乡跨出国门的人,正享受着本土文化。

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如陆游所言“远游无处不消魂”,人们似乎总是对乡土外的异地文化风情更感兴趣,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热情不高,可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前面说到的“还原了屈原的真实生平,颠覆了《楚辞》的传统释读”的研究者,不是湖北人而是湖南人凌智民先生,他先职后商于十堰,凭着对沧浪文化的热爱,进一步破解《鄂君启舟节》,雄辩地证明屈原生于汉江流域,仕于汉江流域,贬于汉江流域,逝于汉江流域,可谓石破天惊!

“满目山河空念远”,立足脚下的大地,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当下,从基础教育抓起,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土的神农文化、武当文化、楚文化、移民文化,方是我校校本课程的“正道”。

四.建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刚刚谢幕的奥运会,摘下5金1银,成为游泳池中的传奇,成为奥利匹克传奇的菲尔普斯,每一次浮出池面,背上圆圆的紫红色罐印,给所有观众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这实际上是表现了2008北京奥运给世界运动员的中医文化熏陶,外国运动员们已经尝到中华文化的奥妙,用中医拔罐缓解超负荷运动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可见,奥运竞技中,民族文化也可以大放异彩。

正如中医文化随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而升温一样,乡土文化教育也在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呼吁下,逐渐被重视起来。纸媒的报道日益增多,微信朋友圈的分享渐成常态,驴友踏访的时空更加丰盈,客观上为乡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素材,为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课程的应用,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蓝本。

北大王岳川教授说:“一个被老百姓所不了解的文化是死的文化,一个被传媒游戏的文化是一个空的文化,一个文化的精神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学校就是传播民族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的阵地,与之对应的校本课程的开设就是搭建传承乡土文化的平台。数典忘祖的人很多,千万不要加上GDP世界第二的富国,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国国民!

因此,坚守文化阵地,构筑精神家园,自觉传承乡土文化,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这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永恒的课题。

第2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一、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美术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所以美术鉴赏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美术课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美术技法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状态。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最能体现美术的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二、开发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听评课,了解当前我市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熟悉的、本乡独有艺术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摄影拍摄清东陵石雕、冀东皮影,提出方案,写调查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经验及相关案例、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教学反思等。

3、反思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

4、文献法: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网上查阅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论文、论著,以备研究所用。

三、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具体步骤

(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确定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地方特点的。课程的界定要准确。如本人,根据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家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感到很骄傲,86%的学生都去过清东陵,看过清东陵石雕,但对石雕没有深入地鉴赏过。2010年“五一”期间,有的同学就参加了清东陵举办的“太平洗象”、“石雕艺术欣赏”活动。课本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课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学完这一课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本人决定开发“清东陵石雕艺术欣赏”乡土课程,以拓展教科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完整、全面、深入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皮影戏、皮影舞、皮影调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们的父辈、祖辈都很喜欢皮影,本地电视台经常播放皮影戏,唐山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们跳皮影舞的也很普遍,开发“冀东皮影调、皮影秧歌舞、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对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很有作用。学生学习土生土长的艺术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皮影秧歌舞中人物舞蹈动作僵硬、夸张,很像动画里人物动作,很符合现代学生审美情趣。调查发现学生对色彩鲜艳的、讲究对称的图案作品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愿意学习;一些同学对漫画,特别是卡通画着迷,所以我决定开发“图案”、 “速写创作”、 “漫画创作”校本课程。

(二)开设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带领高级中学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清东陵石像生、石五供、地宫壁雕等石雕作品,拍摄了许多清东陵石雕照片,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陵墓雕塑图片,参考了《中国雕塑史》等论著,写出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教材,制作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课件。主要内容是:1、考察、观赏、拍摄、保护清东陵石雕;2、比较清东陵石雕与历代陵墓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以及陵墓雕塑艺术风格发展历程;3、研究、体味清东陵石象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华表、丹陛石、祥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石五供、地宫壁雕所体现的宗教思想。4、欣赏清东陵石雕给人们带来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2)本人带领学生参观了遵化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了作品,拍摄了大量的皮影影人、剪纸作品照片。 在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唐山驴皮影造型艺术谈》乡土教材,完成了“冀东皮影”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1、冀东皮影的产生与发展;2、人物造型与行当;3、唱腔与伴奏;4、《俏夕阳》;5、唐山驴皮影人物造型艺术特点,a.人物造型艺术化,b.人物造型平面化,c.卡通式的人体比例范式,d. 人物造型戏曲化,e.人物关节弯曲化;6、唐山驴皮影细腻逼真的砌末造型;7、皮影的民间装饰特色,a.“点”的灵活运用,b. “线”的优美组合,c. 符号化的传承,d. 人物头饰特点;8、皮影影人的制作方法。

(三)开讲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讲授“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课程一课时;主讲“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两课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都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好。

(四)最后,修改、汇总、推广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乡土课程教材,以备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依托乡土资源;中职英语校本课程;意义

近几年来,各地各校纷纷推进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形式有了多样发展,与此同时,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那就是不仅能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有良好的思维、判断、理解能力基础,而且还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所以,在此目标要求上的学科教材的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新的课程标准上也提出中职学校应相应调整课程结构:不仅要学习能够满足就业需要的专业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素质提升要求,合理调整确定专业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比例,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基本目标,同时要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最好要能开发出相应的学习标准和学习材料(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中职英语课程也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但因为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仍然是以服务于本地区为主,所以也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地区性特征体现不明显,不能最大限度地为中职生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依托乡土资源的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对国家课程现状的有益补充。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学科教材的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创造力、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要求,使教材的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可以实践并丰富课标“课程资源开发”部分的内容,可以扩大探究活动的选题范围,将有利于新课程的推进实施。尤其每个地区都有其地域特殊性,都有部分学生对现行教材的不适应。依据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宗旨,研究如何将乡土资源中的历史、艺术、民俗、文化、地理等素材引入中职校英语教学中;研究并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就业的,适合学生科学性发展的、适合学校实际并能为本地区服务的英语校本教材,逐步形成适合本校的英语教材体系会对国家课程过于强调统一性、缺少灵活性的现状进行弥补,能最充分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宏观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有效的激活课堂、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乡土资源可以充实教材主体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深入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有乡愁,爱家乡”的家乡人。当然更能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将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拓宽学生就业方向、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更广泛的机会。

三、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目前各学校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从当地乡土资源特色出发,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将乡土资源纳入中职校英语教学,开发校本课程,是对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创新和有效拓展,其研究和实施将能为本地区的中职校英语教学提供直接范例,可以为其他地区的英语教学提供借鉴,为新课程背景下中职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索新的方法,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依托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乡土资源,主动探究乡土资源,通过活动、体验、对话等实践方式学习课程。依托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实施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习到有利于以后工作的有用的知识,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样的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方法的学习,注重经验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过程中无论是发现问题、分析反思,还是开展活动,都需要学生对学科知识和乡土资源进行整合,学习、反思,探究与思考,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五、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依托乡土资源的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的重要工作是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整理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很大的自,我们要整理、要选择、要设计、要实施,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有助于中职校英语教师在文化研究、教学、科研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是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参研教师的教研水平,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当然我们还要知道“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所以,在实施依托乡土资源的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编几本教材,在课堂读一读就简单了事,而需要教师认真整理、选择出适合学生的内容、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认真实施、落实评价。这样才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与目标,使学生愿学、爱学,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笔者认为依托乡土资源的中职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重要地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究和问题研讨,从而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为学生现在的学、以后的工作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真切的需要

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在“校本”两个字上,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社区为背景。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要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校内、外的有利因素,尽其可能地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一种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比较适合本校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一种课程。

如何让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的自主意识?为此,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努力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喜欢什么,统筹学校能做什么,规划学校想做什么。这不仅联结了校本课程开发促成发展的主体(学生、教师、学校),也把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探索、与未来愿景紧密地连接起来。

“让农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学校办学的追求。学校以《美丽的龙潭――我的家》作为校本课程系列一的名称,希望课程能切实地关照到学校的孩子生于此、长于此的这片乡土,让孩子们的时空观念扎根在养育他们的乡土中,培养孩子知恩感恩的乡土情怀,让他们接受热爱乡土、保护乡土、建设乡土的精神洗礼。

真实的行动

龙潭中心小学近年来一直坚持“灵美教育”的办学特色,并不断完善学校的慧园课程体系。当前,在栖霞区教育局领导、南师大课程所、南京市教科所专家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与引领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学校依托市级规划课题《师生共建多彩的课程生活――小学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共同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学校以“为每一个儿童开发课程”为理念,开发丰富多彩的系列校本课程。在南师大教科所课程专家和台湾新埔国民小学校长曾文鉴教授的指导下,学校结合前期的《美丽的龙潭――我的家》课程,开始着手“龙娃导览”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龙娃导览”从校园、家乡、港口三个方面建构一至六年级的学习内容,从学生成长的这片天地中汲取孩子们的所需,培养孩子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孩子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家乡情结。“龙娃导览”是一门“土生土长”的校本系列课程,校园的场馆、生态、文化、活动,家乡的古迹、水八鲜、金箔、大江、港口牵引出的航海航模与异国风情,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内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班级又有着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社会人”,从班集体开始。学校依据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群性发展需求,以及生源大多是当地农民工子女这一实际,依托“每月一事”,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等活动,构建多彩的班本课程群,丰富班本课程的内涵,让班本课程成为具有朝气、神气、志气的灵气龙娃的成长跑道。同时,学校以乡村地域文化为资源,优化“美丽的龙潭”课程;以龙舟、舞龙、跳绳等乡村传统体育项目为资源,优化“小小航海家”“玩转龙板”“绳采飞扬”等阳光体育课程;以金箔、港口、水八鲜等乡村产业为资源,优化“金箔文化”“港口文化”等快乐科学课程。

学校作为组织与管理者,为具备可行性的课程提供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合适的学习场所。学校以“快乐星期三”为平台,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福生每一个”为目标,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学校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去想象、去创作……

视野国际化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国际理解教育的“蓝本”,拓宽国际视野的“窗口”。学校紧紧抓住南京教育国际化的契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重点做好课程国际化,开发了《港口,从龙潭出发》校本课程,依托龙潭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重要港口、国际贸易、风土人情。同时,学校还将大力开展航模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学生航模邀请赛;成立港口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开展各种对外教育学术交流。

真正的共识

第5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一、人文教育课程领域规划

人文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为此,我们把“人文教育课程领域”作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的四大领域之一。依据国家课程体系,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并根据本校实际和农村地方特色,将人文教育领域课程分为四个模块的特色活动课程,即心理健康、生涯规划,阅读写作和乡土文化。

学校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无疑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以特色活动课程设置为核心,设计与实施以各学科教学为载体,以学科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特色活动课程。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采用选择、改编、补充、拓展、新编、整合等不同的方式,建立以语文学科为主导的特色活动课程有阅读写作、乡土文化等两个板块。

二、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要以语文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要素,不能偏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校本课程依然是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不能脱离课程的基本要素而开发校本课程,否则就会成为学校学科教育的负累,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包容,更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更新与发展,将语文学习内容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建立起更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空间。开放性原则还强调课程实施的途径和空间上的多元与开放,主要打破班级授课形式,也就是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建立既整合又开放的课程实施体系。

3.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实施都要具备可操作性,以语文活动为主体,着力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探索,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实践性是语言发展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与学实践性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是造成国内学生的母语水平低下的根源所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只能在实践中得到传承,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弘扬与发展。

三、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实践

1.以学科素质为目标,规划校本课程内容。叶圣陶指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学得更好。”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指出:“听、说、读、写整体推进,才是真语文教学。”为此,我们在规划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人文领域课程时,主要以语文的“四项能力”为目标,设置主题活动和课程内容(如下表)。

2.实施“113”计划,为校本课程实施搭建多元化平台。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确定开展“113”建设计划,具体为:一个协会;一个基地;三类项目。一个协会,在学科教育系列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出“一科一协会”的建设目标,也就是每一学科创办成立一个协会,如语文学科成立了“文学协会”,并挂牌设立活动教室一间,一个基地。为了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个性,要求每一学科依据学科优势打造县级以上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基地”一个。如语文学科以“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为主题,创建了“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三类项目,为了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次、实效性发展,学校确定“三类项目”建设,即:“青树”小项目;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项目;校本教研项目。学校规定每一学科,必须在3年内参与并完成“三类项目”中至少2类课题各一个。如语文学科完成“青树”小项目有《读书乐评》;完成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有《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完成校本教研课题有《口述历史:“通渭堡子文化”》,这些课题项目有力推进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也为校本课程实施搭建了多元化平台。

3.强化语文与各学科融合,扩展语文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校本课程依然如此,我们提出把语文与各学科融合开发具有综合性、适应性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开发实施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自然科学科目的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结合社会科学科目的文史阅读、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通过各类活动报告及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6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乡土资源 校本课程 语文教学 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尤其是我们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它是践行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地方特色的语文学习资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熏陶一方人,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把地方特色资源作为教育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把区域内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等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扩充和拓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首先,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本地语文课程。我们学校举行了各类文化活动,如乡土民歌歌咏赛、民间故事“汇”、民间书法家作品展、农村传统农具收集等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培养正确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特色活动课程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班级特色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部分。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特长和能力的发展,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民间书法家的帮助下,专门组织广大教师编写教材《书艺》,让学生借鉴学习,每周2节的书艺课成为学生的“挚爱”,书法艺术一直是我校教育的一大亮点,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小书法家。

二、利用乡土资源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语文知识运用领域

现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人文素质降低。很多学生还不了解当前的社会趋势,许多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色和文化底蕴知道的甚少,从而在认知能力上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因此,乡土教材要承担起传承地域文化的重任。总之,具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课是“创新与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活动有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都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作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班主任也应该在具体问题上予以一定正确的引导。这样,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使得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得到保证。

三、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探索精神

我们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之后要学以致用,促进乡土资源的再次发展,服务于乡土文化的需要。每年春节期间,我都组织学生义务为农民写春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实践和探索的乐趣。

学生通过调查,制定本地乡土资源列表,再分门别类地通过观察、调查、试验、活动多种形式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如可以从植物、动物、传统节日、家乡变化、农活、各类活动、民间工艺、古代建筑、自然风光等几个方面,分专题训练,根据每个专题的特点,分别进行讲故事,写观察日记、写调查报告、自编小报等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参观生态农业园,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致富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保护青蛙的意识。类似这样的活动形式灵活,不受时空限制,在家可以跟爷爷一起编稻草帘,搭建鸡舍;跟奶奶一起摘桑叶,喂蚕宝;跟哥哥一起去小河里挖泥鳅、钓龙虾,让学生在夕阳下玩耍,闻着花的香,听着虫儿的弹奏,数着果树上的果子……在大自然这个广阔的空间里,激发孩子的兴趣,开辟一方城里孩子羡慕不已的自由天地,自由飞翔,真正做到走出语文教科书,走出语文课堂,在没有围墙的大语文课堂中学习和探索。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资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乡土资源范围很广泛,它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不同。这些方面也不是我们所能观察和发现的,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和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部分。要探究乡土资源必须进入地方课程,也必须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连接起来。

1.明确、围绕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乡土课程资源。教师对班级特色活动课的指导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校本课训练学生腰鼓等器乐的基本技法,编排集体打击节奏,配以经典诗文的朗诵,排练《鼓韵》等节目。

2.乡土资源不受制于教材,明白易懂,贴近现实生活,可以量体裁衣。它体现了勇于探索、打破传统的勇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交往能力,学会处理各种人及关系,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机会,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们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合理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发乡土资源,它是传承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需要,是语文学科自身特性的需要,更是落实新课改目标、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乡土文化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我们应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去发现乡土资源、感悟乡土资源,从而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增强积淀、提升品位。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零距离”接触,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姿态万千,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陈士彰.乡土语文教学导论.

第7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一、因校制宜,以校情为本,开发特色类课程

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学校应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泰兴市大生镇中心小学是著名国家女足门将高红的母校,足球是该校的一项传统项目。学校因此树立“让孩子在踢足球中长智慧、扬个性、强身体、砺意志”的足球理念,以足球带动其他体艺项目的共同发展,彰显学校特色。他们把足球项目当作一门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了校本教材《足球少年》,并聘请高红为名誉校长、终身教练,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校足球队多次代表泰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取得好成绩。学校被命名为“泰州市足球训练基地”,先后为省内外足球俱乐部输送8名优秀队员。

校本课程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要能帮助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洋思初中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几千人的寄宿生给常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洋思人根据本校实际问题,智慧地提出“生活也是课程”的观念,开发出洋思特色的校本培训教材——《“四会”读本》,在新生入学时开设“生活课程”,具体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洗衣、如何走路、如何整理宿舍内务、如何管理零花钱等等,使学生学会自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理财、学会关心、学会交往等,使学生从细节入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效果甚佳。到过洋思中学的老师无不赞叹那里的学生文明守纪、秩序井然、习惯优良。

新课改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使学校可以因校制宜地创新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培养目标与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来的特色类校本课程,也必然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办学品位的提升。

二、因人制宜,以学生为本,开发兴趣类课程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需求、兴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学校课程管理就是要使学校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开发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首先要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应该广泛的进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希望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渴望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什么,掌握什么样的技能,等等。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库。学校还要让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充分表达自身的期望、需求和兴趣;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提供有关的反馈信息。

校本课程要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充分发展,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些兴趣性活动课程,如科技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各学科兴趣活动,学科性专题研究,专题讲座,社会性问题的探讨等。通过这些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的身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体育,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

三、因地制宜,以乡情为本,开发乡土类课程

第8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课题组调查发现,85%的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养教育是必要和非常必要的,但是,专业课老师本身存在人文素养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30%的教师反映专业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难度较大,文化课老师表现出一定兴趣,但是学校缺乏鼓励与创新机制,教师对人文素养教育还停留在思考、尝试阶段,没有做到深入实施。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学校领导以专业发展作为教学重点,教师把专业课作为主要课程,把占用时间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参与人文素养教学活动视作负担。个别学校虽然开设了人文讲堂等人文素养教育形式,教师虽参与了讲座稿的撰写,但是参与教师仅仅从授课或讲座的任务出发,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和精品意识,从而导致讲座流于形式,和学生需求、课程建设形成差距。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人文素养教育在中等职校被忽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思路

德育课是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形成。人文素养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个性成长、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对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岗位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准确把握中职生人文素养内涵

描述、提炼、把握好当前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是实施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关键。人文素养的内涵一般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中职生人文素养是在“中职教育”这个特定前提下,基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基础上,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职业持续发展能力需求,是对普遍意义上“知识、精神、行为”三个方面定向优化,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具体而言,人文知识应该主要是指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基础性、普及性知识,如教育部提倡的以“古诗、名曲、名画”作为中职生人文素养基础———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具有时代的主题和烙印,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内,中职生要培育和养成的人文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职生人文行为自然应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职业、社会行为中表现出真诚、勇敢、正义、诚信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2.详细调研本地人文类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是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条件,一般包括文本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乡土资源等。以南通地区而言,有着丰富的人文德育资源。如自然人文类,张謇历史名人及以其为主要代表的南通近代第一城的人文资源,南通地区的紫琅文化、如皋水绘园文化、通州的忠孝园文化、启东的圆陀角文化、海安的青墩文化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乡土文化类,海门的沈绣、通州板鹞、海安花鼓等一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此外,各职业学校悠久办学文化的底蕴,优秀的校园文化标识、毕业生事迹,优质就业企业的文化、员工制度等等,这些都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德育资源。

3.确立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目标

德育校本课程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德育理念、大纲、国家德育目标、已有条件和资源来进行设定。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的目标不仅体现校本化,更是要突出人文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因此,在课程目标确立上要统筹兼顾好两个方面。一是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进行设定,将人文素养教育较好地嵌入其中,实施渗透教育;二是结合当前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将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年级,分年级组织实施。如中职一年级以“适应”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基础的人文知识素养,着重进行文明素养、人文知识、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奠定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基础。中职二年级以“人格”教育为主,着重进行情感、意志、个性及价值取向等人文精神方面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步入成年创造条件。中职三年级以“成人”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做优秀员工的品质和人文行为,为学生步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优秀员工奠定坚实基础。

4.合理设计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

第9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13-02

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载体。当前很多中小学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试图揭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把民族团结教育理解为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从理论上讲,民族团结教育是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相生相伴的,把富有乡土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引入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成为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之一。这不仅有利于开启学生活态性的乡土思维方式,而且能够增进中小学生对本民族以及本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但实事求是地说,真正着眼于全局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应与我国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时代背景相适应、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相承接、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的主体框架相协调。就当前广西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情况来看,其中不乏可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学校,这些学校已经将综合性的、结合区域实际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重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大部分进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还是以单一的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为主要形式。虽然地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理论滋养,但这毕竟不能涵盖民族团结教育的全部内涵,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会限制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或扭曲民族团结教育的本真。

(二)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有限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中的“首席”,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能否真正地发生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应该说,教师自身教学实践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效果和民族团结教育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全面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理念,准确掌握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然而,笔者通过对参加2013年广西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培训班的50多位民族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访谈得知,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这一概念的认识还相对模糊,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技术实力还比较弱。纵使一些教师也认识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然而,大多数教师仍是长于传授知识的“教书匠”,热心于提高升学率,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内容还不甚了解,不能以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三)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对自身课程开发的评价和质量监控的过程,是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上为其开发提供反馈信息,成为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任务。然而到目前为止,部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疏于对自身课程开发的评价,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过于简单、呆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评价仅停留在学生是否掌握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点,没能改变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利于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次,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没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没能很好地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态度,没有留意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意表现,没能很好地注意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兴趣取向。最后,多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小学还没能很好地发挥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作用。评价主体除教师和学生外,还应该包括学生家长和所在社区人员等,只有积极构建校内和校外人员广泛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评价网络,才能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评价的正确作用,进而为巩固民族团结教育成果搭建广阔的平台。

(四)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未形成长效机制

当前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建立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势在必行。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需要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长期的实践和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亦即说,只有以长效机制为依托才能保障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人人参与,学生才能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涵。然而,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还停留在集中开发和宣传、急于追求“立竿见影”之效的阶段,形成“轰烈一时”“热闹一阵”的短期现象,没有形成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长效机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也会有所收效,但由于活动缺乏持续性,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已取得的成果也会逐渐被淡化,其精神实质也不能内化为学生和教师的价值追求。

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依托国家民族团结教育主体大纲,形成集纳各民族文化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当前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应该坚持国家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指导思想,贯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全局意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作为国家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要在尊重当地各民族文化特征与内涵以及民众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在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前提下,有重点、分层次、由浅入深地把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意识上来。要引导学生把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把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欣赏有效统一起来,要使学生把本民族的进步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结合起来,要将当地的民族状况与国家的民族政策贯穿起来,树立牢固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进而在实施富有各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中,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以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培训班为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专家的有效指导

当前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发展,对教师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培训也应运而生。自全国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于2012年在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两次针对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班。经过详细筹备的民族团结教育培训班不仅聘请了优秀的专家给广大中小学教师讲课,而且对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培训班以国家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为准绳,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基本知识结构为基础,立足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详细讲解了基本教学论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等重要内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一致认为,通过在民族团结教育培训班的学习,他们加深了对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也对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能逐步从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高度去解读并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和功能。

(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切实完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目标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圭臬,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应在遵循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国家课程体系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追求,把发展性评价作为对学生实施评价的核心标准,在把活动、表演类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层次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需求。同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还要多方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综合反思学生在民族情感、国家认同、民族团结知识认知等方面的变化,把学生校内的学习与校外的表现结合起来,把农村与城镇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实际条件区分开来,深入了解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认识和开发自我潜能,力求使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自由、活泼、积极向上的研究和学习氛围,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体会到学习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乐趣。

(四)以区域、校际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为平台,形成校本课程开发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