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也在进行相关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困境,教育理念不够坚定,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主体,教育环境不够优化,教育模式相对比较落后。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校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寻找应对措施,以便高校能够早日走出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意识形态教育。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
1.意识形态教育理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主要是出现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分离。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中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是进行传播和教育理论,将理论中的价值体系和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汇总和传播,这样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加以理解和接受,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量。但是在平常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些任课老师未能真正把握理论中价值与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在教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未能将其中的价值体系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无法真正学习到思政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教育知识,未能真正地了解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意识形态产生比较负面的印象。
2.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这个内容上主要是存在教育合力与教育各自为政之间的问题,许多高校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认知,即认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思政理论课老师的问题,与其他专业和部门的老师无关。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上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工作人员没有对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和思想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错误地认为意识形态教育只是某些老师和部门的任务,这样就导致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工作,它需要高校的每一个部门和老师的相互合作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部分老师和部门的反向影响力,否则会使高校开展的思政理论课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无法产生效果。
3.意识形态教育环境。目前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成为多元社会信息的前沿阵地和集散地,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信息的影响非常强烈和直观。大学生渴望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多元思想,但是考虑到他们的世界观正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还未能科学地辨别社会思潮,所以在认识西方各种思潮时容易缺少理性批判思维;与此同时,西方的经济和科技比较发达,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渗入各种文化,尤其是借助于网络等媒介,其各种文化中体现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部分地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4.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高校目前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很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利益,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围绕校园稳定以及社会稳定进行工作,过于忽视学生的权利,强调学生履行义务;在管理方面忽视学生自我的管理能力,过多强调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表达上,主要是按照思政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或者思政会议内容展开,这样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人情味,也没有理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高校在近几年来虽然改革和创新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式(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工作等),但是其整体教学方式仍有不足,创新性不够,方法过于老套、传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没有真正体现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形态教育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二、解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正确、科学地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走出困境,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逐渐激烈,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国际逐渐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内逐渐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教师要时刻警惕,积极开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工作,坚持理论知识的创新,自觉抵制社会中各种错误的思潮,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是。
2.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每一个教育主体都会做好本职工作,各司其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教育展开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寻找教学规律,进而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到实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就是辅导员,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虽然意识形态教育的老师不是专业从事其意识形态工作的,但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关心和重视学生,教育主体之间要进行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3.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为了能够有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还应该优化教育环境,主要是协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使之能够相互配合。高校要为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4.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创新性。为了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走出困境,还必须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总结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使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能够体现平等的教育地位,准确把握教育目标,并使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更加生动。
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必须要在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模式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教育的困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网络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因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党、团委、高校和大学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同志多次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提高高校党委引领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正确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思想等领导;二要提高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
2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卫者,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它的支持。其一,开辟共青团网上教育基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树立为青年服务的理念。共青团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中坚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这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强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其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我国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又懂信息技术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其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网上网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规律,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的合作,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
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体的引导,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认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充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新样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纳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1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容易滋生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离不开法律的维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一,澄清认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要在法律范围内用网。其二,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类网站的同时,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网络生活结合,形成润物无声的网络法制教育方式。其三,开设专门的网络法制课程。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中,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网络知法、守法、维权等内容。
2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意识
形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硬约束,还离不开道德软支撑。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中内容。其一,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直接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观念。其三,加强自律教育。培育网络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落在实处。
3网络安全技术
教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前提,只有掌握网络安全技术,才能真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教育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将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纳入课堂,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拓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同时,扩大社会实践阵地,开辟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优化理论课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态,亦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通过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厘清网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扩大社会实践阵地
“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一方面,扩大社会实践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加以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辨别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
网络成为西方争夺大学生的新阵地,并且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的支撑。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不去占领,各种非甚至反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唱响网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阵地的管理,发挥网络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保证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与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等不相符,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时,必须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主要是指联系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其一,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以网络为工具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网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对面的现实教育。二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要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二,把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对的仍然是现实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实质,解决好大学生网民思想情绪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软硬并举软硬并举的方法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相结合、软性疏导和硬性堵截相结合。其一,软件开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相关软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软性疏导与硬性堵截相结合。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决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软硬兼施。在抵制各种有害思想侵袭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真正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
3一多结合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对策
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QQ、微信、微博等媒介的广泛普及,一个以个人为主的新媒体时代悄然来临,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持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者。大学生作为新媒体运用最多、最广泛的群体之一,参与新媒体活动最活跃。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如何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把握主旋律、把紧教育关,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可靠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至关重要。
一、自媒体及其特征
2003年7月,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由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联合提出,他们是这样定义的:“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即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自主采集或者过滤转化的内容进行传播的个人媒体或私媒体。公众在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基础之上,以微信、微博及手机客户端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自媒体的特点如下:
(一)门槛低和入手易。
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加上网络,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信息。智能设备及网络平台的使用简便、入手容易,从小学生到成年人均能使用。这一特征使得自媒体信息人员十分广泛,可以不受身份、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大众化和个性化。
自媒体作为大众化平台,人人可为新闻者,人人可成事件见证人。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大众从曾经的旁观者成了信息的参与者和当事人。大众文化层次、生活习惯、个人修养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信息充满个性,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三)信息量大和约束机制少。
自媒体的发展及运用使公众由幕后走到台前,网络虚拟环境使得公众在这一环境中无拘无束,成为他们发表意见建议的自由地。与网络迅速发展相比,规范管理与约束机制明显滞后,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也纵容了公众信息的泛滥,突破道德底线的舆情事件时有发生,这使得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越来越表示怀疑。
由于自媒体上述特点,尤其是自由传播、自主传播、多元传播的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
二、自媒体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自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哪里有学生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触角就应该延伸到哪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发展和创新。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有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微博、校园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自媒体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信息平台和工作载体,原本相对单一、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更多元、广阔的教育空间,增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建立全方位的现代宣传教育系统和网络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国内外形势及舆情热点,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若高校有效利用自媒体,则便于高校掌握舆情、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引导。
(二)自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通过课堂、会议、报告等形式,讲授者“照本宣科”,大学生只能作为接受者被动地接受和传输,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自媒体信息传播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结合,较之传统的单调信息量的课堂,为大学生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新的教学体验。自媒体内容大到国家政策、时事形势,小到校园学习、感情生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由此自媒体也成为社会观念和思想道德的指南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随时把脉大学生的所感所想、所困所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势利导,真正做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润物无声”。
(三)自媒体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自媒体环境中,打破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角色的虚拟化特征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保持相对平等的状态,缩短了心理距离,交流更加直接和真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强化了效果。自媒体并非只是崇尚自我表达,本质上渴望及时交流和互动,期待信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双方平等参与和角色互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当参与到信息完善和信息传输的时候,大学生又成为教育者。这种过程非常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从中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地制订教育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成效。
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使用手机上网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另据统计,60.0%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其中在10~19岁网民中,有65.9%的网民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网上分享。这一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群体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普遍应用并在网络中寻求分享,网络成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分享感受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对意识形态教育认识还存在较大不足,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教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方面认识严重不足,往往在面对洪水般凶猛的网络信息时容易迷失方向。目前,大学生群体对于意识形态教育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与主动排斥相结合。一方面,表现为面对党和国家的任务要求及学校教育灌输,不得不学,另一方面,受网络信息的迷惑,在学与不学之间徘徊,形成了相互矛盾的思想冲击。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问题日益凸显。
(一)教学平台多样化,冲击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
从社会发展现状看,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基,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自媒体的发展运用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受传统观念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高速发展的网络文化相比,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管理体制、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等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教育层面。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还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其带来的冲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单向性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单一,缺少网络用语,激发不了大学生的兴趣,在网络环境中常常表现为“失语”和“缺位”,导致需要传递的主流声音常常呈现“独白”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上口沫横飞,另一方面是同学们低头把玩手机,其教育教学效果不得而知。与大学生成为自媒体发展推进的重要力量相比,教师面对自媒体反响显得严重脱节,远远跟不上网络信息发展的步伐。
(二)信息渠道多元化,影响部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从目前频繁使用自媒体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看,大学生普遍上每天都要通过微信、微博等包括学习、生活、感受等方面的信息,并且通过自媒体实现获取信息、与朋友交流或是发表看法等需求,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这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状态、或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或是刷存在感、或是炫耀自己的生活。同时,网络将世界同步化、统一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主义、不同的价值观都在一个时空下并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一旦处理不当,大学生的价值观就容易发生偏离,如此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三) 网络道德意识淡漠,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自媒体环境下,普通个体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和各种论坛等信息传播工具发帖子、分享新闻和进行评论等活动,每个人的账号都是信息和传播的一个门户,一个载体,信息资源也呈现“分子化”的趋势,正是这种匿名性和开放性导致人们道德约束力大大削减, 在网络上滥发一些东西, 如此不良信息就会潜移默化地淡薄大学生群体的网络道德意识,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型期,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使其思想困惑,道德意识模糊,法律意识淡薄,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新常态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发挥自媒体优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思想教育工作从固有模式中寻求新出路,将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转变为创新教育,平等交流的新局面。通过慕课、微课等新形式,推进教育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利用网络、手机等新技术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QQ、微信等自媒体教育工具,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的多向互动交流,以新的传播方式进行思想引导。积极开展主题班会,采用一对一线下交流的方式,实现线上先下互为补充,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二)着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素养。
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铸魂人,教师队伍水平、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对新媒体掌握与运用的能力、对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分析与把握,都决定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成效。高校应全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从思想认识、自媒体工具的灵活运用、网络教学的掌握、当前热点问题的把握等方面全面推进教师素质训练,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意识形态工作素养。增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引导能力,紧紧围绕大学生的视野和个性,积极搭建平等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互动平台。
(三)积极利用自载体,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自媒体的广泛运用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了新机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受到挑战,新媒体又提供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犹如给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插上了隐形的翅膀,灵活多变的平台,虚实结合的语境,亦师亦友的人际关系,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增加了新的与大学生接触的途径,也更好地拉近了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高校应从积极培养网络舆情监控员、网络舆情评论员、微博大V、网络记者等,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队伍,通过自媒体把握舆论导向,这样才能更好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 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营造干净安全的网络环境。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营造尊师重道的育人环境。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不仅意味着休闲娱乐,着力于追求物欲和感官刺激,还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主流价值、集体主义等价值目标,都在这种过度的追求娱乐中变得迷茫,所谓 “第二文化空间”,预示了在社会主流文化之外,大众文化的兴起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带来变化。
一、大众文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在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注重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引领和对政治理论的把握。而具有娱乐性、商品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则更容易把学生引向注重感官享乐和物质消费的平台,从而使青年学生越来越少地关注政治意识形态,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处于一种边缘地位。由此,不良的价值观念在大众文化的推动下产生,而且带有明显的高校校园特色。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消费结构有多样化的特点;经济困难学生与家庭富裕学生之间、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因奖学金、保研等产生的竞争行为等,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情怀逐渐远去,代之而起的是强烈的消费欲望、前卫的消费观念与脆弱的承受能力,这已然表明了大众文化正在逐渐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地位。
(二)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大众文化有可能具有的品味低俗化和过度娱乐化,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氛围来说是不利的。在大众文化的氛围中,不同程度的恶搞、低俗、八卦、娱乐等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学业来说是有负面影响的。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再包分配,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也不复存在,大学成为很多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一些诸如“读大学不如卖烧饼”、“神马都是浮云,赚钱才是王道”的“大学无用论”甚嚣尘上,加之社会上选秀、造星等活动的层出不穷,也加剧大学的浮躁和边缘化。刚刚摆脱高中紧张压抑的应试教育的大学生,又不得不面对身份的边缘化、背负起“就业压力”的沉重包袱,此时他们急需学业和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但由于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每个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指导,以至许多人只能选择谈恋爱、玩游戏来打发时间。
(三)腐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上,我们用十年时间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规模也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但量变并没有带来质变,过于追求数量和规模使得质量没有得到很充分保障,低俗歌曲的逐渐泛滥、高校恶搞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的谩骂亢奋、八卦新闻的痴迷陶醉以及语言暴力等,伴随着各种不太适宜大学生年龄阶段的保健、美容、整形等,都逐渐成为大学校园随处可见的现象。这些现象,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且难以被禁止,它们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作用让人担忧。高度狂欢和零度痛苦,正在被视为大众娱乐的准则和规范,消解人们最基本的同情、理解与尊重。大众文化中的这些负面效应,侵入高校的文化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扰乱他们对于真善美标准的向往,充斥着功利、娱乐、媚俗等,都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不能忽视的。
二、大众文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崇高与大众文化平庸化的矛盾与冲突。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两大功能,其现实主要表现在保持稳定,维护现存的秩序和制度;其超越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超越物质束缚的基础上使人的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以崇高精神为追求指向,弘扬积极向上的高尚精神,号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但在大众文化发达的年代,大众文化的平庸化影响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的崇高。大众文化所倡导的是学生关注现下的自我,直接面向现存的生活境遇,从而消解理想和崇高精神,触及的大多是浅层次的、平庸化的生活模式,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追求崇高精神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热情。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与大众文化的自发性的矛盾冲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灌输历来都是其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就高校学生而言,灌输的内容往往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并且是高于他们自身的认识水平的。因此大学生在自觉接受这些内容时会有一定的阻碍,另外,学生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学校的灌输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对学生来说具有强制性,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而大众文化以诱导大众对其产品的消费为目的,它向大众传输的内容主要是符合大众的生活趣味,与大众的现有认识水平相当的东西。另外,大众文化的影响是建立在大众的无意识和自发性上,而非建立在大众的高度自觉上。因此,大众文化削弱了以往强制性的政治说教和思想灌输的作用。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心地位与大众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倾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标准和科学范畴,并对其性质和方向进行了规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注重对道德修养课和政治理论课的设置。而具有娱乐性、商品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容易把大众引向注重感官享乐和物质消费的平台,从而使人们越来越少地关注政治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价值观是人对待周围客观事物的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情感取向,政治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所处的政治世界的整体态度和看法,它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一种理念或思想上的支持。包括人们“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行为的标准,并由此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标准”。政治价值观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的制约和影响,政治权利一般通过推行或倡导主流的政治价值观,引导公众逐步形成对统治阶级思想的信任,从而使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政治价值观支配着人的行为,对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包括对于指导思想、执政理念等固有价值体系及政治主张的认识和和态度。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地发展了理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有着基本的了解,这与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重视离不开,更重要的是,随着广播、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学生了解政治的途径更加便捷,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提高高校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提供了保障。
二、高校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价值观认同的主动性
对政治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一方面来自于政治权力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来引导民众,另一方面也需要大众对于价值“输出”有较好的“接收”。这就需要个体在价值观的认知过程中不仅要有主动去学习和接受价值观理论的意愿,即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校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构建和强化过程中,激发和调动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意愿去学习和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的“熏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理论学习成绩成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政治价值观学习并不关心,或者“没时间关心”。
2、高校思政工作效果有待加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党的思想,加强高校学生凝聚力和对社会主义认同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党在高校的“代言人”和“发声器”,是构建政治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当前的高校行政体制下,没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思政工作的开展,作为思政工作“主力”的高校辅导员忙于行政事务,或者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是“搞运动”,往往是上级下达任务,基层党政干部根据“指示”搞一些宣传活动,往往是“热度一过,就归于平静。”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是都是零散的、片段式的,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除此之外,思政工作者经验不足、能力不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够硬,对于党的思想和理论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较为抽象,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开展。但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才和队伍的缺乏,这些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起来。
3、意识形态监管和引导有待加强
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对于政治认同的构建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在给政治认同带来丰富内容和便捷传输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隐患。全球化进程中多元价值观对于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冲击,特别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破坏传统优良价值观念的“思想毒虫”已浸透到学生群体中去,还有某些团体或组织为了达到丑化社会主义、制造轰动效应所传播的一些扰乱社会的信息,都对高校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认同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特别需要提出的是,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学生因为辨别能力较弱而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信息者所误导和“绑架”,而这些信息往往以“丑化”党和政府、歪曲社会主义价值为目的,使得高校学生对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产生质疑,不信任感进一步增加,消解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三、抓好高校思政工作强化学生价值观认同
1、开展多种形式的价值观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也是构建公民政治认同的精神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对于凝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由于过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走过场”、“做样子”的问题,所以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宣传教育,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这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强化价值观教育意识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学习,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在价值观宣传教育过程中更加透彻、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同时要学会用“学生习惯的语言”去讲给学生,告别过去价值观学习理论性太强,学生无法接受的弊端。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的方式,要采用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使理论知识常识化、“接地气”。
2、调动高校学生政治学习的主动性
只有调动高校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在新生入校时就进行相关教育,阐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作为高校学生,要以了解和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为己任,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对于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
缺乏顶层设计和问题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为指导,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将意识形态“泛化”和“标签化”,教学过程教条化,教学内容干瘪化,教学实践脱离社会现实。由于忽视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日益偏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问题意识,是探索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现实基础。
2.课程建设力度不够
缺乏制度保障。课程建设力度最突出表现在评价体系上,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仍占主流,课程教学过于强调对理论的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恪守教材,脱离于社会现实,校本教材编撰没有地方性和特色性。同时,一些学校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缺乏针对性,制度的存在只是应付检查或评估,没有将这些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理念的变革又是这项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过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把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刻板教条中解放出来,从泛化的意识形态中释放出来。教学理念的生成和创新,关键在于两点:“第一,要把握教材教学要点的精神实质;第二,要真正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希望我们教师讲什么,他们存在的思想问题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加以深入理解和实践的。
二、医学院校应树立四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1.意识形态理念
意识形态理论奠基人为法国哲学家拖拉西,后经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继承发展和批判创新。而意识形态理论的集大成者为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产物,以语言为载体,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在意识形态批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并不是社会的奢侈品,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经济基础的需要。所以,意识形态的根本宗旨乃是服务于经济基础。”[3]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意识形态理念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从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角度着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拓展教学视野。第二,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深刻复杂性为主线,结合最新形势与政策,充实教学内容,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利益格局、分配结构的调整这个高度进行深入探索,引导学生认清在复杂发展情境下,如何看待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如何正确辨析发展进程中的主流与支流,大方向与大趋势。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深刻领会“四个讲清楚”,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新特点。“四个讲清楚”第一次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中国人民意愿、要求和诉求,因此,要引导学生明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团体、个人的本质表现,具有价值导向、动力激发和民族凝聚的重要功能。
2.敬畏生命理念
医乃仁术,医学更强调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义务,把挽救生命作为第一要务。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生十分重视技术与医德统一性,如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郭玉的“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这些观点充分反映中国传统医学崇尚生命价值的伦理理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生的医疗实践目的与医学目的日益背道而驰,不道德医生为某些利益而做出有损患者生命的医疗行为,面对矛盾重重的医患关系、红包问题等,如何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认同医学职业精神?在思政课教学中贯穿敬畏生命理念应是当务之急。敬畏生命,促进生命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立德树人,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者应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和情感,尤其是医学院校,更应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直面生命、体会生命的温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追求和生命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过程,把关爱生命的这种意识和理念转化为生命文化的自觉,并作为一种生命力而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就在于“对人之生命意义引导,人之尊严引导,人之生活引导,人之德性引导,人之求知引导,人之智慧引导。”医学人文精神是“伴随医学产生以来同时形成的一种职业精神,一种职业规定性。它充分体现医学科学的本质特征和医疗职业的理性自觉,是医学科学和医疗服务的价值目标的理性提升,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医学人文精神通过对现代医疗技术本质的把握和医学科学成果的吸纳,大大丰富和发展传统的死亡观和生命观,在尊重、维护生命和对待医学死亡的问题上积累新的经验做法,所以,医学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寻找新的支撑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推动医学人文逐步走向体制化,从而促使医学人文发展为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
3.团队合作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了解大学生面对现实的困惑,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团队合作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表现之一,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团队合作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不可能完全是个人化的,它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需要教师之间共同分享经验,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彼此支持。”团队合作不仅仅是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团队合作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有助于形成团队合作精神的凝练;有助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问题意识和包容对话的追求。
4.终身学习理念
关键词: 新意识形态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或社会群体实施的,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方式是对成员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等方面施加的影响,其目的是使成员最终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当代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在古代的时候,教育学家们就已经提出并开始实施。尽管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但是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1]。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交融,思想开放,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工作难度更大,只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很难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例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朋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等。但在众多原因中,最根本的、最突出的原因在于学生个体人格教育与培养的长期缺失与忽视。尤其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往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而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不能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应有的根本作用和意义。
二、新意识形态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一)从教师的角度看
1.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对于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挑战。高校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教师只有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从而给学生更好的帮助和教育。其次要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要求学生同样达到具备优良的品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品格,其中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
2.教师应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网络已然成为众多个体了解世界的窗口和重要载体。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群体,更是把网络作为日常交流情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然而,网络这一媒体是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它既可以带给学生方便、快捷、高效等丰富与便利,又可能充斥虚假、暴力、低俗等负面与反面信息。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利用和驾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因势利导,合理引导大学生讲究网上文明,吸引大学生关注健康积极的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运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的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的引导。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日渐加大,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屡屡发生自伤与伤人事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沉重的警钟。高校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谈心谈话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亦师亦友的角色身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深入学生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深入进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有力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糟粕和腐朽成分不可避免地趁机而入,渗透到文化领域的许多方面[3]。这些成分的传播极易影响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和尚未健全的人格,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遵循德育为先的原则,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国家使命感,有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迈好学校教育的最后一道门槛。
总之,当一个个体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高尚的人格,就会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科学、有效、准确地做好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即将离校之际就具备高尚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格,即将踏入社会之际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毛清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4,15:231.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又可称为隐性课程、潜在课程,一般指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隐性课程理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学者杜威及其学生提出的“学习三部曲”,即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学习。而后,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学者W?阿普尔、英国学者M?F?D?扬等研究者认为,学校不是一个观念的开发市场,特定的社会集团倾向于把特定种类的知识筛选出来,并结合到课程中去,这些内容以隐含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态度,发挥着维持、复制、再生产现存社会制度的作用。在我国,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主体将主流意识形态以各种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学习、生活各环节中,以补充第一课程的失效性,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合格公民。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针对显性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而言的。无论是从目标、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看,它都具有明显的特点。
2.1 目标的隐蔽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是蕴藏在教育对象参加的各类活动之中,其教育目标是教育者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事先设定的,隐藏在其丰富、活泼的活动形式下,易于被教育对象接受,降低排斥感。
2.2 内容的丰富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价值、情感、家庭、社会、国家等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环节,其内容的丰富性可见一斑。现阶段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多的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职业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时展,立足社会。
2.3 影响的潜在性
隐性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隐”,不仅教育目的“隐”,同时其结果也具有“隐”的特点。它不同于第一课堂的学习,可用试卷、成绩判定其教育成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潜隐默化地影响到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它的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现阶段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即从专业课和导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入手;另一方面是通过第二课堂的补充,即从丰富的组织生活、校园文化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着眼,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领域。
3.1 党团支部的组织生活教育
党团支部的组织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党校、团校的定期的培养教育,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可以极大的提高青年学生的凝聚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了解国情、党情、社情,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2 日常校园文化生活的教育
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各类社团组织林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可以利用这些平台,通过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活动,以及各类大型讲座、比赛,寓教于乐,渗透团结、友爱、合作、创新、诚信等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当代青年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3.3 社会实践的感化教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在实践中,高校青年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投身生产生活第一线,通过各类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认识国情,提高综合能力,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其热爱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利用所学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3.4 新媒体的舆论传播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和缺少的基本工具。新时期,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利用微博、博客、空间、微信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向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咨询等各类服务,占领着舆论阵地。同时,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手机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宣传和教育作用也同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全方位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4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尚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在环境营造、制度建设与完善、人才培养及学生心理把握等方面均有发展空间,其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1 抓环境,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古以来,广大教育者就十分重视教育环境的营造。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重视营造、利用和谐的教育环境,打造良好的政治、学术、文化、生活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大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4.2 抓制度,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健全的制度是提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不可少的保障。现阶段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更多的表现为偶然性和随意性,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制度,教学环节设计、评价标准体系等亟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党的十报告中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并将其提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在当下思想多元的环境下,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再指出要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但是,一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在传播方式上主要依靠传统的纸媒、电视和广播进行传播,并未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强大的舆论宣传阵地。反观当前高校大学生,已经高度依赖网络媒体,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媒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网络媒体必然成为最佳选择方式。只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才能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近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为深入研究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策,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教授等人所著的《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一,重点研究了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面的相关问题,致力于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如何依靠网络媒体的优势,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在构建全书的写作思路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立足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剖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结合时代需求,对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具体方式、有效机制和网络媒体构建的途径,进行了探析和研究。从全书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及整体结构来看,该书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
第一,逻辑严谨,分析有理有据。该书体现了非常强的问题意识,指出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网络媒体及社会价值观的解读,对文章所涉及到的“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层层剖析,并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互联网技术的演变过程,论述和归纳了网络媒体的具体含义、基本类型和发展优势,并着重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角度新颖,行文思路清晰。“网络媒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本身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作为抽象概念的意识形态,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作者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新型载体,在不久必将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流阵地。因此,他在写作时将两者完美融合,厘清了两者的概念,梳理它们的成长过程,试图寻找发展规律。并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对两者发展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对网络媒体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指出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清晰的行文思路。